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

第1篇: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进行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例》是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相关内容,对区域已经形成了概念,这为本节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并学会分析区域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本节课的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二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及其分类。

(2)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理解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3)了解西北地区人民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和治理措施,并通过案例理解生物治沙措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各种地理专题地图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地理背景,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解决治理荒漠化的措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荒漠化的严重性和治理荒漠化的紧迫性,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2.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说学情

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和区域的概念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一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讨论法――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增团队合作意识。

四、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避免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采用以下的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综合归纳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大家理解的荒漠化是什么意思,十堰会不会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呢?”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出荒漠化的概念,并展示新闻片段,让学生了解到十堰也存在着荒漠化的问题,引起学生的重视。由此引入荒漠化的概念进入新课讲授阶段。

(二)讲授新课

1.荒漠化

讲解荒漠化的概念和一般过程,利用“三化”、“三退”、“三区”、“二因”几个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并展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三张图片。

【设计意图】三张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形成直观感受,走出对荒漠化认识的误区,认识到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退化”。

展示“世界荒漠化地区分布图”和“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两张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同时承转引出我国西北地区的案例。

2.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1)西北地区概况

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了解西北地区的概况,包括:位置与范围、地形特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展示“中国干湿状况”和“西北地区植被景观”图片。

读图分析⑴西北地区降水量范围,属于哪类干湿区?

⑵该地区年降水量与地表植被景观的关系,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引导学生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分析其荒漠化形成的自然条件并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说明个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归纳: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⑴干旱是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⑵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⑵这些不合理的行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⑶结合教材P18页阅读材料,说明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归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活动】 教材P20页 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学会应用地理原理和规律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回答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重点、措施。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展示图片“沙坡头草方格沙障”,利用沙坡头地区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我国治沙取得的成效。

归纳: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随堂练习

六、说教学反思

第2篇: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案例 复习策略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这两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必修3”,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因此,对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的把握:“必修3”的教学,必须是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区域基本知识作为前提展开;教学的核心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程标准强调“以某区域为例,分析……”,突出强调理解掌握运用地理知识与原理及方法分析解决新问题;从实验区高考试题分析来看,考查的重点是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运用能力,强调地理综合分析思维能力,描述和阐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要求较高。故教学复习中应用好教材提供内容的案例,作为学生方法的培养、能力提升的学材,而不是教材知识的再现和再认。强调通过案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分析相应问题的方法、思路、要点等,掌握运用区域有关图文资料,探讨、分析、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现实、实际问题。

基于高中地理“必修3”在课程中的地位,教师在教学复习上如何面对和把握,是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甚至也是影响“必修3”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笔者在对地理“必修3”内容进行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必修3”复习尝试。

一、结合区域地理复习,做好案例教学的知识铺垫,为“必修3”复习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面对学生对区域地理基本知识掌握欠缺及地理“必修3”教材中相关区域背景知识缺失的现状,要较好地完成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区域地理知识加以补充和进行必要的铺垫。通过对教材的整体分析,笔者认为一是进行知识铺垫要与中国区域的地理复习紧密结合。人教版地理“必修3”教材选用的大多是中国不同地区的案例,因此,学生学习案例的基础就是对中国地理(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基本知识的了解。如在复习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时,可结合中国的地形、气候、资源、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地理和中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等区域知识进行。因为教材安排了“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对比”的内容,教师可以把两个地区的对比进行扩展,如扩展到中国各自然区的对比,以自然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对比为契机,对中国的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征进行知识的铺垫,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这样就能使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况有基本的认识。二是知识铺垫要做到“面”与“点”的有机结合。就是说落实到具体区域案例学习的时候,教师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在整体知识铺垫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区域知识的补充与拓展,以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如复习“河流的综合开发”,要补充河流水系和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相关知识。三是将复习顺序作适当调整,把“必修3”的复习放到高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和区域地理复习之后进行。

二、“必修3”案例复习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地理的分析方法。

虽然各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点,但同一类问题又都带有共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案例,使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中注重学习、研究方法的培养,即让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分析方法。也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组实例的教学,使学习者在掌握这个或者这一组实例的基本内容基础上,学会分析相同或相似类型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注重从培养分析案例方法的角度出发进行复习。

例如:人教版在生态环境建设中选择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作为案例,而山东版是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为例;在复习中,无需将此类型所有的案例都拿来讲解,只需要精选其中的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该案例,上升到学会总结分析相似类型案例的方法。在复习“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教材首先是分析荒漠化的原因,然后介绍荒漠化的危害,最后分析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其重点和难点是荒漠化成因和治理措施。教师在教学复习实施中,分析荒漠化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可结合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如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和大风吹扬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决定因素)主要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分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可以结合分析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如下表所示: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生形成了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分析同类型的案例时如“水土流失”的成因和治理措施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加以分析和解决。

三、“必修3”案例复习应注重培养学生抽取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能力。

地理“必修3”的教学,是以典型的案例教学为主,而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必须以“必修1”和“必修2”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加以论证支撑。因此,在分析具体案例时,案例的教学要加强学生正确而有效地抽取相应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学会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抽取,学生才能在应对不同背景的案例时,懂得如何正确地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的“流域的综合开发”一节,首先,要分析该流域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及自然资源等,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社会经济条件;其次,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流域各自然要素中对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根据其发展的有利因素探寻该流域利用发展的方向,同时根据其制约因素探寻其综合治理的对策;最后,要实现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如“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利用这有利条件发展航运。“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这一条件对航运不利,但对开发水电有利。加上“水量很不稳定”,因此要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开发――梯级开发,以实现河流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和生态恢复的综合效益。学生只有抽取了“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分析的地理原理和规律,用动态的观点去分析区域间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够达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了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后,就可以分析长江、尼罗河、伏尔加河等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四、“必修3”案例复习要进行学生评价的尝试。

对学生学习地理“必修3”情况进行评价,应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所不同。评价的重点不在于对教材案例的重现,而在于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地理基本原理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的时候,一般需要引入新的案例来进行。如在学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节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案例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三山夹两盆地,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加上面积巨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使新疆气候具有昼夜和季节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的特点。例如许多地方最大的气温日较差在二十到二十五度之间。

1.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摇?摇?摇?摇。

2.你认为新疆农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的因素?

3.根据新疆地理条件的特点,你认为新疆可以发展哪些特色农业生产?并说明原因。

4.你认为新疆农业的发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通过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分析,请你归纳出分析某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方法。

这道题的考查并没有涉及教材中“东北地区”的任何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地区、新案例。虽然学生在高中阶段并没有专门学习过新疆农业发展的内容,但该案例并没有考查区域中记忆性的内容。学生要较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关键是要在提取图像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在前面两个模块中学习的地理原理,并以在学习“东北地区农业”中所掌握的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考查,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能否真正达到课标的要求,是必修3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好的主要形式。

参考文献:

第3篇: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现代林业科技;园林建设;建设发展

[引言]:我国的经济体制已基本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林业的发展也不能仅由国家的调控来维持,更应该积极的发展林业产业,让林业市场化、经济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林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本文就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1、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1现代城市没有良好的规划设计,景观过于单一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是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总体设计规划,只有总体规划做好了,才能更加准确精细地去设计每一个分支的小项目。但是很多城市都没有考虑大局、总体设计的观念,导致整个城市园林设计无法细化到每一个项目。最后只能一边建设一边设计,城市绿化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所以很多城市园林绿化都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很好地设计理念,也没有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

1.2经营管理措施不正确,管理水平低下

想要在建设完城市园林绿化体系以后的经营管理好,就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园林绿化的建设法则,如若没有很好的遵循,则会导致很多园林问题。例如,没有按时修剪植物、没有按时除草,导致养护质量低下;居民随意践踏草地、破坏花草树木,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基本道德观念。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没有一个健全的管理法则,没有一套合理的惩治体系,因而园林绿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维持。

1.3绿地结构组成单一,没有充分体现植物的多样性

很多城市在园林绿化中,虽然引进的植物种类并不少,但是色彩却过于单一,总体形态也大致相似,缺乏活力。由于植物多样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园林设计也无法展示其设计的艺术风格。很多城市绿树占有比例相对较少,没有一种四季常青的感觉,在秋冬之际,则无法表现蓬勃的生机。

2、现代林业科技发展为园林建设带来的启示

2.1专业指导,科技支撑

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需要对苗木质量严格把关,做到按规划合理施工,按设计紧抓质量,按质量严抓验收,不随意降低施工标准而使得苗木质量参差不齐。除了有效指导,科技支撑也是尤为重要的。比如,选用在当地生长良好的乡土园林树种,不仅成活率高,还能有效降低成本。从树木的起挖、运输、种植,较少的时间间隔可以使树木受损程度降低,这样树木种植后成活率才能提高;还有在土建施工中,把原有的树木围起来,可以避免树木受到损伤;在施工中用土堆维护好树穴,可以大大防止污染物的侵蚀。

2.2加强宏观调控

生态环境的平衡可以利用宏观调控来控制,加强规划,通过社会的调节和治理能够使得自然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创造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和谐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优化了也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让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一项长期的巨大的工程,仅仅靠某个人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国家应该统一规划,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企业或者组织给与补助,让企业可以正常运转,这样可以使生态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也能拉动当地的经济。再加上投资者普遍不愿投资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国家应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生态建设的发展,坚持政府投入,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市场运行机制的导向作用。动全体公民的参与和全社会。政府应在生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使整个社会陷入生态建设,在这一雄心勃勃的项目美化环境。

2.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要现代化

现代社会需要遵循高效能、科学化的管理原则,建立有效的、协调的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开发与利用园林绿化要充分考虑到很多问题,包括水资源、土地、能源、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很多方面,使得城市居民拥有一个良好便利的衣食住行环境。因此,城市的上级领导,特别是管理层和决策者一定要端正态度,管理好城市建设,处理好城市发展,利用好有效资源和保护好环境。并处理好建设规划中财力、物力的相关关系,处理好建设和生活环境的关系,以公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为重,办实事,讲实效。

2.4荒漠化问题的防治

当前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荒漠化问题的危害,荒漠化每年都在以5万~7万km?的速度扩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是受到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一个国家,因此荒漠化防治研究是全世界共同的任务。当前荒漠化防治工作已经从简单的防治转移到了综合治理及开发利用上,未来荒漠化防治的研究重点将会放在荒漠化的发生及发展关系、荒漠化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研究上。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园林建设面积不断加大,其范围不再局限在城区,开始向农村发展,可以预见,在很短时间内园林建设就会发展到农村。因此,园林建设应该充分借鉴城市生态学、土壤学等方面理论成果,紧跟社会及时代的发展步伐,将面临的环境问题解决掉,促进美化环境目标的实现。从这个方面上来说,F代园林发展内涵和传统园林建设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2.5培养林业技术创新人才

林业科技创新是离不开人力的,因此必须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将素质教育作为林业人员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其作为主要目标来实现。就目前来看,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显示了一定的价值,但是在课程的结构上还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另外政府也必须要重视起来,将林业教育作为重要的核心战略,为林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保障。

结论

林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虽然造成生态失衡和困难林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是使利用甚至破坏森林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林业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使我们可以利用林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业经济,减少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破坏环境。

【参考文献】:

第4篇: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意识 生态平衡 解决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环境污染频繁出现,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与恶化现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为紧迫的问题,如果不得到足够的重视,后果将会不堪设想。本论文以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主要论点,列举几大当今时代切实发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与之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可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我国土地广袤无垠,疆域广大辽阔,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然而,可以供人类农作使用的可耕地资源却颇为有限,据统计,我国当前的人均可耕地面积约为780平方米,尚达不到世界上人均可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可耕地面积在急剧锐减,虽然在后来的时间里国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并做出一系列的举措来保护我国的可耕地资源,使得可耕地减少的速度有所缓和,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可耕地资源仍然处于减少的趋势。可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可耕地的减少势必会造成粮食的紧张,进而引发农业危机,大大制约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如果不得到应有的重视,后果不堪设想。

(二)土地荒漠化日益加重

土地荒漠化,又称为土地沙漠化,它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下,由于气候的变异以及人类种种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其原有的生态平衡,从而使得那些本来不是沙漠地区逐渐地退化为了沙漠地区的一种现象。土地荒漠化现象发生在全球范围之内,每一个国家都会有发生,而在我们国家,土地荒漠化现象并不罕见,尤其是在那些干旱半干旱的地区,水汽本就难以送达,生态环境较其他地区脆弱得多,再加上人类种种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得荒漠化现象每年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四周蔓延,因而可以说我国正是遭受土地荒漠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荒漠化问题不仅仅会导致沙漠地区进一步蔓延,更会导致该地区的水资源缺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的连带现象,土地荒漠化的加剧必然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估计的不良影响。

(三)森林资源日益减少

据最新一次统计表明,截止到2010年,世界各国森林覆盖率为:日本68.5%,韩国64.3%,巴西61.9%,美国33%,德国30%,法国29%,印度22.9%,而中国则仅为21.6%。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在全球186个国家中位居第115位,由此可见,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缺乏,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为匮乏的国家之一。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里天然的消声器,拥有着阻挡噪声传播扩散的功能,并且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树木可以吸收降水涵养水源,另外,树木可以分泌芬多精等植物杀菌素,能够为人类杀死许多致病的病菌以及微生物,对人类健康有益。除此之外,森林还是人类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树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释放出供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氧气。由此可见,森林资源的匮乏不仅仅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也为人类的生存及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四)水土流失现象日趋恶化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之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其中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因此,水土流失也称为水土损失,它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水土流失是一种土地资源遭受破坏的十分常见的地质灾害,它发生在全世界的范围之内,每个国家都会发生,而我国是遭受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莫过于位处在中国中部偏北的黄土高原地带,根据公布的中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现已经达到了35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7%,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无不显示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与解决生态问题的刻不容缓性,水土流失现已经成为了我国人民生产与生活最具危害性的环境问题。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国民的生态意识

由以上论述得知,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问题,而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与恶化现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为紧迫的问题,若不能得到足够重视,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首要的问题是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各级社区可以开展一些生态知识讲座,让人们更进一步地懂得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以及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后人们将会经历的灾难,只有让人们深刻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才会激发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一些生态旅游活动,让更多的人们在旅游的过程当中不但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好风景,同时还可以参与植树造林等保护环境的活动,对于那些表现良好的人们要进行公开表扬,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们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以此来更好地发展。

(二)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管理部门的职能

对于可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而言,要想改变当前的状况,仅仅依靠宣传教育或是知识讲座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改革并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相关部门的职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是处理目前我国土地资源使用不当与保护不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上文提到,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可耕地资源面积逐渐减少,肆意浪费的现象频繁发生,虽然国家在后来的时间里颁布了《土地管理法》使得可耕地减少的速度趋于缓和,但总的而言,可耕地的面积的确依然在减少,这体现了土地管理部门的管理尚不到位。为此,各级政府应该更进一步改善土地管理制度,对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能进行强化,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保护机制,切实保护好我国的可耕地资源,从源头上管理利用好土地(尤其是可耕地)资源,尽力杜绝无谓的可耕地资源荒废现象。

(三)加大财政投入,保护生态平衡

随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更进一步增强,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也呈现出了逐年递增的趋势,然而,在国家的财政总投入之中这一比例仍然较低。据官方统计,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所投资的金额总和为21623.1亿元,这仅仅占全国GDP的1.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所投入的资金总量仍较低。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是促成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步骤,为此,国家应加大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完善财政支出结构,以此来更好地治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保护好生态的平衡。

(四)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监督

当今社会,很多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大多都是由于人类的种种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而造成的,为此,除了提高国民生态意识、强化相关部门职能以及加大财政投入以外,还需要一种强有力的约束力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即法律法规。各级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制定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监督,对于那些不遵守法律法规、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人们加大处罚力度,对于那些管理不善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相关部门官员一概进行惩罚,只有这样加大惩戒力度,人们才会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利用法律法规进行惩罚并不是裸的恫吓,亦非最终的目的,只是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只有各方面都做到位,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日益加剧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临汾科学发展的主要路径[N].临汾日报,2010-2-8.

第5篇: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厚田沙漠;沙漠资源;旅游价值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08

沙漠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以沙漠为依托开发的旅游项目逐渐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沙漠旅游成为大众喜爱的新兴旅游方式。有关沙漠旅游的概念,不少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界定,目前得到比较多认同的一个概念,是指以沙漠地域和以沙漠为载体的事物、活动等为吸引物,以猎奇、探险、环保、科考、求知等方面的需求为目的,进行的一种富有很高激情和刺激性的旅游活动。随着旅游者对沙漠旅游越来越多的追捧,人们对沙漠旅游的认识逐渐加深,有关沙漠旅游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对沙漠旅游项目开发的研究由纯粹的娱乐休闲猎奇探新等内容,转而更多地将生态理念融入当中,项目也以最初的观赏为主更多地转向以旅游者体验和生态教育上来。沙漠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我国沙漠旅游发展已经有较长的时间了,但各地在开发和利用景区资源当中,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果开发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好资源,沙漠旅游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本文试以南昌厚田沙漠景区为例做一探析。

1 “厚田沙漠”景区概况

1.1 景区简介

南昌厚田沙漠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厚田乡南部,离市区仅28公里,号称“江南第一大漠”,拥有沙山、沙洲4.4万亩。厚田沙漠景区自2003年4月29日开园以来,先后开发了沙漠休闲、水上游、体育竞技和民族风情等四大类项目(包括20余个小项目)。先后举办过“首届中国南昌厚田沙漠国际沙雕节”、“首届中国南昌厚田沙漠户外欢乐游”等国内大型旅游活动,在省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是江西省最火爆的近郊游景之一。

景区沙山高大,东临赣江,作为景区,其特色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首先,资源的异质性独特。厚田沙漠是名副其实的“绿洲中的沙漠”、“江南第一大漠”,独特景观全国仅此一处,作为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其次,既粗犷又细腻。厚田沙漠远处是稻花飘香的农田、炊烟袅袅的农家。游客置身其中,既能从近处感受北方大漠的粗犷、奔放,又能领略江南水乡的婉约、细腻。

最后,人工绿化带与沙漠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成为颇具特色的新景点。

1.2 景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日,笔者前往厚田沙漠景区探究,却发现存在着不少不如人意之处。景区门口立着一块印有“江南第一大漠”的石头,可是石头下面都印着标明手机号码的各种小广告。踏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沙漠,然后最先看到的是一个由几根10余米长的铁杆组成的架子,架子已经锈迹斑斑,本是供小孩玩的弹床,现在已经没用了。当时天气晴朗,按理应是游客游玩高峰期,可是整个厚田沙漠景区只有20多名游客,与景区广袤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景区分布了5、6个白色蒙古包,供游客休息、吃饭。蒙古包的东南边有一座公厕,可是未通水,散发阵阵臭味。景区一名中年男性工作人员表示,景区确实大不如前。“以前,整个景区的工作人员有上百人,现在才20多人,待遇福利也减少了,主要是因为游客减少了。”该工作人员称,节假日天气好时,游客稍多一点,一天下来可能有20多人,平时游客很少,而且主要集中在上午。笔者还发现,曾经神奇百态的沙雕、翱翔天际的热气球、滑翔机、疯狂刺激的遥控船模、沙漠摩托,还有蒙古包风情等王牌游玩项目早已不见踪影,目前仅存骑骆驼、滑沙、赣江绳索等4、5个。粗略统计,从开园到现在,景区游玩项目9年减少了3/4。

2 景区荒凉的原因

2.1 沙化程度扩大,导致环境欠佳

据中国江西网报道,江西省最近的一次沙化土地监测显示,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72480.9公顷,涉及南昌、九江、鹰潭、赣州,波及赣江流域、鄱阳湖区域及五河流域的7个设区市30个县(市、区)的219个乡镇,沙化土地总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0.4%,面积虽小,但分布广,每年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特别是鄱阳湖周边的沙化土地危害最为严重,治理难度较大。

厚田沙漠是南昌多地土地沙化现象的一个缩影。南昌沙化土地集中在赣江沿线。主要呈带状分布在新建县的厚田乡、红谷滩新区生米镇以及南昌县的冈上、富山等4个乡镇。在没有得到治理前,南昌县大约有19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新建县大约有36平方公里沙化土地。

沙化厉害的一个表现,就是缩短了周边村庄与沙漠的距离,如从龙王庙村步行到厚田沙漠景区现只需二十几分钟,这种变化在其他村庄与沙漠的距离上也有所表现,象潭村、定坊村的等村庄。厚田沙漠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每当刮大风时,居民家中的家具、地板、窗户、床等都会覆盖着厚厚的一层沙尘。据龙王庙村的居民反映,沙尘已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厚田乡饱受风沙之苦的不仅仅是龙王庙村,还有靠近沙漠的数十个村庄,象潭村就是其中之一。村民说,龙王庙村、象潭村土地荒漠化地区,这些年仍然在扩大。

2.2 交通不便阻止了游客的脚步

厚田沙漠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长约3公里,陆路可由昌樟、温厚高速公路至生米出口下,再由厚田乡进入景区。根据所能查找的交通信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到达沙漠景区:(1)公交。121公交线路(5元/人),但需要注意的是,121在坛子口只早上7∶00-9∶00有121路公交车,其他时间要到新建县长僮121路,也就是说过了9点,就只有到新建县长僮121路。前往新建县长俪俗121发班时间:6∶00-15∶30,每半小时一班,最后一班16∶30从景区返回南昌。由此可以看出乘坐公交并不方便。(2)旅游巴士。从南昌市仿古街86号(滕王阁旁)乘专线车前往,往返票价20元,每日发车时间为08∶30与10∶30,从厚田沙漠返回时间为15∶00和17∶00。但是,平时没有旅游巴士,只有黄金周时才有。(3)自驾游。假如你有车,可以推荐此种交通方式,可以沿昌樟高速公路行驶22.1公里,高速公路至生米出口下进入厚田乡,再由厚田乡进入景区,到达厚田沙漠生态旅游景区。但多数游客,特别是喜欢探险的学生群体没有车的占到多数。

通过以上几种交通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制约景区的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交通瓶颈。各种交通方式都不能让游客方便快捷进入景区,在一定程度上,这已经成为阻止游客前行的最大障碍。

2.3 投资缩水,景区游玩项目陈旧

厚田沙漠景区是由南昌旅游集团公司投资开发的,集团公司从2002年8月开始投资建设基础设施,2003年4月29日正式开园对外营业,已先后投入4000多万,2012年又投了400多万元积极创建3A级旅游景区,部分配套设施已经建好。南昌旅游集团还请了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担纲规划,详细规划了景区结构、旅游网络、风景游览等各个方面,但要实现打造真正的“江南第一大漠”的目标,资金的缺口依然很大。

景区有近万亩沙漠,其中有4000名居民居住,由于景区未封闭,居民随意带游客逃票进入景区,管理困难。

景区在旺季高峰时期开发了沙漠休闲、水上游乐、体育竞技和民族风情等四大类旅游项目,包括20余个小项目,建立了一批旅游接待设施,如绿洲大酒店、农家饭庄、森林木屋、沙漠接待中心、景观休闲售货亭、停车场等,但由于游客数量有限,加上秋冬淡季,旅游人数比以往要更少,所以不少游玩项目停办。

3 景区旅游价值提升对策

要使厚田沙漠的旅游资源得到恢复和保护,打造真正的“江南第一大漠”,必须同时兼顾法律措施、行政措施、技术措施、社会措施和经济措施,多管齐下:(1)法律措施: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旅游资源加强保护,对破坏旅游资源者施行惩罚,追究法律责任。(2)行政措施: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政策、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和监督,划定保护范围,建立环境质量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3)技术措施:对旅游资源的检查、普查、控制、保护、防治、建立保护资源档案等。(4)社会措施:宣传教育,即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宣传教育保护旅游资源,重视保护方法研究和加强保护意识。(5)经济措施:通过财政、税收、银行、物价等经济手段,转移支付、税率、利率、价格等经济杠杆,调整与旅游资源有关各方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如奖罚、分配关系、资金筹措等。

显然,上述措施乃是着眼于宏观视野和长远考虑。在具体微观层面,短期内要真正有效提升厚田沙漠景区旅游价值,吸引更多游客,还应当针对目前景区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3.1 加大沙化治理的力度

厚田沙漠早期的风沙防治工作非常成功,荒漠化程度得到了有效遏制,只是因为加大了旅游开发力度,放松甚至停止治理土地荒漠化,导致其有扩大的趋势。

厚田沙漠荒漠化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1990年南昌市治沙工作重点由南昌县岗上镇及富山乡转向新建县厚田乡,第二年厚田沙漠治理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到1996年已经完成了5000亩的土地荒漠化治理,约2001年已完成造林2万亩,从北到南,形成一个1.5公里宽、10公里长的湿地松人工林,基本控制流动沙丘完全阻止沙漠对南昌的袭击,沙进人退的现象得到遏制。

自2003以来,随着厚田沙漠旅游开发力度的逐步加大,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不重视沙漠化治理,治理力度从而减弱甚至停止,荒漠化程度又有上涨的趋势,荒漠化土地面积也扩大了。荒漠化土地面积至少在原有基础上扩大2000余亩。面积扩大的这一片正是位于搞旅游开发的厚田乡龙王庙村一带。

因此,为了改善景区环境,推动景区良性发展,必须由政府主导,加大沙化治理力度,并同时努力调动景区周边村民积极参与治沙,做到上下齐心,协同作战,维护和保障景区原有特色与活力。

3.2 打通并扩建景区的便捷之径

(1)延长公交发车时间班次。目前进入景区的公交只有121公交线路,但121到上午九点南昌市区的站点就停止了,九点以后就需要到新建县长俨拍艹俗,这对于住在市区的多数居民来说非常不便,建议延长市区前往景区的公交发车时间或增加公交班次,方便更多数市民前往。(2)增开旅游巴士。从南昌市仿古街86号(滕王阁旁)乘专线车前往的旅游巴士,只有黄金周才有,对于休闲时间日益增多的市民来说,周末去哪玩成为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之一,建议增开周末旅游巴士往返班次,以供市民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到周边景点景区娱乐休闲之需。(3)对于自驾游来说,最主要是路面畅通,路标清楚,让开车之人很容易识别和辨认。建议:在主要道路做大点的标识牌,在一些不知名和比较窄的道路,或拐角处多做几个标识牌,能随时看到,并根据指示牌很容易进入景区。

3.3 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旅游项目创新

厚田沙漠景区自营业以来,因为景区项目单一,对游客的吸引力并不大,因而景区经营一直也不是很兴盛,资金回收成效不显著,影响了景区进一步规划,也影响了景区规范管理。

目前南昌旅游集团公司新引进的项目“温泉与高尔夫”正在筹建中,因为目前市场上很少把温泉与高尔夫捆绑在一起做大众销售服务的――这样销售就打破了传统的“温泉与高尔夫”只为富人服务的消费模式:达到让人人都能打球泡温泉浴,预计该项目建成后将引起厚田沙漠景区新一轮的旅游风暴。

此外,景区的另一个养生工程“沙疗”项目也在筹建中,养生旅游业正在国际上悄然崛起,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且已成长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一个新产业,可以依托沙漠特有资源建设“沙疗”养生,此项目建成后必然吸引大量游客蜂拥而至。

参考文献

[1]魏倩,王海鸿.我国沙漠旅游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8,(1).

[2]杨秀春等.中国沙漠化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沙漠,2003,(6).

[3]李先锋等.我国沙漠旅游发展特点及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

第6篇: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森林 可持续 发展 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特别是森林的大量砍伐,和向自然界大量排放倾泄废弃物,形成了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及酸沉降、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这些问题巳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地球,破坏了人类生活的环境,增加了人类生产的困难和费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

现代科学和生态学的发展,认为森林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沙漠化扩大、土壤退化、水资源危机、大气污染等,和森林破坏直接或间接相关,即森林减少导致或加剧了上述大部分生态环境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默里指出:"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对全球主要森林环境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森林的多少有很大的相关关系。在人类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大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影响最直接、最重大、也最关键。离开了森林的庇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

1.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是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量储备最大、产量最高,可以使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在生物系统和非生物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可以说,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人类生存和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2.森林能够有效控制污染和酸沉降,改善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

空气污染在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在城市和工业区,是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在美国,由于空气污染每年花在医疗及生产损失的费用估计高达400亿美元。据统计,世界上约有9亿城市居民暴露在达到有害水平的CO2中,10亿多人暴露在超标水平的悬浮颗粒物中。全球出现了欧洲、北美、中国和日本酸雨区。

3.森林能够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生态系统种类很多,结构复杂。热带雨林,树高达上百米,林相能分成6 ~7个层次,生物种类十分丰富。在自然植被中,只有寒温带或高山针叶林,由于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往往由单纯林或单层林所构成。全世界木本植物有2万余种,全球500万~3 000万种生物中的半数以上在森林中栖息繁殖。森林提供有机质,并参与土壤的形成,对其他物种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形成的森林环境,为物种进化和发育提供良好的基础。森林消退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大威胁。森林被破坏,将使野生动植物失去庇护所。根据目前的估计,一种植物的灭绝常常导致10 ~30种生物的生存危机。因此,森林的破坏是灾难性的。据国际自然保护同盟估计,世界上已有2万~3万种生物,处于被严重威胁的状态。热带森林虽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7%,却集中了全球50%。以上的物种,拥有世界80%。的昆虫,90%的灵长类动物。有人估计,如果地球上热带雨林有一半消失,至少将有75万物种灭绝。热带雨林有丰富的遗传资源,例如作为人类食物的几十种作物和果树,如大米、玉米等,其中有一半是从热带雨林植物遗传多样性中由人工选育而来的。

4.森林能够有效地防治土壤流失和退化。

在我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土壤约50×108t。据统计,40年来,因水土流失危害, 全国累计减少耕地达266 × 104hm2 ,造成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林草植被的破坏关系非常密切。森林凭借它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起到蓄水保土、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

5.森林可以涵养水源。

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缺水,严重缺水的国家已;40多个,全球607。的陆地面积淡水资源不足,20多亿人饮用水紧缺。森林能吸收和下渗降水,减少水资源无效损失,增加有效水总量。森林的枯枝落叶层对保持水分贡献最大,森林土壤良好的团粒结构使森林土壤有很强的渗透性。森林能够削洪滞洪,加平枯期流量。森林可以促进水分小循环和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大多数学者认为森林对降水的影响很小,或者影响有限,一般不超过3%~5%,但却有很大”时空调节”作用:调节干旱区和湿润区、雨季和旱季的降雨量。森林吸收辐射大,用于产生降雨的热量比旷野大;森林下垫面粗糙度大,增强了上方乱流,促进水汽运动;森林为大气降水提供了大量的天然有机凝结核。森林可以保护水质,减少泥沙含量,防治河流盐碱化和湖泊富营养化。

6.森林可以有效防治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6年的估计,有史以来,人类已经损失了大约20 × 108hm2的耕地,且全球每年退化的土地面积达500 × 104 ~ 700 × 108hm2中国荒漠化和面临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到国土面积的1/3。 一般来说,土壤退化发生在森林破坏后对土地的不合理使用上。在干旱地区,由于林业的不合理经营使土壤中大量的养分被消耗,导致土壤地力衰退。半干旱地区,当森林植被破坏后,大部分降水都以地表径流形式流失,进一步恶化了土壤的水分条件。实现荒漠化综合治理的根本在于发展林业,建立农、林、牧、水有机结合的体系。研究表明:大范围的绿化工程,可以改变原始风沙结构,迫使沙尘在垂直高度上分布趋于均匀,林带内的沙尘减少80%。森林还有较强的自肥能力和有效的防止风蚀能力。森林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土地的盐碱化。由于林冠的阻挡, 森林土壤表层的蒸发量很小,森林的根系分布较深,吸收深层的土壤水分用于蒸腾,因而有利于防治含盐分高的地下水向上移动。

7.森林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维护全球碳循环

由于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一些温室气体的浓度,结果使地球表面变暖。如果按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速度,下个世纪全球平均温度每10年将上升0.3℃。全球气候的变化,将对农业、林业和水资源利用产生很大的影响。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全球碳循环的关系非常密切。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储存库,它储存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90%以上的碳,与其他植被相比,林木中碳与其他元素的比率较高, 单位面积的森林储存的碳是农田的20 ~ 100倍。森林破坏能引起大气中浓度的增加。

第7篇: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管理;探讨

1前言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性资源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性资源,针对土地资源采取有效的管理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体现采取有效的管理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体现。而从目前来看目前来看,土地资源的使用仍较为紧张,有些地区的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仍较低的利用率仍较低,如何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是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题,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2.1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土地资源的配置中源的配置中,农村耕地面积正在逐渐减少,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恰恰忽视了对农村耕地的重视程度地的重视程度,而将土地资源大面积用于城镇用地的开发以及城市化的扩建及城市化的扩建,最终造成土地资源的分配出现两极分化,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不合理的规划现象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不合理的规划现象;其次,土地资源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地制宜的原则,而目前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却忽视了这一重要的原则重要的原则,针对土地的使用出现滥用、错用等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致土地资源的浪费,使物不能尽其用。2.2土地资源的质量有所下降。土地资源质量的急剧下降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关土地资源质量的急剧下降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关,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思想观念出现错误要的原因在于人们思想观念出现错误,在进行农耕时,人们只重视农作物的产量重视农作物的产量,而忽视对土地资源的维护,导致土地资源的质量每况愈下的质量每况愈下,这就使土地的生产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除此之外,对林区大量的砍伐也造成了植被以及其他生态资源的破坏源的破坏,从而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结果。2.3土地资源的后备力量不足。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在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但实际可使用土地资源面积较为有限用土地资源面积较为有限,部分土地面积根本无法使用,并且我国的人口数量众多我国的人口数量众多,造成可使用的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少常少,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口总量的增多多,导致我国土地资源的后备力量不足。2.4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随着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随着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致使我国可使用的耕地面积锐减面积锐减,并且土地资源出现严重的退化现象。有些地区还存在严重的滥砍滥伐以及过度放牧现象存在严重的滥砍滥伐以及过度放牧现象,这些都导致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出现土地荒漠化出现,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形成了非常严重的阻碍严重的阻碍,并且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有超过25%的草场出现非常严重的退化常严重的退化,并且土地荒漠化的现象还在继续出现,这种形势导致我国土地资源出现非常严峻的荒漠化趋势势导致我国土地资源出现非常严峻的荒漠化趋势,最终导致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非常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非常低,降低了土地资源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济效益。

3土地资源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可持续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从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分析地资源管理方面分析,坚持对土地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用,有利于体现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从土地资源管理的微观角度分析观角度分析,对土地资源进行强化管理,有利于土地资源质量的维护的维护,使公民能够具备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责任意识,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从土地资源管理的宏观角度分析资源管理的宏观角度分析,实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使土地资源管理的目标更加长远和全面可以使土地资源管理的目标更加长远和全面,所采取的土地资源管理的措施更加科学合理资源管理的措施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使土地资源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水平得到提高。

4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4.1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由于土地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土地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因此,国家机关单位应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控制,并通过土地立法以及制定土地资源使用监督的制度来对其管理进行加强强,从而保证土地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宏观调控门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宏观调控,对城市建设用地和农业耕地之间的矛盾进行调节用地和农业耕地之间的矛盾进行调节,从而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有效的开发和利用。4.2重视对土地资源质量的维护工作。若要对土地资源质量进行有效的维护若要对土地资源质量进行有效的维护,必须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进行管理态度去进行管理,针对目前土地资源出现的植被破坏和荒漠化问题化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同时,还应该加大对土地资源质量维护的投入该加大对土地资源质量维护的投入,以使土地资源的现存严重问题得以减轻重问题得以减轻。持此之外,对土地资源的管理还要坚持预防为主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重视土地资源破坏的人为因素,对于造成土地资源质量破坏的人为因素于造成土地资源质量破坏的人为因素,应对其进行严惩。4.3强化公民用地意识。公民在享有使用土地资源权利的同时公民在享有使用土地资源权利的同时,还需要履行保护土地资源的义务土地资源的义务,对土地资源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公民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使用持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使用,对于一些耕区、林区、牧区,需要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需要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并在利用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保护。4.4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已逐步走向网络化管理网络化管理,以往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过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能够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能够提高生产力够提高生产力,使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由于土地资源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常必要的,这就需要对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现,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积极采取解决各类问题的有效措施采取解决各类问题的有效措施,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只有做到这些到这些,才能够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的管理,使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优化配置,使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得以体现,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读发展国社会经济的快读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梅.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分析J.有色金属文摘,20152015(3):81~82.

2李淑惠.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5(22):19~20.

第8篇: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为配合国家环保总局《农村环境保护条例》立法调研工作,我们利用2006年寒假组织近400名中国农业大学农村籍大学生,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其家乡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显性田野调查。本文在对调查问卷进行全面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有代表性的100个村的调查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

这次百村调查地点选择了除、安徽、上海、海南四省市以外的26个省、市、区的100个村庄,并按经济发展水平东好西差的梯状分布规律,在东、中、西部各选三分之一。这些被选村庄按地型特征分别统计,其中有7个村位于盆地;35个村位于平原;20个村位于丘陵地区;28个村位于山区;8个村位于高原地区;1个村位于戈壁滩区。

农村环境污染告急

从农村环境问题百村调查结果看,目前我国农村区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一是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作物秸秆、废旧塑料袋、畜禽粪便等造成农村“脏乱差”的污染问题突出;二是滥施农药、化肥和大量使用不可降解的农用地膜、棚膜等,对土壤、地下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三是乡镇工业的废水、废气、废渣造成的环境污染突出;四是养殖业造成的恶臭和水体富营养化普遍存在;五是采矿、泥石流、滥砍乱伐和外来生物入侵造成的植被破坏和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

生活生产垃圾和污水是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主要污染源调查项下出现的频率最高,被提及的次数最多。在百村调查中污染生活生产垃圾占46%;生活污水占23%。垃圾包围农村现象比较普遍,在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调查项下,百村中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有21个村;随意丢弃和随意堆放的有17个村;集中处理的有10个村;用作农家肥的有24个村;掩埋处理的有11个村;定点堆放的有17个村。

在现代生活方式影响下,农村区域居民消费水平普遍提高,生活垃圾和日常耗水量较过去大为增加。村民在吃、穿、用等方面的日用消费品多为工业制品,但绝大多数农村的垃圾处理和给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直接丢弃到村庄附近的沟塘、河边或者其他角落。群众意见较大的是废旧塑料袋不仅量大,而且难以降解;养殖业和小作坊式加工业产生大量废水,与生活污水相混合沿沟渠漫流,直接排入池塘、水库或湖、海。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不当引起一系列环境卫生问题,造成农村严重的“脏乱差”现象,不仅影响乡村景观而且形成潜在的污染威胁。如臭水坑和垃圾的自降解过程所产生的臭气和滋生的蚊蝇,容易传播瘟疫和疾病,对村民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工矿企业“三废”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多。工矿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表现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及噪声、浮尘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生产企业排放的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废水对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对植被、农作物带来的重金属和化学元素污染等方面。百村调查问卷统计显示,被调查的村庄及其附近存在污染企业的有57个村,地表水被企业废水废料污染的占45%;浅层地下水受工业废水、废渣污染的占20%;空气质量受工矿企业废气、扬尘影响的占39%;土壤被工厂废水废渣污染的占13%。多数地区的乡镇工业,可以说基本上还处于先污染后治理,或先污染不治理的状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的现象普遍存在。

滥施或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及白色污染被村民选为第三大污染源。从调查情况看,我国早已禁止使用的六六六、DDT、甲胺磷等含有机氯、有机磷成份的农药使用比例仍然较高。这些剧毒农药的滥用或过量使用,不仅影响食品安全,而且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致使农副产品和土壤中残存了大量有机氯、有机磷成分的农药,容易引起生态环境的一系列灾难,最终危害到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具体表现为一是农产品受到污染后品质下降,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严重超标,部分农药残留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二是部分农药渗入地下水循环系统,直接影响到农村水环境质量。三是农药的大量使用提高了农作物害虫的抗药性,引起大量鸟类、昆虫和有益菌类的死亡,使农作物害虫失去天敌。在调查是否发生过剧毒或高残留农药引起的人畜中毒事件项下,发生过人畜中毒事件的村庄占31%。

调查显示,目前农药、化肥使用不当,已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尤其是绿色食品的生产,给农民收入增长带来不利影响。百村中有绿色食品生产的占49%;无绿色食品生产的占51%。

废旧农用地膜、棚模等塑料制品也已成为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污染问题。可降解地膜因价格较高,使用率较低;非降解膜因价格较低,使用率较高且回收率低。故大量废旧农膜遗留在耕层土壤中,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废旧塑料包装袋、餐盒等在农村生活垃圾中占有相当比重,农民对其处理方法或者一烧了之,或者混入垃圾中任意堆放。这些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或无害化处理不当,给农村环境埋下较大隐患。问卷统计显示,调查地有96%的农村存在白色污染问题。其中白色污染情况一般的占6%;污染严重的占49%;污染轻微的占40%。

养殖场的恶臭气味,对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影响较大。畜禽养殖是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调查中发现除个别养猪企业把粪便用来制作沼气外,大部分企业的畜禽粪便经晾晒后用作农家肥,废水任意排放。调查表明,分散型家庭养殖比较普遍,而且多数还是散养。也存在规模养殖场建于村内,没有实行人畜(禽)分离,有的养殖企业建在水源附近,对附近居民的饮水安全构成威胁;养殖企业粪便处理不当引起的恶臭对所在村环境影响较大。部分庭院式小规模养殖,人禽(畜)共处,畜禽粪便在住宅旁、道路上晾晒或堆肥处理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为蚊蝇、细菌繁殖和疫病传播埋下隐患。个别规模养殖场污染排放强度上并不低于工业企业。据基层环保部门反映,自非典和禽流感疫情暴发以来,因养殖业污染引发的纠纷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

脆弱的农村生态

目前农村地区生态破坏严重,主要表现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度,林草覆盖率低引起的空气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浪费和水体污染,土壤有机质下降和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等方面。

资源开发利用过度,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我们在对空气(大气)质量的调查中发现,百村中空气质量受轻度污染的占57%;中度污染的占14%;重度污染的占3%。空气污染的原因分别是:受工矿企业废气、扬尘影响的占39%;养殖业恶臭影响的占2%;沙尘影响的占9%;秸秆燃烧和炊烟影响的占14%;生活生产燃煤影响的占20%;车辆尾气噪声影响的占18%;农药化肥散发影响的占3%;城市污染气体转移影响的占3%;废弃地膜燃烧影响的占1%。

被调查的百村中,水和土壤生态环境受资源开发利用影响的分别占51%和38%。这类村庄多分布在我国西南、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因这些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色金属、钢铁冶炼和煤炭电力工业发达,这些工业企业在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并且贡献越大,污染越重。

植被破坏,林草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植被破坏情况调查显示,有71%的农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植被破坏现象。植被一旦被破坏,林草覆盖的恢复就减慢。部分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地力下降、水库淤积、河床抬高,加上多数地区降雨量相对集中,严重的洪涝灾害每年都要发生。华北平原区有一个面积占8.77万公顷的古河道在风力侵蚀下,土地出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所以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已迫在眉睫,植树种草,恢复植被任重道远。

水资源浪费、水体污染导致的水生态问题十分突出,农村用水没有安全保障。农村生活用水质量没有安全保障,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国家水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华北、西北属于严重水源性缺水地区。水资源不足已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我国一些沿江和平原农村地区属于水质性缺水地区,由于受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大部分河流监测断面水质均为劣五类。因饮用水没有安全保障,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癌症高发和斑牙病、结石、皮肤病等地方性疾病。在我们的调查中,百村中自来水普及率占47%,饮用水轻度污染的占36%;重度污染的占4%。

课题组在河北省曲周县的农村调查中了解到,因化肥农药的大量滥用,加之当地降雨量小,致使农药化肥残留下渗严重,再加上大量的生产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沟渠、村边、田间,导致污水下渗,一般在地表浅层70-90米深的地下水被严重污染。

第9篇: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国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农业长期有效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水、空气、生物群落等自然要素,也离不开生产者和他们使用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科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农业生产、农业社会、生态环境和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无论在任何发展阶段,农业和生态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动态关系: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给农业提供有力的支撑,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农业的发展必然会对环境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遵循自然规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能实现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反之,违背自然规律,无视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荷兰博西召开了《环境与农业大会》(BouschConferenceonEnvironmentandAgriculture)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项基本任务:(一)发展国家农业生产,以自力更生为基础,配以适量进口,保证国内食物供应。(二)加快农业和农村的综合发展,增加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三)合理利用和改善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人类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因而,其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概括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近些年来,毁林开荒、毁草种粮、围湖造田等过度农业开发行为,使得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植被和水面积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扩大,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危及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使得我国不得不充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再次明确和强调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中国则在7月着手起草《中国21世纪议程》,并于1993年9月完成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其中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

二、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我国的农业生产不断向边际土地推进,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与此同时,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土壤和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发展缓慢,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过渡的开发与使用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我国的自然条件、开发历史、社会发展阶段等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状况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具有较大的脆弱性。我国具有世界最久远的开发历史。众多的人口决定了我国的人类活动强度在世

处于高出世界平均值的3-3.5倍的极高水平,强烈的人类活动对我国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附加压力,使得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我国尤为尖锐。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农村发展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生态恢复和建设成本,区域开发成本以及自然灾害等,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水环境。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们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因为缺水,每年给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达1500亿元。此外,我国水资源分布和土地资源的分布也极不匹配。在我国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地区(黄河、淮河、海河三流域)却有着全国39%的耕地[2]。

2.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流失土壤超过50亿吨,占世界总流失量(600亿吨)的1/12,每年的入海泥沙量约20亿吨,亦占世界陆地入海泥沙量(240亿吨)的l/12。另外,由于我国约有一半国土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带,有35%的国土面积遭受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影响。80年代以来,沙漠化土地每年增加近3000平方公里。

(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能得到有效缓解

建国以来,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做出了各种努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仍然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住。

1.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中国水土流失严重,治理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水土流失面积从建国初期的116万平方千米增加到90年代初期的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量达50亿吨以上。全国受水土流失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3。水土流失涉及全国近1000个县,主要分布在西北黄土高原,江南丘陵山地和北方土石山区。近些年长江流域的土壤流失也日趋严重。

2.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截止到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区市。其中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为63.11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3.94%;中度为98.53万平方公里,占37.38%;重度为43.34万平方公里,占16.44%;极重度为58.64万平方公里,占22.24%[3]。

3.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研究结果显示,1986年全国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值为831.4亿元;“八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破坏加剧,1994年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4201.6亿元,接近同年GDP的10%[4]。

4.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一些地区为了短期利益,不合理开垦草原,加剧土地的荒漠化。

5.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15%至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例如在森林生物多样性方面,根据我国数次森林资源清查的资料显示,第一次森林资源清查(1973~1976)时,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压力指数为100;第三次森林资源清查(1984~1988)时,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压力指数为133.73;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1994~1998)时,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压力指数为178.63,增长了1.9倍[5]。

三、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1996年我国正式提出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近几年在环境治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尤其在西部大开发中,将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列为主要内容。我国目前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因此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状况有决定性的作用。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出发,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求建立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结构的调整要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比较优势原则来进行,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我国东西南北幅员辽阔,各地区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凭借自己的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避免了结构趋同、供过于求、浪费资源,而且又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弊端。例如,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山区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发展特色农业,既可以发挥区域优势,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中部和东北地区积极发挥固有的粮食优势,多生产粮食,保持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保证粮食安全。这样不同的地区各有所长,实现优势互补,既提高了经济效益,满足了市场,又实现了生态效益,形成了合理的生产布局。

(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

通过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把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我国长期存在的过度开垦和放牧市的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草原退化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实施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的生态建设工程。同时,由于近些年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我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为了切实保护耕地,稳定耕地面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通过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对耕地进行定量、定位,并附以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措施,切实保护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地数量。建立和完善土地资源资讯管理系统,开展土地资源的详查工作。

(三)实施城镇化战略,修正城乡二元结构,以工业化带动农村过量人口向城镇转移,减轻人口对农村和生态脆弱地区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生态系统逐步恢复

2002年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仅39%,既低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也低于其他同等发展程度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不合理的存在,使得我国大量的人口滞留在农村,使得农村人多地少、环境破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阻碍了农民增收,还阻碍了农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必须解决非农化和城镇化严重滞后问题,城乡人口比例严重失调问题,而这也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之计;是改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条重要出路。另外我国也必须调整人口布局,实施生态移民、扶贫移民,使生活在环境极为脆弱地区的农民向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迁移,促进生态保护和恢复。例如早在20世纪80年代,甘肃省定西地区和宁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的部分贫困农民在政府的帮助下向条件较好的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其它适宜的地方搬迁。

(四)调整产品品质结构,逐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改善生态环境

为了追求高产出,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业生产中不断增加化学投入品的使用量。据报道,我国在1952年化肥施用量为3.9万吨(折纯),2001年则增加到4,254万吨。农药施用量1952年为0.19万吨,2001年则超过了80万吨。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地区,单位面积使用量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同时也是的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近几年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断遭到“封杀”,使得我国越来越认识到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在强调产品数量充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产品的卫生安全水平,不仅保证了农产品质量,提高了国际市场竞争力,还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五)大力发展科技,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及技术服务,有效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不到50%,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仅为40%左右,氮肥利用率仅为35%,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17%左右。“十一五”期间,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围绕国家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三大任务,大力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优势农产品核心生产、加工技术攻关。加大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加强已有先进、成熟技术的中试、熟化、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创新推广机制,促进科技与农业经济紧密结合,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率和转化率。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研基地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农业科技新机制。最终使我国农业真正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综合生产能力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六)加强法制建设,依法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现阶段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既要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同时还要加快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的强大舆论。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要做到严格执法,强化法律监督。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严格执行生态环境的有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