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文言文的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儿童为何要读文言文?我想其中的原因至少有三:1.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世代传承的主要载体。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炎黄子孙必须继承的无与伦比的瑰宝。因此,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了解文言文,并且力求读懂文言文。2.学习文言文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文言文语言简练,内涵丰富,许多文言名句格言特别是一些常用的成语,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不仅可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改善和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3.学古文可以丰富人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让人明白许多深刻的哲理和基本的为人处世的礼仪,还能了解许多历史人物、史实、风俗、典故等文化知识。多读古诗文,就容易“知书达理”,其言谈举止就会显得温文尔雅。怎样指导现代儿童阅读文言文呢?首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教学文言文,首先就是让学生读,一遍又一遍地读,一直要读到滚瓜烂熟。
这样一遍一遍机械地读,会抑制学生的兴趣,当然不能机械照搬。但我们必须懂得多读、反复读,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教学中,教师对“读”的指导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先是读正确,即帮助学生读准古文中难读字、生僻字的字音,扫除朗读的障碍;再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自主朗读,把文章读连贯读通顺,通过反复朗读,“感悟”文章的大意,把文章读成一个整体。其次,指导学生理解。古时候一些开明的塾师其实也反对儿童死记硬背,在蒙童熟读文章以后也重视逐词逐句串讲文意,称作“开讲”。塾师串讲的目的在于使蒙童理解和把握文意,并不在乎提高蒙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其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解灌输为主。现代语文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提倡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教学。根据我的总结,小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方法主要有三:一是对照课文中的注释理解文意。现在课文中编写的文言课文或供少年儿童阅读的文言读本一般都附有注释,充分利用好这些注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大部分难理解的词和句子(现在有些教材或课外读本中的文言文还给出了白话文大意,这样当然可以降低文言文阅读的障碍,但是这样的方式对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否有利,还值得研究)。二是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并“猜”出不理解的词与句子的意思,这是许多教师教学文言文时最常用的方法———猜读。所谓猜读,就是让孩子们联系前后文,猜一猜文中的词或句子是什么意思。与现代白话文不同,文言文中的用词大多为单音节词,而且古今字义也有不小的变化,但现代汉语毕竟是在文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词语中的许多双音节的语词与文言单音节的语词有着内在联系,学生联系具体的语境做一番深入思考,常常可以“猜”出大部分词语的意思,这种能力可以为学生今后阅读文言文奠定扎实的基础。三是不求甚解,其实这也是一种读文言文的非常实用的方法。现在不少教师教学文言诗文追求字字落实,在讲解字义句义上花费大量时间,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可嘉,却不一定值得肯定,因为花费的时间与收获不成比例。其实成年人阅读文言文,包括阅读文白相间的古白话文小说,也不是字字落实,句句解义。读不懂的地方怎么办?很简单,跳过去,说不定读到后面,突然就明白前面词句的意思了;即使全部读完还不懂也没啥关系,因为个别词句不理解并不影响对全篇(文)的理解。其实,我国古代典籍中解释不通或不能解释的词句大量存在,有些词句的解释专家们也众说纷纭、争论不断。比如,“易经”之“易”,一说为“简易”之义,另一说为“变易”之义。不同的解释,并不会动摇其经典的地位。
于丹解读《论语》之所以会受到部分专家的批评,就是因为对一些语段各家有不同的解读。陶渊明提倡“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效率,教师也可以少费许多口舌,从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的朗读背诵上。再次,指导学生熟练背诵。我听过不少教师讲解文言文课文,对文言文教学理解比较深刻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前一般都设计有背诵环节,遗憾的是,往往由于没有时间匆匆而过,显得浮光掠影,远没有达到人人都能背诵的程度。古人读书必定是先能背诵,再讲意思,将背诵视作儿童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务。他们认为,儿童开始读文言文,对读的书可以不完全懂,但是读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贯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体的懂”,关键就在于熟练背诵,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现代人学习文言文注重理解,但忽视了背诵,对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形成以及今后阅读理解文言文,都是不利的。如果只是追求文章内容的理解,以便使文中故事走进学生的心里,达到思想道德教化的目的,那么学白话文课文效果会更好。读文言文的价值更在于熟悉文言文这种古代书面语言表达形式,在于培养文言文的语感。从这一目标出发,那么小学文言文教学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解读可大大压缩,多一些时间让学生背诵,最好能做到人人都能熟练地背诵。熟读成诵,是古代蒙童学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是否也应该成为现代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我认为,评价一堂文言文教学课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这堂课给学生留下什么痕迹,具体说就是对学生今后阅读这一类作品是否能产生迁移。前几年浙江一位教师上的《猴王出世》引起很大的争议,这堂课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欣赏古典小说的语言”这样一种阅读的方法,教学目标和意图非常明确。但是,我认为这一目标设计,过高估计了小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小学生读原版的古典名著,最大的困难是语言障碍,不少学生因为语言理解比较费劲就不读了,这样就始终不能走进经典。对大多数还没有接触或者刚刚开始接触古典名著的小学生而言,教一点如何“读懂”的方法策略似乎更有必要,因为流畅地阅读是基础,阅读时没有或少有语言理解的障碍,学生才可能喜欢去阅读。至于文言文的阅读欣赏,应该是在大量文言文阅读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有这样一句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舞千剑而后识器。”文言语言欣赏必须以大量的文言文作品阅读以及相当的文学素养和认知水平为前提条件。因而,对文言作品的语言欣赏应是高中语文甚至是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我国传统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也是“止能讲其大义。若欲博综精研,可俟入大学堂后为之”(《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当下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教学的要求,也只是“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而不要求对作品语言进行研读分析。如果以为学生通过一堂课欣赏了这样几个句子,以后就会这样去阅读古典文学作品,那就过于天真了。即使是作为成年人的语文教师,通过这样一堂课的训练,也未必就能独立欣赏文言作品的语言。
作者:吴忠豪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简单来说,文言文指中国古代人民所使用的语言符号,与现代的白话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主要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上古汉语书籍以及后历代作家所模仿的古书文献中所使用的语言,字句简练却意义深远,是对古代人民语言的高度概括,蕴含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素质教育实行之后,尤为重视了文言文在小学高年级课程中的渗透与应用,其中《杨氏之子》和《两小儿辩日》已被选入小学五年级课本之中作为教学素材,可见文言文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作用。
一、关于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如今,随着对文言文关注与文言文教学的应用,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不仅为了增长小学生的文言基本知识,更是为他们步入初中学习打好文言基础,但是想法做事比实践更具完美性。在小学文言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还处于较为幼稚阶段,对于拗口、难懂的文言文提不起兴趣,甚至根本没有学习的欲望,常常是过分强调背诵而忽视文章理解,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小学语文老师个人教学方法不当,仍是以督导者的视角看待学生,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死板,对于学习能力尚浅的小学生来说真是难以有效进行教学。除此之外,小学课本选材的文言文数量较少,致使无法营造给学生浓郁的文言氛围,造成文言文学习难的情况。
二、关于小学高年级尝试进行文言文教学的具体实践
既然存在以上几种阻碍文言文教学的因素,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文言文的困难呢?比这个人经过对此问题的分析和总结,觉得可以从以下几项具体实践内容进行小学高年级的文言文教学:
(一)教材方面。观察现今实行的各种小学教材版本,发现选入小学教材的篇目主要是以白话阅读和汉字识别为主,加之少量的古诗词背诵,所占比率最少的应当属于文言文选材篇目,在此情况下,教师应该建议学校或者所在地区教育部门,加大对文言文素材的选取比例,把解决不了的问题逐级上报,直至教育部切实解决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所占比例小的问题,彻底解决教材对教学的影响问题。
(二)教师方面。如今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学生古文教学的问题上只注重背诵,缺乏教导学生对古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哪怕有些老师即使注重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也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无疾而终。对此,教师应该切实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将枯燥乏味的文言知识生动展现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真正为实现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高效率打好基础。
(三)教学方面。关于小学高年级文言文的教学实践问题,也是本文的重点叙述部分,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实行教学,力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于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问题,主要可以通过图画激趣、情境激趣这两种手法,均可以达到显著效果。图画激趣,即通过文本插图激发学生兴趣,就拿《两小儿辩日》这一短片文言文来说,在课本上必然匹配有一幅生动的插画解释文章,或者老师可以将这篇文章的辩解流程用漫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促进小学生理解。情境激趣,则指老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整合,为学生首先创设出接近现实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角色,为文言文的教学做好铺垫。
2、注重诵读思考结合。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读”的方式对于文意的理解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运用于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则就需要老师能够监督学生不断地读书,而且还要熟读成诵,并与脑中所思完美结合,从而真正达到对古文深意的理解。因此,老师应该在文言文教学开始之前给学生留够充实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能够自主的检查文章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在随后的课堂教授中可适当提问一两位学生在课堂上现场阅读,究其错误、夸其长处,鼓励学生先行思考文章大意,注重学生诵读与思考的完美结合。
3、强调思维能力开发。笔者个人对古典文献的内容和意义有所归纳,发现古代学者所著文章不注重表意而在于明理,每一个文言小故事背后都潜藏着巨大的深意,值得现今的我们细细体味与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仅限于告知学生文章的基本表意,而是应该注重对文章深意的挖掘,让学生切实体会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感性的认知转化到理性的思考,这才是文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老师还要将这种思考文言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做到授之以渔,便于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满足以后学习需要。
4、善于积累所学内容。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应该持有一种不断思考的态度,希望挖掘到更为深层的东西并不断付出努力,所以在熟读、理解与体味的基础上还应该注意积累经典,真正学习到文言的精髓和内涵。文言文相较于白话文来说,语言更加凝练,韵律更加规整,不但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抑扬顿挫、平仄起伏十分鲜明,具有一定的音韵之美,如果监督学生长期诵读文言素材,对于学生的语感、词汇都有一定的帮助,有心的学生还会积累一部分好词好句,用于基本的写作中,达到双赢的效果。
5、拓展文言学习领域。新课改的内容有强调课堂教学资源需要与课外学习资源良好结合,展现出课外教学资源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应该严格遵循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在课本内容的基础教授范围中添加一些课外教学内容,丰盈课本内容,使得课内课外的信息内容可以相互补充、互为结合,更好的为课堂所服务。同时,老师在课前语系或者课后总结,还应该告知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整合所学内容素材,最大限度的开发到足够丰富的课堂资源,为课程教学做好充实的准备。
三、结束语
总之,文言文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程中开展是一项极好的开发内容,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而且还遵循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时展的脚步,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的教学手段,需要我么大家的开发与维护。
参考文献:
[1]罗建霞.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J].才智.2011(06)
[2]杨红梅.小学文言文教学要注重情感教育[J].教育. 2010(07)
[3]邱静君.小学文言文教学激趣方法的探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1)
富习作源泉,让学生敢写;还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习作的技巧;让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面对新教材,具体到作文教学,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大多数教师
茫然不知所措。大部分学生对习作望而生畏,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学生社会实践生活不够丰富,又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因而没话可写;二是没有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写作知识及方法;三是阅读量严重不
足,语言积累匮乏,对写作犹如无米之炊,写不出东西。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采用恰当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适应新形势下的作文学习呢?
一、激发作文兴趣,丰富习作源泉,让学生敢写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剂。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习作离不开生
活。生活永远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包括自然现象、社会人情等等。如,在写状物类作文时,可以让学生提前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也可以让学生将描写的东西带到课堂上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序地观察,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心中充盈着一种要表达的欲望。其次,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
文。不同水平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评价,实行分层教学和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每次在讲评习作时,喜欢将优秀的习作朗读给学生们听,边读边把写得好的地方给孩子们点出来,孩子们听得津
津有味,而小作者更是激动无比。再次,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我们要定期开展习作竞赛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学生好胜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
我每学期举行三次作文竞赛,每一次比赛都要选出优秀习作在全班展示,学生们都强烈希望自己的习作能在习作天地展出。
二、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在学生的作文中,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作文没有新意,内容空洞。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意思是说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美,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
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文章来。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第一,上好每一节语文课。语文教材上每篇课文都是很好的范作,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作者是如何谋篇
布局和组织材料的。第二,教会学生认真审题,搞清本篇习作的范围和写作重点。如,教学《一件难忘的事》一课时,我没有急着让学生先动笔,而是引导学生回忆往事,找出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打
好腹稿,全班交流,这时学生已经对要写什么和怎么写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再次提示,这个过程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让学生二次习作,将感动的地方更加详细地叙述出来,这样的习作才会深深地
打动读者。第三,引导学生拟定写作提纲。腹稿已有,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这就需要学生将写作的构思过程清晰地写下来,认真分析哪些地方可以调整,哪些地方需要详写,哪些地方需要略写。
这样,在写作时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三、从读到写,培养学生习作的技巧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学习,读中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架起阅读与习作的桥梁。阅读分两方面,一是阅读无字之书,也就是参与到生活中去,广阔的社会生活才是写作
的源泉,这也是第一手的学习和写作材料;二是大量阅读书籍,从别人已经获得的生活经验中去体会生活的真谛,这也就是学生获得写作的第二手材料。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从这两方面中积
累写作的丰富材料,尤其是扩大阅读量,因为学生的生活圈子较小,能获得的一手经验毕竟有限。教师要引导学生大面积地阅读书籍,尤其是要扩大课外书籍的阅读,让学生主动阅读图书、报刊和杂志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不能脱离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要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健康的书籍。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
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这些材料融会贯通,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读书沙龙或美文推荐主题活动,让学生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或以讲故
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口才;或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积累素材,培养学生积极动笔的习惯
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否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都无从谈起。所以学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所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的结果。“不动
笔墨不看书”是阅读的好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慢慢地养成这样的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随时将阅读到的优美文章、片段或者句子抄写或者摘录下来。摘录的过程是一
个熟悉、记忆的过程,摘记的意义在于储存备用。这样,时间久了优美的曲子就会在心中唱响。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把生活中听到或看到的有价值的东西
记录下来,写作时运用到作文中。积累贵在坚持,如果老师能利用好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进行积累,效果会更好。虽然时间只是几分钟,但日积月累,也会让涓涓细流融汇成汹涌的江河!总之,作文教
学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技巧,鼓励学生动笔勤写,培养学生的写
作创造力,让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林秀梅.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6(1):33.
1.语文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分数。现在大多数学校与教师为了提高知名度,过于重视升学率,导致在语文教学课程中,只顾提高学生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品德和情感问题。而这样不仅使学生无法达到理想的语文成绩,还会厌倦语文课,也就发挥不了德育的目的。
2.语文教师对德育理念理解不透彻。由于语文教师对德育理念理解不透彻,所以就无法全面掌握语文教材德育的内容与重点,导致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无法进行深入探究,而德育目的也就无法达到。
3.语文教师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要把品德教育融入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但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就达不到真正的德育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措施
1.教学课堂中融入德育。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语文教师首先可以运用感情熏陶法,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丰富,并对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进行辅导与培养,进而可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与教师的感情统一,促使小学生的想法与观念得到尽情地展示,这样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师德育的开展,使小学生有效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吸收品德教育。另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好榜样,在小学生的意识里培养良好品德,引导学生养成尊老爱幼,遵守纪律,勤俭节约,文明礼貌的好习惯,通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品德教育,可以有效地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提高道德情感。
2.教学课外活动中融入德育。小学语文教学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知识,通过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课外活动中,可以使小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与思想品德得到提高。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语文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成语接龙、演讲、文章朗读等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品德教育。
针对高中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效率低下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改进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本文将就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措施展开讨论。
1.了解文言文写作的背景,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有效性
中华民族是世界闻名古国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整的历史传承。在长达五千年文明进化过程中,产生了浩如烟海的文言文。这些文言文内容广泛,形式也呈现多样性,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传播文明,促进民族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历经的历史比较长,不同时期的文言文在结构、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因此,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了解作品写作的历史背景,熟悉作者的生活阅历及创作作品时的生活状态,对于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有效性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高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兰亭集序》的过程中,应该对作品写作的背景有一定的认知。只有充分了解作者在创作《兰亭集序》过程中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心态状态等内容,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只是了解词、语法等基础性的知识,不理解作品深刻内涵的形式主义的出现。《兰亭集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作品文风清秀,意境高远,充分的表现了两晋的文风。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是不可无一,不能有二的旷世杰作,尤其是在书法领域更是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是我国书法界代表性作品,在文化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高中学生在学习作品的过程中,对此应该有充分了解,尤其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自然淡泊、清新幽雅的文风,正是当时东晋文化精髓的真实反映,体现了东晋文人亲近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东晋是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比较有特点的时期,产生众多有成就的文人,也造就了东晋极具风骨的文化现象。高中学生在学习作品的过程中,只有对东晋的文化特征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够举一反三,深刻了解作品的内涵,促进文言文成绩的提高。
2.以情境教学为突破口,促进文言文有效教学活动的展开
情境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是以情境代入作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标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有效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进步的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习的内容充满好奇,才能够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文言文有效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例如:在高中学生学习《红楼梦》的过程中,如果以情境代入的方式开展文言文教学活动,那么就能够比较有效地拉近作品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在更高层面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在作品中蕴含深刻的思想感情。《红楼梦》是我国一部伟大的作品,是古典文学的新高峰,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虽然在语言方面作品比较贴近现代语言的表达方式,但是在思想意境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因此,在作品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作品的内容,让学生分别扮演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贾母等人物,以情境表演的方式,阐述作品的深刻内涵。借助情境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为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3.夯实基础,为文言文有效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条件
语文是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学生希望在文言文的学习的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效果,那么在文言文字音的掌握及字词句的理解方面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否则会影响文章的阅读及理解。在读音方面,文言文的读音有三种情况,即通假异读、古音异读、破音异读。通假异读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和文字的变迁有着紧密的联系的。例如:《论语》中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名句。其中的“说”就是通假异读情况。在现代汉语中“说”是说话的意思。但是在文言文中此处的“说”是通“悦”的,表示愉快,欢乐的含义。古音异读也是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主要是体现在地名、人名等专有名词方面。例如《石钟山记》中有“周景王之无射”的句子,其中的“射”就是专有名词,在这里是读“yì”的音,如果高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对此没有充分的认知,那么就很难理解文章的内容,影响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破音异读是古汉语中比较有特色的现象,是指用改变读音方式转变词性,达到特殊表达的效果。例如:在《鸿门宴》中有“乃使其从者衣褐”。其中的“衣”在这里是读去声。同时“衣”的词性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名称转换为动词。高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一定注意文言文读音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结合作品人物性格,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学以致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追求理论的研究,忽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那么就不能够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在文言文的有效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教师在讲解文言文内容的过程中,把作品的教育意义进行深刻的阐述,才能够取得有效教学的理想效果。例如:在高中语文《鸿门宴》的学习的过程中,高中学生不仅需要对其中字词句等基本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同时也需要借助作品了解人物的性格。从而加深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在《鸿门宴》中,刘邦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但是,刘邦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对项伯采取收买拉拢的策略,不仅约为婚姻,并且以兄长的礼节对待他,对待出卖自己的曹无伤则是立即杀死,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学生能够对人物的性格有充分认知,从而实现借助作品感悟人生哲理的目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实现有效性教学。
5.总结
【摘要】小学语文;识字;激发兴趣
现在的语文课程中,教材的编写蕴涵着人文性,社会性及自然性,识字教学的资源非常丰富。《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已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着眼于现实的空间,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积极开发,合理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是1-2年级的识字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一千六百至一千八百个,其中八百至一千个会写。”现在农村孩子的家长大多外出务工,上学年龄普遍较小,在家多数由爷爷奶奶看管,只注重了孩子的生活而未进行正确的学习习惯的培育,从小又娇生惯养,一进入小学就要识记这么多生字,确实感到头疼。对教学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来说更是感到束手无策。识字教学本身就很枯燥无比,再加上教学时间很有限,真不知该怎样解决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的难点。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探究,向其他老师请教并主动听课,解决了该怎样减轻自己教学的难度,该如何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等棘手的问题。识字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但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更加重要。只要学生愿意学,对你的教学感兴趣,学生识记生字也能迎刃而解了。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放在首位。
1 巧用机会,树立识字的信心
当学生第一次打开课本时,部分学生看到满篇不认识的生字就会望而却步。面对这种情况,我首先鼓励班上学生大胆地介绍自己的姓名,然后问:“你们刚才听了班上学生的姓名,你能叫出哪些同学的名字了?”抓住时机,就点名学生担任小组长的身份,发老师事先准备好的作业本,能发几个就发几个。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享受到当小组长的快乐,并尝试着识记更多的生字。这样,学生的信心足了,也有了主动识字的愿望。
2 利用实物,激发识字的愿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学生刚拿到新课本,那份高兴劲儿简直没法形容,此时,我举起语文书,叫学生拿出同样的书,指着“语文”字样让学生跟我读两边遍,每次课前都这样完成一次,这样进行一周,并叫其他科任老师也这样做一周。就这样,学生能识记很多生字了。绝大部分学生会看课表了。看着孩子的收获,我特高兴,于是,我赶紧借用教室里其他的实物:如电视机、门、扫把、水桶、桌子、黑板、粉笔等信手拈来又抬头可见的实物帮助学生识字。由此告诉学生,我们不仅仅只是在书本中才能学到很多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能认识许多生字朋友。这样,学生就会很想“认识”身边的实物。
3 运用生活,展现识字的舞台
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经常给学生展示生活识字的机会,提供在生活中识字的舞台,让生活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我们生活的周围,外面到处是广告牌、店铺、海报、超市等,只要能够培养孩子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他们就可以在课外学到不计其数的汉字。根据班上孩子的实际情况,分组识记生字。比如布置街上的孩子到超市里去“认识”你喜欢的玩具,布置农村的孩子回家“认识”几种蔬菜。第二天汇报时,得抓住机会鼓励表扬孩子,让他们好好的展现自己昨天的成果。这样,把识字与认识物体有机地结合,这又是一种不错的识字方法,培养孩子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4 创设情景,激发识字的兴趣
(1)制作识字的卡片。 回忆起来,以前的老师在教学时,总是由老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认读,然后对音、形、义进行讲解,然后学生抄写三次或五次。这样的教学放到现在就行不通了,因为需要识记的字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因此必须要提高识字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是,在生字教学时,我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生字卡识字的方法。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认字,读字,再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制作卡片,内容包括在卡片正面写拼音,相对应的汉字,背面写两个词语,再用其中一个词语写句子,最后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这种既动脑又动手的识字方法代替了枯燥的抄写,而且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来,做学习的主人,通过他们的眼看,耳听,口念,脑想,手写,增强了对生字的感知。
(2)在读书比赛中识字。小孩子的表现欲很强,又有不认输的要强心理。在教学很有趣的童话故事时,我采用分角色表演读,让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表演读书,并以小组为单位,这样,其他在听的学生听得特别认真,并及时纠正其他同学的不足,哪怕是一个平舌音或是翘舌音,他们都会比老师还注意。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中,我点名孩子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读后,学生提出了这些我意想不到不足:老师,杨泽玉将“蜻蜓”读成了qin tin,王丰将“摇篮”读成了yao nan,还有朱陪新把“是”读成了si……多么机灵的耳朵呀。每次通过比赛,学生都会提高很多。
(3)通过谜语识字。“猜谜语”向来受到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猜谜语”识字也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受孩子们的青睐。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如何做字谜,如“团结”的“团”编“国字玉出门,人才进里边”;“力量”的量可以编“日下一横长,里字下边藏”。在学习每课生字时,我首先拿出生字卡片问孩子们:看到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能干什么?孩子们十分踊跃。“我能讲个关于乌鸦的故事。”“我能给‘鸦’字编个谜语”。就这样,让孩子们根据不同字的构成编字谜,这样激发了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4)游戏活动,快乐识字。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都懂得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不但要让孩子学会这么多生字,而且要让他们学得快乐。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各种识字的游戏。如:给形近字找伙伴:牛——午,圆——园,为——办。将其它生字宝宝以苹果的形状贴在黑板上,让孩子们以摘苹果的方式比赛认读。这样不仅识记了生字,还让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氛围中做做运动,放松一下心情,学得快乐。游戏符合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记。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思维品质;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大有学问。课堂提问既是师生对话和交往的重要形式,又是引发师生之间对话的手段。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概括,达到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
所谓有效提问,就是以有效研究性的策略提出有效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得以发展,思维品质得以提高。有效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精心预设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时生成适当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参与对话,全面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并对提问及时反思与实践的教学过程。
课堂提问问题设计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我们不妨把问题分为以下几类:(1)事实性问题。学生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可从教材中获得答案。其目的主要是检查学生的事实记忆。(2)经验性问题。主要检查学生对所学文本进行阅读筛选信息从而分析和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这类问题需要学生思考,但最终答案往往是唯一的。(3)创造性问题。主要检查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对原有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产生独特、新奇的答案。(4)评价性问题。主要检查学生根据一定的准则和标准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一般没有标准答案。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阅读教学来实现的,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也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有效的。因为“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如果不动脑,怎能期望有所收获呢?对于涉世未深、社会阅历和理论修养都不甚丰厚的中学生而言,期望教材文本短时间内直接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得到知识上的教益和美的享受是不切合实际的。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教学之前,学生在阅读课文,尤其是阅读欣赏经典作品时,往往思想上是困惑迷茫的。他们常常不知道作品好在何处,应该学习与借鉴什么。即使偶尔有一些美的体验与感悟,也往往是凭借直觉,无法从理论上加以阐释,无法用言辞加以表达,处于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从认识论上来说,远远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这就亟需教师的引导与点拨。而从教师方面看,能有效引领学生直切文本主旨,直奔知能要害,真正让学生在心灵上触动、在知识上领悟、在阅读理解能力上提高的,倒不是什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解,而是一些精当的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提问,以及学生思考后的讨论、点拨与回答。实践证明,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击中课文实质要害又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火花,掀起课堂教学情感的波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遗憾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还没有引起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大量无效提问的现象。如问题太简单,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甚至不假思索便可说出答案,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无甚益处的,至少是“高消耗,低收效”。有的教师在一堂课上的提问可达近百个,这些问题琐碎杂乱,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不能反映中学语文的特性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教师不是从语文的角度去设计问题。即围绕思维、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设计问题。
第二,问题本身不具有一定的价值,所提问题既不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也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不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一味以成人的心理去评价、约束孩子。
从学生角度讲,学生感到一直被老师被动提问,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形成故意不思考、不回答老师提问的逆反情绪。再加上教师放不开手脚,对教案是“步步为营”,就进一步约束了学生的思维。
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反思:带有问号的题目就是语文教学的问题设计吗?不是。那些全班同学不用思考便齐声回答的题目,显然不是有效的教学问题设计,而学生听了后不知所云的问题也不是有效的问题设计,那些没有边际的讨论话题更不是有效的问题设计。那么什么是语文课堂中有效的教学问题?怎样才能设置有效的问题呢?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祝福》时设计了如下的问题: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鲁迅先生将她的不幸总是设置在一个特殊的季节里,那是什么季节?这个问题显然没有多少思考的价值,起不到启发的作用。鲁迅先生“将祥林嫂的不幸设置在一个什么季节”不是一看便知吗?这个问题几乎用不着思考便可回答。难道这样的问题还值得正儿八经地向高中生提出?显而易见,类似的问答不仅无益于活跃思维,解决教学问题,反而会使课堂结构松散,学生注意力分散,甚至于只是让课堂添些混乱而已。这样的提问是课堂组织教学中应尽力避免的。
那么,如何避免冗余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着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呢?
首先,教师应该吃透教材,了解学生,这是预设有效课堂问题的必要前提。
每篇课文都有自身的特点,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准确地认识有关的特点,把握要点,明确重点、难点,只有熟练地驾驭教材,巧妙地设计编写课堂提问,才能正确引导学生释疑解难。如果教材掌握不熟,只从表面看问题,肤浅地提出几个问题,那么,学生就永远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只有吃透教材,才能选好提问的突破口。比如笔者在教学《端午的鸭蛋》时,在全面琢磨了教材之后,紧紧抓住了一个“味”字。作者汪曾祺是一位美食家,他给我们介绍的端午的鸭蛋定然是美味,我们来品味品味,端午的鸭蛋到底是什么味?然后由高邮鸭蛋的多味引到汪曾祺语言的“多味”――方言与文言语言相结合的语言风格,从这个独特的语文角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用心朗读和赏析这些特色语句。这样不仅能将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又能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提问的对象。学生的基础和智力有差异,个性、社会环境、生活空间等也有不同。对同一个问题,问甲生有效,问乙生未必有效。如:《安塞腰鼓》这篇课文,如果让学生将安塞腰鼓震天撼地、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读出来,出生在北方黄土高坡的学生可能更有优势,江南的学生不一定能感受到。再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提问一些有关恐龙灭绝的知识,男生知道的就多一些,女生知道的就少一些。只有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能力了如指掌,才能有的放矢地提问,才能为设计课堂提问打好基础,做好铺垫。上公开课,更需要老师能够察言观色。《范进中举》一课教学时,如简历内容,什么地方看出他疯了,他疯了以后谁救了他?胡屠夫对范进这个女婿前后的称呼有何不同?等等的简单问题,老师让那些不太自信的学生回答,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或者可以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以活跃课堂气氛。而有难度的问题就不宜采用上述方式,如在描写范进疯了一段中,作者吴敬梓用了很多“一”,为什么会重复,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在提这类问题时,教师若不作观察,胡乱点将就容易产生尴尬的局面。
其次,一堂课的提问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控制问题的数量及层次,过多过杂的提问必然会让学生疲于应付,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我们认为,一堂语文课提问数量应该在六七个左右,其存在方式绝对不是简单的平铺,而是由主问题和分解问题组成。主问题就似整堂课的脉络,又似学生走进文本的航标。《范进中举》一课是这样设置问题脉络的:1.范进的简历。2.写范进的“疯”有一个段落,读后有什么感受?3.还有谁纷纷登场,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引出胡屠夫)?4.在胡屠夫、父老乡邻、张乡绅、报录人当中,你认为很有意思的是谁(引出父老乡邻和张乡绅)?5.所有人都出现了,可还有谁没有出现(引出儿子以及主题)?显然,对于这篇小说老师采用对各个人物在整个小说情节中的不同表现的分析,最终挖掘出这个时代的特征,这种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预设问题的方式,无不使学生的思维在这四十几分钟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然,大问题只是大树的枝干,没有叉枝,没有绿叶的大树是不丰满,也是不完美的。而那些分解问题恰恰充当了叉枝,充当了绿叶。如范进的简历是由姓名、性别、婚姻状况、籍贯、年龄、从事职业、生活状况、家庭成员以及中举反应九方面加以展开的。一方面使学生通过文本认识了范进,了解了范进在中举之前的各种情况。放在一定背景中的人物分析才是有价值的,也为引出下一步范进“疯”的赏析。另一方面,这种类似征婚的介绍方式,在整堂课的一开始,就如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喜欢上了这堂刚刚“上演”的语文课。
第三,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白,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太艰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其难度应以较高水平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如教学《失街亭》时有人设计了问题“诸葛亮为什么挥泪斩马谡?”,这就未免过于简单。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启发性,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如果换一种方式向学生提出“街亭失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街亭对蜀军有怎样的重要性?何以知之?”之类问题,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不一样。这些问题非经过阅读思考不能答出,但通读全文,整体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回答。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培养学生研读文本的习惯,形成分析归纳、提取文章信息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这种问题既具体又有思考的余地,较好地为学生体味那特有的意境、领悟文章描写技巧起到了引领作用,能够促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的同时,轻松地完成对该文段的赏析,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第四,所提问题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的学情,还能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我是你的十万万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一语是理解的难点,也是体悟朦胧诗特点的重要语句之一。教者若泛泛地讲朦胧诗的特点或诗句的理解要领可能效果不好,但若就此诗句设问:“这两句话矛盾吗?从字面看两句分别是什么意思?如果进一步深入还可作何理解?”就可能激起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热望,进而引发对看来矛盾的诗句的仔细品味。这样提问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引导学生关注此诗,加深了对诗的印象,还在于可让学生从对诗的实际探求过程中悟到读诗的要领,跨进诗的大门,形成感悟诗的能力。
第五,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窠臼,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如教学《失街亭》时,若问“为什么说街亭失守是马谡的过错?”就显得机械刻板,僵化了学生思想。若改问“街亭失守是谁的过错?”学生灵感的火花就可能被点燃,见解就可能丰富多彩,这就有利于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辩证客观思考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
第六,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切忌提“漫谈式”问题,单求课堂“热闹”,弄得最终不知所问所答是为何而来。如有人教学《祝福》时问:“迎春祝福祥林嫂不能参与祭祀,在她捐了门槛之后,四婶一句‘你放着罢,我来拿’将她永远钉在十字架上,她的最终结局就只能在一片热闹的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这热闹的祝福,更强烈地反衬了祥林嫂的遭遇,那么,祥林嫂究竟是如何死去的?”这一问题着眼于问祥林嫂死的方式,从课文看很难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倘若因学生的答案各异而就此展开讨论,那不过是将注意力分散到无意义的事情上罢了。因为就《祝福》而言,鲁迅先生要揭示的并非祥林嫂死的方式而是她死的原因,祥林嫂是封建主义余孽的受害者,不管怎样死,并不改变这一性质,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去谈她的死,实在是难免有与教学目的脱节的嫌疑,这样的提问是不足取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闻 生活 作文 实践活动
在语文2011版新课标中,积极提倡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同时,明确指出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如何帮助学生在写作教学中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建议与要求呢?我在写作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看新闻,写日记”的作文实践,取得了语文素养与生活阅历的双赢。
一、实践前的思考:
1.学生是国家的主人,却缺乏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和热情。
尽管素质教育提了好几年,我们的学生中仍有一部分依然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缺乏对国内外大事的关注和参与,成了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在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教育的今天,让学生通过看新闻,写日记来了解国际、国家大事,了解祖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体会社会发展的艰辛,洞察国内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从而积累知识,提高思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也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德育新途径?
2.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渠道的信息来源,学生却缺乏判别处理信息的能力。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媒体的日益现代化、多样化、广泛化,为小学生提供了更多便捷的、有效的关注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广泛空间。但小学生由于受生活阅历的限制,在海样的信息面前,无法准确地辨别真与伪,是与非,笔者设想通过“新闻日记”的方式,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从而有意识地进行引导,为培养学生辨别、处理信息的能力开辟一条新渠道。
3.作文教学老大难:学生难为“无米之炊”,习作水平提高较慢。
作文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学习,从理论上分析,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最有利阵地。事实上,作文却是老大难问题。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没东西可写,于是就胡编乱造一通,应付了事,更有甚者,干脆照搬作文书上的内容。学生作文时,之所以难为“无米之炊”,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作文来源于生活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不善于从生活中选取富有新意的材料,不善于积累写作素材,思路打不开,长此以往,习作水平提高不快。另外,学生的生活相对比较单一,相似的学校生活引不起学生足够的兴趣。而新闻能丰富学生课外见闻,是指导学生从平凡事中找题材的范例。笔者期盼通过“新闻日记”的实践,为学生找到作文的源头活水。
二、实践构想:
(一)概念界定
“新闻日记”,是指在收看或收听新闻后,用日记的形式针对新闻中的某件事、某种现象、某些人进行分析,谈谈自己的感想、体会和收获。
(二)实践假设
此实践拟以写日记的形式,要求学生去主动关心发生在身边的生活小事,发生在周围的好人好事,发生在城市和乡村的新人新事,国内、国际上的重大时事,记录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谈谈自己的感想、体会。新鲜而又丰富的新闻材料将会令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而拓宽作文的题材,促进学生认识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最终使学生“爱写,能写”。在看与写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看新闻、读报刊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之“会读,乐读”。并借此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吸收处理信息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原则:
1、异步性原则
每个学生语文基础各不相同,语文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在实践中评价标准(看的数量,写的要求)不作统一要求,而是充分体现层次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使他们感受到看新闻,写日记的乐趣,并逐渐在自己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提高。
2.激励性原则
在“看新闻,写日记”实践的全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励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有参与和收获的机会,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催化学习情绪。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爱看,乐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新闻日记的内容要与小学生的认识水平、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要学以致用,通过读指导写,写消化读,读写结合,阅读作文同步提高。
三、实践过程与方法:
1.调动三方面的积极性
(1)组织发动,家校携手,为实践研究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和行动支持。
学校在实践前期通过召开家长会的形式,请有关教师做专题讲座,使家长们明确“看新闻,写日记”的意义以及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为孩子提供条件。由于组织发动落实,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家长多数能积极配合学校,落实、保证学生在家看、记新闻的时间,有的家长还能陪孩子一起看新闻,并与他们交流看新闻后的感想。由于小学生外在注意力不够集中,做事缺乏持久性,因此家长的配合对于激发学生收看(阅读)新闻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书报的习惯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2)教师身先士卒,发挥榜样作用。
为了让学生对“新闻日记”产生兴趣,教师率先示范,坚持天天看新闻,常常写日记,并把自己的日记通过“好新闻推荐、谈天说地、新闻角”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在这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给了学生精神的鼓舞,让学生知道在“看新闻,写日记”的训练中,自己并不是单枪匹马的,还有老师在与他同行。坚持看新闻,写日记对于学生来说是很不容易的,尤其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就想退缩,教师积极向上的写作热情,给他们以鼓舞,使他们勇敢地坚持下去。教师言简意赅的文风,也给学生在习作中提供了范例。
(3)从学生实际出发,发挥主体作用
首先,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看新闻,写日记”对提高自身水平的重要性,然后逐步掌握“看新闻,写日记”的方法,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感兴趣的新闻作为日记的内容,选择各种自己喜爱的交流形式,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畅谈自己的真切感受,与同学、老师、家长等交流。
2.指导、落实两种基本能力:
(1)掌握“看新闻”的基本技巧和要领。
看新闻的主要途径有收看或收听电视、广播,阅读报刊,上网查寻等。从电视(广播)中了解新闻,除了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省市新闻等,还可以指导学生收看“焦点访谈”“实话实说”“记者会”等内容。收看时,应做到全神贯注地看,并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尽可能保持原话,用较快的速度记录在一个固定的新闻记录本上,如有困难可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或在其他时间段留意收看重播。
阅读报刊、上网查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浏览、跳看(读)、精看(读),对于感兴趣的新闻可作一些圈、划、点之类的记号,或粘贴下来,对于感受最深的还可写一、两句批注。同时通过“好新闻推荐,新闻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变盲目地看为有选择的看。对于那些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更应抓住感受最深的一点,慢慢看,细细看,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吸收处理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对于某些有连续报道的新闻(如新闻追踪等),可采用专题看(读)的方法,对整个新闻事件有较全面的了解。
(2)有感而发,及时捕捉看新闻后的感触和想法。
看懂了新闻,并不意味着就能写日记。因为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各不相同,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学写这类日记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得讲究一个过程,遵循“异步性原则”。它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对于初学“看新闻,写日记”的同学来说,写新闻日记的要求可放低到:学生在看新闻后,采用“剪报或摘录”的形式作为新闻日记。尽管从形式上看是暂时放弃了作文,可对于那些原来没有看新闻习惯的学生来说,剪报却是一个很好的感知和积累的过程,既为今后写新闻日记打下基础,要求又不算高,没有难度,不“闷”学生,学生也不会因此造成心理负担,那他们就有兴趣,对此产生了积极性。
第二阶段:
收看或收听新闻后,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并简单地写几句感想。在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时,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对于一些标题已能准确、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的新闻,可以在新闻标题的基础上扩充。
②绝大多数新闻的导语都较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可以借助新闻的导语,用摘录重点词句的方法进行概括整理。
③对于内容较多的新闻,可将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简要的经过等要点,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
第三阶段:
在阅读一定数量的新闻后,能引用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作适当的引申和联系,即结合自己的想法或身边的小事,敞开心扉,溶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就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谈自己的感想。通常可以:
①针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或薄弱环节,提醒人们重视。
②针对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行为,进行辨证,从而找出正确的做法。
③针对社会生活中违反科学的一些错误行为或现象,明辨事实真伪。
④针对社会上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新风尚,进行歌颂,以弘扬正气,倡导文明。
当然,还有许多方面可写,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有感而发的新闻,都可以作为这类日记的材料。从总体上看这类日记,篇幅上比较短小,形式上与读后感十分接近。学生习作时不会有较大困难,可写作时还应注意:作者的观点来自于新闻报道,在谈自己的感想时要抓住一点,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引用新闻的内容不可全篇照搬照抄,要学会取舍、归纳和必要的引用。
3、营造环境,活动激励,措施保证,为实践活动长期有效的实施提供保障。
为了使收看、记录新闻长久地得到开展,努力让学生养成自觉自发的习惯,安排周三的谈话课和隔周一次的语文兴趣课时间,让学生说说新闻,给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提供演讲锻炼的场所,并将这项活动纳入主题队会中。在黑板报中开辟“新闻日记集锦”栏目,还安排每月一次好日记年级巡回交流展示活动,同时向社会推荐优秀人才,如本班有30多位学生成为“常州日报”“武进日报”特约小记者。
四、实践成果:
1、激发了学生收看(阅读)新闻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收看(阅读)新闻的习惯。
我们对本班学生进行了统计,活动前每天收看新闻节目的占15。6%,偶尔看的占58。2%,基本不看的占26%。活动后每天看的占81。5%,偶尔看的占16%,基本不看的占2。5%。活动前每天看各类报刊的占43%,偶尔看的占49%,基本不看的占18%。活动后每天看的占82%,偶尔看的占16%,基本不看的占2%。活动前没有一人关注网上新闻,活动后凡家中有电脑的同学,每天都去查看。活动前与他人谈论新闻话题的占12。6%,活动后占92。1%。家长们也普遍反映;现在孩子们一回家不是先玩,而是先翻阅当天的报纸,看新闻联播则成了孩子家中的必修课。可见,“看新闻”成了学生课余生活中的自觉行动。
2、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常识的熟悉与了解。
通过每天收看新闻联播或阅读各类报刊上的新闻,学生的阅读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一改过去“阅读量以课文中的教材占多数”的现象。据初步统计,每个学生每天看报的阅读量大约为2000字,那么一个月下来就达到60000字,以此类推不满三年就能完成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阶段的阅读量要求。随之而来的是学生阅读面的拓宽,他们不仅学习课本中的知识,还从新闻中了解到“政治、文化、科技、体育”等其他方面的知识。新闻以它独具的时代性、快捷性等特点,使学生自然地接近生活,了解生活,熟悉生活。
3、及时地关心、了解国内外的大事,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看新闻,写日记”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不再成为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也提高了,如:学生在看了有关随意占用农民耕地事件的连续报道后,写下了《农民的土地得救了》、《为“退耕还田”鼓掌》等,日记中有的阐述了对土地被随意占用的痛心,有的痛斥了一些人只顾自己捞钱,不顾工厂环境污染给人民健康带来危害的丑恶行径……,学生们还通过国内外的新闻,感受到时代前进的步伐,从而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肩上承担的历史使命。
4、提高了学生辨别、筛选、吸收、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看新闻,写日记”的过程中,面对众多的新闻报道,学生必须进行筛选、处理、吸收,才能将它们转化为日记中的材料。从中锻炼了他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的孩子已能规范地把感兴趣的新闻剪贴成一页页剪报,并进行分类整理,编成了剪报集;有的孩子将收集到的好新闻制成了专题网站;大多数孩子爱上了新闻日记,每当阅读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便会兴致勃勃地写上一两段。在“新闻会,好新闻推荐会”上,孩子对于一些感兴趣的新闻话题,总能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观察力、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其中得到了提高,
5、扩大了作文的题源,解决了“无米”的难题,提高了习作的水平。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师生互动的上课形式。课堂提问的教学过程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只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所学知识有一定了解的提前下,根据老师的课堂提问,积极思考和反思课堂所学的教学内容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开展课堂提问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开展课堂提问教学是有益于学生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如何能更好地开展提问教学,需要老师的积极探索和创新。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几条有关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教学策略:
1.提问教学策略之导入
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离不开四个过程:知识的导入、知识的分析、知识的巩固以及知识的总结。有效的提问教学策略需要从知识的导入入手,教学导入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践,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增强学生的亲近感。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所学知识,将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到有熟悉感会更易接受和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老师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在夏天的时候经常见到的植物有哪些呢?这些植物中生长方式很奇特的有哪些?通过设置这些贴近生活,容易勾起学生回忆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当学生想到爬山虎,这种抗拒地心引力的绿色植物,他们就会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这种知识的导入方式更自然,也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教学策略之分析
提问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正确的分析。学生由于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他们在分析文章时,难免会遇到跑题、偏题的情况,不能正确地理解课文中表达的内涵,在这个时候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老师要通过提问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学生,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这一课时,老师提问颐和园里美丽的建筑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特征,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对于这些细节问题,学生在阅读时通常是不会留意的,如果教师不设置问题进行引导与提示,可能学生就一跳而过,自动屏蔽了。这些细节问题的提出可以帮助学生在思考这篇文章的时候打开思路,让他们尽情领略颐和园的美。这样有效的提问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多新的体验和想法,培养学生用开放性的眼光去思考所学的知识,从细节处去感受祖国文字的美好。
3.提问教学策略之巩固
提问教学过程中做到对知识的巩固是不太容易实现的,同时也是不容易进行操作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知识的巩固往往都是通过利用大量的课后题集的反复操练来实现的。这种巩固知识的方式十分枯燥、无聊,不利于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同时在厌烦和无聊情绪的影响下,学生的巩固效果也不理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我们在知识巩固的过程中多运用提问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产生兴趣,多质疑,多反思。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这一首诗时,学生在学习了本诗的文法后,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对这首诗达到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抓住本首诗中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山的地貌,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抓住本首诗中的重难点就是诗人对于“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彻悟。提问学生自身是否也有许多对生活不解的情况,并将这些情况表达出来,使其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与讨论的话题。这些有效的提问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首诗的深层含义,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同时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双方的情感也得到了增强。
4.提问教学策略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