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镇养老服务工作总结范文

乡镇养老服务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养老服务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镇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第1篇:乡镇养老服务工作总结范文

为顺应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需要,更好地为全市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2020年民政局指导下,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整合各乡镇单位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项目。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至今,我们从调查摸底、健全体系、健全制度、建立台账、成立队伍、开展活动、特色服务开始,使居家养老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将一年来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调查研究,明确服务对象。对新增人员及时建档登记,完善个人资料,全年累计服务 次,其中经济困难老人人次,特困分散供养人员人次。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在市民政局、市福利院以及各乡镇、各村委的支持和监督下,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以及人民群众的肯定,全年考核合格率89%,人民满意度达到95%。

(二)拓展服务领域,深化服务项目。华亭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相对去年以来,中心更加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完善中心的操作设备问题。购买了一批血压仪、血糖仪、心肺复苏模拟人,通过培训学习针对性的拓展居家养老的服务领域,这些符合当今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人性化的服务项目,受到了老年人的一致好评。

(三)注重员工培训、培育团队精神。中心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员工的岗前培训及在岗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服务技能。对新入职员工安排岗前培训、实地观察学习、跟队实际操作,本中心还积极参加各类比赛,今年市妇联举办的巾帼家政服务业技能大赛本中心派出6位护理员并获得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荣誉证书、并为单位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对表现优异的护理员奖大力培养推举更大的平台,中心还组织员工参加养老护理员上岗资格证,务必实现护理员持岗上岗。与此同时,中心还十分注重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坚持每周一雷打不动召开工作例会,让同事之间就工作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互相交流,各抒己见。中心联系其他资深专业人士,为管理人员提供医疗护理知识、老人沟通技巧、礼仪修养、等方面的培训,为不断充实管理人员的知识,更好的为老人提供专业周到的服务。此外,中心坚持每月召开员工大会,评选优秀养老护理员、优秀小组,分享服务心得,共勉互励,共同成长。

(四)服务内容夯实、服务形式多样。开展以“三个一”为内容(每半月清洗一次衣服、每周打扫一次卫生、每月理一次发),开展多次上门服务,根据老人各方面状况,服务工作也有侧重和不一,如对没有监护人的独居老人,他们需要更多的照料。为此月底对这些老人进行全方位的服务,服务工单以零元结束。

(五)联合社会力量,宣扬助老精神。要成功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除政府的推动力量外,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的各种力量,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才能让我们的服务做到好上加好。今年,我们除了养老护理员下乡宣传外,更加注重了文化传媒的推送,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公众号,每周对居家养老服务进行报道宣传;平台人员加强下乡的力度,一方面监督、回访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对老人探访慰问,深层次宣传居家养老政策。同时发动群众参与敬老助老,让更多的人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关爱老人,照顾老人,倡导的社会风气,宣扬敬老爱老的社会精神。

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部分民政助理员不配合工作。东华镇东华社区民政助理员存在电话打不通现象,护理员不能交接。东华镇前岭村张治贵房内院内都是垃圾,村上支书主任推三阻四,不配合一起为老人整理出来干净舒适的环境。

(二)、监护人监护不到位、思想觉悟低。相对救援物资发放问题,当天发能用到老人身上,但是护理人员一走,新被褥,新衣物穿不到老人身上,家具用不到老人居住的房里。多数老人都给监护人干活,导致老人穿着脏旧差,衣服破烂;个别监护人不配合工作嫌护理员去的次数多,辱骂护理人员(例:山寨王发清、赵新社、)

(三)、老人思想素质差、觉悟低。石堡子纪家庄兄弟俩残疾,家里环境脏乱差问题,从去年一月去三次家里现在每月去四到五次,偶尔还送去我们自己不穿的衣服。但是兄弟俩不懂的保持,屋内面貌较差,自己的精神面貌也不好。这样的例子:安口余珍、黄丽琴等。部分独居老人性格怪癖,房内的所有垃圾不让扔,东西不让挪。导致屋内看起来乱,摆放乱无秩序;部分老人比较节俭,闲洗衣服洗的太勤,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容易衣服破损。老人卫生意识差,服务人员认为衣服脏应该洗,但是老人感觉衣服比较干净不需要清洗;精神疾病的老人服务风险系数高,有时候有暴力倾向监护人不在不能服务。

(四)、经济困难老人视觉贫困。部分经济困难老人家里条件差,床上无被褥,被褥破旧现象,危房现象。

(五)老人嫌资源浪费。部分老人比较节俭,闲洗衣服洗的太勤,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容易衣服破损。老人卫生意识差,服务人员认为衣服脏应该洗,但是老人感觉衣服比较干净不需要清洗。

三、明年的计划

(一)加强尊老、敬老、爱老传统教育,提高为老服务的热情及心理沟通能力,丰富有关老人的保健营养知识。使更多老人了解这种不脱离家庭、不脱离儿女,不脱离所有熟悉生活环境的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新模式。

(二)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生活照料网络,加大对服务质量的跟踪检查,确定人员不定期的访问老人,对老人不满意的地方督促护理员及时改正。并且加倍关注老人健康问题,开展老人健康体检活动。定期上门走访,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免费按摩,免费保健,积极开展老年人保健宣传。

(三)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壮大服务队伍,拓展服务项目,探索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方式。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需求的老年人,积极探索福利化、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和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使居家老人能获得生活上全方位的照料和便利、精神上的关爱和慰藉。使广大老年人得到更为实惠、方便、快捷的服务。

第2篇:乡镇养老服务工作总结范文

济单位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人事工作方面的服务措施,特制定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非国有制经济单位是指凡在唐山市境内注册的“三资”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民有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民办科研机构和外地企业驻唐办事机构等不具备人事管理权限的其他单位。

第三条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均可实行人事:

1.到第二条所列单位就业的;

2.自谋职业的;

3.负劳务的;

4.准备报考研究生、进修、出国留学的。

第四条本办法中的人事是指我市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保管人事档案关系、办理养老保险等服务工作。包括:保管人事档案、代办落户手续、办理档案工资(执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同类人员标准,下同)转正定级、档案工资晋升手续、代办申报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出据与档案材料有关的证明、为毕业生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发放<养老保险手册>、负责计算工龄。

第五条人事分为单位委托人事和个人委托人事。凡属单位委托的应由单位明确委托项目,办理委托合同书;凡属个人委托的,由个人明确委托项目,办理委托合同书,然后履行委托事宜。

第六条市、县(市)、区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中心承办本行政区域内的人事服务工作。

第七条凡到本办法中第二条所列单位工作的我市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均由单位办理委托人事。第三条中第2、3、4款所列需由个人办理委托人事。

第八条凡属单位委托人事和第三条第2、3款个人委托人事的,在办理保管人事档案关系的同时,办理养老保险手续;第三条中第4款个人委托人事的根据自己需要办理养老保险手续。

第九条根据唐山市人民政府9号令《唐山市直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凡属单位委托人事的,养老保险金由委托单位和毕业生个人共同负担。缴纳比例为:以毕业生档案工资为基数,委托单位缴纳24%,个人缴纳1%。个人缴纳1%部分,由委托单位按月从毕业生工资中代为扣缴,由委托单位按25%的比例一同上缴各级人事行政部门的各级人才交流中心机构。个人委托的,其养老保险金按本人档案工资的25%由个人全部负担,并由本人到各级人才交流中心机构缴纳。

第十条委托项目中要求连续计算工龄,委托单位或个人要在每年的一月份缴纳本年度养老保险金。不按时缴纳者,按月加收应缴金额的1%的滞纳金。

第十一条单位办理委托人事,须向当地人才交流机构提交下列证件:

1.委托人事申请书;

2.企业营业执照(副件)复印件;

3.委托毕业生的毕业证、报到证、户口粮油关系迁移证以及与项目相关的材料。

第十二条个人办理委托人事,须提交下列证件:

1.委托人事申请书;

2.聘用合同复印件;

3.毕业证、报到证、户口粮油关系迁移证以及与项目相关的材料。

第十三条实行人事的大中专毕业生,其见习期考核、转正定级、申报职称均由委托单位向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提供毕业生的工作表现、个人工作总结等材料,由负责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办理有关手续。毕业生在见习期解除聘用合同,又应聘到其他单位工作的,见习期(扣除待聘期)合并计算。

第十四条实行人事的大中专毕业生应聘到另一个非国有制经济单位工作的,需重新办理委托手续。在见习期内到国有制经济单位工作的,由毕业生分配部门办理改派手续;见习期满后到国有制经济单位工作的,由干部调配部门办理调动手续。

第十五条实行人事的毕业生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由各级负责部门报同级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机构审核后,为其办理退休审批手续。从办理退休手续的下月起,由各级负责部门按月发放养老金。养老金的计发标准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金计发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各级人才交流机构与委托对象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委托对象有违法或严重违纪行为的,各级人事部门及时终止其委托关系,并书面通知委托人事单位或个人。

第十七条人事实行有偿服务,具体收费标准按国家及省、市有关规定执行。办理委托人事的单位和个人,应按时缴纳有关费用。不按时缴纳费用的,至档案调转之日,按月加收15%的滞纳金。

第3篇:乡镇养老服务工作总结范文

一、2019年工作总结

1、办公室工作。

按照局内各项规章制度,对办公室各项事务进行管理。

(1)及时了解文件的签发及落实情况,并按时进行督办;

(2)认真做好各部门协调及上传下达工作;

(3)办理了我局社会统一信用代码证、工会主席法人变更、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等工作;

(4)多次接待区八项规定检查组、编办、人社局等相关部门考核,上报相关材料;

(5)处理了办公室清理、搬迁以及办公桌、会议桌购置等事宜;

(6)为区委巡察组准备办公室、办公用品,并做好对接工作,提供相关材料和凭证。

2、财务管理及相关工作。

(1)认真执行财务管理规定,对办公室所有需要报销的单据进行审核、报销,对各项票据、凭证进行了整理装订;

(2)完成全局财务预算、决算工作的填报及公开,以及半年和全年人员经费指标调整测算工作;

(3)变更了我局工会账户法人信息,办理了工会互助医疗相关事宜,并按照规定,发放我局工会会员福利;

(4)根据财政局文件要求,针对我局国有资产进行了清查,相关情况,报财政局国资办;

(5)为全局在职人员申办了公务卡,并严格按照公务卡支付相关规定执行公务支出。

3、人事及工资管理工作。

(1)完成了孙明国职级并行、李金阳退休材料的上报及审批工作,并将工资进行了相应套改;

(2)办理了郭盛、郭光磊、韩肖等人的调入手续,整理上报了李涛平级重用、边宁正科级人选相关材料;

(3)全局人员的年度工资演变、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套改,以及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扣缴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计算、填报,人事管理软件及工资软件进行了及时的维护调整;

(4)同时按照各单位、部门下发的文件要求,汇总上报了各项人事统计、工资统计、公务员及事业人员统计等报表,做到了准确、及时。

二、2020年工作打算

1、办公室工作。

目前,在处理办公室事务时,在公文签收及传达、请销假管理等方面,存在管理不到位现象。明年,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办公室各项事务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

①、强化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健全细化局内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办公室管理。 

②、 协助各科室完成上级部门及局内安排的其他工作。

③、协助局领导做好宣传、人事等工作。 

④、重点抓好内部文件制发、通知、文件管理、上报材料把关等规范管理工作。 

⑤、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务。 

在更加认真做好全局服务工作的同时,确保不漏事、不误事。

2、招商引资工作。

加强招商引资业务知识学习,了解项目从对接到签约、落户相应的程序;掌握一定的招商技巧,更加积极主动收集招商信息;同时,协同各级领导做好招商宣传、客商接待等事宜。

3、财务管理工作。

在账务管理工作方面,下一步,更加认真学习业务知识,认真执行财务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管理,确保科目设置准确、帐目清楚,并定期向领导汇报财会业务执行情况。

第4篇:乡镇养老服务工作总结范文

“十二五”期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截止2015年6月底,全市累计实现就业9.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保持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始终保持为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8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3.1万人次。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6亿元,带动2万余人实现就业。

争取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项目总投资799万元。用于建设市、乡两级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相继新建了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以及上八里镇、峪河镇、占城镇、南寨镇四个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解决了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机构长期没有工作场所的问题。争取上级资金300万元建成了三里屯创业孵化园。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以1个县级劳动保障服务中心、22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11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为延伸的三级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转换衔接;实施居民大病保险,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完善基金监管制度,健全社会化监督机制。截止2015年6月底,全市共发放社保卡26.2万张,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2万、4.8万、2.3万,累计征缴医疗保险费3.76亿元、工伤保险费4015万元、生育保险费1161万元。自2015年1月1日起,居民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6万元调整为8万元。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在1.8万元起付线的基础上由10万元提高为30万元。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最高达到89%、85%。

全市城乡居民适龄参保人员达45.30万人,60周岁以上领取待遇人员109692人,参保覆盖率99.8%,累计征缴养老保险费5.81亿元,已累计发放养老金8.25亿元,发放率100%。自2012年1月起,60周岁以上享受待遇人员,县级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在原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40元,老人们每月的养老金最少可达100元,居全省最高;60周岁以上享受待遇人员死亡后,按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领取标准,一次性支付10个月的死亡抚恤金。大力推进城乡居保经办管理服务“四不出村(社区)”工程,建成便民服务点312个,建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459个,切实做到了1.5公里服务圈“参保、缴费、权益查询、待遇领取”四个不出村。

近年来,我局不断创新方法,理顺体系,建立完善了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纠纷调处机制和监察执法机制,较好地维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的合法权益,保持了劳动关系的总体和谐稳定。累计检查用人单位683户次,涉及劳动者人数1.8万人次。受理办结劳动监察案件385件,已结案357件,结案率93%,为民工追回拖欠工资1364.5万元,涉及民工2300人。共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295件,已结案279件,结案率94.6%。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实现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时期。在构建和谐__县建设中,将更加注重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十三五”时期,随着做大做强旅游业、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大力发展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我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崛起,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巩固和完善,为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同时,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对就业结构的调整、各类人才需求、劳动者能力素质提升和社保体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国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劳动力供大于求和结构失衡的矛盾依然突出,有业不就或无业可就的现象并存,稳定和扩大就业总量,提高就业质量任务艰巨;群众对社保待遇水平提高充满期待,社保领域历史性遗留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劳资矛盾时有显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更加艰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要求更加迫切;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效率和质量不高。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以推进城镇化为着力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市城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城乡劳动力流动转移规模加大,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任务艰巨。“十三五”末,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全部人口的比例将进一步增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逐步扩大。

全面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继续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基地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以培训促就业。完成全市急需紧缺职业(工种)技师培养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任务。着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 ,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一批能适应进城务工需要的、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农民工队伍。

第5篇:乡镇养老服务工作总结范文

一、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就业16852人,完成省定目标1万人的168.5%,完成市定目标2.2万人的76.6%;“4050”人员再就业3643人,完成省定目标0.16万人的227.7%,完成市定目标0.4万人的121.1%;到12月底实现非农转移5.4万人次,完成省定目标6万人次的120%,完成市定目标8万人次的67.5%;其中劳务输出新增2.8万人次,提前完成市定2.6万人次年度任务的107.7%。城镇登记失业率3.812%,控制在了4%的指标之内。 ——以扩面和完善制度为重点,医疗保险工作取得新进展。到12月底,全市共有3471个单位,33.01万名职工和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完成了省厅下达我市36万人参保的121.7%,今年扩面新增2.36万人,完成年度任务1.5万人的157.3%。共征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82128.7万元,支付参保人员医疗费用147512.8万元。 ——强化征缴保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运转平稳。到12月底,全市共有88662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征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18720.2万元,征缴率为125%。全市应拨付机关事业单位17683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178121.1万元,及时足额发放率为100%。清理历年欠费6121.8万元,清欠率40%。 ——依法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市共主动监察用人单位3345家,涉及劳动者17.34万人次,受理群众投诉举报602件,处理突发事件103起,劳动保障年度审查2481家,取缔非法职业中介121户,清退童工33人,补签劳动合同4.128万份。开展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专项监察,为12532名农民工追讨工资864.8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以岗位开发为重点,以落实政策为主线,全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二是投资建设再就业基地,通过政策扶持孵化就业岗位。一方面建设再就业创业基地。在市区金辉国贸商厦开辟4400平米场地,以超低价位租赁给下岗失业人员经营,通过政策扶持和综合服务,培育商业经营小老板,目前已有72人在基地内实现了自主创业。另一方面建设再就业孵化基地。在海港区北部工业园地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4.5万平方米,作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孵化基地,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到基地再就业和创办工业企业,逐步从过去生活保障转为就业保障,变购买公益性岗位为吸引投资开发就业岗位。8月14日正式开工,目前,再就业孵化基地基础部分全部完工,厂房区域一层顶板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毕,办公区域二层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钢结构于10月1日进场安装。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后,可增加就业岗位4000个。

三是强化再就业援助,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党政机关结对帮扶和民营企业牵手援助下岗失业人员活动。去年12月份,市委、市政府召开 了“全市党政机关结对帮扶和民营企 四是夯实社区平台,通过强化基层服务拓展社区就业空间。

今年3月份,我们组织了全市劳动力资源入户调查,目前调查数据已经录入微机,并建立了劳动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和服务。同时,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按市委、市政府2003年10号文件要求,社区人口在1万人以上的,要开发公益性岗位30 五是发展灵活就业,通过劳务派遣开拓就业服务新模式。 六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通过大力开展“新三化”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为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就业作用,建立以人为本、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机制,在劳动力市场建立了人力资源信息库和岗位信息库,每天有效岗位信息达到300个以上,下岗失业人员通过两台电子显示屏和16台信息查询电脑,即可迅速查询自己所需的信息,并享受免费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多形式举办招聘洽谈会。市劳动力市场每周二、周五举办两次洽谈会,每月举办一次大型专场招聘会,今年以来,针对不同行业和就业群体需求,先后举办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专场”、“下岗女工专场”、“高职院校毕业生专场”、“民营企业专场”、“服务旅游促进就业专场”等不同类型的大型招聘洽谈会,今年1—12月份通过市场累计介绍就业达到1.4万人。开展“再就业服务进社区”活动。与街道办事处联合,通过举办社区招聘会、信息会和政策咨询会等形式,把信息、岗位、政策送到社区,累计巡回服务32场次,提供岗位3700个,现场介绍就业 1500人。

七是坚持以培训促就业,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创造就业条件。 八是扩大劳务输出,通过加强国内国外劳务合作拓宽就业途径。劳务输出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市在外务工人员13万人,按每人每年纯收入6000元计算,一年可赚回7.8亿元,劳务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在北京设立了驻京劳务管理服务站,派驻人员专门开展对京津市场的信息收集工作,同时搞好在京务工人员的跟踪服务及维权保障。深入江西、四川学习了劳务输出经验,并结合本市状况,研究制定了《扩大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近期将由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文件出台以后,将对下一步实施劳务输出的市场化运作,扩大劳务输出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同时面向国外,努力开拓境外就业领域。目前我市劳务协作服务中心已具备了直接与境外联系的中介资格,昌黎县还被省商务厅认定为外派劳务基地。通过加强与国外劳务合作,目前已累计输出劳动力1607人,其中今年向日本、韩国、南非等国家输送种养殖工、车床维修工共68人。 (二)以做好保障为基础,以完善制度为主线,全力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一是抓好发放工作,巩固“两个确保”。建立和完善了养老金发放预警制度,坚持对县区定期调度和指导,加大了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强化基金征缴筹集力度,完善了“指纹身份识别系统”,确保了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率实现100%。同时确保了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无障碍进入失业保险,失业保险金及时足额发放率实现100%。 三是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研究制定了《××*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并经市政府印发。办法下发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踊跃。对国企改制下岗失业的特困职工建立了补助政策。特困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60%,同级财政补助40%。突出解决了乙类药品普遍用于临床、个人负担不合理、患大病人群因家庭困难看不起病而致贫问 四是落实工伤保险制度。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工伤保险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出台了《××*市关于贯彻〈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全力推进工伤保险工作。

五是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的重点是解决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问题。市劳动保障局农保处牵头,协调统计、民政、土地、规划、农业等部门对全市被征地农民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摸清了被征地农民现在的土地、房产、人口、收入、消费等基本情况,初步研究制定了我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已报政府,正在与市委、市政府研究室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

(三)努力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是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调整改制企业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依法调整和规范改制企业劳动关系,建立以劳动合同为主体的新型劳动关系,保证了国企改革的顺利完成。截止到目前,市本级1213户改制企业的劳动关系得到调整,妥善安置职工55161人,其中,2124412名在职职工的国有身份得到置换,妥善安置“4050”人员12266人,妥善安置离退休人员14446人,核准职工安置费12.3亿元。 三、存在问题

(一)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虽然上半年新增就业4.88万人,但同时又增加失业人员0.4万人。随着县区国有企业改革进度加快,预计下半年还将新增失业人员和自谋职业人员1.85万人,各类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等新成长社会劳动力还将增加1.74万人。下半年仍有5.8万名城镇劳动力需要就业,远大于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二是还有44.7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压力巨大。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艰巨。从养老金发放看,由于参保人员下降,退休人员增多,缴费人数减少等原因,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加上有些县区财政支持力度有限,全市确保发放形势严峻。从社会保险扩面情况看,一些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参保意识不强或不参加社会保险。随着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力度加大,部分职工中断社会保险关系,参保缴费人员流失。同时,工伤保险扩面任务非常艰巨。

(三)高级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大量高级技术工人,但是当前我市高级技术工人数量不足、水平不高,与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矛盾日益突出。

(四)维权任务日益繁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签订劳动合同进展不快,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发展不平衡,招用农民工不签劳动合同和拖欠工资问题突出。劳动争议案件、和案件数量增多,处理难度越来越大。

四、下步工作安排意见

(一)进一步贯彻扩大就业和经济发展并举的战略方针,围绕增加就业总量这一根本目标,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一是把就业再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确立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把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创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相结合,努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促进充分就业的双重目标。二是进一步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努力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发挥其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努力做好国有企业改革职工安置工作,在盘活存量资产的同时盘活就业岗位,实现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岗位增加的协调推进。三是强化就业再就业服务。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作用,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岗位,把就业服务延伸到每一个家庭。四是加快建设两个基地,增加就业岗位,掌握解决就业难题的主动权。五是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面向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和特困家庭人员,积极提供各种形式的生活帮扶和就业援助。建立即时援助制度,继续开展“一帮一”活动和“牵手”援助活动。六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努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劳务市场,促进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全年新增就业5.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目标任务的全面超额完成,

(二)在社会保险方面注重完善制度。一是继续完善企业养老保险体系,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全力推动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要建立直管机制,整合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机构人、财、物的配置,使之在下岗失业人员管理服务、社

区岗位开发、组织实施劳务派遣、扶持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在社会化管理服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继续完善医疗保险体系。在解决参保人员基本医疗的同时,认真研究解决参加医疗保险人员费用负担过高的问题。三是继续完善工伤保险体系,抓好《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和推行工作。重点是做好参保登记、扩大覆盖面,确保省定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在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方面突出抓重点。一是进一步规范改制企业职工的劳动关系,指导和督促改制企业与职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建立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重点在民营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三是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指导帮助企业进行人工成本分析,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工资支付制度,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办法。四是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和协调联动机制,实现维权由事后监察向事先控制转变。五是加强劳动争议仲裁规范化建设,依法解决劳动争议,保持社会稳定。

第6篇:乡镇养老服务工作总结范文

年度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  ##年,在联社党委及理事会、主任室、监事会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为基层、为经营服务的主线,切实履行部门工作职能,合理整合和配置人力资源,着力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力量和管理效能,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较好地完成了部门工作任务。

    一、坚持把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作为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增强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提高全辖干部员工综合素质是适应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措施。今年,我们始终把此项工作作为战略性举措抓在手中。一是举办本科函授班,分别与南京农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建立办学关系,组织集中“专升本”复习,重点提高辖内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的文化素质,提升中坚力量的文化层次,参考人数达**人,目前已被录取**人。二是继续抓好南京审计学院大专后续教育工作,鼓励取得大专学历证书的同志,参加后续课程的学习,目前已有**人通过了全部课程的考试,预计至XX年元月,所有参加学习的**名同志可全部取得大专文凭。三是紧密联系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工作的实际,注重提高一线人员基础性业务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拟订较为完善的年度培训计划的基础上,与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先后举办了“信贷法律知识”、“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微机综合上线业务”、“现金管理及出纳业务”等一系列业务培训班,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先后两次邀请南京审计学院专业教授来联社讲授,重点培训了联社领导班子成员、全辖中层管理人员及全体信贷人员,取得了较好收效。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起**期,参训人数达***次。四是积极鼓励干部员工在岗自学,参加各类专业技术考试,全辖年轻员工参加各类自学尉然成风,全年新取得各等级学历人员**人,新取得各级技术职称**人。

    二、坚持以创建文明行业为平台,切实提高农村信用社服务质量和社会形象。XX年我社被评为**市标兵文明单位,同时并授予省级文明行业。今年我们注重把已取得的荣誉作为抓好“三个文明”建设的起点和动力,着力提升农村信用社综合服务水平。首先以提高全辖服务质量为中心,制订了目标更高,更为完善的服务标准和要求,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的服务行为。第二切实加强文明服务的教育工作,不断增强“服务是信合人孜孜追求的永恒主题”的意识和理念。第三扎实开 

     

展“双十佳”、“青年文明号”、“群众满意农村基层站所”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做到年初有计划,创建有目标,过程有考核,将之融入各项业务工作之中。第四采取多种形式,强化优质文明成效。为了督促检查日常服务情况,我们采用明查暗访,电话查询,走访客户以及征询函等形式,全面考查客户满意度,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第五抓细小环节,促整体质量的提高。今年下半年以来,在联社主要领导的直接安排和参与下,集中力量整治城乡网点的环境卫生工作,对城区网点进行了两次全面检查,并用摄像机进行现场拍摄,“曝光”脏、乱、差的网点和角落,同时对部分乡镇网点也进行摄像检查,有效地促进了服务环境的改观。第六狠抓客户投诉,决不姑息迁就。今后共接到客户投诉*起,涉及人员*人,都分别给予了严肃处理,其中下岗*人,处罚*人,并分别通报全辖,以警示大家。

    三、坚持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抓手,促进部门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尤其是法人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和员工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现有的相关管理规章的滞后性已显现出来,对此,我们根据省联社的工作要求,联系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机制,在充分征询基层各层次人员以及银监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对本部门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内容涉及员工假期、劳动用工、收入分配、学历职称等,使本部门现行管理制度更具科学性、时效性和针对性。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不断强化中层管理队伍建设和优化员工队伍结构。

    ㈠、年初按照联社党委的要求,对辖内营业网点主要负责人和内勤主任进行全面综合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将考察范围延伸到相关网点的主办会计。在考察过程中,注意更新方式和内容,从个人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勤政廉洁等方面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客观公正地对被考核对象作出评价,通过考核对*名综合考核结果出色的副职主任,提为正职使用,续聘**名内勤主任,新聘内勤主任*名。

    ㈡、合理整合和配置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始终是企业内部最核心、最活跃和最关键的资源。今年,我们一是针对现有员工队伍现状,进行调整组合,年内调整人员**人,其中调整信贷人员**。二是把好新招员工质量关,新招收员工**名,其中:大专学历**人,本科学历*名, 

       

保证了新生力量的质量。共2页,当前第1页1

    ㈢、进一步探索党管干部和市场化选聘人才相结合运作机制的具体操作模式。一是初步制订了《**市农村信用社后备干部选聘办法》,明确提出了今后提拔任用干部一律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二是对联社机关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考评。三是探索年度基层主任、副主任综合考核考察的最新模式,拟就了“综合考核征询意见书”,将采用无记名方式,全面系统地考核评价基层网点负责同志的综合表现,不断完善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和评价体系。

    五、以全面履行部门综合职能为目标,切实做好相关工作。主要是:㈠做好正常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申报工作。㈡抓好妇联共青团等社团工作,年内组织全辖女职工健康检查*次。㈢足额安置市政府下达的残疾人就业计划。㈣组织全辖干部员工综合健康检查。㈤及时搞好有关网点的迁址、更名相关事宜。㈥关心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安排年度体检专项费用。

第7篇:乡镇养老服务工作总结范文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人才工程建设

调整充实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并下达人才工作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单位。做好国外智力引进申报工作,上报市人事局国外智力引进项目3项。外出招聘人才10次,为企事业单位引进了一大批急需人才和紧缺人才。完成从工人、农民中选拔初中级职称人才1100多名,组织三支队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训38*人次。组织开展“重才单位”及第二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才评选工作。认真做好人才数据库的更新维护工作,全县人才数据库入库人员累计有19500名,全年新增人才2104名。

2、市政府下达我县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⑴就业与培训

全县净增就业岗位2213个,失业人员实现就业1198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713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72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5380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4310人。

⑵社保扩面与基金征缴

出台《*县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实施办法》,全面推进“五费合征”工作。养老保险净增扩面人数5990人,累计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44543人,基金征缴12104万元,征缴率达98.8%。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净增3368人,超额完成市下达的扩面考核任务,征缴医保基金4267.33万元(应征基金4311万元),基金征缴率为99%。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7人,失业保险基金征缴281.95万元。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7759人,累计参保39862人。生育保险新增参保人数5431人,累计参保10224人,年内有61人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累计结余基金428万元。

进一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完善社会化管理方法。组织企业退休人员资格认证6862人次;为5653名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及时送上春节、老人节慰问金。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工作进展顺利,年内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100%,社区管理服务率达90%以上。

⑶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

出台实施《*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办法(试行)》,年内共有3426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⑷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

调整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享受待遇标准,今年新增参保人数为820人,累计有3000名被征地农民参加了被征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险。

⑸职工维权与欠薪治理

完成劳动保障书面审查1602家,向省总队上报我县劳动保障诚信A级单位85家。受理劳动行政执法案件202件,已办结199件,结案率98.5%,涉及职工1150人,为职工追回工资、押金等294.52万元。参与处理突发事件21起,涉及民工785人;实施行政处罚9起,清退童工6人。劳动合同签订率91.8%。

⑹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按照“六到位”要求,完善了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机构建设,并根据人员调动情况及时补充调整。

二、各项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优化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不断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完成人力资源市场和办公场所迁移工作,基本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招聘场地小、安全隐患多、现场人员拥挤的问题。全年举办人力资源交流大会11次,其中大中专毕业生公益性招聘会两次,有6*家用人单位进场登记招聘,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0445个,网上免费信息736条,求职者应聘报名5095人次。

2、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工作,重新核定行政、事业编制。全面完成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工作,完成了全县乡镇(街道)机关“三定”方案的批复。对全县事业单位分类上报情况进行了汇总,对243家事业单位的职能和依据进行了复核。加强编制人员台账管理,建立事业单位人员变动登记表。认真进行事业单位年检工作,应年检单位155家,完成年检154家,年检率99.35%。

3、稳定推进事业单位改制,不断强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县良种场改制方案获得大多数职工的支持,改制工作平稳推进。加强公务员的能力培训,完成公务员普通话水平培训考核98名。组织2256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程的培训考核,其中有从农民选拔培养的乡土人才1004名。完成教育局等九个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具体方案审批。加大从实用型人才中选评专业技术人才的力度,有1569名实用型人才取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完成培养高层次人才80名。评审通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15名,其中高级职务78名,中级职务162名。

完成机关事业单位20*年度考核审核工作,全县参加考核单位234家,工作人员7358人,其中实考人员7044人,确定优秀等次944名,称职合格59*人,不称职不合格3人,未定等次190人(其中试用期人员184人)。办理新录用公务员47名,其中公开招考录用公务员18名。接收军队转业干部4人。

切实做好企业干部稳定工作,建立了企业干部例会制度。对全县95名企业干部进行了走访慰问,发放春节慰问金每人1200元,为其中10名相对困难的人员安排了困难补助每人600元。

完成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套改工作,其中参加机关工资套改1854人,参加事业单位工资套改5742人。调整我县企业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为700元。组织了57名优秀公务员的健康休养和7600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健康检查。

4、围绕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再就业工作。调整政策,创新机制,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放宽享受培训补助农民的年龄,改进培训补助办法,明确培训重点,提高重点专业培训补助标准,加大特殊人员、特殊群体的帮扶力度,从多方面促进我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全年完成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5380人。走出本地,开展异地培训,根据我县居民到外地开办超市较多的情况,在常州、昆山两地同时举办了超市经营管理培训班,共有434名在苏州、昆山、常州和无锡等地的“*超市”的业主和管理人员参加了创业培训。

认真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出台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办法、再就业优惠证管理办法、小额担保贷款办法及操作实施细则和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确定办法等一系列就业再就业配套政策。全年共办理再就业优惠证2836人。通过开展再就业援助和鼓励扶持灵活就业、举办再就业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帮助392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审核44人,审核发放从事灵活就业的“4*0”人员社会保险补贴856人128.73万元,审核企业社保补贴96家81.21万元。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试点,出台了充分就业社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会,确定白洋街道下王宅社区、壶山街道塔山社区、熟溪街道溪南社区为试点社区。切实帮扶城乡困难人员特别是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制定“零就业家庭”申报认定办法,全面开展“零就业家庭申报”和申领社保补贴的“4*0”人员就业状态确认工作,积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

5、出台实施“五费合征”,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4*2人,其中缴费人数35878人,中断1458人,离退休6716人,养老保险基金收入9720万元,支付7341万元,基金累计结余12415万元。医疗保险参保单位409家,参保职工29833人,比去年净增3192人,超额完成市下达的扩面考核任务。征缴医保基金4267.33万元,基金征缴率达99%,其中:统筹基金2123.25万元,个人帐户基金1785.69万元;支出医疗费用3048.02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9501人,比去年净增17028人,基金收入664万元,支出523万元,基金累计结余477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825人,基金收入88万元,支出60万元,基金累计结余428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3800人。

6、宣传实施《劳动合同法》,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精心部署,制定宣传实施方案,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劳动合同法》。聘请法律专家开设《劳动合同法》专题讲座,组织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街道)、企业主参加《劳动合同法》培训。全面开展了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年检)工作,审查用人单位1602家。开展了上年度劳动保障诚信示范企业评选工作,评出劳动保障诚信A级单位85家。积极开展日常巡视监察,专职劳动监察员共检查用人单位496家;开展了工资支付、清理非法职介、小企业、小作坊劳动用工情况、非法使用童工、建筑行业劳动用工5次专项监察;实施行政处罚9起;查处清退童工6名。受理办结劳动争议案件134件,已结案133件,结案率99.3%,涉及劳动者240人,申诉标的452.35万元。审批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12家。办理工伤认定2780件,其中发放工伤认定书778件,组织伤病残鉴定210人。

7、狠抓“两项待遇”落实,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平稳有序。全县现有行政事业单位退休干部职工2850人,73个机关部门和县属事业单位都建立了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小组和退休干部学习小组,有27个单位建立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党小组)。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也相应得到提高,从“两项待遇”检查抽查情况看,满意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完成

按照县委统一部署,我局认真组织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通过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建章立制,从进一步梳理服务办理事项,公开简化办事程序,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规范提升服务入手,狠抓工作人员作风、学风建设,在全面提高全体干部作风建设的同时,认真完成“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的难题破解工作。

积极开展争创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活动和“创业富民、创新强县”双创大讨论活动。以创建为契机,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深入服务对象中听取意见等多种形式,认真深入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措施和解决方法,以此来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窗口服务。认真开展“三帮扶”结对扶贫活动,为联系的困难农户送上慰问金,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重阳节前夕,还为结对村*镇*村7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了慰问品。

贯彻落实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对本局牵头和配合的全县惩防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制订工作计划。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认真清理落实政务公开事项,对各项办事程序、承办科室进行了公开,开通了阳光热线(*)以及群众举报投诉电话(12333)。

承办人大代表建议20件,政协委员提案12件,协办政协委员提案3件,做到办结率100%,与代表面商率100%。受理办结群众来信187件,办结率达100%,其中要信30件。开展了“慈善一日捐”和献爱心、送温暖捐款。党风廉政建设、党建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安全生产、工会、计划生育、政务信息、档案管理、保密工作等,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第8篇:乡镇养老服务工作总结范文

市总人口为357.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4.96万人,占总人口的82.4%,农村劳动力有178.0万人,富余劳动力约为7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9.3%。全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4.3万人次,其中就地转移10.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0亿元,使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增收1017元,比上年的868元增加14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的36%;劳务收入占全市gdp的6.7%。

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人员年龄结构来看,劳务输出以青壮年为主。调查显示,全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16-30岁的占57.6%,30-50岁的占39.2%,50岁以上的仅占3.2%。第二,从转移就业的行业来看,以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占54.1%,第三产业的占37.4%。其中,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分别占外出务工人数的36.3%、17.5%和29.9%。第三,从务工人员区域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江浙、京津、胶东一带为主。全市有19.4%的务工人员分布在省内,在沿海地区务工人员达53%。华龙区、濮阳县、范县等地已有数千外出务工人员跨出国门,打洋工,挣美元,成为我市涉外劳务输出的一个亮点。第四,从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情况来看,以通过血缘、地缘和人缘关系自发外出务工为主。通过劳动部门及中介服务机构有组织、成建制地输出的务工人员较少。,全市劳动部门组织输出的仅7.45万人,占15.2%,经中介组织介绍的有16.26万人,占33.08%,自发外出务工的有25.44万人,占51.76%。第五,从务工的时间周期来看,具有兼业性和“候鸟型”特点。外出打工人员绝大部分继续保留土地承包权,忙时种地,闲时打工经商。第六,从劳务收入的资金流向来看,“回流型”、“创业型”的特点初步显现。我市涌现的一批“打工能人”逐渐成长为有资产、懂技术、善管理的经商办厂能手之后,选择回乡创业。比如,范县近几年务工人员带回资金4亿多元,回乡创办“凤还巢”企业2多个,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力保障

我市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业市,土地资源紧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一是行政推动。各县(区)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任成员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落实责任,专项考核,并作为乡镇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市劳动保障局新增设了劳务输出服务科,各乡镇设制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形成了市、县、乡三级组织服务网络,切实加强了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政策扶持。市委、市政府于召开了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会议,并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召开了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专题座谈会,认真学习省委书记徐光春《充分认识发展劳务经济的战略意义》的理论文章,统一思想,总结交流经验。各县(区)委、政府都相继出台了关于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和文件,涵盖了培训、输出、维权等劳务输出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健康有序地发展。三是部门联动。市、县(区)劳动、商务、农业、扶贫、教育、工商、公安等部门和工、青、妇等团体,紧紧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密切配合,发挥优势,主动服务,形成了层层负责,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全市各级团组织重点开展了“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岗快递活动”,共筹措用工岗位38600个,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28600人,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针对广大农民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和“穷家难舍”、“小富即安”的陈旧观念的实际,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一人务工,全家致富”、“务工光荣,就业自豪”的浓厚氛围。一是宣传发动。各县(区)为炒热群众思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墙报等形式,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发动。濮阳县、南乐县分别制作了《走出黄土地》、《打工故事》、《外面世界真精彩》、《走南闯北龙乡人》等电视专题片,清丰县在全县各村刷写墙体标语3000多条。通过广泛宣传和思想发动,逐步改变了广大农民“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恋土守家的传统观念,激发了广大群众外出务工的

热情。二是典型带动。每年年初,全市各级劳动部门组织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组成宣讲团,巡回演讲,现身说法。南乐县在年初的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邀请优秀外出务工青年作典型发言,引起较大的反响。去年底,团市委、市劳动保障局在全市组织评选了我市首届“十优百杰务工青年”。通过典型引导和表彰先进,使广大群众逐步认识到劳务输出是一条投资少、收效快、能致富的好路子,思想进一步解放,“走出去、闯世界、挣大钱”已经成为当今农村年轻人新的生活理念。不少群众形象地说:出去的是一个人,挣回的是资金;学到的是本领,改变的是一生;影响的是一代,造福的是子孙。(三)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

随着产业升级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地用工单位对务工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县(区)针对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劳动技能单一、市场适应性差的现状,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训促输出”的思路,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务工人员的培训。一是发挥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主渠道作用。为加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近几年来,全市先后创办了五所县级技工学校。南乐县为扶持市第二技工学校发展壮大,无偿划拔价值340万元的新建县委招待所大楼用于学校建设,又投入1100万元完善教学设施,现已形成多人的招生规模,开设有电子电工、计算机、机械、服装和艺术设计五大类15个专业。濮阳县投资1000多万元积极筹建市第三技工学校。清丰县在县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列支12万元,用于县职业技术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已容纳名学生,被省定为全省首批县级骨干职业技术学校。同时清丰县组建了市第六技工学校,投资100余万元购置数控机床、电脑、电动缝纫机和立式加工中心,建立了一流的农民工培训基地。去年以来,该县两校已培训农民工5000多名,占全县输出技能型工人的80%以上,充分发挥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渠道作用。二是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办学。为迅速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各县(区)引入竞争机制,优化整合民办培训机构,全市近百所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工培训,成为政府部门转移农民工培训的有益补充。三是实行订单式培训。根据市场需求,重点突出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各县(区)坚持灵活性、实用性的培训原则,利用各类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积极探索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不少技工学校与北京、江苏、浙江等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培训就业一条龙,做到培训一批、输送一批、稳定一批。南乐县利用浙江奉化国泰制衣有限公司的设备、师资、资金,建立了服装加工培训基地,先后输送技术工人5000多名,有十多名优秀人员被工厂选送到国外的加工基地工作。该县订单培训的服装工已成为宁波地区的品牌。四是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市县劳动部门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农民实现转岗就业为目的,积极落实国家启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去年全市落实培训资金700多万元,培训2.1685万人。

(四)拓宽领域,构建劳务输出对接平台

及时掌握用工信息,疏通转移渠道,搞好跟踪服务是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为此,各县(区)积极探索农民工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农村劳动力的顺畅有序转移。首先健全信息网络建设。各县(区)建立了以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主体、中介机构为依托的信息网,认真做好信息、用工登记、建档建卡等工作,为求职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清丰县、范县开展了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初步建立完善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为促进劳动力转移奠定了基础。其次,加强考察,建立牢固的劳务输出基地。各县(区)领导每年都带领有关部门赴经济发达地区考察联络,寻求稳定的就业岗位,目前我市已拥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京津唐、中西部和省内六大城市群劳务输出基地。第三,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劳务对接。各县(区)充分利用职业中介组织联络、劳务经济人带动、培训机构推荐、召开大型招聘会等形式,为农民工牵线搭桥。今年三月,濮阳县组织召开了大型劳务输出招聘会,江浙地区22家企业提供4000多个用工岗位,近万名农民工参加,县委书记张建国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会上先后有1300多人通过双向选择,签订了劳动合同。范县还聘请56名信息灵、渠道广、家乡人信赖的劳务经纪人,带动了一批劳动力外出打工。如辛庄乡青年武俭利1998年到北京一家公司打工,自己站稳脚跟后,先后介绍100多人到该公司务工。为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各县(区)还积极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劳动监察机构不断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查处非法中介机构,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第四,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市商务局根据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大力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截止,全市已向日本、韩国、新加坡、阿联酋、毛里求斯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派劳务人员4850人次。仅去年,外派出国劳务人员1298人。华龙区东田村300多人在国外务工,分布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年创收入两千万元,曾被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成了远近闻名的出国打工村。第五,强化跟踪服务。各县(区)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普遍实行了培训、录用、护送、管理一条龙服务。坚持定期回访、节日慰问、干部带队打工、提供法律援

助等制度,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大大提高了务工人员的稳定率。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家中生活生产实际困难,各县乡村组建了“义务帮工队”,帮收帮种,保证务工人员家庭及时收种,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五)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抓好就地转移

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同时,针对一些愿意离土、但难以离乡的农民,多渠道创造条件,实现就地转移。一是大上工业项目。近几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工兴市”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范县仅就上百万元以上项目51个,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一千多人。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新区、华龙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重点发展花卉、苗木、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支柱产业,最大限度地挖掘就业潜力。清丰县大力发展白(灵菇)、红(辣椒)产业,重点抓好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范县依托三十万亩水稻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精米加工业,促进了大批农民参与经营。仅专门经营大米营销的经纪人就达600多人。三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濮阳县、范县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积极发展玻璃制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开拓就业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范县玻璃制品企业就吸纳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农民外出务工是群众自己的事,领导不用管。“劳务富民”观念树得不牢,工作抓得不紧,抓得不实。另一方面,农民的就业观念还比较陈旧。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不少农民存在着“小富即安”、“恋守田园”的思想,特别是一些务工青年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贪图安逸,不愿接受企业的束缚和体力上的劳累,务工青年跑回家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农民存在着“以农为本”、“以土立业”的守旧观念,对土地有着浓厚的眷恋心理,宁愿在家受穷也不愿轻易离开土地。

(二)整体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偏低。目前,我市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形式单一,有组织的转移劳动力的比重不高,主要是通过“亲帮亲”“友帮友”的方式转移。据清丰县统计,外出务工8.9万人,通过劳动部门介绍的只有4000余人,占总数的4.5%,95%以上的是通过亲朋好友或自发转移的。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劳务中介组织收费较高。一般要收300-800元的中介费,加上路途花费,要上千元,一般农民家庭承受不起。二是个别劳务中介组织信誉差,提供信息不准确,致使少数打工者上当受骗。因此,有些农民宁肯自己外出闯荡找出路,也不信任中介组织。三是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全,数量少,制度不健全,信息不畅通,交易成本偏高,无法满足外出人员的需求。

(三)职业技能培训普及率不高,务工人员竞争力不强。据统计,我市农村劳动力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9.66%,初中占47.77%,高中以上占12.57%。在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由于这些人员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在就业方面缺乏较强的竞争力,致使外出就业的门路窄,稳定性不高。90%以上的外出务工人员未经各类培训,主要从事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建筑、电子装配、制衣、木器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外出务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术和技能。主要原因:一是现有的培训管理体制不顺。虽然劳动、农业、教育、扶贫、工、青、妇等部门和团体都在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工作,但各吹各打,缺乏统一计划和协调管理,培训资源没有得到综合有效利用。二是现有的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数量较少,培训的容量不大。濮阳县、范县、台前县的技工学校还正在筹建之中。各县的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陈旧,缺乏市场需求的办学特色,达不到职业教育的要求。有的职业技术学校资金严重不足、教学设备少,全市目前还没有一所有实习基地的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大多是从普教岗位上转过来的,缺乏专业技术和技能,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规模和培训质量。三是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的培训周期长、收费偏高。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学制均为三年,年学费大约在元至3000元,一般的农村贫困学生负担不起,许多农村学生放弃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愿望,初中毕业后就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四是出国劳务人员经济负担较重,门槛较高。以去日本打工三年为例,出国务工前需交付三个月的培训费3000元,还需交纳47000元的签证、保险、中介等费用,另外还需由2人为其在外出务工期间提供担保(担保金15万元)。出国打工费用如此之高,一般农民家庭无力负担,一些想出国打工的青年望而却步。

(四)特色劳务发展缓慢,品牌建设滞后。目前我市转移输出尚未形成组织化、集团化、规模化,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较为分散零乱,多是分散转移的“游击队”,规模小,人数少,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大,影响了我市劳务输出的发展。

四、加强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将长期存在。我们必须从我市农业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市情出发,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一是我市各县(区)和领导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不仅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新兴的支柱产业来抓,更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我市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任务来抓,进一步推动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二是我市各县(区)要立足本地实际,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中。要研究制订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远期和近期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保障措施。三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全力推进。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县、乡政府的业绩考核内容,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建议市县(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建立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和指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联席会议由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等组织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领导,协调沟通,共同做好农民工的培训、教育、转移工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主导作用。四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上下营造“劳务富民”、“务工光荣”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宣传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的

先进事迹,市里和各县(区)每年都要召开大型的劳务输出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对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不断激发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建议市政府在今年适当时候召开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明确任务,表彰先进,进一步推动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二)健全输出网络,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的、全局性的工作。建立劳动力资源供需网络、健全输出机构对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平,保证劳务输出的及时性、稳定性尤为重要。要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不断提升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一是要拓宽劳务市场信息渠道,完善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用工地劳务中介机构的合作关系,定期搜集用工信息;全市驻外办事服务机构要及时传递劳务用工信息;要加强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利用他们所在的企业、行业、城市及时反馈用工信息;要加强对中介机构、培训学校的管理,对他们搜集的用工信息及时纳入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利用。要加快“金保工程”网络化建设进度,尽快实现上联全国、下联县乡村的目标。县、乡两级劳动保障机构要加大力度,尽快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库,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求职愿望、培训情况、就业去向等建立档案。各乡镇要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和富余劳动力的工作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各村信息员要及时掌握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和变动情况,保证市、县、乡、村劳务输出体系“四级网络”的顺畅运行。二是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劳务输出工作机构。在市县(区)乡建立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县(区)劳动保障局设立劳务输出服务股,具体指导、协调劳务输出工作。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主要负责乡镇劳务输出工作。要在全市形成“主管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城乡联手共同抓”的工作机制,为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三是要大力培育劳务中介组织。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经济主体、机关干部、农村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兴办、领办、创办各类劳务中介组织,不断壮大劳务中介组织队伍,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方便快速的就业服务。要加强指导,规范运作,强化管理,逐步发挥中介组织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劳务中介组织的管理,对所有从事中介机构和人员统一实行资格证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行为。四是打造劳务品牌,大力拓展涉外劳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劳务品牌的培育、组织和引导。加强劳务品牌的宣传推介和包装。要充分挖掘特色技能、工艺,通过能人、专业队伍带动,变一般输出为特色输出,逐步形成一县一品、一县数品的格局,要继续扩张出国劳务规模。各县(区)和市商务局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出国务工人员的前期资金和保证金等问题。建议采取提供贷款、劳务工资代扣和设立出国劳务担保基金预借等多种方式降低出国门槛,不断壮大出国劳务队伍。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务工人员就业竞争力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是关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转移就业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工作。一要整合培训资源。市县(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培训资源整体规划意见,对培训资源和力量要统筹规划,加强协调,整合利用,我市各县(区)要建立一到两个有一定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议出台《我市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实施细则》。全市的职业技术院校和技工学校要调整办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坚持系统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与思想素质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办学新途径,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二要坚持订单培训。要把技能培训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培训机构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把技能培训同定向输送结合起来,坚持培训、就业一体化的运作方式,扩大组织化培训的规模,进一步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三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县(区)政府要把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支持“三农”的公益性事业,列入财政预算,建立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

(四)招商引资,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承载能力

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有效途径。一是立足本地实地,发展第三产业。各县(区)要因地制宜,依托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批发业、餐饮服务业、文化旅游业、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积极鼓励农民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从而扩大吸纳富余劳动力的容量,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二是发挥特色产品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优势的发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我们要大力发展蔬菜花卉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关联产业,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优势。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上工业项目。要继续抓好我市工业园区建设,为农民就地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四是加快县城和中心乡镇的发展和建设。提高县城和中心乡镇的产业聚集度,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第三产业,增强城镇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承载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高素质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转移。五要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实现“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鼓励和扶持农民工创业的政策,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土地、信贷、用工、税收等方面的优惠。通过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政策优惠、导向激励等措施,推动农民工资本和人才回归故里,创办经济实体,使

第9篇:乡镇养老服务工作总结范文

按照省厅下达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目标要求,及年初制定的重点亮点工作目标进度安排,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现将全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软件应用工作

1.部署了养老异地转移平台,实现了养老保险异地转移网上办理,对统一应用软件进行了5次版本升级部署,完成统计报表软件部署应用工作,对统一应用软件需求平台进行了升级,规范了需求管理流程,并对市、县区所有经办机构业务人员进行了7次系统培训。

2.完成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本地化开发

工作,以及劳动监察三维地图的开发工作,进入推广应用实施阶段。目前,市直、汤阴县、安阳县已开始应用。

3.开发了用工备案、合同管理系统,对市直企业、各区直企业、__县县直企业和各区劳动保障所1000余人进行了操作培训。征求修改建议并进行了修改完善。截止10月底,目前共有单位数__家,人数104695人通过用工备案软件进行了备案,__人对劳动合同进行了备案。

4.完成了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软件升级工作,截止目前__、林州、__系统升级已全面完成,数据已并入市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实现了新老卡的兼容并行。目前内黄、安阳县正在进行数据整理工作,计划明年2月份完成所有县的软件升级和数据整合工作。

5.配合仲裁院开发了劳动仲裁信息管理系统。

6.组织职介中心、就业服务科、社区科、训练中心、劳务输出等单位完成了全省统一劳动就业软件测试工作,共测试数据380余条,提出软件修改建议__条。

(二)数据管理工作

1.配合经办机构完成了五项社会保险的数据审计工作。

2.对交换区数据进行了比对、整合,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更新,为实现单位、个人五险业务统一申报、查询奠定了数据基础。

3.按照省厅要求对交换区联网软件进行了更新,并按要求逐月上报五项保险联网监测数据、就业监测数据及五险财务数据。针对省厅反馈数据问题和经办机构及软件公司一起制定了详细的数据整理方案。

4.按照市新东区建设要求,完成了__县医疗保险与__区数据移交工作。

(三)网络建设、安全管理工作

1.完成了我局信息网络和业务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并形成了《__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及《信息系统评估安全建议方案》,为下一步系统安全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2.按照全省新农保网络建设要求,完成新增试点汤阴县和林州市的网络建设工作,确保了新农保工作的有序开展。

3.完成省政府信息安全检查组对我局的信息安全检查工作。

(四)社会保障卡应用

1.1-11月,共制发卡__张,受理补办卡、挂失、解挂、卡注销等各种手续31334笔。

2.按照人社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展社会保障卡质量安全检查的通知》要求,完成社会保障卡质量安全检查工作。

3、结合医保市级统筹工作县(市)系统升级进度,各县医保经办机构开始受理本辖区范围内职工居民的卡补换业务。

(五)公共服务工作

1.进一步完善门户网站网上服务功能,开发了安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办公服务平台,实现了网上缴费基数申报、职工通讯地址申报、单位业务信息查询、通知公告、文档下载等功能;

2.完善了网上考试成绩查询栏目,修改网站后台管理程序,规范数据项格式,实现了后台数据项格式的自定义,考试成绩数据的格式转换、即时导入,考生个人成绩查询等,提供了更加严谨、安全、方便的网上成绩查询服务。

3.配合 公务员办公室完成了河南省公务员网络培训学院安阳市分院的建设工作,将公务员培训网整合到门户网站。

4.考虑到我局目前使用OA内部办公平台的系统安全问题、用户容量扩充能力有限,邮件系统存在弊端等,开展OA平台升级工作,与软件公司多次讨论业务需求。OA已基本完成升级开发、修改、测试工作,并对部署服务器进行了部署。下一步,将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应用工作。

5.完成了移动短信平台软件的开发、测试工作,并开发了通用接口程序,为下一步各项系统应用短信平台做好了准备。

6.加强12333咨询电话服务建设,建立咨询系统日巡检登记管理制度,排查问题。开展人事人才、职称、社会保险等政策培训,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培训。1-11月份共受理市民各类咨询约*万人次。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软件应用工作

1.全省统一软件应用工作

按照省厅统一安排部署,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系统应用工作。省厅要求,今年要完成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入网工作。今年3月份我市积极部署了养老异地转移平台,实现了养老保险异地转移网上办理。认真、及时做好全省统一软件的每一次版本升级,并且为确保每次升级的顺利应用,每次升级前组织全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升级版本的操作培训,同时提前征求经办机构人员应用统一软件存在的问题,现场进行解答。1-11月共升级5次,培训7次。

同时,按照全省统一要求,开展全省统一劳动就业软件测试工作。组织职介中心、就业服务科、社区科、训练中心、劳务输出等单位完成测试工作,共测试数据380余条,提出软件修改建议62条。

2.劳动关系软件应用工作

一是劳动监察“两网化”应用工作。根据省厅对劳动监察“两网化”的应用要求,组织局监察科及市监察支队相关人员,积极开展软件需求座谈会和业务培训会,收集整理业务需求和建议,进行本地化开发,并将“网格化”管理与三维地图相结合,将劳动保障管辖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收集完善网格内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实现对用人单位覆盖城乡、无缝隙的劳动用工实时监管,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建设监察管理信息平台,及时汇总分析企业用工信息,统一指挥和调动执法力量。目前,已完成“两网化”软件的本地化开发工作,并着手开始推广应用工作。对县(市)、区劳动监察大队进行了培训,设定了用户账号和使用权限。二是用工备案和合同管理软件应用工作。为了做好用工备案和合同管理系统的应用工作,分批对市直、五区、安阳县各个企业和五个区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1000余人进行了用工备案软件的操作培训。收集整理修改建议,对软件进行了五次较大的更新和修改,目前用工备案系统正常运行。三是开发了劳动仲裁软件信息管理软件。多次组织市劳动争议仲裁院、软件开发公司对劳动仲裁软件信息管理软件进行需求分析,软件开发工作已基本完成,计划年底前投入应用实施。

3.网上办公综合服务平台应用工作

为了实现参保单位网上办公,方便单位和群众办事,在借鉴外地市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应用了网上办公综合服务平台。一是召开座谈会,确定实施方案。组织我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劳动就业经办机构、部分企业、软件公司召开了网上办公业务需求座谈会,探讨网上办公的具体需求与实施。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与进度安排,分阶段进行实施,第一阶段是完成网上五项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申报工作。第二阶段是逐步完成单位管理、员工管理、业务查询、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的开发工作。二是搭建系统运行环境,确保数据安全。在我局数据中心机房中心端部署隔离网闸和其他网络安全防范设备,实时交换,控制内外网数据的安全,采用数字安全证书,在人社局端与企业端之间建立一条安全的网络通道,通过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等安全机制,实现全网唯一身份认证和全网统一鉴权,保证各项基本信息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唯一性、有效性,保证网上行为的溯源追踪和不可抵赖性及数据的不可篡改性,确保网报数据的安全。三是做好系统接口程序管理,确保业务系统数据查询。为了保证网上申报系统与各个业务系统业务数据的有效衔接,协调多家软件公司,对系统接口程序、数据整理整合、设备调试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系统运行。四是开发应用网上申报缴费工资管理。起草了《关于申报__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结合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工资申报工作的开展,做好网上申报缴费工资管理模块的开发工作。制定了时间进度安排,倒排工期,组织软件公司、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完成了网上缴费基数申报、职工通讯地址申报、单位业务信息查询、通知公告、文档下载等功能的开发、调试、应用工作,4月__日缴费工资网上申报工作的按期进行,6月份完成了缴费基数网上校对工作。确保了6月底五项保险正式启用了新的缴费基数。目前各单位正通过综合服务平台申报职工的通讯地址信息,为邮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对账单做准备。

4.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

为了做好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配合经办机构召开了软件升级改造座谈会,提出了软件升级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解决思路。对各县、区的基础数据和市直的职工数据及全市的居民数据进行了比对,和市直及各县区医保中心一起确定了数据核对、处理方案,目前林州、汤阴已完成市级统筹软件升级,数据已并入市数据中心统一管理,新老兼容并行。目前其他县数据整理工作正在进行。

5.就业再就业软件管理

一是增加了电子地图模块,实现精细化管理。以北关区,开展了就业精细化的全面推动工作。二是将就业软件推广到了各县。目前,汤阴县已独立运行就业软件,已使用软件中的就失业证发放、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小额贷款等业务模块。三是配合汤阴县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对所有乡镇保障所协管员进行了就业软件的基础培训工作。

(二)社会保障卡应用

一是规范联合办公业务流程,加强社会保障卡管理。新型卡发放以来,多次与银行协调办事流程,对银行繁杂的信息修改手续进行简化,调整了数据提交方式,目前,市区、林州、内黄县、汤阴县数据已正常传递。进一步规范了联合、交互业务的办理流程,取消了银行密码信封,将银行卡开户全部采用未启用卡。社保卡挂失、补换卡全部由空白卡更换为新开卡方式,解决了社保卡日常业务受银行卡业务的牵制和制约问题,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社会保障卡业务管理水平。二是开展居民基本信息修改工作。受殷都区、北关区医保中心委托,社会保障卡窗口负责殷都区、北关区居民基本信息的修改工作。三是将社会保障卡补换卡业务下沉到县区经办机构。为了方便县职工、居民办理补换卡手续,借助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的开展,首先将__作为补换卡业务的经办试点。对林州市卡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规范了补换卡经办流程,并对经办人员进行培训,实现了补换卡业务的下沉,方便了办事群众。四是加强窗口人员管理,规范业务档案。采用定期培训、轮岗、考核等方法加强人员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五是完成社会保障卡质量安全检查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工作,省厅下发了《关于转发人力资源> !规划、基础保障、发行管理、产品管理、制作与发放管理、应用管理、安全管理等文档资料。对照检查标准,查找问题和不足,自觉地进行整改提升,较好地完成了自查工作。六是开展实施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准备工作。按照全省“一卡通”建设要求,着手实施方案,合作银行选定方案等的起草准备工作。

(三)数据管理工作

一是配合经办机构完成社会保险数据审计工作。按照国家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工作统一安排部署,对全市各个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数据和基金进行统一审计。按照审计部门要求,提取了全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审计数据,配合各经办机构完成了数据审计工作。二是进一步规范交换区数据,开展数据整理整合工作。为实现各险种单位、人员数据统一管理,对五个险种数据进行了统一比对,形成了交换区数据,并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变更、更新,为实现单位、个人五项保险的统一申报、查询奠定了数据基础,实现了12333自助查询业务数据的实时性。

(四)网络安全建设及设备维护

一是扎实做好新农保业务专网建设工作。汤阴和林州今年被确定为新农保试点。按照新农保专网建设要求,建立了省-市-县-乡(镇)四级业务专网,数据统一集中到省厅信息中心,实现了参保信息登记、录入、申报、待遇申请及享受等业务经办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对新农保信息系统操作员账号实行了实名制管理。二是完成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通过第三方“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对我局信息网络和业务系统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并形成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及《信息系统评估安全建议方案》,为下一步系统安全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三是对机房的主机系统、监控系统、精密空调等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定期更新两次趋势防毒墙软件服务器,并及时升级相配套的安全软件。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并按时对数据进行备份。定期查看入侵检测系统、网络杀毒日志,分析网络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及安全隐患,做好网络的安全防护工作。四是按照省政府对我市信息化安全检查要求,认真做好自查。通过安全检查,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管理责任和目标,完善了信息安全制度,落实了安全防范措施,排除了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安全隐患, 提升了数据中心业务系统、网络系统、数据管理的安全效能,确保了我局各项业务经办的有序运行。

(五)公共服务工作

1.继续完善门户网站服务功能,实现网上服务统一管理

一是开展网上办公服务平台工作。将网上办公服务平台与门户网站进行整合,实现了参保单位通过门户网站进行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申报,并申请了独立域名。二是完成河南省公务员网络培训学院安阳市分院的网络调试及网站的建设工作。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配合公务员办公室完成了河南省公务员网络培训学院安阳市分院的网络调试及网站的建设工作,并将公务员培训网整合到门户网站,加强了网站的统一管理。三是完善考试成绩查询栏目。为了配合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能考核” 、“市教育局招聘直属学校教师”成绩公示查询工作,对网站成绩查询栏目进行了修改完善。重新修改编写了网站后台管理程序,规范了数据项格式,实现了后台数据项格式的自定义,考试成绩数据的格式转换、即时导入,即时查询等,通过录入准考证号、身份证号或姓名,就能查询到考生个人的成绩信息,实现了我市人事人才考试成绩网上公示查询功能,为我市各类专业人才提供了便利服务。

2.OA及12333咨询服务

一是对原OA办公平台进行升级改造。随着我局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开展,原来应用的OA办公平台已不能适应我局内部办公的需求。为了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实现内部办公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对原OA办公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和办公效率。与多家软件公司进行座谈,进行业务需求沟通,并安排人员进行软件测试。目前,开发、测试、修改完善工作已基本结束。年底前将有计划地开展市局、县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应用工作。

二是加快短信平台建设工作。与移动公司结合,对原短信平台进行升级,结合应用系统数据与百姓需求,进行需求分析论证,目前已完成平台的开发、测试工作。为了提高短信平台的通用性,又开发了通用接口程序,为下一步各项系统应用短信平台做好了准备。

三是进一步加强12333咨询服务建设。完善了12333自助语音查询养老、医疗业务数据信息查询功能,实现了12333自助查询、触摸屏查询与生产区数据的实时性和一致性。在内部管理方面,建立了咨询受话系统网络线路检查、自助语音热点问题、自助社保信息查询、社会保障卡自助挂失、自助修改密码等日巡检测试登记管理制度,及时排查问题、解决问题,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1-11月共学习培训20次,笔试20次,录音回放30次,考核11次。1-11月,共受理市民各类咨询25.6万件,其中电话受理7万件、自动查询6.2万件、现场咨询6.5万件、网上查询7万件、市长热线交办66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