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村官培养范文

大学生村官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村官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村官培养

第1篇:大学生村官培养范文

一、 科学培养,规范管理。

1、加强教育培养,着力提高我乡村官的能力素质。

第一、提供学习实践的舞台。我乡今年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排除“双六工程”,乡党委要求每一项重点工程必须至少带一名大学生村官,让大学生村官参与到我乡重大工程中来,让老干部、有经验的干部带着他们,帮助他们学习提高,也给他们提供实践的舞台。

第二、提供学习交流的舞台。五四青年节,我乡召开了“庆五四”“三做三为”青年座谈会,会上所有年轻人,围绕如何做人做事做干部,为己为民为社会发表了自己的感想。优秀青年干部乡长助理宋能为大家介绍了成长经历及做人准则。张友明书记对年轻同志提出了“多思考、多学习、多参与、多宽容、多创新”的“五多”要求。开展大学生讲堂活动,既每周三早会,每一名大学生轮流给所有乡政府工作人员讲课,内容涉及新技术、时事热点、生活常识、工作方法等。这既给大学生村官的学习施了压,又给他们提供了在众人面前演讲锻炼的机会。

第三、提供基层锻炼的舞台。乡党委专门召开大学生村官、所在村支部书记会议积极推动村官下村工作。要求村里搭建好平台,给工作场所,给干事机会、也要给工作压力;安排好工作,结合村官所长、村工作所需、村官成长所求;监督管理好,真正将大学生村官纳入村班子管理。要求大学生村官能够深入基层练高本领、练深感情、练出成效、练好形象。

2、创新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调动我乡村官的积极性

第一、写网上日志,完善村官工作监督体系。为了更好地监督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我乡特在乡政府网站上增设了“村官日志栏”,每名村官都有各自的登录平台,记录下自己每天的工作情况,为每名村官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样既有利于锻炼村官们的文笔,又有利于接受每一个人的监督,间接提高了大学生们的干事热情。

第二、实行周工作例会制,加强村官汇报体系。星期三上午是我乡都会召开村官例会时间。每一名大学生村官在会上汇报自己的一周的工作情况,以及下一周的工作安排。乡党委组织部门部署近阶段重点工作。这样既加强了村官的团结互助,实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并且上级安排的工作又能及时有效地被落到实处。

第三、将大学生村官作为独立群体纳入我乡绩效管理工作,每半年对村官进行考核一次,考核包含组织部门要求的村官工作、所在村工作绩效、及乡政府工作人员与所在村两委班子、党员群众代表的民主测评三块,分出等次,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四、注重树立典型,给大学生村官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同时注重典型培养。一是积极推动**创业,发创业奖金、提供贷款贴息、帮助打造品牌、开展结对帮扶、搭建大学生村官创业园,推选市优秀大学生村官,推上**村党支部书记位置等等;二是打造服务示范典型。对积极投身村级集体致富项目杭白菊种植加工的***大力扶持,在创先争优简报、七一社区等媒体宣传报道,建立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示范基地,向全乡工作人员报告其先进事迹。通过选树先进使广大村官学有典型追有标杆。

二、 扎根基层,成绩显著。

我乡大学生村官都能认真勤奋地投身于各项工作中,通过不断全面地学习,努力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分组编队工作各有成效。

第一新农村建设分队。**村创建省级康居示范村,大学生村官**协助村支两委,开展绿化建设、护坡建设、水泥渠道建设以及软件材料材料整理等工作。现在**村已经基本达到省级康居示范村的要求。**还积极协助村里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及安全社区建设。**村创建市级康居示范村,大学生村官***协助村支两委,开展环境整治、村部建设以及软件材料整理等工作。现在**村也基本达到市级康居示范村的要求。

第二创业分队。**的创业项目山鸡养殖,今年共出栏5000只,带动3户村民共同养殖,并申请成立了****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还积极为所在村**村蛋鸡养殖户***申请扩建养殖场用地,规模已达到20000只;帮助村民***建立家庭服装厂,共有机器30台,带动30人就业。***所在村腰庄村,今年开始创建杭白菊种植项目,他到任以后积极帮助村民解决种植上的技术问题和销售难题,参股创办了烘干厂,并申请成立了***种植协会。***所在村**村,他到任以后积极寻找创业项目,外出到山东单县、**榆海头等地考察鹧鸪养殖项目。首批引进10只鹧鸪尝试绿色无公害饲养,占地5亩的规模化养殖场地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投入使用。 

第三政策法规宣讲分队和特殊群体帮扶分队。分别在**村、**村和**村开展两次政策宣讲活动;在敬老院开展过两次帮扶活动。

2、利用县委组织部交代的“四个一”工作积极引导2011届3个村官。通过完成”四个一”工作,他们基本做到了从大学生到村民的转变,实现了村民和村官的相互了解,为新任大学生更好融入村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在新农村建设推进工作不畏艰苦,即使从小事做起也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做好我乡新农村建设的走访员、调查员,听农民群众的心声,记录好到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向新农村建设工作组反馈,帮助我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例如***积极投入所在村**村的垃圾中转站建设工作和农开项目建设工作等等。

4、在秸秆禁烧等时段性工作中,我乡所有村官也都能忠于职守、勇于争先做好带头示范典型,11年秸秆禁烧工作中我乡8名村官被评为先进个人。

5、每一名大学生村官都能将新科技、新资讯带到村里,帮助村里合理利用和维护远程教育,为村民在网络平台上解决切实的问题。

三、 自查不足,有待提高。

1、学习不够。在学习方面部分大学生村干部存在学习不够深入、不够经常、不够细致、不够全面、不够广泛、不够联系实际、向群众学习不够自觉等问题,特别是关于农村的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还有许多不足。

2、制度执行有待提高。虽然有一套请假制度、值班制度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执行率还有待提高。

3、村官创业势单力薄,我乡村官都是单独创业,没有抱团创业,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短期内发展壮大的后劲不足,需要更好地提高人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四、 周密计划,严格执行。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乡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全体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干事创业、服务“三农”、锻炼提高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村官的潜能,全面贯彻、落实和圆满完成县委组织部以及乡党委下达的各项任务,特制定2012年工作计划。

1、创新机制,做好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一是教育引导,定期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党的方针、政策、农村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他们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二是强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激励人,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提供有效保证。三是加大督查力度,乡“组织科”将对大学生村官的出勤、学习、笔记、生活、工作等情况定期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四是注重典型引导,乡“组织科”将组织大学生村官们到其他乡镇实地参观先进典型的工作情况,使其从中受到教育启发,充分调动他们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第2篇:大学生村官培养范文

一、强化帮带措施,促进角色尽快转变。采取乡干部二对一帮带的方式,让大学生村官全程参与村日常工作,提高大学生村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和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的机关干部担任大学生村官工作“辅导员”,传授群众工作经验,帮助开展各项工作。同时,把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学习、工作目标确定、工作任务的完成、业绩考核结果等内容与所在村“两委”的年度计划和年终工作考核捆绑在一起,促使所在村“两委”主动帮助、支持、鼓励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平台。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工作能力。建立村官培养实施规划,实行“三项制度”。一是定期工作汇报制度。每日记一次工作日志、每月一次工作总结汇报、每半年一份调查报告。二是集中培训制度。定期参加乡村干部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使他们对如何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提高自身素质,担当起新农村建设重任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三是会议制度。乡要求大学生村干部都要参加所在村的会议和乡干部会议,全面了解村日常工作议程,了解乡整体工作情况。

三、强化实践锻炼,提升综合能力。一是“压担子”。乡党委给予大学生村官安排具体的事务,如在各类材料撰写、文化宣传、远程教育管理等方面,明确要求,落实责任,进行交任务、压担子,增加他们的工作责任感,使他们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二是异岗锻炼。为增进他们尽快熟悉工作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尽可能多的积累工作经验和方法,更好地做好基层服务。

第3篇:大学生村官培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有效需求充分供给长效机制

大学生村官就是通过政府选拔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的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早在1999年,海南省就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等省市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四川省近年来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率高达70%以上,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渐趋停滞。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大学生村官这种制度安排是不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1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需求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合法性,《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因此,大多数地方政府的“空降村官”,多以村支书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形式出现。虽然这些职务的安排有打球的嫌疑,但只要能够得到村民的认可和接受,权且不去纠缠合法性的问题。我们仅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交易的方面分析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需求。

1.1大学生村官岗位的事业平台

在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因素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首要因素是事业平台。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农村,乃至三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农村,尤其是西部或欠发展的农村地区,并不具备吸纳大学生这一人才群体的环境和条件。然而,在以行政主导为特色的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模式中,农村的领导班子和管理队伍的水平和素质,对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以政府需求的方式,搭建一个村官的事业平台,首先在农村村级领导层中引进具有高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大学生人才,作为农村吸纳人才的突破口,无论从成本与效用的比较,还是从可行性考虑都不失为一种立足现实的择优设计。

目前大学生村官就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优势,协助并村委班子,引导农民认识农村发展的模式与大趋势,传播农业科技,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走规模化、集中化和合作化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着力发展农村的社会和文化事业,推进国家的农村社会事业政策的落实等方面施展才干;大力促进农村的民主政治进程,法治进程,促进农村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1.2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交易的报酬机制

作为一种人力资源交易的大学生就岗村官,公平、合理的报酬待遇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情况来看,由大学生村官的使用村来承担其薪酬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是一般的村集体收入缺乏,根本无力支付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即使是现任职的村干部的津贴,往往也是由上级财政拨付的。因此,现在的大学生村官的报酬都是由省级政府拨款的。陕西省每年每一大学生村官2.1万元的津贴。除了现金报酬以外,政府对大学生村官还附加有若干非经济报酬的条件,诸如考研加分、考公务员优先等,重庆市规定到农村岗位工作满两年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直接转正为公务员。

纵观这些对于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和待遇附加,不难看出具有很强的暂时性和应急性的特征。在陕西,每年2.1万元,对于目前就业状况不佳的大学生来说,考虑先解决目前短期的就业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这种一刀切政策,能否长期执行以吸引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和奉献才能,都是存在疑问的;对于大学生村官所附加的考研、考公务加分或优先的条件,更是与设计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意义相去甚远。因为如果大学生村官立志于考研、考公务员,他(她)们根本就不会去就应招村官,因为农村根本就不具备考试的学习或复读环境,加那么一点点分数,根本抵不了留在城市或学校复读取得的进步的幅度。再说,到农村去,每天都复习考试课程了,那还有时间和精力承担村官的工作;对于工作几年后能够直接转正为公务员,这倒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果这种政策能够长期实施,无疑,大学生村官队伍肯定会壮大和发展。

因此,大学生村官的报酬机制必须要有一种长效机制,否则,现行大学生村安排,也就是毫无意义地解决了一些大学生的临时就业,与真正意义上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去甚远。

1.3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除事业和待遇外,吸引和留用人才的重要因素是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其考虑的主要内容有事业发展前景、职位提升的阶梯、收入增加的预期,以及家庭、婚姻和生活环境。对于受市场经济环境熏陶,越来越讲求现实的大学生来说,这些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必然在其抉择村官的考虑之中。然而,在事业、职位和收入的未来预期不明,个人生活环境明显差于城市的条件下,就职村官只可能是一种短期的或者是权宜的选择。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从长远考虑,必需为他们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前景设计出适合其预期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1.4大学生村官有效需求的长效对策设计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制度安排,不应该是一项临时的、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权宜之举,而是借此机遇,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农村,乃至于“三农”发展趋势和变迁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农村基层管理水平提升的一项长远的工程和长效的制度设计。

1.4.1岗位设置法定化

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岗位只限于村支书和村主任助理,且没有明确、统一的国家或地方法律确认,这些大学生村官,很容易就被只作为临时性的跑腿打杂工来使用。国家或地方可以通过立法或行政法规将大学生村官的岗位,以及岗位职责进行规范,这些岗位不仅仅限于助理,也可以在大学生不是当地村民的情况下,以村官的身份经由村民选举和认可成为合法的村主任或村支书。

1.4.2报酬待遇常态化

借鉴于行政岗位的报酬待遇,对于大学生村官可以按助理、副职、正职等相应地与科员、副主任科员、副科长等级别予以对应。使得大学生村官的报酬待遇常态化。其它有关大学生村官的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等附加措施完全可以不要。

1.4.3组织管理和生活保障双重化

在组织管理上,大学生村官的组织关系保留在县级机关,他们以县派干部的身份,在县城和所工作的乡村拥有和安排生活保障条件。

1.4.4职业生涯通道法制化、正常化

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县乡公务员管理渠道,规定在村官岗位上工作满两年以上的可以经考核和选拔,成为公务员。同时可以将已经被村民选举为村副职以上的正式村官,按相应级别的公务员对待。

2大学生村官的供给机制分析

农村所需要的是大学生村官,而不仅仅是大学生。而目前的情况是只要是大学生,就可以就岗大学生村官,而不论其所学专业与技能。由此而导致的情况是,一些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专业的大学生村官,由于自身缺乏适应于农村的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出现了无法适应农村环境,专业知识技能无处发挥,只能做一些打杂跑腿的零活。因此,作为农村基层管理岗位的村官,并非是只要是大学生都能适应,同样需要与岗位职责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养。

2.1大学生村官岗位的知识、技能

(1)具有一定的农村发展变迁与农业经济的知识和信息;

(2)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的技能;

(3)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

(4)具有农村行政管理,以及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5)掌握党和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和“三农”政策和法规;

(6)具备基本的现代信息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能力和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能力。

2.2大学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或专门培训机构的设置

我国现行的大学专业设置并没有专门针对村官的管理专业。从能够真正的培养适合农村工作需要,又能够留在农村工作的现实考虑,让重点大学或外地大学培养当地所需要的村官人才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在高职学院,地方性的二本院校,或农业院校设置农村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有针对性地为农村村级行政管理培养村官人才。

现在大学并没有针对性村官专业,或不设置村官专业的情况下,对于已经选拔确定的大学生村官,必须指定相关的大学再进行一定时间的专门培训。培训内容是大学生村官的岗位知识、技能要求的内容。并且在培训过程中,适当地安排一些实践性的考察和训练的科目和内容。

2.3大学生村官的培养

由于我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且不同发展程度的农村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必须以适应当地农村的村级行政管理需要为导向,培养能留得住、用得上的村级干部。在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政策支持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内容:

2.3.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适应农村基层行政管理需要的管理人才。

2.3.2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与课程设计

专业的知识技能模块和课程设计不要求统一,而是根据地方的实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村级行政管理的需要,以及当地农村的特色与优势进行具有特色的课程设计。具体实施时可以在保证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设置具有侧重经济管理、社会事业管理、农村文化的组织管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管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与管理等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

2.3.3实践性教学环节

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应该加大对学生实践性环节的训练力度。采取建立实践基地、校村结合的方式,从入学开始,在各个学期都应设置和安排认识实践、调研实践、问题分析实践和具体的专项管理实践等实践性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农村现实的管理能力。

2.3.4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品格的教育培养

村级行政管理专业是为农村村级组织培养管理人才的,因此,必须教育学生具有热爱农村、服务农村和奉献农村的思想和品格。加强学生对农村,以及农村发展的新认识,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与考核

大学生村官作制度安排,只有将其纳入公务员管理范畴,才可能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在这种长效安排中,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考核必须体现为建设和发展新农村事业,以及为了加快我国农村的转型与变迁选拔农村行政管理人才的初衷。

3.1大学生村官的选拔

在选拔大学生的过程中,首先明确其目的是为农村村级管理选拔行政干部,必须使应聘的大学生清楚,村官岗位设置不是政府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应急举措,同时就岗村官不应成为择业的过度跳板和再选择的镀金过程,它是奉献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职业选择。其次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必须体现出不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村级行政管理的人才需求特点。

3.1.1大学生村官选拔过程的政府主导

虽然大学生村官是村级需求,但是就现行的农村,特别是西部或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并不具备对外来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还必须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计划安排。政府承担大学生村官岗位的全部成本。

3.1.2大学生村官岗位需求的地方特色

由于我国农村发展的极不平衡,以及不同的农村具有不同的地域特点,因此在选拔大学生村官时,不能够进行一刀切式的计划安排。对于不同地区大学生村官的知识、技能要求进行深入的调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村官岗位的职责说明。这样就能够保证选拔到适合于当地村级管理需要的不同专业、不同技能的村级管理人才,也能够确保大学生村官就岗后具有其发挥优势的有效的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与前景。同时,也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3.1.3大学生村官选拔过程中的村民参与

大学生村官最终是与村民打交道,对农村的了解、与村民的融合是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基本前提。为了预防所选拔的大学生出现不适应农村、村民不接受情况、难以同村民融为一体的尴尬境地,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过程中,安排由村民参与的大学生村官面试环节,以使村民了解当代的大学生知识、技能和信仰品格,大学生了解农村和农民生活状况,双方进行深入、有效的勾通,确保在随后村官工作中的融合基础。

3.2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和业绩管理与考核

大学生村官,是具有我国特色的村级行政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尝试,大学生村官工作具有很强的探索性、适应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是一个不断地干中学的过程。因此,对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评价应形成融管理、培育与考核为一体的评价体系。

3.2.1制定明确的大学生村官业绩评价体系

大学生业绩评价体系应包括目标责任、岗位要求、发展通道,评价方式,以及奖励措施等完整的激励内容。使大学生村官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职业发展前景。同时,业绩评价体系要既能够保证大学生村官的个人发展和个人权益的保护,也要能够确保村官的工作促进农村的发展与建设,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转型与进步。

3.2.2业绩考核与培养提高相结合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评价过程,不应仅仅进行与升迁、奖励等激励相挂钩的单向结果考核过程。由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探索性,各级政府组织应从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干部知识技能化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他们更多的进行帮助,培养和促进其农村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业绩评价方式是一个目标沟通、形成共识、支持帮助、结果反馈、不断提高的循环进步过程。

3.2.3大学生村官考评过程中的村民意见表达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考评,必须更多地考虑村民的意见表达。大学生村官的去留、升迁、奖励等,都应以村民的意见作为主要依据。这样,既能够对大学生村官的业绩和作为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又能够促使大学生真正努力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新农村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总之,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不应是一种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临时举措。只有从新农村建设对知识型、技能型村级行政管理人才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村级行政管理人才的有效需求和充分供给为基础,开展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使用和考核评价工作,才能使大学生村官的安排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赵锦山,《论大学生村官权威的合法性》[J],天府新论,2008年第5期.

[2]李法霞,《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0期(中).

[3]李包庚等,《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J],青年探索,2007年第6期.

第4篇:大学生村官培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村官 出路

1、大学生“村官”的概念

大学生“村官”,是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目前学界对于大学生“村官”概念的界定还是比较一致,所不同的是对于大学生“村官”这一名词的名称写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大学生“村官”,另外一种为“大学生“村官””。而大学生“村官”的非官非农的身份困境本身就是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因此“村官”的身份应该加上引号而表示特定称谓。因此,很显然,大学生“村官”并不是公务员编制,也不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知识青年”。

2、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背景及意义

我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相适应符合的基本国情,主要是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缓解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两个角度来谈的。一方面,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引进高素质人才,改变农村长期以来人才流失的局面,为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基层政权建设注入新活力,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近些年来高校一直在进行大学生人数和专业的扩招,最新统计结果表明,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约70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3、大学生“村官”项目实施现状、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国内对大学生“村官”虽然有两种声音——“好得很”和“糟的很”。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在肯定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同时,提出了其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

3.1国家法律和政策角度

3.1.1法律依据不足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而由于大学生“村官”工作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很多细节方面都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范,使得大学生“村官”工作无法可依,甚至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我们都知道大学生“村官”既非属于公务员编制,也不属于农民。这种非官非农的身份尴尬问题,将会加大工作难度,难以发挥大学生“村官”的真正作用。在村委会中保证大学生村的行政编制地位,保护大学生“村官”的合法权益;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开辟绿色通道,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3.1.2大学生“村官”培训机制不完善

赵洋(2012)认为培训机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环境、教育培养、管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自身存在、社会联动等方面的问题,应该从完善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全方位教育培养制度和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合理化出口制度着手。刘璐璐认为当前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教育培训措施不力;二是职业素质的培养训练不到位。

3.1.4大学生“村官”选拔制度不完善

我国大学生“村官”选任制度不科学,出现了专业不对口等一系列问题。何新基认为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村官”选聘和任用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对称问题,主要表现为选任程序未充分考量农村多元化人才需求,村级组织作为利益相关主体地位缺失;选任程序报名条件太过简单,专业、户籍等有利区分要素尚未设置;考试内容涉农知识考核太少等等。

3.2大学生“村官”自身的角度

3.2.1动机不纯,功能角色定位不清晰

彭飞武认为大学生“村官”自身有一方面是在就业动机不纯上面。许多选派下来的大学生“村官”,并没有在思想上扎根于农村,仅仅因为就业压力无奈选择去农村当村官,只把当村官作为考研和考公务员的一个跳板。

3.2.2深入工作不够彻底和自身能力的欠缺

很多大学生“村官”,在进入村官工作后,明显表现出专业不对口、社会经验不足、与村民的交流衔接不到位等问题。侯典牧和张琳通过对七个大学生“村官”的专访,认为大学生“村官”不仅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还要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做事要稳重、耐心细致,同时需拥有农业知识、计算机操作能力、公文写作能力和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

4、大学生“村官”的未来出路

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结束两年聘任期后,主要有四条道路可以选择:续聘、创业、考公务员或到企业工作。尽管如此,该选择哪条道路仍一直困扰着那些即将期满流动的大学生“村官”。卢芳霞在基于浙江省绍兴市的调研中认为,政府层面为绍兴大学生“村官”预设的出路主要是鼓励扎根农村(社区)推荐进入公务员队伍或事业单位、扶持进行自主创业引导、另行自主择业和支持继续学习深造。而卢芳霞后来又提出综合考虑“大学生“村官”作用的重新定位、大学生“村官”具备的先天竞争优势及其在择业观念上的逐步转变”这三方面的因素基础上,农村专职社工是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新出路。

结论

综上所属,大学生“村官”项目已经受到了广大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研究视角的系统化,特别是在大学生“村官”产生的问题和对策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但是,我国现阶段大学生“村官”的研究在以大学生“村官”为主体的就业动机、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满意度评价调查研究涉及尚少,为在校的有想法加入到大学生“村官”队伍当中的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提供的意见也较少,有待进一步加强。(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鹏,综晓卫 有关大学生“村官”研究的文献综述[J] 华章2010(36)

第5篇:大学生村官培养范文

让大学生村官主动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拆迁建设等与新农村建设紧密关联的一线工作中,帮助他们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实现“角色转换”,促进成长成才。

创业孵化基地和大学生村官联手探索,逐步形成了“村官+农户+企业”、“村官+专家+基地”等多种创业形式,培育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创业项目。

常州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孵化基地成立后,短短半年多时间,先后有8人领办5个创业项目,40多名村官入驻创业孵化基地。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按照“引导不主导、服务不干预、扶持不包揽”的原则,引导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干事创业,并以成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孵化基地为基础,借政府之手,大力助推村官创业,打造“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村官培养成长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以“三个结合”搭建锻炼平台,全面提高大学生村官干事能力。结合大学生村官的个人专长,通过充分发挥村官的专业和特长,让他们参与党的农村政策宣传发动、农民致富信息和技术推广普及等工作,既锻炼了他们的自身能力,又展示新一代村官的风采;结合农村所需,通过镇村干部结对帮带大学生村官等形式,让大学生村官主动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拆迁建设等与新农村建设紧密关联的一线工作中,帮助他们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实现“角色转换”,促进成长成才;结合中心工作,大胆放手使用,有意识地给大学生村官压担子、搭台子,支持和鼓励他们参与镇村重大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信任和期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中去,不断熟悉农村工作、积累基层工作经验。

以“三大举措”实现创业引领,大力倡导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苏南地区村官创业,面临着创业门槛高,项目、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匮乏的窘境。为此,常州市引入“抱团创业”理念,以“三大举措”帮助村官化解创业难题。一是跟班学。把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依托市、辖市(区)和镇(街道)三级培训体系,积极开展各类创业培训,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帮助和指导。二是搭平台。创业孵化基地和大学生村官联手探索,逐步形成了“村官+农户+企业”、“村官+专家+基地”等多种创业形式,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培育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创业项目。三是带致富。在社会各界力量,尤其是政府部门、现代农业龙头企业、镇村规模以上企业等的帮扶下,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成效不断显现。截至目前,全市设立各级创业扶持资金500余万元、支持创业项目96个,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共吸纳资金3350多万元,提供各类就业岗位712个,帮助655户农户找到了致富项目。

第6篇:大学生村官培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6-0050-02

大学生村官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中央从党和国家长远战略需要出发,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改善基层党政干部来源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大学生村官创业既面临着机遇,也经受着考验。当前,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在创业富民实践中成长成才;如何帮助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健康、持续、科学发展;如何通过积极的扶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从而实现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提高大学生创业水平和新农村建设两方面的“双赢”效果,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长治市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成功经验

(一)联动帮扶,创优创业环境

在帮扶政策上,长治市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学生村官领办、合办、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引导大学生村官转变观念,为大学生村官通过创业富民推动农业现代化开辟了路径。同时,协调工商、地税等部门,采取减免优惠政策、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降低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门槛。

在帮扶资金上,按照人均一万元的标准,通过贷款担保、贴息、小额资金支持等多种形式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

在帮扶项目上,通过“捆绑式”、“承包制”服务,对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实行“三优先”,即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发展前景好、带动辐射作用强的项目优先扶持,同时,对“抱团创业”、团队创业也优先扶持。

(二)借船出海,整合创业资源

首先是引入YBC模式。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outh Business China,简称YBC)是为缺乏条件启动创业和发展企业的创业者提供“一对一”的导师辅导以及“无利息、无抵押、免担保”的资金支持。其次是争取扶贫支持。长治市13个县区中有五个贫困县,其中有两个国家级贫困县。目前,长治市武乡县、沁县、平顺县、壶关县的一百余名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参加扶贫培训,15个产业发展项目受到资金扶持,每个项目所在村获得30万元左右的扶持资金,这些支持对于贫困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是启动“向日葵行动计划”。长治市委组织部、长治市财政局、山西省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长治银行共同启动了 “向日葵行动计划”,创新金融支持方式,采取党委政府推荐项目和给予贴息、担保机构评定风险和进行担保、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和提供金融服务的全新合作模式,在岗大学生村官创办、合办的创业项目可以得到百万以下的银行贷款。

(三)加强培训,提升创业能力

首先是创新SIYB创业培训。旨在培训有创业意愿且创业遇到困境的小企业家,帮助他们顺利起步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结合长治市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特点,重点对创业优惠政策、创业与投资、创业风险评估、项目选择等方面进行专题辅导。其次是重视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科技、农经、团委、妇联等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了“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巾帼领头雁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等创业技能专项培训,确保每名大学生村官都能掌握一至两门创业实用技能。再次是加强实践基地培训和陪伴式培训。长治市在全市遴选了68个农业龙头企业和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大学生村官培训实践基地,同时提供陪伴式培训,推行“创业导师”制度,组建了五百余人的专家服务团,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进行政策咨询、现场指导、专题辅导等,及时有效解决大学生村官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二、长治市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村官创业扶持多,但效果不明显

部分大学生村官在项目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缺乏发展壮大的信心和能力,小富即安和“等靠要”等思想严重,也有的创业项目发展良好,规模不断壮大,可是在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帮助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作用不明显。

(二)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多,但质量不高

长治市目前已有一千二百余名大学生村官参与到创业实践中,但真正领办创业项目的仅有198人。在这198个创业项目中,公司2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46个、服务中心26个,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6个。从创办的项目的选择看,种植业102个、养殖业47个、加工业13个,分别占创业项目总数的52%、24%和6.6%,“种、养、加”项目占到全部创业项目的82.6%,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普遍规模不大、项目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小。

(三)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多,但工作受影响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目的是为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村务管理、基层组织建设、创业富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创业大学生村官不仅要履行工作职责,还要进行创业实践,在时间、精力的投入上远超不创业的大学生村官,有时处理不好工作和创业的关系,会导致本职工作和创业项目都受到影响。

三、完善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机制的对策分析

(一)在政府方面,建立健全扶持机制

首先,在组织架构上,构建科学合理的扶持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同r应设立一个综合性的专门扶持机构,采用政府主管、市场运作的方式,整合社会资源、汇集各方力量,目标是建立系统化、分层次、全方位的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体系。各县也可以成立分支机构,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进展情况,做好创业项目的评价考核、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等工作并定期报告项目发展运行情况。

其次,在具体措施上,采取扎实有效的扶持办法。一是积极学习借鉴目前国内、国际上走在前端的一些扶持方法和模式。结合长治市村官创业的实际,下一步需要将多种帮扶方式进行有机整合,使扶持模式科学化、系统化。二是建立项目信息库。大学生村官创业应该按照自身兴趣选项目;按照当地的文化背景、产业优势及现有市场选项目,因地制宜带动农村产业升级,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三是建立一支更加高效的导师队伍,充分发挥“导师辅导”的优势,从创业能力的养成、创业项目的筛选、创业资源的调配、营销渠道的培育、经营管理的规范等方面,为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提供指导和帮助。四是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扶持基金或资金。在资金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专项基金或资金,成立基金或资金管理委员会,制定具体的基金或资金管理办法,为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提供担保、贴息和奖励支持。

再次,在流动出路上,做好创业项目的接续工作。随着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的发展,势必会出现影响力较大、社会竞争力较强的创业项目,大学生村官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既完成好工作职责又发展好创业项目,再加上大学生村官考录公务员、考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后会出现无法继续经营的局面,因此为保证创业项目持续发展、保护政府和个人前期投入、必须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后创业项目的接续工作。“抱团创业”可以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在社会方面,营造全民创业氛围

社会各界应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积极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企业家可以给予他们创业经历、经验的帮助和辅导。社会团体和组织可以利用自己募集的人才、资金资源,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专业的、专项的支持。同时应加大对创业的宣传力度,一方面通过对村官创业典型的报道可以使社会各界更加了解这个群体,另一方面还可以鼓励和带动更多的社会青年走上创业之路,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农村的新变化、新气象。

(三)在高校方面,建立健全培养机制

首先应完善培养体系。在加强大学生文化、能力、素质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农村、农业、农民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创业理念的培养,开设创业方面相关选修课程,让有创业意愿和想法的大W生开拓思维、丰富知识、提高技能。转变大学生就业“城市化”倾向,帮助大学生了解基层,培养在农村基层干事创业的意识。其次开放高校资源。高校可以组成专家服务团,带领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进行实践和巡诊,大学生在服务过程中提高了创业技能,而大学生村官也得到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帮助,同时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也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阵地,是高校科研和实验的良好场所,对于高校科研成果市场化、产品化和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科技化、前沿化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在个人方面,提升创业技能和水平

大学生村官创业和普通社会青年创业不同,与普通农民群众创业也不同,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根本目标在创业富民和自我实现上,通过创业发展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增长个人才干,正确的创业观念才能使大学生村官在创业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同时不论是大学生村官创业,还是有序流动后再就业,都需要全面、丰富、专业的知识支撑。创业知识的汲取、创业能力的扩展、创业经验的积累,能使大学生村官成为做好各种工作的多面手,同时也为日后从事其他工作或有序流动后担任其他职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7篇:大学生村官培养范文

“冷”“热”不均、“温差”较大的村官现状

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村经过这么多年人力资源的单向输出而不输入,人才贫困已是事实,但这并不说明派下去的大学生村官就一定能真正派上用场,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呈现“三热”“三冷”的局面。

第一是上级热、下级冷。中央政府很热,要选派十万大学生村官下基层,各级县以上政府也层层加码,好不热闹。但你去问一问乡镇领导,不少人会大倒苦水,说编制要五年只减不增,目前还要大大缩减已有的乡镇干部,如何开展大学生村官安置工作?他们心里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其实是冷冷的,挺为难的。

第二是媒体热、家长冷。大学生村官是新生事物,所以要多多宣传,媒体对大学生村官往往重墨浓抹。而与此相对照的是,家长冷得出奇。许多家长,尤其是农村的家长,特别不愿意孩子当村官。因为孩子好不容易鱼跃龙门,通过考大学跳出了农村这个“穷炕”,现在学了几年又跑回农村来了,搞得许多家长在众乡友面前抬不起头。而城里的家长更不愿让孩子到农村当村官,因为农村那么穷,那么苦,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苗苗,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苦,现在大学毕业了,却要到农村吃苦去,城里的家长们哪能放心?

第三是村民热、村干部冷村民热,是村民认为比起原有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可能更有热情,也更愿意为村民做实事。村民与村干部在很多书情上处于对立的两端,不少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抱有新鲜的感觉,但村干部的压力就大了,可能会觉得这些大学生村官迟早会抢了他们的化置,所以不少当地村干部表面赞成,但内心却很是惧怕。

过去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似没咒不清楚,非官非民,角色很模糊大学生村官既不是民,又不是官,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位置。对村级管理没有监督权,也没有组织管理权工作岗位不明确,基层没有指派具体任务。大学生村官选聘结束后一般也没有多少实际的培训与指导,不少大学生村官被扔进“农村广阔的天地”,让他们自己去摸索。面对农村复杂的工作,不少人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感到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应对。

结合农村实际让大学生村官有恒温、有恒心

让农民满意,大学生村官也满意,其实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由于目前小少事情还处于探索阶段,各种制度不配套,导致许多下到农村的大学生村官成了闲置设备,都快成了闲人的代名词:除了部分被媒体热炒的明星大学生村官外,大部分的村官是不是真正地发挥上用场,如何让他们人尽其才,应该好好地总结与探讨,不能形式主义至上,使大学生村官计划最后成了出力不讨好的面子工程。

面对河南大学生村官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7%的村民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是走过场、形式主义,两成多的村民反映所在村的大学生村官很一般,挂闲职。考察目前已有大学生村官的村,很少真正让大学生担任一村的领导职务,多数只是让他们以助理身份“协助两委工作”。不可避免地,在某些农村地区,大学生村官就此成为“摆设”,成为当地“歧绩”工程的一部分,而不能真正为农业、农村、农民发挥应有的作用。

大学生村官对目前我国社会的积极意义毋庸多言,现实中的困境只能依靠发展的手段来逐步解决:结合我国国情化解村官难题,促进大学生村官合理流动,总体上来说就是要从“农民本位”角度,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让大学生能够真正在农村地区发挥实际效果,为农民群众服务,成为能够让农民满意的“村官”。具体来说,有三种解决途径:给培训,带项目,给资金。

首先是要加强上岗前培训与前期培训,使大学生村官更能满足农村地区发展的需要。目前对于大学生村官的一个突出批评就是所学知识与农村实际相脱离,未能完全满足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需求。这与我国大学教育重书本、轻实践,重城市、轻农村的现状息息相关,需要从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本身加以改进,在高校层面上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出更能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

2008年,河南农业大学创立了全国首个专门培养村官的“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在河南农业大学新学年的招生计划中,新开设的“农村发展与管理”成了最“吃香”的专业:计划招生60人,而上线人数达到931人。这个专业是为农村培养大学生“村官”而设,在全国尚无先例,受到学子们的追捧。相信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大学生将来走上村官岗位后,应该能更加适合农村的“气候”,进而发挥独特的作用。

其次,鼓励大学生村官为农村地区引进项目和资金,切实满足农民要求,带动村民致富。目前,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经济发展和收入提高,大学生村官如果能在这方面给村民带来收益,是最受他们欢迎,也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大学生本身的信息和资源优势,也使得他们在这方面最容易发挥作用。已有的实例显示,在农村地区干得好、待得久、受欢迎的大学生,大多是能够为当地带来项目,引导当地村民致富的人才。

通过引进项目带动农民致富,既能较好地满足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需求,帮助他们提高收入,又能使大学生村官有所为,在农村地区发挥价值,并获得农民认可,从而使他们能够真正“用得上”、“留得住”。

最后,仿照“留学生创业基金”模式,为大学生村官提供项目基金和相应政策支持。

第8篇:大学生村官培养范文

近日,陶庄镇村级团支部换届工作结束,14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参与换届竞选,其中,5名大学生“村官”当选村团支部书记,7名大学生“村官”当选支部委员,年轻的大学生“村官”们将肩负新的责任,进一步投身到农村基层工作中去。

“我们有知识、有抱负,投身农村基层建设的热情也很高,但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我们自身还存在需要不断锻炼提高的地方。对此,镇党委从学习、团队、服务、争先、自律5个方面入手,培养、提升我们的能力与素质。此次村级团支部换届的结果,也体现出我们经过锻炼后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该镇一位大学生“村官”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陶庄镇把培养大学生“村官”队伍成为有知识、有素质、有能力的农村建设新力量作为组织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积极组织全体大学生“村官”参加各类培训,要求所在村给予大学生文化宣传、档案建设、台账管理等具体工作安排以压担锻炼,安排其异岗挂职及定期组织交流等形式,增加大学生“村官”们的学习意识,着力提高其指导实践的能力。

针对大学生“村官”是一个全新团队这一特点,陶庄镇成立了全县第一个“村官”自管小组,以充分发挥其工作的主动性;在“创业服务年、创新推进年”活动中,自管小组向全体陶庄大学生“村官”们发出了《点燃梦想、干事创业》的倡议;对调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有激励作用的陶庄大学生“村官”精神口号进行征集,并不断总结宣传,以切实增强大学生“村官”们的集体意识,提高其凝心聚力的能力。

上街宣传法律、物价等知识,筹办“迎佳节,猜灯谜”闹元宵活动,植树、爱心义卖等特色活动的举行,文艺演出、抗震救灾募捐等社会活动的参与,使大学生“村官”的服务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提高了其农村工作的实践能力;全县首张“村官”手机报、“村官”简报等的创办,创新了该镇大学生“村官”交流的平台,使其增强了争先意识,提高了开拓创新的能力;而该镇在全县范围内首推的“村官”自律制度,以及经常性组织听取廉政教育课等方式方法,加强了大学生“村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切实增强了他们的自律意识,提高了其拒腐防变的能力。

第9篇:大学生村官培养范文

1三农服务

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知识、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优势,落实好农信“三农信息员”工作。协调各方面力量,积极为村里找项目、帮技术、跑资金,根据信息员在服务期间表现、村任职满两年后,本年度力争一批同志考录为正式员工。

2实践活动

争当“十大员”即: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先进文化的传播员”村级组织建设“推进员”远程教育“管理员”科学技术“推广员”服务群众的代办员”农村经济发展“示范员”致富信息“传递员”邻里纠纷“调解员”党情民意“报告员”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争当“十大员”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服务群众的技能本领,进一步密切与群众关系,坚定其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信心。

3远程教育

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个人专业特长,依托远程教育的网络优势。履行好远程教育管理员职责,做好远程教育登记簿和民主议政日登记簿的填写工作。

4宣传报道

要注重关于新农村建设理论的调查和研究,做好对外宣传报道工作。做好《县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简报》或《沃土》文章的征集工作。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工作过程中所闪现的亮点。定期撰写高质量的村情调查分析报告。

5学习培训

为其创造和搭建学习平台,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每季度组织大学生村官集中学习培训至少一次。

6政治培养

争取年内培养村党支部书记;任命一批同志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落实好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日常考察培养工作。根据工作需要。

7日常考核

奖勤罚懒的工作思路,按照便于操作。强化日常考核,进一步修订完善《乡大学生村官日常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