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应急物流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者:郭秀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突发事件深受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为了有效预防该类事件,需要做好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而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则属于其中的有机内容之一。03年非典、08年南方地区的自然灾害(雨雪冰冻)等诸多天灾人祸,一方面对国内的应急物流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反映出对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不足之处。鉴于此,今后亟需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应急系统,这是国家提升自身应急物流管理质量的关键事项之一。所以,本文阐述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中常见的几个概念视图,具体包括物资视图、人员与组织视图、信息视图等诸多方面内容,并细致分析应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设想。
1应急物流的特点与发展问题
现阶段,应急物流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应急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时间约束的紧迫性、不均衡性、弱经济性。当前整体而言,我国应急物流业仍然停留在初级时期,从定义的提出一直到现在,基本上确定了其研究范围与解决问题的设想。然而,在构建完善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上,仍然需要进一步加深研究。在弄清楚其内涵与框架的前提条件下,必须对其运作模式与系统,展开较为深入的探讨。这是我国应急物流在今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2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中常见的几个概念视图
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主要涉及到物资、人员与组织,应急信息等诸多方面内容。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其中常见的几个概念视图。
2.1物资视图
应急物资是应急物流活动的核心,现阶段,国内对其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分类标准,其储存规模、数量等方面仍然未构建起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在这里,我们根据其静态属性进行划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类型,应急物流场地与设施,应急设备、工具与物资。
按照上述,其运作会涉及到需求者、中转站、供应者几个主体。考虑到政府的经济性与出资的局限性,其储备能够通过企业生产能力储备与实物储备两者结合的模式,如果要公司储备的,政府提供相应的补贴,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公司参与的热情,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考虑到突发事件应急的特殊性,对该类物资通过“平战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充分满足平时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且还能够满足战时所需。而对于国内构建应急物资体系,要能够根据应急物资具有的特性与需要的时间、规模,通过政府划分重要优先程度来加以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所具有的组织优势,从而实现对各种应急资源的有效整合。对那些相关物流设施,政府应当实施重点建造,与此同时,安排相关部门负责后期的管理和维护,以便于及时使用。另一方面,当这些专用设施能力无法满足要求时,政府能够根据所需来进行征用。对第二类,能够按照专用性程度高低、制造周期、应用频次大小,合理确定生产能力与实物储备两者的占比。一些平时性物资的需求通常会比较大,应当多储备,以防需求量过大时满足不了,对于专用物资应当少储备,平时用到相对较少。
2.2人员和组织视图
人员与组织是参与应急物流过程的主体,同时还属于其中的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管理水平的优劣。该过程会有诸多行为主体的参与,包括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部队以及专业救援队伍,相关公司等。组织的作用,就是确定如何构成组织体系,并充分发挥作用。
考虑到现阶段该项活动中,涉及到大量的行为主体、不容易进行管理等不足,应当创办科学的责权结构,明确它们的权责,以此来对相关主体进行规范,根据突发事件级别进行细分职责。另一方面,必须切实强化法律建设,进一步明确权责,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增强应急物流人员和组织的能力。
具体来说,基本上包括两方面:行政与社会责任组织。对于其中前者来说,属于管理的强相关主体,属于其中的主要参加者,承担着主要职责。通常情况下,各级政府应急办往往成立了这方面专门的行政责任机构,负责对这项工作进行领导。而对于后者来说,其属于该项工作的参与者,归属前者的领导,基本涉及到社会团体、物流公司等,在该项活动中配合政府主管领导部门。各种组织必须弄清楚各自职责所在,前者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其中。
2.3信息视图
信息贯穿于全程之中,是该项工作的保障。物流建设中,应急物流信息建设属于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合理、有效的信息视图,能够为物流的顺利进行,提供各种资源所处地方、数量等数据资料,同时可以按照突发事件应对状况提供相关数据,以供应急物流的调度指挥使用。这个环节中,国家需要积极推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通过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构建起一个完善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
2.4应急物流各环节
即从采购、配送等各个相关环节,来研究应对当中各种流的协调运作方式。该体系的组织,最后均必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上。今后应当大力建设各环节,必须充分结合国内应急物流的具体状况。关于仓储方法,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市场的调节功能,把市场机制与行政、法律机制等充分结合,国家构建应急物资采购制度,按照相关律法来开展工作。除此之外,应当打造良好的应急物资储备基地,通过合理的储备措施与方法,改善仓库管理质量。关于运输方法,通过诸多类型的运输方式,安排相关部门打造一体化全方位的运输体系,引入各种新的信息方法来开展实时监控。而关于配送和发放、回收环节,应当大力建设配送中心,在灾区附近方便通行的位置设置相应的配送中心,并且必须兼顾回收与重复利用物资方面。机构还应当进一步优化逆向物流网络结构。
2.5应急物流资源动员体系
即根据突发事件具体情况,来动员合适数量的人员、物资投入到活动之中,属于应急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国内在处理应急事件的过程中,政府物资储备无法满足要求,同时动员工作做得不够科学,而且规划也不足,应急预案不合理。因此,今后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应急物流动员体系,在实际动员当中,按照预案的等级与规模,科学地安排人员、物资,确保动员、运作均可以与管理工作有机结合,构建起一个科学有效的应急物流管理系统。
3系统的构建
应急物流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与网络的优势,引入各种新的管理思想与技术手段。运作当中,在第一时间搜集到信息且迅速进行传递,属于其中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属于救灾的有效方法。该系统如同应急物流的大脑,来负责指挥该项工作。因此,如果想进一步提高该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定要改善信息化水平。而管理能力的增强,需要首先优化系统。具体如图1所示。
width=475,height=153,dpi=110
图应急物流系统构建图
现阶段,关于该项事业,国内制定了诸多相关制度,在应急物流流转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然而,现阶段在信息化水平方面比较落后,针对应急物流建立的管理系统仍然不成熟。应对问题的时候,每一相关机构、每一个环节的信息比较分散,并未获得充分利用。所以,基于上述一系列的问题,国内应当大力建设应急物流信息系统。这个过程中,应当高度注重物流信息的感知、传输、调度、控制和分析,科学合理地集成各项功能,实现智能化管理。主要按照下面的基本原则来进行:
3.1以“应急物流指挥为主、预案为辅”
该平台需实现成熟的智能化应急物流预案管理,提供各种相关的基础信息,通过知识管理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3.2功能集成
具体来说,即把应急物流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整体。
3.3信息资源集成
将该系统涉及到的各个接口,进行有效的集成,从而能够统一调配信息资源。确保各个机构有效应急资源信息整合,使得各个相关主体能够充分共享信息资料、实现彼此的互联互通。
3.4信息技术集成
切实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同时结合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动向,使应急物流实现一体化发展。
科学合理成熟的系统,需要包括物资预测、采购、调度等诸多相关功能,必须囊括物流每一个环节,例如采购、存储、运输、配送等;除此之外,应当为应急物流的准备、决策、评估等各个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关键词:突发事件粮食 应急物流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事关百姓生活和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商品。突发性灾害事件,对灾区造成重大的危害,信息不畅、道路受损等原因影响了粮食的供应保障工作,给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带来威胁,这对粮食应急物流系统提出了严峻考验。
一、应急物流的概念
1.1粮食应急物流的概念
粮食应急物流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好粮食应急预案,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粮食安全、及时的供应。它以事件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操作原则。
1.2粮食应急物流的属性
粮食应急物流是针对突发事件的特殊物流活动,由于事件的突发性和应急救援的需要,其具有以下几个属性:
(1)突发性
(2)弱经济性
(3)流量的峰值性
(4)政府的主导作用
二、粮食应急物流的运行阶段
粮食应急物流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好粮食应急预案,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粮食安全、及时的供应。从时间角度出发,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及发生后的不同阶段,粮食应急物流的运作目标、流程及约束条件等会随时间而改变,因此将粮食应急物流划分为3个阶段。
1.日常维护阶段
在日常维护阶段,主要是为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粮食应急物流做好准备工作。根据人口、粮食产销量、灾害发生频率等因素,科学地布局粮食储备网络,做好粮食储存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合理采购储存一定量的应急粮食。另外还要与协议物流企业及其他社会运输力量保持良好沟通,以便在应急物流启动时能充分调动有效资源,进行救灾援助活动。
在这一阶段,还要注意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建设,确保准确掌握粮食储备的信息,如粮库位置、粮食储量、道路网络及应急救援人员资料等,从而为灾后救援系统的启动提供决策支持。此外,还应做好粮食应急物流的人员培训工作并进行定期的应急演练,确保灾害发生时做到快速响应和快速执行。
2.应急救援阶段
在灾害事件突然爆发后,出现对粮食的紧急需求时,粮食应急物流开始启动,进入紧急调运状态。这要求决策者尽可能获取受灾区域的人口、粮食存有量等数据,建立粮食中转点和集中分发点,动用现有储备粮食并启动其他供应渠道,征用运输车辆,在灾后最短时间内将粮食运输并分发给受灾群众。
灾害发生后的短时间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可能很难掌握准确的粮食需求量,向受灾地点供应粮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强调一个“急”字,主要特征是在政府主导下,统筹规划,尽可能的调动一切力量,包括军队运输力量,不让灾区出现群众因缺粮而挨饿的现象。
3.持续运行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突发事件的灾害得到控制,一些影响因素(天气、基础设施、道路状况等)趋于稳定。并由前期救援情况的反馈回来的信息,粮食的需求地点、需求量等相对可以准确掌握。进入这一阶段粮食的供应、需求和外部环境等和一般商业物流趋同,因此应淡化政府组织及民间团体的参与,主要通过协议企业等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利用他们服务好、成本低、技术先进的特点进行粮食的持续供应。粮食持续供应这一阶段视灾害具体情况一般会持续几个月的时间不等。
三、粮食应急物流系统分析
3.1粮食应急物流的流程
粮食应急物流系统是救灾物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在建设粮食应急物流系统时,不仅需要立足于国家物流规划的总体布局,还要立足于管理好粮食应急物流的整个流程。。
3.2粮食应急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优化对策
1).应急物流指挥中心
粮食应急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粮食的筹措、仓储、需求预测和应急调运等诸多方面,这必然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来协调各方面的信息和资源,以使应急物流过程顺利畅通。而我国目前一般都是灾害发生后,由政府部门领导组织建立一个临时指挥部,负责灾害救援、物资运输等方面的工作,这个临时机构往往缺乏专业性,救援运输效率低下。针对此种情况,建立一个常设的、专业化的粮食应急物流指挥中心是十分必要的。
突发事件救援工作中,粮食能否及时保障事关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应急物流指挥中心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以便在必要时能征用急需的一些资源,如仓库、运输车辆、铁路线等。在日常,指挥中心主要工作是负责应急粮食的预算,安排采购部门从供应商处采购粮食,进行网络维护,制订应急预案并进行必要的演习,以便灾害发生时能做到快速响应。而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中心则应迅速了解灾情,迅速制定粮食应急运输实施方案,协调各方面信息和资源,进行高效的粮食应急运输。
2).粮食应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突发事件发生时,系统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是极大的,且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应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诸多要求:
(1)对多种多样的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加工和传递,为决策者制定粮食应急物流方案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2)为粮食应急物流体系中的各个部门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并各部门的工作进行计划安排,比如应急粮食的采购、仓储、配送计等,从而有利于保证指挥管理工作的效果。
(3)管理信息系统不仅需要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辅助决策者的管理决策。而且要能够综合运用运筹学、系统模拟等方法进行决策的优化,以提高最终采用的方案的科学性,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安全的粮食储备量为多少,最优的应急运输路径是什么。
(4)该系统还应该能够对粮食应急物流的每个环节进行监测,将实际运行情况和计划进行对比,找出偏差。并能够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确保预期目标的达成。
3).粮食应急物流中心
为了提高粮食应急物流的效率,降低应急运输成本,合理的规划布局粮食应急物流中心至关重要。粮食应急物流以时间为第一要义,一定要保证灾区群众有饭吃。因此在建设粮食应急物流中心时,应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以距离可能的灾害发生地的救援时间最短为主要目标。此外,为了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粮食需求量,在应急物流中心必须要建立有应急粮食的安全库存。实际操作时可考虑在现有的储备粮库的基础上,进行设施改造,系统升级,使其具备粮食应急物流中心的功能,达到节省资金的目的。另外,还可整合社会资源,充分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联合大型的、有一定资质的物流公司来建设和运作粮食应急物流中心。
4).粮食的调拨配送过程
应急调拨配送是粮食应急物流的关键环节,正是在这一环节,将灾区群众亟需的粮食送达。因此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协调粮食应急物流体系内各部门的职能,建立规范化的配送操作标准。
(2)结合实际情况,与社会物流企业合作进行应急粮食的协同运输。在特别紧急情况下,可征调民用、军用运输车辆、设备以及要求交通管理部门对应急运输道路进行交通管制,以顺利实施应急粮食的调运。
(3)在粮食应急物流中心和粮食需求点已知前提下,应搜寻最优的车辆配送路线,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谢如鹤,唐杰,刘漫波.食品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探讨[J].中国市场,2009,10:10-13.
[2] 宋明安.紧急救灾物流配送系统模式构建[D].台湾:国立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2005.
[关键词] 应急物流 危机管理 政府职能
2003年肆虐神州的非典疫情、2008年年初令人揪心的南方暴雪,进一步凸显了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突发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的必要性。而公共危机管理系统中的关键一环就是构建完善的应急物流子系统,以克服突发性事件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和公共危机。
一、应急物流概述
物流的概念起源于美国,一开始使用的英语词汇是“Physical Distribution”,后演变为“Logistics”。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最新定义是“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则是:“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故物流首先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综合了运输、仓储、流通加工、装卸、配送和信息管理等具体过程;同时物流也是一种管理,这种管理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融合了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 而所谓的应急物流,它是2003年中国爆发SARS疫情以后出现的新概念。关于应急物流的定义,较为国内学术界所认同的观点是“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 应急物流作为一种特种物流,除了具有普通物流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一下特征:
1.突发性与不确定性。应急物流是由突发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突发公共危机而引起的物流活动,故具有突发性与不确定性。尽管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自然灾害的预测亦日趋精确,但区域性的甚至全国、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不绝于耳,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威胁甚至毁灭性的打击。譬如我国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998年的洪灾、2003年非典疫情、今年年初的南方暴雪,都给我们带来惨痛的经历,老百姓的生命和生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人们对灾难引起的后果程度、物品需求的数量等等都无法准确预测,故由此引起的应急物流也必然带有突发性与不确定性。
2.临时性与紧迫性。应急物流活动是由突发性的公共危机引起的,因此不具有长期性和常规性,特别是应急物流机构往往都是根据需要临时建立的,各种应急物流设置也都是临时调配的,因此具有临时性。但应急物流的活动却具有紧迫性,之所以是应急物流,就在于其“急和快”。应急物资多具有抢险抗灾、挽救生命之用,往往事关全局,故应急物流的速度决定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后果的严重程度,故应急物流活动具有紧迫性。
3.弱经济性与公益性。在灾难面前,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了第一位的选择,而常规物流中的经济效益原则和成本分析原则不再作为物流活动考虑的中心目标,因此应急物流具有明显的弱经济性。在应急物流中,更多的是社会公共事业物流而非商业物流,而公共利益相对于经济利益也必然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故应急物流体现出了强烈的公益性特征。
二、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
在公共危机发生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一个国家要减少危机的发生,降低危机的损失,必须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一个有效的应急物流系统应当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
1.应急物流保障系统。应急物流的保障系统包括基础设施保障和法律制度保障,前者譬如各种通讯网络、交通网络、物资储备、信息沟通等等硬件设置必须齐备、可用;后者则要求在灾难发生时,政府在动员相关人员和社会资源时,能够在法律上有法可依,在协调上畅通无阻,在预案上有所准备。譬如在法律保障方面,我国虽然亦有《抗洪法》等,但显然无法涵盖所有的公共危机,应当制定一部类似于《公共危机管理法》或《国家紧急状态法》的法律,以规范应对公共危机时政府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应急物流指挥系统。所谓应急物流指挥系统,是指国家或地区在应对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突发公共危机中,为做好救援物资的筹措、运输、调度、配送等工作而建立的一个特殊的物流指挥中心。应急物流指挥系统的设立和有效运作,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公共权力部分,必须有政府来领导和实施。本着减少结构层次,明确部门职责的原则,应急物流指挥系统又当由应急物流指挥系统本部和加盟物流中心或物流企业。应急物流指挥系统本部除中心领导机构外,应包括四个专业子系统,即信息、财人、物资与调控子系统,分别负责相应事务。
3.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应急物流信息系统事实上是应急物流指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由于自然灾害及公共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故对于一个应急物流指挥系统来说,信息的有效获得和传递具有核心的意义。信息网络中心可以依托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的应急物流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此平台可与应急物流指挥系统的中心领导机构、各子系统,以及相关的政府各部门譬如地震、气象、卫生防疫、环保、交通等部门以及各加盟物流中心或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保持数据的不断更新。应急物流信息系统还应是政府向公众信息的平台和公众向政府反馈信息的渠道。
4.应急物流配送系统。应急物流系统功能的最终实现,取决于应急物流配送系统能否及时、准确地将相应物资输送到目的地,故应急物流配送系统在整个应急物流系统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应急物流配送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考虑:一是要有效整个社会资源,以市场化的手段与国内网络覆盖面广、硬软件设施齐备、行业信誉度高的大型专业物流企业签订协议,以取得他们的帮助和体谅;二是要大胆尝试“军地物流一体化”的应急物流模式,对军地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以实现军地物流兼容部分高度统一、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三、政府与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和实施
应急物流作为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突发公共危机的一种特种物流活动,本身具有弱经济性和公益性的特征,这必然要求政府在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要发挥政府在应急物流指挥系统中的主导作用。应急物流指挥系统应当由政府来组建和实施,我们可以考虑在政府体系中国家公共危机控制指挥系统下建立一个常设的、专业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专门用于各种公共危机的应急物流指挥工作,保障应急物流高效、顺利地实施。应急物流指挥中心领导机构,在本质上应该是一个政府工作机构,其根据政府程序和物流流程,依靠相关政策法规,协调政府各个部门,调配工作人员和应急物资,完成应急物资的储备和配送。
2.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各类突发性灾难灾害的预测和预防能力。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特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其造成的巨大损失正在日益加重,政府主观部门要加大对气象、地震、天文、物理、数学、遥感、地球物理、地质等研究部门的投入。另外一些公共危机如公共卫生危机和各种人为灾害则可以通过加强预防和管理来消除潜在威胁,达到降低危机发生机率,甚至避免危机发生的目的。
3.政府部门要主持制定应对各种公共危机的应急物流预案并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应急物流预案是现实中应急物流组织和运作的基本依据,故预案准备得充分与否将直接影响应急物流的实施效果。预案准备包括应急物流系统各类子系统的组建和调试、相关人员的培训、应急物流物资的储备、应急物流设施的准备,以及应急场景的假定、应急措施的制订等内容。尤其要加强急预案的演练工作,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以使应急物流人员能够应对危机,明确职责,同时,应急物流演练对预案进行查漏补缺,不断丰富和完善应急物流预案的内容和可行性。
总而言之,应急物流系统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的重要一环,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我们也要加强对应急物流的研究,以成功应对各种突发性公共危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朱意秋.物流管理学:元活动及其集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5
[2]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6
关键词:应急物流;特点;难点
2008年春节前后的一场特大雪灾,让我国许多地方都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在抢险救灾和灾后的重建工作中,许多人开始了解和熟悉“应急物流系统”这个词。的确,在近年来的“非典”、“雪灾”等事件中,各地的应急物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就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促进我国各地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
一、应急物流的概念
所谓应急物流,就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管是2003年爆发的非典事件,还是2005年的禽流感,这样的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是卫生事件,都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然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而单靠市场经济机制的自我调节,很显然不可能解决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的运送问题。因为突发事件往往伴随着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样的特殊时期,市场经济的功能会减弱,甚至完全不起作用。比如非典时期,在深圳特区就有一瓶白醋卖出一百元天价的事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社会的物流体系发挥其应急功能。
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不同,普通物流既强调物流的效率,又强调物流的经济效益;而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更强调物流效率,但是没有物流的经济效益产出,或者在很多情况下,应急物流是强调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这也就决定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在大多数情况下,政府成为了应急物流的提供者。应急物流系统往往弱化了经济效益,而强调社会效益与物流效率,在这样的条件下,单靠追求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是无法提供的。
二、应急物流系统的特点
(一)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的政府主导性
应急物流的体系和机制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善应急物流的基础保障外,还涉及应急物资的筹措与采购、应急物资的储备与调度、运输与配送等方面,而这些工作需要一个机构来组织协调,才能顺利完成。应急物流建设中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不可能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来提供,所以这个协调机构就只能是由各地政府根据应急方案从各单位紧急抽调人员临时组成的。
(二)应急物流系统建设的全民参与性
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虽然以政府为主导,但这并不意味国家的其他公民、普通的企业就可以袖手旁观。历史经验表明,应急物流是整个社会功能的体现,往往需要整个社会的全民参与。比如非典时期和雪灾时期的相互救助,都需要依靠全民参与才能取得应急条件下的最后胜利。
(三)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的效率性强于效益性
应急物流系统不同于一般的物流系统,应急物流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物流系统的六个基本要素外,还具有特有的要素“时间”。所以,由于应急物流的突发性特点,在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中,我们往往更强调应急物流需求的效率性,也就是强调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将一些紧急物资运输到目的地,而不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一般物流系统建设所考虑的投入产出对比下的效益性。
三、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的难点问题
(一)成立应急物流指挥机构
在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的紧急状态下,产生了应急物流需求,必然要求政府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和运作系统,对各种国际、国内资源进行有效地协调和调用;及时提出解决应急事件的措施或指示;组织筹措、调拨应急物资、应急救灾款项;根据应急物流需要,紧急动员相关生产单位生产应急救灾物资;采取一切措施协调、疏导或消除不利于灾害处理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障碍。因此,各级政府有必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结合政府结构和物流的运作流程,建立一个常设的、专业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对应急物流的建设进行全面指挥。
(二)建立准确、可靠的信息情报系统,重视信息的准确传递
在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中,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系统非常重要。以2008年受雪灾影响的广州火车站为例,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不畅,没有及时、准确地运输信息。火车受阻,在旅客滞留的最初两天,广州火车站广场上的大型电子公告牌上没有任何消息,后来车站开通了广播喇叭,进行语音播报。但是可以想象,十多万人聚集的广场上人声嘈杂,稍微离得远一点,人们就什么也听不到。维持秩序的警察和志愿者也无法为旅客提供实质性信息,甚至已经可以预见未来几天无法开车,铁道部却还在卖票。广州市地方政府呼吁农民工在当地过年,铁道部却说只要几天就能处理完滞留旅客,致使几十万旅客滞留广州站。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的信息情报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是中心工作的重点,中心能否在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和公共事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全在于该系统的准确与可靠性。因此信息情报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指软、硬件或网络的建设,更重要的是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通过信息对业务的调控能力等。同时加强公共信息的共享与沟通促进公共信息系统畅通需要规划并建立一个联合信息中心,对所有的信息进行一元化管理。配置信息官员,同时向媒体持续的信息,使公众通过媒体了解政府信息,避免接受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树立政府的形象。搞好通讯系统的技术支撑和设备更新工作,促进机构间的协作和信息沟通。
(三)运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和手段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还存在减灾装备和储备物资技术水平落后的局面,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应强调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和手段的运用,大力提高抢险手段的机械化水平和隐患的探测手段。对于突发性的重大险情,加大技术方案和技术手段的储备,提高重大风险的应变能力,如避难指挥系统。进行现代应急理论和应用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加强重大技术攻关,发挥科技在应急工作中的作用,提高应急管理的科技含量。加强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遥感RS、计算机、通信等先进技术在应急信息系统、指挥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加强对外交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提高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水平。
(四)鼓励公众参与,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不只是政府的事情,要想更快、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强对群众的引导,广泛发动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全民参与的氛围,同时加强与促进志愿者的参与和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应当制定与志愿者、社区相衔接的统一管理救援物资和捐款措施,并指定一个专门机构,加强救济资金的统一管理。
(五)建立应急物流系统中的信息披露机制
应该明确一点,应急物流系统一般情况下都是与灾害事件相关的。在这种特殊时期,人们对于信息的及时特别关注。所以,应急物流系统中所涉及的公共信息不同于国家安全信息,应该及时、公开、透明地披露,以达到稳定社会和公众信心的目的。同时开展灾情的信息披露,有助于公众对政府的监督,提高各级政府的灾害管理能力,开展社会公众灾害应对教育和演练。另一方面,公众如果了解了各种灾害发生的过程,掌握了一定的灾害自我保护的技能,也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对于预防灾害的心理、行动和物质方面的应对能力。
四、结束语
应急物流系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各方面的投入与支持。只有在政府的精心组织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和参与下,才可能真正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功能齐备的应急物流系统,为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欧忠文,王会云,姜大立,卢宝亮,甘文旭,梁靖.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2004(3).
2、王文亮.应急物流中的信息系统建设[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
3、欧忠文,李科,姜玉宏,王会云,甘文旭.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05(9).
应急物流的概念
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重大疫情、严重自然灾害、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殊物流活动。其中,应急物资大致可分为满足灾民生活需求、满足抢救需求、满足灾后初期重建需求等三类物资。我国应急物流建设包括应急物流的预警预报、应急物流的组织与实施、应急物流专业设施设备建设、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以及应急物流法规制度建设等。倡导军民结合、一体联动,预警预报、快速反应,信息畅通、全程监控等是我国应急物流建设的三大理念。
应急物流的特性
应急物流就其本质而言,是指在危机发生时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与一般性物流活动相比,应急物流更凸显了如下主要特征:
1、时效性
由突发事件引发的应急物流,最突出特征就是物流活动的时效性。由于应急物流要求的高时效性,所以一般物流运行机制难以满足应急状态下的物流需要。时间就是安全,时间就是生命。应急物流应遵循特事特办原则,尽量压缩一般物流的中间环节,使整个流程更为紧凑,物流机构更加精干,物流行为也将表现出浓厚的非常规色彩。
2、非预见性
由于突发事件涉及面广、破坏力大、突发性强,导致事件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强度大小等因素变得宛如一团迷雾难以预见,也使应急物流内容随之变得事先难以确定。当然这种非预见性也是相对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原先不可预测或难以预测的东西,如自然灾害等,逐渐变得可以预测。
3、需求的急迫性和多样性
突发事件发生时,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物资,从救灾专用设备、医疗设备、通讯设备到生活用品等几乎无所不包;同时,往往伴随着物流环境恶化,如道路被洪水或山体滑坡阻断,通信线路中断等,除了需要及时配齐所需物品,还要求将物品及时送达,这对应急物流系统将是严峻考验。
4、军地物流的共同参与性
应急物流是在特殊条件下发生的物流活动,在应急作战状态下,军队物流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应急物流。军队物流历来是国家应急物流体系的主导力量,应急物流与军队物流在本质特性和物流要求方面具有相通性,在建设与发展模式上,二者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于重大灾害处理,尤其是在运作应急物流时,应积极把握军队与地方相结合的特点,军民团结,并肩战斗。
5、应急物流供应的弱经济性
应急物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急”,这也使得物流成本急剧增加,如果依然运用常态物流理念,按部就班地进行,必将难以满足紧急的物流需求。在重大险情或事故处理过程中,经济效益将不再作为物流活动中心目标考虑,应急物流将呈现明显弱经济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成为一种纯消费。
应急物流的地位与作用
应急物流也包括采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相比之下,普通物流既强调物流的效率,又强调物流的效益,而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其物流效益的实现。应急物流是现代物流新兴的分支领域,属于特种物流,为应对社会突发公共事件提供物资支援的应急物流,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应急物流的建设发展。
1、应急物流是国家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力量。
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总难免发生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物资,因此,救灾的胜负不仅取决于现场救援力量,也依赖于应急物流能力。从社会作用层面上讲,应急物流主体功能包括:快速抢救受灾物资和各类设施、设备,减弱损失;及时补充物资,维系抢险救灾活动顺利进行;快速供应物资,帮助灾区重建;稳定民心,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安定等四个方面。良好的应急物流体系,能够源源不断地将国民经济力量增值、输送到灾区,补充救灾物资消耗,恢复救灾力量,成为救灾能力的倍增器。可见,良好的应急物流系统,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综合国力转化为救灾实力的物质桥梁,与现场救援实力一样,应急物流是国家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力量。
应急物流建设事关国计民生,意义十分重大。从宏观上讲,它直接关系着国家社会和谐稳定和国防安全巩固,与国家、各级政府息息相关;从微观层面上讲,则关系着百姓安康、生活幸福,与个人和群体利益也紧密相连。因此,为确保国家经济建设、国计民生能够面对突发事件应对自如,减少损失,我们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角度,高度重视应急物流建设,充分发挥应急物流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物资保障的作用,使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由被动应对变为主动应对、由片面应对变为全面应对、由劣质应对变为优质应对。
2、应急物流为应急管理提供强大的物资支撑。
应急管理理论认为,突发事件可分为潜伏期、发展期、爆发期和痊愈期四个阶段。应急物流在突发事件潜伏期做好各种准备,发展期启动,在爆发期和痊愈期真正运作,体现价值。在应急行动中,大致可分为实施抢救的现场救援活动和实施物资保障的物流活动,国家实力不会自动地转化为抗灾救灾实力,应急物资必须经过包装加工:组配、储存、前送、分发等多个环节,通过物流这种桥梁作用,才能为现场救援提供不间断的物资供应。今年1月,在应对南方特大雨雪冰冻灾害行动中,无论是煤电的供应、道路的抢修,还是救灾物资的调拨和配送,都充分说明离开了物流的支撑就难以保证抗灾的胜利,抢险救灾活动就寸步难行。应急物流的确发挥了巨大威力,在整个抗灾活动的始终,应急物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因此,应对社会突发公共事件,是人流、物流、信息流针对事件的性质与特点,在事发地点有效匹配而形成抗灾减灾能力,这种能力是人流、物流、信息流有效结合的外在表现。物流同人流、信息流处于一个层面,是保障现场救援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尽管应急物流是因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现场救援而存在,但并不说明它是现场救援的附属,相反,它同现场救援是应急处置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贯穿应急处置的全过程。
3、应急物流是做好应对准备的重点建设工程。
历次应对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经验表明,人们应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在顺境中思考逆境,炎热时思考寒冷,和平时思考战争。只有这样,当洪水、地震等突发事件来临时,我们才能从容应对,争取主动。
我国现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各个种类突发公共事件所需应急物资,均以本主管部门为主线,构建相对独立、自上而下、垂直式的补给通道,各个部门之间平行作业,整个物流呈分离式平行线性运作。这一模式导致了补给线路细长零乱、保障对象补给分离、保障能力分散、建设效率比较低。这种状况,无疑给应急物流的组织指挥带来巨大困难。
应急物流系统集成、整体优化理念,将有力促进现场救援的物资保障要素高度集成、环节衔接流畅、集约性能显著。在应急处置中,物流为有效应对社会突发公共事件提供物资基础和现实条件。
应对事件的任何行动都离不开物流的保障和支援,信息流的畅通离不开物流系统将应急通信设备准确、及时保障到位;救灾人员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救灾物资的伴随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存、生活更需要物流的顺畅。因此,应急物流是做好应对准备的重点建设工程。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物流;构建
近年来公共突发事件频发,灾难多广,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进步,各类社会问题日益尖锐,突发事件的频率也逐渐加快,这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而怎样处理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就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对公共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以高速、高效、高可靠性的应急物流系统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这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应急物流的基本概念
应急物流是在发生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等公共突发事件时,为了追求时间和效益的最大化与灾害损失的最小化为目标的,提供其救灾应急所需物资的特种物流活动。它既强调了物流的效率,有强调了物流的效益,而且还对时间要求有苛刻的标准。
二、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
1.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
在对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中,要把握住应急物流的属性和特点,满足系统反应能力的速度要求,在系统的开放性和系统的扩展性上做出有效的满足要求的设计添加具体要将事先的预防工作同事后的紧急制度有效的相结合。在追求效益上要加强对时间的要求,不要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将行政机制作为主导,以市场机制为辅助,强化公众服务能力。应急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多变,能应对各类事件的系统,所以要有完善的监控体系,要具备良好的有序的指挥体系,并且在运作上要合理,能给予处理突发事件有效的支持,能保持良好的可靠性与持续性。
2.应急物流中良好的协调及组织机制建设
在应急物流的机制建设上,要加强和建设中央救灾综合协调中心,以政府为工作机构,将网络信息中心作为组织形式,能通过有效的信息网络,及时灵活的了解和评估突发事件,对突发事件能第一时间有效的进行处理规划。建立一个完善的保障机制,灵活的调度。并且要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协调,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进行很好的指挥与控制。同时要对地方救灾中心进行良好的针对性的建设,提高其应变能力,对突发事件能有效的把握,对救灾进行良好的协调与调度,将协调调度放在第一位,并且与中央的救灾总好协调中心进行有效持续的联系,从而使得应对突发事件更加灵活有序,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最后,不能忽略社会中的力量元素,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无限的,要加强对民间资源的动员能力,在紧急时刻为处理突发事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减轻政府的减灾压力。同时要加强对全社会的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的意识教育,使得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全社会都能冷静及时的做出反应,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在设计中应注意的应急物流的特点
应急物流的特点有几个重要值得关注的地方,那就是突发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滞后性及弱经济性的特点。由于应急物流的突发性特点,这对应急物资的时间要求提出更高的标准。还有就是能够进行快速反应的系统应急能力,能在发生多变的,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做出有效的措施。最后,系统具有开放性与可扩展性,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将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进其中,以应付面对的各类临时出现的情况,提高系统的应变能力。
三、应急物流系统的功能设计
在对应急物流系统的功能设计中,主要要满足系统的几个要求,一个就是救灾应急物流需求的预测和预警。这个预警系统要建立在大量收集灾害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灾害信息的反馈,确立应急物资的种类和批量,从而更好的为物资运送做准备。在应急物资上做出有效的分类,从应急物流需求的重要程度出发,强化和建立应急物资的需求定量化标准,在出现突况下能有效的快速的启动应急物流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质量。
然后要满足灾害评估和应急预案的启动,针对不同的地区做出综合分析,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灾害程度,制定出最为合适的应急方案。而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对应急预案的探讨,不断的补充和完善应急预案。在组织应急物流工作时,要明确指挥协调部门,确保应急物流工作能顺利快速的进行。还值得一提的事,要对应急预案做好细分,从地方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构建出一个完善的,互相协调的应急救灾体系。
最后,要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筹措工作,完善救灾物资的储存网络,如果一旦发生重大灾情,而应急物资无法满足应急需要时,要立即启动国家储备,即减少了储备物资的资金费用,又能快速满足应急需要,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应急物资的筹集,除了政府的拨款,还要有企业和个人的捐款,要建立可靠性高的监管部门,监督应急款项的去处和用处,明确责任制度。加强对应急物资储备的立法,使得救灾应急物资的筹措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责任明确。还要加强其动态管理,构建应急物资的配给中心,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进行有效的应急物流处理,加快对救灾物资的配送和分类。从而最大程度的加强针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和处理能力。
总之,对公共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以高速、高效、高可靠性的应急物流系统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这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菲菲:《我国应急物流体系构建的思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关键词:应急物流;车辆监控;Google maps API;B/S结构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1-0000-00
Research on Vehicle Monitoring System for Emergency Logistics Based on the Google Maps API
FU Kai, XU Wei-sheng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 China)
Abstract: Concerning the need of vehicle scheduling and monitoring for emergency logistics, this paper research and design a vehicle moitoring system for emergency logistics based on the Google maps API.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unction of this system and how this vehicle moitoring system work, research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is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 its key components. The vehicle moitoring system for emergency logistics is based on B/S structure, developed by Javascript,JSP,Servlet,JavaBean and Google maps API.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shows that we can effectively complete the query on the vehicle information and schedule the vehicle for emergency logistics i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Key words: emergency logistics; vehicle monitoring; Google maps API; B/S structure
1 概述
欧忠文在2004年提出应急物流的概念是指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2003年全球爆发SARS、2008年发生的5.12汶川大地震以及2010年4.14青海地震,使人们对应急物流越来越重视,其观念和认识也越来越趋近成熟。国务院为了保障公共安全,提高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突发事件以及减少造成的损害,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于2006年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我国政府对应急物流管理实行统一决策管理,各部门按职能分工负责,相互协作。从国内外对应急物流的研究可了解,应急物流包括应急物流的组织、指挥与调动,应急物资的筹备、采购、存储、运输与配送,应急信息平台的构建和运行,应急物流中心的构建,应急保障机制的构建等。国内外对于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设计和研究较多,如2010年北京交通大学梁艳平教授设计的应急物资信息平台,山东大学李明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功能框架研究等,但对于应急物流车辆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却很少。
发生突发性灾害事件后,尤其是地震,受灾地区与外部几乎是毫无联系,各级政府由于只了解本管辖范围的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道路状况和运输工具的基本情况,与管辖范围以外的运输方式间缺乏应有的良好沟通,一旦发生应急物流过程中的临时故障,如道路受损,车辆受损等,往往因为衔接不畅而延误应急物资救援的时机。对应急物流车辆的实时监控便能大大提高应急物流的效率, 本文主要是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基于Google maps的物流车辆监控系统,本系统不同传统的C/S模式,而是采用B/S模式,在互联网上实现物流车辆信息的,客户端只需访问Internet登录该系统,便可以实时查询应急物流车辆的地理位置,行驶路径,承运应急物资等信息,并可以对物流车辆发送指挥调度等信息。
2 系统设计(System Design)
2.1 系统总体功能模块设计
应急物流车辆监控系统主要是在物流车辆终端和整个监控平台之间通过无线通讯传递信息。监控平台只需要安装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加上Google公司提供的免费Google maps服务器,就可以完成本系统的构建。
本论文采用的是模块化的设计方式,来进行应急物流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系统的主要模块由以下四块组成。
1)GPS定位模块。定位模块主要是安装与应急物流车辆终端,用来接收车辆的GPS定位信息,并将该地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发往监控平台。同时也可接收来自监控平台的调度和指挥的信息。
2)通讯模块。通讯模块由通讯以及通讯接口组成。主要是实现监控平台和应急物流车辆终端的相互通讯。
3)数据处理模块。该模块包含数据库服务器,用来创建数据库,存储信息并中转显示模块和GPS定位模块之间的信息。
4)显示模块。由Web服务器、Google maps服务器组成。主要用于将定位信息显示在Google maps上,并把相关车辆行驶路径以网页形式返回给用户。
系统总体功能模块设计图如图1所示。
图1
2.2 系统浏览器显示模块功能设计
应急物流监控系统显示层的功能应满足两类用户的需求。应急物流管理者通过该监控系统,可以通过输入物流车辆编号,查询具体物流车辆的信息,并可以修改车辆在Google maps上分配应急物资的行驶路径,修改承运物资信息,给车辆发送指挥调度信息,突发状况处理方案信息等。普通用户要求利用该监控系统,查看用户车辆承运物资的状态和车辆在Google maps上分配物资的行驶路径方案,并可以通过邮件的形式给后台管理员发送突发状况信息,请求处理方案等。根据各类用户的要求,基于Google maps的应急物流监控系统网络显示层的功能模块包括:
1)普通用户登录模块。普通应急物资承运者必须通过填写自己车辆的编号信息等成功登录系统后,才能进行具体车辆位置与行车路径的查询。
2)车辆检索及信息浏览模块。普通应急物资承运者可以通过车辆编号查询具体车辆,也可以直接点击显示自己车辆的物流运输信息。这里在网页中嵌入Google maps,用户可以查看被查询车辆在地图上的实时地理位置,也可以点击显示该车辆具体的预定分配应急物资的行车路径。这里还将显示被查询车辆所承运物资的名称,数量和分配方案等相关信息。
3)突发状况信息反馈模块。普通应急物资承运者可以在这里将实时发生的道路或天气等特殊状况通过站内邮件的形式反馈给管理者,请求处理方案。
4)后台管理员登录模块。系统管理员需要输入密码才可以在后台登录。
5)车辆管理模块。应急物流管理者从后台登录后,可以通过检索,查看所有车辆的信息,也可以新增运输车辆,查看或修改具体物流车辆分配应急物资的行车路径,承运应急物资信息等,也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或是站内邮件的形式发送突发状况处理方案等信息给具体物流车辆。
2.3 系统总体工作原理
应急物流监控系统主要由监控平台与应急物流车辆终端之间,监控平台与浏览器显示层之间的两块信息流组成。车辆终端到监控平台之间的信息流主要是物流车辆的GPS定位信息。物流车辆终端通过GPS卫星信号,计算出物资承运车辆的定位信息,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向监控平台的通讯服务器发送地理位置信息,通讯服务器解析该地理位置信息,并将其存储在监控平台的数据库服务器中。监控平台到物流车辆终端的信息流就是监控平台发给车辆的调度等信息。
浏览器显示层与到监控平台的信息流是系统使用者的请求信息,这可以是用户对具体车辆的所承载物资信息的请求,也可以是具体车辆的地理位置和调配路径的Google 地图服务请求。监控平台到浏览器显示层的信息流是服务器对系统使用者请求的反馈信息,Web服务器将返回的地图数据以及车辆的定位信息等封装在Web页面中返回给系统使用者。
2.4 系统具体WEBGIS实现
2.4.1 基于Google maps API的WEBGIS关键技术
WebGIS是Internet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GIS通过WWW功能得以扩展,真正成为一种大众使用的工具。从WWW的任意一个节点,Internet用户可以浏览WebGIS站点中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以及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从而使GIS进入千家万户。WebGIS是当今GIS的制高点,已成为各大厂商激烈竞争的焦点。几个重要的GIS厂商争相各自的WebGIS产品,如MapInfo公司的MapInfo ProServer 、Intergraph公司的GeoMedia Web Map、ESRI的Internet Map Server(IMS) for ArcView & MapObjects,著名的CAD厂商Autodesk公司也推出了MapGuide。这些产品大多于1996-1997年。最近Bently公司和MapInfo公司又相继推出了ModelServer/Discovery和MapX Site。
本系统是基于Google Maps的地图资源服务器,Google推出的Google Maps是一种基于浏览器的免费在线地图工具,Google Maps API是Google公司面向Web开发者推出的免费编程开放接口,是Google自己推出编程API,可以让全世界对Google Maps有兴趣的程序设计人员自行开发基于GoogIe Maps的服务,建立自己的地图应用程序,网站开发者们只需使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就可以将Google地图服务嵌入到自己的网页中,并且将自己的数据与地图融合呈现,可以创建自己的标记(marker)、信息窗口(info window)、折线(polyline)、多边形(polygon)等,同时使用Google Maps的各种功能,如地址定位、周边搜索、驾车查询等。
AJAX全称为“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JavaScript和XML),是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传统的Web应用允许用户端填写表单(form),当提交表单时就向Web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服务器接收并处理传来的表单,然后送回一个新的网页。这个做法浪费了许多带宽,因为在前后两个页面中的大部分HTML代码往往是相同的。由于每次应用的交互都需要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应用的响应时间就依赖于服务器的响应时间。这导致了用户界面的响应比本地应用慢得多。与此不同,AJAX应用可以仅向服务器发送并取回必需的数据,它使用SOAP或其它一些基于XML的页面服务接口,并在客户端采用JavaScript处理来自服务器的响应。因为在服务器和浏览器之间交换的数据大量减少(大约只有原来的5%),结果就能看到响应更快的应用。同时很多的处理工作可以在发出请求的客户端机器上完成,所以Web服务器的处理时间也减少了。
2.4.2 系统结构
本研究要构建的应急物流车辆监控系统,就是使用Google Maps API来创建和配置WEBGIS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框架。客户端采用上述的AJAX技术,实现客户端的异步数据读取。基于C/S架构的WEBGIS是以浏览器作为客户端运行平台,中间层的应用服务器层将用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更新维护,而将数据库的管理、维护放在数据库服务器层上,这样整个系统就形成了一个由浏览器客户层、中间应用服务器层和数据库服务器层组成的三层体系结构。
体系结构上将系统分为业务逻辑层、视图表现层和数据库层的MVC构架。业务逻辑层主要是封装系统的逻辑模块,数据库层主要是用于封装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视图表现层则将提交用户的请求和显示数据结果给用户。整个系统将分别部署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Google Maps服务器三台服务器上。Google Maps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负责显示相应的数据结果并处理用户的请求,其中包括信息检索、地图操作、发送指令等;而数据库服务器则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所有的应急物流车辆的地图数据和信息数据都放在服务器端,客户浏览器只要提出请求,所有的响应都将在服务器端完成。用户仅仅需要利用Internet通过浏览器便可以轻松的访问该系统。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2.5 系统主功能界面
图3所示为该系统后台管理员主界面。
图3
3 结论(Conclusions)
基于Google Maps的应急物流监控系统充分利用了MVC框架结构的开放性、标准性、支持多层应用的特性,利用Google Maps API分布式的、支持跨平台应用、具备强大的空间服务能力的优点,实现了对应急物流车辆路径有效调度与物资的合理管理,达到了用户和管理员之间应急物流车辆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共享。
参考文献:
[1] 江宽,龚晓鹏.Google API开发:Google Maps与Google Earth双剑合璧[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 孙晓茹,赵军.Google Maps API在WEB GIS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6(19).
[3] 许向锋.用Java实现面向对象的WebGIS[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10):98.
[4] 韩海洋,龚健雅,袁相儒.Internet环境下用Java/JDBC实现地理信息的互操作与分布式管理及处理[J].测绘学报,1999(2):48.
[5] 程琦,云俊.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8-22.
[6] 王丰,姜玉宏,王进.应急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7] 唐伦,唐洪川,吕翊,等.基于J2EE平台的WebGIS应用体系结构[J].微机发展,2003(7).
收稿日期:2011-08-31
1应急物流的定义及类型
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它具有突发性或非正常性、需求的随机性、需求的事后选择性、物资流量的不平衡性、时间约束的紧迫性、社会公益性等特点。
应急物流可以简单地分为军事应急物流和非军事应急物流两种,非军事应急物流还可以细分为灾害应急物流和疫情应急物流。灾害(含险情)应急物流又可分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和人为灾害应急物流,前者如台风、海啸、地震、洪水等,后者如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矿难、火灾等;疫情应急物流可分为人群疫情和动物疫情,前者如SARS、流行脑炎、急性甲型肝炎、霍乱等,后者如禽流感、疯牛病、口蹄疫等。
2物流信息系统的整体模型探讨
应急物流的特点要求制定一个合理可扩展的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应急物流是一个不同功能物流企业和其他社会单位联动的系统,体系结构模型的制定一方面有利于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另一方面有利于物流配送算法的实现。一个完整的信息化应急物流系统主要应该包括:
2.1基于Internet的WEB软件系统建立的应急物流公共信息网络平台
此平台可与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地震、气象、卫生防疫、环保、交通等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掌握各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生产事故、环境污染、交通状况、应急物资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并保持数据库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同时,对外准确、及时、完备地政府公告和应急法规,灾害、气象、交通等方面的最新动态以及应急物资的价格和需求情况等各方面的信息,使公众得到最新、最快、最可靠的应急物流信息。公共信息平台既可作为政府向公众信息的场所,也可作为公众向政府反馈信息的渠道。信息网络中心是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的重中之重。它主要负责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的构建维护工作,灾前、灾中、灾后的情报收集处理工作以及应急物流中心信息的工作等。
2.2公共部门内部基于Intranet的物流软件系统
该软件可以是基于C/S结构也可以是基于B/S结构的。这部分软件的一个重要功能将是为公共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并能简化操作流程。包括的模块有物资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筹备管理、运输管理等。
2.3物流的物理实现部分
包括具体物资的仓储、配送、运输等一系列的物流过程。以GIS、GPS、通信技术、WEB技术集成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有效集成是现代物流物理管理部分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2.4完善的保障机制
应急物流的实施往往需要紧急调动大量应急物资,建立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的目的在于使应急物流的流体充裕、载体畅通、流向正确、流量理想、流程简洁、流速快捷,使应急物资能快速、及时、准确地到达事发地。各级政府应在应急物流保障机制中起到领导和协调作用,从中央政府到地方自上而下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分工明确,协调和管理应急物资的储存和运输,以实现对应急物流的高效运作。
3信息系统各子系统功能模块探讨
按照应急物流流程划分,系统共分为以下模块(见图1):
3.1保障子系统
保障子系统包括预警反应、协调机制、反馈系统模块。
(1)预警机制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敏感因素设定临界指标,以建立信息系统灵敏的预警反映能力,有效地提高应急物流的反应效率。
(2)由于应急物流是其社会功能的体现,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通过沟通或法律和行政干预的手段共同协作和信息共享的环境,在最短时间实现各界各单位机构的责权分配及合作。
(3)信息化的反馈系统可以在突发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状态下,迅速高效反馈应急措施效果,反映物流系统薄弱环节,从而为及时改正错误、改进流程、提高效率提供支持。
3.2决策子系统
决策子系统以信息网络平台所收集的信息为基础,应用模型或其他方法和手段(如数据库技术、经济管理数学模型等)实现辅助决策和预测功能。包括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应用模型(如线性规划、决策树、不确定性分析、专家评估、打分对比)评估方案和选优以及方案部署等功能模块。
3.3物资筹措与储备系统
应急物资重在解决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抢险、救援和安置工作,以妥善解决和应对灾后早期阶段的民生问题。常用应急物资有救生类(如:冲锋舟、救生船、救生艇、救生衣、救生仪器、破拆工具、起重设备等);医疗类(医疗器械、药品);生活类(食品、饮用水、衣服、棉被、帐篷及活动板房建材等);
在储备环节上,突发事件相对频繁的地域可设储备机构对应急物资平时储备进行管理工作。对物资的管理上要充分利用企业管理和控制库存中的库存ABC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管理。借助实时计算机仓储管理软件(WMS)实施提高预测准确度、减少周转时间、降低库存持有成本;对于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临时筹备的物资可跳过储备环节直接进行运输,但要做好相关的信息统计工作。
3.4配送子系统
应急物流配送子系统主要作业有:向决策系统提供配送物资的信息;查询库存及配送能力发出配送指示、结算指示及发货通知;应急物资调度。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必须调用应急物资进行救援,但救援物资是有限的,为此,科学合理地进行救援物资的调度,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如货物需求量、发送量、交发货时间、车辆容量限制、行驶里程限制、时间限制等)下,达到一定的目标(如路程最短、费用最少、使用车辆数量尽量少等),对应急物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3.5运输管理子系统
运输管理子系统是为提高运输能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而采取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手段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有:第一,使用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S)优化运输模式组合,如空运、陆运或水运等。第二,路径优化。应急物资通常包含多个供应点和需求点,且物资的运输相较于企业物流更重视时间效率,在运输通道方面,特大灾害和突发事件往往造成正常交通的阻断或延迟,应用完整的GIS物流软件集成了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结合具体环境,做好运输与配送网络的设计和安排,力求总体最优化。第三,车队管理。实现基于信息化的车队管理、运输计划、调度与跟踪、与运输商的电子数据交换(信息集成)等。第四,物资追踪。TMS还可结合GPS技术实现在途物资的追踪,并在必要时调整运输模式。
4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若干关键问题
4.1物流信息化基础环境与平台的建设
应建立基于Internet技术的物流信息网络。依托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立综合信息网、运输信息网、仓储信息网等;推进信息标准化建设,统一物资代码、规范文件传输格式;建立完善的基础数据库,将各参与方的相关信息详细收录,并且有专业技术人员维护和实时更新;应急物流相关管理软件的开发。
4.2广泛应用物流信息技术
结合Web与数据库,应用条码、射频、GIS、GPS信息技术;在子系统模块中应用EDI系统、EFT系统、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等信息化系统技术,实现应急物流高效运作。
4.3使用的数学模型
在配送中心选址、物资车辆调度、路径优化等问题上,要用到大量数学模型,如蚁群算法、TS算法、免疫算法、启发式算法等,采用人机交互模式,使用计算机及电子化手段进行数字化、模型化科学决策。
4.4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国家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强化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一是加快发展学历教育,物流学科和课程有统一的标准,加强师资和实验基地建设,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二是规范推进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借鉴或引进国外成熟的物流相关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加强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充分发挥物流行业组织在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和在职培训等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规范和净化物流人才培训市场,提高培训质量。
关键词:应急物流;无标度网络;幂率分布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disasters, the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for emergency rescu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logistics network, not only can reduce the length of emergency rescue, but also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rapid completion of emergency rescu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mplex network, the degree and probability of nodes in the emergency logistics network a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Finally, it is found that the degree distribution of emergency logistics network node satisfies the power-free distribution, which conforms to scale-free network. The proof of emergency logistics network not only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constructing reasonable emergency logistics network, 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hortening in the time of emergency rescue and reducing the degree of disaster.
Key words: emergency logistics; scale-free network; power-free distribution
0 引 言
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愈来愈高,造成的人员伤亡越来越多,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如2004年印度洋海[死亡人数20万;2010年海地地震伤亡人数30万;2010年智力地震被困人数300万;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遇难人数达2万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千亿美元;2015年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造成8 786人死亡,2万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50亿美元;而我国由于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环球自然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交汇位置,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种类多样,灾情严重。如2008年汶川地震死亡人数20万,直接经济损失8千亿元;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造成2.6万人死亡,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伤亡人数达1.2万人,2008年四川发生的严重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以及影响21省的南方雪灾;2012年甘肃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川渝暴雨洪涝灾害。这些灾害不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在提醒着我们应急救援的重要性。
根据以上所述,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我们必须加大对应急救援及应急物流的重视,准确的说应急救援的成功与否依赖于应急物流的响应速度。由于应急救援的复杂性,使得在救援期间可能遭受未预料的袭击,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应急物流网络的崩溃,这一旦发生将会给整个地区造成危险的后果。只有应急物流网络构建的科学合理才有可能降低应急救援长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本文正是通过构建应急物流网络,依据复杂网络理论,分析证明应急物流网络的无标度特点,通过分析,可以为构建合理的应急物流网络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缩短应急救援的时间,降低灾害损失的程度。
1 相关文献综述
Barabasi和Albert[1-3]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文章中提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复杂网络并不是规则和随机的,反而它们大多数体现了一种无标度的特性,通过对这类网络的研究,他们发现这类网络的两个特性,即节点的优先连接性和节点的快速增加性。
张旭凤、黄永安[4]等建立了有关的物流配送网络模型,并通过软件对网络中节点的度及概率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物流配送网络是一种无标度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的特殊性质。
史定华[5]对BA模型、层次网络模型、无标度网络的动力学特性、网络马氏链、网络核心及度的相关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想要加强对复杂网络的认知,则需与其他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结合。
车宏安[6]等阐述了无标度网络的发现过程和具有的特点,提出应将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无标度网络相结合,以加强对无标度网络的研究,令其得到很好的发展。
杜海峰[7]等引入复杂网络中社区结构的概念,并分析了W-S模型和B-A模型的模块性特点,通过实验,发现小世界网络具有显著的社区结构,而无标度网络的社区结构并不显著,提出应将社区结构作为复杂网络判断的指标,以及建立新的复杂网络模型。
裴伟东[8]设计了一种满足无标度网络指定幂率的新方法,并将小世界网络与富者愈富的原则相结合,最终生成特定的无标度网络,并通过实验数据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彭俊[9]等采用马氏链对无标度网络中的BA模型进行了改进,引入适应度和节点度的饱和值通过现实网络数据进行仿真,发现无标度网络的度在双对数坐标上不再满足幂率分布。
2 应急物流网络无标度特性的证明
由于应急物流网络与其他网络的不同,其涉及到节点的连线越多表示新的节点与该节点连接的可能性越大,在应急物流网络中,新节点的加入会进行择优连接,而不是与所有的节点都连接。最终在不断的择优连接下,形成复杂的应急物流网络。
2.1 模型的建立
应急物流网络可以表示为G=V,E,图G中有N个节点,W条边,其中V表示在应急物流网络中的储备中心,也就是网路中的各级节点集合,E表示应急物流网络的边,即各级节点连线关系的集合。N=V是应急物流网络中的节点总数,C=
c表示各级节点的邻接矩阵,即矩阵C为0-1矩阵,K表示网络中节点的总的连接度数,k表示说节点i有几条连向它的边,其中:c=
否则:V=v
v,节点i和j相连接,且有向的且i≠j,表示各级节点集合;E=e
e,E?V×V,表示各级节点连线关系的集合;k=c,表示节点i的度数;K=k=k,表示节点的度数的集合,也就是该网络的总的连接边数。
应急物流网络与其他的复杂网络不同,应急物流网络不是简单的无向连通图,而是一个复杂的有向的连通图,其复杂之处表现在,应急物流网络是在特定时间、特定事件发生时形成的对于特定地点的物资运输网络,因此要证明其是无标度网络,必须表示出在应急物流网络中各节点的度数(指向该节点的连线数)。依据无标度网络的特性构建B-A模型[1-2],具体算法如下:
在应急物流网络中节点i的度数是指向该节点的连线数,即:
首先,应急物流网络节点的增长。在应急物流网络的开始节点的数量为n,即初始N=n,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向网络中添加一个新节点,新节点与网络中n个节点相连,且n是严格小于n的。
其次,应急物流网络节点的择优连接。新加入网络的节点在选择连接点时,假设新添加的节点连接到网络中已经存在的节点i的概率∏与节点i的度数k、节点j的度数k之间的关系如下:
最终在经过s步后网络中的节点总数N=m+s,网络中的边的总数为W=m×s。
由此所构建的网络的度分布,即:
Barabasi等[1-2]提出,节点的增长以及择优连接是该模型的关键,无标度网络是节点的度满足幂率分布的网络。
2.2 应急物流网络图
应急物流网络应该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物流网络,它是要考虑在预备突况下,对物资进行预先的储存保管,然后应对突况的发生。而在应急物流网络中涉及到的元素是应急物资储备中心(或称应急配送中心),在这些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中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来分,可分为:国家级物资储备中心、省级物资储备中心、市或州级物资储备中心、县级物资储备中心等,本文只考虑前三类的物资储备中心。
在本文中,应急物流网络的主体是各级的节点(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即应在急物流网络里有一级节点(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用矩形表示,二级节点(省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用三角形表示,以及三级节点(市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用圆形表示,各级中心之间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进行连接。
由于应急物流网络中所涉及的节点并不是同等级别的节点,它们之间是有等级划分的,因此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不能一味地将任何一个节点都当做是需要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它们之间的联系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下面给出应急物流网络各级节点的连接规则:
(1)在某个行政区域内,该行政区域内的一级节点与相应地区的二级(省级)或三级(市级)节点可以进行连接(存在调拨关系);二级节点与所在地区的三级节点可以进行连接,而三级节点之间一般不进行连接。
(2)根据各级节点的等级重要程度,一级节点与二级或三级节点可以进行连接,而二级节点与三级节点之间可以进行连接,三级节点之间不进行连接,也就是说在应急物流网络中只有高级节点与低级节点才能连接,同级节点之间是不存在连接关系的。
(3)根据地理位置(距离关系)考虑,按照就近原则,在应急物流网络中,一些二级节点可能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级节点进行连接,一些三级节点可能与两个或两个以上比它高级的节点(一级节点或二级节点)进行连接。
在这里规定了程度高的节点才可以向低级节点连接(图中单线箭头表示,且箭头指向低级的节点),且高级节点之间也可相互连接(图中双向箭头表示),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3 应急物流网络无标度特性的证明
3.1 节点度及其分布
使用每个节点之间的关联构造出关系矩阵。例如同级节点有调拨关系或一级与二级节点有调拨关系或一级与三级节点有调拨关系或二级与三级节点有调拨关系则矩阵中标为1,没有关系则为0,见表1。
将矩阵导入ucinet软件中,通过ucinet软件计算出每个节点的度k,即节点的连接数,以及各节点度的概率p
k,并将所计算的所有节点的度及其度的概率进行统计,如图2和图3。
通过ucinet软件对图1的分析可以得到所有节点的度的平均数(Mean),总数(Sum),方差(Variance),最小值(Minimum),最大值(Maximum)以及度的概率,还包括整个应急物流网络的全网集中势(Network Centralization),全网集中势表示的是整体网络的集中程度,异质性(Heterogeneity),异质性表示节点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及复杂性,同时还有标准化或归一化(Normalized)等。具体的统计值如图4。
3.2 应急物流网络是否满足无标度特性的结果分析
将图2和图3中的节点的数据进行处理,如表2所示。
由于无标度网络都是满足幂率分布的,因此,只需要证明上述的应急物流网络的度服从幂率分布,是幂指数函数,也就是描述与节点i的度数k具有相同边数的节点出现的概率p
k。p
k=ak,其中a为常数,k为节点的度,r为度指数。
对表2中的节点的度k及节点的度的概率p
k进行绘图仿真可得到图5的结果,由图5中可知应急物流网络的各级节点的度k及节点的度的概率p
k是成幂律分布的,其节点度的概率p
k是关于节点度k的幂指数函数。通过对上述数据的计算,可以得到在p
k=ak中r=1.71242,a=0.76712。
通过上述分析,最终证明应急物流网络是一种无标度网络,其满足无标度网络的特性。通过对应急物流网络无标度性的特征分析,不仅对科学合理地构建应急物流网络提供了依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后续应急物流网络的抗毁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Barabasi A L, Albert R. Emergence of scaling in random network[J]. Science, 1999,286:509-512.
[2] Barabasi A L, Albert R, Jeong H. Mean-field theory of scale-free random network[J]. Physica A, 1999,272:173-187.
[3] Albert R, Barabasi A L. Statistical mechanics of complex networks[J]. Reviews of Modem Physica, 2002,74(1):811-815.
[4] 张旭凤,张永安. 物流配送网络的无标度网络特征研究[J]. 物流技术与方法,2011(4):97-100.
[5] 史定华. 无标度网络: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39(5):644-650.
[6] 车宏安,顾基发. 无标度网络及其系统科学意义[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11(4):11-16.
[7] 杜海峰,李树茁,WFMarcus,等. 小世界网络与无标度网络的社区结构研究[J]. 物理学报,2007,56(12):6887-6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