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物流的现状范文

农村物流的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物流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物流的现状

第1篇:农村物流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问题

1.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述

1.1 定义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易腐的农产品,为了长久保持其营养不流失,保证其不腐烂,而采用的一种低温环境下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的物流链系统。这里的农产品主要是指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蛋奶等易腐的鲜活农产品。

1.2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节点

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需要不同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这些部门可以归纳分为冷链物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主要是批量种植养殖户、分散的农户以及生产基地等生产部门。中游是本地批发市场、本地物流中心、销地批发市场、销地物流中心等。下游包括农贸市场、超市、餐饮部等。由这些节点连接构成了冷链物流网络。鲜活农产品就是通过这些部门的相互配合,最终传送到消费者手中。

2.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的冷链物流始于五十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1982年,国家颁布了《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也开始起步。通过进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冷链物流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2.1 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不断增加。

一方面,需要冷链物流服务的农产品主要包括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品、蛋类等。而这几类农产品的年产量都成上升趋势。奶类产品产量上升最为明显,奶类产品2004年的产量大约为1400万吨,而2008年奶类的产量上升到了3302万吨,约为2004年的2.35倍。而肉类的年产量也从2004年的6587万吨增加到了8051万吨。

另一方面,消费者偏好的改变也使得冷链物流的需求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发生了变化。人们的饮食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求温饱,人们开始转向购买肉类、水产品、水果等需要冷链物流服务的食品上来。2004年我国水果的人均消费量为49.06公斤,而2008年涨到了61.62公斤。水产品的人均消费量从04年的8.04公斤增加到了2008年的10.2公斤。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消费习惯,也为我国农产品冷链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2 农产品冷链物流初具规模

2010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了15%、30%、40%。在基础设施方面,2009年全国有冷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保温冷藏车的数量从2000年的21000辆增加到2010年的4万辆。为方便鲜活农产品流通而建立的五纵二横绿色通道也已开通。2012年以来,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像河北邢台市启动了仓储量8万、年吞吐量240万吨的华北地区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项目的建设。

2.3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政策环境逐步改善

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在近几年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中均强调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2009年3月国务院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完善鲜活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2010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颁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给中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指明了方向。

3.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发展现代农业、满足居民消费的需求相比仍有很多不足。与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相比,我国的农产品冷链发展更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即使是逐步完善的冷链物流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3.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冷库和冷藏车是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而我国的冷库和冷藏车数量近些年虽增加了,但与国外还是存在很大差距。2008年全球总体冷库容量为247.77百万立方米,其中中国约为15百万立方米,而日本为27.69百万立方米,美国则高达70.74百万立方米。美国的冷库冷藏容量近乎为中国的5倍。就我国13亿人口总数来说,我国的冷库冷藏容量急需扩大。

而据统计,2010年我国有冷藏车4万辆,美国有30多万辆,日本有近17万辆。我国13亿的人口只拥有4万辆冷藏车,这表明我国的冷藏车数量不仅在绝对数上小于美国和日本,冷藏车的人均占有量更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3.2 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虽然我国从事冷链运输的物流企业数量较多,但能够达到国际标准的企业较少。许多规模小的普通货物运输企业在从事冷链运输,更有些物流企业添置几台冷藏车就做起了冷链物流。这种类型的企业由于他们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所提供的物流并不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冷链物流。

3.3 我国缺乏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但这些标准与发达国家的标准相距甚远。发达国家规定了如何监督和控制肉类食品的加工,不仅对各个肉类厂家的加工环境、包装等提出了要求,在出厂时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而我国肉类食品加工管理就显得宽松很多,在我国大部分市场上的肉类都是在常温条件下加工。

而我国现约有农产品质量标准3000多个,这其中仅有100个与农产品物流有关,与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的更少,在标准化和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还需要向发达国家看齐。

4.发展提出的建议

4.1 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硬件建设

重点加强产地、批发市场、低温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加快冷库建设工程。企业可以在充分利用现有冷链设备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设备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库,以保证农产品的鲜活性。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应购置冷藏运输车辆,并鼓励肉类和水产品等企业购置冷链设备,加强包装、预冷等商品化处理环节的冷链建设,推动主要产区果蔬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条件的改善。

4.2 大力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出于降低流通费用的考虑,我国应积极发展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国家应加强宣传,积极培育和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政策上国家应给予支持。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可利用其专业化的服务水平,提高生鲜农产品产销信息处理的速度,并借助信息网络将供应链各环节联系起来,形成产销间信息的直接、快速传递,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4.3 制定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的法律和标准

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指导标准,包括具体冷链物流节点的操作标准和冷链运输企业的相关标准,比如原料基地生产标准、预冷及贮藏标准、加工标准、标签标准及检测方法标准等。要充分发挥现有国家相关检测机构的作用,根据冷链物流的要求补充完善检测项目和内容。此外,也可以建立安全监察与监督机制,积极推行专业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不断规范市场的秩序。

参考文献

[1]刘晓岚.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

[2]张革.浅析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完善[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

[3]金盛楠等.冷链物流分析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J].现代食品科技,2008.

第2篇:农村物流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村物流;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Under the current trend of low-carbon econom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low carbon,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build a low-carbon rural logistics system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rural logistics has made many achievements, including all aspects of the perspective relates to macroscopic to microscopic, but the research on the rural log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w carbon economy is very rare, only a few studies are mostly in the analysis of shallow theory,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lack of quantitative. Therefore, we should carry o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the rural log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w carbon economy, from the micro level, combined with the new technology and method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logistic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low-carbon economy.

Key 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rural logistics; literature review

0 引 言

作为目前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中国必须发展符合自己国情的低碳经济,在某些行业率先实现低碳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将低碳经济延伸到农村物流领域,着力发展绿色物流、低碳物流,是新时代现代农村物流体系构建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在对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物流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物流发展的规律,以期为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1 农村物流研究现状

农村物流最早起源于国外,于20世纪中期展开研究,但基于国外物流的发展基础而侧重于农产品流通领域,并向产业化和供应链领域延伸。而国内方面则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物流的概念在国内萌芽,并由王新利于2003年正式提出并对农村物流的概念、内涵、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界定和阐述。随后的10年中,农村物流的研究进入初步阶段,学者们开始从农村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经营模式、市场条件和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随着近年来,“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逐年上升,有关农村物流的文献呈爆发式增长,研究也随之深入,对农村物流各个环节进行微观的研究,包括物流节点的规划、运输方式和载具的设计、仓储环节的防腐措施以及冷链技术的应用等(见图1)。除了按研究的时间分类,国内外研究文献也可以从以下3个角度展开。

1.1 宏观视角下农村物流现状、问题及政策研究

国外农业物流发展的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运输载具和农业生产等各方面与工业物流相差不大,因此没有将农村物流提出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国内方面,结合我国农村物流的实际发展现状,学者们一般认为农村物流主要涵盖:农产品物流、日用消费品物流、农用物资物流以及废弃物回收物流。分析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农村的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普及程度低、农产品生产分散、专业物流人才短缺、销售渠道不畅、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水平较低等问题制约着农村物流的发展(李宏宇,2006)[1]。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及问题,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树立正确的农村物流概念,提高农村物流人才的数量和素质,加大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为农产品物流设立标准化(De-Liang C,2008)[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降低物流成本,完善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村物流企业的优待政策等(陈秀丽,2006)[3]。此外也有学者从模式和技术角度提出了宏观政策:如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鼓励企业发展农村物流等(Xu,2013)[4];提高城乡一体化对农村物流的影响,普及冷链技术在农产品物流上应用等(丁俊发,2010)[5]。

1.2 中观层面的农村物流体系模式、平台构建和系统优化

国外发达国家对农业物流的相关研究较早,且侧重于农产品物流的研究,如Zhang Y(2008)[6]在NET和WAP等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和物流信息的传递;Zhang X Z(2007)[7]在传统的农产品物流信息链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以信息门户为核心构建新型的信息平台。也有学者提出了一种用于农业信息通知的基础设施,其作用在于及时共享农业信息,为促进农产品达到动态的供需均衡(Medjahed B,2009)[8]。其次,也有学者从农产品供应链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主要是对供应链中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销售商和农户的合作、信息传递和多式联运等方面(Frewer L,2013;Lee E S,2015)[9-10]。国内中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①体系模式,目前我国农村物流模式大体可以分为:农户主导型、加工企业主导型、销售企业主导型、物流企业主导型(向林峰,2012)[11]、连锁商贸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等多种农村物流l展的模式,其中以物流企业主导型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更符合我国国情(艾江,2010)[12]。②平台构建,建设农村物流平台是促进农村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武玉生,2009)[13]。完善的物流平台有助于提高农村物流网络的通达性、物流整合、提高物流信息化以及提升网络运行的效率(肖黎,2008)[14]。③系统优化,一些学者从系统角度对农村物流进行优化,如上官绪明(2012)[15]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对农村物流系统进行了优化。提出利用网络技术把农产品物流和农用物资物流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信息渠道的通畅和供需的动态均衡。

1.3 微观层面的农村物流选址、配送和产品仓储等的聚焦研究

在物流选址、配送和产品仓储等微观层面上,国外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研究脉络。对于选址和配送的规划来说,可以按照假设条件和因素的不同把模型分为4类:连续型、离散型、随机型、动态型。其中比较经典的包括Francis(1983)[16]提出的连续模型,认为设施的地点可在平面曲线上任意点,通常用重心法解决欧式距离选址问题;Tombak基于随时间变化的动态选址模型;Canel提出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多种设施的选址―分配问题等。Yasmine(2014)[17]运用多Agent建模方法对供应链中的农产品的库存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外,国外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农产品追溯方面的应用也有所涉及(Costa C,2013)[18]。和国外类似,国内在微观层面的研究也很丰富,如郑斌(2011)[19]以物流总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改进了K―means聚类算法,很好地解决县域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优化问题。和工业品相比,农产品对仓储的要求更高,如冷库在保障易腐农产品的质量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目前国内的冷库存在数量较少、地址分散、利用率低、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多种问题,张喜才(2012)[20]从政府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韩俊德(2015)[21]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生鲜农产品配送,提出新的配送方案,可实现生鲜农产品配送各环节在时间上的无缝对接,能够缩短时间,降低成本,显著提高了配送的效率。

2 低碳物流研究现状

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兴起,“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模式已经成为未来的经济发展主流,而传统的物流发展理念无法被低碳经济所接纳。因此低碳物流的概念被提出,学术界围绕着低碳物流的探讨也逐步增多。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低碳物流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2个方面:

2.1 低碳物流环节中碳排放的计量

对物流环节中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监督和测量是低碳物流定量化研究的关键。其计量方法可分为大体3种: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的碳排放系数法,如韩岳峰[22]运用IPCC的碳排放系数法测算了我国仓储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并指出该行业的碳排放量和比重一直处于上升趋势。②碳足迹或碳追踪的测量方法,如Balan Sundarakani(2010)[23]等研究了整个供应链中的碳足迹,并建立了分析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该研究为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提供参考,并促进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史馨[24]探究了PAS2050规范下物流服务碳足迹模型的构建;Ali[25]基于碳追踪角度在企业产品等级方面运用ECP产品获取碳足迹数据来检测碳排放,并提供技术支持。③学者们提出的分析模型、生命周期等模型测量法。如邹安全[26]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测量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直接、间接碳排放及碳排放抵扣量;纪建悦[27]借鉴IPAT模型的思想构建了STIRFDT模型,并以测量了海运的碳排放量;吴振信[28]利用LMDI法分析了北京地区各要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认为仓储运输业在所有要素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2.2 低碳物流发展策略和模式

围绕着低碳物流发展策略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和研究,主要包括分为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在理论层面,学者认为低碳物流对环境保护有促进作用、增加企业利润、影响生产和消费理念等作用,是现在发展的方向(温蕾,2012)[29]。或是提出货运物流应融入集成理念、一体化服务体系、多方协调运作、寻求共性基础等物流集成化的思想是低碳物流的必要前提(董千里,2010)[30];或是提出三大重视要点,即从宏观上注重生产结构和产业布局,从企业层面上着眼于运输效率和能源强度,从微观上重视新技术的应用(范璐,2011)[31]。而在技术层面,学者们也作出了很多贡献:如碳汇作为新技术应制定合理的标准(Li Y,2011)[32],朱莉(2016)[33]构建了以物流企业利润和碳排放量最优为目的的优化模型,运用变分不等式理论推导出在均衡条件下车辆配置的方案。ZJ Li(2012)[34]从物流包装环节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发展环保性的包装可以促进低碳物流的实现。其重点在于绿色环保的设计与应用以及减少包装材料和研发绿色材料。为了明确供应链中各环节的碳排放量,McKinnon(2010)[35]提出将碳标签技术应用在供应链中的产品上。

关于低碳物流的模式,国内学者梁歌(2011)[36]等基于QFD基本原理将低碳物流发展模式划分为源头低碳型、过程低碳型、产出低碳型、消费低碳型和全面低碳型五大类。源头低碳型主要是认为减少不必要的或多余的货物运输,即从源头上调整产品的供需,如交通需求管理(TDM)在低碳物流上的应用(姚冠新,2016)[37]。产出低碳型、消费低碳型的相关发展模式主要是供给和需求方对低碳经济理念的追求或是对物流服务低碳化的偏好程度。过程低碳型则是指物流各环节的低碳化,如徐旭(2011)[38]研究了物流活动中各个环节的低碳化,从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等主要环节的低碳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面低碳型则侧重于整个供应链的低碳化,如杨东红(2012)[39]对闭环供应链主体的低碳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尚娅(2010)[40]提出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应用到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流通中,以突破目前低碳物流所面对的桎梏。

3 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物流研究现状

在农村物流研究领域中引入低碳经济,既是低碳经济的新应用,也是农村物流的新方向。目前相关文献侧重于将低碳经济与农产品物流、农村回收物流和农业生产资料物流等相结合,而鲜有研究低碳经济与农村物流的。因此按照具体内容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

3.1 低碳经济视角下农产品物流研究现状

李伟、韦恒(2011)[41]提出了发展低碳农产品物流所必须面对的5个问题:政策规划和措施不到位、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废弃物污染物严重、能源开发的技术水平落后、人力资源素质较低。罗长翼(2013)[42]、孙琪恒(2014)[43]、朱芳阳(2014)[44]等人分别对四川、辽宁、广西这些省份低碳物流发展的策略或模式发展进行了探析,均认为转变现有农产品生a方式、农产品交易方式、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物流模式等方法可以为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物流的构建提供帮助。在运输配送技术上,孙曦(2014)[45]分析了不同运输模式的碳排放量问题,总结出我国低碳农产品运输因过多依赖公路运输而导致的一系列的配送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运输配送低碳减排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此外,低碳经济应用于农产品冷链物流流程再造,具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规模效益和降低滞后等优势,对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减排、高效、环保起到了促进作用(郭红霞,2012)[46]。

[8] Medjahed B, Grosky W. A Notification Infrastructure for Semantic Agricultural Web Services[M]. Metadata and Semantics, Springer US, 2009:455-461.

[9] Frewer L J, Lans I A V D, Fischer A R H, et al. Public perceptions of agri-food applications of genetic modifica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30(2):142-152.

[10] Lee E S. Spatial analysis for an intermodal terminal to support agricultural logistics[J]. Management Research Review, 2015,38(3):299-319.

[11] 向林峰.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物流模式浅析[J]. 中国商贸,2012(1):190-191.

[12] 艾江.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 物流技术,2010,29(23):42-44.

[13] 武玉生,汤齐. 浅谈农村物流系统的发展策略[J]. 现代经济信息,2009,11(6):28.

[14] 肖黎,谭忠真,皮修平. 衡阳农村物流运作平台构建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3867-13869.

[15] 上官绪明. 基于城乡双向流通视角的农村物流系统优化模式及对策[J]. 江苏商论,2012(1):68-70.

[16] Francis R L, Mcginnis L F, White J A. Locational analysi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83,12(3):220

-252.

[17] Yasmine A S L E, Ghani B A, Trentesaux D, et 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sing Multi-Agent Systems in the Agri

-Food Industry[C] // Service Orientation in Holonic and Multi-Agent Manufacturing and Robotic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4:145-155.

[18] Costa C, Antonucci F, Pallottino F, et al. A Review on Agri-food Supply Chain Traceability by Means of RFID Technology[J]. Food & Bioprocess Technology, 2013,6(2):353-366.

[19] 郑斌,杨华龙,唐法浙. 县域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模型及算法[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1):95

-98.

[20] 张喜才,杨谦. 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中冷库节点及政府支持[J]. 中国流通经济,2012,26(4):46-52.

[21] 韩俊德,杜其光,等. 物联网技术在生鲜农产品配送中的应用[J]. 中国流通经济,2015,29(12):54-60.

[22] 韩岳峰,张龙,胡慧欣. 我国仓储运输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分析[J]. 江汉论坛,2013(4):29-34.

[23] Balan Sundarakani, Robert de Scuza, M Goh, et al. Modeling Carbon Footprints across the Supply Ch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0,128(1):43-50.

[24] 史馨. PAS2050范下物流服务碳足迹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5):105-106.

[25] Ali Dada, Elgar Fleisch. The Potential of the EPC Network to Monitor and Manage the Carbon Fooprint of Products[J]. Auto-ID labs white paper, 2009(3):1933-1940.

[26] 邹安全,罗杏玲,全春光. 基于EIO―LCA的钢铁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J]. 管理世界,2013(12):178-179.

[27] 纪建悦,孔胶胶. 基于STIRFDT模型的海洋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预测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6):79-81.

[28] 吴振信,石佳,王书平. 基于LMDI分解方法的北京地区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14(2):85-91.

[29] 温蕾. 基于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发展研究[J]. 经济问题,2012(10):72-74.

[30] 董千里,董展,关高. 低碳物流运作的理论与策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100-102.

[31] 范璐. 低碳物流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11,25(8):46-51.

[32] Li Y. The Study on Low-Carbon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243-249:6714-6717.

[33] 朱莉,马铮,丁家兰,等. 低碳理念下基于超网络的物流企业车辆资源合作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6(24):260-266.

[34] Li Z J.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Packaging on Low-Carbon Logistics[J]. Applied Mechanics & Materials, 2012,200:42

-47.

[35] Alan C McKinncn. Product-level carbon auditing of supply chains: Environmental imperative or wasteful distra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al Management, 2010,40(1):42-60.

[36] 梁歌,张永,鲍香台. 基于QFD的南京市道路货运低碳物流发展模式选择研究[J]. 物流技术,2011,30(11):35-37.

[37] 姚冠新,边晓雨,何勇,等. 交通需求管理视角下我国低碳农村物流系统优化[J]. 物流科技,2016,39(5):66-69.

[38] 徐旭. 低碳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J]. 商业研究,2011(4):183-187.

[39] 杨东红,王伟,孙彦彬,等. 闭环供应链主体低碳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 资源科学,2012,34(4):711-717.

[40] 尚娅,曹琼英. 基于RFID的热带特色农产品低碳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660-16661.

[41] 李杨,韦恒. 我国农产品低碳物流的问题与对策[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9-23.

[42] 罗长翼,徐菱. 低碳经济下的四川省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探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3(4):974-977.

[43] 孙琪恒,杜文龙. 辽宁果蔬类农产品低碳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 物流技术,2014(5):221-223.

[44] 朱芳阳. 低碳经济视角下广西农产品物流优化策略探讨[J]. 物流技术,2014(2):27-30.

[45] 孙曦,杨为民. 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产品运输与配送问题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392-395.

[46] 郭红霞,邵铭. 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流程再造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8):4984-4985.

[47] 姚洋. 低碳农村之路:城市化与新农村社会文化运动[J]. 绿叶,2009(11):74-78.

[48] 邓铁乾. 基于RFID的农资物流分销体系与技术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9] R立新. 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林剩余物物流网络构建与利益分配研究[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50] 邢曙东. 石家庄市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4,7(1):22-25.

[51] 刘学鹏. 赤峰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0(6):147-149.

[52] 上官绪明. 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现代物流模式研究[J]. 生态经济,2010(9):111-114.

[53] 徐世玉. 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现代物流模式研究[J]. 中国外资月刊,2012(8):126.

[54] 余波. 农村循环物流系统的机理和发展模式研究[J]. 特区经济,2006(6):148-149.

[55] 张英杰,李婉,方媛. “新网工程”建设视角下农村物资循环流通网络的探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09(12):114-115.

第3篇:农村物流的现状范文

1农业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骄人成绩,但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而且全国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各方面配套措施跟进较慢,农村物流更是举步维艰。现阶段真正影响农业发展的不在生产领域,而在流通领域,发展农业物流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当今,我国农产品的流通形式主要有常温物流和自然物流。这些流通方式因不具备现代物流流通要求,所以在流通过程中往往损失较大。因此,建立有利于农产品加工、运输的农业物流体系显得更加重要。还有,农产品物流难度大,生产组织水平低。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除自己用很少的一部分外,大多都将其送到市场进行流通,这些农产品纷繁复杂,数量巨大,形成了难度较大的农产品物流。但农村的物流和生产组织均处于无序状态,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形不成相配套的物流体系。再加上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后,以及与农村物流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使农村物流发展没有多大起色。

1.2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对农业物流的认识不到位。现阶段,人们对于农业物流概念模糊,没有物流意识和观念。不知道农业物流给农业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不少农民文化程度有限,把物流和简单的运输完全等同起来。不知道农业物流还涵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等其他内容。不知道农业物流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对农业物流的认识不到位,农业物流就难以真正打开市场。

1.2.2农业物流基本配套建设跟不上,物流技术不先进。农业物流虽有一定程度发展,但和农业发展程度不相协调。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有部分农村地区道路设施不完善,有的村庄甚至没有公路。公路质量低下,铁路普遍较少,交通方式单一,不能满足物流发展的要求,且各种交通方式不能有效对接,形不成网络结构,运输成本高,效率低下。农业物流流通工具落后,对农产品的包装再加工处理水平差。在我国,农业物流对生鲜食品的运输常采取常温方式。在运输过程当中,因保鲜技术不到位,部分农产品往往出现腐烂、变质现象,经济损失惨重。我国农业生产单一、零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和农产品的出售大都较为零散、自发性较强,易导致利用率过低,使整个物流成本提高。

1.2.3农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我国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了较大进展,但对于农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却重视不够。农业部门为了适应农业发展现状,也建立了一些农业信息网络,但这些信息网络没有延伸到基层农村。有些农业物流信息资源过于分散,更新不及时,农业物流信息技术没有普遍推广,无法将有效信息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来。在农村,人们对于农业方面的信息,较为封闭,一般还是通过、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而对于现代化网络信息沟通方式接触太少,了解信息较为被动。包括农产品现实销售价、原料的购买价、运输成本变动等等了解程度都相对缓慢,导致信息相对滞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2.4缺少农业物流专业人才。技术是保障,人才是关键,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农业物流的水平不仅体现在技术含量不高的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上,还体现在物流的专业性人才上。现在,人们进城趋势进一步加强,使不少的农民远离农业。即便是从事农业的人,文化程度都不高,生产知识有限,农业物流意识淡薄,缺乏专业性,不利于发展农业物流。再者,我国高校类型繁多,但培养农业物流专业性人才的学校却极少。

2发展农业物流的重大意义

2.1农业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业物流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发达国家的农业物流就是如此,而我国的农业物流不但不能增加附加值,而且还使农产品的价值降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发达国家的农业物流果蔬产品损耗率为4%,远低于我国的20%~28%的损耗率。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可以把损耗降低到最低程度,还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降低成本,自然就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充足,现在农业物流的发展,可以为他们提供不同的就业岗位。这既给农民带来了实惠,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农村局面的稳定。

2.2农业物流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我国的一些农产品成本较高,与国外的相比,质量也不占优势,尤其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这方面的压力更大。即便成本相当,我国的农产品也无法和国外的相抗衡,更谈不上竞争了。发展农业物流可以让我国农产品和市场需求对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增强它与国际产品相抗衡的实力。

2.3农业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发展现代化农业,形成规模化、产业化

农业物流的发展会使农业的科技含量加大,农业的科技化、现代化,可以让原来分散的生产方式形成规模生产。而农业物流的信息对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降低生产和流通中的成本,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这种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物流的协作,可以细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分工,提高生产销售、运作的专业性,打造农产品的优良品牌。

3农业物流发展的途径和思路

3.1完善法律法规,为农业物流保驾护航

我国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农民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对农业物流的认识不到位。国家应从大局出发,完善农业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政策上给予积极引导,地方政府应针对本地特点,制定相配套的政策和制度,制定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协调物流的组织和运转。从政策和舆论导向上引导人们,加强对农业物流的关注和认识,进而为农业物流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3.2加大农业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物流提供技术支撑

要想让农业物流有序、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重视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道路、网络、通信等设施建设要跟上发展步伐。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农业物流的发展离开了网络、通信则寸步难行。同时,合理规划农业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在储运工具上下功夫,提高农业物流技术含量。达到节约成本,确保农业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渠道畅通,满足市场需求之目的。

3.3加快农业物流的信息体系建设

现代农业物流的信息化程度很高,没有可靠的信息体系的支撑,农业物流寸步难行,这也是农业物流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农村应抓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让生产者和消费者有一个互通的平台,网络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式。双方能对市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对物流动向进行掌控。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建设,逐步将各乡镇、单位、村庄连接起来,进而形成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完善农业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要将气象、中介、交通、工商、贸易等部门纳入其中,对涉及农业物流情况的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并及时公布,为农业物流提供系统化服务。还可以建立地方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及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制度。使资源能够共享,减少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随意性。

3.4强化农业物流意识,加强农业物流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

现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传统产业的思维模式上,只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农业物流的积极作用,才能使农业物流得到良性、健康发展。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增强农民物流观念,强化其经济意识。同时,借鉴国外在农业物流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农业物流进行研究,结合中国实际大力推广农业物流先进技术,从发展观念、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上,给农业物流强有力的支撑。

4总结

第4篇:农村物流的现状范文

1 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现状

11 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

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道路、运输工具、通信水平、商品储存保管水平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公路的村村通就为农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一些边远地区,交通不便仍阻碍着农村发展。不仅仅是交通条件,通信设施的落后也成为农村物流发展的障碍。农村向内物流受到阻碍,不利于农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以及经济发展,农村向外物流受到阻碍,不利于农村收益的增加并降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总之,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主要阻碍。

12 农村物流发展的时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的消费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农村的文化教育及现代技术产品的不断普及为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网络购物、电话购物在农村不断发展。同时在外工作的农村子女越来越多,为家里邮寄物品也变得越发重要。另一方面,在农村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农产品的规模种植生产,向城镇的及时运送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都推动着农村物流的不断发展。

13 农村物流缺乏人才和先进技术

一方面,在农村双向物流发展中,需要具有高素质、经验丰富并且具有管理能力和应急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合理先进的物流设备、运输工具、农产品保鲜以及城市产品的运送安全都是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

14 农村物流受到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限制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家庭分散经营,没有形成规模的生产模式。从农村向内物流的角度分析,分散的居住环境不利于物流网点的合理设置,会增加城市产品向农村运送的成本投入;从农村向外物流的角度分析,家庭分散经营种植缺乏规模性,使得农产品的统一收购以及农产品简单加工点的设立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限制使得物流业的发展面临较高的成本同时要求更合理的网点布局设计,这加大了农村物流发展的压力。

2 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意义

21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向外物流发展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的储存成本和流通成本,从而降低农产品生产中的供应及销售成本,起到改善农业外部环境的作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向内物流的发展使得农用生产资料和其他城市物品的运送成本降低,从而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农村双向物流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又通过成本的降低提高产品收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方便农村的消费,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农村向内物流的发展使得农村的生产资料以及各种生活品的消费变的更加便利,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网络等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推广,农村的网络预订及购物为商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时机。同时打破农村和城市消费的地域,缩小农村城市的消费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的合理发展。

23 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物流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种就业机会的增加,为农民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物流业网点的服务、网点间的运输、物流的联系等都必然给广大农村提供最有利的劳动就业机会和条件。建立和发展农村物流体系,一方面直接开辟农民新的就业渠道,同时,通过物流产业发展带动的城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与改善所直接和间接促成的其他第三产业的兴起,便能够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直接分散就地消化吸收。

24 农村双向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的城镇化建设

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城镇化的脚步。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推动。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从农产品的对外运输中提高竞争力和质量,还会吸引更多的城内资金或者村内集体资金投向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由于运输业的发展带给投资更多的机会,在农产品生产地进行加工减少中途损耗、运输成本等。对于农村内部的发展来说增加农产品的销路,还可以进行农村集资自己办厂促进本村经济利益提升。另一方面,随着物流业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服务业也会随之不断产生和提高,运输的道路服务、餐饮服务、居住服务等都将带动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3 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建议

31 加大政府投入并通过政策鼓励对农村物流的投资

政府充分认识到农村物流业发展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合理设计农村物流的宏观布局,制定农村物流的标准化制度,是农村物流的发展和起步建立在合理有序的制度之上。同时,在政府自身财力物力投入过程中,通过各项优惠政策以及科学的宣传吸引更多的投资流入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建设中。

32 加强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技术的创新

通过宣传使农民树立现代物流观念来促进农村现代物流的发展,同时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农村双向物流的发展建立在合理的管理和站点间物流交流联系、物品运送效率之上。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信息载体,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现代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现代物流知识。同时,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既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又掌握现代物流知识理论的人才培养。加快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对现代物流及农村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

33 加强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就向内物流发展而言,应加大农村网络信息平台和快递站点的建设以及合理的运输路线;就向外物流发展而言,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农资及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的发展和建设等是非常必要的,还要不断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组织的物流职能,使我国农村物流组织得到发展。

第5篇:农村物流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河北农产品;问题;发展策略

1“互联网+”背景下河北省农产品物流现状

1.1网络建设不足。河北省农产品物流系统中,客户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农产品物流的主要来源于农村,但目前纵观整体农村,其现代化建设普遍不足,整体水平较低,虽然其中少部分乡镇及相关农村中的重点企业与生产销售大户有自己的网站,有效推动了农产品的物流发展,但由于资金有限、硬件设施陈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网络覆盖面积较为狭窄,无法真正满足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而严重制约了物流系统的全面发展。1.2信息化水平低。河北省目前整体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偏低,影响物流系统的网络化建设,特别是农产品物流方面,市场的信息化水平低,已成为阻碍河北省农产品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河北省物流系统缺乏信息化观念,各部门之间依旧是单独工作,没有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更无法实现资源的实时共享,因而尚不具备先进性、拓展性、导向性的市场讯息,造成农产品整体物流存在较大的漏洞,依旧存在自主物流信息产品、追踪体系、基本信息及公共服务系统等方面不完善的现象,因而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2“互联网+”背景下推动河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有效路径

2.1构建物流信息整合系统。农产品物流信息整合系统应借助较为专业的农村合作经济机构。首先,要在村户与农村合作社中间构建其网络信息处理系统。农民能够根据合作社进一步强化与市场的联络,得到更多市场有效讯息,而合作社是扩散给村户市场精确信息的有效节点。农村的先锋企业可以利用不同的信息渠道掌握市场对农产品所提出的最新要求,还能够全面了解各农户的实际生产状况,从而建立更加准确的生产及营销方案。物流系统不仅可以运用信息为自身提供相关的业务服务,同时还能知晓各企业与组织的信息,为他们提供更多切实有效的营销指导。各经销商与大规模的连锁超市是直接与顾客进行接触的,因而更容易获得市场具体动态信息,且能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到物流系统与各企业中,从而由系统和企业在传送给合作社与村户们。这既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同时还能为国家政府体恤民情、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有效路径。2.2建设产品质量追踪系统。农产品的追踪系统主要包含条码系统、智能识别的数据介质以及数字化信息交换标准合同。条码系统是全球开放物流信息标识和条码表示系统的重心。按照农产品不同的地理位置特点,可以运用位置条码、入库条码、地界条码、生产日期、验证条码的编码模式设计产品的追踪码。这样的条形追踪码就是各个农产品的身份信息,当顾客扫码后便能够知晓具体的物流信息,同时还能显示出产品各种详细信息。例如顾客拿起某一具体农产品时,只要轻扫条形码,便会直接出现产品的生产地点、具体坐标、产品详细的生产过程、甚至精细到其种植、生长、结果、加工、运输、贩售等方面的具体时间。同时还包括生产地的实拍图片,经销商以及生产厂家的联系方式与企业简介等。最后要设计出全面的信息质量追踪条形码,例如地理位置条码、入库条码、地界条码、日期条码、规格条码等,优化质量追踪系统,尤其是服务处理器、路由器、数据转换器、数据搜集计算机、系统管理及其具体软件等,确保每个农产品拥有完整的信息,并可供顾客随时查询、质量能够实时追踪。

第6篇:农村物流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物流;农村物流;农村物流体系

一、我国农村物流现状

(一)发展农村物流的可行性

“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最大最严重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从当前来讲,农村迫切需要三种服务,一是货真价实的产品服务(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二是综合性的社会化服务;三是高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服务。在这种大环境下,农村物流从农资配送入手,开拓农村市场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利。

(二)发展农村物流的必要性

第一,农产品物流数量大、品种多。农产品除部分农民自用外,大都成为商品需要物流,数量之大,品种之多,都是世界罕见,形成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同时,农村消费物价指数持续高于城市,农民收入增幅与农村物价增幅反差较大。

第二,农产品物流要求高。一是季节性生产要求物流的及时性;二是为保证安全必须实施农产品绿色物流;三是要满足一些农产品的特种物流方式而我国现在都不具备这种条件,发展农村物流空间还很大,还需要大力发展进行完善。

第三,目前国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消费资料要跑到县以上的市场去找。当前,农村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的主渠道依然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和部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所办的经营实体。日用品及工业品的供销为供销合作社系统与个体经营各分天下的局面。可以说目前在我国农村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畅通的物流渠道。

二、当前农村物流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物流人才缺乏,技术水平不高

农村物流技术水平不高,人才缺乏。在农村物流中,由于各环节标准的不统一,致使设备浪费,导致产品成本增加;物流设备落后,在运送产品过程中,大多使用敞蓬卡车,缺少冷藏、冷冻设备和技术,产品保鲜大打折扣;懂管理又有丰富经验的物流人才严重匮乏。

(二)城乡物流“二元经济结构”十分严重

城市现代化的物流与农村落后的物流不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城市与农村在物流业发展方面差距越来越大,许多物流资源集中于城市,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相互分割,形成典型的“物流二元结构”。外资投资城市原有的城市物流基础较好,并且工业与商业物流相对农村物流较发达,而农村物流落后,对农村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曾经出现过“东北粮食走廊”走不起来的怪现象:一方面,是世界银行的“现代化投资”;另一方面,是县级以下粮库落后的物流基础。

(三)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供给能力不足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是以农户为单位(2.5亿多农户)、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收入有限、对物流需求不足且分散,而物流的供给需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实现规模经济。目前无论是农村生产组织、流通组织还是物流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农村物流的供给水平。

三、发展农村物流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农村现代物流,能够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技术的革新和改造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近10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由其是在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却还相当落后。其中,主要表现在乡村公路、运输工具、通讯网络、商品储存及保管技术等方面。因此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以物流产业为突破口,利用现代物流的带动作用,有助于引导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技术水平,从而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促进和带动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农村市场流通的现代化水平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仍然较为粗放,农业生产率和专业化水平较低,农村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我国农村缺乏高效的服务体系,而且服务体系不健全。通过发展农村现代物流,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将有力地促进和带动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和保证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附加值,推进农村市场化,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

(三)提高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

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失业及隐性失业现象严重。发展农村物流,有利于农村新的社会分工的形成,有利于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如配送、维修、市场调研等,者日是新的就业增长点。这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保持农村的安定局面。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环境的改善、物流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物品流入本地区,而且按照物流活动的规律和管理形式,流入的商品会以较低的价格、快捷的速度、优质的服务满足该地区农民的生活消费需求,从而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水平。

四、农村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农村物流加快发展的趋势

新农村建设将促进农村物流发展,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三农政策”,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效用的扩大,无疑也会促进农村消费品物流、农产品物流、农资物流的发展,这给众多物流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抢先进入这一领域的就有获得“第一桶金”的机会。

(二)农产品市场化、专业化、商品化、工业化趋势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市场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专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农产品的商品率会大大提高,农业的“工厂化作业”会出现,农村物流量会成倍增加。

(三)农产品生产业发展趋势

随着以“工厂化作业”为内容的农业现代化的出现,需要农村物流体系与之想适应,使之形成价值链,产业增值性将会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洪涛.《现代物流报》,2008年8月29日A07

第7篇:农村物流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产品物流;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3-0001-02

1 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新农村建设作为党和人民的一项重要而又伟大的战略性工程,其必然要求有一个现代化的农业与之相适应。而目前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正在从生产领域逐步延伸到流通领域,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低,流通成本高,农民没有从流通领域享受到应得的比较利益。由于农产品最终要依赖于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正在成为解决大市场与小生产矛盾的重要举措,成为提高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和促进整个农业发展的关键。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就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国内外人士逐步认识到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意义,继而开始予以关注,理论研究方面陆续出现了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著作和文献,比较突出的有李柏园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研究》(1995),风雷的《农产品市场组织模式研究》(1996),杨孚平的《农产品流通与国民经济成长》(1996),纪良钢的《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研究》(1999)等。另外,张声书和日本的佐伯弘治编写的《中国现代物流研究》(1998)部分章节涉及了中国农产品物流方面的研究;王之泰教授的《现代物流学》(1995)也提及了农业环境与农产品物流。

但总体来说,目前进行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已经很多,研究现代农产品物流问题的文献也不胜枚举,但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并不多见。本文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物流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探索我国现代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思路,并提出发展农村物流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2 新农村建设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内在联系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我党重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次的新农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理论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是对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理论的具体实践,而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理论才能导致正确的实践。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来解读新农村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以及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目标的真正实现。

(1)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问题,也就是建设怎样的新农村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就回答了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建设目标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要义和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在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中,生产发展是首要任务,体现了物质文明的要求。而众所周知,广大农村的生产发展离不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因此,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就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2)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本途径的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问题,也就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说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统筹。其中一个重要层面就是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关键还在于自觉地促进城乡交流,而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不仅能够解决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同时也能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逐步改变,成为新农村建设一个助推器。

(3)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以民为本的解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说明了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产品全面短缺的时代已经结束,并出现了区域性、结构性过剩,而农产品流通不畅日益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民无法从流通中获得应得的比较利益,因此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也是维护农民利益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意。

3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大量化、多样化、优质化和动态化的趋势,这与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生产有季节性、区域性、分散性等特点产生必然的供求矛盾。而农产品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物流系统,包括供应商、加工商、批发商、零售商。简略来讲,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具有三大特点:即物流数量大、品种多;物流难度大;物流要求高。

但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目前尚处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生产阶段,所以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物流量不仅数量巨大,而且供应非常分散,物流成本很高。传统农产品物流模式局限于供应商和销售者之间的多环节重复物流,效率低下,现有农产品物流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市场发展形势。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农产品物流渠道比较单一,尚未形成多渠道的营销体系。农产品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低下。在我国,社会上对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的作用和意义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至今较低。尽管物流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总体看来,物流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不强。自营物流还占绝大部分,第三方物流发展比较缓慢。

第二,物流成本高,价值增值少。我国的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是单户经营,农民对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农药等的购买多以分散为主,而且农产品的销售都是各家分户进行的,物流成本过高。

第三,物流技术水平低,运输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及管理水平低下。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5000多家,但具备一定规模的市场数量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信息网络平台等公共和准公共设施仍然落后;批发市场的管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的检疫监测手段不完善,从而导致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第四,缺乏健全、快捷、灵敏、安全和可靠的信息服务。农产品物流各环节的信息化程度低下。我国农户获得农产品生产信息主要依靠传统方式,其他诸如来自当地市场、政府部门、传播媒体及网络的都很少。当前,许多农产品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相关物流信息网络系统还处于空白,在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

息系统,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

第五,农产品自身的缺陷造成流通的障碍。农产品物流标准化程度较低。一是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托盘标准化没有推行,包装标准与运输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二是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卫生标准和市场内部的检验检测体系尚未建立,进人流通的农产品质量偏低,缺少检验手段和食用安全保证。

4 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分析

(1)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设施的建设。考虑物流量的大小、区位等因素,在粮食、蔬菜、水果、禽蛋、水产品等农产品集中产区,改、扩建一批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实施村村通公路,提高通达率和道路等级,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物畅其流;加快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发展与改进各式农用运输车;加速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电话普及率;加快网络基础建设,改变目前信息“高速公路”塞车的状况,发展和普及宽带业务,不断推动网络延伸。

(2)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培育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主体,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是统筹城乡的纽带,建立起单个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连接机制,促进农业资源横向集中和经营纵向一体化,以形成强大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强大的支持。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政府与农民的联系,保护农民利益。

第8篇:农村物流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邮政物流;发展策略;策略定位;保障措施

一、安阳邮政物流发展现状

(一)邮政物流的信息化与应用

1.加强信息系统对运行质量的监控

相关部门根据目前速递物流运行系统的应用内容确定负责划分区域,并落实到相关责任人或者部门。相关部门要做好质量信息的动态监控工作,保证各系统不出差错。强化考核,各部门按月通报各信息系统实施状况,提高信息系统的利用效率。编制全套信息系统考核体系,确定相关原则,筛选关键KPI指标,对各部门进行全面绩效考核管理。

2.重点配送项目中试点投入使用POS机

加强了POS机系统在重点配送项目中的使用,提升基层网点服务水平。PDA系统已经先后升级四次,基本能适应安阳地区作业要求。完善了速递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利用该平台有力的支持了安阳邮政的同城业务发展。E邮宝系统完成改造,网上直接派单,大大方便了淘宝用户的应用。

(二)邮政物流的网络体系建设

1.运输网络进一步优化

2009年下半年,针对安阳市内物流集散网下行运输能力不足的现状,进行了物流配送业务外包,有两家社会运输公司承担各县市邮件的短距离传递,减少运输成本20%以上。

2.营销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安阳市邮政公司已建立起有营销经理、客户经理、揽收人员全方位结合的营销体系,各物流部门均成立了市场部,对大客户进行专员营销。截止2011年末,全市共有专职营销人员352人,占全局的15.6%,基本上覆盖了全地区的商户。

(三)邮政物流的整体业绩状况

2011年,安阳市邮政局不断采取应对措施,加大同城物流业务开拓,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完成收入一千多万元,同比增长12.32%。其中,速递、物流和国际包裹业务2011年分别完成500万元、400万元、200万元收入。速递、物流业务分别增长10.98%和16.12%。

二、安阳邮政物流的策略选择

安阳邮政所要涉及的现代物流业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行业之一,受到生和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安阳邮政还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投资揽收网络齐全、员工包裹投递业务技能熟练和长期的物流服务经验,都注定了安阳邮政在物流该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因此,安阳邮政物流想要有长远发展就必须将自身网络资源的优势化为财富与收益,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销售额,进一步完善邮政物流信息渠道、投递渠道和增值功能,扩大客户群体的覆盖面,发挥“百年邮政”的品牌形象,巩固行业地位。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安阳邮政发展现代物流业务应重点实施增长型发展战略。

增长型战略是以企业在行业中领先为指导,将企业的资源导向新领域、新业务,改变管理方式,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的一种战略。增长型战略会取得溢价效应,主要适合领先企业、后劲十足的企业及新兴行业中的企业。

三、安阳邮政发展现代物流的市场定位

河南物流市场中,多品种、多批次、及时性、信息化、服务网络化,已成为这一行业的基本要求。目前针对个人消费者的物流市场已经日益红火,个人消费者对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已经基本接受并趋于井喷阶段,这也是邮政物流发展的好时机。因此,安阳邮政物流应该以“围绕日益增长的个需求为核心,以‘精、小、轻、贵’的高端物流为主,重点为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一揽子、增值服务”的发展思路为指导,从业务板块、服务内容、客户群体三方面定位市场。

(l)业务板块:以同城配送物流、农资分销物流等业务为主,按照国家服务“三农”的要求,做好的农资配送物流服务;扩大顾客群体的覆盖面,并在原有渠道和资源的基础上拓展新业务。

(2)服务内容:以“精、小、轻、贵”的高端物流为主;积极抢占如医药品、IT配送以及商贸物流等市场,挖掘大客户资源,稳定收益,促使邮政物流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3)客户群体:重视大客户,兼顾零散用户。面向大客户开发,其收入高、见效快、稳定快捷,是安阳邮政发展主方向,与大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保证邮政物流销售业绩稳步提升。因此,以工业园区、商贸园区、机关单位的物流需求为重点,贯彻“抓住大户,不丢散户”的原则,尽力满足所有客户的基本需求。

四、安阳邮政物流发展策略

(一)大力发展快递物流

1.扩大邮政快递物流业务规模。加快安阳邮政企业内部改革,转变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本地竞争力水平,力争成为全省快递物流业的派头兵。一是高附加值快递物流业务。借助健全的快递物流网络,做大现有安濮鹤区域业务规模。加快开通以安阳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的“当日递”业务。二是进一步做大国际业务,发展省内异地业务,加强同城业务,继续完善包裹业务。

2.推动快递物流企业发展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安阳市邮政物流应调整快递物流经营模式,将全资直营、特许加盟、业务等多种经营模式相结合,扩大企业规模化,树立品牌形象,规范业务操作,争取早日实现标准化管理。加强企业现场管理水平,减少野蛮装卸搬运,降低物流投递成本,降低邮费,增加时间管理观念,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对安阳市场细分,开发与时俱进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大力发展网购业务,深化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业务,加快短期仓储、代收货款、仓单质押、代征代缴等增值业务的发展,为邮政物流需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3.加强与其他快递物流企业的战略合作。安阳邮政物流应与国内、国际快递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合作联盟,拓展国际快递市场、国内快递物流市场占有份额,将民营快递物流企业吸纳进来,使其成为河南邮政速递的异地配送货源组织者,这样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做大做强安阳邮政物流。

(二)积极发展农村邮政物流

发挥邮政企业的网络优势,将现代物流理念引入安阳邮政,打造农村物流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村提供农资产品、日用消费品和农副产品的分销配送服务,增强安阳邮政服务“三农”的意识与能力。

1.建立完善农村物流渠道。依托邮政企业,完善农村邮政物流网络布局,通过改造、新增和加盟等方式,建立以县为配送中心、乡镇为分拨点、村庄有代办网点的农村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利用邮政企业自有网络,加强与供销机构、商贸机构、农机机构以及农技机构等农村服务机构合作。在全市所有乡镇与行政村建立“三农”服务代办点,实行统一挂牌、统一配货、统一管理的三统一制度,完善代办网点运行机制,开展配销上门服务,实现“收订到农户、投递到家门、服务到田头”的一条龙服务模式。

2.开拓农村农资和消费品配送市场。邮政企业及其加盟点经营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产品,加大技术支持,增强农资技术服务能力,建立农资服务示范工程。邮政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农业项目,参与国家化肥淡季储备业务,力争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邮政企业积极开展小型家电、通信产品、文化娱乐产品等消费品配销活动,涉足农村医药统一配送销售业务、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发行配送业务,积极创新农村消费市场营销模式。

3.推动农副产品进城入市。邮政企业加强与农村种植大户、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合作,建立乡村超市直通车,利用其投递网络,将我市知名产品分销配送到全省或者全国,打造特色农产品配送品牌。邮政企业加强与农副产品流通企业、连锁超市的合作,开展仓储、深加工、配送、代收货款等增值服务。

(三)加快发展邮政一体化物流

发挥邮政企业网络优势,以专业化的仓储、运输、配送及信息技术平台为手段,为客户提供实物、信息和资金“三流合一”的供应链全程解决方案,推动邮政一体化物流发展。

1.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物流业务。以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集聚区为重点,针对不同产业集聚区和入驻企业的特征,大力开展从原材料入厂到产品仓储、运输、配送、报关、代收货款等各环节物流综合服务,借助产业集聚区物流规模大、需求集中的优势,尽快做大一体化物流业务规模。

2.积极发展行业精益物流。以服装、食品、烟草、医药、IT、汽车零配件等面向市场终端的消费品行业为重点,以经销商和中小制造业企业为对象,推动行业精益物流发展,使其成为我省一体化物流的主导业务。积极推进安阳邮政服务中小企业的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从订单处理、运输、仓储、配送,到库存管理、流通加工、信息服务、退货处理、代收货款等服务的一体化邮政物流解决方案,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的供应链管理服务。

(四)推动邮政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支持邮政物流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打造运营商、供货商和服务商的“三商”合作平台,组织实施一批邮政物流服务与电子商务联动发展示范项目。推动与淘宝网等电子商务企业建立合作平台,扩大店购、网购、电话购物、3G手机购物、电视购物等物流配送规模,大力开发快递物流增值服务产品。加快建设反应迅速、实时沟通的“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消费者”三位一体的信息交流平台,推动信息资源共享,提高邮政物流服务效率。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借助自身网络资源优势,创建特色商品专业营销网站,拓展业务范围。

(五)发展邮政农资物流

邮政农资物流是按照生产商---邮政系统---消费者的营销模式,依据邮政传统的投递网络,在此基础上向下延伸到各个村,然后直销到农户,是一种典型的BtoBtoC的运作模式

在整个模式中,市邮政物流中心是整个运作流程的策划者,主要是搜集下级省县农资物流需求,寻找合适的质量可靠、价格合适的生产商。生产商直接把农资产品直接运送到县邮政物流公司。县物流中心是最基本的农资物流修销售的指挥机构,通过信息网、电话或传真,向省、地区物流公司或生产商采购农资商品,销售给乡镇邮政所或村代办点;再把乡镇邮政所传递过来的农资商品以及农民消费品需求情况汇总,通过信息网向外传播。乡镇邮政所是农资物流的最基础最稳定单位,把农村代办员传递过来的农资商品需求情况汇总,向县省邮政物流中心采购;通过电话或传真向县省物流中心传递农资商品和农民消费品需求信息。

村代办点设有村代办员,村代办员把村代办点及农户的农资商品需求信息传递给邮政所,向农户进行业农业技术指导。村代办点是联结农户与乡镇邮政所的桥梁,主要是收集农户对农资商品、消费品的需求量,通过书面形式传递给乡镇邮政所;将县邮政物流公司和乡镇邮政所运来的农资商品、消费品送到农户手中;开展各种农资产品和农民消费品的营销活动等。

参考文献:

[1]徐剑.中小企业物流战略研究[J].中国企业战略传播网,2005.2.8.

[2]李晓超.国际快递公司在华发展特点及启示[J].物流技术,2007(8):51-53.

[3]张学文,周浩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0:23-26.

[4]鲁其辉,朱道立.质量与价格竞争供应链的均衡与协调策略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9(6):34-36.

[5]潘建伟.中国邮政直面物流开放[J].中国邮政,2006(2):22-23.

第9篇:农村物流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连锁超市;物流仓储;对策

在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下,连锁店、超市这两种商业经营模式成为了我国流通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据2008年一份商业调查显示,我国限额以上连锁企业销售总额占社会总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20%。同时,随照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优化,农民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农村连锁超市的需求也在逐年扩大,所以有必要提高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的利用率。

1.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现状分析

在中国,农村物流仓储刚刚起步,对于仓储的功能许多物流管理者认识不足,从而导致物流仓储的功能也很难被合理利用。调查显示:对于大部分的农村物流仓储,都存在仓库功能单一、设备陈旧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等问题。

1.1农村物流仓储的形成机理与特征分析

上个世纪末,我国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设施形成与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下,农村连锁超市的仓储规模也不断壮大。这些在农村的仓储属于农用地,但与同等地段扩张的城市土地具有相同的使用价值。

1.2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人工和机械化的仓储阶段

在这个阶段,物资的输送、仓储、管理、控制主要依靠人工及辅助机械实现。物料主要通过传送带、吊车、机械手来移动和搬运,用货物托盘和可移动货架储存物料,通过人工操作接卸存储设、螺旋机械制动等设备来完成运行,其实时性和直观性是明显优点。

第二阶段:自动化仓储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用到生产和分配领域。

2.农村物流仓储的现状分析

2.1 监督和管理不到位

农村物流仓储的监督和管理的不到位,将直接影响物流公司的经济效益,监督和管理的体制不完善,将造成资金的浪费。“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建立和完善监督和管理机制,就要加大该方面的投入,监督和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节约资金,避免造成浪费,现代“仓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仓库管理”,而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 的仓储,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仓储。鉴于这样的定义,目前的监管体系已无法适应现代化的仓储物流的需要。

2.2 供给策略不够科学

对于农村物流仓储业来说,没有建立健全供给中心,对于供给策略的制定缺乏科学性,有些商品集散中心离物流公司的路途比较遥远,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建立一个物流配送中心显得势在必行。另外,物流系统效率低下也是制约物流公司发展的一大因素,物流系统通常都在尚未完善的时候进行运作,效率低下时常困扰着物流公司的管理层,对于这一现状如果不能妥善改善,将制约农村物流仓储业的发展。

2.3仓库功能效率低下

对于农村仓储业来说,大部分物流企业都运用传统的模式进行管理,转变管理方式很重要。老旧的管理模式只把仓库当做储存商品的地方,找起货物来非常麻烦;这样就导致仓库功能和效率低下;而管理仓库的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于一些货物不是很熟悉,有一部分的仓库管理人员得过且过,没有意识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也是仓库功能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超市工作人员对分拣、配货、包装、加工、配送功能根本就一知半解,无法提高仓库功能和效率,直接使超市的经营效率。

2.4政府没有进行干预

对农村仓储业来说,虽然如今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但是缺少政府干预,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很容易迷失方向,政府在物流公司选址、经营等方面并未给出指导意见。政府的调控对超市——特别是中小型超市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但中小超市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有些超市还认为政府的调控会阻碍超市的发展,从而采取抵制的态度。另外,挑选超市的地址一直是超市比较头疼的问题,如果所占土地是本地居民所有,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很多超市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没有寻求政府干预,从而使得矛盾升级;没有政府的调控和干预,造成中小型超市的发展滞缓。现在早已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但并不是说中小型超市并不需要政府的调控和干预,适当的调控措施可以使企业往良性发展的道路上前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许多超市都是自行解决,既没有寻求政府的干预和支持,又不能妥善处理与居民的矛盾,这样就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比如超市的经营策略得不到有效实施等等。

3. 农村物流仓储问题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3.1加强监管措施

3.1.1改善物流仓储管理体制

对现行的仓储物流管理体制进行改善,建设统一的连锁超市仓储市场体系。首先应该从连锁超市组织上提高仓储管理的重要性,以保障仓储管理的有效进行,实现仓储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对于仓储的基本设施建设,要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放在首位,减少人工劳动力的投入。对于仓储地址的选择,要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减少资金不必要的浪费,如果农村连锁超市分店不按要求统一规划,则不发放仓储建设资金。

3.1.2加强对管理人才的投入

要实现仓储物流监管措施的提升,必须要依靠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专业化的团队制定管理措施,从而更快更好的实现仓储管理的有效性。在中国进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想要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尤其看重对中国市场人才的引入,因此作为国内农村连锁超市,更应该主动招揽专业人才,为占领农村市场打造专业团队。

3.2 实施有效的供给策略

3.2.1 加快农村超市配送中心建设

纵观国内农村连锁超市仓储物流的发展,大部分企业都是最近才开始重视农村市场。针对这种情况,要想在农村市场抢的先机,就必须加快农村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以后的快速发展做好铺垫。农村人口较城市而言相对分散,离商品集散地路程比较远且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货物的运输主要靠小货车及其他载货量较小的交通工具,因此也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所以建设农村超市物流仓储的基础设施是关键。首先应该从根本出发,扩大连锁超市和农村市场的配送率,提高商品的质量。同时,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农村销售终端,扩大主渠道的进货条件。其次,在配送中心的建设上,超市连锁企业应该给予资金支持,统一建设标准。

3.2.2 提高物流系统效率

物流系统的效率关系到超市货物供给的及时和准确性,也关系到超市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超市的管理者需要结合超市的现状,选择合理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降低物流仓储成本,提升物流配给效率。超市的物流管理部门应当纵观全局,直接负责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运营,成为物流系统优化的主要引导者。同时,物流仓储效率的提高还要结合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部门,实现多部门的联动,才能更好的实现超市物流系统的流畅性和高效性。

3.3 完善仓库功能的多元化

在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下,传统的仓库管理指标已经无法衡量仓储企业的优劣,所以需要制定新的仓库管理标准。新标准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适应市场的变化;适合少批量、多品种、短周期商品;能够为客户提供深层次服务。注重仓库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使每个环节的信息都能够及时被管理者了解,便于管理者制定措施。同时大力提升仓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使仓库的装卸及

收、发、管操作简单化,并且在仓库的功能性上,除了传统的储存、保管功能外,还应该包括:分拣、配货、包装、加工、配送功能。

3.4争取政府扶持措施

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涉及到许多项目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更好的完成。在物流仓储的地址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特别是交通条件的考虑,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配合下,将地址选在交通方便的空旷地带,但在装卸货物的时候不能影响到当地的交通状况,以免引起当地百姓的埋怨。对于修建仓库占用百姓土地的问题,应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配合下,积极同百姓沟通,满足双方的要求,并给予相应的赔偿。这样的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仓储才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争取到更长远的利益。

4.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面临全面开放的销售市场,中国市场即将成为国际商业竞争的战略要地,所以率先对农村物流仓储的建设能够得到更多机遇。虽然目前我国物流仓储存在许多问题,但能够立足于自身的优势,逐步完善农村连锁仓储物流的功能、提高仓储的效率、降低物流管理成本,便能为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带来更大利润。(作者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中鼎.加快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5,(2):50-54.

[2]陈丽清.连锁超市拓展农村市场的营销对策[J]. 商业经济,2006,(1).

[3]时长洪.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的运营策略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7,(3).

[4]普洛斯中国.中国物流(仓储)基础设施发展现状[J].物流工程管理,2008,30(1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