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的学生教育范文

小学的学生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的学生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的学生教育

第1篇:小学的学生教育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085-01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和矫正,是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存在严重的医学化模式倾向和滞后性,从总体上说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学做法。

教育的目标是追求发展。我校课题组在研究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总结出了“三位一体启迪心灵”的教育模式即心理健康课、知心小屋、学生社团三位一体,多形式地启迪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简明规范,易于操作。

一 “面向全体学生,三三结构”的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怎样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呢?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场所,课题组老师利用班会课的时间,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为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一条主渠道。

我们探索出的“三三”教学模式,即在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分别以游戏、绘本、音乐影视资料三种不同的内容为各学段心理健康教学的载体,同时每节课又基本按照活动导入、开展活动、分享交流三个基本步骤开展教学。让学生找到表达和分享的载体,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三个基本教学步骤有利于教师迅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顺利开展教学。

二 “积极陪伴,点面结合”的知心小屋辅导模式

在心理健康课上,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每个学生成长的环境不同、性格不同,一些带有个体独特性的问题没有能及时得到解决。“知心小屋”,作为面对面的个体辅导,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了烦恼、困惑就可以到小屋去坐坐。在这里辅导老师依据霍森效应和人本主义理论,积极营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做好学生的陪伴,尊重每一位来访的学生,积极地倾听学生的诉说,鼓励孩子自己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有能力的人,他们有力量、有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个体辅导的过程中课题组老师会发现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针对这些共性问题,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如针对六年级学生面对升学考试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开展“我的情绪我做主”的专题讲座,让他们学会审视自我,认识自我。

三 “学生主导,开展多种活动”的心理社团活动模式

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很多学生更乐意向伙伴、同龄人倾诉,进行心理求助。利用这种特点,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生成长伙伴有机结合,以学生为基础,在校园成立快乐成长营的心理社团。心理社团利用每周五下午的课程超市时间,课题组的老师负责指导心理社团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会积极的情绪,通过对同伴关系的优化,实现团队凝聚力的形成。如在“解开千千结”活动中同学们体会了集体合作的重要性,体验难度越大,成功的喜悦感越强。另外,根据学生们的要求,课题组老师积极申报了香港陈一心家族设立的创新项目基金,成立了三色花心理绘本社。选取能反映孩子情感、自我认识、人际交往等内容的绘本,通过对此类绘本的读、议、演、写等活动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发展和人格完善。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了表现才华的舞台的同时能够调节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的合作、奋勇拼搏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因而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我校每年春游活动五年级的学生都会步行近三个小时的路程到达目的地。在徒步的过程中增加了团体心理拓展训练,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设计智力、动力、毅力、活力四大环节,通过小团体互动分享、户外素质拓展、旅游拓展等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提升学习与交往意识、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塑造他们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心灵的成长是真正的成长,教育就是帮助人的心灵得以成长;“三位一体,启迪心灵”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孩子打开心扉,激发内在的发展活力,开启人生的幸福之门。

参考文献

第2篇:小学的学生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精神

最早使用科学素养一词的是美国教育家柯南特,随着人们对科学及科学素养涵义的深入探究,美国学者米勒后又提出了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科学知识、科学规范与方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现阶段对公民科学水平方面的描述多用“科学素质”一词,其含义与科学素养略不同,但是从国家对科学教育日趋重视的程度来看,科学素质的提升最终以提高科学素养为归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教育能力,又能帮助其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实现教育内容的整合。

一、拓展课外阅读

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整体规划,从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进程来设计,从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入手,逐步培养提升科学素养的自主意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有文理科之分,对于大多数理科学生来说,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扎实,而对于多数文科学生来说,科学领域是一个薄弱环节。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学生往往会生畏惧之心,甚至有排斥和逆反心理,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有技巧的引导方式,同时为学生推荐适合其知识水平的学习方式。例如,大一新生在经历了高强度的备考之后,出于自我保护机制,会有一段时间的“放松”状态,这段时间恰好是大学入学的第一学年或第一学期,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推荐一些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增加科学知识、调动学习兴趣的学习方式,如动画片、纪录片、影视作品等,其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又可以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科学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减少学生的能量消耗,减少疲惫感的产生,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已适应大学学习方式的二年级学生来说,可以逐步增加科学类书目的阅读,并将学习范围扩展到科学史、科学精神的学习,在了解了感性的科学现象之后,学生在这一阶段能逐渐意识到科学素养对自身的要求,有意识地探索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在兴趣基础上融入一定的意志努力和学业要求。当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至一定水平后,可以通过参与教师科研、参加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等更多的途径,实现更高层次的提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学习科学,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会遵循自身的需求,教师应看到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只停留在某一阶段”。

二、强化教材研析

多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将来要承担小学各学科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小学科学师资的短缺,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而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从这个角度讲,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了解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内容体系,这是进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从另一个角度讲,小学各科教学的整合趋势,要求小学教师具有更加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科学无处不在,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也不只在于科学一门课程,所以,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于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既有利于自身科学素养的提升,又有助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在了解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会进行科学知识的查漏补缺,同时借助已有的科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实现更深层次的学习,逐步达到“一缸水”的要求,在学习方法上,可以采用“点—线—面”,即以某个科学知识点为核心的相关知识的拓展方法,由点成面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中学的科学知识相连,实现知识领域的融会贯通。同时,大学生在学习小学科学知识的同时,需要坚定意志,努力弥补自身学习过程中“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缺失,有意识地挖掘和探索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史背后蕴藏的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并在此过程中克服原有的思维定势,建立新的、更为合理的思维方式,以提升自身科学素养。

三、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学生视野的宽窄往往与教师的水平成正比,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过程中,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是前提也是关键。由于教育背景和学习经历相似,“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是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共同的缺陷,这对于需要提升自身科学素养的大学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是与大学生相比,教师能够更有意识地学习,并且教师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文献的搜集整理与阅读,深入小学听课学习,参与小学科学教育与教学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教师从各方面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逐步完成科学教师的“华丽转身”。总之,“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整体过程,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可以脱离其他学科单独存在”,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体现其双重价值的同时,更需要课程与教学的连贯性与延展性,以此实现素养而非单纯的素质的提升。

作者:董晶晶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第3篇:小学的学生教育范文

【关键词】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郭思乐教授利用自己多年对生本实验的研究做出了如下的概括:在“生本教育”就中,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主要是负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价值体现。通过最近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我始终坚持“生本教育”的理念,努力探索“生本教育”实施策略,总结出了以下策略:

一、以生活的经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思维力

生本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理念。小学数学知识非常抽象,小学数学主要是以现实生活问题创设情境。数学教育提出了要学生取得一名普通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也就是课堂不局限于教室,可以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引入数学学习课堂。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后,我又找来了许多形状与体积不规则的模型,让学生自己动脑,求出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学生们经过一番激动的讨论与交流以后,学生们自己设计出了一个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案:一种方法是先在一个容器里放定量的水,然后对容器中水的体积进行测量现计算,再把不规则的物体放入容器中,对放入不规则物体后现在容器中水的体积做出相应的测量与计算,这里所测量出来的容器内水的前后体积的差即为这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课堂上学生间在探讨、互相合作、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思考与探索的能力。

比如在复习以前知识的年月日以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总问题,“我校一位同学自从出生到今年,只过了4 次生日,谁能说出他是哪年哪月哪日出生的?今年2012 年他能不能过生日呢?”全体同学积极思考,互相讨论,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我边巡视边指导。学生们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推理他们得出了2 月29 日出生的人,四年过一次生日,只有闰年才有2 月29 日,不但得出了这位同学的出生日期,也推出了这位同学在2012 年可以过生日,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

二、以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经历学习过程

“生本教育”提倡尊重学生、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承认儿童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情境,给学生设计一些可以探讨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巴甫洛夫提出了怀疑是发现的前提,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源泉。”学生有疑问,才可以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思考,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营造提问题的一种气氛,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阅读自学、交流评价、渗透质疑等方法解决本课的所有疑问,也就是在质疑、释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在课堂上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一台磨面机6 小时磨小麦300 千克。那么磨1800千克小麦,几小时可以磨完?”大多数学生所列出的算式是:1800÷(300÷6)。师生间进行交流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了疑问,“我们可不可以先不求每小时能磨多少千克面粉?”然后,我做了引导,让他们自己再进行探讨,使学生从多方面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开发。这样学生得到了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列出了几种不同的算式解决问题。如:6×(1800÷300)、6÷300×1800。

三、以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教学中坚持生本教育的理念,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与和谐的气氛,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有思想的、平等的、自主的人,这样他们才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另外,教师要对探索性的语言及幼稚的结论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肯定及欣赏,使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全感,能够无拘无束地回答问题,处于一种心灵自由的精神状态下,从而在课堂上积极探索,努力发言。这样长久地坚持下去,学生就养成了主动探索学习的意识及习惯。

比如在探讨“圆柱的体积”时,我先引导学生把圆柱体转化为学习过的其它图形,再做下一步的解答。学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得出了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有些想法还是我所没有考虑到的。整堂课的教学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对知识的探究,学生学会了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然后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求知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出充分的条件,让学生通过探究掌握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的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数学的《轴对称图形》一课中,为了得出对称图形的特征,我让所有学生收集并制作以前学过的图形。在课上让学生作对折的活动,通过对折活动,学生了解了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们还发现了:有些轴对称图形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有的是三条对称轴,有的是两条对称轴,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通过他们的发现,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出轴对称的特征。这节课剩下的时间再让学生亲自折、剪得到更多的轴对称图形,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轴对称的特征,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进则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郭思乐先生所提出的“生本教育”思想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它具有科学、丰富的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这一理念,进一步领悟它的内涵与实质,在实施“生本教育”策略上还要做深入的研究,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邹建光.农村小学以生本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初探――博罗县龙溪中心小学的探索.现代教育论坛.2008(05):61―63

第4篇:小学的学生教育范文

我们先看二年级一节实践活动课的案例:1.创设情境:一个盒子,教师向盒子里放人1角和5角的硬币若干枚(足够多),然后从盒子里摸出4枚硬币樨在手中,让学生猜测教师摸到的硬币1角、5角个数的情况;2.学生猜测:学生猜各种可能的情况;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操作,记录出情况;4.交流整理:组织组际交流,各小组汇报整理的结果,删去重复,教师引导将所有情况全部列举出;5.延伸提问:根据列举情况思考,如果摸到的总钱数是12角、16角,是哪几个硬币?由于学生经历了操作及列表列举的过程,这一教学难点很自然的被突破;6.自主探究: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分析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

上述一类题为“鸡兔同笼”及类似问题,其教学重点是学会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而本案例的教学,学生获得的发展远比单纯学会解答“鸡兔同笼”问题要多得多,这均缘于着这一教学案例强化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的“链接与交互”。以下我们从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如何学会解决问题、如何进行数学思考及数学交流进行分析探索。

一、结合生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能综合运用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一教学内容如果是上成一般的算术问题,即便学生能掌握应用这一方法,并不意味着他能够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时,知道如何将它转化为数学问题,采用一定的方法解答。事实上在我们的教学中大量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学生掌握了有关概念、法则等数学知识,却缺乏在生活实际情境中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这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割裂开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儿童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机械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同化、顺应的过程,而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知识就是同化顺应的基础。因此本例教学在课的一开始就令学生面临生活实践中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学生试着猜测可能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接着学生通过操作、收集、整理,通过自主探索,经历数学方法的学习过程,发现有关的数学结论,并运用探索出的方法进一步分析相关问题,这样力图通过再现抽象、静止的数学文字符号背后隐藏的生动、形象的生活问题,借此调动学生相关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交融中解决问题、自主建构。

二、强化实践活动,学会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主要表现在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经历观察、实验、猜想、分析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等。

著名的教育家卢梭指出:儿童时期是理解性睡眠期,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圳练,应该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接受感性经验的教育,接受实际事物、实际行为的教育。抽象是数学的本质特征,而小学生的思维带有鲜明的形象性,如果我们刻板地以抽象的数学思考方法进行单纯的教学,势必步履蹒跚。这一案例的教学让学生依托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猜测、操作、收集、整理、分析等一系列时间活动,经历了数学思考的过程,掌握了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列表列举(其实这一方法是在五年级第一学期“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学习的,二年级学生能学会这种方法实属不易),当学生试着回答老师提出不断深人的问题时,就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而后的“鸡兔同笼”及类似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再次体会到列表列举这一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从而形成解决问题一个有效的基本策略。这样的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践,强化了数学思考。

三、联系生活体验,学会数学交流

数学交流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本案例的教学,学生分小组,四人合作实践操作,取硬币、监督清数、列表记录,各尽其职,再共同整理分析;再进行组际交流,修补完善,深人分析思考,这其中均是学生依托生活体验,采用数学语言、数学方法进行表达交流,试想脱离生活实践,用纯数学的方法能交流通畅吗?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有条理的呈现思考结果,与他人合作,学会评价反思自己与他人的见解,获得更完善的认识。

第5篇:小学的学生教育范文

关键词:健康第一;安全;损伤;安全至上

全国一些地方中小学校安全事故频发,这些事故造成了师生重大伤亡,使学生、教师家庭遭受严重创伤,给社会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教训惨痛,影响恶劣。现在不仅仅在体育教学中,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安全被提到了一个极其高的位置。在此形势下学校体育教学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运动技巧和安全防范意识,而要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同时身、心又要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师的安全意识必不可少,安全措施更是重中之重。在日常体育课中学生经常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及生命,对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广大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使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以下就一些方面与大家谈谈我肤浅的看法。

一、教师在体育课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好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同时要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地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二、课前考虑要细致周到

1.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如:跳跃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等。那么就要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又如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这都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2.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仅会引起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练习和使用,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而不得安全。

3.教学内容要合理,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我们知道难度过对小学生没有挑战,也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对他们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好学生。

4.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在体育教学练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动作,(既不合理动作)往往是最容易导致身体损伤的,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变成安全隐患和导火索。所以教学中对不合理的动作应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

5.要保证好场地器械的安全。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6.课堂常规的建立,强化纪律教育,体育教师要以身做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不要留长指甲等上课要听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另外,准备活动要充分,跳前多活动,易伤部位早预防。实践课上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一堂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如未经允许不擅自离开队伍。尤其是垫子类运动项目。在投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对某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应及时制止。此外,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意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三、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常见的病症和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熟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安全问题。另外教师还注意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知道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四、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异常现象

第6篇:小学的学生教育范文

一、整合课程资源,选择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内容

1. 联系学校生活创设美术教学内容

学校的升旗仪式、运动会、合唱比赛、班队活动等,学生都已亲自参与、体验,也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将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绘画题材,学生兴致很高,创作出的作品也很生动。

2. 联系家庭生活创设美术教学内容

家是每个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在家里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他们之间有着许许多多温馨的生活画面,让学生用画笔记录这美好的一刻,可以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的美的理解与感受。

3. 联系社会生活创设美术教学内容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也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领域。在生活中找一些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让学生们自己去感受、去体验、去尝试,远比教“画法”效果更好。结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连环画、卡通画和漫画学习形式,我在美术教学中开展“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健康安全、从小做起”等绘画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指导学生运用连环画、卡通画或漫画等形式进行不同的绘画设计与表现,把美术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关注日常生活的同时提升对绘画创作的学习兴趣。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废弃物越来越多,品种也越来越多,而这之中有许多就可以成为我们美术教学的材料。如:包装纸、塑料袋、纸杯、纸盒、包装绳、旧挂历纸等。我把这些资源引入课堂,开展了《时装秀》《纸杯变变变》《有趣的瓶盖》等变废为美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明白通过自己的双手,既寻找、收集了制作材料,又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处理现代生活中的垃圾,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污染。

4. 用好、用活教材资源

现行教材中,基本贯彻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了不少生活气息浓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特点的教学内容,用好、用活这些内容,同样有益于美术教育的有效性,有益于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是美术与生活相结合的前提和条件,其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生活与美术的联系,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 “在玩中学”的乐趣。美术教学中,创设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实际、认知特征;二是创设的情境要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三是创设的情境要有新奇感,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四是要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境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可以采取讲故事、做游戏、表演、变魔术等方法,例如我在上《大海上的船》一课时,在课前精心设计绘制了一幅大海的淡彩画,并设置了一个小机关,把一座小岛藏在画的后面,授课时用小美人鱼的故事引出小岛,当我“变”出小岛时,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这个惊喜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课堂教学达到了。

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小学美术教学应以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为主,活动的设计同样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兼具生存性和体验性。如教学《小小食品店》一课时,我把全班分成几个组,每组合作制作精美的小食品,开办小食品店,组内评选一人当营业员,介绍每一种“食品”的名称和特点,然后各组同学当顾客,相互参观投票评选出“五星级食品店”。整个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体验密切联系,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主动快乐。

第7篇:小学的学生教育范文

一、进行学生的潜力探寻

学生在学习时所拥有的学习实际能力主要是指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而这一个简单的常识却常常受到忽视。我们都知道新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有原有知识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原有的知识既能够对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进行提升同时又可以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空间进行消除,进一步地去逐渐消除了学生的学习障碍。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这一个过程当中,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进行深入探索的以及思考创新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指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学校可以看做是一个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孕育摇篮,他要为每一个的学生的一生学习和生活做好引导和准备,要做到这些就需要不断地努力去营造和维护创新教育的保障,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保持住数学教学的永久活力。在学校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是选择单单给学生直接的现有知识,还是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给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往往选择不同会创造出不同的结果。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去调动自身的思维去思考和解答,以便发挥其潜在的能力,这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并非只是简单地学习了一个书上的例题就能够让学生立刻能够针对此问题举一反三,大胆创设,数学的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学生自身深入思考和不断验证的过程,甚至这种验证的实现是建立在若干次错误和不完善的思考之上,只有自我的不断突破和动脑,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方面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潜力才能够在此过程中得到激发和挖掘。

二、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良好的情感沟通能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与和睦,双方能够更加加深理解,帮助学生朝着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学习和生活方向发展,使学生在身心两方面都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和保障,根据科学实验表明人的情感状况的好坏能够十分直接地影响到学生在学习时的思维活动的强度,而学生的不同情绪也会他们的智力发育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正如我们所了解的,轻松愉快的心情能够形成优质的兴奋中心,与此相反,充满烦恼和恐惧的灰色心绪则会妨碍正常的心理活动.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不断对学生情感的发展进行培养和感染。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使学生乐于学习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做到善于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的智力潜能进行深度的启迪并使之保持最佳的活跃状态.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2.表扬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师的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表扬这一激励手段,想要受到表扬和激励是学生十分正常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他们能够不断取得进步的心里基础,表扬和激励可以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其实,在现代社会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对每个学生而言,不论是他的学习成绩好坏与否或者品格的优劣与否都必须得到他人的同样尊重,教师的任何训斥、讽刺、体罚和变相体罚,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是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都会受到压制和遏制。但是,并非单纯的表扬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最近的科学研究表明在对学生以及孩子进行表扬是要掌握语言的艺术,对学生表扬要少说:“你真聪明”,而要多去说:“你真努力”。对学生的努力程度的表扬会让学生对他们的成就的取得归因到他的努力上,反过来来说,倘若老师、家长对学生一味表扬他的聪明,只会让学生认为他的一切成绩的取得都和自身的智力有关而非自己努力的结果,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勤奋的学习习惯的产生,因此老师在利用表扬这一手段时也要掌握语言的艺术。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教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的关键已不再是改变教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有先进的思想意识,要不断的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不断的将结构化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识结构中.学生只有掌握到数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结构,才会做到以一贯十,触类旁通。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的学生教育范文

关键词: 生活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 生活情境 生活经验 生活信息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生活化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把枯燥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化,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有趣、生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渗透生活教育理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一、联系实际导入,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开放小教室,进入“大课堂”,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有趣实际素材,找到数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架起互通桥梁,将数学知识因生活化而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支持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表露。

如:在教学“8、9的分与合”时,采用谈话进行生活中常见的游戏:小朋友,老师这个袋子里有一些糖果。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不好?学生答:好。教师提出:你们从袋子里拿出几颗糖,老师很快就能知道袋子里还有几颗。想不想来试一试?和学生做几次摸糖果游戏,学生可以先想想,老师怎么会猜对的呢?学生提出猜测:口袋里的糖只有8颗,因为老师猜的和我手里拿的合起来是8。教师给予鼓励:小朋友们真聪明,口袋里真的只有8颗糖,如果老师拿出几颗,你能猜出来还剩几颗吗?我们来试一试。学生动手操作,看到剩下的知道自己猜对了,此时追问:你们怎么就会猜对了呢,你是怎么想的呢?学生答:用8颗糖分成几颗和几颗就可以知道了。教师总结:你们不光用几和几合成几知道袋子里有8颗糖,还自己想出8分成几和几猜对了袋里剩几颗。教师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这样既避免数学知识的枯燥无味,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在教学这节课时,有意识地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情境,激发他们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让学生敢于大胆尝试、大胆探索。

二、淡化抽象理论,强化具体的生活经验

数学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小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并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意识。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利用他们的生活阅历,搭建学习平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会说的自己说,能理解的自己思考。

如在教学“认识>、

三、搜集生活信息,发现身边的数学原型验

第9篇:小学的学生教育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生本教育 贯彻方式

一、生本教育的相关教育理念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于人才素质要求的提升,以及国家对于人才重视程度的加强,在学校教育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成了整个学校教育大环境下必须遵从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推动下,生本教育作为一种新颖的教育思想,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生本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教育理念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全面理解学生的思想,依靠学生自己取得进步。它强调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及主体地位,重视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力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合适的教育,获得最好的发展。生本教育作为这样一种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中受到学生的广泛推崇,逐渐成为了一种学生极力要求的教育方式,广大教师也顺势推动了它的发展,生本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作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而言,小学生对于这项学习任务的接受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小学生具有最为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天真单纯的想法,同时还存在着极为强大的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是,小学生文学功底还比较薄弱,他们愿意表达,却又往往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对于语句的选择,以及语言的组织,都让他们苦恼不已,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小学生情绪的表达以及其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将生本教育贯彻进写作教学中来,使小学生在主体意识的发挥下,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生本教育的教育理念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贯彻方法

若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小学生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于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引导,使小学生在日常思考及表达的推动下,逐渐完善自己的语言词汇积累。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贯彻生本教育的教育模式是极其必要的。接下来,本文就简单谈论一下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推动生本教育的教育理念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小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度,提高其进行写作的兴趣。

写作是人们对于自己的心灵感受的倾诉,这种感受来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思索与感悟。人们通过自己对于生活的观察,将生活情景对于自己的触动逐渐积累起来,最终在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产生急切地表达的需求,这样就形成了文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时,一定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好及忧伤,提高小学生对于生活的敏感度,从而将写作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表达地更为自然。比如教师在指引学生去贴近春天、写作春天时,可以带领学生切实地深入到自然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那些枝桠间低声呢喃的乳燕、视野远处浅绿弥漫的嫩草、水畔路旁静静绽放的小花等等春天的景致,指导学生去发现这种生机盎然的美好,鼓励他们抒发自己的感受,然后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将这些感受记录下来。这样以来,学生写作的内容不仅不会是干枯乏味没有生命力的记录,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闪烁出自己灵感的灵动,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及写作能力。

(二)发挥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帮助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阅读积累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有话可说,也愿意写作;而写作则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及领会能力,这样以来便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总之,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发挥阅读的作用,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小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迎合他们对于文章的喜爱,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以及感悟。这种符合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文章,还一定要是一些比较写作技巧比较高的优秀的文章,通过学生喜爱的文章给学生讲解写作的布局,以及语句的组织等,能够达到学生对于写作技巧的更高程度地把握。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必须通过学生的阅读加强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以及语言的运用等,从而通过与自己的作文的对比,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自己写作的不足,并对其加以改正,这样会起到比老师修改更好的效果。

三、结语

小学生是活泼爱动也极具个性的群体,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他们自身的力量,以达到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将生本教育的教育理念贯穿进来,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真正地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使他们快乐地进行学习,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黄惠荣. 张扬习作个性,变被动为主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新思路[J]. 教育科研论坛,2010,(06).

[2] 王澳莉. 激发兴趣 开辟渠道 培养个性——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探[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