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家庭教育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矿区 小学班主任 教育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主要力量,特别是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最初的引路人,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巨大。
对于矿区小学班主任来说,鉴于学校及所在环境的特殊性,具体表现有矿区小学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学生家长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疏于管理,故其教育管理工作不同于城市和农村小学的班主任,因此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是必须的。
一、小学及环境现状
矿区小学隶属于矿区,是矿区社会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来说,矿区小学远离城市,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没有城市小学那么好,但强于农村小学,加之矿区学生绝大多数是职工子女,家长总体的整体文化素质相对不高,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简单粗暴,很容易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1],再者矿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家庭、社会中的一些不良影响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且随着矿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减缓和就近城市吸引力的增大,一些矿区职工离开矿区,导致其子女的上学问题变得愈加复杂。因此针对矿区小学及其环境的变化改善相应的教育、管理工作对矿区小学班主任来说刻不容缓。
二、矿区小学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几点:
(1)营造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和学生是两个具有主体性的个体,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要改变以前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因为这种态度只会导致师生间的隔阂,既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树立人本主义学生观,不能管得过严、过宽,要摒弃一个人说了算的工作作风,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使其成为班级的主人。
(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互衔接的成长网络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密切结合和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小学生教育工作中薄弱的环节。有鉴于此笔者认为矿区小学班主任应从班级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引导。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学校对家长进行的家庭教育辅导、讲座、咨询等形式的活动,向家长宣传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传播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此外还应主动向家长推荐好的家庭教育书籍,不断推进矿区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提高,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开展各种评比活动,树立家庭教育先进的典范,并推广好的家庭教育经验。至于社会对小学生教育方面,对矿区小学而言主要是呼吁矿区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矿区小学的师资水平,丰富、完善学校的教育资源,并投资建设少年宫、科技馆等课外教育基地,同时还要利用好矿区现有的教育资源,开展多种校内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上述的各种活动,使学校、家庭、社会对于小学生教育的沟通互动更加顺畅,促进小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
(3)因材施教,鼓励、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不是每个学生都优秀,但他们一定是可爱的;不是每个学生都出类拔萃,但他们一定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相同的学生[2]。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用爱去温暖学生们幼小的心灵,用责任区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托,用知识去浇灌他们渴求知识的梦想。班主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其个性化发展的环境,给予更多的呵护和友爱,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对小学生的教育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作为矿区小学班主任肩负着教育、管理的双重重任,无悔的为学生的成长输送营养,承载着学生前进的脚步,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时代赋予的责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教育;家庭教育;家校合作
一、问题的提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这样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改革效率的基本原则是密切家校之间的合作。家校合作是21世纪教育的职业精神之一。”由此可见,加强家校合作已成为世界性共识。也就是说,青少年的教育不仅仅是靠学校教育来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方面主体来共同完成,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配合。
但现实中,却存在诸多错误的观念,比如有的家庭甚至研究者将家庭教育的职能理解为:在孩子进入小学以前“为学校教育打下基础”,进入小学以后,家庭教育主要是对学校教育的配合,此类家庭教育观是“学校中心”型教育观的典型表现,人为降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个背后的根源可能是:这个教育体制属于以学历为核心诉求的教育体制,在竞争性考试制度的压力下,家庭教育放弃了本应有的独立性,而宁愿让儿童成为考试制度下的奴隶,并不去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发展,这是当前中国教育的现实。
二、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1.家校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教育合力
家长与学生存在天然的亲子血缘关系,亲子之情是无可比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彼此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就越大;反之则感化作用小。所以,如果家长的方法得当,其教育效力可能会大于学校教育。家庭与学校作为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两种主要力量,就像一辆车轮,必须向相同的方向共同努力才能教育孩子健康成长。两轮不能同步,后果不会乐观。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效果往往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假若没有该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会瞬间倒塌。”开展家校合作,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双方的优势,以家庭教育的优势去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最终让家庭教育反过来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也就是双方优势的相互补正。小学生只有在此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两大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行动保持一致,还要向小学生提出共同的要求:需要采取措施让双方在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技术、教育方法等方面尽量保持一致性。最终创造出一种家中有校,校中有家的和谐状态,两者相互支持和配合,形成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两者合力的作用。
2.诸多不利因素致使家校合作减少
首先,从教师方来说,有的教师过于注重权威的树立,从而导致与家长之间产生疏离,有的还存在诸多教育理念的问题,比如,单纯以学生的成绩表现作为评判学生好坏高低的依据,从而忽视学生的其他表现,也放弃了鼓励学生的机会。有的教师把学校和家庭教育人为地划清了界线,小学生放学回家,就是家长负责的阶段。教师只要把学生在校时间内的学业抓好,―些常规的班级管理活动搞好,不出什么安全事故,那么至于学生回到家里有何表现就和班主任没有关系了。以上的这些表现,表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如果不到位,将会人为割裂家校教育。
从双方的互动来看,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大多数属于“非对称性”互动。也就是说,班主任往往占据主动地位,主导着互动的发起、进展与结束,家长作为被动方,被班主任“牵着鼻子”走。不管是家访过程还是参加家长会,家长更多是一个“听众”的角色,而不是主动的合作者。班主任例行完成每个程序,家长则从始到终仅仅扮演了被动听者的角色,以配合班主任完成工作任务,根本缺乏平等、互助式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从家长一方来说,一个方面可能因为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家庭离异、工作繁忙等原因而导致一旦子女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就开始撒手不管,任由发展;另一个方面,可能还会出现“管理过度”的情况,如额外增加子女课外补课量、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子女好坏的唯一标准、考试成绩不好就大肆殴打谩骂等,以上现象的发展很不利于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成,这个阶段本该有学生快乐的童年。
三、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路
1.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为家校合作提供组织保障
家长委员会是家庭和学校建立关系的协调机构,其机构设置按层次可分为校级、年级、班级等层次。可由家长自愿报名,然后由学校综合评定后,最终确定入选名单。家长委员会人数一般以五到七人为宜。其主要功能是:家长与学校加强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利用社会资源促进有意义的校外活动的开展,参与学校影响到学生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另一方面,听取与收集其他家长的声音,反馈给班主任或者学校,从而促进双方的交流深度和广度。由于沟通加强了,加之这个委员会可参与学校的很多重大事项决议,从而创造了更多家庭和学校合作的机会。从校方角度看,具有不同行业背景的家长代表可以为学校联系社会资源,从而丰富了学校的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的空间,让小学的教学更加灵活开放,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2.充分发挥家访制度的积极作用
班主任的家访现在运用地比较少,这与教师的责任心有关,也与这个社会的大环境有关,因此,学校应采取激励措施,让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走入小学生的家庭,尤其是针对那些具有特殊性的学生进行的主动家访,在家访过程中,不允许片面指责学生,而应通过对家庭的访问,研究诸多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实现其对异常孩子的关照与尊重,基于尊重的劝说要远比讽刺挖苦能实现更好的效果。家访过程中,还可及时对那些存在思想问题的家长进行教育与干预,为此,需要运用时效性原则,做到有备而访。班主任要留心观察,以各种方式捕捉家长的心理状态。在沟通过程中需遵循双向性原则与平等原则,把握分寸,语言得体,尝试与家长交朋友,创设与家长和谐沟通的良好氛围,从而打消家长的防范与拘谨心理。在谈及家长的子女时,赞美表扬要多余批评,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其在家长内心中的地位。家访属于一种双向交流,家访者需要认真倾听家长的语言,对家长提出的尖锐问题和批评,需要客观分析。
3.创新家长会的方式
以往的家长会模式就是班主任的独角戏,一言堂。如果创新家长会模式就意味着打破陈规和以往的工作方式,比如不再是台上老师说台下家长听,而是采取圆桌会议、小组讨论等方式,展开讨论式交流。学生也不要被隔离在家长会以外,有些话题家长会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家长会可采用多样化的开会形式,比如交流式、对话讨论式、案例分析式、展示式(展览学生的作业、获奖证书或学生本人等)、联谊式、专家报告式、网络式等,如此更能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彼此都能获得启示,并就如何教育学生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1]郭敏.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2,1:5
(一)家长认为教育的责任全在学校
现在,不少小学生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学校应该全权负责,而自己的工作就是将孩子安全地送到学校;还有部分的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只听从学校老师的话,所以在孩子犯错误或者成绩下降的时候会将责任推及学校,推到教师身上;家长认为,如果学校对学生教育的好,那么学生的一切就必定会好,不会出现差错;更有甚者,认为家长的责任就是将孩子生下来,让孩子不愁吃穿,至于孩子能否成才,就是学校所需要考虑的事情了。可是,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对小学生的教育主要为教学任务,不容易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来进行特殊化教学,很难对每个孩子都给予相同的关注度。教育主要有三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从目标的培养方面来看,一个学生的教育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学生良好的品性、态度、生活、学习方法、习惯等培养起来。如此看来,在社会这个整体系统之中,家庭和学校是两个重要的构成要素,一个小学生的教育绝对不可以将二者分隔开来,必须有效地将两者结合起来。
(二)学校与家庭进行交流的内容相对单一
许多家长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事情都不要再做,也没必要做,家长关心的只是学生的成绩。但是,家长的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也并未采取相应的对策改变家长这种错误的想法,缺少和家长有效的沟通。就算和家长进行沟通,也只是针对学生成绩的沟通,在内容方面较为单一。
(三)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存有冲突
由于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越来越多的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在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骄傲、自大、恃宠而骄,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和性格。而这些性格和习惯并不利于学生在学校的教育,在学校里学生会有不合群、感情脆弱的现象出现,这些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师的教学遵循“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家长都对孩子有着过高的期望,造成了孩子学习中的压力,容易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产生冲突。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对策
(一)优势互补
首先,应该对家庭和学校双方的责任加以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各自的内容,应该依据其内容明确相应的职责。在对双方的责任加以明确之后,就能够避免家庭和学校双方的重复劳动以及替代性劳动的出现。其次,家庭和学校应该将各自在教育中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占有不同的优势,双方应该以各自的优势为依据对责任进行分工。
(二)构建学校和家庭沟通的心理健康制度
首先,学校应该每周都更新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卡。这个健康教育卡记录了学生在这一周之内心理健康方面进行了那些教育,同时采用了什么方法,在这些方法应用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方法施行后的效果又如何?将这些内容分分填写到卡片之上。其次,学校和家庭将健康卡相互交换,加强对学生的全面了解。
(三)学校积极进行家访家访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和家长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能够使二者产生情感方面的共鸣。从某种程度上讲,家访也是一种对家长进行教育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告诉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让学生在家里也能受到相对较专业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
(四)让家长走进学校
关键词:素质教育;家庭;儿童的经验;孩子的需要
中国历来有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我国人口严重过剩带来的竞争压力,家长更是对子女的教育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智慧。重早期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使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升入一流的学校,拿到更高的文凭,进入“上流”社会,给家庭带来荣誉,是中国城市家庭教育共同的追求与目标,也是中国城市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的家庭教育,从1999年4月到2002年11月、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研。我们先后给四川省六地市26所中小学家长学校的3.4万名家长作了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也在此基础上作了部分问卷抽样调查。其中,对小学生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有436份,对初中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有467份,对高中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有275份。同时对31名中小学教师作了有关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我国的家庭教育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高。在城市中87%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67%的家长表示除住房外,孩子的教育是他们未来最大的投资,他们为此在所不惜。57%的家长表示自己未来生活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发展。这种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西方国家那种培养独立的人,亲子之间非依附而独立生存的理念是根本不同的。达也决定了中国的父母会付出更多。
二、在中国,父母普遍存在重学习轻个性的倾向。在调查中56%的小学生家长和61%的中学生家长承认他们主要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学习,较少关注孩子的心理、情感、个性和人际交往。而在随机的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发现76%的小学生家长和81%的中学生家长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也提示我们,在问卷调查中,选“好答案”的倾向会使数据失真)。
三、在对孩子学习的重视上、87%的家长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在班上的名次,而非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重学习结果,轻视学习过程,注重名次和分数,轻视对孩子学习活动的指导,忽视导致结果的过程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普遍特点,这就导致家庭教育的简单化倾向。
四、在促进孩子学习的方法上。84%的中小学生家长认为,孩子的智商是差不多的,学习好坏取决于孩子的努力程度,而努力程度主要取决于学习压力以及父母是否“抓紧”孩子的学习。多数中国父母坚信孩子的天性是好玩,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没有快乐可言,要使其努力学习必须不断施加压力。这一教育理念导致普遍的教育高压,导致对孩子心理需要的普遍忽视,学习过程成了一个“苦其心智”的过程。
五、中国的家长十分看重孩子书本知识的学习。96%的家长都认为学习主要就是学好教材上的知识。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看电视、玩游戏、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都是玩乐而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同时,68%的小学生家长和57%的中学生家长都肯定“灌输”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看来“接受式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六、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上,45%的家长承认存在忽视孩子德育的现象,而事实上考虑到家长的保护性心理反应,忽视孩子道德教育的现象还要严重得多。在道德教育上,多数家长主要是教育孩子对父母要有孝心,对人有礼貌,为人处事做到“不吃亏”。但在诚信、友爱、尊重、平等、社会使命感等方面的教育严重不足。
我国家庭教育的这些特征及作法带来的好处是;家长重视教育投入,可以使大量的家庭资金进入投资不足的教育领域;家长成为孩子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孩子能够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应试技能强。所带来的问题:一是孩子发展片面。除了书本知识的掌握,应试技能的提高,孩子的体育、美育、人格发展、道德素养以及社会技能等发展不足。二是孩子知识掌握较多,但独立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这就减弱了孩子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三是孩子的学习方式落后。中国的家长比较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孩子基本是在接受式学习模式下掌握知识。同时,孩子以掌握书本符号知识为主,知识的学习严重脱离孩子的生活,脱离孩子的个体经验,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加上饺重的学习负担,容易使孩子过早出现厌学情绪。四是中国的家庭教育有强烈的应试教育倾向。大多数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考试和升学而展开,学习的价值取决于它促进考试的程度。孩子不是“为掌握而学”而是“为考试而学”,这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这就模糊了学习的真正价值。显然,中国家庭教育的基本模式是背离素质教育目标的。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为己任,从心理学的视野来看,凡是能够使人的活动效能得到提高的所有心理品质都叫素质。素质的发展就意味着人的“一般本领”得到增强,人的心理加工机能得到提高,人能够进行更复杂的信息加工,能够表现出更有效的行为方式。家庭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是不同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素质教育注重人的成长与发展。它不满足于习得知识,对付考试。它强调知识和经验的掌握要导致人的心理活动方式产生积极的“质变”,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发展。2.素质教育关注家庭小孩子全部潜能的开发。它与传统家庭教育那种只重知识掌握,只重智力开发的教育模式是不同的,它要关注孩子人格的发展,要积极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要关心孩子优良品德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和人与人之间合作能力的形成。因此,家庭中的素质教育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注重孩子操作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孩子不但知道,而且会操作;不但会说,而且会做;有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有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的家庭教育恰好是重前者,轻后者,这实际上是降低了孩子的行为活动的有效性。4.素质教育重视孩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不满足于学习上的继承与模仿,它要重视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它不仅重视一般性,还重视差异性;不仅重视保持一致,还重视标新立异。创新教育意味着人的最本质的潜能得到开发、意味着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层次的推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
在实践模式上,家庭中的素质教育思想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相比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在认知发展方面。第一,它应该是基于孩子活动与经验的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看来,儿童的内部智力活动起源于儿童外部的实践操作活动。孩子只能根据自己的活动与经验来建构知识。从心理机制上讲,知识是不能“传授”的,更不可能被“灌输”。一切灌输与传授的知识都是苍白的、相对无效的。由于经验的缺乏,儿童的年龄越小,他们的学习就越是离不开他们自身的活动以及活动过程中习得的经验,这是建构知识最基本的素材,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活动。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个通病就是孩子的学习远离他们的个体活动,远离他们的生活实践。在成年人看来,“正规”的学习就是掌握成年人给他们设计好的书本知识,学习成了掌握符号系统的认知活动。由于脱离孩子的个体经验,孩子只好死记硬背那些成年人灌输给他们的知识。这是导致儿童知识巩固性差和容易厌倦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中的素质教育实践就意味着这种传统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二,学习不仅是满足成年人的需要,还必须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意味着学习要满足孩子的认知乐趣,激发孩子的认知积极性,把学习变成一个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这也意味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更多的理解孩子的心理,必须更多地尊重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反应。我国现在的家庭教育是在满足成年人的心理需要,是在按成人的“意图”设计孩子的学习,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成人强制儿童的过程。同西方国家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内部学习动机、对知识的内在求知欲明显不足,但应付情境需要的外部动机又较强。
第三,学习必须顺应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必须尊重孩子的个别心理差异。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知活动方式,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学龄前儿童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就是游戏,就是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就是观看动画节目,那种所谓超常的识字教育,运算学习对多数儿童来讲是不适当的,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比我们要冷静得多。即使是小学生,中学生我们也不能低估了他们认知的经验化程度、而过分地强调书本抽象知识的学习。儿童的认知活动既有一般规律,有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事实上家庭教育有了个别针对性,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有很强的从众模仿倾向,人家的孩子学英语,自己的孩子也要学英语,人家的孩子上奥校,自己的孩子也要上奥校,人家的孩子练钢琴‘自己的孩子也跟着练钢琴而全然不顾孩子自身的特点。学校教育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上有相当大的难度,但家庭教育完全可以在这个问题上作得好一些。家庭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家庭也有更多个别化的教育情景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方面家长需要得到更多的教育指导。
第四,家庭教育要树立起“大学习观”。从内容上看,学习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习得,还包括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发展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方式上看,不仅有接受式学习,还有研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不仅有通过符号的学习,还有通过自身活动的学习;不仅有认知式的学习,还有情感体验式的学习。总之,凡是通过经验的习得而导致孩子行为持久变化的现象都叫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大学习观。中国的家庭教育过分执着于和考试有关的课本知识的学习,这是狭隘的学习观念,这恰好是在强化学校教育本身具有的先天缺陷。如果说中国的学校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特征而难以避免过分以书本知识为主的特征,那么家庭教育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孩子回到家里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多阅读一些他们发自内心感兴趣的课外知识,都是对学校教育缺陷的重要弥补,有助于孩子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五,建立家庭创新教育观。中国的家庭教育历来具有浓厚的权威主义色彩,父母不仅是知识的化身,也是真理的化身。在父母看来孩子是不懂事的,孩子的天性是逃避学习的,他们的行为是不合成人规范的,父母乐意用强制的态度实施教育。这种方式导致中国的孩子及成人缺乏创造性。家庭中的创新教育要求家长尊重孩子的意见,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他们的想法,允许他们表达不同于父母的观点和意见,给予他们自由探索的机会,尊重他们通过犯错误习得的经验,给他们留下展现自身想象力的空间。这是促进孩子创新精神和发展孩子创新能力所必须的文化心理氛围。做到这一点不需要家长有过多的专业训练,难是难在文化心理状态的改变。其实,中国的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很难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与创新教育的模式是不相容的。而家庭教育在自身微观环境中能够较好地做到这一点。
在人格发展方面,促进孩子健康人格是形成是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但中国的家庭教育一直有重认知、轻人格倾向,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作为体现素质教育的家庭教育必须重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这些健康的人格品质包括:对自我的悦纳,对生活目标的热爱与执着,良好的行为自律性与独立性,坚强、坦然面对挫折,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行为反应适度等等。在家庭教育中,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素质教育观应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满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一个有自我价值感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人格健康的孩子。这意味着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长处,立足于孩子的优点来教育孩子,这样才能确立孩子的基本自信心以及对自己生命的接纳和热爱。一个悦纳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热爱生活,喜欢学习,也才有不断完善自己的动力。但中国的家长更喜欢立足于孩子的缺点来教育孩子,不断地指出孩子的过失,用别的孩子的优点来比较自己孩子的缺点,让孩子产生无能感以促进孩子进步。多数中国的家长相信只有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只有当他们感到自己不行时,他们才有进步的动力。这是对孩子天性的严重误解。其实,这恰好是很多孩子骨子里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最后安于现状的深层次原因。
第二,合理的学习负担。学习负担是否合适,是否适应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人格健康程度。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他们不仅学习时间长,孩子学习时间一般都超过父母的工作时间,而且他们实际享受的节假日休息时间也远没有他们的父母多。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往往超出了一个孩子所能接受的程度。他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考试和升学,从学前教育一直到高中,他们都要长时间地、高强度地承受这种压力。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不断地体验到紧张、焦虑、烦恼、抑郁、失望,这使他们长期处在负面情绪的困扰中,持久负面情绪所形成的不良心境是导致心理病态以及人格扭曲的重要原因。父母适当地调控孩子的心理压力,孩子学习负担适当,这就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是家庭中人格教育最基础性的工作。
第三,满足孩子的多种心理需要。从人本主义心理观来看,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需要而展开,一个人的需要满足越充分,越多样化,他的潜能发挥就越充分,人格就越健康。中国的家庭教育注重孩子认知需要的满足而严重忽视孩子其他心理需要的满足。事实上,孩子除了认知需要以外,他们还有交往的需要、归属和友爱的需要、展现自我特长的需要、得到认同和尊重的需要、活动和探究的需要以及创造的需要等。孩子任何需要的满足都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都促进着他们的人格发展。由于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忽视孩子多种心理需要满足的问题,这就明显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健康成长。
第四,理性的挫折教育。围绕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人们往往热衷于谈论挫折教育。多数人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缺乏挫折教育,是他们人格不健全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是似而非的观点。事实上中国的孩子承受着极其病态的挫折教育,在城市家庭中,一方面孩子在生活上很少有挫沂体验,他们生活的“无忧无虑”,没有物质匮乏的困扰,甚至基本上不做家务事,在这方面挫折教育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在学习上,在心理上,他们太缺乏成就体验、他们饱受着来自学习,来自升名牌学校,来自成人各种要求所带来的各种挫折感,以致于孩子过多体验到焦虑、紧张与无助,甚至产生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在这方面他们承受了一个孩子不该承受的挫折。
中国的孩子一点不缺乏挫折教育,他们缺乏的是理性的挫沂教育。我们提倡在家庭教育中应增加孩子在生活方面的挫折教育,而在学习上应该更多地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教育的喜悦,这才是有利于孩子心理发展的挫折教育。
在品德教育方面,家庭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也与传统的家庭教育不同。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家庭教育明显存在忽视孩子品德教育的倾向,只重学习而不重做人是我国家庭教育的通病。就是在苍白的品德教育中也存在教育者居高临下,强制武断的特征。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家庭中的德育应该有那些特征呢?
第一,道德的习得与知识的习得不同,它不能简单地用学习知识的方式来学习道德,它是一个更加重视行为实践的活动过程。从小事做起,从做中学、应该是道德学习更加鲜明的特征。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完成从道德行为向道德知识的转变,从而变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素质。在道德学习的过程中,我国的家庭教育更重视讲道理,更重视口头行为规范的传授,这对道德行为规范的习得是有限的。
第二,道德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它还应该是一个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没有情感体验的纯认知性的道德是一种苍白的缺乏实践意义的道德。孩子在道德情景中产生感动、悲伤、同情、喜悦、激动、庄严、神圣等情感体验时,才能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活动就是一次最好的道德教育。当一个孩子庄严地站在国旗前参加升旗仪式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激动,神圣的情感实际上就是最深刻的道德教育,它甚至不需要语言的参与,仅仅是一种道德情景中的观看和体验就可以表现出全部道德教育的深刻内涵。
第三,家长的行为示范是重要的道德学习形式。模仿学习,榜样学习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通过观察过程中的“替代强化”可以促进人的道德行为的形成。孩子年龄越小,模仿学习的作用就越大。在家庭中,父母做山良好的行为示范是促进孩子优良品德形成的有效手段。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往往父母说的是高尚的道理,却做出平庸的甚至是低级的行为示范,事实上孩子更看重的是行为“榜样“,他们对“道理”是比较健忘的,当道理和榜样不一致是,孩子会更多受到实际行为的影响。因此,家庭中的道德教育应从父母的行为示范开始。通过榜样的作用来促进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思路在各个方面都与传统家庭教育不同,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一定是一个全面反省和批判传统家庭教育的过程。
素质教育是发展性的教育,它注重人稳定的、能提高人的活动效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这种心理品质的形成能提高人的全部活动的有效性。素质教育也是全面性的教育,它决不仅仅只关注人的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而是关注人的全部潜能的开发。同时素质教育一定是真正关心人的教育,是真诚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教育,它尊重孩子的心理特征,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是一种真正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中国的家庭教育在迈向素质教育的目标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的家庭教育,从1999年4月到2002年11月、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研。我们先后给四川省六地市26所中小学家长学校的3.4万名家长作了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也在此基础上作了部分问卷抽样调查。其中,对小学生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有436份,对初中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有467份,对高中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有275份。同时对31名中小学教师作了有关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我国的家庭教育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高。在城市中87%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67%的家长表示除住房外,孩子的教育是他们未来最大的投资,他们为此在所不惜。57%的家长表示自己未来生活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发展。这种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西方国家那种培养独立的人,亲子之间非依附而独立生存的理念是根本不同的。达也决定了中国的父母会付出更多。
二、在中国,父母普遍存在重学习轻个性的倾向。在调查中56%的小学生家长和61%的中学生家长承认他们主要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学习,较少关注孩子的心理、情感、个性和人际交往。而在随机的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发现76%的小学生家长和81%的中学生家长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也提示我们,在问卷调查中,选“好答案”的倾向会使数据失真)。
三、在对孩子学习的重视上、87%的家长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在班上的名次,而非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重学习结果,轻视学习过程,注重名次和分数,轻视对孩子学习活动的发表,忽视导致结果的过程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普遍特点,这就导致家庭教育的简单化倾向。
四、在促进孩子学习的方法上。84%的中小学生家长认为,孩子的智商是差不多的,学习好坏取决于孩子的努力程度,而努力程度主要取决于学习压力以及父母是否“抓紧”孩子的学习。多数中国父母坚信孩子的天性是好玩,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没有快乐可言,要使其努力学习必须不断施加压力。这一教育理念导致普遍的教育高压,导致对孩子心理需要的普遍忽视,学习过程成了一个“苦其心智”的过程。
五、中国的家长十分看重孩子书本知识的学习。96%的家长都认为学习主要就是学好教材上的知识。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看电视、玩游戏、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都是玩乐而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同时,68%的小学生家长和57%的中学生家长都肯定“灌输”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看来“接受式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六、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上,45%的家长承认存在忽视孩子德育的现象,而事实上考虑到家长的保护性心理反应,忽视孩子道德教育的现象还要严重得多。在道德教育上,多数家长主要是教育孩子对父母要有孝心,对人有礼貌,为人处事做到“不吃亏”。但在诚信、友爱、尊重、平等、社会使命感等方面的教育严重不足。
我国家庭教育的这些特征及作法带来的好处是;家长重视教育投入,可以使大量的家庭资金进入投资不足的教育领域;家长成为孩子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孩子能够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应试技能强。所带来的问题:一是孩子发展片面。除了书本知识的掌握,应试技能的提高,孩子的体育、美育、人格发展、道德素养以及社会技能等发展不足。二是孩子知识掌握较多,但独立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这就减弱了孩子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三是孩子的学习方式落后。中国的家长比较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孩子基本是在接受式学习模式下掌握知识。同时,孩子以掌握书本符号知识为主,知识的学习严重脱离孩子的生活,脱离孩子的个体经验,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加上饺重的学习负担,容易使孩子过早出现厌学情绪。四是中国的家庭教育有强烈的应试教育倾向。大多数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考试和升学而展开,学习的价值取决于它促进考试的程度。孩子不是“为掌握而学”而是“为考试而学”,这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这就模糊了学习的真正价值。显然,中国家庭教育的基本模式是背离素质教育目标的。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为己任,从心理学的视野来看,凡是能够使人的活动效能得到提高的所有心理品质都叫素质。素质的发展就意味着人的“一般本领”得到增强,人的心理加工机能得到提高,人能够进行更复杂的信息加工,能够表现出更有效的行为方式。家庭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是不同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素质教育注重人的成长与发展。它不满足于习得知识,对付考试。它强调知识和经验的掌握要导致人的心理活动方式产生积极的“质变”,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发展。2.素质教育关注家庭小孩子全部潜能的开发。它与传统家庭教育那种只重知识掌握,只重智力开发的教育模式是不同的,它要关注孩子人格的发展,要积极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要关心孩子优良品德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和人与人之间合作能力的形成。因此,家庭中的素质教育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注重孩子操作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孩子不但知道,而且会操作;不但会说,而且会做;有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有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的家庭教育恰好是重前者,轻后者,这实际上是降低了孩子的行为活动的有效性。4.素质教育重视孩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不满足于学习上的继承与模仿,它要重视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它不仅重视一般性,还重视差异性;不仅重视保持一致,还重视标新立异。创新教育意味着人的最本质的潜能得到开发、意味着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层次的推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在实践模式上,家庭中的素质教育思想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相比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在认知发展方面。第一,它应该是基于孩子活动与经验的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看来,儿童的内部智力活动起源于儿童外部的实践操作活动。孩子只能根据自己的活动与经验来建构知识。从心理机制上讲,知识是不能“传授”的,更不可能被“灌输”。一切灌输与传授的知识都是苍白的、相对无效的。由于经验的缺乏,儿童的年龄越小,他们的学习就越是离不开他们自身的活动以及活动过程中习得的经验,这是建构知识最基本的素材,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活动。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个通病就是孩子的学习远离他们的个体活动,远离他们的生活实践。在成年人看来,“正规”的学习就是掌握成年人给他们设计好的书本知识,学习成了掌握符号系统的认知活动。由于脱离孩子的个体经验,孩子只好死记硬背那些成年人灌输给他们的知识。这是导致儿童知识巩固性差和容易厌倦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中的素质教育实践就意味着这种传统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二,学习不仅是满足成年人的需要,还必须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意味着学习要满足孩子的认知乐趣,激发孩子的认知积极性,把学习变成一个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这也意味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更多的理解孩子的心理,必须更多地尊重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反应。我国现在的家庭教育是在满足成年人的心理需要,是在按成人的“意图”设计孩子的学习,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成人强制儿童的过程。同西方国家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内部学习动机、对知识的内在求知欲明显不足,但应付情境需要的外部动机又较强。
第三,学习必须顺应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必须尊重孩子的个别心理差异。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知活动方式,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学龄前儿童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就是游戏,就是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就是观看动画节目,那种所谓超常的识字教育,运算学习对多数儿童来讲是不适当的,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比我们要冷静得多。即使是小学生,中学生我们也不能低估了他们认知的经验化程度、而过分地强调书本抽象知识的学习。儿童的认知活动既有一般规律,有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事实上家庭教育有了个别针对性,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有很强的从众模仿倾向,人家的孩子学英语,自己的孩子也要学英语,人家的孩子上奥校,自己的孩子也要上奥校,人家的孩子练钢琴‘自己的孩子也跟着练钢琴而全然不顾孩子自身的特点。学校教育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上有相当大的难度,但家庭教育完全可以在这个问题上作得好一些。家庭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家庭也有更多个别化的教育情景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方面家长需要得到更多的教育发表。
第四,家庭教育要树立起“大学习观”。从内容上看,学习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习得,还包括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发展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方式上看,不仅有接受式学习,还有研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不仅有通过符号的学习,还有通过自身活动的学习;不仅有认知式的学习,还有情感体验式的学习。总之,凡是通过经验的习得而导致孩子行为持久变化的现象都叫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大学习观。中国的家庭教育过分执着于和考试有关的课本知识的学习,这是狭隘的学习观念,这恰好是在强化学校教育本身具有的先天缺陷。如果说中国的学校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特征而难以避免过分以书本知识为主的特征,那么家庭教育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孩子回到家里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多阅读一些他们发自内心感兴趣的课外知识,都是对学校教育缺陷的重要弥补,有助于孩子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五,建立家庭创新教育观。中国的家庭教育历来具有浓厚的权威主义色彩,父母不仅是知识的化身,也是真理的化身。在父母看来孩子是不懂事的,孩子的天性是逃避学习的,他们的行为是不合成人规范的,父母乐意用强制的态度实施教育。这种方式导致中国的孩子及成人缺乏创造性。家庭中的创新教育要求家长尊重孩子的意见,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他们的想法,允许他们表达不同于父母的观点和意见,给予他们自由探索的机会,尊重他们通过犯错误习得的经验,给他们留下展现自身想象力的空间。这是促进孩子创新精神和发展孩子创新能力所必须的文化心理氛围。做到这一点不需要家长有过多的专业训练,难是难在文化心理状态的改变。其实,中国的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很难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与创新教育的模式是不相容的。而家庭教育在自身微观环境中能够较好地做到这一点。
在人格发展方面,促进孩子健康人格是形成是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但中国的家庭教育一直有重认知、轻人格倾向,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作为体现素质教育的家庭教育必须重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这些健康的人格品质包括:对自我的悦纳,对生活目标的热爱与执着,良好的行为自律性与独立性,坚强、坦然面对挫折,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行为反应适度等等。在家庭教育中,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素质教育观应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满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一个有自我价值感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人格健康的孩子。这意味着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长处,立足于孩子的优点来教育孩子,这样才能确立孩子的基本自信心以及对自己生命的接纳和热爱。一个悦纳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热爱生活,喜欢学习,也才有不断完善自己的动力。但中国的家长更喜欢立足于孩子的缺点来教育孩子,不断地指出孩子的过失,用别的孩子的优点来比较自己孩子的缺点,让孩子产生无能感以促进孩子进步。多数中国的家长相信只有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只有当他们感到自己不行时,他们才有进步的动力。这是对孩子天性的严重误解。其实,这恰好是很多孩子骨子里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最后安于现状的深层次原因。
第二,合理的学习负担。学习负担是否合适,是否适应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人格健康程度。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他们不仅学习时间长,孩子学习时间一般都超过父母的工作时间,而且他们实际享受的节假日休息时间也远没有他们的父母多。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往往超出了一个孩子所能接受的程度。他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考试和升学,从学前教育一直到高中,他们都要长时间地、高强度地承受这种压力。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不断地体验到紧张、焦虑、烦恼、抑郁、失望,这使他们长期处在负面情绪的困扰中,持久负面情绪所形成的不良心境是导致心理病态以及人格扭曲的重要原因。父母适当地调控孩子的心理压力,孩子学习负担适当,这就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是家庭中人格教育最基础性的工作。第三,满足孩子的多种心理需要。从人本主义心理观来看,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需要而展开,一个人的需要满足越充分,越多样化,他的潜能发挥就越充分,人格就越健康。中国的家庭教育注重孩子认知需要的满足而严重忽视孩子其他心理需要的满足。事实上,孩子除了认知需要以外,他们还有交往的需要、归属和友爱的需要、展现自我特长的需要、得到认同和尊重的需要、活动和探究的需要以及创造的需要等。孩子任何需要的满足都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都促进着他们的人格发展。由于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忽视孩子多种心理需要满足的问题,这就明显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健康成长。
第四,理性的挫折教育。围绕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人们往往热衷于谈论挫折教育。多数人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缺乏挫折教育,是他们人格不健全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是似而非的观点。事实上中国的孩子承受着极其病态的挫折教育,在城市家庭中,一方面孩子在生活上很少有挫沂体验,他们生活的“无忧无虑”,没有物质匮乏的困扰,甚至基本上不做家务事,在这方面挫折教育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在学习上,在心理上,他们太缺乏成就体验、他们饱受着来自学习,来自升名牌学校,来自成人各种要求所带来的各种挫折感,以致于孩子过多体验到焦虑、紧张与无助,甚至产生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在这方面他们承受了一个孩子不该承受的挫折。
中国的孩子一点不缺乏挫折教育,他们缺乏的是理性的挫沂教育。我们提倡在家庭教育中应增加孩子在生活方面的挫折教育,而在学习上应该更多地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教育的喜悦,这才是有利于孩子心理发展的挫折教育。
在品德教育方面,家庭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也与传统的家庭教育不同。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家庭教育明显存在忽视孩子品德教育的倾向,只重学习而不重做人是我国家庭教育的通病。就是在苍白的品德教育中也存在教育者居高临下,强制武断的特征。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家庭中的德育应该有那些特征呢?
第一,道德的习得与知识的习得不同,它不能简单地用学习知识的方式来学习道德,它是一个更加重视行为实践的活动过程。从小事做起,从做中学、应该是道德学习更加鲜明的特征。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完成从道德行为向道德知识的转变,从而变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素质。在道德学习的过程中,我国的家庭教育更重视讲道理,更重视口头行为规范的传授,这对道德行为规范的习得是有限的。
第二,道德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它还应该是一个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没有情感体验的纯认知性的道德是一种苍白的缺乏实践意义的道德。孩子在道德情景中产生感动、悲伤、同情、喜悦、激动、庄严、神圣等情感体验时,才能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活动就是一次最好的道德教育。当一个孩子庄严地站在国旗前参加升旗仪式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激动,神圣的情感实际上就是最深刻的道德教育,它甚至不需要语言的参与,仅仅是一种道德情景中的观看和体验就可以表现出全部道德教育的深刻内涵。
第三,家长的行为示范是重要的道德学习形式。模仿学习,榜样学习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通过观察过程中的“替代强化”可以促进人的道德行为的形成。孩子年龄越小,模仿学习的作用就越大。在家庭中,父母做山良好的行为示范是促进孩子优良品德形成的有效手段。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往往父母说的是高尚的道理,却做出平庸的甚至是低级的行为示范,事实上孩子更看重的是行为“榜样“,他们对“道理”是比较健忘的,当道理和榜样不一致是,孩子会更多受到实际行为的影响。因此,家庭中的道德教育应从父母的行为示范开始。通过榜样的作用来促进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
1.PMHP项目的具体操作流程
PMHP项目的核心工作理念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聚焦于低年级儿童和尚未根深蒂固的问题,因为儿童期的心理发展状况是青少年期、成年期心理发展的基础,许多个体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儿童期的心理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从低年级的儿童入手,通过有效的、系统的筛查程序,尽早确定儿童有无问题,并开展积极的、适当的干预,以避免儿童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严重化和固化,及早加以解决,在严重问题出现之前做好预防干预工作。[4]PMHP项目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检测与筛查、干预辅导和效果评估三个部分。第一步程序是检测与筛查。这个工作由心理学专家和社会工作者完成,在开展PMHP项目的学校,心理学专家采用儿童情况调查表(Background Information Form,简称BIF)、课堂适应量表(the Classroom AdjustmentRating Scale,简称CARS)、健康资本调查(the Health Resources Inventory,简称HRI)等心理学量表或问卷,并结合观察、记录等手段对学生身心发展状况进行检测与筛查,把那些存在心理与行为问题或问题倾向的儿童筛选出来,当然,心理学量表或问卷需要家长和教师配合完成。第二步程序是开展干预辅导。这个工作由心理学专家、社会工作者和非专业的儿童助理共同完成。其中,非专业的儿童助理负责直接干预儿童,一般情况下,一名儿童助理负责10~15名学生,针对学生存在的人际交往、学习困难、课堂行为问题等进行每周1~2次的干预活动。干预形式包括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干预活动包括:讲故事、做游戏、做手工、绘画、远足等。第三步程序是效果评估。效果评估工作主要由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完成,评估的手段主要是相关量表的测量、儿童助理的评估、教师对儿童进步的评价和家长的反映四个方面。[5]
2.PMHP儿童助理招募与培训
PMHP项目由于推广得非常迅速,仅靠专业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很难完成这么多学校和儿童的心理干预预防工作,因此,PMHP项目招募并培训了大量的、非专业的儿童助理参与到项目中来。所以,PMHP项目的工作成员主要包括:专业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和非专业的儿童助理,且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具体的分工是:专业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主要开展项目的策划、组织、领导等工作,比如,介绍与宣传PMHP项目的理念、对儿童进行心理测试与筛查、制定PMHP工作计划、对非专业人士的招募、训练和督导等。非专业的儿童助理主要负责干预措施的具体实施。[6]关于儿童助理的招募、选择与培训是PMHP项目的重要工作。首先,儿童助理招募的对象与条件。不同的地区招募儿童助理的对象也不完全一样,有大学生、有社区志愿者、甚至以有孩子的妈妈为招募对象。一般而言,PMHP招募选择儿童助理时,不是依据是否有高学历、是否有专业背景,而是依据个人素质、经验是不是适合开展儿童心理行为的干预工作。其假设是儿童助理干预儿童的效果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素质,而不一定是正规的学历教育或先进的专业训练。在对儿童助理培训时,完全地强调和儿童建立温暖、包容性关系的重要性,这种假设对所有儿童都适用,无论其是否存在问题。[7]其次,儿童助理的培训与督导。儿童助理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先前也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因此,被招募为PMHP项目的工作人员之后,在正式开展工作前,都需要接受PMHP的培训。培训次数为10次左右,每次约1.5小时。培训的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发展、关系建立、提问技巧、学校适应问题干预技巧与限制、矛盾情绪处理等,培训的形式主要有观看儿童干预的录像、演讲与讨论、模拟干预等。不仅在开展工作前儿童助理需要接受培训,在正式开展儿童干预的过程中,儿童助理也需要定期接受督导,督导也是通过观看录像、讨论等形式开展。
3.PMHP重视干预教师与家长
PMHP不仅针对学生进行直接的干预,还要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干预,这个工作主要由心理学专家和社会工作者完成。一是针对学校和教师的干预。主要通过与校长、教师、校医等学校员工进行会谈。PMHP专业人员向学校员工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PMHP项目,让他们了解PMHP的理念、操作流程及相关技巧。同时,PMHP专业人员也会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PMHP专业人员会深入课堂听课,观察了解儿童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教师的教学策略与课堂管理技巧。也会与教师讨论课堂中儿童的行为表现、课堂中所出现的情况及其应对方法,并给教师提出一些课堂教学与管理策略的建议和在课堂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通过这些措施,给儿童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更好的学校教学氛围与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是针对家长的干预。这主要由PMHP专业人员与家长会谈而进行,会谈既有与单个儿童的家长,也有家长团体会谈,即把所有需要干预的儿童家长组成辅导团体,进行会谈。会谈的主题有儿童规则意识、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与树立权威等等,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情感、行为发展等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让家长有意识地改善家庭情感环境和教育方式等,以协助PMHP项目的顺利进行,促进对儿童的干预效果。三是开展PMHP专业人员、教师和家长共同会商。教师介绍儿童在学校的各种心理与行为表现,家长介绍儿童在家庭的心理与行为特点,让家长、教师和PMHP专业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儿童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共同商讨干预措施,这些措施效果良好。
二、PMHP项目对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PMHP项目在美国及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那么,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从PMHP项目得到哪些启示呢?
1.切实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早期检测与预防
近20年以来,教育部、团中央等教育行政机关、党群组织先后出台了多部文件和系列活动措施,以加强和推进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因此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所有大学都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无论是经费的投入、师资队伍的建设、实际工作的开展,甚至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总结,都非常重视。相对而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没有能像大学一样得到重视与落实。事实上,无论是PMHP的专家,还是我国的学者,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从中小学开始,应重视早期的检测与预防。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状况是后续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个性的特点和健康质量;二是高年级学生,甚至是个体成年后,所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就已经出现一些迹象,或者与早期的发展密切相关;三是重视早期检测与预防,可以避免个体早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固化,早期干预也容易取得成效。2012年底,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强调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尤其是各基层中小学校,应意识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低年级开始,重视对低年级中小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检测、筛选并有效开展预防干预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低年级开展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的心理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2.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师资力量,推进中小学开展工作
专业的师资力量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条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很好开展与落实,原因很多,缺乏专业的师资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很多学校的领导都意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因为没有专业的师资,相关工作也就无法开展。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但是,由于学校的编制等原因,要想按《指导纲要》的要求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短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事实上,PMHP项目在美国开展的时候,也没有要求各个学校都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PMHP项目的心理学专家、社会工作者和非专业的儿童助理等工作人员并不是固定属于哪个学校,而是由PMHP项目总部招募、培训并开展工作的。因此,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借鉴PMHP项目的部分做法,并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师资力量,推进中小学工作开展。具体来说,这种整合是比较现实的:由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牵头并联合各高校、协会等,整合存在于各高校、心理卫生协会等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组成心理学专家团队。从各中小学校挑选一批热心于学生工作的班主任、思品教师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培训,组成心理健康教育兼职师资队伍。从高校中挑选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培训,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心理学专家团队负责整个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对中小学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进行培训,以及每个心理学专家都要分工负责对某一区域内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中小学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心理学专家指导之下,负责各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在心理学专家指导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带领之下,到各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开展心理测试、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这样,对于某一个中小学校而言,可以由一名心理学专家、2~3名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5~1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组成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确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深入。
3.有效调动学校资源引导教师和家长,干预微生态系统因素
关键词:幼小衔接;互动;幼儿园;小学;家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关于幼小衔接,专家已作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科学正确的幼小衔接,它能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健康、快乐、自信地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渠道。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孩子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教师从制订的课程计划到选择课程;家长从监督者变成了合作者、支持者。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现在的教育理念,孩子、老师、家长都是密切联系着的,他们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合作,谁也离不开谁,这是多么的和谐,像一首美妙而又动听的乐曲。
一、互动站一:幼儿园与小学的合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小学教育相互衔接”。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为孩子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是帮助孩子实现身心健康,最后为孩子减压入小学的不适应。
1.小学老师参观幼儿园达成共识
幼小衔接是件非常重要而又关键的事情,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有了互动,才能促进孩子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因此,可邀请小学老师来幼儿园参观,让他们也了解孩子目前的学习生活状态,在互动中,我们必须与小学教师达成共识,如,在时间上的互相靠拢;在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在生活自理方面的一些过渡等,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尽快融入小学生活。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进入小学是每个孩子梦寐以求的生活,但总会有一些担心。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幼儿园外部的资源,让孩子参观体验,不仅可以排除了进入小学的担忧,而且还可以提前熟悉小学的生活。
在进入小学参观前,我们要收集孩子们担心或焦虑的问题,如孩子们担心小学的老师很凶;担心小学没有游戏玩;担心小学有家庭作业等,我们和孩子带着这份担心从幼儿园出发,来到了小学。首先应让孩子们观看小学生上课的样子,其次欣赏他们的作品,再次参观实验室、音乐室等地方,最后引导孩子们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把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与小学生进行互动,让幼儿真真正正地了解小学生活,避免了幼儿进入小学的担心。
3.创设情境,模拟小学课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观回来后,我们可利用环境创设“模拟小课堂”,把平时学的内容根据不同领域进行了分类,并制作了课程表;鼓励孩子每天背着书包早早地入园,并学着自己整理书包;上课时提醒孩子坐姿要端正,认真听讲,大声地回答提问等,逐渐帮助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与孩子进行互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并接纳孩子的想法,支持他们去探索发现,从而更深入地适应小学生活。
二、互动站二: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孩子的发展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家庭是幼儿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才能促进家园的互动。
1.开启家长助教模式
家长资源不可多得,我们应好好地挖掘和利用,对孩子来说,直接获得比间接获得还要好。因为孩子的亲身感受,才能使孩子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请一位在小学任教的或者是懂教育的家长来幼儿园,根据小学上课模式,给孩子们上课,亲手教孩子们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感受小学生上课与幼儿园上课不同的地方。
2.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家长是孩子进入小学生活的关键人物,是幼儿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无法替代的。大班的孩子们马上就要进入小学生活了,家长们都非常的担忧,自己的孩子进入小学后的不适应。作为懂教育的老师来说,相伴三年,最后只能为家长做一些辅导性的推手,可以请资深老师为家长们作“专家谈幼小衔接”的讲座。针对幼小学习生活的不同,为家长设计一份幼儿园与小学生活这两个阶段之间的对比表,深入地分析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各种细微问题,并从激发入学动机、培养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进行讲授,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最后,还可以成立“家庭互助小组”,体现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也有助于家长有效指导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每次培训结束后总有家长们说:“通过听专家讲座,我才知道应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才能促进孩子各方面的进步。”从家长的讲话中让我感受到了旧观念的转变,体现出了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
由此可见,幼儿园是桥,家长是载着孩子的车,学校是引领孩子前进的启明星,要让孩子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成功做到幼小有效衔接,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杨明明.幼小衔接,习惯很重要[N].浙江经济报,2003-11-7.
【关 键 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020-02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的问题
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但是由于“家庭教育”这一名词没有准确的界定,同时也没有相关书籍或专家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应该怎么教?家庭教育的内容具体是什么?家庭教育应该怎样适应于基础教育?因此,家庭教育的实施就会与学校教育产生矛盾。
1. 家庭教育中的理念与学校教育中的理念相冲突。家庭教育是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所实施的教育,由于是对待自己的孩子,所以就会存在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现象:过度溺爱或过度严厉。在基础教育阶段,孩子们独立自理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这种现象:家长们过多地溺爱孩子,包揽孩子的事情,不让孩子自己穿衣、叠被,认为这些都是小的事情,自己顺便帮忙一下就好,也有的家长认为这些事情等到孩子再大一点再让他做。这些都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学校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孩子们在学校中接受到的知识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却得不到认同,这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的。
2.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分工不明确,加大孩子负担。中国教育有一种极其不好的现象:只有上重点小学才可以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工作应聘单位也是择优录取重点学校的学生。这种层层递级的模式使得许多家长着急与心慌,都希望孩子可以赢在起跑点,导致升学负担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了。孩子们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上各种辅导班,而中国辅导班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辅导班应该是服务于学习教育的,是对学生学校教育的补充,可是现在的辅导班却以单独的个体存在,辅导班里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个个辅导机构自己决定的,与学校教育关联不够紧密。辅导班和学校各教各的,没有明确分工,导致学生重复学习,浪费学生时间,更主要的是重复听着和学校相同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调查发现,由于上辅导班耗费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使学生的心情受到影响,产生厌学情绪。
3. 家庭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科学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为家长,由于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样,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些家长对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掌握不多,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顺序也了解不够,导致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了解孩子的特长,盲目地培养孩子。还有些家长只顾数量不顾质量,一味让孩子做题,很多小学生反映自己晚上做作业要做到十一二点,不是因为学校老师布置的多,而是因为父母买的习题多或者是培训班的题目多。教育部、卫生部在1979年12月6日颁布的《中小学生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中规定学生每日睡眠时间应保证:小学生10小时,所以小学生应该保证晚上9点钟之前就应该睡觉。①日本医学界也有相应的研究,如果人在一天中睡觉比正常睡眠时间少4小时,反应能力就会下降45%。家长们必须掌握有关知识,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盲目跟风和打疲劳战。
4. 家长榜样示范不利,学校教育难度加大。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孩子在学校的时间一天只有6个小时,其余18个小时都是与家长们在一起,家长比老师对于孩子的影响都要大,所以家长们的言行举止、脾气习惯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②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说是说做是做,言行不一,一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没有效果的,因为小学生处于模仿阶段,看到的比听到的更容易受到孩子的注意,他们一般都会去学习家长们所做的事情,所以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还有些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信奉棒下出孝子,对孩子使用暴力,致使孩子从小就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甚至会在校园中欺负同学。当孩子受到家长的不良行为与习惯影响或者学习家长的不良行为与习惯时,老师对于这种行为习惯的纠正难度是特别大的,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之前一定要好好约束自己。
二、家庭教育成为学校基础教育合力的措施
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巨大影响,也必然会影响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状况。现针对上述家庭教育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1. 学校与家长实现双向沟通,全面了解学生动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学校(班主任)、家庭要明确分工,统一认识,协同步调,加强合作。学校应该告诉家长孩子缺什么,家长去补,家长也要告诉老师家长的疑难,老师提供建议与帮助。③这是学校与家长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只有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动态,家长和学校才可以更有利地帮助学生学习与生活。学校与家长的联系除了现在常用的电话和短信形式,还可以采用其他新颖的形式:创建家校沟通网站,开通家校热线,编发《家校通讯》、组织家长沙龙等。
2. 学校给家长们的家庭教育提供意见参考,避免家庭教育走入误区。现代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法律的规范、科学的指导、现代技术的支持。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一直属于原生态,没有任何科学方法指导,导致家庭教育一直在误区之中徘徊,只注重智力开发、文化学习,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也就是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学校有必要担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重任。由于独生子女居多,孩子被过度溺爱娇宠的事件屡有发生,如孩子的零花钱,吃的、用的太好,造成孩子奢侈浪费攀比;家长多度服侍孩子,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差等。由于家长们没有相关知识支撑,所以这些现象是家长们所没有预料或想象到的。这时,就需要学校给予家长们相关建议,开展一些相关的交流会,向家长传授教育的相关知识,及时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避免家庭教育走入误区。
3. 家长们要严格自律,做好榜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最初的行为往往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是孩子的楷模。因此,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首先自己得做到。现在的孩子公平公正的意识非常强,只有父母自己做到了之后要求孩子做,孩子才会心服口服,不然孩子们会质问:为什么你让我做你自己却不做的。同时,父母以正确行为的演示比对孩子说教多少遍都有用。因为父母的榜样示范对于孩子而言是最具体形象的。另外,家长要说话算数,答应了孩子的事一定要兑现,兑现不了的不要轻易许诺。如果家长经常说话不算话,就会降低在孩子心目中的可信度。次数过多,可能家长的话就会被孩子完全不当一回事,还谈什么教育孩子呢。再者,如果作为家长经常说话不算话,孩子也会下意识地效仿,对自己说出的话不负责任,久之便会成为他的一种不良习惯。如果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没有兑现诺言,一定要向孩子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让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是非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榜样示范比任何教师教的都重要。
4. 社会要重视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社会化程度。家庭教育要想发展起来,光靠学校与家长们的合作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帮忙。首先,要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知识的知晓率,让家庭教育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家庭之中。其次,要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家长解决在家庭教育中的疑难。由于家庭教育的重视度还没有得到充分提高,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重视,我们应该去发展一些公益性的早期家庭指导服务。第三,要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只有有了专业的人才,家庭教育工作队伍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培养专业人才最好和最便捷的通道就是高校开设相关专业。第四,政府要积极宣传家庭教育。积极组织活动向全体市民宣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如何正确开展家庭教育。只有让社会市民了解到了政府的重视度,家长们才会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升了,才会成为基础教育的有效合力。
总之,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家庭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家庭教育体系一定会越来越完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家庭教育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学校也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联系配合,形成合力。
注释:
①孙瑛洁.浅析农村基础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5).
②彭睿.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 2004(06).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都比较大,这种压力无形之中就传递给了孩子。另外,父母外出打工或是工作较忙,难以照顾孩子,出现了很多祖父母带大的孩子。在小学阶段,这些孩子正处在心理、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的一些行为或者举动将大大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因此,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十分重要,是他们形成正面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目前,心理教育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家长相互配合,实现学校、家庭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减少心理压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正能量。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重视程度不足
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家长都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与教师就要求孩子参加这样或者那样的兴趣班。这种越来越多的兴趣班使孩子在心理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负荷。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干预更多地集中在课下,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人才相对较少。因此,小学生心理干预的措施不足。这种状态下,一些小学生过早地出现逆反心理,对家长和教师的引导出现抵触情绪。这就是没有重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后果,越不重视,学生的逆反心理就越强,他们接受教育的抵触情绪就越大,最终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甚至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等情况。
2.教学设计过于形式化
在心理教育中,由于课程设计较少,很多教师都兼职心理课程,他们对这一教学内容的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目标不明确。一些教师组织心理教学没有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是根据孩子们日常的表现进行课堂点评,对一些孩子的行为进行指正,这样一来,学生不能接受到系统的心理辅导,只是在不断接受教师的负评价,影响孩子积极心态的形成。其次,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师在组织心理干预的时候,没有将更多的生活案例与干预措施进行结合,学生对其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之中。最后,教学方法有待提高。心理干预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教育,需要注重方式方法,一些教师的心理干预措施过于直接,他们没有更多地考虑孩子们的感受,只是将学生的问题指出来,学生接受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
3.孩子的心理压力缺少释放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的小学生课外参加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的比例在50%以上,一些大城市的比例更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处于玩耍阶段,但是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使他们的心理负能量逐渐增加,同时他们在接受到大量心理负能量之后,缺少必要的发泄空间。家长忙于工作,难以有效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变化,与他们的交流不畅,不能实现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效释放。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设计
1.构建积极的心理教育目的
教学目标是心理教育的方向性问题,也是整个教育的主线。小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需要进一步拓展心理教育的积极目标,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积极的心理素养的形成。首先,教师需要直面学生可能存在的特殊行为、人际交流障碍等问题,这是在一些学校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捋清学生的心理问题,运用动态的教育思路,不断了解学生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从而找准解决他们心理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手段,运用积极的心理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消除不良心理。
2.优化积极的心理教学内容
教育内容是进行积极心理引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选择更多积极向上、具有社会正能量的事件和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这样的内容选择可以使心理教育有效开展,例如,社会公德教育中,教师可以与敬老院等社会机构联系,让学生进入社会中进行正面的社会公德教育。在遵守法律法规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其与部队的纪律教育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思想。在道德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引导。在不同的教育内容中,教师需要选择大量正面、积极的心理教育内容,从而实现学生的积极心理引导。
3.改进积极的心理教育方法
运用积极的心理教育理念,就需要不断改进心理教育的方式方法。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运用情境模拟法、案例讨论法,让学生参与到心理教育之中,对其产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他们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学生是心理教育的中心,是我们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对象,教师需要不断融入有效的教学方法,最终实现这种积极心理教育理念。在人际交往的教育中,教师需要不断运用换位思考的思想,不断引导学生从别人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从而实现人际关系的有效理解和认识。当学生有效理解相关的问题之后,教师需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从而不断提升小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教学措施
1.敞开心胸接纳孩子
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可能在某一方面存在差异,他们的心理相对自卑,不利于他们融入班级这个大集体。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撇开偏见,对他们一视同仁,多关心他们在课堂上、生活中的表现。例如,一些孩子存在一定特殊行为,这些行为不利于他们与其他孩子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需要进一步敞开心胸,接纳他们,需要主动去接近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集体的温暖。这种主动与他们接触可能一次不会成功,需要多次重复地进行。当某一天,孩子们伸出自己的手,主动与我们进行交流之后,我们就实现了他们对学校班级环境的融入,他们的安全感得到有效保障,封闭的内心世界得到释放。这是他们融入班级大集体的第一步。
2.家庭的配合
大多敌睦泶嬖谖侍獾暮⒆佣际且蛭家庭教育方式出现问题引发的。因此,教师发现孩子的问题之后,需要进一步与家长进行交流,不断了解孩子在家庭的生活情况,这样才能全面认识孩子的一些问题。然而,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教育方式和手段,这也需要家庭的有效配合,因此家庭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当家庭的生活方式调整之后,孩子的一些负面心理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正面的有效引导,实现对孩子教育的合力。同时,家长不能心急,需要进行循序渐进的情感教育方式,不断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从而实现他们的安全感。
3.针对性的干预
教师与孩子的交流可以借助多种形式进行,实现他们之间的有效情感互动,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首先,借助节日进行情感教育。节日是孩子最喜欢过的日子,例如,六一儿童节。当遇到这些节日的时候,教师可以对教室进行有效装饰,烘托节日气氛,让他们在一起过节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相互的融合和交流。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多关心孩子,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关怀。其次,借助孩子的生日进行情感教育。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对自己的生日无动于衷,他们需要被人关心。因此,可以让他们在学校班级与其他同学一起过生日,一起唱生日歌,一起切蛋糕、吃蛋糕。这种互动和交流将使得他们成为学校班级大家庭中的焦点,可以有效提升他们对学校的亲切感,增强他们的安全感。最后,借助游戏等形式进行情感教育。小学教育更多借助游戏进行。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多关心学生的表现,容忍他们的一些失败和不配合,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减少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感。
4.引导关爱别人
很多小学生的怪异行为都是因为家长不正确的教育造成的。他们不知道如何关爱别人。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需要进一步拓展他们关爱别人的意识,这样才能实现他们有效能力的提升,使他们不断融入小学班集体中。例如,假设妈妈生病的情境,“小学生应该怎样照顾妈妈”,这样让孩子主动思考需要做哪些事,才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妈妈。教师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多关注小学生的行为变化,对他们有针对性地引导。再如,组织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给偏远山区的孩子捐书等,这样引导孩子意识到这个社会上还存在很多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关心。我们需要进一步关心学生,才能使他们关爱别人的意识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还可以让他们去照顾一些植物,通过他们的照顾,植物在一天一天地长大。这种成就感将使他们进一步意识到照顾别人的快乐和愉悦。这些方式都可以使小学生进一步关心别人。
5.大家庭氛围的营造
孩子们融入学校班级这一集体中进行学习生活的前提是心理教育。这种心理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的主动关心,还需要学校班级形成一个大家庭的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大家无处不在的温暖和关心。例如,在孩子进入学校班级的第一天,可以张贴标语――“欢迎新同学”等,这些标语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包容。另外,在学生出现一些行为上的差异时,教师需要多关心,少旁观,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孩子对集体的依赖感。让这些孩子完成一些教学环节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考虑他们完成的能力,这样才能让他们实现自我信心的树立。当他们完成相关的任务之后,教师需要及时给予表扬,对其进行鼓励,这样就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之后,将直接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小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孩子的心理情况,优化心理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心理问题,构建与家庭的心理教育合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引导孩子学会关爱他人,实现教学氛围的融合。同时,小学生的心理干预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教师需要坚持从细节入手,持续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及时的干预,这样才能实现小学生心理干预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孔凡柱,赵莉.校园暴力的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09(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