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通信网络范文

现代通信网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通信网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通信网络

第1篇:现代通信网络范文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络;安全风险;安全机制;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9.5;TN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2-0000-01

信息安全是数字化通信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特别是用户数量非常大、应用场景非常广泛的移动通信领域,保障网络的通信安全尤为重要。移动通信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数据量大,内容私密性高等特点,一旦出现信息泄露,则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想象的。为保障移动通信网络的信息安全,就必须采用高安全性和高可靠度的加密技术对所传输的信息进行处理。

一、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安全问题现状

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其应用过程中,多种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特别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推广与普及更是为网络安全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具体来说,移动通信网络中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存在于终端设备、接入网和核心网等三部分。

在终端安全方面,使用智能操作系统的终端数量越来越多,应用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其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成为了可被利用的工具,可对无线接入网、核心网设备以及其他终端节点等进行攻击,如针对终端用户信息的窃取和篡改、针对用户通信和网络访问的数据窃听、针对终端操作系统的破坏和修改、针对终端存储数据的破坏等。

在接入网安全方面,移动通信系统的特性决定了用户信息是经由开放的信道进行传输的,所传输的数据非常容易被截取或攻击,无论是在GSM网络中,还是在3G网络中,用户终端接入网络时的认证过程或传输内容都非常容易被外界截获。虽然3G网络在用户认证和数据加密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和改进,但是新型的,通过欺骗认证获取终端信息的方式也得到了改进,用户仍旧会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如非授权数据的非法获取、数据完整性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相关业务非法访问攻击、主动用户身份捕获攻击、针对性的加密流程破解等。

在核心网安全方面,现有的3G技术均着重对网络接入和加密机制等安全内容进行了定义,但是由于需要保证一定程度的兼容性和过渡性,故3G网络内的核心网面临安全威胁的情况依然存在,特别是未来核心网向全IP网的过渡,更是会将IP网络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和漏洞引入到移动通信网络中,如通过冒充窃取或非法访问获得用户数据、篡改用户通信消息、伪装或干扰用户正常通信服务、对非授权业务进行非法访问、利用信令漏洞进行安全攻击、利用IP攻击方式对核心网进行攻击等。

二、移动通信网络安全目标

针对上述问题,在应用相关的安全技术对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优化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目标出发,针对性地建立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安全防护机制。(1)保证与用户相关的信息不被误用和盗用;(2)保证移动通信网络环境内的资源和业务得到有效保护;(3)保证网络标准化内容中具有一个或多个可广泛应用的高强度加密算法;(4)保证3GPP安全特征、机制和实现能被扩展和加强,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更新性;(5)保证相关功能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三、移动通信网络安全关键技术

(一)网络规划

移动通信网络具有区域性、层次性等特点,其在规划过程中就应该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特别是在边界区域或衔接位置更应该做好相应的网络保护与整合工作。如使用IP分配技术将移动通信网络按照网络类型、服务区域等分为多个可隔离的区域,这样既能够缓解系统所面临的通信压力,还能够解决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避免网络安全威胁的进一步扩大。

(二)信息加密

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可以有效保护无线信道中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移动网络的通信链路具有非常高的开放性,不法分子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取无线信道中传输的数据。若采用高强度的加密算法和通信机制对用户基本信息、网络参数、通信数据等进行加密保护,可以将所传输的数据转化为不可识别的密文信息,即便发生窃听等入侵行为也无法获得真正的传输报文,从而实现信息的安全保护。移动通信中的加密技术主要集中在公钥加密方面。

(三)身份认证和安全协议

利用身份认证可以对接入网络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避免非授权用户接入网络,进一步防止其他恶意攻击行为的出现。移动通信中的身份认证和安全协议技术有IMSI认证协议、TMSI认证协议、密钥协商协议等。这些协议不仅能够完成用户身份的验证还能够有效保障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做到一次完整信令过程加密,还能够通过双向认证或单向认证等确保通信链路的安全性和信息交换的可靠性。

(四)信息过滤

信息过滤规则和技术可以将移动通信网络内的无用信息、垃圾信息、虚假信息、恶意信息等滤除或屏蔽,提升移动网络的有效载荷,避免上述信息过多的占用系统资源,甚至导致网络拥塞,影响用户通信质量。信息过滤的效果好坏是由信息类型识别结果所决定的,故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定一套完备的信息过滤规则。

(五)多信道传输

多信道传输技术可以将通信数据分散到多个信道中进行传递,若希望获取完整的数据内容需要同时获得所使用多个信道的数据信息,只截获部分信道数据是无法获得完整的传输内容的。该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恶意安全攻击行为的成功概率,减少因信息泄露所带来的安全风险。

四、总结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网络通信安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保证无线通信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必须立足无线通信网络的开放性这一特点,选用有效的安全技术和安全规则对网络安全进行完善和补充,保障移动网络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考文献:

[1]孔祥浩.关于3G通信网络安全问题的探讨[J].电脑与电信,2010(01).

[2]沈立武.3G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安全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2).

第2篇:现代通信网络范文

对于广播电台而言,现场直播技术的应用,使得广播电台的节目质量以及收视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通过现场直播可以直接连接节目现场,实时传回信号,再将信号解析之后传给听众。目前,电台现场直播可以利用现在通信良好的网络技术传输音频信号,充分利用电话线路、无线音频传输器(内置GSM模块)、互联网、3G、4G网络、调频广播等多重技术传输体系,实现音频信号灵活、可靠的回传。现代通信网络的应用,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广播电台现场直播信号的传输质量。 

一、电台户外直播的特点 

电台的户外直播节目可以给人们及时传回各种广播节目信号,让受众人群在第一时间收听相关信息。但由于户外直播节目经常要更换地点,不同的地方信号质量不同,如何将节目信号顺利地传输回直播间进行解码播出,是广播电台考虑的重点问题。在直播节目中,必须找到合适的传输方式才能将音频信号高质量的传回直播室进行现场直播,户外直播节目的信号也不断改变,从最初的双路数字电话传输器拨号回传音频信号,发展到现在的通信传播,利用光纤、调频无线、微波、互联网等进行信号回传,加上互联网音频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直播节目的信号传输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在大多数户外直播中广播电台保留数字电话传输和互联网ip音频传输,这种传播方式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可靠。 

二、现代通信网络在电台现场直播中的应用 

现代通信技术在电台现场直播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传输效率,减少设备传输故障,当前广播电台现场直播中常用的通信传输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普通电话线传送数字音频信号 

国内大多数地区,电话通信都采用了先进的数字程控通信系统,构建了高质量的通信网络,这也为广播节目的音频信号传输提供了渠道和平台。将电话通信线路应用到电台节目的传输过程中,是在普通电话线上进行数字化编辑而成的一种信号传输系统,是利用整个编码终端,采用特殊算法,对音频信号进行解码,从而同时传送和接收音频信号的过程。在这种传输线路中,通过一条标准的电话线路对节目现场的音频信号进行传输,而且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双向传输,频响可达30Hz~15Hz。通过电话线进行信号传输的优势在于传输信号的音质好,操作简单。但是在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时候必须要进行数据压缩,而且要求电话线路必须要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如果压缩率太高,传输就不稳定,需要降低传输速率,但传输效率太低又会影响节目的播出,所以要确保信号传输路线即使在最低传输速率下,也有30Hz~7Hz超过模拟耦合器的传输带宽。当前昭通广播电台使用COMREX和Lieline音频信号传输器作为户外直播信号传送到直播室的备份信号,这些传输器操作简单,传输效果好。 

2.采用多种传输方式 

在实际信号的传输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节目现场以及传输要求,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例如在移动直播过程中,由于需要随时移动,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要求很高,调音台的输出信号直接送入300W调频发射机,经圆极化、吸盘式鞭状天线发射,车队车辆通过车载接收机收听,有效覆盖半径达2Km。在远程现场传输过程中,现场信号经数字压缩处理后通过无线传输器进行回传,电台播出机房进行信号解压处理还原后进行转播,信号回传距离不受限制。 

3. 3G和4G网络的应用 

3G和4G网络是电话通信领域中的创新,相对于传统的2G网络,3G和4G网络的传输更稳定、传输速度更快、传输效果更好。在广播电台的节目信号传输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及3G、4G无线传输系统进行音频编码传输,可以极大地提高信号传输水平。当前昭通广播电台对3G和4G网络的应用较多,例如某次户外现场直播中,该台采用的主要传输方式为4G传输报道系统,利用无线和互联网回传给节目直播间。在信号的传输上,充分利用了4G良好的语音、信号稳定、移动性能和高速数据传输性能技术,提高了现场直播效果。通过这次大型的户外直播活动,3G和4G网络在应用4G技术传输电台节目信号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也给电台广播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为3G和4G网络的户外直播活动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在4G网络普及的时代,具有图形化用户界面(GUI)设置,使得直播间节省了很大的空间。4G传输网络的应用,必须要有车载调频发射机,实现移动传输,车载调频发射机由两个调频频点单独或互为备份发射设备,供随行广播移动接收,在车顶安装天线馈线插座,用于连接圆极化和小型吸盘式天线,吸盘式天线用于移动直播发射以及无线话筒、调频接收机接收信号。为了将现场的信号及时传回直播间,每个传输器还带有两个扩展槽,能够兼容POTS、ISDN或GSM模块。它们也可以通过设置IP并通过RJ45 接口进行LAN连接。因些,使用者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简便的选择通讯媒体方式。 

4.使用特定的IP或MAC地址的无线网络进行传输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特定的IP或MAC地址的无线网络进行现场直播信号的传输,其传输过程更稳定、传输效果更佳。利用特定的IP或MAC地址的无线网络进行传输的时候,首先将一个静态私人IP地址编入到传输器上,启动无线网络的时候使用这个IP地址,或者编入独一无二的Tieline传输器的MAC地址。在使用无线网络传输的时候,有一部分因素会影响无线的传输质量,例如很难在使用无线协议的时候提高网络速度,网络传输速度一般都不会达到最高状态,影响网络传输速度的因素有适配器界面、与无线网络的距离、连接到网络的用户数量、信息长度、信息包冲突的数量等。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广播电台技术的不断更新,不断提高现场直播音频传输质量,在现场直播过程中要及时将节目现场的信号传输回直播间,进行解码之后及时让听众收听。在现场直播传播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通信网络进行传播,提高传播稳定性、传播速度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玉林,邓丽玲,杨祎.利用互联网实现现场直播的音频传输[J].西部广播电视,2013(01) 

第3篇:现代通信网络范文

【关键词】信息监控;网络安全;WinPcap;多模式匹配算法

一、引言

开发该系统的目的是由于现代网络的发展速度太快,通过这种媒体途径不良信息的话将给社会的政治、经济、精神文明等方面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然而我国的网络信息监测方面开发和使用监测系统起步较晚,且以往的各种网络安全检测工具都无法满足对现代网络信息内容的监测需要,近期国内我也出现了一些安全工具但是功能有限,或者是根本无法满足对信息内容的监测。因此,目前急需一个拥有自主版权的并能够满足高速网络环境下的网络信息内容监测系统。

二、网络信息监控的实现方法

网络信息监控实现方法分为三种:

(1)对网络服务或者网络服务日志的信息监控程序

网络服务是指使用各种服务器所提供的修改各种服务器的程序或软件,在其中嵌入特殊信息过滤代从而使服务器上的程序具备对信息监测和过滤的功能。

(2)服务器技术的信息监控

使用多个服务器组成服务器集群并提供信息监控和过滤服务,这是一种规则过滤技术。很多交换机就是使用这种技术充当防火墙,其原理是当信息流进入proxy后,必须通过过滤器的过滤后才能进行信息转发。依据规则集合库中的规则对信息进行过滤其中合法信息通过服务器转发到用户,而非法信息被抛弃。

(3)信息监控技术——SNIFFER

首先在硬件上给边界路由器设置一个或多个监听端口,用来捕获经过边界路由器的所有数据报。许多网络设备已经从硬件上支持和使用类似数据捕获的功能,通过端口映射的方式可以获取通过交换机的所有数据报文。Sniffer具备的最大的优点也是与前两种信息监测技术所不同的地方,就是对网络的性能无影响。

三、设计网络信息监控系统的思路

从三个层面进行系统设计的思路:

(1)首先在网络的链路层采用sniffer技术或通过网络探针技术捕获经过边界路由器上的所有数据报。

(2)其次是在网络层采用TCP/IP协议软件的实现方式处理数据包,具体的处理方式如下:a)首先对有分片的数据报进行IP层的重组,使之成为完整的IP数据报;b)然后在TCP层进行数据报的还原,使之还原为原始传输内容的数据;c)再根据其具体的应用层协议对数据进行还原分析。

(3)最后对已经过应用层协议还原的数据进行特征关键字匹配,从而完成对信息内容的监测。

四、网络信息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结构

网络信息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有两种实现结构:一种是在边界路由器和内网之间设置类似防火墙的监控主机,可以对出入的所有数据包进行检查、拦截和阻断,但是高速网络下很容易影响网络性能和网络带宽;另一种方案是监听方式,也就是所谓的sniffer方式,传统的方式是把一台主机的网卡设置成混杂模式,可以接受局域网所有的广播报,现在的方式是采用支持探针技术的交换机的端口映射技术,采用监听方式对原有网络设置不做任何改动,也不影响网络带宽,若监控主机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也不会影响网络的正常活动。

如图1所示,本系统采用监听方式中的探针方式,支持探针技术的交换机可以映射一个交换机的端口出来转发所有经过交换机的数据包,由一台主机设置混杂模式网卡来专门接收转发的数据包。由于在高速网络环境下接收数据包的主机如果独立完成数据包的重组和内容的监测,必定负载很重,导致丢包率高。因此在数据处理和信息监测模块采用负载均衡的分布式集群结构,交换机转发的数据由数据接收机接收,数据接收机负责负载均衡的策略分配和监测集群中各个机器的负载,接收数据后再转发给集群中的各个机器进行数据包处理和信息监测。同传统的网络信息监控系统相比,分布式结构能更好得实现系统的实时性、规模的可扩充性,更能满足高速网络和多种协议信息监测的需要。

五、系统功能的实现

网络信息监控本质上就是要对网络中的数据进行监查对比,以实现监控目的。为了得到每一个具体的网络包数据,就需要将流经网络的所有数据截获下来,如何能够快速和高效的将流经网络的数据包截获是系统实现的关键。然后,对截获的数据进行进分离,应用还原技术对数据进行对比,通过信息监控策略和模式匹配算法实现信息监控,主要实现以下各个功能模块。

1.数据捕获的实现

网络底层信息监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一种是利用以太网络的广播特性,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设置路由器的监听端口实现,两种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情况。

2.网络协议分析及实现

将符合截获原则的数据截取,并过滤掉不需要的数据报本机在与连接的源端和目的端都没有TCP连接的情况下实现一个简化的TCP/IP协议组。对于网络信息监控系统来说,面对的是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一个完整的物理层的以太帧实际上是由四部分组成,首先头部是以太网的原始MAC地址头,然后是IP数据报头,然后是TCP/UDP的数据报头,最后才是实际的数据。图2是一个实际的数据报头的结构。

3.TCP还原的实现

TCP还原实现的方法和IP重组是类似的,就是对接受到的数据报如果是属于同一个TCP连接的要用一个排序树按照数据报的Sequence排序起来。然后只需要对这个排序树进行遍历就能够实现TCP的还原。对TCP的还原就是对iptree进行遍历的过程,按照sequence从小到大把相应的属于同一个TCP的IP数据报的内容进行还原。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设计捕获到数据的详细信息和信息的还原结果界面如图3所示,实现了对数据报详细信息的分析。对截获的数据进行内容的还原,还原后的结果进行监测以及在进行数据捕获时客户端和服务端间使用的命令情况。

4.应用层协议分析模块的实现

(1)HTTP协议分析设计与实现

通过对截获的原始数据的分析,要浏览一个网页,通常要建立多个连接以加快传送速度。因此,确定哪些连接(指利用该连接传送的内容)属于哪一个网页就成为HTTP还原的核心问题。

a)端口的单调递增性和局部性

从客户端浏览器向HTTP服务器发送第一个请求开始,操作系统为后续连接分配的端口号单调递增,而且具有局部性特征,即所分配的端口号相对连续,偶尔有跳跃。

b)原始数据的组织方式

a)SMTP协议分析

在系统中主要是监听邮件的内容,对邮件的内容进行分析,因此当分析到SMTP的“Data”的命令报文时[1],对后面发送的数据进行捕获,然后获得发送邮件的数据,再对整个邮件的数据进行语法分析,对于编码的部分进行解码,从而获得整个邮件的相关信息。

b)POP3协议分析

在系统中重点考虑Retr命令,因为它的出现代表着协议状态进入了数据传送的阶段,通过对它后面的数据包分析可以得到完整的用户邮件数据。

参考文献

[1]王军华,秦本涛.一个基于简单实验条件下邮件传输服务实验的设计[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6(8).

[2]蒋少华,姚娟,胡华平.分布式IDS的报警关联定义[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6(6).

[3]闵联营,赵婷婷.模式匹配算法的研究与改进[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6(8).

作者简介:

第4篇:现代通信网络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全球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的影响并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之一,它的稳定与发展更离不开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持,更多的创新技术的交流与模拟演练,办公场所的计算机信息化,快捷有效的智能应急处理措施,动态的监督管理以及生产工具的电子机械化等等,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技术水平,促进企业工程安全的保障措施改善,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得企业更加能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目前国内建筑企业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水平还比较低,存在明显的局限和不足,相对于国外建筑企业,应用信息技术较早并且成功的经验较多,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认识,重视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一、网络信息化化技术在建筑企业工程管理领域的作用

网路信息化主要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产品、设备、人员、资金、市场等企业资源有效地集成起来,采用各种类型的合作形式,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素质员工为核心的敏捷制造企业运作模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与网络智能化是指从建筑企业规划、设计、建筑施工、竣工验收等整个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逐步提高建筑业集约化经营管理程度,使信息对建筑业的贡献达到较高水平的过程。建筑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信息网路化技术现代化工程管理,首先缩短了工程建设企业的各种业务活动的时间,提高了企业业务流程的效率。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微观决策宏观化,宏观决策微观化,直接导致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结构的改革。

二、我国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网络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的大型建筑企业,在信息化的道路上有快有慢、程度不同,从目前来看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办公的计算机自动化,利用包括投标、预算现场管理等各类单项工具式软件,网络信息的宣传与浏览,大型构件安装等自动调控技术,但是总的来说,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方案单一,没有制定一个统一模式规划,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重视程度不高,推广化力度不够,无统一的指导部门和中介。企业信息技术基础薄弱,装备落后及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许多硬件设施跟不上,造成管理还依旧传统模式,不能较好的实现动态跟踪管理。

2.应用专业软件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财务、预算软件上,且以单机版为主,没能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自动传递。

3.信息基础平台不健全,不论政府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大都以信息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以企业管理诊断和重组为特长的咨询机构太少。

4.社会相关信息化服务机构不健全,包括Internet普及率及上网速率、电子商务、安全机制、法律环境等还有待于提高。

三、网络信息技术如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更好的运用与发展

1.硬件方面

1.1加大资金和装备的投入和人员素质的提高。企业应从深度和思想认识上重视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不仅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项目部技术人员,结构也不尽合理。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建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缺乏,许多在岗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把握能力较低。

1.2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加快相关软件的推广运用,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

2.软件方面

2.1 加快国产软件和信息系统的开发。我国的项目管理软件还处于发展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管理软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受环境因素影响比较严重的建筑行业,就更需要加快有关信息软件和系统的开发。比如市政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很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地质情况、施工时间限制、噪音和环保要求等限制,而这些限制将会影响到工程进度、资金预算等,如果单纯利用国外软件,往往难以调整这些未知的参数,并且价格一般都十分昂贵。因此,应加快开发适应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需要的建筑管理软件和相应的信息系统。并且在软件和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应该重视软件和系统的可操作性,降低操作难度,便于信息系统在不同规模的建筑企业中的普及应用。

2.2 研究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支撑企业的集约化管理和持续发展,初步建立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等企业层面的信息系统,实现与企业和项目管理等信息系统的集成,提升企业决策水平和集中管控能力。通过 ERP 建立新的经营思维,将建造过程所流通的各种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人力、机具、信息甚至财务交易等相关业务组成完整的网络,将其运作变成一个连续的过程,将规划、设计、概算、发包、采购、建造、验收、结算等归结成一连串能够随时互动的经营功能,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迅速掌握企业内部经营现状和资源运用速度和情况,从而提高建造速度、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3.加强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加强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关键技术的研究,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可以利用语音识别技术、EDI、MIS 系统等信息技术进行工程管理。如在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管理时,可以利用EDI 系统对购买工程使用材料进行管理,减少了各种票据、单证、报表等纸张文件的使用,及由此带来的大量人工处理; 准确率高,避免了纸张文件处理中,大量相同数据的多次重复输入造成的差错,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4.强化项目管理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提高信息化意识是做好信息化工作的保证。对信息化观念淡薄的人员,加大对实施建筑业信息化意义与作用的宣传教育。用事实证明信息化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减少失误和浪费,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管理过程中,使用信息系统存储工程文档,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积极推动信息化,让各参与方尤其是业主感受并认可信息化的重要性。

5.自上而下为项目管理信息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健康的外部环境对推动项目管理信息化至关重要。应加大因特网的普及率,提高网速,政府及部门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化规程,并立法加以保障,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立发展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平台。

结束语:

我国建筑企业大都采用集团化运作,多元化的工程项目管理将对企业信息化与网络化建设有大量的需求,信息网络化在我国建筑行业应当大有作为。信息网络化是传统建筑企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未来几年我国建筑业信息化与网络化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会有大的提高,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世界的挑战,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治国. 建筑企业信息化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06.

第5篇:现代通信网络范文

关键词:非对称信道编码;网络编码;联合译码

无线通信系统具有无线通信的开放性特点,可以有效地使用网络编码,转发收到的信息不是简单地存储在通信节点,代码接收信息,然后发送。在目的节点,通过信息本身保存和编码接收的信息可以通过所需的信息恢复。

1卫星通信中的差错控制机制

距离很远的传输数字卫星通信系统,由于噪声,干扰和衰落的影响,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失真。这就要求信号能量应该尽可能的大,因为卫星的体积和负载和其他方面的限制,不能给信号提供太多的能量,因此,要求误差控制方法的使用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以保证误码率在允许范围内。

在卫星ATM宽带网络中,差错控制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选择性重发协议(SRQ)、前向差错控制(FEC)、多站分集的自动反馈重发。

1.1选择性重发协议

网络传输中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延迟误差卫星链路控制,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必须使用窗口滑动协议。在窗口滑动协议,有解决误差的2种方法:后退协议和SRQ框架协议。回来时的检测误差的框架协议,简单的框架都废弃后,不发送确认,发送方超时将丢弃帧开始重发所有未确认的帧。网络服务请求数字协议是在所有的右框坏帧被存储起来,发送端就损坏的帧重发。网络服务请求数字协议的主要优点是本着实用新型的理念将具有唯一的错误帧的重传,可节省卫星链路的带宽,效率高;缺点是组织复杂和敏感的记忆。在高误码率的情况下,需要占用更多的物理内存,以实现正确的帧存储。由于重传的需要,使用SRQ自编协议延迟会增加,会改变,因此,SRQ协议不适合用于恒定比特率(CBR)服务。

1.2前向差错控制(FEC)

FEC是指代码信息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中,控制模式可以自动根据编码原理误差修正一定的传动误差。在卫星传输的ATM宽带网络,FEC机制可以将在物理层,AAL层和高层。用于FEC的物理层可以对失去的信息进行修补,也用于高层在FEC数字协议不能纠正错误的前提下使用。通过对错误恢复的锗必须等待的时间大大增加其他网络校正方法的使用,导致在传输量减少与选择性重发协议相比,FEC需要信息通量消耗大。它具有较短的延迟的优势,和延迟固定的优势,所以FEC比SRQ更适合实时语音服务。

1.3多站分集的自动反馈重发

在通信卫星领域,多样性是提高链路的可靠性和减少电力需求常用的方法,在正确卫星信道下,它也是一种强大的差错整理抑制技术。在卫星ATM网络的多通道播出时,多样性相当于一个空间,在下行卫星信道噪声限值和每个通信站相互独立的条件下,多样性增益分集是可能的。

错误控制的自动反馈重传是利用卫星ATM网络的多台多样性的概念,全面站接收ATM组播信息在检测PDU错误,它将发送一个ARQ请求相同的互连在地面站的广播范围的多点,为在本地环境中的错误恢复,如果还有通过反向链路重发请求是错误的。这种自适应差错控制卫星误差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它可以与ATM协议及其与企业根据自适应改变控制参数类型错误,需要非常适合于多媒体业务和高速数据传输,是实现卫星ATM宽带网络的重要保证。现在,差错控制技术已成功地应用在信中的卫星通信和数据,从而促进发展卫星通信和数据通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移动通信中纠错编程技术

移动通信的巨大优势在于在它可以提供灵活、高效的无线通信,接打电话不需要电缆作为传输媒介,它非常适合信息社会的发展。但同时,这也使得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发展比有线通信系统的发展更复杂更具有挑战性。因为无线传输不仅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引起的能量损失,并且由于多径效应的影响,快速衰落的多普勒频移信号的数据效应,程序代码之间的干扰和信号的严重失真,极大地影响了通信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直在探索各种先进的通讯技术方法来提高移动通信的性能及效果。

2.1在移动通信信号系统中的准蜂窝系统的数字仿真

BCH编程中,网络信道主要是传输业务模拟调频电话和少量的模拟信号,因此不应用数字编程处理技术。而控制信道传输数字信号,并进行数字调制和纠错编程。以欧洲的系统为例,采用FSK调制,8Kb/s基站传输速率是用BCH(40,28)编码,汉字距离d=5,有正确的2位随机错误编程的能力。后重复5次,以提高抗干扰,抗衰落能力;采用BCH码的移动站(48,36)进行纠错编码,汉明距离d=5,能纠正2个随机错误或正确的1和2个错误检测,并重复5次发送。需要提高卫星数字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以及有效的纠错程序。

2.2窄带CDMA系统(IS-95)中的FEC编码

移动通信CDMA系统是一个白干扰的系统,所以对多用户干扰(MUI)FEC数字协议和多径衰落是非常重要的。移动CDMA纠错数字协议系统根据正向和反向链路的设计,包括卷积编码,交织,CRC校验。这种卫星信息传输是在导向频率信道和前向链路的同步频率上,寻呼频率和正向业务频率的信息应在传输之前(2,1,9)卷积数字协议,卷积数字协议的生成函数=(111101011)和G1=(101110001);然后,在重传的1流同步频率符号,16×8块交织;服务率和寻呼的.8kbps/2.4kbps/1.2kbps流量频率符号,分别为1/3/7的重传(9.6kbps数据流不重发),然后24×16的块交织。反向链路包括业务频谱和接入频谱生成函数:G0=(101101111)=(110110011),G1和G2=(111001001)。然后,接入卫星传输数字频谱后重发,重发的32×18交织器;以同样的方式与交织的反向业务信道,然后32×18。如果纠错编码和扩频调制的整体考虑,可以把传播作为内码,和信道码作为外码。以移动通信数据的连接为例,数字协议编程以及交织正交扩频64阶沃尔什函数,然后2长码直接序列扩频1周期。相干或非相干RAKE接收机的接收分集接收系统(信息最大码字比特)可以使用最大相关数值或以相关矢量表示。然后发送到外部SOVA编码器和交织器进行卫星数字编程发送。

2.33G中的Turbo码

Turbo码是由Berrou称为并行级联卷积码理论和thtimajshima 1993年首次提出的理论。通过交织器的两个递归编程系统并行联级Turbo码的编程器的解编程器,解编程器是两个分量译编程器之间的迭代,消除正反馈解编程器之间的外部信息传输,解编程器工作过程类似于涡轮,所以图像称为Turbo码。解编程器包括信息位和校验位输出,它代表了编码率为1/3。轮流删除两个奇偶校验位可以率为1/2码。奇偶发生器不同或不同的删除方式可以得到不同速率的Turbo码。在伪随机交织器在第二奇偶发生器rearrange信息序列。Turbo译编程器的程序代码转换的关键因素是一个出色的性能和组件描述DEC1分别描述DEC2解码地图或使用SOVA算法。MAP最大后验概率算法的维特比译码算法的复杂度比在3以上的时报、传统的卷积码只在0.5dB的增益,可提供每一个涡轮解码器,它映射的最大,这一点在低信噪比和迭代解码的条件是关键因素。在一般的应用程序,logarithm的MAP算法,即LOG-MAP算法的最小二乘法,最为加法操作,可以减少计算的复杂性,使得硬件实现成为可能。

第6篇:现代通信网络范文

关键词:主动防御技术;通信网络;安全保障工程

通信网络的概念不仅仅是电话、短信这样简单的活动,随着“互联网+”的进程不断深化,使得现代生活方方面面都逐渐转移到了网络上,通信技术能够实现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金融交易等活动在网络平台以电子货币的形式进行交易,这些交易本身就代表了巨大的资金流动、国家政策、个人隐私以及个人的财产。所以一旦网络防御不到位,当不法分字入侵之时不止会造成网络停止运行,还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现代的通信网络对于网络的安全保障有着前所未有迫切需求。

1 现代通信网络入侵特点概述

犯罪分子的犯罪技术随着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发展也水涨船高,这就给维护网络安全带来了难度。分析近几年的网络犯罪,不难发现当前的网络犯罪逐渐显现出周期长、波及范围大、入侵方式不可预期的特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下面就这几方面的犯罪趋势进行分析。

1.1 周期变长

电子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病毒、木马的编写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些威胁因素在通信网络中隐藏的时间也变得更长。调查结束显示,病毒、木马的潜伏时间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之前几毫秒已经发展到现今以年为单位的潜伏周期。并且隐藏的方式也可谓是无孔不入,一张图片,一个文本,一段视频都能成为病毒的藏身之所。

1.2 波及范围大

网络通信技术不断的更新换代,大大增加信息的传播速度,但同时也无形中使得病毒的扩散更加不易控制,现阶段,一旦病毒被激活就有可能依托现在网络的飞速传输速度,在短时间快速的传播,使大范围的用户受到影响,给通信安全带来巨大影响。

1.3 进攻手段不可预期

现代电子设备类型做种多样,和通信网络相连的除了传统的台式电脑之外还有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多种更多样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一旦接入了通信网络也就有了被入侵的可能性,也给预防入侵工作带来了不确定性。

2 通信系统的主动防御

由上文分析可见,传统的防御措施无论在时效上还是范围上,都能以适应现代的通信网络需求。这也就是需要网络安全工作者们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前沿的科学技术发展出一套新的、切实可行的防御系统。

2.1 强化入侵检测环节

现阶段对于网络完全的防御工作已经不再是以往的被动式防御,现代通信网络安全系统能够通过入侵检测系统更加积极地实行通信网络防御。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网络数据,并且在收集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操作,判断通信网络中是否暗藏了木马或者病毒,这种积极地防御措施能够有效的进行清查网络中已经存在但未激活的病毒,保护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

2.2 安全保护

传统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包括很多,分别是杀毒工具、防火墙、访问控制列表、虚拟专用网等,这些技术单一部署在安全管理系统中时防御能力不足,因此主动防御系统采用积极的防御思想,将这些技术集成在一起,实现网络病毒、木马的查杀,避免网络木马和病毒蔓延,防止大数据应用中心被攻击和感染而扰乱大数据应用中心正常使用。

2.3 系统恢复

通信网络运行和操作过程中,许多网络管理人员容易携带有病毒的U盘、硬盘接人系统,造成网络系统文件受到病毒感染,并且在网络中进行传播,导致通信网络中心中止运行。如果通信网络系统一旦受到威胁,可以采用系统恢复技术,将系统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通信网络系统恢复技术包括多种,分别是系统在线备份、增量备份、阶段备份等,具体而言,可以单独或融合使用这些备份技术,备份正常运行的系统。通信网络采用在线增量备份模式,可以定期对信息资源进行增量备份,如果其遭受攻击,可以将信息资源恢复到最新的备份状态,以降低损失。

3 主动防御在通信网络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通信网络主动防御网络体系遵循策略、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的原则。主动防御网络体系是在安全标准规范的指导下进行设计的,规范不仅仅包含通用规范,还包含行业安全规范,即为了通信网络安全保障,制定的适应本行业的相关规范。为了使整改系统的主动防御体系发挥充分作用,必须对应的建立相应的安全服务体系,包括风险评估、安全加固、安全培训、安全巡检、安全应急等。风险评估评估通信网络的整体安全风险。安全加固对现有的通信网络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从而提高网络安全能力。网络安全的保障离不开人员的管理,安全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安全应急是防范网络安全事件是的应急措施,做到有备无患。网络体系的主动防御从三个层面进行,包括终端层主动防御、网络层主动防御、应用层主动防御。其中,应用层主动防御包括安全态势分析与展现,安全策略规划与调整,风险评价与监控和应急响应联动。网络层的主动防御和终端层终端防御都从主动检测和主动响应恢复两个层面来进行主动防御的设计。网络主动防御体系包括主动安全检测、主动响应恢复两大部分,并且能够构成一个基于“检测、响应、恢复”的反馈控制模型,进一步提升对网络攻击的反制能力。其中主动检测包括终端主动检测和网络主动检测,响应和恢复则主要采用现有的安全防护技术手段和产品,如防火墙、防病毒系统、主机管控系统等,通过调整防火墙、主机管理系统等的安全策略,下发病毒查杀特征码,安装系统补丁等方式,实现对网络攻击的反制。

结束语

在这个时代网络通信技术史无前例的方便人们的生活,但也史无前例的将人们的个人隐私、个人财产暴露在了网络之上。在大力发展通信网络技术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于通信网络的安全建设。现代互联网的发张也催生出一系列的网上办公、网上缴费、网上投票的新型办公、参政形式,由此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不只保护了人民的财产安全,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信网络的安全和全社会息息相关,也就需要全社会能投入大量的精力,不断完善通信网络的安全,为人民生产生活、国家繁荣昌盛提供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梁礼,杨君刚,朱广良,等.基于实时告警的层次化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34(7):2315-2323.

第7篇:现代通信网络范文

 

通信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加深了跟人们生活的联系,而通信网络的故障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因此探讨如何保障通信网络的运行维护具有重大意义。

 

一、通信网络运行常见问题分析

 

归纳起来通信网络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手机恶意代码的传播。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以及手机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引发隐藏在智能手机中的恶意代码在手机里疯狂传播,给使用该手机的客户信息带来很多风险。

 

(二)通信网络出现业务漏洞。随着WAP的不断应用、网络的IP化以及电子设备的IT化导致通信网络系统越来越开放,这些因素都为黑客利用漏洞来攻击通信网络提供了便利。因此通信网络在运行中受到的业务攻击也越来越多,并且这些攻击常常伴有经济利益性色彩。

 

(三)通信网络开发带来的隐患。随着物联网、三网融合以及云计算等不断应用,进一步促使通信网络趋于开放性,而终端的复杂化也导致通信网络更容易受到威胁和攻击,严重影响通信网络运行的可靠性。

 

(四)人为因素引发的网络隐患。由于个别从事通信网络的工作人员、第三方支持人员素质不高,滥用自身掌管的权利来获得个人经济利益,再加上客户信息的不断增多,与其对应的客户信息流转工作量也增加,这就给个别SP私自篡改、伪造甚至非法获取客户信息提供了便利[1]。

 

二、加强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网络防护技术和安全检测技术

 

面对网络病毒肆意传播和网络入侵日益频繁的现状,加强通信网络的维护需要从网络防护技术、网络安全检测技术以及网络监管等方面来设定一个网络权限,并采用有效方法加强对流经的信息进行检查,只有当信息符合规定才能被允许进入,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保护网络和防止入侵的目的。

 

当前,使用最多的网络防护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防毒墙技术以及VPN(也被称为虚拟专用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隔离控制技术,该技术能够强制性对通信网络实施访问和控制,从而对网络数据的合法性进行分析,但是这种技术的缺陷是无法辨别出网络数据是否携带有病毒。

 

而运用防毒墙技术就能够有效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防毒墙技术通过在网络入口就能够过滤掉病毒,然后利用签名艺术来检查病毒,有效防止了病毒的进一步扩散,极大地提高了通信网络的安全性。然而仅仅依靠网络防护技术还无法真正达到保障网络安全的目的,还需要利用网络检测技术,该技术主要能够及时监测外界的非法攻击并试探网络内部用户的非法行为。

 

目前常常使用的网络安全检测技术有三类,分别为入侵检测技术、入侵防御技术以及漏洞扫描技术。

 

(二)利用加密隐藏维护技术维护通信网络

 

当通信网络技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后,可以运用加密隐藏技术来保证网络通信信息不被泄露。加密隐藏技术主要作用是能够将明文信息转变为密文,然后再将传输包进行加密并封装。另外关闭通信网络中不必要的装置也能够有效提高通信网络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借鉴和运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加密算法,不断完善我国加密算法,提高网络信息的保密性,为客户信息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三)利用身份认证维护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身份认证主要是在身份认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身份进行认证的一种机制。通信网络身份认证维护工作能够保证使用该通信网络用户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以及可控性。随着通信网络日趋复杂,通信网络管理工作者若仅仅依靠传统的经验来扫面漏洞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需要管理人员利用通信网络扫描漏洞的工具和优化通信网络系统配置等方式来填补通信网络维护存在的漏洞,及时消除通信网络运行的安全隐患[2]。另外,也可以利用黑客等手段模拟对网络通信进行攻击,从而将通信网络漏洞暴露出来,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填补。

 

(四)优化通信网络交换系统

 

运用该手段时,首先需要分配出信令和中继电路的负荷,通过分担负荷,能够促使每个路由担负起通信网络负荷,若路由器发生故障时,该路由担负的负荷便能够移交给别的路由。另外,通主次的选择也可以实现优化通信网络交换系统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完善通信网络交换系统的数据库,切记不能遗漏交换系统的数据。

 

(五)利用网络保护和恢复技术维护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一系列故障,因此提高通信网络的生存性,降低链路失效对通信网络的影响是保证其运行可靠的有效途径,通信网络生存技术主要有保护和恢复两种,因此在实施保护技术时,应先规划一部分冗余容量当做备用系统,若网络传输线路或节点发生故障时,可以将被影响的主应用系统更换至备用系统中;而恢复技术主要指当网络失效后,可动态寻找其他可用资源并选择新的线路绕过失效部件。

 

另外,针对不同层面的通信系统,可能会同时需要保护技术和恢复技术,这就跟层间协调问题有关。针对上述现象,主要有两种解决途径,一种是先启动低层的保护恢复,若低层保护无法完成再启动高层保护恢复,这种方法对于层间的协调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种是先启动高层保护恢复,但是这种方式可能出现低层跟产生后会对多个高层业务产生影响。

 

三、结语

 

终上所述,随着现代网络通信的不断发展,通信网络的规模也不断加大,其结构也不断趋于复杂,在这种形势下,从事计算机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要敢于打破传统的维护管理模式惯性,树立科学、高效的运管模式,加强对通信网络运行的维护,并在该基础上不断建立起高效的现代化运行维护管理体制,保证通信网络正常运行。

第8篇:现代通信网络范文

1技术概述

通常来说油田光缆通信网络技术主要包括先进的告警技术、测试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控制技术、业务流程优化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除此之外,油田光缆通信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还能促使其将光纤测试、网管告警、维护体制建立等工作更加合理的结合起来,因此很好的促进了油田网络的全面发展。另外,油田光缆通信网络技术还包括实时监控、自动监控、告警信息分析、故障自动定位等功能,因此能够很好地确保将故障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2网络组成

众所周知油田光缆通信网络的系统主要由监测中心、监测站、操作终端这三部分组成。通常来说监测中心是整个油田光缆通信网络的控制中心,其作用主要在于更好地接收光功率告警并且更好地向光开关发送相应的测试命令与切换命令。而监测站的主要作用在于检测、分析、判断这些命令的准确性并且技术向系统报告测试结果。而操作终端则是根据监测站提供的测试结果对其进行具体操作并且在操作中对相应的故障进行合理的解决。

3应用效益

上文已经叙述过,油田光缆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应用效益,这主要体现在系统效益上。即通过监测中心、监测站、操作终端这一系统化运作方式油田光缆通信网络能够很好地对网络进行集成并且对模块进行监控与此同时对系统进行测试。除此之外,油田光缆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还能更好地提升整个系统的操作终端的操作水平,从而在方便用户管理、维护网络线路资源的同时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

4未来发展

由于油田光缆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因此这一技术的应用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油田光缆通信网络的运行效率并且很好的改变了以往光缆自动监测系统维护过程中被动局面,从而可以尽早地发现光缆线路隐患并且及时的进行网络维护。例如油田光缆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光缆的维护方式从上升式维护方式变成了受控式维护方式。这一方式的改变使得通信网络系统能够更好地与光缆线路巡检系统相结合,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通信网络维护部分、管理部门的工作水平并且使得油田光缆通信网络的运行显得更为集中、直观。除此之外,油田光缆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很大程度上优化实时工作人员的巡检工作。即在减少整体工作量的前提下更好地实现通信网络维护工作的智能化、规范化、现代化。从而为油气的生产通信服务提供更加便利、安全、可靠、畅通的通信网络。

5结束语

第9篇:现代通信网络范文

[关键词] 通信网络; 网络建设; 网络安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通信技术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通信产业高速运行,通信市场竞争加大。在信息时代各通信公司为了争占市场,纷纷加大通信网络的建设工作,通信网络的建设是保证运营商赢得市场的关键。但在通信网络建设中存在许多网络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信息化社会的通信网络服务质量,影响着每个人的信息生活。

1 通信网络建设中不安全问题存在的特点

同许多通信建设项目一样,通信网络建设中同样存在着许多风险,不安全问题也很多。这种不安全问题的不确定性,有的时候并不是以人的力量所能控制的,有的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有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人类只有在建设过程中将可以预见的不安全因素加以控制,将网络建设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减少网络建设的损失程度。通信网络建设的不安全因素有着自身的特点。

1.1 不安全因素存在客观性

通信网络建设中的不安全问题有着一定的客观性,如客观存在对网络有害的地质环境等。

1.2 不安全因素存在主观性

由于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的存在,在通信网络建设中还存在人为破坏网络安全的主观因素。

1.3 不安全因素存在偶然性

任何一种风险都存在着偶然性,网络建设过程中的风险不安全因素也同样,有时因多种其他因素引起的偶然性原因造成。

1.4 不安全因素存在必然性

在经过大量的不安全因素的事故资料研究后,我们发现通信网络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某些必然发生的不安全因素,需要我们找出规律,有效避免。

1.5 不安全因素存在可变性

在通信网络建设过程中,各种不安全因素会随着项目的进度而变化,因此在建设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注意这些可变性的不安全因素。

2 通信网络建设的中存在的不安全问题

2.1 通信网络建设中设备因素

通信网络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网络建设本身的设备如大型交换机、服务器、光纤、光缆、电缆和相关土建的大型设备,这些与网络计算机相关的设备的易损性也极大地影响网络安全,同样如果这些网络设备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将极大关系到通信网络建成后的通信网络质量。

2.2 通信网络建设中系统平台问题

如果说通信网络建设中,硬件好比是一个人的躯体,那么软件平台就相当一个人的中枢神经,软件平台质量的好坏,包括此平台的运行是否稳定,后续售后服务是否到位,软件平台是否可以升级,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都大大地关系到通信网络建设中的安全问题。另外由于目前我国通信系统所使用的软件平台多是商用软件或是在商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因此源代码的不安全性,是通信网络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

2.3 人类或动物因素的破坏

人为因素的破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人类活动的无意识的偶然性的破坏,如在建筑过程中将通信网络的光缆挖断等;二是人们主观性有意的破坏活动,有的甚至是一种犯罪活动,如偷挖光缆,或是因某种行业竞争进行网络破坏,或是损害社会利益破坏通信网络建设的一种行为。动物破坏网络建设的安全问题一般都比较小,影响面不大,一般指被动物咬断光纤,咬断网线的一些偶然性的事件。

2.4 自然灾害的影响

近年来,地球上的自然灾害频发,如海啸、地震、泥石流、水灾、火灾等,这些自然灾害对通信网络建设的损害是巨大的,有的是无法恢复的,但这一切又是现有人类的技术水平,人类的力量所不能抵抗的,在损害网络安全的这些灾害发生后,人类只能尽可能地恢复和弥补,将损失降到最小。

2.5 战争的影响

世界的总体虽然是和平的,但某些在局部地区也常常有局域性的战争爆发,像海湾战争等,各国家内也时有发生的各种不同等级不同性质的战争,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战争对地球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战争离不开通信设备,也是战争双方首先要破坏的设施,因此战争成为通信网络建设不安定因素和破坏者之一。

3 提高通信网络建设安全的策略

通信网络建设过程中,建设周期内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并且大量的安全问题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安全问题与外界因素交互影响,使得网络建设的安全问题题显得复杂化、多样化和多层次化。我们应该在网络建设过程中采取有力的方法手段将这些安全问题最小化,保证通信网络建设的正常运行。

3.1 加强网络建设人员管理

通信网络建设项目往往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人员是决定通信网络建设项目的重要因素,项目决策人可以为项目起到好的导向和管理作用,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具体的业务管理人员,则细致到网络建设的各个部分,每个人的工作都影响到网络建设的安全问题,如,采买设备的人员采买的质量是否过关,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否认真等。

3.2 做好网络建设的前期调查

在进行通信网络建设时,一定要做好前期的调查和分析,做出可行性方案供多方面技术人员讨论,因为通信网络建设有着本身的特点,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学科的多个方面,如地质勘测,可以决定某一区域的地质是否合适铺设光缆,是否适合建设大型机房,存放服务器等。每个方面的调查分析都要尽量充分,将网络建设中的任何不安全问题都考虑在内,尽量杜绝可以防止发生的网络建设安全问题。

3.3 做好防雷措施

有些自然现象是人类无法更改的,更是望而兴叹的,通信网络建设中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一问题,做好防雷击的设施,防止雷击对通信网络、设备造成的损害。防雷设施对通信网络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通信网络能否正常运行。

3.4 做好防灾措施

包括很多方面,因为在许多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而地震、水灾、火灾这些自然灾害对通信网络的损害又是毁灭性的,针对不同的自然灾害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在地震高发地区,通信网络更为重要,同样防震措施尤为关键,为了保证通信网络与信息传送的安全,要尽可能地将网络建设的主要点建设在尽可能远离地震带的地方,在每个环节中都要做好防震措施,提升建筑特的防震等级。

在水灾易发地区,同样会对通信网络安全造成重大的损害,破坏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因此在一些易发水灾的地区,将考虑通信网络建设的铺设地点,尽可能地将建设点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远离水域,或是深埋地下,不易被洪水冲刷的地方。

总之,通信网络建设的安全关系大到影响到国家、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的发展,小到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具体生活,难以想象没有通信网络,在信息社会中人将如何生存,因此,提高对通信网络建设的安全问题的重视,采取相对应的安全措施,是保证通信网络建设的重要问题,从而确保我国拥有一个安全稳定的通信网络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 韩文华. 浅谈我国信息与通信网建设的安全问题[J]. 理论界,2005(6).

[2] 彭劲杰. 我国信息与通信网建设的安全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23).

[3] 公戈. 论我国信息与通信网建设的安全问题[J]. 邮电设计技术, 2000(2).

[4] 艾科拜尔·艾合麦提. 浅谈我国通信网络建设中的若干安全问题[J]. 硅谷, 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