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

荒漠化防治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荒漠化防治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荒漠化防治措施

第1篇: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

一、调查目的

(1)通过调查研究,让学生掌握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防治措施,并能举一反三,会研究其它类似问题。

(2)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学会查阅有用资料,学会访谈,并会分析应用资料,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地理,学有用的地理,让学生能在做的过程中学。

二、研究方法

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走访(利用周末),讨,合作探究,撰写调查报告。

适用学生:高二文科生。

三、调查过程

(1)成立调查小组,每组4人左右,共计12组。

(2)明确研究内容及方法。

调查报告

当地生态环境问题调查研究

――以张掖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

小组:第三小组 组长:*** 组员:*** *** ***

指导老师:张 波

1.张掖荒漠化的分布调查。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张掖市土地荒漠化面积661953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5.1%,主要分布在两大沙区:一是甘肃高台沙区,包括甘州、临泽、高台3县(区)及肃南明花区;二是山丹、民乐沙区,包括山丹、民乐两县北和甘州区的石岗墩一带。

2.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

(1)张掖市基本气象数据调查。

通过参观张掖市气象局,我们得到以下有用数据:年平均气温7.3℃,年平均降水量131.6mm,年平均蒸发量2002.5℃,最大积雪厚度10cm,年平均日照时数3065小时,年平均沙尘暴天数3.9天,年平均风速2.0m/s。

(2)张掖市自然特征调查。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位于38°N两侧,处于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上中游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而集中,多风沙天气,植被以荒漠和草原为主。

(3)自然原因归纳。

①张掖深居内陆,年平均降水量小,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气候非常干旱。②春季常有大风、沙尘暴天气。③植被较少,以荒漠、草原为主。④河流少,水源条件差。

人为原因

①祁连山区(黑河上游)过度樵采。②马场、康乐草原超载放牧。③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灌溉方式不当。④局部地区不合理的采矿。⑤牧区存在严重的过度开垦问题。⑥农村人口数量过多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通过讨论,我们小组认为防治荒漠化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城市化进程,减少农村人口的数量。

(2)退耕还草,围栏放牧,限制牧区牲畜的数量。

(3)黑河上游营造水源涵养林。

(4)采用喷灌、滴灌代替大水漫灌,发展节水农业,小麦选择耐旱品种。

(5)合理分配黑河上、中、下游的水源。

(6)发展沼气,联通天然气解决农村的能源问题。

第2篇: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植树造林 荒漠治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S776.26+3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12801

引言:多年来的研究表明,荒漠化的扩展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日常生活。因此荒漠化的防治在全球行动中正成为一个优先领域,其必须建立在科学地评价荒漠化的动态、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进行实施。而植树造林是目前比较有效的防治措施,不仅可以防止了水土的流失和风沙的侵袭,还可以促进森林覆盖率不断的提升。但是植树造林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还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为了保证造林绿化的各项任务,目标能够有准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必须做好短期计划和长远规划,在发展步骤、战略布局、关键措施以及奋斗目标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和统筹规划。

植树造林的技术方法

(一)植苗造林的方法

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植苗造林法的另外的叫法,主要是指用带有完整根系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其具有生长稳定而且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的特点。所以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相对而言,就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具有比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并且成活率比较稳定,植苗造林方法的主要优点和最大特点就是生长稳定、适应性强,因而树种的选择并不能使植苗造林方法受到限制。总的来说,植苗造林法较少受到造林地立地条件和树种的限制,还能节省种子,便于管理,在所有造林方法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另外,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营养繁殖苗、移植苗以及播种苗,像陕西榆林市的爬地柏、侧柏、油松、樟子松就是营养繁殖苗,但野生苗有时可以应用在进行人工更新后的采伐后的土地上。当植苗造林完成后,苗木本身能否水分维持平衡将决定苗木的成活率,因此在造林过程中都要尽量保护苗木的水分充足。

(二)播种造林的方法

首先播种造林法又被称作直播造林,主要是指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而且连育苗工序也可以省去,使施工变得更加容易。但是其对幼林在造林后的抚育管理措施要求比较高,也比较严格要求造林的地理条件。其次播种和造林的适用条件主要是指适合于种源充足、容易发芽和种粒大的树种,比如说榆林市进行飞机播种的花棒种粒、紫穗槐种粒等小型的种子,但前提是造林地环境的条件较一定要好,要求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和具有充足水分的造林地土壤,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相对来说更为适宜。最后要求播种前的种子包括消毒、浸种以及催芽等一定要处理好,这些对于早出芽,幼苗抗旱能力增强,鸟兽等危害减少都极为重要。

(三)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又可以称为分生造林,主要是指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包括枝、根、干等以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包括柳树、松树、泡桐、杨树和竹类等,因为其要求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一定要高,造林地最好土壤疏松、湿润,这样更加有利于插穗生根成活,另外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分布状况以及母树的数量的限制,而且不宜在母树分布稀少的地区采用分殖造林方法进行大规模造林。但是其优点也有很多,首先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其次是操作容易和造林技术简单,而且成活率也比较高。幼树初期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并且生长较快。这些都有助于树苗的快速生长以及森林的形成。

植树造林在荒漠治理中的应用

(一)植树造林可以防止风沙的侵袭

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众所周知风沙所到之处,城市会变成废墟,田园会被埋葬,这也是土地荒漠化的一个方面。为了抵御风沙的袭击,就必须造防护林,从而减弱风的力量,降低风的速度,因为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大约要减弱百分之八十左右。另一方面如果在相隔一定的距离并行排列许多林带,另外再种上草,就可以大大减少风能刮起的沙砾,从而进一步控制荒漠化的进程。

(二)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和生态重建对荒漠治理都是是极为重要的。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每逢雨季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将会填高河床,毁坏田地,甚至淤塞海口,对人们的生命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必须植树造林来抑制水土流失,因为树木有可以牢牢抓住土壤的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而树根又可以不断地吸收和蓄存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统计证明,有林区可以比无林地区多蓄二十吨水。通过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很好地治理沙化耕地,通过控制水土流失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林慢慢进入成熟期,不但可以使荒漠化得到治理,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和劳动机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植树造林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以改造气候,改良土壤,调节水圈,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功能。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主要是遵守国家制定的保护森林,草原,湿地的法律,积极的植树造林,努力建设林业产业基地,加快森林资源培育,积极发展园林苗木、林下种养业、立体林业等,不但可以加强荒漠化的治理,还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结语

中国学者通过实验研究科学、准确地评价了中国的荒漠化现状和趋势,认为植树造林是抑制荒漠化的主要手段,虽然这种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但是其所呈现的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国土利用和整治中防沙治沙的任务非常紧迫。进一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荒漠,防止沙漠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晖,张克斌,慈龙骏.中国荒漠化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年1期

第3篇: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

榆林河水库及其灌溉渠系对维护榆林河灌区人地关系稳定、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榆林河流域地处荒漠内陆,该地区干旱少雨,植被稀疏,风大沙多,风蚀荒漠化严重,特别是风沙对水库、渠道等水利设施的侵害,使水库库容减少,输水渠道淤积,加重了群众清淤投劳的负担,泥沙进入耕地,造成耕地沙化,淤埋幼苗致死,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开展治沙护库等库区生态工程建设,找出防治风沙入侵的安全对策,减少或阻止榆林河灌区水利工程遭受风沙灾害影响,对维护库区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榆林河流域风沙灾害成因分析

㈠自然因素

瓜州县多年平均气温8.8℃,极端最高气温42.8℃,极端最低气温-29.3℃,降雨量45.7毫米,蒸发量高达3040.6毫米,干燥度为16.8,属极度干旱区。年平均风速为3.7米/秒,大风日数70天左右,具全省之最,最长持续日数达7天。榆林河水库西侧为石质山地,风沙强度较弱,沙灾危害小。东侧属低山丘陵向戈壁过渡地带,土壤为棕漠土和灰棕漠土,植被类型为荒漠草原植被。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稀少,生物作用弱,使沙质地表疏松,极易产生土壤风蚀,频繁发生沙尘暴。每到风季,沙随风起,沉积东岸坡的大量风沙土直接进入水库,危害严重。

㈡人为因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大量移民的迁入,人口剧增,导致生产生活用水不断增长,生态用水相对减少,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加剧了荒漠化进程。其次,瓜州境内大面积开荒,耕地面积扩大。为满足耕地用水,境内开始大量打井,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绿洲边缘荒漠植被的生长,使一些原本被固定的沙丘再度成为流动沙丘,进一步加剧了绿洲的荒漠化和沙漠化。同时,过度放牧、乱砍滥挖植被导致自然林草植被减少、退化速度加快。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导致该区生态环境恶化,土壤风力侵蚀强烈,大风扬沙天气频繁出现,入库流沙逐年增多,库容萎缩,有效灌溉面积减少,灌溉渠系填埋严重,渠道清沙劳民伤财。每到大风季节,水库蓄水混浊,干渠引水携沙量增加,泥沙随水流入耕地,耕地被沙化,造成农作物死苗、减产等。风沙对水利设施的危害,已对灌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相当严重的影响,成为制约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榆林河流域风沙灾害防治对策

从根本上治理风沙对榆林河水库及灌溉渠系的危害,应针对库区自然特征和风沙危害特点,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坚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水利措施相配套的原则,以治沙护库、防沙填渠,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绿洲灌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目的,建设育滩固沙、护库保田防风治沙综合防治体系。根据兰州沙漠研究所对金塔县解放村水库进库沙量的观测,由风沙危害而引起的进库沙量主要以沙丘移动进库和风沙流进库两种形式侵害库区,以沙丘移动形式入库沙量约占总入库量的92%。因此,在治理进库埋渠风沙过程中要以稳固流动沙丘为主。根据该区风力侵蚀特点、重点保护对象、风力风向、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当地多年风沙治理经验,以水库为中心,由近及远将项目区划分为库区风沙防治区、渠道风沙防治区二区域,分别采取措施治理风沙危害,减轻水库和农田灌渠风沙填埋程度,延长水利设施使用寿命,改善生态环境和灌区农业生产条件。

㈠库区风沙防治对策

榆林河水库西侧为石质山地,风沙强度弱,可暂不布设防治措施,以自然植被防治为主。东侧属低山丘陵向戈壁过渡地带,在风速一定的情况下,改变水库毗邻区尤其是上风向土地利用覆盖,增加植被覆盖度或提高地表粗糙度,是降低湖泊风沙灾害危险度的关键措施。为此,建议采用“三圈”模式,即以水库为中心,由里到外依次布置3个防护圈层:工程治理圈、围封繁育圈和自然恢复圈。在近库岸,依地形布设多道挡沙墙阻挡流沙前进。在地势低凹处,流沙沉积较厚,遇起沙风速会继续前移直至进库,应在采取草方格沙障进行治理;中圈采用直接营造防风林带,保护水库,为保证苗木成活率,防风林带配套相应的节水灌溉设施,如滴灌、喷灌等;在防风林带之外的荒漠草地,采取围栏封禁、促进自然植被的恢复,防止就地起沙。通过实施上述三圈措施,一方面可以迅速减少上风向流沙入侵,同时建立中、外圈稳定植被带,进而形成自维护生物保护圈。“三圈”防治模式利于构建荒漠水库区生态安全的土地格局和水系统。

㈡渠道风沙防治对策

榆林河灌溉干渠在水库的东北部,渠系两侧沿线长近约14k米,沿途均为荒漠戈壁,每年冬春不灌水季节,干渠被风沙填平,在灌水季节,飘落至渠系的沙尘随流水直接进入耕地。危害干渠的风沙是以风沙流的形式直接进入干渠,防治措施布设上以防治风沙流危害为重点。借鉴疏勒河七墩滩灌区风沙治理经验,同样采用“三圈”防治模式。在输水渠道两侧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草方格采用1.0米×1.0米的正方形,高度为15厘米左右。草方格的使用寿命一般为四五年,为解决草方格老化后防风固沙功能减弱和丧失的问题,采取在干渠东侧营造防风主林带,在西侧营造副林带,来防止草方格防护功能失效后的风沙危害。在干渠两侧防护林带以外,采取封禁措施,保护现有植被和地表结皮,以减少就地起沙。各项防治措施布设后,从内向外形成“护、阻、固、封”相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

四、防风固沙体系的综合效益分析

㈠防风固沙效果明显

为验证“三圈”防治模式防风固沙效果,依据金塔县治沙试验站的观测,在有灌溉条件下,新植红柳在4年后高度可达到186厘米以上,单株(丛)年阻沙量为0.58立方米。由此推算,项目区新增的防护林年可阻沙11.80×104立方米。根据金塔县鸳鸯池水库治沙工程经验,封育措施的减蚀效益按灌木林效益的20%估算,年阻沙量14.90×104立方米,草方格措施可减少70%左右入库沙量,据此推断,年阻沙量18.70×104立方米,各项措施年阻沙量为45.40×104立方米。说明“三圈”防治模式固沙效果非常明显。

㈡生态效益明显改善

预计项目完成后,可使项目区植被覆盖度由原来的5%~0%提高到15%以上。通过封育措施,天然植被覆盖度也有所增加。同时,人工植被建设也将对改善榆林河流域及库区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可使项目区原灰棕漠土和风沙土向灌淤土方向改良,提高土地肥力。同时项目实施后,通过干渠进入下游灌区耕地的沙量将会有所减少,能减轻耕地沙化程度。

㈢经济效益间接增加

库区防风固沙措施是保护水利设施、保障灌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项目,不具备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条件,但间接经济效益明显。首先体现在节约清淤费用上,项目建设减少对水利设施的填埋量,如果按5元/立方米的费用计算,则每年可节约清淤费约227万元;其次,减轻对耕地农作物的沙压沙埋,减少受灾面积,减轻受灾程度,相对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再次,如将每年减少的风沙对水利设施的填埋量折算为有效库容,则可相应增加有效库容45.40×104立方米,相对增加灌溉面积1700亩。如果按400元/亩计算,则可增加种植收益68万元。

㈣社会效益大幅提高

第4篇: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2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2.3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2.4 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

(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2)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4)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6)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7)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8)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9)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

2.5 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一是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是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三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1998年洪灾损失2000多亿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损失是通过地质灾害而产生的。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 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3.2.1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2.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4、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实用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7-11

[2]胡茂焱.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9

第5篇: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指的是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土壤、水源、气候等要素组成的生态圈。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恶化,就会制约农业的发展。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1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

1.1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

和工业、服务业相比,农业是直接将自然环境再生产与经济相结合,而其产品(即农作物)的生产与农业生态系统紧密相连,离开生态环境,其生产过程将无法进行下去。从农业的这一特性,能够看出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农产品的产量以及质量有着极大的益处。

1.2农业生产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农业生产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搭建了通道。换言之,农业的生产过程是生态环境不断循环的过程。合理的农业生产有助于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打造良好的小型生态圈。

1.3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目前,农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表现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盐碱地增加;滥砍滥伐以及不合理的耕种方式,导致耕地贫瘠、土地沙漠化以及荒漠化严重;同时,不科学的施肥、喷洒农药,导致农田出现化肥污染,并且土壤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微量有毒物质等。这些因素严重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违背。

2环境破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农业自然灾害增多,危害增大

人类不合理的开垦荒地、砍伐森林,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增大了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首先,水土流失,使得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大量流失,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土地变得贫瘠。而土地荒漠化、沙漠化,又使得耕地不断地被蚕食,可耕种土地面积减少;其次,全球变暖,导致洪涝灾害以及旱灾频发。如果不能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农业受灾范围将会不断扩大。

2.2农业的产量以及质量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致使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下降、土壤肥力下降,同时,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导致耕地发生大范围的板结,这些原因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以及质量大大降低。并且,胡乱喷洒农药以及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导致土壤污染,部分农作物可能携带微量有害物质,危害人类健康。

2.3农业生态链遭到破坏

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为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就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然而,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

3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是指过度施肥以及喷洒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营养成分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地膜等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等。

3.1预防环境污染

首先,应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对于病虫害及早预防,尽量减少使用农药的次数;积极开发容易分解、对人体危害小、对消除病虫害效果明显的农药,同时,采用喷雾技术,充分发挥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最大效用;最后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措施,从根源减少农药污染。

3.2预防重金属污染

首先,应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农田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重金属污染;其次,在重金属污染较重的农田,应选用恰当的农作物,如玉米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差,根茎类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残留较少,这些都可以有选择的种植。当然,还可以采用一些科学手段,引导重金属迁移或者发生化学反应,减少其危害。

3.3预防化肥污染

首先,应科学施肥,重视施肥的时间以及施肥量,采用正确的施肥方式如分层施肥等,减少肥料的扩散,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同时,增加有机肥的使用,保持土壤自身的肥力;最后,可以根据土壤养分搭配肥料,平衡土壤中的各种微量元素,从根源提高土壤的营养成分。

3.4预防碱以及无机盐污染

土壤中的碱以及无机盐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农业以及生活废水的肆意排放。因此,预防这一类污染,就必须规范人们的行为,将废水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再排放。在农业灌溉过程中,不能用废水进行灌溉。

参考文献

[1]杨金发.立法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农民日报,2002

[2]孟凌声,吴东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正面临严重挑战.人民政协报,2000

[3]龙新.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农民日报,2005

第6篇: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

1.1 生物措施。主要有: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

1.2 工程措施。①农业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抽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②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③建立工业区和城市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建筑物等。④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港口等。

1.3 技术措施。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②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1.4 生活措施。主要有: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1.5 经济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行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1.6 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规划城市旅游等。

1.7 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2.因“情”制宜定措施

2.1 据地理问题定措施。即根据一个区域出现的地理问题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的措施。如非洲突出的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滥垦、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粮食短缺,政局不稳使经济增长缓慢。针对此,其应采取的措施分别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民族团结。我国西南地区虽资源丰富,但因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则其应采取的对应措施为:交通先行。

2.2 据成因定措施。即根据区域问题成因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其共同成因为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所以两地区应采取的对应措施应是退耕、还林、还牧、还草。

2.3 据特点定措施。即根据区域地理特征提出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为:小农经营,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则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为: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商品率、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投入资金和劳动力兴修水利。我国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草原面积大,高科技园区中环境绿化用地和科研用地面积较大,则两地区应采取的相应的发展措施分别为兴建水电站和发展灌溉农业、畜牧业。

2.4 据“优劣”定措施。即根据区域优势和劣势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我国东部地区的优势为:经济发达,工业基础、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人口和城市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庞大,能源、资源需求量大;劣势是:资源、能源严重缺乏。我国西部地区则正好相反。所以我国应采取的发展措施只能是“扬优避劣”:东部地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技术密集型、节约型产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2.5 分段定措施。即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淮河流域洪灾频发的防治措施有:在上中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控制洪水;在中下游加固堤坝,拓宽和加深河道,清除排洪障碍物,建分洪区;在下游开挖多条入海河道等。黄河下游断流的防治措施有:上游严禁大水漫灌农田,中游植树造林,下游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和南水北调。

2.6 据“措施”定措施。即根据教材中作为典型案例的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区域的发展措施。如参照甘肃西峰南小河沟治理、江西千烟洲和河南商城县农业资源开发、宁夏中卫县沙坡头草方格沙障治理、海南岛资源开展、浦东新区建设、长江三峡工程实施、分别提出我国某些水土流失区、中低产田区、荒漠区、海岛、城市新区、河流流域等的发展措施。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措施可借鉴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经验。我国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策可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5点措施。

第7篇: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讨论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在岩土工程建设中,由于地质灾害能够对人为活动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岩土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就必须要加大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预防的重视力度,同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并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才能够提高岩土工程的安全性能。通过本文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防治措施的深入分析,并对具体的防治技术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类似工程参考。总而言之,由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危害巨大,因此在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就必须要对其进行防治,从而才能够确保岩土工程的质量和性能。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防治措施必定会更加成熟完善。

1 常见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地质灾害通常是指在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具有极强破坏力的地质作用。其中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塌陷、泥石流,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以及沼泽化等也都属于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不仅能够改变地形地貌,而且还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地质灾害的影响巨大,当出现地质灾害时轻则劳民伤财,严重时甚至会给国家和名族带来沉痛的打击,因此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就必须要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同时做好相应的治理工作,从而才能够将地质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在岩土工程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以及泥石流等。

1.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1.2崩塌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产生在土体中者称土崩,产生在岩体中者称岩崩。规模巨大、涉及到山体者称山崩。大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块)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物,也可称为岩堆或倒石堆。

1.3 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地质灾害之一,并且泥石流的危害性也非常巨大。而导致泥石流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过度开采和对植被的破坏,从而使泥土缺乏固定,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然而由于泥石流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并且还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泥石流进行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地质灾害通常是指在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具有极强破坏力的地质作用。其中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崩塌和滑坡以及泥石流,同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以及沼泽化等也都属于地质灾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当前的社会生产中,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增大,而人类为了经济发展,更是对自然资源进行了无节制的开采和破坏,从而就极容易产生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加剧或者加速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危害性或者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进而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2.1 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2.2 诱发灾害面广。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3.1 施工技术标准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

3.2 防治措施

由于地质灾害的危害巨大,因此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和防治措施,从而才能够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水平。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首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言外之意就是利用植树造林,种草护坡以及合理耕牧等方式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应用范围广、投资成本低,能够有效的促进生态平衡,较好的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等是生物工程的特点,这一工程措施是比较科学和合理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这样就使得防治效果不是很理想。 第三,其它防治措施。在选择防治措施时,要根据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进行选择性。例如,在泥石流、地面塌陷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这些措施可以保持水土,减少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更具有长远意义。

3.3 避让措施

包括雨天避让措施和搬迁避让措施。一方面,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可以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根据该地的自然经济情况,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对于受到雨天威胁居民,可以将其进行转移,在转移过程中,首先要按照就近原则进行,其次还要确保转移地不受地质灾害和其他灾害的威胁的原则进行。另一方面,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其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以及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这样的地区进行防治的成本就太高,可以采用搬迁避让措施,从而有效的解除了地质灾害的威胁。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现代的建筑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各种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还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随着这些技术和材料以及设备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得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而有效地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的需要,同时还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岩土工程是欧美国家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土木工程实践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新的技术体制,随着岩土工程的应用和发展,使得现代土木工程的建设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然而在岩土工程建设中,由于地质灾害能够对岩土工程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岩土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就必须要加大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预防的重视力度,同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并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才能够提高岩土工程的安全性能。而为了使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防治措施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还必须要加大对其的分析研究力度。总而言之,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非常的艰巨,道路也相当的漫长。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大,使得人力、物力损失严重。因此,要将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不断的引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让其发挥很好的作用,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刘传正,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2010,(3).

[2] 韩金良,吴树仁,汪华斌.地质灾害链[J].地学前缘, 2009, (6).

[3] 尹国勋,胡 斌,韩星霞.煤矿区环境地质灾害链及其环境效应[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6).

[4] 胡茂焱,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探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8).

[5] 闫国杰,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研究[J].国家质检,2011,(5).

第8篇: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监测;水土保持;项目建设;防护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043

人类的发展,顾名思义,必须同自然保持和谐发展的关系,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一味的追求发展而发展,给子孙后代的发展带来危害。社会发展进步是人类为满足生存而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实施的改革。水、土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没有了水就失去了饮渴资源,如果不停地对土壤进行破坏,那么就失去了土地利用资源。由于人类对土地利用越发变得变本加厉,违背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盲目开发利用土地和水资源、使其水土流失频发,产生了严重后果,致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土地沙化屡见不鲜,从而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了当地的社会形象,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施项目区建设中注重水土保持,尽量减少水土流失显得尤为重要。

西北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自身调节能力差,也相应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没有从根本上把握实质性问题,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在项目区建设中对水土流失治理中控制土地的荒漠化仍待进一步提前监测和防护,防治水土流失。

1 水土保持工作监测

1.1 监测工作原则

深入调查与实际观测同步。依据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监测内容和方法,制定监测总体布局与安排,核实项目地施工期间水土流失的防护治理责任,对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明确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监测的重点区域,确定相应的观测方法;全面调查、观测与时段巡查同步。为及时掌握各种可能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防止在项目施工中场地水土流失隐患不断变化,应当全面认真地进行监测,尽可能第一时间及时处理、消除隐患。及时制定出相关工作表格并在施工现场填写相关监测指标,定期提出相应处理意见。要求项目地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必须在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下施工,确保水土保持监测的实效性;定期调查与适时观测同步。对扰动面积、取弃土(渣)量、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种类、覆盖度等变化情况,通过定期(一般按月、季或年调查,视地面变动大小而定)按照规定时间就项目单位施工中实施和试运行期间分不同阶段对水土流失动态变化进行调查分析,并设置定期、不定期,定位、不定位的观测方法,对土壤破坏侵蚀、泥沙量、径流量、降雨量、工程实施进展与防治效果等进行重点观测;监测内容与水土保持责任区同步。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必须采取有效地水土保持工作措施,必须把监测内容同水土保持责任区相结合,充分反映出各分区的水土流失特征、水土保持工程及其效果;调查观测与模型分析同步。通过实地调查和观测获取相应的数据,了解掌握项目施工建设期不同场所的水土流失。通过当地相似区域水土流失预测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对于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通过实地调查和观测进行效益计算分析。

1.2 监测工作内容

水土流失因子监测。项目地扰动地表面积、占用地面积;项目地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项目地地形、地貌的变化情况;项目区建设周边林草覆盖率。水土流失状况监测:水土流失量的不断变化情况;水土流失面积及形式的变化情况;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水土流失监测与防治措施。监测目的:针对性地对项目地建设中水土流失量的监测;确定防治措施的数量、质量,并反应出防治效果。

1.3 监测工作目标

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和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总结完善更为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水土保持措施(设施)进行分类分级评价,包括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覆盖度、植被恢复系数、水土流失治理度、扰动土地整治率、等量化指标;对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适时监测和监控,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为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专项验收提供依据,确保项目工程顺利投产使用。

2 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护措施

在项目建设施工时,因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耗费一定或更多的建设原材料,施工单位会从方便和减少自身成本的角度出发,沿边、沿线挖土取料,对土地开采的深度和广度完全不一,给所建项目的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造成了水土的严重流失。对此,要加强对施工地的水土保持防治与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开采标准,防止肆意开采、不注重自然发展规律,为水土流失埋下隐患的情况发生。

在采土工作之前,应剥离上层土地表层上的腐质土,确定集中放置位置。当采土工作结束后,要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把放置的腐质土回填到采挖后的坑地,保证恢复原地表植被。

在河滩取土、取砂场之前,必须获得当地河道部门审批后,在允许的地点严格按照开采数量进行开采,并保证与清淤疏浚工作一同进行,及时平整已施工作业区域。

在项目施工期间,必须科学合理在施工地2侧临时分设2道排水渠,有效确保在施工时,附近地表水能顺利并快速流通,也可以把一些雨水、滞留污水全部排出项目施工地。不能出现因施工进度紧、任务重等原因,而忽略这种可以有效缓解在施工过程中不遭受水力侵蚀的必要措施。

3 结束语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西北地区干旱少雨,超载过牧,过度开垦,植被覆盖度低,土地沙化严重等诸多因素,与南方等地相比,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发生水土流失的几率很高。所以,要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增强防护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思想意识,把项目建设等领域与水土保持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采取有效防护土地退化和生态恶化的工作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参考文献

第9篇:荒漠化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石漠化;发育程度;分布特征;危害;防治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hickness of the growing degree of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distribution, from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factors are analyzed the formation conditio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summarizes the change trend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points out its harmfulnes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rocky desertification; Degree; Distribution; Har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64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岩溶区石漠化是指碳酸盐岩地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表森林植被破坏、土壤侵蚀加剧、土层变薄,基岩逐步,地表呈现石质荒漠化景观的过程,其结果是耕地土层丧失和基岩的大面积。

1石漠化的分级标准

充分考虑石漠化成因、发展过程及结果等诸多要素,采用基岩占总面积的比例、基岩的结构以及植被结构等要素作为石漠化分级的基本依据,参照已有石漠化分级的标准,遥感信息特点,将石漠化分为极重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四级,详见表1。

表1石漠化分级指标

2发育程度及分布特征

2.1发育程度

乐昌市位于广东省北部,武江的中上游,隶属韶关市,位于韶关市北部,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东与仁化县为邻,南与韶关市浈江区交界,西南与乳源瑶族自治县相连,北部、西部与湖南省宜章、汝城两县毗邻,总面积2419km2,其中碳酸盐岩分布面积655.90km2,包括泥盆系(棋梓桥组、东坪组、天子岭组、融县组、长组)、石炭系(大赛坝组、石磴子组、梓门桥组、大埔组、壶天群)、二叠系(栖霞组)等碳酸盐岩。型面积604.74km2,占92.20%,主要分布于沙坪镇―梅花镇―白石镇一带;覆盖型面积51.16km2,占7.80%,主要分布于乐昌盆地一带。石漠化面积为194.05km2,占总面积的8.02%。工作区如沙坪镇、梅花镇一带以中度石漠化为主,面积为190.95km2;局部存在轻度石漠化,面积为3.10km2。

2.11中度石漠化

中度石漠化土地石质荒漠景观较明显,基岩率在50-70%既之间,石芽分割土壤;土壤受侵蚀明显,但土层基本连续,呈片状分布于石芽、石缝间,厚度一般20-40cm;植被和土被覆盖率在30-50%之间(照片1、照片2),植被较发育,为多年生草本和藤状灌木混合群落。

亦可见乔木。土地利用类型为石垄地、坡耕地、草坡地,这类土地多发生在纯碳酸盐岩峰丛洼地或峰林地貌且人类活动强烈的地区,属于较脆弱的岩溶生态环境。

2.12轻度石漠化

轻度石漠化土地石质荒漠景观不显著,基岩率在30-50%之间,有石芽零星散布土壤中,溶蚀沟、缝、坑不发育。土壤侵蚀较明显,分布比较零散破碎,土层基本连续,厚度一般30-50cm;植被和土被覆盖率在50-70%之间(照片3),植被生长较好,为多年生草本和藤状灌木混合群落,有少量乔木;土地利用类型为灌木林地和坡耕地,多见于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山地丘陵上。

2.2分布特征

区内岩溶石漠化属峰林平原型石漠化类型,主要分布于乐昌的西北部,集中在沙坪、秀水、梅花、云岩、庆云、白石、黄圃、坪石等8个乡镇(图1)。

照片1沙坪镇塘窝里中度石漠化景观 照片2沙坪镇尖山下中度石漠化景观 照片3梅花镇中心场村轻度石漠化景观

图1石漠化分布图

(1)中度石漠化多发生在峰丛洼(谷)地及岩溶丘陵洼(谷)地,且为人类活动相对强烈的地区。主要分布于乐昌市梅花镇、秀水镇、云岩镇、沙坪镇一带,中度石漠化土地面积达190.95km2,占石漠化总面积98.40%。

(2)轻度石漠化见于岩溶山地丘陵、峰林或残丘上,地表风化土层分布较广,多沿岩层层面或构造断裂带延伸方向呈条带状分布。主要见于沙坪镇大竹山至马鞍山一带,面积3.10km2,占石漠化总面积1.60%。

3石漠化的变化趋势

与2002年石漠化程度进行对比,总体趋势有所转好,石漠化总面积呈减少趋势,为2002年的68.66%,重度石漠化已基本消失,轻度石漠化亦减少,但中度石漠化面积却是2002年的2.5倍,见表2。

表2石漠化程度对比统计表

注:2002年石漠化成果来源于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变化率为负值则表示趋于减少,正值表示增加。

4石漠化的危害

石漠化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可利用耕地减少。

4.2涵养水源能力下降。石漠化的产生,使其分布区丧失或降低了表层岩溶带对迳流的调蓄能力,地下、地表迳流变幅增大,表层岩溶带泉水枯竭。由于表层带上部松散土层和植被的消失,对迳流的调节功能减弱,使得可调蓄利用的水资源减少,年迳流动态变幅加大,部分泉和地下河动态变幅加剧,枯季流量大幅度减少,甚至干枯,导致更加缺水。

4.3旱涝灾害频繁。一方面,石漠化地区缺乏森林植被来调节缓冲地表迳流,致使这类地区一遇中到大雨,地表迳流便快速汇聚于低洼处,造成暂时局域性洪涝;另一方面,由于石漠化地区的岩溶漏斗、裂隙及地下河网发育,失去了表层带的调蓄功能,地表迳流较快地渗漏入地下河系而流走,造成石漠化分布区旱季大面积的地表干旱。

4.4土壤肥力下降。由于覆盖土层薄,土壤颗粒及其所吸附的营养元素和农药易转移到水体中,既污染了水质又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降低,使贫困面扩大,脱贫难度增加。

4.5毁坏生态自然景观,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由于石漠化的发展,造成生态系统内种群数量下降,植被结构简化。

5石漠化的防治措施

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治理,科学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协调发展的方针。

5.1鉴于目前对石漠化的调查研究程度还很低,特别是对其形成原因的多样性和区间差异性、各种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石漠化的演化规律等的认识还很肤浅。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石漠化的调查研究、监测与评价,为石漠化防治规划和实施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5.2石漠化的防治,应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分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的开展。

5.3干旱缺水是形成石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因素。石漠化治理必须优先搞好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这不仅仅只是解决干旱缺水问题的需要,也是整治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工作。同时要实行全面节约用水,既要建立节水型工业,更要建立节水型农业,最终建立具有全民意识的节水型社会。

5.4应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切实做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工作,保护好岩溶石山地区珍贵的土地资源。同时,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水平。要扭转广种薄收、轮荒滥垦、粗作粗放方式,走精耕细作、少种高产的集约经营道路,实现高投入、高科技含量、高产出。

5.5植被破坏是石漠化发生的起因,植被恢复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首要目标,只有石漠化地区的山地全部覆盖了森林植被,石漠化的危害才能逐步减轻。石漠化的防治,必须搞好植被建设,保护天然植被,维护生态平衡。

5.6控制人口数量,进行生态移民。人是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形成石漠化的最主要原因。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开展各类形式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根源上减缓生态环境的压力,减轻岩溶石山地区的自然环境负荷,消除石漠化形成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5.7造成石漠化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多而复杂,因此石漠化的防治,必须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地质灾害防治、水土保持、土地整理等有机地结合,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工程。

5.8加强农村能源设施建设。石漠化地区要大力发展沼气池、节柴灶、太阳能以及小水电的建设,减少农民对林地植被的依赖。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可节省薪材消耗,有效地保护石漠化山体植被,对于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至关重要。

5.9扶贫项目建设。贫困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瓶颈,因此当地政府要大力发展扶贫项目的建设,扶贫项目要在结合岩溶地区土壤气候条件,充分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作物种植技术,推广灌溉保水节水技术,种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大力发展养殖业等一系列措施。通过科学种植与科学养殖,在不增加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收入,有效减轻岩溶地区的生态压力。

6结语

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应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保护环境,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治理,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广东重点地区岩溶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报告[R],广东省地质调查院,2007年4月;

[2] 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报告[R],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