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反思范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反思

第1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动态;辅助指导

近年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迅速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们需要明白,教师在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地位,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教导者,而是一个朋友,一个倾听者,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的主体是学生,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辅导老师的作用在于营造和谐、轻松的心理氛围,使每个学生进一步了解自我、寻找自信,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拓展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定位

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包括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其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学会自我反省、自我学习、自我思考,使学生内心与外界生存环境相适应,从而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心理教育活动课中,它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也不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而是将学生的心理发展作为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主线而设计课程。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只是一个朋友和倾听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学会自助,促进班级成员的互相合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反思

1.明确目标,是上好心理活动课的基础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是专门的学习心理专业的课程,也不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在心理辅导教育的大前提下,以心理学理论知识作为背景,经过处理之后以更通俗化、生活化的形态展现出来。心理辅导活动课主要还是让学生通过问题探索、互动讨论、意见回馈,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澄清认识、自我成长,达到“自己发现自己”“自己求助自己”的辅导目标。

2.正确把握心理活动课的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学生自身为中心,并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的环境和心灵的缓冲地带,使学生有机会可以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更好地发现自我的价值。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我意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人际关系辅导”“生活适应辅导”,需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其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营造课堂氛围,与学生真诚沟通

小学心理活动课应该贴近学生,急学生所需,在开课之前,教师应该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最关心的事情,最大的烦恼在哪里,努力营造出课堂上的友好气氛,作为一个朋友和倾听者,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沟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省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遇到人生岔路的时候,可以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4.贴近学生生活,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健康活动课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提高学生对活动的兴趣,排除心理障碍,体验活动课的乐趣并且有所收获。学生内心真正关注的问题,真正的烦恼所在,才是教师开展活动的重心所在,而不能盲目地制定活动主题,那样只会让辅导活动课的开展变得无趣,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5.以体验为重点,唤醒学生内心感受

心理健康活动课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定要避免把活动课上成心理知识的传授课。教师需要在活动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辅助学生进行思考和讲述,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在活动课中,关键在于学生内心与课程主题达到共鸣,表达出内心真正的想法,这些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学生以自我体验为主。心理的辅导不是说教,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做出决策,而是协助学生,让他们用内心去感受课堂主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抉择。

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部分都在学校中,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和讨论辩论、自我反省等形式,使学生学会自我反省、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了解并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巧,形成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全人格,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获得心理上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 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6).

第2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反思范文

但是,当前,许多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许多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教育教学行为,或者将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一种单独的教学行为,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纳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样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被架空。同时,许多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根本就不是一种教育,他们认为,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人的内在的本质的问题,是一个人的性格因素导致的,而不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改变的。由于这样的认识,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推行不积极。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范围内,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同步推进,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得到落实。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要纳入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只顾及自己的教学成绩,只是看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的教学评价也是以成绩来评价教师,没有将学生的心理健康纳入到评价的范围内,使得教师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每个教师都担负着教育教学任务,我们都和学生进行直接的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与交流不仅仅表现在教学内容上的与学生的相互沟通,还表现在教师与学生心灵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所以教学包含着师生之间的心理情感的交流与对话,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活动,发挥自己情感教育的功能,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从中获得自信,获得一种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心理健康首先表现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大多数学生心理不健康,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出了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思想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消极悲观,玩世不恭,或者愤世嫉俗,看不惯一切。由于这样,他们的心理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或者对学习失去信心;或者对社会产生一种不正确的认识,产生抵触情绪;或者自暴自弃;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的课堂教学,通过思想品德课教育,语文教育,科学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人生,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进行一种审美教育。美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品位,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体验到人生的乐趣。孔子就十分重视美育的作用。他们把改变让人心的作为教育的最高的目标。移风俗,知薄厚。因此, 充分发挥文艺的这种作用,通过审美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改善学生的内在情感结构,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每个教师都要担负起这个责任。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在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前提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与新课改的推行同步进行。课改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提升。新课改是全面教育。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等等。特别是新课改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学习方式的转换,必然会对学生内在的心理世界有所改变。

当前,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竞争压力过大。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积极推行和实施新课改,营造和谐的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让他们能够在认识自我价值的同时,尊重别人,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克服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第3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生 减负

一、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前提是认识减负的重要意义

(一)为中小学生减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过重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长期的压抑,容易导致睡眠不好、神经衰弱,甚至会把身体累垮。因此,切实为中小学生减负,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为中小学生减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需要

过重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把学生从过重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多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为他们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及潜能的开发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二、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根源是端正教育思想,摒弃陈旧的观念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充分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先要振兴教育,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

(二)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教育

要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看教育,各级领导要主动走进学校,每年都要切切实实给学校办几件实事,努力改善校园环境,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使教师“进得来,留得住”。

(三)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学校的压力

(四)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不能以升学率的高低评价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而应看它们是否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三、为中小学生减负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上级领导、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减负工作已经提了好些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下发了许多文件,作出了许多规定,但从总体上看,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现在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目前的重点是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并抓好落实。

四、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关键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体教师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关注民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树立和推广一批师德高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模范教师,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教育、引导教师做崇高师德的塑造者,为人师表、行为示范的践行者,弘扬奉献精神,立足岗位,恪尽职守,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努力争当人民满意的教师。与此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要备好课,上好课,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尽量减少加班加点的时间,这就直接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此外,还可以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努力拓宽教师培训途径,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力争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五、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源泉是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创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当前,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育科研,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合创建高效课堂,教师要合理布置作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的身心和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努力让观察、诵读、表演、上网、辩论、参加社会实践等成为学生作业的形式,改变以前以书面作业为主的单一的作业形式,从而切实为学生减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所说:“课外作业数量与学习成绩并不完全是相关的,有些学生作业少,学习成绩并不差。”

六、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有力措施是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

近年来,乱办班乱补课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个别学校和教师受利益驱动,无所顾忌地乱补课、乱办班等给整个教育系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要坚决制止不规范的教学行为,如对非法办班、乱收费、盲目布置作业、不按国家教学计划开课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要加大查处力度,要使被查处的学校和教师真正能从中吸取教训,使其他学校和教师以此为戒。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的假日活动,严禁在节假日给学生补课或变相上课。与此同时,学校部分教育资源向社区、学生开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因此,只有真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才能真正推行素质教育,真正为中小学生减负。

七、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必要手段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人人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校刊、校报、橱窗等载体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主题班团队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心理咨询室,由专业教师担任心理辅导工作,以此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预防和矫治学生的一般心理障碍。此外,针对中小学生心理特点,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为中小学生减负。

总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各地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中小学生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的因素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反思。

参考文献:

[1]郝宽义.再谈中小学生“减负”[J].文教资料,2010(6).

[2]邓志祥.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2).

[3]朱凤俊,王厚海.换个角度说“减负”[J].现代家教,2000(9).

第4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反思范文

一、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内涵,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人们常说:“健康是1,其它的财富、地位、事业等均是它后面的0,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越多越好;如果没了健康,其它一切均等于0”。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大家对健康的要求已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充分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学校无疑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心理健康教育”指在学校中,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应用心理学揭示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辅导等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它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都有别于其它学科。各科文化课侧重于传授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相应技能,教材安排自成体系,教学内容之间有过渡、有衔接,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性。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学生没有学习文化知识的压力,它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教学方式以学生活动为主,使学生通过自身的阅历实现感悟,促进心理的反思与构建,体现的是学生心理活动历程。教学内容很宽泛,内容之间并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只要有利于学生情绪的合理调控、抗挫折能力的提高、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的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等,这样的内容就能称其为内容。它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掌握知识、成人成才服务,使其能够满足学习、生活对心理品质的要求。

二、充分利用教材载体,发挥课堂教学功效

我们使用的长春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编写的。教材内容以学生发展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为依托,每课内容都按“七彩镜——童心广场——直通车——资料卡”四个部分组织设计,四部分围绕一个主题,从感性经验、理性思考、活动体验等多个维度展开,以优美的文字、生动的画面、灵活的形式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能在老师的组织和启发下更好地认识自我,适应学习和环境,与人交往,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 七彩镜——创设情境,直观感受。这部分教材常常通过讲故事、举实例等编写一些学生熟悉的事例或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困惑以及问题,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教师在这一环节要认真准备,倾情投入。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绘声绘色地讲述;也可以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制作如临其境的影像;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入情入境的表演等氛围营造,提高学生情绪,营造乐学的良好心理气氛,让学生有话可说,产生共鸣,课堂气氛活跃,辅导效果水到渠成。

2. 童心广场——交流互动,理性思考。通过前面提供、创设的一些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受,激发其内驱力。这一环节要积极引导学生倾诉真情,宣泄自己情绪,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互动中促使学生认真思考、体会课堂互动带来的情感满足。

3. 直通车——注重感悟,指导践行。这一环节要通过师生互动,分析评议不同的建议与做法,互相启发共同受益,达到导心效果。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个体经验为载体,引导他们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纳正弃误。只有借助于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和感悟,重视学生个体内在心理历程的影响,才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外在心理知识内化为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4. 资料卡——阅读理解,延伸课外。这部分教材主要提供一些与本节课主题相契合的一些课外资料。通过阅读理解,继续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强化学生认知,引导学生鉴赏和培养健康心理,健全学生人格。

三、开展家长辅导活动,家校整合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第5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苏北农村 视力残疾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

一、研究背景

视力残疾小学生由于视力障碍,社会活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往往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产生自卑感,丧失自信心,自暴自弃,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表现出无所适从、粗鲁、易怒等异常心态。

我国特殊教育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有关低视力学生的心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几乎很少。为了视力残疾小学生更和谐地发展,更健康地成长,我们要探索出一些针对视力残疾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促进视力残疾小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因此我们提出了"苏北农村视力残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这一课题,并对此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二、分析苏北农村视力残疾小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1.自卑、孤独、偏执。先天性视力残疾小学生和后天性视力残疾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明显的差异。先天性视力残疾小学生看问题更容易片面,容易形成偏执、倔犟和冷漠的心理特征。后天性视力残疾小学生,或有残余视力的视力残疾小学生,表现出自卑、孤独和敏感多疑。

2.依赖、自私,自理能力差。平时由于父母的溺爱,使视力残疾小学生不自觉养成一种对劳动的厌恶和对他人的依赖性,自理能力差,自己能干的事不愿干。视力残疾小学生争强好胜,目中无人,怕受挫折,容易形成依赖性而缺乏独立性。

3.容易发怒,行为粗鲁。在交际中,有的视力残疾小学生容易发怒,有些视力残疾小学生行为粗鲁,容易发怒、争吵或打架,表现出攻击性,做出过激反映。

4.嫉妒,缺乏自信心。自信心作为一种人格品质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视力残疾小学生由于视力缺陷,处于紧张、焦虑之中,内心非常痛苦。有个别视力残疾小学生还表现较强的嫉妒心理,患有多动综合症等。

5.青春期综合症。视力残疾小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视力残疾小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亦称为青春烦恼;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三、掌握影响苏北农村视力残疾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因素

(一)主观方面

1.视力残疾小学生自身生理缺陷的影响。视力残疾小学生由于生理缺陷,更容易产生自卑感,丧失自信心,自暴自弃,形成强烈的逆反等异常心态。

2.自我评价不客观。视力残疾小学生自我评价常受个人的意愿、心境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客观评价自己,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3.学生开始逐渐确立强烈的自我意识。当人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特征,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他们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

4.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他们与他人相处时常遇挫折,内心极度压抑和焦虑,变得敏感、多疑和自卑,产生孤独倾向。

(二)客观方面

1.家庭方面

(1)部分视力残疾小学生家庭生活困难,有的家长本身就是盲人,对视力残疾小学生态度冷漠。

(2)家长的期望值太高。父母盲目追高,致使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

(3)家庭的溺爱。父母缺乏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溺爱或不负责任的说教,或对孩子的行为听之任之,以至造成视力残疾小学生依赖、懒惰、自私等心理。

(4)家庭分裂的创伤。父母离异,孩子会因缺少家庭温暖而造成心理伤害,是不容忽视的。

2.学校方面

(1)当前在盲校教育管理中,几乎都是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从时空上限制了视力残疾小学生的社会交往,限制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往往造成退缩、怯懦、恐怖等不良心态。

(2)学校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弊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造成一些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

(3)一些教师忽视视力残疾小学生心理特点,采用不当的教育方法,损害视力残疾小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

3.社会方面

社会上个别人对盲人存有偏见,歧视、嘲笑盲人,致使视力残疾小学生心理造成伤害,产生不满,怨恨的情绪。

四、探索出培养苏视力残疾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途径

(一)自我教育

要发挥视力残疾小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视力残疾小学生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习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如:(1)学会放松。(2)与人谈心。(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

(二)学校教育

1.挖掘"隐性"的环境课程,营造氛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是一个多学科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对视力残疾小学生心理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对视力残疾小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独特的价值,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学校应该从视力残疾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

2.立足课堂,抓好学科渗透,培养视力残疾小学生健康心理 :每一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都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如全面发展人的思维品质是语文教学中的任务。而数学中的心理教育任务则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自然学科特别有助于促进观察与归纳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促进逻辑的与非逻辑的思维品质的结合,形成创造思维的品质。艺术学科可以促进形象思维品质发展与美感、道德感的发展。体育学科着眼于增进人的身体健康,可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3.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视力残疾小学生健康心理: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的言行举止,教育方式对视力残疾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共同讨论如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或情绪困扰。通过家长会,宣传一些心理学知识,让家长配合对学生进行教育。

4.建立心理档案,消除视力残疾小学生心理障碍 :为了及早发现视力残疾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以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教育,给特别学生建立了个人心理档案。对个别心理障碍严重的视力残疾小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制定分阶段的努力目标,目标实现情况及时载入档案。

(三)家庭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生长的基本环境,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家庭是爱的港湾,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与家庭有密切联系。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视力残疾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四)社会教育

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时刻影响着视力残疾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也能有效地疏导和调适孩子的问题心理。应多建设一些有利于视力残疾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习、活动场所;多开展一些符合视力残疾小学生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等。

五、反思

课题组对苏北农村视力残疾小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对策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我们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教研中,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 张爱玲.现代家庭教育策略浅析【J】.甘肃科技纵横,2008.

[2] 朴永馨.特殊教育词典[M].华夏出版社.2006.

第6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反思范文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

心理地健康教育光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是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体验情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l、轻松自然的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

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的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故事法。

3、激烈地争论,在雄辩中明理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是非评价极其不稳定,老师创设情景恰到好处地引起争论,可帮助学生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讨论中明辨道理。

4、小品与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

小品表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导向课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小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转变了观念,接受了心理训练。

5、引导反思,纠正自我,寻求新知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

6、捕捉教育时机,弥补缺失的爱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7、精心设计的结束语,升华、启思、充满激励

精彩的结束语不仅仅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与启迪。常用的有以下四种形式:

第7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师源性心理障碍 对策

学生时期是个体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速度很快。这是一个多事的阶段,各种问题和矛盾频频出现,有的学生在小学时乖巧听话,可进了中学以后却时时流露出逆反情绪,听不进家长的忠言,听不得老师的教育。有的学生原先活泼开朗,可不知从何时起变得郁郁寡欢,自我封闭起来。有的中学生原先学习优良,但不知为什么一落千丈,变成“后进”学生。再有,原先守纪律的突然开始在课堂上起哄、闹事了;原先懂礼貌的突然顶撞家长或老师了;原先朴实无华的突然注重打扮了;原先老实规矩的突然也想在班级称王了。还有,有的人见了异性同学如同敌人,界线严明;有的则对异性同学产生了过早的恋情。有关调查显示,学生不良情绪的80%来自于身边的长者,主要是教师和家长。近年来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对家长因素研究得较多,而较少对教师因素进行分析。

一、师源性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一)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不少中小学教师受“严师出高徒”、“棒打出孝子”等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学生采取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法,或用简单粗暴的惩罚代替严格要求。有些教师认为,批评是给学生“纠错”,惩罚是让学生“长记性”,所以惩罚与批评在其教育行为中几乎“形影不离”。另外,一些教师在惩罚学生时又较多地采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虽然在《教师法》中有明确规定:教师不能体罚学生,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还是认为体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有些教师不习惯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而总是看到学生不足的一面,学生好的方面被认为是应该的;学生的一些小问题、小错误被放大了,被看作是很严重的问题,这些也是导致一些教师采取以批评、惩罚为主的教育方法的原因。

教师批评或惩罚学生,尽管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其结果会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显得举足轻重。以批评为主或惩罚的教育带给学生的是消极的评价,经常性的消极评价必然导致学生会消极地看待自己,从而产生自卑。而自卑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厌学,而且会使学生在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变得畏缩、不合群、孤僻,甚至敌意,造成社会适应不良。以批评为主或惩罚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少体验到成功感、喜悦感,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动力。

(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尤其是缺乏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知识的缺乏又致使能力不足,从而导致教师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方法。

1.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知识缺乏。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说明人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发展规律,教师必须了解并遵循这些规律。在某地开展对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54.61%的中小学生认为他们的老师不了解他们的心理。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知识缺乏了解有不同的表现。在小学,不少教师将小学生看作“小大人”,在以下两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第一,用成人的行为标准去衡量、要求小学生的行为。如教师要求小学生在一堂45分钟的课中自始至终都要注意力集中。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的稳定性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小学生由于神经系统还处在不断发育的过程中,一直要到十三四岁左右,神经系统才会发育成熟。因此,大部分低中段的小学生会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这一问题受到教师的批评或惩罚。第二,从成人的角度主观地推测学生的行为动机。如当学生闯祸或做出危险的事情后,一些教师不是首先了解学生行为的真实动机,而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推测学生的行为原因,用自己的想法去代替小学生的想法,并且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推测,不容学生为自己辩护。实际上,在很多场合下,小学生与成人的想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因而主观性很强的教师难免会冤枉学生,使学生感到委屈。

在中学,不少教师把学生看作未成熟的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和性成熟,使他们在外表越来越接近成人的同时,内心也要求别人把自己当成人来看待,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教师如果无视学生“成人感”的心理,对中学生尊重、理解不够,往往会导致学生强烈的逆反情绪。自尊心,人皆有之,但没有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人会像青少年学生那样自尊心表现得那么强烈。

2.心理卫生知识的缺乏。许多教师对心理健康概念的认识模糊,对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和某些不良行为,到底是属于思想问题、道德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往往认识不清。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鉴别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视打架、偷盗、说谎、性犯罪等为主的品行问题,忽视焦虑、孤独、沮丧、抑郁等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前者损害的对象是他人、集体和社会,后者损害的是学生自己,而后者的不健康程度要大于前者,但往往得不到关注和及时干预。二是重视行为问题而忽视人格问题。一般教师比较容易注意到学生暴露出来的行为表象,如逃学、打架、不合群、破坏公共财物等,而对自卑、敏感、依赖等人格问题较为忽视。三是重视外在原因,不重视内在原因。一些教师忽略了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风格等内在原因对社会适应的重大影响,而只看到家庭、班组、同伴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存在着偏颇,就会导致他们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采取不恰当的措施,“心病”没有“良医”,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消除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对策

鉴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要改变教师教育观上的错误和认识误区,必须通过开展面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师源性心理障碍,减少和避免对学生心理发育的不良影响。

(一)培养教师的健康心理,关键在教师自己。

教师应努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以学生为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应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自觉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绪,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去,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良心理,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宽容学生。这样,就可以使自己逐渐形成健康的心态。

(二)培养教师的健康心理,学校责无旁贷。

只有优秀的教师群体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群体。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奉献精神,还要有渊博的知识,有很强的教学业务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培养教师心理素质方面,学校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重视组织教师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通过学习和研究,教师了解和领会教育心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学生,对学生中的种种问题、表现偏差不至于盲然无知、束手无策。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能做到事前预防,心中有数,事后处理手中有度,不至于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问题。

2.加强师德教育。教师的心态有时反映了一个教师的师德问题。如对学生冷漠心理、报复心理等心理问题,反映了教师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教师把学生看成“对头”,当作“包袱”,总想用种种手段来为难学生,在心灵上伤害学生,反映了某些教师心灵深处的不高尚。这样的教师不仅师德差,而且品德也低下。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使每个教师都能以教育工作为荣,以讲师德为美,真正以热忱对待每个学生,以真情爱护每个孩子。

3.在全体师生中加强尊师爱生教育。教育教师热爱学生,教育学生热爱教师,以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密切师生感情。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大为有益。同样,学生热爱教师,全校形成尊师风尚,对教师良好心理的形成,同样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领导对教师要有足够的了解和关心。校领导要不断了解教师的情绪,把教师的冷暖记在心中,对教师给予充分的理解、关心,在可能的范围内主动解决一些教师的困难,这对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十分有益的。如果教师的困难校领导浑然不知,教师的情绪领导不能理解,教师的冷暖无人关心,必然造成教师心中不舒服,这对教师的心理发展肯定是不利的。

5.注重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丰富的业余生活可使教师的紧张情绪得以宣泄,有助于处于紧张繁忙的工作中的教师不断“减压”,使教师保持愉悦轻松的心情,化解种种不良情绪,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6.制定相关的制度。制度要对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把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当做每个教师的任务,坚持防止教育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教师的教育工作要有学生评议和家长评议制度,学校应有完备的评估和激励制度及制约制度,以避免教师以自己某一时刻或时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教育研究,2002,(7).

[2]杨论“师源性心理伤害”.教育与管理,2003,(1).

[3]郑逸农.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人民教育,2003,(3-4).

[4]王丽君.论教师心理健康.中国教育学刊,2005,(10).

[5]刘正荣,陈家麟.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教师心理健康.教师之友,2005,(8).

第8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反思范文

民族地区的儿童,由于生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应该考虑到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人格特征。如果把现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施在少数民族地区,则更需要考虑本土化的问题。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我这里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民族学生素质教育的轨道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要“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依据上文件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笔者认为,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起来,当然,在开设中,要避免出现学科化的倾向。

可以采取生态模式进行教育。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一直都是以传统的医学模式和行为模式为主。贴上标签很不利于个体重新融入学校与社会。影响民族地区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因素。即有学习方面的因素。也有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有家庭内部矛盾、远离家人等其他因素。因此使用医学或行为模式,单纯地对个体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因素进行干预都将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而应着眼于学生、家庭、教师、社区等组成的生态系统,采用生态服务模式。

二、评估学校的具体实际与现有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学校的资源条件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优先考虑的是学校的具体实际,依托的是学校的现有资源。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生长点和突破口,都有赖于学校的资源条件,包括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和师资条件等。

在民族地区由于学校师资、设备相对落后,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时,要评估学校的情况,发现自己的资源与不足,以便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应该评估学生心理状况与需求。从而有针对的有效率的提取资源。

三、课程应该汲取丰富、独特的民族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立足于本校学生的实际,依托学校的现有资源。我国各少数民族积累形成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传统舞蹈运动、节日活动、宗教活动、民族习俗、风景名胜蕴含着丰富、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在课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课程课件的图片选择,教师身穿当地民族服饰,音频、视频等具有民族特色),促使学生能较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本课设置的教学内容简明,学生易于掌握。本课还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反思、感悟、升华、从而使心理得到发展与成长。

四、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编制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它强调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的课程资源,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等一切力量,开发符合学生需要和特点的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个体性、差异性的要求。

开发课程包括下列六项内容:课程开发依据,政策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等。课程总体目标要有效协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规划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与学校发展的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尽量实现三者的统一。

在对小学课程实施时,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反思、感悟、升华,从而使心理得到发展与成长。课程资源安排,充分考查学校资源、环境、师资水平、教学设备、周边社会环境和资源情况,以此确立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位置。

五、注重民族儿童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

第9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反思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限于学校教育这一领域,它应当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拓展阵地。我们全面分析了学校教育的特点以及影响学生素质提高的各教育因素,觉得家庭与社会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家庭教育,它直接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关联。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请笑纳!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1__年9月6日、7日两天,我们学院迎来了__级新生。他们的到来为我们学院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使学院更加充满生机。学院师生都在为迎新奔波忙碌。灿烂的阳光照在我们热情洋溢的笑脸上,很柔和温暖。

迎新结束后,又开始紧张激烈地进行社团 会员招新活动了。我们心理健康康协会选择在9月8日到9月16日这段时间到新生宿舍去招新,对着届招新我们会干都期待已久,信心百倍,我们始终坚信:心理健康协会是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融入我们他们会更健康,更加自信。在此之前,我们做好了招新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心协会徽、宣传单、宿舍新生安排表,分配好各会干的任务。

在新生宿舍里,我们信心十足,热情地介绍我们协会的概况,让他们能更好地了解心协。我们主要介绍我协会从创办至今的概况及举办的各类极具特色的活动。比如:进行手抄报比赛,到安老院慰问老人,去特校看望特殊儿童,观看精彩的心理影片,每年举办的5.25大型系列活动等等。新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对此也很感兴趣,频频发问,我们都乐意地去解答每一个问题。

招新的过程就是我们与新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的过程。去新生宿舍招新的目的就是要广泛宣传我协会,让更多的人知道、接纳、并融入我协会。

__年9月17日、18日这两天,全院所有社团都统一在篮球场那边摆台招新,给新生最后选择想要加入社团的机会,虽然那两天阳光猛烈,无情地烘烤着大地,但我们的热情始终不减,任由汗珠滚落却依然保持微笑。

9月18日下午,协会招新工作进入尾声,我协会圆满完成了此次的招新工作,经过统计,我协会共招的120个新会员。他们的加入为我们协会注入了新的血脉,使我协会更加壮大,更加充满力量,我相信:我协会的明天会更好!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2本学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做好学校心理咨询常规工作为主,贯彻省教育厅《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以学校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抓好学校心理教学工作及营造学校良好心理氛围。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落实既定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5、建立学生相关档案。

二、具体工作成效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开学初即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采取多种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和选择性。

(1)心理课辅导。每个月的最后一周班主任教师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开展心理活动课。

(2)心理咨询室。开放“心灵家园”,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心理咨询室有专任教师负责,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

(3)办好“心灵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沟通、预约咨询,一般的问题由心理老师转交班主任回复,特殊的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个别咨询。

(4)以“点”带“面”,利用学校宣传阵地

“各班板报、春蕾广播站”是我校学生熟悉的宣传阵地,本学期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宣传心理知识,在电台进行讲座,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主支与家长合力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A、学会放松。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

B、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

C、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这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本着“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3一学期就要结束了,本班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心理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既有学生本身的努力,也有家长的协助,更有教师耐心的指导,下面我就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小结:

一、走进学生帮助学生。

由于小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

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因此,通过讲故事、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学生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相关的知识。

在家长开放日,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家长及时交流。给家长相应的指导,让他们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才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在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担负着培养下一代重任的小学教育,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我们更应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保持健康的心理。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融入学生,才能够倾听学生的声音,为他们烦恼而烦恼,为他们快乐而快乐。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4对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这一年区”心理指导中心”在适应、发展中认认真真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促使__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汇报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采用多种途径培训学校心理辅导站站长。

每月组织一次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通过学习、观摩、听课、评课,使”站长”们能比较专业地点评心理辅导活动课,做到自己能开出高水平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同时又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基础。组织”站长”自愿参加省、市的研讨活动,6月份在富阳召开的”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我区有八一中学、天长小学、穆兴小学的”站长”一同参加。九月份在杭州召开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国研讨会”,我区有杭十中、勇进中学、开元中学、服装职高、天长小学、平安里小学、饮马井巷小学、穆兴小学、秋涛路小学的站长一同参加;参加会议展板宣传的有:勇进中学、铁路五小、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秋涛路小学、天长小学。我区詹萍老师在会上进行了”区域性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反思”的交流。

(2)积极举办”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讲习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和第二期__区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等,让更多的领导、教师掌握心理辅导的理念和基本技术,以促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科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20__年共举办培训班六个,受益人次达398人。

(3)组织持有”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证”(试用)的教师参加杭州市”心理辅导高级培训班”的学习,我区有30所学校58位教师参加。组织95位教师参加”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试用)证”的面试工作。

(4)4月份认真做好了20__年区心理教研大组成员的改选工作。新的大组成员是:庞碧玲(八一中学)、陈如平(铁路五小)、鲁瑛(江城路小学)、章青(平安里小学)、董炎夏(杭师附小)、黄勤(天长小学)、任启鸿(秋涛路小学)、胡家余(江城中学)、茅理真(建兰中学)、荣晓莉(勇进中学)、卓先春(清河中学)。今年,区”心理指导中心”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增加了许多,各项工作能保质保量顺利完成,大组成员出了不少力。

(5)认真完成省、市”心理指导中心”下达的任务,协助各区、县完成”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认证”的面试工作。

2.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普及与提高研究

200X年初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开设的基础上,为了让各校能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质量与效果,本学期进行了发展性研究。每片组推出两次片组公开课供大家学习研究;召开”__区心理辅导活动课发展研讨会”;通过举办”团体心理辅导”讲习班,培训更多的上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师;深入基层学校参加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研讨等等。

组织选送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区德育年会、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__年学术年会、市第14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年会上交流。

3.用科研的意识指导基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月份,”中心”对基层中小学作了认真调研,为迎接市”心理指导中心”的督查准备了充分的第一手资料。4月份,市教育局领导对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在听取了蒋莉局长的汇报后,市领导又到杭十中、天地实验学校现场了解具体工作开展的情况,对__区这块工作的开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0__年,区级立项课题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已明显多于20__年。如:”中心” 詹萍的《构建小学心理辅导站运行模式与评价机制的研究》,铁路五小陈如平的《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践与教师语言与行为改变的相关性研究》,时代小学薛敏的《以”班级”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研究》,杨绫子小学姚郑芳《弱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惠兴中学胡正琴的《中学生因家庭原因引起的行为问题教育与心理教育整合的研究》等17个区级立项课题。

组织__区参加第三届全国”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评审,选送的39篇论文中有32篇论文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另有4篇论文待定,入围一等奖。 继续做好20__年__区20__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评比,并将优秀论文选送到省、市参加评比。

4.以评比促发展

以积极认真的态度为有需求的基层学校、街道、社区开出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十余个,受益人数约2200人次,”满意”和”非常满意”率达100%。

参与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五周期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协助区教育局开展”青春健康”教育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论文的评比活动。九月份市计生协开展了生活技

能培训优秀教案推荐评比中,我区”青春健康”教案获得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详见杭州市计划生育协会文件(杭计生协[20__]16号)。

做好__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的评比工作。6月份评出区第二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工作者34人。

继续做好学校心理辅导”合格站”、”优秀站”的申报考评工作,12 月底完成考核验收工作。

组织推荐研究成果参加省心理健康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优秀教案、优秀个案的”三优”评比。

5.组织、参加各类活动,努力提高学院知名度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参加”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省”性与生殖健康”教案与论文评比,参加《钱江晚报》”百例青少年成长案例”的专家点评,论文《浙江省城市青少年青春期教育调查报告》在”全国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研讨会”上交流并在《都市快报》上报道,与杭州电视台合作制作《教子寻方》栏目,受到好评。协同德育研究部承办省心理专业委员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年会等等均以__区社区学院名义出现,为提高学院知名度做出不懈的努力。

二.有待提高的地方

1.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

在__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已有三年的形势下,还有极个别学校的主要领导在认识上还是到不了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个别学校三年来在这方面的工作没有起色。

2.推动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不够

今年初,”__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更名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旨在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范畴。一年来,”中心”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抓手,各方面的落实与配合也没有到位,所以仍感到局面没有打开,需进一步努力。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5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我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将我校一学期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做一总结。

(一)领导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到位,组织落实:

1、认识到位:学校领导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是时代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需要,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的需要,是为学生终生不断进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的需要。

2、组织落实: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是严密的。

校长挂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管德育的副校长直接负责,教导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组织上的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3、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规划中,不论是学年还是学期工作计划都将心理健康教育例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期要制定单独计划,进行总结。

(二)培养师资,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落实:

1、学校从普及入手,重点培养骨干,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继续教育培训。

2、设置心理教师岗位。

我校由刘进峰老师但任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人员上得到保证。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

(1)集体教育:我们积极想办法保证每班每月两节心理教育课,使心理教育成为学校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编本校使用的心理健康教材、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了解症结,商讨解决的办法。

(2)个别教育:设有“听你说信箱”,每周定期去开箱,之后把里面的内容归类整理,对个别心理有问题的同学单独找谈话,对谈话内容还进行了记录,跟踪。直至问题的解决。

(3)通过心理测试,开辟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教育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表等进行测验。这对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4)在教师中开展心理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

我校在教师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提高了心理教育的理论,提高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5)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