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残疾人社会工作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县残疾人事业创新发展。本县残联拥有13名专职人员,分管康复科、教就科及办公室事务,各尽其职。对我县残疾人职业专业化、康复培训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县残联下分设14个乡镇残联,全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及办公设施,配有专职理事长、干事,176个行政村(社区)全部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共同协调工作。县、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今年来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县加大了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力度,开展了“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及相关的一系列残疾人救助工程,“白内障复明”工程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我县完成手术余例,手术脱盲率100%,脱残率98%,基本实现无障碍县的目标要求;实施“助听工程”免费为名聋儿进行听力检测、耳膜制作、配发数字式助听器;实施“助行工程”,20*年助残日期间,县残联组织将100多辆轮椅、手摇三轮车直接送到贫困残疾人手中;实施“安居工程”,县残联本着“穷中选穷”的原则,确定对14乡镇的3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实施改造;实施“医保工程”,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村残疾人就医难的困境。随着经济的发展,残疾人就业渠道不断拓宽,通过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各单位分散按比例安置就业、鼓励残疾人自谋创业以及残疾人劳务输出等就业渠道,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0%以上。
按照市残联的工作安排,开展了残疾人就业生活状况和0—6岁各类残疾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为全面掌握我县残疾人的生活、就业、社会保障情况,扎扎实实的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经过3个月认真细致地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各项数据汇总、分类、存档、分析,为今后开展残疾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残疾人工作情况。各类持证残疾人1794人,平均每5户中就有一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其中视力残疾321人,占我县残疾人总数18%;听力残疾160人,占9%;言语残疾71人,占4%;智力残疾102人,占6%;肢体残疾1076人,占60%;精神残疾55人,占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能力,属一级重度残疾人占全部残疾人的20%;丧失大部分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属二级残疾的占26%;有一定劳动能力,可以就业的,属三、四级或聋哑残疾的占54%。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困境
(一)残疾人工作人员扶助意识、理论水平仍然薄弱,需要加强思想学习。残疾人社会工作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作为指导,人道主义理论、以人为本、增能理论、正常化理论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理论内涵,我们应该注重学习与积累,以新形势下*县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程为实践载体,发展理论抽象思维能力。
(二)残疾人工作队伍的职业化程度仍然不高,需要发展职业化道路。近些年来,民政部、计生委、共青团等部门加大力度,加强基层工作队伍职业化建设,作为基层残疾人工作的主要力量,残疾人专职委员不论是工作层面和范畴,还是服务内涵和属性,都属于社会工作者范畴,我县应该积极自省自身工作人员的职业化水平,专业的指导,专业的科学方法有利于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我们的工作人员很明显知识水平不够,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三)残疾人工作人员反思能力仍然很弱,需要提高救助工程中建立长效机制的反思能力。近些年,我县开展了一系列的残疾人救助工程,只有认真反思工程项目的程序、环节、理念支持等才能锻炼出建立工程长效机制的反思能力。而我们的工作人员恰恰缺乏这种思考,工作盲目,思维系统混乱不能很好的为残疾人群体服务。
(四)残疾人服务文体宣传工作仍然不到位,需要加大力度开拓多元化宣传手段。我县开展了很多残疾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时宣传不到位,没有形成较高的知晓率,容易造成一定的误解,项目开始工程及结束阶段宣传不到位,不利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宣传职责不明确,在宣传工作上往往忽视其重要性,且宣传工作比较琐碎,需要耐心与细心。因此责任明确非常重要。
(五)残疾人事业资金仍然不足,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尽管残联征收社会保障金,残联的工作项目多,服务范围广,办公设施及康复设施都需要很多资金,维护残疾人的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开拓多重资金渠道是当前我们的重要任务。资金充足了,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指标才可能更上一个台阶。
(六)农村残疾人生活仍然困难,需要提高基层工作水平。从本文来自上述调查表格中,我们发现农村残疾人工作仍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农村残疾人户数、人数占很大的比例,农村纳入低保的范围明显处于劣势。辖区内残疾人总人数共计1790人,纳入低保残疾人总人数只有900人,还有相当大比例的残疾人没有得到保障。农村与城市享受低保的金额也有很大差距。城市每人每月可得到276元的救助,而农村每人一月只有166元的救助。农村未就业的绝对人数也很大。这些充分表明,当前农村残疾人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需要迫切提高农村残疾人生活质量。
三、打动我县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考
残疾人事业发展包涵三大相互联系的主体:残疾人工作人员、残疾人服务活动及残疾人群体。上面总结的“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也是围绕这三大主体展开的调查思考,从中可以看出,残疾人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思想意识、专业化程度及反思能力;残疾人文体宣传服务、资金投入服务;以及各类残疾人群体生活就业状况都对残疾人事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为此,下面继续围绕这三大主体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有所帮助。六项建议可以根据三大主体分为“三个抓好”、“两个加大力度”和“一个结合”。
(一)抓好残疾人工作人员思想理论水平学习工作,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理论上的指导,以人道主义、正常化及增能等理论为基础才能做好工作,残疾人弱势群体不仅需要正常化的生存环境、生活及工作能力上的增强以及人道主义关怀,残联工作更应该保障他们缺失的权利,残疾人工作者应该有这个觉悟与意识帮助残疾人补偿他们应有的权利,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基础是社会对残疾人缺陷负有的责任,应该具有使残疾人群体恢复的功能,使其融入与适应社会生活。经常性开展理论思想学习培训班,提高工作者的思想觉悟与理论思维能力。
(二)抓好残疾人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培养大批专业的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决策。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20*年6月全国第一次组织了社会工作师专业考试,对于残疾人事业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利他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和科学方法。基层残疾人队伍特别是残疾人专职委员应该作为社会工作者走上职业化道路。目前,王思斌教授把中国社会工作分为三类,即中国社会中所说的普通社会工作,由政府部门承担、服务于困难人群的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和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士进行的社会工作。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作属于行政性的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而当前这种社会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中,明确提出“残障康复”服务机构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属于《规定》适用范围。很多地方残联已经开展了有益的探索,成都市残联建立了称之为“量体裁衣”的完整工作机制,培养一批专业化服务队伍。*市出台了《*市社区残疾人工作管理办法》,明确社区残疾人工作社会化。通过公开考试,175名残疾人成为*市第一批社区残协专职委员,走上社区残协专职委员职业化岗位。根据社会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大趋势,我县的残联工作应该考虑专业化、职业化问题,学习成功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发展关于残疾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思考。
(三)加强残疾人工作人员的反思能力训练,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工程的长效机制工作。残疾人工程的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系统思考,全面部署,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反思能力,做好项目开展的各项工作,同时注意环节的连接与程序的连续性,做好档案管理,积极开展工程讨论与思考活动,不断锻炼他们的反思、思考能力。
(四)加大宣传文体工作力度,扩大残联工作透明度。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残疾人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热情和潜能。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优秀特殊艺术人才。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增强体质、康复身心。广泛宣传扶残助残先进典型和残疾人自强自立的楷模,感召全县人民奋发图强、创业致富、奉献社会、促进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荐本地区、本单位有关残疾人及残疾人事业的优秀新闻作品参加评选。继续积极开办残疾人专题栏目,广泛开展残疾人事业宣传,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残疾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扶残助残氛围。结合残疾人重大节日,进行多角度、大规模宣传。进一步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体育人才的培养,适应新的残疾人体育运动竞赛规则,不断提高竞技水平,为我县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加强对残疾人特艺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组织选拔优秀节目和作品参加省、市残疾人文艺汇演。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利用网站倾听残疾人心声,及时了解残疾人困苦,回答残疾人提出的疑问,解决残疾人最关心的问题。搞好宣传措施,1、及时宣传与实施项目紧密结合。把握好残疾人实施项目的进程,制作具体规划,做好宣传文体工作。2、发展多样化宣传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力宣传残疾人服务项目,发挥宣传画、宣传单、知识手册、宣传栏、广播、电视与报纸等宣传手段的作用,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3、设立专人宣传服务,明确责任。实行宣传问责制,设立专人负责,同时做好协调工作。
(五)加大资金投资力度,扩大残疾人福利服务覆盖面。残联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县残疾人工作众多项目与工程的实施都需要资金流通运转,物质投入是必要的,合理配置资金资源是我县残联的重要工作,残疾人工作者应该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想法设法达成残疾人群体的愿望,真诚为他们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老龄协会等社会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支持残疾人工作,维护残疾职工、残疾青年、残疾妇女、残疾儿童和残疾老人的合法权益。红十字会、慈善协会慈善团体要积极为残疾人事业筹集善款,开展爱心捐助活动。企事业单位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按照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宗旨,加大彩票公益金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力度。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逐步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范围,适当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重点做好残疾老人和残疾儿童的福利服务。做好社会捐赠,支持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康复安全。社会康复服务组织。精确康复。
。康复保障一般包括恢复功能、补偿身心功能丧失或补偿身体功能限制以及恢复就业的各种措施。
狭义的康复保障主要是指医疗康复方面,即尽可能改善疾病或创伤造成的身心伤害,使患者能够改善和提高他们能在最大程度上身心兼备,逐渐恢复身体机能,最终回归家庭和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残疾人康复保障的规模也在不断提高。经过多年的发展,康复服务项目逐渐丰富,覆盖面逐渐过大。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康复体系,但人口众多,供给不足,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残疾人的实际受益人群与实际康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的康复服务仍需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当前我国残疾人康复保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康复保障的重要环节。虽然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制度和规定来保护残疾人的权益,可以促进残疾人康复保障工作的开展,但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在经济和人力资源方面对残疾人的支持有限,使得残疾人康复保障的实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残疾人康复无法实现高效发展。我国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来保障康复安全。虽然一系列关于保护残疾人的政策和条例促进了这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外一些准确、完整的康复保护法律体系相比,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这只是相关的残疾人法案中提到的,中国在康复立法方面相对落后。
。同时,各部门缺乏责任意识,相互推诿。少数部门认为残疾人的康复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范围。与中国发达地区的残疾人康复保障相比,
缺乏法律法规的保护,缺乏边远贫困地区康复知识的普及。由于地方政府的管理漏洞和避医的封建思想,一些残疾人得不到很好的康复,,
。因此,各行各业都应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将重点转移到残疾人康复服务上。尽管中国现有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包括所有的非政府机构和社区机构,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成就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在民生和社会发展领域,在改善康复服务需求方面仍存在问题。
残疾人康复服务办公室作为一个协调机构,面临着巨大的问题。与组成部门之间缺乏隶属感,各组成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不高。出现问题时,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集体意识,容易造成各部门之间推诿扯皮、不愿承担责任、各自为政、整体协调性差的现象。此外,康复服务机构缺乏明确的自我定位,因为残疾人的身体和经济条件不同,他们需要的康复服务也不同。如今,许多组织都采用相同的服务标准,无法有明确的分工,残疾人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康复服务。目前的公共康复服务机构普遍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市场竞争力较弱,缺乏提高自助服务能力的积极性。从表面上看,中国残疾人康复保障工作进展顺利。然而,由于宣传不足,康复辅助设备的展览很少,残疾人的身体康复训练知识也太少。此外,与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没有广泛有效的宣传工作,大部分宣传工作过于注重形式,没有准确表达相关优惠政策,因此,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对残疾人非常感兴趣康复没有安全的概念。不仅在宣传方面,康复缺乏知识也是欠发达地区如农村地区康复保障无法很好实施的原因之一。村民缺乏知识援助,认为自己的残疾是一种耻辱,因此他们逃避康复治疗,这直接导致该地区残疾人失去最佳治疗时间。随着经验的积累,
变得越来越丰富。中国对康复领域的理解已经从狭隘的医学康复模式发展到综合康复模式。总的来说,综合康复通过康复更加注重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工作和融入社会。然而,身体疾病和残疾造成的精神压力往往高于普通人。许多残疾人认为,身体残疾是不可逆转的,他们无法恢复正常的社会工作,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心理障碍也是无法有效促进残疾人治疗的关键。因此,心理康复是影响残疾人摆脱困境、融入社会的重要因素。中国大多数残疾人都遭受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虽然心理困难主要取决于自己和家人,但专业心理咨询仍然非常有效。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残疾人重返社会,摆脱心理阴影,对残疾人和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必然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不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在服务过程中,政府必须理顺各部门在残疾人康复保障过程中的职责和要求,协调管理各部门,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谋求双赢,肩负起康复为残疾人服务的重要任务,做好有关社会组织规范运作的监督工作。
的残疾人康复保障工作之所以能够做好,离不开政府的规范和相对稳定,但社会保障领域制定的大部分规章制度对康复机构和人员缺乏约束力,这阻碍了康复残疾人研究的顺利进行。在我国现阶段,残疾人的康复意识还比较薄弱,康复保障的法律法规在覆盖和推广方面还不够,为了顺利开展更加准确、完善的康复服务,国家要根据社会形势和残疾人现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康复体系,使残疾人康复工作依法开展。同时,有关部门要从医疗,康复,职业,心理等方面为残疾人康复建立更加详细的法律制度和服务保障体系,。,并根据残疾人的康复需要和相应康复机构各类人员的培训制度。
全面加强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以先进的理念和人性化的设计创造了舒适、清洁的康复环境。政府必须明确规范各种类型的社会康复加强政府的监督指导职能,严格规定市场准入和行业标准,明确责任主体,防止一些机构违规混淆视听。
康复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础。在残疾人康复需求不断增加的今天,康复服务的供给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是,要提供高质素的康复服务,我们必须对残疾人士负责,有效运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残疾人士的生存能力。
结合中国国情,一方面要改变残疾人康复服务协调机构的服务办公模式,逐步由组织协调向组织管理转变,采用横向梯队的服务管理模式,促进康复工作发展,落实实际,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公共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强康复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在行业中起主导作用,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另一方面,社会高度重视康复服务机构等非政府组织的重要作用。残疾人康复服务虽然事关民生,但公共残疾人康复机构难以满足残疾人康复服务的需要。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政府的资金有限,因此,对于一些政府暂时无法提供、残疾人急需的服务,应逐步调整政策,鼓励社会康复服务的发展需要改进和补充。同时,面对日益增长的康复保障服务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康复服务机构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建设,建立明确的组织结构,,并据此开展有针对性、多样化的专业康复服务。
为了更准确地为不同身体状况的残疾人定制服务,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更高质量的康复,因此精准康复势在必行。相对而言,残疾人有特殊的医疗需要。由于身体的某些功能不完全,医疗费用、辅助设备的使用和日常身体护理费用远远超过普通人。因此,在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应优先从残疾人的角度满足残疾人群体的特殊需要。
加强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在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援助措施和城镇残疾人医疗保险优惠政策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增加了以治疗康复为目的的其他治疗方式,对贫困残疾人实施重症医疗优惠政策,提高医疗救助补偿率,为残疾人提供特殊救助和康复式治疗,放宽医疗保险机构门槛,扩大相关服务项目的免费计划,允许更多的医疗康复机构进入康复安全市场,确保残疾人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务。
的残疾本身就是对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巨大创伤。事故发生后,许多人或多或少不能接受意外的变化这说明心理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心理康复是康复安全中心。残疾人应在社区和家庭的帮助下,积极到康复服务机构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康复主要是指在面对自身心理干预时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克服生活障碍。目前,
对中国残疾人的心理健康关注较少,应积极到专业康复中心或康复医院寻找医务社会工作者,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普及残疾人医学知识和心理咨询,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残疾人恢复情绪,鼓励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心理学家的科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帮助残疾人重建心理健康的作用。在社区或农村地区,专业人员可以帮助公民组建心理咨询小组,并开展小组活动,帮助残疾人建立信心。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相关励志电影或视频来恢复残疾人的动力。
近年来,中国仍然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正在努力实现共同利益发展残疾人事业和经济,坚持和完善残疾人康复保障制度,完善残疾人康复基本公共服务,努力缩小残疾人收入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中国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仍然很大,因此改善康复医疗的医疗服务势在必行。解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是康复保障存在的立足点。它不仅是残疾人减轻痛苦的良药,也是社会减轻他们负担的有效途径。通过康复保障,他们最终可以参与社会劳动,回归社会,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身价值。
[1]丁海瑶,张扬,麦琪等.精确康复政策下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J]。泰晤士报财经,2019,(08):234-237。
[2]夏洛克·崔东艳。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7,(24):80+83.
[3]李令岭,刘垚,敖丽娟,等.中国残疾人社区康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02):213-216.
【关键词】情境教学 社区康复专业 社会工作
一、情境教学法的含义与优点
(一)情境教学法的含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让学生置于教学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情境的创设一般有: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语言描述情境。
(二)情境教学法的优点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情境教学法是对传统的课堂讲授型教学方法,一种极为有效的创新和突破。讲授型的课堂中,教师常常采用灌输的方法,将知识硬“塞”给学生,却不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的学习和接受,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调动起来,学习效果很难达到理想状态,学习热情也就无从谈起。在实践中发现, 情境教学法可以克服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课堂学习中不再只有单方向的灌输,而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
2.解决了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法,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学习内容,对实际的工作确处在一个抽象的场景中。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动情,并引起共鸣。情境教学法能够尽快缩短与现实的距离, 使实践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进入了一种的良性循环的互动过程。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情境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复杂的工作情境,贴近真实生活,达到在生活中学习,在经验中学习的效果,大大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学生在接到情境教学的任务后,会积极的准备场景的表演,按照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领悟人生的哲理,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情境教学法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理论知识扎实,实际动手能力不足的缺点,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社会工作课程在社区康复专业中的应用
(一)社会工作的定义: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二)社区康复的定义:
是指在城乡社区水平基础上,积极调动和协调社区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包括残疾人及其家属,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的资源,在医疗、教育、职业和社会等方面,为残疾人及其他康复对象提供有效、可行、经济的全面康复服务,从而促进他们在社会生活及家庭生活中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社区康复专业的专业代码为:650303。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传统和现代康复理论与技术,从事社区康复治疗与康复机构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从社会工作和社区康复的定义,以及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对社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和社区康复是相融合的。社区康复是涉及到医疗、教育、生计、就业、社会康复等多层次、多方位的一项残疾人康复事业。所以社区康复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有高级的康复治疗技术,包括对康复对象进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言语治疗、康复工程、康复护理、中医康复治疗以及对社区常见伤、病、残等人群进行康复治疗。
在社区康复专业中开展社会工作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的助人理念和专业的助人过程及助人模式,为各种类型的弱势人群提供专业服务,帮助他(她)们克服障碍,使他(她)们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社会工作的工作对象是有需要的人群,但社区康复层面上的社会工作应该是社区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残疾人、长期卧病在床者、年老体弱者、处于劣势地位的女性以及弃婴孤儿等。这其中,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方法对社区康复的开展具有实现的指导意义。
1.社区康复中个案工作的应用。个案工作方法会深入探求个人和家庭整体上的需求,量体裁衣拟订工作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社区康复人员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帮助,使残疾人及其家庭能克服障碍,增强能力,发挥潜能。对于一些长期受歧视、受忽视的残疾人来说,个案工作方法所提供的接纳、尊重、温暖、关怀、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尤其具有良好的作用。
2.社区康复中小组工作在的应用。小组工作也是普遍运用的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方法。小组不仅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而且能给组员带来信息的分享、情绪的疏导、技能的学习、心理上的支持和实际的帮助等。小组工作有助于他们建立起重要的社会支持网络,化解与社会的隔离。小组的方式对于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人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参与社会、奉献社会等均能起到重要作用。
3.社区康复中社区工作在的应用。同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方法相比,社区工作方法更注重从较为宏观的层面评估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人群体的需求,制订工作方案,解决并消除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障碍,使其能有更好的康复和发展的机会。
三、社区康复专业社会工作课程情境教学法的开展
情境教学法开展步骤:
(一)前期准备:
情境分组: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一般5-6人为宜。可让学生自由组合,如果小组出现学生人数多或少时教师要统筹安排,严格遵循人人参与的理念。为保证学生参与度、积极性及团队合作意识,可把一次的情境教学视为一次作业,并记录期末成绩,每个小组中成员的成绩都相等。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避免“搭便车”现象,教师将要求详细的告知学生。要求每组学生全部参与情境教学中,并且有明确分工,比如角色扮演要全体参与,旁白、资料搜集、PPT方案设计与分析等。
选择主题:通过实践发现,情境教学法的难点在于情境素材的选择,可以说,选择好了情境主题则使该教学法就成功了一半。教师事先将情境教学的主题搜集、归纳出来,力求与社区康复专业相结合,与社会工作相融合,便于学生对社区康复专业的认知和理解,便于操作。如对因车祸造成残疾的个案进行康复(肢体、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进行帮助;对残疾人、老年人小组进行情绪疏导、技能培训;对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人社区归属感、认同感的培养等。情境分组后已知小组的数量,则可以选择相同数量的主题,每个主题应有一定的区别,采用生活中切实的情境,并体现康复工作的全面性,便于学生今后的工作中灵活运用。
确定主题:情境教学主题搜集、归纳好以后要在班级公示,让学生明确将要开展或操作的实际情境。在主题搜集和归纳中难免你会出现情境难、易之别,公示后学生会关注简单易操作的情境,为避免此情况出现,可以采取抽签来决定情境主题,并排列顺序。
教师审核:学生在知识积累、专业基础、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局限,所以在情境展示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进角色难、角色之间配合不默契、情景对白不够妥当、解决方案PPT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这就要求老师要提前做好指导工作,教师要提前对每个小组的情境展示进行审核,对难以进入角色的同学给予鼓励,让其积极参与到角色扮演中。让学生根据情境脚本来进行表演,情景设计一定要有情节、过程和结果,对小组每个成员都提出一定的要求,使他们参与到整个情境过程中来。
(二)情境展示
学生展示:教师指导、审核情境后,学生按照抽签的顺序在课堂进行展示,学生展示分为角色扮演、PPT方案设计、回答提问等环节。角色扮演是较为核心的部分,学生对情境主题中的各环节进行角色展示,角色展示后用PPT形式展示解决主题的方案设计,最后其他小组各出一个代表对展示的小组进行提问,这样既能使展示情境主题的小组认真对待,又使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之优点和发现之不足。
教师配合:学生在情境展示中,教师要积极配合,尽量满足学生在情境中的要求,比如器材设备的提供、需要老师参演角色等。老师还要对学生情境展示中的进度进行掌控,使该组情景展示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一般一个小组的情景展示15分钟为宜。
(三)总结评价
情境教学是学习课程的一个手段,其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情境再现使学生深刻了解课程的内容。为此对情境展示进行评价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评价:非展示的各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打分,在实施过程中本人采用扑克牌打分法,根据小组总数选择扑克牌,每小组商讨课可得分值后,选取相应分值的扑克牌,反扣在桌面上,最后计算分值。所有小组给出的分值之和不能超过100分,占最后分值的50%。如共有9个组,需要8个小组来进行打分,可以选择4张K和4张Q,它们之和是100分,在可选择的分值里放4张10、4张9、4张8等等。然后根据小组情境展示,其他组的成员再分别对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教师总评:教师总评的分值占50%,在加之学生评价的50%,为情境展示小组的最后分值。此环节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老师有丰富的经验,也要求教师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对整个情境展示进行点评。通过点评使学生了解情境展示的成功和不足,吸取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情境展示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鲜活的情境来理解、消化、吸收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模式和技巧,有利于在社区康复中灵活运用。
总结反思:此环节是收获的环节,进行总结反思的有情境展示的学生、也有其他非展示的学生,还包括教师。情境展示的小组把学生和教师的评价进行总结,把情境展示中的不妥之处加以修改,修改以后交至教师,可作为一次作业。非展示的小组成员也要进行总结和反思,使在自己小组展示时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教师对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使在今后课堂和下一轮的教学中开展此课程会更加自如和流畅。
四、社区康复专业社会工作课程情境教学法的感悟
(一)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左右整个课堂,学生循规蹈矩的倾听和记笔记。应用情境教学方法,将极大的转变这种教学局面,给学生以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实践空间。
(二)因为社会工作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务性,所以在讲授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当使用,不宜使用太多,否则会使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角色扮演上,从而减少了学习理论的热情。当然,情境教学一定要与其他教学方法同时配合使用,比如案例讲授、即兴演讲、课堂辩论等。在展示内容的同时,应该充满美感,声情并茂。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至于因为常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而使学生倦怠。
(三)情境教学比传统教学更有难度,除了直接的作用传授知识外,采用的情境还有催化感情的作用,对教师的知识量和掌握课堂的能力是极大的考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细心选择和策划情境,明确整个教学流程,在准备教学信息的同时,对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预测。在课堂气氛达到,情绪高涨的时候要控制局面;在课堂气氛陷于低潮的时候;要激励、唤醒、鼓舞士气;在出现争执的时候,要解决问题等等。
参考文献:
[1]惠晓峰,高志奇.《社会工作概论》教学中的“角色扮演”[J].社会工作教育,2012,(6)
认为,需要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一种内在规定性,即人的需要是使人成为人的根本。麦克罗指出:“社会福利可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回应人类需要”①,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保障的本质就是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从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保障常被作为一种配套工具,或者使社会保障泛政治化,成为政党竞争中争取选民的工具,政治选票属性明显;或者使社会保障服务于政治格局与社会稳定,成为调节阶层矛盾的工具;或者使社会保障服务于经济体制及环境,成为一种配套的经济举措。但实践证明,“目标模糊”的社会保障无法获得持续、良性的发展。西方国家的福利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治集团把社会保障作为获取选票的手段,罔顾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应该同国家财政实力相适应的制度设计原则。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初衷,是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表现,②因为人的生命处于运动状态,人的需要总是处在“旧的需要被满足又不断产生新的需要”的这样一个进程之中,所以人的需要既是发展变化的,又是因人而异的,呈现出多样性与差异性。社会保障制度要满足人类需要,就要承认人类需要的多样性、差异性,并通过制度予以回应,“一视同仁”的制度不但浪费资源,而且使一部分群体的福利因缺乏相应的特殊满足物而被削减了。从形式上看,当下中国残疾人既享有一般性的社会保障,又享有特殊性的社会保障,前者将残疾人视为“普通”人,有着和健全人相同的需要,在权利与义务方面都是一视同仁,没有例外,如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后者根据残疾人的特殊需要,为其开设“绿色通道”,制定特殊的保障政策。但是从制度本身及其运行效果来看,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中已有的“特殊”社会保障项目“浮于形式”,普遍性有余而特殊性不足,残疾人的特殊需要得不到相应的满足物供给。第一,特殊社会保障水平难以弥补残疾人群同健全人群之间的实际经济差距。以吉林省的低保标准为例,吉林省规定,对于低保家庭中的严重残疾成员,月补助标准可在原享受标准基础之上提高30—50%。③吉林省松原市2011年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8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542元。
以此推算,松原市城市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月均补助标准,比城市健全人高84—140元;农村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月均补助标准,比农村健全人高38.5—64.25元。但松原市残疾人的个人消费支出超出个人收入的5.6倍,⑤显然,如此大的差距不是补贴几十元钱就可以缓解的,重度残疾人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第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过大。经济发达地区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实施普遍好于经济落后地区,残疾人享受的特殊社会保障待遇,因为居住地域的不同而产生巨大差别,使残疾人群体内部也形成了分层。以政府对残疾人的扶贫投入为例,2012年河北省残疾人扶贫资金省级财政投入仅为3万元,贵州省、黑龙江省为40.4万元,江苏省为540万元,北京市为1000万元以上,浙江省达到了2000万元以上。浙江省残疾人扶贫省级财政投入是河北省的944倍,巨大的地区差距可见一斑。第三,特殊社会保障政策落实的效力弱,一些能够给残疾人带来福音的政策在实践中往往大打折扣。比如按比例就业政策很难落实,“挂靠”现象比比皆是,残疾人实际就业率很低,收入水平和人格尊严很难保证。第四,特殊社会保障失灵。广大残疾人尤其是农村残疾人、欠发达地区的残疾人、精神残疾人,虽然有医疗、就业等方面的特殊社会保障项目跟进,但很多人往往因为贫穷无力承担个人应该承担的部分费用而放弃治疗,特殊社会保障制度形同虚设,残疾人已享有的特殊社会保障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摆脱贫困与疾病的困扰。综上,当前中国残疾人基本还是依靠普惠性的社会保障维持生活,在制度中缺乏特殊性关照,残疾人的特殊需要难以得到有效、及时回应,从而造成供需错位,尽管政府在不断加大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资源投入,但残疾人的福祉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破解这种错位现象,对于解决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供需错位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二、新自由主义主张对弱势群体施行特殊性社会保障
自罗尔斯开始,自由主义被划分为旧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罗尔斯的理论,将自由主义的天平,在“自由”与“平等”之间向后者作了倾斜。旧自由主义注重自由,新自由主义强调自由基础上的平等,二者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建构能够保护特殊群体尤其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制度以实现公平正义。新自由主义的三位代表人物罗尔斯、德沃金、金里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平等观,其中罗尔斯的“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德沃金的“作为平等的人受到对待的权利”,以及金里卡“少数群体差别权利”的平等思想等,均体现了对于弱势群体、社会底层群体的关切,并提出了特殊群体要求特殊对待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1.罗尔斯:民主的平等与差别原则的借鉴意义罗尔斯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正义理论,质疑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中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平等观念———“自然的自由”和“自由的平等”,认为“自然的自由”仅仅表明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纯粹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忽视了天赋、资质、资源、家庭出身等偶然因素对社会成员自由竞争的影响;认为“自由的平等”只强调具有相似动机、禀赋的人应有大致平等的教育和成就,忽略了人们的不同动机、禀赋、志向对平等的影响,其实质仍然是只承认在不同能力和资源背景的“自然分配”条件下所产生的不平等。罗尔斯在对“自然的自由”和“自由的平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平等主张———“民主的平等”,力图解决形式平等问题,即“要求法律和制度方面的管理平等地(即以同样的方式)适用于那些属于由它们规定的阶层的人们”①,也力图解决实质平等问题,即采用不同的对待方式,给境况较差者以特殊的对待和额外的照顾,最大限度地实现平等(这一原则又被称为“差别原则”)。罗尔斯认为社会中最需要帮助的是那些社会底层,也就是拥有最少权利、处于最低地位的“最少受惠者”,正义的制度就应该通过各项社会政策改善这些“最少受惠者”的处境。罗尔斯追求的是实质而全面的平等,即无论是社会因素造成的不平等,还是自然分配因素造成的不平等,都应该得到解决,除非这种不平等有利于最少受惠者,也就是“所有的社会基本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被平等地分配,除非对一些或所有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②。罗尔斯将其目光坚定地投向了社会底层群体,他的平等观表达了对广大底层社会成员的深切同情,并通过“民主的平等”和“差别原则”,为社会中的弱者获得特殊保障提供理论上的巨大支持。依据罗尔斯的平等观,残疾人作为不折不扣的社会底层群体和弱势群体,首先应该同健全人一样拥有平等的权利,享有相应的普惠福利,其次面对无法绕开的社会不平等,也要保证残疾人等“最少受惠者”获得最大利益,这就需要通过额外的、特殊的制度去提供残疾人的特殊需要满足物。在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及平等思想的启示下,笔者认为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也必须考虑到残疾人同健全人之间的差异,以不同的对待方式回应残疾人的特殊需要。
2.德沃金:作为平等的人受到对待的权利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后引起强大反响,而追随罗尔斯并将平等价值的重要性推向制高点的就是德沃金。在德沃金看来,“平等的关切是政治正当性的一个前提”①,他的平等观的阐述基于两种权利,一是“受到平等对待的权利”,二是“作为平等的人受到对待的权利”。相比之下,德沃金更加强调后一种权利。德沃金认为,每个处于社会底层的人都应该同其他人一样享有分享利益和机会的权利;在利益和机会分配的政治决定中,所有人都应该获得同样的关心和尊重。作为平等的人受到平等对待,有时要求同等待遇,比如政治上的投票权;有时却要求差别待遇,比如,家庭中有两个生病的孩子,一个病情很重,一个较轻,按照“受平等对待的权利”要求,两个孩子应该平均得到仅剩的药品,但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最终会导致病重孩子的生命受到威胁,而按照“作为平等人受到对待的权利”要求,病重孩子应该获得更多的药品,这样才是平等的。德沃金认为,鉴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原始能力、出身、技能的差异,又有着不同的运气,市场竞争中必然会出现弱者无法拥有平等机会的问题,所以政府必须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如少数族裔、老弱病残等)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尊重,以期达到实质上的平等。如上所述,罗尔斯主张根据民主的平等和差别原则,通过一系列社会政策去消除这些不平等因素,最终获得结果上的平等。而德沃金则认为罗尔斯忽略了个人主观因素对于自身困境的影响,认为将所有导致个人弱势的原因全部归咎于社会是不恰当的,所以他主张社会分配结构应该“敏于选择”而“钝于禀赋”,对于社会成员个人造成的后果,就应该由他个人来承担相应的责任。德沃金的理论告诉我们,残疾人同健全人一样,一方面应该获得平等的尊重与权利,另一方面应该采用不同于其他人的保障,向残疾人提供更优厚的待遇。与此同时还要严格区分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界限,社会福利的分配不能简单地看谁弱势,还要看他为什么弱势,是自身因素还是社会因素导致其弱势,对于因个人原因导致的“弱势”,应该由个人承担主要责任。
3.金里卡:少数群体的差别权利加拿大政治哲学家威尔•金里卡以一种包容社群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的独特的少数族群权利理论著称,是继罗尔斯、德沃金之后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之一。如果说罗尔斯、德沃金平等观的具体内容为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那么金里卡的平等观则是在内容和逻辑证成过程两方面,对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支撑。金里卡所谓的“少数族群一般包括移民、少数民族、土著、在一国内居少数的种族群体及种族—宗教群体(ethno-religiousgroups)”②。金里卡在其少数族群理论里反复提到妇女、穷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表明他所指称的“少数族群”实际上还包括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他捍卫少数族群的差别权利,认为在不平等的条件下,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与主导群体竞争是不公平的,“如果不解决就会变成一种严重的不公”③。他认为,对少数族群差异化权利的认可并不是在制造不平等,反而是为了促进事实上的平等,是扩大自由的主体范围。关于少数族群特殊权利的证成,金里卡认为应该有三种形式的特别权利:自治权利、多族类权利、特别代表权利。前两种权利适用于少数族群,第三种权利同时适用于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在西方民族国家的政治决策过程中,弱势群体的代表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因而政治决策过程不可能反映居民的差异性,缺乏代表性。对此,金里卡认为应该在立法机构中把一定数量的席位保留给弱势群体或边缘群体,以便在一个少数族群没有特别代表权的社会中设立特别代表权,表达政治“肯定行动”。金里卡对于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少数族群不仅应该享有一般公民的普遍权利,还应该享有能满足其特殊需要的特殊权利的观点。他所提出的“少数族群差别权利”的逻辑证成路径,对建立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残疾人社会保障应关注特殊性与差异性
正如布朗所说,“一匹精心喂养、训练有素的纯种马和一匹饿得要死、未经训练的驽马之间的比赛根本不能称之为比赛”①。特殊人群有着特殊需要,这是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我们必须承认不同群体间的差异需要,承认特殊人群需要一些额外的特殊满足物才能应付额外的威胁,在制定具体政策时有区别地对待。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德沃金“作为平等的人受到对待的权利”、金里卡关于少数族群差异性权利的证成,都是看到了一视同仁的对待方式不利于弱势群体改变不利处境,必须通过差别化的制度方式弥补弱势群体的不足,满足其特殊需要,才能使弱势群体摆脱困境。借鉴金里卡对少数族群差异权利的逻辑证成路径以及罗尔斯、德沃金两位大师的平等观,本文认为建立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满足残疾人的特殊需要来改变他们的不利处境,促进社会公平。多数国家都有针对残疾人的专项政策,为残疾人的日常生活扫除障碍,使他们同健全人一样享受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美国“用法律为残疾人铺平了生活道路”,为保证有关残疾人权益的法律能够顺利实施,还设立多个政府部门,以接受残疾人的申诉,解决残疾人提出的问题。瑞典的残疾人除了同其他公民一样享受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外,还可以获得特别社会保障,包括残疾补贴、车辆补贴以及护理补贴、帮助补贴,重度残疾人还可以聘用私人助理,其费用由政府全部支付,大大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提升了残疾人的福祉。可以说,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了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政策,以解决残疾人的特殊需要和特殊困难,实现残疾人与正常人的平等。这种为残疾人设立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意味着对残疾人特殊需要的承认,差别对待的目的是达到事实上的平等,改善残疾人的处境。
对残疾人实行特殊社会保障的理由是极为充分的。从残疾人致残根源上看,非选择性的社会因素致残者居多,个人因素致残者较少。也就是说,社会因素是致残的基本根源。因此,社会对残疾人实行特殊社会保障天经地义。当然,残疾以及残疾后个人的境遇并非是完全非选择性的,致残因素中也存在个人责任,比如2012年苏州一位女士为了向丈夫表决心不再热衷网购而剁下自己左大拇指,但这种个案极少,并不能成为反对为残疾人提供特殊性保障的理由。此外,在残疾发生以后,每个人对待残疾的态度和未来生活的勇气,也因个人信念的不同而有区别。但严格来说,这种情况并不能被视为残疾人个人的完全责任,因为从根源上讲,也有一部分社会因素的影响,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没有残疾的个人,只有残疾的社会”,社会如果能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扫清残疾人的生活障碍,那么自暴自弃者也会减少。总之,残疾人的不利处境从根源上来看是“非选择性”的居多,社会因素对于残疾人不利处境影响极大。应该说,对残疾人实行特殊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如何完善当下我国残疾人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笔者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界定残疾人支援制度的范畴。不能用一般性掩盖特殊性,否则会带来结果上的不平等;也不能用特殊性掩盖一般性,否则会造成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应该在强调一般性的同时注重特殊性,在强调特殊性的同时不忘一般性。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最优的制度选择。残疾人支援制度的建立,要保证一般性社会保障项目能够覆盖全体残疾人,通过立法和监督等手段,保证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的重要经济来源———企业履行缴纳残疾人社会保险金的责任,夯实建立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要通过制度补贴保障残疾人有经济条件被纳入社会保险范围之内,在保证残疾人享受一般性社会保障的条件下,能够在生活、就业、医疗、康复、教育等方面享受专项保障,以满足其特殊需要。要在强调普适性的一般性社会保障的同时,强调特殊性的专项社会保障,贯彻“相同的平等对待,不相同的不平等对待”的平等理念,有效控制制度成本,满足不同群体的基本需要。
第二,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做好实地调研工作。健全人以自身的体验和角度去“想象”、“推测”残疾人的特殊需要,往往无法获取与残疾人生存状况有关的有效信息,甚至会发生错误的解读,造成制度的偏离。只有通过详细的调研走访,全面、系统地了解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实际需要,才有可能制定出贴近残疾人的特殊社会保障政策。因此,广泛开展基层残疾人生存状态与社会保障制度供给方面的调研,是建立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的前提。
第三,坚持“民主化原则”,在制度制定过程中采取残疾人听证制度。金里卡在其少数族群理论中就曾提出要在立法机构中把一定数量的席位保留给弱势群体或边缘群体的成员,他认为,这种措施可以满足在一个“没有特别代表权的社会设立特别代表权”,是一种政治“肯定行动”。制定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政策,必须吸收残疾人及其家属代表参加听证,贯彻民主参政议政原则,听取残疾人的心声,集思广益,以有效避免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经验证明,由于残疾人对相关政策的自我体验,与健全人对他们的想象存在一定距离,听取和采纳残疾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会使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更加契合残疾人的实际需要。此外,还需实施一些配套措施,比如在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建立残疾人专项资金,并将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通过具体的制度确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建立“中央调节基金”,对特别贫困地区予以倾斜补贴;夯实残疾人支援制度的经济基础;完善残疾人支援制度的组织队伍建设,尤其注重基层组织建设;在国家公务员招募中增设残疾人专员一职,以吸引高校社会工作、社会保障、护理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加入残疾人工作组织队伍中去;对残疾人专员开展专业培训,以增强其专业性;加强制度监管力度,实行“问责制”,将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人员的考核中去,等等。
[关键词]智障人士;职业康复;辅助就业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36×(2013)09-0119-06
一、背景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残疾人就业率不足四成,心智障碍者就业率更低。我国的智障人士约有554万人,其中有较好工作能力并处于就业年龄段的占43.99%。广州市智障人士约2.8万人,处于就业年龄段(20~50岁)的约1.23万人,其中只有约2%实现正常就业。即使有32%的心智障碍人士找到了就业的“挂靠单位”,但实际上他们并不需要在那里工作,企业只负责买社保、发工资,有的还没有工资。超过四成的智障人士希望得到工作,超过六成的家属希望智障人士能够正常工作。
广州市一直希望在残疾人就业方面走出有效路子,自2007年出版《广州残疾人服务模式研究》以来,先后涌现了康园工疗站、广州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广州市康智乐务中心等智障人士职业康复机构,使智障人士有更多渠道融入社会,而社会接纳情况也大大改善。调查中,正常就业的大部分是近两年才出现的,而且这个比例(2%)也将继续逐步提高。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在政策的支持下通过民非企机构对就业年龄阶段的轻中度成年智障人士,在提供职业康复训练的同时,开展辅就业的服务模式,不失为一种可行和有效的就业途径,可大幅度提高成人智障人士的就业率。
二、广州市康智乐务中心的服务模式
广州市康智乐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下属的残疾人服务机构,于2006年4月筹办并投入服务,2007年8月办理了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注册登记,2009年4月领取了由广东省、广州市残联颁发的“广东省集中安置残疾人机构证书”,成为广州市社会福利机构的单位成员。中心在“乐助社群、竭尽所能,务实进取、回归社会”服务宗旨的指导下,探索轻中度成年智障人士职业训练与辅助就业结合之路。
(一)服务途径
中心的服务对象主要来自特殊学校的毕业生,也向社会招生。智障人士的内外因导致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受到限制,逐渐成年之后,学校已经不适合他们了,而义务教育所学的还不足以使他们在社会上自立。因此,学校和社会中间的承接层就非常有必要了。没有这个中间层的存在,大部分智障人士的人生就会出现社会化的“断层”。
中心从一开始就探索“职业康复+辅助就业”的服务模式,通过就业培训、岗位实训,采取保洁训练作为康复手段,辅以社交康乐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心理辅导等服务,提供职业康复训练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提升智障人士的综合能力,实现“职业康复”的目标。
辅助就业则由岗前培训、岗位实训和辅助就业构成。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服务。第一,整合社会就业资源,承接企事业单位的公共区域保洁业务,让智障人士的辅助就业训练成为现实。这个业务的承接有赖于相关单位的信任和爱心,也让智障人士在导师的辅助下实现就业。在接近7年的服务时间里,中心共服务智障人士约200人。目前中心在训智障人士80人,其中辅助就业22人,岗位实训45人,岗前培训13人。第二,除了辅助就业,当有合适的机会,中心会联接双方,推荐公开就业,近年来共成功推荐就业15人。第三,如果一个智障人士不符合辅助就业及推荐就业的条件,或者对中心提供的两个选择都不接受,则可以把他们转介到相关机构,例如进一步学历教育的职高学习班、工疗站和展能中心等,这些都是中心服务网络里重要的节点。
(二)服务模式
1.职业训练与身体康复相融合。指训练和康复不是毫无联系的两个部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可以同时进行。通过保洁训练带动脑神经活跃,有利于智力康复;智力康复又有利于降低训练难度,提高训练的质量。
2.职业康复与辅就业相配合。指职业康复和辅助就业之间是有机结合的,在训练阶段的智障学员有机会进阶到辅助就业阶段,辅助就业阶段的智障学员也有可能需要回到训练阶段接受再培训。这是由智障学员状态的不稳定性决定的。针对辅助就业,中心成立了“毅志服务队”,并细分为四个分队,队员主要是由辅助就业阶段学员构成,在实训岗位进行“就业”,由相应的职业导师进行个别指导(一般导师与学员的比例是1:6)并享受专门的服务津补贴。当学员能力不适应岗位要求时,经过评估确定之后,就要退出毅志服务队,且待遇也相应降低。这也是模拟社会竞争的一种模式,让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慢慢适应这种竞争,不同的是他们面对的是一种相对包容的态度。
3。短期与中长期训练相结合。特指中心设定的训练阶段:适应期(1个月)—岗前培训期(半年)—岗位实训期(半年)一辅助就业期(因应阶段评估结果而定)。这四个阶段是逐层递进的,时间跨度有长有短,一般来讲,智障学员必须循序渐进地完成这四个阶段。但是,个别能力比较强的智障学员,中心会根据实际情况作特殊处理,允许其跨阶段训练。短期与中长期训练相结合,可以客观地评估智障学员的训练,有利于及时调整智障学员的训练方案。
(三)社会工作的介入
1.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事业的三个理论。第一个是正常化理论,即去标签化。中心服务的是轻度和中度智障人士,他们有较强的思考能力和自理能力,不希望别人以弱者的视角看待自己,所以社工会尽量帮助他们获得接近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第二个理论是社会支持理论,支持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第三个理论是优势视角理论。社工会通过行为矫治和心理暗示,强化智障人士的优点,弱化其缺点,使受训者慢慢改变其原有的认知习惯及思维方式。
实践才能出真知,内部训练是基础,“走出去”才是最终目的。如前所说,中心要了解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智障人士走出家门,最怕的就是与人交流,因为缺乏信心和经验,容易被认为行为和言语“不合时宜”,被指责后更害怕,进入恶性循环。中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增强学员的自信心,然后才是教学员正确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方法。
增强自信心,不断的成功和鼓励是最关键的。中心鼓励学员:一次与陌生人谈话是成功,一次独自出行是成功,一次服从指挥的活动参与过程是成功。一次坚持是成功,一次助人是成功……此后,学员就不再觉得面对陌生人是一种困难了,也不再觉得所有人都在嘲笑他了。
一次否定,可以把数十次的肯定抹掉。因此,中心一开始不能安排学员太难的任务或者到过于开放的环境,同时要加强学员应对挫折的教育,把可能发生的不愉快情形事先告诉他们,引导他们找到调整心态的方法,相互支持,用集体的力量抵消压力。多次实践以后,学员就慢慢学会自己处理问题,正确面对困难。
例如,小华刚到中心参加训练时,十分不自信,需要母亲接送,还经常生病。经中心评估,其综合能力在受训者当中是比较好的,让其参与新班的管理,参与特奥活动的组织工作,外出活动时也担任组长协助导师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她慢慢恢复了部分自信,重新为自己定位,心态越来越正面,也敢在纪录片中讲述自己的过去,直面曾经的失败。在2011年7月20日全国特奥日庆祝活动中,在广州塔下,她面对广大观众,代表残疾人上台发言,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完全展示了出来。经过5年的训练,小华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待人接物方面。在2012年8月,小华在广州早八点食品有限公司(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实现了公开就业,担任保洁工作。从中心跟进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小华在该公司的工作得到了主管的认同。
2.社工介入残疾人服务的价值理念。残疾人社会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并具有社会发展功能,一方面,相信残疾人士具有进步成长的能力,给予服务对象安全感和尊重感;另一方面,为残疾人争取应得权益并通过专业的服务方式,为他们联接社会资源。社工引导智障人士认识到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性,并学习使用社会资源。例如,对于广州图书馆开放网络图书阅读服务,智障人士可能就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但从未过去享受,这时社工就有责任告知及带领他们获得享受这类服务的能力。另外,社工也组织小组、社区活动和开展个案服务,提升残疾人使用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四)志愿者服务机制的建立
1.广泛联接高校志愿者组织,吸收社会热心志愿者,建立中心的志愿者库。目前与中心有志愿服务关系的志愿者组织有6个,同时活跃在服务一线的志愿者超过100人。有部分学生毕业后,仍对中心工作热情支持,甚至有部分志愿者与智障人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直保持联系。
2.开展“最佳老友”活动。“最佳老友”发源于美国,通过我国香港引入内地,倡议一个残疾人与一个普通人建立友谊。中心于2012年7月正式成为国际“最佳老友”中国授权分机构会员单位。按照专家的指导,中心为部分智障人士物色了自己的老友,他们定期联系,共同参与“最佳老友”有关活动,广交港澳台老友,并以电子邮件、通信、结伴出游等形式,形成了稳固而又独特的“残健友谊”。
3.案例。服务对象小安(化名),性情较为特别,他很关心别人,但别人都不喜欢他的关心,因为他太热情、嗓门大,有不顺心的时候就会很暴躁、发脾气,虽然他是对自己发脾气,但已经给其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在中心保洁服务中,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投诉。我们尝试过不同的办法,也与家长合作希望可以帮到他,但收效甚微。但当志愿者出现在中心的时候,小安就表现得很好,彬彬有礼,应对自如(也发生过因志愿者疏忽导致他发脾气的情况)。社工分析,小安是因为在家庭中得不到关注,所以在中心经常表现突出,希望得到大家的注目,但由于把握不好度,情绪控制不得法,所以才造成现在的情况。中心安排小安参加“最佳老友”活动,为他物色大学生老友志平,并指导志平制定与小安的交友计划。通过半年的尝试,现在这对老友相处融洽,小安的情绪控制得到很大改善,也愿意服从中心导师的指令。而志平也表示,通过与小安的相处,发现智障朋友的很多优点,自己也更有动力去面对社会压力。
(五)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从根本上来讲,家长也是中心的服务对象,因为中心的服务对象就是家庭中的一员,孩子产生问题,家长多少有影响因素在里面。同时,中心对智障人士的训练和教育,都要得到家庭的支持,否则会事倍功半。中心做了大量的家长工作,从服务理念到服务程序,再到定期与家长沟通训练情况,双方合作一直愉快。而家长也对中心工作给予极大的支持,首先表现在愿意把孩子送来中心训练,因为中心主要以保洁为训练手段,是要吃苦的,但家长也认可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质。也认可中心的团体活动模式。其次,表现在中心有需求,家长都支持,例如在写文章时需要素材,家长都愿意提供;需要开家长会,家长再忙也抽时间来参加;孩子需要外出活动,家长从不说“不”,给予中心极大的信任。
三、服务模式的运作成效
(一)得到广州市政府、广州市残联大力支持
智障人士职业康复训练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中国残联前主席邓朴方亲切接见了智障学员,鼓舞了智障学员的士气;省市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组先后到中心调研,并对中心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各服务承接单位对智障学员保洁服务的认可,坚定了辅助就业的信心:中心将保洁服务的收入用于发放辅助就业智障学员的劳动津贴和社保补贴,让智障学员的潜能得到拓展的同时,也使之实现了自我价值。中心学员进行的是“密集型劳动”,普通人一人负责两个楼层的保洁,中心一到两名学员只负责一个楼层,中间还要有个导师在指导,因此,中心是很难适应市场竞争的。中心需要得到政府和残联的大力支持,在有限的条件里,为智障人士提供一个接近主流社会的工作机会,作为连接他们与社会的纽带。
(二)服务创新——创建“三个系统”
“三个系统”指的是智障学员招募评估系统、职业康复训练服务系统和训练后续跟踪系统,这是环环紧扣、逐层递进的三个系统。
1.智障学员招募评估系统。这个系统在开班前发挥作用。中心的智障学员,主要来自广州市内5间特殊学校、社区康复机构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中心举办训练班之前,会通过互联网、现场推介会、中心开放日等形式进行招募,有意愿的智力残疾人及其监护人可与中心预约评估,评估一般由社工、训练导师和医务专业人员参与。中心现行使用的评估工具为评估套表,包括监护人填写的《公共区域保洁员训练班学员申请表1》、申请人填写的《公共区域保洁员训练班学员申请表2》和工作人员填写的《公共区域保洁员训练班申请人综合评估表》、《申请人基本情况表》、《公共区域保洁员训练班申请人评估结果》等5份表格。通过这个评估套表,可以更科学、客观地选择服务使用者,提高服务效率。
2.职业康复训练服务系统。提到残疾人康复,多数人能想到的都是身体机能及功能恢复性训练,例如肌肉的锻炼、辅助器械的使用等。智力残疾人比较特别,不是直观的肌体功能障碍,没有直接的康复训练方法。残疾人康复的最终目的,是要回归社会,而工作是人们参与社会的最直接途径,因此,对于成年的智力残疾人来说,选择职业康复是比较现实的做法。智力残疾人在进行职业技能学习的同时,通过肢体活动而带动脑神经活动,从而刺激智力发展。中心根据智力残疾人的能力和市场需求,采用保洁职业训练作为康复手段。训练包括岗前培训和岗位实训两个阶段。
3.训练后续跟踪系统。这个系统是延续,主要应用于公开就业的智障学员以及已转介的智障学员。智障学员成功公开就业,是其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如何处理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如同事间的人际关系、工作挫折等,是智障学员能否在主流社会生存的关键;同样的,转介到其他机构的智障学员也要面对适应新环境的问题,而应变能力正是智力残疾人所非常缺乏的。这就需要有人从中充当协调者、引导者的角色了,训练后续跟踪系统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该系统主要由社工、心理咨询师和训练导师运作,他们定期通过电话联系、探访等形式与智障学员及其家属进行联系、沟通,及时了解智障学员在服务单位的工作情况,指导智障学员处理面临的困扰和问题,较好地缓解了他们的压力,促进他们就业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再次退出主流社会的情况。
(三)解决了智力残疾人的安置问题
上文提到,中心作为智障学员与社会的中间层,为他们提供了过渡平台。职业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智力残疾人学习专业技能,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胜任简单的工作岗位;辅助就业让他们有机会“实习”;而训练之余,还辅以素质拓展训练,帮助智力残疾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应对职场生活中的种种社交状况。能力好的智力残疾人可以被推荐公开就业,或者是参加辅就业。
中心设计了《学员意见征询表》和《家长意见征询表》,邀请了61名学员(部分学员由于能力问题无法参与调查)及87名家长对本项目进行满意度测评,了解学员和家长对中心工作的意见,以便中心及时跟进问题,为学员和家长提供更好的服务。学员和家长的意见汇总如图-1和图-2所示。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职业康复训练班的开办,得到智障学员及其家长的普遍好评;训练课程实用度和总体评价分别获得了95.1%和100%受训智障人士的好评,训练安排和服务规划分别获得了家长89.7%和95.4%的好评,68%的家长认为已达到预期目标。鼓励智力残疾人参加训练学到保洁技能,获得训练津贴、补贴,解决了学员部分的日常生活开销,培养了智力残疾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服务创新——试行“三三三”制养老保险计划
智障学员在中心接受职业康复训练服务,不但减轻了家属照顾智障子女的精神负担,而且智障学员本人也得到成长。能力较好的达到辅助就业水平的智障学员,训练所得的津补贴能够负担自己的生活费,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可以说,智障学员现阶段的生活状态是不错的,但是进入中老年、父母不在的时候,谁来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这是智障学员家属和中心都十分关心的。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也明确地把它纳入“普惠”政策的范畴,但以现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普惠”恐怕短期内难以实现。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心独创性地提出了“三三三”制养老保险。中心鼓励智障学员购买灵活就业养老保险,费用由智障学员、家属和中心共同负担,即智障学员拿出部分训练津贴,负担1/3的费用,家属支持1/3,中心出资补助1/3。通过这个计划,解决了智障学员的养老问题,减轻了家庭负担,解决了家属的后顾之忧,并且让智障学员参与到计划中,可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自豪感。据统计,本计划共有21位智障学员受惠。
(五)寓教于乐
中心主要服务内容是职业康复训练和辅助就业,但中心希望服务对象能以正面的态度和状态去面对,“康智乐务”这个名字就体现了一种愿望和态蔓,希望受训者能在训练中得到快乐,在康乐活动中进步。“乐”字主要体现在文体活动和社会交流之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服务对象有动力去面对训练生活。
按照正常化理论,中心在对待智障人士的态度上都是把他们当作普通人,没有刻意去呵护他们,在一些小问题上也让他们自己拿主意,这样可以发展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而且,在感觉到我们的平等态度之后,他们不会因为我们让他们承担更多而不快,实际上他们非常喜欢这种氛围。当然,很多准备预防工作都是做在前面的,大方向还是由中心去制定。
作为普通人,他们就有与普通人相同的各种需求,在生活与就业之余,文体活动及外出交流成为中心最常用的工具,也是智障人士喜闻乐见的。在能力范围内,智障人士会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中心根据智障人士的特点,建立起了舞蹈队、足球队、篮球队、长跑队、绘画小组、手工制作小组、电脑学习班、钢琴音律角和合唱团等,还辅以文化进修班,全方位教育。这些文体活动都是以快乐为原则,而且自愿进出,但中心把筛选、练习与表演、外出交流结合起来之后,大家都热情高涨,因为对智障人士来说,就算是在教室讲台上表演都是一种荣耀。7年以来,中心为学员提供文化服务共计5500余人次。
通过这些文化服务活动,智障学员们的生活更有规律了,纪律性大大增强,自理能力、自信心在不自觉中就变了个样,身体也更健康壮实了,有时随口而出的文雅词句让人难以相信他们智力上有障碍……这些无法用数据统计,却就是中心一直想做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家长愿意送学员来中心,而学员不论天寒地冻或刮风下雨,大部分都能按时回中心参加训练的真正吸引力,因为他们在这里开心,学到很多待人接物的知识,参加了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实现他们自身价值的同时,文化内涵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四、遇到的困难及建议
(一)资金不足,中心运作受制约
中心的资金十分有限,并且来源比较单一,导致中心很多设想未能付诸行动,中心的发展处处受到制约:中心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地方需要多向外界学习,员工也需要进修提高业务素质,但是中心缺乏交流和培训经费:社会对保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原始的工具已不能满足保洁作业的要求,然而中心购买保洁材料的预算有限,保洁效率难以跟上市场;还有提高智障学员训练津贴、为智障学员购买训练期间的意外保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等,无不关系到中心的发展,无不涉及资金,这些都被搁浅下来。
中心究其根源还是在体制内,与残疾人工疗站、残疾人展能中心类似,其背后是有政府的影子。因此,要在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方面有所突破还需要更大的支持力度。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对“民非企”的扶持力度,让“民非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二)缺乏理论的指导和系统的规划,创新能力不足
中心经费紧张,难以聚集优质人才,更请不起专业督导长期跟进,因此在服务方面根基不够扎实。
(三)就业机会不够
大部分智障人士经过中心训练,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但由于岗位不够,所以他们只能把工作细分,每个人的工作量得不到保证,更多的人只能作为“替补”存在。
(四)加快落实残疾人参与社会保险的渠道,减轻养老保险负担
目前,中心试行的“三三三”制养老保险中,机构部分从中心日常运作经费中支出,给中心带来不小的财政压力。随着保险费用不断刚性增长,要求参保的智障学员越来越多,中心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希望政府能够早日落实养老保险补贴到位,减轻智障学员、家属和中心的经济乐力。
五、努力方向
(一)拓宽就业机会
首先,争取承接更多保洁业务,或与现有服务合作单位协商提高服务费用;其次,尝试网站的宣传,方便学员公开就业信息,也使雇主便于了解智障人士;再次,可以考虑开拓其他领域的服务岗位,例如绿化、汽车美容等。
(二)加强中心服务的专业性和理论性
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方式是非常有必要而且刻不容缓的,而中心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人才储备,有两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社工,也有高校社工志愿者,但欠缺的是实践经验。中心将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努力提升自身服务质量。
(三)积极推动、落实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
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需要参加社会保险以保障基本生活。目前,只有少部分残疾人参加公开就业,得到参与社会保险的机会,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方面得到了一定保障。但是,没能参加公开就业的残疾人却未能享受这样的社会保障,而他们恰恰是最需要这些保障的一群。如果政府能够积极推动、落实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相信对残疾人的生活状况能够有更大帮助,对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处于新生阶段的民非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若能得到政府更多的政策、财政支持,相信能够更大程度地分担社会事务,成为政府的助手,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庆,曹源。新形势下促进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3):182-183.
[2]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北京大学人力研究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拆报告[R].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47-53.
[3]广州市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关于公布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通知[Z].2007:8.
[4]宋卓平.广东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创新[A].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国际论坛暨第三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
[5]王新宪。蓬勃发展的中国残疾人事业[J].求是,2009,(15):23-25.
关键词:社区照顾;智障人士;非政府非营利机构(NGO)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0-0062-02
一、智障人群的社区照顾
1.社区建设中的社区照顾
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即是社会整合模式转换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转型和小康社会来临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社会问题的产生,促使我国社区建设中社区工作不断进步,走上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
社区照顾是社区工作的主体内容,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缘于人们对当时的收容所和精神病院的一些残酷做法的批判。所谓社区照顾是社区工作者动员社区资源,运用正式和非正式的支持网络,联系社区内政府和非政府机构,通过合作和协调,以正式合法的社会服务机构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援助。社区照顾的特定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内有特殊困难而自己不能解决并且需要长时间照顾的个体及其家庭,如失去生活依靠、生活来源、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慢性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各种残疾者等。
社区照顾的最终目标是要为社区内有特殊困难和需要照顾人士建立一个有效支援系统及网络,发挥社会照顾功能。社区照顾的目的不单单是在于改善受助人的个人适应和应付问题能力,同时也着重家人和社区积极参与提供支援,帮助受助人留在社区里生活和受到照顾。
2.智障人群与社区照顾
智力障碍是指脑部功能发展缓慢或不能如常完全发展,使学习及社会适应能力受到限制或遇上困难,不及常人,智障人群即有智力障碍残疾的人的群体。我国未成年的智障人士大多在特教机构接受教育,但大部分智障青少年难以真正掌握基本工作技能,真正就业了的智障人士只占极少部分,从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大部分智障学生再度回到家中,依靠父母或亲戚朋友生活,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物质和精神压力。由于社会对智障人群的偏见、误解,智障人群较少得到他人诚心的接纳及公平的待遇,也因此智障人士长期被关在封闭的狭小空间里,不利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智障人群生活现状堪忧。
1987年与2005年我国展开的残疾人抽样调查充分显示社会进步的同时,残疾人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社会责任论”认为“一个人患有残疾主要是社会因素造成的,不管是先天性残疾还是后天残疾都是如此。”虽然这种观点有点偏激,但在社会人口总数迅速增长、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环境污染的恶化等因素下,智障人群的总数在扩大,所以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要为智障人群负责。智障人士家庭承担的超出其负荷能力的物质、精神压力,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有义务共同担负。
社区照顾模式在智障人士社会服务中有其独特优势:一是在社区中对智障人士进行照顾服务能充分利用到社区内人力、物力、人际关系、政策等资源,减轻智障人士家庭的生活压力。二是能改善社区内人际关系,有助于社区互助意识的发扬,提高社区凝聚力;同时让社区内成员更好更完全地认识智障问题与智障人群,更真诚地接纳智障人士,减轻智障人士及家庭精神压力。三是社区环境让智障人士能更多地接触外界,而不是长期处于狭小封闭空间;更好地做到“去特殊化”融入社会,回归社会,有利与智障人士的身心发展。
智障人士作为社会人,有权利获得有尊严地生活,而国家和社会应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和接纳;智障人士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基于社会关照原则,国家和社会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以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生命质量。社区照顾作为一种对智障人士的关怀服务模式,更加人性化,其优越性让智障人群社区照顾成为一种好的选择。
二、北京A智障人士社区服务机构的社区照顾模式
北京A智障人士社区服务机构是一家民间非营利机构,其宗旨是培养智障人士的独立生活能力,让他们像普通人一样享受社交、娱乐、培训和就业的快乐;引导大众正确认识智障问题,为智障人士争取“平等机会,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
A机构设立执行董事,负责机构总体服务策划、日常事务管理,向上对董事会及决策小组负责,受家长委员会和监事委员会的监督,下设有财务行政部、发展部、社工部及网络管理中心。其中社工部提供具体面向学员的专业服务,下设办公室、三个日间服务点和三个“模拟家庭”。该机构的主要服务内容有日间照料、家庭式住宿服务、支持性就业和艺术调理。服务具体实施过程中,由社工部办公室通过网络接受网上申请,提供参观体验机会,对准学员进行家访,评估准学员的能力、智障程度,记录学员的基本信息,为学员做好服务计划。通过对学员综合能力的评估分为轻度智力障碍组和中重度智力障碍组,据此将学员分到不同的日间服务点,区别训练学习。设立在社区中模拟家庭由一个“家庭妈妈”和不超过6名的学员组成,为学员提供“家庭环境”,学习、训练和生活。
对于一个非营利机构来讲,运作过程中资金问题、人员问题及宣传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A机构的资金主要包括两个来源,80%依靠国际慈善组织基金会、国内社会企业团体、个人捐赠,20%为智障学员所交的服务费,机构有专门的财务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并将账目公开,接受其他员工监督。
在人员方面,主要分为专业人员、一般工作人员和志愿服务人员。A机构聘请了社会学、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人员指导机构发展方向、制定专门化的服务计划,通过借鉴学习国外及港台地区成功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对学员的训练、评估的方法,并形成了一套员工的培训方法。从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的角度考虑,社工助理与“家庭妈妈”根据需要聘请待业的年龄较大、有耐心的妇女来担任。由相互关怀的理念出发,机构发动社区其他成员的力量,组建了一支由学生、家庭主妇、公司职员、神职人员等构成的志愿者队伍,辅助社工组织活动。
在宣传工作上,A机构具有独立网站并设有专门人员进行定期信息更新维护,保持机构的新动态为外界社会所了解;并且机构定期在社区中组织各类学员的集体活动,借活动之机进行宣传,工作者带学员外出时会带着宣传画册,做好随时随地为感兴趣的人答疑解惑,让社会更加了解智障人群和本机构的工作。
A机构秉持先进的理念与理想,立足于较为科学的机构设置与运行模式,提供人性化、社区化、专业化的服务,是我国内地智障人士服务较为典型的代表机构。
从机构提供的具体照顾服务来看,具有科学化和人性化的特点。将学员按其智障程度分组训练,区别对待,科学服务;“模拟家庭”服务,为学员提供了持续性的学习训练环境,巩固学习,科学有效。在人性化服务上,据轻度智障活动组学员的能力实现庇护性就业,让学员在工作中享受乐趣、获得报酬,增强成就感,提升自信心。中重度智障活动组更强调社区化服务的提供,让学员们生活在社区之中,安排学员外出超市购物、图书馆看书、参观博物馆、看电影、唱KTV等活动,让学员能享受普通人的生活,增加他们的社会体验,提高生活品质。“模拟家庭”服务则为学员提供了温馨的家庭环境,学员们的情况类似,生活在其中的学员比较自然和谐、不突兀。
从机构本身分析,主要具有四点优势:一是较科学合理的运作模式,机构内部分工科学合理,已经获国际、国内资源较为广泛支持与援助,有较为广泛和稳定的资金来支持机构的运转。二是先进理念,在社区中照顾智障人士,充分地利用社区资源,让智障人士尽量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在社区之中,以人性化的服务促进智障人士的身心健康,真正是为智障人士谋取福利,致力于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三是专业优势,机构聘请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专注于智障人士的服务活动,对智障人士的训练、评估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方案。四是关系优势,和香港的智障人士服务机构有良好的交流学习,借鉴了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其他城市的相关性机构相互交流学习,互相勉励,一起成长。
总体来说,A机构已形成一种较为成熟的智障人士社区服务模式,可以为我国智障人群社区照顾提供优秀示范,在某种意义上指示着我国智障人群社区照顾道路的方向。
三、我国智障人群社区照顾的发展方向
1.政府的主导作用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开始了社会的转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转型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一个强而有力、职能不断理清的“小政府”和一个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能够实施有效控制、有力推动的“强势政府”(徐永祥,2000)。“强政府”是我国“亚社区”向现代社区转变的必要条件,由于我们还处于现代社区发展的起步阶段,社区建设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和社会资源相当稀缺,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实践证明,在我国社区服务的政策法规的制定,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社区资源的整合都需要政府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也是政府职责与职能所在。
所以,智障人群社区照顾作为对智障人士的社会福利,是社区服务的一重要部分,需要政府在这方面工作的主导性作用,需要政府的政策法规的引导及相应资金的投入。
2.专业化的方向
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是指社区服务有专业的组织,专业化的队伍及专门的资金来源(徐永祥,2000)。智障人群由于群体的特殊性――智力残疾: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异于常人,与人沟通交流困难――对专业化的要求更高。所以智障人群的社区照顾更需要专业的社区工作者提供专业的服务。智障人群社区照顾的专业化主要集中于服务提供模式的专业化及服务提供人员的专业化,其中服务提供模式的专业化主要是要求有专门的、专业的机构以较稳定的方式提供规律的专业服务,而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要求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秉持专业价值伦理,应用专业的理论和技巧为智障人士提供照顾服务。
智障人群的社区照顾走上专业化的道路是历史的趋势,由专业的智障人士服务人员提供社区照顾是势必所趋,呼吁着专业的智障人士服务机构的出现。
3.NGO的介入
NGO,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NGO关注的往往是社会公共性的问题和人类共通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所涉及的一般是社会的公共利益或者人类的共同利益。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总是选择有利可图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会有一些被市场遗忘的角落,这就出现了“市场失灵”。但对社会来说,这些领域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有企业之外,可能是政府,或者是政府之外的力量――NGO来投入。
智障人士社区照顾等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因其公益福利性质而被排除在市场之外,出现“市场失灵”现象。但这些福利事业对于社会来讲是十分必要的,而政府在具体事务上的精力是有限的,且我国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着“小政府、大社会”,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还权于社会,因此,我国智障人士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需要NGO的介入。
4.我国智障人群社区照顾模式的选择
智障人群社区照顾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政府主导政策方向,投入资金;非政府非营利机构提供专业的照顾服务,国家与社会共同促进其发展。
社区照顾根据不同的方式,可以分为“专门机构模式”和“社区发展协会模式”。“专门机构模式”,一般是由政府或非政府部门在社区内成立专门的社区照顾机构,为需要照顾人士提供服务。这种模式的优点主要在于是服务专业、效果较好,但是由于经费、人力、场地、设施等方面的要求就较高,无法在社区中普遍推广。“社区发展协会模式”是在社区的范围内由社区工作者连接、整合相关资源,成立社区照顾小组,由该小组协调有关方面形成覆盖整个社区的照顾网络。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不受专业机构的限制,可利用现有的社区组织和有关协会甚至是家庭的力量来推动社区照顾服务,普及性较高,但在筹集经费和服务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
由于智障人士分布较分散,而智障人士的社区照顾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所以智障人士社区照顾应该将这两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在有条件的社区开展“专门机构模式”,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在同城市的其他尚不具备条件的社区可以由社区工作者联络资源,“复制”小型专业服务点,成立智障人士社区照顾小组,使专业的智障社区照顾服务能在更多社区(城市)中推广,为更多智障人士提供服务。
品牌的作用是无限的,不仅商品经济活动需要创立品牌,社会服务事业中也需要创立品牌。智障人群社区照顾的发展需要品牌NGO来传达智障人士的声音,引起更多关注的目光,引领智障人士社区照顾事业的前进发展。
我国智障人群社区照顾发展的模式应该是由“专业机构模式”专业照顾和“社区发展协会模式”照顾共同结合,注重横向推广。专业智障人士服务机构利用品牌的力量发展“品牌NGO”,促进智障人群社区照顾纵向发展。智障人群社区照顾全面深入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非政府非营利机构的对办智障人士福利事业的坚持,社区中成员积极参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沛.社区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武汉: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谢守红.城市社区发展与社规划[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
竹溪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社会工作人才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主要分布在三类领域:一是以提供社会服务(管理)为主要职能的部门和单位,以民政系统为代表,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二是以提供社会服务(管理)为辅助职能的领域,包括卫生、教育、司法等系统;三是综合性领域,包括乡镇、社区的社会工作人员。竹溪县现有社会工作人员基本上还是以“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为主体,近年来,专业社会工作开始在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等领域显现。据统计,目前,全县民政系统现有社会工作人员165人,其中社会服务人员91人,社会管理人员74人。
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竹溪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尚存在起步较晚、工作规模小、人员数量少,专业化水平较低,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激励保障制度等困难和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
一、整体组织效率不高。无论是社会管理部门、公益服务类的事业单位,还是社区,甚至包括公益性、慈善性社会团体,都在行政管理的大框架下,自成体系、各自独立。社会工作人才广泛地分布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角落,缺乏统一的领导和专门的规划,各个部门密切配合不够。
二、社会工作人才缺乏。竹溪县的社会工作主要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工作,无论是投入还是服务,主要由政府提供,社会参与力量薄弱,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目前,竹溪县有城乡低保对象4.2万人、城镇“三无对象”200余人、农村五保对象4914人、孤儿538人、托养及居家养老服务对象100余人。而截至目前,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大约只有20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兼职,就工作量而言,平均1名工作人员要为200多名重点扶助对象提供服务。因此。竹溪县培养壮大社会工作人才的任务非常艰巨。
三、专业化程度不高。当前,竹溪县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大多没有受过正规的社会工作知识、技巧的培训,缺乏社会工作人才应该具备的岗位知识和技能,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简单,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同时,由于社会工作认可度不高,待遇较低,基层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难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服务,无法有效应对和解决新的、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趋势,“空巢老人”的逐年增加,直接对老年人陪护、照料提出了大量需求。
四、面临一系列体制。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创新社会福利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教育体制、财政投入体制、就业和人事管理体制等一系列体制,需要各方面协调配套,整体推进。而竹溪县在社会专业人才的用人制度上还相对滞后、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其余诸如各类社会组织不够发达、财政投入不足等因素。也造成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举步为艰。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症结
竹溪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还处于起步阶段,上述问题既有体制机制的成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还是发展中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一、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建设尚不健全,造成专业人才和专业培训的双重缺失。竹溪县仅有1所职业技术学校,相关的培训机构数量不多、层次不高、功能不足,部分教师专业背景不强,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实习和培训基地,学生实习实践严重不足,难以适应社工人才实用性、应用性强的需求特征。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大都不具备专业知识背景,而社工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体系尚不完善,尤其是专业性强的教育培训资源更加欠缺。
二、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尚不完备,影响了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发展进程。目前,竹溪县社会工作人才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尚未建立,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职称发展序列及其相关待遇难以落实;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政策还没有制定出台,社工岗位不明确,专业社会工作岗位十分有限,没有形成职业化的岗位体系;社会工作人员的职业规范、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水平认证、注册管理、服务评估、岗位配置、职业级别、薪酬标准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不健全,社工缺少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
三、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不足,社会工作人才薪酬待遇普遍偏低,缺少吸引力。政府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支持社会工作发展的财政制度,导致财政对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相对于社工付出以及发挥的作用,社工薪酬偏低。缺少吸引力,难以吸引和留住比较优秀的社会工作人才。
四、社会工作人才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人才管理统筹协调的合力不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管理涉及组织、编制、人社、民政、司法、工、青、妇等十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相应的工作要求,在工作推进中缺少牵头抓总的部门来整合资源和统筹协调。
五、全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识、认知、认同程度不高,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软环境有待优化。由于现阶段社会工作的需求没得到有效的开发,加上社工自身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以及相关的社会宣传不够,公众对社会工作和社工的认知率偏低,充分发挥社工潜能的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对社会工作人才关爱、关心不够,爱才、惜才、用才的人才理念和社会氛围没有完全形成。
竹溪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前景分析
社会工作是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提供专业社会服务,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的职业活动。目前,随着就业压力加大、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弱势困难群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日益凸现,解决好这些问题,既需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也需要通过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来预防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以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就竹溪县的社会工作发展来说,我们认为应紧紧围绕弱势群体的救助,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工作:一是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领域开展社会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救助对象的服务需求越来越高,而我们现有人员的数量、服务水平等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需通过培养一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来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二是在社区建设领域开展社会工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已成为各类社会群体的集聚点、各类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类社会问题的衍生地,无论是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教育就业,还是纠纷调解,都需要社区工作者来完成。就西关社区来说,整个社区管辖人口达2万人,而工作人员仅有十几人,其工作量可想而知。为此,只有通过社会工作来加强社区管理,社区才能建设和发展;三是积极发展老年社会工作。目前,竹溪县60岁以上老年人有6.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其中“空巢老人”18823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30.6%。老年人在生活自理和独立生计的能力方面不可避免地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呵护,特别是独居高龄老人、无自理能力的老人更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为此,需要通过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来预防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事、民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司法、卫生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实现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形成共同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合力。
二、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一是探索建立贯穿考试、登记、执业准入、考核评估等各环节的职业评价体系,研究制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办法、社会工作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社会工作者证书登记管理办法、社会工作者考核评估办法、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体系。二是参照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措施,探索制定包括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保障机制、职业晋升机制、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表彰奖励制度在内的激励机制体系。三是积极探索完善社会工作者职称和职级体系,明确职级任职资格条件和程序,为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三、加强社会工作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一是要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设立社会工作人才继续教育的专门机构和实训基地。二是不断加大对现有社会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大力提高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完善对现有社会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三是拓宽培训渠道,实施人才培训“走出去”策略,有计划地选送一批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到异地培训学习和实践交流。
西部地区是中国最近及未来若干年水利水电开发的重点区域,作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全国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于此。因为水电开发项目建设会占用土地、房屋等生产生活资料,大量的少数民族居民需要搬迁安置,在搬迁安置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问题,陷入“弱势”境遇之中,急需采取各种方法予以应对。民族社会工作就是一项有效的专业方法,它的工作方法诊断出了弱势移民群体面临着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社会等层面的问题,它的基本理念赋予了民族地区弱势移民群体帮扶工作以对象、价值理念、专业目标优势,它的个体、群体、结构制度理论都蕴含着干预弱势移民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水库移民;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3)06-0031-05
中国最近及未来若干年内水电开发的重点区域必将是西部地区,西部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就达562 211.45万千瓦,占全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总量的83%,可开发装机容量为31 139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4 952亿千瓦时,分别为全国可装机容量及年发电量的82%与77.7%[1]。西部地区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全国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于此,西部12个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92%,而西部人口总量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8.07%[2]。西部民族地区在中国水电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加之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复杂、生计方式多样、社会结构特殊、文化形态多样[3],因此民族地区的移民帮扶成为了重要且极具挑战的课题。许多移民处于弱势境遇之中,影响了移民安置工作的顺利完成,不利于移民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不利于安置区的稳定与发展,与“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移民发展原则不一致,也与十关于“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念相违背。于是,进行民族地区水库移民的帮扶成为必然,许多政策和方法被提了出来,但是在帮扶层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这样一门助人自助的新兴且与移民工作有诸多关联性的学科――社会工作(Social Work)却毫无踪迹。社会工作以弱势群体为工作对象,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具有了自身比较完备的学理理念,本文将其称作“社会工作学理”,主要是指社会工作专业所具有的理念(主要指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专业目标等)、问题诊断策略、分析理论,它是社会工作运用实务方法干预实际事务的重要指导。
一、西部民族地区水库移民面临的弱势境遇诊断
社会工作的诊断其实也叫社会工作预估、事先的评估,在收集案主(本文指弱势移民群体)资料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对案主存在的问题以及案主与环境互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形成一个暂时性的评估结论过程,它为形成介入计划奠定基础[4]。以社会工作的专业学理为指导,在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诊断出西部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在搬迁安置中主要存在以下“弱势境遇”,急需社会工作的介入。
(一)社会工作诊断之经济层面的弱势
贫困是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在经济上的共同特征,制约着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民族地区居民搬迁安置前,很多移民是农村民族地区居民,土地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水库建设占用了大量土地。许多民族地区居民搬迁到城镇,不再拥有土地;有的虽然安置到农村却仅获少量土地或劣地,生产资料的丧失或减少而又无法获得其他生产来源,导致经济收入减少,生活境遇恶化。同时,不能忽视的是,有的移民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但是因安置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须种植一些不同于移民库区的农作物,许多移民不懂播种、施肥等种植技术,面临难播种、减产量、无收益的问题,减少了收入,一度陷入经济困顿之中。这也就意味着移民迁移后,其生活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引发生存和贫困风险[5]。例如傣族、维吾尔族、白族等民族以种植业为主且相当发达,对耕地的依赖程度很高,搬迁将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西部民族地区,水库项目建设中有很多“纯居民”移民,即“三靠”、“三无”民族地区居民,他们搬迁到移民新区后,失去了靠路近水的区位优势和生意上的便利,既无固定收入又无外援,有的仅靠民政救济生存,生活水平大幅下降[6]。当然,在工程项目建设区还有很多贫困移民,他们搬迁前就很贫困,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生活,而搬迁会使他们的经济境遇更加糟糕,加深了他们的经济边缘化。这也是社会工作在进行问题诊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水库项目建设中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移民群体,即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患病者等生理性弱势群体,由于生理上的原因没有太多的经济收入,然而工程建设又需要他们搬迁,使其生活更加贫困。
(二)社会工作诊断之政治层面的弱势
在移民搬迁安置方式上,许多地方采用“插花式”分散安置,移民搬迁后进入了新的社区(农村或城市),纳入了一个新的基层行政组织当中。许多移民无法适应新组织的政治生活,得不到新社区组织的认可,丧失了社区政治参与的机会,没有了“话语权”,对社区政治参与的意见和诉求无法得到满足,甚至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却寻求不到当地政府的帮助。
搬迁后,原来移民村的行政组织很多被撤销了,规划为新的社区单位统一管理,许多组织干部失去了职位,以前的权威不复存在,没有了政治资本,失去曾拥有的一些特权,陷入“政治失位”的弱势之中。
(三)社会工作诊断之文化心理层面的弱势
人类学家泰勒(Tylor)认为:“文化是一个包含了语言、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习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7]民族地区移民特别是远迁移民,搬迁后会来到一个陌生而又异于原来生活的环境之中,面临着不同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文化适应上的困难。许多移民尤其是老年移民由于多年受本地文化的熏陶,无法自主进行文化调适,陷入了“文化震惊”“文化混沌”的状态中,而这种状况在少数民族的移民当中更加明显。如澜沧江上的某水电站移民,原来居于彝族聚居区,但搬迁后来到汉、白族为主的地区,文化教育水平、生产、生活、民族习惯与当地居民差别较大,移民不习惯,融入当地困难较大。
民族地区的远迁移民搬迁后文化的不适应首先是来自语言,而语言是不同群体之间最明显的文化差异表征,也是种群之间交流的主要工具。以甘肃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库区藏族移民为例,他们主要是从甘肃省临潭市石门乡、卓尼县洮砚乡等地搬迁到1 400多公里外的酒泉市瓜州县,两地分属于不同的方言体系,沟通起来很困难,尤其在老年人和儿童群体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老年人不如年轻人接受语言、适应语言速度快、能力强,陷于安置地环境和文化适应的困境。
文化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给移民与当地人交往带来障碍,甚至可能引起价值观和文化结构体系的冲突,影响移民与安置区的融合。例如,许多民族地区水库移民的孩子是在村中的小学学习,学校里有部分老师用当地的方言教学,许多移民的孩子听不懂老师的讲课,成绩很差,有的干脆辍学。在酒泉市瓜州县南岔镇中学就读的移民子弟反映,由于他们不会说流利的普通话,总会受到当地学生和大人的歧视与责怪。
中国是一个具有历史、地理、生产生活多样性的国度,有着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城镇与乡村、南方和北方、沿海与内地、平原与山区的婚丧礼仪、饮食习俗不同。不同的习惯往往导致移民产生很多不适应感,有些移民因为忍受不了当地的生活、风俗习惯而被迫返迁或者离开安置地外出打工。
(四)社会工作诊断之社会层面的弱势
人生活在一定社会网络中,个体与个体之间连结出了人们共同生活的网络,个体是网点,人与人的关系为网线。对于个人乃至家庭来说,亲戚朋友以及联系密切的其他关系网络是生活、生产的宝贵财富和维系机制。然而,民族地区水库移民搬迁无法全部保留除纯正的家庭关系以外的其他联系密切的社会关系网络,因为水库移民大多是非自愿搬迁,多采用集中搬迁、分散安置的搬迁安置方式。这种强制性搬迁安置方式扰乱了现存的社会结构,使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人际关系分散,使亲戚之间变得疏远,互帮互助的关系网、相互融洽的小群体、自发组织的服务团体被拆散[8]。在社会层面的弱势最主要表现在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网络解体,而这种关系无法在安置区得到恢复,移民个体显得无助、心情压抑、孤立,无法寻求到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网络的帮助,面临的经济、情感、生活等困难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陷入不适应的境地。
在中国农村社会中,血缘、姻缘和地缘关系是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基础,尤其在民族地区更加明显,家人、亲戚和邻里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系统,遇到困难主要寻求这些人的帮助,然而,远迁抽离了使这种社会关系支持网络赖以生存的基础。
二、社会工作介入西部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帮扶的工作优势
(一)明确的水库移民帮扶的工作对象意识
社会工作(Social Work)自20世纪初诞生于西方早期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主要是指:“社会工作的主体――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社区,克服、解决并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9]
从社会工作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它的工作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即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社区,这种不利地位就是一种“弱势”的境遇。进行弱势群体社会工作介入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维护人的基本生存权与发展权的需要。民族地区水库的建设在搬迁安置过程中(包括安置后)会产生大量的民族移民,部分移民会陷于“弱势”的境遇之中。也正是因为社会工作以弱势群体为工作对象,它在移民帮扶工作中比其他任何专业具有更超前的工作意识,在对民族地区水库移民群体问题的诊断与干预方面比其他专业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方向性。
(二)明确的水库移民帮扶的价值理念意识
中国社会工作在人道主义、保护人权等中外社会福利思想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它认为:“在个人方面,人应该享有作为人的一切权利,如生存发展权、受教育权、从事职业发展等权利,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怀与保护,当受到伤害时社会应当给予支持与扶助,当人在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后,应该有从社会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在社会方面,强调社会的和谐,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应当建立在与人们共同发展的平等尊重、相互支持以及密切的社会关系中,同时社会工作也要体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着眼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10]
价值理念往往是理性行动的先导,社会工作的理念可以更加优越地指导我们进行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弱势群体的帮扶。在个人方面,社会工作在问题诊断和干预过程中能够始终以移民的生存、就业、追求平等、政治参与得到尊重和完善为己任,受到伤害和损失也可以及时获得支持与帮助。在社会方面,社会工作在问题诊断和干预过程中能够始终以关怀社会的理念进行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弱势群体的帮扶,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社会主义人权的发展。以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为指导来开展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弱势群体的问题诊断、干预等帮扶工作,不仅可行还很必要。
(三)明确的水库移民帮扶的专业目标意识
社会工作在实践活动中本着这样的目标理念和专业使命:“预防问题或损害的发生,恢复受到损害的个体、群体的功能,为困境中的主体争取到资源以更好地改变困难境遇,促进个体或群体的进一步发展,最终达到一种稳定社会的功能。”
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告诉我们:在进行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帮扶工作时要相信每一位处于弱势的移民都有发展的潜质,要以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鼓励并协助他们进行自决能力的提升、潜力的发掘,通过移民和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来战胜困难、克服问题。在进行弱势移民帮扶工作中,工作者还要努力挖掘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尽一切努力帮助他们,促进问题的解决,最终实现移民与安置地环境的协调发展。正是这种专业的目标意识使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弱势群体的问题诊断、干预更具有科学性。
三、社会工作介入西部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帮扶的具体策略
社会工作在专业理论层面上把移民弱势群体问题的产生主要归结于个体因素、群体因素和结构制度因素三个方面,在实践工作中也要从个体、群体、结构制度三个层面并结合相应的社会工作理论提出具体的应对之策。
(一)个体层面:迅速有效地进行危机干预
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德曼(Lindermann)和卡普兰(Caplan)提出了危机介入理论,认为当个体、群体遇到一些突发的事件或紧急的变动却没能立即处理时,就会平衡,陷入生活危机中。这种危机状态主要是指:“个人面对达成人生重要目标受到阻碍的情况,或是经历紧张性事件、情境时,会感觉到运用过去习惯性的处理机制,不足以应付当时状况所产生的状态,或找不出解决对策,陷入无力感状况,引起情绪变动,出现不安、紧张及其他异常反映状况,无法单独去解决问题。”[11]这种紧张性状态或情境可以是因饥饿、贫苦、失去土地、失去亲人、失业、财产受损等原因引起,也可以是因个体生存、成长、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引起,并且这些危机状态、情境具有问题的复杂性和紧急性,在短时间内,个人一定要做选择,拿出应对措施,否则会产生一系列的次生问题。
由此理论可知,民族地区水库建设导致的搬迁即是移民危机的诱发因素,移民在被通知搬迁安置时,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震撼,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产生紧张、无助等情绪,再加上故土难离、亲友难舍等心理,许多移民陷入危机状态;当移民搬迁到安置地后,面对陌生的社会环境、陌生的民族地区居民、异样的风俗习惯而无法适应时也会陷入危机状态;而当他们再面临着失地、失业、食物短缺等状况时而无法找到应对措施时危机的状况会加重,陷入“弱势境遇”之中。而这种弱势境遇具有问题的复杂性和紧急性,移民需要在短时间里做出选择并找到应对的措施,这就需要工作者立即采取帮扶措施。
进行危机干预时,首先,要与这些移民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及时了解清楚移民的情况;然后,工作者要评量移民受威胁的程度,检视出移民危机的严重性,清楚全面了解移民的主要问题,最终
找到
可行性的方法帮助移民处理情绪、提供协助,度过危机。这也启示,在进行西部地区水库移民帮扶时首先要与这些移民建立起沟通关系,对这些移民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继而建立工作关系,明晰移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同时评估出这些问题对移民影响的轻重缓急程度,快速研究出可行的干预措施。这一理论对弱势移民帮扶工作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对移民的问题要有更加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分清轻重缓急,而且这些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紧急性,需要及时迅速地帮助移民解决。
(二)群体层面:有效运用移民相关的系统资源
社会工作系统理论认为:“人们问题产生的关键是个人与环境系统之间的互动发生了困难,在社会工作介入时要特别重视环境系统与个体系统之间的互动,帮助人们意识到协助系统的存在,加强系统的关联,动员一切可动员的资源帮助困境者摆脱困难。”[12]非正式的系统(家庭、亲戚、朋友等)、正式系统(社区、社会组织等)、社会系统(医院、学校等)对个体是有用的,而问题出现者往往没有或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系统,所以工作者要努力找出受助者与系统环境的活动之中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在进行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帮扶的社会工作干预时,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探究出移民的哪些关系网络系统出现了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继而努力协助和改善弱势移民的个人、自助群体、组织、社区等关系网络。当移民处于困难或风险中时,可以考虑从移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入手,通过关系网络资源帮助移民解决面临的问题。在移民的个人网络中,社会工作者积极发挥联络者的角色,帮助困难移民建立与家人、亲戚、同事、朋友、邻居的联系,积极动用这些群体的资源,帮助移民摆脱困境;在移民的自助群体中,积极帮助移民与移民之间建立联系,开展移民的互帮互助活动,也可以建立新、老移民之间的联系,让老移民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帮助受困的新移民;在移民的组织网络中,帮助移民建立与中华慈善总会、福利基金会、老年人社会福利院等非营利组织机构的联系,帮助移民摆脱困境,为移民的问题解决奠定基础;在社区网络中,积极帮助移民与安置区民族地区居民建立联系,形成移民与安置地民族地区居民合作的关系,同时,积极鼓励移民参与社区发展活动,为移民早日融入社区生活创造机会。做好移民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络者角色,加强移民与政府基层机构的联系。通过更好地协调和处理移民与相关资源系统的连结关系,促进移民不同群体之间、移民与安置地民族地区居民之间、移民与安置地生活环境之间的协调,更有效地促进弱势移民问题的解决。
(三)结构制度层面:赋予移民群体一定的权能
赋予弱势群体一定的权能主要源于社会工作的赋权理论,它认为:“弱势群体帮扶的工作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关注并呼吁社会来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问题,通过各种途径为弱势群体向现存的社会秩序争取权益,或促使现存的社会秩序做出一些制度性安排以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通过倡导来改善弱势群体对自己生活、社区和服务的控制和卷入情况,通过赋权所运用的策略来减少、降低、阻止和改变社会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负面评价。”其实,这一理论的真正内涵就是工作者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帮助弱势群体排除各种主客观障碍,克服对负面评价作出的不良反应,激发潜力,使其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并让其明白制度、规范等权力结构是复杂且可以部分改变的,最终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在对西部地区水库移民的帮扶工作中更要着眼于社会结构制度,立足于移民群体的压迫情境、无助感、无权感、剥离感,聚焦于协助移民群体重新获得或行使自身权力,促进自身问题的解决乃至社会层面的改变。移民的搬迁安置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了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而做出的牺牲,国家的相关政策都会对移民产生影响。以这一理论为据,工作者在帮扶工作中可以通过海报、媒体等宣传方式,呼吁社会来关注移民群体的权益保护问题;把自己与移民交流互动中的经验与实际调查结果相结合给相关政府部门以建议,制定或做出合适的政策法规或制度安排,促进移民问题解决,境遇改善;搬迁还会使移民产生恐惧、忧虑心理,害怕安置地民族地区居民看不起自己,被当作“外来人”,使他们心理上产生高度敏感和不信任感,帮扶者要通过倡导来改善他们对自己生活、能力上的不理性评价,使其发现自己的优势,寻求改变;有些移民得不到新社区组织的认可,丧失了社区政治参与机会,陷入“政治孤立”的弱势时,帮扶者就可以以赋权理论为指导进行帮扶工作介入。
四、总结
对于西部民族地区移民而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给他们造成了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社会等层面的问题,可以说,西部民族地区水电开发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和民族问题,正如所言:“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民族关系,将民族间团结协作的关系进一步推向新阶段,团结是不能脱离经济基础,但我们在思考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时,必须着眼于当地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13]由此可见,水利水电事业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兼顾好西部民族地区的移民的利益,要运用各种合理有效的手段。通过研究发现,民族社会工作就是一项有效的专业方法,它的工作方法可以有效诊断出移民面临的问题,在工作介入中拥有工作对象、价值理念、专业目标优势,它的个体、群体、结构制度理论都蕴含着干预弱势移民问题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朱燕谋.西部地区及其丰富的水能资源[J].贵州水力发电,2000(1):71.
[2]周方.解读“五普”的少数民族人口[J].中国民族,2003(9):5-10.
[3]陈阿江,耿言虎.“留”或“去”――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安置区比选研究[J].江海学刊,2013(2):98.
[4]朱眉华,文军.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游滨,刘敢新,彭建国.三峡库区移民风险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6]潘勇.论三峡库区移民弱势群体及其法律保护[J].河北法学,2004(5):69-72.
[7]TYLOR.The Origins of Culture[M].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Publishers,1958.
[8]迈克尔・M・塞尼.移民・重建・发展――世界银行移民政策与经验研究(二)[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
[9]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0]刘永飞,许佳君.可行性:非自愿水库移民社会整合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4):26-28.
[11]宋丽玉,曾华源,施教裕,等.社会工作理论――处理模式与案例分析[M].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12]范明林.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13].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J].北京大学学报,1989(4):2-19.
Study on Reservoir Resettlement Assistance of Nationality Regions in Western China
LIU Yongfei,XU Xiaochang,XU Jiaju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P. R. China)
Abstract:
“十二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结合,作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为着力点,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积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社会领域服务产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与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一、突出重点,明确社会事业发展新任务
“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社会发展各领域的重大任务作出了部署,我们要充分发挥发展改革部门职能作用,突出抓好以下重点任务,全力推进,落实到位。
(一)加快教育发展和改革
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1、健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要以教育观念现代化为引领,以教师队伍现代化为关键,以体制机制现代化为保障,以教育手段现代化为支撑,加快健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以农村为重点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以解决流动人口、留守儿童为重点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重点加强高校对高素质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发展。
2、促进教育公平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县(市)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统筹规划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增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强基层资源整合与合理利用闲置校舍。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健全国家资助制度。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
3、加快推进教育改革
树立先进教育理念,统筹教书和育人,改革办学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考试评价制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加强综合素质评价,坚决克服“应试”教育倾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确定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避免简单的数量扩张。完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教育开放。
(二)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体制改革
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一中心任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1、全面加强公共卫生
坚持预防为主,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专业服务网络。加强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服务之间的资源共享、协调互动,推进医防结合、防治结合。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2、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进一步在“强基层”上下功夫,软硬件并重。健全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快构建各级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改革方向,稳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初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强化区域卫生规划,促进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布局,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3、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逐步实现省级统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行电子病历,提高居民健康档案普及率,加快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建立统一高效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4、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实现其它医疗机构和社会零售药店全部配备和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三)大力加强文化体系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进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文化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繁荣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的要求,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中西部地区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建设。发挥县(区)级文化机构龙头带动作用和综合管理职能,建立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文化活动。
2、合理保护利用文化遗产
推进重点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自然和文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水平,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3、繁荣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文化创意、网络电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业态。
4、进一步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切实提高主流媒体和数字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外文化传播阵地和渠道,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
5、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加强城乡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竞技体育设施与群众体育设施、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体育资源共建共享。发展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开发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积极引进重大国际赛事。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积极培育体育中介市场。
(四)加快发展旅游业
充分发掘自然的、文化的以及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1、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改善中西部地区重点景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基础设施条件。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加强旅游安全保障。
2、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
深化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层次,以文化带旅游,以旅游促文化。适应社会不同人群需要,大力发展多层次、大众化的旅游产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开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引导乡村旅游发展,努力发展适合老年人的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资源整合,推进精品景区建设,促进各类旅游产品融合发展,延长旅游产业服务链。
3、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
合理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倡导环保、文明的旅游方式。积极引进先进的旅游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完善旅游法规和服务标准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稳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加强对重点旅游区的规划指导,形成分工合理、有序竞争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五)全面做好人口计生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1、稳定低生育水平
完善计划生育家庭优生优惠政策体系,进一步发挥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调控作用。加强分类指导,突出做好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计划生育工作。
2、着力化解人口结构潜在风险
切实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出生缺陷预防干预力度,实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推进健康教育、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筛查、营养素补充等干预手段协同发挥作用。
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增加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逐步实现老年人无障碍居住。加大对公益性养老机构的投入,引导各类专业化组织参与经营管理。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加强服务标准、行业规范和管理制度建设,鼓励国有、民营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健全高龄老人生活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逐步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实现养老服务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健康、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援助等方面延伸。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社会风尚。
(六)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
坚持服务基层、贴近民生、助民解困,加快发展民政事业,全面做好基础性社会服务。
1、完善城乡社会救助服务体系
规范城乡低保分类施保措施,按救助对象不同需求实施差别化救助,提高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重病患者的保障水平。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加强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加强城乡低保与失业保险、最低工资、再就业政策和扶贫等政策的衔接。
2、发展壮大社会福利事业
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推动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积极培育慈善组织。建立和完善殡葬服务网络,满足群众基本殡葬需求。切实做好优抚安置服务。
3、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加强对社区闲置、富余设施的综合利用,加快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拓展社区服务内容,积极开发适合本地区居民特点的管理服务项目。完善社区服务提供方式,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市场提供服务相衔接。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扩大居民有效参与,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推进人性化管理、贴近式服务。开发社区公益岗位,促进社区就业。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
二、抓住关键,开创社会发展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整体建设
1、增强科学规划能力
进一步发挥规划统筹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把所有投资、项目纳入规划。规划编制要坚持少而精,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聚焦突出问题。增强科学性和前瞻性,深入研究人口流动和结构变动以及城镇化等因素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避免建设赶不上需要或边建设、边闲置等现象发生。要通过规划解决投资项目安排与制度建设、政策实施“两张皮”的问题,把设施建设与机制建设有效衔接好。加强规划实施评估,提高规划的执行力。
2、选准中央投资支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向
按照有限投资效能最大化原则,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效益。要优先保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进一步向农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向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公共服务倾斜,向推动医改、教改等重大改革任务实施倾斜。
3、改进公共资源配置方式
按照人口和服务半径综合考虑资源结构布局和配置标准,通过科学合理安排新增投资和资源,实现各类服务设施区域覆盖。特别是要重视城乡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鼓励和促进跨地区、跨行业的设施和资源共建共享。
4、创新健全投资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政府投资激励奖惩机制,增加奖励性资金和引导性资金安排比重,探索以奖代补等方式,充分调动地方和部门积极性。继续抓好社会事业投资项目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前期工作、动态监管、项目竣工验收评估和建设质量问责追究等制度。
(二)深入推进社会事业改革
1、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办好公共服务、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上,切实负好责任。对非基本公共服务,应当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主要通过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和加强监管等加以正确引导,不能越位和错位。
2、创新供给模式
进一步扩大社会领域对非公有制资本的开放范围,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形成多元化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格局。扩大购买服务、租赁、承包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建设、运营和服务。
3、增强公共服务需求导向研究
公共服务源于需求,要注重需求分析,增强决策的开放性,使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防止仅凭决策者主观愿望、强推硬塞式的“惠民服务”。
4、优化社会领域服务业发展环境
落实和完善文化、旅游、体育、养老等产业发展政策,消除市场壁垒和准入障碍,营造良好的消费和竞争环境,提高行业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鼓励融合发展和创新发展。此外,要积极发展对外服务贸易,促进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社会领域服务产业“走出去”。
(三)增强社会政策研究能力
1、增强政策制定的主动性
要保持对全局工作重点、社会关注热点、利益矛盾焦点、群众生活难点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养成既能洞察全局又善于捕捉细节的形势分析能力,及时主动开展全局性重大问题调研,尽可能将一般性分析建议转化为政策措施。要重点针对“十二五”规划《纲要》等的实施,研究制定保障性政策措施,包括人口政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政策、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等。
2、提高政策制定质量
要密切跟踪现行各项政策的实施情况,根据发展变化的形势提出调整和完善的建议和意见。制定一项新的政策,应当采取“开门”决策方式,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等的服务决策功能,并要综合考虑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要加强政策之间的衔接,提高社会政策体系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3、保障社会政策实施效果
加强重大政策的配套措施研究,切实保障政策落实。明确政策实施的各级责任主体,加强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评价,健全重大政策考评问责机制,以适当方式接受社会监督。
(四)推动社会管理改革创新
1、加强社会管理源头治理
许多社会矛盾之所以产生,原因是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现实利益要求未得到较好解决。我们要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抓紧编制好“十二五”时期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并抓好规划的实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
2、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社会管理是对全社会的管理,也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要发挥好群众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形成党委和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服务网络。同时,随着基层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城乡社区越来越成为社会生活的支撑点、社会成员的聚集点、各种利益的交汇点、各种矛盾的聚焦点,构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越来越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要抓好“十二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规划编制,实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因地制宜建设好一批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和城乡社区服务站,为政府将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基层和各类社区专业服务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公共平台。还要积极参与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参与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的政策研究。参与做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作。
3、建立健全社会发展形势动态监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