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体验 积极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工院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有研究发现,技校学生的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以及阳性均分均高于全国正常水平。因此,在技工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而当前的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一种“类德育化”的现象。这种做法,在造成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的同时,在教育模式上,这种教育还越来越呈现出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倾向。因此,本研究将集中对如何在技工院校进行社会体验模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技工院校乃至各类学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可行建议。
一、相关研究
针对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已经证实:与其他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技工院校学生通过视听觉学习渠道来获取知识的效率明显弱于前者。这个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不能在技工院校取得良好的效用。
同时,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的校园生活模式不同于大学,大学生的心智发展更为成熟,能够借助学校平台衍生出一整套完整的自我教育活动体系,并积极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相反的,技工院校的学生尚未找到有效和完善的自我同一途径。作为德育教育补充的课外教育活动,也很难吸引学生参与。
针对心理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幸福”一词。这种观点和美国心理学家西格曼的观点相符。西格曼认为,心理学应该对力量等优秀品质展开研究。在这种观点下,心理学研究工作应该包含几个层面,其中主观层面是要积极去体验;个体层面则要对积极人格特质进行研究。
基于此,本研究将在各种实践教育的基础上,对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体验模式进行探究,以期有效发挥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二、对象与方法
1.研究工具
研究使用SCl-90量表。
2.研究程序与研究对象
参考有关资料,设置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活动程序。志愿服务为常规活动,每1至2个星期开展一次;社工站活动不定期举行;团队拓展每个月进行一次;家长小组每个学期举办1至2期;创新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
研究小组在广州市某技师学院随机选择两个班构成实验班和对照班。其中男生53人,女生32人,共计85人。
三、结果
1.组间比较
实验前后两组间阳性项目数和各项心理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P>0.5)。试验后在阳性项目数和各项因子(躯体化除外)得分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2.实验组不同性别测试结果比较
男生在躯体化因子上前后得分有所降低,但是差异不显著(P>0.5),其余因子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P
四、讨论
通过社会体验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说明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之外,学校可以创造性地设置平台,以积极心理体验为手段,帮助学生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发展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实验表明,实验组实验前后在阳性项目数、人际敏感、焦虑等因子上出现十分显著差异,这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工作提供了参考。技工院校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三类: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就业压力,问题产生归因于不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我概念水平低下。因此技工院校应该创造性地开展一些社会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在积极的社会体验中发现内在幸福的自我。
生态移民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们的短期或长期生存利益受到损失,从而迫使人们更换生活地点,调整生活方式而进行的人口迁移[1]。对于迁移带来的一系列变故,生态移民能否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与其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比较研究发现移民的心理症状检出率显著高于当地居民/非移民[2]。因此,生态移民的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研究发现:移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其社会适应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影响[3]。
目前,对生态移民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对单一影响因素的研究居多而整合性研究较少[4]。因此,本研究对生态移民的应对方式、社会适应等因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为促进生态移民心理健康提供对策与建议。
2.方法
2.1被试
采取方便取样,对银川市周边10个村的生态移民发放问卷350份,有效问卷309份,有效率为88.3%。其中男性185名;18-25岁的被试75人;26-35岁有88人;36-45岁的有71人;46-55岁的有70人;大于55岁的有5人。汉族被试204人;回族被试103人;其他民族2人。
2.2工具
2.2.1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共有90个项目,1~5级评分,包含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2.2.2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该量表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分量表)组成,包括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积极应对均分与消极应对均分之差是应对倾向性,其值越高说明个体越倾向于积极应对方式。
2.2.3自编生态移民社会适应问卷
有生产适应、生活适应、环境适应和文化适应四个维度,由16个项目组成,4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适应情况越好。生产适应、生活适应、环境适应和文化适应的(系数分别为:0.901、0.879、0.747、0.765和0.838。
2.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
3.1宁夏生态移民心理健康状况
分别对不同性别与不同年龄组生态移民的心理症状总分、各维度做差异检验,结果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女性生态移民在心理症状总分和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的移民在躯体化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在抑郁维度上的差异边缘显著(F(4, 303)= 2291,P=0.06)。多重比较结果表明: 46-55岁的移民躯体化症状程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移民(均P
3.2生态移民应对方式、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对移民的应对方式和社会适应与心理症状之间做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生态移民的应对倾向性与心理症状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精神病性维度显著负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症状及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维度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症状及各维度均显著正相关。社会适应与心理症状及各维度均显著负相关。
3.3生态移民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对心理健康的预测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以应对倾向性与社会适应为自变量,对移民的心理健康进行预测,得到回归方程:SCL-90总分=179.502-0.179×社会适应-0.142×应对倾向性。
4.讨论
迁移影响移民的心理健康,并且在人口学变量上表现出不同的影响。研究显示,与男性生态移民相比,女性生态移民表现出更多对新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的担忧和焦虑。可能原因是与男性相比,女性对关系更为敏感、对生活稳定性的需求更高。46-55岁的移民相比于其他年龄组移民表现出更明显的躯体化、抑郁等症状。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46-55岁的生态移民在家庭中处于中坚地位,承担着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家庭责任,且迁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的困难也主要由他们承担,所以他们比其他年龄段的移民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心理健康更容易受到迁移的影响。
生态移民应对方式、社会适应与其心理症状程度显著相关。移民的应对方式越倾向于积极,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而越容易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移民其心理症状程度更高,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5]。而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的是,研究发现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症状呈正相关。解亚宁认为积极和消极是相对的,并不是积极应对方式就一定有积极的后果,不同应对方式,在不同时间和情景、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结果[11]。
因此,本研究中的生态移民可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方式,但并没有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再者,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Lazarus的应激心理模型,迁移作为一种应激源,通过应对方式、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以及个性因素等中介变量共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本研究中搬迁时间在一年以内的移民占到总数的1/3,他们更可能处在心理应激状态下,即便他们采取的是积极应对方式,但可能还受到认知评价、个性等因素的影响,并不一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家庭教育; 幼儿; 心理健康; 导向作用;
引言
在医学领域, 关于健康的界定停留在生理上的健康层面, 以人的生理特征为主, 但是在心理学领域, 一个人的健康与否完全取决于人的心态。在今天, 健康是评价每一名社会成员进步的标准, 尤其在幼儿的成长阶段, 心理健康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 很多家长对幼儿的健康仅仅是停留在生理健康上, 以生理特征为主要的标准, 并不涉及精神领域, 所以家长在儿童心理健康上的忽视越来越明显。但是,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很多关于中国青少年犯罪的报道越来越多, 对社会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推动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相关调查显示, 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相关性, 教育方式、家长的学历与道德修养等, 成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关键因素。由此,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得到中国家长的关注, 也应该得到社会成员的关注,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形成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正确导向, 才能够为幼儿心理健康提供诸多益处。
一、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1. 良好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家是一个人的避风港, 是一个人精神的栖息地, 即使一个人在社会上遇到一些艰难险阻, 只要一回到家, 便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幼儿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关怀, 当父母对子女提供较多关怀的时候, 子女便可以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的成长, 形成健全的人格, 对幼儿的成长起到关键的作用;反之, 如果父母在幼儿教育中缺少关爱, 或者过分地溺爱, 则会影响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为此, 家长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的教育观念, 对幼儿心理健康形成较大的影响。
2. 健康的幼儿心理有助于家庭内部的和谐
伴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中国家长在国家优生优育政策的指引下, 对子女教育上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尽管最近两年中国出台了“二孩”政策, 但是中国家长重视子女教育的观念已经形成, 新的生育政策并没有对中国的家长产生影响。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 往往会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参加一些家长认为有作用的早教班, 为了让子女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很多家长会为孩子制定一些饮食计划, 使得子女能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 在家长的精心培育下, 很多幼儿获得了心理与生理上的健康, 为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创造了条件。
二、家庭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导向作用
1. 家庭教养方式
当前中国的很多家长对儿童生理健康方面过分地关注, 但是对心理健康指导上却缺乏一定的关注。很多家长过多地宠爱幼儿, 在日常饮食中以健康食材为主, 但是心理健康上考虑的成分并不多, 比如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上、幼儿情感满足等方面, 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使得幼儿形成了较多的依赖感, 抗挫折的能力变弱。其实之所以出现此类现象, 与家长对幼儿家庭教养方面的缺失有关, 使得幼儿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却没有, 无法实现生活上的自理, 影响幼儿教育的正常推进。
2. 家长榜样效应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行为习惯会对子女产生重要的影响, 并且会对子女未来的成长起到引导作用。目前, 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仍然以传统的教育理念为主, 当孩子在生活中出现一些错误的时候, 家长往往会因为子女犯错而大打出手, 对子女的教育形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1]。因为家长的行为已经对子女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甚至是形成了子女初始社会化阶段的人格特征。幼儿处于人生阶段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 很多生活中常用的语言都是在幼儿阶段形成的, 其中也包括一些幼儿的前期思想。因此, 家长在幼儿成长阶段会给孩子形成榜样效应, 由此, 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形成影响。
3. 家庭结构
不同家庭结构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形成影响, 一般而言,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人口结构, 在家庭社会学领域, 关于家庭结构有以下几种, 分别是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庭等, 在今天, 核心家庭是常见的家庭形式,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形成了良好的家庭氛围, 并且对幼儿心理健康发挥着较大的功效。但是, 单亲家庭在中国社会也比较常见, 一般而言, 不完整的家庭便不会产生完整的教育体制, 也不会形成规范化的家庭教育, 残缺的家庭经常会使孩子感到孤独,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 会形成幼儿心理上的压抑感, 如果不能够使幼儿的这种情感得到控制, 会极大地损伤幼儿的心理健康。
4. 祖辈与保姆代养
目前, 中国的很多家庭由于父母忙于工作而没有过多的时间照顾子女, 很多家长出于对子女健康的考虑, 往往会将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里, 由其父母帮忙照看, 但是由于“隔代亲”的缘故, 很多孩子在爷爷奶奶身边尽管在衣食住行上得到了关注, 但是在心理健康方面却得不到应有的关爱, 因为爷爷奶奶的溺爱, 严重影响幼儿心智的形成。除此之外, 还有一部分家长, 聘请保姆照顾子女, 使得自己能够安心工作, 但是由于现阶段中国保姆良莠不齐, 文化素质不高, 导致孩子的一言一行与保姆相近, 使得家长的后续教育工作难以为继。由此可知, 祖辈与保姆代养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5. 家长较高的期望值
由于当今中国社会处于激烈的竞争中, 很多家长身处竞争压力较大的社会中, 深深地意识到只有个人能力强才能够在今天的社会中立足。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 由于“望子成女、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 使得很多家长在对子女的日常教育过程中, 经常会讲述一些个人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 现身说法, 让子女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 由于幼儿年龄尚轻, 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并且以自己强大的想象力幻想着美好的未来。但父母在生活中对子女传输负面情绪时, 会给幼儿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 甚至会因为幼儿平时表现不佳受到家长的大声呵斥, 极大地挫伤了幼儿的自尊心[2]。
6. 重智轻德
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理念的指引下, 很多家长过分地重视子女的智力开发, 经常参加一些教育培训, 让孩子过早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以此来打好学习提前量, 为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班级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提供条件。尽管家长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部分家长为了能够提升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子女的德育教育, 使得很多幼儿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者。其实, “要想成才, 先要成人”这句古语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可是, 中国的很多家长往往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 除了学习之外, 对子女是百依百顺, 从而形成了子女任性、自私的心理, 并且很少地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仅仅以个人为中心。这种重智轻德的家庭教育, 会给子女的健康心理的养成造成阻碍。
三、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导向措施
1. 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中国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家长性,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够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往往会给子女制订诸多的计划, 并且监督子女的日常生活, 其实这种对子女的严格管束最早起源于幼儿园时期。中国大部分家长认为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的性格, 在具体的生活中, 引导孩子做中规中矩的学生, 以此来获得教师和同学们的喜爱。但是, 在家长这种教育理念下培养的孩子, 尽管在智力水平上没有差别, 但是性格方面却表现得孤僻, 意志力不强等等, 使得很大一部分幼儿抗挫折能力不强, 即使遇到很小的困难也会萎靡不振, 影响后期的学习与生活。为此, 中国的家长一定要转变当前的教育观念, 以积极的心态影响幼儿, 彰显幼儿的个性, 并且引导子女锻炼坚强的意志, 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有效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2. 管理幼儿情绪
“性格决定人生”这句至理名言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 不仅仅依赖于良好的智力水平, 更多的是取决于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性格。由此可见,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 家长对幼儿情绪上的管理很重要。对于子女来讲, 家庭便是发泄情感的最佳场所, 因此, 家长在幼儿性格形成中一定要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 否则会对幼儿性格形成障碍。家长在幼儿教育中, 应该做幼儿的朋友, 当子女有不良情绪产生时, 应该帮助其及时地调整, 并且与子女心平气和地分析, 理顺子女的情绪。如果家长没有能力对子女的情绪进行疏导, 则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通过社会心理辅导机构与家庭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式, 促进子女健康心理的形成。同时, 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 培养子女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 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直面学习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3. 多与子女进行沟通
沟通是建立良好家庭关系的重要桥梁, 在一个家庭中, 沟通所具有的功效往往是最大的。目前,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远远地超越了社会成员的精神生活, 使得中国的很多家长盲目地追求物质生活, 以期能够给子女带来诸多的物质保障。但是仅仅在物质上给子女带来优越的生活条件并不能从心理上给子女做引导, 建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良性关系有赖于双方之间的沟通, 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够取得彼此的信任, 为幼儿心理健康的养成发挥功效。幼儿在成长时期, 最希望得到的便是父母的关爱, 很多时候, 父母简单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细小的动作, 都会给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因此, 中国的家长不应该过分追求物质生活上的给予, 更多的应该是与子女进行沟通与交流, 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具体而言, 父母可以在工作之余为子女讲讲故事、谈谈心等, 或者参与一些户外活动, 增进两者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为子女健康心理的形成做铺垫工作。
4. 采用奖罚分明的教育方式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 经常会出现两个极端, 有一部分家长为了给孩子树立信心, 往往会过分地表扬子女, 尽管子女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但是很多家长会把小事夸大, 进行大量的奖励, 使得子女在褒奖中迷失了方向, 忘乎所以、自高自大, 久而久之会形成子女自负的心态, 不利于将来良好性格的养成[3]。还有一部分家长, 由于对子女抱有过高的期望, 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最优秀的, 为此, 对子女管束得相当严格, 即使子女出现了一些小的问题, 家长也会大声呵斥, 严重的还会采取惩罚措施, 使得子女在之下生活, 缺乏生活上的信心。为此, 家长在幼儿教育中, 应该采用奖罚分明的教育方式, 既能够及时地纠正子女的错误, 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子女奖励, 鼓励子女继续努力。家长要掌握好“奖”与“罚”的度, 时刻注意子女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帮助幼儿树立健康的心态, 从而培养健康的幼儿心理。
5. 与幼儿园教师合作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仅仅依靠家庭单方面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健康的幼儿心理是需要建立在家庭、社会、学校三个维度之上的, 只有通过三方的联动机制, 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幼儿心理, 如果缺少与幼儿园教师的交流与沟通, 则会出现家庭教育方向的偏差, 达不到幼儿教育的社会目标。因此, 家长有必要与幼儿园教师建立合作机制, 多数情况下, 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的沟通, 能够帮助家长充分地了解幼儿。因为从目前的幼儿教育来看, 家长陪同子女的时间远远比不上教师, 子女几乎每一天都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或者是参与课外活动, 尤其是一些幼儿集体活动, 教师可以从各项集体活动中了解幼儿的性格特征。所以在很多时候,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了解多于家长对幼儿的了解。为此, 家长要想树立幼儿正确的思想观念, 往往要与幼儿教师建立合作机制, 与教师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 通过双方的沟通, 实现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辅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家庭环境以及家庭关系会对幼儿教育形成重要的影响力。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 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教养方式、家长榜样效应、家庭结构、祖辈与保姆代养、家长较高的期望值五个方面息息相关。为此, 中国家长应该注意到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了提升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 应该发挥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导向作用, 根据幼儿的生活实际, 及时地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 改变家长教育观念与管理幼儿的情绪, 多与子女进行沟通, 并且采用奖罚分明的教育方式, 加强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的合作, 从而重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家长、教师、社会三方的协作, 实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运转, 为中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做出贡献, 完善中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家庭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工作尽管会有很多的困难, 但是只要家长能够树立信心, 便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任静, 杨梅先, 程家明.家庭教育中幼儿心理健康的引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 (14) :2124—2125.
[2]曹新茹, 李梅.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干预措施[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25 (4) :87—88.
一、要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才能正确地对待不同的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上进、心情愉快,促进学生人格、情感的健康发展。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以下几点:
1.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并勤于教育工作,能够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并在其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能够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优点与缺点,预见在教育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心理准备。
2.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具体表现在:(1)了解交往双方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个人的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互相协调。(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而的态度多于仇恨、恐惧、妒忌、厌恶等消极态度。(4)能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树立自己的威信,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行为较少。
3.能正确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认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1)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2)具有较强的个人教育效能感。(3)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4)能通过他人认识自我,学生和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5)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4.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力一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教学语言,布置作业等。
5.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具体表现在:(1)工作中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2)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3)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不良事件。 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二、要分析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理因素。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先决条件。生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卞要表现在遗传、发育、和疾病方面。要保持心理健康,首先要保证身体健康,保证身体器官功能正常。
2.心理因素。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其中,心理过程是指知、情、意,人格则包含需要和动机,气质、性格和能力。心理健康的人的各项心理活动应该处于正常状态。
3.工作环境因素。学校是教师工作的主要环境,因此教师在学校的工作、人际关系和学校氛围影响着教师心理。
4.家庭因素。教师的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经济文化背景等都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影响。
5.社会因素。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都生存于社会这个大背景之下。社会的意识形态、风气等都会对教师心理产生影响。
三、要掌握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与帮助方法
从教师个人来讲,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缓解和减轻心理压力,积极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1.要学会调整自己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我和周围环境。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免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要认识到自己的执教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并对此做好充分的准备。
2.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及时消除不良情绪,避免情绪郁积。如放松训练法:从生理上放松,以消除紧张的情绪;合理情绪疗法:转变自己存在的不合理的信念和看法;转移注意法:在情绪低落和压力过大时,通过运动、劳动或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等。
3.要掌握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心情舒畅,舒缓压力。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把自己的苦闷与烦恼尽情地向朋友倾诉,这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心理支持。
关键词 大学生 无聊感 生命意义感 心理健康
Abstract 267 college students were sampl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redom, sense of life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mental health scores, boring sense scores and the sense of the meaning of life does not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oring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the mental health, especially any factor monotony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loneliness, boring tendency in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any factor in the sense of the meaning of life also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mental health; some factors such as the boring sense of tension and creativity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mental health, creativity and the tension of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of mental health: Y=50.045-1.860 creativity +2.106 ?creative tension.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boredom; sense of life; mental health
1 ο蠛头椒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牡丹江师范学院的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67份,有效回收率为89%。
基本信息如下:男生有68人,女生有199人;大一学生有89人,大二学生有98人,大三学生有80人;文史类学生有184人,理工类学生有83人;独生子女有158人,非独生子女有109人;家庭所在地在城镇的有143人,在农村的有124人;家庭结构完整的有240人,单亲家庭的有27人。
1.2 测验工具
无聊感问卷由黄时华等人编制,①分为六个维度:单调性、孤独感、自控力、创造力、紧张感和约束性,采用七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无聊感越强。
生命意义感问卷由王东宇、赵慧琴等人编制,②划分为六个因子:自主性、亲密关系、价值感、消极情绪、目标、死亡与挫折的接纳。
心理健康问卷由Goldberg编制,③由4个因子组成,即躯体症状、焦虑失眠、社会功能障碍和严重抑郁等。
1.3 统计学处理
测试结果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无聊感、生命意义感在人口学上的比较
本次调查所涉及的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年级、学科类型、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结构。
研究发现发现性别在无聊感总分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年级、学科类型两个变量在无聊倾向中的紧张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
2.2 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无聊倾向性问卷包含六因子:单调性、孤独感、紧张感、约束性、自控力、创造力。其中前四个因子为外部刺激,后两个因子为内部刺激。心理健康问卷包含四个因子:躯体症状、失眠焦虑、社会功能障碍、严重抑郁。
从表1可以看出无聊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地相关。尤其无聊倾向中的孤独感、单调性与心理健康中的任一因子都有显著相关(p
2.3 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生命意义感包含六个因子,分别是:价值感、亲密关系、情绪情感体验、目标、死亡与挫折的接纳、自主性。
从表2可以看出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生命意义感中的任一因子都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p
2.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无聊感、生命意义感的回归分析
以心理健康各因子为因变量,无聊感、生命意义感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孤独感(回归系数是0.237)、紧张感(回归系数是0.341)、创造力(回归系数是0.153)可以有效地预测心理健康中的躯体症状因子;情绪情感体验(回归系数是-0.156)、死亡与挫折的接纳(回归系数是-0.157)、孤独感(回归系数是0.318)、紧张感(回归系数是0.166)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失眠焦虑因子;自控力(回归系数是0.265)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社会功能障碍因子;情绪情感体验(回归系数是-0.351)、孤独感(回归系数是0.272)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严重抑郁因子。
以心理健康的总分为因变量,以生命意义感的各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因子都未进入回归方程,因此,这些因子对心理健康的总分没有显著地预测作用。
以心理健康的总分为因变量,以无聊感的各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创造力、紧张感依次进入回归方程,这两个因子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地预测作用,创造力与紧张感对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为:Y=50.045-1.860状丛炝?2.106捉粽鸥小?
3 分析与讨论
3.1 大学生无聊感、生命意义感在人口学上的差异分析
年级在无聊倾向中的紧张感因子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由于随着年级的增高,大学生的课业压力变得愈加繁重,休闲时间减少,面对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因此相对于低年级而言,处于高年级的大学生更容易体会到紧张的情绪。在创造力研究上,家庭所在地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由于城市里的孩子业余生活较少,课业负担压力较重,在创造力方面显著小于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课业负担压力较轻的农村孩子。在孤独感研究上,家庭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家庭结构完整的学生更能体会到家庭的关心与温暖,更能体会到关爱,那么他们所体会的孤独感就会相应较少,然而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孩子由于家庭的分裂,较少能体会到家庭的关心与温暖,久而久之,便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从而更能体会到孤独感。
3.2 无聊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从表1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的值,可以分析出无聊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尤其无聊倾向中的孤独感与心理健康中的任一因子都有显著相关。这是由于大学生在处于孤独的时候,内心可能会感到闭塞,与外界的交往相对就会减少,尤其是人际关系方面,以至于找不到可以发泄的出口,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孤独感得分越高,越容易危及心理健康。还可以分析出约束性和紧张感与心理健康中的躯体症状、失眠焦虑、严重抑郁都存在显著正相关,这是由于当人们受到较大的约束限制,以及自身感到十分紧张的状态下,人的身体健康都会受到损伤,高度紧张更容易引起失眠焦虑,危害身心健康,相反,当人们较少体会到约束与紧张,即经常处于放松的状态时,人的身体和心理机能也会经常处于健康状态。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大学生的无聊感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④⑤⑥因此,建议学校多开设些e极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员都参与进来,
3.3 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从表2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的值,可以分析出情绪情感体验与严重抑郁、失眠焦虑、躯体症状存在显著负相关,这是由于情绪情感体验越差,大学生越容易找不到正确的发泄口,处理问题的方式可能会更加偏激,这样就更容易危害自身的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失眠焦虑产生影响,进一步危害心理健康。亲密关系与躯体症状、失眠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社会功能障碍、严重抑郁呈现显著正相关,这是由于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与他人的关系越亲密融洽,越容易体会到心理安慰,心里没有负担,很少能体会到负面情绪,因此躯体症状以及失眠焦虑的水平都较低,社会功能障碍,严重抑郁水平也较低。价值感与严重抑郁、失眠焦虑、躯体症状存在显著负相关,这是由于大学生越能体会到生命意义所在,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越能认识自己生命的宝贵,这样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都会较高一些,心理健康水平也会相对较高一些。
因此,建议社会和学校呼吁大学生爱护生命,学校可以多开设生命健康教育的课程,让大学生知道生命的宝贵,多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需要,家长们也应该与学生多沟通,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提高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⑦⑧⑨
3.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无聊感、生命意义感的回归分析
孤独感、紧张感、创造力可以有效地预测心理健康中的躯体症状因子,这是由于孤独感、紧张感一旦超过一定的范围,便会对人的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情绪情感体验、死亡与挫折的接纳、孤独感、紧张感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失眠焦虑因子,这是因为以上的任何因子不仅对人的健康有影响,还会进一步使人产生一些负性的情绪,不仅会危害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心理健康;情绪情感体验、孤独感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严重抑郁因子,这是由于情绪情感体验较差,孤独感较强时,人们的内心会感到烦躁,不好的情绪憋在心里不进行宣泄,这样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建议大学生们不论发生什么困难,都要及时与家长、学校进行沟通,多与同学交往,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避免单一、枯燥的生活,尊重生命,要善于发现自身的潜能,关注自己的内心情感,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L芑鹣钅浚汉诹∩缁峥蒲а芯抗婊甓认钅?14E020);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JD1215072)
注释
① 黄时华,李冬玲,张卫,李董平,钟海荣,黄诚恳.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8(3):308-314.
② 王东宇,赵慧琴.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量表的编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6):43-47.
③ 陈翠,张红静,江虹等.一般健康问卷(GHQ-28)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信效度检验[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8(3):159-162.
④ 钟泳如,黄时华,熊松滨.大学生的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7):1086-1087.
⑤ 黄时华,张卫,胡谏萍.“无聊”的心理学研究述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56(4):133-139.
⑥ 黄时华,刘珍仪.广州部分高校学生无聊倾向性和自杀意念现状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0.23(8):88-90.
⑦ 李旭,卢勤.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0):1232-1235.
由于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学校教育如何来帮助、指导年青一代认知自我,开发潜能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为他们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面,也是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要求,它反映了当代进步的教育潮流。
心理健康是学习、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保持对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从而充满自信,积极乐观,富有创造性的投入学习和工作。从学校教育来说,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处于压力之下,其思维就会变得机械、呆板,压力还会干扰注意、记忆和想象等认知活动。心理学家哈罗克(E.Harlock)曾经通过实验证明,对学生来说,由于受到批评而引起的恐惧、紧张、烦恼、愁闷等不健康的情绪,会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阻碍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学校教学中的意义十分重大。
在聋校日常教学中,我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聋生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生理缺陷,致使他们有一种自卑心理,自信心不强,没有努力目标,对前途悲观失望,对社会态度消极,社会交往能力低下,自我意识不强,耐挫力差等心理障碍问题。同时,也是因为他们的生理缺陷,致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交友圈以及信息渠道都比正常孩子要小的多,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是我们聋校日常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聋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健康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说,就是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全面发展理应包括身心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更加全面,为此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聋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聋生身心健康
聋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对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属于直接不理睬,不接受状态。当他们步入社会后会四处碰壁,从而使内心一再受挫。
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从德育方面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与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人的机体活力,调动神经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内分泌活动,协调骨骼肌肉活动,健康的身体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活动效率。身心健康具有内在联系。因此,现代学校的卫生保健已经由单一的生理卫生保健发展为生理心理综合保健。
再者,传统教育中,我们以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为重点。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活动,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因此,智力教育也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上,这也要求学生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出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思维力和记忆力等。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聋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出现了对其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要,一是性的成熟,使青少年性意识与冲动出现;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性的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在聋生社会地位不被认可的状况下,他们会从其他方面寻求心理上平衡。比如,谈恋爱、玩电子游戏、和社会青年打架斗殴等。这就是青少年时期的新需要与其心理成熟水平及社会地位水平的矛盾,具体为四个方面:
①新的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②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③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④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
青少年时期这些特定的矛盾,导致了他们在各方面表现出既不同于儿童,又有许多成人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最容易进入心理不平衡状态而又最不容易通过自我调节或寻求成人疏导以得到解脱。此时,对聋生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同时,青少年接近于成人的活动能量,对以上的矛盾系统又起着激发作用,容易使矛盾爆发,因此,对青少年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促使聋生适应社会形式的必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些现象,都将对聋人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影响。
从家庭方面来看,离婚率不断增高,家庭温馨减少,家庭对子女教育不当的管教方式,都会对聋人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因素。
从学校方面来看,高考升学压力,频繁的测验考试,学生分数排位等,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增大,使聋人青少年学生无止休地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
从社会角度来看,一些黄色、东西的出现,政府部门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也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中职;教师;心理健康
一、中职教师不良心理健康的现象分析
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中初级专门人才。随着社会对专职人员需求的增长,办好中职教育显得非常重要,自然离不开有一支好的中职教师队伍。然而,由于存在工作压力大、招生质量降低和职称评定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给中职教师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导致有些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第一,自信心和自豪感不足。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职业价值,中职教师担当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责,是光荣而又重要的职业。虽然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可是由于社会上有些人对中职业教师存在偏见,使有些中职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自信心和自豪感不足,不热爱甚至根本看不起自己的职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职教师的发展缓慢,在攀比心理作用下,感到不平衡,在教书育人上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削弱,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长远目标,得过且过。第二,对中职学生缺乏信心和热情。目前普遍存在中职学生的生源较差。有些学生是因为学习不好,考不上普通中学而求其次上了中职学校;有些学生是因为家庭困难而上了中职学校,等等。这些生源质量直接对中职教师的教书育人,提出了与普通学校有着不同但却是更高的要求。由于有些中职教师对此认识不足,认为中职学生不好教、难教,在对待中职学生上缺乏信心和热情,工作上流于形式,没有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第三,不能正确对待中职学生,缺乏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职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道者。这是天然的职业优势,可有些教师还是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工具,很少听取学生的意见,不乐意与学生讨论问题、探讨知识,以及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某些教师在教育感知方面的错觉和思维方面的武断性,使学生缺少主动性,甚至造成“我不行”的心理状态,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教师也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有些中职教师对学生漠然无感情,丧失了情感教育的动力,因此对学生的说服教育工作缺乏耐心。第四,不愿意与中职学生进行一视同仁的沟通。有些教师与性格开朗的学生交流较顺畅,而与比较封闭的学生交流不够顺畅。通常性格封闭的学生自信心要么高得不符合其能力,往往自以为是;要么自信心很低,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教师与封闭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少,这种表现实质上是缺少意志力,有碰到问题“绕着走”的心理。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势必造成教育资源不能在学生中公平利用,教书育人的效果达不到社会需求。还有些中职教师对比较差的学生,表现出没有耐心,极大地挫伤了后进学生追求上进的积极性。第五,教师自身人格有缺陷。教师是学生的表率,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有高尚的师德。但是,有些中职教师不能在人格上有良好的修养,比如意志力不坚定、说话不真实、工作不认真、为人虚伪、自私自利、遇事急躁、性格孤僻等。还有些教师甚至挖苦讽刺学生,损害学生的人格,有时还会惩罚学生,给学生造成身体和身心的危害。
二、中职学生不良心理健康的现象分析
在中国中职生是受教育者的特定的、大量的群体。由于社会多年来形成的对中职生的重视程度不如普通中学那样高,给中职生无形中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使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般地说,中职生的年龄为15~20岁,在这个年龄阶段,自我意识逐步增长,对社会有了自己的初步了解。第一,缺乏自信,自卑感比较强烈。目前在中国中职生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社会上还存在着对中职生的偏见和歧视。由于中职生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和对社会的初步了解,这种社会氛围使有些中职生容易产生自我否定意识,对自己缺乏自信,情绪低落,自卑感比较强烈。有些家长由于不正确的引导,甚至抱怨和侮辱,更是加深了中职学生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和自卑感产生,导致中职学生精神差,学习没有目标,对自己要求低,得过且过。第二,与周围环境协调能力弱,人际沟通能力不强。由于知识和阅历的限制,中职生对社会、学校、教师、同学和家庭的认识能力处于初级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中职生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希望当成了压力,把同学当成竞争对象,不能正确感知周围的环境,在意识上不能做到与周围环境协调起来,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由于中职生心理发展正处于青春期,有些人容易隐藏自己的真实意识,而不是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有时甚至走向封闭。具体的表现是,有些中职学生害怕上学、害怕见到教师、不善于与同学交往、不愿意与家长交流,等等。第三,以自我为中心、自控能力差。当前中职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学生在家庭受到过多的照顾,甚至一切围着学生转,导致学生长时间地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反映出在学校不愿意接受教育,也不接受同学们的帮助,我行我素,只对自己关注的事情感兴趣,对自身利益斤斤计较。有些中职学生做事遇到小小的困难,没有自己的主意,情绪急躁,易于与教师、同学争吵,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均比较差。第四,对将来就业前景担心,心情忧郁。中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各行各业的变化日新月异,对专门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要NO.329教育探索求越来越高。在此情形下,有些中职学生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为民族强盛而努力学习的理想,加之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术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感到担心,因此心情忧郁,导致接受教育的兴趣不高,对学习没有积极性,就业就会面临较大的困难。
三、中职教师不良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中职教师和中职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显然教师身上的不良心理健康所表现出来的问题,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无形的负面影响。毋庸置疑,作为中职教师,如果心理不健康,那么对心理与普通中学学生相比更加脆弱的中职学生来说,其影响就要严重得多。人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了教师的不良心理影响,终生都打着这种烙印。归纳起来,教师不良心理健康对中职学生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影响中职学生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一个人能否做好工作,甚至在社会上能否成功,自信心是很重要的。如果中职教师对自己从事的中职教师的自信心不足,就会影响到中职学生,使有些中职学生认为读中职学校入错了校门,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未来的前途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不仅如此,有些中职学生还会产生读中职学校不被人重视,甚至低人一等的错觉,影响了中职学生自尊心的建立。[1]第二,影响中职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中职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面对各种挑战,必须有一个比较强大的人格。向上进取、意志力坚强、实事求是、乐观开朗、平等待人、善于沟通、自我控制与自我约束等等,是现代社会对人的性格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中职教师人格有缺陷,学生也不会自觉地注意人格的培养和修炼。比如说,教师如果格调低下,向学生暗示送礼,利用教师的权力向学生推销产品等等,必然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确立,使学生的心灵蒙上一层对教师反感的情绪,对人格产生错误的认识,最终会影响中职学生在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2]影响中职学生形成好的精神状态。中职学生需要有好的精神状态,去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果中职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怕苦怕累、容易急躁、过度紧张、反应激烈等不良心理健康,就会造成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怕吃苦、没有毅力和耐心等方面的精神状态,影响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四、中职学生不良心理健康对教师的影响
中职教师是成年人,心理健康比较成熟。一个好的中职教师,在面对中职学生不良健康心理时,会采取对应的教育措施予以纠正,或者以身作则予以心理暗示。但是,对于有些具有不良心理健康的中职教师来说,学生的不良心理健康对其也有负面印象。第一,心理健康不良降低教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职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强大,有助于中职教师职业信心和职业自豪感的增强,也有利于不良心理健康教师职业信心和职业自豪感的修复和提升。但是,如果有些中职学生的自信心不足,自尊心不强,就会使有些不良心理健康的中职教师更是对职业没有自信心和自豪感,工作态度就会产生消极倦怠。第二,降低不良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热情。中职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中级应用型人才。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劳动者、并为社会所需的优质职业人才,教师就会感到无比的光荣,有职业成就感。一般地说,有不良心理健康的中职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势必影响到他的学习和成长,在学校很难为适应社会需求做好必要的准备,这部分学生自然学习成绩较差,将来就业将面临较大的困难,这就使有些不良心理健康的教师更是对教师工作缺乏热情。[3]第三,弱化不良心理健康教师的人格。人格的力量是无形的,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反过来学生的人格对教师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不良心理健康的中职学生来说,会对不良心理健康的教师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说,如果学生性格容易暴怒,就会使有些教师不理智;如果学生性格上,胆小、自卑、不爱动,从不与教师主动沟通,长此以往就会使教师忽视了该学生,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实际上弱化了有些教师的人格力量。
五、社会环境的影响
第一,国家教育体系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中职教师还是中职学生都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自1998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大量增加,十多年来为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专业技术等方面的人才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校地位必然与这种变化相适应,在国家教育体系的分工上,主要以培养专门技能的人才为目标,不再是传统中专的“技术人员”了。这种地位和作用上的转型,必然给中职教师带来影响,有些心理不够强大的教师,就会产生诸如“地位和作用下降了”等不良的心理暗示,降低了职业自尊心和职业自豪感,带来了工作热情减退、工作态度不端正、心理有怨气、易于忧郁等不良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扩大,为广大中学学生开辟了到高等学校学习的广阔道路,他们不用再走“独木桥”了。因此,初中学生通过上中职学校,进而走向高等职业院校,就成为有些想继续深造的初中学生和家长们的优先选择,这就必然使有些心理未成熟的中职学生,一旦在学习中面临或者遭遇某些挫折时,就会产生“我不行”等不良的心理暗示,挫伤了学生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带来了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散漫、不愿意与人沟通、性格孤僻、易于暴怒等不良心理健康问题。第二,中国产业转型和社会信息化,对人才需求呈现多层面、更专业化的局面。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现在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从传统的以机械化制造业为主向工业4.0转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向智能化技术应用变革。这就必定带来中职学生就业需求的变化和提高。在此情形下,中职学校的教育水平必然要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必然要提升。事实上,有些中职教师和学生不能适应这些要求,心理上不但没有准备好迎接这种挑战,反而形成了自卑、消极、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健康问题。
六、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校环境对中职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学校的教育理念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有影响,有些学校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以经济效益为首位,以学生的成绩为主,很少关心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样就使一些不良心理健康的教师和学生得不到及时的指导和纠正。其次,学校的管理制度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有影响,有些学校主要是从行为上管理教师和学生,缺乏对心理的梳理和辅导,导致有些教师和学生对管理制度从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引起不良心理健康问题。第三,学校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和学生的心里有影响,一些学校的现行评价体系,主观的多、客观的少,有的甚至是领导或班主任的主观意识起决定作用,看不到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和优点,这就造成有些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埋怨,从而导致不良心理健康问题。第四,学校的学风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有影响,良好的校风能够感染教师和学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积极向上,团结互助,人际关系和谐;而消极的校风则会使教师和学生的情绪低落、压抑、师生之间难以沟通,教育水平也必然降低,这就对有些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导致不良心理健康问题。
七、个人因素的影响
中职教师虽然有比较多的认知和阅历,但是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教师来说仍然是逐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当今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职责以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社会的变化,教师要持续地学习,增强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但是,有些教师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健康,而是固守自己的怯懦、自卑、孤僻、狭隘等性格,一旦遇到心理问题就难以得到有效消解。随着教书育人的压力增大,心理问题就越来越膨胀,导致形成不良心理健康的问题。当然,疾病和遗传等,也能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中职学生的认知和阅历比较少,心理的可塑性本身就大,心理健康与其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力密切相关。有些学生由于个人的认知态度、自我意识、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在面对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学习过程和与教师、同学交往等方面出现困扰时,不能正确处理,形成了对自己的无形压力,这种压力常常成为其心理障碍的动因,当这种障碍无法消除时,就会对心理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不良心理健康问题。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情感问题也是造成有些学生产生不良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此外,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受到遗传、生物化学、性别、神经活动等生理因素的影响,也有可能产生不良心理健康问题。
八、形成中职教师与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的建议
为了促进中职教育发展,需要将中职教师和学生的不良心理健康问题一起考虑,采用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根据上述分析的中职教师和学生不良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相互影响关系以及原因,提出如下解决措施。第一,教师和学生要提高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心理自我完善能力。中国教育体系在不断完善,中高职学校进行了一体化衔接,为中职教师和学生展示了宽广的人生路径,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得到加强,学生受教育的层次逐步得到提高,中职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在强化;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教师和学生在专业上有了新的要求,不要把这些要求当作压力而是要当作工作和学习的动力。在这些认识提高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要自我完善心理健康,特别是要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第二,中职学校要在教育理念、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上,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良好的校风,在学校这个环境下,形成乐观、向上、进取、团结、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平等相待等良好的氛围,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三,教师和学生要加强自身修炼,克服性格的缺陷,要善于从社会发展中体验和感受主流的、正确的努力方向,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自身的价值观、人格、性格和精神风貌。教师要不断地从各个方面吸取好的精神食粮,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性格的升华,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学生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有利于及时疏导与调节个人情绪,排除心理障碍,从而提高了教育质量。第四,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通过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信箱等手段,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方便、安全的咨询和辅导平台。
九、结束语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方法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方法入手。
一、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1)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鼓励树立建功于国家和自立自强的观念意识,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3)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4)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5)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6)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二、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
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现有教学体制看,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至关重要,但现实中,班主任大多数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还不能胜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培训,使班主任人人能胜任这项工作,这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三、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回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据调查某校30%的初中生认为社会不良现象对其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湖北某县有一个中学生因看到过多的社会阴暗面心理承受不了而自杀身亡。所以,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如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书刊物,出售香烟及不合法药品,开放“三室一厅”等等。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 参 考 文 献 ]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2] 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 《学校心理咨询》.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关键词: 教师心理健康 现状 影响因素 自我维护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表明了教师以传授知识和塑造学生的心灵为光荣职责。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但影响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对学生、学校、社会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本文从分析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面入手,探讨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的方法。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所进行的检测结果,[1]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是中小学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教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长年劳累,体质每况愈下,加上中小学教师普遍责任心较强,很注意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因而过分追求人格的完善,过分限制、约束自己,关心各种细节,常有自我责备、谴责的倾向,这都成为躯体化、强迫症状的直接诱因。此外,由于社会期望值偏高,难免产生焦虑、恐怖情绪。调查发现,教师的心理问题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人际敏感等,表现在工作中就是难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喜欢用冷傲、生硬的态度对待学生,随便挖苦学生,无端训斥学生,多疑、猜忌心重,容易计较,爱和同事闹别扭,自卑等。教师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1.工作压力过大是造成教师心理障碍的首要原因[2]。
适当的压力可以使人产生责任感、进取心,但是压力过大则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压力主要来自高社会期许――“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等,其实教师只是一种职业、谋生手段,不是人格高尚的象征。教师只有在进入职业状态之后得到系统有效的培训,才会慢慢地将教育发展成为自己热爱的事业,才能提升职业认同。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也与教师的职业特点有关。不少青年教师有着较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当他们的愿望与现实之间发生激烈矛盾和碰撞时,其心态往往无法平衡,产生焦躁情绪。
2.多重社会角色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夹在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既是学校教育理念的执行者,对学生进行直接的管理,又是教育产业化链条中的服务者,处于被消费者弹劾的地位。教师扮演着众多的角色: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技能操作的示范者、言传身教的教育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学生家长的者,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组织管理、人际交往、情绪调控等多种能力。多种角色的转换容易产生错位,引起教师心理上的紧张和疲劳。
3.缺少家庭、社会支持系统。
教师的各自为战的工作状态和时间紧迫、操劳过度,造成教师彼此之间很难相互沟通、彼此支持,而以学生成绩为标准的教师评价体系还会人为地制造竞争,恶化人际环境。同时教师的视野不够宽泛,社会交际能力较差,终日辛劳却很难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4.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
教师自身心理知识欠缺,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疏导渠道的不畅,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追求完美、拘谨保守标过高、自尊过强、意志力弱等都会引发心理问题。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会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致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适自身心理问题:
1.正视自我,悦纳自我。
职业理想与信念是维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教师应努力树立正确的职教思想,热爱职教事业,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爱护和宽容学生,正视现实,不断奋进。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教师要淡泊名利、超然世俗,既不目空一切,也不妄自菲薄。教师职业的社会功效是潜在的,并非立竿见影、光辉耀眼;教师收入相对偏低,荣誉也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教师用辩证的态度,看待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公正地评价自我,设置合理的目标,确立适中的期望值,平静躁动不安的心灵,用自身力量达到与外在环境的动态平衡。
2.调整心态,正视压力。
教师要正确认知压力,要认识到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压力及其反应不是自己的弱点和能力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教师要学会正视现实、自我调适,提高综合素质,养成乐观宽容、淡泊豁达的性格,遇到尴尬的境遇,选择应对策略。教师应适时适度地调节好心态与情绪。适时调整角色。教师不是“我”的惟一社会角色。[3]教师要学会对时间进行组织和预算,将目标按优先次序进行区分,设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时间表,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给自己。当工作压力过大时,还可通过各种身体锻炼、户外活动、培养业余爱好等来舒缓紧张的神经,使身心得到放松和调节。
3.合理地定位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
教师要承认自己的优点、长处,也要承认自己能力的不足及时间、精力、客观条件的有限性,教师要合理地制订目标,不追求完美,不苛求自己,将自己的工作期望和生活追求定位在稍高于现实的位置上。量力而行,有些方面要做到100分,有些方面做到8O分就够了。不要奢望各方面都兼顾得很好:既要教书教得好,又要家里永远都窗明几净;既想在讲课大赛拿名次,又想每天变着花样做出可口的饭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认清这一点,教师们就会摆脱许多不必要的压力的困扰。
4.加强学习,系统掌握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等知识。
教师应主动、有意识地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掌握与运用应对压力的技巧,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主动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做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四、小结
综上所述,教师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从不同的渠道运用综合的手段予以克服。在现阶段,教师自身对自我心理健康的维护相当重要。注重心理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对于很好地履行教育职责,创造美好的个人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占虎.教师心理健康: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发展,2006,9: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