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文旅融合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云南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壮大,正成为如火如荼进行中的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助推力。乡村旅游不仅改善了乡村环境,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而且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是云南旅游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亮点。那么,在“旅游+”的命题下,应该如何构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呢?本文给出了明确具体的答案。
在做策划的这十几年时间里,笔者接触过很多亟待发展的乡村,也考察了很多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近来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旅游+”的命题下,如何构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从基层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人口上看,中国也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比巨大的国家,尽管城镇化的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改变着中国,但仍无损中国文化根在农村的事实。
乡村旅游,是中国旅游发展新热点,是最具潜力与活力的旅游板块之一。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小长假旅游期间,乡村旅游也未让人失望,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中国电信联合实验室测算,2016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出游超过十公里且超过六小时(不含工作等非旅游动机)的游客总计约1.86亿人次 ,其中乡村旅游人次约为1.29亿人次,约占同期旅游人次的69%。
乡村旅游在中国风靡的势头早在二十世纪就已初见端倪,各式各样的农家乐、民宿遍地开花。二十一世纪以来,小布尔乔亚们从城市涌向农村,开启了新一轮“上山下乡”运动,乡村休闲氛围逐渐形成。厌倦了城市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憧憬着“诗和远方”,深入乡村发现新生活,这也是如今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面积日益膨胀、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土地资源被流转、老龄化和空心化等问题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萧条的景象,农村失守,最终走向衰落。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一剂良药,乡村旅游对上述城乡发展衍生的矛盾和问题有极大的正面作用。国家也看到乡村旅游对广大农村的积极作用,不断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推动乡村旅游发展。2016年以来,国家多项政策扶植乡村旅游经济。
2015年“旅游+”概念的提出,给乡村旅游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旅游+”,是多方位、多层次的,“+”的对象、内容、方式都可以不断拓展丰富、多种多样。2016年又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以“旅游+”为引领,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复合型、集约化的多业态农业经济体系,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乡村旅游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农家乐”或者“农家乐+民宿”。但是我认为这样的理解过于片面。笔者对乡村旅游下的定义是这样的:“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观光农业、民俗文化体验、会务、乡愁度假、休闲娱乐、乡村养生养老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不能否认现在已经有一批发展不俗的乡村旅游在领跑,但毕竟凤毛麟角。中国的乡村旅游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归结原因:一是产业化水平低,二是旅游的概念尚未深入人心。
依托“旅游+”的大机遇,在新的经济形态、新的生活形态、新的社会组织形态、新的先进生产力的带动下,乡村产业融合机制加大,努力挣脱过去的阻力,配合乡村旅游突飞猛进的势头,三产结合、三产互助、三产联动,形成全产业链。
笔者认为比较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通过“一产做环境,带动二产、服务三产;二产与三产嫁接;三产增加一产、二产附加值”来实现“第一产业+第二a业+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营造乡村旅游大环境。
首要问题是做好第一产业。乡村旅游的基础是农业,农业是乡村旅游最大的景观来源、也是体验式旅游的内容和消费主体。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和饮食习惯,以大地艺术手法种植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四季花卉或经济作物,改善乡村整体环境风貌的同时,实现精准扶贫。这就是“一产做环境”。
其次是带动第二产业。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必由之路。通过第一产业的规模化种植,带动一系列产业链、经济作物等农副产品以及绿色农作物深加工业的发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以当地特色手工艺或其他加工业。这不但有利于促进农业、旅游业、加工业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更有利于带动庞大产业链的发展,同时有效缓解大量农村人口就业问题,解决农村人口外流、老龄化、留守儿童、空心化等问题的同时,打响地方品牌,推进城镇化。
再次是服务三产。第三产业的范围很广泛,剔除农业和工业,几乎都可以囊括到三产的“门下”。旅游也不例外,在“旅游+”的大背景下,“旅游+大健康”“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城乡建设”“旅游+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并举,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格局。旅游和其他产业联动更加紧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嫁接,开发工业旅游、科普旅游、“寓教于乐”体验游等产品;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拉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业链条,完善和打响盈江旅游商品知名度;再以“农旅融合、工旅融合、服旅融合”三大工程为抓手,撬动各产业融合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形成以旅游为引导的产业升级模式,突出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
通过上述方式,形成“一产、二产为三产服务,三产带动一产、二产跨越式发展”的联动格局,实现“旅游业+农业+加工业”融合发展,构建全景式乡村旅游目的地!
其实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笔者在很多年以前就曾提出,在过去多个策划中,笔者也曾多次运用这样的方式,带动一个片区的整体发展。
2012年,大理海西片区旅游产品开发策划:昆明艺嘉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曾大面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花为媒,构建百万亩花海(下关-古城-喜洲-洱源),营造休闲度假氛围,为旅游业发展营造环境,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包装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村落;在凤仪工业园区建设花卉深加工基地,研发花卉精油、花卉食品、花卉饮料等附加值产品,做足二产空间,带动工业旅游体验;依托花海营造的优越环境,构建休闲度假为主导的旅游产品体系,带动当地百姓参与旅游经营,打造全景式乡村旅游目的地。
2015年,昭通市旅游产品开发运营策划:合理利用国家扶持休闲农业、家庭农场及集体用地等政策,在乡村旅游区内构建大批庄园(或农场)项目,打造成为云南庄园生活方式典范(超过3000亩的观光农业园可形成景区,获取相应的门票收入);同时引导范围内的村落百姓开展“农业+旅游”,以农家乐、民宿、乡宿及乡土美食、果蔬等实现经济增收。
【关键词】生态小城镇;清洁生产;循环经济
1.生态城镇的概念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是一种趋向尽可能降低对于能源、水或是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废热、二氧化碳、甲烷与废水的排放的城市。生态城市概念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
2.生态小城镇发展的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中型城市的人口、环境、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发展生态小城镇是一个新的突破口,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2.1发展生态型小城镇减小了大中型城市发展的压力,可逐步改善大中型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地面沉降、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问题。
2.2小城镇空间相对较小,解决了大中型城市发展过于庞大的问题,避免了大城市人口膨胀、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交通拥挤、机动车过度发展引起的空气和噪声污染。也减少了人们前往工作场所所投入的时间成本。
2.3小城镇相对于大中型城市对于能源、水或是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低、而且周边农村也可就近提供,避免过度的消费带来的浪费。
2.4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而且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就近的小城市发展,解决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当下人们比较关心的留守儿童、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2.5小城镇人口相当一部分是具有相同文化背景和方言,在经济建设、本地特色建设、环境建设方面容易取得一致。
2.6小城镇周边通常多是乡村和自然山水景观,合理的建设生态型小城镇不会有大城市的“热岛效应”,避免大型城市绿化需占用额外的土地,可建成天然的“田园城市”
3.生态城镇发展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1防止“伪城镇(市)化”
在人口集聚的过程中要防止村镇空心化,防止简单地把农村户口转化为城镇(市)户口,防止单纯为卖地而搞所谓“土地城镇(市)化”。即不能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实现城镇(市)化和所谓“快发展、大发展”,坚决杜绝以“土地财政”驱动的“伪城镇(市)化”。
3.2环境保护工作
随着经济发展,产业集聚,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工作也成为城镇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想真正发展生态城镇,就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合理利用资源,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一个废弃物可循环再利用的产业链条。严格审批工业项目,杜绝污染严重的项目上马。在农业方面应大力发展节能、节水、节地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3.3小城镇个体规划
对于每一个小城镇,都不能盲目建设,不能照搬大城市发展模式,应按城镇原有的脉落,水系和林带合理配置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避免大拆大搬。还应认清自身的类型。如工矿型、商贸型、农加型、旅文型、交运型、综合型[1],跟据不同特点进行规划。
3.4小城镇的整体规划
中国现有的小城镇绝大多数都是历史上自发形成的,虽然具有某种自然的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平衡性。小城镇的整体规划城,应跟据整个区域的特点,划分出重点开发城镇、限制开发城镇。还应跟据这个区域主要大中型城市的特点,形成几个卫星城镇,即为大中型城市服务,也缓解了大中型城市压力。整个区域即要形成一个系统,又要避免重复性建设。归根结底就是要有一盘棋和整体化的思想。
3.5保护人文、自然历史景观环境
每个城镇的发展都会有每一阶段不同的风貌,反映不同时代的历史建筑应较好保护,使城镇有其独特的特色。避免城镇建设雷同化、一般化。
3.6保护生物物种
城镇化的建设必然会影响生物的活动,应较好保护生物生活的大树、林带、野地和水体(池塘、溪流)和这些动物赖以生存的本地植被。减少小城镇绿化建设中使用外来观赏植物、人工草坪、以及管理中施肥、喷药对生物的生存条件的破坏。
【关键词】湖北省;省域治理;一主两副;均衡发展
一、行政区划概况
1983年湖北省共省辖6地区,1个自治州,6地级市,64个县,1个林区,12个市辖区。截至2014年11月2日,共有13个地级行政单位(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103个县级行政单位(39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其中十堰市在2011年就有关于勋县县改区的提案,直到今年9月9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复撤销勋县,并改为十堰市勋阳区,成为十堰市的一个市辖区。
近几年的行政区划变更还有:2011年1月,武汉市江夏区撤销安山镇,成立安山街道;6月撤销豹收颍成立豹式值;2010年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樊市的襄阳区改为襄州区;同年3月,麻城市龟山乡撤乡设镇;7月竹溪县的龙坝乡撤乡设镇;2009年湖北省随州设立随县,秭归的周平乡和神农架林区的新华乡都撤乡设镇,并撤销黄陂区的蔡家榨镇和姚家集镇;2008年黄陂区撤销李家集镇设立李家集街道办事处;2003-2007年湖北省没有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2001年撤销宜昌县,设宜昌市夷陵区,撤销襄阳县,设襄樊市襄阳区。2000年,撤销省直辖县级随州市,设立地级随州市。湖北省的行政区划总体来说撤乡设镇较多,县在减少,而市辖区在增多,至今共有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目前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共4个: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神农架林区(松柏镇)。
二、相关概念
(一)省域副中心城市
由湖北省社科院学者秦尊文于2001年提出,后被其他地区借鉴。所谓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经济辐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政区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且与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重任的特大城市或大城市。
2003年8月,国务院批复《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将武汉定位为“省域中心城市”,将襄樊(今襄阳)、宜昌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并围绕“一主两副”建设三个都市连绵区或大都市区。2003年9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建设工作的决定》要求“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襄樊和宜昌的发展”。此后,这一发展概念和模式也被浙江省温州市、河南省洛阳市、四川省绵阳市、广东省湛江市以及陕西省晋中市等多个省市借鉴实践。
(二)副省级市
副省级市(副省级城市)正式施行于1994年2月,前身是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受省级行政区管辖,仍是地级市,但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的行政级别相同。湖北省武汉市是其中之一。
(三)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区域中心城市是指中国地理大区的区域中心。2010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课题组所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草案)》提升了对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并将原先的概念范围扩大,并确定中国的区域中心城市为沈阳(东北)、南京(华东)、武汉(华中)、深圳(华南)、成都(西南)、西安(西北)。
三、湖北省“一主两副”模式
(一)“一主两副”模式的相关背景
“一主两副”是指湖北省委与省政府在2003年的构建以武汉为中心,以襄阳、宜昌为副中心的跨越式发展格局的发展框架。“一主”即武汉为主中心,“两副”即以襄阳和宜昌两个城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从2001年10月首次将襄阳、宜昌并列提升为“全省副中心城市”,到2003年9月17日,标志着“一主两副”成为湖北省委、省政府统筹全省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关于加强城镇建设工作的决定》,“一主两副”从提出到实行经历了两年的时间。十年后,2012年8月22日的《人民日报》,曾刊发了“创新引领建设‘一主两副’中心城市”一文,对湖北省的“一主两副”模式做出了“开发建设尤为引人关注”的评价。时至今日,“一主两副”模式已经经历了十余载的实践和检验。
“一主两副”模式主要的特点有:领导高配(宜昌市委书记和襄阳市委书记都同时被高配为副省级干部,为三个城市争取了更多的资源调配权),部门支持(省政府对三个城市的各个部门都给予了密切关怀和支持保障),地方推动(三个城市根据自身的特色,着力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城市治理模式。如武汉力争成为国家创新中心、襄阳围绕“四个襄阳”展开设计、宜昌以宜居宜业宜旅为核心打造魅力城市),民间参与(2011年11月,湖北省“一主两副”青年创业者联盟在宜昌城区宣告成立,力图打破区域限制,引导三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这几大特点显示了在现代城市群为特点的治理问题中,以主带副,以副扶弱,能够从更多的层面汲取更广泛的力量来支持城市建设和省域治理。当行政权力和市场推力相碰撞,政府不如找到二者的契合点使之互相融合。
(二)“一主两副”模式的相关实践
以宜昌为例,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之后,宜昌迎来了自身发展的宝贵机遇。到2008年,宜昌GDP过了千亿大关,可以说与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之前相比,有了显著的增加。但和武汉相比,宜昌还相距甚远。2010年宜昌的GDP仅相当于武汉的四分之一,在全省占到9.8%。由此可见,“一主两副”模式对于主副城市的发展都是很有利的,但其中的主副城市的关系却非常不平衡。
在概念渗透上,“一主两副”不仅扩散到了全国其他省市,湖北的各个县市也都开始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了相关的规划和构架。如随州开展了“一主(曾都区)两翼(随县、广水)”的城镇化进程,恩施自治州提出了“一主(恩施市)两副(利川市、来凤县)”的格局;如鄂州市形成了“一主(中心城区)两翼(葛华科技新城、花湖工贸新城)”的品字形发展框架,黄石市则打造了“一主(主城区)两翼(东部工贸新城、西部科技新城)”的发展格局;小至部门,也有了一主两副的发展思路。如武汉市铁路局提出了“一主两辅”(武汉站、武昌站和汉口站)的发展思路。
在学界,“一主两副”模式也被广泛探讨。秦尊文对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理论进行了反思,他认为省域主中心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之间应当存在较大的空间距离,并且不能简单地以GDP规模进行认定;韩民春、曹雨平、白小平则从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和成长三角的角度对省域副中心城市展开思考,并提出了“将‘一主两副’作为‘两圈一带’战略支点去推进,参照武汉‘1+8城市圈’的做法给予省域副中心城市更多的支持,扩大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划空间”等政策建议,主要针对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困境给出了政策解答;叶青则认为“一主两副”中的主副城市对于自身城市的发展都有帮扶的任务――武汉对武汉城市圈中的其他八个城市(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有帮扶的任务,宜昌对荆州、恩施州、神农架有帮扶的任务,襄樊(今襄阳)则对随州、十堰、荆门有帮扶的任务。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对“一主两副”的实践进行了解析和规划。
(三)“一主两副”模式的走向
“一主两副”模式由湖北首次实践,之后其他省市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广泛借鉴。这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然而在政府治理问题上,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弊病。
首先,武汉的“主”与襄阳、宜昌的“副”,二者是否对对方的发展存在某些负面影响?武汉市在湖北省的整体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它集经济、政策、人才、历史和地理优势于一体,作为湖北省省域治理和经济发展的主中心是理所应当。然而,在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上,武汉与宜昌、襄阳之间似乎差距过大,且带动作用不明显。三者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稳定关系的三角带上,但三者的发展差距甚至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
其次,宜昌和襄阳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其作用应该是在主中心的影响下发展自己,并且再以自身为中心,带动发展周围的县市。然而,宜昌和襄阳带动的效果似乎并不乐观。以宜昌为例,在地理区位上,宜昌与荆州、荆门共处于一个三角地带,在地理意义上有很充分的条件能够形成以宜昌为中心的经济发展黄金三角区;正如身为江苏省域副中心的苏州市,带动了苏锡常三城的发展,形成了富有活力的苏锡常都市圈。然而有数据表明,宜昌对附近城市的带动作用和苏州对附近城市的带动作用相比,差距明显,且呈加大趋势。而且在省域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关系上,宜昌和襄阳在省域副中心城市这一规划作用下,自身的综合实力有所增强,但周围城市却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宜荆荆城市圈中,荆门、荆州二者与宜昌的发展相距甚远);而苏锡常都市圈中,三者的发展则呈现出非常均衡的态势。这不仅与省域副中心城市自身的发展状态有关,也与省域副中心城市与周围城市之间的政策协调、基础设施建设等息息相关。
因此,湖北“一主两副”模式虽然走过了十余载的历程,但仍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
四、结语
湖北省之所以呈现出与其他省市不同的省域治理模式,与它自身的县市构成紧密相关。湖北省既有武汉市这一发展龙头,也有很多需要带动的弱发县市,且龙头与其他县市的发展非常不平衡;既有能够依靠自然资源发展的县市(如大冶),也有需要特别关怀的民族自治州(恩施州);既有传统政府间关系,也有因改革带来的省市、省县、县市、行政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湖北省域治理就显得较为复杂,需要在发展构架上大胆且心细。
参考文献
[1]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草案)[Z].2010.
[2] 秦尊文.关于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理论思考[N].湖北日报,2011-10-16(第3版).
[3] 宜昌市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
[4] 韩民春.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关键词:空间;城市;公共雕塑
纵观古今,人类对于文化、艺术的追求无论是在历史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未曾中断过。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的提高,文化艺术更是逐渐与我们的生活空间相互融合。于是,雕塑艺术已经走出了其特定的圈子,走出了人们精神状态的浅层面,来到了市井街道,成为标志一个城市品味的象征,甚至关乎到了人权、民主的领域。
在公共雕塑艺术方面,我们不得不提到日本。他们有其固有的公共艺术理念,不像西方社会那样喜好在外部生活空间进行各种装饰和雕塑,但也没有完全忽视雕塑形态的存在,他们最早喜欢在室外的空间营造“枯山水”,以石代山,以沙喻水,以苔草为树木的“仿自然景观”。这是日本公共雕塑艺术的雏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禅”文化的影响,不断追求在自然山水与水墨山水画之间达到平衡。在这个四季分明、景色变化细腻的岛国,人们似乎对大自然有着独特的情怀,这种“情有独钟”被付诸于雕塑作品中与自然环境相映生辉,使艺术表现的语言充满张力。所以,在日本不乏许多公共雕塑艺术作品,更是与气、水、土、木等自然产物发生互动,使之充满多维变幻的情趣。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指出,“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们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从中可以得出,公共雕塑艺术与环境是一对与生俱来且密不可分的双生儿。
公共雕塑尺度与环境空间的比例协调
公共雕塑与雕塑本身是两种不同概念的艺术形式。与周边环境产生互动是公共雕塑存在的最基本条件,而雕塑本身的形体则需要很好的融合在环境中。公共雕塑多数没有直接的使用功能,它们甚至可以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空间构成形式。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具有特定形式意义的雕塑作品,则必须要服从城市环境的要求,更好的反应城市环境面貌。如果说单纯的雕塑作品,往往吸引人视线的是作品本身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那么公共雕塑艺术的第一视点则是它与周围环境的量度关系。完美又精彩的协调的比例关系更能让匆匆都市人感受到这种纯粹的空间性带来的震撼,使那种被实用性所模糊的现代人的空间意识得到唤醒。
位于神奈川县足柄下郡箱根町的雕刻之森美术馆,是日本第一家以雕刻为展览主题的户外美术馆。当你置身与箱根的雕刻之森中,各种等比例放大或者缩小的抽象的形态各异的雕塑在你身边矗立的时候,一种超现实的存在感会与你在钢筋水泥大楼里办公截然不同。
当然,公共雕塑不单纯是素材和形态的表现,它是通过艺术家们的构思和具体技术手法创作的艺术表现,它的形态必须和人们的生存空间发生关系。
公共雕塑形式结构设计与周围环境呼应
现在,公共艺术作品不计其数,但多半不能与空间、环境产生真正恰当联系。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作品被随便购买后放置于空间中,它的存在方式常被称为“道具艺术,它更多的在强调外表美观与建筑装饰功能。所以优秀的公共艺术必须能与空间进行对话。
在新宿I—LAND地区,由于它的地形是三角形,于是艺术家们就把色彩丰富的作品设置在三个顶点,中央地区的作品设置皆以单色系、造型简约类作品为主,与建筑形态、色彩形成和谐统一的氛围,也迎合了现代人高节奏生活所追求的“简”、“精”、“快捷”的心理特点。具体来说将印第安那作品《LOVE》设置在面对新宿车站入口方向,这件作品根据作者在1962年发表的绘画作品发展而成,在灰色调的建筑群中作品的大面积红色格外引人注目,符合新宿地区时髦浮华的特质,它自然成为这个区域的标志性作品。
里奇登斯坦的《东京的笔触》分为两部分设置在青梅街的人行道上,作品通过立体的形象表现画笔的运动痕迹。造型使得作品具有多种理解的可能性,流畅的线条与缤纷的色彩软化了城市空间,使街头增添了几分活力。在面对都厅大厦的入口是丹尼尔·布伦的作品《从一个场所向其他场所――从一个素材向其他素材――向内以及向外的通路》作品以建筑为“画布”,在建筑前设置了一排石柱,其表面是从六十年代以来,他一贯采用的宽8.7cm白色与赭石色的竖带交替条纹和建筑表面延伸出来的放射状条纹相连,作者通过这种语言在与建筑造型进行对话的同时,把建筑本身也转化为自己的作品。
设置在区域中央的作品多半为大理石、花岗岩打制而成,以灰白色调为主。旅意日本艺术家长泽英俊的《北斗星》以7块白色大理石设于水池中,造型简洁,构思含蓄,大理石的位置和角度做了精心设计,使人在移动中感受其中微妙的变化。《万花镜》帕欧里尼创作,作品位于下沉广场前的台阶上两根古典大理石柱一正一反左右竖立,柱基表面铺装镜面不锈钢用来反射天空。路齐亚诺·法布罗的《脚步》作品如同“天书”从天而降,在略有倾斜的大理石表面以铅镶嵌着意大利诗词。吉赛帕·潘农《指》设于休息广场的水池中,在长2.27米的大理石中嵌入一块大玻璃体现手指的特征,玻璃采用法国工艺制作,大理石采自意大利卡拉拉,作者以手指的形象与石材暗示人与自然的力量,作品给人以宁静、简洁的印象。吉尔伯托·佐里欧《东京之星》铸铜镶嵌于地面的五角星形作品,表现一颗陨落的行星仍在释放着能量,这些能量以五角星的延伸线形式表现,并且链接起周围建筑物的轴心线。
这些作品都以基层为浓灰色的大厦为背景,成功地凸现出白色光芒。面貌以抽象为主,整体概念几乎都以天、地、星空、日月这些永恒的主题相关。允许丰富多样的阐释,不易令人倦腻,并且易于应对时代变化,所以此类作品也最为适合公共艺术的表达。
公共雕塑可以说是漠然巨大的都市空间中的视觉焦点,然而花哨的造型结构和引人瞩目并不是它的职能所在,使空间中的各种形态产生关联,带给这个城市更深刻的意义,才更为重要。它可以没有任何主题,有无故事性并不影响它在都市中的空间造型,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形态,形态本身营造出来的空间带给观者不同的情感思绪和诗般的的审美享受,才是公共雕塑的本质。正是这种本质,在变幻的都市时空中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和心灵的依托。
公共雕塑内容题材与人文环境要一致
在城市生活环境中,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它存在的机制和意义。比如公路、房屋、电话亭、垃圾桶、公园座椅等。它们都带着实用性的机制,缺少任何一件,都会有所不适。但都市空间中的公共雕塑并不具备直接使用的功能,它必须从其他角度来理解雕塑在城市中的职责所在。
谈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及1994年10月竣工的“FARET立川”公共艺术工程。
位于东京西郊曾经没有“观光景点”的小市镇在这些艺术作品的衬托下变得异常耀眼。这些作品自然和谐地融化于这个地区的现实生活环境之中,不画地为牢,不破坏现实环境,有的作品利用建筑物的一角,有的利用停车场出口的一颗柱子,有的利用建筑物的排气口,有的就创作在地面上……它们都巧妙地“隐藏”在现实环境之中。于是,游客会在路边停车位突然看见一辆截了一半缩小空间的汽车雕塑;会在行人道上某张休息椅发现有个像是正打盹的女孩塑像;会在百货公司停车场入口看到一辆脚踏车被放在玻璃箱中高高架起;而当你从购物大楼出来走下天桥时,又赫然发现新加坡艺术家唐大伍的作品《最后的购物》那是一件由不锈钢制成的高3.7米的藤编购物筐,既是作品也是地下室的通风口。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公共艺术赋予生活的无限魅力,作品随时随地挑战人们的感官,立川真正成为了不折不扣由艺术家所创造的城市。
最后
城市,是人类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人类,是城市主人。在这个人类主导的城市中,种种不之所云的庞然大物不断被耸立在寸土如金的地球,它们不断扩张,甚至让人误以为生活在未来世界。商品经济观念的盛行,使都市人变得功能化、效率化,但是实际上,人们的内心依然永无止境的渴求着有美、有悲、有欢的丰富的情感世界。公共雕塑的存在也许将成为现代都市人回归自然的一个契机,可以说公共雕塑比都市中其它任何的建筑物、构成物更接近人的生活,更接近人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环境雕塑》刘骥林;湖北美术出版社
关键词:城郊农业休闲园;体验型;植物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7-4100-04
Plant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Experiential Agricultural Leisure Manor in the Suburb
NIU Yan-l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he changes of consuming concept of people, the experiential agricultural leisure manor in suburb comes to be the mainstream of consumption in the tourism market. Plants creates value for suburban experiencing agricultural leisure manor and plant design is the basic element to build a sustainable leisure manor in suburb.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y and landscape aesthetics, the design model of plant from time, space and environment was analyzed. The improvement of plant design would speed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encing agricultural leisure manor in suburb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leisure paradigm.
Key words: the suburban agricultural leisure manor; experiential; plant landscape design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生活在钢筋水泥之林的城市居民开始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新的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到乡间原野体验大自然的魅力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乡村旅游是第一产业(农业)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结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旅游经济的附加也改变了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起到了兴一处旅游,富一方百姓的作用。植物景观作为休闲农业园旅游的核心要素,不仅是农业生产和农业休闲场所,更要体现观光、休闲、体验、旅游等多功能需要。为此,立足于游客“体验”的需求角度,研究农业休闲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包括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功能和原则等内容,旨在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促进城郊乡村旅游质量的提升,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概述
1.1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的概念
体验型农业休闲园,俗称休闲农场、休闲农业园、生态休闲度假村。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是指位于郊区范围内,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乡村自然、人文资源为特色,以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体验、求知为目的,依靠农业生产、农事参与、生态养生为载体,集农田、森林、草地、果园、蔬菜、花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对于城郊农业休闲园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未达成共识,但都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城郊,作为城市向农村过渡的地带,集聚城市和农村的双重身份,既具有城市四通八达便利交通的设施优势,又具有乡村田园的自然特色,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是指以放松休闲、享受自然为目的的车程2 h以内城市周边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是与城市公园、市区植物园等相对应的概念。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30年来,经历了从对资源的简单利用、综合利用到深入挖掘三个阶段,实现了产业的不断提升。目前中国乡村旅游的主要发展模式有田园农业观光、民俗风情游、农家乐、村落古镇、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模式,大多停留在“参观+品尝”的层次,游客的参与、体验性相对较差。
1.2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的植物景观
1.2.1 植物景观概述 植物、水体、地形、建筑是园林的主要素材,植物要素是惟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软质景观要素。植物景观,一个休闲园林系统的整体设计,主要指由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以及运用植物题材来人工创作的景观。植物景观设计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休闲、娱乐的需要,利用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特征,创造出与园林主题、周围环境、理念创新等相适应、协调的具有生态、文化与艺术性的景观,也叫做“植物造景”[1]。是对农业休闲园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而不只是对植物景观单元素的设计,是对多种需求的统一规划,包括游客、动植物、高产值、审美等多种需要。
1.2.2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特征 植物具有时空特征,在空间上表现为地域性,在时间上表现为季节性。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对植物也是一样,不同的地理特征对植物生长具有决定性作用,包括地形、土壤、气候、生物、水文条件等数量、质量与组合特征呈现强烈的地域性差异。自然界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根据植物习性可以分为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地被植物、藤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按植物配置方式又可以分为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散点植等多种方式,按照观赏部位又可分为赏花、赏果、赏叶、赏枝等多种分类方法。
1.2.3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功能 体验型农业休闲园在各种园林中植物景观所占比例最大,对植物景观的设计既要符合自然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要满足社会功能、艺术范畴,实现整体优化[2]。通过植物景观的合理设计,展现当地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历史文化等区域特色,又能在时代的引领下与旅游业和谐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美丽乡村。在功能上,依据丰富的植物资源,因时、因地、因材制宜设计植物景观,实现农业生产、旅游观赏体验、景点过渡、美化环境、保持物种群落稳定和多样性、科普教育等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发展。
2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实体设计和户外空间设计中的多个细节,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完美的的景观设计成果依赖于全面、客观、科学的理论知识,是生态学、美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理论。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植物景观为设计对象,主要依赖于对生态学、美学和群落学知识的应用。
2.1 景观生态学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其本质是农业生态。在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中要根据斑块、廊道以及本底特征,从功能、结构、景观等角度合理选择、规划植物种类和种植方式,使得植物景观的设计既要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又要促进人居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必须依托乡村自然景观,如地形地貌(森林、湿地、梯田、坡地、湖泊等)、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农耕文化、历史人文等特色的背景规划,又要与当地村镇、居民相融共生,以保证生态设计[3]。
2.2 景观美学
景观美学是美学理论研究景观艺术的美学特征和规律的学科,讲求统一、对称、均衡、比例、尺度、对比、调和、节奏、韵律等基本规律。追求审美是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核心,也是决定休闲园旅游功能的关键。在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中,必须从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感觉等多角度追求植物景观设计的美感;如根据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等特征来合理搭配不同植物,以形成平视、仰视、俯视等不同视线角度不同视觉感受的体验。
2.3 植物群落学
植物群落是指一定范围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定的植物会有规律的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植物群体,在环境与植物、植物与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包括自然植物群落和人工植物群落。在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维护和保持植物群落的稳定和多样。因此,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之前必须尊重和保护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既能充分保证各植物要素良好生长,又能发挥植物造景和生态效益,满足旅游者追求自然生态的功能,同时也促进当地生态和农业园区的持续发展[4]。
3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植物的个体美,还要注重一定的时空背景,不仅要营造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还要注重植物的适应性、自我更新能力以及具有地方风貌的代表性,其宗旨都是为了反映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和整体景观效果,因此在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中植物景观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3.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植物景观设计必须满足人的需求,既有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游客都能够得到满足,又有当地居民对经济、生态社会发展的满足[5]。以人为本,既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愉悦身心,又要帮助游客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实现游客与植物景观之间的融洽。安全第一是农业休闲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植物景观设计既要保障旅游者的安全,又要保持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多样性。既包括植物选材及种类搭配,寄生、共生、附生等,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状况,又包括空间结构布局与地形相适应,引进植物与乡土植物搭配合理,保持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提高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
3.2 生态自然、返璞归真原则
“生态自然、返璞归真”强调城郊农业休闲园中的植物设计必须有别于都市喧嚣、污染、钢筋水泥的环境,为旅游者营造放松身心的自然淳朴的乡村氛围。生态强调植物景观设计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健身追求不只是健康的体魄,还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体现在原生态的田园野趣,在植物物种选择上要注意适应性强、管理粗放的野生植物和草本植物的搭配[6],特别是作为乡村原真性的景物、景观,更不能改变其原真形貌,保持植物群落原生态的自然美和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
3.3 文化为魂,体验为心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还要重视文化资源的利用、继承和保护,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等融合在植物景观设计中,使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性。城里人是用一种浪漫来想象乡村旅游,是“民俗风、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的综合体验,是大自然、深生态、活文化、真生活的完美体现。从走马观花到反复驻留,从一种好奇到一种心灵感受和生活状态,从最初视觉景观的营造,到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的全方位体验,从游离生活之外的景观旁观者到与休闲项目融为一体的参与者,从大众到个性,运动、文化、游乐、养生、科考、感受自然、体会农村生活等不一样的体验带来同样的愉悦。
3.4 以旅富农,以农兴旅
植物景观设计必须遵循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郊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便捷的交通、适当的旅游经济距离、优美的乡村环境。城市稳定的顾客群对城郊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通过合理规划植物景观,包括观赏类植物、品尝类果蔬、苗木基地的苗木销售、农业休闲体验园的其他服务等项目,促进城郊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分化和转移,增加城郊农村收入。城郊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之有足够的资金完善旅游所需的相关的配套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反过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环境发展来看,通过合理设计植物景观,能够维持和保护生态平衡和群落的多样性,能够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有利于绿色、健康的区域生态环境的形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4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旅游植物景观设计内容
植物景观作为园林设计的核心,利用其色彩、季节性展现艺术美,利用其寓意和扩展意义传达社会美,利用其吸附、净化功能体现生态美,植物的观赏特性犹如音乐中的音符,绘画中的色彩、线条、形体是情感表现的语言。植物景观正是通过这些跳动的音符向游客展示视觉美,甚至会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7]。城郊旅游主要以散客周末、节假日为主,淡旺季区分不明显。如何通过植物景观的设计,一年四季利用不同的、别出心裁的植物景观特色吸引、保持游客的注意力,维持城郊体验休闲园稳中发展的接待率是植物景观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植物景观设计必须符合相关知识的理论,包括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植物群落学、环境心理学、休闲学等依据旅游者的体验、休闲、生态的需要,其植物景观设计内容见图1。
4.1 植物景观的时序变化
农业休闲园主要的造景要素就是植物,包括果蔬、花卉或者其他观赏性植物。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美学与生态的原理,利用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植物景观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通过展现不同的季相特征来创造四季变换的视觉美感。因此要求对植物景观设计时必须考虑季节性,将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避免出现时空上的断层现象,使游客感受植物景观时空变换的动态美,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的目的,创造出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
4.2 植物景观的地域特色
随着人们出游观念的转变,集体验与求知于一体的旅游方式成为新的时尚。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理念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需要而转变,要在充分挖掘植物景观特色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赋予其文化内涵与体验意义。利用乡村特有的地域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旅游产品,所以植物景观的设计必须体现一定的地域特色。如槟榔、棕榈展现的是一派南国热带风光,白桦林则体现了北国风景,在长久的植物景观发展历程中,受各地文化的渗透,逐渐蕴含一些地域性,如日本的樱花、荷兰的郁金香、加拿大的枫树等都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蕴含着地域性。在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的物种选择上,应以具有农业生产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的农业植物以及富有野趣的乡土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使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内植物景观设计达到生产、生态和生活“三生一体”的效果。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地自然、人文条件差异悬殊,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可塑造功能,是展现地域特色的有效载体。
4.3 植物景观的意境创造
中国的植物景观中,尤其是人起决定作用的景观,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人的情感。同时,我国有很多将植物赋予特殊含义的植物景观,尤其是在古代园林中表现突出,借助植物特有的形、色、香等特点表现人的思想品格、意志、志向,赋予植物人格化的寓意,创造出寄情于景和触景生情的意境[8]。即所谓“梅之独傲霜雪、竹之虚心有节、兰之幽谷清香”的说法。粗质型植物给人的“强壮、坚固、刚健”的空旷情调,细质型植物“柔软、纤细”的感觉等都是借助植物景观设计的意境创造。
4.4 植物景观的体验强化
久居都市钢铁水泥的森林之中,人们渴望生态和自然的回归,从盆栽、绿植,到全生态的餐厅、运动场所等,越来越多的生态元素都需要考虑植物景观的设计。目前城郊农业休闲游主要在“观光+品尝”的层次,如何在保证原生态为主,不影响生产、生活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动态景观的设计,是植物景观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如通过体验植物景观的图案制作,设计植物迷宫,开展空中游览、寻宝、逃脱、解谜等活动,通过增加项目的趣味性与游憩方式的多元性丰富游客体验内容,充分利用植物景观发挥“创意元素”,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通过5D设计直接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不同季节、不同空间的大地艺术,将植物景观装饰风情创意餐厅、休闲吧等创意景观设计,通过植物景观模型DIY等活动,提升休闲园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4.5 植物景观的空间变化
植物景观以其柔和的线条和多变的造型,作为营造园林空间结构的主要部分。不同形体特征的植物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空间构造功能,如基面、垂直分隔面、覆盖面和时间等[9]。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要素除植物外,就是地形要素。地形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骨架,是园林中所有景观元素与设施的载体。植物景观设计的成败与场地内的地形条件是密不可分的,轻松改变和塑造地形,富于变化和塑造微地形。在设计过程中有助于设计人员推敲地形和植物群落的相互关系,以便营造出植物与地形巧妙配合的植物景观。在组景上通过植物景观设计的疏密、高低、远近的变化形成帷幕、屏风式的空间结构和群落多样性的特色搭配。通过障景、抑景、添景、夹景、漏景、框景、对景等借景手法扩大园林空间,丰富园景,增加变化,依景借的距离、视角、时间、地点可分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因地而借,对植物景观进行设计,来美化人们视线、视野的改变产生“步移景异、一步一景”的空间效果,使景观具有层次感和流动性。将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组景,既可以美化建筑物的不和谐棱角,又可以装点小品的视野,还可以过渡水景的视觉[10]。
5 小结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随之加快,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空间正相对缩小,同时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迫于各方面的压力,现代都市人都希望能够从快节奏、多污染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植物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不仅需要理论的科学指导,还需要实践的艺术设计。作为软化景观中硬质要素的植物景观,掌握植物景观设计的作用、原则和内容,是顺利进行植物造景的基础。利用植物造景,实现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梦想,在生态中享受休闲、体验;利用植物造景,在艺术中提升农业品味,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利用植物造景,完成农业的产业转型和旅游业的模式创新,促进城郊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莹莹,边远红.植物景观设计探微[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127.
[2] 屈仁超.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1.
[3] 刘雪松.城郊型农家乐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4] 张旭光,黄文斌,刘梦绥.休闲农业庄园植物景观设计[J].中国科技博览,2011(4)285-286.
[5] 邹馥蔓.景观设计人性化―城市景观设计[J].美术界,2010(12):103.
[6] 张佳娴.长沙地区休闲农业庄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
[7] 王淑芬,苏雪痕.质感与植物景观设计[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1995,21(2):41-45.
[8] 宋 娜.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
关键词: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社区参与
中图分类号:F59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6-0101-03
近几年,乡村旅游以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迅猛发展势头,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乡村旅游活动是由旅游者和提供旅游活动的社区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旅游地社区为了自身利益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活动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根据调查,旅游业不仅为乡村社区创造了长效增收机制,而且通过旅游使脱贫的社区农户返贫概率很低[1]。尤其适合处于西部大开发中的甘肃,更是可以在其缺少强势高效益经济的城乡社区中,以关联带动性强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通过实现“以旅助农”的方式缩短城乡发展初期的经济,现代文化等的原始累积时间,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1.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意义
在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颁布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其中曾明确提出将居民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关怀对象,并把居民参与当作旅游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乡村社区参与是社区居民和社区其他相关组织进入到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从业角色中,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地理优势,人文优势,管理优势和组织优势来开发、管理和控制社区的旅游资源,可以使其社区自身受益于乡村旅游,进而更加积极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形成社区―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1.1社区参与是甘肃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乡村旅游资源存在于乡村社区中,乡村旅游发展要依托社区力量实现。首先,构成乡村社区的人、自然环境和文化生境等诸要素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基础。甘肃省特有的农民、农村和农业形成的乡村社区是打造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中建设中的社区参与可以将大多闲散、分散的资金聚合起来,形成发展该社区乡村旅游的建设启动资金,解决本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其次,在地处中国偏远西部的甘肃,很多有独特旅游资源的地区被阻隔在旅游市场之外,社区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可以筹集款项,居民可以出力共同修路筑道,改善社区的道路条件。再次,自从2006年被国家规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旅游建设广泛地进入乡镇之中,社区参与其中可以成为脱贫的途径。不仅可以在相对短时间内提高农户的收入,而且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更是可以帮助解决三农问题[3],也是实现甘肃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契机。
1.2社区参与是甘肃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基础
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社区与外界的人员、文化等不断进行交流、互动,这种交流会产生正负两种效益,如果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只有外界开发商和务工人员得到乡村旅游产生的多数利益,而社区内的农户只有得到少量的利益,甚至更多的是对他们平时生活的负面影响,如垃圾,噪音,物价上涨等,农户必然会对乡村旅游产生厌恶,阻碍乡村旅游的发展。但反之,在建设过程中得到应得利益就会维护乡村旅游,使其在社区长期稳定发展。其次,位于中国西部的甘肃自古就有多个民族居住,现主要有回,藏,东乡,裕固,蒙古,哈萨克,保安,撒拉,满,土及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定居。其居住地民族色彩浓重,风俗习惯独特,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的旅游资源。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社区参与可以使各族思想进行融合,感情加深,利益共享,使社区内更加团结安定。而在这个稳定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才是切实可行的。
1.3社区参与是甘肃乡村旅游升级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动力系统
社区参与到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其实是普及相关旅游知识,增强旅游建设中的技术培训和引导的过程。可以使农民抛弃只观望不敢尝试的心态,接受科学规范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理念,使居民对本土文化有了深层理解认识,当外界强势文化进入社区时可以有效减少对本土文化的恶蚀,避免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的扎堆,照搬,恶性竞争的问题。社区居民自身素质,文化技能的提高更有利于社区中乡村旅游整体层次的提高。同时也加快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的基本建设。
2.甘肃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
从社区广义方面分析,可以认为是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的系统综合体[4]。其中包括一个人类群体,更是一个由多个部分组成的系统综合体。据此,乡村旅游活动中的社区参与者应该包括社区政府、旅游相关组织、旅游相关企业和社区居民四个组成部分,这四类参与者共同构成了甘肃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主体系统。在旅游活动中,这四类主体有着各自的权益诉求,既互相牵掣,又互相依存,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推动,只有认清自身角色,才能形成共赢。
2.1社区政府参与定位
想要在社区内使乡村旅游事业能够健康成长壮大就需要政府参与。在甘肃,由于地域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招商引资,创建良好的建设环境,乡村旅游的发展举步维艰;但是,如果政府将乡村旅游建设看做是自己的政绩表现,求好心切,开始对社区内的乡村旅游建设大包大揽,反而会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社区政府参与就是引导乡村旅游的建设和服务于乡村旅游的建设。政府给予乡村旅游建设各种优惠政策,把握宏观局势,将乡村旅游建设纳入到各自区域建设的蓝图中,并逐步使其融入市场经济体制当中。另外,政府要有效地帮助社区招商引资,改善交通,培训旅游从业人员,对外宣传,招揽旅游高级人才等。
2.2旅游相关组织参与定位
与旅游相关的组织有很多,社区内的各种旅游协会,旅游社团等。由于政府和市场作用的局限性,这些非政府组织又有相当大的活动领域,可作为一种有力的外来援助力量,可以协助政府服务于乡村旅游建设,利用自己的资源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这些民间组织一般都有着自己的活动领域,范围涉及面广,例如各种农业种植协会,在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时,指导农户更加科学的种植各种农作物,提供了给旅游者的乡村独特的田园观赏景观以及农耕体验。而且在促销农作物产品时,潜意识的利用了自己的活动圈内关系向外界宣传了自己所在社区的乡村旅游。尤其是专门的旅游协会,可以利用自己的组织管理优势,监督发展上的各种问题,提出建议来帮助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
2.3旅游相关企业参与定位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核心考量因子是该产业企业群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甘肃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相关企业的参与、健康良好成长与发展是客观选择。旅游相关企业的参与不仅仅是利益参与者,更是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者。任何旅游相关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区内实现的。旅游企业的行为外部性很明显。诸如旅游企业为了实现赢利,在社区内进行的人才聘用、旅游项目设计,旅游形象塑造包装,旅游活动推广等,这些直接或间接宣传了社区,为社区带来了福利。同时,企业为了逐利的负外部性也为社区带来了问题,在生态环境、社区文化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乡村旅游发展中各类旅游企业应该规避负外部性,在保护社区本土文化和自然环境,带动社区发展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2.4社区居民参与定位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势必要在旅游地停留的时间里和社区居民不断的发生接触。在社区中居民承担是旅游活动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者和旅游产品的提供者的角色。为了让旅游者满意,更好的发展社区乡村旅游事业,社区居民要具备更成熟的旅游观念,主动参与到与旅游者的互动中[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关于“世纪关键问题”的国际专家圆桌会议上着重指出:“文化是旅游者动机的核心和灵魂”[6],如果丧失自己的本土文化,就代表这区别与其他地方的异质文化消失,反而会使原本对此感兴趣的旅游者失去对乡村旅游的热情。所以,为了使乡村旅游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化发展,社区居民应该积极参与政府和一些协会所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在此基础上,尽量消除城市强势文化对乡村的本土文化造成强烈的冲击,担当起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的责任。
2.5四者的关系
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政府,相关旅游组织,相关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的参与不是孤立的,应该整体互动,四者是整个社区的有机部分,缺一不可。但这四者的价值诉求又有较大差异,必须协调好相互关系才能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四者的关系应坚持两个原则:
2.5.1以社区居民为参与主体的原则。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核心主体是社区居民。因为居民作为乡村社区的主人在满足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需要后,还有渴望被承认的需要、被尊重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需要,而参与乡村旅游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居民的这种心理需要。更重要的是,社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无论社区政府,相关旅游企业,还是相关旅游组织的各项活动都要依靠社区居民参与才能完成。只有将旅游业发展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有机融合,才更能体现社区因素,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因此,前三者的行为都建立在了解社区居民的心理,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社区居民的利益为重才能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
2.5.2政府引导加强协作的原则。社区政府在整体参与过程中,应主动做好引导者、帮助者的工作,尽可能给予社区相关组织、旅游企业和居民适度的引导和尽可能的服务支持[6]。相关的旅游组织则则应在政府有力的支持下帮助社区进行行业监管和指导,例如农家乐开办层次的评比,游娱设施的建设指导,农户的旅游服务水平和能力的相关培训等。相关旅游企业要广泛与社区农户合作,将乡村更多“三农”吸引物整合进入自己的产品菜单和宣传手册,与居民实现共赢。社区居民也要主动加强学习,改变观念,改善乡村环境和家庭环境,合理的利用政府和企业带来的便利条件,积极参加乡村旅游活动,在增加自己经济收入的同时建设好新农村。
3.甘肃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选择
针对甘肃目前乡村旅游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种类型社区参与模式在整个甘肃通用是不可能的。根据不同类型的客源市场,甘肃乡村旅游可以划分四大类型,分别是:一以中心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的城郊休憩型社区,这类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具有经济普遍良好,社区基础建设基本完善和社区居民对旅游了解程度较深的参与特点;二以周边大中城市旅游者为客源的新型城镇型社区,它的特点是可以整体规划乡村旅游建设以及在国家大力进行城镇发展的热潮中社区参与旅游建设的人力,财力,物力可以得到比较好的保障;三以景区为旅游目的地的外来旅游者为主要客源的景区覆盖型社区,它在稳定的景区客源量的基础上与景区遥相呼应的社区参与方式灵活多变;四以过路或取道的旅游者和普通旅行者为主要客源的交通节点型社区,目前此类社区参与类型较为单一,但由于交通节点客流量大,开办简单的乡村旅游项目收益见效快,所以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很高。依据这些特点,配合各自适合的社区参与模式,这样才能使社区参与的效果最大化,从而可以加快甘肃的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3.1城郊休憩型社区
城郊结合处经济优势比较明显,客源集中,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具优势的区域。该类社区在甘肃最为突出,如兰州、天水、嘉峪关等城市周边,环城游憩带的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借鉴他们的经验,甘肃其他城镇周边,基础设计较完备的区域,可以选择“农户+农户”[7]的模式。“农户+农户”的模式是由较早开始的“开拓户”经营成功后转变为“示范户”,带动其他农户共同发展,具有投入资金少,操作比较简单的特点。乡村旅游已具备一定雏形的地方应过渡到“公司+农户”或“公司+社区+农户”[7]的模式,实现乡村旅游的升级换代。
3.2新型城镇型社区
目前,甘肃的中小城镇发展势头迅猛,建设旅游型村镇已经提到各镇政府的议事日程,发展初期,这些地方的乡村旅游可以采取“政府+旅游企业+农户”[7]的模式。其实质是政府引导下的“企业+农户”,即由政府牵头负责做出整体规划,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力宣传、招商引资等;旅游企业负责管理和将景区进行市场化运作,挖掘客源市场。在有较好经济基础和乡村旅游建设基础的乡镇则可以利用“旅游协会+旅游企业+社区居民”[7]的模式。在国外,这种模式早就有了如罗马尼亚乡村,生态和文化旅游协会,爱尔兰的农舍度假协会[8]等范例。他们政府协助农户规范自己的接待,为农户制定准则,还不定期地请专业老师给予农户培训,监督社区内的乡村旅游发展是健康有序。[8]这些经验值得甘肃的新型旅游城镇深入研究和借鉴。
3.3景区覆盖型社区
在景区覆盖型社区中已经有很多居民参与到景区旅游服务当中,他们有这比较清晰的旅游建设概念和工作经验。政府可以引导这些区域的乡村社区采取“个体农庄”[7]或者是“旅游企业+农户”[7]的模式发展乡村旅游。大型目的地景区周边风景特色鲜明,客源稳定,这些区域的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帮助做好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工作,帮助社区居民利用投资在这里发展规模个体农业,或者吸引旅游企业来投资发展乡村旅游,将原有的农牧果园或者是林场进行升级改造。甘肃也有大量的目的地型景区,这样的模式可以使景区和农庄、乡村院落等遥相呼应,优势互补,增添旅游亮点,使旅游者延长旅游停留时间,使旅游者消费更加集中,从而提高景区与周边社区的整体收入和产业附加值。
3.4交通节点型社区
交通节点型乡村旅游客源有流量大且不固定的特点,交通节点型的社区采用的模式适宜“农户+农户”和“旅游组织+农户”[7]。对于农户来讲,在旅游交通节点从事餐饮供应等农家乐活动是较快提高经济收入的途径。农户依靠自己,在旅游组织协会的帮助下,利用自家的院落可以先开办简单的“农家乐”,利用当地特色乡村饮食,适中的价格吸引过往游客。一家成功就可以产生示范带动效应,加之相关旅游组织,协会再进行科学的指导,帮助农户正确树立经营观念,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操作,便可以使乡村旅游逐渐发展成规模。
基金项目:本研究系2009年度甘肃省教育厅硕士生导师资助项目《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与创新研究》和2007年度西北师范大学三期知识创新工程(Nwnu-KJCXGC-03-3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旅游局局长谈发展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EB/OL].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4-28
[2]张广瑞译.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J].旅游学刊,1998(2):52-54
[3]王三北,高亚芳.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发展西部乡村旅游的三个向度[J].甘肃社会科学,2008(2):207-210
[4]彭敏,付华.中国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1):第1期 第23卷:172-175
[5]王敏娴.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24-26
[6]宋章海,马顺卫.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思考[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5):426-430
[7]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19(4):33-37
[8]戴斌,周晓. 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EB/OL].省略.cn,2007.12.12
关键词:服务贸易;服务外包;旅游外包;经济区位;SWOT分析
一、发展海南旅游外包产业对服务贸易的提升作用
(一)海南省旅游服务外包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根据产业链理论,服务外包深化了产品内分工,将促成并整合新的产业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以海南旅游服务外包为例,为促进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海南省将26个海洋旅游重点项目和16个海洋旅游一般项目的酒店群规划设计、旅游会展营销、文化休闲项目、创意产品、活动策划等服务外包业务全部外包给海南省各县政府及国内外公司,涉及资金达1030.7亿元。这一系列服务外包形成一个外包产业辐射链,将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很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海南省旅游业外包发包方将业务外包给更专业的外部公司可以降低成本,集中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对接包方而言,则可以承接更多新业务,一方面能借此扩大规模并提高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深化业务分工。降低成本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服务外包内部驱动力两个重要因素,使旅游公司与各类相关企业如创意公司、大型活动策划公司、旅游咨询公司等联系更加密切。
2.旅游业承接服务外包使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扩大到了生产者,出现了许多公务旅游、考察旅游、拓展培训旅游等新兴产品和差旅管理、会展管理、旅游咨询、旅游信息服务等新兴业态,促进了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合作与融合,推动旅游业从消费型服务业向生产型服务业、知识业及公共业等的转变,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3.海南省旅游外包中的发包方通过全球招标的方式,将不同类型的业务进行在岸外包和离岸外包,在地域空间和产业层次上增强了产业关联度,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整合和优化升级。
(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服务外包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用进行有形产品生产,且大多依托IT技术和设备,如海南省旅游风险保障体系的保险业务、软件网络支持业务分别由政府外包给海南星利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和海南威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其外包的业务不涉及任何有形产品生产,主要依托IT软件技术和保险咨询等,具有低能耗、高效率、绿色环保无污染和高附加值的特点。将这些服务业务外包给外部公司符合“最优经济增长方式”,即使整个经济的生产成本达到最小化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三)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是指某一产业净出口与该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用来说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用来衡量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该指数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其优点是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地绝对量是多少,它均介于±1之间。从出口的角度来看,该指数越接近+1,表明国际竞争力越强。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10年和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分别为1622亿美元和1828亿美元;进口额分别为1933亿美元和2381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分别为-312亿美元和-552亿美元;贸易竞争力指数2012年为-8.78%、2011年为-13.11%,均呈现出负数状态,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发展服务外包则为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供了新的契机,海南省作为我国服务贸易尤其是旅游业大省,将相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旅游业外包,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海南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带动了相关服务业,尤其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的发展,如由张艺谋旗下的北京印象创新艺术发展公司和国企海口旅游控股集团共同出资1.8亿元制作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海南岛”,对海南旅游进行了有效地宣传,极大地提升了海南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四)拉动海南省就业
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差异,发包方通常来自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发达国家,承包方则来自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一国服务外包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会经历三个阶段,初期,中期,成熟期,如图1所示。初期阶段,该国主要进行承包服务外包业务,服务外包对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拉动就业;中期阶段,该国在进行承包服务外包业务的同时也会将本国业务外包给他国,从理论上看,在某一时间点,服务外包对该国就业的拉动作用和外包导致的失业效应会相互抵消;成熟期阶段,该国会将非核心业务尽量外包给更专业的国外承包商,就业影响主要表现为相关从业人员失业。我国正处于服务外包发展的初期,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拉动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
海南省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规模增长迅速,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例如海南省旅游业导游人员教育外包,由海南阳光网得知,2012年10月15日,海南省旅游协会旅游饭店分会与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在海口举行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在未来三年,双方将携手合作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合作期间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每年将提供150名大三旅游专业优秀学生到海南实习。
(五)技术外溢和创新效应
作为服务外包的主要参与方,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在全球的服务外包意味着相应的技术向合作方转移,使得其他国家很容易获得先进技术,造成技术外溢。国际服务外包主要通过技术交流、显性知识的转移、R&D成果的外溢等几种途径产生技术外溢,渐进地提高承包国的技术能力。作为服务外包的接包方,企业的R&D活动一方面直接形成自主核心创新技术,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企业对外来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二、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区位-SOWT”矩阵模型分析
我们从经济区位的角度,结合外包产业发展的三个要素条件对海南旅游服务贸易外包进行SWOT分析,如表1所示。
(一)从“经济区位-SWOT矩阵”来看海南发展旅游服务外包的有利区位(优势分析)
1.从生产要素上看。一是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作为一种要素投入,人力资本禀赋决定了一个国家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海南省总人口达到867万人,其中15-64岁年龄阶段段的人口占总人口比列的72%。另外,海南经济的发展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才到海南就业,为岛内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要素;二是旅游资源优势。海南是中国唯一的一个热带岛屿省份,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全国最佳,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要素,其旅游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稀缺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2.从市场要素上看。从内部需求看,海南旅游产业的外包需求庞大,2011年海南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01.34万人次,2011年全省共实现旅游总收入324.04亿元。海南旅游业产值规模的快速增长及其旅游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将极大地扩展海南旅游产业非核心产业外包的发包需求;从外部需求看国际服务外包快速发展,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将非核心产业外包出去,为岛内服务外包承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外部市场。
3.发展的环境要素优势。一是硬件环境。基础设施关系到离岸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水平,也影响着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的发展,初步实现了岛内外有机连接,区域有机对接,各类交通工具零距离换乘无缝对接,形成分工合理的综合交通体系,为全岛旅游一体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另外根据《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海南将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形成省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城镇——中心镇四级城镇化空间体系,为旅游要素的配套和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条件;二是政策支持。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扶持和发展旅游产业的政策不断向海南倾斜。
(二)海南旅游服务外包发展从经济区位角度的不利区位(劣势分析)
1.从生产要素上看。一是人力资本供给存在结构矛盾。岛内普通劳动力供给丰富,但严重缺乏专业高端人才,岛内重点院校少,211院校只有海南大学一所,较之内地许多城市,外包行业高端人才培养供不应求,严重阻碍了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如2011年海航集团将一个100万元的外包项目发包给益进海南公司,由于公司在海南招不到足够的高端IT人才来承担项目开发,导致海南益进错失一笔外包业务大单;二是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目前海南的旅游产品结构主要以观光型产品为主,海南旅游业淡旺季十分明显,而旅游业显著的以生产和生活为要素的二元结构特征,决定了其发包对象涉及各大产业部门,旅游产业的“淡”与“旺”牵引整个外包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衰”与“盛”,不利于外包产业的良性发展,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外包产业对旅游业核心业务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
2.从市场要素来看。旅游需求消费层次低。2011年,海南接待境内外旅客人数突破3000万人次,1-9月,海南全省实现实现旅游收入215.01亿元,其中住宿业营业额83.8亿元,占总收入的38.97%;餐饮业营业额68.24亿元,占总收入的31.73%;餐饮食宿业占据海南旅游产业收入的70%以上的份额。海南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餐饮住宿消费项目上,低层次的旅游消费市场将旅游外包的内部市场局限在以酒店餐饮管理外包等为主的初级外包业务上。
3.从发展的环境要素来看。一是经济基础薄弱。海南的制造业水平较低,第三产业中与旅游产业相关的酒店餐饮业、文化产业、信息产业中的企业普遍存在社会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低的现状,旅游规模经济不显著。产业环境差,产业集群难度大,产业规模化效应难以形成等问题,严重束缚了海南旅游外包产业的承包能力。另外,海南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环境,产业内难以形成竞争机制,旅游服务外包的业务范围难以拓展到金融、保险、医疗、资产管理、顾客服务等领域,难以行成产业集群和产业系统,因而制约了岛内整体外包产业的承包实力;二是法制建设的滞后。由于旅游市场相关法制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因素阻碍了市场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应有效应的发挥,恶化了外包产业的投资环境,束缚了岛内外包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对“经济区位-SWOT矩阵”的分析
服务外包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之中存在,同时地理空间也通过经济活动区位因素发生作用。一国的人力资源、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及技术因素是该国吸引外包业务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区位解释了经济现象的空间现象,离岸外包发包商在寻找承包商时,实际上主要是从国别区位优势出发。通过对海南服务外包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的分析,可以推断出,服务外包产业在全球空间布局上有向中国大量积聚的趋势。通过海南的“经济区位-SWOT组合矩阵”分析可知,是否能充分利用好内外部条件并发挥自身产业要素优势,关系到旅游服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需要了解中国发展服务外包有哪些优势、劣势、会面临哪些外部机遇和威胁,以趋利避害,做好产业规划,优化区域内外包产业的发展条件,做好承接国外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准备,充分发挥服务外包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提升作用。
三、发展服务外包的策略
面对国际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内各要素条件的优势;另外,要从同质化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利用外包产业的多样化形式,扫除不利于外包产业持续发展的道路屏障。要发展好服务外包,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策略。
(一)从海南来看
1.加强专业外包人才培养。一方面,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资助海南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同时加强与高校的人才外包合作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另一方面引进国外相关高端人才,满足海南信息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2.培育高端旅游市场。一是加强与国际一流旅游开发商在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旅游金融、保险等领域的外包业务合作,通过外包与对包的形式,开发海南省高端旅游服务产业,培育高端消费市场;二是加强对欧美等主要旅游消费市场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和承办诸如“世界小姐”,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性活动,进一步提高海南的国际知名度,拓展国际市场;三是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和配套环境的档次及服务水平,根据旅游者的特点和需求组合定制旅游产品,提供个性化旅游线路。积极引导旅游服务外包业务向金融、保险、医疗、资产管理、顾客服务等领域拓展。
3.夯实经济基础。一是通过生态软件园、三亚创意产业园、海南灵狮国际创意港等项目的建设,发挥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改善外包产业企业社会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低的现状;二是积极承接国际外包产业转移,统筹区域发展,形成海南旅游全面均衡的发展格局。
4.加强旅游服务业的法制建设。强化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安全保障,完善与旅游服务外包相关法律体系,使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到的充分发挥。增强服务外包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意识,促进服务外包行业的规范运作。
(二)从国家层面看
1.提高服务外包行业的政策支撑力度。国家应该重视扶植本土服务外包大企业,通过领军企业来带动一些本土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同时延续服务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中小型企业的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发包项目信息和接包企业对接平台,促进发、接包业务的顺利对接。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淘汰和扩容情况制定执行程序,通过市场标准来选择而不是采用“终身制”,积极发挥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促进企业转型。国家应该合理规划制定有效应对的交易规范和行为准则,为服务外包企业营造良好而规范的市场环境,提升服务外包企业的“创新”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提升整个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三)把握服务外包的新特点、新趋势
为了满足供需双方在市场对接和商业运营的需求,服务外包将出现各种创新的模式如对随着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业务类型和国别的多样化模式,服务外包逐步由低端服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多种外包模式结合使用的规模也将扩大,例如旅游外包就是IT外包、人力资源外包、营销外包、知识外包等多种外包形式的结合。企业外包动因由成本驱动向构建核心竞争力转变。服务外包作用的领域在不断扩展,交易的方式不断丰富,服务外包已成为我国扩大服务贸易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此,我国必须将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以促进高端服务产业链的形成,扫除产业间融合的障碍,积极探寻多种外包模式结合,引导服务外包产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海南省旅游委.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阳光海南网,2012-05-10.
2.卢锋.服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产品内分工视角[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雷兴长,赵明亮.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黑龙江对外贸易,2008(8).
4.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管理世界,2007(11).
5.MBA智库百科[DB/OL], http:///.
6.海南省统计局.2011年海南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7.海南省政府.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Z].2012.
8.Gene.M.Gross-man,Elhanan Helpman.Outsourcing in a global economy[D].Harvard University,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