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机合作社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种植与产后加工合作社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当属种植和产后加工合作社,此中模式在山东省寿光市最为典型,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蔬菜基地,截止2013年山东寿光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885家,合作社的范围主要包括有机蔬菜种植与加工销售、花卉种植与销售、育种专业生产、畜牧养殖专业生产等,寿光农民专业合作社仅仅围绕蔬菜大棚做文章,通过有机蔬菜打造高端产品,通过合作社聚集资金、扩大规模。目前寿光市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从合作种植、合作生产向合作销售、合作贸易过度,并注册了各类商标,进一步增强了寿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规范性。种植合作社能够将小块土地进行集中,合作社的农户按照相同的种植农艺、相同的管理模式、相同的品种和质量管理进行种植,从而保证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则改变了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对农业盲目产业化的错误观点,而是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供需关系明确后,按照市场需求和订单数量进行有计划性的生产。
(二)农业机械化合作社
农业机械化合作社通过成员集资的方式,购买各种专业化的农机具,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耕作机械等,以专业农机服务的模式向各类农户进行有偿生产服务,尽管农户需要承担部分服务费用,但是专业化农机作业可以减少劳动力,因此农业机械化合作社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合作社在东北地区发展迅速,东北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种植区域,并且受制于冬季气候问题,土地种植时间少,但是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加之东北地区家庭耕地面积大,在种植生产合作社引导下,出现了更多的种植大户。农业机械化合作社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有力保障,专业化的农机服务团体可以充分利用设备全、设备工作效率高、专业农机手水平高等优点,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大面积农田的种植和收获。农业机械化合作社更加合理的优化了农村劳动力的配置,解放初了大批劳动力,间接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三)信息与技术专业合作社
农业信息专业合作社主要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气候信息、种植信息等,目前的信息类合作社以市场信息为主,而从业人员大部分是毕业返乡大学生和农村青年劳动力,这些人员思想相对先进,并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比较熟悉,他们将各地的农产品信息进行集中,同时联系各类农产品买家,从而在市场和农户之间搭建起了一座市场信息桥梁。农业信息合作社相比其他合作社而言,所需资金少、人员少,并且市场竞争小,所以农业信息合作社发展迅速,并且规模逐渐扩大。农业技术合作社则是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和种植培训的合作组织,这也是通过市场行为促进农村科技推广的有效方式,使原来的政府强制培训转变成了现在的农民主动学习,农业技术合作社模式下技术培训更有针对性,并且解决的问题更加直接,农民种植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都可以通过市场行为解决,提高了农业经济的灵活性。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经济转型的影响
(一)农民由劳动力向经营者转变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经济转型过程中,对农业劳动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农民由劳动力向经营者转变。农业经济与传统农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各参与主体都具有自主经营的权力,并且都必须包含决策过程,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农民的行为都执行着传统经验,并不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而是以当地的农业特点和农业经验为出发点,从而使农业严重缺乏市场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创造了参与市场行为的机会,农民以共同价值趋向为合作基础,并通过平等协商、共同决策的方式,共同提高农业综合质量。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下,农民的主要精力不是靠体力种地,而是靠思想和信息去销售农业,因此,在合作社模式下,农民对技术、信息、市场等的需求更强烈。农民在农业中地位的转变,使农业经济由被动转型向主动转型发展,符合政治经济学中市场主动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在农民主动经营农业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市场属性更完善,农业经济的发展动力更足。
(二)农村资本向农业金融转变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经济转型过程中,对农业资本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农农村资本向农业金融转变。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三农建设以来国家也通过各种方式为农业经济注入大量资金,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经济中形成了经济实体,经济实体的出现使农业经济产生了投资和融资需求,进而使农村资本市场产生了活跃的动力。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资本市场逐渐形成,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原始资本,原始资本通常通过银行借贷、民间借贷方式实现,同时,对于不参加合作社的农民而言,也希望通过稳妥的方式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农民专业合作社恰恰具备这种资本活跃能力,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经推动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和发展,使农村闲置资金合理的进行配置,有效的缓解了国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资金困难,使农业经济初步具备了造血功能。农户闲置资金进入农民合作社进行流通,使农业经济的运行了具备了资金流,农业资金在市场行为中逐渐扩大规模,提高了农业经济的盈利水平。
(三)农户向独立法人转变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经济转型过程中,对农业劳动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农户向独立法人转变。在专业合作社模式下,通过多户联合的方式增强了合作社的稳定性,并具有了独立法人地位,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使农户向独立法人转变,使市场有了明确的约束对象,从而使农业经济市场秩序得到有效保障。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农民有了充分的经营自,按照入股比例进行对等的责任和权力分担,在责任和权力明确前提下,农业经济不仅能够自我发展,还能够按照市场变化进行自我调整。因此,独立法人地位是促进农业经济由单打独斗向企业化治理结构过度的有效方式,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发展,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将更加专业化。(四)家庭种植向产业化转变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经济转型过程中,对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家庭种植向产业化转变。农业生产模式是决定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但是随着当前农业种植利润的降低,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稳定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则有效缓解了这种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在合作社模式下,出现了大批种植大户,种植面积越大获得的国家种植补贴越多;同时种植收获越大,机械化作业水平越高,亩产成本就会相对降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种地端解决了劳动力不足问题,在市场端则开拓了农产品产业化路径,合作社种植模式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改变种植内容,并对农产品深加工,并且可以通过注册商标的方式进行独立的市场推广销售,真正实现了农业经济产业化的独立自主。家庭种植向产业化的转变,是农业经济发展有了初步的市场规模,增强了农业经济的稳定性。
三、结论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必要性与曲折性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现状
自2007年7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合作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也得到了市场和农民们的认同。但我国的合作社还处于发展初期,大多数还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实质的发展,合作社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和专业的管理人才,尤其是财务会计方面的人才。财务会计工作是合作社的核心工作,其质量是合作社发展的瓶颈。但是大部分的合作社对财务会计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普遍存在着各种财务会计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部分合作社没有按要求建账、记账。部分合作社没有自身的账簿,其交易情况仅记录在工作簿上,没有正规的各类凭证和报表;部分虽有自身专门的账簿,但是没有按要求填写账簿,账簿不规范、明晰,多为“印象账”;部分虽按要求建账、记账了,但月末还是存在如缺乏真实性、通俗易懂性等问题。
第二,部分合作社管理不规范。部分合作社存在运营资金管理效率低、账簿科目混淆、存货分类不合理、清账查账不负责等问题。
第三,部分合作社的财务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没有接受过完整的专业培训,有的仅上了短短几周的集训课。且合作社岗位配置不合理,没有按国家规范合理安排各种管理和技术人才,财会人员间权责利不明确。
第四,部分合作社没有专业的采购和销售人员,对采购和销售业务只是跟着市场走,没有主动地预测和规划,更缺乏与合作社财会部门人员的沟通,规划合作社的业务发展。
综上所述,合作社里没有规范的制度规章,成员、工作人员的权责利不明确,各种关系相互交织、工作混乱。合作社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拥有自己的发言权,必须全面分析其生存的政治、法律、市场环境,分析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发展目标,从实际出发,规划自身的发展道路,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尤其是作为核心内容的财务会计制度。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条不紊,体现其市场主体地位。
二、制定、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必要性
(一)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实施财务会计制度
合作社的发展不仅是其自身的问题,也是整个国家发展的问题。国家对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包括技术开发上的支持、税收优惠等,同时还划拨了大量的专项基金支持其发展。所以合作社应制定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保证财务会计工作,为国家提供一份“明白账”,进而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管理且为支持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性质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实施财务会计制度
合作社是由大部分农民以入股的形式成为合伙人而成立的一种合伙制组织。大多数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合作社的权责利不明确、分享利益不清楚,这必将影响农民入社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合作社的生存,这必然要求合作社要制定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保证合作社的财务会计工作,为社员提供一份“明白账”,进而增强农民入社的积极性,推进合作社的发展。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发展要求其要制定、实施财务会计制度
财务会计制度是一套规范和约束财务会计行为的程序。财务会计制度是企业目标、财务会计目标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实行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自主选择、制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模式,总体来说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合作社作为新型的市场主体,源于企业主体,但又不同于企业主体,因为其设立登记、成员、组织机构、财务管理等有着不同于企业的要求。因此,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并不完全适用于合作社,合作社的特殊性要求其有特殊的财务会计制度。合作社还处于发展初期,要想保障其实现发展目标,必须结合其发展环境和发展目标,制定适合其发展的财务会计制度。合作社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之上,财务会计制度是财务会计工作的起点,指导着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也是评价财务会计工作的标准。
三、制定、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曲折性
制度的制定是一个不断完善的、从适应到不适应再到适应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更是如此,是一个漫长的探寻过程,需要根据当前形势,结合实际制定相关财务会计制度,指导财务会计工作,同时要在实际工作中检验财务会计制度的合理性,如此循环而不断完善。
(一)国家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工作的总体方向
为了规范合作社的会计工作,保护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国家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于2008年1月1日实施。国家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是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合作社的发展方向,规范合作社的发展范围,为合作社财务会计工作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目标、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目标的体现
1、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体现“服务最优”的目标。我国合作社处于发展初期,现阶段合作社不是以“盈利”为目标,而是以“服务”为目标,同时合作社财务会计工作也应是以“财务状况清楚、财务成果分配公平”为目标,所以,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应体现的是“服务最优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这样可以为合作社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队伍。
对于不同合作社而言,有着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服务群体,因此“服务最优”的标准不同,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求制定和实施符合其自身的财务会计制度。
对于一个合作社而言,其合作社成员是不同的主体,每个主体间的“服务最优”的标准也不同,要满足每个主体的“服务最优”的标准最终将会导致整体的混乱。现代制度的“妥协功能”正体现在此,《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是合作社不同主体“妥协”的结果,这种“妥协”是积极的,是不同主体在让步与满足之间进行选择而达到的整体满意度最大化的协议,同时它也起到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各方参与自由竞争,使参与者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推动着合作社的发展。
2、不同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会计制度体现不同的目标。在合作社发展初期,为了给其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创建不同的合作社,不断吸收农民入社,扩大其队伍的“广度”,此阶段财务会计制度体现的是“服务最优”的原则。为社员服务好、带给社员最大的优惠是财务会计制度的目标,通过带领社员走向市场,壮大社员的实力,实现家家致富。但当合作社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为了适应合作社的发展,财务会计制度体现的原则要有所改变,同时财务会计制度的目标也有所不同,这时应分析形势,寻求合作社的自身的发展,可以提倡“利润最大”的原则,实现合作社自身价值的最大化。通过扩大发展规模,提升市场地位,使其达到一定的“深度”。但发展的最终阶段,财务会计制度体现的还是“服务最优”的原则,这时合作社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在市场中也有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财务会计制度的目标又回到为社员带来最好的服务,这时服务的整体质量将远远高于初期。
四、制定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合作社的货币资金是各项资产里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一种资产。合作社应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货币资金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领用时需经过一定的审核程序;不同印章分人管理;明确个人的权责利;专项基金更要全面记录来源及使用情况,做到合理有效地使用专项基金;合作社里的资金互助要明确要求、公开公正。
(二)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采购、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合作社以其社员为服务对象,大部分是农业生产者。因此,其采购业务有其独特性。首先,采购的货物多为计量性质农产品生产资料,因此要求采购过程要严格记录好各种生产资料的单价、重量,并按要求填制相应的凭证,加强有关单据和凭证的相互核对,并对各类凭证分类管理。其次,货物多是为社员采购的,合作社充当的是“服务机构”而不是“盈利机构”,因此合作社除收取必要的交易费用,不应另提报酬。
其销售产品也多是为社员收购的农产品、在产品、委托加工物资、工业产品等,合作社应做好其“中介服务机构”的身份,集中散户的农产品,组织销售团队,利用其优势减少散户的各项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等。因此,合作社应为社员避免市场风险提供保障,在市场低迷时稳定收购价,在市场高涨时要给予社员更好的价格。
(三)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存货制度
合作社的存货是采购和销售业务的货物的静态形式。首先,应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分类存储,以免部分货物因存储不当而腐烂变质。其次,各类存货的计价方式各有不同,应按国家规定把每类货物的单价、总价清楚地记录下来。再次,应建立存货保管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好存货的入库、出库管理,并明确个人的责任。
(四)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收应付账款管理制度
合作社的往来对象有社员和非社员,国家统一规定:与社员之间的账项记入“成员往来”科目,和非社员之间的账项记入“应收应付款项”科目,以便更好地记录合作社的每一笔账,所以合作社要建立健全其应收应付账款管理制度。一是分清“成员往来”和“应收应付账款”两个科目,做好记账前的分类准备。二是两个科目都要分别建立总账和个人明细账。三是记账前先判断大类,看其属于哪个科目,再同时记入总账和明细账里。四是要做到日清月结,每日一小结,每月一大结,随时核对账项检查是否有遗漏或重复记账的情况。五是加强会计人员素质培训,要求有关人员定期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应兰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思考――以浙江金华市为例[J].北方经贸,2008(8).
2、马彦丽.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解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一、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是农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设和发展农机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地方的农机化水平,代表了该地区的农机化发展程度。目前全县已经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为22个,注册资金2189万元,合作社成员635人,服务农户8300多户,从业人员拥有农机具1163台套,资金总额4163.8万元,到目前为止作业服务总面积36.15万亩,服务总收入1935.8万元。
二、主要措施
1、成立帮扶领导小组:县局迅速成立以农机局党组副书记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等为成员农机专业合作社帮扶小组。同时明确帮扶联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为,联络员为负责帮扶联系工作的日常联络与材料报送。
2、确立帮扶联系对象:县局经过研究决定6个服务组为帮扶对象: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汊河农机专业合作社、安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张跃农机专业合作社、祥世农机专业合作社、马厂农机专业合作社。
3、帮扶活动内容:
①3月25日召开农机专业合作社帮扶对接座谈会,会议要求:一是各农机专业合作社要规范办证,按照《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建立、健全合作社章程和管理制度,合理设置组织机构,规范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提高合作社的管理能力,二是有创新精神,要有做大做强的想法,做出自己的特色。
②4月5日组织全县种粮大户、土地流转大户80多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农机作业对接座谈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③重点帮扶。对标准高、质量好、运作规范、经营业绩显著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富民、汊河、安农、张跃等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帮扶和奖励,采取“先建后补,从奖代补”的原则支持合作社加强农机场院、机库棚建设等,农机购置补贴向合作社进行政策倾斜,优先补贴。让合作社成为实施各类农机财政专项和基本建设项目、科研推广项目的重要主体。
④定期的上门服务。每季度组织人员深入帮扶联系的合作社进行现场办公,开展调研,帮助合作社理清发展思路,查找薄弱环节,完善管理,促进合作社快速发展。
⑤定期电话回访。每月1号,联络员侯帮国电话回访一次,掌握合作社发展动态,及时协调处理合作社与日常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⑥加强培训。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和财会人员、维修人员和高级操作工等业务骨干培训,全面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推进合作社成员整体素质提高。
4、加大财政帮扶力度
①、获得部、省、市标准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县财政将奖励5万元、3万元、2万元。
②、大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合作社将作为典型材料全县进行宣传,同时县财政扶持;购置硬盘达2万张的合作社给予1.5元/张补贴;购置高速插秧机合作社给予1万元/台补贴;机插秧作业面积2000亩的合作社给予1万元/台补贴;机插秧作业面积3000亩以上的合作社给予2万元补贴。
三、成效
通过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帮扶,农机合作社各项规章制度逐渐完善,农机合作社不断壮大,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务,创新了服务模式,提升了服务能力,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农机服务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成效显著。
一是实行“订单作业”。通过县局的协调指导,张跃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周围村庄、农户签定农田作业服务合同,按合同或订单为农户进行统耕、统收等机械化作业,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致富新途径。
二是实行“一条龙”服务。开展机耕、小麦机收、秸秆还田、水稻育、插、收,小麦机播、油菜机播等“一条龙”作业,使“三夏”变“两夏”、“三秋”变“两秋”。今年“三夏”和“三秋”期间,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县局的积极协调下,将辉隆集团的21000亩土地实行统一机收、统一整地、统一播种,各个环节都由合作社负责,机械化程序提高、生产时间缩短5-7天,解决了辉隆集团农时季节后顾之忧。
三是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拓宽农民致富路。“三夏”、“三秋”期间,汊河农机合作社和张跃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县局指导下组建了6个“跨区作业服务队”,在保证当地粮食机收的前提下,组织联合收割机,分别到河南、江西、江苏等地参加机收作业大会战。共完成机收作业面积4万亩,实现收入200万元。据估算,加入合作社的农机户,每台机械比去年平均增收5000多元。
四是开展承包流转土地或“土地代管”等农机服务。汊河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县局多方努力,2011年承包经营土地18000亩,并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五是积极为农机专业合作社排忧解难。通过县局积极努力和协调,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汊河农机专业合作社各项制度已完善,土地使用审批已落实,现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库棚、办公场地正在扩建。汊河农机专业合作社占地3.5亩,机具库、办公场地各项设施已建成,解决了合作社成员机具露天散停的难题,提高了机具的使用年限。
六是积极开展培训。由于入社社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县局结合阳光工程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对合作社成员举办5期培训班,共培训社员203人,主要培训合作社经营管理、驾驶操作以及维修技术,着重培训人员素质、技能以及服务能力。通过培训各学员在合作社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省、市机插秧技能大赛高速技能第一名。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是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建议合作社加大宣传,积极鼓励农机大户加入合作社。
二是国家优惠政策上支持力度不够大,资本投入机制比较单一。建议金融部门设立专项贷款,解决典型农机专业合作社资金筹措困难,建议土地部门在典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土地审批给予方便,使其继续发展壮大。
三是发展比较单一。建议农机专业合作社除以农田作业为主外,要探索进行农产品加工和农机营销,使其后劲发展实足。
一、基本情况
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是提高同江市农机化装备水平、农机化应用水平,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的关键项目,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把发展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2010年重点工作来抓,在接到项目通知后,我市及时拟定了《同江市2010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确定由主要领导全面负责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运行、指导、协调和监管工作。布署各相关部门组织相关材料进行申报及项目前期的筹备工作,为合作社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二、合作社当前基本情况
1、合作社组织章程等建设情况。为保证合作社的正常运营,加强对合作社的管理,两个合作社都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建立了合作社组织章程,健全了合作社的组织机构,使合作社依法成立、依法登记,因地制宜,合理制定了章程。经过代表会议,选举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聘任了合作社总经理。管理上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明确了机构和人员的管理职能,有效促进了合作社健康发展。
2、合作社运行体制、机制情况。两个合作社都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制度、机车管理制度、配件供应制度、维修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会计核算的要求建立台帐,并由专人担任会计、出纳等职务。生产管理上能够实行“八统一”的生产模式,即统一轮作、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种、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加工和销售;财务管理上建立了成本核算制度。设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合作社所有的固定资产单独设帐,制定固定资产明细目录。固定资产报废和更新,必须经理事会讨论决定,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在机务管理上,合作社聘用的都是专职的机务管理人员。
3、土地经营规模情况。我们选定的项目村经营土地规模都达到了5万亩以上,且周边村屯种植的大豆面积相对集中,种植面积都在2万亩以上,能够实行土地规模经营、连片种植。
4、场库棚建设情况。我们选定的项目村,能在不占有基本农田的前提下,提供占地8000平方米的场库棚建设用地,符合国家和省安全防火要求,并且已获得了国土资源局的审批。目前,2个合作社的场库棚建设均按照省农机局的要求进行建设,已按要求作出了规划,合作社占地面积都达到了8000,目前车库、农具棚工程已经完成。
5、合作社机械装备到位及作业情况。目前2个合作社到位设备22台(套),其中克拉斯275马力拖拉机2台,维美德T191拖拉机6台,东方红1804拖拉机2台,联合整地机4台(套),联合收9台,玉米收获机械3台,油槽车2台。
二、农机合作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农机作业合作社是新兴产业,在服务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经营问题。虽然按照产、权、利分配的原则,制订了农机作业合作社章程,成立了董事会、临事会,建立了自愿入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管理机制,但在实际农机作业中却无法采取统一经营管理、统一作业质量、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费标准的管理办法。管理人员经验不足,存在管理疏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作业问题。大型农机具与小地块的矛盾突出。一家一户的小块经营和复杂的种植模式,使大型机械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作业效率、收益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三)农机合作社部分机具质量问题多,主机和农机具配套存在一定问题,影响机车作业效率。
三、关于农机合作社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装备结构。农机作业合作社组建工作在我市刚刚起步,加大国家财政补贴力度和增加补贴机具类型,做好农机作业合作社机具配套、选型指导工作,激发农民建设和加入农机合作社的积极性。
(二)强化部门协调,提供便捷服务。为切实抓好农机作业合作社的组建工作,相关部门应精心组织、协调好各有关部门,努力创造有利条件,提高高效便捷的服务。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政策,认真落实机具补贴资金。农机部门应当对农机作业合作社技术人员、操作机手加大培训力度,促其规范操作,安全生产。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33
1 农机合作社是农业发展的必然前提
要想农业发展,一定要走农机合作社道路。农机合作社为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1 农机合作社是联系企业、市场、农民、政府的一个纽带
它把千万农户和市场联系起来,实现农业生产品种、销售、加工的扩大化。
1.2 农机合作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它实行的是大规模经营,能有效解决土地分散、统一播种收获的问题,对实行农机合作社地区之外的地区也能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
1.3 农机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通过农机合作社的机械作业可以把农民从繁重的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将过去的分散经营、多种经营改变为集中经营、产业经营、高效经营,以实现高效增产目的。
1.4 农机合作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业发展靠的是科技,科技的主要力量是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的载体是农机合作社。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2 农机合作社促进农业发展的体现
2.1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速度
通过农机合作社的指导参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在大大提高,进而使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得到提高。农机合作社使农民生产水平趋于同一,使农民便于进入市场。
2.2 推动管理创新机制
建立农机合作社之前,农民都是自主经营,自己购买或租用机械进行生产,这使得农用机械结合使用的程度不高,农机利用率也在降低。而建立农机合作社后,可以通过农机合作社对农业生产和农业机械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
2.3 提高农业生产化水平
农机合作社的建立改变了以前小户经营的模式,开始了集体多户经营的机械化模式。农机合作社将以前分散的农业机械化模式进行整合,把农户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生产安排,使得农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4 推动人才有效整合
农机合作社建立之前的农业生产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但在建立农机合作社后,有大量机械参与到农业生产中,这进一步减少了人力劳动力的投入。使得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投入到其他工作领域,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
3 农机合作社促进农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3.1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农机合作社工作人员多数是农民,他们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农机专业培训。要想农机合作社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要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法律意识,挖掘生产和管理潜能力。要加强农机合作社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的农机管理、操作、维修等业务能力得到提高,以更好地服务于农民。要对普通农民进行培训,以扶持年轻有为的生产、管事人才来支持农业发展。
3.2 加大招商引资
农机合作社想要更好发展并不断促进农业发展,就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通过引资来增加农机合作社的活力,并集中各种先进的发展思路,融合成一个适合自己的创新的发展规划,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3.3 加强政府引导和资金投入
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必须有政府的支持。政府需要在各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帮助农业发展开辟新道路。
3.4 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
管理制度的健全可以保证农机合作社健康、规范地运行,健全的管理制度更有利于管理人才的引进。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利益不受侵害,可以为农机合作社提供更好地发展机遇。可以鼓励大学生回乡参加农机合作社管理,可以选派技术人员来协助管理,使得农机合作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要合理规划农机合作社的布局,避免重复,加强农机合作社的优化设置。还要加强政府的监督力量,建立示范合作社,发挥示范作用,从而推动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
3.5 加大宣传力度
在扶持典型的农机合作社基础上积极宣传和推广。组织更多农民来学习、考察并交流经验。用事实与外界交流沟通,让农民开眼界,增加农机合作社建立和推广的信心。让更多人知道农机合作社的好处,优点,使得更多人自愿加入,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
农机合作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农机合作社需要自身努力和社会支持来不断发展壮大,在发展中探索,在发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发展中促进农业生产水平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梅,王福林.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困境及解决思路――基于黑龙江省的调查[J].农机化研究,2014(11).
一、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前景
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使很多大型农业机械空负荷运转率高,导致了大型机械的使用成本上升,农民负担加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分散经营的承包方式不仅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而且农民难以依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模式,抵御市场风险。
农机合作社是农民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在明确土地所有权、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权、放活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以农业机械入股、实行集约化经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农机合作社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形成的一种新型农机管理机制,以实现节约成本,提高大型农业机械的利用效率,发挥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农机合作社依照现代企业的管理办法和模式,实行规模化经营,可充分发挥大型农业机械、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二、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
1.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流转,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对于长期在外打工或无力经营土地的农户,可以将土地直接转让给农机合作社经营,增加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土地经营收入。农民也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收益和权属的前提下,将农业机械以入股的方式集中于农机合作社统一经营,获得收益。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统筹安排农业生产,可大大提高农机具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利益的“双赢”。
2.有利于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范围广泛,农业机械化的作用能够得到真正发挥,特别是通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彻底打破多年来束缚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特别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的“瓶颈”问题,可以有效实现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另外,还可以遏制农田扬沙,防止耕地土壤水蚀和风蚀,提高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3.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装备结构优化,机具性能先进,有利于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深松整地、机械化精量播种等新技术的推广,加快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步伐。据统计,依靠新型农机技术,水稻平均亩产可增加15%到20%,提高工效30倍至50倍,每亩节约生产成本20元以上,每亩地增加收入100元以上。另外,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可以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或输出就业,有效增加农民的非土地经营收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4.有利于农机规模化经营
乡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不仅很好的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机利用方式带来的浪费,而且还解决了单机作业不能满足大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问题,以及农机户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难以购置先进、高效的新型农机具的问题。
三、关于农机合作社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装备结构
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在我县刚刚起步,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国家财政补贴力度和增加补贴机具类型,激发农民建设和加入农机合作社的积极性。只有提高了农民对合作社的认识,从中得到实惠,合作社才能得到农民拥护,才能使合作社建立在牢固基础之上。
2.强化部门协调,提供便捷服务
为切实抓好农机合作社的组建工作,各级政府应精心组织、协调好各有关部门,努力创造有利条件,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政策,认真落实机具补贴资金,做好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配套、选型指导工作。同时,为了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规范化发展,农机部门应当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操作机手加大培训力度,促其规范操作,安全生产。
3.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运行质量
为搞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部门应当深入到乡镇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进行有效的督导,发挥应农机合作社应有的作用;积极联系各农机具生产厂家,开展农机具作业期间的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只有做好了人员培训、农机维修、信息网络和农产品销售等一系列农机化服务工作,才能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沿着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方向发展。
农业的发展靠科技,而科技发展的基础则是人才。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促进下,农业机械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推出,而__县农机技术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全县1760名农机合作社社员,仅有技术人员120名。规模最大的成社农机合作社仅有技术人员6名,发展最快的__农机合作社、__农机合作社均仅有4名,有的合作社甚至没有1名技术人员。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合作社成立之初主要吸纳管理人才和有资金、有大型机械的农户,很少考虑技术因素。
二是合作社重效益轻技术,制定的规章制度、经营发展方略主要为效益服务,不重视技术培训,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设施和培训人员,只是偶尔邀请农机化学校、推广站的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注意事项,学的不深不透、一知半解。
三是合作社社员都是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低,对农机常识接受慢。
四是合作社社员在农闲季节多数外出务工,月收入一般在4000元以上,他们只想着三夏、三秋回合作社多干几天活、挣一笔钱,主观上缺乏对新机具、新技术的关注、了解,不愿下功夫学习钻研。
小麦免耕播种机、深松机可以起到培肥地力、蓄水保墒、改善生态环境,减少作业环节,促进农业增产等作用;小麦秸秆打捆机、玉米青贮收获机可以将作物秸秆变成一项产业,增加农作物产值;植保用农用飞机可以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解放劳动力。但是,这些机械推广难度很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由于价格问题,合作社购买积极性不高。小麦免耕播种机售价在1.5万元左右,而普通播种机售价在4000元左右,相差甚远,而两种机具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却相差不大;深松机价格1.2万元左右,而农民对深松作业缺乏了解,不愿投资;秸秆打捆机、青贮收获机、小型农用飞机价格均在10万元以上,一次性投入大。这一切严重影响了合作社购置先进农机的积极性。
二是种植模式与大型机械应用不适应。目前__县农村土地还是实行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模式,与大型机械推广应用存在矛盾。麒麟镇是全县单一地块较大的乡镇,最大地块也不过5亩左右,而县城周边的大义、田庄、独山镇等镇区,人均耕地少,有的每户只有几分地,由于土地流转程度低、集中连片的地块少,导致大型机械作业效率大大降低,而合作社的作业成本却居高不下。
三是影响合作社社员的效益。由于农民对土地深松、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认识还不到位,因此作业面积少,合作社社员经济效益低,而且这些机械需要配套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作业速度慢,导致作业收入进一步走低。比如:一般旋耕作业7亩/小时,深松作业3—4亩/小时,而作业单价均为50元/亩,因此合作社社员不愿开展深松作业。今年,有些生产厂家在技术方面做了改进,研制了玉米深松播种机,将深松与播种两个环节合二而一,作业速度也达到6—7亩/小时,合作社社员的认可程度有所提升,美中不足的是在机具价格上比常规播种机高出1万元左右。许多合作社社员表示,只要深松播种效果好,得到农民认可了,以后每年都能增加作业面积,把多花的钱挣回来。
目前,购置大型农机具一次性投入资金较多,即使享受了农机补贴政策,大量的资金仍需合作社自筹。如今年热销的轮式小麦联合收获机、玉米联合收获机,价格一般在11万多元,享受补贴政策后还需交纳8万元左右,对合作社来说筹集资金难度很大。
一是建议推行社区(村)党支部牵头领办创办农机合作社模式。把新型合作社发展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村干部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优势,实行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与合作社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鼓励全部农民以土地入股,有条件的以资金、机械入股,对整个社区(村)土地实行规模流转经营,统一良种、统一采购农资、统一耕作,按股分红。
二是建议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大针对农机合作社的购机补贴力度。当前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标准一般掌握在机具单价的30%。各级政府可以对农机合作社设定一定的标准条件,符合条件的补贴额增加到50%左右。同时,省、市、县政府可以实行累加补贴,降低农机合作社的购机门槛。
此外,建议各级政府为农机合作社更新先进机械协调贷款。对于购买农机植保飞机、烘干机、大马力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等先进机械的,由于一次性投入大,资金难以筹集,建议政府帮助协调贷款。
三是出台鼓励措施,引导合作社科学发展。首先是实行农机作业补贴。对合作社开展机械深松、免耕播种、秸秆收集、农用飞机植保等作业的给予补贴,提高合作社应用先进机械、先进技术的积极性。其次是实行土地集中流转补贴。土地流转不能靠政府,而要通过市场化来实现,鼓励农机合作社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对合作社集中连片流转面积可以分为200亩、500亩、1000亩、2000亩以上或更多几个等次,给予补贴,面积越大补贴率越高。同时,坚持扶引扶强。对基础设施完善、机具多、规章制度科学合理、作业收入高、社会效益好的合作社评选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先进农机合作社,并给予可观数额的奖励资金,或者直接奖励先进的大型机械。奖励资金必须用于基础设施、更新机械等方面,不断增强合作社的经营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机械研发水平,提高机具性能,增加作业收益。机具生产厂家应当兼顾技术与效益两方面,搞好机具的研制开发,既提高机具作业效率、作业质量和可靠性,又减少作业环节,增加农机手作业收入,减少农户的作业支出,充分调动合作社的购机积极性和农民群众的用机积极性。
【关键词】 农机 合作社 思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更加标准规范、法制化;标志着新型农民服务组织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农机部门应紧紧抓住这一有力发展契机,全面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1.拓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思路、措施和成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农机部门首先组织农机干部职工和重点农机大户学习,结合农机服务组织现状,通过查访、座谈等形式逐条研讨合作社法规条款。对积极性高、基础条件好的牵头企业和个人及时组织加以引导,经过多方积极培育扶持,通化县金贡源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首批专业合作社之一。在合作社培育工作中,先通过企业带农户等形式,把产业化融于农机合作社发展建设之中。如金贡源农机合作社把示范基地和订单作业融于合作社建设内容中。
2.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通化县金贡源农机合作社共投入资金220万元。其中投资180万元建成占地0.9公顷集办公室、机具停放、机具维修、油料储备、粮食晾晒于一体的农机合作社办公场所,投资40万元购置了14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6台(套),合作社总计作业800公顷,年收入60万元。
合作社坚持实行股份制,实行农民自主管理。通过股份合作制等有效形式,把合作社兴衰与股民利益挂钩;规范收益分配,坚持选能人和多劳多得原则;逐步实行作业全程机械化和土地集中有机相结合。
3.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移农村余剩劳动力合作社有效地解决了分散经营导致的低效生产、无序竞争等问题,逐步实现了土地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金贡源农机合作社采用机械化规范作业比常规作业至少节省850个劳动力。农机合作社的机械化作业使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
3.2推进农业化标准建设,促进农业增收 合作社采用标准化机械耕种后,提升了粮食品质,降低了种植成本,合作社增产效果也十分明显。经比较,机械作业比人畜作业可增产8%以上,并且粮食籽粒饱满,色泽度好,含水率低,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3.3提高了农民抗击自然灾害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机合作社依靠机灌、机械育插秧深耕深翻等作业,有效地解决了土壤板结、春旱伏旱等问题,真正实现了一次播种拿全苗,为秋后的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农户在抵御市场风险方面掌握了主动权。
4.当前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主要问题和建议
4.1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应依照市场经济规律为原则 办合作社就是要盈利,只有尽可能地追求经济效益,才能找到合作社自身发展和入股村民经济利益最佳平衡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加快合作社经营向非农产业、城外延伸,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
4.2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应强化人员的技术培训 合作社人员在农机方面的基本技能明显不足,体现出专业技能的匮乏,如果合作社管理人员一味地“重使用,轻保养”,就会造成国家扶持的机具极易损坏,造成资产的不必要浪费。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农机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80-1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由广大农机用户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组织,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产生的连结农机用户(家庭农场)与市场的非盈利性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它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对于农业机械的大力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通榆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
几年来,通榆县按照省市农机部门和民政部门的要求,积极引导、扶持、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数量达19个,会员发展到200多人,对于发展全县的农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协调农机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有效地发展了农机事业,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千家万户的农机用户与农机市场的有效对接,使广大农机用户调整有方向,增收有了希望。
2 通榆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有种种问题的产生,对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来说,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
2.1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有效资源难以优化使用
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刚刚组建时,少部分农民以资金形式入股,大部分农民则以物化形式加入到农机专业合作社,这其中包括一些诸如农机具、土地、场房等。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营的主体,按规定,社内的成员可以从中分红。可是在实际运营的过程当中,尽管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的是民主化管理形式,但是实际上不可能统一每位合作社成员的经营意愿,因此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有时只能采取民主集中的方式去经营。由于农机专业合作社设备资源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是分离的,如果真的出现了意见分歧,就会使得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设备资源在一定时间内难以得到合理的利用与有效的保护。
2.2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成本与风险不断增大
实践证明,农机专业合作社既能保证为合作社的成员服务,有时还可以跨区域作业,通过农机开展对外作业服务,这样一来就能提高农机运行的经济效益。可事实情况是,在农机用户对外服务过程中,由于地域的广阔性,农用机械运行的速度不是十分快,距离远的由于农用柴油的涨价,使得农业机械要走相当远的路程。因此,这就实际上导致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成本和服务质量的增加。
2.3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与现实条件之间存在差距
在农村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目的就是为了整合所有农村的农机资源,从而提升本地农机的服务能力,为农民增强创收水平。在实践中通过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程看,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三大难点:一个是农机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农用机械要想更好地开展跨区作业进行服务,就需要一些功率大些的农业机械,这些功率大的农用机械用途广,可以更好地开展异地流动性跨区作业。毫无疑问,这类功率大的农业机械价格偏高,动辄上万或十几万,即使有农机购置补贴,也需要自己花费很大财力。二是作业条件改善难。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农机化作业的发展方向,而我国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难以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加之农村农田的条块分割的基本情况没有也不可能有改变,因此要实现农机社会化大生产还有一定的难度。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技术、服务水平难以提升。虽然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各项政策鼓励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但要增强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3 通榆县今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农业机械化的大发展,离不开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的大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创建与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机用户中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显著提升了农业机械化的综合装备水平,真正体现了农业机械化的高效增收作用,是现有农村经营体制下我国农机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必须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
3.1 进一步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要按照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建时的各种章程,克服形式主义,真正建立健全民主的管理制度,既保证集体的权力得到尊重,又保证社员的利益不受侵害,这些制度和管理办法要由合作社来详细制定并实施,通过建立起高效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合作社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3.2 促进土地面积的集约经营
土地面积小而且远的存在,无形中增加了合作社的运营成本,不利于开展大规模的农田作业。因此,应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土地的集约经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按千家万户的各种利益关系、统计数据等,这项工程应该由政府部门来做。
3.3 多方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