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普知识小课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 The build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qualification goal in colleges PE education can make students form good learning habit, positive thinking quality, and healthy emo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quality.
关键词: 普通高校;教学;目标;实施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ing;goals;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220-02
0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到来,社会信息量的日益增大,现代教育思想也随之迅猛发展,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陈旧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致使“素质教育”的思想难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落实。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21世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交往和合作的领域将更加广泛,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已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结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未来一代人才的决策力、竞争力、应变力及生活情趣、生活质量。因此,注重体育课堂教学素质化的实践与研究,有利于促进跨世纪一代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
1体育课堂教学素质化目标的构建与基本特征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把传统体育转向终身体育的素质教育轨道,我们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为切入点,就学校体育中如何更好地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进入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探索、设计并实践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有计划、有目的地发掘学科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学价值,并对课堂教学各环节进行最优化设计,使学生主主体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思给品质、健康的思想情感,促使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个性健康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体育课堂教学素质化实践与研究构建的理论依据,在实践运作过程中反映出如下基本特征。
1.1 目标的整体性素质教育把人的发展视为整体性,它不仅关注到了一些外显性比较强的素质,而且关注到了很难测查评估的内隐性的心理素质。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发展学生的具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让学生在大量的体育活动中,把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与意识品质的培养、心理需求的满足、情感的体验相协调。
1.2 活动的主体性素质教育要求求教师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设计和组织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有较大的选择权;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体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一是要强调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二是在人格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打破被动的教学格局,让学生学会互相评价和鼓励、互教互学、创设既有竞争又有协同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体验到集体中人际关系和谐的满足与温暖。
2体育课堂教育素质的实施途径与措施
2.1 巧妙导课,使学生想学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上课伊始,学生往往还未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要精心设计引言,要有“缠”住学生的魅力,进而产生“非听不能”、“非做不罢”的动感。设计优化的导人环节,能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体育教学中导人的方法很多,有运动式、示范式、逆反式、趣味式等。如本堂课是讲中长跑的途中跑技术,教师只要安排一个“自由跑”(变速路、追赶跑),让学生先跑个够,达到相应量后,再从“跑”切入本课要点,层层深入进行讲解。当五彩缤纷的毽子出现在操场时,学生们顿时欢呼雀跃,当每人拥有一个漂亮的毽子时,活动场面是那么的令人惊喜。巧设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2.2 优选教法,使学生会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是教学策略的生动体现。但因班级人数多,学生差异性大,再加上场地器材有限,教学中既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堂教学中要处好这两者关系,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针对以上现象,优选教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2.2.1 分组教学法按学生基本身体素质、技能水平混合分组,以好带差,全面提高。其目的: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小教师作用,困难生能得到更多帮助和指导。通过练习密度的调控,避免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在分组教学中倡导人与人之间频繁交往对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主要实施途径与操作要点:一是以点带面,由小组长具体实施小组练习计划(练习次数、练习时间等)。二是模仿练习:由小组长做示范动作,要求困难生跟着反复练习。三是督促学习:小组长对困难生的帮助要耐心,尽量做到低起点、小步子、严要求。最后反馈信息:小组长向教师反馈困难生的练习情况,以便教师做强化性辅导。
2.2.2 发现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是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结构化教材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方法的一种教学过程。如在短跑教学中,先对学生进行速度跑的教学诊断,然后几学生提出影响跑的速度因素在哪些?有的学生回答:“步长”。教师请这位学生用加大步长的方法试一次,其运动成绩不如教学诊断成绩。又有学生答道:“步频更重要”。教师就请这位同学来试一试,其运动成绩也不如教学诊断成绩。最后教师正确示范,请同学们在加快步频的同时适当加大步长,经尝试,学生的成绩比以前有进步了。通过现场讨论、分析使学生主动参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3 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确定教学目标,采取“分层施教、异步达标”,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的成功的喜悦,激发内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教授女子篮球罚球投篮时,可以上学生站近一些,提够命中率,让学生在练习中能充分表现自己,评价自己。对一些胆怯、自卑感较强的学生,则应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多用激励语言,多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2.3 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如何判断每一节课教受学生的喜爱呢?由于体育教学中并存着“明白道理、掌握技能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和目标,教师必须重视“懂、会、乐”这三个要素。只注重“懂”的教学,是“光说不练”。只注重“会”的教学,容易产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而只重视上面两者不重视“乐”的教学,也会导致学生内在动力的不足和感情的失落,使体育课失去原有的意义和魅力。
参考文献:
[1]巨瑛梅,刘旭东编著.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沈玉顺主编.现代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一、 提高认识,明确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是关系到民族振兴的大事。科普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必须加强科技教育,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使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心,有比较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具体、生动、切实有效的活动,在校园内广泛开展科普知识的传播,科学思想的渗透,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 加强领导,完善科技教育的管理机制。
在学校科技教育中,要加强对科技教育的领导,配备专职教师和各项科技活动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开展科技教育的各项开支,为增添设备、教师外出学习等提供物质保证。定期对科技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对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和学生予以表彰奖励,并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找准下一步工作的突破口,确保科技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
三、 培训师资,建设一支有创造性的教师队伍。
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开展科技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教师必须对此项工作要有充分的理解,并深刻认识它的教育价值。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和科技教育能力,养成爱科学、肯动脑、勤动手的习惯,并能指导学生进行科普知识学习,教会学生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和实践能力,骨干教师能培训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让他们在“玩中学、想中学、做中学、用中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请有关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科技教育指导与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各学科教师充分认识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加强科技教育与学科教育的结合,在本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不断丰富科技教育的内容。
四、 落实教学,发挥课堂教育的科普教育功能。
观察、思考、实验是三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在学校的科技教学中,主要以这三种科学方法的训练为重点。各学科注意挖掘其蕴涵的科普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把有关新材料、新技术、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生命科学等现代科技知识适度地传输给学生,并教他们学习观察和思考,把科普知识教育广泛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科普教育功能。
要特别发挥科学课的作用。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上好每一节科学课,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等方式,尽可能地亲自去感受或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学习科学,注重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态度,培养学生具有一个聪明的头脑,一双灵巧的小手,发挥科学课程在科技教育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的主阵地作用。
五、 开展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学校的科技教育必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是科技教育的重要形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素养等都是在科技活动中逐步培养并形成的。
1、全员普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知识宣传和科技实践活动,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全员参与科技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学习渠道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形成浓郁的氛围,增强学生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普及科学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智慧,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和发展,从而形成广泛而坚实的科技活动基础。主要可开展以下活动:写观察记录,观察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活习性,观察观察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学习作观察记录或写观察日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如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珍爱生命、远离、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等,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写科学小论文,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科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读科普书籍、科学家故事,看科普电影或科学画报,学习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启蒙教育;画科幻画,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等。
2、重点辅导,加强特长学生培养。
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与个性发展,面向部分学生,在科技知识或技能的某些方面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增强应用知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使这部分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如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选择有兴趣、有专长的学生参加,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学校可开展科技模型制作、生物小实验、科技小发明、科技小制作、电脑绘画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积极参与这些兴趣小组,并参加各项竞赛活动,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且取得良好的收效。
3、挖掘家长潜力,整合校外科技教育资源。
教师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结合专业特点强化科技实践活动,不断增加科技含量,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学校每年保证投入一定的科普活动经费,确保科普教育和活动的顺利开展。结合专业建设,学校组建了局域网、广播站,增添了大量的科技活动设备设施。由于客观的原因,学校校园场地十分紧张,尽管如此,我们仍把科教园地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即将动工的综合实训大楼已规划建立科普活动基地。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创设科普文化氛围
科普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最直接的途径,是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动手能力锻炼的有效手段,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科普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处人员、班主任为成员的科普活动领导小组,各专业组配合具体落实各项工作,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科普文化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广播、墙报、黑板报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重要性,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推动学习型学校建设,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很受学生欢迎。
为了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参加科普活动,在活动中感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我们以专业为主线,挖掘各种蕴涵于专业教学、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宣传阵地,耳濡目染、自然相机地渗透科普教育,使得科普教育看得见,摸得着,不仅具有雕塑的代表性而且更有实践功能。
一件件科技作品展示了学生不断更新的科普意识和科技能力,更加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开展科技创新的强烈欲望。
三、搭建活动舞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新生的科技产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为调动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我们组织了三个层次的科普活动,诱导学生在科普方面的智力和创造力。
第一层面普及型科学活动
1、组织科普知识讲座
一方面,学校(每周星期三下午)定期组织全校学生进行科普知识讲座。由各教研组轮流推荐业务素质高,科普意识强的教师,结合专业和行业特色介绍科技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及科技
应用实例等身边的科学知识。
另一方面,积极邀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科普知识、消防安全、禁毒、防疫、法制等讲座。本年度,我校积极邀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演练、禁毒、预防艾滋病、法制等讲座,同学们通过听讲座、观摩,大大地提高了学科学、用科学、安全防范、远离、远离浸害的思想意识。
2、组织开展常规性课外科技活动。
学校每周有一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活动指导老师在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为学生提供设计、指导和服务。
平时的双休日,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科学考察、调查、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层面技能训练型活动
学科教育渗透科普教育,不但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它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发明创造才能。
为让一些对科学有更多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培养的机会,在普及的前提下发展孩子的个性。我们把科技制作活动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深入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我们主要集中专业优势,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三个专业进行创新和开发,组成课外科技制作活动小组,进行重点指导。每个组都完成了一项项很有创意的科技制作,比如机械专业制作的趣味七巧板、趣味鲁班锁、金属工艺画、电子专业制作的趣味电路、控制装置、计算机专业制作的动漫作品、卡通人物、游戏软件等都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在校园工艺节上大放异彩。
第三层面创新作品制作活动
一、转变思想,以科技教育为重点
1.校园布局呈现科学化。现在的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因为学生每天都在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为了使校园具备浓郁的科学气息,学校一定要整体规划,有序实施,精心打造。如在一所传统科技特色学校看到的多维立体校园设计:校门前是象征探索科学奥秘的“金钥匙”雕塑,其底座侧面有序排列关于恐龙、金字塔、百慕大三角、UFO等科学之谜的浮雕,高耸的“金钥匙”正召唤着孩子们去扣启科学迷宫的大门。利用顶楼层面建气象站、太阳能转换站,并用围栏杆来建空中花坛,种植花草,建垂直绿化;挖建了池塘生态环境、利用墙角、围墙搞绿化美化,建“百草园”“百鸟林”等。另外,还特别布置了能留住学生脚步的独具魅力的长廊――科学知识学习廊、科学发展信息廊、科学名人介绍廊、本地科技成果展示廊……置身于科学气息如此浓郁的校园,科学的种子一定会悄然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田。
2.教室布置凸显科学化。学生在校学习基本上都在各种各样的教室里度过和完成的,人们通常把教室分为两类,即专用教室和普通教室。提起科技教育,那相关的专用教室当然是不会被忽视的,如劳技教室、科技操作室等,还有学校很有创意地开设了“未来工程师工作室”,根据个性化原则,有的开设“机械梦工厂”, 有的开设“天体之旅工作室”,有的是“未来机器人工作室”……而普通教室常常被忽视,其实小学生在学校学习主要是在普通教室里度过的。我在教室里开辟一个“生物角”, 放科普读物,展示学生的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撒播科学的种子,培养科学之花,小小的教室如何呈现科技教育氛围,需要教师用心去做。
二、优化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1.组织低年级学生讲科普故事、演科普小话剧、看科幻电影、画科幻画。通过看、讲、演、画等喜闻乐见的活动,使他们认识我国古代许多的科学家、建筑巧匠、名医如蔡伦、张衡、鲁班、扁鹊、华佗等;了解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不懈努力的近当代科学家詹天佑、邓稼先、李四光、袁隆平、林巧稚;认识航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景海鹏、刘洋;同时,还能和外国科学家诺贝尔、居里夫人、牛顿、爱迪生等也交上朋友。通过表演科普剧《啄木鸟治病》《小蜜蜂的误会》等,告诉大家动物的习性,以及大自然的一些规律,把知识和有趣的故事相结合。通过看科幻电影,同学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丰富了想象,对美好的明天无限憧憬。科幻画《太空之旅》《地下种植园》《海上家园》《抗震小屋》《到火星上去定居》《冰冻克星》等,学生的思维已经从地球飞向了宇宙。在趣味中,学生的科学思想得到启迪,能较大地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2.组织中年级学生看科普书籍、做小实验、开展种植和养殖活动、写观察日记。学校为方便师生更好地开展科技实践活动,还长期租种了镇农科所土地,我们种菜、养花,开设生产劳动实践课和农业科技理论与操作技能课。前者主要指导学生进行作物栽培、施肥、除草、运泥、环境整理等操作活动。后者主要进行现代农业、花卉嫁接、花卉栽培讲座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分科目对同学采用“集体授课―分散种植―定期汇报―总结经验―整改提高―得出作品”的办法,既分工明确,又责任到人,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和脑,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了科普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活动中,同学们智慧的火花随时都会迸发和碰撞。
【关键词】文科班 物理课堂 活起来 兴趣
文科班的物理教学情况普遍都有如下的特点:学生的精力主要集中在高考科目的学习上,对物理不重视。而物理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严格,这种相互不重视的恶性循环,使得文科班的物理课堂枯燥沉闷。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这样的课堂是必须要活起来的。要让课堂活起来,就是要让学生活跃起来,那么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文科生的学习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我认为要丰富课堂,就是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提供表现和参与的机会;教学内容上加强物理与各学科、生活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在课堂中学英语
学生们都比较重视英语的学习,我在教学生每一个物理概念时,都会把相应的英文读写出来。如常用词汇“work”“time”“mass”“length”的第一个字母分别是功、时间、质量、长度,只要物理课中运用到这些量,学生们就会想到他们的英文,在英文写作中这些词汇就可以信手拈来了。再如“magnet 磁铁”“magnetic 磁的”“magnetic force 磁力”等一系列的词汇十分相似,很容易混淆。在物理课中学习后,便可以熟能生巧、融会贯通了。每个概念学完后,还可以让英语好的学生把这些单词作为关键词造一些句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二、在课堂中学语文
在物理课中引用一些诗词,既可以让我们的物理课充满文学色彩,又可以促进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如:我在讲光学部分内容时,用苏轼诗“峰多巧障目,江远欲浮天”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用储光羲诗“潭深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描述光的折射现象。用一些口诀、谜语来描述物理学中的概念和规律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正、负电荷的电场线的方向时,我用了这样的口诀“正电荷如阳光万丈,负电荷如万箭穿心”,当复习惯性的性质时,我用了“惯性不姓牛,宇宙万物有”。引用谜语的,如屡教不改(惯性)、异口同声(共鸣)。在物理课中,我还经常跟学生说一些物理学家在科学事业中的奋斗历程,以及研究趣闻,这样,既调动了课堂氛围,渗透了德育教育,又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材料。
三、在课堂中做游戏
在课堂中,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做一些游戏,让心情愉快、放松,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在学习“机械波”这个内容时,我让学生们按小组排成几排,通过下蹲、起立来模拟机械波形成和传播的过程,然后我做裁判,评判出哪组做得最整齐、逼真。在学习“薄膜干涉”这个内容时,我提前准备了可以制造泡泡的原料,如洗洁精、洗衣粉、肥皂、洗发水。课堂中,让学生们自己配制原料吹出泡泡,从而观察薄膜干涉的现象。然后举行吹泡泡比赛,看哪组的学生吹得又快、又大。学习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我为学生提供了绳子、小木桶等材料,让学生自制“水流星”,体验向心力的存在。
四、在课堂中做小实验
课堂中除了做好课本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外,我还给文科生们演示了一些小实验。小实验是指利用身边物品所进行的实验。这些小实验,器材易得,操作简单、方便,人人可动手参与。它可以是跟教学内容有关的,也可以是无关的,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比如在一次课中,我拿出一只新华牌电池和一个小灯泡,问学生能不能把灯泡弄亮,学生说除非有导线。当我用小刀把电池正极附近的绝缘皮去掉一点,使那地方便变成了负极,然后把灯泡的一端接正极,另一端接负极,灯泡马上亮起来了,学生们很惊讶,鼓起掌来。还有一次,我叫学生拿一张白纸叠纸桥,每个人都动手,看谁叠的纸桥承重能力大,学生们的参与度非常高。
五、在课堂中学习科普知识
一、数学课外阅读的含义
数学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数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效途径。
二、数学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阅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课外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内容可以包括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趣味数学、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扩展性知识等,用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开展小学数学课外阅读的意义
1、学生的素质需要课外阅读的拓展
数学是一门具有精确严谨思维形式的学科,因此在数学语言表达中逻辑推理中都要求精确、严谨、滴水不漏。所以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的这一特点,就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认真细致。阅读一本小说或故事书时,可以不注意细节,进行跳阅或浏览无趣味的段落,但数学阅读由于数学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现代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在课后进行阅读延伸。数学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例如欧洲的“七桥问题”、古阿拉伯民间流传的“老人分羊问题”、中国古代流传的“李白喝酒故事”、“百僧百馍故事”等它们都蕴涵了一定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后阅读这些有趣的、有一定难度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去分析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问题和故事中所蕴涵的道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2、课外阅读可以生成学生的技巧
阅读数学课本要会质疑知识。如古人云“学贵知疑,学起于思,思原于疑,小疑则是小进,大疑则是大进”。阅读数学课本时,要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这样对知识的理解才会深刻。比如有时课本上也会出现不正确或者不科学、不全面的知识或题目。从数学的简洁性、一般性上考虑可能更全面些。就有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用较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有时不能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学生比较容易产生解题的困惑,这时让他们多阅读一些与这方面有关的辅导文章,并让他们在班级中进行交流、相互补充,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有新的收获,在这方面能取得一些进步。
3、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
开展阅读活动,是普及学生科普知识的重要途径,它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触类旁通,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发挥自身潜能,因人而异地寻求发展;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发展智力,又增长才干。
【关键词】外来员工子女 科技教育 均衡发展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青少年科技教育日益重视,广大青少年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有了提高。但是,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民办学校由于办学条件和师资薄弱,学校的管理者对科技教育的不重视,呈现“三无”状况(无专职科技教师、无固定科技课程、无科技教育经费保障),民办学校科技教育水平相当落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公办学校学生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根据厦门市有关部门了解,厦门市历届科技创新大赛,民办学校均出现无人问津的尴尬状况。可以说科技教育在民办学校和城市公办学校之间构筑了一道需要很长时间追赶的数字鸿沟!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让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和公办学校的孩子一样,站在科技教育的同一起跑线上,福建省厦门市云顶学校(原厦门市外来员工子弟学校)在科技教育上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具体做法
云顶学校是一所由市关工委、市外来员工教育事业促进会创办,非营利的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市关工委(促进会)和学校历任领导都非常重视学校的科技教育,在市科协、市老科协的支持下,学校建起了戴尔学习中心、戴尔机器人活动室、科普工作室、科普阅览室。近两年来,学校依托这些科技设备及活动场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学校科技教育朝着良好发展方向发展。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上好每一堂课是学校各种教育最基本的途径,科技教育同样离不开这一基本途径。学校高度重视科学、信息课教学,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仍然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足这两门课。学校把科学课与实验、科技小论文、小发明、小课题研究等相结合,信息课与编程、设计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确保课堂知识的有效延伸,巩固课堂学习成效,拓展课外实践能力,学校创造条件,安排科技教师专门进行课外辅导。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戴尔学习中心学习编程和设计、到机器人活动室组装及调试机器人、到科普工作室搭建积木、到科技阅览室学习科普知识等。机器人教育是学校起点较早的项目,目前,学校拥有戴尔公司赠送的25套乐高9797机器人和8箱9648配件设备,为机器人教育提供了条件。为扩大受教育面,科技组教师把机器人教育引入课堂,通过校本课程时间进行机器人训练;同时开辟第二课堂,在中午和傍晚时间增设两节兴趣课,学生以自愿参加为原则。截至2012年9月,学校有近300名学生参加了机器人学习和训练。课内知识课外巩固,课外实践课内消化。课内外有效结合,推动了学校科技教育向前发展。
2.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1)校内资源。学校科技教育主要依靠本校科技教师力量,同时有效利用外部资源,采取走出去、带回来的办法,进行校内外资源整合。近两年来,学校先后派了四位教师到上海、苏州等地学习FLL机器人比赛程序设计;2012年暑假,又组织了六名科技教师参加由厦门市老科协举办的民办学校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学习。通过到外地学校学习和参加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科技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目前,学校拥有机器人专职教练2名、科幻画指导教师2名、课题指导教师1名、科技小制作指导教师1名,科技教师配备基本齐全。
(2)校外资源。① 厦门市老科协拥有一大批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他们非常热心到学校开展科技辅导,针对学校FLL机器人训练、课题研究等安排了固定的专家进行指导。例如厦门大学机械自动化、计算机、物理系、生物科学院等多名教授以及原厦门疾病控制中心张群主任来校指导训练,市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叶青老师多次参与了学校多项课题的指导工作。② 市关工委老领导拥有崇高的威望,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他们关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特别是热心民工子女的科技教育,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为学校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便利。如2010年4月,学校科技课题小组深入殿前路口,对这一带交通拥堵状况进行了调查,搜集了高峰时间车流量情况,走访了摩的司机和附近居民。2010年6月,课题组深入中铺台湾水果集散中心调查,了解台湾水果销售集和散存在的问题。2011年4月,课题组深入厦门登特口腔医院,了解儿童龋齿的有关问题。2011年5月,课题组到厦门科宏眼科医院,了解青少年近视的有关知识。这些课题调查和研究的顺利进行都得益于市关工委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和协助,得益于市关工委丰富的社会资源。
通过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有效推动了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
3.活动与竞赛相结合
学校科技教育已经成为了一项常规的学科活动。每年12月,学校都要举行隆重的科技节。各个科技兴趣小组的学生把自己最拿手的科技绝活展现出来,推出自己的科技小成果。学校在开展好校内科技活动的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外活动。厦门市少儿图书馆非常关心学校学生的计算机学习,从2003年暑假开始,少儿图书馆都为学校一些计算机爱好者举办计算机培训。截止2012年暑假,已有200位小学生参加了计算机培训。一些参加培训的学生在word运用、电子板报设计、网页制作方面都显示了较强的本领。2012年7月,市老科协、市科技馆与学校共同举办了首届“农民工子女机器人夏令营活动”。包括学校在内的20名农民工子女参加了此次夏令营。
在竞赛方面,学校在校内搭建平台,创设竞赛舞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及社会团体组织的竞赛,活动与竞赛相结合,使学校科技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活动成果
1.比赛成绩突出
市外来员工子弟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成果已经开始显现,以近两年为例,学校参加全国以及市级比赛均获得了好成绩。
2.学科学的氛围浓厚
外来员工子弟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成果喜人,在几次重大的比赛中学生都能载誉而归,给全校师生以极大的鼓舞。学习科学、尊重科学、使用科学的氛围在学校蔚然成风。课堂上,做做小实验、搞搞小发明;课间里,玩玩纸飞机、做做小风筝;放学后,做做小调查、翻翻科技书……学生的科技意识增强了,科学兴趣更浓厚了,动手实践机会多了,“为什么”的疑问增多了。
3.社会影响力增强
(1)媒体的关注。学校实施科技教育,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举措,以及取得的良好成效,引起了广大社会媒体的关注。《 海峡导报 》《 厦门晚报 》先后报道了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情况。2012年暑假,在四川省成都市比赛期间,《 光明日报 》记者报道了学校参赛情况。新闻媒体的报道,使学校科技教育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和重视。厦门市关工委还特别向市领导汇报了学校在活动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2)社会的关心。2010年10月,由厦门市关工委牵头,与厦门市文明办、厦门市科协和厦门市老科协四家单位在学校联合创办了“信息技术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拟以基地为载体,推动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科普知识活动的开展。接着,2010年12月,市关工委和市科协斥资6万多元人民币在学校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青少年科普基地。至此,学校拥有了戴尔学习中心、戴尔机器人活动室、科普工作室、科普阅览室等科普活动基地。
2010年10月,在厦门市关爱联盟大会上,学校参加比赛的两个团队共8名学生每人获得了500元的奖金。2012年9月26日,厦门国贸集团得知学校学生参加FLL机器人比赛再获佳绩,特地来学校为10名参赛学生及10名优秀学生每人颁发了500元的奖励金。
(3)领导的关怀。2011年5月26日,原福建省人大副主任、福建省老科协郑义正会长一行在厦门市调研期间,来到学校参观科普基地,听完学校领导关于开展科技教育情况的汇报后说:“你们在办学条件这么简陋的情况下,还那么重视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而且成果那么丰硕,非常了不起呀!你们的经验值得向其他民办学校推广。”
(4)家长的支持。学校开展科技教育并非一帆风顺,起初来自家长的阻力相当大,一部分家长科技意识淡薄,只关心孩子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对于文体及科技活动却漠不关心,甚至剥夺孩子参加这类活动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况,科技教师一方面深入家庭耐心做家长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通过比赛成绩来感染家长,转变家长的观念。从2010年至今,学校共组织学生参加了三次大赛,均取得了好成绩,给家长极大的安慰和鼓舞,特别是厦门市关爱联盟、厦门国贸集团给予参赛学生丰厚奖励之后,家长更是为之振奋!现在,家长十分乐意支持孩子参加诸如机器人训练、科技小课题研究、科技小发明和小制作等活动。2012年4月份,外出作课题调查时,一些孩子的家长义务开车接送。2012年8月,学生从成都比赛归来,不少家长组成了阵容庞大的亲友团,在机场等候。家长们从原先的反对到现在义务帮忙,不仅是想法的改变,更是观念的转变。家长的这种转变增强了学校科技教育的决心和力度。
四、实践启示
厦门市云顶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生源素质偏低,在办学条件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学校依然坚持走科技兴校的道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的实践和探索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观念才是落后的根源!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科技知识和能力整体落后,归根到底是农民工子女科技教育的起跑线低,并非先天的科学素养不如公办学校的孩子。随着公办民办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科学素养一定会得到提升。
教育行政部门在推动中小学科技教育时,千万别忽视了民工子女。要对农民工子女开展科技教育给予物质和人力、政策的支持,实现科技教育的均衡发展。
这里,是科普重地,大中小学生们在这里不断迸发出别样创意;
这里,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邀你见证科技的当下与未来;
这里,是魅力乌当,一个经济与社会跨越发展,科技与科普交相辉映的地方。
近年来,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乌当区科学技术协会全方位、多途径积极组织、推动科普工作,向人们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科技大赛异彩纷呈:为积极推动广大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热忱,近几年,乌当区科协拨付专项经费,组织开展“科技伴我成长”学生科技大赛系列活动――超级轨迹赛、小手拼出大世界、机器人篮球赛、现场电脑绘画比赛、科技小发明、科技小制作作品评比、展示等活动,系列活动的开展,吸引了全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各层面参赛队伍进行角逐,并为推动科技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科普宣传形式多样:每年的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食品安全周等节日,乌当区科协均会提前谋划,围绕活动主题,采用科普大普车的方式,在区域范围内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邀请贵州省、贵阳市科普专家、老师到各中、小学校开展科普讲座。
同时,将精心选取的25000册(张)《防震避震》《公民科学素质知识200问》《水产畜禽养殖技术》、《口腔疾病的防治》、《食品安全宣传知识》、《反警示教育》等各类贴近生活的科普书籍、宣传资料,专门印刷的2000余盒带有低碳知识的纸巾,免费发放给广大群众,这极大促进了乌当区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
特色活动亮点频出:除了组织科普走向街道、走进课堂之外,乌当区科学技术协会还积极开展了走向科普基地、走向特色学校活动。如,乌当区免费开放区农机中心羊昌农机科普示范基地、百宜优质鸡示范基地、阿栗杨梅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园区、乌当二中、新校、新天一小等科普示范基地和青少年特色学校。截止目前,乌当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区关工委、区教育局授予了4所开展科普活动好、有特色的学校为区级科普特色学校。
奖补助力人才培养:2016年,乌当区科学技术协会召开了“乌当区2015年创新型青年人才交流座谈会”,对魏茂陈等荣获2013~2014年度“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称号的10名同志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兑现了每人1万元的科研补助金。
每年,乌当区科学技术协会都积极向上级单位申报推荐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科普示范社区等项目。乌当区科学技术协会通过积极开展农业、农技、农机、畜牧、养殖等各种农业知识的培训,大力培育了新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前已评选出农村科技示范户150户,社区科普示范家庭110户。2012年百宜镇优质鸡科普示范基地、2014年新场金茂绿化苗木科普示范基地分别获得中国科协、财政部“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各20万元。截至2015年,乌当区人均科普经费已达1.5元。
综合提升群众科学素质:近年来,乌当区科学技术协积极组织全区参加贵州省数字图书馆网上答题活动,5年来答题人次超过30000人次,荣获“贵州省全民科学素质大赛(贵阳分赛区)”二等奖。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乌当区科学技术协会持续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科普宣传活动,把传统经典输送到了群众心中。
【关 键 词】低段;构建;有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45-03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识字写字仍是教学的重点。现行的教材识字量和写字量的增加,使得低年级阅读教学任务变得十分艰巨,既要进行朗读指导,又要进行识字写字教学,还要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如何构建简约有效的语文课堂?“清晰目标、精选内容、有效设问”可以提高低段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它是低段阅读教学构建简约语文课堂的谋略。
一、清晰目标――目标简明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明确要集中。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学目标太多,不清晰;教学目标错位,不准确。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力求做到少而精,小而实。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目的,把众多的教学目标整合成一两个核心目标。当核心的教学目标完成了,那么其它的附属目标会在实现这个核心目标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实现。
如执教《小动物过冬》一课:
拿到课文,我第一步是熟读精思课文,第二步就是制订教学目标。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节课,学生将获得什么?“什么”便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初次,我是这样制定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会认生字,学写部分要求会写的10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
3.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我再认真钻研教材之后,考虑如下:(1)低年级应以字的教学为主,应注重强调学生“我会认”、“我会写”,所以目标中的“认识”我又改为“会认”。(2)识字写字教学原则是“音形义结合”,没有“义”的教学要求,就不全面。俗话说“字不离词”,识字写字教学另一个原则就是“在语言环境中进行”。(3)从面向全体学生来说,在“分角色朗读”前加上“学习”,改为“学习分角色朗读”。(4)“理解”和“初步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是内隐动词,难以观察、测量。如果再加上这么一句话:“能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这样就具有可操作性。于是,我重新制定了这一课两个课时的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会认“舞、聚、妹、藏、够、相”6个生字,重点关注“量、钻、藏、巢”的读音,根据字理识记字形,并能正确书写“商、暖、物、刮、量”。
2. 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填出相应的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6个生字,会写“明、接、哥、钻、第”5个字。能结合课文内容,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商量、春暖花开、钻到、蜂巢”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懂得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3. 理解课文,能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初步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制定得准确、合适,表述得简明、清晰,不仅教师自己明确要教什么,也让学生明确要学什么和达到什么程度。那么,这节课就奠定了师生齐心合力奔向所要达到境地的良好基础。
二、精选内容――内容简要
精选内容就是为了凸显核心目标。有了清晰的教学目标,解决了“教什么”问题,我们就可以依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要依据教学目标、文本内容以及学情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合理取舍。
1. 理解文本,言意兼得。特级教师王崧舟指出:“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阅读教学不等于读懂课文,不能仅仅把着力点放在“写什么”和“为什么写”上,还应关注“怎么写”和“用什么写”,不能在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上用力过多,还应担当起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任务,这才是学习语言的终极目标。
如在《狼和小羊》的课堂上,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写作顺序。在引导学生找到狼三次故意找小羊的碴,体会狼的“蛮横无理、穷凶极恶”,想象他们三次对话的不同态度和语气。追问孩子们:“三次对话内容如果换顺序写,能行吗?”孩子们从中体会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这样不仅是单纯地教内容,而且做到了“言意兼得”。
2. 学习方法,终身受用。“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给学生方法,使其终身受益。在低段,识字教学是重点。但往往是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学生识字回生率仍旧居高不下,这种“高耗低效”的问题普遍存在。究其原因:简单、机械识记方法学得快,忘得也快。如果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能依据构字原理,那么出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会是抽象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较之抽象的符号识记,这样“讲”理的识字,则印象更深刻。
(1)运用字理,巧识字。识字方法固然很多,但无论哪一种都不能将字形与字义孤立起来。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坚持音形义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对这个字的完整认识,才能正确使用汉字。如教学“大”“男”字,分别析解为:“人”跨腿伸臂(一)表示“大”,古代在“田”间出“力”劳作的是“男”。这样识记,是否很有趣?
因此,能运用字源理据分析识字最好不过。如,讲“妈、吗”字,鉴于学生掌握“马”之后,告诉学生它们还发“m”的音。因为妈妈是女人,所以有个“女”字旁,“吗”是说话时带出的尾音,所以要加个“口”等。又如,教“闷”字时,我让学生先观察:“心”在什么地方?然后解释由于心被关在门里面,会感到很不舒服,就是很“闷”,所以这个字就读“mèn”。鉴于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以此加强学生的形象记忆。再如:初――用“刀”裁布是做“衣”的开始阶段,所以“初”是衣字旁而不是示字旁。还有:上小下大是“尖”;“不”“正”就是“歪”;太阳和月亮一起照射就很“明”亮;“小”泥“土”是“尘”等等。这样学生不但记住了字形,理解了字的意义,书写也不会搞错。
(2)巧编儿歌,辨字形。在识字的过程中,形近字有很多。怎样正确的区分呢?运用字理巧编儿歌是个好办法。我是这样做的:教学“渴”、“喝”、“歇”三个字,巧妙地运用了儿歌的形式进行记忆:“渴了想到水,喝水要用嘴,累了打哈欠,就要歇一歇。”分辨“泡、炮、饱、跑、苞、抱”,编成顺口溜:有水冒气“泡”,防火别放“炮”,有食能吃“饱”,有足可赛“跑”,未开花含“苞”,伸手相拥“抱”。 再如:学习“清、请、晴、睛、情”时,学生是这样编的:“有水才说清,有言才说请,有日天气晴,有目是眼睛,有心想事情。”如:“辩、瓣、辫、辨”我把它们放在一起让学生仔细认,然后编顺口溜便于学生记忆:“言在中间是争辩,中间有点仔细辨,女孩丝线扎发辫,中间结瓜叫花瓣”。在区分“辛和幸”时,学生编儿歌:“辛苦一点,幸福十分。”学到了《狼和小羊》一课时,我让学生区别“浪、狼、娘、粮”,学生创编:反犬旁,大灰狼;女字旁,老大娘;三点水,是海浪;米字旁,是食粮。这样就为学生理解字义提供了语言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识字效果。
要说明的是由于汉字楷化和简化等原因,不是所有字都可以“强词夺理”,但就大部分汉字来说,还是有“理”可说的,我们就应依据其构字的原理进行解说和识记,“古为今用”。
3. 训练能力,促进发展。就低段阅读教学而言,语文课要有怎样的目标指向才能不纯粹“教课文”而做到通过课文“教语文”呢?这首先要求语文老师树立语文本体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低段阅读教学,我认为应着手于学生说的能力训练。
(1)关注语言形式――引导学生模仿说话。有些文章段落有相同结构,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照样子进行说话。如,我执教《家》一课(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在引导学生通顺、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后,就句型…是…的…家。我重构了教材内容,后半节课分三个板块(联系文本、借用图片、脱离文本)引导学生模仿,进行打比方句子说的训练。
(2)关注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在学习课文《青蛙看海》第11自然段,“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指导学生朗读感悟后,教师启发学生想象:除了“累了、渴了”,青蛙登山时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这样,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有的说:“饿了找几个野果吃吃”;有的说:“热了到大树下乘一会儿凉”;有的说:“磨破脚了用草叶裹好再跳;滑倒了爬起来继续向上跳”……既训练了语言,又体会了青蛙的不易。
三、有效设问――教法简洁
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突出授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成为课堂的主导,从而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
1. 抓题眼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而问题导入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我们可利用语文课程的有效资源,抓住课文题眼巧设问题。如,教学《人有两个宝》,上课伊始,可让学生质疑提问:人有哪两个宝?为什么说人有两个宝?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在学习文本时,他们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解决这些自己心中的困惑。
2. 抓关键词句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拓展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从小处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散学生思维,使词义理解得更透彻。使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如,执教《秋姑娘的信》一文,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秋姑娘的信写的多吗?”生答:“多!”(出示原文最后一句: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你从哪个字词知道秋姑娘写了很多的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全、都”。“你还从哪个地方知道秋姑娘写了很多的信?”“我从‘片片’知道秋姑娘还给其他很多好朋友写了信。”(出示原文第一句: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汪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都”、“全”、“片片”这些字词组织教学,从大处着眼,拓宽学生思维,想象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会写些什么呢?有效地为学生感悟文本并和文本进行对话设下广阔的背景。
3. 抓时机提问,发挥学生想象的空间。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而体现重难点,在“节骨眼处”巧妙设置的问题更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课上到最后,教师可以这样向学生发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小壁虎以后尾巴再断了,它还会去借尾巴吗”这种问题既紧扣文章的重点,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总结,又超出了课文本身的内容,给了学生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
“观念决定行动”,教师只有明白了为什么而教,教什么,怎么教,语文课堂才会清楚起来。最终,实现简约有效的理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