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科专业调整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规模与结构,包括构建三位一体高校学科专业调控新体系,注重综合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开辟跨专业选修课程。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与之相应的社会转型,社会对人才质量、结构等方面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出高素质、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中心问题。
一、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1、高校人才供给的滞后性
高等教育是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箱丧置专业的,按现行的学制,一般需要2--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周期。因此,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必须充分考虑到培养人才的滞后性。
2.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综合性
新世纪经济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其超前性。另外,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仅要适应毕业时就业的需要,而且还要适应毕业后更远时期科技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要。
3.学科专业人才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经济结构和学科专业人才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总的说,经济结构决定学科专业结构,决定着教育所培养的不同专业人才的数量构成,学科专业结构必须同经济结构相适应;另一方面,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合理与否,又会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起促进和阻碍作用。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必然性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缘于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
1.高校人才供给的适应性差
高等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研究开发新的科学技术的重任,是高层次人才的主要供给者。从目前的现状看,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过窄的专业教育。譬如,高等工程教育只注重培养学生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稍一涉及其他学科的工作,就感到隔行如隔山,束手无策。
2高校课程体系调整滞后
高校课程体系调整的一般程序是:先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出初步调整方案,然后报有关部门审批,待审批通过后再着手调整。这使课程体系调整客观上存在滞后性。
上述现状导致过窄的专业人才供给,使理工科学生缺少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甚至难以完成专业技术任务。为此,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三、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1.构建“三位一体”高校学科专业调控新体系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一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由此引发了有关高等教育认识上的差异。二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张,大学毕业生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我们既不能沿用计划经济的手段来解决大学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也不能放弃政府对大学学科专业进行宏观调控的管理职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从运用行政手段直接调控转向运用法律手段间接调控。高校要充分运用好《高等教育法》赋予的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的权利。因此,需要构建政府、大学和市场三位一体的高校学科专业调控新体系。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综合素质教育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多规格和多样化,从知识、能力、素质并重人手,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阔、创造能力强的人才,以此构建跨世纪的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要进一步强化现代教育意识,包括:社会进步要求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市场经济要求人才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科技发展要求人才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其次,要进一步改革、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由于现代科学学科相互交叉、渗透,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专业与专业方向的分界线逐步淡化,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已成为人才素质培养的基础,学科建设应注重加深基础和向高新技术领域的扩展。第三,要加快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应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此外,由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高校必须培养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3.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能力
拓宽专业口径应从制定教学计划人手。要大力调减、合并与职业不对口的狭窄专业,扩大专业口径,对一些确有一定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可通过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或选修课程进行培养;要注重拓宽基础;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此外,学生还必须接受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即所谓养成教育。为此,需要压缩课内学时,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第二课堂活动和各种科学、艺术社团活动,以便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化为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从而增强毕业生对新时代人才需求的适应性。
4.学科相互渗透,跨专业选修课程
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上叫做课程综合化。尽管人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放宽了眼界,在综合化问题上考虑了众多因素,但其改革的指导思想始终未摆脱传统工业时代的思维模式。因此,只有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综合化。
从具体的实施策略来看,各高校因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很难在短期内普及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切实可行的做法只能是随条件的改善而逐步推进。首先,在系部内可跨专业选修课程,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推行跨系部、跨学科以及在更大范围内的跨专业选修课程。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学科专业 建设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各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
一、地方性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地方性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薄弱;国家未来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专业人才供给不足;对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重视不够;一些高校重专业外延发展,轻专业内涵建设的倾向严重;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调整的专业管理机制亟待形成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势必会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制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增强,制约教育效益的提高。
二、地方性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和建设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在我国,省情、区情很不相同。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技术水平、劳动力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种不平衡性决定了区域发展对高等教育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在数量、种类、规格等方面的需要也很不相同。所以,学科专业建设必须从这种非均衡的实际出发,把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人才就业结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认为地方性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和建设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一)毕业生就业率。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2008年以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本已严峻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加凸显。然而细究其因,就业难主要还是结构性矛盾造成的。一边是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边却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因此,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特别是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是衡量专业设置是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一个重要标尺。因此,地方性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和建设应首先考虑毕业生的就业率,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二)专业的应用性。
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的发展不平衡性和高校办学基础、办学条件的差异,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决定了不同的学校担负着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对重点高校,设置专业时考虑学科的需求会重一些;对于一般院校,则更多的是考虑社会需求,不一定强求厚学科基础。我认为地方性高校应积极设置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专业的应用性强,培养的人才就能较快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地方性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和建设的思路
(一)根据学校定位,合理确定本校学科专业的规模、结构和重点,努力建成一批特色优势学科。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地方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就必须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特色专业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所以地方高校要把特色专业做大做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使高校消除了旧体制条块分割、资源浪费、学科单一、办学思路相对封闭保守等弊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学校专业特色有所削弱。隶属关系变化后,一些行业特色高校盲目追求综合化发展,对传统的行业特色专业进行了不科学的调整,导致特色学科核心竞争力削弱;二是主管部门的变更和职能的变化,使部分行业特色高校为行业服务的主动性有所降低。我认为此类高校应加强与行业部门沟通,争取行业部门的政策、项目和经费支持。目前河南省一些高校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主动采取了措施,2009年8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成为河南省和水利部共建高校,这是河南省第一所行业与地方共建高校。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地方高校应密切联系行业与产业,强化自身的办学特色。
(二)加快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
地方性高等院校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办面向地方支柱产业的应用型专业,使专业结构的调整及时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近年来,河南省高校在推进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培养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从2004年开始开展了煤炭行业紧缺人才的培养工作。河南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河南工程技术学院等6所院校承担了平煤集团、郑煤集团、永煤集团、焦煤集团等7家煤业集团的紧缺人才培训任务,对提高煤炭企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促进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极大缓解了煤炭行业人才紧缺状况,受到了国家安监总局领导的高度赞扬,为全国首创。
(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类专业和新兴交叉学科专业。
地方性高校应主动适应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发展高新技术类专业;同时以现有学科为依托,通过交叉、渗透和延伸,大力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
(四)注重改造传统专业。
在发挥传统学科专业师资力量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充裕等优势的同时,结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加大使用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的力度,使传统专业焕发新的生机,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对于少数不适应时展的专业,可以压缩、归并、淘汰或撤销。
四、政府和社会在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仅是高等学校的内在需求,而且是当代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一)政府的作用。
政府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规划、宏观引导。政府应加强对本地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的总体规划,明确建设重点,切实加强引导。引导高校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学科专业体系。
2.严格审批,确保质量。2000年,教育部扩大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权,除需控制布点专业及目录外专业,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可自主审批设置新专业。本科专业审批权下放到省一级后,虽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但也容易造成专业设置的雷同及盲目。因此,政府应严格专业设置审批和备案程序,确保增设专业有明确的专业建设规划,有充分的人才需求论证报告,有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有相配套的开办经费及办学条件。
3.完善评估,强化监督。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一些地方高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和提升办学层次,开设了门类众多的新专业。新专业建设中常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在申报新专业时,为使申报成功,一般都是集合所有能涉及的师资等资源进行申报,获批后往往又是由某个教学单位来承办,在师资、设备、实验室、图书资料等硬件方面常存在投入不足等问题。另外,承办院系仅根据现有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很容易导致专业定位不清、教学计划编制不合理、因人设课等现象。因此,要加强对新专业的评估。目前河南省已建立了专业评估机制,每年对新增专业进行评估。近三年,全省共评估684个专业点,先后有5个专业点被限制招生。
(二)社会的作用。
地方高校的专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适应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最终还要通过培养人才的适应性和就业率来体现。因此要积极探讨社会参与专业调整和专业建设的新思路。在此,我们不妨看一下国外的做法。国外一些高校的校董事会,本身就是由国民经济多个部门的代表组成,他们可以根据产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特别是产业界未来几年的发展设计和发展战略来对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提出建设性意见。我国高校办学体制与他们不同,不能完全照搬他们的方法,但加强与社会、产业、企业界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吸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还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密切关注社会需要,加强人才需求预测;把社会实际需要的学科专业知识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把社会注重的实践能力纳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咨询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的专家对学科专业调整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专业建设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等。
五、结语
总之,地方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调整和建设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面,地方性高校应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指导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本校性质、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实际办学条件出发,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切实做好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建设工作,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韩小爱.以服务为本,加快专业调整与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09,(12).
[2]张放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中国高等教育,2008,(17).
关键词:专业建设;品牌专业;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96-03
专业建设是高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竞争能力以及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从一定意义上说,专业建设情况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我校专业建设现状
1.科学制定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为持续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学校确立了教学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定位,提出“专业建设始终要与国家、社会、区域、行业的需要相结合,与学科发展相促进,与人才培养相统一”的指导思想,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坚持外延扩展和内涵强化相结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社会有效需求为导向,丰富专业内涵,凸显专业特色,提升专业水平,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学校对专业发展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适时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全面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执行依据。
2.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形成了多学科结合、适应性较强的学科专业格局。目前,我校拥有91个本科专业,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30个,占32.97%;理学专业15个,占16.48%;农学专业10个,占10.99%;管理学专业11个,占12.09%;文学专业5个,占5.49%;教育学专业4个,占4.40%;医学专业2个,占2.20%;法学专业3个,占3.30%;经济学专业3个,占3.30%;历史学专业1个,占1.10%;艺术学专业7个,占7.69%。基本形成了以工学、理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整体专业格局。
3.建设特色与品牌专业。学校遵循“结构优化、评建结合、分类指导,重点扶持、持续推进”原则,培育了一批实力强的优势学科,重点建设了“资源勘查工程”、“勘查工程与技术”、“农学”、“石油工程”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土木工程”、“应用化学”等11个省级品牌专业,以及“汉语言文学”、“物理学”、“建筑学”、“会计学”等22个校级重点专业。通过特色、品牌、重点专业的建设,带动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建设向学科群建设的转变,建构了优势学科专业群,形成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专业发展局面。
4.适时增设新办专业。自2006年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原有的学科专业为基础,通过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和内涵改造,有计划地增设了社会工作、网络工程、物流管理、金融学、软件工程、学前教育、中西医临床医学等13个本科专业。进一步扩大了在校生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
5.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基础课实验室、新专业实验室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保证了实验开出率,提高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在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方面,构建了以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自主性的科技活动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出台了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同时,学校充分发挥长期以来与相关行业、企业、地方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的办学优势,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内培外引”的措施,建设了一支以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中坚,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风优良的师资队伍,确保专业建设质量。
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学科交叉与融合做得不够,理工结合、文理渗透还未真正深入到专业建设中。麦可思公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名单中,我校涉及的红黄牌专业有13个,其中红牌专业8个,黄牌专业5个。
2.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各专业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在现有的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工学专业5个,占83.33%,农学专业1个,占16.67%;6个省级品牌专业中,工学专业5个,占83.33%,农学专业1个,占16.67%;5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中,工学专业4个,占80%,农学专业1个,占20%。在现有的特色品牌专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工学和农学专业,二者仅占专业总数的43.96%;而占到专业总数56.04%的理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专业却无一涉及。
3.新办专业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新办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研究与改革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仍需进一步加强。
4.实践教学条件亟待改善。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随着人才培养中实践环节的不断加强和物价的上涨,用于学生实验实习、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的耗材使用量大,现有预算中用于实验实习、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的经费缺口较大。资源共享不足,运行机制不活。
三、加强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专业建设,既要学校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发挥院(系)的主体作用,要不断完善由校领导负责、教务处牵头、院(系)为主体、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专业建设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校教学委员会作用,在认真研究国家、湖北省、学校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用人单位需要,加强对新专业建设及现有专业调整改造的指导,充分论证专业建设方案。充分发挥院(系)的主体作用,组织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与发展实施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专业负责人制度,采取扎实有效的建设措施,确保专业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老、中、青教师相结合,形成传、帮、带的师资培养机制。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开展校级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骨干和示范作用。组织实施青年教师教学水平认证制度,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努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3.优化专业布局与结构。积极稳妥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布局,巩固和加强传统优势专业,扶持和发展新兴交叉专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现有专业或专业方向,建立专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对具有明显特色和学科优势的专业要做强;对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要做大;对竞争力不强且贡献力不足的专业要大力改造和调整。
4.大力开展品牌专业建设。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加强国家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的内涵建设,加大校级重点专业建设力度,形成专业建设的示范效应。加强特色、品牌、重点专业的调研论证工作,科学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评估验收制度,加强专业评估。
5.加大新办专业建设力度。加大对新办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图书资料和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新办专业评估检查,加大对专业负责人的考核和奖惩力度,逐步形成新办专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认真研究专业建设发展规律,深入开展市场调查,扶持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和新建专业,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
6.加强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深入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培养目标作用大、影响大的课程,力争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善。加大双语课程建设力度,确保双语教学质量。实行教师课程负责制,由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本门课程的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保证。
7.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改革,全面推动实验室实现开放管理,健全校与院(系)两级实践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切实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认真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立在岗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技创新制度,营造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8.完善专业评估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专业申报程序。新办专业要将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对准备申报专业进行充分调研,合理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健全专业建设评估与检查制度。完善品牌专业评估制度、新办专业合格评估制度。定期检查各专业建设的进展情况,对传统专业、新办专业、优势专业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良性竞争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能力;武汉大学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目前,就业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与大学生总数上的快速增长有关,而且也反映出人才培养结构上的失衡。因此,从国家层面到各级政府,从教育部门到各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在社会关注的同时,高等学校也在通过不断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体系,逐渐积累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良好经验。随着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职业变换逐渐增多,大家也认识到,职业发展能力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影响最为深远,也是当前人才培养中最需加强的方面之一。
就此,武汉大学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实施“三创”(即创造、创新、创业)教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在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实施“三创”教育,提升综合素质
笔者认为,大学生良好的职业发展应该包括三个阶段:顺利就业、适应职业、开创事业。顺利就业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很大程度依赖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或专业成绩;适应职业则需要不断适应和学习,提高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满足职业发展需要;开创事业则是开拓一个新的领域和工作,达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发挥最重要作用的是学生不断发展和提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武汉大学继承百年办学传统,提出了“三创”教育理念,创造是“原创性”,创新是“推陈出新”,创业则是把创造与创新的东西变成现实,开创出新事业。“三创”教育主要就是强调培养学生“三创”的学识、意识、胆识和见识,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武汉大学大力开展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推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多学科综合优势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为学生打造了一个高水准的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校通过立项管理的方式,每门投入经费1-5万元、总经费近千万元,建设了403门通识课程,形成了一批横跨各科学文化领域,深受学生喜爱,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通识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使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有机会领略人类文明的思想精髓,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及思维方法,提供思考问题的多种视角,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拓宽知识基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养成健全人格。
武汉大学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尽量为不同目标追求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学校通过拓宽专业口径、设置跨学科专业、推行主辅修和双学位制度、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创办跨学科试验班等措施,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多选择;学校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为有志于基础学科理论研究的学生提供高起点、高层次开辟教学特区;学校依托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卓越工程师计划,为高端应用人才的成长提供支持;学校开展学科专业国际化试点基地建设,开办多个国际班,推进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培养,提高大学生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
2、面向社会需求,开办新兴专业
武汉大学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学科前沿发展,根据学生选择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改造,力图形成传统优势学科专业与新兴学科专业齐飞,基础性学科专业与应用型学科专业交相辉映的格局。
近几年,学校在新专业设置上优先支持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专业和优势交叉学科专业,针对性地加大投入、充实和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还积极参与地方和区域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积极设置主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如针对“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创办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针对广电人才的需要,推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根据国家对外文化交流需求,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为满足国家国防建设需要,开办了“电波传播与天线”国防专业;此外还设置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软件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仿真科学与技术”等一批新兴交叉专业。
为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在一些应用型专业中拓展与企业的合作方式,加强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例如学校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长江电力等企业合作,实施“订单+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人才培养要求的情况下,将企业的要求融入教学活动之中,为企业“量身定做”高素质人才,使学生一走出校门就能适应企业需求、受到企业欢迎。2012年学校又增设了“数字出版、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导航工程、地理国情监测和全球健康学”等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业,专业特色和水平处于全国领先的水平,能很好地满足国家产业发展的需求。
3、开展教学评估,推进课程改革
武汉大学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2010版培养方案为例,学校贯彻“加强基础、拓宽口径、通专并重”的方针,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整合校内课程资源,同一级学科按大类设置平台课程;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的原则,进行课程的重组和整合,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加强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
学校积极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强化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了帮助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快适应职业需求、在工作岗位上更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学校积极构建课程教学与实习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校园”,将实习实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集学生专业课学习、实习、毕业论文、招聘、就业、岗前培训为一体,通过实习实践提高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实现大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共赢。学校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达331个,分布于全国14个省市。学校每年还派出数百个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队员们积极奔赴祖国的天南海北、各行各业去接触社会、调整知识结构、寻找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为今后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学校根据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选择,实行动态的招生计划调整办法,每年根据学校的教学评估情况及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就业率、专业综合排名、生师比等指标,调整各专业的招生计划指标。这就要求各专业一方面加强招生宣传,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培养质量,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从源头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
4、强化就业指导,导航学生成长
武汉大学把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建立了专门针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导航的课程模块,开设了《KAB创业基础》、《创业学》、《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职场展望——就业创业导航》等职业发展教育课程。这些课程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灵活互动的情景模拟和具体实用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用人单位招聘要求,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择业观,获得了广大学生的关注和好评,每学年有数千人次选修并获得学分。其中《职场展望》课聘请11位来自不同行业和不同性质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来校授课。他们利用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行业或单位特点,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当前就业形势、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和选人用人机制,以及创业相关知识,引导同学们尽早建立职业发展意识和创业意识,科学制订大学学习规划,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这门课程一经推出,就被学生“抢选”一空,出现一座难求的火爆场景,引起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
武汉大学还积极开展就业和职业规划指导活动。一是开展职业规划与就业辅导,关注大学生的个性问题,在专门办公地点接待学生有关就业政策、劳动法律法规、求职技巧等方面的咨询,帮助他们量身定制职业发展目标与实施计划,顺利实现就业。二是以“校园文化活动超市”为平台,定期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就业招聘和面试辅导、公务员招录辅导等活动。三是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生创意创业孵化器”,帮助大学生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和创业企业孵化。通过将创业教育和实践渗透到大学生科研和创业的各个环节,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如第五届“挑战杯”金奖得主吴斌同学创办了武汉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已成为东湖高新区大学生创业龙头企业,公司员工规模达到100余人,解决了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曾于2009年获武汉大学“十大风云学子”称号的2006级本科毕业生曹祺,大二开始创业,现已拥有2000万身价,其创办的武汉橄榄无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经营面积已达600多平方米,一年的全部流水接近千万,公司已经历了三轮融资,投资后估值接近一亿,为大学毕业生提供40多个就业岗位。四是建立校、院两级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通过抓创业导航设计、素质拓展训练、创业评估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努力使大学生素质培养与创新创业要求同步并轨。五是走访学校毕业生就业重点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就业和人才培养工作收集重要的第一手信息,促进毕业生素质能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接轨。
一、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工作需要正确的办学思想
西安体育学院作为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体育高等院校,始终坚持把学校的发展放在国际、国内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根据不同阶段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主动适应社会各个领域对高素质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修正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保证了学校发展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高等教育规律、体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学院通过全面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认真总结多年办学历史经验,把学院准确定位在:立足陕西,辐射西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立足体育,面向社会,为发挥新时期体育的健身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服务;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坚持以教育为本,教学、训练、科研三为一体,着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体育教育、训练、管理、健康、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和竞技运动人才,服务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把学院建成以体育学科为主,相关学科优势明显,竞技特色突出、科研创新能力较强、教学与研究并重的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体育大学。并确定了“体育为本、人文为基、科技创新,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新的办学理念。这一定位使学院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也为研究生的创新教育明确了发展思路。
二、完善和建立研究生教育的各项管理制度是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础
本院研究生教育改革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改革求发展”的方针,努力探索适合学院实际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之路,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并已取得良好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在招生方面,积极探索适合的研究生招生录取方式,规范复试工作程序,强化系、部在复试工作的作用;在培养方面,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拓宽培养口径,增加了一级学科课程或专业通开课,规范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与成绩考核;在学位授予方面,加强了对学位工作的监控,从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环节严格要求,对抽取的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制度,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
三、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是创新教育的保障
研究生导师的素质与水平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研究生导师队伍也是学科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根据本院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为了保证培养质量,学院制定了《西安体育学院关于遴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的暂行规定》,对导师进行严格遴选,按照硕土研究生导师的基本条件,根据“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按需设岗、宁缺毋滥”的原则,实行了导师遴选和聘任制,实行导师竞争上岗,与定期遴选和定期聘任结合起来,并进行定期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取消研究生导师终身制;同时对新聘任的导师进行岗前培训;加强中青年导师的培养与提高,优化导师队伍结构,形成了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导师队伍。对在岗导师的学术成果每年进行一次汇总,向学生公开,供学生选导师时参考,以此来保障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培养能力不下降。为积极应对用人单位对体育研究生的新要求,积极增设新的研究方向,并积极实施双导师制,具有专项技能的教练负责研究生的技能培养,学术水平较高的导师负责研究生的选题和学位论文工作。
四、突出体育特色,带动相关学科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学科建设作为高等学校发展之根本,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条件。本院学科建设以体育学为核心,突出体育特色,带动了相关学科,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体育学学科建设伴随西安体育学院的诞生而创建,迄今已走过50余年的历程。特别是自1979年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来,始终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学科专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0年前本院只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3个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进入新世纪之后,学院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本院拥有跨教育学和医学两个学科门类的7个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学位授予权,即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应用心理学、运动医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并获得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门类及数量已居全国体育院校前列。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被评为国家体育总局部级重点学科,并被陕西省确认为省级重点学科;田径和体操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五、优化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机制
1.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在制定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我们以“突出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保证培养质量”为原则,以“基础厚实,知识面宽,创造能力强”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位课程体系。各学科专业根据培养目标,拓宽培养口径,增加了一级学科课程或专业通开课,规范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学位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十分注重合理设置研究方向,科学、合理、规范设置研究生课程,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
2.加强学术活动,强化实践环节。研究生部经常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我院作专题学术报告,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动态,交流学术思想,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并把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次数作为申请学位答辩必修的学分。同时鼓励研究生向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对发表学术论文质量高的研究生进行一定奖励。
3.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强化答辩程序,规范学位授予。研究生部建立和完善了学位论文的开题、论文质量抽查、预答辩制度,并制定明确的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强调学位论文的创造性、前沿性和规范性,确保学位论文的高质量。
4.坚持将德育放在首位,切实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六、及时调整和合理安排课程,应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
体育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带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它要求研究生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科研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随着各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和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和体育课程设置的变化,各高校对体育教师的素质和专项技能项目的要求发生了变化。针对这种变化并根据研究生新生的实际状况,研究生部及时调整和增加了选修课程,如网球、现代舞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安排选修课的内容和课时数。同一课程的内容可以不同、时数可以不同、要求可以不同,以满足学生普及基本技能或提高专业技能的不同需求。受现行招生制度的约束,新招研究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较以往研究生相比有下降趋势。针对此状况,研究生部积极联系场地和教师,大力开展身体素质锻炼和竞技比赛活动,明确提出:研究生必须掌握3-4项专业技术,突出2项专业技能,以应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
七、严格培养与学位工作的程序化,学生学习重心前移
研究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研究生在三年学习期间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寻找工作,这在客观上给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带来挑战。为了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和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硕士毕业生,毕业时又能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研究生部在培养与学位申请的程序上对以前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修改,使研究生培养与学位工作严格程序化。在整体程序链中,合理地安排课程学习,严格把关开题,灵活处理中期考核和教学实习,严格硕士论文的预答辩和盲评工作。通过严格的开题和严格的预答辩,可以使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尽早得到提醒和解决。研究生可以在程序化培养过程中清楚自己的状况,灵活安排时间寻找工作。三年的实践证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程序化,在目标、时限和学习重点上能使研究生清楚自己在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必须完成什么。当一名研究生顺利完成程序过程中的各个目标后,硕士论文的正式答辩就变得轻松。
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研究生教育创新的主要因素
1.各学科专业之间甚至各学科专业内部不平衡。部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创新性、研究过程中所以体现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相对欠缺。具有较高创新性的学位论文还不多。
2.有些学科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学术前沿性不够,缺乏一定的深度。研究生的治学态度、创新意识、学风建设有待加强。
3.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尽适应研究生教育创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理顺。
4.研究生导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导师缺乏创新精神,难以胜任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
江苏理工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大学,现有四个计算机类专业(简称计算机专业),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和网络工程。这些专业每年毕业学生约96%走上就业岗位。从2009届开始,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每年都对本校毕业半年后的本科生进行培养质量跟踪调查,并且形成相应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其数据显示: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主要进入软件开发行业,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开发、测试、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而且约86.9%的学生就业各类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企业(民营企业/个体/中外合资/外资/独资/国有企业)。[1-4]学生来源和毕业去向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本校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如何培养企业需求的高级应用人才是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提升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问题。为此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对本专业教育特点要有高度的认识,要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要随时掌握计算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真实需求,要在全面分析大学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创新一种适合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发展潜力的科学培养模式,要精心设计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和素质培养相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要进一步精心规划相应的教学实施计划并且落到实处。
一、计算机学科专业教育的快速变革
计算机学科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制造和应用的学科,它包括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技术两方面的内容,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又高度融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体现了较强的科学性与工程性。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学科逐步成为基础技术学科的同时,其新技术的应用空前广泛,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多新的方式,带来更大的便利。这些巨大的发展与变化,使得计算机类专业所涉及的内容更宽广、更丰富,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学生要掌握计算机科学知识,同时也要掌握不断发展变化的计算机技术,二者缺一不可,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掌握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技能,为成为计算机工程师打下扎实的基础。[5]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就是要具备理论、实验、实训、实习、设计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其相应的教学内容,而且还要体现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需要的理念和能力。
二、IT产业的特殊发展
一个企业培养一位本科生毕业生成为技术能手是要付出比较大的代价的,而与计算机专业密切相关的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发展速度快、新热点不断涌现、技术更新快、人才价值超值的特殊的行业群体。由于IT技术更新快,在IT行业就职的人才出于自身知识技能提升与发展需要,也由于IT产业总体上人才紧缺,加之一些流动可能会实现待遇的不断提高,使得IT产业呈现出频繁的人才流动现象。[6]出于成本和效益的关系考虑,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将招聘对象定位于有1到2年IT项目经验的应聘者身上。这就导致以培养IT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必须要面对现实,适应IT产业这种特殊的人才需求形式。首先要打破原有的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精英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3.5年理论学习+0.5年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模式;其次要制订一套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有机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同时还要规划好以不变应万变的四年培养计划。
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目前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具有四个最明显的需求特征,一是时间特征,二是能力特征,三是素质特征,四是经验特征。
1.时间特征
中国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招聘一般集中在秋季和春季,一年两次。具体的月份是10、11月份和3、4月份,这两个时候校园招聘会比较集中,企业也会在这个时候集中招聘,一般优秀毕业生会在秋季招聘会时拿到几家公司的录用通知。但因为要考虑考研、毕业设计等因素,春季还会有一次招聘高峰。
对于每个去应聘的应届毕业生,首先应该有个目标,即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招聘过程中瞄中适合自己的岗位去竞聘进而取得成功。而“能做什么”恰恰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用型大学应该深刻思考和应该教给学生的东西。
2.能力特征
IT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开发能力,而学习能力和开发能力又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难点和关键所在,这是摆在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艰巨任务。
3.素质特征
IT行业计算机企业对人才素质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对计算机产品开发和维护充满热情、有团队精神、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
较强的责任心表现为能自觉把工作做好,在工作中能吃苦耐劳,并且经受得起挫折的考验。
对计算机产品开发和维护等工作充满热情指的是,对待工作和任务能够全身心投入,积极思考,努力克服困难,争取最大成功。
计算机工作如大型软件研发等特别强调团队精神,也就是说这样的工作要求一个团队中的所有成员必须要有很强的合作意识,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可能将这样的软件研发项目完成并做好。
要成就一番事业,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心,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潜心钻研。
以上人才素质要求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意味着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4.经验特征
IT企业人才频繁流动的现象导致企业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提出了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要求,这对学校而言是更大的挑战。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经验等方面的高标准要求,促使我们必须要解放思想,深入调查研究,对“3.5+0.5”的精英教育模式进行大胆改革。为此从2009年开始,江苏理工学院在试点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和企业深入合作,全面实施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大学第1-3学年主要培养奠定学生的学科专业理论基础和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四学年主要以就业为导向,兼顾考研,以培养企业工程师基本能力和素养为目标,综合训练学生的技术开发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项目开发经验,以企业文化熏陶和职场要求指导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企业精神,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7]
“3+1”模式对应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四大模块组成,即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见图1)。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学校通过设置相应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8]通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大学英语、体育、军训和军事理论等课程。
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部分,旨在通过一组学科主干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给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奠定学生的学科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专业课程旨在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以适应学科专业知识、技术和应用快速发展的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计算机学科包括科学与技术两个方面,所以计算机专业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工程性,在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表现为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显著特征。[5]尤其是以培养应用型的计算机人才为主的高等学校,实践性环节更显重要,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和企业工程师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集中性的实践教学环节由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金工实习、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见习、以单一课程或者课程群为单位的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组成。这些实践环节与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内的实验以及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等)构成了由专业基础实践能力训练、专业核心技术能力训练、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训练和拓展能力训练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该实践教学体系具体体现为由“点”、“线”到“面”再到“体”的渐进式的实践过程。其中“点”是指课程内实验,“线”是指单一课程的课程设计,“面”是指多门课程综合的课程设计,“体”主要是指以企业项目实训和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这样的教学安排和有效实施使学生既具有较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也具有企业所需要的工程能力和素质,将计算机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工程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具有较高的就业竞争力,也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专业综合实训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实训周期为18周,这个环节由学校和IT行业多家合作企业根据人才市场实际需求,共同制订实训方案,灵活设置实训项目,动态调整实训内容,可以充分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大四第二学期,学生在专业综合实训的基础上双向选择应聘到企业专业对口岗位进行带薪实习,同时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最后高质量就业。
五、结语
“3+1”模式的改革,为江苏理工学院培养高水平、有特色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开辟了远大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已逐步形成了以培养计算机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也在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作出相应的调整。整个培养课程体系具有符合教育部本科专业培养基本要求、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以质量保障为核心、以学生的实际收获为导向、校企文化互动、连接教育与就业、兼顾考研需求、实施方便灵活,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等特点。也就是说学生通过第一学年至第三学年的课程学习,培养和提高基本素质,构建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第四学年的专业综合实训和计算机发展新技术、企业文化密切联系,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在专业综合实训阶段得到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在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进而达到大学教育和就业、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3+1”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应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计算机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和新技术工程应用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通过这种模式,近五年来,本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得到逐年提升,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企业所需的计算机工程应用型人才,包括:售前工程师(推荐计算机软硬件解决方案的专业人才)、研发工程师(解决计算机难题的技术人才)、软件开发工程师(在管理规范、框架下编写计算机代码的技术人才)、软件实施工程师(在用户现场了解用户需求,把握计算机项目进度的技术人才)、软件测试工程师(进行计算机软件质量控制的专业人才)、系统运行维护工程师(保障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正常运行的技术人才)等。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近年来的报告数据显示,本校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竞争力在全校名列前茅,非失业率、平均收入、基本工作能力、就业满意度等主要指标高于江苏省非“211”本科院校平均水平。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244-02
1 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以满足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才需求为目标,主要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结合我国现阶段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来看,高技能人才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也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从我省来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主要落在高职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的肩上。
2 存在问题的分析
2.1 混淆高职与普通专科、本科教育的区别,无高职特色
长久以来,由于社会上存在重学术轻技术、重学历轻技能的偏见,再加上高职院校普遍办学时间短,办学理念不成熟,实训设施和实训教师不到位,管理不完善,而且生源相对较差。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职院校不是在学科专业建设和办学特色上下功夫,而是在“专升本”、“专接本”上动过多脑筋,并以此为吸引学生,甚至误导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脱离学校的培养目标,难以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2 混淆高职、高技与中等技工教育的区别
在高职教育工作中,有人认为高职教育就是培养技术工人,所以基础课、理论课可有可无,只需让学生掌握某一方面操作技术,通过技能鉴定,然后把他们推向企业即可。这种片面迎合企业现实用人需求,片面追求就业率的做法,短期内看,可能对学校吸引生源、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等都有好处。
3 改善和扭转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3.1 改革现有专业课程体系模式
高职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也不同于大学普通教育,它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的特征,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延续、提高和发展。它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课程设置应始终围绕培养对象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不能单纯追求现有工作岗位能力培养需求,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体系。
3.2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对学校发展起着关键和核心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应立足于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适应学科专业发展需要,整体规划,重点发展。加强与学科专业相配套的科研和实训基地建设。强化重点学科专业的带动作用,以重点学科专业为依托,形成具有较强实力的特色学科专业,带动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2.1 领导重视,群策群力
学科专业建设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学校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学科专业建设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校级领导到所有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人人参与,需要经过长期努力和大量的投入以及相应的机制。
3.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技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人才资源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学科专业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办好学科专业的重要因素。从学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需要出发,有重点、有倾向性地引进急需人才,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加优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并使其各尽所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宽严适度、人人奋发向上的人事管理环境,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加强在职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岗位培训,使其由单纯的“理论型”或“技能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加强教研、科研工作,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2.3 加大学科专业建设经费投入
经费是学科专业建设的保证。目前很多院校虽然经费比较紧张,但还是要对学科专业建设投入必要的经费。同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用有限的经费投入来促进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投入,滚动发展。
3.2.4 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科带头人制度
积极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并从制度上营造有利于学科带头人的成长和发挥才干的良好环境和学术氛围,扶持更多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有潜力的青年教师通过调研、进修、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等方式,进入学科带头人行列,使学校的学科队伍后继有人。
3.3 在教学工作上,坚持“两手抓”
坚持“两手抓”,就是一手抓理论教学,使培养对象具备扎实、够用和适度超前的理论知识,能在一定程度上凭借理论知识独立解决问题,主动适应社会生产方式、方法的变革,在理论基础方面超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一手抓实践教学,就是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保证实践教学时间至少应为总学时的50%;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与生产一线的沟通与联系,使教学更贴近生产,缩短学生岗位适应期;增加实践创新内容,让学生对某一设备或工艺进行小改小革,评价重点可放在学生的思路和过程中,结果次之。让学生大胆创新,大胆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4 优化教学评价方法,充分发挥导向激励作用
在教师评价中,可聘请专家或各专业优秀退休教师组成教学督导组,制定科学合理的督导方案,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另外还应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充分发挥教师在自评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以及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对改善教学的作用。
在学生评价中,应采用同级同专业课教师集体制定考核方案和标准,提高命题的科学性、导向性和综合性。实践教学考察着重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使命题贴近生产实际,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及对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3.5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当前,学校道德建设习惯于进行理想层次的道德教育,而忽视规则层次的道德教育,造成道德理想与现时的严重脱节。加强学生道德建设应改变陈旧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摒弃大而空洞的道德说教,以切实可行、贴近实际的道德规则和职业意识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关键词:行业特色 大矿业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059-02
特色应用型院校作为特定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行业发展急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历史使命。黑龙江科技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具有矿业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1998年以前,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煤炭工业部,主要面向煤炭行业办学。1998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隶属关系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2011年被黑龙江省确立为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重点建设。
学校因煤而生,依煤而长,一直把为煤炭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宗旨。多年来,学校依托大矿业的教育理念,已经形成了从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勘探、安全开采、加工转化到矿山机械设计与制造、矿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完整的为黑龙江省及至全国煤炭行业培养大矿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一、依托行业发展需要,构建大矿业学科专业结构
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与实力的重要标志,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是学科专业建设上层次上水平的关键,是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保证。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校大多具有相似的学科专业结构,既有作为核心的行业特色学科专业,又有主要适应行业发展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他学科专业,这两类专业相互依托。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校应该固本拓新,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通过学科的交叉渗透,带动相关学科、新兴学科的发展,从而营造出较为广阔的学科群,并始终以特定的行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体现出鲜明的行业特色。
黑龙江科技学院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规律、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本着“立足区域、坚持行业,依托优势,扩大面向,突出特色”的原则,按照学校特色应用型本科的发展定位,构建了以“矿业工程”省重点学科和“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国家特色专业、省重点专业为核心的大矿业学科专业群,黑龙江省及至全国的煤炭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兴产业人才的需要以及对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越来越细,随着黑龙江科技学院的办学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学校在巩固和保持优势矿业特色学科和专业的同时,充分发挥特色学科、主干学科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先后增设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煤化工方向)、安全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方向)、煤及煤层气工程、测绘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同时,学校还结合行业发展需求不断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寻找学科专业的交叉点,目的就是在交叉领域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满足煤炭行业对各个专业人才的需要,同时也为保持矿业学科的领先地位提供支撑。例如,利用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专业的交叉创建了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该专业是适应国家新产业形势发展需要和紧缺人才培养需要而设置,并经国家教育部优先支持与批准的新办专业。
目前,黑龙江科技学院在大矿业学科领域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格局。一方面利用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化学工艺等学科不断拓展相关专业的内涵。一方面机械、自动化、化工等专业也紧紧依托大矿业学科,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大矿业的相关内容。使学校的大矿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更为丰富。这种人才培养格局不仅适应黑龙江省及至全国煤炭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而且也为学生就业和为行业更好的服务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与企业合作,搭建大矿业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
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校与行业特有的紧密联系为产学研合作培养特色应用型本科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将以体现知识的产业、传授知识的教学、使知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更新的产学研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而如何在高校中做好这三者的衔接,才是问题的关键。学校长期以来一直依托大矿业学科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结合煤炭行业发展的需求,通过产学研平台为教师提供到企业挂职锻炼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通过为学生提供到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现场操作能力。以科学研究促进人才培养,将科研成绩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真正使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发挥出培养特色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作用,为行业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实际操作能力强,有一定现场经验的多样化实用型人才。
1.1“体育人才”与“体育教育人才”研究的对比错位
纵观国内外对比研究的文章,其多引用它国体育院校“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内“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如徐瑞勋的博士论文《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审视与创新研究》以及张玉宝《中外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比较研究》等均引用相似图表进行对比(表1).此后,各家纷纷引述,仓促立说,宣扬我国体育教育专业需要向它国“通才型”、“综合型”、“复合型”(以下称“通综复”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大踏步迈进.
1.2对各国体育院系体育专业开展数目缺乏科学统计及权衡分析
在体育人才培养比较研究过程中对各国体育院系体育专业开展的数目缺乏详细调查,导致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评价及权衡失准.一方面,某些大学只开设体育教育专业作为体育学科的唯一专业,那么该专业目标的制定就有泛化倾向的可能性,或者说在执行专业目标时有意识拓宽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另一方面,在某些大学体育专业细化(多个体育专业)的前提下,专业目标的泛化就很难实现[2].正如王家宏教授在其《2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一书中指出:“美国高等体育院系开设的体育专业数量不断增加,只有体育教师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体育教师.”[1]158说明专业培养目标是单一的,非泛化的.在正常情况下,学科专业的增多必然导致专业培养目标范围的收窄,此处不作细论.在缺乏对全球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数目科学统计的情况下,我们难以根据具有不同专业设置背景的院系进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量化研究.
2本科体育教育“通综复”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可行性
所谓“通综复”型人才培养目标就是现在极其流行的通才型、综合型、复合型三种人才培养目标的统称[4].为便于研究,把三种人才培养目标名称统合,以提取精华得出共同特点———“本科体育教育培养目标既强调能力的多样性和整体性,更突出思维的创新性”———实有哗众取宠之嫌.教育部在最新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已经把我国本科体育划分为七个专业,即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科学、运动康复、休闲体育.但2003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教体艺[2003]7号)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为: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方案》中的这种包含教学、训练、管理、科研、社会指导于一身的“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均有重复之处,本科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严重泛化,表明多样性能力习得的在政策上的不可行性.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厚基础、重创新”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宽口径”的目标似乎不切合实际,因为在逻辑关系上论断,任何单一专业内的“宽口径”均不可能成立.
2.1横跨无界
各高校实施创新性思维的具体办法是不但增大本学科专业交集范围,而且加深跨学科专业结合的程度.《方案》中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从事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方面的技能体现了这种趋势.学科专业间交融及其碰撞创新无可厚非,但培养目标横向跨度明显“无界”,导致培养目标设定的舍本逐末、张冠李戴.
2.2纵深穿底
《方案》中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明显已经超越其纵向深度界定的范围.“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应该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范围,现纳入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可见本科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度已经“穿底”.从多年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情况来看,的确有部分学生可以认真进行资料收集、数据统计、论文撰写,但更多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同时存在.由于本科体育教育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毕业论文的撰写刚好安排在找工作期间,他们无暇顾及论文事宜,偶有独立完成也陷于文章跑题、结构混乱、词不达意,最后干脆大篇幅抄袭他人文章甚至请人.本科体育生仅有的科研机会如此流于形式,乍看是为众多原因的巧合,但仔细斟酌乃属培养目标过深导致的恶果.
3“通综复”型人才目标导致体育教育本科学生“水土不服”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课时分配呈现“三少一多”的现象.这种课程安排目的是要扩大学生学习范围和领域,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完成“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通综复”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标.但是,由于“通综复”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的“宽”导致课程之间关联性程度降低、专业主线弱化,使得大部分学生学习失去重心,加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对“通综复能力”的习得缺乏先天优势.
3.1学生心理状态决定其学习内容的“表浅操作性”
从心理学角度的人本主义层面考虑,本科阶段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强烈求知与占有,对经典事物与理论的淡薄,较强的体能储备以及兴奋性高水平状态的持续,使他们不能安于独坐.加之,大学生活环境隐晦地提供一个让自由主义思潮潜移默化的环境.学生的如斯状态,决定了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集中在其喜好、潮流、肢体操作等表浅层面,而非人文思想经典境界的无限追求[5].有学者调查发现,经济发达地区院校的本科体教专业学生课余时间多数从事兼职、学生会工作、上网游戏、聊天、看电影,而看书复习时间极少[6].另外,10周相仿的实习时间只能锻炼学生本专业实践能力和已有知识的应用能力,根本不足以提高学生在本专业的创新能力,更不用说学科交叉应用以及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
3.2学生生理状态决定增大通识课程比例的不可行性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肩负技术课、体能课甚至重大比赛等大负荷训练之后,其疲劳感、紧张感、抑郁、愤怒和慌张感显著高于不运动的人群[7].因此,有利于大运动负荷后生理疲劳恢复的趴桌子睡觉、玩手机等“开小差”充斥着整个课堂.由此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可能接受像非体育学科学生一样大幅度提高文化课比例的任务.面对体育生的这般冷遇,“增大通识课程比例”的举措无不成为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过程中耐人寻味的讽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和文化学科专业学生在体能消耗上的差异与文化选修课程设置比例增大与否之间,专家们仿佛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也未通过严格论证.因为对体育生固有特征考虑的缺失,导致了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普适跟从.如此一来,以提高文化选修课比例来达到“通综复”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在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已经失去“人本”理论支撑,《方案》所提出的目标难免沦为制定者的一厢情愿.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了如指掌才能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揠苗助长式地一味追求理想化的学科体系构建、增加文化课程比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都是不符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倘若现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仍沿袭《方案》一意孤行,体育教育专业则不得不面临着被罚“双黄牌”的危机,届时即便未必如毛振明教授所说的那样专业“沉没”[8],但也可能如履薄冰,摇摇欲坠矣.
4体育教育本科专业90后毕业生面对的新形势
4..1就业市场新需求———教学技能需全面广泛
从城镇学校对体育教师吸纳能力的明显减弱和贫困地区体育教师缺乏的现象来看,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高原现象”.若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必须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准则,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通过对2010、2011、2012全国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社会体育机构接收体育教育专业比例有明显增长.社会体育机构包括各地方体育场馆、健身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俱乐部、体育单项培训中心、体育休闲旅游景点等.这种持续增长趋势表明,社会体育机构的教学培训部门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今后的主要就业去所.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重中之重是必须要培养学生广泛全面的教学技能,以适应各种体育教学机构的教学需要.
4.2新标准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要求———专业理论学习需精深透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新理念的要求,教育部对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化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育本科生必须改变以往受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思维模式,并对现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不但具备扎实的“三基”以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实施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并且要游刃有余地把握不同水平阶段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操作过程及其程度评价.另外,教师的角色也有重大改变.中小学体育教师由原来体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体育课程的组织者、创新者、引导者、研究者、开发者.可见,学生必须对本专业理论掌握更加深刻透彻、应用更加自如流畅,从而满足中小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要求.
5解题之刃———人才培养目标“单专化”修正以及“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现
5.1人才培养目标横向“单专化”修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突出
“单一化”和“专业化”才能使专业向纵深方向发展,才能使专业自身立于不败之地.从全国高校体育学科专业开设的情况来看,除了教育部最新公布的七个专业以外,各高校按照中国社会市场需求及体育全球化发展趋势尝试增设体育新闻、体育管理、体育器材研制、模特等专业[9].如此看来,体育学科专业数量的横向裂变促使每个专业的纵深发展成为必然.面对现代化社会以及世界人才激烈竞争趋向,各体育院系应更理性地把人才培养目标集中于如何培养专业性更强的体育教育人才,以突出体育教育专业的社会价值和地位,避免专业“沉没”.
5.2“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现
“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认为,当今教师教育不是“一次性教育”的结晶品,职前培养、在职教育是其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科阶段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属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职前培养部分,该部分培养任务成功与否是以毕业生能否进入体育教育行业为标准.王家宏教授提出,要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必须促进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的一体化[1]然而,现时我国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实行的是“一体两面”的培养模式,即在统一的体育院系中分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两个方面,相互隔离、互不沟通.由于在职培训体系自身未能完善导致教师教育一体化程度较低而被看作是无足轻重的例行形式,无形中加大了职前培养的压力并促使培养目标的“社会责任包揽”取向的形成,为职前培养的“通综复”畸形人才培养目标的酝酿提供培基.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清晰化,有利于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根据社会的要求动态地刷新其社会职责,突出专业自身的学科和社会价值.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