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育培训 企业职工 构建 实施
目前,在很多国企中,已经开始构建和实施企业职工的培训体系。让企业职工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但是在部分中小型企业,依旧处于无培训意识状态。因此,企业很难留住人才。所以,一个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在企业职工中构建和实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教育培训体系在企业职工的构建和实施意义
关于企业系统培训的研究,首先要让员工认识到培训的目的,培训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调动员工主动接受培训的积极性,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进行企业系统培训之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员工的调研工作,了解每个员工的兴趣以及特长,这样才能够根据每个员工的能力以及当前工作的需要,制定出适合每个员工的培训计划,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培训的资源,以达到最终的目的。与此同时,在进行培训方面,也应该有一定的创新,进行多元化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还能够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除此之外,在正常的培训之余,各个参加培训的员工之间还可以利用信息网络进行一定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这样可以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一个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来说,企业培训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培训体系,在培训的过程中,还需要制定一些相应的培训方法,以达到培训的目的,不断完善培训的体系建设。
二、教育培训体系在企业职工构建和实施的方法
(一)要明确培训的目的,因材施教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系统的培训工作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相对来说,企业系统培训在管理方面也是一个比较创新的工作,需要员工和相应的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其中。使员工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位置以及重要性,明确培训的目的及意义,这样才能够使员工的学习更加主动,增强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在进行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工作时,一定要始终明确培训的目的,制定适合的培训计划。由于每个员工自身的特点都不尽相同,还有不同员工之间岗位的不同,因此在进行培训中间,一定要对每个员工作出相应的了解,然后结合企业中相应的工作岗位的需求,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因材施教,以达到最终的培训目的。
(二)要创新培训的模式,建立相应的学习系统
一般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在满足员工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灵活的方式,丰富培训的内容,满足员工其他方面的需求,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一般最先制定培训计划的时候,主要是根据相关的岗位需求来制定的,但是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就要有一定的侧重点,例如:在进行培训的时候,可以在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适当地进行一些其他方面的培训,这样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员工的素质;在进行专业的岗位培训的同时,与工作相结合,这样既达到了培训的目的,又完成了工作,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员工工作和学习的热情。
一般企业内部的岗位分工是比较明确的,在进行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时,也一定要建立一个相应的学习系统,便于各个参与培训的员工之间的交流。例如:“八学”系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网络学习系统,非常便于学员之间的交流。此系统中对学习的分工非常明确,非常方便员工对学习内容的了解,方便员工之间的交流探讨。并且在该系统中,管理员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员工之间的交流,掌握每个员工的学习情况,根据实际的培训情况,来对学习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在培训的过程中,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推行相应的激励机制,完善培训的体系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员工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企业能否一直不断进步的关键。因此,在进行企业的系统培训过程中,也要根据公司中相关的规定,在一定的工作阶段内进行员工的考评工作,对员工的学习效果以及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一个鉴定。在进行鉴定的过程中,也要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惩奖机制,这样才能够使员工对工作能够更加积极,公平竞争,促使员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一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的总结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见,在进行企业系统的培训工作时,相应的总结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对员工,还是相应的管理人员。只有做好了总结工作,才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加以完善。分阶段地总结,才能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整个企业培训的系统,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方案。
三、结语
教育培训体系在企业职工的构建和实施对企业影响十分深远,它是决定企业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进行教育体系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职工做出合理的教育体系培训,让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不断的进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宋毅.试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科技风,2015,(21).
[2]刘爱霞.电力教育培训体系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
[关键词] 陕西民办本科院校 外语教师 职后培训 问题及对策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度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人文社科专项),项目编号:11JK0309,此论文为项目系列成果之一。
外语教师职后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自从20世纪60年代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之后,终身教育观念在我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深入人心。不断变化的世界,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迫使我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而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加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自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确认和鼓励教师专业以来,人类知识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教育内容越发变得博大精深,教学方法更是与时更新,教育目标也已日趋准确和精化,因而教师工作已经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一种专业”的观念也已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而教师的职后培训则被视为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参加职后培训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构成要素。在当今知识爆炸、迅速变化的社会中,教师如果不积极接受在职培训,满足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则势必要遭受被淘汰的命运。职后培训会使教师满足时代趋势和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使教师能够在学习的社会中,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更能使自己有效规划职业生涯的发展,促进专业的成长,继而实现其教育理想。职后培训是教师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教师投入到学习的环境中,接受培训,不断地充实新知识,发展前瞻性的观念,不仅对于促进其本身专业的发展大有裨益,而且也使教师在其人生道路上真正实现了自我。因此大学外语教师要不断地通过职后培训更新自己的词汇,紧跟世界经济发展的脉搏,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陕西民办本科院校外语教师职后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外语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太少,培训内容单一
由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外语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不是很多,即使连必需的岗前培训仍有36.5%的被调查者没有参加过。攻读学位、研究生课程班属于学历补偿性培训,这是提高在职教师学历的办法,一般都是由教师自己出资。像短期研讨班、学术会议、外语专业培训、骨干教师进修班、教育技术培训、出国考察等发展性培训参加的教师不是很多,比例最高的仅占被调查者的26.9%。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外语专业培训、出国考察等培训参加的教师仅分别占被调查者的5.8%、1%。
2.参加培训的时间太短
表2是对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培训时间长短的调查,从上述结果看来,大部分参加过培训的教师接受培训的时间都在三个月以下,培训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教师应该是参加攻读学位或研究生课程班的培训。仅有12.5%的被调查参加培训的时间累计达到三个月至一年之间。因此参加培训的教师累计培训的时间太短。
3.培训效果不明显
表3是对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关于参加这些培训所得收益的调查。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参加这些培训的收益并不是很明显。有11.5%的参加过培训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任何收益,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参加培训者态度不认真;另一种是培训教师水平不高,培训的内容陈旧。但笔者认为但凡去参加培训的教师都是经过领导认真筛选的,而且参加者也应该是报着学习的态度去的,所以没收益的责任不应该在参加培训者而应该是培训教师及培训内容或培训方法的问题。
4.培训中遇到太多客观问题
被调查者在接受培训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所占被调查者的比例依次从高到低为:学校不够重视、培训经费短缺(39.4%);工作任务重没时间进修(33.7%);会影响收入(18.3%);图书资料缺乏(16.3%);指导教师的水平比想象的差、培训方式不当、家庭负担重(12.5%);教学或研讨的内容陈旧(9.6%);没有合适的接收学校(8.7%);会影响职称评定(7.7%);后勤服务差、没有对口的专业(5.8%);日常管理不到位(3.8%);其他问题(7.7%)。
关于解决陕西民办本科院校外语教师
职后培训工作中问题的对策
1.加强领导和管理,统筹规划、制订严格的考核制度
外语教师职后培训是优化外语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外语教育质量和学校办学效益的基础性工作。校领导要重视,并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从实际出发,为本校的外语教师制订严格的培训政策,确保每位长期任教于本校的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培训,并且要保证每位教师每五年累计培训的时间在2个月以上。充足的培训时间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职前培养一般在学制中都有明确的学业年限规定,但职后培训的时间却具有不确定性。[1]陕西民办本科院校要明确外语教师岗位职责,建立外语教师全员职后培训体系,以适应各级教师岗位的要求,不断提高各级教师全面的素质和水平。通过制定政策,明确各级教师职后培训的指标要求,并对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考核,作为聘任的条件之一,对没有经过相应培训的教师不得聘任高一级职务。在具体实施方面,外语教师的职后培训要与外语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学科建设、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相结合;要围绕各级教师岗位的全面要求设置外语教师的各项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由教师根据规定的指标要求和自身条件自主安排参加培训,实行先培训达标、后聘任上岗。
【关键词】公路养护;一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初探
【中图分类号】D41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43-01
公路养护系统职工教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就必须摆脱传统观念意识、思维方式和教育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提高职工素质、综合竞争能力的作用,为单位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必须结合实际,认真分析当前一线公路养护职工现状,研究其对策,才能创造性地做好新时期的一线公路养护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目前从一些公路部门对一线养护岗位上职工教育培训的现状来看,基本上还是沿用比较陈旧的教育模式,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尽管近些年来,不断招收有大中专院校毕业的技术人才,不断的充实到公路养护单位,但真正在养护一线工作的仍比较少,因此养护一线人员总体的文化水平仍偏低,专业和科技知识不足,工作效率提高不快,无法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这充分的说明了对一线公路养护职工教育培训的艰巨性和紧迫感。
一、当前公路养护一线职工素质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陈旧,职工认识不到位。
二是职工文化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不高。
三是知识体系单一,难以适应公路发展的需要。
四是科学技术发展快,公路养护人员应对难。
二、对公路养护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工作现状。当前大部分基层养护单位对一线养护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主要表现为
1、往往把养护职工教育培训仅仅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工作、或为仅达到某种学历要求的学历教育等,缺少把职工教育培训作为开发人力资源、提高职工综合能力、培养各类人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观念,缺少把职工教育培训与职工的全面发展、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工作效益紧密联系起来的基本意识。
2、传统教育培训只注重技术操作的提高,忽视职工发展潜能的发掘和职工学习精神、工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注重“要你学”,忽视实现“我要学”的方式、方法和研究。
3、内容重复,年复一年的教育培训,内容上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侧重政治理论学习,缺少思想、职业道德教育、文化、技术、业务学习;教育层次不分明,教育培训对象不能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4、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完善,特别是缺少长效激励机制,难以调动一线养护职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形不成“我要学”的局面;领导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仅仅停留在有人管、有活动形式上,没有作为系统工程来对待;在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上缺少切实可行的规划、或者有规划但仅仅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中,没有或很少落实在行动上。
5、职工教育培训形式手段陈旧单一,与实际结合不够紧。仍然局限一些常规的“办班、讲座”,“A讲、大家听”、“灌注式”、“填鸭式”的模式,缺少现代“互动式”、“高科技”等形式方法和手段。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本人认为当前基层公路养护单位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以岗位技能培训为主、学历教育为辅、大力倡导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按照长远规划、近期目标、逐步落实的原则,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努力创新思想观念。
把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作为知识、技术传播的桥梁,单位领导、管理人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树立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本单位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法宝,是实现职工终身教育、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提高单位竞争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环节的高度来认识。从这一高度出发把职工教育培训转变为全员的继续教育,把间断性教育培训转为终身教育培训,不断创新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内容、方法、形式和机制,发挥教育培训关键性作用。
2、努力创新培训内容。
一是职工教育培训内容要注重对职工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培训内容应该包括: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树立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现代职业精神;提高职工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智力素质;提高职工的养护专业技能,以掌握现代操作技术并具有对技术的更新能力;提高职工的现代社会意识和现代心理素质,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社会发展对职卫心理素质和社会意识的要求。
二是教育培训内容要按照职工队伍的不同层次加以区分,使职工教育培训富有针对性。对一线职工要以岗位技能、相关技能和适应新时代、适应单位发展需要的知识为重点,在培养他们专业意识的同时,发挥出他们的潜在能力,以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生产操作技能、改善技术结构为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抓好对中青年技术工人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门新的技能及知识,逐步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
3、努力创新操作体系。
为保证职工教育培训的创新落到实处,需要构筑规范、科学、有效的实施操作体系。首先要形成有效的组织领导体系,建立健全明确的责任制度,形成党支部领导、行政保障、股室负责落实、党政工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体系,统筹安排、运作和实施,分类指导的工作格局。其次要确立目标规划体系,目标规划要本着“着眼总量、着力质量、优化结构、提升技能”的原则,把教育培训计划与目标纳入单位总体发展规划中,实行目标管理、规范运作、有序进行。再次是建立资金保障体系,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资金保障,满足职工教育培训长期的资金投入和物质保证。四是建立健全职工教育培训评价体系,通过书面的考试和实际操作的技术比武等落实考核评价制度,为激励机制的实行提供依据。
4、努力创新形式方法。
努力改变职工教育培训形式手段陈旧单一的状况,要根据教育培训内容、职工喜好程度、单位物质条件和现代科技环境确定多种方式方法。
首先是创新培训方式。养护职工都来自基层,既是养护工作的主力军,也是养护单位中的技术骨干。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青工中的表率。长期从事公路养护工作,人人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如果把他们叫到教室里给他们大谈养护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其效果也不言而喻。所以,在对职工的培训中,应优先培训生产骨干,优先培训关键岗位人员,优先培训专业人才,优先培训工人技师,以此来带动整个职工队伍整体技术、业务水平的提高,形成骨干先训一步,典型示范,良性互动,共同提高的生动局面。
其次是利用互联网,推广远程教育。目前,网络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在发挥网络优势,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大力探索推广互联网远程教育,整合开发网络课程,实行网络化管理,使各类人员能以自主学习与集中培训、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形成职工学习的网络课堂,不断提高职工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5、努力创新激励机制。
一、科研事业单位职工教育培训的现状
科研事业单位与其他事业单位一样,在职工教育培训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有些单位领导尽管认识到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但只停留在口头没有落实到实际中,甚至认为培训是在浪费时间与钱财,不重视。部分职工认为,单位实行绩效考核,收入与绩效挂钩,绩效考核与教育培训之间存在工学矛盾,不愿意主动参加培训学习。
(二)工作被动应付,缺乏创新
尽管都承认职工教育培训对单位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是一项长期投资的系统工程,直接投入,间接产出。领导还是更愿意把投入目标锁定在短期见效的项目中,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有些单位自己没有努力去做职工教育培训,也没有充分利用外界的培训资源,积极与外界合作,没能在更高层次上作出更好的指导。
(三)机制落后,不适应发展需要
许多事业单位关于培训的制度非常少,没有专门负责培训的机构和人员,也没有像公务员培训那么完善,没有像企业一样具有针对性,一般都是人事部门负责相关业务培训,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培训工作没有形成体系,对于实际培训中发现的问题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够,改进不力。
(四)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
目前,事业单位组织、参加的培训不少,各级部门每年都会下达一定量的指标,并列入各部门的年度考核体系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是走过场,满足于课时,完成量的统计,没有真正考虑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特点,开展教育培训。这样的培训目的性不明确,流于形式,其效果可想而之。
(五)内容单一不全面,质量效果不佳
单位组织的绝大部分培训存在培训内容统一,没进行有系统的、全面的、分岗位的培训学习,有的职工认为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发挥作用,甚至认为没学到什么知识技能。在培训日常管理中,比较简单粗放,注重培训规模、不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忽视衡量培训效果的评价考核制度的建立,导致职工从思想上不重视,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培训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科研事业单位职工教育培训的创新举措
创新无处不在,科研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科研单位的职工教育培训当然也要创新,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行业特色的职工教育培训新路子来。结合本单位科研实际和多年来职工教育培训经验,我认为科研事业单位的职工教育应从以下五方面创新。
(一)理念上创新,转变对教育培训的认识,为教育培训奠定思想基础
1.职工教育培训关系单位发展大计,单位领导真正重视起来,以身作则,积极主动带头投身到培训学习中,调动职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变职工教育培训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观念,树立起职工教育培训是一种投资行为,是可以获得长期综合收益的观念,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2.职工要改变对培训学习的不正确态度,用培训学习促进工作,用新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改变和提升,也是整个事业的升级和更新,对单位的未来发展,对职工自身的前途命运,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3.培训理念创新,也涉及教育培训机构施教认识的转变,职工对培训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也会与培训结构不完善、不规范的教学行为有直接关系。
(二)方式方法上创新,灵活多变不拘于泥,使教育培训更具有特色和针对性
1.针对人员构成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形式。要首先弄清楚科研事业单位人员结构,大部分单位是科研人员占大多数,管理和工勤人员占少数。面对大部分是有专业知识、有开发技术能力的技术人才,教师在施教进行培训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的改变,改变传统教育培训式的灌输,要讲前瞻性,要有创新之举,着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重在行政管理、科技管理,工勤人员就要讲实用性,重操作实践。让教育培训学习变得更丰富多彩。
2.要体现出层次性、多样性,要拉开梯度,采用不同性质的、不同水平的培训。紧密联系单位实际,采取灵活、生动、活泼,易于被职工接受的、能够形成双方良性互动的培训方式,多设培训科目、项目让职工可以有所选择。使职工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把培训学习当作一种乐趣。
3.拓宽范围,灵活多变组织培训。职工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将是全员教育和终身教育培训。而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在培训的运用将日益广泛,事业单位要树立起科学的职工教育培训观念,不断刷新培训方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组织职工教育培训。
(三)内容上创新,提供丰富多彩适合发展需要的培训课程和项目,确保实用性和先进性
1.根据培训对象和工作要求,设计合理、有效的培训内容。要了解职工需求和单位发展需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计划和培训方式内容,从而提高培训的时效和实用性。要改革发展相适应,就需要对原有旧内容进行筛选、整合、优化,体现新内容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2.确定合理的培训目标。在培训开始时应该明确培训的目标,并使他们了解到目标的达成能给他们的科研、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变化,如绩效提高、加薪、物质奖励等,为受训职工的培训提供一个努力方向。职工的压力更小,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新技能、吸收新知识和自我激励,自我的积极暗示也比多目标时更强,学习的效果也明显。
3.内容创新还要提高针对性。要考虑专业技术人员居多,起点要高内容要新,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要与单位科研方向、开发工具应用、知识更新结合。管理岗位要紧跟国家形势,政策法规方面的内容,一般工勤人员重在生产操作能力提升方面的内容。提高适合度,这才是真正的内容创新,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的位置,并能胜任这个岗位。
(四)管理上创新,加强事业单位职工教育培训管理体系的建设
1.加大对培训管理者队伍的建设,有条件的可以建立专门的职工教育培训机构,设置专人负责,也要适当加大资金投入,配备必要设备设施。同时,提高其管理技能和知识水平。只有多方位的加大单位职工教育培训管理体系的建设,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培训计划,才能满足组织的需要,实施有效培训。
2.与社会接轨,力求职工教育培训全方位全覆盖。随着培训市场的完善,外部培训人员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事业单位的培训与社会培训工作者的合作更为紧密。可以引进合作办学,也可以外包委托。加强与外部培训机构合作,一方面有助于拓宽培训面,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有一个更客观的认知,会更有效率、更具经济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全方位满足职工教育培训需求,巩固培训成效,提高职工教育培训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五)考核评估上创新,提高培训效果
1.要确保培训的质量,注重培训效果。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强培训管理制度,注重培训的实效性,在培训过程中要有测试题、写体会、做交流、写总结,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培训结束后,按一定比例评选出优秀学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达不到要求的,作为不完成年度继续教育处理,作为年度考核参考指标之一。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职工培训档案,事先设计一套评估体系,培训结束后,要做质量评估。也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培训考核与奖惩相结合,把日常工作绩效考核与教育培训考核的成绩统一起来,与待遇挂钩,与岗位等级晋级、职务职称评聘、晋职、选拔任用挂钩,促进职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这样,考核结果就对职工产生了较大的动力,才能使教育培训达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职工教育;煤矿安全生产;学习培训
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建设一直高素质、高水准的职工教育教师队伍,则是增强煤矿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重要保障,职工教育教师队伍水平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职工整体素质的高低和煤矿安全生产的好坏。因此,加强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准,对提高煤矿职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加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促进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现状
随着国内煤矿安全形势的日趋紧张,各煤矿企业相继加强了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在煤矿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方面,煤矿加大了对职工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和日常管理,另一方面,不断引进人才,扩大职工教育教师队伍。随着培训教师队伍的扩大,矿井的教育培训力量得到了增强,职工的培训效果得到了改善,有效的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纵观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大致表现出如下几个方面。
1、教师队伍的整体组成结构不平衡
首先,煤矿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结构不平衡。 由于煤矿行业的特殊性和历史原因,煤矿职工的整体学历水平较低,近年来随着初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扩大,以及国家和煤矿企业对职工文化水平、专业素质的重视,煤矿企业引进了一批经过专业培训教育的大中专毕业生,这使煤矿的专业人才力量得到了增加,但这些人才所占职工比例相对较少,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煤矿专业队伍匮乏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组建起来的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就造成了教师队伍整体学历结构不平衡的现象,中专、大专学历较多,本科、研究生等拥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人才较少。这种状态下,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理念等均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势必会对整个煤矿职工的安全培训、专业技术培训效果造成影响。
其次,教师队伍的理论化结构较为突出。在煤矿的职工教育教师队伍中,很多教师的实践经验匮乏,现场动手能力不足,在职工培训过程中,多以课堂解说、理论灌输为主,在指导实践模拟时也缺乏信心,难以完成安全培训教学的要求。另外,从大中专院校引入的学生,没有经过煤矿现场实践磨合的过程,直接进入了教师队伍,更加造成了职工教育教师队伍的结构理论化,缺少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
2、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体系不健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生产的现代化水平逐渐增强,很多科技含量较高的先进生产设备逐步的引入矿井生产中,煤矿行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如井下WLAN技术、PLC技术、远程自动化监控技术等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技术在煤矿逐步得到普及。但与之相对应的,煤矿职工的教育教师队伍人员接替较慢,教师队伍比较固定,其知识水平、技术层次仍然停留在以前的水平,对先进的科技学习和掌握的较少,这就需要进行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工作,以使教师能够与时俱进,适应不断提高煤矿科技水平。可是,大多数煤矿的培训机构不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没有一套完整全面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从而在职工培训容易受到先进技术设备的制约。
3、教师队伍的教学模式单一
在煤矿职工学校的培训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多以书本理论、案例讲解为主,虽然在多媒体教学、音视频、PPT课件等辅助模式下使教学氛围有了一定的生动性,但教学模式仍呈现出单一课堂教学的模式。鉴于煤矿行业的特殊性,煤矿生产一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固然重要,但在诸多的不可预见性的工作环境下,职工要保证安全生产,必须要掌握一定实践经验,来应对各种突发的不确定因素和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具有大量现场实践经验的实践课教师,他们能针对某个教学和事故案例,带领学生深入现场一线,在真实环境中对案例进行模拟还原、现场分析,使职工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到专业知识和安全技能。职工教师队伍的这种理论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容易造成整体培训效果的不理想。
二、树立健全的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体系
为使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能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培训出更多合格优秀的职工,就需要一支优良的职工教师队伍,树立起一套健全的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体系。
1、具有优良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在煤矿生产中,职工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做好职工培训工作,培训出专业技术合格、安全意识过硬的职工队伍,来维护正常的矿井安全生产秩序。为此,一支优良的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必须要具备两种基本的素质。
首先,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必须具备优良的专业素质。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在煤矿职工教育培训中心,为使职工的专业知识适应矿井安全生产的要求,教师自身首先必须具备优良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基本素质,一方面可以把矿井中机电、通风、采煤、掘进、安全等知识讲授给职工,另一方面可以为职工解答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问和难题。
其次,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必须具备优良的服务意识。职工教育培训中心的宗旨就是服务矿井、服务职工,为煤矿培训出适应煤矿安全生产、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合格职工队伍。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起一种服务意识,想煤矿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积极响应煤矿的职工培训政策,努力完成煤矿交给的职工培训任务,在职工培训过程中,做好课前准备、课中讲解、课后答疑等一系列工作,为职工顺利完成专业知识培训作出应有的贡献。
2、具有健全的现代教育培训模式
为顺利完成矿井交给的职工培训任务,使每个职工都能良好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整个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必须建立起一套健全的现代教育培训模式,使职工在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体系,也能在实践教学中掌握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
一套完整的现代教育培训模式,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工具,在充分考虑被培训人员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潜能等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制定一套有针对的、良好培训预期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如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采用一对一教学,制定详细培训计划,搜集生产现场的音视频培训资料,制作针对性的教学课件,课堂教学过程的丰富化多样化,课堂实物模拟教学,现场生产实践指导,现场事故案例还原等等。
3、具有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
为了激发职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调动教师培训的积极性,督促教师保质保量的完成职工培训任务,就需要制定一整套完善的教师激励约束机制。
职工培训效果的优劣,和教师的努力程度具有很大关系,为了保证良好的培训结果,就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主动性,针对不同教师的不同表现,可以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和激励方式,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有了这些激励制度的支撑,教师队伍中就会表现出一种热情度高、积极性强、工作效率高的工作氛围。有了表现出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特殊奖励为引导,也可以带动其它教师的工作劲头,形成一种后进学先进、你追我赶的态势,这对提高学校整体凝聚力、增强煤矿职工整体培训质量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为了加强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建立起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模式,使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化系统化,可采取以下的几种途径。
1、完善教师的准入机制和激励机制
要加强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拥有一支有较高技术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质量,这样必须完善职工教育培训中心教师的准入机制,多从大中专院校煤矿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中招取教师,或从生产一线单位中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的技师作为教师。有了准入机制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
如要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使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充分投入到职工培训教育工作中去,还要建立一整套激励和奖励制度,营造一个科学的教学制度环境,以制度的形式来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建立稳定的职务职称晋升制度,对于培训任务完成出色、职工评价较高的教师,提高效益奖金、享受特殊工作环境、、给予更多的外出学习、参观、考察、出国的机会等。
2、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要加强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使教师能系统的掌握煤矿各种专业技术知识,了解国内外煤矿行业的当前流行的、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为此,就应该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使教师能积极主动的参加行业学术会议、新技术培训,随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及时掌握各种新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只有把握好所从事专业科学知识的内在体系和前沿发展,才能做好煤矿职工的知识向导,搞好职工的培训工作。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及时的学习和参加与自己所教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获取如安全工程师、机电工程师、中级职称、高级职称等方面的证书,不断的拓展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层次,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更好的适应煤矿教师培训工作。
3、提高教师的现场实践能力
职工学校所培训出来的职工最终都要投入到煤矿一线生产中去,职工在学到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迫切需要掌握煤矿生产的实践技巧和实际经验。因此要加强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重要的一项就是提高教师的现场实践教学能力。对于新招入的教师,应在熟悉教学培训工作的同时,应进入煤矿生产一线进行锻炼,使其深入了解工作一线的生产流程、工作方式、方法技巧,积累现场工作经验,向基层单位老师傅、老工人学习,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煤矿生产过程,在培训职工的时候做到思路清晰、工作到位、有的放矢。
对于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事故和教学案例,教师应亲自到生产环境的现场进行实践观察,了解事故发生的现场环境,对案例发生的前因后果、防范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用自己的现场实践能力来为职工解疑答惑,最大程度的提高职工培训的质量。
四、小结
为建设出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煤矿职工教育教师队伍起,更好的做好服务矿井安全生产、培育合格职工的工作,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就应从自身找差距找不足,深入煤矿现场实践,在完善的制度体系激励约束下,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为矿井安全生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贺文瑾.“双师型”职教教师的概念解读(上) [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7)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卢双盈.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解析及其师资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2 (6)
[4]俞中立,关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队伍研究,2009 (1)
关键词:交通企业;职工培训;发展研究;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工教育培训在企业中的地位及作用越来越受企业的重视,拥有高素质的员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来源。创新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机制是企业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并改进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举措。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使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终使企业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职工教育培训重视不够。当今社会的竞争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胜出,就必须有人才资源做保障。有些企业对职工培训认识不到位,为培训而搞培训,出现一些培训误区,注重形式主义的培训;有些企业则认为职工培训是给员工的福利,可以轮流进行,人人都有份;有些则更甚,认为培训费时、费力又费财,应该都是员工自己的事情,可见企业对培训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的认识。第二,对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现如今,很多企业在经费投入方面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标准进行。培训经费投入的不足,直接影响企业的员工发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最终使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相应的限制。劳动社会保障等部门也有相关规定,但都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1]第三,培训效果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健全。企业培训部门只注重培训,对培训后的效果漠不关心。不管参加哪种培训,培训对象是谁,考核往往只采取笔试,对于员工的技能方面没有进行有效的考核,因此,培训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2]
三、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相应的对策研究
第一,创新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动力机制。在企业中建立起职工教育培训的动力机制,为了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可以把员工的薪酬与职业生涯关联到一起,这样就能使培训效果大大的提升,培训成果更具有效性。其一,建立职工进修教育制度。首先以工作为导向,建立职工进修教育制度,加强企业与学院之间的联系,便于开展培训;其次为职工提供教育假,可以分为带薪或停薪培训,在此期间的权益与工作的关联性,可以通过相关的法规给予规范确定;最后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职工培训档案,及时掌握并了解其学习情况与培训的需求。其二,建立职工继续教育的回归制度,为受训员工建立多元化的职业生涯。在重视教育,重视个人能力的现代化社会,如何让员工对企业更具依赖性和归属感也是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企业一方面帮助员工建立一个短期与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采用校企结合的模式来提升职工的学历、资历、工作方式、心态等问题。这样就解决了学习与工作之间的问题转换,使员工的教育层次、员工的职业水平得以有效提高。还可以使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第二,创新企业职工培训经费投入机制。企业应该深刻的意识到,对于投入在员工身上的培训经费,跟企业的发展成一定的比例。投入的少,甚至根本不投入培训经费,这就很容易造成企业人才的匮乏。管理层缺乏有能力的人员,基层也缺少技术能力好,服务意识好的员工。第三,员工要树终身学习的态度。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的教育体系下,任何形式的培训对员工来讲,只能接收有限的信息,产生有限的行为改进和思想变革,这样短期的培训效果显得不够理想。因此培训员工的自我学习意识,比直接向其输入具体的信息效果会更持久一些,这也是企业应该认识到的问题。员工应该有危机意识,自主的学习。员工的能力应该与企业发展的步伐相匹配,改变心态。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加强自身能力。培养自身超越自我的精神,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第四,实施企业培训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与评价系统相关的反馈机制是培训效果的保障,也是提高培训效率、提升培训的方式并加强针对性培训的重要手段之一。完善培训质量评价、培训者学习效果评价和培训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建立由企业、使用单位和培训者组成的行业评价机制,开展相应的主体调查。由相关行业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各专业的专家,对培训者的综合素质作出评价。对评价信息进行意见反馈,改善培训质量保障体系。
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
第一,企业借助培训和教育的功能,使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使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其最大的特点是: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提倡理性思维方式和合作的精神,鼓励劳资双方通过提高素质来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持续不断的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通过学习和创新提高工作的效率,这就是与一般企业最大的区别。第二,企业培训符合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时代的潮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对企业培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技术的使用要求企业职工拥有与之匹配的知识能力,如利用终端技术互联网进行远距离的培训等,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及时性,使员工能够及时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大大地提高了工作了效率,节省了工作的时间。让企业也能够迅速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五、结束语
随着企业培训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也备受重视,其地位及作用也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为了发展完备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使企业与职工“双赢”,就必须要对全体职工进行培训,提高整体员工素质,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景松,俞建伟,刘瑜.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4).
一、公路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体制和现实尚未统一
公路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公路更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沿,是经济和社会的先行,也是当代文明的象征,因此,公路职工教育工作尤为重要。然而,公路部门体制改革还未曾全部转化,作为事业单位已经运行多年,许多职工形成了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意识,公路行业职工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移到单位改制和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尤其是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的淡薄,已经严重影响到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尽快教育职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树立新的思想观念,是公路职工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公路职工教育的一大难题。再者,部门领导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在资金紧张情况下,难以把财力和精力放在职工教育上,陷于管理的种种繁杂事务之中,作为长期的职教工作自然难以到位。我国的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但公路并不完全适应日渐市场化的外部环境,难以为职工教育提供充分的条件,因而职工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人们还不能潜下心来学知识、学技术、靠劳动致富。
(二)资源与需求尚未统一
目前基层公路部门的职教工作,几乎没有适用自身发展的培训资源,缺乏完善配套的专门培训机构、规划和人员自身需求。职工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依赖于上级的行政行为,实际操作上往往采取的是上级定指标,下级按部就班、生搬硬套等不良现象,这种与单位需求和个人职业发展相脱节的培训模式,使职教工作陷于被动,职工学习缺乏主动。
在当前公路改革转型条件下,如果只单纯倡导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而不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物质条件、对岗位的热爱、对公平竞争和发挥自己才能的追求,解决职工真正关心的后顾之忧,就会使职工教育失去作用。
在用人机制上仍不尽配套,人才未能充分利用、专业调配不尽合理、学非所用的现象仍然存在,制约了公路职工主动参学敬业的积极性。
(三)目标和效应尚未统一
说起提高职工素质,人人都说重要,但落实到具体操作中尤其是涉及人员资金时,基层单位却难以真正到位。拟定计划设定目标往往把建养收管定为硬指标,职教工作便成了软任务,职教考核兑现更是流于形式,基层一线也就大打折扣,导致部门制定的教育培训计划目标很难落实。
针对公路行业职工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如不及时建立公路职工终身教育体系,对公路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技术培训,公路职工原有的知识、技术、经验就远远不能适应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公路职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将寸步难行。
(四)观念和模式尚未统一
人们通常把职工教育看成一种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对其功能的认识也主要基于其补充的考虑。观念上的局限性已经严重阻碍了公路职工教育的发展。当前,把文凭、职称作为职工晋升工资、提干的主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选拔人才、提高整个公路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片面以文凭、职称选人用人,不仅抹杀了部分有能力但学历不高、水平高但职称低的人才,从而造成了职工对高学历、高职称的盲目追求。另外,各单位往往只重视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忽视了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科学文化的学习;只重视应知应会内容的培训,忽视了职工发展潜能的发掘,职工学习精神、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学历证书的取得,忽视了学习效果的检验。这些错误的教育观念导致职工对教育培训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功利、趋于浮躁的心态占了上风,无疑对职工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当前,公路系统职工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素质有高有低。而公路职工教育仍然停留在课堂面授文化知识,“一人讲、大家听”的“灌输式”教育,缺少“互动”。此外,职工教育培训没有做到既关注全体职工的共性,又关注职工不同岗位的个性。从目前来看,单一的培训模式、方法无法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职工教育的培训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综上所述,大力发展职工教育是振兴公路事业的必由之路,同时职工教育工作只有为公路事业发展服务,才能得到各级领导和职工的认可。公路部门同时也在积极寻求摆脱职工教育困境求得发展的良策。
二、单位此项工作发展情况
我局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克服了过去的照本宣讲,坚持以个人自学为主,集体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开座谈会、读书会、专题讨论会等形式和方法穿插运用,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其有效性和针对性,使得建、养、征、管、三产开发等各项工作都上层次、上水平。
在政治培训中,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研究,并结合工作实际和个人思想状况,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常写学习心得,剖析自我,寻找差距,改进和端正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各种业余、脱产学习,积极参与各种有益活动,提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
在业务培训中,加强市场经济、公路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使之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借鉴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开展学习调研活动,强化对建、养、管岗前培训,引导职工爱岗敬业,热情服务,树立公路良好形象,使服务“窗口”成为展示公路文明的一个“闪光点”。
在用人制度方面,注重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重用积极投身一线施工,不怕苦、不怕累的人员;重用扎实肯干、口碑好的人员;重用给单位创造利益的人员;把德才兼备、踏实工作的年轻人,吸纳为党员,提拔到适合发挥才干的重要岗位上来,积极搭建发展平台,决不埋没有志之士取得的成绩,使他们把足够的干劲和激情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对中层领导实行为期一年的聘任制管理。健全和完善用人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是东昌府公路局一贯的追求。
1 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误区
1.1 不能简单地就抓职工教育培训而抓职工教育培训。职工教育培训在企业中实际上是融合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它的出发点要立足于企业主营业务的需求,不能把职工教育培训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割裂。
1.2 防止一哄而上。搞活动与抓培训要严格区分,区别对待,特别是有时牵头部门不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关部门进行安排,基层单位疲于应付,培训目的不明确,培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教育培训作用的发挥。
1.3 教育培训不是举办学习班和竞赛,更不是组织职工看几个案例就简单了事,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制度,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丰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将责任落到实处。
那么如何搞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呢?
①培训思维上要有创新。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好坏取决于企业领导的认识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者观念的改变。本人2009年在一个企业标准化管理学习班中,老师提出了一个职工教育培训全新的概念,他认为职工教育培训是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一个子系统,而大多数企业都把职工教育培训从生产经营工作脱离出来,从根本上制约了职工教育培训在企业中的作用。②培训人员上的创新。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若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培训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造成心理不平衡,认为只有能力水平低、业务不精湛的员工才被培训,进而导致员工对培训的误解。通过对干部、员工的培训模式进行统一,让接受培训的员工感到平等与尊重,进而激发员工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升培训的效果和成效。③创新培训方式。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对培训方式与内容进行创新。传统的培训主要以固定的授课为主,老师不停地讲,员工在下面被动地听,老师的专业素质、授课水平、学员的心态和个人素质等影响着培训的效果。④不断创新完善专、兼职教师制度。建立和完善兼职教师制度,将专、兼职教师进行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培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在这方面企业应与当地劳动部门进行沟通和联系,通过邀请专家和专业老师做兼职教师进行授课,进而实现以教促学的目的。
2 工作中需要处理的关系
①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由于生产经营任务繁重,工学矛盾日益突出,职工有参加培训的愿望却没有参加培训的时间,特别是生产骨干,要停下工作参加培训非常困难,这样势必造成恶性循环,越是生产骨干越没有机会学习新技术,技术的停滞就会反过来影响生产,这是企业必须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②正确处理教育培训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提炼出来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通常是企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因此教育培训应当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一种措施或途径,不断完善教育培训内容、方式、方法,理清程序,收到效果。③处理好教育培训与岗位技术、技能需求的关系。培训教育要找准切入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以职工岗位行为规范训练为基础,注重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对新进员工要进行经营理念、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④处理好教育培训与生产经营的关系。教育培训第一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同时使用规范的培训标准,建立教育培训档案,重点培训主要工种。
3 职工教育培训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做好职工教育培训,提高全体职工的素质是企业一项日常性和基础性工作,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大重要法宝。企业要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到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针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采取对策,加强和改进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对如何做好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笔者谈一些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都是从职工的培养和竞争开始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港务新设备不断投入使用,如果企业职工不能很好使用这些设备,就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与竞争对手相比就失去了竞争力。可以说现代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已经关乎企业实力与潜力、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可以防止职工技能的退化,又可以丰富职工的专业知识,增强业务能力,有利于职工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职工来说,加强教育培训,去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多方面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的环境,实现自身价值。
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针对性不够强。部分企业开展教育培训,不问需求,不选对象,不计成本,不讲实效,缺少挑战意识,只求完成任务,培训内容空泛,形式的东西大于实际的收效,没有必要的激励措施,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二)方式过于简单。在培训方式上,以课堂传授为主,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说教和灌输式教学方式,形式单一,教学过程中实践锻炼少、案例分析少、调查研究少,很容易使职工对培训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三)缺乏激励机制。教育培训职工参加完必要的教育培训后,没有考核评价,不能把教育培训好坏作为晋升技能等级和评先选模的重要条件,使职工感觉参加培训与不参加培训一个样,导致参加培训职工的学习热情不高。
(四)师资力量薄弱。企业内部培训教师多是各岗位的优秀工作人员,他们的培训技能、方法、理论等方面仍比较有限,日常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是有培训任务时才临时抽出来当培训教师,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认真做好职工教育培训方案,因此在源头很难保证教育培训的效果,致使职工培训流于形式。
三、做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办法
(一)转变思想观念。要高度重视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把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加大职工培训宣传力度,让职工培训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营造一个人人想培训、人人要培训的良好培训氛围,总结推广企业个人培训成才典型,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要严格落实培训计划,分解培训目标,把职工培训工作落实到班组。对不重视教育培训工作和完不成培训任务的部门或个人,要进行责任追究。要建立健全各种教育培训规章制度,为职工培训教育提供人力、 物力和财力保障。
(二)提高培训效果。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教育培训原则,有针对性的设置培训课程、制订培训内容,使日常培训工作与职工岗位需要相一致,确保职工学有所用,避免“空对空”的培训现象出现,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层领导的教育培训注重政策理论,增强他们的宏观把握能力和决策分析能力,提升驾驭全局的能力。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注重紧密联系实际。重点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管理方法、执行力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对工作的有效执行。普通职工,重点是岗位培训。按照岗位规范要求,抓好企业职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专业理论培训工作,重点要抓好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使特种作业人员都能达到企业所需要,持证上岗。
(三)完善培训制度。要不断完善职工教育培训制度,推动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一是要完善教育培训考核机制。将教育培训纳入绩效考核、等级晋升、评优评先等与职工利益相关的标准当中去,激励职工积极参与教育培训工作,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二是要完善教育培训跟踪机制。建立培训师资料库,培训教材库、教案库和试题库,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全面掌握员工培训情况。避免重复培训相同内容,要定期分析职工受培训后的成效,便于今后对不足的地方的强化培训工作。
(四)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形式,激发员工学习热情。一是分散式培训。利用各分公司、工班间休时间,充分发挥基层培训体系的作用,使职工能够得到知识更新和业务提高。二是互动式培训。要改变以往把职工集中在教室的传统单向封闭式教学模式,突出职工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通过图片、视频、幻灯片、互联网、展板等各种手段进行展示式培训,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互动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职工学习兴趣。三是实际操作的指导教学。组织一些到现场参观学习活动、开展一些技能竞赛、导师带徒等形式的活动。要针对生产中的典型案例、关键问题,组织职工进行现场分析,进一步提高职工识别、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