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荒漠化治理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水土保持;发展趋势
0.概况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水土保持,一个是荒漠化防治。水土保持是与水土流失对应的。水土保持是对水土流失的对抗。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与半干旱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都是对土地的危害,都会造成土地退化[1]。一旦水土流失出现,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甚至是整个物种的灭绝,土地遭到破坏后也是极其难复原的[2]。
1.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成因及其危害
1.1水土流失的成因
1.1.1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造成的。首先,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又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形起伏,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其次,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且多暴雨。我国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是造成水土流失易发的主要原因。
1.1.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指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
1.2荒漠化的成因
荒漠化的主要成因包括:充足的沙源,气候变化异常,不合理的开荒、挖采和树木砍伐,过度放牧,水资源浪费等。
1.3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危害
水土流失和沙漠化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现象,但它们造成的危害大致是相同的,只是沙漠化的危害要严重许多。
(1)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人们生活,危害人类健康。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对农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由于水土流失,农田中大量的营养成分随着水分一起流失,影响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失去孕育农作物的能力,导致农作物减产,直接造成人类食物短缺。在沙漠化的地区,往往种子播种下去也会被风吹走,长出的幼苗被沙尘覆盖,影响光合作用,植物不能正常生长或直接死亡。沙漠化还会造成草场退化,畜牧业亏损,许多以畜牧业为生的牧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另谋出路。
(3)阻碍经济的发展。土地荒漠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温度高、沙尘弥漫、空气干燥,这样的天气最容易引发火灾,造成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电路、通信线路被毁,污染环境等,影响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加剧贫困化,拉大了贫富差距。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主要发生在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也就是较为贫困的地区,直接导致贫困地区原本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受到损害。在城市,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贫困地区的生活水平不断降低,拉大了城乡的贫富差距,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国民政策相违背。
2.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发展趋势
2.1水土流失扔很严重
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56万平方千米,其中水蚀165万平方千米,风蚀191万平方千米。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6万平方千米。目前仍有很大的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需要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能得到初步治理。此外,我国水土流失强度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遏制,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然存在。
2.2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其中风蚀荒漠化160.7万平方千米,水蚀荒漠化20.5万平方千米,冰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23.3万平方千米超过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有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3]。
2.3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按水资源总量考虑我国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各国排名中仅列第121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紧缺的形势将更加严重。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缺水高峰将在2020年至2030年出现,据估计到那时我国将缺水2000亿立方米。另外,我国水环境污染的形势也越来越严重。
3.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防治对策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治理,否则就只能等待灭亡。近年来,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就愈发重要了,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3.1退耕还林
牧针对一些人口密度较小,降水量充足的地区,应该实行退耕还林的政策。促进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加快水土流失的治理进程。生态环境的修复有利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增产增收,在较小的耕地面积上收获更多的粮食,养育更多的人,达到山青、水秀、人富。
3.2节水灌溉
在一些人群比较集中的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就不适宜采用退耕还林的政策,这是我们就应该推广节水灌溉。缺水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节水灌溉不仅使农作物更好地生长,使水分得以充分利用,还将多余的水节约下来,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水量特性,给予它们适宜生长的土地,使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不同的气候也应该有不同的灌溉方法,要随时掌握农作物的习性。
3.3防风固沙
防风固沙的方法有许多,包括设置沙障、在沙层上覆盖致密物、利用废塑料治理沙漠等。设置沙障有设置植物沙障、土沙障、篱笆沙障等。植物沙障不仅可以抵挡部分沙尘的侵蚀,延缓土地沙漠化的进程,还有截留降雨的作用,可以将部分降雨留在植物沙障内,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土壤水分。土沙障则是像一堵堵土墙,与风向垂直,有很好的挡沙效果,但是需要大量的粘土来增强墙壁的韧性。在沙层上覆盖塑料薄膜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防止土地沙化加剧,但是覆盖的塑料薄膜极易被风吹走,同时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不太提倡这种方法。
4.结语
面对我国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水土保持和土地沙漠化的防治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应当齐心协力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不把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从各方面采取措施来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参考文献】
[1]黄月艳.荒漠化治理效益与可持续治理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关键词:地理;必修三;高效;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3”则是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让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这一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由于区域存在差异性,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各有其特性。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了“区域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流域的综合开发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及其产生的问题”等五个典型论题进行了剖析。各版本教材采用不同的案例来呈现这五个专题内容。可以看出地理三模块是典型的案例教学。“必修3”教材的各个章节是直接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的,是以案例为主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原理则是隐含在案例中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中提炼出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因此其实质是要求学生在前两个模块学习的基础上,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所以,地理“必修3”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地理必修三的课堂效率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理清课标与教材的思路
1.高中地理必修三的教学思路体现在教材每章开头
例: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首“在本章中,我们分别以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利用为案例为案例,探讨以下问题: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什么?人为因素有哪些?荒漠化防治有哪些对策和措施?”
根据教材的提示设计以下教学思路:
2.教材还思路体现在每一节的前面
如第一节“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第一自然段:
“土地……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土地退化”——分布
“它是……的产物”——因素
“荒漠化……环境问题之一”——危害与治理
二、着重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
地理必修三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研究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如:荒漠化概念的获取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一系列过程图片,自主探究总结归纳得出。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①地理数据、概念、特征、分布、原理、规律。②自主学习获得的相关地理知识。③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④地理基本技能:如坐标、数据转换、图表填绘、图文转换、地理观测和实验等。
(3)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①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等地理概念、特征、分布、发展变化、原理规律等的描述。②运用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表达的问题。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①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②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③用科学语言、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④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是土地荒漠化吗?为什么?
三、问题探究做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问题探究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①从学生角度而言,预习提问——自学思考——小组讨论——听课获启发——小组讨论——获得认识,提高能力;②从教师角度而言,设计问题——引发学生自学思考——思考结果反馈——讲课引导思考——启发学生——小组讨论,用旧知寻答——完善认识。即提出质疑探讨释疑归纳总结应用创新。如: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在“荒漠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这个大问题上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探究:①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是什么?②有哪些类型的土地荒漠化?③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哪种类型的土地荒漠化?④影响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⑤我国西北地区潜在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是什么?⑥我国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是什么?⑦防治荒漠化的原则是什么?⑧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是什么?⑨这些具体措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能力要求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设计,落实一个个的问题探究。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过程。展示一组荒漠化景观图片,学生思考什么是荒漠化?有哪些表现?——引导学生找出课本呈现的三个相关案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全班同学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案例,自由组合成三个小组。各小组学生阅读教材呈现的资料,讨论、分析案例——各小组表述案例分析成果,并板书主要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案例中的共同点(如分布地区、原因、措施)和差异性——师生总结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思路:介绍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教师提出新课题:尝试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学生课后完成。
四、案例迁移教学
其中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将案例中学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迁移到其他案例或身边的地理环境中是必修三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案例迁移教学就是通过设置不同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地理课堂学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本节课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就是案例迁移。
通过必修三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同时通过必修三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树立辩证的,科学的发展观,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案例迁移教学时应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区域范围,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也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的体现,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参考资料:
一、“分层教学法”的指导思想
“分层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二、“分层教学法”的实施
1.学生自愿,依类分层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地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分为后进生、中等生、优等生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分层完全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
2.针对差异,目标分层
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订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例如高中地理“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的分层目标如下:对后进生,让其掌握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过程,结合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特征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以及人为原因;对中等生,在后进生目标的基础上,能总结出分析荒漠化的原因的一般方法;对优等生,在前两级的目标基础上,能熟练运用分析荒漠化的成因的方法分析其他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如我国南方的石漠化的成因等),并能对比分析不同地区荒漠化原因的异同。
实施这一环节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基础选择目标,教师予以适当的指导。这样既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又能激发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增强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把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发挥出来。
3.在各教学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从教学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注意分层:
(1)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兼顾“突优”“补差”,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时,问题也要分层,让各类学生都有输出信息的均等机会。如讲授“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时,在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后,提问差等生,“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在他们分析的基础上让中等生概括总结分析荒漠化原因的一般方法;让优等生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我国南方石漠化的原因及其与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异同。这样通过分层设问、分层回答,使他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作业分层。针对后进生设计一些基本的、简单的题目,以促进知识的内化和熟化;针对中等生设计一些灵活性较强的题目,以利于对知识的同化;针对优生设计发展深化、知识迁移题。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学完之后,给出世界上荒漠分布图,后进生找出主要荒漠的位置,中等生说出各个荒漠的自然特征及其人类活动情况,优等生利用所学原理分析不同地区荒漠化的原因,以利于对知识的强化。
(4)考试分层。每章学习结束后,即进行单元测试,每份试题都按照高考的要求出基础题、中等题以及有一定难度的题三大类,不同的学生选做不同的试题。这样一来,基础差的学生感到有奔头,基础好的学生不敢有丝毫放松。
(5)课外辅导层次化。教师要做补缺、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学生补课,给好学生增加竞赛讲座,这样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三、“分层教学法”的启示
分层教学的目标、课堂、作业、考核、辅导等层次化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些表面上看不见的因素影响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点:注重成绩水平,轻视能力培养;层次分得过死,加重两极分化;只重视部分优生,忽视全体学生;学生层次分明,教师教法单一;缺乏思想引导,学生心理负担过重;教学分层与考查不配套。
对这些不利因素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克服。此外,课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家长密切配合,与班主任的协调,教师的责任心、教态、语言、作风、人格等都会对分层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值得注意。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既尊重个性,体现差异,又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某些心理障碍,避免学习时“优等生主动,中等生被动,后进生不动”的局面,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使“要我学”的学习观念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程度,从而真正实现地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达到全面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目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
[关键词]云南 土地石漠化 生态 法律
一、云南岩溶地区石漠化概述
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Karst岩溶)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的里亚半岛石灰岩高原的地名,意为由碳酸盐岩构成的地质、地貌景观。我国西南岩溶石山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被人类活动破坏。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参与岩溶自然过程,造成植被退化、水土资源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或堆积地表,而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这就是石漠化。严重的石漠化导致岩溶石山地区可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旱涝灾害频繁,引起小环境气候的恶化,毁坏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西南地区的石漠化危害和北方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起,被并称为中国的三大生态灾害。
云南是中国岩溶分布最广泛的省区之一,由于特殊的地貌和气候,全省荒漠化和潜在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云南省采用现地区划调查与遥感技术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监测工作,监测范围主要涉及岩溶面积占全县国土总面积30%以上的65个县区756个乡镇。监测工作历经近半年的野外调查和4个多月的内业统计分析,形成了《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报告》,经国家林业局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同意云南省监测结果。据监测结果表明,截至去年年底,65个岩溶县中,监测面积791.25万公顷,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288.14万公顷,占监测区总面积的36.4%;潜在石漠化172.57万公顷,占监测区面积的21.8%;非石漠化土地330.54万公顷,占监测区面积的41.8%。据中国工程院测算,石漠化的推进速度是25年面积翻一番。专家预测,在我国石漠化现象最严重的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百年之内若不及时治理,将有一半国土面积成为石漠化。
二、石漠化的生态危害
首先,土地石漠化使土壤更加稀薄,植被覆盖率低,岩石更趋,可利用耕地减少。如砚山县红甸乡、莲花乡,2000年与1975年对比,岩溶区原有耕地面积减少1O%左右。石漠化使得土壤贫瘠,土地质量变差,生态效率降低,生态系统内种群数量下降,种群结构单一化,功能下降,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
其次,石漠化使得表生带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下水系统特别是岩溶地下水对降水的响应迅速,环境对降雨的调蓄能力严重降低,造成可有效利用的水资源枯竭。如在滇东南已调查的106个大泉暗河中,有4O%的大泉暗河流量出现3O%~5O%的明显减小,有5%的大泉出现枯季断流;南洞暗河雨季流量峰值变大,并与降雨同步,基流普遍减小。
再次,石漠化使森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功能减弱,导致小气候改变,水土保持能力逐步丧失,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频繁。除此之外,石漠化地区环境恶化,温室效应加剧,酸雨逐年增多,影响城镇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如宣威、安宁等县(市)由于酸雨影响,粮食产量有不同程度减产。
最后,石漠化使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在近几十年中,不断扩大的石漠化和喀斯特天然森林的减少,湖泊的人为过度开发利用和灌木丛林被砍伐,使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正趋向简单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功能失衡。很多珍稀濒危植物正面临灭顶之灾。
三、云南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防治的法律对策
1.制定关于土地石漠化防治的法规及规章
土地石漠化现象为西南地区所特有,如果制定专门的法律或法规立法成本过高,况且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针对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制订、颁布了一批配套法规,基本形成了由专门法律与相关法律、法律与地方法规相结合的法律法规体系,以现行的《水土保持法》为依据,存在石漠化生态问题的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地方法规和规章是最好的选择。(1)在石漠化防治法规起草和统一审议中,把不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原则,作为地方立法的红线,严格把关,坚决反对地方立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倾向。(2)高度重视和解决好石漠化防治法规的可操作性,主要做法有:加强立法调研;处理好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处理好实体性规定与程序性规定的关系;主体以及责任要明确做好法规的配套工作。(3)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以云南的地方特色和“石漠化”状况的功能和性质定位,建立起适合地方特色的“石漠化”防治法规,并做到因地制宜。内容包括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公众参与、水土保持机构、法律责任和争端解决、投入及补偿机制、监测、监督检查等的规定。
2.确定云南土地石漠化防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云南省的土地石漠化有自己的特点,在实践中治理石漠化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可盲目的套用国家或者其他地区的相关经验或规定。比如把石漠化土地分为严重石漠化地区、轻度石漠化地区、潜在石漠化地区,建立不同的防范对策;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力度;建立荒地承包和流转制度,抓紧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的管理。(2)公众参与原则。单一的政府动刀无法切实落实石漠化的治理工作,听取公众的建议和意见,制定让公众参与进来的政策规定,在管理小组中吸纳普通公众,赋予公众听证的权利,都有利于石漠化的治理工作。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标准水土保持法》全面赋予了公众参与的权利,法案赋予了居民申请权、听证权、选举权和申请改动权。即整个水土保持组建和运行的全过程,居民都有资格参加。
3.云南土地石漠化防治应确立的基本制度
(1)水土流失的监测和预警制度。整体改善云南省日趋恶化的石漠化现状,必须对全省范围内的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草原“三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及生活污染、土地荒漠化、石漠化及水资源年际变化、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及时做出监测和预警。应尽快建立石漠化监测与预警制度,形成石漠化状况监测和气象预警、灾害预警体系,为石漠化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2)容许土壤流失量制度。根据科学的测算,制定容许土壤流失量,使计划管辖区内的土壤流失量维持在或低于允许土壤流 失量。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量预测是流失防治区划分和水土保持措施数量、标准的确定及措施优化配置的基础。预测的内容是否全面、分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科学等,直接关系到预侧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就直接影响方案质量的高低和水土流失防治的成败。这是借鉴美国伊利诺斯州实施的允许土壤流失量制度,它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年都有一个目标,通过逐年的控制,达到一个总的目标。(3)自然资源开发统筹制度。现行法律法规对于造成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的责任没有明确规定,使执法主体难以明确,不能准确地用法律规范人们的经济活动。由于市场经济的刺激,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一些农民弃农耕,以采掘为致富捷径。行政部门越权审批林地、草地滥垦现象严重,有必要制定统筹开发的制度,促进可持续发展。(4)土地石漠化重点防治区制度。在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建立重点防治区,集中力量进行治理和恢复。(5)突发地质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制度。石漠化属于地质问题,当石漠化出现或严重的情况下,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理制度,指导相关部门进行防范和治理,尽快的恢复生态,消除危机。(6)土地石漠化防治的法律责任制度。对违反规定实施环境保护行政审批造成重大石漠化质量事故的;违反规定实施行政处罚或者有案不查,造成石漠化恶化严重后果的;发生重大或者特大石漠化质量事故,未按规定报告或者未及时、妥善处理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将给予其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
4.西南土地石漠化防治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1)设立石漠化防治委员会,专门对石漠化问题进行监测和防范。实践中对石漠化的防治部门还存在着交叉管理的情况,这存在监管不力和推诿责任的隐患,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赋予它监管的主导地位,有利于各项措施的实施和防治的顺利进行。(2)建立和完善争端解决、投入和补偿机制。基于社会公平性的要求,我们在追求经济和生态的同时不能忽视当地民众的生存与发展。而应当把当地民众的生存与发展置于首位,对他们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做出的特殊牺牲给予必要的补偿。(3)采用生态系统方法、实施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方法(the ecosystem approach,简称 EA)是生态方法(又称生态学方法)在生态建设、保护和管理领域的集中而具体的体现,是指运用生态学理论特别是当代生态系统学理论,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形成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它强调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是适应性管理,是一种因时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管理方式。
四、结语
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目前正在编制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用于指导石漠化治理的具体步骤。对于石漠化问题,国家政府也给予了重视和关注,总理在2007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可见,石漠化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相信随着各项制度和管理机制的完善,在法律强有力的保护下,石漠化防治工作会迅速开展,绿色将最终覆盖石漠化地区。
参考文献:
[1]赖兴会.云南的石漠化土地及其治理策略.林业调查规划,2002,(4).
[2]解天.云南的石漠化土地及其治理思路.环境经济,2007.11.
[3]李凤武.云南广南县石漠化现状及生物治理.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5.
[4]高明聪.云南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初议.云南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浅析,2003.2.
一、表示时间
对时间的说明要尽量做到精确,如:一天有24小时,每小时有60分种,每分钟有60秒。但是像“这座桥(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茅以升《中国石拱桥》),这里的两处数字说明,由于年代久远,只能用推测的方法,表面上看似乎不精确,实际上正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表示空间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叶圣陶《苏州园林》)这里的“绝大部分”表明并非所有的“宫殿”和“住房”都是对称的,也有少部分并不对称,这种客观的说明同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表示范围
“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约5至17公里,海水平均深度300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死海不死》)这段话运用数字说明,说明了死海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四、表示程度
说明事物时,常常会用到程度副词,如“很、十分、非常、较、更、最、稍微、略”等。如:“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黄传惕《故宫博物院》)这里的“很”表明御花园虽然面积不小,但不是特别大,因为它只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
又如:“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竺可桢《向沙漠进军》)其中的“最”说明沙漠危害人类之大,程度之深。
五、表示程序
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如果要说明事物的成因、结构和原理,则有一定的程序或顺序。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其中“渐渐”和“次第”,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变化过程,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又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叶圣陶《苏州园林》)这里的四个“讲究”次序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按照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的建筑构造特点的。
六、表示特征或性质
“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叶圣陶《苏州园林》)其中“务必”“无论”和“完美”,准确地说明了苏州园林与众不同的特点。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概括,有的具体;有的简洁,有的丰腴;有的精练,有的详尽;有的平易朴实,有的幽默风趣。
总之,说明文的语言,可归纳为两大类:凡是使用了比喻、拟人或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描述性词语的语言,都属于生动说明。如:“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盘曲嶙峋”是描述性词语,“一幅好画”是比喻。反之,则属于平实说明。
【阅读训练一】
凡尔赛宫
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于巴黎西南18里公里的凡尔赛镇,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每年参观人数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筑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
凡尔赛宫内部陈设和装潢也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的一大胜景。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凡尔赛宫正宫前面有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一条人工河如玉带般伸向远方,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亭亭玉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探究练习
1.“每年参观人数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这句话中,哪一个词体现出了语言的准确性,为什么?
2.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说明了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3.指出下面三句话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每年参观人数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条人工河如玉带般伸向远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中的黑体词语“其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5.漫步在凡尔赛宫的镜廊内,为什么会“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6.从全文看,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
【阅读训练二】
荒漠化――不能回避的问题
今年春夏之际,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我国荒漠化问题的关注。何谓荒漠化?1990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罗毕召开的荒漠化评估会议上,指出当今荒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所造成的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土地生产潜力衰退,土地资源损失(如沙漠暴),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及地表出现不利于发展生产的地表形态(如沙丘)等。
沙漠化,习惯上也叫沙化,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指非沙漠地区形成新的沙漠的过程。一般因天然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其演变过程非常缓慢。例如气候干旱,往往要经过几百年或上千年的时间,而人为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就可造成严重后果。之所以会出现沙漠化,是因为具备了沙漠化的物质基础――沙。这些沙原来由于草本植物或灌木的覆盖,或者有“沙漠结皮”的存在,是相对稳定的;而一旦地表植被或地表覆盖物被破坏,这些沙子就会流动起来,构成危害。
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3.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5%,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北等地,其荒漠化面积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98.5%。在全国的荒漠化土地中,土壤类型以沙为主的有173.97万平方千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沙漠化面积或沙化面积,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8.1%,或者全部荒漠化面积的66%。
我国荒漠化类型可分为风蚀(因风力造成的土壤损失)、水蚀(即通常理解的水土流失),盐渍化(土壤损失少,但土壤里增加了过量的盐分,使得植物难以生存)和冻融(因土壤结冰和融化过程造成的土壤流失)四大类型。这些荒漠化类型的面积及其在土壤荒漠化因素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风蚀183.9万平方千米,占69.8%;水蚀25.9万平方千米,占9.8%;盐渍化17.4平方千米,占6.6%,冻融占13.8%。
产生荒漠化的原因不外乎天然和人为两种,就自然原因而言,形成荒漠化的天气条件和地质条件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因干旱和强风,我国历史上就经常出现强烈的沙尘暴,其中北京地区历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沙尘暴记录出现在公元440年,然而,今天出现的荒漠化多与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有关,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叠加上短期气候振动的干旱少雨,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因此,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作用引起的。
当前,我国必须采取一切有针对性的科学措施,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生物工程,恢复生态自然,才能有效防治土地荒漠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探究练习
1.下列对“荒漠化”的内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荒漠化是当前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B.荒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所造成的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过程。
C.荒漠化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所造成的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过程。
D.荒漠化是土地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出现不利于发展生产的地貌形态的表现。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土地退化就是荒漠化的最终结果。
B.如果沙地表面的植被不被破坏就不会发生沙漠化。
C.我国荒漠化面积已接近全国总面积的1/3,且仍在扩大。
D.荒漠化的形成条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文章主要写了哪四层意思?是按什么说明顺序写的?
4.请举例说明文中所采用的两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除了文中介绍的防治荒漠化的措施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参考答案
《说明文阅读讲练之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阅读训练一:
1.“仅”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因为它表明凡尔赛宫的参观人数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等其他建筑物相比并不是最多的,而是排在第二。2.建筑布局、内部陈设、装潢园林艺术。3.①作比较②列数字③打比方。4.凡尔赛宫内陈放的珍贵艺术品。5.因为无论是透过拱形窗门,还是从与之相对的镜墙中,都可以看到花园中的美景。6.B。
(贵州大学 林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如今我国在空间信息获取、存储过程中广泛应用3S技术内容,包括遥感技术在荒漠化中的防治,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分析等,都利用3S集成数据实时处理特性和精度标准,进行野外工作量缩减。再就是经过异质化空间尺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内容提炼,合理开发对应评价模型架构,最终稳固水土保持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成果,避免任何瓶颈限制因素滋生。本文旨在联合此类技术在我国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活动中的应用细节加以细致阐述,希望能够对相关活动规划提供些许指导建议。
关键词 :3S技术;水土保持;现场监测;流域管制
中图分类号:S126;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42-02
现如今我国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环境问题就是水土流失、荒漠化现象,其分布范围广阔且类型复杂,由于人为影响因素广泛介入,一时之间难以得到快速合理解决。尽管在特定情境动态化监测、预报和防治期间已经提炼合理规范信息,但是因为引导体系不够完善,难以提供整体生态环境保护活动所需的技术内容。另外,大部分资料都归特定部门所有,在设置标准不尽相同前提下,想要实施后续共享、有机开发指标显得步履维艰。所以,快速完成此类基础信息工程建设,确保标准、规范化工作绩效有力凸显,将是3S技术今后在水土保持工程中大力扩展的主流模式,不得不引起相关工作人员关注和灵活调试。
1 RS在我国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活动中的具体应用细节
结合上世纪七十年代调查记录结果观察,借助航天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多层次遥感划分,使得我国不同水土流失位置和小流域信息得到精准监测提炼,加上遥感图件辅助条件,可以进一步确保政府决策的合理性,杜绝信息化、现代化元素的溃散危机。尤其是80年代之间,我国开始令遥感技术贯穿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之内,并且在黄土高原、三北防护林项目中获取较高适应成就。具体来讲,水利部组织开展的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活动,将后续整改活动中所需资料信息基本梳理完全。
1.1 遥感调查
配合遥感技术进行荒漠化分布情况调查,操作简便且效率高,特别是同一时期卫星影片,反差效果不会过于明显,对于地类地物辨别功效异常深刻。利用土地资源、土地类型评价系统建立解译标识,提供卫星像片第一手分析结果,掌握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程度,并联合样板测试勾勒对应草图。其间维持精度评价和整饰修改水准,线状态规划工作便也算暂时告一段落。
1.2 遥感监测
其布置过程不会与调查活动产生过度冲突,主要是通过不同时期遥感资料加以科学对比解析,其中最常见的技术内容便是影像复合模式,包括多季相影像类型划分和多年代影像监测活动。前者在分类精度调试上辅助功效深刻,后者主要在监测变化情景下才会顺势扩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多季相遥感影像复合和类型划分手段,因为单时相内部同谱异物现象广泛分布,对应的土地利用状况会由于物候期差异而衍生各类光谱变化效应。因此,选取光谱反射率、类内综合差相对不高,而对应方差较大的两类季相影像组合便可以重复分类,在遏制同谱异物隐患基础上,适当提升遥感自动分类精度指标。长久以来影像复合监测技术总是配合两个年代同季相影像资料加以比对,监测活动开展地也更加顺利,而相同季下部的地雷光谱反射率基本维持一致结果,至于变化地类差异相对显著。在进行这部分数据累加分析和适度转换过后,使得变化和稳定地类特征基本集中分布在异质化主分量内部,所以选取能够适应波段组合效应且可以轻易鉴别的变化类型。归结来讲,水土流失、荒漠化动态监测活动中具体依靠光谱特性进行卫星影片内部机理拆解,分析,最终推动野外校检成图工作的有机衔接效率。
2 GIS在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活动中的贯穿现象
地理信息系统具体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快速发展,其中多学科交叉迹象十分显著,全程配合地理空间数据库进行模型制备,同时在关键时刻供应多类空间动态监控信息内容,可说是地理决策服务的技术体系架构。具有信息采集、分析、输出活动同步调试功能,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决策作为动机媒介,实现地理模型对区域空间、多要素分析和动态预测指标,进而产生高级形态地理信息规范体系。借由计算机程序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管理活动支持,使得常规、专门地理分析方法全面开启,直接作用于特定空间数据资料并滋生可利用信息。正因为这类全面性功能特征影响,使得实际开展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工程期间,包括基础资料整编、专题图数字化功能敷设、地形因子提取等活动得以顺利拓展。
3 gps在上述工程项目中的合理穿插补充
作为卫星测距、测时导航工具,GPS技术成果上世纪七十年代崭露头角,保留地面连续覆盖功效前提下,确保任何地点、任何地点在四颗卫星信号的对接展现效果,保证全球实时动态导航结果,进一步为用户提供动态目标三维审视信息。另外,整体工序活动基本可在1s范围内完成,抗干扰性和保密程度可说是一流,观测和操作也不会过难。结合客观层面审视,此类工艺成就在生态建设应用发展中成长速率较快,同时对于全球水土流失现象,特别是地面监测影响深刻,主要是充分配合GPS全球精准定位手段完成数据快速收集整编任务,进一步确保对象属性的完整解析。
3.1 在水体保持规划活动中的介入
GPS针对水保工程项目的合理设计将产生出人意料的辅助功效,包括图斑跟踪、样点侵蚀量调查以及数字地面模型开发等。结合GPS内部RTK技术成果,将一台基站布置在已知区域之中,使得流动站能随时提供图斑变化信息,同时赋予对应程序代码,技术人员结合计算机程序处理过后就可精确提炼土地利用三维现状图。而结合GPS进行坝址周边各类地形特征坐标数据测量,之后经过软件编制成对应的地面模型架构,借以完成地坝规划任务。应用此类手段进行工程精细化整改,自动化程度较高且提供方案多样,技术人员可从中选取最佳结果并进行简易修改应用。
3.2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在宏观层面上建立GPS控制网络,使得控点测量在航空遥感像片定向加密特征凸显,稳定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状况信息提取进度。主要监测模式表现为:在卫星遥感影像内部快速挖掘出对应明显地物点,并且在已经建立的控制网络中进行外业观测,从中衍生影像几何精度纠正依据,对后期宏观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帮助。结合航测成图规范要求解析,从中选取部分地物特征点进行GPS外业观测,使得三维坐标共同产生作用并形成立体模型框架,之后采集对应数据,就可实现重点区域模拟监测了。而在微观角度上,运用GPS技术成果进行沟头前进、底部下切以及边缘线后退速率检验。具体实施手段就是令基站在控制网内已知点扩散开来,技术人员会用相同办法进行各类状况观察,并与前期航片地形图曲线结构加以对比,加上计算机特定程序校验,相信整体变化量精度质量会更加可观。
3.3 水土保持信息管制
经过区域选取、外业观测和控制网设计提炼修缮GPS控制网,在此基础上实现现场全面测量和室内加密调整,提供立体模型之后,配合自动和半自动DTM程序完成地面模型数字模式生成任务,确保信息系统地形数据的完整特性。另外,运用矢量采集软件实现水系、道路数据整编。需要特别引起关注的是,水土保持信息系统需要快速加以更新调试,保证图斑信息的合理补充结果,而对于重点监测区域,则运用GPS的RTK技术内容针对新完成的图斑属性结果加以观测,确保无误后输入信息系统加以灵活补充。
4 3S集成技术内容在我国水土保持和荒漠化调整工程中的扩充
经过空间信息、数字图像综合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程序有机协调发展影响,使得遥感和地图学重点数据加工活动得到进一步灵活转移,为后期3S技术集成高级阶段转移提供疏通媒介。实际上,涉及RS、GIS、GPS三类技术目前已经基本实现合理交融改造目标,同时一跃成为目前我国地图编制、摄影遥感测量、卫星定位以及专家信息系统综合运用的特定关口,其全面形成实时动态性的智能化操作系统。因为传统形式的GIS主要借助适量数据进行遥感控制,但是内部机理出现紊乱迹象,进而限制3S集成改造效应。而对于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工作,有关地图要素、专题信息内容等都利用栅格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而兼容矢量数据的4D技术便为上述集成活动提供最为合理的介入机遇。这里强调的4D技术成果,其实就是高程模型、正射影像图、栅格图和专题图的数字形态结合体,其全面突破传统借助矢量数据为主体的GIS体系束缚特性,方便各类数据叠加改造活动进行,无论在结构精度或是内涵机理更新速率上都十分理想,最重要的是生产成本不是很高。
5 4D技术应用于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4D技术应用于水流失动态监测,开拓出了一条高效率、高精度、简便易行之路。其方法如下:首先,构建4D本底数据库。以现有地形图、航空像片、各种专题图、统计资料为信息源,按照4D产品方法建立DEM、DOQ、DRG、DTI,构建4D本底数据库。其次,通过多重数据源的叠加分析,利用DRG、DEM进行高度配准,从4D基底提取坡度、坡向、土壤侵蚀分级图和土地利用图。GPS实测或航空遥感调查获取的新数据制作,提取新水保信息,更新本底数据库。再次,针对不同坡向上的土壤侵蚀状况,不同的治理措施、效果,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不同作物下的土壤侵蚀状况和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经济情况,分析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评价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益,为水土保持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归结起来,设定国家水土保持管制信息系统的主要动机方向,在于借由各类集成处理技术成果完成后续决策活动,其间有关于文献管理、决策支持、数据通讯以及动态监测信息综合处理功能全面呈现,使得水土保持规划活动进展得更加顺利。
综上所述,关于3S一体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成就,已经为我国各区域大范围水土流失监测、数据的快速采集与处理、大量空间数据的管理与快速传输、区域水土流失预报、水土保持工程规划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相信长此以往,3S技术必然会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将不断发展,走向统一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参考文献:
(1)秦福莹。基于3S技术的科尔沁沙地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12(10):66-74.
(2)刘新。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18(03):72-81.
(3)成胜权。基于RS和GIS的宾县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的定量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3(09):109-122.
(4)肖唐付。多重分形理论在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3,14(01):93-98.
关键词:造林间种;苜蓿草;产业开发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之一是造林。在树木未成林之前,中幼林的抚育工作加重了林业的投资费用,起不到改善土壤条件的作用,采取间作的方法必须以有利树木生长为前提,但林粮间种的方法,会使土壤,仍可造成风蚀和水土流失,促使沙化,而且投入大,经济效益低。有效的立体经营,应进行林草间种。对杨树造林来说,选用多年生豆科苜蓿,不仅能收获优质牧草,进而发展畜禽业,而且与杨树具有交互作用,豆科固氮根瘤能够显著促进需氮量较大的杨树生长,等效施肥,效果超过一般混交林效应。在杨树造林的同时,在行间种植国内外最优质的紫花苜蓿品种,并与此同时以苜蓿草为主要饲料,饲养肉食鹅,形成产业。
1苜蓿草种的筛选
我们从美国引进性状优良的7个品种,同中国的公农1号对照。放弃以往错误的造林密度设计,采用正确的2m×5m株行距营造杨树林,在行间种苜蓿。苜蓿草种植一次可连续采收10年,成本投入低。每公顷(包括树行内没种草的毛面积)年产干草最低10t,合青草70t,养鹅200只以上/年·km2。并在实践中继续总结经验,多品种使用,遴选最优良的牧草品种,使之具有示范价值,也有利促进退耕还草工作的落实。共选用适合于东北气候、产量高、抗旱、耐瘠、抗病虫、不携带病菌、抗牲畜鼓胀病等性状的8个国内外优良品种:WL252HQ(美国),WL232HQ(美国),格瑞兰Ac Grazeland Br (美国),普通型—THG—1(美国),公农一号(中国),阿尔冈金Algonguin(美国在加拿大生产),威龙Vernal(美国在加拿大生产),金皇后Golden Empress(美国在加拿大生产)。紫花苜蓿是“牧草之王”,我国也有草种生产,但多数感染病害,对牲畜不利,国外不买,也不能出口,美国的品种较好,并且有强抗旱品种,适用于我省中西部。
2 经济效益分析
该试验共推广新品种7个,对照1个,面积20km2。增产幅度30%,每公顷每年可增加产量2.15t,20km210年可增加总产量430t,就当前苜蓿草每吨产值660元,可增加总产值28万元。如果吉林省西部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5年内种植苜蓿草5000km2,使用本项目推广的品种,10年采收期内可增加产量10万t,可增加总产值6600万元。
该项目的推广解决了公农1号产量低的问题,为吉林省牧业发展筛选出一批更新换代品种。
3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将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带动林业产业不断向科技创新的领域迈近,树木新品种的使用对调整树种结构,维持森林生态稳定、进一步对不良立地条件的适应有根本的改进作用。同时也由于多品种的恰当使用,抗拒了各种灾害,使材质提高,进而提高木材工艺质量,会带来木材加工业的发展。牧草新品种的使用,为促进退耕还草、荒漠化土地有效治理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基层农牧民和林业职工在生态治理的同时能迅即获得较多的经济收益,由此保障生态工程成果得以巩固,不反弹。这也是调整农村土地产业的产品结构和增加林业生态产业的一项新措施。
4 推广前景预测
关键词:沙害;防治;工程固沙
中图分类号:S727.23 文献标识码:A
1 沙害板结地段的危害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破坏现有天然植被面积过大或者取土、弃土不合理,又未及时采取防护措施,也是人为造成线路沙害的重要原因,必须引起注意。为了防止铁路沙害,在靠近路基附近设置防沙栅、树枝条高立式沙障或挡沙墙及聚沙堤等是十分有害的防沙措施,这种措施在短期内效果显著,但这正是在线路附近造成流动沙堆的条件,一旦积沙埋没障碍物时,就成为病害线路的沙源。有人称这种防护措施为“引狼入室”,使线路造成舌状沙害,对线路威胁最大。
沙害的防治通过沙漠地区的铁路,如包兰线、兰新线、集二线、京通线、青藏线、南疆线、乌吉线及陇海线经黄河故道地段等,在风的作用下,移动沙流经常给铁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有时甚至掩埋线路,危及行车安全。沙害形态风沙对线路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流沙在线路上的堆积,以及流沙对路堤边坡的吹蚀和对道床的掏空。线路上堆积的沙,掩埋枕面以上,以称一级沙害,掩埋面以上至轨面以下,称二级沙害;掩埋枕面以下,称三级沙害。
2 沙害的一般治理与预防措施
2.1 沙害预防包括以下内容
资料收集包括线路的设计、施工资料及线路区域的气候、水文、工程地质等情况,并了解其变化规律,为防治病害提供第一手资料;根据线路当前的状态及运营情况,应每3-5行一次线路的普查,评估线路的安全状态,提前发现病害趋势并进行相应的处置,拟采取的措施:应采用技术上可行(控制病害产生原因)、经济上合理的治理方法。
2.2 防治原则和措施沙害的防治原则是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沙害防治措施,分为植物固沙和工程固沙两类。植物固沙是治本良策,既可阻截沙流,防止风蚀,又可调节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和改良土壤。植物固沙以营造林带为本。林带采用植物混种、均匀透风类型。迎风林带先矮后高,即先灌木,后乔木;背风侧则先高后矮,有效防护宽度一般为树高的15~25倍。沙害严重地段,迎风侧可营造多条林带。
工程固沙一般用在没有植物生长条件的地段,或作为植物固沙初期的辅助措施。常用以下几种形式:(1)路基本体护。对路基或路堑本体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覆盖,如干砌片石、栽砌或散铺卵砾石。(2)路基两侧防护。在路基两侧一定范围内修筑一些阻沙、固沙及导沙设施,保护线路不被流沙掩埋。阻沙设施包括防沙栅栏、防沙沟堤、防沙挡墙等;固沙措施包括麦草沙障、土埂沙障、化学乳剂固沙、铺设卵石或黏土覆盖沙面等。导沙设施包括用卵石铺砌而成表面光滑的输沙平台、在路基迎风侧修建导沙堤等。包兰铁路中卫沙坡头地段防风固沙的模式为“五带-体”铁路沙害防护体系。它是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水路与旱路相结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科学创立的防治铁路沙害的有效模式。
3 铁路沙害的预防治理实践
3.1 积极应对,及时消除沙害对运输安全的影响
受高原副温带低压气流的控制,每年冬春季1~6月,青藏线西格段、格拉段大风天气增多。西格段最大风速20.3m/s,平均大风日数13.7天,格拉段最大风速22m/s,平均大风日数19.1天。每年冬春季,西格段浩鲁格~饮马峡、锡铁山~临山、格拉段五道梁、红梁河、秀水河、沱沱河、唐南~扎家藏布及措那湖一带风沙上线严重,经常造成沙埋线路影响行车事故。为及时消除风沙上道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每年风季来临之际,要求维修单位在风沙上道严重地段驻扎人员,及时清沙。自公司成立以来,从2005年开始每年平均累计清沙3.4万方,确保了行车安全。
3.2 采取措施,加强沙害设施防护
按照“近挡、中截,远阻”进行立体防护,是有效阻止风沙上线的主要工程措施。多年以来,我们对西格段的严重风沙地段,采取近线路20~50米范围铺设碎石方格,50米以外设置土挡沙墙、片石挡沙墙,有效地阻止了风沙上线危害,近年来,则利用废旧砼枕设置挡沙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铺设的碎石方格,受沙埋影响,每3~4年需翻新一次,成本代价很大。在青格段风沙地段,铺设碎石方格8.3公里,累计33.2万平米,近线路主风方向设置低立式(代替碎石方格)尼纶网20.6公里,计61.8万平米。青藏格拉段,今年以来风沙危害较为严重,其中红梁河、秀水河、沱沱河、措那湖一带沙害,风沙上道特别严重,多次造成沙埋线路影响行车事故。3~5月,沱沱河沙害区曾2次造成风沙淤埋沱沱河站西岔区道岔及1、2道,车站站台也严重积沙;措那湖湖边939#(6-24米)桥及940#(15-32米)桥,桥下积沙淤积到梁底,严重堵淤桥孔,桥梁头150米范围线路路基坡脚、路肩积沙严重,造成多次风沙淤埋线路影响行车事故。一是对上述几处严重风沙上道地段,采取人工清沙的方式,对路基坡脚、边坡及道床的积沙进行了全面清理,累计清理积沙4.7万方。二是采取工程措施进行防护,新增石方格防护2.8万平米,翻新石方格5.2万平米,设置废旧砼挡沙墙3.1公里,试验铺设低立式尼纶网方格防护5.7万平米,设置高立式尼纶网挡沙墙累计15.9公里5.2万平米。对措那湖沙害,因地制宜,利用桥下夏季有流水的有利条件,将桥下、桥头路基坡脚积沙全部清至距线路150米远处做成沙土围堰,围堰用塑料布全面包护防止渗水,将桥下流水改至围堰内,利用积水冬季结冰的原理压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3 采取植物措施,加强对铁路沿线荒漠化的治理 对荒漠化进行恢复植被,是彻底治理荒漠化、恢复和改善环境、再造秀美河山的一项伟大工程,加强对铁路沿线荒漠化的治理,也是改善铁路沿线环境,建设绿色环保铁路景观的一项有意义的工程。但对处于内陆腹地的青藏高原来说,由于干旱少雨,年降雨量的分布不均,恢复植被困难很大。一是选择的植物种很狭窄,可供用做实际绿化的植物种更少;二是土壤需改造,困难很大;三是后期管护困难,供水是很大问题。尽管困难重重,结合当地实际,克服气候条件及种种困难制约,按照“宜桥则桥、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认真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推动铁路两侧荒漠化治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高中地理是一门必修学科,也是增加学生见识、引导学生对世界进行认知的课程。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在这种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建设更高效课堂,必须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理念,对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基于此,本文在此立足于新课改视域,针对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并进一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导向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明确表示,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由此可以看出,兴趣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能够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同时,立足于新课程视域,新课程改革标准也要求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因此,教师要构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就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必须加强高中地理课堂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地理学习中获得快乐与趣味,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宇宙中的地球》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就是要让学生认知地球的基本属性,并且对宇宙的构成和银河系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位置以及特殊性都具有充分的吸引力,学生迫切地想要知道上述内容,也迫切地想要感受宇宙的神秘与魅力。
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满足学生内心的需求,进而展现高中地理学科的魅力,让学生对高中地理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就可以通过图片、音像等方式将神秘美丽的宇宙环境展现在学生面前,也能够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立体地显示出来。
在此过程中,教师将高中地理知识较为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将地理学科的趣味性与生动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此时,学生就不再感到地理学科的枯燥与乏味,反而认为高中地理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进而对高中地理产生兴趣。
在此基础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被激发,才会主动积极地配合教学工作,才能够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以先进的教学方法为核心
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并主动的建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能力。
具体地说,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教师从主观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长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只是在接受知识的灌输,而没有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即使学生掌握了具有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也难以在时间推移中保持记忆的完整性,进而导致学习的有效性降低。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磨灭了学生的学习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难以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获得快乐,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可以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自主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以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为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区域产业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探索产业活动的区位因素,并试着分析当地某产业区域形成的条件以及限制其发展的原因。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够以教师的提问为导向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更为关键的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但提高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能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也就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
三、以多媒体技术和设备为支撑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迎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与功能,达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在《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因为人生阅历的原因对荒漠化的认识不够生动和形象,进而导致学习出现困难。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收集荒漠化的真实图片,让学生对荒漠化的情景有清楚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音频、视频为学生展示荒漠化的危害,引起学生的重视,引导学生了解治理荒漠化的措施。
又如,在学习《澳大利亚》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澳大利亚的风景和文化,通过真实生动的景象让学生感受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原因。在此过程中,教师就通过多媒体设备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化,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四、以合理的教学评价进行升华
要构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师就不能忽视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教学评价的作用,没有意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也就没有合理利用教学评价。
通过教学评价,教师不但能够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行总结与评价,也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和情绪进行疏导和协调。特别是对于高中地理学困生而言,教师能够使用合理的教学评价来重新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能够帮助学生正确面对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困难与挑战。
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教师就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高中地理教学是一门不可忽视的重要学科,不断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迫切的。因此,教师应该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与交流,提出更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教学策略,构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