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范文

职业卫生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卫生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卫生的重要性

第1篇: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预算事业单位会计工作

一、前言

目前国内所有的事业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工作方面需要遵循收付实现这个财务原则。目前国内整体的会计工作氛围都出现了转变,在转变过程还暴露出了比较突出的弊端。为消除这些弊病,事业部门以及相关单位需要对权责发生制进行探究,并逐步将这种机制落实到财会系统中。文中作者立足多个层面探析将权责发生机制落实到事业部门内部财会系统的必要性,同时依据事业部门落实财会工作的现状,研究让此类部门和单位过渡到权责发生制的实际方式。

二、将权责发生机制落实到事业部门内部财会系统的必要性

(一)为顺应事业部门内部预算结构改革需落实权责发生

建国至今,国内开展了公共财政系统的构建,在事业部门推行了预算工作,同时还构建了与事业部门对应的采购系统、并形成了集中支付模式。推进上述革新策略令事业部门中的各种财会项目工作出现了多重转变,这些转变使事业部门的会计结构发生改变,同时还影响了财务信息报告编制的方式。然而,许多事业部门未曾根据这些转变对机制实施调适与改良,导致制度无法跟上实务工作的变化进程。尤其是目前主导会计工作的仍然是常规的收付实现机制,所以进行实务工作会呈现某些尖锐的矛盾和根源性问题,所以为顺应事业部门内部预算结构改革需落实权责发生。

(二)优化事业部门的服务业绩需要依靠权责发生机制

在现行的收付实现机制中,处理全面预算时,对投入环节的咨询信息进行处理是关键步骤。比如要调查款项具体应用在哪个项目,并确定不同项目所约束的实际支付规则及标准。在这种常规的会计机制中,支出的实际控制环节以及使用环节存在矛盾。其中公共性的资金资源将被二者相互抢夺。在运用款项时,事业部门如果得到了相应的资金,其使用过程将被资源所制约和管控,导致使用环节不能自主,欠缺机动性。而过渡到权责发生机制之后,事业部门的会计资讯信息将重点放在费用资金的分配、提供服务和相应成本的关联上。这样可以让事业部门的实际业绩能更为透明,让大众能公开对事业部门践行职责的水平进行评判,以此使事业部门的实际服务水准得以提升,所以优化国内事业部门的实际服务业绩,就需要依靠权责发生机制。此外,为了促成融资模式的革新也需要推行权责发生机制。

三、使事业部门和单位过渡到权责发生制的实际方式

(一)通过逐层渐进的形式进行过渡

由于传统的机制在财会系统中生成了庞大而复杂的根系,所以要想清除旧机制并向新的机制过渡必须逐层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国内在实现某个项目或全面性的机制改革时,中央政府一般会安排几个典型的试点,并将新机制放在这些试点进行实验,通过验证探索新机制是否成熟,并对该机制进行调适,随后才能面向全国大面积推行。同时,对于某些根源性的机制革新一般可以通过两个方向进行改革,如从中央或省会逐层向各地实施推广,或者由各地先落实再逐步深入中央实现改革。所以在事业部门内部的财会系统推行权责发生机制时,同样需要循序实现改革的传统模式,通过逐层渐进的形式让财会系统在一段比较长久的时间中慢慢适应新机制,这样这种机制才可以真正扎根于事业部门,完全替代原本的财会机制。

具体而言,事业部门在开展内部预算工作方面,为了达成理想的会计核算目标,并让上层管理人员掌握收付环节的信息资料以及建立在权责发生机制之上的相关财会信息资料,以此提升事业部门承担工作的能力,令事业部门内部资金使用情况更为透明,部门内部的预算效率得以显著提升。从国内事业部门的情况看,可以沿着两个步骤对权责发生进行落实:先从当前正在使用的常规收付实现制着手,对常规机制的内容进行调整,逐步淡化收付实现,然后再尝试对权责发生机制进行推广,使两种机制并行,让事业部门的财会人员可以慢慢对新机制进行适应;当事业部门对权责发生这种新的机制形成认知并能够接受这种机制之后,再转变新机制与常规机制之间主次地位,将权责发生机制推上主导会计工作的首要地位,并进一步对收付实现机制进行淡化。

(二)在预算工作方面可维持原机制

在财务系统中,预算工作所涉及的信息资料与财务报告所涉及的信息存在不同的侧重点,对于预算来说,需要先对财务工作的方案计划进行编订,但对于财务报告来说,详细的会计资讯信息需要建立在具体的交易项目或财务活动事件之上,其真正反映的是事件取得的结果。建立在权责发生机制之上的有关财务工作报表,尤其是债务的相关报表能够证实过去推行财务决策所达到的结果,同时还可以对目前做出的决策进行结果分析。把预算工作涉及的财务报告资料与建立在权责发生机制之上取得的财务报告信息相互的联合,就能达到互补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财务人员能够全面了解事业部门内部的财务运转情况。同时,联合两种财务报告信息还能对预算工作进行检验,确定预算的编制以及落实是否科学。将预算所产生的财务信息账目和财务报表资料进行对照,能够让这两种资料相互衔接,使二者逐步达到统一。同时对照两种资料能够使达到验证与核对两种财务资料信息的效果,以此判断出两种信息是否准确可靠。同时开展对账工作还可以判断使两种财务资料产生区别的根源,给事业部门带来了确定会计政策的依据。

(三)先落实支出的环节再处理收入

通过权责发生机制不但能对收入环节进行验证和计算,还可以对支出环节进行确认以及计算。但根据西方事业部门推进会计机制的经历我们知道利用新机制对收入环节进行验证确认,其困难程度会超过支出环节,同时验证和计算收入环节难以达到理想的适应性[4]。这是因为,在不可控制性方面,支出受到的影响比收入环节低。所以,在落实权责发生机制时,需要先对收入环节进行处理,令收入能得到准确计算以及验证,随后再处理支出环节。此外,对收入的详细类别进行确定时,也需要遵循从易入难的方向落实权责发生制。比如,在对缴纳税款的相关义务进行处理时,要分析收支环节多个项目受不可控因素干扰的程度,先处理干扰最小的项目,随后再逐步对受干扰较大的项目进行处理。

四、结束语

上文作者对于将权责发生制落实到国内事业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具体必要性实施了探究,同时在分析当前国内事业机构内部会计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详细落实权责发生制的科学策略,如通过逐层渐进的形式进行过渡、在预算工作方面可维持原机制、先落实支出的环节再处理收入等,妥善实施这些策略能够让国内众多的事业部门及单位能尽快过渡到权责发生制中,使该机制可以在真正意义上为会计工作发挥辅助及促进作用。

作者:徐亚军

参考文献: 

[1]路军伟,殷红.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机制与分析模型——基于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J].会计研究.2012,(02):425-437 

[2]张琦,张象至,程晓佳.政府会计基础选择、利益相关者动机与制度环境的影响——来自中国的问卷数据检验[J].会计研究.2010,09(07):786-788 

第2篇: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职业卫生;监管;实践

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效果,关系到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企业的安全发展和稳定,更关系到构建和谐企业目标的实现,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是一个以油气开发为主的生产经营单位,勘探面积4500平方千米,职业病危害场所108个,涉及岗位员工1500多人,通过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完善监管工作机制,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使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但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化,需要进一步认真审视和反思助推职业卫生安全监管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浅淡几点思考。

1.领导重视,落实到位,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要体现重要性

要想在工作中体现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重要性,领导重视是关键,抓好落实是根本。因为只有在领导高度重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通过领导以身作则,引导全体员工逐步落实;只有在领导高度重视的基础上,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建立高素质的职业卫生检查及监督机制,对人员、设备和环境进行有效监控,减少职业卫生事故的发生;只有在领导高度重视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掌控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卫生隐患和安全风险,更好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夯实职业卫生管理基础,整体提升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领导重视”也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一句话,而是要有行动,给政策,才能推进工作。与之同等重要的是基层执行过程中,必须将上级的安排部署落到实处,因为如果一味地强调领导重视,依赖上级创造条件和方便,最终也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必须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具体到岗位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操作中去,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和效果。来证实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

河口采油厂对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并给予全方位支持,逐级成立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纵向上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卫生网络监督管理体系,横向上从设计到施工,从安全到工会、劳资、供应等各部门,抓管理、强监督、抓预防、订措施,保持良好的运行体制。制定年度HSE工作重点和监控目标,把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和监控目标之一,采油厂与三级单位签订《HSE目标责任书》,做到工作有计划,实施有内容,有条不紊的运行,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和效果,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重要性。

2.思想先行,宣教到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要突出实用性

全面加强员工的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是开展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其重点是突出职业卫生监管“实用性”,使员工学习得“实惠”,首要问题是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按需施教、按缺选学”,科学设置培训内容,激发员工参与培训、学习的动力。河口厂从提升广大干部员工思想认识入手,宣传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积极了解和借鉴国内同行业职业病防治的先进经验,使广大员工认清本单位、本岗位和本人在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中的差距,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坚定抓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信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内容,利用网络、简报、电视等新闻媒体和《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活动契机,采取召开座谈会、集中宣传咨询、组织学习讨论、举办板报展、培训班等形式,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及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有效提升广大员工维护健康权益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3.健全制度,实施到位,职业卫生安全监管要有保障性

岗位职责和制度有效才能有保障。目前在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中存在着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部分员工职防意识淡薄、防治检测不到位等问题,说明卫生职责和监管制度在推行层面还存在执行扭曲和异化的现象,必须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科学、规范的制度,才能推进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科学发展。采油厂将职业卫生制度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程,订立制度时,在依据上位制度的基础上,从哪些不能做、哪些能做、能做的应该怎样去做几个方面系统考虑,既有结果,也有程序,充分考虑到制度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建立完善《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劳动安全防护设施安装使用管理规定》、《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职工工伤管理规定》、《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管理规定》等,编号发文,组织培训,实现职业卫生的规范管理。

4.严格监管,管理到位,职业卫生安全监管要有实效性

严格监管,是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关键。采油厂建立健全各类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对职业病危害场所进行申报登记。从改善劳动生产条件,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的角度出发,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对58座泵站进行噪音治理,对42个化验室进行尘毒改造等,并给岗位员工配备护耳器等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生产现场按标准设立职业卫生安全标识,使岗位现场全部达到国家职业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建立硫化油气井监管体系,摸清硫化氢分布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方案,并从强化员工培训、劳动防护、现场施工、制度建设、日常监测五个方面入手,消除硫化氢隐患。对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安全卫生“三同时”管理规定》进行评价、设计、施工。每年组织尘毒、噪声等岗位职工进行一次健康查体,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5.以人为本,防护到位,职业卫生安全监管要有预见性

第3篇: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范文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1.数据来源

根据《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定向)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编制《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调查问卷》,对179家医疗机构221名医务人员展开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适应基层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知识结构、技能以及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应设课程的重要性评价,了解基层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真实需要。有效问卷221份,有效率100%。

2.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搜集、整理相关文献,借鉴相关文献。利用Excel软件录入问卷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研结果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工作单位属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有23家,最多的是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分别占40.7%和30.8%;从事临床工作的人最多,有133人,占60.2%,其次是管理和临床岗位的有64人,占29.0%;多数人属中、初级职称,分别占38.5%和35.3%;40岁至49岁人最多有73人,占33.0%,30至39岁70人占31.7%。大部分调查对象属于基层医院,工作在临床一线,有评定职称并在岗位上工作了有些年数,相信其对基层具体需要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有较深了解,能较大程度的反映基层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素质的真实需要。

2.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综合素质调查

对基层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调查,内容包括素质、知识结构、技能等三个要素,各要素内又包含若干项目,对各项目进行重要性评价。1分表示不重要,2分表示一般,3分表示重要,4分表示比较重要,5分表示非常重要。

(1)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基层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素质重要性评价有5个项目。结果显示,“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职业操守”以及“能够积极地认识医师职业,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此两项重要性评分均值最高,达到4.83;“具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和法律意识,能够自觉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项目的重要性评分较高为4.71;“能够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辖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理念”是对基层医生的素质要求,其与前三项比较没有那么受到重视,但是也超过4分,是非常重要的素质要求。在校培养应着重以上素质的培养与发展。最低的是“身心健康,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外语、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项,为3.76分,相比其他素质则没有那么重视,但仍然接近比较重要指标,不容忽视。

(2)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基层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重要性评价有9个项目。结果显示,“具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项重要性评分最高,为4.82分,可见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是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知识结构中最重要的知识;“具备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具备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项,均超过4.5,分别为4.79和4.72,在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应着重以上知识的教育;“具备重点人群的保健与康复知识,掌握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及“了解祖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原则”评分最低,分别为3.96和3.86,相比其他知识,重点人群的保健和康复,计划生育知识在基层没有那么得到重视,但相当接近比较重要值4分,在人才培养中不能忽视该知识的教育。而对祖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原则则未引起足够重视,可能是基层医疗机构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中医学知识要求较低所致。其他各项均超过比较重要值4分,理应重视该部分知识的教育。

(3)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技能基层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技能重要性评价有8个项目。结果显示,“具备全面、系统、正确、规范地进行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历的能力”项重要性评分均值最高,为4.80分,是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技能;“具备良好人际交流与医患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项为4.56,可见医患沟通能力受到基层重视,该部分内容应在人才培养中得到体现。最低的是“具备创新精神,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意识,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项,相比其他技能,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在基层重视程度稍低,但超过4分,在人才培养中不容忽视。

3.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应设课程

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应设课程重要性评价共有25个项目,结果显示,有19项超过比较重要值4分,其中内科学重要性评分均值最高,为4.83;其次是外科学,为4.82;然后依次是诊断学、系统解剖学、儿科学、局部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妇产科学(含计划生育技术)、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传染病学、全科医学概论、神经病学、医学影像学、组织胚胎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预防医学;有6项均值未达到比较重要值4分,由高向低依次是社区预防与保健、中医学、人体寄生虫学、康复医学、医学微生物学,社会医学。

三、对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启示

1.培养方案较符合基层需要,培养内容应有所侧重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定向)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所提出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知识、技能和课程设置均较符合基层需要,大部分项目均值超过4分,最高接近5分,最低接近4分。但重要性评价中,均值有高低差距,培训内容重要程度呈现出不同水平,故对基层重视程度高的项目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投入,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应根据基层的需要有所侧重。在培养过程中需要贯穿基层服务知识,融入基层特色,渗透医学人文精神,体现出专业的“基层性”,使培养出的人员到基层后能适应基层的需要,更好地守卫基层群众健康。

2.医学人文精神是重要素质,国家规定的外语、体育和军事训练也不容忽视

成都中医药大学从法律意识、思想道德、文化伦理、职业责任、服务目标、服务理念、体育、军训和英语训练等方面对学生需具备的素质提出要求。结果显示,基层对医学人文精神是非常看重的,体现在基层认为临床医学人才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职业操守,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和法律意识,能够自觉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并珍视生命,关爱病人是很重要的。作为基层的临床医生,精湛的医疗技术不及医学人文精神重要,也可以说医术不如医德重要。[2]一个有医学人文精神,有医德的医生,其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能关心并关注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尊严,其定会提升医术,为人民健康负责。启示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应着重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与发展,可以通过开设相应的课程,亦可注重教师日常授课中的言传身教达到此目的,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动态,多方努力以强化其医学人文精神。“身心健康,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外语、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项是应具备素质重要性评分的最低分,相比其他素质并没有那么受基层重视。可能是基层医院工作力度不那么强,不如大医院般需要超负荷的劳动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所致。但是,身心健康是做好临床工作的重要前提,且随着医改的深入,社区、基层卫生单位将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并承担公众的大部分卫生保健服务,基层医院将不在人浮于事,工作强度会有增加,所以此项内容在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不容忽视。

3.重视诊疗知识教育,加强对祖国传统医学的教育

成都中医药大学着力于面向基层的临床学生的与医学相关的基础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临床诊断和治疗知识,全科医学基本知识,重点人群的康复保健知识,流行病学相关知识和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祖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知识的培养。在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应具备知识结构重要性评价中得分最高的三项是“具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具备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具备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可见,基层医疗机构特别重视临床医生的诊疗知识。自新医改以来,基层出现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而轻基本医疗服务的现象,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量明显增加,而医疗服务量逐渐减少,使得基层的诊疗能力普遍滑落,基层医疗技术留不住病人,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问题突出。基层医疗机构也看到了此问题,开始重视其诊疗能力的提高,所以,现阶段医学高校应着重临床医学生诊疗知识教育,在课时设置上可增加此方面内容的学习课时,加强临床实践,让学生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巩固和运用,后将其融会贯通于基层诊疗活动中,为基层提供值得信赖的医疗服务,最终实现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六位一体的服务职能。“了解祖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原则”项是基层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重要性评价中的最低分。可见,基层对其临床医学人才的中医学知识的掌握重视不足。此可能与当前普遍重西医轻中医有关,但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障华夏子孙几千年来的身体健康,了解祖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关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中医药高校应重视此问题,加强对祖国传统医学的教育,让其了解祖国传统医学的精髓,认同中医药的诊疗效果和重要意义,而后在工作中宣传中医药知识,提升基层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认同度。

4.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

在技能要求方面,成都中医药大学主要着力于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结果显示基层医疗机构对这四方面都比较重视。基层重视临床医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其临床医生能够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有较好的临床思维,能合理运用其所学知识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基层最重视的两项技能是“具备全面、系统、正确、规范地进行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历的能力”项和“具备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处理的基本能力和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项,故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应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所有的知识和思想教育,最终都是通过临床应用而得以体现,所以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也应重视学生临床过程中临床思维的系统性培养,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将知识、思维融会于临床实践,提升其临床能力,然后升华为新的知识。“具备良好人际交流与医患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项在8项技能重要性评分中排名第四,可见医患沟通能力已受到基层重视。此可能与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常有发生有关。广泛的医患纠纷使患者及社会人群和医务人员都迫切需要沟通,医患间有效、良好的沟通有助于解决医患矛盾,所以医患沟通在我国已不再是一个烦恼、一个名词,已逐渐成长为一门学科。《医患沟通》、《医患行为与医患沟通技巧》等相关书籍全面、系统地介绍医患沟通,并深入透彻地介绍从医人员与患者间有效沟通的方法。高校应注重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可开设《医患沟通》课程,更好的让学生学习、了解医患沟通技巧,减轻医患矛盾,减少医患纠纷。

5.课程设置应更契合基层需要,应着力于综合素质的提升

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应设课程重要性评价结果显示内科学和外科学重要性评分均值最高,可见基层较重视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学科。而诊断学作为基础学科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的桥梁课程,解剖学作为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得到基层的普遍重视。儿科学排名靠前,可能是现在儿童疾病基本都是急诊,基层凭借地理可及性优势长期要接收儿童患者,此就对基层的临床医生儿科学知识提出高要求,儿科学也是基层很重视的一门课程。社区预防与保健、中医学、人体寄生虫学、康复医学、医学微生物学,社会医学则稍显没有那么重要,重要性评分均值均在4分以下。这种重要性的差异在课时设置中可得以体现,有目的、有重点,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体现课程中的“基层性”。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是改革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5]基层也认识到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所以在课程中更偏重于医疗课程,而对社区卫生服务所需的课程则没那么重视。在校教育中,将社区卫生服务所需的课程有机融入到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中,合理安排预防保健、康复医学、社会医学等课程或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提升学生对未来职业岗位的认知度,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特点和任务,后主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能力是当前工作重点。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可将课程设置分为人文素质课程群、职业基础课程群、岗位课程群、素质拓展课程群等模块,在各个模块课程设置中打破学科界限,强化知识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实用性。课程设置不应单纯呈现专业知识,也需渗透基层特色,熏陶医学人文精神,更新内容,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不断适应基层群众的新要求和期待,积极为基层培养适宜的临床医学人才。

四、小结

第4篇: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职业卫生;职业安全;监督管理;管理机制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233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职业卫生方面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认识以及劳动者自身的高度重视,然而即便如此我国目前对于职业卫生的监管现状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容乐观。从2005至2010年对于职业病的统计来看,我国目前对于职业病的报告总数逐年都在增加,这严重的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因此,对于我国当前的职业卫生进行合理的监管显得至关重要。

1 职业卫生监管现状分析

1.1 政府监管职责弱化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雇主以及雇员之间的三方协商机制是一种最基本的格局,职业安全卫生属于劳动关系中的范畴,因此也遵循着这个构架,而政府监管的职能弱化是职业卫生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一个方面是近年来,由于主管职业卫生的部门所拥有的管理力量有限,且缺少相应的技术装备,因此难以进行广泛的监督,使得监管不到位。另一个方面,某些地方正度没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及政绩观,因此对于职业卫生的源头工作没有进行应有的重视,经常出现为了谋求更好的经济效益而以牺牲劳动者的健康权益为代价的情况发生,甚至有时政府为了维护投资环境而对职业卫生的监督执法进行阻碍,这使得政府在三方中的角色因此而弱化,劳动者的健康权益难以得到应有的维护。

1.2 职业卫生监督的欠缺

虽然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初步的形成了职业卫生的监督和技术服务网络,但是整体上来说依然是不健全的,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队伍的数量过少,且其质量也不高;在现场的技术服务人员所占的比例较低,且储备的后备力量不足;并且,我国现有的职业病防疫机构对于检测手段来讲较为匮乏,也缺少专业性的检测人员。由于这些监督服务方面的欠缺,使得对于职业卫生的检测很难得到很好地进行。通过对于我国的职业卫生的投入进行调查研究的数据中显示,各级政府从1999年开始就对职业卫生的投入进行逐年的增加了。然而,由于基数过低,对于职业卫生的人均投入有着明显性的不足,和经济的发展水平难以适应等因素,导致对于职业卫生的监管、以及相关的技术始终难以得到保证[1]。一些个体的老板为了获得更大的收入,根本不对企业的职业卫生进行相应的投入,劳动者工作的环节条件十分的恶劣,粉尘、有害气体等严重的超标,这严重的影响了劳动者的健康,甚至会危及他们的生命,不但给患者以及家属造成了极大地痛苦,而且对于社会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1.3 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于职业卫生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并不完善。和国外的工业化较为发达的国家比起来,我国现在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还有很多地方存在问题,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例如,到目前为止,我国依旧没有针对多种经济体制并存以及用工制度的多样化的现状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法规。对于我国的法律规定的职业病记录中,疾病的种类也并不完善,很多严重的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并没有被列出来。

并且,对于法律法规的落实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法律的基础,但是随着《职业病防治法》的图形,虽然大致上执行的时候处于有法可依的状态,然而在真正的执行过程中对于不按照法律严格的执行、以及出现违法的行为没有被严格的追究等情况依旧存在,这就使得相关的法律法规成为了一种摆设,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2]。

2 应采取的对策

2.1 完善职业卫生法规

由于职业卫生的相关法规的不完善,导致了很多企业无视法律法规的存在,不重视对于企业的职业卫生的管理,最终使得很多劳动人员得了职业病,因此要想对我国现在的职业卫生管理方面进行改善,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于职业卫生的法规的完善。应该尽快的完善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的配套的规章,使得企业能够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参考;应该完善对于企业的职业卫生进行管理的相关的指导性文件,使得企业能够提高职业卫生的水平。

2.2 明确职业卫生管理体制

在职业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得到了完善的同时,企业应该明确职业卫生的管理体制。因此,企业可以将职责划分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使得职责分配更加的明确;企业应该对职业卫生的相关安全监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加强其基本素质,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加对于职业卫生的监管力度;企业内部应该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监督体系,极爱去哪个对于职业卫生的监督水平。同时,中小企业也应该强化对于企业的自主的管理能力,因为这些中小型企业是职业病的发病率更为高的企业。

2.3 企业自身建设

同时,企业版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对于职业卫生进行管理的意识,严格的按照法律法规对于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进行管理。由于企业内部有很多农民工、临时工等对于职业卫生没有进行足够的重视,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于企业的内部人员的职业卫生教育,使得员工自身能够认识到职业卫生的重要性[3]。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存在的职业病隐患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化工企业,应该设置安全控制阀,在毒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是采取报警的设置,这样就能保证劳动人员的活动环境对于健康没有过多的伤害。企业还应该定期的检查员工身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其生命健康。

3 结论

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病的发生率一直在不断地而提高,对于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而主要原因则是我国目前对于职业卫生的监管不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于我国职业卫生的监管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根据这些问题做出应对方案,降低职业病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孙胤羚.职业卫生管理政策分析与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4.

第5篇: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范文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呼唤护理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及对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调查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护士总数为147万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1.4%,平均千人口护士比例为1.113,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已经达到3以上;我国目前的医护比严重倒置,只有1∶0.61,而全球平均医护比为1∶2.698,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1∶6;我国目前平均护士床位比为0.4∶1,而世界许多国家都基本保持在1∶1以上。因此,我国护士的数量明显短缺,据此推算,至2010年,我国每年护士缺口至少在15万人。为此,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将护理专业作为我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四大人才紧缺专业之一,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要求切实加大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加强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人们越来越体会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认识到建设好实训基地的重要性。2008年初,教育部和卫生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切实抓好实践教学,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应不断加强教学基地建设,保证临床实践的教学质量。”在前不久刚召开的200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周济部长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根据就业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有些还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职业教育教学要走在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最前头。要把大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重点。”所有这一切既说明了加强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也为如何加强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指明了方向。

做优、做强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是我校创建护理示范专业的重中之重实训基地建设意义重大,既是现实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又是为社会培养大批熟练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更是职教特色的体现。我校创建于1974年,护理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专业,至今已培养护理人才四千多名,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其中不少学生已成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这生骨干。目前,在校的3000多名学生中,护理专业的学生占1/3,因此,做强、打响护理专业品牌是我校既定的办学目标。2008年将申报省示范专业,并以护理专业为龙头创建省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但是,对照护理专业的培养要求及有关标准,学校现有实训场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有相应的实验室、模拟练习室,但仍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停留在模拟操作层面上,缺少真人实境的训练。学生的教学见习实习医院难以按要求完成任务。同时,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机会大为减少,实习的条件受到了更多限制,从而造成了学科教育要求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要改变这一局面,显然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科学地构建校内外相互沟通的实训基地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实现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

建设目标及原则

以建设三大实训基地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奋斗目标,以创建省级护理示范专业及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为契机,巩固我校护理学科传统优势,构建校内基础模拟型护理实训基地、校内产教结合型护理实训基地、校外院校合作型护理实训基地三大体系建设。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更多更好地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人民群众满意的实用型人才。

以三个共同发展为原则(1)校内校外共同发展原则。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的构成有两个环节,即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者缺一不可,不可相互取代。校内实训是基础、是前提,校外实训是整个实训教学的最终环节。所以我校的定位是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完善校内基础模拟型护理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建校内产教结合型护理实训基地,同时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做到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2)硬件与软件建设并重原则。基地建设将着重从实训基地的硬件和护理人文环境的软件设计上进行规划。硬件建设就是以工作实景为规划依据布局实训基地,同时与教学环境设计相结合做好基地的整体布局,做好实训室及实训区域的划分;实训设备、工具、材料应根据完成各实训模块任务的需要确定。软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护士职业能力需求为依据规划实训项目,以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开发实训模块;二是把护理人文环境建设融入基地建设中。(3)通用与实用相结合原则。由于护理专业分科较细,有较强的专科性,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基础护理工作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所以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规划应以护士开展基础护理的各项工作为基础,设置无论在何级别的医院或社区或家庭都普遍通用的实训任务,从而适应不同护理岗位的共同需求。

建设的主体内容——

科学构建校内校外互通实训基地

科学构建校内校外互通实训基地是实训基地的建设关键,根据护理专业的学科教学要求和操作技能学习掌握过程分析,护理实践教学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完成。第一阶段:在校内基础模拟实训中心进行反复的、无风险的练习;第二阶段:在掌握一定操作技能之后,在校内产教结合实训中心或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实训,为进入综合性医院进行临床实习打下一定的基础;第三阶段:进入综合性医院进行完整的临床实习。通过科学构建校内外互通的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基于上述思路,我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主要内容由以下三大体系组成:

校内基础模拟型护理实训基地我校校内基础模拟型护理实训基地已在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实训基地共五层,总面积4700平方米,总投资八百多万元,设有医学基础实训区、基础护理实训区和专科护理实训区三大区域。医学基础实训区包括尸体解剖室、标本陈列室、药物实验室等。基础护理实训区包括基础护理多媒体示教室、基础护理实训室、护理形体训练室、ICU抢救室、模拟护理站等。专科护理实训区包括外科模拟病房、内科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健康评估实训室、母婴同室模拟病房、产科分娩模拟病房、综合技能考核室等。该实训基地投入使用三年多来,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为学生提供较完整的校内基础模拟实训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护理示范专业评审、卫生部中高级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等重大活动中,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同行的好评。

校内产教结合型护理实训基地据人口调查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快、高龄化、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比例高等特点。目前社会上的养老机构主要有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护理院等,这些养老机构都具有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特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机构养老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根据上述情况,同时结合学校近年来护理专业办学规模扩大,已有实训基地不能满足护理实践教学需要的情况。我校以产教结合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己任,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在原门诊部的基础上,创建了“产教结合型”护理实训基地(护理康复医院)。为方便学生见习、实习,基地选址在校园内,已于2008年5月破土动工,总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总投入1000多万元。服务对象主要为康复病人、慢性病人、家庭照顾困难的老年人,结合医疗市场状况,开设内科、外科、妇科、理疗科、康复科、心理咨询指导科等科室,有床位100张(按康复期病人、慢性病人、老年人分区收住),配备医师、护士、护理员等工作人员,配置相应的医疗护理用具和设备。该实训基地建成后,将造福我市及周边地区的人民,满足各类康复期病人、慢性病人及老年人接受康复治疗、专业护理、维护和恢复健康的需求,同时,也可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提供方便。

校外合作型护理实训基地护士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是护理操作技能学习的重要阶段,所以医院临床实训是学生职业综合技能训练的关键时期。早在1992年,我校就在本地六家市级医院聘请了一大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药)师为学校的专业兼职教师,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崭新路子。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更加重视抓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医院的设备资源,学校现已与周边地区三十多家综合性医院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关系。为进一步加强院校合作和对实习生的管理,学校和医院专门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明确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为了规范实习基地的教学和临床带教工作,更好地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学校不断健全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有关规章制度。对实习医院、带教教师、实习生等均作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为了加强实习生的管理,学校特设以分管副校长负责,由学校实训指导处、年级主任、班主任组成的管理机构,定期与校外实训基地联系沟通。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外实训基地临床带教工作座谈会,增进与实习基地管理人员、带教教师的合作联系。平时邀请医院护理部主任等参与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通过院校双方共同努力,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毛春燕.新形势下卫生职业院校实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8,(6上).

[2]齐守泉.职业教育为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服务的战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1).

[3]邓俊,等.构建我国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系统的设想[J].中华护理教育,2008,5(3).

第6篇: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提高感染管理 认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6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69

院内感染管理是关系医患健康,保障医疗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基层医院要做好这项工作,得从以下几个环节下功夫。

院内感染管理是关系医患健康,保障医疗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基层医院要做好这项工作,得从以下几个环节下功夫。

加强感染管理意识,提高认识

加强感染管理意识,提高认识

院内感染管理知识缺乏,意识不强是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1]。目前,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的内涵不是很理解,院内感染工作的开展只停留在管理层,加之好多医院多数是兼职人员,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设立。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甚至管理者认为,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是感染科的事,没有意识到这是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另外,好多医务人员认为自己从事医疗工作多年,并未发生大的感染或暴发的感染,存在侥幸心理,思想麻痹,这些都是缺乏感染管理意识的、对感染管理知识缺乏的现象。因此,加强感染管理意识,提高认识势在必行。

院内感染管理知识缺乏,意识不强是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1]。目前,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的内涵不是很理解,院内感染工作的开展只停留在管理层,加之好多医院多数是兼职人员,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设立。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甚至管理者认为,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是感染科的事,没有意识到这是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另外,好多医务人员认为自己从事医疗工作多年,并未发生大的感染或暴发的感染,存在侥幸心理,思想麻痹,这些都是缺乏感染管理意识的、对感染管理知识缺乏的现象。因此,加强感染管理意识,提高认识势在必行。

建立健全院内感染控制组织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①建立健全组织:建立以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感染控制小组为主的三级管理网显得尤为重要。院长亲自担任院感委员会主任,职能部门、临床科室主任、重点科室护士长组成院感委员会成员;临床感染控制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住院医师、护理骨干组成。②完善相关制度:制度是管理的基础与保证。院感专职人员应首先熟悉并掌握院感管理相关法规及规范要求,结合本院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评价方法等。并在工作中不断地修订、完善,以更好地指导、规范临床,院感控制各项工作的开展,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停留于表面。

建立健全院内感染控制组织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①建立健全组织:建立以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感染控制小组为主的三级管理网显得尤为重要。院长亲自担任院感委员会主任,职能部门、临床科室主任、重点科室护士长组成院感委员会成员;临床感染控制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住院医师、护理骨干组成。②完善相关制度:制度是管理的基础与保证。院感专职人员应首先熟悉并掌握院感管理相关法规及规范要求,结合本院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评价方法等。并在工作中不断地修订、完善,以更好地指导、规范临床,院感控制各项工作的开展,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停留于表面。

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学习培训: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医务人员、后勤人员应当掌握与其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效预防或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学习培训: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医务人员、后勤人员应当掌握与其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效预防或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存性的认识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存性的认识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存性是控制院内感染重要手段[2],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在手卫生方面存在意识淡漠,而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手卫生对预防医院感染极为重要。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以大大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存性是控制院内感染重要手段[2],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在手卫生方面存在意识淡漠,而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手卫生对预防医院感染极为重要。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以大大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认真学习卫生部下发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一步认识手卫生在院内感染中的重要性,普及、强化手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对手卫生依存性的认识。

认真学习卫生部下发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一步认识手卫生在院内感染中的重要性,普及、强化手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对手卫生依存性的认识。

加强投入力度,为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可购置控制医院感染的设备-病房空气净化设备;安装非触摸式洗手装置;购买快速手消毒液、三合一抑菌洗手液等,并为了时刻提醒和指导医务人员正确洗手,可制作“医务人员七步洗手法”图示,张贴于洗手装置旁,病区醒目的墙面张贴宣传画,让病员及家属重视手卫生。

加强投入力度,为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可购置控制医院感染的设备-病房空气净化设备;安装非触摸式洗手装置;购买快速手消毒液、三合一抑菌洗手液等,并为了时刻提醒和指导医务人员正确洗手,可制作“医务人员七步洗手法”图示,张贴于洗手装置旁,病区醒目的墙面张贴宣传画,让病员及家属重视手卫生。

加强手卫生细菌监测,每季度将手卫生监测情况反馈给各科室,并纳入科室考核,以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的认识。

加强手卫生细菌监测,每季度将手卫生监测情况反馈给各科室,并纳入科室考核,以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的认识。

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日常工作

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日常工作

加强消毒、隔离技术的执行,各临床科室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规范日常消毒工作,提高消毒质量,确保消毒灭菌效果,避免医源性感染。随着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侵入性操作不断增加;另外,ICU病房患者由于使用呼吸机的较多,加之长期卧床,患者抵抗力较低,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因此,医务人员必须认识到加强无菌观念,规范操作规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才能严防交叉感染发生。

加强消毒、隔离技术的执行,各临床科室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规范日常消毒工作,提高消毒质量,确保消毒灭菌效果,避免医源性感染。随着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侵入性操作不断增加;另外,ICU病房患者由于使用呼吸机的较多,加之长期卧床,患者抵抗力较低,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因此,医务人员必须认识到加强无菌观念,规范操作规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才能严防交叉感染发生。

学习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和监测目的,使临床一线人员能够及早诊断感染病例,只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才能把感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学习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和监测目的,使临床一线人员能够及早诊断感染病例,只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才能把感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①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掌握预防用药,联合用药及经验用药的指证,能够有效地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和菌群失调的发生。②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正确选择抗生素,将抗生素使用量控制在50%以下,杜绝滥用抗生素。充分发挥微生物室验室的作用,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正确选择抗生素,以免盲目及滥用抗生素。

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①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掌握预防用药,联合用药及经验用药的指证,能够有效地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和菌群失调的发生。②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正确选择抗生素,将抗生素使用量控制在50%以下,杜绝滥用抗生素。充分发挥微生物室验室的作用,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正确选择抗生素,以免盲目及滥用抗生素。

加强消毒监测工作: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加强院内感染病例上报管理力度,加强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必须进行统一采购,并加强环节验收,在物品的接收、领取中按规定做好供需双方的签字记录以供备查;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不合格产品或出现热源反应的,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规定进行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单独存放,按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暂存、转运、和最终处理,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避免回流市场。

加强消毒监测工作: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加强院内感染病例上报管理力度,加强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必须进行统一采购,并加强环节验收,在物品的接收、领取中按规定做好供需双方的签字记录以供备查;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不合格产品或出现热源反应的,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规定进行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单独存放,按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暂存、转运、和最终处理,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避免回流市场。

加强职业卫生防护: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活动中严格加强自身防护,减少职业暴漏。实行标准隔离[3],加强手卫生;按规定做好一次性用品的处理,防止锐器刺伤;严格无菌操作;使用防护用具;保持环境清洁等。发生职业暴漏须按流程正确处理。

加强职业卫生防护: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活动中严格加强自身防护,减少职业暴漏。实行标准隔离[3],加强手卫生;按规定做好一次性用品的处理,防止锐器刺伤;严格无菌操作;使用防护用具;保持环境清洁等。发生职业暴漏须按流程正确处理。

总之,通过建立健全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和制度、职责,才能使基层医院院感管理步入正规化;医务人员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才能进一步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随着院内感染知识的不断更新,工作质量标准的不断提升,新的诊疗技术的不断出现,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

总之,通过建立健全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和制度、职责,才能使基层医院院感管理步入正规化;医务人员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才能进一步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随着院内感染知识的不断更新,工作质量标准的不断提升,新的诊疗技术的不断出现,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陈雪芹.县级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2):51-52.

1 陈雪芹.县级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2):51-52.

2 宋丽红,贾学会,等.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5-37.

2 宋丽红,贾学会,等.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5-37.

3 叶兰英.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中采取标准预防的紧迫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476.

第7篇: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社区护理;教学;探索

我国老年人在人口比例中逐年上升,为解决老年人患病以慢性病为主问题,我国正建设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护理人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主要生力军,绝大部分社区卫生工作将由社区护士承担。如何在护理教育过程中,提高护理人员开展社区护理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成为护理教育过程中重要课题。结合社会实际需要,我校教学改革过程中把《社区护理》作为重点改革实验课,从培养目标、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注重实践教学的探索。

1调整课时安排,增加实践训练

我国现行《社区护理》教材存在内容宽泛,杂而不精。许多内容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学科重复。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已经掌握,重复教学是教学时间的浪费。教改组在备课过程中与相关教师沟通,压缩重复内容,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调整前理论课时64学时下降到18学时,实践课时16学时上升到62学时。知识传授过程更加形象、逼真,易于理解并能掌握[1]。对比改革前后,改前理论成绩平均在85.6,改后84.9;实践成绩由平均78.4上升到90.2。分析原因,首先教材内容重复对于提高成绩无多大益处,学生对于重复内容反感,影响学习效率。其次实践的教学大量开展练习了护理操作技能,提高护理水平,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克服实践操作过程中紧张心理,提高了实践成绩。再次编写社区护理教材的人员缺少社区工作经验,几乎所有的社区护理教材都是借鉴国外、预防学或按照自己的理解编写的,难免出现理论与现实脱节。通过调整改变了学生的观念,认识到社区护理重要性。

2理论教学多样化,加强课堂互动

理论课改变填鸭式教学,注重实用。对于概念、原则、分类理论性内容主要靠学生自学,教师释疑的方法解决,学生理解上没有难度。实践性强的步骤、方法、评价等知识点采取角色扮演、视频演示、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与老师在互动中学习,摆脱三尺讲台的局限性,无论从距离上还是心理上都与学生更亲近,清除了师生间隔阂,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习功能,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改变学生被动的教育状况。作业的形式既有传统的知识点的书面作业,还包括要求学生完成课程中社区实践内容,与周围的老年人、成人和儿童的交流沟通,分析存在健康问题,记录交谈过程并总结心得,训练判断能力及沟通能力。组织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教师也受益匪浅,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

3平衡现实与理论脱节,开展实用性训练

我国医疗模式处于转型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大多在服务中心开展,入户服务很难开展,如家庭护理、家庭访视等。实践教学难以完成实习目标。我校用三种途径解决以上问题。第一开展模拟教学,模拟教学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病例可以多样化随机再现,操作安全,纠错性强,有利于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2]。护生在课前分组针对所选实践课进行主题文献查询,内容要具体、可行性强,充分还原护理对象真实的需求;制定模拟方案,积极排练,体现真实场景。临床模拟教学通过模拟临床情境,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3]。第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活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开展活动,学校以学生作为人力资源,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经济与技术支持,开展入户实践活动,学生亲身体会人际间交流的差异性,训练了入户技能和沟通艺术,弥补模拟教学不足。第三组织实践交流活动。在模拟训练和实践活动后,组织教师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活动。通过交流解决实践教学接触面过小问题。及时做好教学评价反馈工作,使护生真正理解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的相互关系及我国现行医疗卫生政策和社区护理发展方向[4]。

4重视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教育

为了培养优质社区护理人才,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至关重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充满感恩精神,对护理对象具有非凡的爱心,对自己从事的护理事业具有奉献精神。从护士素质、法律意识、管理、物质、环境、病人方面分析了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针对性地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及法律意识以保证护理安全[5]。媒体曝光了个别护生虐婴、虐尸事件,充分证明对现代护生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及爱心,实践教学中遇到弱势群体,组织学生进行献爱心活动,向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剪指甲、洗脚、捐款等。这些人大多数生活环境差、自理能力差、理解能力有限。利于培养学生不拍脏、不怕累、爱心和爱岗敬业精神。只有学生具备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较高专业素质,才能在护理行业找准自己的位置,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做好社区护理工作。

通过《社区护理》课程改革,改变了学生学风,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动手能力大大提高,就业观念有所改变,去社区从事基层护理服务的意愿明显提高。《社区护理》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探讨更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教育教学方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覃业宁,官江.护理本科生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0,13:149.

[2]张明亚,罗良平,赵辉.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发展方向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7):646-647.

[3]万学红,孙静.现代医学模拟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0-22.

第8篇: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廉政教育;实效性;教育途径;价值观

当前反腐倡廉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社会反腐倡廉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廉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廉政教育是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面对新的社会形势,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创新廉政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廉政教育实效性。

1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廉政教育的必要性

1.1廉政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我国未来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随着各种文化意识的碰撞,大众媒体对一些不良思潮的宣传,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也在冲击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在学校中,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良风气越来越严重,对学生健康成长形成了严重的阻碍。加强廉政教育工作,帮助学生了解腐败的危害性,在思想上筑成坚固防线,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坚决杜绝腐败。

1.2廉政教育是职业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 目前职业教育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而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不仅社会上存在的大量腐败现象对学生思想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学校中部分人员思想严重腐化,腐败行为已经渗透到校园中,对学校的发展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中开展廉政教育能净化校园环境,提高教职工思想意识,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1.3廉政教育是是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 廉政教育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受教育者形成以公正廉洁、廉洁从政、从政为民为基本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建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名利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廉政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牢记宗旨,廉洁从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行为选择上,是"不愿为"而非"不能为",是行为主体自觉自愿遵纪守法形成清正廉洁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依靠外力使行为人不敢逾越规矩。

1.4廉政教育是扩大监督范围的需要 廉政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反腐倡廉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监督,作为社会的一员,学校学生进行监督是非常重要的。学校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加强廉政教育,学生能对腐败的危害有清楚的认识,在生活中就会关注腐败,加强监督,提醒身边人员保持廉洁。

2增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廉政教育的实效性的措施

2.1找准对象,提高廉政教育的预见性 针对重点部门、高危部门,重点分析、提前分析高危原因,在预见性上下功夫,在变化发生前,进行预防性廉政教育,有针对性的重点预防。

2.2有的放矢,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 学校中主体较多,各主体分工不同,因此在进行廉政教育中必须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内容要"因材施教" 与时俱进,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对于学校党政干部要着重强调"廉洁从政",使他们能严以律己,做好表率作用。对于教师而言,要注重"廉洁从教",学校要加强师风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为人师表做好榜样,以自身行为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对于学生而言,要突出廉洁道德教育,教育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和"廉洁自律"的传统美德,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让学生在学校中接受廉政文化熏陶,在日后从事卫生事业时能保持"清廉"。

2.3以课程为主线,发挥学科教学的渗透作用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师要充分挖掘不同学科所蕴含的丰富廉政资源,将课程的显性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道德教育的隐性内涵贯穿于教学之中,形成廉政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廉政"观念。

2.3.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在德育教育中加入廉洁操守的内容。把廉政教育纳入德育课程的教学计划,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任务中,使学生明晰正确的是非观,对廉政知识由"知"到"信",拥有崇尚廉政的意识。

2.3.2注重抓好专业课和文化课对廉政教育的辅助作用。专业课教学是职业素质和廉政意识形成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本专业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通过专业课程渗透廉政教育内容,加深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责任意识,把握好自己职业道德方向,加强反腐倡廉的基本信念,增强拒腐防变的识别能力,使廉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如:教育医学生"不拿回扣,不收红包"等。另外,语文教师在讲解古文时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者爱人"、"君民同忧乐"等思想,让学生明白"礼义廉耻"。

2.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丰富廉政教育活动形式 重视校园文化与廉政教育结合。在学校办公室、教室、宿舍里悬挂廉政格言警句,在墙报、学习园地等活动阵地开辟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专栏,通过校园广播站、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全方位全过程的廉政教育,营造点点滴滴育人的廉政文化氛围。

学校还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及早地认识到腐败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与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如:参观英雄纪念碑、诚信廉政签名、观看反腐影视、廉政歌曲比赛、征文比赛、学术讲座等活动。

2.5利用先进科技,发挥廉政教育的有效性 加强廉政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有效的现代媒体资源,将之打造为廉政教育的阵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卫生学校都建立了网络系统,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开辟廉政教育专栏,宣传廉政知识,宣扬廉政先进事迹,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典型。积极利用校园BBS、微博、QQ等载体丰富网络廉政教育阵地,开展网络反腐倡廉,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另外,校园闭路电视的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可以通过校园闭路电视为学生播放廉政宣传片,分析典型案例,起到警示作用。

2.6改进方式,创新廉政教育途径 校园廉政教育要充分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针对学生心理,选择学生接受性较强的教育途径。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橱窗定期进行廉政文化宣传,弘扬廉政知识,也可以定期开展以"廉政"为主题的讲座和活动,邀请专业人士探讨对廉政的看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不断增长廉政知识。其次,学校可以举办以"廉政"为题的征文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廉洁和腐败的观点,接受廉政文化熏陶。再次,学校还可以开辟共青团、学生会廉政教育的新路径。"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我们要充分发挥共青团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职能,着力培养共青团员、学生干部的廉政意识,督促学生干部廉政工作,为学生廉政从业打下良好基础。总之,在校园廉政教育中无论采用何种途径最重要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扩大教育覆盖面。

2.7以制度为手段,突显廉政教育实效性 制度是反腐倡廉的最好保证,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在廉政教育中必须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实行约束监督制度,形成系统化的廉政监督机制,对党政干部和教职工的行为进行约束,防止党政干部和教师工腐败,为学生创造好的人文环境,然后辅以各种廉政教育手段,提高廉政教育的实效性。例如,针对学校物资采购制定招标制度,针对财务部门制定经济责任追究制度等。

3结论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廉政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学校的持续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作用。要提高学校廉政教育实效性必须要将之与学生文化教育联系起来,创新教育途径,以先进科学技术为依托,根据学校中不同主体特点进行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叶耘峰.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J].卫生职业教育,2012(15).

[2]贾莉萍.新时期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2).

第9篇: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卫生职业学校 就业现状分析 选报专业指导

我国卫生职业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不断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飞速攀升。国家对于高等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体现在加大教育资本投入方面,医学专业逐渐成为了热门的报考专业,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都呈现了大规模的增长。虽然卫生职业学校的扩招满足了社会对于医学类人才的需求,但同时也带来了学生消极就业、盲目报考热门专业的问题。因此,卫生职业学校必须及时掌握社会的实际需求,报考学生必须根据每个专业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专业。

一、卫生职业学校就业现状分析

1.择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

由于卫生职业学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学生毕业之后的去向以及归属相对明确。随着医学行业的发展,卫生职业学校毕业生面临的选择范围广、机会多,就业形势比较乐观。而医学毕业生常年工作在安逸的环境当中,缺乏紧张感与压迫感,思想观念陈旧,甚至产生消极对待工作的心理,面对市场的变化以及就业形势的转变缺乏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久而久之产生满足于现状、甚至好高骛远的不良心理。

2.供需比例失衡,存在结构性矛盾

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之下,学生对于专业的报考存在着盲目跟从的心理。他们对于专业的选择并不是从自身实际需求出发,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而是简单地根据专业的报考人数决定自己的报考专业,把报考人数多的专业等同于热门的、有前途的专业,没有对社会需求以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理性分析,只是投身于护理、助产、药剂等传统观念中“热门”的专业之中。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在口腔工艺技术、中医康复技术等优秀的、有就业前景的专业中,就读的学生人数少、社会认知度不高的现象。

二、学生选报专业指导

1.从自身的兴趣出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基本前提,因此在专业选报的时候,学生应该充分遵循自身的兴趣以及爱好,并且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考虑。如果学生所学的专业能够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就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融入和适应学习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卫生职业学校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但是其专业的选择仍旧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学生必须从自身的兴趣出发,并且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2.不盲目从众

根据专业选报人数的多少以及对于未来发展的臆测,学生家长将大学专业分成了“冷门”和“热门”两种类型。然而仅仅根据报考人数的多少对专业进行分类是缺乏科学依据的,选报人数的多少并不能作为专业好坏的衡量标准。热门的专业意味着竞争压力大,如果这个专业并不是自己所感兴趣的,还会丧失对于该专业的学习动力。因此,学生不可盲目追随所谓的热门专业,应该根据每个专业的学习内容、课程设置以及特点,对该专业进行综合评估,如果不遵循自己的内心而勉强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就可能在浪费了时间、精力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教育资源。

3.将选报专业与人生规划有效结合

对于专业选择,学生应该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要在充分考虑到该专业未来就业情况、发展情况以及出国深造的前提下对专业进行选择。同时,学生对于自我人生的规划是指导他们进行专业选择的最关键因素,如果是十分具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即使暂时缺乏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将自我感受放在第一位主导自己的选择。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要充分结合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以及发展的目标。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科学地对卫生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对学生选报专业进行指导,让学生通过专业选报与人生规划相结合的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且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合适、满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霞.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就业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J].职业技术,2014(11).

[2]李晨,何延岩.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专业选择的行为分析[J].高教探索,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