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范文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

第1篇: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意义;对策建议

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载体。发展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对促进土地适度流转、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经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我区共创建现代农业农机合作社15个,其中,国家投资9个,农民贷款6个。15个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农机具总数380台,其中拖拉机111台,插秧机10 台,联合收获机131台,配套农具130台,在2012年的生产作业中,完成机械播种197万亩。

二、发展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

1.创新体制、高标准建设

按照省农机局合作社组建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我区农机合作社组建方式有大户联合投资、社会法人投资、大户独资、大户和农民联合投资四种方式,均由农民投资入股。在组建上,我们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原则,由合作社所在政府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农机局具体负责。在装备配置、场库棚建设、区域布局等方面力争做到最佳化。合作社的性质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股份制经营实体。

2.整章建制,明确职责

每个合作社均按要求制定了章程,并根据章程规定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由理事会公开招聘经理、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理事会进行决策,监事会负责监督。做到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每个合作社都制定了财务制度、生产制度、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在管理上,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财务人员、后勤人员、操作人员各负其责。

3.建立档案,规范操作

在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的同时,对零件库、修理间、机车库、农具棚使用和农具常年维修等方面都做了相应规定并建立机具档案。在生产管理上采取“六统一”方式,即“统一调动机车,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作业,统一检查验收,统一收费和结算机耕费,统一供油、供件。”在财务上独立设帐,设专兼职财务人员,严格执行《会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规范财务管理。如作业质量出现问题,由质量监督员和用户共同评定,作业不合格的车组无偿返工并承担额外费用;机务状态由合作社经理按作业季节进行检查,不合格责成车组立即检修,并按再次检修天数扣罚车组工资。

4.逐步完善,提档升级

一是召开了合作社整改工作会议。制定了整改时间表和整改性目表,并开展了合作社检查;二是抓达标升级活动。重点在合作社的组织管理、基础设施、规模经营、作业标准、管理制度和多种经营等方面开展竞赛、促进合作社上规模、上水平,并成立督导组,明确里机具“包保”责任人,除个别合作设厂、库、棚未完工外。三是抓合作社规模经营。主要采取算账对比、村干部带动、建立核心区等方式,引导农民通过入股、租赁、委托经营和代耕等方式加入合作社。

5.政策扶持,健康发展

一是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和扶持。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市农机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市有关领导多次深入农机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听取汇报,作出指示,各区、县市党委、政府也将合作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和招商引资的大事来抓,在工作上力度、资金上和干部配备上向农机部门倾斜,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推动了农机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推进连片种植,土地入股,促进规模经营。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市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面积逐年增加,而耕地流转的主要流向就是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等。农机合作社大马力拖拉机作业质量好、标准高,规模经营面积逐年增加,真正起到了示范、带动、引导作用。合作社的成功运营需要土地有序流转和规模经营,入股土地面积越大,规模经营的可能越大。三是多方投资,促进合作社快速发展。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国家和省投入60%的资金,加上厂库棚,需要自筹资金40%以上。资金缺乏也是合作社发展壮大的难题,所以,合作社的投入不仅仅依靠国投和自筹,也要多元化,更要考虑到今后的发展,要打破所有制界限,不论集体和个人,不论农村人还是城里人,谁有积极性,谁有能力就鼓励谁,就优先支持谁发展。四是创新经营,延伸产业链,促进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合作社成立的基础是为田间作业、为农业生产服务,是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服务。我们在保证粮食生产这个基本前提下,积极鼓励多种经营和扩大产业链。

三、创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住地提高了我区农业生产作业标准和作业效率,对推动耕地连片作业和土地规模化经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担在建设过程中一些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

1.后续投入不足

合作社先期投入较高,且规模经营难度大,资金回收慢,自我发展能力较低。需加大后续投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

2.土地规模经营难度大

目前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基础仍是土地如何连片问题,如果土地规模经营面积不大,合作社就无法发挥大型机械作用。

3.驾驶操作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大型先进的农机具需要合适的驾驶操作人员,需要科学的管理和摆布。在这方面,仅靠参加省培训还远远不够,市、县农机部门及合作社自身要想办法,把培训作为常规工作来抓,切实使驾驶操作人员达到规定的操作水平和技术要求。

四、发展现代化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几点建议

1.政府主导抓土地规模经营

建议省、市有关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出台项目支持和补贴扶持政策,采取措施,强力鼓励规模经营。

2.增加后续投入。建立长效机制

继续加大对合作社的后续投入,可以以奖代补,政策倾斜,也可以采取流动资金贴息贷款等多种方式,对发展好的合作社扩大规模,加快建设速度,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机合作社建设中。

第2篇: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鄯善县 农机专业合作社 发展现状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8-0209-01

近年来,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亮点,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民群众对发展现代农业和使用现代农业机械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现代农业机械作用优势越来越明显,当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鼓励和扶持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不断扩大规模和范围,重点是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社财政扶持力度。

1 鄯善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

1.1 鄯善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截止2015年底,鄯善县共注册各类专业合作社289家,占全地区合作社总数的28%,注册资金 3.7亿元,入社社员3781人。其中种植业 94个、畜牧业105个、林果业 53个、农机20个、农资6个、农技服务3个、手工业7个、果汁加工1个。拥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有17家,主要有“思路晓蜜”、“宇润”、 “三十里大墩”、“红”等。截至目前,建成国家级示范社3家、自治区示范社15家、地区级精品示范社8家。 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推动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亮点,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鄯善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首先,地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认识到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对提高农机使用效率,降低农业劳作强度,提高农机化社会化服务水平的积极作用。政府部门的重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自发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缺少相应的指导,政策帮扶力度不足,严重影响到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其次,资金比较缺乏。国家对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没有专项补贴,地方金融部门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融资支持力度不足,资金不足成为严重制约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管和经营管理人员,但现阶段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经营模式单一,发展后劲不足。

1.3 解决对策

首先,强化领导,提高重视。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机补贴要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此外,还要建立多方投入机制,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贷款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机专业合作社中;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联系,要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工作,要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新设备和新技术,强化农机机械推广扶持力度,同时还要紧密围绕地区农业发展趋势,保证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到农业产业中;最后,抓住典型示范,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辐射能力。要结合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培育典型,通过召开各种经验交流会议,推广和应用高效的经营经验,从而带动更多合作社向前发展。此外,还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断充实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

2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分析

2.1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对促进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提供了可能

最近几年,鄯善县农业病虫害呈现严重爆发趋势,在每年特定季节和时间段都需要进行大规模农业病虫害集中防治。在以前农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大规模的防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需要花费很长时间,防治效果差。但随着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大型植保机械设备的病虫害防治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农药统防统治效率大大提升,有效控制了地区农业病虫害的发展和发生,为农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最近几年,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鄯善县棉花、林木和甜瓜、打瓜以及西瓜病虫害统防统治做出了突出贡献。

2.2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现代农业不断建设和发展,使得农村生产经营模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农机专业合作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机的应用效率,对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有着很大的帮助。此外,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还有利于实现土地规模化流转,对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解放生产力有着很大的帮助。此外,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创立和发展需要农民群众全面投入其中,从这个角度分析,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拓展农民群众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条件,对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最近几年,鄯善县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应用农业机械实现了作业的机械化,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极大的促进了我县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玲. “低保”党员+农机手的境界――记通山县黄金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院生[J]. 湖北农机化. 2016(03)

第3篇: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农机专业合作社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204-01

新疆塔城市现阶段农机专业合作社采用多种扶持政策,在农机发展过程中以合作社的方式进行农业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同时也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在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之后,农民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大促进了本地区的农业发展,同时在开展农业作业过程中,采用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农业作业的工作效率,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塔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机购买补贴的力度不断增加,我市农民购买农机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塔城市在农机发展过程中,以现代化农机建设为发展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同时在发展农机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发展过程采用的主要方式

首先,市领导对机构的强化。塔城市的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进行了相应的组织和领导,改变了原有的建设模式,改革创新,做好农业合作社的建设工作;其次,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塔城市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全程对农机机械化的相应项目的建设和农业机械化在地区的示范划拨出专用资金;再次,经验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塔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其管理水平也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建设过程中,市农机部门制定了合理的合作社标注,并明确了每一个社员的权利和义务。

2.主要结构

塔城市自从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来,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摸索和探究,发展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合作模式,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农机大户联合合作性质的、专业共同出资建设的、以及承包转让性质的集约经营方式。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经营规模问题与大型机械存在差距

塔城市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地区,自然环境相对较好,但是由于土地经营规模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农机专业化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平衡的现象,特别是土地的分区经营化、作物种植方式的结构不同等特点,导致了很多大型的机械设备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了机械设备工作效率低下,经营的成本增加。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机械作业与经营的规模,对设备的工作效率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合作社合理的发展。

2.扶持力度欠缺,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虽然国家和政府都拿出了专项资金用于合作社的建设,但是资金的投入力度依然不足。资金支持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要条件,合作社的信贷支持是其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基础,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有效的解决资金投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只有切实做好建设的资金投入,才能切实落实好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

3.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专业管理水平较低

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严重影响到了农机化高效的发展和发挥,从而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农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

1.积极发展土地经营规模

在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将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在一起,鼓励农民以各种方式实行入股,在土地经营方面实行集约化经营,在农业经营体制中,形成农机化合作的良性发展。

2.加强对农机资金的持续投入力度

资金的投入需要当地部门给予充分的支持,地方政府还应该出台适合当地的农机惠农政策,同时当地的银行机构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支农惠农政策,通过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提高当地的农机专业化合作社建设。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高素质人才

农机专业化合作社需要利用年初农闲时间,采用多种方式和渠道对合作社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和专业化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这种方式也有利于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活力,最终使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4.改善发展环境,适应农业产业的调整,做好农机推广工作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新机械的支持,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新机械的同时还需要将这些新设备进行全面的推广和应用。此外,合作社的发展环境决定其是否能够健康的发展,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切实将农村专业合作化服务组织纳入到政府的年度计划中,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

结语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高效转移,从而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收入。

参考文献

[1]荆红玲.对绛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农机. 2010(12)

[2]孙玉洁.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协会的有效途径探讨[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6)

[3]齐宏,马俊涛,尹秀珍.曲阜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06)

[4]张蓝水.重在施展特有的农机专业优势――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机大户刍议[J]. 农机科技推广. 2010(05)

第4篇: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土地经营;现状;影响因素;农业机械化作业;意义;办法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66-1

1 土地经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舒兰市位于吉林省东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属于半山区,种植业以水稻、玉米为主要作物,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3.7万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8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8万公顷。全市农机化总动力74.1万千瓦。全市农机化总动力74.1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3750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540台,旱田机械播种面积在120万亩以上,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

虽然舒兰市土地经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由于小型拖拉机在生产中多是不断重复作业,不仅超出规定的质量标准,而且还会导致土壤板结,从而进一步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和容重下降,作物的抗逆性也随之降低;长期使用小型拖拉机多次重复作业,整地时机犁深度不够,导致土壤的犁底层逐年向上转移,土质逐渐恶化,抑制作物根系的生长,降低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使农业投入与产出比下降,农民增收停滞。

2 推广大型农机作业的重要意义

农业属于我国的支柱产业,而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主要标志,已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近年来,国家的补贴政策逐渐倾向于农机化,农机化发展形势喜人。舒兰市是全省产粮大县之一,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对农机化发展的需求逐渐增加,农业生产的现状是低标准、高成本、小规模、低效益,如果不改变耕地荒、硬、瘦及水土流失的现状,难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此,积极调整、优化农机动力结构,推广应用大型农业机械,使农业生产逐步转向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农村建设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3 实施大型农机作业的具体办法

3.1 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组织,引导规模化经营

充分利用政府对农机补贴政策的倾斜与各种项目建设资金,积极鼓励农民自筹资金,由种植大户牵头,受益农户自愿入股共同组建的股份制农机作业公司,种植大户自主经营、组建农机合作社。建立、健全组织内部的管理与监管机制,引领大型农机规模化生产经营。

3.2 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组织,推进农机经营规模化

农机规模化经营的前提就是农作物的规模化种植。实践证明,要推行连片种植,首先是强化对合作组织的协调,并对入社农民进行统一指导。充分利用国家惠农政策对农作物规模化种植方面的资金倾斜,优先对其进行农业补贴。

3.3 采取多种生产合作经营的形式,引导农民推行规模化经营

农机合作组织与农户签订合同,要明确在生产过程中农民负责种子、化肥等的正常投入,合作组织的工作是统种统管,在生产中所收取的各种服务费用,最终以分红的形式发放给入社农民。统种统管指的是统一作物的品种、统一耕作、统一进行大田管理、统一收获,生产所产生的收益应该按照农户各自承包的土地面积进行分配。统种分管是统一进行耕种作业,合作社提供代耕服务,由农户独自管理自家承包的土地。通过一年的试点运作总结生产经验,第二年将其示范普及,第三年可大面积铺开。

4 实施大型农机化作业应坚持的原则

4.1 坚持有偿自愿的原则

大型农机作业合作社的建立应以自愿为前提,由种植大户自愿组合或独立经营,为农民提供各种有偿服务。各主管部门重点是帮助合作社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具体服务工作环节。明确合作社法人,保证其证照的合法健全。村级组织要积极协调、引导农民资源加入合作社。因势利导,引导农民进行流转土地。

4.2 坚持阳光操作的原则

县、乡两级农经部门要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监督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合同、协助合作社建立、完善其内部监督、管理机制,让合作社农民能够自己监督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遵循章程进行。通过对合作社工作的“阳光操作”,提高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4.3 坚持规范有序的原则

依法办事,严格政策倾斜的界限,对农机化合作组织实施规范化管理。要保证合作社内部各程序的合法性。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规范化操作;其次是保障合同签订的规范性,要合理细化各项条款,明确流转形式、数量、年限、条件及双方权利义务;第三是保持土地流转程序的完备性。凡涉及土地变动的,都要及时办理承包权证书变更备案,避免后期各种矛盾纠纷的发生。

4.4 坚持协调服务的原则

第5篇: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范文

关键字:农机化合作社;明晰产权;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03-1

珲春市目前已成立四家农业机械合作社,第一个是珲春市仲坪农业机械服务合作社,在珲春市哈达门乡仲坪村正式挂牌成立。第二个是珲春丰盛农机合作社,珲春敬信镇九沙坪村距镇政府4公里,全村共有230户,800多人口,拥有手扶拖拉机100多台,推土机1台,汽车2台,中型四轮拖拉机2台,插秧机37台,是一个典型的靠机械化发展农业生产的村。第三个是珲春市小帮手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位于珲春市板石镇板石村十组。第四个是珲春市天远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位于吉林省珲春市板石镇柳亭村八组。虽然成立四家农机合作社也改变很多以前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不连片,且农机具单机每年一般的作业时间只有两三个月。下文浅谈一下农业机械化合作社的优势及发展

一、农机合作社的优势

各地因地制宜,逐步探索形成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等多元化农机服务组织模式。农机合作社有以下六方面的优势:

1.在解决农民购不起问题上具优势。

2.在提高农机具利用率和经济性上具优势。

3.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具优势。

4.在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发展上更具优势。一方面,由于合作社是一所技术交流和培训的学校,可以提高职业农民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由于农机合作社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解决了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化服务问题,一部分农民可以专门从事非农产业,而从事农业的农民也可以实现专业化分工,这有利于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技能。

5.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上更具优势。各地实践表明,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为国家财政支农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效的载体,对农机合作社的财政支持可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举措,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有生力量,是加快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实现农机化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农业机械化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对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贯彻落实不够,工作力度不大,扶持措施不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一些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较低,运行不够规范,发展水平不高。国外来说,我们的邻国韩国的农机合作社开展的比较好,连韩国总统李明博也对农村农业机械的利用率上发表自己独特的见意――政府把全国农村农民手里的农业机械购买,而后农民要用的时候极低费用租用农业机械。

二、韩国农业机械的利用体系

1.农业机械的联合利用体系可分成合作社和单独利用体系两火类型。包括农民团体、农业协会以及农业协会经营的示范农场3种利用形式。类似农田改进协会或农业合作社之类的农业协会出租耕种机械用来满足拥有10-15公顷之间耕作面积的农业劳动需求。农田改进协会出租拖拉机及其附带装置,地方农业合作社出租机动旋耕机及其附带装置以及数种农业机械。为宣传农业机械作用,农业协会经营的示范农场根据区域或要求农业机械化的耕作规模而建立的。

2.国内来说农业机械合作社发展较早较好的地方是黑龙江省。黑龙江绥化市加大力度,整体推进,农机合作社在绥化市新农村建设中创新发展为了保证合作社具有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绥化市结合新农村建设,从创新机制、活化管理入手,找准合作社发展的切入点,不断对合作社进行巩固、完善和提高。绥化市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合理地量化股份、明晰产权,真正把合作社建成了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的运营模式,全市主要建成了四种模式。

(1)明晰产权,规范运作。一是依托村民和村集体组建;二是依托村集和大户联建;三是依托大户联建;四是依托龙头企业组建。

(2)创新机制,搞好运营。在经营体制上绥化市主要从四种模式上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一是实行土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通过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分户收获的模式,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土地连片划区轮作,并使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二是实行土地租赁。土地租赁是土地流转的一种新形式,少数人多种地、多数人不种地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一个有效途径。三是实行土地托管。针对绥化市相当一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家中土地无人管理的实际情况,农机合作社对这部分农户的土地进行长年或季节性托管,这样既解决了外出农户的土地耕种问题,也增加了农机合作社的效益。四是实行跨区作业。绥化市通过各级政府、农机部门的组织协调,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牵线搭桥,打好农业生产季节的时间差,充分整合和利用好现有农机资源,把跨区作业延伸到乡域、县域,拓展了农机合作社作业的新途径。

第6篇: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范文

(一)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机化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推进全市农业机械化。

二、发展目标

(二)年。农机装备总量增加到2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50%特色经济作物、林牧渔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机械化取得突破性发展。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三)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步伐。各县市区要稳步推进小麦耕播机械化、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加大油菜直播机械和联合收获机械推广力度,积极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同时,要围绕我市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生产,推广轻便、实用、低耗、适合我市山区特点的中小型机械。各地要结合本地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特点,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加快茶叶、魔芋、柑橘、蔬菜、食用菌、中药材和园艺作物、畜牧业、水产业生产以及农产品冷藏、保鲜、加工等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推广,促进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年,力争在每个县市建设2-5个高效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

(四)加快建立健全新型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重点扶持、多元发展、全面推进的原则。优先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重点培育5-8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年,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00个以上。引导政策、资金、技术、信息和服务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支持有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农业开发和新技术推广项目。培育和规范各类农机协会、农机作业经纪人(公司)等农机中介组织,建设一批农业机械维修示范网点,满足快速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加强抗旱排涝和抢收抢种的机械化应急装备、应急队伍和应急机制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抗灾能力和应急水平。形成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农机大户为骨干,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协会、农机中介组织为补充,农机销售、维修综合服务企业为保障,多种组织形式并存、高效便捷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加强农业机械化项目建设。进一步突出项目争取工作。联合相关单位,包装实施项目,共同争取和实施农业和农机化项目,特别是研发一批适应山区农业发展的特色产业机械。围绕保护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生态环境主题,实施“机牛替代”等工程措施,保护生态环境。重点抓好秸秆综合利用、生态保护等科技项目申报工作。

(七)积极促进农机农艺协调推进和地方农机工业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有针对性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完善农业机械化、种子、土肥、植保等推广服务机构紧密融合的工作机制。各地要依托我市汽车制造工业的优势,紧密结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和本地农机工业发展的实际,组织适应山区特色农机具研发工作,积极发展适合当地需要的中小型轻简化农机和特色农机,促进地方农机工业发展。

四、完善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八)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财政对农机化的投入要逐年增长。用于农机新机具的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对农机合作社建设、农机项目、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农机具创新示范等进行重点支持。对农机企业发展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进行扶持。

(九)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要加强购机补贴资金监管。确保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手中。发挥购机补贴的示范引导、带动拉动作用,对农业生产急需、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和替代劳动力作用明显的农机进行重点补贴,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养殖大户进行重点扶持。

(十)加强金融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的信贷扶持力度。贷款种类、额度、利率、期限、担保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优惠,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发展。对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原则的农机制造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农机流通设施建设,给予信贷支持。中小型农机制造企业可享受国家和我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扶持发展农机互助合作保险,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农机保险和服务方式。

(十一)切实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农业机耕、排灌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免征营业税;企业从事灌溉、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务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对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十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发改、农业、国土、水利、扶贫、规划部门要将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机耕道路、排灌及抗旱设施等建设内容纳入相应规划。统筹组织实施。符合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对农机具停放的场库棚用地,按农业用地对待。要把区域性农机销售维修市场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农机流通纳入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建立重要农时农机加油“优先、优质、优惠”制度,支持流动加油车等设备发展,保障农机作业用油。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第7篇: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范文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农业产业化经营必然要解决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服务,提供农机供应,农机修理,农机培训,农机信息,技术咨询等多方位、全面服务,农机合作社是首当其冲。1)农机合作社是土地流转政策出台后流入户与留出户之间的纽带,是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农机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土地流入户联系起来,扩大农产品种植、销售、加工。2)农机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对农机的需求,也是大规模经营,精耕精播,助农增收的有效途径。通过与周边地区的相对比较,起到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农机化进程,有效解决土地分散,统一播收的问题。3)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机械作业才能让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才能达到抗灾保收、增产增效的目的;解决现代农民种什么?怎样种?买卖难的问题;使农业由过去“以肥增收、以地增收”改变为“以机增收、以种增收”的模式,由过去的“分散经营、多种经营”改变为“集中经营、产业经营、高效经营”。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对农作物“播种收、存储运、加工卖”的一条龙服务。

2农机合作社是联系政府门和农民的桥梁和纽带

农机专业合作社向农机主管部门传达广大农民的真实想法和意图,使主管部门切实掌握了市场的需求;而农民也了解了党和政府发展农业的政策与法规,获取了市场信息;近几年通过农机作业协会协助操作的“购机补贴”政策,激发了广大农民投资农机的热情,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1)发展农机合作社,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广度和深度延伸,有效拉动农业产业链条,可以促进土地的快速流转,解放大批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的收入。2)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其他经营组织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使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社员不但从种、养业中获利,还可分享加工、出售环节的利润,增加非农业收入。3)农机合作社对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和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发挥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3农机合作社对解决三农问题,发展高效农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农机合作社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团体,特别是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和政府部门的引导,使其具有开阔创新,敢于实践,开拓市场,赢得市场的能力,是带动结构调整的骨干力量。2)农机合作社是农机农艺结合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家补贴政策和科学不断进步,使得大型农机具和先进农业机械开始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并利用。农机合作社是这一时期农机发展典型的缩影,具有充分发挥装备、技术、服务、质量、规模的特点,有效地解决农作物生长需求问题,科学择机用机,使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达到高产高效目的。3)农机合作社加快推进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农机“一条龙”服务作业的典型应用而生,满足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的优质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需求。4)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起着关键作用。随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的出现,土地集约化,持续发展,高产高效,品牌效应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能有效解决残膜污染和秸秆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通过规模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畜粪无害化处理等新技术运用,能够有效地保护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新农村居住环境,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4要想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竞争力,必须发展农机合作社

第8篇: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培训学校;农机合作社;农机手;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063-02

前言

近几年来,国家惠及农民的政策不断出台。对于购置农机具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然而,农机人才培训跟不上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伐。据笔者调查,吉林省农机学校自1985年以来没有招生,县(市)农机培训学校培训规模逐渐萎缩,现有的农机手多数都没有参加过培训,而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学习农机操作技术。为了满足社会对农机手的需求,培训学校必须挖掘农机培训资源,探索新的农机培训模式。通过调查研究,依据有关教育理论,笔者提出校站社联合农机手培训模式。

一、校站社联合农机手培训模式有利于整合农机手培训资源

校站社联合农机手培训模式是指农机培训学校与农机管理站、农机合作社三家联合举办农机手培训班。

1.有利于增加农机手培训教师的数量。影响农机手培训规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培训教师。校站社联合举办农机手培训班,能够使培训教师数量大大增加。吉林省共800多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农机管理站,每个农机管理站都有3~5个人。农机管理站的技术人员,他们工作在第一线上,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实践技能,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的工作作风,既有一定宣讲能力又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因此,这些技术人员完全可以作为农机手培训的教师。各乡镇都有农机合作社。农机合作社拥有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的老农机手,这些老农机手可作为农机手培训的实训指导教师。

2.有利于增加实训设备和实训设施。农机手技能的习得,需要一定数量的实训设备和设施。通常情况下,培训学校拥有的实训设备和设施明显不足。农机管理站是农业机械推广部门。农机管理站与农机制造商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关系。一般情况下,农机制造商为了推销自己的农机具无偿地为农机管理站提供各种农机具样机,这些农机具样机可作为农机培训实训用教学设备。此外,农机管理站还拥有农机具技术检验、保养等设施,这些设施也可以作为农机手培训用的设施。农机合作社拥有一定数量的动力机械和农机具,这些动力机械和农机具可用于农机手培训。

3.有利于建立农机手实训基地。农机具操作训练需要土地。通常情况下,农机管理站拥有农机试验基地或租用土地,用于检验农机具的性能、工作效率等有关技术指标。农机管理站的农机试验基地或租用土地可作为农机手实训用地。农机合作社是一个经济实体,不但拥有一定数量的农机手,还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因此,农机合作社是最好的农机手实训基地。

二、校站社联合农机手培训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校站社联合农机手培训模式,有利于扩大培训规模和提高培训质量。现有农机培训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少培训资源。由于缺少培训资源,直接影响到培训规模和培训质量。校站社联合农机培训模式,培训学校可以借助农机管理站和农机合作社的可利用培训资源扩大培训规模和提高培训质量。通过增加培训人数,增加培训收入,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校内,培训学校利用自身的培训资源,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讲授农机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主。在校外,学员在农机管理站试验基地或农机合作社以农机操作技能训练为主。影响培训质量的主要问题是实训条件。单独在培训学校进行培训,由于缺少实训条件,学员的操作技能普遍不高。校站社联合农机培训模式,以农机管理站试验基地和农机合作社为实训基地,实训条件大大改善。因此,学员的操作技能能够得到普遍提高。

2.校站社联合农机手培训模式,有利于提高农机管理站的社会效益。学员来自各个地区,既是农机培训的对象,又是农机具推广义务宣传员。通过在培训班的学习,学员掌握了农机具功能、工作效率和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等信息。学员结业后,可以向周围的人宣传新农机具,使更多的人了解新农机具、购买新农机具和使用新农机具,从而达到新农机具推广的作用。农机管理站可以借助培训学校的教师为当地农机户和农机合作社讲课,讲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农机新技术、企业经营管理、农机安全管理、道路安全管理等知识。使农机户和农机合作社更好地掌握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农机管理法律法规和农机操作技术,更好地运用企业管理知识,使农机管理走上正规化、科学化、人性化。

3.校站社联合农机手培训模式,有利于学员操作技能的习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1] 。很明显,单独由培训学校培训农机手,由于缺少实训指导教师、实训用农机具和实训用地等实训条件,学员很难习得农机操作技能。校站社联合农机培训模式,农机管理站和农机合作社可以为学员提供足够的实训指导教师、农机具和实训用地等实训条件。学员可以在真实的农机作业现场进行操作训练。他们身临其境,对农机具摸得着,看得见,使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发挥,从而使学员能够快速习得操作技能。

4.校站社联合农机手培训模式,有利于教师和农机手学得实践经验。农机管理站的技术人员长期从事先进农机具推广和技术咨询工作。他们经常下乡,掌握当地农机具使用情况、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运行现状以及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等信息,了解农民对农机具的需求、农民购买农机具的能力和使用农机具能给农民带来的效益等情况。农机管理站的技术人员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农机推广经验和农机管理经验。这些实践经验,可作为教师和农机手共同学习的活教材。

5.校站社联合农机手培训模式,有利于促进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农机合作社可以借助培训学校的师资在农闲季节举办培训班,对社员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农机新技术、企业管理、农机安全管理、道路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当社员了解了农机新技术时,他们就有可能产生购买新农机具的欲望,从而促进农机具的更新换代和农机合作社整体装备水平的提高。学员来自不同地区,是农机合作社的义务宣传员。他们在实训期间亲眼看到农机合作社现状,结业后,他们会宣传农机合作社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和社会声誉,从而使农机合作社的业务得到扩展。

6.校站社联合农机手培训模式,互利,多赢。校站社联合农机培训模式,参与者有培训学校、农机管理站和农机合作社。很明显,所有参与者的主业都不相同,他们之间构不成竞争,没有利益冲突。校站社三方联合举办农机手培训班,各方可以从不同角度获得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校站社联合农机手培训模式的实施

校站社联合农机手培训模式适用于培训新老农机手。

1.农机手培训与新农机具推广相结合。农机具有许多型号,不同型号适应不同地区。通过试验,当某一种新农机具适合在某一地区推广应用时,培训学校与农机管理站和农机合作社联合举办农机手培训班。这样,各方都有利。

2.操作技能训练与农时农事相结合。结合农时农事安排操作技能训练,对土地所有人来说,既不误农时又不耽误农业生产;对培训学校来说,既不用另租用土地又不用另租用农机具,就可以对学员进行操作技能训练;对农机管理站来说,既能够结合农业生产进行农机具试验,又能够让农机手、农户、参观者和学员在现场看到新农机具的功效,从而达到宣传新农机具的目的;对学员来说,学员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操作技能训练,既能够看得见,又能够摸得着,感觉深刻,有利于操作技能的习得。

3.教师以任务驱动教学法组织培训。笔者认为,校站社联合农机培训模式,教师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组织教学比较好。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融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过程[2]。这种教学方法特别适合农机手培训。将农机培训分解成多级别子任务,学员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开展学习活动。在任务的驱动下,学员主动地应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地探索和互合作学习,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4.学员以合作学习法开展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是指学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理论,主要思想是通过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得学生通过同学间的交互作用对其认知、发展、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影响。其组织形式为小组学习。在小组中,教师组织学生,按照特定的学习合作程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责任分工、协同活动、互相帮助,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3]。由于农机具比较重,占据空间比较大,搬动比较难,在操作训练中需要几个人合作比较好,因此,农机手培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比较适合。

结论

综上所述,校站社联合农机手培训模式是可行的。校站社联合农机手培训模式适合全国各地区。这种农机手培训模式具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操作方便、互利多赢等优点,可供农机培训学校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第9篇: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范文

1项目规划

玉田县建立5个1000亩小麦和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片生产区,遵化建立5个1000亩花生全程机械化示范片。

2项目内容

2.1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小麦,机械深松、免耕播种(同步施肥)、移动式灌溉、机械化统防统治、机械收获、秸秆切抛还田(压捆)、烘干;玉米,免耕深松多层施肥精量播种(同步喷除草剂)、移动式灌溉、机械化统防统治、机械收获、秸秆还田(压捆)、烘干。2.1.1技术要点推广小麦秸秆粉碎抛撒覆盖技术及机械压捆技术,杜绝秸秆焚烧;推广小麦和玉米机械化统防统治、玉米精少量免耕播种、小麦免耕播种、玉米机械化收获及还田、卷盘式喷灌技术。2.1.2机具选配示范区配备3行自走式摘穗剥皮玉米联合收获机5台、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5台、玉米免耕播种机11台、自走式植保机5台、植保飞机1台、小麦秸秆压捆机3台。2.1.3服务主体及方式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实施主体,服务方式以全程托管为主要形式。2.1.4技术指导农机部门抽调技术人员组成玉米机播、机收技术服务队,在玉米机播、机收过程中,深入各示范基地作业现场,做好小麦秸秆粉碎器、玉米免耕播种机、玉米收获机械的调整、维修和作业指导。

2.2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机械化深松、机械化统防统治、花生精少量铺膜播种、卷盘式喷灌、配方施肥、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花生秧机械化回收青贮、花生无菌营养压榨。2.2.1机具选配示范区配备100马力以上大马力拖拉机4台,40马力拖拉机6台,花生精量铺膜播种机16台,深松机4台,自走式植保机6台,花生秧回收青贮机1台,花生联合收获机4台,花生剥壳机10台,花生无菌营养榨油机10台。2.2.2服务主体及方式以农机合作社为实施主体,以全程托管为主要服务方式。2.2.3技术指导农机部门抽调技术人员组成花生机械铺膜播种、机械收获技术服务队,负责花生全程机械化的技术服务、培训与指导,做好机械的选型、维修使用及保养服务。

2.3宣传培训

一是宣传发动,通过各种媒体手段以及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小麦、玉米、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二是召开动员会议,召开全市粮油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实施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实施“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的各项工作措施;三是集中培训,由市农机管理站、市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并邀请相关农机生产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对参与项目实施的乡镇、村领导干部及农机、农艺管理技术人员、参加项目作业的农机合作社社长进行集中培训;四是分散培训,由市农机、农艺技术人员组成粮油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小组,深入示范区所在乡镇,对乡镇农机、农技管理技术人员、村两委干部、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和科技示范户等进行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

2.4农机社会化服务

农机部门牵头,乡镇密切配合,引导农机合作社与示范村进行有效对接,签订粮油生产机械化作业合同,示范点实现“六个统一”生产模式,即:统一供应良种、统一农机深松、统一机械铺膜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机械收获、统一秸秆、花生秧回收利用,保证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稳步推进。

3经济效益

以提高产量与降低成本支出合计作为经济效益统计方式,玉田县产生经济效益165万元,遵化市产生经济效益158万元。

4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极大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和技术操作水平,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加速全市的小麦、玉米、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强化农机农艺结合,从而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农民充分享受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5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