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村公路;三农问题;建设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引言
在全国公路网的组成成分中,农村公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构建农村的交通运输网络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2003年,国家全面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伸手农民的欢迎。 农村公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涉及到国家能否顺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活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问题。农村公路的质量、规格、标准等都将影响到国家公路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农村公路的通顺、通达、通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进行农村公路的设计和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有力措施。
对于农村公路建设的探讨,应从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农村公路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突出效益,农村公路建设的合理性以及如何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建设农村公路等问题出发进行探索。
二、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由于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通常由于建设资金短缺,建设力量缺乏,建设设计规划不合理等问题造成任务重、涉及广泛、政策干预等特征的出现。
1.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短缺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筹措渠道多样化,其中一般各省会解决20%左右的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补贴和养护等。近几年,通过相关部门的协调解决,农民分担一部分等方法进行资金筹措,但由于各方受到利益,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依然面临较大的缺口。
2.农村公路建设力量缺乏
在国内由于农村范围较广,农民分散程度大等客观原因造成农村公路的覆盖范围广,建设项目多等问题,从而导致农村公路在建设过程中管理水平低下,建设资金运行不透明,专业公路技术人员不足,至于与影响到农村公路的质量问题,通常导致公路使用年限短,路面狭窄或者质量劣质等,也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导致积极性不高。
3.农村公路设计建设不合理
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同时受到国家对于耕地的宏观调控的影响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农村公路设计和建设的不合理、不科学现象的出现。往往农村公路的建设是单独成点而无法连成线和面从而在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不到作用。
三、农村公路建设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突出效益
“三农”问题涉及到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而在解决三种问题过程中往往出现矛盾,农村公路建设是解决三者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
1.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村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如何留住劳动力并促进其合理的转移以及如何开发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都将影响着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村面貌以及农业的发展等重大问题。农村公路的建设有效扩充了农村交通运输网络,通过农村公路与省道、国道等重要的国家公路交通运输网的衔接,有力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同时为农村吸引资金和人才流入,以及留住人才开发农村资源提供了保障。
2.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速农民脱贫致富
过去农村的封闭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产业结构过于单一。通过农村公路的建设,农村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的优化。大量的资金和人才的流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城乡一体化,农村养殖业得到迅猛的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此外,随着更多的轻工业入住农村,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了在家乡发展也有利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改善。
此外农村旅游业也随着交通的便利得到了有力的发展。随着富有农村情调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和农村亲子游等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提升了农村餐饮服务,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不仅民风民俗在农村得到发展,农民的素质和意识也得到了较高的提高,有效的改善了农村的面貌。因此农村公路建设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举措。
四、农村公路建设的探讨
农村公路的建设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坚持政策指导,政府参与,区域带动以及舆论宣传等措施的综合实施,最大程度上提到农民的积极性。在公路设计和过程中做到修养并举,责任明确的要求,力争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是基本
农村公路建设应该重视人才的使用,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使用,做到资金运转正常,工程质量过关。同时统筹兼顾农民的利益,以及在公路设计过程中兼顾国家对于耕地的保护和公路与省道、国道等衔接问题,力争发挥农村公路的最大经济效益。
2.“合理规划,责任明晰”是要求
农村公路的合理规划不仅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同时也有效的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农村公路的责任明确是确保公路质量和使用年限的有效措施。
3.“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农村公路建设的目的是帮助政府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建设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科学合理的农村公路建设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五、结语
本文分析了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农村公路的建设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突出效益,阐析了农村公路建设对于改善农村生活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进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提出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同时本文也探讨了如何落实和推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提出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基本立足点,项目要求以及项目实施的目的,为我国加速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王炜,邓卫,杨琪,等.公路网络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对农广播;农村经济;意义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尽管国家与社会对对农广播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着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对农广播存在收听率过低等客观情况,广播运营者们对对农广播节目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发展前景并不十分看好,当然就会对对农广播节目缺少支持。因此,普遍存在财力、人力和物力方面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从而严重制约了对农节目的加速发展,长此以往,周而复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实践已经证明,对农节目办得好的地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来说也快一些,反之亦然。这说明对农广播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的。
纵观媒体兴衰发展的历史,我们能够知道,任何一轮媒体的兴衰都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分析现在我国范围内愈演愈烈的交通广播节目、现在正在全国各地热播的房地产节目以及饮食娱乐节目,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各种媒体争相下大力气去追逐的行业,肯定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有非常大利润空间的产业,与此同时,这些行业所涉及到的人群必须非常庞大,可是由于势单力孤,就特别需要各种媒体替他们通过宣传等手段来处理解决一系列的事情。所以,为该类人群开办相应的节目便自然而然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这样,各种媒体就会为他们进行宣传大造声势,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的服务。
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农村正逐步成为吸引资金的一个热点。资金的流入也预示着农业尚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正是由于这个因素,民间资金也迅速地流向了农村。另一方面,从事农业这一产业的人也在发生着相应地变化,他们已不再是过去那些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靠种地来养家糊口的农民了,他们甚至已经能够称为农业某一生产领域的专业人士了。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不再把农业当作仅是简单地种地,而成为一种行业,从思想深处意识到从事农业亦能致富,这就是所谓的职业农民。所以,不仅要作专业的对农频率,更要作好对农广播节目,这就好比是在发掘一座有着巨大潜力的金矿。那么,对农广播到底能为农民提供哪些帮助呢?首先,能为农民提供买卖信息。他们生活在一个农业现代化的大环境中,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农民,更是一个农业经理人,他要负责管理经营某块土地的所有事宜。耕种的时节、管理的细节,均由农民自身来决策。其次,提供引导信息,利用信息帮助农民成为生产经营的职业经理人。为他们提供同农业生产管理活动有关的各种信息,让他们成为经营农业的职业经理人。
还有,在现代农村里尤其要重视这两方面的群体:一个是农村中的青少年,第二个就是农民工。国家的未来是青少年,农村的未来当然就是农村的青少年,如果让他们受到跟城市市民同等的教育与培养,他们就有希望负担起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职责。人的能力是决定农业工业化的重要因素,提高农村青少年捕捉掌握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提高农民特别是提高农村青少年的能力,不仅要靠大力发展教育这项大工程,提高农村青少年捕捉掌握信息的能力也至关重要。因此,将获得、利用、使用信息的能力给予农民尤其是给予青少年,这对加快农村建设,缩小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加快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步伐,意义重大而深远。另一个,还必须重视农民工这一群体。在农村当地群众里,农民工思想观念相对开放,属于有魄力、有胆识,能对农村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群体,属于可以架起城市与农村桥梁、能够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类人。我国现在究竟有多少农民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目前已知在农民中二亿五千万为农民工和准农民工,有一亿二千万的农民工为跨省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农村总劳力的 40%左右都已成为农民工,已经达到中国工人总数的50%以上,而且目前我国建筑业劳动力的 90%都是农民工,在煤矿的采掘业占有五分之四,在纺织服装业占有 五分之四,在各城市的一般服务业占一半左右,我国现有的1000多万个企业,其中 六万余家为建筑企业,各类采掘企业有五千多家,纺织服装业上万家。”①农民工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可是现在农民工受到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是在城市夹缝中生存的一个群体,目前我国公民总体上由三大部分构成,城市居民、农民工与农民,农民工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数量庞大,流动性强。现在,我国农民工面临八种较大的困难。一个就是就业问题,另二个是培训问题,第三是社会保障问题,第四是权益维护问题,第五是子女入学问题,第六是生活文化问题,第七是土地流转问题,最后还有参与政治问题。该问题里好多都是由于信息交流不畅、信息获取不足以及信息利用率过低等引发的。各种媒体不可能帮助解决农民工面临的一切问题,可是至少可以促进该类问题的解决。信息化应该成为一个着力点,加强政府相关业务的标准化、规范化,让大量过去较难做到甚至根本做不到的事情,现在能够比较轻松地做到并且处理好。在国家的指引下,诸多机构已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去帮助农民工解决他们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碰到的种种问题。因此,国家的广播电视建设、信息化为三农服务、对农广播等,都不应当轻视甚至忽视农民工这一我们国家公民三大板块中最大的一个板块。像这样一个极其庞杂的系统,必须有一些原则作为基准,比方说,可以专门出台一些针对农民工的政策措施,为其提供一些服务项目,推动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合理化。
综合来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同对农广播密不可分的。对农广播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少年和农民工获取大量的有用信息并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他们在信息时代的生存与竞争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从事物向前发展的大方向来分析,对农业信息化的完善与改造将成为信息化进步和完善的主战场。现在,我们国家农业工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对农广播一定要紧跟农业工业化的步伐大步向前迈进,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应用的贡献。
注释:
①屈哲.从频道包装方案浅谈对农业节目的几点思考[J].2004,2.
“三农”问题近年来成为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到总书记的多次重要讲话都涉及到了此问题,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体现了我国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和高度的责任心。不仅政府重视,学术界也同样高度关注“三农”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策略。总结起来,笔者认为其中比较有建设性的有这样两类:(1)长远途径,也既是政策途径,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城市门槛,结束城乡分割分治状况,实现城乡一体化。这类策略主要是根据以往造成“三农”问题的制度原因,改变从前不合理的制度,给农民以公正的国民待遇。应该说这种策略可以从长远上保证城乡协调发展,是必须采用的。
但是目前“三农”问题的紧迫性不容许我们靠长时间的自然发展来解决,必须采取更为实际的、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农业、农村和农民现状的策略。(2)直接途径,以增加农民收入核心,以农村城镇化为目标方式,以科技兴农为推动力,通过农民市民化,减少农村人口来最终实现富裕农民的目的。这是最为直接的解决“三农”问题的策略,也是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总体看两类策略,都可以在一些方面解决问题,但是却都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源,就是“人”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农村也同样离不开这个核心,就是要首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这一切,都要靠教育。各种调查研究的结论及成功地区的经验都显示,发展农村教育是实施一切举措的前提。无论是增加农民收入;还是城镇化,或者是发展农业科技,减少农村人口等等,都要以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教育的发展为前提。
一、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以发展农村教育为前提
一般来说,素质越高,能力就越强,收人水平也就越高。
从某种意义上讲,素质和能力对劳动者来说,既是资本,又是生产资料。对当前的农民来说,其收入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收入;二是非农业收入。所谓农业收入又可以分为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畜牧业收入几部分。无论何种产业,提高收入的途径一靠技术来提高效率增加产量,二靠市场增加效益。因此可以说,高收入的农民都是既要懂技术又要能把把握市场的现代化的高素质农民。笔者在寒假期间曾到山东省莒县浮来山镇(笔者故乡)的花农李某的花卉种植园做过调查。李某作为当地第一家尝试种植玫瑰花的花农,如今事业已经初具规模,家里住的是二层小楼,还拥有一部小汽车用来代步。当笔者在2005年1月份来到该地的时候,由于天气比较冷,当地其它花农的花多数都被冻死,而李某家花圃里却是花团锦簇。原来,李某对玫瑰花的生活规律是非常的了解的,这一点使得他受益匪浅到,他的玫瑰花在情人节前上市时获得了一笔丰厚的利润。笔者还解到,李某的销路也是异常的广阔,不仅是山东省的各大城市,而且生意已经做到了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份,可说是生意通四海。同李某的交谈中得知,李某现在对知识是十分渴求的,认为自己目前的成绩都是来在家中书柜里摆着的几摞书籍。我们从李某的实践中可以看出,知识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对农民致富的重要意义。而对农民来说知识的主要来源就是农村基础教育。
农民的另一种收入是非农业收入,比如,从事非农产业。
农民进行非农业性的个体私营产业经营,政府一直以来是非常支持的。从事非农产业,对生产技术和市场行情的了解要求更高,对知识的要求也就跟高,这里不需多说。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开办个体私营企业一时并不是很现实,多数农民还是选择进城务工的方式来赚钱,这样既不用原始资金,又不需要承担风险,对农民来说是比较现实的赚钱途径。然而,众所周知,进城务工的农民(又称“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都是又脏又累而且收入还低的工作,即便如此,由于农民工数量众多,这样的工作对许多农民来说还是不好找。在城市里,“农民工”和所谓的城里人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群体,好的工作都为城里人把持,留个农民工的只有城里人不愿干的工作。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户籍制度的限制,居住条件的限制等等,但是这里面最重要的恐怕还是文化水平的限制了。由于体面的收入好的工作都是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因此就与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农民工无缘了。据一份对农民工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在同一地区的农民工中收入较高的是这样几类人,如:“懂一些英语”,“技术比较熟练”,或者是“人际关系比较好的”。对这些人的学历调查证明,其中受过高中教育的占相当大的比重。从中我们看出,知识文化水平对农民工就业以及收入的影响。
总之,对农民个人来讲,知识文化水平是决定收入的最重要原因;对农民整体收入的提高来讲,发展农村教育是必然途径。
二、加快城镇化脚步,减少农村人口,教育是基础
解决“三农”问题地另一条基本途径是城镇化,让更多地农民脱离土地,由农民转化为市民,从而减少农民人口,致富农民。促进农村城镇化,可以根本上改变有限的土地承载过多的劳动力的矛盾,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小的风险实现农民在非农领域就业。城镇化是从农村生活向城镇生活的升级转化过程,是农民非农化的过程,也是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非农产业,对农村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的过程。城镇化要求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和服务业,并让农民离开土地,由第一产业转而从事第二、第三或者第四产业。当然这样的转变同时就伴随着农民本身素质和能力地转变,因为只有知识水平以及素质能力地提高才能让脱农以后地“农民”们适应新的岗位,真正实现减少农村人口,致富农民的目的,也就才能真正对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实质地作用。我们不难看出,城镇化需要的两个条件,其一是发达的县域经济,这是农民脱农以后的承载体;二是农民本身素质的提高,这是城镇化的必要条件,是保证城镇化以后新农民们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前者这里暂且不去讨论,至于后者,自然又回到了我们的话题———农村教育———当中。只有发达的农村教育,才能实质的提高农民总体的素质,才能为农村城镇化创造先决条件。
减少农村人口还有一条重要途径不应该被忽视,那就是农村学生的升学。如果说城镇化是从面上减少农村人口的话,那么升学就是从点上一种途径。不要忽视了这些“点”的作用,因为有时候“点”是可以起到带“面”的作用。一方面,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在城市的就业竞争非常的激烈;另一方面,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回农村创业,将来会给予很多的政策支持,再加上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迫切,是未来的农村成为有位青年创业的最好的舞台。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大批的大学毕业生回故乡农村创业的盛况。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一旦回来,就会给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知识和智力支持,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当然,饮水思源,给这些农村大学生打下坚实基础的是农村基础教育,是我们现在亟待提高的农村教育。相信农村教育的发展必将会培养出更多更高素质的农村大学生,培养出更多可以带动全面的闪光的“点”。
三、走科技兴农的道路离不开教育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对于工业还是农业都是如此。我国农业落后的一大原因就是农业科技的落后。农业科技的落后具体表现为两种,一是农业科研投入少,导致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后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二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使已有的先进农业科技无法应用到实际中来。对于第一种落后,主要的原因是政府对农业科技的重视不够,投入少,还有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而第二种的落后直接的原因则是农民自身的问题。由于我国目前农民总体受教育程度低,所掌握的基本的科学知识不足,导致农民群众从意识上到对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事实证明,我国每年取得的约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中,转化为生产力的只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差距主要在智力支撑。有关资料显示,上过4年学的农民的年产量比未上过学的农民的年产量高13%,即使没有这些投入,前者也比后者高8%。早在1975年日本农业劳动者平均受教育为11.7年,荷兰农民大部分达到高级中等专业农校毕业水平,德国的农业劳动力中54%受过至少3年的职业培训。发达国家农村技术推广人员与农业人口之比为1:100,我国仅为1∶1200,平均1万亩耕地不足1名农村技术人员。这些数据的罗列使我们对农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一目了然,那就是农民基本素质的差距。我们党和政府提出的科技兴农的战略是针对我国国情的极有现实意义的选择。然而科技兴农的战略方针得到落实还要依赖一个十分必要的条件,就是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当然实现这一条件,又首先要依赖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可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对于当前的经济建设局面而言,农业经济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农业、农村及农民并称的“三农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整体发展的基础问题,只有针对“三农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够为社会整体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保证农产品的有序供应,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对于促进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可提高粮食产量的稳定性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农业效益偏低、耕地面积偏少的局限性,而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可通过改进灌溉技术与条件来实现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对上述问题起到缓解作用,实现粮食产量稳定性的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三)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农民经济收入的稳定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性均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实际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发挥着较为直观的作用,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这一举措可作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规范性指导与设计方面较为欠缺
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只有在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指导下才能够确保建设工作的合理运行,就当前形势而言,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在规范性指导与设计方面较为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在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所应用的管理法规大多不配套,导致管理工作时常出现无章可循的局面,对于水利工程的具体施工也缺乏明确的分配,各部门之间协调性较差,使水利工程无法从根本上与实际生产需求相适应;(2)技术欠缺。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在地质、水文等工程设计方面的技术人员通常较为欠缺,导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形成质量漏洞与安全漏洞;(3)规划与布置不合理。许多施工单位一昧追求加快工期进度,而忽略了对工程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布置,导致建设技术、土地的合理利用与社会效益等几个因素无法得到有效的结合,使整体工程效益的发挥受到影响。
(二)受到资金投入力度有限与渠道分散的制约
近年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方面虽有所成就,但同时也受到投入资金力度较小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加上投入渠道的分散性较大的影响,导致水利建设在整体方向的推进中仍然存在一一定的难度。尤其在农业综合开发、国土综合整治等方面,在与农村水利工程规划的内容上难以实现有效的整合,也因此导致了工程性质不明确、设施建设标准较低、管理责任不清、资金协调统筹混乱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工程在难以得到及时维护维修的情况下,对农业整体的发展也有着消极的负面影响。
(三)缺乏规范的工程招投标管理
当前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大多仅作为流于表面的形式,中标方大多属于专业技能与硬件设施均与标准要求有偏差的施工单位,不仅雇佣的施工人员缺乏正轨的业务技术培训,同时施工设备也大多以租赁的方式投入使用,中标手段多以投机取巧为主,将效益作为根本目标进行施工,导致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不达标,造成工期延迟、施工质量偏低、工程纠纷较多等问题的出现。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立的相关策略
(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要实现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一方面首先应当逐步建立起健全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并遵循“建设一处,落实一处”的根本原则,建立相应的工程问责制,做到对选址与布局进行科学的规划,并依法严格进行规划审批,做到明确产权制度的改革与管理主体。另一方面,还应不断加强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以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逐渐规范化与制度化,在建设过程中可实现有法可依,同时也保证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严格进行规范设计
设计水平的提高对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审批规模而定,使设计资质证制度规范化,中标的设计单位均需具备国家颁发的设计资质证,且设计图纸需具有设计单位的资格徽章,满足以上要求才可进行水利工程的设计。除此之外,还应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的特性、分布、条件等实际相关因素而定,制定出相应的工程设计方案与详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水利资源可得到科学、合理、高效的利用,并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确保资源利用方案的最优化。
(三)加大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业经济;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重视和支持,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发展农民、农村、农业已成为新时代农业工作的共识,我国出台了相关文件,颁布了支持“三农”发展的相关政策。
1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优势
1.1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在传统经济环境下,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不大,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力度不够。此外,存在着许多不健全、不公正的金融交易行为,例如人为占用农业发展资金,利用农业贷款进行违规操作等,造成农业金融的混乱和不稳定因素。强化对农业金融发展的制度约束,是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充分保障,也是农村金融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进行制度约束,可以有效避免农业金融发展中的市场混乱,对人为操纵金融市场活动进行集中治理,保障金融市场主体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避免农业金融资金的不当使用,造成不必要的金融农业风险。
1.2合理引导农村金融资金流向
我国农业金融在受到政策制度约束之前,存在着资金流向不合理、资金结构不科学等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农业金融向国有农场以及农业合作社等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倾斜,而对农村微型农业企业和个体农户的支持不足,造成农业金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由于缺乏政策资金的支持,许多农业经济中小企业和农户往往面临高息借贷的困境。而且许多由于非法集资,非法套取农业金融资金的人还存在着无法偿还金融贷款的可能性,他们或成为老赖,或继续高利借贷,给农业金融发展造成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政策制度约束对发展农业金融、规范发展方向和资金流向、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具有特殊意义。
1.3加快农村金融资源流转
农业金融的发展逐渐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改变了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方式。一方面,我国农业金融也在逐步规范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积极地根据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金融服务模式,改变金融经营方式,在金融资源的配置和配置比例上也趋于合理,促进了农业金融资金的快速流动。并且农业金融积极主动地调整业务工作方向,积极向农业农产品销售领域拓展,农业金融积极投资于农产品销售渠道,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农业经济走上网络销售模式,对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能力具有特殊的金融支持作用。
2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
2.1定向支持重点农业产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提高农业金融发展潜力,利用农业金融服务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对我国农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农业金融支持重点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建立现代农业金融管理机制,保障农业金融具有较强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强化农业金融的发展内涵。改变传统农业金融的发展方向,加大农业金融对农业农村产业孵化项目的支持和投入,支持农业金融业务的发展转型,促进农业金融拓展发展空间,改变业务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
2.2完善农村金融资金结构
就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而言,农业金融的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更为显著。通过金融支持,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帮助,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改进了农业机械技术,更新了农业发展的管理技术手段,先后形成了智慧农业等项目。因此说,农业金融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农业金融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金融资金结构失衡、资金向农业大行业流动、农业金融债务风险急剧上升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农村金融的资金结构,优化农村金融的资金业务比例,调整业务资金流向。农业金融可以根据国家政策调整资金供给方向,把资金投向微型农业企业、农村贫困人口、现代农村技术合作社等产业,利用国家的政策补贴,增加农业金融的收益点,还可以改善农业经济中资金不平衡的状况,使农业经济中的弱势群体获得资金流动,帮助这些企业和个人实现发展目标。
2.3保证农业金融资金合理流动
保障农业金融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农业金融的发展一方面需要金融资金的支持,但由于资本具有趋利性,因此在农业金融的发展过程中,许多金融资本都被高收益的企业所占有,如国有农场等。在某些急需资金的农业经济领域,财政资金的流动性较差,导致许多农业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且,许多农业金融资金长期被大型国有农业项目占用,这些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周转时效长,造成了农业金融市场资金短缺。这一现象表明,我国农业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在许多领域都存在资金分配不均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农业金融产业的资金管理能力,提高社会资金流动的效率,提高农业金融的资金流动的预见性,保证农业金融资金的周期性合理流动,使农业各领域的资金分配趋于平衡。
3结语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城乡经济一体化 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的分化和发展不和谐问题凸现出来。其中城乡分割、工农失调与城乡发展不和谐不仅是国人关注的“三农”问题的实质,而且也关系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路。
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使我们在解决“三农”及城乡一体化等问题时面临着极为沉重的体制障碍。一方面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人多地少,资本积累与投入不足,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另一方面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大量资金源于农业积累、农业耕地被大量占用。在二元经济和城乡二元体制约束下,“三农”问题不可能单纯靠中央转移支付和从农业内部得到解决。本文就实施城市工商业向农业产业的渗透和扩散,最终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一、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的农村地区面临着严重的资本困境,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下降,两者的脱节和摩擦更加严重。在讨论反哺政策时,总是强调向农村、农业“输血”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地培育农业产业的自生能力和竞争能力。另外,由于中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信用质量低下,民间金融萎缩,农业产业缺乏竞争优势,因而汲取资金的能力极其脆弱。相反,由于工业相比于农业具有普遍的比较优势,农业资本从农村“外逃”至城市经济。这表明农村金融的脆弱性极其严重,其影响农村金融体系的造血和输血功能。为此加快金融体系创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本困境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央政府通过财政制度改革提升国家财政能力,对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现有的政府主导的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出现梗阻现象,通过金融功能再造等多种手段建立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持
农业发展必须走科技之路,这是我国人多耕地少的国情选择,也是产业结构优化的自身选择。基于我国科技对农业支持的现状、特点和趋势,结合国外和农业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我国应主要强调生物技术、化肥技术和农药技术以及农产品加工技术对农业进步的影响。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建立农业项目科技进步基金;重视农业政策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或作用;建立和形成对农民进行有效技术培训的制度保证;建立农村科技合作网络;加强农业技术专家的队伍建设。通过科技支农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科技农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三、农业发展与人力资源配置
由于体制的、历史的、制度的原因,“城市偏向”的惯性思维和惯,使得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长期不足,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偏低,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且逐年递减,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薄弱。由于医疗卫生条件差,农民“因病致贫”现象严重,使得更多学有专长的人寻找一切机会离开农村,到城市发展。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才短缺制约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村科技的进步与应用,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层次造成不利影响,从根本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鼓励城市学有专长的技术人才和企业家到农村发展,实现城乡知识、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本的共享,优化城乡劳动力结构和技术结构,提高城乡的要素配置效率。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建立合理的投资机制将对促进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农业产业的自生能力
农村的发展不仅依赖传统农牧业,如种植业、养殖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而且还应引入新型的农业部门,如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教育示范农业、体验农业、海洋农业、无土种植农业等,融生产、生活、社会与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从而在传统农业内部发展出一个多功能、多形态的农业集成体系。随着我国市场准入的扩大和开放型经济的纵深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主要农产品供求结构、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并在区域上呈现了差异,因此,创新农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使农业产业结构向市场纵深发展;农业经济向第二、三产业渗透,构造组织体系与生产经营方式的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农业自然力的比较优势,通过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的自生能力。
五、农业产业化与组织创新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综合经营体制,是城乡互动和彼此协调发展并不断向外溢出技术、扩展社会资本的动态过程。借助一系列中介组织(如农业种植协会、龙头企业等),把各类产品链、产业链、价值链延伸到市场,才能在农民、农业和农村中分离出异质型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并从农业内部发展出不同的专业化经济组织,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型,最终彻底解决 “三农”问题。其中,产业链的构建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环节。从制度和组织安排的方式上看,存在着两种基本模式:合作社和“公司+农户”。合作社大多是中、小农户自愿联合,集体加工或销售。“公司+农户”模式一般是以经营农产品加工和购销业务的公司为核心,吸收附近农户组成生产基地,实行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总结我国农业产业化实践探索最优组织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型组织;中介组织带动型组织;专业市场带动型组织;主导产业带动型组;科技带动型组织。
六、工业反哺农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经济增长,我国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在反哺过程中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工农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的“反哺与互动传导机制”,把反哺看作是“直接反哺”和“间接反哺”的统一。前者是“政府有形之手”通过政府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改善农民的收入结构、改进农村公共设施,实施优质的主粮生产区工程。后者是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通过农业产业化政策,培育农业的自生能力。与此同时,政府采取贷款优惠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城市工业向农民、农业和农村提供知识、技术和产业服务,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工农产业的协调发展。间接反哺是把以农业、农村为依托的农业产业延伸至城市经济的专业化分工体系与以城市工业为依托的向农业产业渗透和扩展的专业化分工体系联接起来,更侧重政府产业引导下的市场的无形之手对专业化和分工体系的调节作用。探求工业和农业发展的互动机制,是转轨条件下中国农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举措。
七、城乡土地统筹与土地合理流转
从我国国情出发,分析和把握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保护耕地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土地占用之间的关系;协调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降低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本与保护农民利益的矛盾;在不同所有权条件下,消除地权歧视,统筹发展城乡土地市场;建立土地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实现农村产业组织与农地产权制度有效结合,维护农民权益的问题。
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需要新思路,需要超越单纯的工业发展优先的认知范围。创新农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通过多渠道支持,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的自生能力。和谐社会的建设呼唤中国的全面转型,推进社会全面转型,而不是单纯地一味强调经济转型。优化结构,统筹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这对于提高城乡社会和谐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D・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商务印书馆,2004
[2]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陆学艺:“三农”新论 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
[4]王永龙: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5]Loren Brandt李果黄季Scott Rozelle:中国的土地使用权和转移权:现状评价.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4辑
[6]陈宗胜黎德福: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7]杜吟棠:“公司+农户”模式初探――兼论其合理性与局限性.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1期
[8]冯兴元何梦笔何广文:试论中国农村金融的多元化――一种局部知识范式视角.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5期
[9]高云峰: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金融约束与金融支持.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8期
[10]吴敬琏林光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11]尹瑞珍: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
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是一个媒体存在价值的体现。面对新的舆论生态,媒体持续提高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的要求,更加迫切。作为一张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农字号”报纸,农村大众报面对传媒格局、舆论生态的变化,始终围绕“农”字特色,坚持差异化竞争,做足自身特色,不断提高新闻质量、不断拓展新的传播渠道。
辩证看竞争:以己之长,克彼之短
最近几年,媒体界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网络媒体的大举扩张。具体到农村大众报深耕的涉农新闻领域,越来越多的都市类媒体,开始关注三农领域,在重大问题上争夺话语权。例如,在涉及食品安全、农民工进城等话题上,都市类媒体频频发声。
农村大众报尽管感受到冲击,但也从中发现了竞争对手的短处,更加珍视并继续发挥自身的长处。作为一张被认为是弱势媒体的报纸,只有放大自身长处,与竞争对手的短处竞争,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快是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和网络媒体比速度,报纸没有优势可言。但网络媒体有碎片化的劣势,以零碎化的事件新闻为主,缺乏对宏观层面信息的整理和深层次原因的探究;而制作周期长、有背景分析、有普遍意义的严肃新闻,正是报纸的优势。
都市类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对三农题材的报道,尽管在传播渠道上有优势,但也有不专业的短处。多数媒体在向城市集中,农民的话语权是被城市人所把控的,因此形成的话语霸权,使得农村中真正的新闻被遮蔽了。这种话语霸权,加之不专业性,造成了对农民的伤害。对农村大众报而言,专业性却是优势,采编队伍对农业、农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了解,是都市类媒体无法相比的。在面对诸如“速生鸡”、“膨大剂西瓜”等新闻热点时,农村大众报的报道不仅体现出了专业性,更体现出对农民利益的体察与维护。正是这种优势,使我们在面对都市类媒体的竞争时,依旧能体现出我们的优势,体现出我们的信心。
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报人要克服“末世心态”,在看到冲击时也要看到自身优势。对农村大众报来说,要看到自己在涉农新闻上的专业性,坚持在涉农新闻领域的作为,也要相信我们的涉农严肃新闻是有市场的,是有竞争力的。
自信看定位:坚持立场,强化特色
农村大众报每期8个版,什么都做不仅不现实,而且四处开花会丧失自身竞争力。要持续提升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只有坚持我们为农服务的立场,强化“农”字新闻特色,靠强化自身长处来保持竞争优势。
放眼省内农村媒体市场,至少在农村报刊市场中,农村大众报是最具有权威性的。对不少农村读者来说,农村大众报是可以当做政策手册使用的。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农民拿着报纸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这说明在读者心中,我们这张报纸的分量是很重的。
这些年,我们的报道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在山东省的各类新闻评选中屡有斩获,办报质量在省内涉农媒体中位列第一。在传播渠道上,不仅报纸发行量稳中有升,网站、微博等新媒体渠道也已经完成建设并发挥作用,其他媒体的转载率也在上升。报纸的活动营销也有了很大起色,通过举办活动,树立了良好的媒体形象。在涉农类报刊中,农村大众报发行量最大,多数地区村村覆盖,培育了以党政干部、村干部、种养户为主体的忠实受众群体。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作为一张“老字号”报纸,我们自身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甚至是劣势。山东农村报刊市场的竞争在加剧,至少有4张同类报纸与我们竞争;都市类媒体强势涉足三农题材,尤其在一些重大新闻题材和突发事件上发出强音,面对都市类媒体的优势兵力,我们缺乏竞争力;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加剧,年轻人大多进城务工,导致市场基数减少,对信息传播渠道的偏好改变,人们的选择更加多元化;渠道单一,造成与读者的互动性不足,给捕捉新闻源造成了困难。
我们的优势和所面临的挑战,同样是巨大的。我们应该从容应对,以更自信的心态,坚持自己的立场,强化既有特色。
做好“农字号”:坚守四条底线
如何持续打响“农字号”的品牌?农村大众报人认为,要坚持对三农问题的全面理解,保持对农村农民的深厚感情。在这个基础上,农村大众报提出了“四个坚持”,这是农村大众报必须坚守的底线。
坚持农业专业优势。农业是农村大众报重点关注的报道领域,也是优势报道领域。农业专业优势是农村大众报的主要优势,不能放弃。从社会发展全局来说,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这个题材的重要意义在历史的任何阶段都不会被削弱,永远都是新闻热点。与其他媒体横向对比,做农业新闻,农村大众报记者都能算得上是专家型记者。尤其是对基层农业现状的把握,其他媒体难以企及。因此,坚持农业专业优势,是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对农村大众报提出的要求。
坚持科学理性。对三农题材,很多媒体因为专业性不够,在伤害了新闻真实性、公正性的同时,也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和感情。以食品安全题材为例,众多媒体往往从消费者或流通环节经营者角度报道,将未经证实的内容夸大渲染,或者断章取义,未到田间地头实地打探。这就是不科学、不理性的结果。在媒体人心态浮躁、跟风炒作的今天,我们越是科学理性,就越能接近新闻真实,越能取信读者,主导主流舆论。
坚持对农民的利益同情地理解。作为一个群体,农民的声音是微弱的;农村大众报,要为农民提供这样一个话语平台。要做到这点,我们必须对农民充满感情,站在农民利益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在“42天鸡”事件中,我们首先发表评论《对“42天鸡”:可以大胆怀疑,但要小心求证》作为表态,接着派记者采访权威专家破除流言,再调查这场风波带给农民的巨大伤害,最后推出“肉鸡健康养殖”专题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我们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而不是以部分城市消费者无缘由的“洁癖”和怀疑为出发点,更没有“无风也起浪”的炒作心态。总之,我们将农民利益与自身利益相统一,作为我们价值判断的基准。
坚持对中央三农政策的全面准确把握。目前,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对中央政策的宣传很少,主流媒体也甚少为农民提供三农政策解读。甚至连一些村干部也无法全面准确把握中央政策。作为一张权威报纸,农村大众报有义务通过新闻、评论等方式,解读中央三农政策的内涵,报道符合政策导向的生动外延。近些年,我们关注现代农业、城镇化、农村金融等宏大主题,起到了农村舆论“主心骨”的作用。
提升与改变:内容为王,优化渠道
在具体行动上,农村大众报坚持内容为王,将提高新闻质量作为立报之本;在传播渠道上,不断拓展新的传播途径,打造立体传播平台。
强化与党政机关、科研院所的联系,塑造权威性。我们近年来与省直主要涉农单位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与地方党委政府保持密切联系,例如与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合作办刊、举办活动,连年参与寿光菜博会的报道。我们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报纸建立智库,增强了新闻源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本着维护农民利益的目的,我们持续曝光了一系列坑农害农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树立了报纸威信。例如,所报道的东平湖死鱼事件、济乐高速补偿款事件等,在当地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加大评论的力度,在热点和敏感问题上勇于表态。在一些不方便以新闻发声的事件上,农村大众报以评论的形式,旗帜鲜明地为农民发出呼声。这种形式,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的立场与特色。例如,我们强调城镇化要以农民为主体,呼吁解决农户贷款难不能光靠约束商业银行。
提升稿件、版面质量。农村大众报要求记者根据中央政策和时事热点,每月至少策划一个重大题材;每一位记者每个月都需要有3篇来自基层一线的自主原创新闻;版面不断净化、美化,提升阅读好感。一系列举措,使得农村大众报每一位记者,都能真正深入基层,采写的稿件均来自亲眼所见、所闻,杜绝了虚假新闻,保证了公信力。
通过活动提升影响力。目前,农村大众报常年举办三类活动:高端定位的“山东三农人物·三农企业评选”,中端定位的“山东合作社高层论坛”,服务基层的“服务新农村大讲堂”。这三大活动,构成了农村大众报活动营销和影响力传播的丰富产品线,不断提高曝光率,增加传播频次,借助权威部门机构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品牌形象。
1 乡镇农业服务体系面临的问题
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意识不强,因为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在长期发展形式下,是以推广、服务两方面作为基本条件的,受政府的干预,还存在思想观念落后,市场竞争力低等多个方面,导致农村的发展地位降低,所以,需要更新服务观念,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如: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业科技人才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受创业项目、资金筹集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导致农村市场化服务低,无法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如: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因为乡镇农业服务体系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基本组织,所以,政府应给予更多支持,但实际上,我国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得不到有效保障,并影响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农业服务体系存在明显的断层现象,因为我国的各级政府执行的财政与人员存在切块管理形式,导致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服务网络体系存在断层现象,从而降低了我国农业服务体系管理工作与指导工作的有效执行。所以,基于以上的问题,不仅导致我国的农业服务网络职能无法充分发挥,降低管理服务职能的形成,也影响了我国农业与农村的积极发展[1]。
2 乡镇农业服务体系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加大扶持
将法律法规作为基础条件,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业服务体系的有利发展。根据我国提出的相关规划以及具体要求,重视三农问题成为发展的基本条件。所以,要加大《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实施和宣传,保证在解决农业、农村经济问题的同时,激发农民的发展积极性。同时,综合分析改革发展道路,在实施期间,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促进改革的深化发展。农村与农业的经济形式发展较大变化,所以,政府以及相关单位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保证在提高基层群众自身素质、知识能力基础上,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实现农村与农业的规范发展[2]。
2.2 ?D变思想
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在农业服务中能够为其提供强大动力。乡镇农业服务体系能够促进改革工作的稳定发展,所以,在实际应用期间,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到工作中,并以创新性理念促进农业产业以及农村企业的积极进步,保证在发展过程中,做好农业的经营工作、推广工作以及服务工作等,从而提高自身的发展地位。在需要符合当前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使其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这样不仅能顺应农业的生产发展,还能使其获得更大增值。农业服务工作不能执行单一的运行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需要利用多元化发展机制,实现服务工作的多元化,从而为其发展提供强大动力[3]。
2.3 稳定体系
农业服务体系的稳定发展,建立事业发展机制,加强队伍的完善性。在农业服务体系稳定发展下,促进组织结构的完善性,需要为其建立强大的服务队伍,保证乡镇农业体系发展机制形成下,为我国的农村、农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同时,还需要做好组织的协调性,并集中精力发展农村事业。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要为其建立稳定的科技人才队伍,使其人才队伍具有丰富的知识能力以及服务意识[4]。
2.4 质量评价
做好质量评价工作,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有效提升。其具体实施期间,首先,要努力借鉴外国的相关经验,利用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认证办法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生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的规范执行。然后,对一些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检验工作,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最后,实现农产品认定工作与认证工作的结合发展,并对其综合性发展实施管理。在期间,需要以良好的经营方式,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还需要转变自身的经营方式,保证在提升产业化生产水平基础上,为农业获得增收,以 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中部农耕区
Abstract:BuildinganewsocialistcountrysideinChinaisthe"11thFive-YearPlan"periodofgreathistoricalmission.Thisarticlefromthefarmingdistrictinthecentralbuildingofnewcountrysidemeaningbegintoanalyzethecurrentsituationinthecentralfarmingareasanddifficulties,andputforwardthestrategyofbuildinganewcountryside.
Keywords:newcountryside,agriculturalareaincentral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期间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中部的农耕区占地面积达大,人口比例高,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传统的生产方式、落后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使得中部农耕区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凹陷带。推进中部农耕区新农村建设,关系到中部地区能否真正崛起,国家“十一五”规划能否顺利完成,步入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能否真正实现。所以,如何在中部农耕区卓有成效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一、在中部农耕区建设新农村的意义
推进中部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中部农耕区是我国“三农”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尤其是一些长期困扰中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是农民收入水平比较低。2005年,中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5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0.9%,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二是农业基础薄弱,经营方式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稳定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只有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才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推进中部新农村建设,是中部地区崛起和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中部六省土地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0.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8.1%,其中农村人口2.3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推进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中部庞大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本身就是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生产了全国1/3的农产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中部地区的小麦产量、稻谷产量都约占全国的40%,棉花产量占全国的31%,油料产量占全国的41%,肉类产量占全国的28%。中部农业的发展对全国农产品供给状况及粮食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推进中部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阶段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之一表现在区域发展差距逐年拉大。中部地区不仅“三农”问题突出,而且城镇化水平低,人口、就业和生态环境压力大,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拓宽农民致富门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而拉动农村需求,推动中部经济的进一步活跃和繁荣;大力发展农村工业,逐步实现农区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可以提高非农劳动力的比重,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仅能够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而且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提高经济的外向度。总之,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将有效地促进中部崛起,使中部地区成为我国区域板块中新的增长极,进而形成我国新阶段
东中西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二、中部传统农耕区的现状
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核心主产区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中部地区六省为我国提供了约1/3的粮食、29%的棉花、41%的油料和28%的肉类。目前,中部地区人口3.65亿,占全国的28.1%,外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43%。专家指出,中部地区的几个省份都是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及其他衍生的其它相关问题也十分突出,这就要求中部省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依靠现代科技促进农产品的增产,促进农民的增智和增收,促进农村的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从中部地区目前情况看,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而且缺乏职业技能,客观上制约了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中部地区人口密集,人均土地严重短缺,而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和生态退耕等的需求将使紧缺的土地特别是耕地情况更加恶化。中部属于传统的农耕区,人口密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利用需求越来越大,这与紧缺的土地资源构成了巨大的矛盾,而在现有的土地资源利用中,又存在着各种浪费和毁坏现象。例如城市的容积率过低,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滥占滥用耕地等。
中部农村大部分地区还是靠天吃饭,按照祖辈传下来的生产方式进行耕作,农户受条件所限,农业机械化和科学化水平极低,以家庭为独立生产单位的方式使得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信息、资金、技术、设备,在市场竞争中可以说毫无抵御风险的能力。土地的束缚和收入的有限使得农民增收乏力,农业投入和发展缺乏动力。
中部农村的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地打工,留守在家的多是妇幼老弱,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对他们来说有点太高了,我们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恰恰就是现在农村最缺乏的青壮年劳动力。
农村集体经济乏力,造成农村的一些公共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像很多村庄还是土路、没有路灯,加大了农村与外界的相对距离。
三、中部农耕区增收困难的原因
中部农耕区要建设新农村,仅仅依赖外来的支持和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本区域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虽然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
首先是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中部地区人均占有耕地很少,许多地区地块小,农民收入低,不适合大型机械作业,农业投入的困难和高强度的农业劳动仍是许多农村的现状。和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
其次是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有的地方将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作为普通企业对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对待,还有的地方根本没有适当的名分。这种混乱局面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严重妨碍其发展。
第三是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
第四是政策性增收难。自2005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及其附加,“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没有更多途径。
四、中部农耕区的新农村建设策略
中部农耕区的新农村建设关系着中部地区崛起的成败,关系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效,鉴于中部农耕区的现状和实际困难,我认为,在中部地区建设新农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广辟增收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发展高效农业;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得出去,干得起来,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次,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保障体系建设中保驾护航。使得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都有相应的机构和部门进行服务,保障农民的基本收入。加大农民生活、医疗、养老等的保障。
第三,培植发展现代农业,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做大做强农村非农产业,实现农村产业化经营。发展富民优势新产业,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特别是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建立起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体系,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第四,坚持城市反哺乡村,依托城市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保障。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逐步打破现在的城乡二元制结构,形成农村服务城市、城市反哺农村的良性发展循环。农村为城市化提供富余劳动力和地域,加速城市化发展,城市化以自己的教育优势、资金技术优势反哺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培训新兴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以资金技术和体制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第五,通过各种途径培育新农民。中部农耕区由于耕作历史悠久,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农民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信息闭塞,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低。因此选择合适的方式开拓农民的眼界,刺激他们寻找新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要让所有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要按照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标准,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要将农民工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增加政府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投入。
参考文献:
[1]杨立功:又好又快地建设中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几点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2008,(01):133-134.
[2]甘霖:我国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J].前沿,2008,(01):187-189.
[3]陈全国:在中部崛起的大局中推进新农村建设?[F].求是,2006,(15).
[4]温铁军: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理论参考,2006,(01).
[5]申端锋: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02).
[6]黄奏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辩证思考[J].政策,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