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教育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95后 大学生 学校 家庭 社会
一、95后大学生的受教育现状特征分析
众所周知,“95后”的生活条件比“8O后”更加优越,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相对充足使他们有着很强的自我优越感。经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95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总体上看,他们个性鲜明张扬,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思想开放独立,人际交往广泛多元,渴望平等,但受市场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他们心理发展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过分追求展现自我,集体归属感不强,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顾及集体利益,相对缺乏团队精神,思想和价值观更加趋于功利性,欠缺挫折经历和挫折教育,缺少责任心、义务感。
无论是从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教育三者之中的哪一种教育角度来看,95后受到的关怀爱护超过以往任何一代人,同时在成长中也受到了更多的禁锢。笔者认为,95后大学生出现这些心理特征绝非偶然,学生出现心理特征的最主要原因除了与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方式密切相关外,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也对95后大学生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95后大学生的全新高校教育体系,加强学生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培养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联系的必要性
(1)学校、家庭、社会是构成大学生学习成长环境必不可少的三个部分。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人生的第一场教育,而学校教育是主体教育,社会教育则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继续延伸和发展。学生踏进校园的那一步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的结束,相反,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更加需要家庭的教育。尤其当大学生在生活、情感、人际上遇到困惑的时候,与家人交流多。
(2)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的重要性。
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者之间是需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虽然有一定分工,但其又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忽视了任何一方面的教育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要想使孩子全面健康发展,必须树立整体教育思想,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学校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从而更好的教书育人学生的众多方面,家长若发现学生有什么问题,也及时反应到辅导员处,有利于学校方面高效快速地帮助学生解决各方面的困难,能更好的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3)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承担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的责任。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设的“生活教育”,实践和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极其深远。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在校是一名学生,同时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一个社会人。他的性格、能力和信念及责任心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走进学校时,已经是在一定教育基础上的继续教育。学校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引申、补充和完善,是连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枢纽。学校应积极地与社会联系,动员社会力量为学校的教育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消除不良的影响。所以,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承担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的责任。
三、具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全新教育体系
针对当前大学生家庭教育弱化现象,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应协调合作,共同发挥大学生三位一体的全新教育体系的整体功能,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全新教育体系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
95后大学生在上学这段期问,受到教育是最集中、最系统、最牢固的,它为将来步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青少年教育中心在学校,因为学校教育有很多优势。首先,学校是对孩子进行专门教育的机构。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最集中,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学校教育范围内进行学习,全身心地接受学校的教育和各种知识的传播。学校有着积极向上的氛围,它给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优雅的校园、整齐的校舍、干净的楼道,以及各种教学设施,环境的布置,这些都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学校的育人目标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学校是社会环境的一个特殊成分,学校教育应对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素质过硬、业务精、能力强的专职辅导员队伍力量,成立有辅导员、指导教师、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大学生家庭教育协调指导工作委员会,统一负责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在具体的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传统的书信、新媒体媒介等途径与家长沟通学校的政策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成绩、生活状况等在校情况。家长如果对学校及开展的各项工作有何意见、建议、设想等通过书信与新媒体等可以直接向学校或辅导员老师反馈。
(2)充分重视家庭的基础教育,做好家庭教育辅导。
众所周知,所谓的“学校教育万能论”导致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思想认识不够,方法不恰当。但学校教育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而家庭则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两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即使有再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不能有所作为。所以说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成人是至关重要的,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和社会,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注意培养孩子的关怀意识和自立人格,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责任意识。
家庭教育有着早期性、基础性、长期性、持久性的特性。学生时期时的行为习惯还处于养成阶段,良好的家庭教育可帮助他们分清对错、善恶、美丑等,会使人终生受益,为其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要克服把家庭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协助老师督促孩子完成学业,而应看成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一个工程。教育的重点应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良好的品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能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95后大学生家长更应该注重孩子在学校和社会的表现与行为,通过心交心的沟通让95后大学生从心灵上受到关爱。
(3)政府加大社会教育力度,学校、家庭应主动争取社会教育力量。
马克思就曾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社会教育无处不在,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极为广泛,社会教育既是多方面的,也是终生的。对于社会教育与家庭学校的结合,首先我们应做到依靠社会资源,增强教育实践。依靠社会资源,让国防、环保、交通法规教育走进校园,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增强教育实效。其次,让学生进一步走入社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95后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组织学生探索社会和走入社会,开展更为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位一体”教育体系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现代德育思想为指导,致力于在学校、家庭、社会多种教育力量参与中优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学校与家庭、社会环境等各种互动关系,动员社会的力量都来关心95后大学生的德育、学习生活等成长问题,努力在良好的互动关系中满足学生最深刻的成长需要。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连成一体,和谐互动,共同促进95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建构的出发点和归属都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学生成为网络中各种互动关系的中心,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发挥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达到协调,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努力做到学生校内校外有人管,离校不离教,形成良好的社会全员育人氛围,才能使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1.自学考试制度的开放性使之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有效制度
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限制,均可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任何具有学习要求与愿望的人,任何时候均有不断学习接受教育的机会。自学考试制度的开放性成为了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最有效的制度,体现了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理念。
2.自学考试制度的灵活性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有效途径
自学考试制度学习形式十分灵活,参加者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时间决定在读时间,可自由选择学历层次和专业,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还可转换专业与提升层次;也可以兼修几个专业;相同课程的合格成绩在各专业间可以通用;课程设置可根据时展不断调整;自学考试制度既包括学历教育也包括非学历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学习者受到教育,获得学习机会。自学考试制度的灵活性已成为推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实现学习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3.自学考试制度的整合性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搭建了平台
自学考试制度从管理体系上建立了国家各级教育行政考试机构,整合了社会教育资源,其中社会助学己经成为自学考试制度整合教育资源的最为显著的特点。全国有上千所普通高校和民办高校开展了助学工作,也开通运行了全国自学考试答疑网络,整合了各种多媒体课件、专家讲座等教育学习资源,更方便学习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课程,其科学性、趣味性为学习者提供了生动活泼、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自学考试制度正在尝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资格证书转换,从而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为终身教育开放、整合国际教育资源。自学考试制度现在试行的不同专业间相同课程学分互认,以及未来其他教育形式的学分互换与认证,可以逐步打破现有各种教育形式的封闭局面,使教育逐步适应社会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实现学习型社会的有效平台。
二、新形势下发展自学考试制度,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对策
1.明确自学考试制度的发展目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高等教育必将更加开放,层次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学习方式更加灵活,与国际的联系更加紧密,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将得到极大的发展。从各种高等教育形式的发展情况看,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已经告一段落,转而加强内涵建设,因此必须通过发展其他高等教育形式来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型人才的需求。
在坚持把发展作为自学考试主旋律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办考质量。要正确处理好自学考试的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发展与规范的关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规模与结构的关系,积极探索自学考试制度、政策、体制、机制及管理模式的创新,不断完善自学考试制度。要进一步加强自学考试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科研队伍的建设,强化这三支队伍的责任意识、发展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增强理论思维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
2.加大应用型教育和继续教育力度,实现办学途径多样化
中国的高等教育要逐渐向应用型教育转变,主要是为了适应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全民终身教育,就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大继续教育的力度,以使社会从业人员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并根据自己的岗位需求接受培训。这就意味着社会发展要求办学途径多样化,除了学历教育之外,还要根据社会职业发展需要有计划地实施技能培训教育,以实现学校教育的多种功能、多种模式。
3.高校参与创建学习型社区,以利于学习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社会教育实习;问题
一、前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促进其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为核心目标,引导幼儿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完整而幸福的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幼儿发展指南》对社会教育的地位、目标与内容以及实施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教育建议。然而,相比于健康、语言、科学、艺术四个领域而言,社会领域教育的实践依然被认为是最为复杂,最为繁难的。[1]目前关于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入职后的幼儿园老师,学校二年级的中期实习,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三年级的顶岗实习和未来入职提前做好准备。[2]对这一阶段社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二、社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社会教育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
幼儿园社会教育与许多相关学科,相关知识有密切联系,主要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地理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所以,除了掌握适合领域的学科特点和基本知识之外,它还要求教师要具备宽广的通识性知识。在新制定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中,在职业道德与基本素养方面,同样规定了幼儿教师要了解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知识以及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3]可以说,具备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常识,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实践中却发现,学生的社会常识性知识比较欠缺。比如一节社会课《各地名胜》上,当问孩子们假期里父母带自己去了哪些风景名胜区的时候,有孩子回答说去了自己家附近的小公园,也有的孩子回答游乐场等等,这是因为孩子不清楚风景名胜的概念,需要实习生进行很好的语言转换才可以。
(二)社会领域与相关课程领域相混淆
幼儿园五大领域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发展,然而社会领域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被提出,同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于学生对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这些基本知识掌握的不够深入,导致实践中社会领域很容易与其他领域相混淆。从实习反馈中明显看出,学生普遍认为社会教育是一个很难把握的课,稍不注意就会上成其他领域的课,造成实践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偏离。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将社会教育活动简单地理解为讲故事给孩子听。先给孩子讲一个故事,然后总结一下其中的道理。这些都反映了学生对社会领域的认识不清晰。
(三)对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理解不全面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几乎涉及了幼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研究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即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和多元文化[4]。然而由于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的薄弱,导致学生对社会教育内容的认识很不完整。如有学生在实习笔记中写道“平时很少看指导老师给他们上社会课,所以在我的印象中,社会教育应该就是对他们一日常规的指导吧”;也有学生在实习日记中写道,社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性格等等;对师幼互动以及同伴互动的意义缺少认识;对多元文化也仅仅理解为认识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等。这些都是对社会教育内容的片面认识。
(四)随机教育意识欠缺,家园沟通能力需要提升
研读学生的实习笔记和反思不难看出,部分学生已能通过随机教育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但只是纯粹出于偶然。对随机教育的理解比较肤浅,使用比较随意。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已经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但是对家园沟通的技能技巧却显得非常欠缺。这些都严重地削弱了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效果。如何与家长沟通是一门学问,这是我们学生所欠缺的东西。
(五)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欠缺,社会教育活动形式单一
社会教育的方法分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一般方法包括以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以情境教学为主的方法和以直接直觉为主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社会教育活动上所用的方法基本是以讲解法、谈话法为主。而角色扮演、移情训练、行为练习等方法学生极少使用。由于学生缺乏有效使用多种社会教育方法以及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认知不到位,社会课很容易就变成了讲某个道理的讲故事活动。学生在社会教育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进而导致社会活动的枯燥无味,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
(六)社会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有待提高
具有初步的社会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是幼儿园社会技能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经验的欠缺,导致学生在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另外在教学实施中,缺少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很多学生没有分清楚重难点,盲目以为社会认知才是活动的重点,而没有意识到良好行为能力的养成和幼儿情感的激发;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面对孩子的反应,老师缺少灵活应变的能力。
三、对高校社会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有针对性地巩固学生的幼儿园社会教育知识
1.透彻理解和掌握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的制定,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开展的起点和归宿。[4]只有明确。而适宜的目标,才有可能选择恰当的内容和方法。实践中学生对不同领域之间相互混淆、将认知目标作为活动的重点,而忽视社会情感的激发以及社会行为技能的养成,这些正是源于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认识不到位。在教学中,应通过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社会领域教育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在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方面的学习和发展目标进行重点解读;通过列举实例、课堂练习的方式把社会领域与其他领域相区分,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之间的关系;另外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从而制定的适宜的目标。
2.立足于幼儿生活选择社会教育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也是为了儿童生活的教育。“社会课要想把他上好,就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便于幼儿理解,在熟悉的程度上理解,进而产生社会情感。”这是其中一位实习生的实习反思。大量的社会教育活动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只有将社会教育的内容真正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才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活动的进行才会更加顺利。当然,社会教育不是单纯对适应孩子的生活,而是对孩子生活的引领。这也需要老师能够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补充和修正。
3.提高有效使用社会领域教学方法的能力
在一个社会教学活动中,是否能够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质量的高低,因此有效使用多种社会教学活动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要组织学生学习优质的社会教育活动设计,进行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练习,尤其是社会教育活动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学生采用分组的方式同课异构,模拟上课。活动要特别注意使用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特殊方法如行为练习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等,重点引导学生学生对活动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讨论分析;也可以通过优质课观摩等方式,学生从中学习活动更加有效地活动组织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见习和实习实践课程,掌握和提升社会教育活动技能。
(二)丰富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
在社会常识方面,学生需要具备关于人与自我、他人、社会的基本常识以及具有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所必须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自信、乐观、坚韧的性格和个性,另外,学生自身要不断提高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具有开阔的眼界和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通过家园合作、随机教育、领域渗透等多种途径来提高社会教育的效果。作为高校教师,应鼓励学生养成反省的习惯,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通过上选修课、听讲座;博览群书,加强经典阅读;积极投身各种实践活动等方式和途径来丰富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人生阅历。
(三)高校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社会性发展水平
社会教育是一门身教重于言传的课程。对教师自身的社会性发展也有一定的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格外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用真善美来影响和熏陶幼儿。作为高校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寻求自身和学生社会性水平的共同发展。
(四)引进一线的幼儿园社会教育名师
邀请幼儿园社会教育名师来高校授课,或者采用开设讲座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就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何有效使用社会领域教育教学方法等问题,通过呈现幼儿园真实的案例,现场教学等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学生通过教学观摩,案例评析等方式进行讨论思考,从而掌握社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的技能技巧。另外,高校的教师要积极和幼儿园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的机会,到幼儿园进行听评课的指导,与幼儿园指导教师就社会活动展开交流;积极参加幼儿园公开课、研讨会、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比赛等,积极参加社会教育活动实践,和幼儿园形成良好的合作沟通机制,真正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刘晶波.不知不觉的偏离,关于当前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困境的解析[J].幼儿教育,2013,(10).
[2]秦东方,王方,杨永刚,钱结海.创新教师教育专业“一见二实三顶岗”见实习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部考试中心[J].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及大纲(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现代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大多数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热情不足,业余时间也多为室内活动,很少有自觉进行室外体育锻炼的群体。体育课堂教学极为被动,大多数学生不愿意积极配合老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这些不良表现最终导致的体育教育结果表现如下:
(1)近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每况愈下。分析1989~2012年以来我国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不难发现其变化趋势,在体型方面,肥胖率、近视率逐年增加;在运动素质方面,短跑、长跑及立定跳远都出现了逐年下降的现象。
(2)过紧或者过松的教学组织,使得体育教育的外延功能难以体现。前文提到,除了增强身体素质这一最基本的内涵功能以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教育还拓展和延伸了精神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两大外延功能。然而,在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常常因为教学组织过松或过紧阻碍了体育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一方面传统教育方式以教师为教学主体,侧重于体育技能的简单模仿和反复练习,忽视了对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主动探索知识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散漫的“放养式”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下,学生缺少老师的管制,容易出现静多动少、闲话聊天多体育讨论少的状况,此类教学组织法最终结果就是学生没有学到真正的体育知识,更罔论实现体育教育的全面素质提升。
2高校体育教育功能缺失的社会渊源
体育对于青少年来说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极为必要的课程。步入高等教育阶段后,与以前的教育阶段相比较而言,学习压力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获得体育教育知识的途径和渠道应该更为丰富,然而体育教育却难以实现其应有的功能,究其社会原因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长久以来,大多数学校因为中国高考制度的原因,文化课的地位远远高于体育课这类“鸡肋课程”,为了增加文化课的教育时间,有些学校经常把体育课“充公用”,堂而皇之的拿来上语、数、外等其它科目,甚至在高三阶段直接不开设体育课。因此,造成了在初级阶段教育时体育教育被严重忽视的情况。虽然国家教育部一直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号召全面素质发展,然而当前中小学极度重视文化课程忽视其他素质培养的现象没有丝毫缓解的趋势,这种文化课程为本的思想充斥着我国的初级教育阶段的整体模式,补习班、熬夜写作业等现象在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久而久之,学生内心渴望体育,而现实的教育制度却让学生不由得不放弃体育,这一矛盾愈演愈烈,体育在初级阶段受轻视的地位没有任何改变,本来初级教育阶段是学生培养体育运动习惯,发展体育学习兴趣的高峰期,然而却不得不为文化课程让步,葬身在高考的“独木桥”之下。因此,大学生体质下降这一现象,不仅仅是大学体育教育制度不够完善、教育组织方法不合理的问题,更多的是因为大学生在初级教育阶段中,没有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没有形成明确的体育锻炼意识和正确的体育学习知识,进而导致进入高校后没有接受体育教育的意识,在大学的体育教育中存在着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对体育课的排斥心理,难以真正用心学习体育知识和认真进行体育锻炼。
3将高校体育教育功能完成由实然到应然转变的几项建议
通过以上探讨的我们可以看出,导致高校体育功能缺失的社会渊源是来自多个方面的,其中主要责任归咎于高校自身的教学,故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问题的根源和矛盾,并以此为问题的中心,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措施,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根据以上问题,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处理。
3.1建立完善的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监控体系
众所周知,在当代教育教学中,很少有针对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制度出台,来对个方面进行约束。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只有教师本身最了解,在进行期末考核的过程中,成绩也受到体育教师直观因素的影响,并且对于当代高校体育的考核内容和形式而言,均具有单一性,考核的重点主要局限于简单运动技术的比划,因此,学生要想取得较好的成绩也相当容易,但是却达不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同时在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状况上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并且当一学期的体育课程结束之后,也不能对学生的心神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验证。基于此,作为高校而言,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目标监控体系,为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并以此为契机,对学生学习前后心理极其身体等各方面的变化进行系统的评估,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并且还能够督促高校体育教师不断地用心教学和创新教学。
3.2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为了使学生的发展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就要求了老师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和能力,这里的能力所指的是教师专业的业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即不能将组织教学模式、方法滞留于传统的理念中,更不能不重视高校体育教学,产生随意放养的心理。由此可见,加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培训至关重要。在培训的过程中,应将思想品德教育作为首要内容,其主要原因是它能够对高校体育教育者的心理动机产生绝对的影响作用,同时使他们热爱并重视这份职业。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创新型体育教师,他们将体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不断地丰富,但是却停滞不前,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且由于惰性心理的影响,致使在监督上不严,对学生持放任自流的心态。
3.3将意志品质以及个性心理的发展教育功能逐渐强化
对于当代高校学生而言,在家庭中多以独生子女的形式存在,因此,在进行高校体育施教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考虑当代独生子女的个性与意志品质特征。进而促进学生意志品质以及个性心理的发展。目前,这两点也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并借此来形成国民品格,塑造儿童个性。同时,体育教育本身而言,也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增强社会适应性的作用。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已从小学体育开始,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以及坚韧不拔的品质。使学生在磨练与锻炼中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也应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促进学生意志品质以及个性心理的发展。
4结语
论文关键词: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研究对象
论文摘要:近年来,体育社会学研究日趋活跃,其研究对象与其他社会学科研究对象的交叉与重叠之处越来越多,这些学科各自独特的研究视角是使它们独立开来的标志。从体育社会学的方法论、原理体系等方面着手,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及比较、归纳等逻辑分析方法,对该学科的研究视角进行了阐释,认为此学科是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原理来解释体育领域中的社会现象,体育社会学所形成的一套比较系统的概念、命题、假设及理论框架对其学科研究视角具有规范作用。
随着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体育社会学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该学科成为体育社会科学领域中常用的学科名称,它的性质和作用得到了较充分的讨论和界定。但是,何为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却很少有人问津。从学科方法论上探讨体育社会学与其相近学科之间的关系,远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似乎只要对体育领域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就可以冠之为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其实,研究视角不同于一般的分析角度。“研究视角是科学共同体普遍认同的思维框架,是一种研究的范式,也是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的更高层次的概括和抽象,具有较长时期的稳定性;分析角度则是研究者个体对研究对象具体属性的选择性研究,或者是对研究过程的不同方面的选择性研究等,可以随意转换”。体育社会学是体育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体育社会科学体系中的诸多基础学科视角为我们认识体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及促进现代体育的发展与繁荣都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的认识深刻地影响着体育社会学的学术规范。本文主要通过对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的探析,借以明了体育社会学的学术空间,同时也试图揭示体育社会学在体育科学体系中的价值。
1、社会科学一些学科研究体育现象的视角
社会科学是科学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研究肩负着两个使命:一是,提供理解具体问题的新知识并提供解决意见;二是,为社会成员提供考察社会现象的主要形式。这两个使命的有机结合将有效地推动社会科学向着专业化与独立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受其研究使命的制约,而且还受到社会分工方式与水平、大学设定学科的需要等的影响。近代以来,社会科学的发展呈现出学科独立和专业化分工的格局,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过程。但是,社会科学在自身建制化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强调职业标准的独特性、专业语言和理论体系的统一性以及研究调查的客观性和定量化,在一定程度上的确造成了与公众的隔膜。美国学者罗伯特·N·贝拉认为:“关心整体并不意味着把来自各个专业学科的事实加在一起。这类事实只有依据一种能包括各专业学科、又能形成一种整体概念的参考系统来加以阐述才会变得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概念不一定能简单地从寻常所谓的跨学科研究中形成。因为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它所涉及的知识不只是来自邻近学科的有用见识,而是完全超越学科界限的”。由于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复杂性的特征,所以,任何一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单个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建立在多学科、多视角的整合与分析的基础之上。
体育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同样要求体育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它的学科边界存在的张力,并在多学科或跨学科的领域对其做出一种积极的回应,因此,运用多种社会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体育现象,并揭示体育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体育社会属性的必需手段。体育社会科学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相互关系基本规律的学科群,主要相关学科有哲学、史学、文化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用社会科学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旨在从理论上做出阐释,为体育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向做出评判,为在实践中进行体育决策、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者们运用众多社会学科在体育领域的大量研究形成了诸多社会科学的分支应用学科,如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体育史学等。这些学科由于理论原理与分析框架的不同.在分析体育社会现象时,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学术视角。如体育社会学与体育史学就是研究内容相近,研究视角却存在本质差异的学科。体育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来解释体育领域中的社会现象,分析其原因,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体育群体的特征与互动形式、体育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等。体育史学是根据体育发展的时序性,研究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进化与退化、分化与组合等现象,通过对体育发展与演进的过程研究,对体育的历史进行系统的认识。体育史学以时间的概念为基础,是对体育现象发展过程的历时性纵向研究。体育社会学虽然也进行历时性研究,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在纷繁复杂的体育现象中寻找具有本质的、相对稳定的、重复性的联系或关系,从而对体育现象进行解释与预测。
2、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基本性质、结构、类型以及合理性标准等内容的理论系统。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是其学科研究视角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起着规范与指导作用。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涉及相互联系的3个层次,即哲学方法论、一般社会学方法论和体育社会学方法论。
在知识领域,理论既是关于研究对象的描述和解释,又是关于研究对象的研究工具。也就是说,理论不仅是关于认识客体和客观属性及其运动规律的反映和表述,而且还是在已有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知识基础上向新的知识领域渗透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论就是方法。哲学作为理论的最高形式,无论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研究,还是对社会现象的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哲学理论既是表述社会现象的最高理论,也是认识社会现象的最一般方法。哲学的精髓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社会发展和社会认识的理论,它准确地反映了“在现实的历史过程中继承和否定的统一”和主客观因素“在社会认识中的相互关系”。因此,唯物辩证法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具体地说,唯物辩证法是帮助社会学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提纲,编制研究程序和选择研究方法的最高原则系统。哲学方法论是体育社会学方法论的基础,对体育社会学方法论具有指导作用。体育社会学与哲学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体育社会学的最基本的任务是研究体育活动中的各种社会现象,揭示存在于体育活动中的社会现象的本质、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在对体育社会现象的研究过程中,无论在理论前提预设上和在基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导向上,都受到一定哲学世界观的影响。
对于体育社会学研究者来说,仅仅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不够的,他还需要具有一般取向的社会学理论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一般社会学理论是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方法论基础。一般社会学理论给出了社会学基本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提供了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框架及结构变量的相关分析。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架构是在进一步分析一般社会学理论给出的基本概念及其联系基础上得到的,体育社会学理论要给出研究者的是“具体变量”。体育社会学方法论包括作为研究的基本原理的理论假设和价值观念,还包括研究者用来解释资料、引出结论的标准或准则。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指导着体育社会学研究者怎样提出假说,怎样选择必要的证据来说明自己的理论观点。具体地说,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必须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理论与经验的关系问题。在这方面,既要研究社会学理论向体育现实经验的渗透,用社会学理论解释体育现实经验,又要说明体育现实经验对社会学理论的支持。2)体育社会学理论的发现或形成问题。研究和论述体育社会学理论探索活动范围内的合理性标准和准则,分析和确定评价与接受理论的准则。3)体育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和功能问题。对体育社会学理论做出静态和动态的结构分析,揭示体育社会学理论的解释、预见等功能。4)体育社会学的发展问题。研究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演变与更替过程的合理性标准和准则。
综上所述,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经过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一般社会学理论的提示和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分析,最终得到了关于体育社会现象的具体变量和理论框架。只有经过这样一个理论思维过程,才有可能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体育社会现象中各要素的本质特征和要素间的本质联系,才有可能提出各种具体的理论假设,从而保证体育社会学经验研究的质量。
3、体育社会学研究体育现象的视角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运用多维视角进行研究是必要的,但并未说明任何可能性,在说明一种研究视角时,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对象体系和理论体系相混淆。“研究视角并不是依据对象体系来划分的,而是根据理论体系来划分的,对象体系只是说明了某种研究视角的必要性,理论体系才能说明某种研究视角的可能性”。体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只是为我们提供了对象世界,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是否形成,主要得看体育社会学是否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概念、命题、假设及理论原理以及一个比较完整的相关分析框架。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演进而言,早期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多为社会学家的零散研究,如美国社会学者朱步林于1898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芝加哥的市立运动场”及1918年美国社会学者罗斯发表的“作为社会问题的成人娱乐”等。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只限于体育与闲暇及体育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不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在国际社会都得到迅猛发展,体育这一社会现象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到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领地,如体育与政治、经济等的关系、体育群体、体育组织、体育社会问题、体育社会化等诸多领域。原波兰科学院体育科学委员会主席毕格纽·克拉夫契科与巴巴拉·克拉夫契科在“波兰体育社会学”一文中对西方体育社会学的总结指出,20世纪60年代后,体育社会学才真正独立起来,并在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上都获得了全面进展,西方体育社会学在60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转型与农村体育、城市体育、精英体育的社会学问题等领域;70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职业化问题、政府管理体育的职能、体育组织的社会学问题及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等领域。伴随着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地位渐渐得以确立。体育社会学的发展与体育运动面临的越来越多巫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密不可分。因此,体育社会学领域的研究通常更重视应用性研究,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x 综上所述,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研究中分化出来的,是社会学理论在体育领域的大量应用研究后,形成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在理论上则是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原理来解释体育领域中的社会现象,分析其原因,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研究体育群体时,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体育情境中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方法;在解释体育游戏与运动竞技对参与者的社会影响时,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角色规范理论,使我们对体育社会化的研究成为可能;在研究体育组织时,社会学的结构功能论为我们提供了功能分析框架。例如,职业体育组织的经济行动、政治行动和社会行动是分别执行职业体育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达到特定目标、行动整合与模式维持的功能,相对于职业体育组织的结构功能框架来说,职业体育组织行动的合理性,主要看它是否能维持职业体育组织的系统均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职业体育组织举办贩灾义演活动、到社区与球迷搞联欢活动,如果从经济学的投人产出角度看,可能是不经济的因而是不合理的活动,而从功能分析的角度看,却有它的功能合理性。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体育社会学也是直接援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并对某些具体的体育社会问题,采取定量的分析。
4、当代杜会科学研究对象趋同与融合趋势扩大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目前,“在社会科学中流行的分类方式是按照学科来分,并且认为特定学科的独立性是与特定的研究对象相联系的,研究对象决定特定学科的属性和研究方式”。但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往往许多学科共同研究某一研究对象,或者说,研究某个对象是单一的学科无法胜任的,这样,传统的社会科学分类和组织方式发生了危机。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经常需要考虑和解决的,不只是学科内的问题,还有学科之间的关系,而且,这种学科之间的关系也不只发生在社会科学内部,还要处理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关系,或者说,把在自然科学长期发展中所酝酿的科学精神以及人文主义传统或人文科学在历史中所孕育的人文精神,引人自己的研究中,借以拓展自己的思路,形成新的研究方法。这不仅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和管理问题,也是一个创造学的问题,局限于单一的学科和角度,往往会妨碍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从学科分化史来看,研究对象、方法、范畴、领域、内容、路线、主题等,在不同时期都曾单独或组合成为学科分界的标志。经验告诉我们,这些标志性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社会科学各学科不断交叉、渗透,以往以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为分科模式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研究对象逐渐趋同,研究领域逐渐重叠,研究方法互相借鉴。社会科学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融合趋向,学科分化与交叉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先生曾对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做过精辟总结,“多科并存、紧密交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对象趋同与融合的趋势表明,任何研究对象都不可能成为某些学科的世袭领地,体育社会学作为一种极具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对象趋同与融合的背景下,研究视角变得更加广阔,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自1898年起美国学者朱布林和阿米里肯就开始从社会学视角研究体育现象。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大众体育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体育教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相互重合之处越来越多,体育社会学的视角涉及到体育教育、职业体育、运动训练等诸多领域。如体育消费既是当前体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体育社会学关注的热点,从体育社会学视角分析体育消费,并不仅仅是因为体育消费具有一些独特的非经济特征,更重要的,是因为体育社会学研究体育消费有自己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社会学中的互动理论、交换理论、冲突理论等,它们较之体育经济学所运用的供给需求分析、消费积累分析、投人产出分析等理论是一些不同的理论模式。尽管它们分析的对象可能是同一社会现实,但体育经济学侧重的是供给与需求关系对体育消费的影响,体育社会学侧重的则是家庭及社会群体等对人们体育消费的影响。以体育与暴力为例,心理学从本能论的角度认为,暴力攻击性是与生俱来的、独立的、本能的心理倾向;体育社会学则将体育运动看作消除社会暴力的安全阀,认为打击对方的运动就是一种被压抑的攻击驱力的释放或宣泄的替代过程。在这些领域形成的诸多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不但促进了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也显示了体育社会学的学科价值,体育社会学所独具的综合性研究视角,为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体育社会现象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5、结论
1.体育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要求体育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它的学科边界存在的张力,并在多学科或跨学科的领域对其做出一种积极的回应,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等诸多社会学科由于理论原理与分析框架的不同,在分析体育社会现象时,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学术视角。
2.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是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起着规范与指导作用。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经过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一般社会学理论的提示和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分析,最终得到了关于体育社会现象的具体变量和理论框架。
我国现有城镇人口4.6亿,而农村人口却有8.4亿之多。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左右[1]。因此,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社会体育作为社会发展的缩影,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明显折射出城乡的悬殊差异,也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农村体育不发展,农民没有机会参加体育活动,中国的群众体育永远不能问鼎现代化,也永远不能称为全民健身。
在研究农民和农村体育时,必须首先解决一个前提,就是农民和农村的概念问题。应当看到,我国农民和农村的划分标准是模糊的。在以往的许多研究中,概念模糊的问题十分严重。例如,县城算不算农村?建制镇的居民算不算农民?有的研究以农村乡镇作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方兴未艾,势头强劲。而另一些人,以乡村为调查对象,提出的报告称,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微乎其微。
我国农民和农村的地域间差别也是十分显著的。在我国东部地区,农民平均收入是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3.4倍,在西部农民还在为生存和温饱而奔忙的时候,东南沿海的富裕农家已经提前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因此,研究农村和农民体育时,必须充分考虑地域间的差别。
出于对“三农”问题的关心,出于对我国社会体育科学发展观的理性思考,在认真考虑和分析我国农村、农民上述两个特征的前提下,本文仅就我国社会体育中的城乡差异问题进行肤浅的探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农村与对比对象
依据传统的观点,农民,主要是以种植农作物为生的劳动人民。农村,主要是农业劳动者居住的村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尽管农村和农民的概念有所引伸,但是,以农为业,以农为本,仍是最基本的特征。研究农村和农民问题必须抓住这一精髓。
小城镇,即县级城镇、建制镇和集镇,以农业为主业的居民所占比例已不同程度地降低,在县级城镇甚至已经不是居民的主要成分。他们已经具有了一些城市化萌芽,已具备了一些城乡二元化的特点。1999年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中,作为现实农村的发展典型,作为农村未来示范样板,在统计中也将其纳入农村的调查统计之列。
村庄,是我国现实农村的主体,约占农村总人口的2/3左右。作为多数农民的集居地,是城乡差异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研究比较的重点。
2003年出版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确定普查对象为:全国范围内(不含台、港、澳)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村住户、乡镇企业、行政村和乡镇。可见,乡、镇及村属于农村范围。
据此,为了能够比较准确和全面地进行分析对比,农村的材料选择以我国中部省份村、镇为主,城市体育则以中部大中城市社区一般居民的体育活动为比较对象,以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为参照。
2.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对12篇有关农村、农民体育的调查材料进行了分析整理;采用调查法,对山东、安徽和江苏北部14个乡镇和28个村庄进行了农村体育状况的专题调查。上述材料与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进行对照,得出我国社会体育的城乡差异。
3 城乡社会体育的主要差别
3.1 体育需求强度不同:市民持续火热,农民需求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改善,尤其是城镇居民受益最大,已整体实现小康。据统计,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而农民只有2366元,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3.1%。
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50.1%,按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标准,还处于维持生存为主的“勉强度日阶段”,即我们所称的“温饱阶段”[2]。2003年,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只有47.8%,在这种经济条件下,在相当繁重的体力劳动后,体育不可能大面积地进入农民的生活之中。据陕西省调查结果表明,有67.54%的农民认为体育锻炼是城里人的事,87.14%的农民认为劳动胜于体育锻炼,甚至有22.46%的农民认为求神拜佛就能保佑身体健康,家庭平安[5]。在安徽,甚至有63.2%的农村乡镇居民认为,农业生产可以代替或部分代替体育锻炼[10],可见,受农村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受生产方式和劳动强度的制约,我国多数乡村还没有形成农民大规模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条件。
3.2 体育人口比例不同:城市稳步增长,农村初显萌芽
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6岁以上的城镇体育人口比例为28.9%,而农村只占人口总数的12.4%。尽管农村统计包括了县级镇和建制镇,但城市体育人口仍高于农村1.33倍。2004年,山东省、安徽省和苏北地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乡村体育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4%。山西省包括县镇在内的调查结果表明,达到体育人口标准者只占农民总数的6.17%[11],黑龙江省部分村庄农民的体育人口只占农村总人口的1.5%左右[4]。据陕西省10县20乡和27村的调查表明,2001年平均每周参加过2次以上体育活动的人口仅占总数的4.83%。即使降低到每周锻炼1次的标准统计,比例也不过7.76%[5]。湖南省武陵地区25个县的统计表明,包括乡镇人口在内,达到体育人口标准者只有3.87%[6]。城乡体育人口的差距是相当显著的。
3.3 体育锻炼目的有差异:市民综合多样,农民直接功利
正如社会学家将人的需求划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3个层次一样,体育锻炼的目的也可划分为2个层次,初级目的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如医疗保健、延年益寿等,较高层次则是在健康娱乐基础上具有享受性质。在城市,体育锻炼的目的由直接、功利,逐步转化到消遣、休闲和享乐,除了健身之外,健美、消遣、娱乐、交往等都成为锻炼的理由。而广大农民,锻炼出于治病、解乏和参赛等直接目的的约占67%以上,锻炼目的相当直接、功利。当然,也有少数农民将体育作为节假日的难得欣赏和享受,但很难进入日常生活。
3.4 体育锻炼项目不同:市民丰富、现代,农民单一、传统
城市市民体育锻炼可选取的运动项目相当广泛,不仅有简便易行的跑步、做操、跳舞,还可以从事门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竞技项目,有些人甚至参加较高的消费项目,如保龄球、网球等等。依消费多少而享受着不同档次的服务。而农村体育基本没有市场,极少体育服务,受场地器材和运动技能的限制,农民体育锻炼的项目可选择余地很小,他们多半采用不需要场地器械的徒手练习和运动负荷不大的传统项目,如散步、跑步、武术、气功和棋类等。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民是依据自身的经验进行踢腿、弯腰等随意活动。据统计,依托活动站、学校的场地器械,能够参加一些篮球和乒乓球等简易球类活动的村镇尚不到统计对象的17%。#p#分页标题#e#
3.5 体育锻炼节奏不同:市民连续恒定,农民周期起伏
城市居民劳动生活的节奏相对稳定,体育锻炼频率一般也比较规律,持续性强。一年四季的锻炼人数虽有一定波动,但总体发展是比较平衡的。主要锻炼地点练习人数相当稳定。而农村,由于生产劳动的季节性强,决定了他们体育锻炼也随农时季节的忙闲而大起大落。据陕西省统计,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中有76%的人是在冬季和夏季练习的;据山西省207个村镇调查,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约占3.81%,而在农闲季节,参与健身锻炼的就增至8.11%[11];江苏省和山东省的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在农闲时节原本有人锻炼的乡村约有70%以上在农忙季节根本无人锻炼。
3.6 锻炼者性别差异明显:城市男女均衡,农村女性极少
我国城市体育锻炼人口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当,男性约占53.6%,女性约占46.4%[4]。在市民晨练群体中,妇女甚至超过男人。1997年,据全国6大城市调查,女性锻炼者占晨练者总数的55.4%[4]。而在农村,受封建传统观念和家务劳动繁重的制约,妇女参加体育锻炼的明显少于男子。2002年陕西省统计,农村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仅占妇女总数的3%,男子经常锻炼者却高出妇女1倍以上,达到6.4%[5]。而据江苏省和山东省的访问调查,农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中妇女只占锻炼者总数的17.4%,且80%以上为青年学生和中老年妇女。已婚青年妇女很少有人参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
3.7 锻炼场所条件不同:城市相对优越,农村比较简陋
城市居民的体育锻炼,主要在环境优美的公园、广场、绿地、体育场(馆)和健身路径进行,其中,2/3以上的人是穿着运动服装的,1/2以上的锻炼者使用运动器材,1/3以上的人是在音乐伴奏下从事体育活动的[4]。而农民的体育锻炼多半是在自家庭院、场院、树林或村委会进行的,多半采取徒手、徒步等自练形式。据2003年对24个乡村的调查,农民体育锻炼者中穿运动服等专门服装的也不足1/2,持器械用具锻炼的只有1/8左右,采取音乐伴奏锻炼的尚不到1/20。据山西省统计,只有7.4%的农民是在村文体站、室进行锻炼,其余均在露天、非正规场地上,如公路、地头、宅院等处锻炼。技术指导更显贫乏,约有74%的农民是自学练习方法,或从事简单的跑步、弯腰、踢腿等练习。
3.8 组织指导力量不同:城市较系统充足,农村尚薄弱缺乏
在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城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逐步发展完善,据2000年调查,全国大、中、小城市,不仅市区级建立了完善的群众体育管理机构,而且,有98%的城市在街道办事处设立了群众体育的专(兼)职机构或人员。其中,61.2%的大城市和50%的中小城市,不仅有专门机构,而且有专职人员管理群众体育。[7]而农村,除半数左右的乡镇已初见较为初级的体育组织外,广大乡村,还很少见到群众体育管理组织。如安徽省,2000年统计表明,农村乡镇一级设有专门机构管理群众体育的仅占13.2%,配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只占12.6%。[10]乡镇尚且如此,村庄就可想而知。
4 城乡差距的总体透视
4.1 城乡之间社会体育的差异是全方位的显著性差异
我国城乡之间社会体育的差异是多年形成的,是多方面的和整体性的。除了锻炼人口比例、选用练习方法内容和锻炼时间安排等体育表象差异之外,还包括许多潜在的深层差异,如锻炼价值观差异、锻炼目的性差异、休闲传统差异和性别地位差异等等。这种差异虽不明显外现,但却是根深蒂固的,改变起来,甚至比表象差异更为复杂和困难。除了经济因素之外,文化教育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4.2 城乡社会体育的差距是我国城乡经济“二元化”发展模式的缩影
生产方式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基础。在我国发达的城市已开始触及知识经济的时刻,我国广大乡村还处于农业经济阶段或前工业经济阶段。农业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生产方式,决定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体育活动的需求、规模、形式、内容和特点。因此,我国城乡社会体育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别,本质上是城乡经济发展二元层次的客观反映。在城乡分隔、联系、融合和一体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仍处于城乡联系阶段,农村文化相对落后,城市文化对农村的影响力还有限。消除这种高离差、全方位、大面积的差距,必须树立长远的观点。
4.3 缩小城乡社会体育的悬殊差距,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缩小城乡体育的差距,首先必须树立战略观点,体育作为社会文化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制约其发展的,除了劳动方式、生活水平和闲暇时间等经济因素以外,还有文化教育、行为观念、思想传统等许多非经济因素。要缩小这些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全方位的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其次,必须树立非均衡发展观点。应当看到,由于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农民的自然生产方式和体力劳动强度与市民有较大的不同,因而,不能完全用城市的标准来要求农村,不能用统一步骤来衡量农民。城乡一体化,不等于城乡一样化。不能要求农村、农民也参加和城市、市民一样的体育活动,在一样的时间,在一样的条件下,从事一样强度的练习。发展是必须的,但模式是不同的。这才是科学的认识。
4.4 城乡的差距效应可产生城市对农村的号召力和拉动力
我国城乡的发展差距,可产生发展间的差距效应。差距效应是把“双刃剑”。差距过大,可能产生消积,影响稳定。在合理范围内,差距可产生向往和竞争,促进农村向城市化发展。发达的城市对相对落后的农村而言,是发展的标志和参照,是奋斗的目标。在缩小城乡体育差距过程中,城市力量强大,理应发挥对农村的支持、带动、吸纳和扩散作用。因此,加强城市与农村的联系,帮助与扶持农村发展,是城市的重要任务和责任。
4.5 缩小城乡社会体育的差距目前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别突出地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国家又反复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步骤和措施加以扶持。2004年,政府对免除农业税等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做出了重要决定。所有这些都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改善农村体育落后的面貌,已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氛围。
5 扶持农村社会体育的方略
生产方式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基础。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8]。我们知道,生产方式的主要标志是社会经济形态。农村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生产方式,决定了农民体育活动的规模、形式、内容和特点。因此,我国城乡社会体育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别,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从本质上说,发展农村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促进农村体育进步的根本措施。#p#分页标题#e#
作为社会文化形态之一的群众体育,既要适应经济的发展,又不能消积地观望和等待。伴随着整个农村经济形势的改善,农村体育工作应当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措施。
5.1 把缩小城乡差距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来抓
长期以来,我们谈群众体育就以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为荣耀,论到农村体育就以小城镇体育人口的快速增长为标志,很少有人涉及到农村村民的体育生活。农民占我国人口的2/3,忽视农民,就忽视了大多数。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体育部门,必须树立全面的体育发展观,科学的体育发展观,关注已经大大落后的农村体育,关心体质已经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农民。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特别是县、乡体育主管部门,一定要确立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和为农业服务的基本着眼点,把农村体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来抓,把推动乡村体育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来抓。
5.2 依据经济发展的梯次有步骤地开展农村群众体育活动
我国地域很大,地区间的差异悬殊,农村经济发展也很不平衡。在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时,必须贯彻因地制宜和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不搞“一刀切”。对于那些经济发展迅速,已经达到小康水平的乡村,要积极建立农民体育协会,宣传体育健身方法,适时组织农村体育比赛,使这些乡村尽快成为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样板;对于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民,要进行体育锻炼价值的宣传教育,通过喜闻乐见的锻炼项目来引导他们参加运动;对于那些尚处于贫困落后,不具备普遍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乡村,则通过对乡村学校体育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孩子的健康来培养他们对体育的感情,增进他们对体育的认识,而不必硬性推行什么计划,非得动员他们参加体育活动不可。注意与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是发展农村体育的一项基本规律,应当始终加以贯彻。
5.3 文体结合,让体育在文化的孕育下逐渐为农民所接受
在目前农村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下,通过健康的文化活动来教育引导农民,使他们在娱乐中受到熏陶,并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喜爱和参加体育活动,是一条可行之路。现在农村文化活动站在乡村已较为普及,开展农村体育,应当借助这一基础。将体育作为文化活动的内容之一,逐步增添体育活动器材和体育活动的比重。如增添乒乓球台、台球桌,开展棋类比赛活动等等。要通过转业军人和回乡知识青年的榜样作用来树立新风,通过农民体育协会把积极分子组织起来,使体育逐渐为农民所认识,所接受,所喜爱。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后,我国县级体育局多半已与文化局合并,这是符合农村发展实际的重要组织保证,应充分发挥其融合、渗透功能,使体育在文化的背景下获得较快的发展。
5.4 延伸农村学校体育的功能,使其成为农民健身的基地
在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缺少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和缺少指导力量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家不可能拿出巨额资金,给广大乡村进行硬件投入,也不能投入更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力量。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全国农村平均每个乡镇有小学3.8个,中学1.3个,分布相当均衡[12]。因此,借助已较为普及的中、小学的软硬件力量,就显得十分必要。据统计,我国各类体育场地有61万多个,其中,有近70%集中在学校[9],农村场地仅占总数的20.2%。如此算来,农村体育场地也有8.9万个以上,在场地十分贫乏的农村也蕴藏着一定的宝藏。同时,各个学校又都有教体育的教师,他们又具备辅导农民体育锻炼的技能。因此,延伸学校的功能,让学校资源在开展农民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是目前多快好省地发展农村体育的捷径。关键在于政府要实行相应的政策来加以推动。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每位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关系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基本国策的实施。只有受到平等的教育,人们才可能在现代社会有效地履行公民的职责,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今社会,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仍然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理念之一。总的来说,教育公平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教育起点的公平是指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的基本人权与自由发展,即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的衡量标准可定位在“让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教育权利公平是教育价值层面上的公平,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是人的发展必要的、最低的权利。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最基本、最明显的标志。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指在起点公平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制度、政策继续体现和维护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资源和经费投放的公平、教学课程设置的公平、师生关系互动中的公平等,衡量标准可以定位在“让受教育者都有机会获得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最终体现在学生学业成就上的实质性的公平,即学业成功并被社会所接纳的机会均等。它以承认个体差异为前提,可以理解为每位学生都能在经过某一教育过程后,大体上获得了一致的学识水平、能力水平、道德发展水平,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个性得到较全面的发展,潜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
2和谐社会视野下教育不公平的现状
教育不公平既有受教育者起点的不公平,也有受教育过程的不公平,还有学业成就上结果的不公平。从宏观上来说,教育不公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教育机会的不公平主要是指受先天的素质、性别、家庭环境、经济水平、教育规模与水平、生活环境等条件的影响,一个人受教育的机会在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着不均等的现象。教育机会不均等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上的不平等,再一个就是所享受的教育条件(包括环境和质量等方面)的不均等。这些不均等现象尤其体现在城镇与乡村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经济收入较高的社会阶层和经济收入较低的社会阶层之间以及男女性别之间。如甘肃省小学生辍学率为1.32%,大大高于全国0.27%的平均数;农村小学升初中的比例为20%,远远低于全国98%的平均数,这是基础教育阶段所体现的区域差异。
2.2区域教育发展不公平
目前,东部某些地区和大城市的教育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而西部贫困地区仍未完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由于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而现行的教育财政政策又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原则,从而导致了区域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例如2005年2月26日,贵阳市教育局的李秉中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学堂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所做的报告《西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与实践》中对上海市与贵州省进行了对比。其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教育事业费方面,上海是1313724万元,而贵州只有601258万元,即上海的教育事业费是贵州的2.18倍;上海有1711万人,而贵州则有3870万人,人口差为2.26倍。可见,东部和西部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又如,在高等教育机会上,虽然我国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具备了形式上的公平,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在高校招生名额分配上,主管部门所采取的在全国范围内向北京和上海等地倾斜的政策,造成了同一份考卷各地录取分数线出现了极大差异,从而加剧了原本已经存在的区域之间的教育不平等。
2.3城乡教育发展不公平
在我国,由于不同地区特别是在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配置、经费的投入、教育内容和受关注的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使人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以城市为主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国家的财力、物力、优质的人力都流向了城市,从而导致城乡义务教育资金投入的严重失衡,使城乡教育资源的享有也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农村教育投入的不足是形成城乡教育发展不公平的重要因素。2002年全社会有5800多亿元教育投资,占总人口60%的农村只获得其中的25%。2004年,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的比重只有2.75%,农村小学生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75%,但其教育经费仅占小学教育经费的48%;初中教育经费中,农村教育经费仅占29%。
2.4学校教育之间发展不公平
近年来,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口号下,由于政府在对各个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一些所谓的重点学校,这些重点学校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不论在师资、设备、校舍等方面,都独享着优于普通学校的教育资源,从而使“重点学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引发了择校等一系列问题,人为地造成了一大批基础薄弱的“差校”、“垃圾学校”,形成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富校更富、穷校更穷的严重不均等状态,这严重拉大了学校间在资源配置、师资力量、校舍、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差距。随后虽然教育部明令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但是取而代之的“示范学校”却仍然有“重点学校”的影子。
2.5优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教育发展不公平
义务教育是普及教育,但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儿童、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贫困地区少年儿童入学率偏低、辍学率高,弱势群体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少。如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教育的不公平;家庭贫困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原居民子女教育之间的不公平;贫困家庭学生与富裕家庭学生教育之间的不公平;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条件没有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等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近年来广大中心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矛盾相当尖锐等,已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3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造成教育发展不公平的原因很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
义务教育是纯粹的公共产品,让所有适龄儿童享受优质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应该由政府全部承担,纳入财政预算。但是多年来,政府未能尽到应有的职责,未能贯彻有关法律法规的精神,使得我国的财政经费拨款不足,义务教育成为家长的“义务”,政府的“义务”履行得不充分,导致教育的不公平。
3.2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
教育投入结构失衡严重导致教育的不公平。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很低,增速缓慢。经过努力,近年来虽有较大改观,但情况仍不乐观。另外,非基础教育使用公共教育资源过多,而基础教育投入偏低,教育投入结构失衡极大地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进而阻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
3.3教育腐败影响着教育公平的进程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导致一些学校和部门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违法乱纪,一些优势群体为获取优势教育资源进行权钱交易,从而损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加剧了教育不公平的情况。
3.4社会不公平造成教育不公平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育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拉大了人们的差距。首先是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拉大,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引发了社会发展的不公平,也带来了教育的不公平;其次是社会的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乡差距明显加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地方农民的增收步履维艰,导致他们无法承担子女最基本的教育费用,从而迫使子女辍学。教育不公平不仅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公平,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反过来,教育的不公平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形成恶性循环。国家和社会要防患于未然,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教育公平实现的进程。
4和谐社会视野下教育公平的实现途径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稳定、自由、和谐的基础,优先发展公平公正的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安定和谐之本。我们应该从这个高度上认识和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找到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4.1优化配置教育资源,逐步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均衡
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它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只有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实现起点平等、普遍受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是要统筹区域资源,促进不同区域间教育的均衡发展,重点是向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等倾斜,特别要关注老、少、边、穷地区的基础教育,对山寨学校、岛屿学校、贫困乡村学校乃至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应列专款、拨专款,定期补助、长期扶持。二是要统筹城乡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各地区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消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资源,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同时,鼓励、引导教师到贫困或教育基础薄弱的学校任教,以提升这些地区和学校的办学水平。
4.2停办重点学校,实行公办中小学就近入学
国家教委早有明确规定:禁止各地兴办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和中小学收费,实行一费制。要实现教育公平,就必须取消重点学校,从教学政策和投入等各方面取消那些重点学校的特权待遇。同时,建立健全监督评估体系,将规范化学校、示范性学校等的评选改为对各级政府教育均衡化发展水平评估和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的评估。
4.3建设和谐校园
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就是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目前,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2.51万所,在校学生2.6亿人,专任教师1325万人。学校是思想文化最活跃、知识信息最密集的地方,是产生社会创造活力重要源泉的地方。建设和谐校园的总体要求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的全局,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主体,把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在于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制度。建设和谐校园,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如绿化、美化校园,改善学习环境和校容校貌;掌握师生员工思想动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处理好校内外的各种人际关系,形成以师生关系、干群关系为核心的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加强安全与健康教育,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和卫生管理工作,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预防能力;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建设和谐校园不但是学校内部的事情,而且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正确引导、积极配合、全力支持,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育人氛围,共同努力把学校建成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
4.4建立弱势补偿的政策机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力度,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教育制度上,我们不仅要平等对待弱势群体,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而且在政策制定上也应该向弱势群体倾斜。同时,我们必须完善教育的各种收费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转移支付、教育凭证、教育费减免等制度,使低收入家庭子女有获得平等教育的机会。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的伦理学家罗尔斯所说:“为了平等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同等机会,社会必须更多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两免一补”制度,坚持为山区学校住宿生实行伙食补助,坚持实行贫困生费用减免制度,杜绝因贫困而辍学现象的发生。其次,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坚持做到“三个一视同仁”、“三个特殊照顾”和“三个灵活办理”政策,同时加强和关注农民工子女入学后的思想道德及教育工作,充分关注外来农民工子女,坚持同在一片蓝天下,每位外来农民工的孩子都接受公平教育。再次,实施好“扶持民办教育”工程。扶持民办学校的建设,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将民办学校的教学管理、质量监测、安全管理、教学研究、师资培训等全部纳入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缩小公办、民办学校之间的差距。
5结语
人民法官应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我院根据上级党委和法院的要求,继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之后,今年又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思想,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担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和解决民事纠纷的职责,是人民心中解决纷争的最后一道希望所在,如何作一个合格的人民法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一个人民法官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创新。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要坚持和发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进一步牢固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是人类社会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来的治国理念,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正在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阔步迈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既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法律文化传统,又要借鉴、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法律文化。
司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特征。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是人民法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确保审判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客观需要。人民法院必须树立司法为民理念,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坚持司法为民,必须把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到底都是为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法院必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正确运用手中权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近几年来,海南法院先后开展了“宗旨观教育”、“反特权、反霸权”职业道德教育、“专项整改”等专题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查摆问题,边整边改,引导法官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法官的宗旨观念和公仆意识明显增强,促进了审判工作顺利进行。
一、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ite)的定义与发展
作为最早的研究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ite)的学者,Boyd和Ellison曾对社交网络作了如下定义:社交网络是“以网络为基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让个人(1)在一个相互联结的系统里建立一个公开的或者半公开的网页,(2)列举出来与他们相互链接的其他用户,(3)浏览并且进入他们系统内相链接的用户的资料。”[1]根据这个定义,Boyd和Ellison认为第一个社交网络是1997年诞生的SixDegrees.com.虽然在此之前也有一些可以连接用户和促进沟通的网站,比如约会网站或者社区网站,以及ICQ或QQ的好友列表功能,但是这些网站或者聊天工具并不能使用户浏览其他用户的资料和社会关系。其他的一些网站例如校友网站或者班级网站虽然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和以往同学们的联系,但是用户无法创建自己个性化的资料和好友列表。SixDegrees.com是第一个综合了以上各项功能的网站。
在1997年和2003年之间有很多其他的社交网络出现,比如LiveJournal,AsianAvenue,Friendster等。但这些网站多是昙花一现,虽在短期内有不少用户,但都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普及。2006年至2008年间,MySpace是全球访问量最多的社交网络。2006年六月,MySpace超越谷歌成为美国访问量最大的网站。[2]和之前的社交网络相比,MySpace具有一些独特的功能,比如用户可以将朋友加入链接,并且用户无需使用专门的计算机语言就可以创建自己个性化的网页。这些功能使得MySpace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在用户政策方面,MySpace也一改以往社交网络的政策,允许未成年人加入。[3]
创建于2004年的Facebook则成为MySpace最大的竞争者。Facebook由哈佛大学学生Mark Zuckberg及他的室友创立。最初Facebook的用户仅限哈佛大学的学生,后来扩大到波士顿地区的其他大学,常青藤联盟学校以及斯坦福大学。随着Facebook受欢迎的程度日益增长,2006年Facebook最终向所有年龄超过13岁的用户开放,并很快吸引了大约12万用户。2013年3月,Facebook的活跃用户达到11100000人。[4]Facebook和MySpace的主要区别之一是MySpace给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的选择,其用户可以用HTML或者CSS对个人界面做更多设计。而Facebook则是使用plain text,因此其界面则更加标准化和单一化。
另外,Facebook要求用户注册的时候需要登记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邮件地址、毕业学校等,而MySpace则无此要求。较之MySpace,Facebook有更多项功能可以促进用户互动,比如用户可以在彼此的“墙”(wall)上留言,可以上载视频和照片并将朋友“圈”(tag)出来,也可以在视频和照片下留言。另外,Facebook还可以允许用户在线聊天(online chatting),互发短消息(personal message),成立或者加入群体(group),企业、组织或者个人还可以创建自己的页面(page)作推广营销的用途。
二、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专家学者们一直有不同的看法。Bourdieu与其同事把它定义为在特定的社会阶层或群体的成员。[5]社会网络分析家,如Lin认为社会资本是嵌入在一个人的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并且这种资源可以帮助人们联络或者动员其他社会资源。[6]另外一些理论专家则形容社会资本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比如人际间的信任,社会规范,社会关系,公民合作,社会参与或政治参与等。
关于大众媒介的使用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学术界的研究已经历史悠久。社会资本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民主社会的基石。社会理论家认为积极的公民社会和大众媒介是民主的基本原则,大众媒介还是人们政治知识的重要来源和交流的场所。[7]但是Putnam却认为大众媒介的发展严重破坏了社会资本。[8]Putnam将美国民主社会的堕落和社会资本的破坏归结于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城市生活向郊区的扩大化。Putnam认为,要保持良好和健康的社会资本,人们必须经常参与社区活动或者志愿者活动,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
而现代社会中城市越来越向郊区扩张,越来越多的人们只是在城市里工作上班却居住在郊区。这种现象的结果之一就是人们花费大量时间在交通上面,并且由于人们住得越来越分散,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因而破坏了社会资本。Putnam认为另外一个导致社会资本丧失的原因是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的发展。根据他的理论,人们的时间是一个零和游戏,而现代人把空余休闲时间主要用来看电视,所以和家人、邻居、朋友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参与社区活动或者民主活动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这也导致了社会资本的下降。
Putnam的论述主要侧重于电视的影响。互联网的到来曾经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民主社会的开端,但是关于互联网的使用和社会资本的关系,研究结果也很矛盾,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在这个方面,学者们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阵营。第一大阵营将互联网的使用从人们上网的时间角度来测量,并且支持Putnam的结论。他们发现,人们浏览互联网的时间越长,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度越低。[9]他们认为网络的使用和收看电视一样,会侵蚀与朋友和家人交流的时间,从而造成非常有限的面对面的互动。[10]Nie和Erbring发现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与参与社交活动和出席户外活动的可能性成负相关。
另一阵营则侧重于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功能,并发现不同的互联网功能对社会资本有不同的效果。比如,Shah,Kwak和Holbert确定了四种类型的互联网的使用:网络购物,财务管理,社交娱乐,信息交流。[11]他们发现,前两种类型的使用与公民的政治参与负相关,而后两类则对公民参与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三、社交网络的使用与社会资本
由于可以搜寻和链接朋友和陌生人,通过留言、评论及在线聊天促进人际互动,分享用户上载的图片及视频,社交网络对于保持和扩大朋友圈有着良好的作用,也从而促进了社会资本的发展。迄今为止,研究已发现,社交网络的使用者比非使用者有着更多的社会资本。比如,在挪威追踪了2000名15-75岁的互联网用户[12]。他在两年内的三次调查显示,使用社交网络的人在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面对面的互动,线下的朋友数量以及弥合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方面都要高于不使用社交网络的人。Lampe,Vitak,和Ellison对美国中西部一所著名大学的614名非教学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
他们发现年长的人以及现实生活中有更高的粘合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的人使用社交网络的可能性比较低。同时,社交网络非用户选择不使用社交网络的原因主要在于对于隐私问题,社交网络带来的角色变化,以及个人时间的有限性的顾虑。但是,通过对比社交网络用户和非用户,三位研究者发现很少使用社交网络的用户在社会资本方面基本和非用户持平,而常常使用社交网络的人在弥合社会资本和粘结社会资本方面都高于另外两组的人。
不仅如此,即使在社交网络用户的范围里,较多使用社交网络的用户也比较少使用的用户拥有更高水平的社会资本。美国密西根大学的Ellison曾就此发表多篇论文和著述。比如Ellison,Steinfield和Lampe[13]曾通过对将近300名新入学的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社交网络比如Facebook的使用强度不仅可以增进大学生的弥合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比如结识新朋友,获得了解新学校的帮助等)和粘结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比如在作重要决定时可以获得建议,有值得信任的人等),并且可以帮助他们维持和过往的高中同学的联系。Ellison等将其定义为社会资本的第三个维度,维持社会资本(maintained social capital)。
同时,这三位研究者发现社交网络的使用对社会资本的这种影响对于自我认同(self-esteem)和对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低的人更加强烈,从而揭示了社交网络的使用和个人心理对社会资本的交互影响。之后这三位研究者又针对这一议题对社交网络用户作了跟踪调查和深度访谈,并发现从长期的角度,Facebook的使用与弥合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有正相关,但和粘结社会资本(bondingsocial capital)没有关联。[14]Vitak,Ellison和Steinfield进一步发现,虽然Facebook的使用频率和粘结社会资本不相关,但是Facebook的具体功能和特征,比如有家庭成员使用Facebook却对增强可靠的联盟感(reliable alliance)有正面影响。[15]
四、手机通讯,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与社会资本
二十世纪的下半叶见证了手机通讯的飞速发展。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全球共有60亿人使用手机,相当于全世界人口的87%。[16]手机通讯的发展将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17]Weiser和Brown曾将计算的发展分为三个浪潮。[18]第一个浪潮是固定的大型计算机(mainframe computer)。由于体积庞大,这种计算机曾经可以占满整栋建筑物,并且需要特殊的空调和冷却系统。因此,这种计算机是不能移动的。[19]计算的第二个浪潮是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比如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仍然只能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使用,仍然没有移动性(mobility)。笔记本电脑虽然具有了一定的移动性,但是由于其重量、体积、有限的电池寿命以及连接无线网络的局限性,仍然不能被认为是无处不在的计算机。
普适计算则是计算中的第三次浪潮。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概念,学者们认为在普适计算的情况下,计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的发生可以使用任何设备,在任何位置,并以任何格式。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和计算机的互动可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终端和电话存在。用来支持普适计算的底层技术包括互联网、先进的操作系统、移动代码、传感器、微处理器、新的I/O和用户界面、网络、用于位置和定位的新材料等。近来也有学者将普适计算称为无处不在的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或者环境智能(ambient intelligence)。在普适计算的环境中,计算机不再是人们为完成任务而使用的工具,而是和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无处不在。[20]因此普适计算的目的就是使计算机“消失”,从而成为人们身体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21]
相比较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手机体积小,重量轻,电池持续时间长,用户可以将其随身放在口袋里,随时随地察看。因此手机的出现真正实现了普适计算。黑莓,苹果手机,Android,和iPad等在日常生活中日益普及的科技,使得“将个人电脑携带在口袋里”的概念和梦想在全球得以实现。[22]有学者预测说,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将成为信息枢纽站。[23]
由于手机具有这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特点,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沉浸到手机的通话和使用当中,因此有些学者担心这种移动技术会阻碍大众在公众空间和陌生人的对话和交谈。[24]而交谈(dialogue)则被认为是民主社会的基本元素。迄今为止,有一些研究发现频繁的电话通讯可能会导致人们与外界社会隔绝,并降低公民参与,从而对此项观点提供了一些支持。[25]
然而最新的研究则表明根据不同的手机使用行为,手机的使用可以提供有关公共事务的信息,增进公民参与,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26]比如,Campbell和Kwak在全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随机抽样调查,他们的研究表明,用手机进行娱乐和打发时间会降低社会资本,但用手机协调组织活动和手机通话将增进和陌生人的交谈,联络远距离的朋友,增加加入社会组织的可能性,并提高民主和公民参与活动。[27]他们在韩国的研究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果,并且发现这种效果对于40岁左右年龄群的手机用户最为强烈。[28]Boase通过对2200名美国公民抽样调查,发现使用手机、固定电话和网络比较多的人,其社会关系网络更大更多元化。[29]其他研究还表明,使用手机,尤其是短信,与社区成员的组织身份,生活满意度,以及帮助别人的意愿都是正相关的。
五、目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关于社交网络,手机使用和社会资本之间关系的研究,但这些研究还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并留待未来的学者去探讨和摸索:
第一,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局限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虽然也有少数实证研究是在欧洲国家或者其他国家开展的,但总体上数量还比较少。其他国家和地区,比如亚洲和非洲国家和地区,有很大的研究空白。近年来社交网络和手机在亚洲国家和地区飞速发展,而这些国家和地区与欧美不同的文化、社会和政治环境为研究者提供了很多潜在的研究方向和潜力,值得未来的学者去研究和发现。
第二,过往的研究大多是使用大学生样本。虽然大学生是使用社交网络和手机的重要人群,并且在搜集数据方面有很大的方便性,但是最新的调查研究表明,除了大学生之外,其他人群比如青少年(adolescents)和中年人使用社交网络的比例也大大提高。比如最近的一项美国调查研究显示12-17岁的人有近73%的报告使用社交网络,而78%的青少年拥有手机。因此大学生样本难免带有很大的偏差。由于其年龄、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特殊性,很难将其研究结果推广到普通大众。未来的研究应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其他年龄和社会阶层。
第三,目前的研究多着眼于某一种具体的科技对社会资本的影响。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多种技术设备,并同时使用多种技术(multitasking)(比如很多人在手机上访问自己的社交网络帐户或者推特或者打游戏)[30],技术融合也为了解新媒体的使用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途径。未来的研究应当考虑多种技术的同时使用,并探讨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完)刊于《新闻春秋》2014年02期---------------微推荐回复前面数字看全文,需订阅用户
8.喻国明:传播学超经济学成热门学科9.哈佛尼曼实验室解读2014年美国传媒报告10.大数据对电视业的四大颠覆11.新闻传播专业2014年社科基金获批名单12.黄升民:广告重回巫师时代?13.传媒经济之父罗伯特·皮卡特提出媒体面对技术变革,要从价值创造等三方面做调整--------------------------
参考文献
[1]Boyd Danah, and Ellison, Nicole B.“Social Network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Communication 13, no. 1(2007): 210-230.
[2]Cashmore, P. "MySpace, America's Number One," accessedJuly 11, 2006, mashable.com/2006/07/11/myspaceamericas-number-one/
[3]Boyd Danah, and Ellison, Nicole B. "Social Network Sites: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Communication 13, no. 1(2007): 210-230.
[4]Facebook. "Facebook Reports First Quarter 2013Results", accessed May 1, 2013,finance.yahoo.com/news/facebook-reports-first-quarter-2013-200500244.html
[5]Bourdieu, Pierre, and Loīc JD Wacquant. An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6]Lin, Nan. "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capital." Connections 22, no. 1(1999): 28-51.
[7]Carpini, Michael X. Delli. What Americans Know about Politics andWhy It Matter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6.
[8]Putnam, Robert D.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1.
[9]Nie & Erbing, 2000.
[10]Kraut, Robert, Michael Patterson, Vicki Lundmark, Sara Kiesler,Tridas Mukophadhyay, and William Scherlis.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 53, no. 9(1998): 1017.
[11]Shah Dhavan, Nojin Kwak,and Holbert Lance."'Connecting' and 'disconnecting' with civic life: Patterns of Internetus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ocial capit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8, no.2(2001): 141-162.
[12], Petter Ba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heir Users andSocial Implications-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17, no. 4(2012):467-488.
[13]Ellison, Nicole B., Charles Steinfield, and Cliff Lampe."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12, no. 4(2007): 1143-1168.
[14]Steinfield, Charles, Nicole B. Ellison, and Cliff Lampe."Social capital, self-esteem, and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A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9,no. 6(2008): 434-445.
[15]Vitak, Jessica, Nicole B. Ellison, and Charles Steinfield."The ties that bond: Re-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ebook useand bonding social capital." In System Sciences(HICSS), 2011 44th Hawaii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pp. 1-10. IEEE, 2011.
[16]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The world in2011: ICT facts and figures." Accessed February 28, 2012,itu.int/ITU-D/ict/facts/2011/material/ICTFactsFigures2011.pdf
[17]Xie, Wenjing, and John E. Newhagen. "The Effects ofCommunication Interface Proximity on User Anxiety for Crime Alerts Received onDesktop, Laptop, and Hand-Held Devic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41, no.3(2014):375-403.
[18]Weiser, Mark, and John Seely Brown. "Designing calmtechnology." PowerGrid Journal 1, no. 1(1996): 75-85.
[19]Beniger, James R. The Control Revolution: Technological andEconomic Origin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Press, 1986.
[20]Satyanarayanan, Mahadev. "Pervasive computing: Vision andchallenge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IEEE 8, no. 4(2001):10-17. Waller,Vivienne, and Robert B. Johnston." Making ubiquitous computingavailabl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52, no. 10(2009): 127-130.
[21], Lars, and Johan . "From use to presence: on theexpressions and aesthetics of everyday computational things. "ACMTransactions o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TOCHI)9, no. 2(2002): 106-124.
[22]Markoff, J. "A personal computer to carry in apocket." The New York Times, accessed January 8, 2007,nytimes.com/2007/01/08/technology/08mobile.html
[23]Etoh, 2007
[24]Gergen, Kenneth J.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theTransformation of the Democratic Process.”In Handbook ofMobile Communication Studies, ed. James Katz and Manuel Castells 297-309.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8.
[25]Habuchi, Ichiyo, Shingo Dobashi, Izumi Tsuji, and Koh Iwata."Ordinary usage of new media: Internet usage via mobile phone inJap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Japanese Sociology 14, no. 1(2005):94-108.
[26]Park, Namsu, Kerk F. Kee, and SebastiánValenzuela. "Being immersed in social networking environment: Facebookgroups,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nd social outcome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12, no. 6(2009): 729-733.
[27]Campbell, Scott W., and Nojin Kwak. "Mobile Communicationand Civic Life: Linking Patterns of Use to Civic and PoliticalEngagemen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0, no. 3(2010):536-555;"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Capital: An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lyDifferentiated Usage Patterns." New Media &Society 12, no. 3(2010):435-451;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Civil Society: Linking Patterns andPlaces of Use to Engagement with Others in Public." Human CommunicationResearch 37, no. 2(2011):207-222.
[28]Kwak, N. , Campbell, S. w. , Choi, J., & Bae, S. Y. Mobile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affairs engagement in Korea: an examination ofnon-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bile phone use and engagement across agegroups.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1). 21(5),485-503.
[29]Boase, J.. Boase, Jeffrey. "Personal networks and the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ple media to conne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1, no. 4(2008): 4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