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应急物流体系范文

应急物流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应急物流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应急物流体系

第1篇:应急物流体系范文

摘 要 随着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加大,构建高效完善的应急物流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以舟曲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为背景,从泥石流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泥石流发生情况下的,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缺陷。并对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泥石流 应急物流体系 对策

一、引言

我国是受泥石流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泥石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0亿。因此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泥石流灾害的研究与减灾,并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专门人员从事这一工作,在泥石流综合减灾技术和泥石流的预测预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泥石流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是指针对泥石流的发生和救援进行及时有效处理的一种应急物流方案。目前我国对于泥石流应急物流体系的研究和构建相对滞后,部分研究也仅仅限于从地质方面讨论了如何预防泥石流的发生,缺少从物流体系方面进行应对的方法和措施。

二、泥石流爆发的特点

1.季节性:我国泥石流的发生主要实在连续多雨的夏秋季节,因此泥石流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川滇等西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9月,这也是泥石流的多发季节。而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8月,尤其是7、8两个月降雨集中,强度大,是西北地区泥石流的多发季节。

2.集中性:据统计,西北和西南地区的90%以上的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在7、8这两个月。由于这两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一般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在连续降雨之后易导致山体的土质和岩层变松,从而诱发泥石流。

3.周期性:由于泥石流的发生受暴雨、洪水、地震的影响,而暴雨、洪水通常会周期性地出现。因此,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的活动周期大体相一致。当暴雨、洪水两者的活动周期相叠加时,常常形成泥石流活动的一个。

三、我国目前泥石流应急物流体系的缺陷

1.起步晚,重视不够。国外关于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研究最早起于1971年,我国开始关注应急物流体系是在2003年我国爆发SARS疫情时。而我国近年对应急物流体系的研究和建设主要是在洪水、地震、暴雪等方面,对于泥石流应急物流系统的建立显得重视不够,在面对强泥石流灾害时,更突显了泥石流应急物流体系的不足和缺点。特别是,2010年8月舟曲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缺少专门的救援设备,间接给救灾造成了不利影响。灾后据统计这次泥石流共造成1456多人死亡,496人失踪,经济损失4亿元。

2.专业救援人员缺乏。对于及时的降低伤亡的人数,减少造成的损失,不仅需要动员广大群众的参与,同时专业的救援人员更是必不可少。而我国目前在灾害救援队方面的建设,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救援队,但人数相对较,在应对重大的泥石流灾害时专业人员缺乏,明显不能满足救援任务的需求。

3.救援规划方案模糊。在泥石流灾害发生后,针对泥石流发生地区的特点,尽快的制定详细的救援方案,对运输物资的筹备、运输车辆的派用和人员的调度作出合理的安排,既能够节约救援的时间又能降低灾害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在这方面还不能进行合理的规划,往往在灾害发生后,由于事先规划不合理,导致车辆拥堵,救援的通道不畅,延缓了的救援的最佳时间。

四、泥石流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的对策

1.及时监控,及时报告。对于泥石流发生之后,抓紧对周边地区的人员和物资进行转移。同时,要对泥石流的规模、流速及时地进行报告,对其造成的堰塞湖进行严密监测,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专业人员的意见对堰塞湖的威胁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然后,对于高危堰塞湖进行疏导和分流,防止二次泥石流的发生,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2.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泥石流的发生后要求应急物资要及时到位,援救人员及时到达、信息网络时刻畅通和车辆设备及时出发,这在很大程度上要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保证救援的及时高效、有条不紊。同时也要借鉴地震的救援措施,尽快建立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系统,分派好各部门的救援任务,并展开各个救援队的合作救援,提高援救的效率(如图1)。

3.突破常规的救援模式。通常情况下,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其携带的石块和泥土会将通向灾区的道路严重堵塞,而大型的挖掘设备短时间内无法到达通过,这就要求突破常规的救援模式,开发出一种轻便灵活、体积小、动力大的挖掘设备,保证对道路的淤积物的快速清理。在这次舟曲滑坡泥石流灾害中,由于淤积物不能承受大型的挖掘设备的重量,一度使救援陷入僵局,不得不从外地运送钢板进行道路的铺设,进度非常缓慢。因此,在这情况下,小型的设备可能更具有救援优势。

4.做好灾后疫情的防治。灾后由于生存条件和环境的恶化,极易引发严重的疫情灾害。因此在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中,应当着重突出救援中的卫生安全,经常进行消毒和疫情的监控,防止疫情的发生蔓延,即使有疫情发生也要尽可能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结束语

就我国当前的泥石流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尚没有针对性的专门研究,这表明了我国对常见的泥石流灾害缺乏足够的重视,当灾害发生后套用其他地质灾害的救援模式,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今后我国对泥石流灾害的应急体系的救援,一方面应从当前的地质灾害和国外救灾的实践中借鉴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对以往的救灾实践进行总结并探索方法,从最大程度上降低泥石流灾害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损失,争取建立完善的泥石流应急物流救灾体系。

参考文献:

[1]崔鹏,刘世健.中国泥石流监测预报研究现状与展望.自然灾害学报.2000(5).

[2]孙悦.自然灾害挑战应急物流体系.现代物流.2009(2).

第2篇:应急物流体系范文

关键词: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体系;协调运作

应急物流是指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紧急事件发生后,能够提供应急物资,将灾害产生的影响和破坏降至最低。应急物流体系针对于应急物流建设情况,形成一整套的发展体系,保证应急物流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我国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较为严重,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加上受到恶劣天气影响,或是其他因素影响,导致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几率相对较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并对现有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缺陷予以完善,提升应急物流体系的智能化水平,是防控重大自然灾害,降低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的关键举措,在实际工作当中,必须对这一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应急物流特征分析

应急物流建设主要针对于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紧急事件,其特征与紧急事件特点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关于应急物流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下面分析中看出:

1.突发性

应急物流主要针对于自然灾害等紧急事件,而这些紧急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应急物流同样具有这样的特征,它需要根据自然灾害等紧急事件的具体情况,快速制动,能够在紧急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为受灾地区提供物资支援,从而对灾害产生的危害进行降低,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随机性

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征,这就导致应急物流发展过程中,随机性较强,它需要很对于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人们在对自然灾害预防过程中,只能够对自然灾害进行防控,但是无法对灾害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发生形态进行把握。例如在汶川地震爆发之前,专家们虽然预感到了地震,但是却无法准确认定,从而导致汶川地震发生后,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在进行抗震救灾过程中,面临着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需要结合灾区情况,进行物资供应。这种情况下,随机性较大,也给应急物流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紧急性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并且重大自然灾害具有持续性的特征,在进行救援过程中,必须对这一问题予以较好的把握。应急物流针对于重大自然灾害的特征,必须尽最大可能地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这就需要应急物流能够在第一时间运输现场,从而对灾区人民进行有效救助。从这一点来看,应急物流紧急性较强。

4.多主体性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过程中,人们在抗震救灾时,不单单包括了政府机关,还涉及到了医院、社会、普通民众等多个方面。汶川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全社会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对其进行了救助。可见应急物流建设,需要对其多主体性的特征予以把握,从而对救援物资进行有效整合,能够快速地运输到救援现场。

5.经济性较弱

应急物流建设,主要考虑到了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a损失,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应急物流具有紧急性的特征,其必须快速制动,这就使其对物质价格的考虑降低,以时间作为主要考虑点。

二、当下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急物流预案欠缺考虑,在实际抗震救灾过程中,组织系统的能动性较差,导致物流资源整合面临一定的困难,限制了应急物流体系的功能和作用。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尚未建设健全的应急物流预案

在对重大自然灾害处理过程中,我国会成立暂时性的指挥组织,并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制定相应的救援方案。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暂时性的指挥组织建设完成后,需要对灾区情况进行考虑,并且进行物资采购过程中较为仓促,导致物资运输效率降低,不利于快速地进行救灾,势必会导致灾害区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较大的问题出现。同时,应急物流建设缺乏预案,导致物资采购的成本相对较高,可能导致资金浪费的现象存在。缺乏应急物流预案建设,无法对应急物流体系的功能进行发挥,导致应急物流体系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时,快速制动能力较差。

2.并未充分关注组织系统的作用

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过程中,临时救援组织的重视度较高,缺乏对常设机构作用的关注,导致在救灾时,原有的组织结构作用未得到发挥,可能影响到组织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应急物流组织系统缺乏有序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的独立性较强,彼此之间缺乏有效联动,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3.分配渠道限制急救作用的发挥

在进行赈灾物资分配过程中,分配渠道较多,导致配送效率较低,从而使应急物流体系的作用未得到较好的发挥。同时,多渠道的物资配送体系应用,导致调配的秩序较为混乱,使得调配成本增加,调配效率降低,给应急救灾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4.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化程度较差

智能化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过程中,信息系统的功能性未得到发挥,人工管理模式仍占据主要地位。面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由于忽略信息系统管理的效率性,导致应急物流管理存在着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难以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协调,无法发挥资源最大化配置优势。

三、面向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分析

面向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要注重把握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对于应急救灾的重要性,能够做好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和监控,并能够对灾害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为救灾工作提供有效指导。同时,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应该关注于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能够使相关信息进行告诉传递,从而为应急救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1.组织体系建设

在进行应急救灾过程中,组织体系建设工作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从而使组织效率得到较好的提升,能够形成统一指挥和统一领导的应急组织模式,能够对应急救灾问题进行较好的解决。应急组织体系建设,要注重对各个方面的力量进行协调,能够构建一个权威性较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组织协调体系,能够对应急救灾工作进行统一的指导,保证应急救灾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组织体系建设,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第一,构建应急物流预警办公室,这一办公室的决策机构为各级国家政府。各级国家政府在应急预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各个部门的职责,能够对重大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监控,一旦发生险情后,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保证应急物资供应工作能够更加及时、可靠。

第二,构建完善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能够对应急物资运输救灾地区进行有效指挥,保证物资快速运达,以降低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应急物流指挥中心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下设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公室、应急物资配送管理办公室、信息管理办公室,保证组织协调体系能够快速制动,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就应急救灾工作进行较好的协调,从而对灾情进行有效控制。

第三,构建完善的组织协调运行机制。运行机制完善,可以从建立一种由上而下的运行机制:国家组织协调机构--省级组织协调机构--市级组织协调机构--县级组织协调机构,国家组织协调机构对省级组织协调机构进行控制,省级对市级进行控制,市级对县级进行控制,这种层层控制的运行机制,可以使各个部门在进行物资运输和救灾管理过程中,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储备体系建设

结合应急物流体系的发展特点来看,其具有紧迫性和随机性的发展特征,为了保证快速地针对于灾区情况进行救灾工作,需要对应急物流储备体系建设工作予以把握。这一过程中,要注重预知性,能够对灾情进行分析,并结合预先储备、临时采购、接受援助的发展原则,保证物资获取快速、高效。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需要设置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应急物资采购中心和应急物资接收中心三个部分,各个部分的职能需要明确化,以保证其在应急救灾过程中,功能和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

(1)应急物资储备中心

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建设,主要针对于储备物资进行管理和储存。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会根据可能发生的灾情情况,进行日常的物资储备,一旦在发生灾情后,能够派上实际用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建设,要注重提升物资储备规模,改变原有的规模小、来源单一的问题,使救灾物资准备更为丰富,以满足救灾发展需要。

(2)应急物资采购中心

应急物资采购中心的建设,针对于应急物资储备中心而言,当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存在救援物资不足的情况,需要根据储备计划和实际情况,事先进行物资采购。同时,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启动紧急采购程序,保证物资采购能够具有较好的效率性,并且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预知性和预防性特征。

(3)应急物资接收中心

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应急物流储备体系建设不单单需要考虑到常规的物资储备和物资采购,也需要对救灾过程中的社会各界捐助物资进行较好的接收。应急物资接收中心的建设,针对于接收的物资进行快速分拣、分级、包装等工作,保证接收的物资能够快速地运输到灾区。

除此之外,在进行物流储备中心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以中央政府作楹诵模各个地方政府进行辅助,保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同时,在进行物流储备中心建设时,要注重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其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投入到救灾工作当中。

3.信息化建设

加强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应急物流系统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关键。在应急物流信息化建设时,要注重对原有的物流运输体系进行优化,加强对物流运输的智能化管理,从而满足救灾实际需要。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化建设,要注重对GPS系统和遥感系统进行应用。GPS系统主要包括了主服务器、路由器、用户三个部分;遥感系统涉及到了GIS服务器、服务器、防火墙三个部分。GPS系统和遥感系统需要结合,对网络进行利用,保证数据信息有效的传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了日常管控、决策辅助、信息基础、重大危险源控制等系统,以提升应急物流体系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化建设,要注重对物流配送体系进行优化,从配送线路优化、配送内容优化、配送资源优化三个方面进行考虑,提升物资运输的效率,使救灾物资快速抵达救灾现场。

四、结束语

面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要注重把握组织结构建设、储备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保证应急物流体系能够快速制动,降低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危害。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关系到了应急救灾过程中,能否对灾情信息进行快速获取,并根据灾情信息,快速地进行应急物资运输,保证灾区人们能够得到物资,维持正常的生活。同时,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要注重对信息技术进行利用,提升应急物流体系的智能化发展水平,以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

参考文献:

[1]黄晓凤,孙丹.面对自然灾害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运作体系的完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05:58-59.

[2]田昊.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体系构建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0,01:96-97.

[3]程琦.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运作[J].理论月刊,2010,04:87-89.

第3篇:应急物流体系范文

[关键词]应急物流 风险 风险评估

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在突发性很强的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需要大量的应急物流活动,解决和处理突发事件及其带来的损害,以免灾害变成灾难。

自2003年“非典”爆发以来,我国开始重视应急物流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国家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对应急管理的研究也进入了实证分析的阶段。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目前,我国的应急物流体系在组织协调、供应链结构优化等方面取得了进展,有效的缩短了应急响应时问,降低了社会成本。以往这些应急物流虽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是采用风险分析研究少见,本文从风险的视角研究应急物流的风险评估体系。

一、应急物流风险评估体系构建

应急物流风险是指应急物流运作过程中在规定的费用、进度和技术等约束条件下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离, 包括所有风险事件及其相互关系, 是风险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

应急风险评估体系由应急物流风险识别、应急物流风险估算和应急物流风险对策组成。其中,应急物流风险识别主要阐述事件发生环境、原因及事件特征,是判断风险和风险对策的前提;应急物流风险估算主要是根据根据风险识别中的内容,通过估算模型,定量或定性估算事件发生的强度、后期发生概率及事件损失等后果,是风险评估体系的核心与重点;应急物流风险对策主要是回答如何通过应急物流使物资安全、快捷、有效达到指定区域,以及为决策者提供权衡风险的大小,做出物流方案,是降低应急物流风险的科学依据。

二、应急物流风险识别体系构建

风险识别体系构建是应急物流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的第一阶段,主要由事件种类、事件原因和事件特征三部分构成。

1.事件种类

对突发事件的分类,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其给出了不同的划分方法。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应急物流按照突发性事件所发生的领域,可以分为三类:突发自然灾害、突发疫情和突发社会危害。

(1)突发自然灾害,主要包括火山、地震,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如汶川大地震、2008年雪凝自然灾害,印尼海啸等。

(2)突发疫情。突发疫情可分为人群疫情和动物疫情,人群疫情主要是由细菌、病毒等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所引发,如2003年的SARS病毒、2009年的甲型HINI流感等;动物疫情主要是病害对动物造成危害所引发,如2001年英国爆发的口蹄疫、2004年我国爆发的禽流感等。

(3)突发社会危害。突发社会危害包括突发事故灾难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其中,突发事故灾难包括重大交通事故、生产事故、公共设施及设备事故等,如山西煤矿事故、丰田“召回门”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等,如美国的“9•11”事件、俄罗斯地铁爆炸案等。

2.事件原因

尽管突发事件总是通过偶然的形式出现,令人难以预料,措手不及,但实践表明在这种偶然性背后,总是潜藏着深刻的必然性,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在这些突发事件中,有难以驾驭的自然灾害易于造成突发事件,有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因素易于导致突发事件,有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易于诱起突发事件,有群众思想觉悟的差异易于产生突发事件,也许是其中一个因素所造成的,更有可能是多个因素造成的。

3.事件特征

突发事件的形式和种类很多,而且几乎每一次事件的发生,由于环境和原因各异,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对突发事件给出以下的特征描述:突然性主要考虑事件发生事件;社会性主要考虑影响群众切身利益及影响;经济性主要考虑经济损耗;危害性主要考虑对道路交通等救援渠道的损害。

三、应急物流风险评估体系

1.评估体系建立原则

指标体系构建是应急物流风险评估体系的基础。根据突发事件的特征与原因,在设计应急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时,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系统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选取有代表性并能反映应急物流风险本质特征的指标。系统性与代表性的结合使得所选指标能够便于操作,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能基本反映应急物流风险的实际情况。

第二,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应急物流风险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确保评价结果合理的基础。对于指标的涵义、内容等也必须科学明确,删除意义较小的指标,确保应急物流风险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另外,也要考虑到该指标体系在现实条件下的可操作性。设置的指标应当简洁实用、意义明确,为研究应急物流的风险及其抗风险能力提供依据。

第三,独立性与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在选取应应急物流风险指标体系时,要尽量选择那些具有独立性的指标,删除具有明显相关性的指标。选取的应急物流风险指标体系应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上具有可比性,指标的范围以及同一指标上的定义区间、数量化标准等应该保持一致,这样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比较准确的信息资料,充分发挥指标体系的作用。

第四,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的原则。应急物流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到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的结合。在建立应急物流风险指标体系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对系统的变化过程进行评价,并依据所得的系统风险水平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五,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应急物流风险指标体系中的定量指标是用来反映应急物流风险的量的属性,可以用具体的数值表达。通过对相关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能够充分利用定量指标的信息,反映出应急物流风险指标体系实质的目的。

2.应急物流评估指标体系

应急物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以特定事件应急物流等级作为目标层,等级高低表示应急物流风险的发小;准则层主要是稳定性、技术性及协调性的总体反映,因此三个指标也成为准则层的批判依据;指标层则根据实际需要,划分不同等级的指标层。以风险识别系统为基础,以应急物流风险评估体系建立原则,本文建立了应急物流评估指标体系。

目标层:应急物流风险评估目标

准则层:稳定性、技术性和协调性。其中稳定性主要是考虑突发事件地区具体环境反映;技术性主要是考虑物流技术和设施的具体反映;协调性主要考虑的应急物流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指标层:稳定性准则层指标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水平、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等四个指标;技术性准则层指标包括应急物流仓储、应急物流运输、应急物流配送、应急物流信息、应急物流技术熟练度、应急物流技术创新程度;协调性准则层指标包括人力资源、组织情况、协作沟通、决策水平。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准则层,其指标来源于统计数据、设施比较及专家评分。

3.风险等级

本文采用5等级划分:高风险、较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和低风险,可以用最大隶属法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越高说明应急物流运作过程中在规定的费用、进度和技术等约束条件下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离越大,应急物流效果越不理想。

四、应急物流风险对策

应急物流风险对策是根据风险评估体系估算的结果,做出降低风险的决策,其主要包括应急物流技术完善措施、应急物流政策保障机制、应急物流资源优化措施等。其中,应急物流技术完善措施主要包括仓储、运输、配送等技术设施筹备、设计和完善;应急物流政策保障机制主要从政府角度出发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应急物流的有效进行;应急物流资源优化措施主要考虑应急物流中的物资的配置情况安排。

参考文献:

[1] 王丰,姜玉宏,王进. 应急物流[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1

第4篇:应急物流体系范文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构建

作者:郭秀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突发事件深受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为了有效预防该类事件,需要做好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而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则属于其中的有机内容之一。03年非典、08年南方地区的自然灾害(雨雪冰冻)等诸多天灾人祸,一方面对国内的应急物流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反映出对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不足之处。鉴于此,今后亟需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应急系统,这是国家提升自身应急物流管理质量的关键事项之一。所以,本文阐述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中常见的几个概念视图,具体包括物资视图、人员与组织视图、信息视图等诸多方面内容,并细致分析应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设想。

1应急物流的特点与发展问题

现阶段,应急物流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应急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时间约束的紧迫性、不均衡性、弱经济性。当前整体而言,我国应急物流业仍然停留在初级时期,从定义的提出一直到现在,基本上确定了其研究范围与解决问题的设想。然而,在构建完善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上,仍然需要进一步加深研究。在弄清楚其内涵与框架的前提条件下,必须对其运作模式与系统,展开较为深入的探讨。这是我国应急物流在今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2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中常见的几个概念视图

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主要涉及到物资、人员与组织,应急信息等诸多方面内容。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其中常见的几个概念视图。

2.1物资视图

应急物资是应急物流活动的核心,现阶段,国内对其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分类标准,其储存规模、数量等方面仍然未构建起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在这里,我们根据其静态属性进行划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类型,应急物流场地与设施,应急设备、工具与物资。

按照上述,其运作会涉及到需求者、中转站、供应者几个主体。考虑到政府的经济性与出资的局限性,其储备能够通过企业生产能力储备与实物储备两者结合的模式,如果要公司储备的,政府提供相应的补贴,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公司参与的热情,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考虑到突发事件应急的特殊性,对该类物资通过“平战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充分满足平时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且还能够满足战时所需。而对于国内构建应急物资体系,要能够根据应急物资具有的特性与需要的时间、规模,通过政府划分重要优先程度来加以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所具有的组织优势,从而实现对各种应急资源的有效整合。对那些相关物流设施,政府应当实施重点建造,与此同时,安排相关部门负责后期的管理和维护,以便于及时使用。另一方面,当这些专用设施能力无法满足要求时,政府能够根据所需来进行征用。对第二类,能够按照专用性程度高低、制造周期、应用频次大小,合理确定生产能力与实物储备两者的占比。一些平时性物资的需求通常会比较大,应当多储备,以防需求量过大时满足不了,对于专用物资应当少储备,平时用到相对较少。

2.2人员和组织视图

人员与组织是参与应急物流过程的主体,同时还属于其中的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管理水平的优劣。该过程会有诸多行为主体的参与,包括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部队以及专业救援队伍,相关公司等。组织的作用,就是确定如何构成组织体系,并充分发挥作用。

考虑到现阶段该项活动中,涉及到大量的行为主体、不容易进行管理等不足,应当创办科学的责权结构,明确它们的权责,以此来对相关主体进行规范,根据突发事件级别进行细分职责。另一方面,必须切实强化法律建设,进一步明确权责,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增强应急物流人员和组织的能力。

具体来说,基本上包括两方面:行政与社会责任组织。对于其中前者来说,属于管理的强相关主体,属于其中的主要参加者,承担着主要职责。通常情况下,各级政府应急办往往成立了这方面专门的行政责任机构,负责对这项工作进行领导。而对于后者来说,其属于该项工作的参与者,归属前者的领导,基本涉及到社会团体、物流公司等,在该项活动中配合政府主管领导部门。各种组织必须弄清楚各自职责所在,前者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其中。

2.3信息视图

信息贯穿于全程之中,是该项工作的保障。物流建设中,应急物流信息建设属于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合理、有效的信息视图,能够为物流的顺利进行,提供各种资源所处地方、数量等数据资料,同时可以按照突发事件应对状况提供相关数据,以供应急物流的调度指挥使用。这个环节中,国家需要积极推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通过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构建起一个完善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

2.4应急物流各环节

即从采购、配送等各个相关环节,来研究应对当中各种流的协调运作方式。该体系的组织,最后均必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上。今后应当大力建设各环节,必须充分结合国内应急物流的具体状况。关于仓储方法,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市场的调节功能,把市场机制与行政、法律机制等充分结合,国家构建应急物资采购制度,按照相关律法来开展工作。除此之外,应当打造良好的应急物资储备基地,通过合理的储备措施与方法,改善仓库管理质量。关于运输方法,通过诸多类型的运输方式,安排相关部门打造一体化全方位的运输体系,引入各种新的信息方法来开展实时监控。而关于配送和发放、回收环节,应当大力建设配送中心,在灾区附近方便通行的位置设置相应的配送中心,并且必须兼顾回收与重复利用物资方面。机构还应当进一步优化逆向物流网络结构。

2.5应急物流资源动员体系

即根据突发事件具体情况,来动员合适数量的人员、物资投入到活动之中,属于应急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国内在处理应急事件的过程中,政府物资储备无法满足要求,同时动员工作做得不够科学,而且规划也不足,应急预案不合理。因此,今后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应急物流动员体系,在实际动员当中,按照预案的等级与规模,科学地安排人员、物资,确保动员、运作均可以与管理工作有机结合,构建起一个科学有效的应急物流管理系统。

3系统的构建

应急物流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与网络的优势,引入各种新的管理思想与技术手段。运作当中,在第一时间搜集到信息且迅速进行传递,属于其中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属于救灾的有效方法。该系统如同应急物流的大脑,来负责指挥该项工作。因此,如果想进一步提高该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定要改善信息化水平。而管理能力的增强,需要首先优化系统。具体如图1所示。

width=475,height=153,dpi=110

图应急物流系统构建图

现阶段,关于该项事业,国内制定了诸多相关制度,在应急物流流转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然而,现阶段在信息化水平方面比较落后,针对应急物流建立的管理系统仍然不成熟。应对问题的时候,每一相关机构、每一个环节的信息比较分散,并未获得充分利用。所以,基于上述一系列的问题,国内应当大力建设应急物流信息系统。这个过程中,应当高度注重物流信息的感知、传输、调度、控制和分析,科学合理地集成各项功能,实现智能化管理。主要按照下面的基本原则来进行:

3.1以“应急物流指挥为主、预案为辅”

该平台需实现成熟的智能化应急物流预案管理,提供各种相关的基础信息,通过知识管理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3.2功能集成

具体来说,即把应急物流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整体。

3.3信息资源集成

将该系统涉及到的各个接口,进行有效的集成,从而能够统一调配信息资源。确保各个机构有效应急资源信息整合,使得各个相关主体能够充分共享信息资料、实现彼此的互联互通。

3.4信息技术集成

切实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同时结合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动向,使应急物流实现一体化发展。

科学合理成熟的系统,需要包括物资预测、采购、调度等诸多相关功能,必须囊括物流每一个环节,例如采购、存储、运输、配送等;除此之外,应当为应急物流的准备、决策、评估等各个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第5篇:应急物流体系范文

城市物流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布局的演变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将重点放在城市物流对于城市布局的适应上,而针对城市物流经济发展对于城市布局的影响研究却屈指可数。特别在建设工业型城市的过程中,城市物流经济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左右城市交通网络的布局[2]。

作为工业城市代表的攀枝花市随着攀枝花钢铁集团的发展,攀枝花市市区布局与城市交通网络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2003年以前攀枝花市的主要城区有米易、仁和、盐边,随着攀钢集团产量不断的增长,攀钢物流量的不断上升,其在攀枝花市的经济地位日益上升。为了配合攀钢集团在攀枝花地区的发展于2004年左右新划分了东区与西区,并且这两个区域的公路公里数也从2008年的258公里发展到2010年的338公里。攀钢集团物流需求和设施的发展不但影响到攀枝花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还对城市布局和交通网络的建设与规划产生影响。因此对工业城市物流经济发展对于城市布局和交通网络的影响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这将为工业城市的城市布局以及交通网络的规划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中国工业城市物流与城市交通网络特点

自物流概念引入我国以来,我国的物流发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几乎所有大型城市都制定了针对自身城市需求以及特色的物流规划。然而针对城市物流发展而导致的城市布局的变化的研究分析却较少,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业城市物流经济对于城市交通网络的影响不仅仅是增加了交通网络的节点以及流量,还将在时间维度上影响着交通网络的配置变化。工业城市物流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3-5]:

(1)工业城市物流属于中观物流领域,它既包括了微观物流中对于具体配送节点以及线路等具体的规划与优化,也包含了宏观物流中由地区向区域转化到城市中的物流量并且受到经济大环境以及工业城市在供应链中定位的影响。因此工业城市物流兼具微观物流与宏观物流的特征。

(2)工业城市物流不但涉及关系到城市定位的关键工业原材料和成品的物流,还要涉及生活在城市中为工业生产服务的人员生活资料以及生活废弃物的物流。

(3)工业城市物流区别于一般城市物流的特点在于城市的职能与定位是以城市中工业在供应链中的位置为导向,工业城市物流不仅是企业物流的扩张,同时也是关系到整个工业城市物流运作的关键。

(4)工业城市物流不仅受到所在城市的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实力以及所处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在该城市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性质的影响。因此该工业城市的物流不仅体现出企业物流的特点也体现出区域宏观物流的特征。

(5)工业城市物流不仅仅是城市工业生产的衍生物,同时还是影响城市工业发展,而对于工业城市而言工业产业的发展决定着城市自身的发展。城市交通网络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城市规划更多取决于城市发展的需求,是应需求而生的为需求而建设的基础设施。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对于工业城市物流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城市物流发展对于城市交通网络的影响研究,将有助于对新型工业城市进行合理的城市交通网络规划,减少不合理规划对城市产业的发展的阻碍。

2工业城市物流对于城市交通网络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交通网络对于城市中物流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交通网络作为城市物流活动的基础,城市交通网络的可达性是影响城市物流的。工业城市物流对于城市交通网络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6-9]:

(1)城市工业的类型决定了了工业城市物流的需求特点,对于轻工业生产城市其原材料、半成品以及产成品主要有着小批量多批次,或者有着季节时效性等特点。而对于重工业城市则相对的有大批量少批次的特点。对于化工产业,产品的物流安全性将成为物流活动以及物流设施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对于如攀钢集团此类钢铁重工业企业,占据了矿藏资源的有力条件,其物流的重点将变为半成品以及产成品的输出与煤矿等原燃料的输入。因此其物流结点(即物流配送中心以及原燃料、原材料以及产成品仓库等)的选择不仅要考虑适应城市内部交通网络还需要考虑市内交通网络与城际间交通干道结点的链接。

(2)城市工业物流结点的选址不仅仅影响了企业的物流活动与运作,同时也加大对其所在区域的交通网络的运输量,当运输量超出路网所能承受的运输能力时,势必需要建设新的道路或者采用新的交通道路管理办法以缓解运输压力。从而实现城市交通网络的扩展。

(3)城市工业生产企业的位置与产量对于城市交通网络的影响表现为生产工厂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必然引起原材料以及原燃料的流入,产成品、半成品以及废弃物的流出。从而对于所在区域的城市交通路网产生影响。对于国家重点的重工业的生产企业甚至会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建设专用线以满足企业对于物流的需求。因此城市工业生产企业的位置以及产量将对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起到关键的影响。

(4)城市主要工业对于原材料以及产成品运输方式的选择对于城市交通网络的多样性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城市环境其运输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最为普遍的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管道运输、航空运输等。由于不同的运输方式有着不同的运输特点,除了公路运输外,其他运输方式都有一定的地域限制,即很难仅使用一种运输方式到达目的地,而需要进行不同运输方式的共同协作———多种运输方式联运。多种运输方式的联运必然要求建立具有装卸搬运以及转运条件的多式联运中心。这些中心将成为城市交通网络的节点,是连接不同运输方式以及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的关键。同时不同的运输方式对于企业、对于工厂和仓库、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周边的交通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

3工业城市物流经济发展对于城市交通网络影响机制

城市物流经济的发展不但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所在城市工业特性、城市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在供应链中的位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工业城市的发展对于城市交通网络的影响是多方面且复杂的,对于工业城市的交通网络而言其物流的发展是促使城市布局再造,由物流需求而产生的道路需求和综合运输节点需求,并最终将影响和促进城市交通网络的扩张与深化。对于工业城市物流经济发展对城市交通网络影响机制的研究将给工业城市规划与城市物流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以攀枝花市为例,对工业城市物流经济发展对于城市交通网络影响进行研究。该市以钢铁企业作为其主要龙头产业,城市随着钢铁企业的发展而迅速的扩展。整个影响机制从经济环境对于城市所有工业所在供应链的位置开始,经济的发展一般表示为GDP的增长,城市工业的发展表现为该城市中该工业产品产量P,区域人口密度为PO以及该地区货运周转量F对于区域道路密度R的影响。根据2005~2010年年鉴统计数据整理,可以分析出攀枝花地区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2005~2010年期间攀枝花公路货物周转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与攀钢年度钢产量相一致。攀钢集团作为攀枝花地区核心工业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攀枝花地区城市货物运输量的主要来源,在攀枝花地区的货运方式除了铁路运输就是公路运输。因此攀钢钢产量的变化趋势势必会影响攀枝花公路货物周转量变化。图3中攀枝花公路货物周转量从2005年的F1点到2007年的F2点都处于发展较为缓和的阶段,与之对应的攀枝花地区公路密度的变化从2005年的R1点到2009年的R5点都处于相似的平缓状态。而从2007年开始攀枝花地区公路货运周转量急剧攀升到2009年F5点形成一段快速攀升的趋势,与之相适应的攀枝花地区公路密度也在2009~2010年快速上升。因此攀枝花地区货运量与道路密度增长之间存在着大约两年的滞后期。这表明在攀枝花地区交通网络情况仍然处于由需求拉动增长的情况,而不是根据对于城市工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城市交通网络规划。并且根据图上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攀枝花地区公路建设速度相对于该地区的物流经济发展速度有一定的延迟,即该地区的公路网络建设是以地区物流经济发展作为动力,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城市公路网络发展的滞后对于与地区物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工业发展存在着阻碍作用。因此,以交通网络的预见性发展对于工业城市的整体发展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6篇:应急物流体系范文

关键词: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并做出及时处理。随着近些年的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虽然我国应急物流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帮助人们渡过难关,但是也暴露出了应急物流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不足之处。构建科学合理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提高物流管理能力和水平,还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将损失降到最低。

一、应急物流的涵义和特点

(一)应急物流的内涵

应急物流是指在突发事件中为人们提供所需的资源,应对并处理突发事件的物流活动。在突发事件中满足应急管理部门的资金、人力和物资需求,协助应急管理部门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1]。

(二)应急物流的特点

1.对应急物流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

对应急物流的需求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突发事件的发生是无法预测的,人们无法事先知道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影响程度等,不能提前将应急物流准备妥当,所以造成了对应急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

2.对应急物流时间要求的紧急性

由于突发事件发生的突然性以及造成影响的不确定性,所以要求应急物流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地做出反应,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造成的影响程度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提供物流保障。

3.应急物流的公益性

由于应急物流是为了给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处理突发事件的物流保障,更加注重物流的效率和对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地区和人们提供的帮助,所以应急物流具有社会公益性,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高目标[2]。

二、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的构建分析

(一)应急物流管理体系

1.完善应急物流前期准备工作

应急物流对突发事件的最大帮助就是运送应急物资,确保应急物资能够及时准确的到达,并且保证物资完好无缺。所以在构建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时应该对预备的应急物资进行合理分类,按照物资本身的特性进行分类管理,如药物、食品、衣物等,按照其不同的保质期和功效进行分批储存,并由专人监督与检查,保证应急物资的完整和质量。对需求量大的物资进行大规模采购并储存,如药物、食品等。由政府带头,加强应急通道建设力度,并组织专门的机构进行检查与维护,保证应急通道能够随时投入使用。安排专门的人员随时准备装卸物资,保证物资及时出库,节省物流时间[3]。

2.建立合理的应急物流人员组织体系

一个科学合理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必须由相关组织、人员来执行和管理。应急物流人员和组织是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主要参加者、执行者和管理者,对整个应急物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应急物流活动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不同部门、行业、人员等各方面的范围,管理起来较为困难。所以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应该建立合理的管理规范,明确责权范围,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进行组织划分,提高相关组织和人员的责任意识,并注重培养应急物流组织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成立专门的应急物流监督组织,对应急物流的组织人员进行监督,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提高其执行力。

3.完善应急物流运转流程

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完整的物流活动包括采购物资、分类储存、物流运输、物资配送、回收等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就必须对应急物流的运作流程做出相应的规范。应急物流的物资采购,要充分体现应急物流的公益性,利用国家相关法律规范,依法进行征用和购买,并注重物资的质量和经济实用性,避免浪费;建立先进的物资仓库,引进高科技技术,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保证物资的完好;在应急物流运输环节,要充分发挥现有的交通技术的优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输方式,综合利用海陆空多种途径,提高运输的效率;对应急物资的配送与回收,要根据应急物资需求点的实际情况,建立配送点,保证配送物资的正常运行,并对物资进行回收,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物资回收工作,对可以二次利用的物资进行回收并登记,避免浪费[4]。

(二)应急物流信息系统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对信息的及时采集和传递能够保证应急物流活动的正常运行,也能够有效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度。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对应急物流的运转提供参考依据,保证应急物流的运转效率。

1.及时收集信息并进行传递

应急物流信息系统通过对信息的实时采集和传递,及时反馈给应急物流管理部门,让应急物流的管理者根据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对应急物流的具体活动做出相应的指挥和部署,为应急物流管理者进行物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在突发事件中合理调配信息

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在发生突发事件中,不仅进行相关的信息采集并反馈给管理组织,还要对信息进行统一整理和调配,保证信息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做到信息资源的共享,帮助应急物流进行信息传递和共享,助其了解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5]。

3.对突发事件作出预测与估计

完善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能够对突发事件的影响做出合理的估计,并指导应急物流将应急物资准确地送到需求点,还要对应急物流的各个环节做出预测与评估,帮助应急物流减少不必要的时间、人力、物力浪费,提高应急物流的效率。

三、结束语

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和构建和完善,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应急物流的运转效率,还能够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力,保证人们在突发事件中的损失降到最低,并得到的救助,对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理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从东,刘艺,廖灿.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J].商业研究,2014,01:197-201.

[2]吴志丹.应急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5,06:96-97.

[3]夏晶,谢立阳.应急物流的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5,12:94-96.

[4]程琦,云俊.论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8-22.

第7篇:应急物流体系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流通模式;冷链物流

一、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产农品的流通渠道将农产品流通模式分为以下三种模式:第一种,农产品通过农贸市场流入消费者手中,即“农民―批发商―消费者”模式;第二种,农产品通过超市流入消费者手中,即“农民―超市―消费者”模式;第三种,农产品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流入消费者手中,即“农民―农产品加工企业―消费者”模式,接下来将对这三种流通模式的发展现状分别进行分析。

(一)“农民―批发商―消费者”流通模式物流供应链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农民―批发商―消费者”流通模式是目前农产品市场上较为普遍的流通模式,这种流通模式的流通渠道是农贸市场,农贸市场作为传统商业的形态,是最原始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农贸市场上供给的农产品多是直接来自农民,流通环节较少,并未形成规模化的发展,这种流通模式多存在于乡村、城镇的郊区或二三线小城市。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农贸市场也在积极的扩大规模,大型农贸市场不断的新建,以前农贸市场脏乱差的购物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农贸市场的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布局也渐渐趋于合理化,有效的避免了过去“有市无场”或“有场无市”的尴尬局面,农贸市场的流通模式也正在向大城市的规模化流通迈进。

(二)“农民―超市―消费者”流通模式供应链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农民―超市―消费者”流通模式是目前农产品流通最为普遍的流通模式,目前超市已是人们生活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场所,超市购买消费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多数农产品都是通过超市流入消费者手中。

超市作为农产品零售商,一般委托第三方物流进行农产品运输,超市对农产品采购更少是直接面对农民,这是由于超市多对农民的种植规模、种植种类、农民每天采摘农产品数量等信息的不了解等原因,因而超市农产品的采购多是需经过二到三级的批发商,才能完成超市农产品的采购过程,这样就造成整个农产品流通环节过长,参与人数过多,增加了农产品流通的成本。

目前有大型连锁超市为形成持续稳定的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一般有自己固定的供应商,建立自己稳定的供货渠道。有的超市甚至有自己专门的采购基地,比如,沃尔玛连锁超市,超市与农民签订协议,协议农民种植的农产品只供应给沃尔玛,并且协议农民的农产品种植种类是根据超市的需求进行种植。有的大型超市为了更好的持续发展,还会对农民进行技术上的培训,提高农民种植和养殖技术,形成规模优势和较强的实力,并对下游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三)“农民―农产品加工企业―消费者”流通模式供应链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被直接食用的农产品只是农产品消费中一部分,另一部分的农产品在被加工企业加工后流向消费者,例如,面包、罐头等。这种模式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新兴的一种比较成熟的合作经济类型,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基础。在该模式中,加工企业是农产品供应链的主导力量,此外也是整条供应链平衡运行的根本。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方面为农产品供应链上游企业,如农民、农业生产基地提供资金和技术以及生产资料等方面的契约性支持,另一方面直接连接分销渠道,为农产品供应链下游环节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经营成本。

二、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的三大难题

(一)物流流通渠道复杂、流通环节过多,物流高成本

针对“农民―超市―消费者”流通模式,由于这种农产品流通模式中需要多级的批发商的参与,整个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需要经过多次物流流通渠道的交接,不同的物流流通渠道,不同的物流方式,重要的是采用不同的物流标准,在物流交接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众多分歧,造成物流效率低下,而由于农产品本身大多易腐烂的特点,物流时间的长短决定着农产品的损耗程度。其次,物流环节的过多,使整个物流供应链系统变得更为复杂,对物流效率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正是由于这些物流渠道的复杂性、供应链的拉长造成物流效率的低下,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大量的损耗,使得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增加。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中高物流成本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农产品的地域分散,以及农产品的季节性。

(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障

目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主要是由于物流运输效率低下,加上对农产品的保鲜技术的匮乏,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农产品地域性的原因,多数农产品物流运输路途较长,为提高物流效率,多数物流企业并不能对运输中的农产品进行及时的质量检测,因而不能及时发现正在运输的农产品的变质等问题,更无法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使得更多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型

冷链物流是指将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在从生产地开始,经过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配送、销售,到达消费者手里的过程中,每个环节始终处于低温状态下的供应链系。冷链物流不仅能有效的解决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大的问题,还极大程度的保证了农产品品质,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农产品物流多数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的形式进行,并未形成连贯成型的冷链物流,这些物流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包装、运输、储存等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增加了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

三、解决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物流环节

目前,多数农产品是通过“农民―超市―消费者”农产品流通模式流入消费者手中,而在这种模式中,农产品需经过多级批发商、超市最终才到达消费者手中,农产品运输环节过多。超市可以在企业经营地附近建立自己的采购基地,免去各级中间批发商的参与,农产品的物流环节大大剪短,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在企业经营地附近建立采购基地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与农民达成一致,形成持续稳定的农产品供给

如果超市希望在经营地附近建立自己的采购基地,必须要保证采购能够长期稳定的持续下去,如果超市和当地农民达成一致,农民种植的农产品全部供应给超市,超市保证收购农民的农产品,促成农民与超市的双赢。超市可以与当地农民签订合同,农民可以根据超市的需求种植相应的农产品,根据超市的收购标准进行农产品的采摘,超市应给予农民企业应有的诚信,收购农民的农产品。这样农产品物流运输环节大大减少,提高物流效率,减少农产品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2. 对农民种植规模、农产品种类等基本信息的详细了解

超市选择批发商进行农产品的采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超市对农民种植规模、种植农产品种类及每天可采摘的农产品的数量等信息资料的不了解,这时就需要熟悉这些信息资料的批发商搭建这个桥梁,将农民与超市连接起来。另外,企业只有在对当地农民的种植规模、种植农场品种类及每天可采摘的农产品数量等信息详细的了解,才可以保证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长期稳定可持续性。

3. 对农民形成统一管理,建立统一农产品采购质量标准

农民的手工化操作与超市的标准化相矛盾,另外,农民大多是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对企业的管理制度甚少了解,所以企业应引导农民了解标准化制度,对农民建立统一的采购质量标准,采摘的农产品质量应符合企业要求,以保证农产品供应链的长期稳定。

(二)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

健全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之一,它能有效的将农产品的各物流环节一一连接起来,并优化整个物流供应链系统,对运输中的农产品质量进行及时的检测,及时发现农产品物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得到保障。另外,完善的物流系统可以及时了解农产品的入库、出库等信息,通过对农产品入库信息的了解,同类农产品出库时,可以选择将最先入库的农产品先出库,以免农产品由于保存时间过长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三)建立冷链物流体系

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并未建立使用冷链物流对农产品进行运输,主要原因是物流技术的落后,冷链物流使用的物流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冷链物流运输包含公路冷链物流、水路冷链物流、铁路冷链物流、航空冷链物流,多种不同冷链物流运输方式组成的多式联运冷链物流也被包含在内。冷链运输是冷链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冷链运输的关键是移动制冷技术的掌握和冷链运输物流基础设施的使用。

1. 公路冷链物流体系的建立

首先,公路冷链运输的物流工具主要是冷藏卡车,冷藏卡车采用隔热车体与制冷车体,车内温度一般可调制0℃左右,冷藏卡车的使用是进行公路冷链物流运输的基础;其次,运输过程中需配合移动制冷技术的使用,移动制冷技术保持生鲜农产品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中,防止生鲜农产品的变质;最后,专业保鲜箱的配备及保鲜技术的运用,使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度。

2. 铁路冷链物流体系的建立

铁路冷链物流体系的建立,主要是铁路冷藏车和铁路冷藏集装箱的设施的配备,铁路冷藏车与公路冷藏车类似,冷藏集装箱作为现代物流的一种运输工具,转运时集装箱不需要换装,具有快速装卸和搬运的特点,大大提高物流效率。此外,冷藏集装箱必须具有一定隔热性,可以保持一定的低温环境,农产品运输过程中集装箱自动进行冷却、除霜等工作,一定范围内自动调节温度,是专门为各类食品冷藏运输而设计的集装箱,如同一个小型的冷藏仓库单间。

航空冷链物流、水路冷链物流和铁路冷链物流类似,均是以冷藏集装箱运输为最小单元,因而建立二者冷链物流体系的关键在于冷藏集装箱基础设施的配备。多式联运冷链物流是将不同运输方式的冷链物流统一连贯起来的物流体系,例如,农产品整个物流运输是先由水路冷链物流运输,后经过铁路冷链物流最后才到达消费者手中。所以,建立多式联运冷链物流体系的关键是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冷链物流运输渠道的建立。

四、结论

综上分析,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存在物流成本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及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型等问题,对应目前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物流、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冷链物流的建立等一系列建议。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操作问题进行分析,目前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构建急需完善,物流设施需要进一步升级,随着现代化物流的发展,物流技术的改进已是形势所需,尤其是冷链物流的正式投入使用将会为现代农产品运输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薛丽柯,姚雨辰,姜方桃.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 2014(01).

[2]乐娴智.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博弈分析[J].中国市场,2014(02).

[3]黄修莉.“农超对接”供应链风险应对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4]刘少平,贾冀南,崔巍.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研究[J].科技信息,2014(09).

[5]毕玉平.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6]姜刚.连锁集团主导型果蔬类农产品物流系统构建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

第8篇:应急物流体系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资源整合;供应链

我国现阶段的物流发展很不成熟,供应链管理也是初级阶段,但是物流的发展趋势是往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对于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物流必将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作出巨大贡献,关系着农民的根本利益。由于农产品的消费有时间以及空间上的矛盾,而且是季节性生产,这就不能满足农产品需求的持续性,导致了出现季节性供应不足。同时,现在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有着明显提高,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价格这些要求也随之提高,现有的农产品制度开始往商品过度,这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一、我国农产品物流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商品物流成本高、转化率不高

目前,我国的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占了整个物流成本的百分之六十,但是很多发达国家他们的成本一般是控制在百分之十左右。据统计,我国的工业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所发生的库存、包装、装卸、运输等物流环节的费用是商品价格的百分之五十,而对于生鲜农产品的费用甚至有时候高达百分之七十。另外,一些地方对农产品有行政保护措施。在绿色农产品的销售中专门设置了通道,但是对于当地的农产品的保护思想仍然非常严重。农产品跨地区的外销遇到了很多问题,这种就会加大农产品的物流成本

(二)农产品的在物流的流通环节比较多

生鲜农产品从生产领域运输到消费领域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农产品源地进行收购、然后再对产地和销地的批发,最后是零售环节,多种工序来进行批发,在农产品的销售中产地直接进行销售的情况还是比较少,流通环节比较多,这种流通环节的复杂化会直接导致物流成本的增加,然后会使得流通效率也随之减少。

(三)农产品的开发市场功能不健全

我国农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是农产品的批发。现阶段我国的批发市场现状是以产地批发市场为主,大多数市场的经营者就是生鲜农产品的种植者。所以这就导致在批发市场上没有经营理念,经营规模比较小,资金也薄弱。同时批发市场布局不够合理,缺乏了统一的规划;在信息网络的构建上不完善,导致信息闭塞;交易方式落后;批发市场不健全。

(四)农产品信息不通畅

在农产品的流通过程中,由于都是农民自己经营所以市场规模较小,而且大多数批发商自身的信息意识比较淡薄,导致了农产品在信息的获取上还是不及时,物流的运作难以发挥到大批量效益,这样会影响到物流的成本。

(五)农产品附加值低

现阶段,在市场上我们所见到的产品大多数是原生性产品,在市场中的生鲜产品大多数是散装产品为主,这就导致他们没有很有规格性的认证,因为质量没有得到保障,所以农产品的附加值也不可能上升。

(六)流通方式不合理、效率低

无论是在农产品的什么市场里面,流通的方式都不合理,仅限于简单的交易方式就是面对面进行交易,现代物流理念中商物分离应用的非常少,难以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七)物流所采用的技术不高

从一些资料中可以看出,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的损失率大概都是控制在百分之五以下。农产品的从采摘以后对于它的运输和储存都是需要严格要求的,都采用冷藏的方式。在我国,生鲜农产品的保存仅仅是依靠常温下的保存。据测量我国在农产品因为常温来运输的方式导致农产品的损坏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这种严重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对经济也直接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二、供应链一体化的农产品整合的具体应用

供应链物流的整合有利于将资源最大化利用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应用供应链的思想理论,将农产品进行集成化管理。在供应链中每个节点上都有着不同的组织和企业,所以需要合理的建立机制,保证组织和组织之间的运作能够正常化运行。

(一)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的集成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都是以分散的农户自己进行销售,这样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在现有的供应链中,应该将零散的农户集合起来,合作生产,这样可以形成规模化和集成化的组织以及公司,便于管理。

集成化的农产品组织,便于进行标准化的生产,使农产品达到规模效益。同时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物流技术,比如PDF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为农产品的生产安全性提供保证,同时可以对农产品的信息及时收集和反馈。

(二)流通环节的集成

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途中所发生的一切物流活动都属于流通环节,所以在这个环节所需要的费用很高,更加要进行集成,为了实现物流的规模化、信息化、集成化。在流通过程中可以对物流模式进行组织形式改进,这种方法就是实现中介功能,然后达到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上的共享,有效的把信息进行交换。

(三)供应链一体化下生产与流通领域的集成

在供应链一体化的基础上把生产和流通领域进行集成,可以将市场上的信息和生产者的信息实现共享,生产者根据市场信息对农产品的品种以及规模进行调节,可以有效的利用资源。把传统的盲目性生产改为依据市场有计划的生产模式,减少了农产品的损失,同时及时的调整了农产品的局部拉式供应链。而且另一方面来说,在整个供应链的链条上可以加入农产品的研发和农资商,保证生产者可以及时获得想要的农资,实行农产品的生产及时性。

在这个模式中我们还可以根据订单生产来实现生产与流通的集成,这就要求中介组织提前下好需要的订单,然后生产者按照这个计划能进行种植农产品。这样农产品生产可以有效的保证自己的利益,避免单独进入市场的丰县,而对于中介组织来说可以保证农产品的可靠来源。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农产品和市场的有效转化,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实现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模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结论

在供应链基础下的一体化农产品集成物流模式,是现在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趋势。它可以有效的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共享,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给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带来很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黄桂红,饶志伟.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整合探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1,25(2):29-32.

[2]宋成英.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整合探索[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6):181.

[3]黄桂红.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以江西赣南脐橙为例[D].南昌大学,2007.

第9篇:应急物流体系范文

关键词:物流企业;个人服务导向;大五人格;情绪劳动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the modern competitive logistics industry environment, logistics enterprise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ervice is the key to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And service oriented employees are the key to enterprises to obtain market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and emotional labor for logistics enterprises employees service orientation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the individual level. The result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on modern logistics enterprise staff management and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Key words: logistics enterprises; personal service orientation; big five personality; emotional labor

0 引 言

服务通常被理解为顾客经历(马钦海等,2004),是由一线员工与客户交互过程中传递的。员工在服务递送、顾客服务消费和评价中通常占据重要位置,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对服务质量感知、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起着重要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员工能够传递的服务质量越高,顾客就越有可能对服务经历给予高度评价,并产生较高的满意度(Bowen,1989),进而提高企业的服务竞争力。

哪些员工能够凸显企业的服务竞争力呢?许多学者提出了服务导向(Service Orientation)的概念,认为具有较高服务导向的员工是企业提升服务竞争力的关键。Hogan(1984)认为员工的服务导向与其个性特征有关,内在的个性特征会影响员工在服务接触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而个体层面中的个人背景、行为表现对员工服务导向的影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揭示。物流企业中一线员工的服务导向没有受到广泛关注。因此,本研究将从个体层面中人格特质、行为表现2个视角对物流企业一线员工服务导向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为物流企业员工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1 文献回顾

个人服务导向这一概念的最初提出者是Hogan 等(1984)。他们将个人服务导向界定为一种为他人着想,并乐于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良好品质。同时指出,这种性格倾向在服务性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Frei与McDaniel等人(1998)经分析研究指出,员工提供优质服务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行为表现等。单纯地将个人服务导向等同于人格特质的想法存在片面性。因此,本研究将从人格特质、行为表现2个视角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1.1 人格特质视角

Donavan等验证了大五人格特质(Big Five)中的外向、尽责、宜人、稳定对个人服务导向具有积极的影响(Donavan,1999),严谨、情绪稳定、宜人(Frei and McDaniel 1998)和外向(Hogan,Hoganand Busch 1984;Hurley 1998;Spivey,Munson,Locander,1979)是服务员工优质服务的前提。

现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人格特质会对组织中员工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一些组织单位的用人决策中,也开始考虑人格特征对员工服务的影响。目前人格理论在我国物流行业选择员工时还不是非常完善,其应用性研究还不多。因此本研究将选取大五人格特质进行深入研究。

1.2 行为视角

情绪劳动是服务企业员工最常见和最普遍的劳动方式。如果员工长期处于情绪透支状态,则无法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客户的服务中去。因此,情绪劳动对员工的服务导向具有显著影响(于伟等,2010)。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由于其服务性产品具有无形性、体验性及互动性等特点,员工要有更高程度的情感投入和情绪劳动,所以对员工情绪劳动的合理掌控与调节就显得更为重要。当前,情绪劳动研究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还比较欠缺。

通过文献回顾不难看出,尽管关于员工服务导向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没有关注到物流企业一线员工服务导向影响因素,而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个人服务导向影响因素都适用于物流企业,因此有必要通过研究加以完善。

2 研究假设的提出

2.1 大五人格特质对员工服务导向的影响

神经质作为人格特质的一个方面,将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Ajzen & Fishbein,1980)。情绪的稳定性水平与员工的服务导向相关。不稳定情绪可能导致员工在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过程中思想波动。情绪波动可能会消弱其为顾客进行良好服务的能力和积极性(Brown,2002)。也就是说,神经质个体会负向影响其对感知有用性的信念(Devaraj et al.,2005)。因此提出假设H1。

H1:员工的神经质特质对其服务导向具有负向影响。

开放性得分高的员工表现为愿意尝试新奇的事物,他们会积极地寻求新鲜、多样的体验及价值的增加(McCrae,1996)。因此开放性个体会对服务对象保持正向的态度与认识。提出假设H2。

H2:T工的开放性特质对其服务导向具有正向影响。

宜人性的个体表现为好心的,考虑周全的,热心的,合作的,亲近人的。由前人研究成果提出假设H3。

H3:员工的宜人性特质对其服务导向具有正向影响。

在零售服务中,外向型的人格特质预示着销售成功。调整性、社交性和随和性是管理者服务绩效评估的前提。这与其将服务导向定义为这些基本特征的联合完全一致(Hogan,1984)。因此提出假设H4。

H4:员工的外向性特质对其服务导向具有正向影响。

有责任意识的个体会受到内在激励去追求成功和卓越,提高其工作表现。因此具有责任意识的个体在服务顾客时会有更高的服务导向。提出假设H5。

H5:员工的尽责性特质对其服务导向具有正向影响。

2.2 情绪劳动对员工服务导向的影响

情绪劳动包括:表层表演、深层表演和真实情绪表达3个维度。在情绪劳动中,员工采用表面行为时,面临心理资源的消耗,如果消耗的资源长时间得不到有效弥补,资源的失衡就会出现,从而导致消极结果,例如比较差的服务导向等。相反,当员工运用深层行为和自然行为时,员工的主动调整会使心理资源消耗减少甚至得到额外的补充,情绪劳动就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可能会产生较好的服务导向。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6:表层表演负向影响员工服务导向。

H7:深层表演正向影响员工服务导向。

H8:真实情绪表现正向影响员工服务导向。

3 研究设计与假设检验

3.1 调研设计

本研究调研问卷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和邹佩君(2003)修订的情绪劳动量表共同构成问卷的主体,以性别、年龄、学历等个人背景信息作为控制变量。对调研问卷进行预测试,问卷信度、效度良好。

调研主要选取辽宁省内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调研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共发放调研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44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4.5%。通过对调研问卷的初步统计和分析,数据样本能够较好地反应物流企业一线员工真实态度和特征。

3.2 基础数据分析

3.2.1 描述性统计分析。应用SPSS 20.0对神经质、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情绪劳动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

根据各变量的均值可以看出,大五人格中神经质得分为3.5031,说明物流企业员工的神经质水平较高;尽责性的均值为3.6524,这说明物流企业员工尽责性水平较高,宜人性、开放性、和外向性的均值为2.4133、2.6191和2.9735,说明物流企业在这三方面比较平衡;情绪劳动的均值为3.2520。

3.2.2 信度效度检验。根据SPSS 20.0的运算结果,本研究选取的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在0.7以上,且整体量表的信度达到0.863,说明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应用AMOS 17.0计算标准化因子载荷值,然后计算平均方差抽取量,以检测和评价量表的收敛效度。各个量表的AVE值均大于0.5,表明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具有很好的收敛效度。

3.3 假设检验

以性别、年龄、学历作为控制变量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3.3.1 大五人格对个人服务导向影响的假设检验。应用SPSS对大五人格特质中的5个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对员工服务导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假设1成立。尽责性对员工服务导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假设5成立。而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在p=0.05的水平上不显著,说明宜人性、开放性、外倾性不能够显著影响服务导向,因此假设2、假设3、假设4不成立。

3.3.2 情绪劳动对个人服务导向影响的假设检验。应用SPSS对情绪劳动变量中的3个维度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分析结果表明,真实情绪表达对员工服务导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8成立。表层表演和深层表演在p=0.05水平上不显著,假设H6、H7不成立。

4 研究结论

经过实证分析检验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物流企业一线员工人格特质中的尽责性和神经质对员工的服务导向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尽责性对员工的服务导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神经质对员工的服务导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物流企业一线员工人格特质中的宜人性、外倾性和开放性对其服务导向虽有影响,但影响较弱,在回归分析中表现为不显著。(3)物流企业一线员工情绪劳动中的真实情绪表达对其服务导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物理企业一线员工情绪劳动中的表层表演和深层表演对其服务导向的影响较弱,回归分析中表现为不显著。

参考文献:

[1] 马钦海,关志民. 基于全顾客经历的服务产品结构化概念[J]. 管理评论,2004(1):45-49,64.

[2] 吴清津,汪纯孝. 旅游企业员工服务导向意识的前置因素与后果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04(6):23-27.

[3] 于伟,张彦. 基于组织支持感的服务企业员工顾客导向形成机理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14):158-161.

[4] 李慢,马钦海,赵晓煜. 服务场景研究回顾与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4):62-67,80.

[5] 梅玉骅. 个人服务导向理论研究评述与展望[J]. 商业时代,2010(22):31-33.

[6] 胡洋,王鹤棋,宫秀芬. 个人服务导向影响 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辽宁大学学报,2016(3):96-102.

[7] Hogan J, et al. How to Measure Service Orientation[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84,69(2):1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