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总结范文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总结

第1篇: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总结范文

一、全年工作总结

(一)落实专项经费保障和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落实防震减灾专项工作经费8万元,经费预算列入《区2011年度科技专项资金支出计划安排表》;对区2011年所有重大项目进行了逐个排查,没有发现须作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

(二)深入广泛宣传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不断提高。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明显。深入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五进”活动开展。一是根据各镇、社区的实际情况,分别组织防震减灾知识讲座,请有关专家介绍我国的震情及地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抵御灾害的能力;二是依托区科协科普网络的优势,利用科技“三下乡”、“科普进社区”、“全国科普日”等活动载体,采取开展科普讲座,举办防震减灾技能知识培训班、通过发放防震减灾资料、手册,面向社区和广大人民进行地震科普宣传;三是利用科普宣传栏等有效载体,向广大农村群众宣传地震科普知识,发放防震减灾手册3000多册。四是积极支持和引导防震减灾科普特色学校开展各类活动,进一步发挥防震减灾科普特色学校的示范推广作用。

(三)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市地震局、教育局、科技局、科协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了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活动,我们认真按照有关标准开展了创建活动,经过创建学校(练市小学)申报,区教育局和我局等部门推荐,市地震局、教育局、科技局、科协将于2012年8月组成联合验收组对申报学校(练市小学)进行验收。

(四)加强对地震监测台设施建设工作。

在上级地震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做好“十二五”规划的地震监测台站建设项目,2011年初步选址为练市小学为地震监测台的建设项目。这项目的建成使用,将使我区的地震监测反应能力大大提高,并为省、市地震台网中心实时提供监测素材。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由于我区不属于全国重点监视防御区,省又属于少震弱震区,全区防范大震的意识还十分淡薄,广大民众对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的知识掌握不多;二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地震监测能力不强;四是各级指挥机构尚无破坏性地震的实践经验,缺乏专业地震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电力、通讯、交通等地震应急保障能力不强;五是次生灾害处置、医疗救援、卫生防疫等能力仍然不足。

三、12年工作思路

1、做好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加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提高全区广大人民防震减灾意识和技能。采取开展科普讲座,举办防震减灾技能知识培训班、座谈会、报告会,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形式各异、层次不同的科普宣传和技能培训;开展重点与常效相结合、以扩大受教育面为主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借助“5.12”和“7.28”防震减灾日重大纪念日,开展多种形式宣传纪念活动。

第2篇: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总结范文

20年,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严格保护国土资源的同时,坚持节约集约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积极服务闽北科学跃升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表现在九个强化:

一、强化耕地保护,实现年度耕地占补平衡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显示,20年全市建设占用耕地6195.7亩,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8876.9亩,收购可视同耕地的园地6437.6亩,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9118.8亩,继1999年以来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1、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认真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五个不准”的规定,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杜绝非重点项目占用基本农田。加强和完善了三级监控网络,组织有关人员到实地抽查基本农田的耕地质量,并与图表进行对照,保证图、表册的一致性,确保全市301.9万亩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延平分局加强对辖区耕地的动态巡查,对占用耕地的违法案件从重从快处理,责令退还耕地面积60多亩。邵武市对全市44个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牌进行了整修维护,要求各基层国土资源所和国土资源协管员定期逐级报告基本农田保护巡查情况。

2、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坚持“有保有压”和“四个优先”的原则,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严格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充分发挥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作用,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建设占用耕地。全年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67宗,用地规模165公顷,其中耕地14公顷,耕地占用比例不到10%。松建高速项目通过国家审查、龙浦高速完成省上审查。

3、积极组织土地开发整理。认真分解落实省上下达的1.9万亩补充耕地指标,目前已完成2.24万亩。省、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今年新立项46个,项目规模65122.6亩,可新增耕地8616.1亩;完工验收16个,项目规模40075.2亩,新增耕地3588.93亩;正在实施28片,项目规模42894.11亩,可新增耕地6637.9亩。村庄旧宅基地复垦项目立项7片,项目规模313.9亩,新增耕地289.27亩;完工3片,项目规模191.4亩,新增耕地167.89亩。与市烟草局联合申报高标准农田(烟田)整理项目24个,项目规模35957亩,可新增耕地3399亩。开展300亩以上集中连片耕地调查,经核实全市有1761片,面积200多万亩。光泽县积极探索建设优质耕地实施表土剥离工作,确保新增耕地达到优质良田的标准。顺昌县对土地整理工作科学规划,精心布局,建成了多个标准化农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二、强化用地服务,保障闽北科学跃升发展持续有力

1、积极办理规划修改。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设需要,为保障各项建设特别是国家级、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和产业项目对土地的需求,及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局部修改。全年共为112个项目办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16批次,项目用地总规模为814公顷,调整面积725公顷,其中耕地186公顷。

2、精心组织用地报批。对各类用地报件做到及时受理、及时审查、及时报批,重点项目用地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全市共上报农转用征收44个批次110个项目,面积351.6804公顷(5275.2亩),涉及农转用面积250.5723公顷(3758.6亩);获省上批准30个批次81个项目,面积279.5665公顷(4193.5亩),涉及农转用面积183.6026公顷(2754亩)。其中工业项目用地上报18个批次61个项目,面积200.0587公顷(3000.9亩),涉及农转用面积121.6756公顷(1825.1亩);获省上批准16个批次53个项目,面积178.6378公顷(2679.6亩),涉及农转用面积103.5671公顷(1553.5亩)。闽北经济开发区分局积极为闽北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搞好用地服务,全力保障园区的用地需求,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3、及时审批项目供地。全年办理用地审批189件562宗,面积1186.8432公顷(17802.65亩)。其中:出让用地67件305宗,面积11.3028公顷(其中市本级及延平区工业项目用地5宗,面积5.9965公顷);划拨项目用地18件18宗,面积78.6054公顷;使用集体土地18件124宗,面积1.6236公顷;转批项目用地51件80宗,面积1017.6904公顷(其中工业用地19件41宗,面积159.2784公顷);收储及公开出让用地12宗,面积37.8431公顷;挂牌工业用地7宗,面积10.3304公顷;出让土地建设审批10宗,面积14.9339公顷。共收取土地出让金861.96万元(不含拍卖挂牌出让地价款)。办理6宗房地产项目增加建筑容积率以及7宗超容积率增加建筑面积补缴地价款工作,共收取地价款5100.82万元。

三、强化阳光操作,国土资源市场化配置日益规范

1、土地市场更趋成熟。一是实施大收储战略。积极开展黄墩片区改造、东坑片区改造、嘉联化工加工厂搬迁改造、原南平师专土地开发、朱熹路沿岸住宅小区开发等中心城市重点城建项目的土地收储工作,总面积达4200多亩,目前各项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二是积极推介武夷山国际旅游投资洽谈会国有土地专场拍卖平台,实行集中拍卖、阳光操作。“5.13”成功拍卖3幅土地,面积334.67亩,成交地价款2.75亿元。三是坚持工业用地招拍挂公开出让。市本级挂牌出让工业用地7宗,面积155亩,成交价款1735.51万元。

2、矿业权市场更加有序。建立严格的矿业权管理制度,新设立矿业权实现100%招拍挂。把好采矿权办证关,要求法定要件齐备、具有与开采矿种相适应的资金和相适应的技术条件。全年办理采矿权登记发证13宗,划定矿区范围3宗,采矿权网络审查18宗。延续协议出让采矿权6宗,收取价款348.5万元。督促各县(市、区)根据辖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开展主要成矿带内可供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探矿权的区块单元的摸底和登记工作,上报探矿权出让计划5项,成功拍卖3宗探矿权,价款991万元,超出底价858万元。落实矿产资源有偿取得规定,全市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610.66万元(其中市本级148.21万元),入库611.5万元(其中市本级212.25万元)。

四、强化监督检查,矿产勘查开采秩序明显好转

1、持续开展矿产整顿和规范工作。根据省上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认真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回头看”行动,全面清理和排查了全市无证勘查、开采,超层越界开采,持勘查许可证采矿,非法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污染破坏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越权审批矿业权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地遏制了非法采矿行为的反弹。充分发挥国家级和省级矿产督察员的作用,对48个重点矿山(2个重点矿区)完成四次的督促检查。重视矿山安全生产,积极协助安监部门做好全市53家尾矿库的安全隐患整治。一年来,全市共打击无证非法采矿5起、超层越界开采行为5起、注销采矿许可证15本、追缴矿产资源补偿费26.36万元、罚没款0.6万元、移送案件3起,做到无证非法采矿提请当地政府关闭率达100%和对超层越界、非法盗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数额取证及查处率达100%。政和县严厉打击非法采矿,对一起涉嫌犯罪的非法采矿当事人,已由县检察院依法逮捕。

2、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认真检查整合方案的实施情况,各地严格按照已经批准的整合方案加快推进。现全市已完成整合8个矿区、20个矿山、关闭40个矿山,其余4个矿区、9个矿山的整合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预计年底前可全面完成整合任务。建瓯市已全面完成整合任务。延平区政府将列入整合的14家矿山企业采取关闭的方式督促矿山企业加快整合工作进度,有关部门暂扣或注(吊)销相关证照,公安、电力部门停止供应火工材料、电力。全面完成矿山年检,全市应检矿山363家,实际年检353家,年检合格244家,合格率为69.12%。光泽县对主要矿山企业、主要矿种还邀请安监局有关人员参加年检,对矿山开采存在不安全隐患的,由安监局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

3、狠抓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积极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要求矿山企业做到“边开采、边治理”,实现矿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目前,全市395家已建矿山企业,已有129家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方案通过审核认可,收缴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1410.31万元(其中市本级398.99万元)。

4、加强地勘行业监管。根据省厅报备的勘查项目登记材料,开展重点矿产资源勘查矿区督查督促探矿权人按勘查设计施工,杜绝非法探矿行为发生。加强地质找矿,寻求与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开展地勘合作,开展全市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及前景分析,探寻一批后备矿产资源,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强化综合治理,防灾减灾和等工作成效显著

1、严密防治地质灾害。一是编制防灾预案。完成《南平市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编制、进一步修订《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增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做到“预警到乡、预案到村”。二是落实防灾措施。地质灾害信息与预警系统建设基本完成,远程视频会商系统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投入使用,提高了预警预报水平。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险情巡查检查,做到“县(市、区)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及时消除隐患,全市新发放“两卡”9500多份。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88项(市本级33项),村民建房地质灾害危险性简易评估59户。三是密切关注险情。健全完善汛期值班、险情监测、灾情速报、临灾抢险等制度,积极关注雨情水情,严阵以待,最大限度降低损失。今年新发生地质灾害3起,未发生人员伤亡事件。四是组织搬迁治理。2006年省级补助的500户搬迁安置户,现已完成搬迁安置498户,在建2户,拆除旧房470户;2007年省级补助的587户搬迁安置户,现已完成搬迁安置582户,在建5户,拆除旧房582户。2006-2007年省级挂牌督办的16处重大地质灾害危险点已治理完成10处,有效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积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是加强征地补偿管理。严格执行征地程序和征地补偿法定标准,征地资金均通过我局设立的征地补偿费专户管理使用,做到事前防范、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相结合,保证征地补偿费依法发放到被征地单位和个人手中。市本级审核支付征地补偿款6343.8851。二是全面铺开国土资源行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在顺昌县召开国土资源行业性人民调解现场会,各县(市)按照“六有”目标(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场所、有行动、有成效),全面开展国土资源行业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对减少总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依法调处群众。根据《国土资源办理规定》,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调解活动,集中解决农村因征地引发的重信重访问题。建立局长接待日、领导包案、领导约谈和每月通报等制度,真诚地与群众沟通,妥善解决人合理诉求。全年受理各类群众来信来访140件,扣除重复40件,总量比去年下降了28%,其中来信115件(重复40件)、来访25起75人次,现已全部办结,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均进行了答复反馈,促进了社会稳定,被评为南平市“平安单位”。

六、强化执法监察,违法行为多发势头得到有效扼制

1、加大执法巡查力度。为有效扼制重点项目区违法行为多发的势头,我局重新整合执法力量,实行分片包干,建立“三道防线”。一是在重点城建项目区如黄墩片区、东坑片区、水曲垅水南里片区等3个潜在的土地违法高发区域设立执勤点,各派驻一名执法人员进行每天巡逻,若发现违法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并立刻报告市局监察支队进行处理。二是重新整合监察支队力量,组建一支业务能力强、反应迅速的执法巡查队伍,对辖区内的重点项目区域和热、难点区域进行每周不少于三次的动态执法巡查,并对3个定点执勤点进行督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针对节假日违法偷建、抢建行为,将监察支队执法人员分成两组,在双休日(节假日)轮流交替巡查辖区的违法建设行为,努力将违法抢建、新建等违法用地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6月10日对一处顶风抢建的违法建筑进行。

2、加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坚持执法程序,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加强与法院等有关单位的协调配合,重大案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汇报。一年来,我局出动执法人员523人次,受理业务146宗,已办结129宗(其中:有效制止违法违法行为25宗,协调处理7宗,调查并反馈7宗,立案处理46宗,其它办结44宗),涉及土地面积5456平方米,拟拆除占地建筑面积1955平方米,罚没款20.18万元,入库26万元。建阳对城市规划区内非法买卖土地和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进行了综合整治,武夷山开展土地出让金清欠追缴行动,建瓯开展打击违法用地建设行为联合执法,浦城开展了打击违法建筑专项行动,在全市营造打击违法占地建设行为的浓厚氛围。全市立案查处国土资源资源违法案件149件,涉及土地面积6.41公顷(其中耕地3.44公顷),拆除建筑物5047平方米,罚没款62.6万元。

七、强化统筹协调,各项基础工作有序推进

1、规划修编工作。在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方面,加强与省上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最新动态与政策要求,并加强对下级规划修编的指导。目前,土地规划修编大纲已基本完成,各项研究专题正准备提交审核,农保田核减指标的分解方案已经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各地正加快进度扎实推进。在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方面,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第二轮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筹备,认真调研,精心组织。目前《南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020年)(征求意见稿)已完成,并通过市直各部门和有关专家的评审,待根据专家论证会意见修改完善后可申请省上审查。

2、土地登记发证工作。严把土地登记发证关,对超容积率建设房地产项目和超面积建设农村个人建房,一律按规定处罚并补办相关手续后才予以受理;对涉及城市重点项目拆迁范围的单位和个人房产,一律暂停办理土地过户和抵押登记手续。同时积极为国企改制、企业发展提供办证服务,开展“办证进社区”活动,妥善解决历史遗留土地纠纷,扩大土地登记覆盖面,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市本级(含延平区)全年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5217本,集体土地使用权证682本,抵押登记160宗,企业实现抵押贷款8.17亿元。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筹措调查资金,目前全市农村部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已全面完成,成果通过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其中顺昌县调查成果已通过国家二调办核查,进度位居全省第一。城镇地籍调查全面铺开,除政和、松溪外,其余县市均已完成城镇地籍调查招投标工作,正开展地形图的测绘,其中邵武和建瓯已完成城区测图。完成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全市土地变更面积36628.6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1%。4、基础测绘工作。完成32家测绘单位测绘资质年度注册,及时做好测绘成果副本和目录汇交。加强测绘标准点保护,普查测绘标准点85个。市本级完成南平市规划区约300公里航空摄影,光泽县完成规划区22.26平方公里1:500、1:1000地形图。配合省测绘局完成112乡镇和52个中心村地形图的测制。加强测绘行业监管,加大测绘供图技术设备投入,免费向重点工程、规划部门等提供272幅测绘成果图和控制点数据,为财政节约经费60多万元,基础测绘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建阳局联合技术监督等部门开展测绘执法检查,建立规范的测绘市场。

5、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完成15个中型以上矿山矿产资源储量核查。完成查明、占用储量登记入库及汇总上报72宗、矿山地质资料汇交56宗。完成62宗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评审。

八、强化工作责任,中心城市城建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为保质保量完成市政府下达的9个中心城市城建重点项目任务,我局对每个项目都实行局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并抽调人员专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并坚持每月至少一次例会制度,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各重点项目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四贤街心广场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马坑路南侧(虎头山)地块收储项目已完成西门蔬菜大队49.67亩土地的征收工作,并与房管局南平分局达成土地置换补差价等事宜,确定置换地块。黄墩大道建设及黄墩片区改造项目已完成项目勘界、规划,确定拆迁居民安置点,正全面开展征地拆迁工作。朱熹路沿岸风景住宅小区项目已基本征地工作,正组织用地报批。“喜来登”五星级酒店项目已推出公开挂牌出让。原南平师专校区土地收储开发项目已基本完成征地工作,已报批用地面积677亩,正在报批用地面积100亩。嘉联化工搬迁改造土地收储项目已确定该地块的收储方案,并与企业达成初步收储补偿协议。实施土地收储筹措高速公路项目资本金工作已出让土地13宗,筹措资金6.78亿元。东岭片区改造项目已完成片区规划选址工作,正与经贸学校等有关单位协商土地收储补偿协议,拟定铁路道口地块的出让方案。

九、强化教育监督,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新提高

1、完成县乡村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教培训。认真贯彻中央组织部、宣传部、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局开展县(市、区)、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的要求,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科学安排,扎实开展组织动员和教育培训工作,做到宣传发动到位、师资力量到位、材料分发到位、集中培训到位。市、县两级党校结合这次宣讲活动,专门开设了国土资源管理知识讲座,邀请各级国土资源局领导授课,建立起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教培训的长效机制。据统计,全市共有4871名县乡村三级主要领导干部参加了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通过这项活动不仅提高了县乡村主要领导干部的国土资源法律意识,而且提高了本系统干部的业务水平,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