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媒体技术的前沿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多媒体 幼儿 语言教学 作用
语言是知识和经验的载体,幼儿语言发展得如何,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抓住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使幼儿的语言得到最快发展,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教学尤为重要。在幼儿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课堂变得有声有色,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更能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爱说、会说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优势,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电教媒体能够展开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声音和画面并存,使抽象的概念、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富于变换的画面,生动直观地将信息再现于幼儿的感官,通过听觉视觉器官的协作运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可见,培养兴趣要靠多媒体电教手段去创造情境,相应的情境氛围会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轻松愉快地去接受知识信息。例如:故事《狐狸吃葡萄》的电脑动画中,通过荧屏呈现给幼儿整个故事的背景,丰收的葡萄园里一片喜人的景象,一根根的葡萄藤上挂满了似珍珠一样晶莹的葡萄,小朋友个个睁大眼睛,有的还咽了一下口水,活灵活现的小鸟、蜜蜂、小耗子以及狡猾的狐狸依次出场,幼儿被这生动、美丽的画面深深吸引了,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自然引起了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课件能够营造动态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由于幼儿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语言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幼儿落落大方,能说会道,越在人前越能展示自己;而有的幼儿则少言寡语,生来羞怯,看见外人不愿说话,在这样存在着两极化的群体中,如果教师没有丰富的素材,只能导致能说会道的幼儿没有语言表达的兴奋点,而能力差的幼儿又缺少语言表达的凭借物,因此,运用多媒体课件营造一个丰富热烈的动态语言环境,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例如,在教学故事《母鸡罗丝去散步》时,传统的教学就是出示图片,引起幼儿注意,接着教师讲故事幼儿了解故事,教师讲幼儿听,幼儿不能主动参与。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那么课堂上的互动就会活跃起来。我利用白板进行了课件的演示,因为白板的演示过程就是灵活多样的,既可以片段拖拉,又可以使画面由静到动,孩子们可以自己操作来解决故事情节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当狐狸跟着母鸡遇到一把铁耙时,我便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我们怎样帮助母鸡躲过危险?孩子们首先想到了让狐狸的脚踩在铁耙上,然后打晕它。于是我请一位幼儿进行实际的白板操作。“哇!”孩子们一片尖叫,铁耙真的打在了狐狸的头上。此后,孩子们为母鸡出谋划策,回答的可积极了,并且说的思路相当的清晰。形象生动的画面,实际操作的乐趣,为幼儿构建了通向语言的桥梁,幼儿的主动参与促进了语言的学习。可见多媒体课件对于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的作用是传统的讲述教学无法比拟的。可以看出,多媒体课件通过声音、动画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启发其思维;另一方面又能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幼儿参与语言活动,使他们的语言向着强势发展,从而整体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突破文学作品教学的难点,渲染欣赏气氛,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力。
在语言活动中,欣赏优美的儿童诗和朗朗上口的儿歌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这些语言材料的理解、欣赏、朗诵,能培养幼儿对语言美的感悟以及语言表达的语感能力。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限制,他们对诗歌和儿歌内在意义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也就很难在朗读过程中通过想象,形成鲜明的画面,语感的培养受到了限制。而运用课件,则能以文字、声音、动画三结合的方式,有效地烘托、渲染语言欣赏的氛围,促使幼儿入情、入境。例如:在学习诗歌《月亮是快乐的奶奶》,幼儿对月亮笑脸的变化理解不到,可利用多媒体向幼儿呈现富有动态的画面,让孩子们宛如身临其境,置身于洋溢于温馨的夜空,感受月亮奶奶带给人们的快乐,绚丽多采的画面,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故事内容。由此可见,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幼儿能浅易清晰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能结合语言和画面进行动感的想象,能在诵读中察觉到情感的流动和语音韵律的美。
四、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主动性。
“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是《纲要》明确要求的。由于性格特点和成长环境的差异,幼儿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着差异。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一个真实可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去表达,能使不同孩子的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多媒体能够展开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声音与画面并存,使抽象的概念、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富于变换的画面,生动直观地将信息再现于幼儿的感官,通过听觉视觉器官的协作运用,在幼儿头脑中形成了鲜明的意识,不同的理解水平和不同的理解角度让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理解生成,从而更大程度地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主动性。例如,在小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有一节课是学习方位词,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捉迷藏》,其目的是通过练习方位词的使用来提高表达能力。幼儿在观察动静交替的画面和寻找小猫、小狗、小鸡和小鸭所在的地点时,由寻找到的欢快引发表达的需求,在情境中努力地表达自己的所见,很好地掌握了学习的内容。
五、运用电教媒体为幼儿呈现丰富的语言情境,使其活跃思维,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技术;中学化学实验;应用
1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动画课件的应用
化学课的演示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在理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提出疑问,获得结论。演示实验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为引出课题、问题,进行讨论、探索,发现创造条件。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想备好一节含有多媒体的课就容易很多了,不会制作动画可以到网上找,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以修改,这样变成自己的课件,可大大加快老师的备课速度和质量。例如,我备《氨气》这一节课时,从网上下载了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模拟动画、氨气分子结构模拟动画、氨气与酸反应的实验模拟动画。然后把这些组件插到我的课件中,充实了我的课件,使我的课件有内容,又生动。最主要还是大大缩短了备课的时间,充分发挥了资源共享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收集整理化学教学内容和信息,从中选择或借鉴对教学有用的东西来充实化学课堂,提高化学实验的质量。例如,在基础版化学《氮和氮的化合物》这一部分有句彦语“雷雨发庄稼”,怎样解释这彦语呢?要做实验是不可能的,我从网上清华同方资源库中找到了“雷雨发庄稼”的教学动画,这动画形象、生动,用在教学上,使学生很容易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在雷电的作用下,有小部分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遇雨水转化为硝酸,硝酸遇土壤转化为能被庄稼吸收的硝酸根离子,雷雨后相当于给庄稼施了一次氮肥,这就是为什么有“雷雨发庄稼”这种说法的科学依据。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老师也就提高了教学的质量,真是一举两得。再如甲醇、一氧化碳的中毒现象及原理等许多新课教学都可以利用开发软件制作成如意的教学情景。
利用flas将钠原子、氯原子的化合过程展示出来。起初的钠原子、氯原子自动相遇后在一定条件下,钠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转移到氯原子最外层电子层上,融入并绕氯原子核运转,同时显示出负电性,此时,钠原子最外电子层消失,使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同时显示出正电性,在静电作用下,两离子相互作用形成NaCl.多媒体使许多通常看不见的反应过程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化学过程。如HCl的形成过程、金刚石和石墨结构的差异、红磷和白磷的结构区别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一般化学反应都进行得较快,无法控制,学生难以看清,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二维或三维动画软件,可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进行随教学过程而同步控制。多媒体信息量大而快,增大了知识的密度,加快了教学的节凑,提高了课堂的效益。
2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录像、放像技术的应用
利用录像技术中的功能效应,促使演示实验真实性,例如:高中化学实验氯气的制取的教学,可采用录像技术进行演示,同时对操作注意点进行局部放大,加于旁白介绍,使学生不仅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更能体验正确的操作,而且避免了氯气的毒性。对学生最终撑握氯气的性质和正确的实验操作提供保证。如:高速成或缓慢的摄像技术和放像的快、慢、倒等功能不仅使学生缓慢地看到快速成反应的变化,还能使学生快速地观察到缓慢的反应变化,让学生迅速感知易观察到的细节,提高学生观察的敏捷性,同时缩短了教学时间,增加了演示实验的时效性,提高了教学效益。
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伴随着一些无关紧 要的现象,干扰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影响实验的效果。由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的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给予学生信息要有选择,使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所学得的知识有价值。因此,采用摄像、剪辑技术,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加工,既为学生提供实验全过程,又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同时也不失实验的真实性。例如:氯水见光分解实验可采用此技术在课堂上播放,大大增强演示实验的时效性。当学生看到氯水在几小时的光照后才开始慢慢地冒小气泡,24小时才有明显气体产生,不仅对实验结论信服,更体会到有些化学反应很缓慢发生的,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观察的有效性。
演示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在课堂上无法实施演示,借助于录相教学,既保证学生的安全,又保护环境,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录像技术还可以对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再现,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例如:浓H2SO4实验,课堂上一般演示正确的操作,对不正确的操作进行讲解,通过录像对浓H2SO4滴入水中放出大量热量使 H2SO4液飞溅现象进行演示,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操作规则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对实验的成功起到一定的作用。
3 化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
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规范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引起实验失败,也可能引起实验事故,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典型的软件资料,对操作易出错的后果进行模拟。这样,让学生在计算机前先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的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例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移去酒精灯的操作,一旦失误,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了氯气的实验室制的软件,对这一操作做了一些特别的处理,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反复模拟实验,一旦操作正确,计算机给予奖励提示,鼓励学生,而一旦学生操作错误,计算机则对水倒流试管底部,试管破裂的危险场面进行模拟。
应用多媒体技术对一些装置和操作较复杂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模块式实验环境,让学生先进行模拟操作,训练实验技能,然后再进行真正的实验。例如:CH3COOC2H5的制取,在多媒体技术上,可以通过学生模拟实验,既掌握原理又掌握实验操作方法,不断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
一、高中化学实验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
多媒体教学技术主要是以多媒体为辅助工具,在课堂授课时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多媒体教学技术凭借着其独特的优势在新课标教学的理念下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教室里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授课。部分高中化学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亲自去操作的话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在未引进多媒体技术时,对于这些实验大多借助于课本图片和文字的描述,起到的效果很差。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后,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也能对实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介绍多媒体教学的具体作用。
1.有利于教师进行授课
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把一些有危险的实验在实验室完成,学生更多的是看,但是这不能照顾到全部学生,后排的学生很难清楚地看到教师在讲台上做实验的过程。而对于一些实验设备落后的学校,大多数实验没有完成实验的条件,教师在讲课时很费力,学生也很难理解,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效果,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后,教师在课堂上就能通过对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实验过程,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整个实验的全过程,同时还可以进行回放,让学生对实验想象进行多次观察。
2.避免实验过程中出现危险事故
实验本身就存在着危险,实验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甚至是出现一些安全事故,例如化学药品使用对皮肤的腐蚀,化学仪器存在裂口,划伤学生等,这些不稳定性因素导致实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而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代替教师进行实验展示,就避免了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外,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取消学生实验,对于一些简单、安全隐患低的实验,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改变了传统课堂枯燥乏味的气氛
化学实验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对于实验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机会很少,在课堂上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引入实验课程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将课堂变得更加活跃,通过多媒体设备投影,学生能够了解到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积极性较高。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采取适当的互动方式,能够近一步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高中化学实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具体应用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模式的重要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有一定的弊端,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否则会起到反作用。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教师要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有关实验的背景资料,以及和实验相关的食品图片等,同时要注重同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明确多媒体只是教学的工具,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到与本实验相关的知识。
1.借助多媒体补充实验相关的知识
课本上的内容是有限的,更多的是结论性的东西,而实验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倡导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得到课本上的知识,这种观察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多媒体教学为我们的教学创造了新的条件,所以教师在进行资料搜集时,要去寻找那些和实验相关的背景资料,在观察实验视频前,为学生进行充分的铺垫,同时提出各种问题,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
2.图片视频资料的筛选要合理
关键词:多媒体;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3-985-02
On the University of Teaching Physics Experiment in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YAN Li, HU Feng
(Department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multimedia technology as a modern teaching tools and instruments, more and more used in teach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will be applied to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physics experiment, students can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and interest in 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Therefore,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s multimedia technology research is necessary, the experimental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eaching the strengths and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eaching the merits of organic integr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very meaningful.
Key words: multimedia;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ching mode
1 引言
大学物理实验是工科类各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它是以实验内容为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要完成每一个实验,必须对物理概念认识理解和掌握,要依靠对物理现象的感知,但传统的教学手段是简单地把一些实验原理现象和公式推导过程靠教师在黑板上静态的给学生勾画和讲解,学生难以获得动态的和直观的感性认识以及清晰的物理图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手段被愈来愈多地应用。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多数学生由于对实验仪器不太了解,在抽象思维方面有所欠缺。为了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的不足,使其在进入实验室后能够很快进入实验状态,降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错误操作的机会,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在上实验课时,除了传统的教材、讲义外,还有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光盘,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并可进行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和讲解。学生通过观看学习,对已学过的和待学的相关知识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对扩展的知识也有很浓厚的兴趣,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物理实验中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2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进性实验的过程中,通过理论的运用与现象的观测分析,充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利用把图、文、声、像高度集成于一身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再现或模拟各种物理实验和现象,而且还能通过各种手段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漫长或瞬间的物理演变过程变为可控、有序的变化过程,对内容比较抽象、理论难以理解、景像不易描述、实验条件不足以再现的情况,则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不同的色彩组合、三维动画的使用等独特的优势,更加形象地模拟其物理过程,更加直观地表现物理规律,这既能增加教学内容的表现力,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有助于教师讲清实验思想、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尤其是在一些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提供生动、鲜明、逼真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整、清晰、形象的感知平时难以看到或难以实现的物理现象,感受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感受不到的情景,主动地建构物理模型,使学生更容易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可以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分光计的使用和三棱镜折射率的测定实验中,分光计是基本物理实验仪器,但调节步骤多、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分光计的调节现象不能演示,授课时如果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一般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大量的图片和生动的动画进行演示,详细介绍分光计的主要部件及调节方法,清晰呈现每一步操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使学生可以较快地掌握分光计的工作原理及调节方法。而实验开始前,教师还可以利用实验室中的多媒体技术对实验进行讲解,并在所制作的课件中对于所有实验项目中所用仪器均以实物照片的形式予以展示,使学生在尚未进入实验室之前就对所用实验仪器具备相当程度的感性了解,从而了解到分光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方法,也避免了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后无处下手的情况。而针对课本上个别内容文字描述难以理解的情况,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动画的形式予以演示,如演示如何调节分光计才能实现望远镜聚焦到无穷远;望远镜的光轴对准仪器的中心转轴并与中心转轴垂直;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且光轴与望远镜的光轴共轴,以及实验的重点怎样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和最小偏向角等等,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的优点,便于学生充分了解实验内容及操作规程,也提高了学生实验学习的能力。
3 在多媒体教学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手段虽有较大优势,但随着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评价也褒贬不一。究其原因,除课件质量不高及使用经验欠缺外,主要是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规律、特点、方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做相关的研究,其实质则是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没有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没有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重视以下方面:
1)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动手能力强,因此在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中,教师必须掌握扎实的设备本领。同时要让学生注意观察物理现象,并通过多媒体技术与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找到物理变化的内在规律,把物理变化中某一瞬间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加以观察,认清它的特点,使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的认识既有整体变化的过程,又有整体变化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具体状态,较确切地把握整个物理过程,而这可通过课件来实现。
2)由于多媒体教学实践的时间不长,大部分教师的经验不是很丰富以及多媒体技术本身的一些原因,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削弱自己的主导地位。造成教师主导作用不能充分发挥,造成学生理解的滞后,效果不是很理想。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以及教师的各种教学技巧。教师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手势引导、讲解语气等组成了丰富的教学信息,对学生有巨大的诱导、暗示作用,这些是任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教师,无论多么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都只能对教学活动起辅助作用。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应得到加强。
3)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由于探索、实践的时间不长,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课程内容特点,适时、适当地运用合适的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高质量的大学物理实验多媒体课件是提供学生学习中各种视听形象的最佳手段, 它不仅可以形象、逼真地展现很多平时难以看到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还可以通过改变实验参数,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将大学物理实验多媒体课件的长处和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会使大学物理实验的课堂教学效果有更大的提高.因此,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多媒体教学,掌握其规律、特点、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融合这两个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优势,挖掘其潜力,使之更好地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会章.《大学物理》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4(2):59-61.
[2] 汪荣宝,秦联华,刘凤英.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实践点滴[J].工科物理,1998,8(6):34-36.
[关键词]多媒体 实验教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章标识码]A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把先进的教学技术引入大学课堂教学是形势所趋。我校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我校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大学物理实验是所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进校学习的第一门实验课程,它是其它实验课程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综合实验技能的关键。多媒体技术融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下面就大学物理实验,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
二、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优点
大学物理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物理概念、定理和定律的理解,提高物理学习效率。借助物理实验可以形象、具体、直观地说明问题,能使抽象的物理知识迅速鲜活生动起来。但是近年来,由于高校大规模招生,导致学校的教学硬件相对落后,实验仪器数量有限,实验设备落后,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出现许多物理实验难以开展的现象。传统的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处于被灌输的状态,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技术的引进,给我们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平台。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强大功能,为我们提供了更灵活的教学手段,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模拟仿真实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减少了实验教学环境的约束作用。在实验教学中真正体现了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理念。
三、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都是教师先给学生讲解实验原理,然后再动手给学生演示如何做实验,最后才是学生自己操作。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耗费大量的时间准备教案,并且需要对每一个环节都要细细琢磨,比如说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等。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并且距离教师较远的学生也不容易看清实验的具体操作。而多媒体技术恰恰可以演示这些教学环节。为了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首先我们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为物理实验室引进多媒体设备,配备相关的教学设施,教师需要学会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其次,我们可以结合课堂实际,利用Office Powerpoint制作电子课件。课件能够以动画或视频的方式清晰流畅的演示出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结构严谨,重点突出。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改变参数,得出不同的实验数据。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需要教师从各个方面(比如音像、文字等)搜索相关资料,制作出不同实验项目的课件。使用课件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演示课件,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根据情况,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对于不同的学生,可能接受能力不同,需要对基础相对比较弱的学生加以个别辅导,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实验过程。另外,我校购买了大学物理仿真实验课件,并安装在实验中心的局域网服务器上。这套课件有几十个仿真实验,比如通电螺线管磁场、示波器的使用等等。对于有些实验条件很难达到的、操作比较复杂的实验,可以让学生通过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的过程,得出数据结果并且加以分析。这样即做成了实验,又让学生对实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达到了实验目的和效果。对于一些对物理实验有兴趣的学生,他们还可以做些新实验,仿真实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实验数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成败。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能够快速处理实验数据以及对实验数据的检验,还可以利用相关的绘图软件描绘出实验曲线。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辅助教学和管理。现在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学生上网的机会比较多,我们建设了虚拟实验室进行远程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网上选课,教师可以进行网上答疑、网上批改实验报告、网上公布实验成绩等等,即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四、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缺点
大学物理实验大纲要求学生能够规范、熟练的掌握各种常见实验仪器的操作。这就需要学生重复操作实验仪器。而一味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弱化学生对实验实际操作的能力。在现实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实验仪器出现故障、实验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实验数据出现偏差等等,这都需要我们去分析和解决。而多媒体虽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实验条件,但是学生却很难从实验中发现问题,使学生对物理实验难以有深刻的认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五、结束语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是物理实验发展的重要方向。它虽然提高了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效率,但它还是需要以现实实验为基础的,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更迅速、更有效、更准确的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要以传统的实验教学为主多媒体技术为辅的教学手段。如何让多媒体技术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将是我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秀芳,陈世涛,邱卫东.浅谈如何发挥大学物理实验的作用[J].内江科技,2009(2):75
[2]宁智华等.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突出创新――电子科技大学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3-14
[3]黄恒.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76-77
[4]汪建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物理实验效果[J].大学物理实验,2005(18):87-89
摘要:“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是一门包含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又极具实践性的课程,它对提高学生掌握多媒体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动手能力,推进素质教育有重要的作用。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建设中,改革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实践环节、课程的深化拓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了该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在实践教学方面引入了课程设计的理念,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上述改革过程。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课程设计;网络平台;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多媒体是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是一个崭新的技术时代。多媒体引起了诸多信息技术的集成与融合的革命,它将计算机、家用电器、大众媒体、人机交互、娱乐机器等原先并不搭界的产品,组合成了新的系统、新的应用,与Internet一起成为推动21世纪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是一门包含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又极具实践性的课程,它对提高学生掌握多媒体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动手能力、推进素质教育有重要的作用。 我校在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中设置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
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建设中,改革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学的重点。长期以来,我们按照“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应具有新颖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内容”等课程建设思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实践环节、课程的深化拓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了该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在实践教学方面引入了课程设计的理念,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的改革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包括多媒体应用技术领域里的基本知识和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多媒体硬件、多媒体软件应用设计三个大的方面,原理是基础,硬件和软件的应用是提高,它们是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多年来,各高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此类课程,教学内容都偏重于基本原理方面,而对随计算机技术发展变化很快的硬件,尤其是软件的应用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和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有机结合起来,出现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在实际应用中遇到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以外,还要熟悉多媒体硬件的灵活应用,很显然,沿用这样的教学内容是不符合这一教学目标的。
我校在计算机本科专业中开设此课程后,十分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教学的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当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及应用领域。我们通过精心研究和钻研教材,在保证教材原有体系结构的基础之上,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反映时展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分成三个大的模块。
第一个模块是多媒体基础部分。通过这个模块使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其内容包括多媒体技术概要、多媒体数据压缩(音频、视频的各种压缩标准与算法)技术、多媒体存储技术、多媒体硬件系统及输入输出设备、超文本与Web等。
第二个模块是多媒体软件应用部分。通过这个模块要使学生能够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进行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其中的内容有图形图像及动画素材的制作、数字音频和数字视频的处理、多媒体作品制作等。
第三个模块是多媒体的前沿技术与综合技术。通过这个模块使学生掌握目前多媒体技术的体系和标准、发展动态、应用领域等。其中的内容有多媒体数据库与基于内容的检索、流媒体技术、视频点播(VOD)和交互电视(ITV)、多媒体会议系统、虚拟现实、多媒体办公自动化系统、Internet中的多媒体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等。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改革,突出了多媒体技术的重点,提高了学生掌握多媒体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习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3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以应用为主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比掌握复杂的理论更有实际意义,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指导思想是在掌握必备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更注重实践,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
在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有在多媒体教室,通过PPT演示文稿、多媒体作品制作演示、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进行理论教学;通过自建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资源、自主学习、网上答疑、在线测试、提交作业等形式进行网络辅助教学;在实验实践过程中,通过引入课程设计的概念,分不同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课程设计方案,采用案例教学法,加强实践训练。
(1) 案例教学法。为了突出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精心设计了多媒体数据压缩、声音文件制作与处理、视频文件制作与处理、图形图像制作与处理、动画制作与处理、多媒体作品制作与处理等教学用案例,通过这些案例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分析,如何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完成作品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提倡一种引导式的教学,灵活方便,绝对不能死板地把知识点与软件应用的模块单列地灌输给学生,讲究应用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2)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网络教学资源是一种新型的媒体,是利用多媒体和流媒体技术,通过网络表现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的综合性教学系统,具有丰富性、灵活性、动态性、交互性等许多优势。
我们设计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包括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下载、网上答疑、提交作业、作品展示、实验指导、课程设计、在线测试等功能。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热情和参与程度。
(3) 课程设计的引入
多媒体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践性强,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习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引入了课程设计,通过精心设计的实例,将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音频文件的摄录与编辑、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编著工具、网站开发等内容汇编在一起,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多媒体应用的无穷魅力,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复杂的概念,提高了专业技能,获得运用科学和工程知识解决多媒体信息处理的技能,设计实验和动手实验的技能、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技能等。
(4) 综合能力的训练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其无处不在,处处有。在学生的实验报告撰写中,我们改变常规的手写方式,要求学生一律使用Word字处理软件来完成,让学生在撰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超链接实验结果”的方式,充分体会超文本、超媒体的概念。对于学生的实验报告、作品等,我们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提交,在提交作品时要求学生进行压缩处理,使学生对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及其必要性有深刻的认识。通过这些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有了更好的理解。
4考核方式的改革
根据“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特点,我们将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即期中考试以笔试的形式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多媒体前沿技术与综合技术的了解;平时考核以完成的相应课程设计作品(独立模块的)为考核内容;期末考核以完成综合性课程设计作品为考核内容。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多媒体技术的理论基础,更主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5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模式及方法手段的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学生不仅学习了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学会了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将所学知识拓展到其他课程的学习、社会服务等领域。
参考文献
[1] 王秋云. 基于Web的课程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 电化教育研究,2005,(11).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学模式;高校教学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高校也逐渐的开始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的技术来进行新形势下的教学,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创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可避免传统教学中的诸多弊端,对提高教育质量、改革教育模式、推进教育现代化等起着重要作用,在高校学校教育过程中正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中应用大量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虽然网络现代教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国的网络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如教学软件发展滞后、规模与质量不相称、缺乏有效的监评制度、教育过程难以调控、教学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在对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中存在的认识上和运用中的一些偏差,应该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在现代社会,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强烈地冲击着整个高校教育体系。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引起教学方式的创新,而且也对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理论模式等起着深层次的变革,因此,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学技术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随着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正在向我们走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的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使学生的学习节奏加快,通常是教师运用幻灯片等图文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不觉中加快了学习的速度,在充实了课堂的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理解的能力。多数高校教师认为画面越精彩越好,声音越多样越好,但是这些东西在多样的同时,过多的吸引了学生的对图片的注意力而忽视了对概念的重视。
(二)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内容都需要信息技术的帮忙,要分清要与不要,要合理采用,使用常规手段,高校学生以理解的就不需多媒体技术,合理使用。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是根据设计者的思维进行的设计,并不是符合所有的学生思维特点,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应以开放性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多媒体技术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有一部分教师忽视了对传统教学媒介的利用,比如黑板等,导致了学生对于有些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领悟。
三、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育运用中的优势
(一)高效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教学中设计真实的背景。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丰富的、真实的相关背景资料,它可以反映知识在实际中运用的方法,它要求学生和老师考虑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并让学生从中进行自主的探索,以便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在计算机教学中,往往在课堂枯燥的讲授,学生毫无兴趣,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通过动画、图形、声音的演示,加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原有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同我们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并内化到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中,形成自己新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二)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的特点,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四)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能够让学生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五)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可重复性,当学生不理解时可以重复播放,如果是利用黑板就会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
四、对于让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育中更好运用的对策分析
(一)在教育中,尤其是在高校教育中,教师要选择合理的计算机软件,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过程,对于计算机软件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在进行编程教学时,教师会用到更专业的Visual Basic、Delphi甚至Visual C++来进行多媒体编程,因此对于教师使用计算机软件的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方面,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跟上时展的步伐。
Abstract: It is critical to introduce cultural knowledge while teaching a second language. In northwest of China,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ique in English teaching may encourage students learn the second language better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nd the technique of multimedia.
关键词:整合;文化语境;多媒体技术
Key words: integration;context of culture;multimedia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262-02
1 关于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一词最初来源于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他在《基里维纳语的分类小品词》一文中提出了语义理论要说明文化环境对语义情景影响的观点,他认为某一语言成分的意义和功能要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的制约。他提出了语境思想,并将语境划分为话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他认为文化语境就是语言活动的整个文化背景,如社会习俗、传统、历史等等。话语语境和情景语境都是对于语境的微观把握,而文化语境是对语境的宏观把握。Claire Kramsh认为,文化语境是指一个社会所累积而成的所有知识,也就是“指人们语言交际中,一个民族所共有的由来已久的以及意识形态的背景知识,是人们在语言交流过程中能够通过预料,推测进而理解的知识结构”。[1]
因此,二语学习者不仅要从语法的角度学会使用目的语,更应在了解目的语文化背景基础之上进行适合语境的语篇学习。所以,在进行二语教学与学习时不可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2 问卷调查
2.1 对象 该次调查对象主要为西北五省市、县、乡共25所高、初中学校中1110位教学管理人员、英语教师和在校英语学习者,其中教学管理人员80名(男56名,女24名),英语教师280名(男93名,女187名),学生750名(男323名,女427名)。
2.2 目的 该调查主要为了研究西北地区:①英语教学中多媒体使用情况;②英语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的满意度;③英语学习者对文化意识的敏感度;④英语学习者对文化意识的需求度。
2.3 方法 该次调查以问卷方式为主,同时辅以网络交流法与实地走访法。除了在25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外,笔者利用便利的网络条件,与相关师生就课题所涉及问题进行交流探讨通过多媒体课程加强跨文化意识的问题。同时在问卷中针对不同受调查群体,采用不同的问卷内容——对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调查主要是多媒体设施及其使用情况和对现有多媒体的满意度;对英语教师的调查除多媒体设施及其使用情况和对现有多媒体的满意度这三方面外还有关于文化意识的调查;对英语学习者同时还进行了文化意识的测试调查。
2.4 效度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10份,其中发放给各校教学管理人员共80份,收回64份,回收率为80%,其中有效问卷为60份,有效率为94%。发放给各校教师共280份,收回253份,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为247份,有效率为94%。发放给各校学生共750份,收回738份,回收率为98%,其中有效问卷为694份,有效率为93%。
3 西北地区多媒体教学现状研究
多媒体教学是指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中。[2]多媒体教学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提出,进入本世纪后,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水平已成为各类学校所关注的大事,所以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已成为当今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流。但是在西北地区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主要采取单机模式,也就是多媒体投影模式,课堂中主要由教师操作主控台,通过投影仪、大屏幕将所需演示的知识展示出来。以下为问卷调查得出的西北地区多媒体教学现有状况。
3.1 使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授课的频率 根据回收的1001份有效调查问卷显示,认为经常使用多媒体的教师数据显示为10.8%,有时使用的数据为34.21%,偶尔使用的数据38.84%,从来不用的数据为16.86%。
3.2 对于英语多媒体授课的满意度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1001名被调查教师中9.8%的教师对使用现有多媒体进行授课非常满意,26.1%的教师比较满意,45.6%的教师不太满意,18.5%的教师不满意使用现有多媒体进行授课。通过访谈得知,教师之所以对现有多媒体授课不满意主要原因在于:①现有多媒体硬件较为陈旧,授课中出现问题较多,影响课程进度。②可用于课堂的教学软件较为单一,不能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限制教师的课堂发挥与把握。③教师较少接受多媒体技术培训,所以较少教师愿意主动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
3.3 文化意识测试的量化体现(表1)。该问卷的被调查对象是学生,以上设计在问卷中的15道题是和课本相结合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方面的问题,但是结果显示学习者的文化意识还不能达到“及格”的程度。
3.4 在英语课堂中对文化教学重要性的量化体现,如表2所示。
4 文化语境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整合
4.1 情景法——与教学模式的整合 情景教学法是以直观教学原则为指导,采用图像、声音、实物等教具使语言与形象结合,产生直观、形象、生动的效果,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一种教学法,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为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情景教学法可以更好地融入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动者,强化“学”这一过程的新型教学模式中来。由于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缺乏自觉性,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将西方文化便捷地、图文并茂地多通过媒体技术向学生们讲授,以使学习者怀有更大的兴趣进行语言学习。
4.2 引导式——与教学方法的整合 引导式教学法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以教师为主导,引领学生进入问题境地,使得学生进行自主思维,在问题中进行语言学习,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能力。引导式可以更好地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教师在授课前就某一文化知识提问,学习者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思考,提出几种假想,也可以利用网络或者图书馆查阅资料,最终在课堂上在老师的帮助、同学的参与下利用多媒体进一步将某一文化知识详加讲解,以使学生在语言学中不再存在文化方面的绊脚石。
4.3 启发式——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主导下,调动、培养和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思维,探索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活动。[3]启发式教学法主要为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式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相对被动,学生更注重的是实践机会。针对所教授内容中的文化部分,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进行主动思维、探索的习惯,在此基础之上,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4 参与式——与教师、教学实际的整合 参与型教学强调学习者真正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与学习积极性。在参与型教学中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也是交流与互动过程。因此,该教学法更重视人际交往、合作;对学习者尊重、爱护;师生平等、民主、和谐。参与型教学是以学习者为核心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为培养学习者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某一文化知识的查询、了解与掌握,可以将其下载或制为幻灯片在课堂中与师生共享,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极大兴趣。该种教学法的整合虽然会使用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但是它对学生长期的语言学习习惯有百益而无一害。
5 整合中面临的挑战
5.1 教师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理念的更新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基础英语教师在学科知识、技能方面的掌握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使用现代化技术方面还存在着教师积极性不高,教育技术理念不够等方面的欠缺。尤其在交通、信息欠发达的西北地区,英语教师更应该全面掌握国内、以及国外的前沿技术、更新的教学方法,使得英语教学形成浓厚的信息化气氛,为培养适合国际交流的跨文化交际的学生奠定基础。
5.2 教师中外文化素质的提高 要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教师必须要有更为宽广的文化知识面。近年来,由于基础英语教育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网络资源的便利等原因,教师自身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面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可以较为详尽的介绍相关欧美文化。但是就在英语教师们一心钻研于国外文化知识的同时,却忘记了我们根深蒂固、博大精深的中国五千年文化,没有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怎么能对国外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呢?了解别国的文化之本在于熟知本国文化,并且将二者做一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样学来的文化知识才能够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英语教师在学得别国文化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提高本国文化知识的素养。
5.3 学校管理人员信息化教学意识的增强 教师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理念不强的深层原因是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不强。西北地区基础英语教师相对贫乏,教师课时较多,无心于钻研新技术的应用,同时由于教学管理人员缺乏明确的推动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规划,推动学校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力度不够、措施不力,导致很多学校空有多媒体教学的软、硬件,却只是将其视为学校办学先进的资本,并未将其应用到实处。所以,学校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将强的信息化教学意识,对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精心培训,明确多媒体教学的方向,提出多媒体教学相关的文件、制度和措施,进一步推动西北地区教育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将其落到实处。
以上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西北地区英语教育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及教学效果的提高,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推动多媒体技术在西北地区英语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将文化语境与之相整合,可以使语言学习者在兴趣中最大程度的掌握接近目的语的语言,这也是我们进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Claire Kramsch.Language and Cul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3.
产业融合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数字出版主要是运用最新的数字及信息网络技术,将传统内容及原创内容以新的形态呈现。首先,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数字出版正以强大的力量消解着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着传统出版业按介质分割的界限。其内涵不断丰富,其产品不断创新,其技术不断进步。依托互联网平台,以内容价值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对图文、音频、视频等出版内容和出版形式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地开发和利用,数字出版日益突出的表现为“全媒体化”,“一次制作、多元”逐渐成为主流。传统出版单位、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和渠道运营商借助数字出版这一纽带,相互之间的联系及合作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数字出版的外延不断扩大,并逐步向其他行业拓展。随着“三网融合”(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进程加速,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大胆预言,出版业在实现多种媒体形式之间整合的同时,它与广播电视业、影视业、娱乐业、IT等产业之间的界限也会越来越模糊,通过不同行业的融合,有效地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不远的将来,出版作为独立的产业将会融入传媒业和其他内容产业中去,“大出版”将成为现实。
内容加工将更加专业化、人性化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升级,人们对阅读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数字内容加工更加专业化。近两年,跨平台阅读技术、结构化版式技术、内容结构加工技术等数字内容加工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数字阅读终端产品不断升级,带动新型阅读方式不断涌现。
对于电子书而言,经过了2010年的井喷式发展和2011年的平稳发展,一是其移动阅读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加强,使读者能够做到随时、随地、随心地阅读;二是多媒体技术将有新的突破。新问世的彩色电纸书显示屏将和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带给我们图文声像并茂的全新阅读体验。
平台建设成关键
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蓬勃发展,数字发行作为数字出版产业与用户连接的关键环节,受到业界广泛重视,逐渐成为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的新重点。不仅传统出版企业纷纷进行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建设,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吸引了大型电信运营商、文学创作单位、技术服务企业、互联网门户和大型电子商务提供商加入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建设队伍,在数字内容集聚、商业模式、内容审核与版权保护、收益结算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并对平台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规划部署。目前,已形成了五种数字内容投送平台的基本模式。未来,平台建设仍将是数字出版的重要发展方向。
云出版成为传统出版企业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必然选择
积极推动传统出版企业向数字出版转型已成为中国出版业当下的核心任务之一。云出版的实施,构建了具备动态出版、知识服务等核心业务处理能力的“云出版与云数图平台”,进而合理优化产业链各方的利益分配模式,促进产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和循环,为我国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现代化进程,提升行业整体效率与服务水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云出版还可以有效提高出版单位的数字内容生产能力,推动其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与经营,提高内容重用度,节约数字出版生产成本,提升出版物价值,进而优化产业链各方利益,为提高行业整体效率与服务水平、提升出版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在用户端,云出版不需要用户去购买、安装硬件与软件,与一家一套的复合出版系统相比,它可以做到软件的快速装备(称为“快速供应”),快速更新,快速升级。用户也无需关心计算资源、存储空间或带宽等问题,极大降低了用户使用系统的成本。
云出版平台集成了优先出版系统、集约化排版印刷系统、知识挖掘和知识管理系统、多渠道系统等,可大幅降低出版成本,节约出版资源,最大程度拓展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实现绿色出版、低碳出版、科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