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范文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地荒漠化的治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第1篇: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范文

论文关键词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国内法适用 土地零退化

一、前言

2012年6月20日至22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最终通过了会议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其中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议题凸显重要地位。这是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21世纪公约》框架下形成三大重要环境公约之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以下简称《公约》)以后20年来在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又一重要进展。1996年生效的《公约》将荒漠化定义为“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中国是公约缔约国之一,荒漠化问题也非常严重,但是直到200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以下简称《防沙治沙法》)颁布实施才使得中国的防沙治沙工作真正步入了法制的轨道。到2012年《公约》经过了20年,中国的防治历程也走过了10年,正是这10年,中国的荒漠化实现了持续逆转,联合国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副执秘曼苏尔·恩戴耶认为,中国在控制荒漠化方面,在荒漠化生态恢复重建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根据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的结果,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2000至2004年荒漠化年均净减少7585平方公里,2005至2009年分别年均净减少2491平方公里。

二、《公约》在我国的适用

荒漠化是全球性问题,进行荒漠化防治和可持续土地管理对减轻气候变化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贫困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一)公约在国内法的适用

1.公约的适用方式

我国对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上适用有一种方式是,法律的制定提前参照国际条约,或对现行立法提前作出符合国际法规则的修改,使我国法律体系从整体上符合国际条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是在借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荒漠化的实情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关于防沙治沙的国内法律,此前已有的《土地管理法》、《农业法》、《环境保护法》、《水法》、《水土保持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等一定程度上共同形成了中国防治荒漠化的法制体系。

2.《公约》与《防沙治沙法》在内容上区别

《公约》与《防沙治沙法》立法背景相似,分别作为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在性质、结构上的区别明显,主要差异和具比较意义的即内容。(1)荒漠化与沙化。《公约》荒漠化范围大于《防沙治沙法》的土地沙化的范围,《防沙治沙法》更多的是针对中国土地沙化严重的现状,立足中国国情。(2)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unccd的一项重要原则,是“自上而下”模式的必要补充,在这点上,《公约》规定得更彻底和全面,公约第10条第2款(f)项规定的公众参与包括了参与决策、实施和审查,《防沙治沙法》第31条只规定了公众在沙化治理过程中的参与,对于决策参与这个公众参与的核心却并未规定。(3)支持与保障措施。公约属于国际环境公约,具有国际环境公约的普遍特点——“软”,对资金来源和资金机制的规定约束力较弱,《防沙治沙法》在国家强制实行,属于“硬法”,并从从“大棒”(强制实施政策)和“萝卜”(优惠鼓励政策)两个方面推行,较《公约》更具实施性。

3.《公约》本身面临的挑战导致公约在各国履约进展缓慢

(1)资金。全球环境基金是《公约》的资金机制,但资金的来源主要靠发达国家缔约方自觉履行其资助义务以及一些基金或捐赠,在资金的来源上并没有很强的强制性。这成为限制公约有效实施的最大障碍。没有良好的财政保障,各项行动或是合作都会受制于资金的缺乏不得实现。(2)履约机制。《公约》为了促进更多成员方的签署与实施,希望防治荒漠化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更广泛的共识,采取了“自下而上”的激励机制,这虽然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但在执行方面给了各个缔约方很大的自由空间。(3)技术传播和转让。缺乏技术转让机制。这些都是《公约》履约进展缓慢的原因。

(二)公约在我国项目的适用

我国防治荒漠成果,对推动公约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和非洲一些国家,亚洲以及南美一些国家的条件相似,特别是中国高海拔或中高海拔地区治理流动沙丘的经验值得许多非洲国家借鉴。

1.内蒙古奈曼旗县防治沙化项目

在土地沙化严重的内蒙古奈曼旗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中国共同实施了奈曼旗防治沙化项目(AComprehensive ProjectonDesertificationand Its Controlin Naimen Banner),并制定了具体措施推行,包括禁止对环境有破坏的山羊的养殖;恢复规模化土地以提高其生产力;制定适当的耕作方法适应脆弱的半干旱地区;在控制土地退化和恢复土地方面,细化经济上可行的传统做法;在受影响的村庄,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的收入,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项目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整体效果:在政府层面推广了新的粮食种植技术;在每个县建立了一个解决土地使用权/所有权问题的体制框架;制定了一项十年造林计划,森林覆盖率将达到全县45%以上;为促进植树,政府已采取了简化土地使用权的政策。在奈曼的项目中,公约确定的公众参与原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中德合作宁夏项目

中德财政合作中国北方荒漠化综合治理宁夏项目是宁夏争取到的一个大型德援生态项目,在进行了项目可行性研究,签订了项目财政协议,做了项目实施前的充分准备后于2009年正式启动,2010年进入大规模实施阶段。依据项目总体目标和项目区当前主要的生态问题,设计了如下的项目理念:采取措施保护草原或荒地植被,遏制在严酷自然条件下的进一步恶化,从而遏制对土壤的进一步侵蚀;改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开发和推广可持续性的草原利用模式,为全面解牧和有序利用草原资源创造条件;支持饲料生产,减轻草原承载压力;保护农田,遏制土壤侵蚀和干热风的危害,促进农业增收;支持诸如庭院经济、设施温棚之,增加农民非畜牧业收入所占比例,同时将乡村发展项目作为参与荒漠化治理的奖励措施。

宁夏在成功实施贺兰山东麓生态林业工程项目(简称德援一期)后争取的这一项目,总体目标是通过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荒漠化土地可持续利用体系总体得到改进,为以后中国北方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开发技术路线并做出示范,在争取国外资金与技术实施荒漠化治理项目上做出了表率。

三、《公约》进展新趋势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各国在《公约》的框架下达成了共识,体现了《公约》20年的发展变化。

(一)适用的形式—共同责任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要求所有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以及社会和经济条件,尽可能开展最广泛的合作,并参与有效和适当的国际应对行动,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发展中国家以此为基础参与国际环境保护。但是发达国家否认荒漠化的全球性问题,认为是本国不合理利用土地造成的,不具有全球性,而且荒漠化本身也是由气候造成的。

《我们憧憬的未来》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决定发起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磋商进程,肯定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决定成立联合国高级别可持续发展政治论坛,敦促发达国家履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承诺,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友好型技术,帮助发展中国提高能力建设。

(二)向可持续利用土地的方向努力

《公约》虽然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对现有荒漠化的治理,但是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土地零退化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中国的已有的经验也表明,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可以有效地使沙漠化逆转。

(三)在公约框架下的新目标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向成员国提出三个目标:实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2030年毁林零增长;2030年在易干旱地区施行治理干旱政策和防备。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一半以上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到2050年使全部可治理得荒漠化土地得到治理。

(四)《公约》的软性一定程度上应当改变

应当进一步推动《公约》框架下的国家、区域和全球行动,加强《公约》决策的科学基础,建立政府间工作组在内的解决方式,促进国际合作伙伴关系,筹集各领域资源。

四、以《公约》框架下的土地零退化为目标,完善我国防治荒漠化体系

(一)通过国家法律政策体现治理荒漠化的国际共同责任

在宪法中规定治理本国荒漠化的法律规定,在国家发展规划中参照零退化目标明确控制荒漠化的措施、控制面积。

(二)增强《防沙治沙法》执行力

《防沙治沙法》作为国内法,相比《公约》是硬法,由国家强制力推行,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操作性和执行性。

(三)扩大公众参与

由于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国家的自由裁量可能导致公众利益的损害,出现环境立法不当、环境执法不严、环境违法不究等。因此,防治荒漠化也必须引入环境的权利主体——公众的参与,对国家的自由裁量权以及权力的范围和幅度加以限制,对国家的环境管理进行监督,使其真正符合公众的利益。

同时,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防治荒漠化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需要公众的积极配合。对土地利用主体进行治理荒漠化综合素质教育,普及宣传治理全球荒漠化的知识,提高环保意识,了解危害,掌握防治技术,有助于保护生态安全、控制荒漠化。

第2篇: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范文

关键词:新疆;荒漠化;现状;法律对策

国家有关土地荒漠化防治的法律散见于农业、国土资源、森林、草原和水土保持领域等法律法规,有代表性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大约有20部。在农业领域有四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在防沙治沙领域有三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管理办法》等;在森林领域有六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封山育林管理暂行规定》等;在草原领域有四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防虫灭鼠实施规定》等;在国土资源领域有五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等;在水土保持领域有五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条例》等。

一、现行立法存在缺陷和不足

(1)土地荒漠化防治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存在一些重要的立法空白。如湿地是保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国签署了《湿地公约》,但在湿地保护方面,国家和自治区还没有专项的法律法规。

(2)土地荒漠化防治法律配套滞后,管理权限界定不清晰,缺乏协调管理机制,影响了法律的贯彻执行。改革开改以来,我国共制定了约20部涉及土地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法出多门,权限混乱,法律冲突加剧。

(3)地方性法规制定滞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全国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但至今未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的实施细则。

(4)现行土地荒漠化防治法律制度过于抽象和原则性。我国现行土地荒漠化防治法律由于受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响,而未形成统一、系统的法律规范,在各个不同的法律规范中才有所涉及。一些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性、模糊性,相当多的法律条文欠具体化和可操作性,而使有关土地荒漠化防治法律主体的地位、权利义务等内容不具有确定性和针对性,在实践中难以把握。

二、完善新疆荒漠化防治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

(1)制定防治荒漠化的法律或法规。目前,破坏生态,造成人为荒漠化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的被动局面。解决这些问题除加强扶贫和农、林、牧、副等基础设施建设外,依法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但现有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从保护荒漠化地区现有植被和工程建设成果的长远需要出发,应尽快出台《荒漠化防治法》。考虑到《荒漠化防治法》的出台需要一个过程,为了及早制止人为破坏生态行为,建议自治区可根据本地区实际先制定出有关政策或法规。

(2)规范和完善农业生产领域、水土保持领域、防沙治沙领域和湿地保护领域等相关法规,改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荒漠化地区粗放、落后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是沙漠化的主要根源,为了防治荒漠化,消除贫困,必须改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3)加强职能机构的协调机制,合理分配行政权力,建立科学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的某些行政机构存在着职能权限不清、职权交叉重叠、相互协调机制缺失等问题,在荒漠化防治工作中尤为突出。

从我国现行环境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及有关法律规范的现状出发,目前我国荒漠化防治监督管理体制的完善可作如下设想:①各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②环保部门的统一协调。③人大专门委员会的监督。④监督管理体制的法律化。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防治沙漠化办公室.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2.

第3篇: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范文

初步实现了人进沙退大逆转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首次实现净减少的成就主要依赖于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大力执行防沙治沙法,依法治理荒漠化问题。二是继续推进工程建设。目前来讲,防沙治沙方面,中国主要推行的是“六大工程”和“草原保护与治理工程”以及“水土保持工程”。目前这方面的投入每年政府要拿出100亿-150亿元人民币,这个力度将来还会继续加大。三是从政策层面鼓励各阶层投入到防沙治沙当中,这里包括政府对已经防沙治沙的林子实行收购政策和土地更加优惠的使用政策。

现在,我国第二大沙漠――新疆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内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先的戈壁荒漠如今青草绿树,有近5万亩的经济防护林正成为固沙前锋。经过几十年努力,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宁夏沙化和荒漠化面积锐减,自然保护区面积逐年扩大。目前自然保护区由过去的几个增加到现在的13个,总面积达到54.71万公顷。沙漠化面积也由上个世纪70年代的165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118.3万公顷,输沙量由过去的20502.9万吨减少为14700万吨,初步实现了人进沙退大逆转。

荒漠化防治形势仍然严峻

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仍高达263.62万平方公里,生态十分脆弱。由于历史原因,荒漠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欠账很多;防沙治沙投入严重不足,与实际需求相差很大;个别地方对治沙工作重视不够,封禁保护措施不至4位,滥樵采、滥放牧、滥开垦等问题依然突出。我国北方地区风沙危害十分严重,近4亿人口、5万多个村庄、1300多公里铁路、3万公里公路、数以千计的水库、5万多公里沟渠常年受到风沙危害。加强荒漠化防治工作,构建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对于根除沙患,维护中华民族的生存根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也就是说,我国国土中仍有四分之一以上处于荒漠化状态。

多管齐下遏制沙化土地蔓延趋势

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五个结合:一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促进沙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二是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特别要重视现有植被保护,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三是现有技术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提高防沙治沙的科技含量。四是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不断完善防沙治沙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各种社会主体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实现治沙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防沙治沙的强大合力。五是扩大治理面积与提高治理质量相结合,狠抓质量管理,提高防沙治沙的综合效益。

在防治战略上,要坚持综合防治、科学防治、依法防治。制定有吸引力的产业政策,加快沙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沙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水平和生态文明观念。严格按照《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的要求,把生态建设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范围,严格进行业绩考评。

在政策措施上,进一步明确土地权属,坚持并优化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的利益分配政策,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防治沙工作的积极性,切实维护沙化土地治理者的合法权益。

第4篇: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范文

。因此,不注重使用有机肥和不断抽取地下水是“石油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关键。在自然环境中,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地下水的储存主要靠生长在地面的植被。年复一年,植被的生长和凋落会给地面带来大量的腐殖质。在昆虫和微生物的作用下,腐殖质被分解成土壤的营养供新生的植物生长,也使土壤形成很好的透气、通水的团粒结构,因而不形成扬沙。下雨时,透气的土地和植物的根系能很快将雨水吸收入地。地下水资源的丰富反过来又会保障地面植被的旺盛生长。只有保持好了自然界的这种正循环模式,才能使土地免遭沙化、荒漠化。从保护土质的角度去看,动物是一座很好的将植物加工成有机肥的“工厂”。

成熟的植物如果仅靠自身在土地中腐烂,变成土壤有机质,所需的时间大约要半年。但如果这些植物被动物吃掉后,在数小时内,就能在动物体内腐烂,被动物排泻到土地中,直接成为上好的有机肥。因此,动物的粪便对保护土质和防止荒漠化是很有帮助的。土地荒漠化的恶果很严重,防止土地荒漠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但科学家为我们指出的可行之路却并不复杂,那就是,只要遵从下面两个原则,我们就应该走在了治理和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正确方向上:

第5篇: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范文

关键词:沙漠化;防治策略;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1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028-02

1引言

沙漠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大瓶颈,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荒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气候以及人类的经济活动,使得一些干旱以及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退化。在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中,沙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沙漠化的表现也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风沙严重、土壤盐渍化,使得土壤的生产能力下降,对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有较大的影响。更严重的会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文环境发展。对于一些受到沙漠化严重影响的地区,我国正在积极加强对沙漠化问题的治理,我国出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有西部以及北部,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条件有极大的关系。

2沙漠化的危害

2.1缩小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我国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巨大,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30%左右,而且每年都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目前,沙漠化的态势还在逐渐蔓延,这使得我国的土地面积逐渐减少,人们的生存空间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都不断缩小。

2.2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严重衰退

沙漠化使得土地的营养力度不断降低,土地的有机质及氮、磷、钾等都不断减少和损失,使得草场的肥力也不断下降,最终导致生产力降低,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2.3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沙漠化会导致农业、林业等产业的生产受到影响,从而使得生产力降低,人们的收入水平降低,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经济损失,尤其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更为严重。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五六百亿元,而且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还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失踪,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重大影响。

2.4加剧了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

沙漠化的一个直观表现就是水土流失,而且水土流失越严重,沙漠化的程度就越严重。比如各地的沙尘暴天气越来越频繁,沙尘暴带来的经济损失也逐渐增大,还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降低了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

3沙漠化的治理措施

沙漠化对于人类的经济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很大的阻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沙漠化的控制,以此作为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沙漠化防治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充分发挥政府在荒漠化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政府依旧是沙漠化治理过程中的主要力量,具有主导全局的作用。政府部门必须把荒漠化治理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而且要将沙漠化治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对沙漠化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地解决。具体说来,在主导工作的时候,应该要有全局意识,要做好统筹规划,加强对全境内的调度管理。在治理的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各种先进的治沙理念的应用,参照其他地区或者其他国家的沙漠化防治经验,并且有效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沙漠治理工作。在治沙理念上,要本着生态治理的原则,将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沙漠治理工作兼顾并行,使得沙漠治理的过程中也能做到生态保护,借助各种生态手段进行治理。

3.2标本兼治,进一步扩大治沙成果

沙漠化治理是一项长期可持续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治理的过程也比较复杂,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在沙漠化治理过程中,不仅要扩大治沙规模,逐步向荒漠化核心挺进,更需要做到标本兼治,才能打好这场利国利民的战役。比如在具体的治理的过程中,可以做好荒漠化核心地段的调查规划,对当地的沙漠化情

况进行有效的了解,从而促进沙漠化防治工作可以有效的开展;在了解基础情况的前提下,要对样本进行采集和分析,并且提出完善的沙漠化治理方案,确定治沙过程中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生态治理是一个重要的举措,比如栽种植物,是当前很多地区治沙的有效措施,为了保证沙漠化治理的效果,在植物的选择上,应该要有一定的原则,需要植物学方面的知识,也学要地理土壤学、经济学领域的专家提供相应的数据,使得各项数据可以得到综合的应用,从而不断推进荒漠化治理工作。

3.3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资源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沙漠化治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沙漠化治理过程中的资金不足而导致沙漠化治理问题的地区还有很多,加强资金的投入,是提高沙漠化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对此,一方面,政府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沙漠化治理的资金投入,可以制定更加完善的治沙计划,向上级申请资金,同时也能招募更多的社会资金,让社会资源在沙漠化治理过程中也能发挥出相应的力量。另一方面,对于各项资源应该要做到合理配置,防止资金的投入出现一刀切现象,使得各项资金以及资源能够用在刀刃上,而不会被浪费。

3.4创新荒漠化治理模式

沙漠化的治理不仅仅是局限于种树种草等传统的模式,传统的治沙模式可以实现沙漠化的有效控制,但是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沙漠自身的价值。从经济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角度来讲,沙漠化的治理和农村经济发展可以实现有机结合,从而利用沙漠化治理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双赢。比如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就成功地将当地的畜牧业发展与畜产品深加工、畜产品的国际分工相结合,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发展,这些经验就值得学习,在栽树种草的时候,也应该要考虑到相应的附加值,不断转变生产方式,比如对于草原地区的沙漠化治理,可以实现草原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在恢复植被的过程中加强畜牧业的发展,一举两得,使得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同时也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沙漠化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加强沙漠化的控制是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沙漠化治理过程中,应该要做到标本兼治,不仅要实现表面的治理,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根本治理,从而使得沙漠化现象可以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拓.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

第6篇: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范文

关键词:风沙源,沙漠化,防沙治沙

1.引言:

中国也存在着土地沙漠化问题。在中国的沙漠化土地中,其中已经沙漠化了的土地为17.6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危险的土地有15.8万平方公里,在湿润地带的风沙化土地有1.9万平方公里。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5000余万人,有近400万公顷的旱农田和500万公顷的草场受其影响。中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从原来的13.7平方公里增加到17.6万平方公里。因此,中国面临的土地资源被侵蚀的形势也是严峻的。

2.风沙源成因分析

2.1自然因素

我国土地荒漠化主要原因是恶劣的自然条件(干旱、大风及地表丰富的风沙物质)、气候变异(全球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营行为所致。就沙漠化自然因素而言,干早、大风、地表丰富的沙物质及植被缺乏是其发生发展主要原因。

2.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沙区乱砍滥伐、过度樵采等造成植被破坏;无计划、无节制地开垦土地;草场过度放牧;乱挖滥采野生中药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地下水位下降等。我国北方降水稀少,植被稀疏,加之全球气候变暖,持续干旱少雨,对土地沙化起到了加剧作用。然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容量的压力,滥牧、滥采、滥挖、滥垦及水资源的无序利用等人为因素是造成土地沙化扩展的根本原因[3、4]。

2.2.1过度放牧

草场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及牲畜。20世纪50年代与90年代相比,草场高度从50-100cm降至20-40cm,盖度从80%降至40%,干草产量从3750-4500kg/公顷降至750-1500kg/公顷,1999年的数据和50年代各参数对比如图一所示。据统计,我国沙区草场牲畜超负荷率为50%~120%,个别地区高达300%,长期超负荷,导致生态灾难。管不住羊嘴和蹄子,改善沙区生态环境就会落空。

2.2.3 樵采破坏

局部地区因樵采过度导致土地沙化十分严重"新疆和田地区因樵采烧柴,使胡杨、灰杨等天然荒漠林5年共破坏0.138万km2,青海柴达木盆地原有固沙植被200万km2,,20世纪80年代中期因樵采破坏致使1/3的土地沙化;内蒙古兰泰镇盐湖西北部7万km2天然的梭梭林仅剩2万km2,0.13万km2盐矿床已有一半被流沙埋没;沙区滥挖中药材,无序采矿等破坏植被现象十分突出。每年进入阿拉善盟搂发菜的农牧民达10万人之多,内蒙全区因搂发菜破坏草原面积达0.113亿km2其中400万km2已经沙化.陕西榆林地区因煤田开发致使1173万km2植被被毁,土地沙化。甘肃省因挖甘草5年间破坏草场3314万km2。

2.2.3.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塔里木河上游截水,大水漫灌,造成土地盐渍化,下游缺水,荒漠植被死亡。塔里木河及下游270km河道断流,3513万km2胡杨林枯死;黑河进入内蒙古绿洲的水量由过去的9亿m3降至2亿m3,东西居延海己干涸,93万km2梭梭林枯死。

3.风沙源的评价及治理

采用卫星遥感判读与地面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80年代末期与2000年的TM卫星影像为信息源,利用GIS的图像、数据处理功能,获取空间属性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该区域景观格局及景观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形成、现状及发展趋势。

3.1风沙源的评价

草原、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是浑善达克沙地4种最主要的景观类型。80年代末期草原景观面积781772.6 km2,占总景观面积的24.78%,而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3种类型的面积和为2157709.7km2,占总景观积的68.4%。2000年草原面积减少为585550.87 km2,占总面积的18.56%,三个荒漠化景观类型的面积增加到2362383.55 km2,占总面积的74.9%,反映了浑善达克荒漠化现丛和发展趋势。(见表1)。

4.2.1把保护现有荒漠植被及沙地林草放在工程建设的首位

沙地的榆树、柠条、沙棘、灌木柳、篙类等植物是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的主体,固沙作用明显,是自然界长期演替的结果,一旦被破坏,恢复很困难。因此,必须把保护现有植被放在首位。要依照《防沙治沙法》划定封禁保护区,实行生态移民,发挥国有林场、乡村林场及森林、草原保护区等森林经营单位的生态建设作用。

4.2.2因地制宜,营造乔灌草防风固沙林带,建设疏林草原生态系统

试验表明,在降雨量300~450mm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以灌木为主,乔木为辅,适当种草,形成20%一30%乔木疏林地。加强草原、农田、林网道路两旁绿色通道建设,形成网、带、片的乔、灌、草相结合的景观、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4.2.3沙化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旱作耕地免耕留茬

在保留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对工程区沙化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草原生态功能。逐步改变旱作耕地传统的耕翻、耙耪、焚烧桔杆的耕作方式,推广秸杆粉碎覆盖地表、茬固土,以减少扬沙起尘。

4.3.4因地制宜,营林造林

治沙生态建设以提高林草覆盖率为目的,乔、灌、草均可,要坚决杜绝毁林再造林现象,目前的用材林标准、规格及验收办法不适用于治沙造林管理工作,要以乔灌草有效株数为治沙造林目标。生态建设尽可能采用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自然林业方式,保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的稳定性,同时降低造林成本,草地治理主要采取人工种草、围栏封育、禁牧等多种方式,改变传统的畜牧生产方式,遏制因过牧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草地退化和沙化。

结论: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固沙造林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在国家林业局沙化土地监测成果基础上,详尽分析了我国广大北方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在前述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北方风沙源地区沙漠化现状、成因。

总之,应针对新形势,研究新问题,出台新办法,实现新突破。总结建国以来防沙治沙工作的经验和教训,防沙治沙必须从导致沙化的源头抓起,以人为本,综合治理,综合林业、农业、草原、水利、农村能源、生态移民等多项措施,保护优先,以防为主,分类施策,建设三道屏障,从而遏制土地进一步沙化。

参考文献:

[1] Dregne K. Desertification-Present and fu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Development

Tecknology,1984,(2):255一259.

[2]北京大学地理系等,1983,毛乌素沙区自然条件及其改良利用,科学出版社防治荒漠化公约临时秘书处,1995,脚踏实地,北京.

第7篇: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范文

任时间在那广阔的土地上撒野,无情的挥洒着它的年华,皱纹已经伤的深不见底了。

谁的错?时间。错!是人类。

看望古今,它曾孕育了我们的祖先。多少伟大的事,多少心碎淋漓的事,它都一一见证。而我们的祖先早已经不住岁月的蹉跎而沉入大地的怀抱,如今的我们却不辞劳苦的伤害它,又何尝用心保护过它!

眼前的土地如噩梦般的席卷整个绿色环境。

曾做过一个梦,似乎如真实般的梦。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的村庄,轰轰轰,一阵阵骇人的雷电逆袭着整个天空,分不出是黑色还是蓝色的夜幕笼罩着大地。树木的残枝在狂风中摇曳着,似是昭示着不满,土地光秃秃的没有一丝绿意,更显的荒凉了。好奇的我徒步的走进小村庄,但是四周的环境并不是我所想的那样美好,房屋上破碎的瓦片上长着几株杂草在当风抖着,我没有看到一个人,只看见不断喷烟的烟囱,我漫不经心的穿过几条凹凸不平的小路,突然间周围萦绕着难闻的气味,刺激着我的神经,我抬头望去,只见一个不断向河流吐出脏水的工厂伫立在河流的一侧,树木都垂头丧气,就连小草也覆盖上了一层黑色的不明物,周围的环境使我喘不过气来,顿时我毫不犹豫的抬起沉重的脚,这时天空中的乌云逐渐散去,雷电也销声匿迹,徒留下一丝阳光射向前方,我决定走向一个暂时使我内心充满希望的地方--农民的耕地,又穿过几条曲折的小道,我的心里像装了石头般的沉重。

阳光突然毒了起来,皮肤像被火烧灼了一样,天气这种变脸的速度使我难以适应,我擦了擦如雨般的汗,咽了咽口水,望向不远处方。到了 ,我迫不及待的跑到前方,令我愕然的是,耕地上那些稀稀疏疏的少的不可再少的植物以及在耕地上随意建造的房屋,“天啊,这是怎么会这样啊?”我不禁叫出声,这与那个工厂周围的环境可真是大同小异,四处的蚊虫炸开了锅的乱飞,我顺着方向看到了那条污水河,‘是工厂附近的吧’我不禁叹息。我环绕四周,一丝绿意使我眼中锁定了目标,我大步迈去,不一会功夫,眼中便满是了绿意,潜意识里便注意到了这块地,就像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心情也便豁然开朗了,我沿着原路返回,这时的嘴角微微上扬。

离开村子时在村前的石碑旁写下一句话;“耕地变好,事在人为,污水旁的耕地,等待你们的治理!”

每次面对这个梦我都深刻意识到了土地的重要,从梦中我得知了,工厂排放的污水、耕地的土地荒漠化、耕地的非房建设建筑和没有对周围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了那个地区的贫穷,如果治理了土地那个村又将会是怎样的?

俗话说:“厨师难为无米之炊”,又何况是农民没有土地,所以保护土地是刻不容缓的。

保护环境要从多方面下手。

第8篇: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范文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

社会生产活动对土地的扰动程度具有明显区域分异,在我国自东向西呈现有规律的递减。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最发达,人口也最多,对土地的干扰程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另外,环北京地区以及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由于处于沙漠边缘带和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受多重因素影响,该地区也成为对土地扰动较强的区域。

我国沙地变化呈现南北两大区域分异特征。北方地区变化最为剧烈的是陕西,其区域沙地治理效果比较显著。而由于洪涝灾害等原因,南方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损毁沙化与治理并存。我国湿地变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和珠江三角洲等湖泊广布地区,其主要原因是挖塘养鱼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土地利用程度和方式反映了区域生态环境条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市场转型、社会发展及人口数量上升等大环境影响,人类越来越多地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而问题的根源都与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及方式有关,因此,生态环境状况能直接地反映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庞大人口生存需求的多重压力下,我国土地资源时空变化的总体特征是:土地总体利用结构好转,质量相对下降,耕地结构性减少,牧草地退化严重。具体表现在:生态保护用地、建设用地稳步扩大,生态退耕成效显著,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而同时减少的主要是天然林地和湿地,导致其总体生态服务功能相对下降,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是生态退耕,其次是农业、畜牧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牧草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牧草地退化为未利用土地。

二、我国土地资源破坏现象

随着工业化程度提高,人口压力加大,地区财政来源单一,国内房地产及相关产业经营方式的恶性循环,我国土地生态环境的的污染和破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在不断扩大

土壤最重要的成分是“有机质”,它由微生物和动植物的代谢物组成,是土壤的养分。土壤的养分和水分不足以使大量的植物生长的状况就是土地沙化。沙化土壤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物,沙壤粗糙如砂、保水能力很差,即便有植物生长,也十分稀疏。土地是否会发生沙化决定于土壤中含有多少有机质和水分可供植物吸收利用。任何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破坏土壤储存水分的因素都会导致土壤沙化。我国各种成因的荒漠化土地面积8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8.7%。其中,水蚀作用形成的荒漠化土地37.7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的45%;风力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土地37.1万平方公里,占44.3%;物理及化学作用(包括盐渍作用和水渍荒漠化土地)6.9万平方公里,占8.2%;工矿开发引起的为2万平方公里。我国还有易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141万平方公里,其中,易受水蚀荒漠化影响的土地87.5万平方公里;易受风蚀的沙漠化土地53.7万平方公里。总计已经荒漠化和易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224.7万平方公里。

我国各类荒漠化土地最近发展的趋势如下:

1、由于近年来降水减少,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有减少的趋势。这意味着“石漠化”问题有可能减轻。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然值得警惕。广西、贵州等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区严重水土流失引起的“石漠化”也应引起特别的注意。

2、风蚀引起的荒漠化,即沙漠化。随着生态环境恶化继续强烈发展,不同类型和地区的沙漠化发展趋势有较大差异。草场退化引起的草原荒漠化严重发展;西部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河流下游地区生态失衡引起的荒漠化仍严重发展。

3、土壤盐渍化荒漠化。从全局讲,由于干旱化发展,普遍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土地盐渍化面积减少,程度减轻。但也有局部地区存在恶化现象。

(二)耕地的水土流失现象普遍

我国的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水土流失类型众多,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两种类型。局部地区存在冻融侵蚀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土流失也在加剧。水力侵蚀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松花江、辽河等七大江河上中游的山区、丘陵区。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新疆以及长城以北。

水土流失的导致原因有两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出去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人为因素为主要因素,人类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生产建设活动主要是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超载过牧;开矿、修路、采石等生产建设,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矿渣等。

水土流失的严重性:水土流失造成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容易频发干旱灾害。地面植被差,降雨量减少,分布不均,暴雨多。即便在同等降雨的条件下,由于水和土的大量流失,致使水土流失区的旱情加剧。目前我国消失的森林、湿地面积越来越多;水土流失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形成著名的“地上悬河”。1998年我国长江发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大中小型蓄水工程淤积大量泥沙,严重削弱了水利设施的调蓄功能;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水土流失造成坡耕地水、土、肥流失,土地日益瘠薄,田间持水能力降低,加剧了旱情;水土流失使草原退化、沙化、碱化;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严重。长江上游是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地区;除了上述情况,水土流失还会危及工矿企业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城市现代化建设。

(三)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森林的破坏和绿地的丧失,是导致二氧化碳增加的重要因素。而二氧化碳增加会造成全球的温室效应与气候的变迁,进而影响人类本身的生存。此外,森林的砍伐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不仅有水土流失、沙漠化、地下水枯竭、地面下沉、并且会使珍稀物种灭绝、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而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土地利用规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垦拓荒力度增大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未利用地或农用地用于居民点、独立工矿、交通、水利等建设。结果是:一方面,农用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建设用地也小幅度上扬;另一方面,未利用地不断的减少。导致绿林交错过渡带的生态用地较少,生态防护作用减弱。众所周知,耕地、林地、园地等农用地的面积增减会影响地区的小气候。土地利用规模增加了,是通过开发未利用地来达到的,破坏了原始植被和生态平衡,会导致地表覆被破坏,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循环难以持续,受到风沙侵袭,土壤养分含量大大下降,也影响了土地的经济产出和土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小结

基于我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应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注重保护耕地质量及生态条件。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对耕地保护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保护耕地,尤其是保护优质耕地不能放松。同时应当认识到,在土地退化严重的条件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国际食品贸易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保护土地质量日趋重要,完整意义上的耕地保护绝不仅仅是保护一个区域的耕地面积,还要保护耕地的质量及生态条件,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第9篇: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范文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为一内陆封闭、具有荒漠自然景观的高原盆地。气候干燥,土地辽阔,自然资源丰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中之重是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只有大力改善生态环境,盆地丰富资源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才能改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从而加快发展步伐。但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日益增长的人口及各种物质需求,柴达木的生态承载明显表现出不稳定的状况。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把林业开发摆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中统筹考虑,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实施分区突破的战略,促进柴达木林业开发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林业开发在柴达木的意义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它既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而林业开发是现代林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柴达木高产优质高效农牧业,离不开林业所构成的绿色屏障的保护。林业开发的兴起,不仅可以拓宽沙区农牧民的致富面,而且可以增强人们改善生态环境的信心。由于近几年资源开发,加之气候变异,盆地生态环境出现整体恶化,据有关资料表明,柴达木盆地沙化土地占全省沙化土地的90.6%,恶劣的生态环境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给盆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危害。当前,在林草植被匮乏的柴达木提倡林业开发尤为重要,而且更加紧迫。总之,林业开发的兴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为农牧区经济发展找到了一条运用资源优势创造综合效益的路子,有利于强化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最终可实现柴达木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

二、柴达木林业开发的现状

柴达木盆地林地总面积54.2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7%,其中有林地0.67万公顷,灌木林26.8万公顷,疏林地0.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0.83%,比全国平均低13个百分点,受自然条件限制,森林分布极不均匀。近几年来,柴达木林业开发正在从点到面转变,在较大范围内实施林业综合开发,如/柴达木盆地高海拔沙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基地0和/柴达木盆地万亩枸杞开发0等重点项目的建设,与“三北防护林工程”和“全国防沙治沙工程”并轨,实施治沙造林、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沙产业开发、封沙育林(草)等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的林业工作,共完成各类造林0.28万公顷,新建封育区46.69万公顷,田旁(义务)植树240万株,治理沙漠1.12万公倾,新增加绿地面积0.62万公顷。虽然盆地林业开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掠夺式生活和生产很难得到根本的转变,沿青藏铁路和公路、青新公路、村镇、厂矿纵深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以内的灌木基本挖光。盆地原有的200.1万公顷沙区植被现有三分之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此外,人工防护林被砍伐现象也十分严重。最终结果导致局部地区沙进人退,呈现出治理速度远远小于恶化速度,生态环境难以实现根本性的改变。由于多年的乱砍滥伐,致使林区生态条件发生变化,而且人工造林树种单一,纯林比重大,加之管理粗放,苗木自控能力低,林木病虫害日趋严重。

三、柴达木林业开发前景和设想

根据柴达木林业开发的实际,今后的发展思路应是:进一步加强林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挖掘林业生产潜力,依靠科技,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特别是为绿洲农业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应整个盆地大开发的布局,进而提高林业开发在群众中的影响,激发起农牧民的林业开发热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防护林为主的森林生态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按照“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与兴利相结合,改造与利用相结合;大量造林与保护巩固现有植被相结合;乔灌草结合,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思路,实现由重数量、速度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型转变,由粗放经营管理为主向集约经营、科学管理转变,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开发将要达到的目标:以“三北防护林工程”和“全国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为契机,以西部大开发为动力,加快造林绿化步伐,今后每年以4.97万公顷的速度造林,到2010年累计造林49.69多万公顷,全盆地森林覆盖率提高2.48个百分点,土地沙漠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沙尘暴天气有所下降,沙区环境得到改善,使15%的农牧民变为林农。

四、柴达木林业开发对策和建议

柴达木特定的地理气候特点,决定了林业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盆地的未来着手,实行统筹兼顾,综合开发;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建立起既能促进环境优化,又利于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

(一)加强领导,增强环境意识林业开发是一项规模大,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就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目标,合理分解,协同开发。各级领导应将林业开发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象抓计划生育一样,抓好生态工程建设,主要领导亲自抓,层层签订责任书,将造林绿化责任落实到各级领导肩上,一级干给一级看。重点抓好一批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示范点,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并把林业综合开发与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作为加快群众脱贫致富重要内容,做到时时工作有人抓,年年都有新举措,确保生态建设和林业开发的目标如期实现。

(二)突出重点,大力防治荒漠化1.加强宣传工作和政策、法规建设、规范人类行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导致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导火索”和重要原因。因此,一方面增强公众意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积极防治荒漠化;另一方面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并把荒漠化防治工作纳入法制轨道。2.突出“以防为主”,实现防与治结合。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一旦遭破坏,则很难扭转。贫困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社会根源,解决荒漠化问题要以开发性治理为主,寓治理于开发之中,治沙先治贫,开发与治理融为一体。3.注意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作用。荒漠化的防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大量的经济、社会问题,又包含着诸多工程、技术问题,要彻底根治荒漠化就不能单打一,必须发挥多学科、多部门、多兵种协调一致的优势,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4.加大投入力度。为适应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需要,建议国家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完善荒漠化资金投入的增长机制和“以国家为主、地方为辅、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需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对有关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和产业化开发。

(三)因地制宜发展沙产业发展沙产业是繁荣沙区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同时也是促使生态工程建设从生态型、社会型向经济型、效益型转轨的有效手段。柴达木地区缺的是水,但阳光、风能、矿产较为丰富,要根据这个特点做能保持水分平衡的产业文章,在维护生态环境的良性方向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沙区的各种自然资源,发展植物系统、动物系统,生物资源加工系统的经营模式,以灌木为经营对象主体,乔灌草相结合;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发电业及荒漠景观旅游业;合理开发矿业。由于沙产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肩负着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使命,政府应给沙产业一定的扶持政策,其土地使用权的归属应予以明确,建立起发展沙产业的监管和服务两大系统,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投资参与发展沙产业和荒漠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