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政改革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
2013年,中央财政继续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建设。
一是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安排180亿元,新增40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重点县为平台,分类分片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实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集中连片发展西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先支持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大力加强西南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着力推进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扩大农村河塘清淤整治试点,启动1万亩-5万亩中型灌区配套改造试点。
二是支持中小河流治理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安排218亿元,对2013―2015年实施方案确定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58个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予以支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四川、黑龙江等7省水毁工程修复和治理。安排95亿元,支持规划内3958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安排资金15亿元,支持贵州等西南严重缺水地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
三是提取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安排中央财政统筹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63.25亿元,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
四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农业综合开发用于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的中央财政资金达到214.5亿元,其中60%以上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安排15.43亿元,支持308个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
五是用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安排奖补资金238亿元,其中约60亿元用于引导农民群众建设村内水渠、饮水管线、堰塘水窖、小型桥涵等水利设施。
此外,中央基本建设投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旱作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等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也有较大规模的增加。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财政部还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和管理体制。
二、着力推动农田水利投资与管理体制改革
财政部将按照本次会议的要求,落实好各项政策和工作部署,积极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着力推动农田水利投资与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突出支持重点。财政部已将部分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提前通知地方,为地方落实资金和开展建设创造条件。2014年,各级财政部门将加大投入力度,统筹整合资金,突出支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抗旱水源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
二是推动管理改革。加大农田水利投资与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机制改革,建立农民、农民合作组织和村集体组织参与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形成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在医疗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定点医疗机构是指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定点药店是指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提供处方外配服务的零售药店。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管理。因此,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管理就成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一项基础工作,其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所具有的基础地位成为关系到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管理对保证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合理使用医疗保险基金至关重要。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在医疗过程和医疗费用支付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当医疗保险启动后,患者看病拿药由于花的是医疗保险基金的钱,使得医疗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都想从基金中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医疗消费的特殊性造成医疗费用的多少取决于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由于医疗服务特有的专业性和垄断性,以及医疗市场供需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作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受托方和费用支付方的政府管理部门,无法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支付办法和评判标准对有限的医疗保险基金进行管理和合理支付费用,“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基金管理原则操作起来困难很多。
(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身体的健康保健意识逐渐增强,个人开支中医疗保健的开支费用所占比重也在逐年增加,自然地对保险基金的需求和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而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作为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追求的利润最大化同政府追求的“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产生了矛盾,使其在执行医疗保险政策中时有相左的行为发生。只有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管理,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医疗成本,节省医疗费用开支,从而实现医疗保险机制的运行目标。
(三)在新的医疗保险制度下,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一方面作为参保人员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供给者,另一方面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获取者,特殊的地位使得其成为政府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和社会参保人员联系的纽带,在其中发挥出特有的信息传递作用,医疗基金管理部门只有在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发生费用结算时,才能得到实际的基金支出情况,也就是说,基金支出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对医疗行为的有效管理。
二、目前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区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20*年1至6月,全区参保职工2501人,应缴基本医疗保险费90.55万元,月人均60.3元,要让有限的基金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就必须完善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管理,然而从目前全*区已有的12家定点医疗机构和8家定点药店的管理情况看,除群众反映一些医院看病难,程序多,手续复杂,定点药店药品价格高等问题外,另一方面就是医疗保险基金的流失和不合理支出问题。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医疗行为发生后,用的是病人和医疗保险基金的钱,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收益的多少与病人就诊人次和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多少呈正比,基金使用越多,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收益就越大,由于利益关系,一些医疗机构和药店没有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未按要求操作,乱开药、乱检查、乱收费、多收费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定点医疗机构甚至在病人出院时不提供费用清单或清单项目不清;个别定点药店甚至允许参保人员用医疗保险费购买保健药品等,导致了医疗保险基金的不合理支出。
三、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管理的难点
为加强对*区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管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相应出台了管理办法,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按照规定,同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签订了“服务协议书”,制定考评办法,尽可能规范医疗费用支付行为,进行服务质量考核,并派出业务骨干组成巡视组到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进行督察,解决疑难问题。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在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实际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管理还不完善,管理人员还待增加,人员素质还待提高。目前,定点医疗机构虽已设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定点药店也指定了分管负责人和专管员,但在实际工作中,机构临时,编制未定,人员尚缺的情况在一些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依然存在。而且由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刚开始不久,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管理都还缺乏经验,管理人员也还存在经办业务不熟的状况。因此较容易造成执行政策的偏差和管理上的漏洞。亟待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良,懂理论,会操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充实到医疗保险的管理工作中来。
(二)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滞后,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管理手段落后。*区到目前为止仍未建起完整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参保人员住院后部分医院仍靠手工办理出院手续,这不仅工作量大,误差率也高,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并且个人帐户无法支付,参保人员看门诊或住院支付起付线等只能用现金,群众意见很大,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无法实现与医疗机构的有效结合。
(三)补偿机制不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以药补医”传统机制未能根本扭转,由于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因此在传统的卫生医疗体制下,医疗机构和药店普遍养成了“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的习惯,尽管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开始运行,但医疗机构靠药品收入来补贴经费不足的运行机制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财政对公立非营利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还不完善,一些医疗机构为了增加收入,采取分解处方,分解住院,增加不必要的医疗服务项目等办法,避开了医疗保险的管理,成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管理的难题。
四、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建章立制,从根本上规范医疗行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模式确定后,法律就成为制度实施的保障,完善的政策是确保基金使用的关键,对医疗费用支出具有较强的调控作用。从医疗保险启动以来的情况分析,降低医疗费用和参保人员的自付比例仍有很大空间,但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违规行为也时有发生。今后应在此方面下工夫,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医疗服务行为,保证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规范操作。
(二)培养高素质的医疗保险管理人才和医疗机构管理人才。医疗保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世界上都是难题,由于我国这项工作起步较晚,人员缺乏,管理经验不足,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素质。为此必须抓紧医疗保险干部队伍的培养,造就一支作风顽强、技术过硬的医疗保险管理干部队伍。同时,也要抓紧培养高素质的医疗机构管理人才,改变从临床一线提拔技术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管理经验的传统医疗机构管理人才的培养方法,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医疗机构管理人才,这对促进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完善医疗保险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政策是前提,管理是手段,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本身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了很高的要求,要认真研究管理过程和办法,在管理模式的设计阶段,充分引入信息化的概念,优化管理模型,强化管理手段,同时又避免僵化管理。首先要完善医疗机构内部的信息系统建设,可以建立比较完整的计算机住院病人医嘱处理系统,强化住院病人费用管理,堵塞大量因管理不善造成的不合理用药和浪费,检验、检查的漏洞和搭车开药等问题。其次要实现医疗保险部门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联机,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统一和联网运行,通过网络直接报审,满足当前医保细目审查的要求。再次是要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管理统计指标体系,保证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医疗保险基本情况和基本数据。在信息系统建设上,要系统设计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数据代码。
关键词:小微企业发展;财政政策;经济结构调整
一、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
由于受金融危机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小微企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必须引起中央与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经营成本上升
成本上升是利润下降的只要原因之一。调查中小微企业普遍反映电费、水费、暖气费、房租等近年来增加较快。以电费为例,工业大省辽宁居电实行阶梯电价,而小微企业则不享受阶梯电价阶梯待遇,一律实行0.90元/度政策。人力成本也快速上升。一个酒店服务员的工资、伙食费与保险费大约需要3500元/月;建筑行业的一个普通力工日工为200元;大中企业升级引起的生产材料与配件上涨使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更是进一步缩小。
(二)融资难没有得到缓解
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是小微企业。由于小微企业百分之百地靠市场配置资源,故它们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令人不安的是,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和经济结构高度化的影响,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小微企业亟待引进技术设备或购买相关技术专利对产品进行技术升级,而融资难是小微企业目前普遍面临的金融瓶颈。
由于现在企业可以跨地区申请贷款,故金融企业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情况要采用小微企业信贷份额在总行总体信贷结构的占比来说明。据中国工商银行统计,截止到2012年6月,在工商银行企业信贷结构中,小微企业为3.4万家,占企业客户的55.9%,贷款额为4041亿元,占企业贷款的比例仅为9.8%。另一统计数字表明,小微企业信贷机构网点过少,信贷增速缓慢,而且呈现极大的不稳定性。工商银行2008年底有15767个营业网点,平均每个网点只有2.2个小微企业,同期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为8.5%;2012年全国中小企业新增贷款约为1.20万亿,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18%。
(三)扶持政策定位扭曲
多年以来,地方政府在抓经济建设、抓改善民生时,往往将政策导向、资源配置等均倾向于招商大项目、大企业,小微企业则一直处于边缘化或自生自灭的不良生存环境中。最明显的例子是小微企业为寻求优质服务和较高的外界信用认可度,一般都会在各大银行开户,但反过来却得不到应有的信贷支持,这显然有失公正。
二、美国的经验
美国扶持小微企业的做法主要有:
1.在政府层面设立专职小微企业管理局,负责制定小微企业扶持的相关方针政策,出台扶持措施,统一协调有关部门的支持行为。
2.政策导向
美国每出台一条法律都要照顾到小微企业的利益,因为如果某项法律对小微企业有负面影响,小企业管理局会通过在社会上游说,要求政府不要通过该项法律。
3.参与政府采购
美国小企业局下设政府采购部,保证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占有一定比例。小微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利益是通过法律予以保障的,其具体做法主要有:
(1)打包分拆。即把一个大项目分解开,让小微企业有能力参与进来;
(2)实行项目公开招标,鼓励小微企业积极投标。
4.美国小企业局通过向小微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使小微企业能够很容易地获得单个项目在25万元以下的贷款。
5.技术支持
联邦政府各部门通过对大企业和技术人员提供津贴,支持法人和自然人免费对小微企业提供社会层面的技术培训。
三、改革财政支持政策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的战略地位
小微企业的充分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败,只有经过小微企业的充分发展,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才会在竞争中应运而生,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升级效应。中央政府应该在国家经济与社会中长期发展纲要中进一步明确和提升小微企业的战略地位。在目前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财政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要在总体力度上大于大中企业。
(二)强化财政政策的稳定性
中央财政可考虑一下措施有:
(1)增加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具体数额由各省视财力而定;
(2)要求各省、各市普遍建立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专项基金;
(3)降低小微企业税收负担:第一,将小微企业的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从2万元提高到3万元;第二,把政府采购预算总额的30%中小微企业,其中的70%以上留给小微企业。
(三)今后要按照财政收支的合理比例安排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担保基金及其他基金,具体比例为5:3:2,就是中央财政负责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担保基金的50%,省级财政负责30%,市级财政负责20%,以此类推
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实现收支平衡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完善经济结构的需要。按比例安排风险担保基金及其他基金将使财政的扶持政策更具多维性和稳定性。
四、结论
(一)改革财政政策的重点是为小微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在实践中要注意各项政策措施普惠性。
(二)要把支持小微企业的财政政策与信贷扶持政策相配合。
(三)小微企业是大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们会在某项产品或某项技术方面给大企业提供结构高度化的契机,因此,要把财政政策扶持与小微企业技术升级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集团在厦门大学统一部署下,当前。积极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有幸加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这一活动中来,通过参加学校一次动员大会和集团两次辅导报告,激发了对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情和动力。徐进功教授主要从理论上论述了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对发展的理解,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认识,发展就是追求GDP增长,再到今天我所提的科学发展。而洪成德教授则认为,今天我所提的科学发展观,不是走形式,走过场,而是形势所迫,逼”出来的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到如今存在环境难以承受,资源难以承担,国际竞争力难以维持等等问题。指出提出科学发展观是顺应时代的客观要求,特别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更加凸显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科学发展观的从人类发展的本质出发,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其一,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就是发展,不发展何谈科学发展观?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是真正地发展?否是健康地发展?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其二,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科学发展观强调了发展的内在效率和质量,即强调了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又强调了人与人也要达到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其三,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从根本上保证了对于发展认识的全面性、科学性。
负责漳州校区服务办的日常财务核算,作为一名财务人。就要求自已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同时,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同志所提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加强自身建设,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本职工作。
一、要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科学发展观理论素养和财务专业知识水平。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我们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等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日常工作和自己的行为准则,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依法核算意识。要切实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执行财务制度的自觉性,树立严肃财经纪律,依法会计核算的观念,从根本上防范和遏制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
三、要提高工作能力,积极思考探索集团的财务管理制度。研究做好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突破已经习惯的财务管理思维与模式,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从会计集中核算、内部管理等方面查找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为集团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合理、节约、有效地使用每一项资金等提出积极的建议。
四、要不断突破工作旧思维,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不仅仅把自己的思维限定在财务工作范围,在保证自己工作顺利完成的情况下,积极深入到各部门,学习各部门的业务,了解广大后勤同事的日常工作及生活,积极参加和参与后勤集团的各种活动,努力营造后勤集团和谐的气氛。同时,要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从而达到服务群众的本领。
贺邦靖:应当说,从革命战争时期开始,就有一批又一批财政摄影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勤奋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们一直期盼,能有一个共同的平台,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中国财政摄影家协会正式成立后,全国财政系统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专业文化社团,财政新闻宣传战线、财政文化建设工作、财政文化产业领域又增添了一支新的有生力量。
财政部领导对中国财政摄影家协会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十分关心,曾多次听取筹备工作情况汇报。王保安副部长专门致信,对协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我们秉执宗旨,贴近实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财政工作与财政改革发展做出新贡献。做为主席,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同时对未来充满信心。
《新理财》:财政摄影协会的工作重点包括哪些?
贺邦靖:协会是在国家财政工作和财政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财政事业发展需要方方面面支持和良好舆论环境的重要时刻应势而生的。唯有以宣传财政改革政策,传播财政改革声音,展现财政改革成果,弘扬财政改革精神为己任,才能有所作为。我们的核心宗旨,就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服务财政改革发展。”要践行这一宗旨,需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要努力创作生产优秀摄影作品,为社会主义文化百花园增添秀色。二要鼎力传播颂扬主旋律,为唱响“中国梦”时代交响曲增加合声。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主流媒体,策划组织好相关专题图片,运用报刊、网络等多种载体和影展、影赛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专业文化社团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同时,要努力发挥协会网站形象展现、实时传送的功能优势,积极传播财政题材摄影作品,宣传财政工作成就和财政人的精神风貌,为国家财政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三是要大力组织开展群众性摄影活动,为培植财政文化家园增强活力。
《新理财》:您认为,财政摄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贺邦靖:“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根据党的十关于文化改革发展新要求,中国财政摄影家协会要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创新办会观念,创新办会思路,创新办会方法,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运行机制,以开拓求新的姿态,谋求科学健康的发展。
一要着眼长远,想大事,谋大局。必须站在国家利益和财政改革发展的高度,思考和谋划协会工作;必须立足财政,紧跟形势发展和中心工作需要,组织和实施协会工作;必须统筹安排,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系统力量,推动和促进协会工作。
二要广开渠道,促合作,谋共赢。在多个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以多种不同方式与党和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业内同行、媒体机达成紧密合作,建立伙伴关系,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
一是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这就要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变城乡分离分治的局面,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二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要更多地向“三农”倾斜,对农业、农村、农民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全面支持农村改革发展。
三是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就要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并把这上升到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的高度,这是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定位。
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城乡发展,最根本的是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建立起新的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就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任务,一方面是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措施
要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任务,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抓紧在统筹城乡改
一、活动目的
当前,我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有序开展。在第一阶段征求意见中,查摆和征集到了100多项“”方面突出问题,根据安排,对这些问题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予以整改。同时,在群众路线教育中,我局承担了繁重的专项治理和制度建设任务,需要集思广益。
财政改革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是收入形势不乐观。今年受石化“两厂”全面停产检修两个月影响,截至5月底,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4.76亿元,同比负增长4.6个百分点。二是财政改革任务繁重。今年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涉及财政部门的改革有近百项,其中牵头的60余项,改革重任在肩。三是机关管理面临新挑战。目前,机关新旧家属区共有住房444套,外来户约150户,车辆503台,水电设施陈旧且未走向市场化,新旧家属区物业管理难平衡,各种机关改革牵涉到干部的切身利益,各种矛盾不断显现。
为此,局党组决定广开言路,面向全局干部职工开展“大问计”,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题,与查摆问题相结合,与专项治理相结合,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并围绕财政改革发展、财政队伍建设、机关管理三个重点征求点子建议,汇聚集体智慧和力量,促进财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活动内容
主要征求五个方面的意见:
1、群众路线方面:如何整改“”方面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推进群众路线教育财政承接的专项治理工作;如何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建章立制;
2、财政业务方面:如何加快财政发展、深化财政改革和加强财政管理;
3、队伍建设方面:如何转变学风、改进作风,加强干部管理和组织建设;
4、机关管理方面:如何积极稳妥完善水、电、物业、车库、公车、中央空调、闲置房、食堂等管理改革;
5、其他有利于财政发展和机关管理的好对策、好建议。
三、活动要求
1、活动面向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及全体在职和离退休干部职工。欢迎干部职工参与,每个科室单位必须提两条以上点子建议,其中机关管理方面必须要有一条。“大问计”点子建议要具有政策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2、活动建议收集时间为6月20日至7月10日,意见直接交局办公室文秘室,电子文档发送至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40号)和陕政发[]53号、宝政发[]27号《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县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合作制原则和服务“三农”宗旨,推进改革创新,转变经营方式,完善服务功能,全面构建连接城乡现代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参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把供销合作社建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重要作用。
(二)工作目标。县供销合作社要通过改革发展,建设1个大中型综合物流配送中心;完善4个市场;4个小型物流和农资储备配送中心;4个中型超市;5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农家店和农资连锁店;4个农产品加工厂;4个辣椒、苹果、核桃、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基本建成我县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经营领域进一步拓宽,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为供销合作社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三)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建设农资配送中心,着力培育区域性农资骨干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资连锁经营,逐步形成覆盖全县镇村、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技物结合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商品组织供应的主渠道作用。县供销联社要发挥其行业主管职能,承担全县化肥农药的淡季储备和救灾储备等任务,保障全县农资供应和储备。全县要规范提升农资配送,农资统一配送率达80%以上,各相关部门要支持供销合作社搞好以化肥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组织供应,采取“淡储旺销”方式稳定价格,保证质量,满足供应。县财政对供销合作社承担政府储备任务企业,按有关规定给予一定利息补贴。
(四)建设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造传统经营网点,加强区域物流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和农家店等农村零售网络终端建设,逐步形成“县有配送中心、镇有超市、村有农家店”的连锁经营体系。基层供销合作社要围绕所在地小城镇建设规划,加快网点改造并纳入项目建设考核,对验收合格的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造项目,以“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一次性支持。
(五)建设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围绕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新兴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产品行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加快构建以批发市场为龙头、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为基础、现代物流配送为手段、终端连锁销售为目的的农副产品营销网络。按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要求,培育优质核桃、果品、蔬菜、中药材、蜂产品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相关部门要支持供销合作社服务全县农业生产,积极参与产业化经营,对具有一定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六)建设烟花爆竹现代经营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烟花爆竹经营业务,加快构建全县连锁经营管理体系。加强行业管理和自律,促进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经营、健康发展。
(七)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县供销联社作为县再生资源行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牵头部门及行业协会主管单位,要充分发挥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主体作用以及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制定全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发展规划,加强经营人员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加快建立县、镇、村三位一体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实现再生资源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三、着力强化供销合作社服务功能
(八)强化专业合作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经纪人、产销大户和社会力量,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服务。重点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县农业、果业、财政部门对运作规范、服务效果好的给予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适当扶持。
(九)开展农村综合服务。县供销联社负责全县农村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建设的综合规划和管理工作。县发改、国土、住建、财政及相关部门和各镇在全县城乡总体规划和镇村规划建设中给予供销合作社支持配合,帮助供销合作社建设主体多元、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庄稼医院。
(十)完善行业协会服务。供销合作社要全面做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和农资流通、中药材、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等行业协会的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行业调查、决策咨询及产业政策制定等工作,建立有序的行业自律机制。采取财政补贴和资助的办法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种、养、加能手、农民会员和科技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等培训工作,增强农民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
(十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供销合作社要充分利用各项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农产品加工项目。帮助农户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对供销合作社开展的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示范、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等项目建设及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要给予政策支持。
四、不断加强供销合作社组织建设
(十二)加强基层社网络建设。农村各类为农服务组织,只要承认并遵守供销合作社章程,自愿加入供销合作社及其主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协会,都是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组织。各相关部门要在财政、税收、工商登记、用地等方面给予基层供销合作社重点扶持。维护供销合作社资产完整性,基层供销合作社改制后的剩余资产由县供销联社代为行使所有权和管理权。建立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新型供销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重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经营,享受国家规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各项扶持政策。
(十三)深化社有企业改革。着力培育与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资、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企业,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经营机制。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切实防止社有资产流失。完善企业财务、投资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提高管理水平。各级政府出台的支持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优惠政策,原则上都适用于供销合作社的企业。
(十四)增强县联社服务功能。供销合作社是植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服务的重要力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县供销联社是供销合作社系统的领导机关。为适应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县供销联社要认真履行“指导、协调、监督、服务、培训”等管理职能。一是研究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全面组织实施网络建设工程;二是按照社企分开的原则,强化社有资产监管,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落实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三是推进开放办社,广泛吸纳各类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组建各类行业协会,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搭建平台。
五、加大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五)重视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把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其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府目标考核,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工作措施,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及时研究解决供销合作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国家和省、市有关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县供销联社机关干部队伍建设,配足工作人员,所需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
(十六)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年财政部等七部门共同复核的供销合作社系统承担政府“两棉赊销”等政策性债务,县财政局按照上级“在两年予以解决,最迟不超过三年”的要求,及时提出处理方案。支持供销合作社多渠道消化政策性财务挂账。对县供销联社机关实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前退休干部退休生活费补差及遗属生活费,由县财政局审核后,按月拨付。县农业银行对供销合作社的历史性债务要积极争取有关政策,采取“打包处理”方式,解决金融债务问题。供销合作社在发展网点建设中涉及原土地、房产等抵押的,债权单位应允许其改造建设,原有问题继续保留。认真贯彻《国土资源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73号)精神,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加快确定其现有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办理相关产权证书。允许供销合作社采取多种形式,对原有经营设施进行改扩建,盘活社有资产。供销合作社使用的原国有划拨用地,在符合规划和土地政策的前提下,经县政府批准可采取出让、租赁等方式处置,收益实行“收支两条线”,应交土地出让金县级收益部分给予减免,优先用于支付供销合作社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用和用于改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
(十七)依法维护供销社权益。供销合作社理事会是本级社集体财产和所属企业单位财产的所有权代表,行使本级社委托的社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并按出资额依法享有所有者的资产收益、处置、重大决策和投资办企业的权利。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侵占、平调其财产,不得改变供销合作社及其所属企业的隶属关系,保持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的完整性。
摘 要 政策性银行作为各国普遍采用的中央政府金融调控手段,在金融宏观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部分国外政策性银行根据金融环境的变化调整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市场化程度与多元化发展趋势。我国政策性银行未来改革发展应当尊重我国具体国情,实现政策性银行的特殊定位与改革方向。
关键词 比较金融 政策性银行 改革与发展
自我国第一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于1994年3月成立以来,实践中针对政策性银行的运作与盈利模式就有诸多讨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既要学习借鉴和顺应世界各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与时俱进,也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和金融生态环境的现实因素,切实选择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国外政策性银行发展战略重新调整的特征和趋势
(一)业务多样化和市场化运作发展态势
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和形式多样化,业务种类不断增多,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既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又兼营与其相关的商业性金融业务,既从事一般银行信贷业务又经营投资银行和证券业务,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来实现其多样化的经营目标。在这方面,韩国产业银行(KDB)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实现在2011年以前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亚洲领头银行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投资银行的战略目标,KDB不断扩充银行功能与手段,尤其是不断扩大项目融资、企业并购、债务重组、承销债券等投行业务。最近数年间,KDB在企业外资融资中介、外汇交易等国际金融和期权、掉期等衍生金融工具领域成为韩国金融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先导金融机构,大大巩固了企业重组、咨询领域独一无二的地位。
(二)总量的结构性倾斜及其逆转和扩张性态势
按照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一般原则性要求,在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总量中,政策性业务应该占有绝对大的比重或向此倾斜,而其他辅或延伸的相关业务占比应该较小。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金融体制的深入发展和资金供求关系的巨大变化,政府对政策性银行的优惠待遇正在减少或趋于消失,使得政策性业务总量有所下降,政策性银行不断提高其经营商业性业务的比重,或者说出现了业务总量的结构性逆转,而且这种态势正在逐步扩大。
(三)分账户经营与公平竞争环境的经营态势
为了避免政策性银行借助政府资源从事不公平竞争,同时防止商业损失转嫁国家财政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国外兼营商业性业务的一些政策性银行采取分账户管理方式实现政策性和商业性两类业务的综合经营。国内外许多从事商业性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普遍采用这种方式,即通过特别账户或信托基金,实行专项管理,隔离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当今国外的政策性银行不断改革和多元化发展的潮流趋势之下,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的政策路径或思路可以考虑以下三条途径:
第一种政策路径,是最为规范地协调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业务关系的最佳路径,也是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真正意义和科学性所在。但是由于政策性银行是代表国家利益而从事政策性的业务,提供准公共产品,依靠必要的财政资源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无可厚非,也是防止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业务竞争的基本途径之一,所以这种纯粹的理论期望很难付诸于实践。
第二种政策路径,是在政府减少或取消支持或财政援助的环境条件之下,分户管理将不同程度地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产生业务摩擦和竞争。对此,最高金融决策与监管部门通过监管政策性银行所经营或兼营的商业性业务,而且必须是非主动竞争性盈利,不能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展开正面的市场竞争。因此,在中国的国情和现有体制框架之下,不仅会进一步加大政策性金融同商业性金融业务摩擦和竞争的程度,而且还可能影响到政策性业务的开展和完成,需要提前做好科研调查与可行性研究。
第三种政策路径,也可以说是对上述两种路径思路的折中和协调。政策性银行作为政府所有或控制的、并体现其政策意图的特殊金融机构,政府全方位的系统支持手段和机制始终不能缺失。针对财政融资日趋递减的现实,目前关键的是政府支持方式的重新抉择,即由直接支持向间接支持转变。政策性银行主要依靠国家信用支持面向市场发行债券筹措资金;由大量的财政融资向适时适量适度地提供财政资金或财务补偿、减免税赋转变。根据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和深入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政策性银行应该适度缩减业务总量或总体发展规模,调整业务发展结构,尽可能地扩大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业务总量比重,在区域开发、机构设置、业务种类和方式等方面补充商业性金融的结构性缺失,以突出商业性金融在市场经济金融体制中的主体性和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总之,无论采取上述何种政策路径,政策性银行都不可避免地会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出现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业务交叉,因为市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活动领域也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变动与调整的过程,相关法律或法规也是与时俱进地不断调整的。因此,政策性金融立法部门和政府监督协调机构,应该结合每一时期或每个阶段政府所确定的产业和地区发展政策及其具体政策性项目,随时调整更新和明确界定政策性银行的业务领域、业务结构及其融资规模。
参考文献:
[1].增强紧迫感责任感 努力把金融改革发展推向新阶段.金融时报.2007.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