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村官概述范文

大学生村官概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村官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村官概述

第1篇:大学生村官概述范文

【摘 要】顺应社会的新变化,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已成为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在较好地把握人才需求状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院校社会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合理修订了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出课程群的合理构建及其建设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

【关键词】培养方案 需求状况 社会学专业 课程群 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014-02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与《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落实《湖北民族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按照湖北民族学院的总体部署,根据教务处和法学院的工作安排,全面推进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从2011年7月下旬开始对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为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基本依据,以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体系。

一 社会学本科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1.发展现状

根据社会发展和专业拓展的现实条件和需要,2004年9月,湖北民族学院迎来了第一届社会学专业新生。如今经过9年的积累与发展,社会学专业的设置符合时展的总体趋势,能适应信息社会对社会学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已发展成为一个基础条件较好、教学水平较高、办学实力较强、教学管理规范、专业特色鲜明、发展前景良好的本科专业。社会学专业在以后的发展中,要在积极探索专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以谋求社会学专业的较快发展。

2.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第一,就业状况。从整体上说,社会学专业毕业生近三年的就业状况比较好,其主要就业渠道有公务员、考研、村官、支教、企业等,平均就业率都在85%以上。如2012届社会学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6人,有30人找到工作,就业率达82%。

第二,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调研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感到不太乐观,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当问到“你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时,有46.60%的大学生认为“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有44.60%的大学生要求“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还有30.40%的大学生希望“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35.80%的大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

3.人才需求分析

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学发展的永久生命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及小康社会建设实践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根基。据有关资料预测,社会学专业人才在21世纪的中国将成为深受欢迎的人才,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有社会学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社会学专业人才潜在的巨大需求为社会学人才的培养带来新的机遇。

第一,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社会学在中国是个新兴专业、紧缺专业,就学科性质而言,其专业性似乎不

是特别强,没有特别对口的职业渠道,因而,其社会的认知度也还有待提高。但是,调研表明,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学学科的综合性等特征,知识涉及面比较广,就业的路子还是比较宽的。据统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国家公务员、编辑、教师、企业主管、秘书、销售人员、市场调研、政策评估与咨询、人力资源助理、市场信息员、村官等。

第二,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能力要求。秉承现代教育理念,以“德育为先、能力导向、提升素质”为原则,社会学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本科生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主要培养学生具有应用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和社会统计学知识综合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全面掌握社会学基础理论与调查研究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认识、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党政机关、科研、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社会团体胜任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社会管理与规划、社会工作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 调研与借鉴情况

1.基本情况概述

本次专业调研采取网上收集材料及走访相关院校社会学专业的主要就业单位等方式。从收集到的高校培养方案及调研资料分析来看,似乎也没有发现令人耳目一新的内容:或许在教学理念和课程内容上有所不同,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有不同,在专业知识面上有差别;也可能在学习氛围等方面有所差异,在学校提供的信息方面有差别,在学校整体环境的熏陶等方面有所不同。具体走访的学校有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电话咨询了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学校的培养方案和评论意见,网上收集了10余所学校的培养方案。同时,利用教师读博和开会交流的机会,收集到武汉大学、吉林大学、青岛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社会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师的意见。调研学校时,有意识地考虑学校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即东中西部高校及综合性大学的社会学专业。

2.其他学校的培养方案分析

国外高校社会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国内有很大的差异,不便比较,但是方案中体现的思路还是有一些启发意义,一些相关的论文分析对做好修订工作也大有帮助。下面主要以国内高校社会学专业为例来加以分析讨论。

第一,专业的学分数不完全一致(单位:分)。学分数较多的约180,如华中农业大学的173;学分中等的约155,如华东师范大学的160、中山大学的155,150的有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等;有的学校甚至都不到150,如武汉大学社会学的学分只有140。多数高校的学分在150左右。

第二,课程设置的组合方式形式多样,但实质基本相近。即使课程名称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可以划分为公共(含通识)基础课、专业课(含选修课)、特色课及实践环节。

三 社会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1.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结合民族地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适度扩大规模、着力提升内涵”的原则,按照“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实践、注重创新、突出应用、分类培养”的基本思路,着力制订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2.专业培养目标及依据

第一,培养目标。社会学本科专业要“立足湖北,着眼民族地区,辐射全国”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及知识,具备较扎实的社会学理论知识与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等技能,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管理部门以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和机构从事社会调查研究、社会保障、政策研究、行政管理、社区发展规划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又可在企业或媒体行业从事市场调查与分析、社会调查、公共关系等工作;又可通过攻读社会学及其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或到教育部门从事科研、管理与教学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第二,基本依据。(1)社会学专业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根据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以学校的《指导意见》为基础,其实现路径表现为设置“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与个性模块课”。(2)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结构。以国家对合格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为基础,通过专业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3)大学生素质结构的要求。通过培育,使社会学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与身体素质等,促使其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课程结构

第一,课程设置模块化。课程设置以课程群为逻辑主线,按课程模块的方式进行构建,其基本思路是:通识通修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与个性课程模块四大类来设计。

第二,课程的基本结构。(1)通识必修课以学校的基本安排为准,其课程模块主要由道德修养课程、英语课程、计算机课程与体育课程等构成。(2)学科基础课以专业能力训练为基础,主要由社会学概论、逻辑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与社会统计学等课程构成。(3)专业核心课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主要由国外社会学理论、社会调查实践与社会心理学等课程构成。(4)个性模块课程主要由方向课与能力提高课程构成。

第2篇:大学生村官概述范文

2.浅论我国的善意取得制度热孜古丽·艾衣沙

3.宽严相济语境下的刑事和解曹锋

4.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机制研究林莉

5.当代中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研究耿娜

6.探析我国刑法借鉴严格责任犯罪的法律空间马岩

7.关于古典自由心证制度之评析张婧雯

8.公用事业的行政规制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余娟

9.浅论我国表见制度的完善徐金亮

10.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反思刘昭华

11.浅谈检察机关的监督权王峰

12.客运挂靠车辆司机劳动关系的确定熊春莲

13.论减损规则与过失相抵的关系雷芸

14.案件实体监督的难点与途径吴晓栋,张兰锋,黄心灵

15.交通肇事后积极施救但由他人顶罪是否构成逃逸李志民,袁莉

16.浅谈职务犯罪的有效讯问倪林炜

17.聚众斗殴罪主体若干争议问题探究秦爱榕

18.受贿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奚伯荣

19.利用影响力主体刍议龚海华

20.网络舆论下的司法公正廉洁及两个悖论的提出付继博

21.公正廉洁司法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杨圆圆

22.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免刑判决率高的原因及对策张鸿俊,徐栋荣

23.检察机关执行监督争议吴迪

24.简论激情犯理论在刑事责任认定中的作用——从一起案例谈起张晗

25.法院与当事人在民事案件取证上的关系向光华

26.浅析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民事责任刘盈梅

27.连锁性教唆犯未遂状态刍议——以大塚仁教唆犯精细化分类为考察对象张志启

28.浅论"准五服以治罪"易丽

29.发挥案管部门作用力促司法公正廉洁黄心灵

30.检察机关处理非涉检案件柔性监督工作办法初探于(韦华),谷荣

31.试论检察机关办案的三个效果的评价标准舒隽英

32.对当前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思考——以江苏省为例曹琳

33.生物物证与案件现场探微丁宁

34.浅析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问题胡春媛

35.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法律保护孙野

36.关于醉酒驾驶的成因与解决探讨向河铭

37.该由谁为死亡无名流浪权索赔?叶优子

38.浅析城市化进程对耕地保护的影响牛牧

39.建筑企业人才资源开发途径探析郑文开

40.海南乡镇政府形象现状调查报告徐艳晴

41.新时期年轻干部提高群众工作本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孙铁民

42.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网络舆论周娟HtTp://

43.贵州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周承群

44.马克思的哲学原理思想研究叶念

45.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为例甘乐平,陆元兵,陈科,张友良

46.处理好关于农村土地的问题——以山东省莱芜市为例王俊强,王永

47.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制度伦理建设裴莉

48.法律秩序与市场秩序下的交易——读《美国史上的市场与法律——各利益间的不同交易方式》胡茵

49.浅议胡雪岩"人本位"的经营哲学陈颖燕

50.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试述农民利益保护李月明

51.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分析谢道波

52.概述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罗玮

53.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年成才教育张丹,张博

54.关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深层思考郭瑶

55.如何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对在校课程的满意度——对我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周蓉

56.论心理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安春荣,李忠华

57.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校教育改革李尊实,王莹,梁明艳

58.浅谈新时期高校院系学生工作的发展吴成霞,徐芬,高杨

59.多媒休与中职英语教学徐麦姣

60.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蔡芳

61.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范倩

62.改革开放后我国留学政策的发展及思考任少飞

63.切实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浅析高职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孙志林

64.试析公司合同理论适用王海燕

65.论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构成要件吴燕

66.论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对第三人的效力张洋

67.论经济法程序与公益诉讼陈巍

68.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法律问题及对策分析韩光红,喻剑

69.浅析商标的国际保护马斌

70.集资诈骗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特点及原因分析江烨,李国平

71.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发展的重点程少卿

72.劳动合同试用期制度探析刘星

73.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姜雯雯

74.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证明文件冲突的效力分析曹荣川

75.网络经济下的垄断与政府的管制政策刘文斌

76.区域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蒋文静,韩新明

77.江西省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何松

78.桂林产业发展的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严艳荣,赵相忠,张宁波,曾小刚

79.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分析及政策建议张金星,李瑞临

80.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李剑春,刘烈辉,吴群

81.浅谈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李春艳,陶建辉,李帅帅

82.浅析我国西南地区某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李晓薇,王继鸿

83.后TRIPs时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冲突与博弈张晶晶

84.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发展历程的研究综述和评析龚健,唐长久

85.效率工资假说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鞠岩,宋传海

86.财政支农对中部六省农村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段东生,庄作江

87.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集团公司财务控制体系优化策略探讨莫许慧

88.全面收益观下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用探讨陈琴,王宜刚

89.略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杜薇

90.应收账款风险的规避机制研究田凤欢

91.黔中经济区开发中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支持郎贵飞

92.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浅析李明宋

93.浅析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常见误区及改进策略汪燕

94.会计内控到企业内控的发展历程李岩

95.我国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现状的分析曹镇洁,林秀云,章彪

96.浅谈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熊伟

97.市场环境与公允价值的运用刘鸣孝

98.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苏禹

99.物业税:前途光明道路坎坷朱江艳

100.小议会计核算谨慎原则李岩

101.基于PDCA循环的生产车间绩效管理研究叶中俊,张强

102.浅谈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公共交通企业绩效管理郑继媛

103.电子政务的复杂性研究进展杨咏梅,李云雁

104.企业物资管理问题探讨李明星

第3篇:大学生村官概述范文

关键词 乡村 文化信息资源 共享工程

中图分类号:G258.22 文献标识码:A

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于2002年正式启动,在数字资源、技术平台以及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成果斐然。乡村文化共享工程在现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文化信息资源不断丰富、来源更加广阔;服务点增多,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体系逐步建成;各乡村把建立具有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地方特色资源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成果斐然;将文化共享工程与乡村党员干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结合起来,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乡村文化服务网络在设施建设、服务水平以及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样化的现代技术手段与通讯设备提高资源的传输效率与使用率,互联网、有线电视、卫星等方式实现文化共享工程资源稳定快捷传输。

1乡村文化信息资源分类

(1)根据文化信息的来源划分:传统文化信息资源,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信息资源与物质文化信息资源;社会主义文化系统资源,是文化观在中国的实现,是指导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

(2)根据文化信息生产部门划分:党政机关文化活动产生的文化信息资源,党政机关是文化活动管理的主要机构,在文化活动管理中产生大量的文化信息资源;公共文化公益机构文化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图书馆、文化馆以及博物馆与科研机构等为村民免费提供的信息资源;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机构提供的资源,以及公共文化产品开发企业的信息资源。

(3)从文化信息内容划分:科技类文化信息资源;文娱类文化信息资源;教育类文化信息资源;经济类文化信息资源;政治类文化信息资源以及卫生类文化信息资源。

2乡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现状

(1)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一致,经费投入不足。各级政府部门财政压力沉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费得不到保障,导致管理人员编制与经费问题无法落实,设备引入、维护经费问题得不到解决。

(2)信息资源利用率低。虽然文化共享工程可以为乡村居民提供大量的文化信息资源,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以及地域差异,基层站点宣传力度不足,基础设施设备利用率不高,百姓对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了解程度有限;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信息鸿沟的影响,乡村居民获取信息有一定的障碍。

(3)政府政策支持不够与技术服务不足。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需要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虽然工程开始之初政府已经颁布了相关政策,但并没有形成完善的配套支持政策,经费与技术支持力度薄弱,相关政策难以切实执行。

(4)文化管理体制不合理,乡村居民参与热情不高。政府在文化工程建设中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缺乏竞争机制,乡村文化机构设置不规范。文化生活的参与积极性与参与者的文化素质有很大关系,由于乡村居民文化素质有限,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匮乏。

3乡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实践性

3.1建立经费与人才保障机制

政府需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经费纳入预算,确保乡村人均文化服务经费均衡;吸收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文化事业建设,通过资金社会化实现工程的可持续运转;加强文化部门、财政等对工程建设资金的监督,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建设由乡镇文化专干、大学生村官以及学校教师组成的文化工作队伍,为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帮助与指导;通过信息化技术对乡村服务点工作人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考核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积极性;发动民间艺人传承民族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3.2建立文化服务管理体系

从文化共享工程项目开始建设到运行过程中系统的维护,都应制定量化管理体系,通过分析项目进程中的知识、经验教训,进一步优化项目管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工程项目,需要进行综合性管理。充分运用软硬件设施与资源,借助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企事业单位等的数字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共建体系,在政府、社会的共同参与下,形成职责明确、服务规范、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管理体系。

3.3开发建设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工程项目的核心,须在数量与质量上有保障,同时需要加强网络建设。数字资源在内容上要雅俗共赏,面向乡村普通百姓,增加农业科技知识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内容,使其具有实用性与大众性。同时要具有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关注少数民族与少年儿童的需求。解决数字资源版权问题,鼓励作品权利人授权文化共享工程使用作品,通过募捐、合作、优惠采购以及购买等方式实现数字资源版权自主化。

3.4建立健全监督评估体系

树立以人为本的绩效评估理念,强化公众对政府文化行政的监督责任,促进政府绩效的提高,使公众意识到自身享有文化服务的权利,也有维护文化服务提供秩序的义务;绩效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评估实施、评估分析以及评估反馈四个阶段,借助这一过程促进政府组织文化服务的绩效;根据工程的实践情况对文化体系建设不断修订改进,确定绩效考核的内容与范围,形成正确导向与有效激励;根据公众反馈进行改进;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纳入到政府政绩考核体系,推动工程项目良性发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

4结语

乡村文化信息资源分类复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成果斐然但仍有不足,需要在经费与人才保障机制、文化服务管理体系、监督评估体系等方面加强建设力度,同时做好数字资源的开发建设,为乡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单肖娟.基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中的问题与思考[J].艺术百家,2012(S1).

第4篇:大学生村官概述范文

关键词:农村会计;职业化;农村经济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农村的整体建设全面推进,村容村貌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农村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促使农村会计也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是完善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途径,能够有助于推动农村能够早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的概述

推进农村会计职业化是做好农村经济工作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具体的讲,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的目标和意义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的目标

会计职业化的提倡,是希望财务人员具有高尚的敬业精神,尊重所从事的职业,在社会中努力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会计工作更加标准、规范,使一切会计工作恰当合理的进行。

新农村的会计职业化建设要以公开、平等的原则,制定严格的工作人员聘任制度,改革会计管理制度,用心打造一个思想觉悟高、工作水平强的专业会计队伍。因此,农村会计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精简会计人员数量,合理配置会计工作结构,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公开农村会计选拔流程,提供公平竞争机会。

(二)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搞好农村会计管理能够使农村建设的大局稳定,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建立良好的党群关系。

首先,保障农民的民,凸显农民主人翁的身份。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有效的改善了农村会计管理的落后水平,农民们具备了监督职能,这是对我国基层群众民利需求的贯彻执行,让农村经济发展更加透明化,使农民的民利得到了保障。在会计职业化发展过程中,农民的自主意识和民主参政意识不断加强,更多的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保护农村集体经济,对集体资产进行合理调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构成是由土地资产和其他集体资金组成,在现阶段,农村存在许多领导的现象,许多村干部擅自将农田改建成工厂,私吞了政府粮食补偿金,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给建立良好的党群关系制造了障碍。新农村建设中,推动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能够对农村会计管理展开全面的控制和调整,树立党和政府在农民心中的信誉度,促进农村经济得到良好的发展,顺利实现国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最后,为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和漏洞,从农村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到会计监督机制的建立,再到会计专业人员的上岗制度都存在不合理的负面现状。只有贯彻落实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才可以对农村经济进行统筹规划,提高农村计工作水平,保证农民的基本利益不受到侵害,让每一分钱都不被浪费,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的现状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走上了新的轨道,收到了初期显著的成效,农民生活比之前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应当也看到,发展必然会遇到麻烦和问题,为了能够顺利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正视问题现状。

(一)农村会计工作基础不够厚实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会计工作的范围逐渐扩大,农村的财政经费使用愈加多样化,由于农村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达不到发展的水平,导致农村会计工作滞后。再加上,常年来农村经济上的亏空,使得经费非常紧张,会计管理的基础工作特别薄弱。近年来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村干部开始带领农民修路。修路费用有时没有得到政府的批准,村干部为了眼前地经济利益举债开路,农村会计人员在村干部的授意下,任意挪用财政拨款,克扣农村的粮食补助等等,这些直接导致农村会计管理的混乱局面。没有一个安稳、有序的会计管理环境,农村财务工作开展也不会顺利,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二)农村会计公开制度不够透明

我国农村会计管理制度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在每一年的第一个月公开财政计划,一年之中,要按月或是按季度将村政府的近期财政收入和支出公开,到了一年的年终,要将全年的收入支出作出书面的报告并且公开。此外,还应当组建村民建立财政监督小组,定期对村政府财政工作监督检查,农村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紧密配合。但是,如今的大多数农村并没有严格执行这个规定。规定颁布之初,各个村政府积极响应和执行,时间长了,村干部和会计工作人员开始消极对待,财务公开工作不到位,更有甚者,村子里的财务公开栏中的内容一年之中从未变过,年初是什么样年底还是什么样。农村会计公开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内容不真实,不透明,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三)农村会计工作队伍不够专业

新农村建设的推行发展,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多样化,农村会计接触到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可是农村干部和会计工作人员却没有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在农村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比一般的农民有点知识学历,但是有太多也没有受到过专门的学习。他们在会计专业知识方面非常欠缺,没有系统的管理意识,会计管理的方式方法也十分落后,农村会计工作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主要表现在,第一,会计工作人员对国家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未能全面掌握和执行,唯领导的命令是从,使得农村会计所记录的信息内容不真实,违反了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也严重影响了经济活动的核算准确度。第二,会计工作人员整体文化素质太低。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会计培训,在处理难度大的会计问题时缺少办事经验,而且他们缺乏公正的态度,更多的时候以领导的安排为主。面对会计工作行为出现的问题和漏洞不能坚持原则的指出和上报,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不能廉洁自律,很容易走上违法的道路,使集体和国家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农村会计工作缺乏监管制度

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农村会计管理工作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上一级的财政监管部门对农村财务的监督懈怠,没有严格执行国家财务监管制度,导致农村会计工作的监管形同虚设。农村会计管理的内控制度不健全,资金流向不明确。尽管一些农村逐步实施了村账镇管的财务管理模式,但是实施中发展作用并不是很大。农村的资金使用没有计划,没有预算,不能对全村的一年资金使用情况有一个计划,不知道收入多少,也不知道支出多少,到最后成了一笔糊涂账。长此以往,常年的资金亏空,给农村集体经济的长久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滞后,无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此外,很多农村政府部门不能按要求设立会计岗位,不能遵守收支管理的各项要求,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很普遍,@些都是对农村会计监管制度的对抗,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损害农民的利益。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的策略

新农村的经济建设离不开农村会计职业化的支持,需要从经济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为农村会计现代化与职业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会计职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强大的农村经济是发展一切事项的基础,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必须有一个乐观的经济环境。

首先,农村会计职业化要大力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农村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吸引外部人才和资金的流入,建立农村自己的产品生产体系。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抓住优势的本地产业,开创独特的农村产品和行业。同时,还要创新农村产业的组织形式,拓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

其次,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在农村,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关系着农民的生存。近年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土地很大一部分被搁置,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牵制。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需要强大的经济作依托,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合理开发配置土地资源。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合理合法的整改方案,保障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推动农村使用土地市场化发展,减少土地用于工业用地的限制,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率。

最后,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发展经济一定不能盲目,看着别人经济发展的好就效仿,有时会适得其反。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多的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政府应当结合农村当地的自身条件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积极吸引外资,开发本地资源,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给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二)严格遵守农村会计管理制度和监管制度

农村会计职业化需要在严格的会计制度的环境下成长发展,这样才可以有效的纠正农村会计工作中的错误,发挥出监管部门的作用。

一方面,重建农村会计管理制度。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制度要高于领导权利,不能随意的改变,并且一定要严格的落实执行。重建农村会计管理制度,根据会计法则制定管理规定,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一定要求真务实,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对制度的建设可以创新调整,使其完全的适合农村会计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做好农村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在村政府建立内部审计小组,对农村会计工作做出实时的审计,对有问题的账务一定要严查到底,绝不姑息。这样一来就可以约束一些村干部的腐败行为,使农村财务工作公开透明,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保障农村会计工作有序的进行。

(三)加强农村会计人员的管理

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的主体是会计工作者,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是职业化发展的关键,因此一定要注重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

首先,扩大招收渠道,广纳优秀的会计人才。农村的生活条件不比城市,很多有学识有才能的人都不愿来到农村工作,这使得很多人才外流。村政府要加大对人力方面的投资,给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施展自己的平台。近年来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多,村政府可以招收一些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吸引他们参与到农村会计的发展中。

其次,提高农村会计工作人员的待遇。想要发展就要留住人才,提高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待遇,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要加大财政拨款,增加农村会计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不能拖欠他们的工资,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此外,除了薪资的保障,村政府还应当给会计人员提供医疗养老保险,给他们一个强有力的保证。

最后,组织农村会计工作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村政府应当定期举办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对更新的会计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深入研究,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开展职业道德讲学课,认真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严格遵守,做一个自律的有高素质的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也是一条必走之路。为了早日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要不断的增加信心,看到会计职业化发展的优势和意义,面对复杂问题时,坚定信念,坚决攻克。努力发展农村会计职业化道路,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从而提升农村的整体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学萍.新农村建设下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分析[J].中国市场,2015(35).

[2]兰秀芬.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会计事务的创新发展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