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

荒漠化治理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荒漠化治理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荒漠化治理方案

第1篇: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锡林郭勒盟;荒漠化;环境;生态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1-0086-07

收稿日期:2013-10-22

基金项目:重大国情调研项目“我国北方荒漠化态势与治理成效研究”(13BJY033)。

作者简介:李红玉,女,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空间经济;王京,女,山东聊城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与治理,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仍然以每年2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1]土地荒漠化在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加剧沙区贫困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

一、荒漠化治理问题的提出

“荒漠化”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环境密切相关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定义是:“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2]”在目前人类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中,荒漠化可谓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荒漠化不仅表现为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而且会严重阻碍相关地区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发展进程。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地区而言,荒漠化意味着该地区的民众会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将我国北方荒漠化防治对策研究确定为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笔者作为该调研小组成员,走访了内蒙古锡林浩特、正镶白旗、鄂尔多斯、乌审旗、额济纳旗等12个地区,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锡林郭勒盟的荒漠化治理为案例。

据有关资料显示“锡林郭勒草原的生态状况对我国北方大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野外调查与遥感数据分析表明,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退化草原面积近64%”。[3]笔者认为,锡林郭勒盟自2000年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以来,治沙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如何继续巩固和扩大治沙成果仍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课题。并且这个课题的研究对其他荒漠化地区的治理也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因此,本文以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态势和治理成效为研究对象,在具体写作过程中采取实地考察、现场测量以及与当地政府各职能部门专题座谈等形式,对该地区荒漠化情况的历史、现状等进行了宏观与微观、经济与环境等多维度观察,在全面搜集第一手资料和地方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度分析锡盟荒漠化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现状提出新时期该地区荒漠化治理的可行性对策与建议。本文 以“明确选题―指出问题―提出建议”为主要脉络,围绕政府职能、治理规划、资金配置、治理模式等几方面,一点带面,对我国荒漠化治理问题做出相关的探讨。

二、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锡林郭勒盟境内荒漠化地区主要是浑善达克沙地。该沙地位于正蓝旗北部,被称为“京津沙尘暴”的源头。近十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一系列措施,该盟在沙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经验。主要表现在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状况明显好转,荒漠、半荒漠半草原急剧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系统进入正向演替阶段。但同时也看到,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在今后荒漠化治理中仍面临着不少困难。这些难题主要表现为严峻的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治理的可持续性,以及治沙投入与产出、草场保护与牧民过度放牧等突出问题。

1.严峻的自然气候条件影响

锡林郭勒盟境内浑善达克沙地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截至2012年,浑善达克沙地大面积的沙丘一直在逐渐向南移动,威胁着京津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4]。由锡林郭勒盟气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这一地区极端气候现象时常发生。如位于锡林郭勒盟南端的正蓝旗从1999年到2008年全年发生沙尘暴的天数增加到了9天,是十年前的3倍。以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北部的苏尼特左旗为例,2011年年降水量仅为166.9mm[5],远不及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给当地正常生产生活和治沙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从近几年降水情况来看,锡林郭勒盟1998年降水较多,从2003年开始降水减少,特别是2013年降水出现明显减少的趋势,气温却比往年高,这种高温少雨的双重因素加速了该地区的干旱。锡林郭勒盟降水变率大、降水分布不均匀,表1的一组统计数据[6]足以说明这种情况。

通过锡林郭勒盟1961-2006年春夏季(3-8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累积曲线图(图1)与干旱级别标准表格进行对比,不难看出,锡林郭勒盟春夏季情况具有干旱出现频率较高,春夏连旱比率较高的“双高”特征。特别是20 世纪末到21世纪初,锡林郭勒盟年降水量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干旱形势日益严峻。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沙漠水分涵养的难度和防风固沙植被成活的难度。同时,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带给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治理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气候变暖会加剧锡林郭勒草原干旱发展,进而导致草原退化,进一步增大荒漠化程度。

荒漠化与沙尘暴相互作用和影响。一方面锡林郭勒草原草场的少雨干旱会加速气候干燥,加剧沙尘暴灾害的频发;另一方面,沙尘暴的频发又会风蚀土壤,破坏植被,掩埋农田草地。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背景下,这种互为因果的连锁反应现象极可能会导致恶劣气候的恶性循环,在本地区乃至更大的范围内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

2.荒漠化治理措施难以因地制宜的长远规划

由于历史的或其他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前期荒漠化治理方案缺乏长远规划,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各阶段治沙规划缺乏科学衔接,给目前荒漠化治理的可持续性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从前期荒漠化治理的规划策略不难看出,不同地区的防沙治沙方案较为单一,方式方法基本相同。事实上,全盟各旗县地质气候条件千差万别,不同区域的荒漠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情况,从这个方面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问题的精细程度还相对不高。例如水资源一项,对河流上游的水资源利用规划与下游的利用策略就应有所区别,否则大刀阔斧的一轮治理过后,一些隐性的问题也会在此后的治理工作中慢慢显现,这势必增加防沙固沙工程一期和二期之间乃至更多治沙阶段衔接的难度。

荒漠化治理作为一项长期的、综合的复合型的系统工程,一旦不能稳步推进就会导致阶段性反复。特别是在规划方面,不仅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配合,更需要地方相关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特别是一些职能部门在这一问题上认识不到位,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难以因地制宜出台有针对性的长远规划。这种情况又会导致项目与项目之间的衔接往往做的不到位,使有些政府部门采取“各扫门前雪”的狭隘做法,造成荒漠化治理整体力量的分散,不利于治理荒漠化下一阶段工作的整体开展。

3.防沙治沙专业研究人员和针对性成果相对欠缺

长期以来,虽然国内外与荒漠化治理的相关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也不乏一些具有很强指导性质的理论和观点,但荒漠化治理的巨大工程需求相比,专业人才队伍仍然不足。在锡林郭勒盟调研中发现,成立几年以上的研究机构数量并不算少,但真正取得的成果数量与质量却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真正能付诸于实践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能有效遏制荒漠化进程并能大面积推广系统性成果数量非常欠缺。毋庸置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沙漠化治理中能否培高素质的稳定的研究人员队伍将成为荒漠化治理进程中的瓶颈。如何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人才走进艰苦地区,鼓励将实践与理论在实际问题面前有效结合起来,成为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之一。

4.过度放牧与巩固治沙成果的难题

长期以来,只提供初级畜产品的放牧畜牧业是锡林郭勒草原牧民的唯一产业。草原生产能力的下降与牲畜饲草需求的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可能会直接导致草原面积不断缩小,牧草质量进一步退化。十年来,锡林郭勒盟全面实施“生态移民”政策,使该盟过度放牧的现象得到初步遏制。但纵观全局,由于移民问题经历的时间长、移民基数大、移民转移安置难度高,造成目前过度放牧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除此之外,有些地方群众面对禁牧、移民政策带来的暂时性利益损失过于计较,行动上不能积极配合,这也直接或间接阻碍了治沙政策的落实,给防沙治沙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加了难度。并且以往10多年治理的一般属于便于治理并且交通和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处于荒漠化边缘,治理难度相对较易。未来治沙工程要进军荒漠化核心地段,这些地段荒漠化面积更大,荒漠化程度更高,相应的交通和用水的难题也表现的更加突出。

5.荒漠化治理资金缺口与配置问题

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成本高,专项资金缺口大是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2000年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以来,该地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状况多变和生态环境脆弱等一系列困难也逐渐显露。目前荒漠化治理的规模和速度与构建京北绿色生态屏障的愿景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前期采取的是“先易后难、由近及远”治沙原则,接下来治理的区域转移向了交通更加不利、地理条件更加恶劣的远山大沙,而且受种苗、劳力、运输等价格上涨等困难的限制,营林造林等治沙成本进一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各地政府投入的资金数额已很难适应实际需要,而其他原因造成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沙治沙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同时,繁多的治沙环节,各部门工作资金配额以及不同群体的搬迁落实等,都需要做好资金的科学预测和合理配置。

三、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荒漠化治理的严峻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生态良性循环,调研组针对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在荒漠化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从目前形势而言,仍需要采用政府引导为主,多渠道投资为辅的治理模式。政府部门必须把荒漠化治理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应继续着眼于该地脆弱的环境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和矛盾,调动多方力量,精心筹划,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最终推动草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突出工作重点,统筹规划,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在今后荒漠化治理工作中,地方政府要以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三北”五期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为依托,突出重点,规模推进。在治沙区域上,以浑善达克沙地等沙地为治理重点,采取“封飞造管并举”的综合治理措施,在巩固前期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寻求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在治沙模式上,突出林草结合,加大有经济价值树种的比重,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在运作机制上,发动社会力量特别是农牧民主体参与工程建设,推动生态建设的多元化进程;在管理方式上,通过林权落实到位,保证补偿资金的积极兑现,将责权利落实到户,促进荒漠化治理主体的积极性。

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在严格治理滥垦、滥牧、滥樵、滥采、滥建的同时,切实做好乔木绿化工作,通过城镇添绿、身边增绿,改善沙化区人居环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为本”的原则,把国家项目与地方财政投资、企业出资、部门社会投入、全民义务植树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在城镇区域范围内,应采取“以点连带,织带成面”的方式,在把握灌溉条件和管护措施的前提下,开展城镇出入口、主要通道宜林地段绿化;建设旗县市所在地、重点苏木乡镇城防林体系;建设工矿区防护林和绿化隔离带,打造宜居环境,并通过小环境的改善逐步推及无人区的荒漠化治理。

加强水系和湿地保护治理,合理涵养水源,从根源上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针对锡林郭勒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系源头及河道汇水区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水涵养能力不高,水资源匮乏的情况,建议结合当地的水资源实际情况,把水系湿地保护治理作为治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建设,增强区域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争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国家基金的支持下,积极落实各类建设项目,继续扩大水系周边林地面积,提高林地和草地质量。

2.加强研究,标本兼治,进一步扩大治沙成果

荒漠化治理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它不仅需要稳扎稳打地扩大治沙规模,逐步向荒漠化核心挺进,更需要步步为营,保持并提升原有的治沙成果。只有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才能打好这场利国利民的大战役。关键问题之一是做好荒漠化核心地段的调查规划,为今后治沙工程的顺利展开提供可行性方案。面对第二阶段治理的“远山大沙”,各级政府、研究人员及相关工程施工部门要加大对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核心地段的实地调查研究,采取充分的样本,全面分析数据,保证治沙方案设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目前绝大多数沙漠的核心地段成沙历史久,原因复杂,治理难度大。针对核心地段荒漠化治理这一综合性强、涉及研究领域多的难题,要综合国家和地方的研究力量,特别是需要整合高校、研究单位和民间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调查研究,例如,在荒漠化治理的植物种植选择方面,就专业结构而言,既需要植物学方面的知识,也学要地理土壤学、经济学领域的专家提供相应的数据,并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在一个多元对话的平台上,展开充分的项目论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原来既有项目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创新项目,形成起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和产学研互动的运作模式,共同推进荒漠化治理工作。

在防沙治沙推进过程中,应标本兼治,适度增加对一期工程抚育、改造等提质增效为主的建设内容和配套项目。风沙源治理工程前期在对流动、半固定沙地的治理上,主要采取的是灌草为主营林造林的方式完成,虽然这些植被在防风固沙的治理项目中起到了前期示范性作用,但由于目前这些植被生长年限已久,开始逐步衰退,低质低效林多,综合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已经出现了不进则退的趋势。因此在推进风沙源二期工程及一系列防沙治沙项目过程中,要兼顾前期工程的提质增效工作,把二期开发与巩固前期成果自觉结合起来。

3.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协调解决治沙难题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下一步治沙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支撑,与之相对应的高效的资源配置同样在今后的荒漠化治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调研组在综合分析锡林郭勒盟不同类型的治沙专题会议的基础上,提出资金投入与配置方面的两点建议。

一是继续加大对锡林郭勒盟的治沙投资的力度。据数字统计,风沙源工程建设投资标准从2000年到2010年一直沿用工程启动初期的标准,尽管后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上调,但仍达不到目前造林成本的50%,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质量与效益,也影响了地方群众参与治沙的积极性。另外,区划界定公益林总面积达2818万亩,目前获得国家补偿面积为1600万亩,在新增林地的补偿问题上存在很大缺口,给生态建设成果的巩固造成了后劲乏力的隐患。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在风沙源工程二期规划中,通过科学预算加大对沙源地防沙治沙生态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资金投入额度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幅度相当,同时考虑到新一轮治沙工作难度增加的实际困难。

二是合理配置资源,防止资金投入“一刀切”现象。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该沙地涉及的锡林郭勒盟各旗县财政状况不均衡。据目前经济统计显示,锡林郭勒盟旗县的基本情况是第一产业以畜牧业为主、第二产业以矿产开采为主、第三产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等特点,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较低,由此造成各旗县的财政收入水平不高,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支持,地方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内蒙古和全国平均水平,各旗县的荒漠化治理方面的资金均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各旗县人口密度、牧区人口、人均草场面积等指标均不相同,若继续采用“一刀切”的财政补贴标准,就会造成不同地区的财政可支配数额差异进一步扩大,不利于防沙治沙工作的差异化管理和整体推进。在今后的工作中,国家政府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依据不同地区的基本情况,合理配置资源,采用划分更加精细的标准下拨资金,实现资源的最高效利用。

4.养草治沙,切实解决好过度放牧问题

根据调研研究发现,近几年锡林郭勒盟的过度放牧现象是在自然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季节性草畜矛盾是造成当地牧民过度放牧的自然因素的主要方面,此外季节牧场产量的不平衡以及当地小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的影响,也构成了锡林郭勒草原超载过牧的自然因素。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平,试图通过人工干预不利自然状态从而达到防沙治沙的目的,难度很大,也缺乏现实的理论依据。因此,应该更多关注人为因素,从牧场管理体制和经济方面予以政策引导和支持,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完善草原产权制度,从根本上杜绝草原的过度利用。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锡林郭勒盟下属各旗县“双权一制”的落实程度深浅不一,导致当地有些牧民在观念中仍将草场看作公有,并不能将自身利益和草场维护有机结合起来。建议锡林郭勒盟各地政府根据本旗县实际情况,适当延长草牧场有偿承包期,增强牧户对承包草场的责任感,鼓励牧户本着追求长远利益的原则对草场进行投资建设,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以寻求草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二是继续推行“生态移民”政策,优化畜群结构,提高草原产草能力,切实减轻草场压力。解决草场压力应从“外部减压”和“内部提升”两方面入手。其中,外部压力一方面来自于目前牧区的人口数目相对较多,必须的生产生活需求导致的草场退化;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牧区的牲畜对草场的影响。今后治沙工作中应继续将“生态移民”政策放在防沙治沙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改变牧户单一的产业结构和压缩牲畜数量等措施,减少外部不利因素对草原的冲击。值得注意的是,压缩牲畜数量并不意味着减产减收、损失牧民的合理收入,而是积极改变以往牧户“数量多=收获大”的错误观念,通过选用优质畜种、优化畜群结构的方式来追求质量的提升。就“内部提升”而言,扩大人工草场面积,提高草场产草能力也是缓解草场压力的主要内容之一。人工草地作为现代化畜牧业生产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畜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既可以弥补天然草场产草量低的不足,又可以很好地为家畜提供量多质优的饲草。因此,人工草地对于维持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均具有重要作用。截止到2011年,锡林郭勒盟人工草场面积(包括多年生人工种草保有面积和一年生人工种草面积)仅有95646.6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54%[7],这样的数据表明人工草场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通过加快草场扭转机制建设和组建民间经济组织,缓解控制放牧带来的压力。牧民转移后的就业安置问题一直以来是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难题。目前锡林郭勒盟牧民草业合作社机制建立的比较完善,全境草业合作社数目达900多家,但缺少规模更大的移民转移安置点。建议国家主管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从开发当地优势资源入手,建立民间经济组织,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在一些特定的地区,还要继续实施退耕还草政策,整个牧区草原生态环境的变迁历史证明,过度农耕都会导致草原退化、生态受损。只有合理保护草地生态,才会有效地阻遏沙化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为今后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5.创新荒漠化治理模式,增加治沙的附加值

荒漠化的治理不能仅仅限于“种树种草”、“围栏封育”等简单的传统模式,必须突破治沙技术层面的限制,从经济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角度,把荒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荒漠化治理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今后荒漠化治理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治沙技术和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例,当地草原的畜牧业发展与畜产品深加工、畜产品的国际分工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两个国家围绕国际市场需求,采取牧业―奶、肉加工业―牧业―奶、肉加工业的良性循环,通过畜牧业促进奶产品和肉类加工业的发展,等等。诸如此类的经验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审时度势发展沙产业,治沙成果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早在1984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学森就提出沙产业(Desertculture)[8]的概念。沙产业开发有多种路径,如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科学技术成果,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农业产业。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沙物质开发、种苗产业升级、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旅游为主体的林沙产业。产业开发要以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为前提,坚持“治理荒漠化,拯救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环境保护为主体”的投资定位,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并积极吸引外资和企业入驻,在提高地方经济效益的同时,为生态移民解决好就业问题,带动政府财政收入,实现生态改善和农牧民增收的双赢,最终形成荒漠化治理的良性循环。

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传统草原畜牧业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如前所述,传统、粗放的放牧方式已经有悖于中国北方沙漠地区脆弱的环境特点,零散的、不成规模的单纯依靠增加初级畜产品来谋求经济增长的行为,必然会导致草原的过度利用。特别是像地处防沙治沙前线的锡林郭勒盟,“更应迅速从对草原掠夺式利用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转投向以草原为依托的集约化、现代化畜牧业的生产方式”[9]。因此,一方面当地生产部门应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使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以获得更高的草地生产率、畜群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通过国家政策倾斜和地方政府扶持,实现跨区域经济合作,引导沙地畜牧产品的深加工和产品流通,提高农牧民从业率,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毅. 我国荒漠化土地持续减少[N]. 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01-06.

[2]土地沙漠化[EB/OL].http:///tdzt/zdxc/tdr/21tdr/tdbk/201106.

[3]李政海,鲍雅静,王海梅,等.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状况及原因分析[J].生态环境,2008(6):2312-2318.

[4]乃日斯克,李杨浑. 善达克沙地退化,威胁京津生态 [EB/OL].http: http://, 2012-05-29.

[5]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锡林郭勒盟统计年鉴[C].内部编印,2011:288.

[6]马清霞,王星晨,高志国. 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气候因素分析[J].北方环境,2011(12):31-34.

[7]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2012锡林郭勒盟统计年鉴[C].内部编印,2012:79.

第2篇: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教学内容与标准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专题教学思维入手,让学生在综合性思维中得到锻炼,才能很好地面对以后的考试。由于高中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知识板块。因此,专题教学要按照“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有机地联系高中甚至初中的地理知识与基本能力,这就是地理学科的专题综合性特点。

在鲁教版高中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根据教学知识相似性,有必要把这六大知识点分为以下三大类:“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单独归为自然灾害与治理类;“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可以归为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归为区域经济发展类。通过以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新整合,专题教学知识点因而也需要结合相关试题重新整合,其整合步骤与具体复习策略分述如下:

1.自然灾害与治理类。自然灾害与治理类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对荒漠化具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描述荒漠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说明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在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方面熟记荒漠化的形成原理和荒漠化的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学会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个区域所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常常与森林、草场、水资源等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卷第30题是有关环境保护考题,我国沙尘暴天气影响我国西北甚至华北地区,属于自然灾害与治理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内容。

因此,学生首先要知道荒漠化的基本特征,知道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懂得治理荒漠化的措施等等内容。比如设法恢复地表植被,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然后在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时,要指出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我们更重视人为原因。不同的区域原因不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也因地而异。

2.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对河流湿地概念及流域空间分布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够描述河流湿地、河流流域作用,举例说明河流湿地资源、河流流域治理问题,通过其成因、发展变化规律,分析流域湿地开发的条件,识记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等。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考卷第23~24道题,有关云南昆明滇池周边水域的调水工程就属于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

因此,学生要根据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分布和成因进行综合学习,以提高各种地理技能,增强区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同时,还要运用有关方法获取地理信息,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学会解释、分析、解决具体地理问题。在以某河流为例说明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时,要适当了解其他河流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情况,以作比较,这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关于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问题,并确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观念。

3.区域经济发展类。区域经济发展类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对区域的农业资源或者区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予以探讨,进而推到区域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问题。因此,学生要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或者分析传统工业区的繁荣与衰落的原因;要学会从文字和地理图表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根据区域发展中存在的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还要联系所学地理基本原理,用于分析、解决其他区域的同类农业与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考卷第21~22道题,就是有关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的题目,与第29道题有关的北美五大湖地区就属于区域经济发展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

第3篇: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  国务院八七分水 水权调整  优化完善  生态补偿  省区

1. 国务院批复八七分水方案

1.1八七分水方案

1987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计委和水电部“关于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报告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由中央政府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该水量分配方案由国务院办公厅以(1987)61号文通知各省(市、区)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分配方案是基于黄河地表水资源量580亿m3,可供分配水量为370亿m3,输沙水量210亿m3。

1.2分配方案的局限性

现在看来,在那个时期已经考虑到了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用水,但并没有生态环境用水,仅协调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方案经历了较长时段的枯水期和严重断流的考验。

但是25前各省区对于水资源需求不像现在一样严峻,同时受其局限性不可能分配的十分科学和完美,比如山西省能源发展估计需求相当大,文件称“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大部分位于黄河流域,工农业需水量较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当时分配43.1亿 m3,时至今日该省使用耗水15亿 m3,只占其分配指标的三分之一,当然有其山高水低,利用困难因素,导致山西省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水污染严重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可以预见其未来即使扭转目前用水状况,其用水量也很难达到分配指标。

2.南水北调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1西线南水北调工程不确定性

八七分水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由于西线的不确定因素,很难说何时能够上马。西线经过了几十年的前期工作,近年国务院一度暂停了前期工作。西线主要问题在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以及长江及西南地区水资源遭遇枯水期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力发展,特别是我国政府承诺的节能减排目标,促使我国大力发展绿色水电能源,随着规划和开工建设大型水电站,生态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这都给西线的建设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

2.2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的确定性

随着2014年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我国海河和淮河流域各省区水资源短缺得到局部缓解,受水区局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得到遏制,生态恢复有了可能。原来黄河受水区缺水状况将有所变化。

因为黄河流域自身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一直很突出,特别是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的治理更是需要安排一定水量来保证,黄河的水资源应该首先满足本流域生产生活和西北荒漠治理的需要为前提。基于上述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工程不确定性和中东线引水工程的通水,要必要对黄河“八七分水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使其逐步趋于合理和完善。

3.各省区政府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黄河水量分配方案是我国大江大河中首次制定的分水方案,作用明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黄河流域各省区的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国务院八七分水方案是省区总量,没有划分干流、主要支流,需要细化到干支流以及地市。黄河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细化体系是精细调度的基础。因此,各省区政府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下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颁布实施,将有利于加强分级总量控制,在有效遏制引黄用水需求的快速增长之时,有利于避免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失衡和协调省(区)内部用水矛盾;有利于水权转让;有利于流域与区域的统一管理;有利于黄河水资源的统一配置和调度管理。各省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实施,将更易显现干支流、各省区内部各市、各省区间实际用水与方案的不协调性及不合理性,将有助于“八七分水方案”的调整与完善。

   

4. 国务院批复第二次水资源综合规划

2010年国务院批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m3以内,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7000亿m3以内;在该规划里涉及到黄河总水量由国务院八七批复的580亿m3减少到现在的535亿 m3,也就是说现状黄河来水量比国务院批复“八七分水方案”时减少了45亿m3,即处于逐步减少趋势,而流域各省区用水量却趋于增加,这其中尚未考虑流域生态环境用水量及其趋势。

各省区政府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下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仍然是按八七分水指标进行的,以后如何协调或调整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使其适合流域和各支流水量的变化。

5.对八七分水中优化、完善与调整

结合国务院分水的背景与现状的黄河水量变化、流域各省区用水量增加以及荒漠治理和生态环境需水,在南水北调西线生效前和东中线2015年前通水后,有必要对八七分水中370亿m3做必要的完善与调整,进一步优化。

5.1青海省增加生态保护补偿水量

“三江源”地区号称“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发源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不但对维护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十分重要,也是遏制西部荒漠化向东侵袭的天然屏障,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应当建立起一个长效生态补偿机制。青海省提供了黄河水量的一半以上,当年仅分配14.1 亿m3,建议给予生态环境用水2~3亿m3或更多。

5.2宁夏、内蒙古适当增加水量

八七分水方案已经考虑了黄河最大可能的供水量,特别指出:山西省因能源基地发展的需要,增加用水量50%以上;宁夏、当前农业用水较多(但有效利用率不高,今后主要应在节水中求发展)增加用水量10%左右;河北省、天津市今后一个时期需从黄河引水接济,分配用水量20亿m3。其它沿黄各省(区)一般增加用水量约30~40%。

宁夏、内蒙古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国家发展侧重地区,其用水量早已超指标,并大幅度地实施了水权转换措施解决工农业、城市与农村用水矛盾,而当时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治理用水量,为了持续发展和荒漠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议给予两自治区区各5亿m3,重点解决荒漠治理用水。

5.3河北、天津随着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减少依赖黄河水量

八七分水方案中河北省、天津市今后一个时期需从黄河引水接济,分配用水量20亿m3。随着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减少依赖黄河水量,建议核减河北天津的水量,以解决黄河自身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所需要增加水量。当然,随着“引黄入邯(邯郸)”2010年11月开始引黄河水,规划中河北省将来达到15亿m3。同时,北京有可能利用黄河水。

5.4山东省的用水指标水权置换方式

山东省也已超过了国务院分水指标,虽然有东线南水北调的补给,但由于山东省经济和工农业发展迅猛,用水仍依赖黄河水。建议山东省的用水需要增加指标可通过水权置换方式获取,以解决超指标用水问题,比如给予用水指标富余的陕西省、山西省初始水权不同方式的补偿机制。采用什么方式可以探索,如通过援建对口支援等方式,主要还是针对解决两省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是否可以探索把省区内部采用水权转换解决工农业、城乡和区域用水矛盾问题,引用到流域各省区件,以解决流域内各省区存在用水指标余缺问题,或者采用递进收取水资源费,至少要对超指标用水部分加倍收取水资源费,从经济上给予制约。

5.5甘肃省用水

甘肃省也面临荒漠化治理需要更多水资源,特别是石羊河流域用水除了“引硫济金”,以及通过甘肃“景电”向民勤供水,将来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如大柳树水利工程的建设“引黄济民”工程,将极大改善石羊河流域的生态。

5.6充分利用水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在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高效利用水资源,但是节约用水毕竟是有限度的,要认识到水资源年年更新的大背景,如何减少入海出境水量,是最根本的出路。

其实,水资源是天然可再生资源,每年都在不断更新。从年内角度看,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经对汛期和冬季降水统计,扣除雪山冰川融水外,中国水资源每年更新来源于海洋季风大气降水超过90%以上。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我国每年超过2.2万亿m3河川径流水资源没有被利用入海或出境了,而这些水量主要集中在南方,特别是西南。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20%,但流域之间差异很大。特别是南方河流水能资源丰富而开发利用程度低,华北地区接近100%,海河和淮河每年大约引黄河水100亿m3,而长江流域只有18%,潜力巨大。

作者通过对黄河流域预测2013年将结束自1986年以来较长时段的枯水少水年,有可能出现一个平水年较丰的时期,随着污水资源化的全面使用,结合跨流域调水以及“洪水资源化”,,2015年将是北方环境修复成为一个“拐点”。

5.7建议调整的水量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

在我国大江大河中,我们母亲河黄河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大面积环境恶化,急需治理的河流,黄河流域还是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别极大、人均占有量和耕地占有量较少的河流,同时还是水资源利用千差万别的流域,怎样合理把有限的黄河水用好,在解决好流域自身发展需要同时,把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好。

黄河流域西北宁夏、内蒙一带生态环境恶化,不但影响下游,而且对我国华北地区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两自治区生态环境治理事关重大。

建议调整的水量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改造荒漠化地区如河套地区相邻的毛乌素沙漠、库布其、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南缘。

把少量黄河水留到生态脆弱区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有限水量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再造“河套”和沙漠变绿洲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李东.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率(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5):31~35

[2] 中国水资源公报[r].水利部,2008

[3] 李东.高坝大库是我国大江大河长治久安的工程性保障措施. 2010-11-20

[4] 李东.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技术分析.水信息网2009.12.28

第4篇: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蓄水渗膜;渗灌;3D打印

0 引言

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1]。治理荒漠化的根本措施是恢复植被,而恢复植被的关键是土壤的水分条件[2]。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内外积累了丰富的防治荒漠化的理论与技术,如蓄水集水技术[3]、固体水技术[4]、保水剂蓄水技术[5]、容器育苗技术[6]和节水灌溉技术[7]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我国目前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喷灌、滴渗灌、微灌、覆膜灌溉等[8]。

近年来,蓄水渗膜技术作为节水灌溉新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蓄水渗膜材料是功能导水纤维与可降解友好树脂复合而成的实现科学释水的薄膜材料[9],通过科学释水的材料学设计解决荒漠化地区节水造林的难题。分子渗水和自调节土壤湿度的蓄水渗膜新材料技术,建立了维系植物正常生长时根部需水规律与导水纤维功能化设计的关联性联系,在荒漠化地区节水造林中已取得了@著的成效[10]。

渗灌是将压力水或者无压力水以水分子的形式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渗灌滴头湿润土壤[11]。渗灌技术是一种地下微灌形式的灌溉技术,与其他治理荒漠化的技术相比,渗灌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药、生态效果明显、系统运行压力低、耗能少、使用寿命长、工作量少,成本低等优点。渗灌技术中水的利用率可达到94%,是目前干旱沙漠缺水地区最好的节水灌溉方式之一。

渗灌滴头是渗灌系统的核心部件,设计一种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渗灌滴头会极大的提高系统的工作性能。但是渗灌滴头的设计制造过程复杂多样,国内目前的渗灌滴头的常用制作流程为:二维图纸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注塑实验修改定型。这样的设计流程不仅周期长,而且成本高,使用传统的设计制造方法无法快速实现产品的改进或提高。因此,提出通过结合蓄水渗膜技术及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12]设计制造渗灌滴头,既提高渗灌滴头的使用性能,又实现渗灌滴头的快速设计及试制,从而加快渗灌器材更新换代的步伐。

1 渗灌滴头的设计

渗灌滴头的设计在性能上需满足其渗水功能,即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定时定量地向土壤中渗水供给作物。因此要以水分子的形式渗水,从渗水管流入的水以水分子的形式流入土壤中,工作水头一般为7-10米,过水流道直径一般在0.3-4.0mm之间,出水流量在2-20L/h之间变化;另外还需出水均匀、稳定,渗水管的压力大则出水的速率高,渗灌滴头必须能够自动调节水流的大小,满足水分的流速。因此,采用蓄水渗膜材料制备导水纤维片并内嵌置渗灌滴头中以满足上述性能要求。此外,渗灌滴头还应坚固耐用、价格低廉 ,整个渗灌系统也应该严格控制制作成本,满足渗灌滴头的工程应用,达到经济的目的。经过多次计算,结构修改,强度校核后设计渗灌滴头的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

鉴于传统的设计方法过于复杂,采用3D打印技术设计制造渗灌滴头将大大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3D打印技术能够把三维设计模型在几个小时到几天时间内转换成实体模型,然后再对实体模型进行测试、评估和修改,该设计模式可以加速设计研发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2设计路线所示,结合蓄水渗膜技术及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制造渗灌滴头,完成结构设计后,利用3D打印技术加工出嵌入式渗灌滴头原型,并安装到模拟实际环境中进行实验,对渗水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记录,根据导水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完善,最终完成现场实验及应用。

根据渗灌滴头结构简图,利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如图3所示。其工程图如图4所示。

2 渗灌滴头的试制

2.1 渗水纤维片的制备

渗水纤维片的支撑材料采用碱液预处理后的尼龙纤维。复合调湿材料由高吸水性树脂材料和无机材料复合而成。高吸水性树脂材料选择聚丙烯酰胺(PAM),无机材料选择天然蒙脱土(MMT),分别制备成黏结剂PAM溶液与MMT悬浮液,采用溶液共混法以1∶250的比例配制成复合胶体溶液。将预处理后的支撑纤维放入导水胶体溶液中充分浸润后悬垂烘干,制备出具有导水功能的涂层纤维,将纤维裁切成纤维片。通过渗水纤维片,水分以水分子的形式缓慢释放并作用于植物根部,以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合理水分,能大大减少水分的地表蒸发及地下渗漏。

2.2 渗灌滴头外壳的制备

用SolidWorks对渗灌滴头外壳进行三维实体造型后,进行转换得到STL格式的数据文件。利用分层软件依照所需精度要求对产品的STL文件进行切片处理,得到切片数据载入加工设备的控制系统。外壳制备使用的设备为武汉宾湖机电技术产业有限公司的HRPS-II型号3D打印机。该设备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法(SLS)的快速成形技术。激光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对光敏树脂进行扫描,激光轨迹为零件的各个分层的截面信息,光敏树脂在激光经过的地区发生了光聚合反应而固化,形成零件的薄层断面。一层被固化后,工作台下移一个层厚的距离,新的光敏树脂由滚筒铺覆到零件的表面,新的表面又会经过激光的照射,产生新的一层零件表面粘合在前一层上,如此反复,直到整个零件成型。其特点为成型精度高,可达±0.1mm、表面质量好,原材料的利用率高,能制造复杂度特别高,精细度特别好的零件。

3 试验分析

为得到结构设计合理,系统投资少,低消耗的渗灌滴头,需要进行各种试验验证设计方法。影响渗灌滴头设计因素有两个:渗灌滴头流道的直径及渗水纤维片的厚度。试制不同流道直径的渗灌滴头,内嵌不同厚度的渗水纤维片,在实验室搭建试验平台测试这两种影响因素对渗水效果的影响。试验平台采用沙箱模拟沙化地区,用带刻度的导水管与不同参数的渗灌滴头样品相连,插入沙箱。室温常压条件下进行渗水实验,每隔一段时间通过导水管上标注刻度读取并记录液面下降的高度,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在开始渗水后,出现液面下降后,渗水的速度较为缓慢;经过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的高度较大,表明在这个过程中渗水的速度加大;随着时间推移,液面下降的高度逐渐减小,渗水的速度降低。随着渗灌滴头流道直径的增加,渗水的速率会逐渐增大;随着渗水纤维片厚度的增加,渗水速率也是不断增加。可见不同的流道宽度及渗水纤维片的厚度是影响渗水的速率的重要因素。由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来设计渗灌滴头,从而达到可控的导水速率和导水量。

4 结论与展望

传统渗灌设备研制采用模具制作方式不仅耗材,而且周期长、成本高、系列化难,严重制约着国内渗灌器件的研制更新和产品系列化、品种多样化。本文结合快速成型技术对渗灌滴头的设改型提出新思路:基于蓄水渗膜材料制备渗水纤维片,将其嵌入渗灌滴头内实现渗灌材料的可控缓释水功能;渗水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制造的渗灌滴头具有良好的渗水性能,通过设计不同的渗灌滴头流道和纤维片厚度,可得到不同的导水速率和导水量,以满足不同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从而应用于渗灌技术达到节水的目的。该设计思路不仅加快了渗灌滴头的结构设计和修改,而且可直接加工出渗灌滴头样品,用于渗灌试验,验证设计的合理性,从而大大缩短了滴头的开发周期和成本,为规格多样化、产品系列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基于蓄水渗膜材料及快速成型技术来制备地下渗灌管材,其实际利用效果还不够成熟,实际的种植环境也更为复杂,许多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如渗灌滴头导水速率的控制、如何有效防止滴头堵塞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备方案,进行更多实际环境的试验验证,从而使渗灌技术及蓄水渗膜技术在沙漠治理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海燕,胡方彩.我国荒漠化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贵州科学,2014,06:83-87.

[2]孙保平.荒漠化防治工程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3]张耀,张治来,柳忠勇.陕北地区节水抗旱造林实用技术的探讨[J].陕西林业科技,2006,03:83-85.

[4]李升,王美兰,张团员.库布齐沙漠防沙治沙固体水抗旱造林新技术[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8,01:55-57.

[5]高占英.陕北干旱区采用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及其成效分析[J].现代园艺,2014,02:169-170.

[6]赵健,于卫平,白永强,等.沙旱生植物容器育苗技术[J].林业科学研究,2004,S1:100-104.

[7]逄焕成.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05:1-6.

[8]周春生,史海滨.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综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314-320.

[9]李根柱,张增志,韩海荣,张利梅.蓄水渗膜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03:390-396.

[10]谭敬,齐凯,张增志,李根柱.蓄水渗膜材料在造林中的应用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5,03:357-361.

第5篇: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

摘要:生态林业建设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标准,也是应对生态问题的关键手段。笔者以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为前提,对生态林业的含义与作用进行分析,并以此为衡量条件,阐述生态建设基础下西北地区林业发展战略纲要。

关键词:生态建设;西北地区;林业发展

西北地区因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的限制,加之人为破坏等行为的出现,促使该地区生态体系呈现明显下滑的现状,严重阻碍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生态林业建设工作的开展,不仅可对水土流失问题实施有利控制,还可保障生态平衡。

1生态建设基础下西北地区林业发展的意义

阿尔金山附近地形地貌以盆地、高原、山地为主;年降水量趋近于20cm,甚至在某些干部地区,降水量在5cm以下,致使部分地区为半干旱、干旱气候;植被覆盖区域自东向西,即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促使西北地区人员活动区域逐渐减少,加之环境恶化,西北地区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尤为重要。在此过程中,环境恶化具体可表述为以下2点:水土流失。西北地区地处于黄土高原,土质抗腐蚀性相对薄弱,降水量过低,导致植物生长难度相对较大,致使土资源附着力下滑,出现水土流失现象;荒漠化。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国内荒漠化面积在262万m2,西北地区荒漠化面积高达190万m2,即全国2/3荒漠土地集中于西北地区。对此,构建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的林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森林“自然调节师”的作用,成为解决西北地区当前荒漠化现状的关键手段。

2对生态林业的分析

2.1生态林业的含义

生态林业是指以生态学、生态规律为建设原则,发展现代化林业。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林业发展,同时为人类生存、社会建筑构建完善化生态林业生产体系。不仅是多目标和多成分、多功能与多角度的融合,还是内外交流、组合定理、开放循环的融合,从而更好构建动态化、平衡化林业生态防御系统。

2.2生态林业的价值

从整体来讲,生态林业的建设与人类社会、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涉及气候调节、空气净化和水土保持等内容,不仅可实现水利工程使用年限的延长,还可保障农业、畜牧业的稳定发展。生态林业建设将多样化、生态化作为环境保护基准,通过对生态文明的体现,构建人与自然新型发展格局。在此期间,生态林业建设的价值可从以下几点予以阐述:为生态化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对动植物资源实施强有力保护;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国家经济转型等。生态林业的建设为社会发展创造多元化资源,从而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渡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

3生态建设基础下西北地区林业发展战略

3.1法制健全

若要快速解决西北地区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问题,应从政府的角度,对法制予以标准化控制,通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林业的认知,以此构建西北地区林业发展新局面。政府部门需对《森林保护法》等法律实施完善,通过对“滥砍滥伐”现状的打击与严惩,做好原始生态林业保护工作;制定相关生态林业政策,结合政策出台、条例制约的方式,如林业税收等手段的运用,为生态林业发展提供助力;强化生态林业法制工作的意义,避免法制落实障碍等相关问题的出现。通过生态林业法制建设工作的开展,地方性政府结合强制化手段的约束,预防林业破坏等行为的出现;而相关企业在针对森林开采工作上,也会受到法律法规等层面的约束。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强化,可对自身行为实施约束性、规范性控制,群众间相互监督方式的产生,可体现生态林业建设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

3.2以“科技”为目标

除健全法制对生态林业建设的作用,以“科技”为目标的建设方针也是实现生态林业发展的关键。对此,政府部门可通过科学技术向生产力演变的方式,积极将科技水平融入于生态林业建设,例如:容器育苗作为当前林业种植新技术,通过该种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育苗成活率,还可促进生态林业栽种成活率的提升。政府通过资金融入等决策,加大生态林业产品的研发力度,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生态林业建设实施合理布局,其在为林业发展提供助力的同时,推进生态林业持续发展战略理念。

3.3生态林业分类

管理现阶段,西北地区生态林业发展步调相对迟缓,政府部门可通过林业分类管理的方式,实现生态林业市场稳定前行。依据生态林业类型、动植物产品的差异,对其实施分类管理,最大限度上对生态林业予以资源开发,扩增林业市场,创造生态林业价值。例如:依据生态林建设方针,开发原料和花卉、旅游与果品等产品,以此满足不同市场需求,提高生态林业市场占有率,贯彻落实生态林业稳定、长期发展目标。

4结束语

第6篇: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

HiROS污泥高速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采用部分湿式氧化法,结合活化和膨化技术,约50分钟可将含水率80%的污泥转化为含水率低于40%、具有高肥效的土地利用产品,实现原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与传统填埋技术相比,效率提高至少40万倍,实现了污泥处理处置模式的重大转变,即“日产日清,就地处理”。

整个处理过程在全自动、密闭连续的工艺系统中进行,无臭气,无二次污染;装置合理采用能源回收设计,有效地控制能耗水平。

污泥经HiROS技术处理后的产物可作为腐殖土或有机肥的肥基回归土壤,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贫瘠土地对有机质的需求,提升污泥处理处置的资源化利用水平,还可作为土地改良、园林绿化以及荒漠化治理、矿山植被修复、水土保持等多种生态保护的用途,变废为宝,为改善城市环境做贡献。

一、HiROS技术突出特点

1.污泥终端处理技术,不用拉走填埋。

不同于污泥脱水、深度干化等过渡性技术,该技术是一种污泥终端解决方案,它可将含水率80%的污泥一次性转化为含水率低于40%、具有高肥效的土地利用产品,实现原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

2.占地极省,节约征地费用。

装置占地面积小(100吨/日处理能力占地

3.就地处理,过程清洁。

污泥处理装置若直接置于污水处理厂末端,污泥可就地处置,解决污泥无处消纳的难题,避免转运中“污泥大游行”对城市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节省运输费用、人工费用、填埋费用。

4.无三废排放,环评达标。

污泥处理全过程密闭运行,无有害废气排放,没有臭气扰民;污水回水厂源头为水处理补充所需碳源;固体物质资源化成可销售的有机肥基。

5.取代焚烧,解决雾霾难题。

可大大缓解污泥焚烧(包括水泥窑、电厂锅炉等协同焚烧)造成的城市雾霾难题,且项目建设成本不及焚烧项目10%,运行成本不及其30%,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6.日产日清,快速处置。

全过程从污泥进泥到转化为资源化产物仅需1小时,与传统填埋技术相比,处理效率提高至少40万倍,可实现污泥的快速处理和连续的工业化运转。

7.固碳还田,生态循环。

资源化产物回归土壤,解决贫瘠土地对有机质的需求,还可用于土地改良、园林绿化以及荒漠化治理、矿山植被修复、水土保持等多种生态保护的用途,变废为宝,形成生态循环,改善城市环境。

二、 HiROS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工艺适应性

1.主要为市政污泥(若重金属超标可添加重金属处理装置)。

2.规模为50-300吨/日较为经济。

第7篇: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露天开采;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有色金属开采及应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提升、国防军事建设中所起的重要战略意义非比寻常,有色金属露天开采作为重要开采方式之一,近年来开采规模猛增,但是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凸显出来。露天开采过程暴露的环境问题是当今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不仅要解决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还要避免出现后续的环境问题。加强开采过程中的制度管理,改进开采方式,促进绿色可持续健康发展,这些多会对由露天开采矿山而引发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1当前露天开采矿山存在的问题

使荒漠化频发:在露天开采矿山之前,建设单位往往做不到对开采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不能将开采的方式和流程进行有效规定,这就会使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出现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开采方式及过度的开采都会使矿山周边的绿色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出现水土流失,演变为荒漠。缺乏资金和技术落后:对露天开采矿山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及先进技术的支持。而缺乏资金和技术落后这两点因素也是制约露天开采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企业对矿山周边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并且对于生态环境的相关的监管并不是很完善,在发生了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的相关问题之后,并没有与之相关的专门的基金可以作为资金支持,所以不论是之前引发的生态问题还是现今面临的可能会休闲的生态问题都亟待解决。也就是说要想促进我国露天开采矿山事业的发展而同时保证生态环境的健康就要及时有效的解决资金的问题。另一方面,露天采矿在开采的过程中对隧道进行构筑时,只是仅仅将土层与矿体进行简单的分离。采矿的过程中山体自身平衡会被破坏,而引发山体滑坡和崩落或者是泥石流。往往矿产企业在进行开采时,会出现矿渣随意堆放的情况,当没有进行相应的维护时,矿渣的重量随着时间的累计就会超过了山体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引发山体滑坡[1]。当遇到暴雨天气就会引起泥石流。大气遭受污染:在矿山的露天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颗粒,当这些颗粒随着时间的累计越来越多的时候,由此引发的大气污染问题就会体现出来。引发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开采的过程中大量使用炸药,使空气中的悬浮物质增多,周边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而不能进行空气净化或者这些净化作用十分弱,不能达到更好的空气净化作用[2]。

2露天开采矿山对应措施

进行植被恢复:对露天采矿而产生的废弃矿渣要进行合理的处置,对于一些有利用价值的矿渣可以选择将其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行合理安置,而对于那些没有了利用价值的矿渣也不能随处堆放,要进行挖坑掩埋。另外,在露天开采矿石之后要及时对矿山周边的绿色植被进行及时的恢复,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要确保有专人进行看管,以保证被破坏了的植被恢复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将由露天开采矿石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同时避免泥石流等的发生[3]。多元化筹措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资金:作为由政府主导的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的监管与治理工作是政府性质的公益性的事业,因此,这项工作的资金支持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收入,资金的来源途径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为更好的解决由露天开采矿山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就要求将用以治理的资金筹集方式多元化,适当的加大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以满足对于治理的设备等的需求。不仅仅是国家,地方的政府也要将加大对矿山环境治理作为工作的中心,将基础性的资金与保证性的资金的投入增大。分派专人管理资金,做到严格分配,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将责任落实到户,对各个阶层分配好任务,使谁开发谁治理。露天开采矿山常常会出现地质灾害,当灾害来临后的治理工作中要将管理的界限分清楚,在对其进行相关的治理时,要先进行资金的预算,以最合理的方式将资金投入到治理工作中,并且确保资金能够及时确实投入到治理工作当中。同时,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专门的管理,监督治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人,以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针对症状,改善矿区环境:以改善矿区的环境质量,避免发生地质灾害为主要目的矿区环境治理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矿区的相应的特点进行综合考量,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有效的解决由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矿区及其易发生大规模的地表坍塌,这不仅使地表的耕种遭到破坏,同时,也严重威胁着矿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矿区的治理工作中,要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重新填充坍塌及低洼地带为手段积极治理。这不仅使在建造过程中产生的肥料得到合理的利用,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还解决了由于露天开采而造成的地表坍塌问题。露天开采矿石可能会引起地质灾害,例如泥石流或是山体滑坡等。这不仅会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到极大的破坏,使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还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所以,对于矿区的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对于遭受破坏的绿化进行及时的恢复,不断强化绿色植被的对于环境的滤过功能,达到发展与治理同步进行,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同时到达经济利益与环境发展的同步。

3结语

对于由露天开采矿石而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进行整改工作。矿业企业自身要不断加强管理,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施工工作,不过度采矿,不在生态脆弱的矿区采矿,在采矿之后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积极维护。同时,采矿企业也要积极进行整改,制定更加合理合法的采矿方式进行采矿工作,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使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另外,不论是当地政府还是中央政府都要对采矿业经营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避免非法采矿。作为我国国名经济的重要支柱的采矿业要积极改革,对环境保护工作引起高度重视,以积极的姿态将露天采矿业推倒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刘建平,张春雷.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的意义[J].科技与企业,2014(7):148.

[2]姜全果,蒙阴县汇泉峪石灰岩矿区矿山环境治理方法与生态修复技术[D].山东大学,2013.

第8篇: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风口路段;风雪灾害;治理;生态效应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6-0114-02

1 塔城“老风口”路段基本灾害情况

新疆地域宽广,地形复杂,风口路段众多,风雪灾害频发,治理风口恶劣的生态环境,保证风口路段的交通通畅,是新疆各族人民多少年的夙愿。

以塔城盆地为例,有举世闻名的“老风口”风区。狭义的老风口指位于塔城地区西北部 “亚欧大陆内心”所在地的长约25km,托里县加尔巴斯以北与额敏县交界之间所形成的著名风区;广义的“老风口”指由塔城盆地周围山脉走向引发的风雪灾害袭击的塔城盆地内四县市的广大地区。因为周围高山连绵,山脉的走向,导致不同气流在此相汇,历史以来自然形成了数条宽阔的风带,绵延东西数百公里。涉及塔城盆地的四个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的部分团场,受风蚀面积达53万hm2。每年风蚀造成表层土壤流失1~2cm,是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风口地段农牧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老风口处于塔城盆地东进西出与外界相联通的“咽喉要道”,其联系塔城盆地通向外界的主要公路通道201线、319线、221线均有几十公里,处于冬季频繁的风雪灾害袭击之下。

1993年塔城盆地40余万各族人民先后出动义务劳工数100余万人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近1.3万hm2,其中生态林0.87万hm2,人工草场0.3万hm2,改良草场0.3万hm2。构筑了28km的绿色屏障,有效的庇护了农田和草场。区草场植被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目前生态区年平均风速为6.0m/s,比20世纪50~80年代的历年值减小了1.5m/s。据生长季节对工程区的典型林带断面近地层风速的观测,在中等风速下,工程区内风速可较旷野降低47.3%,空气相对湿度可提高2.0%~5.0%,地面蒸发量减少5.0%~20.0%;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多,治理后比治理前提高了16.9%,碱解氮提高了10.2%,速效磷提高了15.0%,速效钾下降了6.25%。这说明在防护林的保护下,工程区总体土壤肥力明显提高,工程区治理后局部小气候发生明显改善。

2 创新治理体制与机制

要根治塔城盆地的风雪灾害,必须从广义上认知塔城盆地的风雪灾害。从宏观上考虑,整体上把握,一体化推进。贯彻“老风口生态区”带式小网格峰窝状、紧密结构防风阻雪林网体系方案。

同时拓宽建设方法方式,完善相关配套技术。在条件有别的地带,则要因地制宜,以阻雪堤、挡雪墙、挡风板、防雪篱,甚至架设涵洞、通道等方式补充。首先确保交通,长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进行。

要实现前期依托国家“输血发展”向中期自身“适应发展”转换, 走一条“以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产业开发,以产业开发反哺生态环境建设,寓环境建设于经济发展之中”的路子。通过“以政府监管扶持为纽带,以企业运作为核心,以协会为辅助,以个体承包经营为主体”的新型管理体制的运行。紧紧围绕生态,“建立绿色产业基地,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以农、林、牧三业并举。以地养林、以农促林、以林养林,高效开发、滚动发展,努力把分散于各个风口地带的生态区建设成为农、林、牧业示范园区和生态林现代管理示范园区。

3 治理风口风雪灾害的措施

治理风口雪害的治理有以下措施,如阻雪堤、挡雪墙、挡风板、防雪篱等。然而这些方法仅对小面积的风雪灾害区有明显效果的,在面对如此宽阔的风雪灾害区,上述方法,投入太大,且不能从根本上抑制、消除风雪灾害。因此,目前较为科学的办法是加强防风防雪林进行生态治理。

塔城地区在“老风口生态区”建设过程中,采用“密、匀、高、窄”的特点,综合生物治理,重点加强植防风阻雪林的建设。建成了纵贯老风口全境的7组复合式林带。每条宽10m,主体为杨树,平均高度10m,杨树外侧迎风面为2行沙枣,高度3~4m。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了以乔木树种为主体,防风阻雪林为基本框架,乔灌草结合,带片网一体,农林牧彼此镶嵌,互为补充,互为一体,比较稳定的防护林生态系统。形成了多带式小网格峰窝状、紧密结构防风阻雪林网体系方案和配套造林技术,填补了国内治理风雪灾害技术的一项空白,极大地遏制了狂风在低空的前进速度。同时,高大而窄密的林带形成一座天然储雪库,阻止了积雪的漂移。通过几年的观测,防雪林基本根治了所防护路段的雪害,还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老风口公路雪害防治和生态环境改善项目逐渐得到人们认可。2010年,塔城地区再遭60年不遇的大雪,塔城盆地内,能保持与外界唯一在一日内可以通行的道路只有一条,即老风口生态区所处的省道221线,而防雪林中深处的多拉特乡,最高雪梁竟达13m。

目前,塔城盆地内额敏县、托里县、裕民县、塔城市先后以此经验建设了裕民县库沙河生态区、塔城市奥布森生态区、托里县老风口生态区、额敏县库尔吐生态区,其效益已初步显现。

当前,塔城盆地的交通情况发生了变化,原先唯一与外界联系的通道S221线拓展为S201线、S318线等,并且,由于新修建的S201线距离乌鲁木齐比S221线近200km左右,已经取代S221线在塔城盆地的交通主干线地位。由于201线在山间穿行,多处路段处于风雪地带,尤其从额敏县至克拉玛依中间的玛依塔斯地段,成为2010年塔城地区受暴风雪袭击的重灾区,最高雪梁达7、8m,被困车辆无数。同期塔城盆地所有处于风口风带的重要公路交通,都有不同程度中断,塔城盆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政府要重点配套林业基础设施、健全林业管控机制,配套水利基础设施,发挥整体规模效益。实现以“生态养生态”的良性循环发展体系。达到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增加人工林面积,建设人工草场和改良保护风蚀区天然草场,提高植被覆盖率,发展绿色经济和特色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防护林体系的目的。把塔城盆地建设成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生态盆地。

参考文献:

[1] 胡汝骥.山区道路雪害防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

第9篇: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宁夏 防沙治沙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

防沙治沙工程专业面向宁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体现特色专业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

一、防沙治沙工程专业的设置

土地荒漠化被喻为“地球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宁夏是我国四大沙尘暴源区之一,宁夏治沙创造了世界治沙奇迹!得到了世界关注。在建设生态文明之际,2011年,由宁夏生态工程学校升格创办了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设置了防沙治沙工程专业,2012年8月开始招生。由行业专家参与和把关构建了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并得到“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资金支持,经过3年不懈努力,现已具备专业师资、专业教材、教学设备、实验设备、实习基地建设等教学条件。

二、防沙治沙工程专业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1.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防沙治沙事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我国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遏制荒漠化扩展的趋势;到2030年实现人进沙退;到2050年,争取实现凡能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的雄伟目标。宁夏地处祖国腹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大面积控制沙源与尘源,改造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是宁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办好防沙治沙工程专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2.宁夏防沙治沙方向的战略调整。宁夏基本控制了流动沙丘,极大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沙区产业的大力发展。宁夏从战略的角度调整防沙治沙的方向,即由局部试验示范转向治沙与脱贫致富相结合;从防治流沙的扩展和侵袭转向大面积沙源的控制和生态修复。相关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对所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明确了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培养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让企事业单位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面临很大挑战。

三、防沙治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势与不足

1.防沙治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势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防沙治沙工程专业以培养实用人才为重点,承载宁夏防沙治沙领先的成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基层防沙治沙专业人才。

(2)强化实践教学。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开展实验实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本专业实践课时数平均占总学时的40%,植物学等课程超过60%,实验的开出率达100%。

(3)重视专业发展调研工作。学院组织教师深入到沙坡头、白芨滩、国家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天龙公司等与专业相关的在区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调研,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行业发展、人才社会需求、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等第一手材料,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提供依据。

2.防沙治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

(1)我院是全国唯一开设防沙治沙工程专业的院校,专业开设时间短,基础薄弱。年轻教师多,经验不足;校企紧密型合作有待加强。主干课程没有现成的高职教材,教材内容跟不上生产新技术的发展,没能体现“宁夏防沙治沙特色”等。

(2)招生滑坡,新生报到率低,已成为专业发展的棘手问题。

四、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对策

1.凸显专业特色,加强与国际合作的力度

以宁夏多次举办“防沙治沙技术国际培训班”为契机,与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向阿拉伯、非洲等国家远输防沙治沙集成配套技术,承接防沙治沙工程,以此增进友谊,扩大国际影响。

2.确立“工学交替、项目驱动、生产实习”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及时调整和强化实践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做”有机联系,增加实践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满足职业岗位与技能培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为学生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大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力度

(1)发挥专业特色,形成核心课程体系。根据社会需求和生产实际设置课程,合理安排专业核心课程,形成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结合、专业课程与岗位实际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与职业培训挂钩,从学生入学起实行职业技术全程培训,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2)主动调整与拓展课程。主动适应社会对防沙治沙人才的多层次、多规格需要,使课程建设成为特色专业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的桥梁,通过调查研究,及时调整课程,使课程建设保持旺盛生命力。例如依据治沙工程实际,拓展《治沙原理与技术》课程,删去《治沙造林学》课程;加大了工程制图与CAD的学时;增加沙画、沙雕等选修课程。增加第五学期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监理、水土保持规划学等课程综合实习。

(3)做好教材选用和建设工作。根据专业特点以及高职学生特点,选用符合课程标准、突出应用性、水平较高的国内优秀教材。组织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学者开发专业课校本教材。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夯实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应用型是指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对理论知识的提高和升华。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开展学生创新研究项目,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充实和扩展实习基地网络。重点加强与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防沙治沙生态体系、水土保持体系和沙化土地监测体系的中卫沙坡头、灵武白芨滩、内蒙沙林中心、彭阳水保站等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先进单位的合作交流,以实现教学与实训内容为行业领先、并与生产实际一致,使实习基地和实习场所最大程度满足教学所需。充分体现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努力找到结合点,让企事业单位收益,真正达到“双赢”,以建立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专业实训和为期半年的毕业实习,拓展学生就业渠道,为防沙治沙工程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加强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体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针对年轻教师多的现状,学院加大了师资培训力度,开展了职业认同、教学研究等讲座和说课、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等大赛;通过年轻教师和老教师“结对子”,做好“传、帮、带”,鼓励年轻教师到生产一线、先进的科研院所进修学习、参与科研项目等锻炼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近年来,我院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的教学技能比赛,一批年轻教师获得了优异成绩。聘请行业科研专家和企业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结构合理、双师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培养学科带头人,建立科研团队,积极争取科研项目,以项目带动教学和实训工作的开展。建设一支富有朝气,具有创新精神、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防沙治沙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生态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6.重视教学改革与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和任务为驱动,充分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注重互动式教学,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采取灵活、恰当的考试方式,增加实践考核比重。建立完整的动态管理模式和科学评价体系,注重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评价。争取达到“五个一流”,即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管理一流,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知识结构合理、思想素质过硬,实践能力较强的技能型实用人才。

7.加大专业宣传,开创招生新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针对学院由银川市迁址永宁金沙窝,办学环境条件差,出行不便,影响招生等不足,发挥专业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创建花园式学校,凸显专业特色,营造和谐育人环境。突出沙生植物景观,形成独特的绿化格调,打造旱生、超旱生植物王国,使学院由地理位置弱势变为优势,吸引社会各界到学校参观旅游,增强社会对学院的关注和认同。

切实解决学生就业,以“出口”促“进口”。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展示专业办学特色及办学成果,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谢h,曹洪其.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优化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12,(07).

[2]李生宝.宁夏主要治沙研究成就[R].宁夏农林科学院,2015.10.

[3]张晓宇.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以华北科技学院为例[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