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机合作社合作协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请你们多支持我们的微型企业发展。”每到一处,黄蓉都这么向这些大企业推介辖区内的微企。
黄蓉是长寿区江南工商所所长,她正在贯彻落实长寿区扶持微企的“以大带小”战略。
如今,江南工商所已促成15户微型企业与重钢等大中企业达成合作关系,累计签订合作协议九份,产品和服务金额达200余万元。
“大企业带动我们这些小微企,真是帮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微企小老板廖碧英说。
微企之苦
2010年9月的一天晚上,廖碧英双眼紧盯着电视机。
“助推微企发展,创业的春天来了。”新闻主播字正腔圆地播报着重庆扶持微企发展的新闻。
守在电视机前的廖碧英心里燃起了一团火:“我也要创业!”
廖碧英是长寿区江南街道居民,创业一直是其梦想。
2011年初,廖碧英凭着东拼西凑的资金和财政补贴,创办了微型企业鲜鑫蔬菜公司,种起了蔬菜。
廖碧英种的蔬菜成熟了,可她却兴奋不起来。
“我们太‘微小’了,根本拿不到订单。”廖碧英一筹莫展。
没有订单,廖碧英的公司危在旦夕。
廖碧英之苦,是许多微企小老板的共同处境。
如何提高微企的存活率,成为迫在眉睫的要务。
“微型企业注册资本不过十万元左右,实力不济,很容易倒闭。”长寿区工商局局长崔洪强说。
如何帮助长寿数千微企突围呢?
此时,长寿经济开发区已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首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也落户长寿,大企业接踵而至。
长寿区工商局把目光瞄准了区内众多大企业——通过“大鱼”带“小鱼”,扶持微型企业发展。
雪中送炭
2012年2月的一天清晨,鲜鑫蔬菜公司。
廖碧英和工人们正往大货车上装莲花白。
“我不再担心订单的问题了。”廖碧英一脸喜悦。
原来,不久前,长寿区江南工商所为鲜鑫蔬菜公司当起了“红娘”。
经工商所牵线搭桥,工业园区的重钢配套企业——重庆伟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鲜鑫公司进行了洽谈。双方一拍即合,随即签订了合作协议——伟晋环保从鲜鑫公司采购蔬菜、粮油及肉制品,全年采购金额达到100万元。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廖碧英说。
2011年以来,长寿区工商局携手长寿区工商联,建立了工商联会员联系帮扶微企工作制度。
“区工商联确定了50户骨干会员企业,联系50户微型企业。”长寿区工商局微企科科长黄隽说,“大企业向微企提供合同订单。”
为了扩大扶持面,长寿区工商局还把全区的微企编制成名录,提供给区工商联所属会员。
“区工商联动员所属会员优先采购微企的产品或服务。”黄隽说。
目前,区工商联会员已经对接12户微型企业,提供订单支持。
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区工商联会员单位采购微企产品或服务将占采购总量的20%以上。
大小联体
2012年3月30日,小雨,长寿区云台镇应祝村。
陈兴全带着技术工人刘超,蹲在一台微耕机前,手执扳手和螺丝刀在敲敲打打。
一旁,微耕机的主人——农民樊善山眉头紧锁,焦急地盯着陈兴全和刘超。
“怎么样?还有救吗?”樊善山不时地问一句。
“小问题,只是小毛病。”陈兴全说。
过了半小时,陈兴全站起身,用袖子抹了下脸上的雨水,说:“好了。”
“太好了。”樊善山紧锁的眉头松开了。
陈兴全是个微企老板,拥有一家农机维修公司,同时也是重庆骄骥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的会员。
不过,在2011年3月以前,陈兴全从来没有想过当老板。
“如今,我们有‘靠山’了。”陈兴全所说的“靠山”便是重庆 牛机械有限公司,一家集山地微型农业机械研究、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大型机械企业。
大企业 牛公司也有烦恼——数以万计已售农机的售后服务让公司总经理叶丰头疼不已。
长寿区工商局给叶丰支了一招:把售后服务外包给骄骥合作社的微企来做,使大企业和小企业联成一体。
“他们可靠吗?”叶丰质疑。
在长寿区工商局的撮合下,叶丰考察了骄骥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
经过考察,2010年11月24日, 牛公司与合作社签署了合作协议—— 牛公司的农机售后维修服务交由骄骥合作社的微企来做。
此外,在农闲时, 牛公司还组织骄骥合作社的微企从业人员到 牛公司生产零配件。
“这样就有效保证了微企从业人员就业的连贯性。”黄隽说。
在长寿区工商局的推动下,目前已有12家大型工业企业将产品销售、运输等服务外包给36户微企。
以大孵小
2012年3月30日下午两点,长寿区石堰镇石坝村长寿现代农业园区下属现代畜牧园区。
奶农古学文哼着歌儿,拎着牛奶桶,走进上千平方米的牛舍。
他娴熟地操作着自动挤奶器,很快就挤了满满的十几桶牛奶。
下午3时,收牛奶的时间到了。
古学文和妻子程锦莲提着牛奶,赶到现代畜牧园区一牛奶站,把牛奶放在检测员邓商勇面前。
邓商勇拿出试管瓶,提取了一小试管牛奶,进行酸碱度和抗生素检测。
“合格。”一番忙碌后,邓商勇说。
随后,古学文又把初检合格的牛奶拎到电子秤上。
“50公斤。”牛奶站站长程建报出牛奶净重,“今天的牛奶收购价是3.5元/公斤。”
“涨啦。”皮肤黝黑的古学文露出了洁白的牙齿。
古学文很早就开始养殖奶牛了。
“可是一直都做不大。”古学文抱怨道。
“创办一家微企吧。”工商所的工作人员动员古学文说。
“一无场地,二无技术,还办企业,不亏死才怪。”古学文说。
“没关系,我们给你找到了一棵‘大树’。”
这棵“大树”便是畜牧园区的龙头企业——重庆一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牛公司在现代畜牧园区统一兴建标准化的牛舍、道路、防污处理设施及职工宿舍和食堂等配套设施。
微企小老板自己出资购买奶牛、原材料和聘用人员,由一牛公司低价提供专门的养殖设施及配套设施,发展奶牛养殖。
“他们还向我们提供技术服务和奶牛、饲料的选购服务。”古学文再次露出洁白的牙齿。
羊尖镇位于锡山区东部,东接常熟市,西、南邻厚桥街道,北至东港,面积50.88平方千米,辖羊尖1个社区和羊尖、南村、宛山、廊下、南丰、严家桥、丽安、龙凤巷8个行政村。本地自然生态条件得天独厚,林木覆盖率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境内水网密集、灌排便利,非常适合种植水稻并获得高产。羊尖镇积极响应上级政府号召,结合乡镇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布局优化调整,切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现代化农业设施设备配套,全面提升镇域农田生产环境和农村环境风貌,全力打造地方经济发展新高地。
一、基地建设情况
(一)、产业化基地建设
羊尖镇现有耕地面积2.56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4万亩,水稻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到54.7%,全镇集中流转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优良食味水稻品种总面积达到0.8万亩,主要是苏香粳系列、南粳46和南粳5055,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7.1%。核心示范区位于严家桥村,相对集中连片2647亩,格田成方,周边水网密集,水利基础设施完善,在建设上实施农田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环境生态化、经营产业化。2019年创建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水稻)基地并成功通过省级验收,同年获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证书。
在核心区,一年两熟,实行稻油轮作,每年投入25万元,开展大地艺术的创作,在油菜田中用小麦、二月蓝和冰岛虞美人等勾勒图案和文字,在水稻田中则用彩色水稻来作画,增加农耕文化气息,提升基地整体形象;建设健康步道和观景平台---景垅亭,步道两侧栽种波斯菊,供游客和周边住户漫步田间,移步赏花、登高观赏、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在栽秧季开展亲子活动,包括栽秧体验、稻田抓泥鳅和拔河等,让小朋友体验劳作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今年又投入了45万元,对基地内沟渠、道路进行翻修,平整土地以及田埂的修葺,使田容田貌焕然一新。
(二)、“五新”技术试验示范
在核心区内开展全镇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新装备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今年主要引进展示新品种隆优619和武育6622,同时开展近300个小品种的研究繁育展示;并开展新型缓释肥和省土壤监测试验。往年开展的试验和技术有:水稻(小麦)测土配方试验、不同氮肥用量试验、缓释肥试验、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性诱剂诱捕纵卷叶螟(大螟)试验、秸秆全量还田和机插技术、水稻-绿肥轮作技术等。
在技术上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工厂化基质育秧技术、精确定量栽培机插技术、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水稻机条播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无人机飞防技术等;在管理上统一措施: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机械作业、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栽种方式、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水浆管理。
今年启用了稻油轮作新模式,明年设想稻鸭共生模式。在水稻上我们施用有机菌肥(可施可力40公斤/亩或纳克菌肥10公斤/亩,后期再施用30%硅锌氮肥20公斤/亩),减少化肥的使用,进一步提升稻米品质。引进高地隙乘坐式植保机和无人植保机,今年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全程采用无人植保机开展,并进行现场飞防观摩学习。
为提升农业种植全程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生产效率和农民效益,慧飞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中心专家,分别于5月和7月,在基地内举办了三期无人植保机的培训学习,吸引了我镇及周边乡镇种植大户、农机手以及农技人员共计30余人前来学习,为本地飞手体系的组建打下扎实基础。
目前基地上正在开展飞防体系建设,包括通过卫星、无人机和RTK配合对全区田块进行精确测量;对外承接飞防业务;植保无人机的维修、保养和租赁业务;开展飞手的培训指导。
(三)、种植方式
基地种植以机插稻为主,种植过程做到全程机械化:包括秸秆还田、耕翻、育秧、栽插(条播)、防治、收割、转运、烘干。在生产过程中做到浅水栽插、湿层施肥,减少化肥流失,增加肥料利用率;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科学预测预报,开展统防统治,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增设诱捕器和蜜源植物的种植,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同时使用无人机防治具有亩需水量少,节约用水、农药利用率高等特点,进一步降低了污染风险。
二、稻米加工
我镇现有2家粮食加工销售企业--无锡市安镇粮油购销有限公司羊尖分公司和无锡市福羊农机专业合作联社,年加工规模达到6000吨以上,年销售优良食味稻米3100多吨,拥有烘干设备19台套,日烘干能力达到437吨,仓储达到5100多吨。
无锡市安镇粮油购销有限公司羊尖分公司采用与规模种植户签订合同,开展订单式种植,对稻谷统一进行收购,大米加工设备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上,年销售大米5000吨,其中优良食味稻米销售2500多吨,烘干设备1台,烘干能力达到200吨/批次,仓储能力达到5000吨,现注册有锡宛和锡狮2个商标,以锡宛香米和锡狮无锡大米品牌进行包装和销售。
无锡市福羊农机专业合作联社,加工设备日加工能力50吨,年销售优良食味稻米600多吨,烘干设备18台,烘干能力达到237吨/批次,仓储能力100吨,现注册有严家桥和锡羊2个商标,以严家桥大米和锡羊大米品牌进行包装和销售,另外“锡龙凤”商标正在注册中。
三、品牌培育
目前我镇稻米品牌有严家桥、锡宛、锡狮和锡羊,正在申报中的商标有“锡龙凤”,其中以“严家桥大米”为代表的品牌大米,已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2019年荣获第三届“无锡好米”品鉴活动银奖;2018年分别与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有限公司、无锡东航食品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首个登上飞机成为航食餐饮的无锡土特产;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市场保护协会、中国品牌调查统计中心认定的《中国优质大米》荣誉;“严家桥大米”被无锡市8个部门联合授予“真正无锡味·无锡地方土特产”大米称号。另外,已注册冠名的“锡宛香米”“锡羊大米”凭着良好的米质和口碑,在周边的商场和餐饮饭店也逐步打开了市场,赢得了青睐。
目前我镇正在探索打造多样的稻米产品自主品牌和电商化网络平台,建设羊尖镇稻米产业物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做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培育一批优良食味稻米基地。
四、包装废弃物回收
为推进我镇农业绿色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创建美丽乡村,2020年我镇开展农药包装和农膜(地膜)废弃物回收与处置试点工作,着力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切实做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核心区农药配置集中在农机库进行配药,农药包装物留在农机库包装集中回收点,并由市农药零差价配送点定时集中回收,田间无废弃包装物产生。
据调查,国内的农业院校从本科到中职,农机专业的生员普遍较少,原来以农机专业为主打专业的院校均改办了其他专业。一方面是进口农机具需要大量懂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是农机专业没有生源。农村职业学校如何办好涉农专业,如何为区域农机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机专业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区域农机化专业发展的需要。多数涉农专业的中职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没有深入企业、农村进行实地调研,实施的人才培养不能与企业和农村有效对接,培养形式封闭,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
(2)教学方式不适应农机从业人员培养培训的需要。有的学校为了节省教学成本,没有实施一体化教学,仍然采用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实践的机会少,操作能力差,毕业后不能直接上岗。
(3)师资培养培训滞后。农机专业现有的师资水平与先进的进口机械技术脱节,一个原因是涉农专业的高校缺乏先进的农机设备和师资,国培和省培仍然是陈旧的内容;另一个原因是农机公司技术垄断,学校与农机具生产厂家售后服务的培养培训没有接轨,教师的培训跟不上,导致农机新技术只掌握在售后服务人员手中。
(4)实习实训设备落后。涉农专业的学校均存在实训设备和工位不足的问题,进口农机具价格昂贵,少则几十万元,多则数百万元。如迪尔公司的9670型收割机价格在200万元以上,如果把各个公司的农机具全部买齐要几千万元。没有仿真的配套教具,中职类的学校根本买不起。即使购买新农机具也不能随便拆卸,多数学校使用的仍然是以前的国内陈旧的设备,导致实习实训设备满足不了教学要求。
(5)教材内容陈旧。农机专业教材稀缺,进口机械的专业课教材几乎没有。现有教材内容陈旧,进口机具技术资料不易获得,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农机专业的教学要求。
(6)校企未能有效合作。有些涉农学校虽然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只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的有效合作。一是农场和农村的农机具均为个人所有,价格昂贵,车主均不愿让其作为操作对象。二是生产厂家因技术保密,使教师的企业实践和学生的实习受限,工学结合流于形式。
(7)缺乏激励机制。涉农专业学校的办学以及与企业的合作,单靠学校很难实现,离不开政府的指导。传统的重工轻农思想在农民和农场职工的头脑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农民的地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垦区多数农场职工多年没有解决合同制身份,没有对适龄青年用工的激励机制,使得回乡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没有积极性,学习农机专业的人员越来越少。
2、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办学的做法和思考
(1)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垦区和农村培养落地人才。2014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该文件为涉农专业学校的办学搭建了一个开阔的平台,办学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学制、学习方式,认定学分的范围更大。文件制定了2~6年的弹性学制,可以把学校设在农场、农村,可以送教下乡,可以把课堂设在田间、畜舍和农具场,使涉农专业的办学迎来了曙光。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于2012年6月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单位,以此为契机,结合中央1号文件,该校农机专业创建了“校场双元,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借鉴德国“双元制”,把农场和学校设为“双元”;“产学结合”即把教学点设在农场,把课堂设在农具场和田间,结合农时,采取“忙工闲学”的形式。即农闲时由农场和学校共同组织学员进行理论教学,农忙时由农场指派技术专家任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学员参加农机作业。这种模式既符合生产实际,又方便了学员学习,同时又为农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实施“学校+基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周边的农场以及部分农村有机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便于实施一体化教学和学生的顶岗实习。理论教学到农具场进行现场教学,有条件的教学点建设一体化教室,强化学员实践能力。
(3)加强农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农机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提高老师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水平。“送出去”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把农机专业教师送到生产厂家和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培训;“请进来”就是聘请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农场的技术专家到学校参与农机专业的教学过程,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回答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他们的到来会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于2007年与约翰迪尔公司进行了合作,派出两名教师与动力科贸公司的农机售后服务人员一同去约翰迪尔中国总部参加实践技能培训。后来学校又陆续聘请国外3大农机公司的售后服务人员和农场的技术专家来校,针对进口机具举办讲座。这种培训模式提高了教师一体化的教学能力。
(4)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弥补农机专业实习设备和工位的不足。学校取得农机行业主管部门、农场和各农机制造公司的支持,增加部分实训设备,以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同时学校与垦区各农场的农机中心深度合作,根据农业生产季节,借助农场的农机设备完成农机作业过程教学实习,既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与全过程的农机作业,又弥补了校内农机实习设备和工位的不足。
(5)组织精干力量,编写适应农机新技术的校本教材。组织骨干教师,融合国外3大农机公司的新技术,与企业技术专家合作,编写《农机标准化作业》等8本校本教材,其中5本公开出版发行,3本达到了省级精品课标准。
(6)政府应加强对农村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的扶持力度。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从2006年开始,与北安管理局合作实施了订单培养,开办了首期“现代农机师傅班”,旨在培养一批师傅充实到一线,实施师傅带徒弟战略,第2年的招生量翻了1番。目前这种专业培训模式已经推广到九三分局,由此可以看出,涉农专业的办学必须由政府制定激励机制。一是垦区出台政策,对农机专业回场工作的毕业生解决合同制身份,以激励适龄青年学习涉农专业;二是主导和协调学校与农场及农机制造企业的关系,取得企业在设备、师资培训、学生的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方面的支持,为培养农机专业人才奠定基础;三是支持学校实施订单培养。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1122”工程;成效;建议;山东东营
中图分类号 F32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325-02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纵观世界各国的实践,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都有着高度发达的合作社。在美国,由合作社加工的农产品占总量的80%;在西欧农产品市场上,合作社经销的产品占60%。当今世界,合作社发展已经从农业到工业、从生产到消费,全方位地深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农户之间的联合和合作都得到了充分发展,这是在国际竞争的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我国2006年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促进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东营市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不断加大指导、扶持和服务力度,强化政策措施,努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引领农民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逐步走向有组织、有规模的联合经营,实现合作共赢,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东营市组织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1122”工程。
1 东营市实施“1122”工程的背景条件
国务院于2009年11月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实施国家战略,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对东营市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将分散的农户经营发展为能合理利用资源的现代经营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引领农民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走向有组织、有规模的联合经营,实现合作共赢的有效组织形式[1]。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阶段完善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推动农业改革发展,实现“第二次飞跃”的重要出路[2],也是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重要出路。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东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2009年底全市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57家,入社农户达到5.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6.02%。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发展中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多数合作社规模较小,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运作不够规范;二是合作社自身实力有限,承担风险能力弱,融资比较困难,市场组织化程度较低,产品难以通过“农超对接” 等方式实现高效益的现代营销;三是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和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氛围还不够浓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仍不能适应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2010年东营市开始组织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1122”工程。
2 组织实施
2010年初,印发了《东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1122”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大力组织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1122”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1122”工程,即“一项行动、一个推进、两个对接、两项制度”。
2.1 一项行动
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立足当地资源和产业特点,选择具有产业代表性和农民确实需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政策扶持、业务培训、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切实帮助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着力培育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实现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和产品品牌化,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和带动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2010—2011年,投入财政扶持资金1 200多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扶持资金500万元),重点培育了100家市级合作社示范社,并通过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广示范社的经验和做法,使其他合作社和广大农民学有样板、赶有目标。通过示范社的示范带动,使更多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并逐步规范合作社建设,推动形成“建一个合作社,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发展局面。
2.2 一个推进
全面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按照全市农业产业布局,结合优势农产品生产经营体系建设,依托优势产业带、产业基地和特色产品生产乡镇村,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组织和个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农产品商标注册,创建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了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围绕粮棉、蔬菜、畜牧、水产、林果和休闲观光农业等农业主导及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干部牵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引导种养、购销、农机大户等发挥其运销、流通、技术等优势,牵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鼓励农技推广、供销等方面的基层组织和专业人员发挥其组织、技术、资金和场所的优势,牵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四是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牵头,依托生产基地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五是引导同类或相关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联合与合作,积极发展跨区域的联合社,实现行业规模发展,实行跨区域、集团式发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2010年到2012年上半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45家。通过全面推进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
2.3 两个对接
组织好“银社对接”和“农超对接”。一是积极开展“银社对接、金融支农”活动,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中资金短缺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中心支行与东营市农业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并建立了“银社对接、金融支农” 联席会议制度,按照“政府搭台、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银社共赢”的方针,努力构建互惠共赢的银社对接平台,促进金融机构和合作社双方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实现合作共赢。二是大力开展“农超对接”,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营销问题。按照“超市(流通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直接进入超市和流通企业。定期组织连锁超市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实地考察观摩,同时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信息、加工包装技术、仓储运输及价格等方面的支持和优惠,为农产品进入超市拓宽渠道。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超市召开“农超对接”洽谈会,积极促进超市、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协议,实现“农超对接”。仅2011年,150家合作社通过“银社对接” 获得贷款1.6亿元,30家合作社通过“农超对接”达成交易金额1.8亿元。
2.4 两项制度
建立固定联系点制度,及时了解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求;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动态管理制度,及时调度发展状况。针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信息不灵、人才缺乏、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问题,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固定联系点制度和动态管理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合作社的发展动态,大力开展以信息、培训、融资、产销对接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进一步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环境,克服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和障碍,提升建设水平。对新发起成立合作社的农民进行指导,帮助他们组织可行性报告的论证、制定章程和做好各种材料的准备工作等,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水平。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专业市场、金融机构等组织单位之间的合作,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一体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3 成效
通过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1122”工程,培育出了一批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带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
3.1 培育出强社名社,带动农民发展合作社
围绕绿色高端种植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农业主导产业,着力培育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强社名社),率先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在种植业方面,如广饶县富源蔬菜种植合作社,入社社员460户,已建成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666.67 hm2,其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全球GAP认证,年生产优质蔬菜5万t,全部由加工企业以订单形式高价收购。在畜禽养殖方面,如垦利县肉牛生产合作社,由万得信食品有限公司和285户肉牛养殖户发起成立,现已建成标准化肉牛规模养殖场22处、良种繁育中心1处,年出栏肉牛1.5万头,户均年增收近3万元。在水产养殖方面,如垦利县大闸蟹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从事大闸蟹规模化养殖,生产的黄河口大闸蟹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带动了大闸蟹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大闸蟹养殖面积达3.7万hm2,黄河口大闸蟹入选“中国十大名蟹”。示范社示范带动广大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建立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建设规范化合作社,逐步推动形成“建一个合作社,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发展局面。
3.2 引领农民合作共赢,实现跨越发展
截至2012年6月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702家,辐射带动农户19万余户从事订单生产和专业生产,覆盖了粮棉、蔬菜、畜牧、水产、林果、农机等产业,合作的深度已从单纯的生产环节扩展到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合作的广度正在从技术信息、农资购买、产品销售服务逐渐扩展到品牌创建、实体经营等领域。全市产供销一体化服务的合作社有405家,占合作社总数的57.7%。合作社的规模也不断壮大,社员数量在100户以上的有155家,占22.1%。据统计,2011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户均纯收入达3.25万元,与从事同种农产品生产的非社员相比,户均增收3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突破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民家庭分散经营存在的难以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难以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和现代设备,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竞争等难题,引领农民合作共赢奔小康,实现了由分散经营走向合作共赢的跨越发展。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1122”工程,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但是当前多数合作社仍存在规模不够大、运行机制不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弱的问题。后期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1122”工程,要着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水平,增强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一是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引导合作社加强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三会”建设,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增强社员对合作社的归属感和合作社对社员的凝聚力[3]。坚持依章办事,建立健全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落实好盈余分配,建立起良好的内部积累和风险保障机制,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活力[4]。二是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引导、鼓励和支持合作社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依法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制度,统一质量安全标准,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农业投入品采购供应,统一产品和基地认证认定,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开展标准化生产和相关技术规程的培训,并加强生产信息监管,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三是加强品牌化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引导合作社建立健全规范的信用管理制度,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注册产品商标,开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地理标志产品等相关认证,参加各种产品展销、展示活动,参与“农超对接”和国际竞争,拓宽产品营销渠道,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竞争能力[5]。
5 参考文献
[1] 董晓波.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创业中的维度与变革[J].河北农业科技,2008(17):48-49.
[2] 魏芳霞.秦安县规划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思路与对策[J].甘肃农业,2010(2):71.
[3] 吴秀珍.北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发展对策[J].广西热带农业,2009(6):21-22.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专业农业保险公司;营销渠道
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目的是为了分摊和转移农业风险、保护和改善农民生活、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这些目标的公益性、救和安全性可能与保险业的盈利性相冲突。没有或者牺牲保险的盈利性,政府还要鼓励开办农业保险,原因在于农业保险属于可以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活动。
一、种养业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畴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畴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业的粮食食品,是不可替代的、人们生活必需的;养殖业的肉蛋食品也是不可替代的、人们生活必需的。商业性农业保险应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以外的涉农的可保风险,如财产险、人寿险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应为以下几方面提供保障:
一是为植物食品安全提供风险保障。涉及全民植物食品安全的农作物应包括: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花生、油菜等经济作物;蔬菜、水果也应考虑适用政策性农业保险。至于棉花等作物,虽不危及食品安全,但因为是重要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作物,也应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
二是为动物食品安全提供风险保障。涉及全民食品安全的动物应包括:牛、猪、羊等家畜;鸡、鸭、鹅等家禽;养殖的鱼、虾、蟹等水产品。
三是为渔民渔船安全提供风险保障。从事海洋、大河捕捞的渔业生产,需要保险的保驾护航,应对渔民的人身伤亡和渔船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
在上述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内,政策性农业保险应主要承保旱灾、水灾、雹灾、风灾、冻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主要承保日常性疾病等动物死亡风险。对超出一般水平的巨灾,国家应另行安排救济和帮扶。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最大受益人是农户,但是农户获得保险利益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一是需要支付一部分保费购买保险,二是要在出现灾情损失时才能实现政府补贴带来的好处。农村可以实现人人有低保,但是人人皆保险尚需时日。所以,即使在政府补贴、龙头企业帮扶的情况下,农户购买保险也需要动员。在日本,加入政策性农业保险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例如,水稻、陆稻及麦类的栽培面积合计超过1亩或3亩(日本制,下同),才有资格加入。同时,一定经营规模以上的农户又必须加入农业保险,例如,北海道地区的麦类耕作面积4亩至10亩的,必须加入农业保险。在我国,保险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模式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
一是对基地型农户进行保险。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载体带动农户参加保险,对基地型农户进行保险。基地型农户是指根据订单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农作物种植和动物养殖的农户。这些农产品作为工业原料从农户的田间、地头和院落、场房进入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广大农户与龙头企业形成了比较紧密的生产流程上的上下游关系、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基地与前沿关系。农业保险通过对订单农户提供保险服务,能够有效保障产业化生产基地的稳定发展,稳固产业化链条源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适当给订单农户部分保费补贴,组织订单农户参加保险,降低了农户的保费负担,扩大了保险覆盖面;为订单农户提供保费补贴,加强了公司与农户联系的紧密度,保证订单农户生产稳定,龙头企业原材料供应充足,有利于龙头企业扩大再生产,把农业产业做大做强。
二是对专业农户进行保险。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带动农民参加农业保险,对专业农户进行保险。专业农户是指种养业规模较大、技术较先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户。专业农户往往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密切联系,保险公司可以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向合作组织内的成员提供保险,充分发挥社员之间信息比较对称、联系比较紧密的特点,相对集中地开展较大规模的保险业务。合作社社员比较集中,养殖规模较大,多数社员已成为种、养专业户,风险意识较强,投保积极性较高,农户之间的示范作用较明显。同时,农业保险还对合作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比较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一般都有一个经营实体支撑,如饲料加工厂或屠宰加工厂,还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在保险的开展上,有的合作社对参加保险的饲养户给予饲料或销售上的一些优惠,这就吸引了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从而扩大合作社的规模。
三是对传统农户进行保险。以县级为单位对大宗农作物进行统保,对传统农产进行保险。我国的农业生产依然以传统方式为主,生产经营相对分散、地域差异较大,特别是大宗粮食作物保险的承保和理赔难度较大。对传统农户的保险难度更大,而传统农户经营的往往是传统的种植业,急需保险来分担和转移风险。
二、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帮扶方式
(一)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支持农业保险
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支持农业保险,是全社会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的重要渠道。农业保险的开办历史表明,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任何国家的农业保险都无法维持下去。美国作为世界级的农业生产大国,农业保险也办得较好,政府的财政支持更是一大亮点。目前美国政府对农作物保险的经济支持大致包括:保费补贴,各险种的补贴比例不同,2000年,补贴额平均为纯保费的53%(保费补贴额平均每英亩为6.6美元),其中,巨灾保险补贴全部保费,多种风险农作物保险、收入保险等保费补贴率约为40%;业务费用补贴,向承办政府农作物保险私营保险公司提供20%—25%的业务费用 (包括定损费)补贴;另外,政府还承担农业部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的各项费用,以及农作物保险推广和教育费用。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明确规定联邦政府、州政府及其他地方政府对农作物保险免征一切税赋。
(二)政府通过条件救济支持农业保险
即便政府为农业保险提供补贴,农户还是有不愿意购买农业保险的,保险对于农户来讲首先是一笔支出,然后才有可能在出险后获得补偿,农民并不踊跃参保。即使在美国,也在实行了把购买农业保险作为获得政府其他支持的条件后,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才获得突破性发展。1994年通过的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改革法令,鼓励农场主购买农业保险,进而降低农场主对灾害救济的潜在需求。它规定,除非农场主购买了农作物保险,最少也要购买巨灾保险保障,否则他们不可能得到农业保护计划中的其他好处,即取消了政府救济计划。通过提供基本保障的巨灾保险(新设立)、提供较高保障水平的扩大保障保险、集体保险和非保险作物保障计划等四大险种把所有农作物生产者都纳入了农作物保险计划。该法令还规定,不参加政府农作物保险计划的农民不能得到福利,如农户贷款计划、农产品价格支持和保护计划的支持等,对农作物保险实行了事实上的强制参加。该法令的实施使保险作物从1980年的30种扩大到47种,农作物保险的投保率迅速提高,1995年,农作物保险承保面积达到 2.2亿英亩,占当年可保面积的82%,是美国历史上承保面积占可保面积比例最高的一年。
(三)政府通过立法支持农业保险
通过法律确定农业保险的标的、范围、机构、补贴等各种内容和环节,使农业保险能够获得稳定、持续和透明的发展,不因政府官员的更迭而起落,不因市场的变化而消长。日本自1929年以来,有关农业保险的立法、制度及修改多达10部之多,对农业保险作物的品种、农业保险的准入条件、保险范围、承保方式、财政补贴、保险费率计算方法、保险费国库负担方式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规定,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保险的发展,也合理地利用了国库的财政资源,有效地保护了农户。
三、农业保险公司的营销渠道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三家试点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从对农业保险的政策研究、立法劝说、机构设置、产品设计开发、销售渠道建立、人培训、定损人员培养、统计、精算、资料收集加工,以及农业保险的宣传、推广和教育等方面,逐渐获得了经验和方法,试点公司也渐趋成熟。试点公司承担了农业保险的直接业务,通过开展农业保险的经营活动(销售、签单及其他服务),具体实施政府补贴的农业保险计划。试点公司还培训、管理、监督和使用保险人和农险查勘核损人。农险查勘核损工作由农险专业核损人来进行,查勘核损人需经过专业农业保险公司长时间的培训,通过考核取得资格后才能从业。专业公司有动力、能力和愿景,将作为主业来看待,必将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
试点公司对农业保险的专注,不只是停留在领导的一般号召与员工的象征性响应上,而是深入实际探索农民的需求、要求政府的财政支持、教育员工精做农业保险。试点公司应根据区域特点制定农业保险发展规划,并在农业保险业务上始终坚持按照试点区域的特点进行设计和规划。例如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吉林省是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i对国家粮食安全起决定性作用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该省近年来的畜牧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的现实,公司在吉林省内主要规划开展玉米、水稻、大豆种植保险和规模化养殖保险,并主要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载体开办农业保险业务;根据畜牧业发达,要建设中国乳都的实际,公司在自治区主要规划开办奶牛等养殖保险品种,并与当地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结合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根据山东省种植业、养殖业均比较发达,小麦等粮食作物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还是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实际,公司规划在山东探索开办小麦、棉花、蔬菜、水果等种植保险和奶牛、肉鸡、水貂等养殖保险;根据北京在发展都市农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郊区农业比较发达的实际,公司在北京地区探索以奶牛养殖和水果、蔬菜种植为主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通过两年多试点,农业保险业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试点公司坚持围绕试点区域特点研发农业保险产品。比如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吉林省等试点地区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是种植面积最大、关系农民数量最多、事关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品种,公司集中研发玉米、水稻、大豆等大宗粮食作物的巨灾保险产品。由于内蒙、山东、吉林、北京的畜牧业也都非常发达,各试点省区的畜牧业生产都逐渐呈集中化、专业化的发展态势,公司相继研发了肉鸡、生猪、奶牛、肉牛、梅花鹿养殖保险,并根据各地养殖成本、风险特点等因素在具体条款中进行调整,体现区域特色。同时,公司还针对试点地区农业经济特点,相继研发了经济作物草莓、烟叶等种植保险条款和朗德鹅、水貂等特色养殖保险条款。作为试点公司之一的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降低农业保险开办成本,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保险服务,通过两年多来的探索,主要开辟了五个营销渠道。
一是与农业经营管理部门相结合的渠道。省农委领导的农业管理部门与农民联系密切,并在各个乡镇都有机构网络,人员专业性较强,素质较高,是农业保险业务的良好渠道。在吉林保监局和省农委的大力帮助下,公司与省农经管理总站签订了保险合作协议,全面启动并推进了试点工作的开展。
二是与农村信用合作社相结合的渠道。公司与省农信社联社签署协议,利用其在农村的营业机构网点优势和人员优势广泛开展业务。公司在开业当天即与省农信联社签订了全面协议,公司各分支机构与当地农信社关系十分紧密。2006年,农信社代办农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全年为200多位死亡和伤残的贷款农户进行了赔偿。
三是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结合的渠道。公司已经与中国农业银行、省邮政系统等机构签订了协议,并与省农业发展银行正式合作。农村金融、邮政机构的兼业方式,在公司广开渠道建设的同时,也为农业保险在更深层次上的开展埋下了伏笔,探索了路子,奠定了基础。事实上,国外成功开办农业保险是和农村金融政策紧密相连的。
四是与农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相结合的渠道。农委所属的农机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农村也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公司通过这些部门开展保险业务,一方面有效降低了开办成本,另一方面在防灾、防损和理赔工作上更容易得到投保农户的认同。
育苗棚里是长得正旺的绿菜花苗。远处是绿油油的毛豆。参观宁阳县宁阳镇庙西村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时,正遇上在田间忙碌的村民石艳红。她把家里的4亩地都人股加入了村里的有机菜种植合作社,不仅一亩地保底收入700元,而且年底还有分红,在地里打工还有一份收入。
据该合作社社长吴杞国介绍,像石艳红这样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在庙西村有58户,共流转土地300亩。合作社与泰安弘海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公司负责提供种子、技术、肥料、生物制药、保护价回收,合作社负责统一管理、保证产品质量、保证社员收益。而农户只要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就可每亩得保底收入700元,年底还有分红。如果在基地干活还会有一份劳务收入。目前该村计划用三年时间让村里的360户、860人都加入合作社。
庙西村村民的成功转型是宁阳用现代农业理念嫁接改造传统产业的缩影。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宁阳用现代技术改造,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通过加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建设力度,把更多农民纳入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农民增收步伐。截至目前,这个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6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391家,带动农户9.3万户,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市场+基地+农户”等模式。将单枪匹马的农民融入到产业链、流通链、要素链等各个环节,使农民成了名副其实的“产业农民”。
用发展工业的思路推动农业项目“落地开花”,让“产业农民”有了“生存土壤”。按照“围绕资源引进一批,瞄准市场挂靠一批,立足实际建立一批,引导扶持做大一批”的思路,宁阳县大力兴办或引进粮食、畜产品、苗木花卉、乳制品等农产品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也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生产技术等要素导入农业领域,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在伏山镇桑庄村,村里围绕产业引进了泰安紫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了三苑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村民桑胜波告诉记者,村民们现在只管种菜,而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问题由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解决。由于技术指导到位,菜也能卖个好价钱,桑胜波去年种植的15亩芦笋赚了5万元。
现代农业产业链条的推进,促进了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目前,该县形成了以华丰镇、东庄乡为主的东部淡季无公害和绿色蔬菜区,以伏山镇、东疏镇为主的有机蔬菜区,以东疏镇、鹤山乡、伏山镇、啖城镇为主的桑蚕等产业带。乡饮乡3万亩速生丰产林、葛石镇8万亩大枣、东疏镇万亩苗木花卉、磁窑镇万亩生姜等发展区,全县形成了“一业为主、多业并进”的良好态势。很多以往握锄种地的农民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了名副其实的“产业农民”,收入得到了保障。
为使农民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大有作为,宁阳抓住农业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试点县的机遇,同时整合县、乡农技推广站、农广校、畜牧中心、职教中心等培训资源,构建起了覆盖全县的新型农民培训网络。通过培训,着力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引导带动农民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向“产业农民”转化。
宜都建设书香四溢新农村
建阵地,让农民有书可读
“构建市、乡、村、户图书流通网络,使之覆盖到每一个村组,让每一位农民都有书可读。”宜都在农村基层文化网络建设上对图书室建设提出明确要求。随后,“光华工程”为宜都农村赠送了价值33万元的图书;市政府划拨10万元购书专款,其中5万元所购图书直达村级图书室,建立5个村级图书流转示范点,每点配套图书1万元……
目前,该市图书流通网络已初具规模,20个示范村标准图书室顺利通过验收;13个省级“农家书屋”已建成4个,其中两个顺利通过湖北省新闻出版局验收。该市现有市级图书馆1个、乡镇图书室10个、村图书室114个、村文化中心户412户,共有藏书262700册。每年免费向农民发放科技信息2000多份,市图书馆“流动图书室”每年下乡展出图书1200册。
农村图书阵地,吸引了农民读者。红花套镇鄢家沱村20平米的图书室每天都挤满农民读者;陆城街办龙窝村图书室里,一本本科技、卫生、保健、文学书籍,紧紧抓住了农民的眼球;潘家湾土家族乡将军山村,规范化的图书室让农民驻足留连;松木坪镇彭家桥村,农民读书后现身说法,畅谈国事、家事、天下事……今年以来,该市已向农民外借图书6万多册次,流通达十多万人次。“读好书,用好书”已成宜都农村时尚。
重科技,让农民用书致富
近年来,宜都狠抓农业科普知识、实用技术的推广,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致富,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过去采取普通种植,柑橘每斤只能卖到0.5元,去年我们加入了柑橘产业协会,在他们的指导下实施科技化栽培、精细化管理,每斤市价达到了10元,收入一下翻了20倍,这是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红花套镇一位农民这样感叹科技的效用。
目前,该市围绕农技110服务、农业12316公共服务、“企信通”短信服务、农业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广电服务、报刊服务、农业气象服务等系统建设,已构建起覆盖市、乡、村、户四级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
仅今年上半年,该市就举办市、乡两级农技人员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56场次,培训农民3.8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8.1万份;编发《宜都农业》12期6万份,发送农业科技短信息55万条次。全市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0%,到田率达到85%。“学科技,用科技”已成为宜都农民的自觉行动。
抓活动,让农民以书为伴
2007年,宜都提出用文化的力量推动新农村建设,举办首次农民读书演讲赛,取得突出成效。今年,宜都又决定将农民读书演讲赛办成农民读书节,使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丰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宜都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的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进一步引导农民读好书、用好书,学科技、用科技,扬正气、树新风,进一步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
4月至6月,宜都市委宣传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文化局、市广播电视局联合在全市举办“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农民读书节活动。
活动将全市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划分为四个片区,确定才艺展示、谜语竞猜、乡村新风人物访谈、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赛四个主题,每个片区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比赛,吸引了2500名农民直接参与。
土地流转让翁旗农民喜上眉梢
为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内蒙古赤峰市
翁旗旗委、政府本着“市场调节,群众自愿,抓点带面,共同致富”的原则,积极探索、尝试农村土地集中流转工作,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通过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进行土地成片开发,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以便使土地承包人和土地经营者都能得到良好的收益。
梧桐花镇西梧桐花村的土地流转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该村卡拉村民组120户村民采取返包倒租的方式,将320亩耕地以每亩400元的价格转包给村委会,然后村委会以同等价格转租给乌丹三力种子公司发展规模化、机械化高效种植。村委会主任于学云算了一笔账:“在正常年景下,村民转包出的土地平均每亩收入400元,以同等价格转包出去后,还可以腾出劳力就近给集中承租的经营者打工挣钱,这样一来,平均每亩地的实际收入至少要达到700元以上。同时,在打工的过程中,还能够很好地学到规模化和机械化方面科学种植的技术。”另外,这种方式让集中承租的经营者也受益极大。乌丹三力种子公司的负责人也给我们扒拉起算盘:公司利用承租的320亩地种植甜瓜并套种油葵,按中等产出和当前的市场价格计算,每亩地可收入2200元,去掉租地、人工、机械、化肥、种子等费用,每亩地可纯收入1000多元,320亩地每年就会有30多万元的收入被公司轻松获取。这样的互利互惠,使土地的使用价值和产出率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西梧桐花村房申村民组的宋金良与本村村民自愿对接,承租到120多亩山坡地。转包的一些村民告诉我们:“这些旱地如果逢上雨水好的年景还能多少打点粮食,一旦遭旱不仅颗粒不收,还会白搭化肥、种子和人工钱,结果是净赔不赚,转包出去后,我们在屋里坐着便拿回了正常年景的收入。”而宋金良承租过来后,这块旱地就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粮窝窝”,他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帮助下,平整了土地,购买了机械化种植的农机具,往宽阔的田地里拉了电,打了两眼配套机电井。
有了这一保障,即使是再干旱的年景,不论种什么农作物每亩地也能纯收入八九百元。
桥头镇的土地流转工作也取得了可喜成效,截至目前,该镇通过一家一户自发性流转、村组协调整块流转、公司+农户+基地流转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近两万亩。桥头村村民郭健家中有50亩地,去年总计纯收入15000元,今年他将这50亩地平均每亩以365元的价格转包给了本村种植大户陈立柱,当即纯获利18000多元,他和儿子到沈阳打工,每月爷俩又纯挣3000多元。陈立柱在本村承租的700亩地由于集中连片,他与赤峰博天糖业公司签订了种植甜菜的订单,使用大型机械种植每亩可产甜菜5吨,公司以每吨350元的价格收购,陈立柱一年在这700亩地上获得纯利润50多万元,这便形成了转包户和公司、承租大户三方受益的格局。
一、河北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金融支持的基本情况
(一)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基本情况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流转面积不断增加。2014年,河北省土地流转面积1 879.7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2.6%。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82 926家,入社成员约8 100万户,在河北省总农户中占53.3%,已经覆盖了全省94%的行政村。2014年,河北省入选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69个,成为河北省重要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起步晚,但是发展很快。2014年,注册登记家庭农场已达7 809家,与上年相比增长394%,家庭农场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户达1 000万户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较快。到2014年底龙头企业(集团)个数为1 703个,同2013年比增长9.5%;销售额达到3158.4亿元,同比增长10.4%。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 700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利润近200亿元,同比增长19%。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发生改变。从经营模式上看,逐步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向转变;从生产要素角度看,由单一要素的合作逐步向多要素合作方向转变。农户通过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走向联合经营。土地经营权获取形式多样化,采取了租赁、承包、股份合作、股份制等形式;多渠道聚集社会资金,通过独资、合伙、股份合作、股份制等方式筹措资金,这些资金是“三农”投入增加的重要来源。
3. 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通过采取土地入股、合作经营、订单生产等形式,加强与农户的联系,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共同发展。2014年末,河北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已经发展到688个,通过采取集约化发展,实现销售产值3 218.1亿元,同上年相比增长5.9%。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扩大的同时,还带动农户数稳步增加。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农户数860.7万户,同比增长1.0%:其中订单农户数164.2万户,增长6.7%。订单农户数的增加反映了生产基地带动农户的联接机制越来越紧密,农户参与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二)河北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金融支持情况
1. 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支持。近年来,河北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央行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2014年2月,农业部出台的《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具体扶持措施。8月,出台《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农民合作社的具体意见。2月,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2015年2月,农业部等五部委联合《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行动计划》,提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河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4年4月,出台《关于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6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等八项工作。12月,出台了《河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可以给已经取得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优先支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经营主体。政府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这些政策的实施支持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2. 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1)加大涉农经济信贷投入。2014年,河北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1 753.3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5.46%。各地市银行业纷纷采取措施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升级发展。截至2014年末,衡水市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728.49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67.71%。其中:支持135家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其他农村经济组织,贷款余额达到17.65亿元;支持35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技术协会,贷款余额达到5.34亿元;支持154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余额37.25亿元,这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2)开展“信贷百千万”行动。为了加大对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金融支持,河北省联社开展了“信贷百千万”行动。即每个县级农合机构信贷支持100家中小企业和农业合作社、1 000家城乡工商个体户、10 000家特色农业种养户和新型家庭手工业户,推动他们走上现代农业发展之路。(3)引领村镇银行稳健经营。截至2015年3月末,河北省已经组建村镇银行68家,其中开业62家、批准筹建6家。已开业的村镇银行资产总额已达到199.08亿元,投向小微企业和农户的贷款占全部贷款的98.15%。村镇银行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农户、农村经济组织贷款难的问题。(4)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如:“家庭农场贷”是2013年邯郸银行推出以家庭农场为承贷主体的一种新的贷款形式,即:邯郸银行给予家庭农场一定授信额度,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家庭农场发放贷款,主要用于满足其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担保方式可以分为保证、抵押、质押等多种,特别是允许家庭农场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业保险单进行抵押、质押担保。这种形式最大程度解决了家庭农场融资难的问题,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5)加强银政合作,拓宽融资渠道。2014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北省分行与省委农工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此后3年中,提供200亿元以上的意向性融资给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上下游企业,主要有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公司贷款等金融产品。近年来,该行在河北推出的小额贷款、家庭农场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已累计投放848.34亿元。
二、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管理不规范
金融机构支持的条件是对经营管理比较规范,生产经营规模较大,能获得稳定效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支持。但从目前情况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比较小,组织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稳定,难以获得金融支持。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进行了登记注册,建立了自己的章程、财务制度,但在组织结构、内部运作、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差距较大,经营管理很不规范,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不符合信贷部门的授信条件。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主要是家庭式进行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方法和手段。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条件不具备,财务管理制度运作不完善,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实力难以准确判断、评价信贷风险。因此,只有一部分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得到金融机构支持。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担保抵押物
金融机构向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支持,旨在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同时获得应有的投资报酬。因此,为了保证投资的效果,就要选择适当的信贷对象,并要求信贷对象用一定的资产进行抵押。但是,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规模都比较小,自由资金积累很有限,除了房产、土地就没有更多的有效的固定资产来充当抵质押品。虽然中央1号文件提出可以用土地的经营权作抵质押品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但从目前来看,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还存在一定的制度问题,用它来抵押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困难。虽然一些金融机构已开始扩大抵质押品的范围,但难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资金的需要。
(三)缺少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的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
金融机构为了能够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增加流动性并实现资金的增值,更愿意将有限的信贷资金投向能够带来更多效益的大企业或大项目,而对于收益小、风险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比较少。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不断发展,国家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增加了许多农业优惠政策和补贴项目,扩大了农村金融市场。但由于一些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识和研究还不够,还没有将信贷的重点放在对经营主体的支持上。在服务方式、审批流程、营销模式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有待完善,提供的金融产品还不充分,主要是传统信贷产品,专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计和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比较少。贷款利率水平比较高,贷款期限比较短,贷款额度不足等问题的存在造成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信贷供给与融资需求不相适应,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应该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方式,满足不同经营主体的各种需求。
(四)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影响了金融支持的力度
农业是幼稚产业,既受自然风险的影响,又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双重风险共同作用,导致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很高,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差,一旦出现风险,就存在贷款无法偿还的风险。金融机构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过程中,面临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因此,金融机构在考虑是否放贷时,首先会评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等级,确认贷款额度和设定贷款权限,同时要求经营主体要有一定的资产进行抵押,并要求有保险机构给予担保。但由于农业风险较高,担保机构同样不愿意承担风险而开办农业险,结果就是金融机构只愿意向信用好、偿还能力强的农业经营主体贷款。
三、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管理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按照金融机构信贷准入条件来完善自己。这就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要明晰产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科学管理,规范行为,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2015年,政府加大了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省级家庭农场的支持。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只有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成为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运行规范、管理民主的市场主体,才能够得到金融和财政的更多支持。
(二)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步伐
金融机构要树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的意识,充分考虑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的不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增加抵质押担保物的种类。对于农户与农业专业合作社,或者龙头企业已经建立社员关系、订单关系的,可以推出一些新的信贷产品。如:合作社+社员联保、龙头企业+社员联保、订单质押、社员入股收益权质押等,也可以用家庭农场等经营者相对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各项粮食补贴资金作质押。根据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设计不同的信贷品种。针对种粮食的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可开展用涉农直补资金担保、农机具抵押、大额订单质押、存货抵押、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等业务,开展营销贷款产品创新;针对种植经济作物类的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可以提供用现金流抵押、蔬菜大棚抵押等金融产品。金融机构还可以直接对资信好且资金周转量大的经营主体发放信用贷款。金融机构还可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
(三)充分发挥涉农金融机构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作用
一是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适度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标准,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积极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发挥微型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和地缘优势,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二是加大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力度。要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如: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涉农金融机构应加大信贷投入,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完善信贷产品,可以重点支持规模大、实力强、经济效益显著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增量不能低于上年水平、增长速度不能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目标。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评价体系,科学设计信用评价指标,提供真实的评价结果,便于金融机构选择信贷对象。对于获得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受到地方政府奖励并投保农业保险的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适当给予更多的信贷额度和利率优惠。
(四)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加大政策资源整合力度
为了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允许符合条件的新型家庭农场公开或私募发债融资,鼓励支持金融机构选择涉农贷款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对于符合相关条件的银行可以发行专项用于支持“三农”贷款的金融债券。政府部门可以制定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风险奖补政策,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建立和不断规范贷款担保组织机构。政府可以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支持现有融资性担保公司用专项额度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加快构建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加强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的合作,适当降低利率,规范收费,尽可能缩短放贷周期,可以采取“贷款+保险”等融资模式,更好地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
记者:信息服务是农业部为农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农民群众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拨打12316热线?全国12316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如何?
李昌健:“12316”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村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一部热线电话。不论你身处任何角落,也不论你使用固定电话或是移动电话,只要拨通“12316”,就能快速获得农业生产、农村生活诸多专业领域的咨询答复。“家里养的猪只吃食不长个,是怎么回事?” “大棚里种的黄瓜,秧子长的旺,但结瓜少,为什么?” “家里种的稻子丰收了,什么时候卖会有个好价钱?”这些农家日常生产生活面临的疑难问题,只要拨打“12316”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农民群众称“12316”为农事、农情、农村政策“百事通”。
从政府角度来说,“12316”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服务“三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早在1994年,农业部就提出了旨在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金农工程”,由此拉开了农业信息化的序幕。2006年,在原信息产业部的支持下,农业部申请核配了“12316”全国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码,并部署和积极推动各地加快开通。“12316”热线的开通,既是农业部门为方便广大农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所办的一件实事,也是信息技术服务“三农”的一次重要的探索和实践。
“十一五”期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12316”服务模式逐步成熟,演变成为集“三农”热线电话、农业信息网站、农业电视节目、手机短彩信等服务于一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媒体相结合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农业技术、市场、政策等信息及时有效的传播,满足了农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截至2011年,农业部投入财政和基建资金1亿多元,先后搭建了32个省级、78个地级和352个县级“三农”信息服务平台。每年咨询人数达上千万人次,帮助农民增收和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亿元。据初步统计,“12316”平台已经惠及全国约1/3以上农户。
记者:近年来,一些地区农产品滞销卖难,一些地方农民购买假劣农资遭受损失等事件屡屡见诸报端,这些问题是否也可以通过12316平台咨询解决呢?
李昌健:作为一个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12316”不但能够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咨询和信息帮助,而且还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内容丰富的服务。目前来看,平台主要发挥了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维护农民权益。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12316”平台为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方针政策和农业法律法规搭建了桥梁,为打击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维护广大农民合法权益畅通了渠道。农民称其为“农资打假的帮手,农民朋友的靠山”。二是指导农业生产。推进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通过“12316”平台,专家帮助农民现场解决技术难题,使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带来的效益,加快了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进程和致富本领。三是促进产销衔接。近年来农产品市场波动较大,价格大起大落和卖难买贵问题交替发生。“12316”平台积极为农民提供有效的供求信息服务,缩短了农民与市场的距离,提高了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成为了“农业信息高速公路”。四是应对突发事件。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气候异常变化、重大动物疫情和农作物病虫害爆发都可能影响到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12316”平台可以显著提高农业部门的应对能力。
记者:“12316”平台是如何维护农民权益的呢?
李昌健:农资打假是农业部门的重要使命,“12316”平台是一条农民与政府之间的“连心线”。农业执法部门通过热线投诉举报获得线索,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案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深受农民欢迎,对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市将“12316”作为全市农业投诉受理号,形成了全市统一的涉农投诉举报受理平台,市区联动通过网络执法,快捷高效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平台开通至今,仅农资投诉举报案件就受理了3440余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56亿元。
重庆市“12316”平台开通以来,接到各种投诉1000余起,立案查处农资违法违规行为200多件,挽回经济损失1600多万元。去年4月,重庆市农业执法总队通过“12316”热线获悉,开县某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当地一家种子经营部购买的500多斤四季豆种子出现大面积不结实的现象,经调查为假劣种子,责令经销商对100多户农民进行了赔付。
记者:“12316”平台是如何指导农业生产的呢?
李昌健:指导生产是农业部门的主要职责,“12316”平台是一条农民与专家之间的“解忧线”。信息服务方式的革新,逐步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观念和方式,拉近了农户与专家间的距离,开辟了简单、方便、互动的指导渠道,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更为快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更为适宜。
辽宁铁岭昌图县的潘丽是一位普通农村妇女,2010年,她听说种植花生效益不错,就把自家承包的10亩多地都改种了花生,但由于缺乏经验,花生长了叶斑病。通过“12316金农热线”,她在植保专家袁秋文老师的指导下不仅成功防止了病害蔓延,秋收亩产还比别人家高出200斤,增收5000多元。
湖北新洲区水产专家在武汉广播电台“都市田野风”栏目,主持 “常规鱼类饲养与管理”和“黄颡鱼池塘套养技术”讲座,接听仙桃、大冶、汉南等地渔民现场咨询,及时解答问题,获得一致好评。青海乐都县农牧信息网和各信息点“乐冬3号”新品种推广信息后,立即引起农民群众广泛重视和采用,为农民节约种子9.75万公斤,增产粮食48.75万公斤。
记者:“12316”平台是如何促进产销衔接的呢?
李昌健:促农增收是农业部门的重要任务,“12316”平台是一条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致富线”。“12316”平台的服务,有效解决了小生产面对大市场的矛盾,帮助农民了解市场行情,价格变化和农资市场质量情况,一举消除了以往信息终端只延伸到县或乡,农民不能直接利用信息的弊端。江苏启东市自“12316”平台建成以来,为农业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种养大户、农户等供求信息3000余条,网上促销农产品达到1.6亿元,受益农民达到12.5万人。2007年10月,青海大通县约1.28万吨胡萝卜严重滞销,通过手机短信、中国农业信息网“一站通”了销售信息,很快销售一空,共增加农民收入约200万元。
记者:“12316”平台是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呢?
李昌健:突发事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12316”平台是一条应对突发事件的“减灾线”。“12316”信息服务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提高了农业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农民可及时准确地得到农业气象预警、农作物病虫防治方法等应急信息,减少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损失。
例如2010年8月21日,山西气象部门预报太谷县12小时内有大风暴雨,县农业局通过“12316”短信平台及时向乡镇和村干部发出预警信息,要求他们组织农民对蔬菜大棚进行加固,有效防止了大风暴雨的袭击,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湖北襄樊市组织专家将《科技抗旱促春管十大关键技术措施》通过“12316”短信平台,第一时间向10万农户群发短信,并在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开设抗旱保春耕专题,积极引导农民开展抗旱自救,避免了大田作物大面积减产减收。
记者:听了您的介绍,“12316”对农民群众的帮助真是实实在在。常听人说,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最困难的环节是在“最后一公里”,那么在推广应用“12316”的过程中,各级农业主管部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李昌健:在“12316”平台的推广过程中,各地农业部门在农业部的统一部署下,以服务为根本目的,以信息资源开发、整合为基础,以服务网络延伸为支撑,加强体系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创新服务模式,全面提升了“12316”平台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先说农业部层面吧,为做好平台建设工作,农业部加强组织领导,进行了统筹规划。“十一五”期间,针对全国公用数据库建设标准、农业信息服务试点平台验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考核评估、受理农资打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等问题,先后下发了多个文件,为“12316”平台顺利推广打好了基础。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农业部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12年又与中国电信签署合作协议,为平台建设开辟了多元筹资渠道。在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在2006年开通全国统一的公益热线后,2009年开通了统一的公益短信,2011年又开通了《中国农民手机报》,按每周三次的频率向全国5万名用户免费,切实有效地提升了“12316”平台的信息服务支撑能力。
记者:地方农业部门在“12316”平台的推广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李昌健:“12316”平台信息服务内容涉及到农业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直接涉及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地农业部门抓住这条热线服务进行拓展,好经验好做法有不少,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整合信息资源,夯实信息服务基础。北京、黑龙江、湖北、四川、贵州、青海等地在“12316”平台建设中,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抓住关键,明确重点,充分借鉴和发挥现有信息资源优势,积极整合相关部门信息资源,为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使平台建设有了较好的运行基础和服务保障。
如北京市整合了区县“三电合一”信息资源、市农科院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以及部级农业信息资源,实现了全市统一的信息服务界面和各级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浙江台州市整合96160110、电信114号码百事通的电话服务资源,及时解决农民电话咨询的各种问题,实现了农业信息低成本进村入户;四川仪陇县和通江县充分利用已有数据库资源,充实本地化信息,提供符合农民需求的信息资源,使信息服务有了坚实基础。
二是创新服务举措,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在“12316”信息服务平台运行过程中,各地充分挖掘信息服务新方法,相继建立了短信服务系统,及时与农民生产、经营、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增强了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部分地区还开通了视频点播、远程视频诊断等业务系统,为信息服务能力的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
如福建龙岩市针对不同农时、特色产品上市季节,每周至少发出一种类型短信,包括市场价格、实用技术、新产品新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防灾抗灾等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对农民技术指导、及时防灾和市场预测的作用;云南普洱市农业局在信息网站上还制作了VOD视频点播节目,方便农户随时点播观看;山东济南、章丘、滕州、寿光、昌乐、荣成等地建设了网络视频系统,用于植物病虫害远程诊断及技术培训等,对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广泛开展合作,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各地在“12316”平台建设中,注重加强与畜牧、水产、林业、农机、兽医、粮食、统计等涉农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建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如河南省推行了“一键服务”,农民在“12316”热线中提出的超出农业主管部门的问题,可以通过热线平台直接转接到相关主管部门的公益服务热线上;河南许昌市在许昌教育电视台开办了“农业信息综合节目”,在许昌电视台开办了《乡村行》栏目,已累计播出150多期,在许昌广播电台开办了《金色田园》节目,全面实施农业信息入户电波工程;新疆兵团平台单位积极与所在师、团的科技局、商务局、电视台密切合作,共同编制农业电视节目,开设了“农业科技大篷车”、“农情快报”、“病虫害预测”、“农产品价格”等栏目,每天播放5小时以上,制作各类农业节目2000多期,受到职工的热烈欢迎,成为师、团电视台的“黄金节目”。
记者:我们注意到,农业部已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这三大运营商建立了共同推进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战略协议,您如何评价这一合作,这对于解决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投入不足问题,是否会有帮助?
李昌健:这次合作是农业部与电信运营商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措施,是落实“农业科技促进年”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具体行动。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原则,农业部与三大运营商抓住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强化对“三农”的信息服务,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深度融合,这对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农业部门也都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大力推进“金农工程”和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开创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新局面。一个以农业部门为龙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为支撑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正在形成。
9月19日,副省长隋忠诚组织召开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专题调度会,对今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省直相关部门要立足当前,积极组织推动秸秆禁烧和机收捡拾打捆工作,确保今年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同时要长短结合,疏堵结合,全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真正解决秸秆出路问题。二是抓住“四个重点”,力争突破。要抓好长春、吉林、四平、公主岭等防控重点区域;要抓住机场周边、高速公路、铁路两侧等重点防控部位;要抓好10月20日~11月下旬这一重点防控时段;要监督好秸秆易烧重点人群,力争今年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三是要谋划项目,强力推进。要主动谋划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大项目、好项目,突出招商引资,发挥部门综合协调作用,积极推进项目落地,切实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四是要总结经验,全省推广。将我省各地创建的模式、积累的经验、有效的方式方法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严格落实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今年以来,长春市九台区、农安县,吉林市舒兰市,四平市双辽市和公主岭市等县(市、区),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全面加以推进。
九台区超前谋划,提前部署,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显著。9月25日,召开了全区2016年秋季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会议,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树国对近期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印发了《九台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公开信》和《关于长吉北线(九台段)、高速公路(九台段)、龙嘉国际机场周围秸秆禁烧工作的通告》。明确了秋季秸秆禁烧时间和区域,设置了秸秆焚烧举报电话。建立了区政府负总责、各乡(镇)、街道具体实施的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机制,成立督查组对全区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评定依据。制定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投入3000万元,重点对秸秆综合利用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以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秸秆综合利用大户等给予补贴。全区划定秸秆禁烧重点部位10万亩,今年计划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建设项目8个,建成后年秸秆综合利用量51万吨,目前8个综合利用项目进展顺利,预计10月中旬全部完成建设。其中,九台区与长春长拖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就建立年综合利用10万吨秸秆项目已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九台西部、高速公路、机场、长吉北线的11个重点村作为秸秆生物质压块燃料化利用整村推进试点,每个村建立一个收储点,引导农户改变燃料结构,使用“秸利宝”配套炉具,有效解决剩余秸秆转化问题。
农安县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韩明玉为组长的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副县长于德斌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做出全面安排部署,制定了《农安县2016年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在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乡镇、各部门进一步强化责任包保,积极协调解决秸秆“出口”问题,为经营业户免费提供储存场地,并与电厂联系秸秆收购问题。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验示范项目,新建秸秆临时储存场地38个,总面积3.4万平方米,可储秸秆5万吨。今年以来,县政府不断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加大资金投入,实行四级网格化管理,建立禁烧监督组,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宣传教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保障措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舒兰市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和秸秆机收捡拾打捆工作,市长飞专门组织发改等相关部门研究秸秆机收捡拾打捆工作,成立了舒兰市秸秆禁烧和机收捡拾打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舒兰市2016年度秸秆机收捡拾打捆工作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和任务。划定18个乡(镇、街)、165个村,总计57万亩区域为重点秸秆机收捡拾打捆工作区域。将每个地块分别落实了责任人,确保重点部位秸秆资源能够全部实现收储利用。同时,舒兰市制定相关禁烧政策,对发现的焚烧火点,确定责任人后直接取消该地块2017年农业直补,进一步强化秸秆禁烧工作。9月26日,舒兰市政府组织召开秸秆机收捡拾打捆作业工作现场会,分享了秸秆捡拾打捆农机设备、操作方法和运营模式,推动秸秆机收捡拾打捆作业,确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