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通信网络构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构建机应用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如今,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因此,我们要加强先进理论的学习与应用,不断完善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网络的构建机应用。
二、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的介绍
1、概述
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是构成现代电力系统的极其重要的部分。电力系统中的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用电通常广泛分布在范围较广大的地方。电力系统要求提供特殊保障的通信系统,以此来保证经济、安全地发供电并且合理地分配电能。要做到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再有,通信手段的优质可靠也是电保证网安全稳定发电和供电的重要基础,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的物理结构和服务对象使得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与电网的关系变得密不可分。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主要为商业化运营、自动化控制和实现现代化管理服务。所以,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是电力市场运营商业化的保障,是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是非电产业多样化的基础,是实现电力系统现代化管理的前提。随着电力工业的日益发展,电力系统通信网作为现代化电力系统的一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smartpower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是以现有的的、能够实现高速、双向的网络为基础,再以传感技术、测量技术、设备技术、控制方法以及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可靠、经济、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电网的目标,它的主要特征有激励、自愈、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来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允许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和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2、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网络的介绍
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网的目的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通常,我们将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网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称之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网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更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电网与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网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电网的迅速发展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和通信技术发展对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网的推动作用,有必要进行体系完整、功能齐全的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网络规划,形成规模效益,更好的服务于电网和社会。
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中,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早期的电力系统通常以采用电缆、电力线载波等类似的通信方式来满足调度指挥和事故处理的需要,规模较小。伴随随着电力负荷的增长,广泛分散的电力系统逐渐成为了较大的电力系统,过去只靠电话指挥运行早已不能满足安全供电的需求。
三、我国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
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是构建现代化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电力行业里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系统是由发电厂、电力部门以及变电站等传输系统、交换系统以及终端设备等组成,它是电网能够有效运行的指挥中枢。我国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网络的发展主要经过了从同轴电缆到光纤传输的发展、从纵横模式到程控模式的交换机制转变发展、从硬件到软件的技术转变发展、从定点通信到移动通信的发展以及从模拟网到数字通信网的发展五个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新技术也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电力网络的跨越式进步。我国电力网络经多年发展,无论是在发电设备的装机容量以及发电量方面,还是在电网的规模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系统正朝着以大型发电厂以及中心城市为中心的省级(地级)电力系统方向发展。电力系统在实际的生产运营中形成了全国覆盖的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综合业务网,通信技术发展规范化并迈向了全新阶段,电力系统以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为神经中枢,通信技术发展成为引领电力科技发展的标志;通信机构建设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加大了科研投放力度,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在现代化的电力生产以及经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四、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网络的构建机应用
1、即时信息系统
即时信息系统的缩写为SIS,该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对电网中运行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即时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以国家的电力数据网络为辅助工具的通信系统,即时通讯系统会将电力信息在社会上公开,对保障信息安全防护和隔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EMS系统
EMS系统的功能实际上是一个对信息数据的集合分类,该系统从电网的监控系统和采集系统处获得实时数据,再对这些数据的紧急实用程度进行分类处理,把较为紧急的数据传递给即时信息系统。不同的信息量和信息类型还有不同的传输接口,而不同的传输接口又有不同的传输速度,这就保证了实时数据的及时有效的传输处理,避免冗余数据对紧急数据处理的干扰。
3、电能计量系统
对电能计量系统的要求比传统电网的要求要高很多,不仅必须拥有一般的常规测量功能,更需要电力计量系统能够进行分时段累计存储以及双向计量,这两项功能对的电费计算和电能控制上有着很大的意义。另外,的电能计量系统还需具备自动采集、预先处理、远距离传输存储、分析统计等功能,是未来的与新能源网并网的前提。
4、需求端管理
当前的是采用无线公网的通信系统与广大电能用户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这就注定了终端用户非常多,也就是电网节点过多,但业务量却相对较少。如果采用GPRS技术或CDMA技术,可以保证用电户的情况可以得到及时具体的掌握,是目前的发展趋势。
5、新能源领域
自然界中的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两种。如风能、太阳能等可不断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而如煤炭、石油等开采之后再短时间之内不可能再次生成的能源为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就是取缔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而广泛地以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这就需要在接入和控制新能源方面进行大量研究,以便新能源顺利并网。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并网要求,制定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的标准接口,使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系统能够自动调节新能源接入后的电能电压、功率和质量。另外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系统还应该对新能源的发电实现启动、停止、功率控制等方面的有效管理。
6、配电领域
配电网络是组成电力网络的重要部分,配电网网架具有可靠、灵活、高效的特点,而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网络与之配合,可以达到自动化故障发现和处理的效果,满足储能元件和电源的高渗透性接入要求,使电力供应质量大大提高。而融合了现代计算机通信测控技术的智能配电网技术,对未来配电系统的互动、兼容、自愈、集成、优化是十分有利的。
五、结束语
通过对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网络的构建机应用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电厂企业信息管理通信的方向,为电厂企业信息管理的优化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构建机应用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传斌;中国轻工总会武汉设计院的计算机网络设计[J];教育信息化;20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数据通信系统 构建探析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呈现出一种高速发展的局面,同时在目前也有着较多的家庭和企业也开始逐渐的建立起了局域网,这些局域网的大小不同,但在功能上主要是进行有限信息的交流以及资源的共享。但随着目前信息总量不断的提升,这种较为简单的通信手段已经无法达到目前的相关要求。为了实现目前的信息传输以及资源共享的相关要求,通过一种同意规划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目前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同时也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文章分析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构建方法。
1 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的功能需求
计算机网络最为广泛的一种功能更就是实现通信的相关需求。在此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也需要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你。首先对于一些经常联系的人,需要能够纳入到远端通信的目标列表中,同时在此过程中,自己在进行上线以及下线的过程中,均能够对于远程目标进行通知。并能够在远程目标进行上线以及下线的过程中,接收到对面的通,并对远程目标的实际在线状态进行相应的显示。在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也需要能够提供远端通信目标的实际短消息的通信功能。同时也能够提供一种文件传输的相关服务。
2 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的实际构建方法
2.1 对于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的硬件系统构建
为了能够实现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的目标,硬件系统是最为基础的一种喜用。首先需要对于主机系统进行相应的构建。在此过程中,服务器是一种网络系统中最为基础的一种硬件。通过服务器的形式,能够为网上工作站提供一种共享的资源,同时也能够起到对数据的存储以及交换的相关效果。网络工作站在此过程中能够连接到通信网络当中的计算机,并在此过程中,按照已经被授予的相关权限取对于服务器进行相应的访问。在另一方面需要对于工作站进行构建。工作站分为有盘以及无盘的工作站,其中的差别为是否带有硬盘。通过使用工作站的形式,能够和网络中的服务器实施连接,并通过这种功能,能够较好的避免出现计算机病毒感染服务器的效果。同时也需要对于通信终端、数据传输介质、网络互联设备、通信网络的介入设备等硬件系统进行相应的准备。对于通信终端而言,其本身并无数据处理的相关功能,通过和网络上的主机进行连接,能够起到显示以及打印终端的功能,并通过使用到数据传输介质、网络互联设备、通信网络的介入设备等硬件系统,完全的实现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构建过程中的硬件系统。
2.2 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的软件系统构建
目前在实际的对于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的软件系统实施构建的过程中,主要是需要对于网络应用软件、网络通信协议以及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相应的构建。对于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而言,是一种多任务并且多用户的操作系统,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在通信范围之内的网络数据相关资源进行分配以及管理,同时也能够实现一种网络设备的存取以及访问的功能,对于用户之间的通信起到支持的作用。而目前市面上的常见操作系统均能够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在工作站的操作系统方面,主要是对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做出有力的支持。在此过程中,常见的系统为winXP、win7以及dos等系统。在通信协议方面,在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中的设备和计算机、计算机和计算机、设备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的交换过程中,均需要遵循相应的通信协议。目前常见的通信协议主要包括了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以及包交换协议IPX以及以太网协议。在网络应用软件方面,是在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构建完成后实施对网络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报告、统计、监测,并在用户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实现其网络功能的软件。目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应用软件为即时通信的软件,例如QQ、ICQ、NetMsg等应用软件。通过这些软件的使用,能够真正的实现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的相关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海,张焱.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建立与技术探究[J].煤炭技术,2013,32(4):242-244.
[2]刘爱军.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构建[J].价值工程,2012,31(20):209-210.
[3]权锋.传统出版社编审校流程的网络化再造――基于计算机网络编审校平台的构建[J].科技与出版,2012,(10):53-56.
[4]张旭红.试析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与关键技术[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5):77-78.
[5]刘长才.试析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与关键技术[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1):200-201.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4K大视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务的迅猛发展,爆发式的数据流量增长和海量的设备连接对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刚性、烟囱式网络已难以为继,运营商需要打造更加敏捷、智能、开放的新一代网络架构,用来承载未来更加多样化、智能化的业务应用。随着IT和CT的深度融合,由此而产生的云计算、SDN/NFV等新技术,为运营商的网络与业务转型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作为国际知名信息通信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烽火通信近年来积极探索并加速ICT转型,立足于光通信,业务深入拓展至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而生的广泛领域,如云计算、智慧城市、4K融合视讯、SDN/NFV等,客户遍布国内、国际和信息化三大市场,为客户提供领先的端到端信息通信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12月27日举行的2016中国通信产业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通信技术年会上,烽火通信NFV产品线市场总监郑发金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详细介绍了烽火通信面向ICT转型的云、网、端产业布局和基于SDN/NFV的FitNet战略。
深化ICT转型 全面布局云、网、端
近年来,随着“宽带中国”、“智慧城市”、“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光通信、4G网络、数据中心等经历了较快的发展阶段,大数据、云计算、SDN/NFV、物联网等新技术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烽火通信基于稳健增长的光通信、光纤光缆等传统网络业务,业务领域逐渐向云和端进行扩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烽火通信在武汉、南京、西安、成都、长春、珠海等地部署产业基地,深化ICT转型进行产业布局和新技术研究开发。
云:烽火通信积极布局云计算、智慧城市等业务,借力“智慧湖北”建设的重要发展契机推动大数据业务的开展,在原有烽火集成、烽火网络、烽火星空、南京数据中心等业务范围基础上,积极构建“大集成”框架,并成立智慧地铁公司、教育资源平台运营公司、武汉光谷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楚天云有限公司等,并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暨FitCloud云网一体化技术战略”,全自主开发的“大数据平台+应用开发+数据分析”产业链正逐步形成。烽火通信在南京投资建设的云计算中心一期项目顺利进行,自主研发的FitCloud云计算平台现已成功应用在湖北省教育云、湖北省政务云(楚天云)中。
网:伴随全球加快迈向信息社会,光通信产业成为最具潜力、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之一,大容量、高带宽仍是未来光网络发展的基本需求。烽火通信立足于光通信,目前已拥有光通信O备、数据通信设备、SDN/NFV、关键芯片等全系列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烽火通信光通信系统、光纤光缆的综合竞争力均排名世界前五,数通市场排名世界前七。在SDN/NFV新技术方面,烽火通信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有从接入到核心的全系列SDN产品,包括SPTN、SIPRAN、SDON、光与IP协同SDN控制器等,并已在多个项目中成功应用;在NFV方面,积极布局X86服务器NFVI基础设施,在虚拟化、VNFs、MANO等方面不断加强产品方案的研究开发。
端:烽火通信终端产品从无到有,经过几年的沉淀与积累,现已拥有宽带终端、智能网关、OTT盒子、无线路由等全系列终端产品,销售额裂变式地增长,全球累计出货超过1200万台,全线产品大规模应用于亚欧拉美市场,树立了全球知名的终端品牌形象。2016年4月,烽火通信了全新一代4K融合视讯平台及CDN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做大做强视频业务和提供基础服务保障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新的商业价值。
网络云化 推出FitNet解决方案
从语音时代,到数据时代,再到未来的智能化时代,通信网络也经历了数字化、IP化和IT化的阶段。随着IT和CT技术的深度融合,国内外运营商纷纷提出了网络转型计划,如AT&T提出了Domain2.0计划,中国联通提出了CUBE-Net 2.0新一代网络架构,中国移动提出了NovoNet 2020未来网络,中国电信提出了CT-Net 2025计划。在此背景下,烽火通信提出了FitNet网络解决方案,以SDN、NFV、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以DC为中心重构未来网络,不断丰富产品方案,助力运营商未来网络和业务转型。
FitNet是烽火通信面向ICT转型,基于光与IP融合、云网一体化以及SDN/NFV等新技术,面向运营商、行业用户推出的泛在、超宽、极简、随需、开放的网络整体解决方案。烽火通信FitNet解决方案通过SDN实现网络灵活控制、业务自动部署,通过NFV实现网络软硬件解耦,硬件平台标准化、网络功能虚拟化,广泛应用于政企承载、园区网、广域网、数据中心等业务场景,实现业务随需部署,资源全局调度,容量弹性伸缩,架构灵活调整,能力全面开放,为客户提供最佳的网络解决方案和业务体验。
烽火通信FitNet解决方案有以下几个特点:1.极简网络架构,以DC为中心,实现光与IP融合、云和网融合、网络与数据融合、CT与IT融合。2.泛在连接,超宽管道,全网SDN智能控制,网元功能虚拟化部署,实现资源池化、弹性部署、按需使用、自助服务。3.运营级品质,电信级可靠性,以用户为导向,开放式设计,传统网络平滑演进,异厂家兼容互通,合作共赢。FitNet战略体现了烽火通信对云计算、大数据时代ICT融合架构演进的深入思考,是烽火通信整体实力的集中呈现。
深耕SDN/NFV 重构未来网络
根据Infonetics预测,到2018年,全球SDN市场规模将达180亿美元。HIS预测,到2019年,全球NFV软硬件及服务市场达116亿美元。2016年4月中国SDN/NFV大会《NFV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SDN/NFV国内市场规模接近2500亿元。SDN/NFV市场将会逐渐覆盖数据中心组网、DCI互联、光网络、接入网、移动核心网、IMS等领域。
目前烽火通信拥有从接入、汇聚到核心的全系列SDN产品和解决方案,如SPTN、SD-UTN、SIPRAN、SDON、SD-WAN等,同时自主研发了全系列“光+IP”协同控制器、数据中心SDN交换机等产品,通过开放标准的API接口,实现了跨域、跨网、跨厂商互通,并实现了传统网络平滑升级,控制器与网管完美融合。烽火通信在SDN国际标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主导制定的G.7711标准已获得ITU正式批准。
关键词:供应链 管理信息系统 INTERNET INTRANET Web服务器
供应链是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客户等多个实体的链条,各种信息数据分布在企业中,加上以往信息技术方面的限制,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不能做到供应链全局上的信息共享;另外,我国很多企业之间欠缺沟通,无法满足基于整个供应链的企业间运作的协调与优化。这样,在供应链的管理和决策中就会出现问题。
为此,本文研究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Web服务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等技术分析,将供应链内的各企业及企业内的管理软件结合起来,实现了供应链的协同效应。
INTERNET 下供应链管理要求
实施基于Internet的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变动,同时减少整个供应链的交易
成本,实现终端用户的最大价值;同时实现链内各企业的信息集成,发挥协同效应。
(一)信息集成
信息集成指的是信息在供应链成员中的共享,信息共享能够确保供应链是由正确的终端客户需求信息来驱动的,以信息代替多余库存物资,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牛鞭效应”,减少供应链运作的效率缺损。基于Internet的信息共享不仅体现在成本低廉上,也体现在它强大的辐射作用上,为企业之间频繁的数据交换创造可能。
要确保供应链的有效运作,核心企业需要共享的信息包括了所有可能影响其它供应链成员活动和绩效的数据。通过开放性的标准,Internet在不同实体之间建立了简单安全,又经济有效的电子联接,也为数据共享创造了一个理想平台。基于Internet的信息中心(information hub)将信息发送给相应的供应链成员,通过网络数据互动,使不同的组织实现电子信息的集成。进一步,Internet有利于核心企业与合作伙伴内部信息系统(ERP, SCP)的集成,如图1所示。
(二)集成性
供应链工作涉及多个企业和系统:同一个企业中的各个系统有可能是由不同的单位分别开发的,所以在接口、通讯协议、安全要求、编程模型等很多方面有所不同。另外,整个供应链往往由不同的企业组成,所以还需要将所有供应链中企业的系统都整合起来。因此,供应链系统开发者面临跨越不同的系统将其整合的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一个解决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方案,它可以达到上述要求,高效低成本地为企业建立起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供应链信息系统框架建构
(一)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供应链管理系统中信息的流动是跨企业进行的,因而系统必须实现跨地区的信息实时传输、远程数据访问、数据分布处理和集中处理的结合、多个异地局域网连接等技术。Internet的出现和Web技术为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实现展现了一条新的途径,即采用基于Internet/lntranet的B/S模式,客户端将不再需要应用程序,它们完全集中在服务器端,简化了实际应用。这意味着用户完全可以通过浏览器来执行应用程序,企业之间可以进行低成本数据传输、操作和共享处理,终端用户只需浏览器就可以轻松访问所有的应用系统。基于INTERNET的应用系统都采用B/S模式结构,在客户端中除Web浏览器外,要安装的便是一些插件和控件。这些插件被设计于服务器端,并通过网络下载到客户端;控件则是在第一时间浏览时下载并注册的。
制造商一般为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核心,可在制造商内部建立Web服务器(Internet和Intranet软件的主要部分)。对于供应商和零售商,根据规模大小可以对其系统进行进一步改造,对小规模的供应商、零售商,只需浏览器访问制造商的Web服务器,维护本企业在制造商服务器存储的信息,由制造商的Web服务器统一进行数据管理。对于大规模的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这样制造商和供应商、零售商之间可以通过浏览器相互访问,传递信息。
(二) 层次结构分析
1.内部信息交换。 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信息系统联接起来,使不同部门的信息达到共享。内部处理的核心要以建立INTRANET为基础,企业的事务处理、信息共享、协同计算都是建立在lntranet上的,要与外部交换信息也是以lntranet组织的信息为基础的。其中,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企业的基础数据,业务处理数据等;应用服务器则是WEB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的中间接口,它完成二者的数据交换。企业建立了硬件框架之后的关键工作就是要解决在lnternet上共享信息的组织形式。信息系统处理的信息是企业内部lntranet信息共享的主要对象,主要完成数据处理、状态统计、趋势分析等任务。以往大部分由企业部门内部独立的个人计算机应用系统组成,主要涉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
2.外部信息交换。通过lnternet,实现对企业在不同地域的分销商、分支机构、合作伙伴的信息沟通与控制,实现对重要客户的及时访问与信息收集,以达到促进企业的电子贸易、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和金融交易开展的目的。这一层的工作主要是由企业外部的lnternet信息交换来完成。企业要建立一个Web服务器,主要对文档资料、数据库进行管理,它需要与交换对象签订协议,并规定信息交换的种类、格式和标准。
3.信息系统的集成。信息系统的集成,是指在基于WEB技术的集成供应链管理系统环境下,要实现供应链各链节的信息处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就需要在设计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数据接口。设计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数据接口,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实现企业内部独立的信息处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的前提条件。以往企业各部门的信息系统之间往往由于系统结构、网络通信协议、文件标准等的不一致而出现分离的局面,现在通过lnternet的“标准化”技术,lntranet能够以方便、低成本的方式来集成各类信息系统,更容易达到数据库的无缝连接,使企业通过供应链软件将内外部信息环境集成为一个统一的平台整体。利用游览器能成功的访问其他成员企业的信息系统,其他企业的信息系统也采用基于WEB的体系结构。
前端的表示层使用Web浏览器作为用户界面;中间的应用服务器运行业务逻辑和控制数据访问;数据库在后端,控制数据的存储和服务的传输。具体构建如图2所示。
(三)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处理
根据图2,交互过程如下:在HTTP协议的支持下,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发出数据请求;由Web接受HTTP请求,处理相应的请求操作;将处理之后形成的SQL (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数据库查询语言) 语句送交后台的DBMS (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数据库服务器),DBMS根据SQL语句返回结果数据;由Web将结果翻译成标准的HTML格式(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志语言)和各种Script语言,传送回到发出请求的浏览器;由浏览器根据HTML语言和各种Script语言生成可视化界面提供给用户;同样浏览器将更改、删除、新增数据记录的请求送至Web服务器,再由Web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联系完成数据维护任务。
(四)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结构
各个节点企业建立自己的 Intranet网,通过路由器,防火墙连接到 Intemet网上。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通常只有一个,我们在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制造商为核心企业。而供应商、销售商、分销商都属于供应链上的合作企业。在核心企业中建立管理中心,核心企业管理了供应链中的所有信息,并实现辅助节点合作企业间的数据处理和传递。通过组建网络,实现跨地区的信息实时传输、远程数据访问、数据分布处理和集中处理。
参考文献
目前,全省供销社系统拥有连锁企业200多个,连锁网点28000多个,初步形成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再生资源、烟花爆竹、农副产品、非处方药品等6大经营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了江苏广阔的农村市场,部分县(市、区)实现了连锁网络全覆盖。2007年全系统连锁经营实现销售609亿元,占系统销售总额的42.8%,成为拉动全系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骨干力量。
实施“新网工程”建设两年多来,供销合作社抢占了农村市场的制高点,打造了市场竞争的新优势。我们以龙头骨干企业带动“新网工程”建设,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向农村延伸。目前,全系统已拥有年销售额超亿元的骨干企业160个。
发展现代物流配送,支撑“新网工程”建设。我们大力推动县级配送中心建设,通过加大投入、招商引资、外引内联等多种方式,在县(市、区)建立230多个上规模、现代化的配送中心,初步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配套齐全、管理规范的配送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农村流通网络的配送能力。同时,我们大力提升物流配送的现代化水平,从商品采购到分检运输、从商品管理到人员管理等,广泛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我们还不断提高农村网点的配送比例。目前,在我省供销合作社农村经营网点中,直营店配送比例达到100%,特许经营、加盟网点的配送比例也达到了40%。
[关键词] 构建 多元化 网络信息 会计信息
一、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原则
想要构建出网络信息时代下,一个科学、合理的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使得我们构建的系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先确立我们构建的多元化会计系统的原则。
首先,全面性,是指会计对象的全部内容均应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得以全面反映。
其次,系统性,是指会计对象的全部内容在会计信息系统中既得以相互联系的反映,又能进行必要的科学分类,还能与企业其他的信息系统紧密相连。
再次,及时性,是指会计对象的全部内容能够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得以及时反映,不得积压、延误。
最后,发展性,是指会计信息系统要能够不断地吸收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求和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新成果,不断地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
二、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目标
根据我们对于网络信息时代会计目标的研究,我们认为应该把“提供及时、多样化的会计信息”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会计目标。因此多元化会计信息建立的目标就应该围绕,及时和多样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会计信息呈报的及时性方面看,半年呈报或年度呈报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特征,实时联机报告系统既是需要又成为可能。
其次,从会计信息呈报的内容方面看,要求从着重财务信息扩展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从着重呈报最终经营成果信息扩展到呈报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为主的信息等。将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前沿成果用于会计领域,按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重新设计一个基于互联网络的现代企业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其目的就是构造一个能实现多元化报告、采用联机实时操作、主动获取与主动提供相结合的一种人机交互式的信息使用综合体,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实施经济管理与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
三、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首先,开放性。这种基于网络技术的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报表、远程查账和远程审计等多种远程处理功能,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网上及时筛选、分析所需的信息,而不必像传统会计信息系统那样,要等到科目固定的分期财务报告出来之后,再去被动地接受那些经过高度综合的历史信息。同时,网络环境的高度开放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随时监督,进一步强化了财务监控。
其次,集成性。企业通过网络化的集成管理,可整合企业的财务资源,拓展财务管理的能力和质量,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竞争能力。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是集成,即集成业务处理和信息处理,集成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集成核算与管理,使会计信息由部门级系统上升为企业级系统。简单地说,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是业务驱动的信息系统。
再次,多样性。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往往只能提供一种理论下的会计信息。在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网络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将得到极大的扩充:不仅提供传统财务信息,还披露大量的非财务信息,如背景信息,前瞻性信息。
最后,更加注重人的参与性,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一个简单模拟手工方式的“仿真型系统”,而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相对于会计电算化而言,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是一次质的飞跃。其意义在于:它不再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代替,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的对传统会计规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
四、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是指在信息和网络技术支持下,以会计事项为核心,会计原始信息以多重标准进行处理,最终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要。它是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构建完成,网络信息下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框架如下图所示。
图 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框架构建图
对于上述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应该是未来会计的理想模型,但是应该说这一模型的实现目前还存在的一定的问题。
首先,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以事项会计为基础,因此,数据库的构建处于核心地位。这要求构建的数据库基本元素,能够面向对象,具有独立性、集约性、共享性和多维性,能够配合多元化会计理论体系,然而这一数据库的基本结构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概念之中,要将其变为现实还需要会计事项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和数据库技术的完美结合。而这正是目前会计研究所欠缺的方面。
其次,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带给会计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即数据的安全问题。这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①泄密。未授权人员的非法入侵企业信息系统,窃取商业机密,从而侵吞企业财产或出卖商业秘密。②恶意攻击。网络黑客的蓄意破坏或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将使整个系统陷于瘫痪。这一问题的解决是复杂的,它涉及到技术、道德、立法等多方面,需要系统的研究和多方面的配合。
总之,根据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事项会计为基础,通过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建立上述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多元化的会计信息,满足他们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勇:网络会计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4,(08)
1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构建方面的现状
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构建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一方面因为在企业起步方面,我国的大部分企业起步较晚。再则,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整体来说都滞后于发达国家,信息化的理念也不够先进。因为国内企业的大环境的不重视,构建信息系统相应的人才也存在着匮乏的现象。人才的匮乏使那些想要顺应潮流、进行改革的企业在实操的过程中缺乏专业人才的助力,层层困难导致计划的搁浅。而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打击了企业改革的积极性,反过来又阻碍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谁能掌握核心人才,谁就能掌握核心科技,在市场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说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不容小觑。一个企业要想实现现代化,首先就应该建立一套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减少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人力支出,将人才安排到更重要的部门中去,还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社会人才需求,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深度融合典型企业,聘请资深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资源系统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人才资源培养模式。围绕地区经济,依托行业企业,分析人才资源方面的具体的需求,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岗位方面的能力分析,确定计算机网络人才的能力培养要求以及素质规格。使专业能较宽范围地就业于单位计算机网络相关岗位。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网站规划与开发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等专业群的建设。适应市场需求,改造和创办新专业,为地区经济和企业、行业的发展服务。
3构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主要方法
3.1准备所需的硬件资源
准备好充足的预算,购买计算机人力资源系统构建的相关硬件,创建系统硬件所需环境,进行客户端站点的确认,网络环境的配置、调试等,然后安装相关软件。
3.2筛选、汇总企业员工和企业客户的相关资料
员工从进入企业开始就会自带大量的资料,比如户籍信息、学历信息、工作经验信息等,在录取员工之后还要增加他的职位信息、贡献信息、工资信息、福利信息等大量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筛选,并统一化信息的编辑方式然后进行校对、输入。另外还有企业的客户信息,比如客户的基本资料、与本企业的合作资料、项目跟进情况、支出以及收入方面也都要进行一定的筛选、分析、汇总。
3.3了解企业需求,明确企业发展程度,科学规划建设过程
有的企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正是大量招收人才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所收简历的筛选,对员工基本信息、学历信息的整合,对已经招收的员工的入岗培训,对员工薪资福利的分配等。有的企业处于发展中阶段,既要招收新人,对新人的基本信息进行汇总整合,又要对老员工的信息进行管理。有的企业处于成熟阶段,这时候信息管理的侧重点就在于对老员工的能力管理。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信息系统的构建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且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转变,对信息管理的系统构架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同时,也要根据企业具体需求的不同,对信息平台的构建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前瞻性的眼光也很重要,在明确企业需求的基础之上,合理设计方案,对设备、人员进行配置。
3.4依托企业现有的手段优势,拓展建设空间
现在企业相对发展成熟的手段是电子商贸手段,企业可以整理电子商贸平台搭建成功的经验,将这些经验、方法运用到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搭建当中去,合理分配建设投入,更可以吸取之前搭建电子商贸平台中的失败教训,有效避免人力资源信息建设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3.2大多数患者经过宣教后还是能理解临终关怀并愿意接受
通过本调查发现,大多数患者经过宣教后还是能理解临终关怀并愿意接受,需求率有所提高,虽然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本次调查的样本量偏少有关,但仍然可以说明临终关怀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相对较好的临终方式,说明医院能先向患者解释临终关怀的含义,让他们知道有这样一种人性化的方式去安置他们的亲人,相信很多家属都乐意去做这样一件事。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加强临终关怀服务宣教工作。
3.3医院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主要场所
影响临终关怀的因素也有很多,并不是患者愿意接受临终关怀,这项服务就能完美呈现出来的,每个人都应当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实行。患者自己也有权利来选择是否接受临终关怀。这项临终服务对医院自身整体素质要求在提高,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由于人力物力有限制,可能不能完美地去落实这样的服务。从患者提交上来的问卷调查分析来看,大部分患者选择医院来进行临终关怀,三级、二级、一级医院患者选择率分别是10%、8%、4%,而选择家庭、社区、单独的专业机构均低于2%,甚至为零。提示患者还是相对信任医院,可能由于病人住在医院相对来说,家属和病人都比较安心。但对医护人员的压力也会增大,因为临终关怀需要乐观、有强大内心的医护人员,医护工作者心态将会很大程度影响患者的心情。
参考文献:
[1]陈诗,李惠玲,刘璐,等.医院等级与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识和态度的关系[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6):429-434.
[2]黄晓蕾,张亚茹.临终癌症患者家属需求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14,8(32):7268-7269.
[3]赵晓婕,杨逸,吴啊萍.晚期癌症患者对临终关怀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5,30(9):27-30.
[4]孙瑛莹,张明芳.浅谈对老年患者的临终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36):344-345.
关键词:食品安全 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客户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依靠传统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食品安全服务管理的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提高服务管理效率,为食品生产企业、政府部门及消费者提供更加及时可靠的服务,为食品安全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对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和研究,整合、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共享,为新形势下的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构建一个合理、科学信息共享的平台具有积极意义。
1.构建食品安全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
本文研究食品安全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和基于C/S和B/S模式的食品安全NMIS的网络建设,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原则和步骤,重点研究食品安全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模块设计、数据库和模型库设计、人机交互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等。同时也探讨C/S和B/S模式在本系统应用中的优缺点、先进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和编程技术、构建食品安全网站的ASP技术等。在系统分析部分,结合客户服务管理学的知识论述如何完善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结合企业服务管理知识以及信息系统建设成功案例提出食品安全业NMIS的实施步骤和成功策略,再从客户服务管理学和技术经济学的角度定性、定量分析实施本系统的经济效益。
2.构建食品安全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方法
本系统设计一般由服务管理中心负责,集中了管理中心办公室、数据中心、客户服务部等。因此,为了数据能被安全地管理和访问,这些科室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自成网络。基于C/S和B/S模式的系统平台和应用软件设计,C/S和B/S两种模式各有其特点和不足,C/S模式安全性高、交互性强、处理数据量大、数据查询灵活,但是费用高,开发和维护复杂,而B/S模式简化了客户端,降低了成本,也是未来MIS软件的发展方向,但是它对安全性要求很高,交互性不强。因此,本系统在安全性和交互性不高的地方使用B/S模式,其他地方使用C/S模式,通过分析,我们在管理、数据、客服采用C/S模式,对综合查询、联合检索、中心网站采用B/S模式。
本系统总体设计采用分模块开发的原则,即一个模块为一个系统,这样,各单位只需安装本单位所需的模块即可,但是子系统都采用同一个数据库,这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应用系统既体现了数据共享、系统集成的原则,又灵活地适用不同的单位。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对数据的处理全部采用“在线”的方式。同时,管理中心对系统内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编码,这样每一种数据在各个系统中都有唯一的编码,每一个编码都对应着一种食品或者食品相关的环节,这样随着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更加有效地对数据进行管理。同时,本系统将对所有数据信息分两个表存储:数据基本信息和数据库存信息,最终形成一个最核心的数据文件清单。
3.构建食品安全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环节
食品安全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采用行业标准相关的制度,该系统包括管理、数据、客服和数据分析报表,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管理、数据处理、客户服务管理、数据报表输出等。其中,在数据表中用Submit_Tag字段表示核心的数据文件清单,系统采用定时器的方法,随时查看数据表内容以判断食品安全网络服务管理信息。
值得重视的是,客服管理系统与数据分析管理系统的设计严格以两个标准、两个定量原则对数据进行分析,做到分析标准化、输出标准化、数据加工定量等。管理层领导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通过对以上系统数据的归纳、分析提供出反映数据的合理走向,为领导作决策提供必要的数字数据信息。
4.构建食品安全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
食品安全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性设计,可以有效地保护数据库,防止不合法的访问和破坏。基于B/S模式的并与互联网相连的地方采用防火墙技术,而内部系统采用三层安全体系:首先是整个系统登陆服务器用NT认证,NT对每个登陆用户进行管理;其次为数据库安全管理,SQL Sever2000 Enterprise Manager可以对数据库加密,可以设置各个用户对数据库中表、视图、列、存储过程的访问;最后为应用程序安全管理,每一个系统都包含权限的设置,只允许相应的人员执行相应的功能。
食品安全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前台开发采用Sybase的PowerBuilder 9.0,它可以迅速开发出界面美观、适用的应用程序,强大的DataWindow编程大大地缩短了程序开发周期。系统的所有对数据库的修改、插入、删除采用事务处理和存储过程,使系统运行效率大大提升。系统全部实现并投入运行后必将对食品安全在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客户服务管理手段上带来新的革命, 可以引导人们对食品的理性消费行为,又可以消除人们对食品不安全因素的顾虑并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信息的知情权,并促进食品安全管理的信息化,进而加快整个食品安全信息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冯伟兴,王科俊.食品安全系统的信息管理与实现.应用科技,2004,5.
[2]李润娥,黄达武.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MIS系统开发.中山大学学报,2001,40.
[3][美]W.H.I n m o n,著.王志海等译.客户管理数据库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政府部门及消费者提供更加及时可靠的服务,为食品安全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对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和研究,整合、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共享,为新形势下的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构建一个合理、科学信息共享的平台具有积极意义。
1.构建食品安全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
本文研究食品安全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和基于C/S和B/S模式的食品安全NMIS的网络建设,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原则和步骤,重点研究食品安全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模块设计、数据库和模型库设计、人机交互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等。同时也探讨C/S和B/S模式在本系统应用中的优缺点、先进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和编程技术、构建食品安全网站的ASP技术等。在系统分析部分,结合客户服务管理学的知识论述如何完善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结合企业服务管理知识以及信息系统建设成功案例提出食品安全业NMIS的实施步骤和成功策略,再从客户服务管理学和技术经济学的角度定性、定量分析实施本系统的经济效益。
2.构建食品安全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方法
本系统设计一般由服务管理中心负责,集中了管理中心办公室、数据中心、客户服务部等。因此,为了数据能被安全地管理和访问,这些科室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自成网络。基于C/S和B/S模式的系统平台和应用软件设计,C/S和B/S两种模式各有其特点和不足,C/S模式安全性高、交互性强、处理数据量大、数据查询灵活,但是费用高,开发和维护复杂,而B/S模式简化了客户端,降低了成本,也是未来MIS软件的发展方向,但是它对安全性要求很高,交互性不强。因此,本系统在安全性和交互性不高的地方使用B/S模式,其他地方使用C/S模式,通过分析,我们在管理、数据、客服采用C/S模式,对综合查询、联合检索、中心网站采用B/S模式。
本系统总体设计采用分模块开发的原则,即一个模块为一个系统,这样,各单位只需安装本单位所需的模块即可,但是子系统都采用同一个数据库,这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应用系统既体现了数据共享、系统集成的原则,又灵活地适用不同的单位。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对数据的处理全部采用“在线”的方式。同时,管理中心对系统内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编码,这样每一种数据在各个系统中都有唯一的编码,每一个编码都对应着一种食品或者食品相关的环节,这样随着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更加有效地对数据进行管理。同时,本系统将对所有数据信息分两个表存储:数据基本信息和数据库存信息,最终形成一个最核心的数据文件清单。
3.构建食品安全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环节
食品安全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采用行业标准相关的制度,该系统包括管理、数据、客服和数据分析报表,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管理、数据处理、客户服务管理、数据报表输出等。其中,在数据表中用Submit_Tag字段表示核心的数据文件清单,系统采用定时器的方法,随时查看数据表内容以判断食品安全网络服务管理信息。
值得重视的是,客服管理系统与数据分析管理系统的设计严格以两个标准、两个定量原则对数据进行分析,做到分析标准化、输出标准化、数据加工定量等。管理层领导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通过对以上系统数据的归纳、分析提供出反映数据的合理走向,为领导作决策提供必要的数字数据信息。
4.构建食品安全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
食品安全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性设计,可以有效地保护数据库,防止不合法的访问和破坏。基于B/S模式的并与互联网相连的地方采用防火墙技术,而内部系统采用三层安全体系:首先是整个系统登陆服务器用NT认证,NT对每个登陆用户进行管理;其次为数据库安全管理,SQL Sever2000 Enterprise Manager可以对数据库加密,可以设置各个用户对数据库中表、视图、列、存储过程的访问;最后为应用程序安全管理,每一个系统都包含权限的设置,只允许相应的人员执行相应的功能。
食品安全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前台开发采用Sybase的PowerBuilder 9.0,它可以迅速开发出界面美观、适用的应用程序,强大的DataWindow编程大大地缩短了程序开发周期。系统的所有对数据库的修改、插入、删除采用事务处理和存储过程,使系统运行效率大大提升。系统全部实现并投入运行后必将对食品安全在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客户服务管理手段上带来新的革命, 可以引导人们对食品的理性消费行为,又可以消除人们对食品不安全因素的顾虑并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信息的知情权,并促进食品安全管理的信息化,进而加快整个食品安全信息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冯伟兴,王科俊.食品安全系统的信息管理与实现.应用科技,2004,5.
[2]李润娥,黄达武.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MIS系统开发.中山大学学报,2001,40.
摘要:随着金融会计信息系统进入网络化时代,由于黑客病毒等因素造成各类电子信息文件篡改,严重地破坏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对金融会计信息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构建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从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含义出发,分析对网络条件下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提出如何建立全方位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框架。
关键词: 会计信息系统;系统安全体系;金融会计
一、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含义
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是指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网络环境,包括两部分:一是金融企业内部网络环境,即内网,通过组建金融企业内部网络结构实现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二是国际网络环境,即通过互联网使金融企业同外部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也可以说是基于内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即金融企业的内联网和互联网连接,为金融企业内各部门之间,金融企业与客户、税务、审计等部门之间建立开放、分布、实时的双向多媒体信息交流环境创造了条件,也使金融企业会计与业务一体化处理和实时监管成为现实,原来封闭的局域网会计信息系统被推上开放的互联网世界后,一方面给金融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会计与业务一体化处理和实时监管的优越性,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系统的分布式、开放性等特点,其与原有集中封闭的会计信息系统比较,系统在安全上的问题也更加突出,互联网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性更大。
二、当前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一)金融会计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金融企业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安全管理组织体系,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安全设计方面缺乏总体考虑和统一规划部署,各系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规划建设,技术要求不规范,技术标准各异,技术体制混乱。国家标准制定严重滞后,法律法规不能满足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现行计算机安全法律法规不能为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提供完整配套的法律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法律漏洞、死角和非一致性。
(二)网络金融会计信息数据不安全
网络金融会计数据是记录在各种单、证、账、表原始记录或初步加工后的会计资料,它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经营成果,对外具有较高的保密性,连接互连网后,会计数据能迅速传播,其安全性降低,风险因素大大增加,网络金融会计的信息工作平台是互联网,在其运作过程中,正确性、有效性会受到技术障碍的限制和网络与应用软件接口的限制,如网络软件选配不合适,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没有及时升级,或安全配置参数不规则,网络线路故障导致工作站瘫痪、操作失误等,系统间数据的大量流动还可能使金融企业机密数据无形中向外开放,数据通过线路传输,某个环节出现微小的干扰或差错,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互连网结构的会计信息系统,由于其分布式、开放性、远程实时处理的特点,系统的一致性、可控性降低,一旦出现故障,影响面更广,数据在国际线路上传输,数据的一致性保障更难,系统恢复处理的成本更高。
(三) 网络金融信息泄露导致金融会计信息失真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己经成为金融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本,甚至决定了金融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成败。而金融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是对金融会计信息处理的基本要求。由于金融会计信息是金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全面的反映。金融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仅关系到金融会计信息系统,还影响到金融企业管理的其他系统,目前利用高技术手段窃取金融企业机密是当今计算机犯罪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构成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重要形式。其主要原因:一是电信网络本身安全级别低,设备可控性差,且多采用开放式操作系统,很难抵御黑客攻击;二是由于电信网络不负责对金融企业应用系统提供安全访问控制,通信系统己成为信息安全的严重漏洞,但许多金融企业对此未加以足够重视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受到侵害,造成了信息的泄露,使金融会计信息失真。
(四)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存在安全威胁
目前金融企业计算机已广泛联网,这是金融企业扩大业务范围,实现信息共享的必然结果。由于网络分布广,不容易集中管理,许多系统又是在存在安全漏洞与威胁的环境下工作的,不法分子可以在网上任意地点攻击,使金融企业不知不觉中被偷盗资金或泄露机密。金融企业经营的资金,不法分子作案得逞就能弄到金钱,因此其已成为犯罪分子攻击的主要目标,且作案手段繁多,方法越来越高明。作案分子有以下三类: (1)内部人员作案。金融企业内部人员熟悉金融企业业务和金融企业会计软件的薄弱环节与漏洞,若禁不住金钱的诱惑,就会铤而走险,钻制度不严的空子,利用合法身份或明或暗或用高科技手段作案,侵吞国家资产或非法转移客户存款。( 2)外部攻击。外部攻击具有作案地点广泛、案情复杂且作案手段日趋技术化、智能化等特点,给金融企业及客户造成巨大损失,跟踪与破案难度很大。(3)内外勾结作案。犯罪分子利用金融企业管理上的漏洞与松懈,内外勾结,冲破重重关卡联合作案。此类攻击后果尤为严重,风险最大。
三、构建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思路与方法
采用现代信息系统实用安全概念、安全防护、安全检测、安全反应是构成计算机安全管理的核心环节,各个环节形成循环密切相关。构建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关键在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完善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技术法规、标准和制度体系建设
加快标准规范和制度体系基础工作步伐,统
筹规划、结合国家和行业监管部门,重点加强电子支付及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测评、准入、认证等相关技术法规与标准。密切结合金融企业信息化发展实际,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加紧建立和不断完善集中式数据中心运营规范和制度体系,加强网络金融会计信息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逐步实现一个岗位一项制度,全面落实“让标准说话,按制度办事”的信息安全管理准则。
2、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的控制
建立金融会计信息物理安全控制,主要有三种关键技术:第一种是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一组基于互联网和金融企业内联网之间的访问控制系统,它充当屏障作用,保护金融企业信息系统(内联网)免受来自互联网的攻击。防火墙由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它执行安全管理措施,记录所有可疑事件。防火墙产品主要包括过滤型和应用网关型两种类型。所有互联网与金融企业内联网之间的信息流都必须经过防火墙,通过条件审查确定哪些内容允许外部访问,哪些外部服务可由内部人员访问。因此,防火墙以限制金融会计信息的自由流动为代价来实现网络访问的安全性。第二种是反病毒技术。在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及相应的技术手段与措施。如采用基于服务器的网络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追踪病毒等等。第三种是备份技术。备份是防止网络环境下金融会计信息系统意外事故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它包括硬件备份、系统备份、会计软件系统备份和数据备份四个层次。
3、构建金融会计信息保密的安全体系
(1)建立用户分类安全控制体系。在金融企业内部,不同的信息使用者,由于他们的身份不同,以及他们对获取的会计信息要求也不同,因而有必要对这些用户进行分类,以保证不同身份的用户获取与其身份及要求相符的会计信息。对用户分类是通过对用户授予不同的数据管理权限来实现的,一般将权限分为三类即数据库登录权限、资源管理权限和数据库管理员权限等。只有获得了数据库登录权限的用户才能进入数据库管理系统,才有可能进行数据的查询,以获取自己所需的金融会计数据或金融会计信息,但其不能对数据进行修改。而拥有数据管理权限的用户除了拥有上述数据访问权限之外,还可拥有数据库的创建、索引及职责范围内的修改权限等。至于拥有数据库管理员权限的用户他将有数据库管理的一切权限,包括访问其他用户的数据,授予或收回其他用户的各种权限,完成数据的备份、装入与重组以及进行系统的审计等工作。但这类用户一般仅限于极少数的用户,其工作带有全局性和谨慎性,对于金融会计信息系统而言,会计主管就可能是一个数据库管理员。
(2)建立金融会计数据分类安全体系。虽然对用户进行了分类,但并不等于一定能保证用户都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访问相关金融会计数据,这是因为同一权限内的用户对数据的管理和使用的范围是不同的,如金融会计工作中的凭证录入员与凭证的审核人员,他们的职责范围就明显地限定了其对数据的使用权限。因此,数据库管理员就必须根据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分类功能,将各个作为可查询的金融会计数据逻辑归并起来,建立一个或多个视图,并赋予相应的名称,并把该视图的查询权限授予相应的用户,从而保证各个用户所访问的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会计数据。
(3)建立会计数据加密安全体系。普通的保密技术能够满足一般系统的应用要求,只是通过密码技术对信息加密,是安全的手段。信息加密的核心是密钥,密钥是用来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一种算法。根据密钥的不同,可将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加密体制、非对称加密体制和不可逆加密体制三种。对一般数据库来说是较为有效的,但是对金融会计信息系统来说,仅靠普通的保密技术是难以确保金融会计数据安全的。为了防止其他用户对会计数据的非法窃取或篡改,为防止非法用户窃取机密信息和非授权用户越权操作数据,在系统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所有数据都进行双层加密。即第一层加密采用标准SSL协议,该协议能够有效地防破译、防篡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加密协议;第二层加密采用私有的加密协议,该协议不公开、不采用公算法并且有非常高的加密强度。两层加密确保了会计信息的传输安全,从而保证金融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4、建立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制订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金融企业正常的金融服务和金融秩序,提高金融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故障时,将系统中断时间、故障损失和社会影响降到最低,应急预案的核心是建立应急模式下的业务处理流程,详细阐述应急模式的操作步骤,建立相应的事后数据补录和稽核制度,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规定:系统应用部门发现信息系统故障,应及时通知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应立即通知计算机中心;计算机中心应立即着手查明故障原因,预计系统修复时间,并通知相应部门负责人;若暂时不能修复(超过15分钟),应向安全领导小组报告,由金融企业领导确定是否启动紧急预案;紧急预案启动后,计算机中心应通知各相关部门,启动紧急预案中相关的应急措施;在故障消除后,计算机中心应立即通知各应用部门,并报告安全领导小组,请求结束应急预案的实施;事后计算机中心应将详细的故障原因和处理结果报有关领导。
建立健全网络金融会计信息安全检查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依据业已确立的技术法规、标准与制度,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检查工作,确保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落到实处。建立责任通报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按规定处罚相关责任人,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和隐患,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在开展合规性检查的同时,应综合运用检测工具,明确安全控制目标,加强深度的专项安全检查工作,保证检查工作的针对性、深入性和时效性。
总之,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侵害,使得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对策,以确保系统具有信息保密性、身份的确定性、不可否认性、不可篡改性、可验证性和可控制性。
参考文献:
[1]周慧.《商业银行电子化的风险控制》.《金融与保险》,2003第9期
[2]乔立新、袁爱玲、冯英俊.《建立网络银行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系统的策略》.《商业研究》,2003年第8期
[3]刘昊.《论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及其控制》.《新金融》,2003年第1期
[4]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会计研究》,2003年第10期
[5]刘贵栓.《金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探析》,《经济师》,2003年第1期
[6]张金城.《计算机会计信息失真风险防范》,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7] 谢赞恩.《中国金融信息化二十年》,《互联网周刊》, 2004年第3期
[8]顾浩.《中国金融企业信息化任重道远》.《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