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范文

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第1篇: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合作社;现代农业;组织管理;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59

引言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经历了从社队制、村组制到社区制3次重大改革。国家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从城乡分离向城乡一体转变,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组织和管理体制;农村服务从农民自我服务为主向社会发展服务为主转变;农村社会从静止、封闭向开放和流动转变;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从“村民自治”向“居民自治”转变;农村社区从生产和行政共同体向社会生活共同体转变。相当长时期内,我们采取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战略,通过及一系列配置措施和政策,大规模地动员和吸纳乡村资源以快速推进工业化。据估算,改革前,国家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形式从农村隐蔽地吸取了8000亿元资金。城市社区长期处于优先发展地位,对农村社区的生存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挤压。目前,恢复农业活力、重建农村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成为重要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着力强调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农村组织的管理涉及到农村经济关系和社会功能。农村组织不仅是农民自主管理的产物,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使其有承担农村社会管理的社会基础和能力。社会组织属于农民的自发组织,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农民权益。具体而言,农村组织能够起到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反映农民诉求,协调农村社会关系,化解矛盾及规范行为,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作用。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具有“政治性”的特征,组织在应对环境诸种限制性要求的过程中,拥有自由和自主的领域。正如福柯说的“在任何形式的公共生活和权力的任何操演当中,空间都是根本性的”。

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农民规避风险的需求是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起因。因为小农面对巨大的生产和市场风险,需要组织化来规避风险。土地在农民中的平均分配形成了对组织化的需求;农民的农业生产规模较小时,需要组织起来应对生产和销售中的风险。国内一些调查研究认为,我国农民专业组织的发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生产专业化水平和商品化程度、政府支持、乃至户主的文化水平等影响因素紧密联系。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形成了以产品类组织为主体、服务类组织积极补充的格局。国家是农村社会管理的主体。但“由一元管理主体向多元管理主体的转变”是社会管理历史演变过程的总趋势。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着整体的结构性碎片化问题。农村组织在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的特性、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农村社会组织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必须形成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组织协同共治的农村社会管理新模式。在我国现有农村土地分散和小规模经营这种土地制度短期内难有根本性突破的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农民融入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轨道中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的以产品类组织为主体、服务类组织积极补充的格局意味着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成为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工作内容。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食品需求转型,农业结构的基本转化,导致了农产品品种、生产、销售等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经济作物种植得到迅猛发展。为了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进行大规模产业转型升级。传统家庭承包经营户在加速分化,许多从商品生产者逐渐衰退为生计型小农,而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我国将形成以承包农户、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各类经营组织为支撑,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共同协作、相互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规避风险。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之外的社会功能不断增强,但是,其经济功能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全球化的今天,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已成规模。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对于农业、农村、农民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着巨大影响。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发展依托于现代农业发展,这就要求社会,尤其是农村社区对于现代农业的正确认识并采取适当的农业发展模式与行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积极接纳和理解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其组织与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其组织和管理的逻辑、人员结构、方法途径值得探究与分析。

1 D村农业合作社的组织与管理模式

为了探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分析其组织和管理的逻辑、人员结构、方法途径。笔者在在福建省S县D村进行了调查。

1.1 D村农业生产现状

S县位于闽浙交界处,武夷山麓东南侧,属传统农业县。总人口16.5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19万人,农业人口12.34万人。D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倡导人是当时的村主任。作为一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成立的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是,规避风险的需求。D村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烟草、玉米、毛芋、山露和竹笋。订单农业,作为现代农业产业的一种经营方式是当地农业的支柱。其中烟草、山露、玉米以及林地生产的竹笋都是以订单农业的形式存在的。特殊的订单农业使得村民的生产和销售有了一定的保障。

1.2 D村农业合作社组织管理模式

山露的种植发展历史体现了农业合作社的组织管理模式。一开始,山露的种植是因为S县达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公司)需要农户提供食品加工原材料而在县内部分地区与农户合作,由公司提供种子,农户种植、收割后卖给亚达公司,亚达食品有限公司采用的“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的发展模式,吸引了村庄许多多农户参与,迅速形成了超过133400m2的山露菜种植规模。亚达食品有限公司利用山露菜茎秆通过加工保鲜,生产成罐头以保持山露菜的原有风味和方便运输、保存,远销日本。

亚达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初期保证了D村133400m2露菜的销路,为村民带来了一定收入。但是,在种植山露菜两年后,即2012年,那位给东边村提供山露菜订单保障的顾问跳槽后,山露菜的销售就成了问题,种植山露菜的农户面临销售危机。如何解决农户的销售危机,规避农户生产风险成为了难题。当时恰逢D村在积极申请并建设生态农村,希望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种植和加工。村委看中了山露菜和竹笋的“生态作物”的特点,希望能促进山露菜和竹笋的种植,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提高村民收入。

在此背景下,D村在村主任为首村委会的带领下开始筹备成立村合作社。村委会宣称建立合作社的目的是满足农民规避风险的需求(满足村民在农产品生产、销售需求),建立食品加工厂对山露和竹笋进行粗加工在保持山露菜的原有风味和方便运输、保存的基础上,大力拓宽农产品的销售途径。要成立一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不容易,需要符合2007《合作社法》的多项规定,还要面对合作社业务范围,村民入社的条件和途径,选址,资金等诸多问题。

合作社的注册、条件、证明等法务和程序由村长执行。所有村民都能入股合作社,但是只有董事才能参与管理(董事由村委主要领导和合作社股份较多的几位组成)。村委会一开始将合作社和食品加工厂建立在村里的废弃住宅区,但是由于部分村民不愿意以自己的宅基地入股合作社,因此合作社不得不将合作社和食品加工厂地址定在村庄对面的山下,挖山填土。于2012年正式成立并定名为S县D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

村委会积极宣传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和村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好处,但是由于前景的不明朗,村委会提出的村民以土地或者资金入股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很多村民的支持,最后只有5位村民加入,他们筹集资金自己盖了厂房购买了生产设备进行食品粗加工。采取工厂化管理,合作社法人是村主任,村主任任厂长,负责管理整个工厂的生产、经营和销售。工厂每年生产每年2~3个月,期间会从本地村民中雇用短工50~70人参与生产。D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竹笋和山露菜粗加工、销售。其加工的原材料都是来自当地农民种植的,主要是来自东边村村民种植的竹笋和山露菜。合作社与村民的关系是“合作社+农户”模式与亚达食品有限公司的“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模式如出一辙。合作社和村民协商确定村民种植规模和要求,合作社负责以市场价收购村民种植出来的竹笋和山露菜。合作社雇用当地村名将收购的竹笋和山露菜进行粗加工,加工之后对外销售。

1.3 农业合作社面临的风险

国外学者Miles通过研究发现,农民规避风险的需求是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起因。因为小农面对巨大的生产和市场风险,需要组织化来规避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形成了以产品类组织为主体、服务类组织积极补充的格局。虽然有学者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际上时农民依法自愿联合组成,对内不以营利为目的,实行民有、民管、民享原则,为其成员提供生产经营服务的经济合作组织。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功能仍然体现在对农民农业生产的经济风险的规避上。东边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山露菜的销售问题导致的风险。

2 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传统家庭承包经营户在加速分化,许多从商品生产者逐渐衰退为生计型小农,而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以此为背景下引申出了 “公司+农户”、“合作者+农户”等以订单为连接点,连接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的经营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其对内不以营利为目的,为其成员提供生产经营服务的本质被弱化。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与管理与村委会有紧密关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尤其是农民经济合作社,多是由村委会或村庄“能人”倡导建立的,村委会或是组织者或是重要参与者。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领导层也是由村委会主要干部和村庄“能人”构成。他们在村庄这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

因为农民规避风险的需求是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起因,因此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与管理是在合作社成员面临巨大的生产和市场风险,需要组织化来规避风险的时候发挥其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功能仍然体现在对农民农业生产的经济风险的规避上。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形成以产品类组织为主体、服务类组织积极补充的格局的重要原因。与学者的“理想类型”“农民依法自愿联合组成,对内不以营利为目的,实行民有、民管、民享原则,为其成员提供生产经营服务的经济合作组织有着极大区别。

参考文献

[1]项继权.从“社队”到“社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三次变革[J].理论学刊,2007(11):85-89.

[2]发展研究所综合课题组.改革面临制度创新[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3]梁玉泉.农村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理论逻辑与现实需求[J]. 天津农业科学,2015(4):68-71.

[4]秦晖.农民的权利需要自己来维护[J].人民论坛,2009(13):6.

[5]周小花.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33):16458-16461.

[6]R.Normann,Organizational Innovativeness:Product Variation and Reorientation,Adminise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16, 1971,203-215.

[7]Kimball.Miles S.Farmers’Cooperatives as Behavior Toward Risk[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1):224-229.

[8] Albaum.Melvin.Cooperative Agricultural Settlement in Egypt and Israe[J].Challenge,1966(5):221-225.

[9]郭红东,蒋文华.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4,(63):10-17.

[10]徐志刚,张森,邓衡山,黄季j.社会信任:组织产生、存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来自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J].中国软科学,2011(1):47-58,192.

[11]张尚仁.“社会组织”的含义、功能与类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8-32.

[12]吴新叶.农村社会管理何去何从:整体性治理视角的尝试性解读[J].理论探讨,2013(2):145-149.

[13]林国铨.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对策和方法[J].台湾农业探索,2011(5):60-63.

[14]张云英.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4.

[15]S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第2篇: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范文

 

年间先后求学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纽约大学和耶鲁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其博士学位论文《英国工厂制度之胜利》(“TheTriumphofFactroySysteminEengland”)创造性地将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结构传统分类法(“个体镀金工、家庭生产制及工厂制度”)拓展为“手工艺工人、商人雇主制及工厂制度”,这一研究成果为《欧洲经济史》教科书所接受111。1929-1946年执教于南开大学,1947-1968年受聘于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1968-1971年执教于新加坡南洋大学。

 

方显廷以学术思想精深、治学态度严谨、工作作风扎实闻名于民国时期学术界。留美期间他主攻经济史,专精于英国工业结构和工业史研究。上海厚生纱厂学徒出身的他对民国初期的中国工业状况也相当了解121。他学成回国后致力于中国华北地区工业化问题和东北移民问题研究。他纯熟地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先后发表了大量中英文调查报告和论著。方显廷在华北工业化问题研究中洞察到了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当工业化问题研究进行到一定程度后,他又将研究重点转移到中国农村。他认为:中国沿海地区的现代工业都是由西方移植而来,而非基于社会本身的结构性蜕变,中国所谓的工业化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中是无足轻重的;必须致力于健全农业经济体制,否则就没有健全的工业化。此外,他在东北移民问题研究中发现,华北居民由于匪盗横行、连年内战、苛捐杂税及高利贷逼迫而大量迁徙东北,期冀在东北创造新的生活,然而大量移民仍然处于民不聊生的境况之中。基于这种认识和体察,方显廷将实际考察的重点转移到农业现实经济问题,尤为关注农业资金筹集以及农村合作事业等问题。

 

一、方显廷农业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方显廷关于中国农业问题研究的代表性文献主要有《中国农村经济之复兴》(1938)、《中国经济之症结》(1938)等,其研究内容涉及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业经济现状分析、制约中国农业经济复兴的因素分析和农业经济复兴的政策建议等。其农业经济思想既具时代特点又具一定的前瞻性,是一份值得总结的宝贵思想遗产。

 

1.中国农业经济现状分析

 

方显廷充分肯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我国以农立国,农民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三,农业所得,至占全国所得五分之四。农村经济,实为全国经济命脉之所系131163。”他认为,中国经济要得到真正的发展,首先取决于农业的状况。他比较了中外各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农业比重的演变趋势,指出“世界各国农村经济之衰落,为农业革命以来之普遍过程,…农村经济一经没落,则城市经之自由发展而得生路,不致有流离失所之虞131163”。他强调世界各国农村经济的“衰落”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性的现象。这一思想与现代产业经济学关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演化规律理论十分吻合。即:第一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经济发展,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这种“衰落’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他认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情况却令人忧虑,“然我国情形,则与之迥异。盖自帝国主义侵入以来,农村经济既遭摧残而衰落,工商经济复同受压迫而难兴,驯至农村过剩人口,无宣洩之闾,农民生计,乃益濒于绝境”13163。他根据中央农业实验所调查数据分析指出,从1873年至1933年的60年间,全国人口増加31%而耕地面积仅増加了1%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6公顷,“若与国外专家所估计之每人需耕田二点五英亩始能维持最低生活者,彼此一作比较,相去实不啻霄壤矣”131163。可见,中国的情形是零落的现代工业建立于萧条的农业基础之上,经济循环的结果必然是真正的衰落,这种衰落的状况必须依靠制度安排加以改变。

 

2中国农村经济复兴的制约因素分析

 

方显廷通过对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复兴的因素分析,将其归纳为农业环境、农业组织与农业技术三类。

 

(1)农业环境。农业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诸方面,方显廷侧重于经济环境分析,指出“我国农村经济环境之恶劣,为不可掩饰之事实”131165。他认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水利失修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他指出:民国二十年之江淮水灾,为罕见之浩劫“因天灾人祸之频仍,衰憊益甚。……江淮大水己置二千五百万农民于绝境”131165。他强调筑堤、灌溉、造林等水利兴修工程应成为政府改进农村经济环境的首要工作。第二,交通闭塞导致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无法调剂和流通。交通不便导致货流不畅,供求失衡,引发了“甲处聚杀焚毁而同时乙处饿残载道之矛盾现象”131165。他认为,交通建设是改善农村经济环境刻不容缓的事业。第三,国际经济大环境的不利影响。他指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也受到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世界经济衰落之怒潮,方因英、日、美相继放弃金本位而谊逐波及我国。故农村经济之衰落,至(2)农业组织。基于农业组织视角的考察,方显廷认为中国的“中古式的條地制度”和“农业生产规模狭小”两大因素也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他指出:中古时代之经济组织,以地方为单位,此一单位与彼一单位之间虽亦偶有往来,以通有无,然交易究未发展,各经济单位多赖自足自给,以农业为主要收入,而以工商业辅佐之,举凡一切经济活动,鲜有大规模经营者,群以劳力为主体绝无机械之引用131164”。他认为,以“平均五十亩之田场恒非集中于整块土地”为特征的中古式條地制度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有的甚至“分散至九处不同地点者”13131。这种分散的條地制度,“其意以为设低田被水,则高田尚可望丰收,若高田被旱则低田或可期无恙”13131。但该制度忽略了劳动者在利用农地时将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体力,使得到的收益抵补不了付出的劳动力。再者,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狭小,其状况为“资本之利用恒减至最低限度,而劳力之消耗则适得其反”13131,其结果是农产品产量“仅足自给,即使偶有剩余,运销他埠,其交换所得,亦不过以之为购置一二舶来品之用而己”1331。当然,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农民思想上不思变通,另一方面也与农民生活贫困,无法扩大规模有关。

 

(3)农业技术。方显廷指出,农业技术“以农作物之改良,蚕桑之复兴及牧畜之提倡为首要”131167。一方面,他总结了国内农业技术改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如: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中央大学农学院、广州中山大学农学院及岭南大学农学院等教育机关积极致力于农业技术的改良事业,新的农业技术也不断应用于实践;全国经济委员会农业处、棉业统制委员会、蚕丝改良委员会等主要推动农业技术改进的政府机关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他以农作物的改良为例指出:主要作物如米、麦、高梁、稷米、大豆及棉花等,经过相当时期之育种试验,每亩收获量,咸有十分之三以上之増加,美棉移植成绩,且有超夺过原产地之收获量者,良可欣幸”131167。从中可见他十分注重农业技术的改良和推广。另一方面,他也强调指出,高校设置的农学、农业管理等专业太少,导致农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极度缺乏,而政府研究机构设置重叠又导致研究资源的极大浪费,总体情形是‘以往成绩,绳以当前需要,相去尚远”。

 

3中国农村经济复兴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的分析,方显廷指出:农业环境,农业之主要工作”131167。他认为,苛捐杂税的豁免、田赋附加的限制、土地的测量、土地的呈报及土地的登记等具体制度建设十分重要,均有助于改善农业环境;除此之外,复兴中国农业经济的应对之策还在于不断推进农业合作制度的完善、农业投入经费的保障及农业人才的培养。

 

(1)建立合理的农业组织系统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显廷指出:复兴农村经济之首要问题,厥为合理的组织系统之建立”131168。他认为,农业组织系统建设包括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管理机构两个层面。他主张在农村创建信用合作社和非信用合作社组织,并且极其强调合作的必要性。认为合作’二字自广义言之,为任何社会活动之必要条件,换言之,无合作则人类无以形成”131166。他力主在农村建设农业合作组织,“合作组织为农民以共同努力,根据平等原则而増进其全体利益为原则之组织,不独经济利益得藉以増进,即社会、政治、教育、宗教等利益,亦莫不然”131166。他认为,中国的农业合作组织应由信用合作社和非信用合作社构成。信用合作社专为农民投资提供资金,而非信用合作社则满足办理其他合作事业需要。他强调非信用合作社是中国合作组织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他对“销售合作社”作了如下的设计:销货处常设于合作社理事家中,各理事轮流值日售货,理事售货,纯系义务;购货对象不限社员,每日交易额由一元至四元不等,交易额之最小者为大铜元二枚;为照顾家境贫困者,合作社可引入物物交换制度,如以鸡卵一枚可换取香油一匙;组建合作社的意义不在于交易额多寡,而在于“有此货店,社员可因购物而得会面,借以孕育合作精神,造成合作环境”13432。他对合作社进行了归类,分析了合作社运行机制,并深刻指出了合作社运行机制中包含了更进一步促进生产的因素(即合作因素),这种精神的力量又将对整个农业发展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方显廷还主张设置全局性的农业管理机构,“以收挈领提纲事功划一之效”13168。他在对中美农业比较的基础上指出:美国农业调整局每年‘经费数万万元,雇员数千余人,如此庞大之建设事业终赖其组织之严密而有系统,卒能收指臂相助之效,农民莫不沾其实惠”;而中国则是建设机关不仅“叠床架屋”,而且“彼此不谋合作,甚或互相倾轧”,上至中央机关重复设置、毫无章法且“零乱散漫”,下至地方农业管主张,上至中央宜整合各相关机关而组建农业部,下设农业、合作、水利、渔牧四司各司其责,下至各省县也应设立专门的农业管理机关,督导推动和实地办理农业经济事务。此外,他还主张设置全国性农业合作社管理机构,倡导组建“全国合作社联合会”主其事。他将该机构的职责定位为:深入了解各地农业合作组织情况;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合作组织的筹建计划与发展规划;督导合作社获取所需资金及其他资源等等。

 

(2)利用商业银行放贷信用合作社构筑通畅的农业融资渠道。方显廷主张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法规约束各商业银行,使之为信用合作社提供长期的、可持续的农业资金。他通过研究发现,“予合作社以金融上援助之机关,除省立或县立农民银行办理者外,……复有私人设立商业银行”131427。在他看来,农村生产凋敝,使得国内现金都向大城市集中,导致“银行之库存日増,现金之用途日塞,积压耗息,是以数大银行乃不得不另觅放款途径”131427。他认为商业银行参加合作社放款业务是合作社发展的新希望之一,因为“中央及地方政府当局财政之困难,合作社所需资金,大部分亦须求助于商业银行”13428。他同时也认识到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虽然最初是援助农民而非剥削农民,但政府也不可对之放任,而应制定相应的法规加以约束,“善为实施,庶可使中国国合作运动之发展得奠定一稳固之基础也”。

 

(3)积极发展涉农教育事业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方显廷十分重视教育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他批评当时我国的农业教育机构“居少数,仅有八九所,实为古今中外所罕见之乖谬现象”13168。方显廷倡导政府应筹资在各地兴办农业职业教育学校和农业高等学校,以教育和培训农村建设事业所需人才,使农业人才的供给步入正轨。另外,针对合作社所需人才,他提出“普遍举办合作教育运动,盖合作教育可孕育合作环境”131429。他强调一个适宜的合作环境将推动合作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建议国内各家书局应向全国推介有关合作社的著作,各家刊物也应定期刊载相关文章宣传合作社;政府相关机构也可延聘国外农业合作专家来华演讲,传播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等等。

 

二、方显廷农业经济思想的现实启示

 

业,是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使一国经济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基础。基于这种认识,他提出了一系列“复兴农村”的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对当今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仍具一定的启发意义。

 

1.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方显廷认为,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而当前包括筑堤、灌溉、造林及交通设施在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己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不仅应注重科学规划,而且还不断探索农业基础设施经营管理。对于纯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提供可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部分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基础设施,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积极引入民间资本。

 

2.发展区域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当前中国农村一家一户分散式的经营方式,使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资源无法合理流动,影响了农民増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显廷所提出的“中国之合作社也乃一政策而非一运动”131424的观点具有一定启发意义,中国农村合作制度的构建,应自上通过政府制定扶持相关政策,至下由农民自发地按合作制原则通过从生产、技术、资金、供销、加工层面开展互助合作,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市场相衔接,向其组织成员提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来构建中国农村特色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政府“区域产业集聚”战略的引导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将会在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该组织的形成又将突出区域主导产业的优势,并最终实现区域性的产业集聚。

 

3疏通资金流向农村的渠道

第3篇: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范文

当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为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尚未运作、内部管理有待规范、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带动农户能力有待增强,需要不断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活动,总结典型经验,扩大示范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快速发展。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树立一批可学可比的典型,发挥示范引路作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运行机制,增强内部活力和发展后劲,是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上水平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探索新形势下政府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服务水平的有效工作方法。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加大力度,确保有效地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要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台农业合作为契机,始终围绕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的战略目标,牢牢把握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核心要求,牢固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和农民的观念,紧紧抓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关键环节,引导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通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努力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建设更加健全、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高、带动农户能力明显增强。示范社标准化生产率达到100%,主要生产资料统一购买率、主产品统一销售率达到80%以上,商标注册率达到50%以上,示范社成员收入比当地未入社成员高出30%以上。“十二五”期间,我县每年围绕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结合不同发展情况培育6—10家左右县级示范社,使一批示范社率先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引导和带动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三、主要内容

开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要着力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民主管理水平;着力加强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着力加强品牌化建设,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提高成员民主管理水平。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办社,按照法律规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三会”制度,充分保障全体成员对合作社内部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实现自我组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宗旨。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章办事,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好本社章程,贯彻执行好章程的各项约定。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规定,建立健全会计账簿、财务管理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为全体成员建立完整的个人账户,确保成员出资、公积金份额、与合作社交易情况、盈余分配等产权资料记录准确无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良好的内部积累和风险保障机制,保持资产状况良好,最大程度地增加成员收入。通过开展这一行动,切实提高成员民主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活力。

(二)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制标”的原则,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制度,统一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统一农业投入品采购供应,统一产品和基地认证认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广泛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相关技术规程的培训,加强生产信息监管,使成员的标准化生产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开展这一行动,全面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

(三)加强品牌化建设,建立健全良好规范的信用管理制度,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率先成为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典范。建立健全规范的信用管理制度,树立诚信意识、风险意识和品牌意识,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加强品牌宣传和保护,以信誉和品牌赢得市场。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自主注册商标,开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地理标志产品等相关认证。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直接进入城市大型超市,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建立各种产销关系,在城市建立连锁店、直销点,参加有关农产品交易洽谈会、博览会,逐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扩大主产品销售半径,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定价能力。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主动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通过开展这一行动,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加大扶持力度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县财政预算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对指导示范社建设的辅导员队伍和合作社有关人员的培训;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商标注册、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技术推广、教育培训、信息服务、品牌建设等。

(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县税务部门要全面落实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各项税收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产品视同农户自产自销,免征增值税,允许开具普通发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农民专业合作社购入免税农产品可凭取得的普通发票按票面金额的13%予以抵扣。

(三)优化金融信贷服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给予示范社一定的授信额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社员可以向农村信用社申请联保授信和联保贷款。鼓励发展具有担保功能的示范社运用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为成员贷款提供担保;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各类符合法律规定和实际需要的农(副)产品订单、保单、仓单以及大型农用生产设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海域使用权等财产申请抵(质)押贷款。对市级以上示范社给予利率优惠。县级财政安排的涉农贴息贷款项目,对于符合条件的示范社优先予以支持。对示范社作为农业保险的实施单位,由县财政按农业保险费补贴政策给予补助。

(四)优先承担建设项目。涉农项目主管部门要把示范社作为农业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独立申报。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凡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的,优先安排示范社承担。示范社在农机购置补贴上给予另加补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补助资金重点用于扶持省、市级示范社的种植、养殖基地及农产品初加工、保鲜储藏项目。

第4篇: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范文

1.1缺乏对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必要性的认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制造部门对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必要性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从整体来看,我国只有少数人认识到这是个重要而迫切的战略性问题。对于农机和农艺技术的关系问题,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念,争论的核心在于谁是主体的问题。到底是农艺适应农机?还是农艺适应农机?事实上,由于我国历来实行的是人力畜力结合的生产方式,所以农艺的发展往往处于先导地位,农业机械技术落后于农艺技术的发展。这种状况直到2004年政府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之后才得以改观。但是对农机与农艺结合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方面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在学科建设方面,长期以来农机与农艺两类研究人员各自为政,缺乏交流沟通。由于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和考虑问题角度的差异性,常常出现两者技术思路不协调、技术目标不一致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各自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和效率。由于缺少农机和农艺结合的多学科交融的研究平台,导致了二者实践应用中的一些制度和人才上的缺失,表现为:对建立相互包容发展目标的认识不到位,缺乏规范协调的机制、兼收并蓄的复合性人才和同步发展的工作基础等。

1.2农机和农艺结合的制度建设尚不完善

首先,表现为缺乏推广农机和农艺结合的组织。一方面,双层经营体制的集体服务功能缺失。农村中的集体经营层次基础薄弱,许多村子缺乏资产积累,是“空白”村。由于村子并不是行政组织,因此村级管理的职能并没有有效发挥,许多村只有管理没有服务,对于农户急需的市场信息和农技服务基本没有提供。另一方面,基层农业推广服务组织缺乏必要的财政资金和人才支持,推广网络存在着线断、网破和人散的格局。农业推广单位缺乏必要的保障性资金,缺少推广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农户的满意度也较差。“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41%左右,但这仅仅是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50%。另外,非政府推广组织供给不充足。作为独立于政府管理部门的中介组织,农民专业社和龙头企业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和政府组织不同,它们和农户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经济联系,有共同的利益追求,因此有向农户推广技术和提供信息服务的激励,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数量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农户的需求。其次,政府的管理体制尚待完善。我国的农业行政部门始建于计划经济时期,是按照部门和产业划分的,农业生产的各个管理部门相互独立,缺乏有效沟通。现代农业体系已经加强了各个产业、各个部门和各个生产环节的联系,需要多部门的合作。推行农艺和农机技术结合,需要农机局、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和农业科学技术研发部门的密切合作,但是在实践中却是各部门各自为政,难以提高农机和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效用,也与农户的实际需求相脱节,使管理绩效大大降低。再者,缺乏必要的绩效考评制度。政府的农业管理部门只注重通过投入和硬件建设来推动农机和农艺的结合,而没有建立相应的绩效考评机制来加以约束,对资金的投入流向和为农服务的效果也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监督。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具体实施单位在进行经济核算时并没有把国家的投入列入到成本核算中,这样就难以核算国家资金投入的具体效果,也没法较好地掌握投入尺度,还会引起资金的滥用。此外,一些农机农艺结合示范区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流转方式过于粗暴,只注重对自身建设而忽视对周边农户的服务和带动等。

2推行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的措施建议

2.1建立多学科合作的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体系

农机和农艺结合存在着较多的矛盾,其根源是农机和农艺发展中的固有矛盾。例如,农机作业与作物品种之间的矛盾,进口机械的适应性与我国农艺制度不相符合的矛盾,农业机械的复杂性与农艺技术需求之间的矛盾,农艺技术的多变性与农业机械技术的固定性,以及农机与耕作制度之间的矛盾等。因此,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受许多因素的制约,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首先,应该抓紧进行农机和农艺结合的学科学台建设,建立多学科交互发展的机制,培养综合性人才。国内外经验证明,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结合,农机与农艺相互适应,互促共进,学科建设由各自独立走向交叉整合,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美国、日本和德国等都建立了促进多学科研究和交流的合作模式,并获得政府部门资助,效果明显。因此,应该从战略性的角度确立农机和农艺结合的意识,加强农业工程、农艺、生物技术与管理等多学科的合作,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扶持、自建学术性协会以及召开多学科参与的项目可行性会议等来加以实施。各学科的发展应以增进彼此的适应性为前提,着力解决影响农机和农艺结合技术应用与研究的关键性问题,并且增加技术的可行性。从整体上看,农机和农艺相比,我国现在的农业机械化程度普及率较低,而单产增加的潜力有限,因此目前主要的重点则是推广农业机械的普及程度。技术应用要增加农艺与农机的相互适应性。一方面,农机要适应农艺,农机的选择要符合当地的农艺要求,以适应性为主,而不是仅仅追求先进性。另一方面,农艺也要适应机械化需求,在制订农艺规范和流程时要考虑农机作业是否方便,农机设计是否复杂。农艺的改革也要适应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要求。

2.2优化政府的管理

建立促进农机和农艺结合的长效机制。首先,要打破系统、行业和部门业务分割的局面,建立农机、农艺、科研和生产联合协作的综合管理部门。该部门主要负责制订规划、确定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案,并协调组织实施。综合管理部门下设农业专家领导小组,负责统筹体制内外的农业专家,进行农机农艺技术攻关和技术集成配套,针对重点薄弱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开展农机农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其次,要对农机和农艺结合项目进行指导和监督。要改变过去只重投入不计效益的管理方式,确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规范对项目区和示范区的管理。对于国家投入的资金部门要进行严格的财务监督,避免资金挪作他用。在评价指标中,既要考虑产量和产值等经济效益指标,也要把示范区和项目区为社会和地区服务、带动周边农户能力等加以综合考虑。

2.3搞好农业推广体系建设

应该确立政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推动力,增加资金、人才和设备的投入,确立政策性为主、经营性为辅的工作理念。同时,要进行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的变革,增加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业推广部门的转移支付力度,设立专项基金,确保基层农业推广部门的工作能够顺利展开。要支持农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建设,使他们成为农业技术扩散的有生力量。开展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合作,探讨公共服务私有化方向的改革。最终形成政府公共部门、私人企业与合作社共同参与的农业推广模式。

2.4推进示范区建设

示范区对农机和农艺结合起推广和示范作用,必须加强对示范区规范性的管理。首先,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力度。以往示范区项目建设存在着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的现象,认为项目区的主要工作就是买入机械,提高机械化水平,对于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并不重视。这样使示范区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大打折扣,也影响示范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建立示范区和科研机构联动发展的合作机制。有些地方在建设过程中已经引入由科研机构技术和资金入股、企业和个人资金入股相结合的新模式。其次,示范区还要确立为周边农户服务的意识,通过农机和农艺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村发展。再次,示范区还要对国家投入资金进行成本核算,真实地衡量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避免管理者由于忽视国家投入资金而形成的短视行为。

2.5加强复合型人才培训

第5篇: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合作共建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04001

前言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多年来一直秉承“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科研理念,提出了“院县科技合作共建”这种极具科研单位特色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院县科技合作共建模式被农业部作为10大农技推广新模式之一在全国推广,并连续2a写入中央1号文件。经过11a的创新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五位一体”的共建模式,即: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科技培训、致富项目、产业联盟。并且从单一的院县共建到院地、院村、院企、院社、院军等多元共建模式同步发展,畅通了科技人员进入经济主战场的渠道,使科研和农业生产需求结合的更加紧密,激活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了成果推广转化速度,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促进了农民增收。有效破解了“三农”难题。

1 共建模式在创新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1.1 院县共建成效显著

11a共建成果覆盖了黑龙江省67个县(市、区),使黑龙江省农业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8.5%提高到62.5%。建农业科技核心园区125个,乡里建科技示范园660个,村里建科技示范田4750个。展示当地需要的作物新品种,新肥药及新技术等农业新成果2810项,辐射推广面积5864hm2,占黑龙江省耕地面积的41.9%。实施致富项目580项,涉及66.8万农户,实施面积1320hm2,使项目区年户均增收2715元,增加经济效益181.36亿元。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7万场次,举办电视讲座2910次,发放资料1029.5万份,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698.5万人次。

1.2 多元共建助添活力

在进行院县科技合作共建的同时,本院积极探索共建的新模式。先后与甘南兴十四村、中储粮北方公司、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大型合作社、部队农场等开展院村、院企、院校、院地、院社、院军共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黑龙江(兴十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成为黑龙江省西北部规模最大的农业科技成果“集散地”;在中储粮北方公司建立了科技研发基地、人才培训基地、科技成果展示基地,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双城希英甜瓜合作社通过合作成功解决了困扰瓜农多年的“西瓜大斑病”防治问题,成了远近闻名瓜菜社。

1.3 五大示范区引领发展

在双城、兰西、克山、富锦、嫩江5个县(市)建设高效现代化示范园区。联合地方政府、合作社、涉农企业,以机制创新为手段,以促进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农民致富、科技人员增收为宗旨,以调结构、创高产、促高效为目标,以土地规模流转建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组织为切入点,探索科技人员同农民、农业合作社以及公司等实体合作和收益分配新机制。初步探索了一个“强农、富农、惠农”和“强科、富科、惠科”的新模式。树立了我省现代农业新标杆,打造了“果蔬基地”三邻村、“牧草之乡”胜利村等一大批现代农业示范样板。用科技回答了“明天谁来种地”的问题。

2 困扰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专项推广经费

十一五期间,本院共承担国家级项目449项,资金25113.5万元。其中,948项目、国家科技支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跨越计划类项目占93.6%,成果推广类项目占6.4%,从项目数比例、还是资金比重,都十分匮乏,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规模和影响力。缺乏科技推广项目经费补贴,难以调动农民群众试验新成果、新技术的积极性,无法解除农民的风险顾虑,加大了科技推广的难度。

2.2 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力度不够

现在推广部门缺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技术培训和成果转化太泛泛,缺少针对性,由于接受能力不同,一些先进成果、技术推广起来速度缓慢,推广工作常常遇阻。据调查,许多涉农企业有资金但缺少好的技术指导和优秀成果;合作社往往也在新品种选择、新技术应用上找不到门路。农技推广服务应该重点面向这些有实力、渴技术、盼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合作、交流,推广工作成效会更显著,推广服务体系会更完善。

2.3 与地方推广部门缺乏合作

我国的农业科研与推广实行的“双轨制”,科研单位侧重基础研究,而推广工作由各级政府农技推广部门负责,互不统属。近些年来,由于农技推广部门知识老化,推广体制不能适应“三农”发展需要,部分县、乡级农技推广部门呈现出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传统的体制积弊和地方推广部门的现状导致科研单位与一些地方推广部门很难进行有效的合作,形成科研成果与农民需求脱节,科研与生产脱节,科研部门与推广部门脱节的局面,致使科研、推广、生产条块分割,科研课题和生产实践联系不密切。

2.4 农民重视科技积极性不足

几年来,通过实施农业专家大院、科技培训发现,农民关注度最多的是作物产量,对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对新成果、新技术的关注度和认识严重缺乏,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现在农业从业人口1/3左右属于文盲半文盲,对科技成果的接受、吸收、消化能力十分有限,这无形中增加了科研人员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的难度。这需要在推广手段上不断创新,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具体工作加大力度实施。

3 建设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3.1 将科研单位纳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省级科研单位具有人才、技术优势,对于构建和完善多元化推广体系,充实农业科技推广内容,促进本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多年来农业科研单位游离在农业推广体系之外,没有获得专项的资金支持,专家依靠自己的科研经费甚至自费去推广技术、成果。实际上科学家到农民中直接推广技术、成果是最直接、最接地气、最受农民欢迎的推广形式,能够有效解决科研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因此把农业科研单位纳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是十分必要的。

3.2 形成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化、常态化

通过国家、省部级大项目,特别是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结合“黑龙江省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给农业科研单位提供部分专项推广服务经费,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以一个常态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保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连续性;在农业科研单位内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在进行科研创新的同时,完善推广服务创新,形成具有科研单位特色的推广服务形式,比如:科技合作共建模式,通过示范、展示,把科研成果及时、准确地送到农民田间、地头。只有这样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才能提升,服务效果才能显著,对于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以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3 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改变以前农技推广服务大锅饭、一刀切的现象,有针对性的增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推广服务,使高素质群体先掌握新技术、新成果。再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展示、宣传作用,带动周围普通农民学习农业技术、知识,达到以点带面的推广效果。

3.4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形式

不要固守传统推广形式,大胆创新,通过各种网络、媒体平台、动漫科普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新成果热情,把传播科技知识、改善生活、弘扬文化结合起来,让农民在休闲、娱乐的过程中就学到了文化知识,提高了素质。

参考文献

[1] 钟秋波.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2]于水.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09,16:20-25.

[3] 刘战平.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机制与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4] 王慧军.中国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03.

第6篇: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土地流转 存在问题 对策

引 言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九台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的总体目标,把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这条主线,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做好土地流转这篇“大文章”,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1.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土地流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作,只有使一部分农民土地通过流转向另一部分农民集中,农业才会形成集约经营,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土地流转,就没有现代农业。实现土地流转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重要性:

1.1有利于减少土地抛荒 由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上种田效益低下,每个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耕地抛荒现象。因此,通过实现土地流转,将连片抛荒地,集中由少数人通过投入资金、技术来开发经营,既可以减少土地抛荒,又可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1.2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由于过去主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产品都形不成规模,市场竞争往往处于劣势。一些有一技之长的种田能手要求扩大规模经营或经营项目,却缺乏土地,而另一部分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却无力或不愿耕种土地。这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农民市场观念的增强以及新型农民的出现,强烈要求实行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流转才能有利于解决和实现土地、劳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组合,才有利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利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1.3有利于推动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 “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这实际上就提出了一个耕地使用权转让市场的问题。要规范这一市场,就必须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使土地流转在规范有序中进行。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的必然趋势。一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需要。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后,土地经营比较零散,成片的土地被分割成几块,由各家各户自主经营,致使经济效益比较低下,农业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少。在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今天,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更是势在必行。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形成了新型的农业生产能手,他们对土地的规模化要求更高,从而建成大规模的农产品基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使土地资源向专业大户、种养能手集中,形成连片专业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增加农民收入的最大程度是转移农民,土地流转是转移劳动力的必然趋势;同时,从事农业生产的种田能手、造林能人、营销大户们又迫切需要更多的土地来拓展经营规模,实现规模化经营。四是土地流转必然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建设、名牌效应提供重要条件。五是推动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2.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问题

2.1思想的根深蒂固,使承包土地流转困难 劳动力转移宁愿造成土地闲置也舍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家里还有一些离不了乡土的成员,如老人、妇女、小孩,致使土地广种薄收。

2.2 现实情况不利于流转 农村中存在农业副业化、耕地非粮化、农民兼职化、劳动力老龄化、村庄空心化、收人多元化、粗放经营,所以流转的迫切性不高。

2.3期望值太高,不利于流转 当前有些人对自己土地无法经营,收入比重少,影响不大,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流转的效益不高,从中得益的欲望不高,认为土地流转没有多大的价值,积极性不高。

2.4土地流转操作不规范 表现在大多数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只有口头约定,没有书面合同。

3.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些对策措施

3.1创新观念,提高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矛盾,有关部门要立足为民办实事,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引导,把它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多形式、多渠道、积极稳妥地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把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2.2建立机制,推动土地顺利流转 建立适应现阶段土地经营的流转机制,研究制订土地流转的原则、方式、程序,流转合同签订等,统一制订印发流转合同,并认真组织实施,有效地解决政策不明、流转无序的问题。在政策法规范围内,主要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四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起来的种养专业户,重点扶持种粮大户,以确保粮食安全。

2.3健全网络,强化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 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指导办理流转手续,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健全土地流转网络。村设立服务站,明确村会计为信息联络员,及时收集各村待转出土地信息和土地需求信息,服务中心以村为单位登记上表,统一规划、统一办理手续;规范运作,保障权益。土地流转合同要制定违约责任,到期(或违约期)的地上作物处理办法等;通过规范服务,防止了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收集土地流转信息;成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开展中介服务,正确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

2.4加强引导 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县土地流转的空间布局是原则上保持土地的用途不变,粮田流转给种粮大户,用于种植粮食、蔬菜等。加强土地流转的引导,采用适度规模经营,以有利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土地流转应当适度向懂经营、会管理的种(养)殖能手集中,或者有一定实力的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组织承包经营,采取“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现代农业集约化经营。发展的项目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发展前景好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这是今后土地流转的方向,才能实现农业企业或生产能人和农民收入的“双赢”。

第7篇: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范文

村镇银行的成立为我国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符合村镇银行建立的初衷。但从其发展的现状看,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回顾了我国村镇银行成立前农村金融环境,分析村镇银行成立的必然性和其历史使命,然后分析近年来村镇银行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村镇银行;农村金融;城乡二元结构

一、村镇银行成立的必要性

中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以城市和农村为区域划分使我国经济形成了城市和农村分割的发展模式,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慢于城市,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作为一国经济的核心和助推器—金融的发展也呈现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农村金融明显滞后于城市金融的发展,这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经济。村镇银行成立的背景。一是农村金融机构分布不合理。从地域看,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布呈现出中西部分布较稀疏,东部地区较密集;农村地区分布较少,而城市地区分布较多。当然,各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都已形成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足鼎立的格局。但这三家金融机构并没有撑起广大农村金融市场的一片天。农业银行已撤并了乡镇以下的分支机构,而县以上的农业银行对农村金融的支持作用非常少;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银行,不和农户直接开展信贷活动;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最主要也是具有垄断性的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农村,特别是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农村企业和农村居民所能享受的金融服务非常少。二是农村金融资源多数流向城市。一段时间以来,对“三农”的信贷投入总量呈增长趋势,但其增加的幅度却在减少。长期看,农业信贷资金存贷差在扩大,存贷比在下降。商业性金融机构逐利性特点决定了从农村吸收到的存款大多会流向利润丰厚的城市重点行业和大集团、大企业,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不足的状况。三是农村金融需求增加与供给不足形成矛盾。农村经济格局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后发生深刻变化。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出现了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个体户等组织形式。因此,对金融需求的主体过去只有种植户,而现在还包括农村中小企业、龙头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多种主体。农业生产上由粗放型农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转变,这些转变会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村镇银行成立前农村金融体系主要问题原因分析。一是正规金融机构功能不健全。农业政策性银行作用发挥有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但它却很难承担起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重任。究其原因,一方面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不畅通,资金使用效率低,业务范围仅限于粮油棉流通领域,不涉足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等更多领域,因此已退化为“粮食银行”。

在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趋利性原则作用下,形成了农村资金流失的两大主要渠道: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它们在农业领域吸收了大量储蓄存款,但向农业、农民和农村发放的贷款却很少,不少地方的商业银行甚至不对涉农企业和农民发放贷款,从而使农业资金向非农领域转移。农村信用社是农村正规金融的主力,它的发展存在种种难题,满足农村金融需求能力不强。尽管经过了管理体制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后,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有所改观,但日益表现出银行化和商业化发展方向。改革后的农信社也显露出“嫌贫爱富”的本性,导致原本就因收入低、自有资金少、难以找到担保人等的农户被拒之门外,难以与农信社达成信贷协议。二是非正规金融机构受抑制。由于正规金融在资金供给方面无法满足需求,催生了农村居民个人之间、个人与民间金融组织之间的货币型借款融资,从而出现在农村中非正规金融中介组织形式,主要有:钱庄、农业合作基金会、民间借贷等。这些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正规金融供给不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它们的活动范围和经营规模上的劣势使其难以应对较高风险;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制度不规范,内部经营管理较混乱等原因,使其隐藏着较大的金融隐患,且基本游离于国家的监管之外。非正规金融机构长期受到压抑,如1999年关闭了当时农村各地广泛存在的农村合作基金会。

综上所述,由于农村的金融环境与城市相比有较大差异,多数金融机构在“营利性”经营原则指导下减少了对农村的金融供给。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周期长、风险大,投资回报率低,这些决定了,对于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便缺少吸引力。中国农村市场化程度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少技术含量较高、投资回报率较高的优质项目,农村金融机构可投资的空间较小。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需要真正服务“三农”,扎根农村的专业银行出现。村镇银行成立的意义。为改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相对薄弱的局面,为解决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矛盾的状况。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下发《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06〕90号)。这一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开放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大门,村镇银行应运而生。村镇银行作为全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对农村金融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肩负起了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的使命。

一是增加农村金融市场供给,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如前分析,农村大量的资金通过商业银行、邮政储蓄等渠道流进城市,而资金回流渠道严重缺乏,从而农村金融供求不均衡问题突出。村镇银行建立初衷是贴近农民、服务农村专营小额贷款的机构,能够为农村金融供给注入新鲜血液。二是打破农村金融市场垄断局面,引入机构间竞争。由于市场机制作用,自1998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开始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据统计,2006年底时,全国平均每乡镇的商业银行网点不到3个,有三千多个乡镇没有营业网点,从而使各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处于垄断地位,一家独大。村镇银行的建立受到中央银行经营许可,在银监局监管下的正规银行。从业务特点看,村镇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经营较农村信用合作社更为灵活。因此,虽然从业务总量上,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相比没有优势,但仍然对其形成竞争,这就促使农村信用社能够在细分市场、提供服务等方面更下功夫,当然最终受益的便是广大村镇客户。三是较低的准入门槛促使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高利贷信用在我国农村自古就有,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非正规金融随着经济活动的活跃仍然迅速发展。农研中心于2005年对农房信用与民间借贷调查中发现,农村非正规金融借贷高达95%。中央财经大学于2006年对中国地下金融进行调查表明,地下融资规模占比达到28.7%。可见,农村非正规金融作用的范围广、规模大,在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非正规金融交易圈子小、资金来源不稳定等弊端显而易见,因此其长期发展受到抑制。在2006年12月,银监会宣布鼓励社会民间资本设立村镇银行,村镇银行低准入门槛可以使大量民间资本通过投资入股的形式开办村镇银行,进而纳入规范的金融机构体系。

二、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我国村镇银行经营模式。村镇银行从其性质看,它属于银行类金融机构。其成立必须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批准;并由境内或境外的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法人、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而设立。《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村镇银行在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原则下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和自我约束,并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从村镇银行的业务范围看,可以经营存贷款、结算、票据、同业拆借等一般商业银行业务外,还可以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类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

村镇银行的建立对发起人的要求高及国家对村镇银行管理制度决定了村镇银行的经营具有其独特之处。首先,村镇银行因其管理层少、结构简单,因此运营机制灵活,业务手续简单,效率比其他很多金融机构更高。其次,村镇银行的发起人都是有实力的法人或自然人,成立之后还吸引投资者注资,从而使村镇银行普遍资本充足率较高。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的优势。一是村镇银行数量不断增大,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从2007年第一家村镇银行成立后,村镇银行蓬勃发展,在全国开花。从表1看,村镇银行的增幅最快出现在2010~2011年,而2012年后其增幅逐渐下降。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在培育村镇银行的初期,银监会对各金融机构发起意愿有着非常乐观的估计,曾制定了到2011年发展1027家的计划,为此放松发起行资质要求。2011年7月,监管逐渐理性,下发《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将确定主发起行、村镇银行组建地点、数量的权限从地方银监局上收到银监会,并强调支持优质发起行批量化设立村镇银行。

二是村镇银行资产规模迅速扩大,支农作用明显。村镇银行的各项业务发展较快,表现在资产总额连年快速增长,从2008年161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7973亿元,增长48倍多。另外,至2014年底全国村镇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80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862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05亿元,农户贷款余额2111亿元,这两项贷款占比92.9%,存贷比83.7%高于75%存贷比的监管红线。这些数据说明: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机构,其规模发展较快,业务经营较平衡,支农作用非常显著,说明其建立达到了当时的预期效果。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村镇银行地区分布不均衡。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建立村镇银行1071家,遍布全国31个省,1083个县(市),占全国县(市)总数57.6%。另据统计,在1071家村镇银行当中,中西部省份达到665家,占比62.1%。从这些比例看中西部省份的村镇银行数量不算少,但这些银行大多集中在西部比较发达的地区,而青海、宁夏和甘肃等欠发达的西部省份的村镇银行却非常少。可见,发起行更倾向到发达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而在真正需要金融支持的欠发达地区设立村镇银行的没太多积极性。至使其在地区分布上出现不均衡,这也就偏离了村镇银行设立的政策初衷,农村对资金需求的状况没有实质上改善。二是服务条件不足,业务品种单一。根据银监会下发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可经营业务较广泛。但就目前村镇银行的软硬件条件看,远不具备完成这些业务的水平。第一,有些村镇银行没接入人民银行的实时支付系统,资金清算只能依靠手工操作,汇划到帐速度慢且易出错。第二,有些村镇银行尚未接入征信系统,这就制约了其发展信贷业务,也给其带来更大的风险。第三,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滞后。一方面,与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相比,村镇银行设备投入少、管理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这就使许多业务无法开展。另一方面,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是在乡镇的广大农村居民,所处乡镇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农村居民对金融行业的认知、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和居民收入等因素都限制了村镇银行业务的开展。由于上述原因,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就是目前村镇银行办理最多的业务。三是村镇银行的知名度不够导致吸储困难。村镇银行与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一样,“存款是立行之本”,但村镇银行基础薄弱,与在农村已根深蒂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相比,认可度和知名度都很低,不少群众仍然以为村镇银行属于私人银行,怀疑其安全性,而不愿将钱存在村镇银行。加之,村镇银行业务单一、网点少、村镇银行之间没有联网等原因导致存取不方便,因而吸纳存款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村镇银行有较充足的资本金率,但因吸储困难,也会使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存在着生存危机。

三、我国村镇银行进一步发展对策

加大贫困地区政策支持,提升村镇银行的覆盖面。贫困地区村镇银行分布稀少,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因贫困地区金融活动利润空间低而成本高,发起行参与不积极。政府部分可对这些贫困地区的村镇银行给予政策倾斜,例如央行可降低存款准备金、提供支农再贷款优惠等;地方政府可对其适当减免所得税、营业税等。另外,还可以在一些贫困地区,适当放宽村镇银行发起人的条件,从而改善因发起人不足而导致的村镇银行区域分布不均的现象。

加大宣传并增设网点,吸收更多存款。村镇银行存在着营业网点少、知名度低、吸收存款困难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间又互为因果。另外,村镇银行本身硬件设备技术落后进一步制约了其业务的开展。因此,投入基本建设资金,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大对村镇银行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认可度;再有就是扩大建设的规模,增加经营网点,从而有利于村镇银行开展业务,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第8篇: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范文

(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 430070;2.湖北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武汉 430070)

摘要:对品牌导向如何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水平进行探索性分析与实证检验,基于文献分析提出理论模型:品牌导向通过影响组织公平性、产品竞争力和销售风险,来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水平,并受到市场成熟度的调节。通过问卷调查,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了验证。最后根据所得结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员分别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品牌导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收入;层次回归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6-1511-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6.059

The Effects of Brand Orientation on the Income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Members

FENG Jiao-jiao1,2,QING Ping1,WU Li-li1,2

(1.College of Economic Management,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2.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The exploratory analysis and empirical tests were mad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brand guide on the income level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members. A theore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analyzing literature. In this model, brand guide affect the fairness of organizati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the marketing risks, and the income level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members. The maturity of the market played a regulating role in the process. The first-hand materials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hypothesis. Some feasible advic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brand orientation;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income of the members;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收稿日期:2014-04-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306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3SC38)

作者简介:冯娇娇(1988-),女,湖北当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战略营销和消费者行为学,(电话)15172318607(电子信箱)

fengjj@webmail.hzau.edu.cn;通信作者,青 平(1967-),男,湖南汉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13016417612(电子信箱)

qingping@mail.hzau.edu.cn。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当代经济现状表明,农民收入与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6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 75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为3 587元,二者比例为3.28∶1(2005年为3.22∶1),可见城乡收入差距之大。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研究“三农”问题的重点。农民收入的增加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根本保证。

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易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和市场波动等各因素的影响,使得农业成为具有高风险的产业[1]。改革开放以来,受制于中国农村实行的,单一农户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低下。

此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了单家独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随着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全国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超过31万家,实有入社农户2 600多万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迅猛发展,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

对合作社农民的收入方面的研究,极少有人从品牌角度开展,大多是从价格、渠道和生产资料获得性或成本节约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等角度开展的[2-4]。但在品牌制胜的当今时代,品牌的力量不容忽视。品牌可以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对合作社而言,品牌导向有助于建立合作社的形象;有便于生产管理;有助于合作社细分市场;有助于建立顾客偏好,吸引忠诚顾客;有助于广告和宣传;有助于监督合作社的产品质量,激发创业精神。对消费者而言,合作社建立品牌之后,购物者便于识别产品,提高购货效率;便于比较产品;便于消除对新产品的疑虑;便于购买后向有关合作社投诉、索赔[5]。因此,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导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品牌导向如何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水平进行解答。主要研究:①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重并发展品牌导向之后对合作社组织的公平性、合作社产品竞争力(议价能力和产品质量)、销售风险的影响如何,对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水平影响如何。②其中是否受到市场成熟度的调节作用。根据实证结论,对合作社品牌导向提出有益的建议,为农民增收提供方向和依据,同时丰富了合作社成员收入的理论研究。

1 理论模型与假设

品牌导向(Brand orientation)最早是由Urde于1994年提出的,且截至目前,他的观点仍具有权威性。他认为品牌导向是指组织通过与目标群体持续互动的过程中进行品牌识别的创造、发展以及保护,以能达到品牌上竞争优势的一种组织运作导向。现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但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有学者表明品牌导向是以品牌作为理论和实践的指导程度及组织看重品牌价值和在建设品牌能力的执行力的程度[6]。

众多报道显示,品牌导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据刘日平[7]的报道,湖南嘉禾合作社品牌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金字招牌;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年鉴显示,截至2007年底,浙江省的农产品注册商标总数56 580件, 其中农产品中的中国驰名商标1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6件,占全国的20%。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在国内很多地方早已成为了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然而,学术界关于品牌导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尚少。陈玉光[8]针对制约农民增收的多重因素提出了要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信誉度和竞争力的建议。史后波等[9]对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提升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在合作社中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要以品牌化思路重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规划,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化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与农民利益的关系。陈训明[10]认为在农业品牌化竞争时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培育将会促进其目标的实现。他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优势:宏观上,增加农民收入、增进农业效率、增强农村活力,解决“三农”问题;微观上,增加合作社的吸引力,提高自身知名度。

已有的文献研究无疑对本研究具有指导作用,但是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大多研究是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角度进行的,很少有从合作社社员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本研究从合作社社员的角度对品牌导向如何影响他们的收入水平提出了所要研究的模型(图1)。

基于以上模型,提出如下相关假设。

1.1 品牌导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公平性

品牌导向的程度越高,则组织目标完成率的可能性就越大,员工参与的成就感就越大。而Fahri Apaydin证实了员工参与对组织公平有正向积极的作用。在非营利组织中,组织策略的品牌导向会维持组织稳定持续增长和扩张[11]。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导向越强,意味着合作社的长期导向越强,因此也更加注重组织的长期建设、生存、发展。而组织长期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组织公平,它通过提高成员的组织承诺直接影响成员的离职意向,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组织的可持续生存、发展。基于以上叙述,提出假设1——H1∶品牌导向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公平性就越强。

1.2 品牌导向与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

品牌导向决定公司竞争位置的策略选择,长期将加强组织未来生存能力[12]。品牌建设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和盈利能力产生很大的潜力[13,14]。奚国泉等[15]认为品牌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识别的重要媒介和标志。知名品牌是高质量、高占有率、高认知度和高美誉度的综合体,但是支撑品牌的根本要素是产品质量,质量是品牌的基本保证[16]。此外,相关研究也证明,当今社会大规模生产的普及,同质产品过多,因此作为同类产品的企业来说,竞争主要集中在以产品质量为根本的产品品牌上[17]。此外,良好的品牌建设促使合作社产品具有良好的声誉,消费者会自主选择该品牌,这将提高合作社在交易过程中的地位,提升其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从而为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这也会从另一方面提高合作社的产品质量。所以有品牌导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比没有品牌导向的合作社的产品竞争力更强。因此,提出假设2——H2∶品牌导向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就越强。

1.3 品牌导向与合作社的销售风险

奚国泉等[15]认为当前的市场,农产品销售方式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具有品牌的农产品正逐步排斥无品牌农产品进入市场。Joseph[18]认为品牌对各种各样的商业组织来说都是强有力的工具,品牌所有者在其产品上正确地使用品牌将促进所得回报的稳定性。品牌在市场中具有信号作用,合作社越强调品牌导向,那么在商业网络中的声望权力(Reference power)、专家权力(Expert power)等就越大,因此选择优秀经销商、淘汰不守诚信的劣质经销商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减少销售风险。另外,因为品牌建设起来很难但垮掉很容易,所以品牌建设得越好的合作社越珍惜自己的声誉,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对具有品牌的合作社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也会相应增加,因此降低了合作社经营风险。因此,提出假设3——H3:品牌导向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销售风险就越低。

1.4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公平性与成员收入水平

组织公平性是指工作场所中的公平性,特别是指员工感觉中的公平性。科郎潘泽诺和福尔格认为企业学术界必须重视程序公平性和结果公平性对员工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的影响。组织相对公平时,成员的工作满意度就会较高。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证明,如果成员感到不公,就会对他们的需要、动机和行为趋向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在员工之间、员工与组织之间出现矛盾冲突,进而影响其工作绩效和组织绩效。近年来,国内外企管者的研究表明,如果员工觉得自己受到公平的对待,就会对企业产生好感,并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合作社社员的满意度越高,社员的忠诚度越高,同时会带动合作社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工作敬业度,减少成员的浪费行为,从而提高了组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绩效,最终促进了收入的提高,增加成员的收入水平。基于上述叙述,提出假设4——H4∶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公平性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收入水平就会越高。

1.5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竞争力与成员收入水平

柯炳生[18]对农民收入问题进行思考时,曾指出当前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小、质量低、价格低,是阻碍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越强,意味着产品的质量越高,而理性的消费者更偏好质量高的产品,因此销售量就会大幅度提高;另外,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越强。合作社社员在谈判和议价能力方面就越具有优势,不会受到收购商的低价打压,因此销售价格会得到保证。在销售量和销售价格都很好的情况下,合作社社员的收入水平自然会提高。基于此,提出假设5——H5: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收入水平就会越高。

1.6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销售风险与成员收入水平

销售风险是指由于推销环境的变化,给推销活动带来的各种损失。销售风险可以分为有形风险和无形风险,有形风险是指可按照一定的依据进行判断,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评估出其损失大小的风险。如商品削价处理,存货损失均属于此类风险。无形风险则指缺乏依据和价值标准,从而难以判断和评估其损失大小的销售风险。在销售风险较小的情况下,合作社的产品销售渠道稳定,农民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随时调整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量;由于销售风险较小,销售价格波动不大,生产者也可以根据以往的售价来决定生产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合作社销售风险较小,农产品的生产量会逐渐上升,生产规模的扩大又会反过来减少生产的边际成本,合作社的社员收入水平自然会增加。因此,提出假设6——H6∶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销售风险越小,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收入水平就会越高。

1.7 市场成熟度的调节作用

市场成熟度在经济生活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农产品供给数量明显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市场不景气,物价持续走低,农民增收就缓慢[19]。当市场不够成熟时,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水平一方面受到前三个假设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也会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最终收入水平就会很难确定会否上升。市场发育程度越高,组织的管理优势、产品优势等经营要素越能够顺利转化为市场地位优势,从而获取更高利润;而如果市场发育程度低,虽然组织的管理优势、产品优势等经营要素也能够转化为市场地位优势,但转化程度必然受到非市场因素如不公平竞争、市场歧视、地方保护主义、人际关系的制约而降低,从而制约了企业取得优势市场地位,相应地降低了组织利润,从而也就降低了合作社社员的收入。所以,提出假设7——H7:相对于市场成熟度较低的情况,市场成熟度较高时,合作社的公平性、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风险对成员收入的影响更大。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1)样本选取。本研究主要研究的是品牌导向如何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水平,所以调查对象首先必须是参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即为合作社的社员,而且在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部分要具有一定的品牌导向意识。综上所述,研究对象为参加了具有不同程度品牌导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民。本研究根据合作社发展水平选取湖北、河北、山东3省6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为调查对象。

2)数据收集。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量表主体和个人基本资料。量表主体测量了品牌导向、组织公平性、产品竞争力、销售风险和市场成熟度。量表主体的选项主要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本次调查总共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的问卷为567份,剔除这其中的无效问卷后剩下54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超过了90%。

2.2 信度和效度检验

2.2.1 信度分析 Cronbach’s α信度系数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数,值越大证明信度就越高。根据Joseph,Rolph 和 Ronald的研究,如果Cronbach’s α 值大于0.7表示信度相当可靠;如果Cronbach’s α值介于0.35和0.7之间表示信度尚在可接受范围内;如果Cronbach’s α值小于0.35表示信度偏低,应当拒绝。

本次研究问卷各变量因子分析的信度如表1所示。

表1显示,本研究变量的信度均大于0.65,在可接受范围内。

2.2.2 效度分析 由于本研究的变量部分为自主发展,因此需进行效度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以检验问卷的效度。KMO值等于0.851,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分析结果中的近似卡方为6 416.461,df=105,sig.=0.000,可看出,说明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

首先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将问卷的显性因子的数据归纳为隐形的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提取,运用了具有最大方差法的正交旋转法进行旋转,旋转在5次迭代后收敛,结果见表2。各条目在各自维度下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5,没有出现显著的交叉负载,说明量表的辨别效度较好,而且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均大于60%,说明问卷的聚合效度较好,问卷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

3 假设检验

3.1 品牌导向对组织公平性、产品竞争力和销售风险的影响

首先对每个隐形变量的各题项取均值,作为该变量的值。然后对均值做相关分析,对每两个变量做Spearman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品牌导向对组织公平性、产品竞争力和(降低)销售风险具有正向的相关性,而且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所以H1、H2和H3均成立。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导向越强,组织的公平性越强,产品的竞争力越强,而销售风险越低。

3.2 组织公平性、产品竞争力和销售风险在市场成熟度调解下对成员收入水平影响

以组织公平性、产品竞争力和销售风险为自变量,以市场成熟度为调节变量,以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水平作为因变量,以每个变量的均值采用层次回归对假设进行检验[20]。

1)层次一∶对自变量(组织公平性、产品竞争力和销售风险)和因变量(合作社成员收入水平)做线性回归Y=a×X1+b×X2+c×X3+常数项。

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F=61.265,P=0.000(<0.05),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非常显著,说明回归拟合度良好(表4)。

Durbin-Watson值为1.556,接近于2,残差满足正态分布。综上所述,模型符合统计要求。上面的模型系数表表明,三个自变量即组织公平性、产品竞争力和销售风险都通过了假设检验(P<0.05),表明H4、H5、H6假设成立。

2)层次二∶对自变量(组织公平性、产品竞争力、销售风险、市场成熟度、组织公平性×市场成熟度、产品竞争力×市场成熟度、销售风险×市场成熟度)与因变量(合作社成员收入水平)做线性回归。

线性回归模型∶F值为6.985,回归模型显著性Sig.为0.000(<0.05),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非常显著,回归拟合度良好。Durbin-Watson值为1.609,接近于2,残差满足正态分布,模型符合统计要求[21],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市场成熟度的调节作用对市场竞争力和销售风险的调节作用显著,但是对组织公平性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因此H7部分得到验证。可能是因为市场成熟度只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外部环境有影响,对于组织内部的公平性影响程度较低,因此不显著。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研究主要探索的是品牌导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收入水平的影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推导和验证。由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品牌导向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公平性就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就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销售风险就越低[22]。品牌导向性越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越注重合作社的长期持续发展,组织的公平性就越强。品牌导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会更加注重质量管理,竞争力当然越强。而且,良好的品牌能为合作社产品建立良好的声誉,吸引广大的消费者,从而提高合作社在交易过程中的地位,提升其议价能力,加强合作社的竞争力。随着合作社的品牌建设得越好,声望越高,就越能选择更优秀的经销商,从而降低销售风险。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公平性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销售风险越小,合作社社员的收入水平就越高[2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公平性越强,就越能够吸引更多社员的加入,使得规模更进一步扩大,降低成本,因此社员收入水平就会提高。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越强,销售量就越多,销售价格越高,社员收入就会增加。合作社的销售风险越小,生产量就会增加,而售价持平,因此促进社员收入水平提高。

相对于市场成熟度较低的情况,市场成熟度较高时,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风险对社员收入的影响更大。而需要说明的是,市场成熟度的高低并不能显著调节组织公平性对社员收入水平的影响,可能是因为组织公平性属于组织内部环境因素,而市场成熟度是外部大环境,只能对合作社外部因素产生调节影响。市场发育程度越高,产品的优势越能体现出来,从而导致社员收入水平的提高。

4.2 建议

为了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分别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及政府提出以下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注重组织的品牌建设,以品牌导向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础,将品牌导向融入到生产加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根据本研究的假设1、2和3可得以下结论,合作社应该在管理上鼓励社员的共同参与,做到决策公平;在产品上,以品牌导向的质量要求来指导社员的生产加工,在统购统销的过程中,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良好的质量才能建立好的品牌效应,不可因体恤社员生产艰辛而收购销售不合格的产品,砸了自己的招牌;在销售过程中,应具有充分的信心与买家处于同等的谈判地位,使合作社产品的品牌定位清晰,降低销售风险。

由本研究的假设4、5和6可见,合作社的社员若要提高收入水平,就应严格按照合作社品牌导向的要求和管理来生产加工。社员间要相互沟通,互相帮助,应积极参与合作社的决策和响应合作社的号召,对合作社忠诚;生产合格标准产品,提升自我产品的竞争力;参与合作社统一销售,减少销售风险。只有合作社社员团结一致才能更好地面对大市场的竞争。

假设7的被证实,说明当地政府应规范经济市场,对优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奖励,对良好的产品进行宣传,对经营不善的合作社进行有效指导和管理,使市场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 陈晓华.农业部陈晓华副部长2010年9月27日在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R].农业部情况通报,2010.

[2] 李钟帅,刘青青,毛 轶,等.参加农业合作社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丹阳市丹徒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7):52-53.

[3] 李曼琳.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研究——基于浙江省仙居县杨梅产业的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8.

[4] 刘艳菊,宗义湘,张月辰,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民增收的效果研究[J].乡镇经济,2009(12):77-80.

[5] 葛松林,杨 菁.关于多品牌策略的几点思考[J].商业研究,2003(12):18-19.

[6] Hankinson P. Brand orientation in the charity sector: A framework for discussion and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2001,8(3):231-242.

[7] 刘日平.湖南嘉禾合作社品牌成农民增收金招牌[J].农村经营管理,2009(12):29.

[8] 陈玉光,多重因素制约下如何增加农民收入[J].探求,2011(5):95-102.

[9] 史后波,孙 玉,秦 穆.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提升探讨[J].云南科技管理,2008(4):81-83.

[10] 陈训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福建省25家农业部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J].东南学术,2011(4):62-71.

[11] FAHRI APAYDIN. A proposed model of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brand orientation for nonprofit sector[J]. Asian Social science,2011,7(9):194-202.

[12] HANKINSON P. Brand orientation in charity organizations: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o key charity Secto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2000,5(3):207-219.

[13] 何玉静.商业银行组织公平性、组织承诺与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8.

[14] URDE M. Brand orientation-A strategy for survival[J].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1994,11(3): 18-32.

[15] 奚国泉,李岳云.中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1(9):65-68.

[16] 李 然.以企业品牌为导向的品牌战略实施路径[J].企业导报,2011(3):134-135.

[17] 皮永生,宋仕凤.产品设计的品牌导向[J].江南大学学报,2005(8):118-120.

[18] JOSEPH A. Branding: A trend for today and tomorrow[J]. Journal of Product & Brand Management, 1995, 4:48-55.

[19] 柯炳生.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1):25-30.

[20] 李艳军,赵 军.绿色农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J].生态经济,2009(10):111-113,117.

[21] KELLER K L. The brand report card[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0, 78(1):147-156.

第9篇: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 高效农业园区;举措;问题;建议;江苏泰州

中图分类号 F3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267-02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main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park in Taizhou City,analyzed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aizhou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area construction.Some sugges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agricultural park were presented,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Key words efficient agricultural park;measures;problems;suggestion;Taizhou Jiangsu

泰州市是江苏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的示范样本。近年来,泰州市大力推进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1]。

1 推进农业园区建设的主要举措

1.1 以各类农业园区为载体,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三横三纵”路网建设,打牢发展基础;紧扣“产业”,引导沿线区和乡镇发展,加快农业结构、产业布局调整,形成特色产业。进一步做优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外向型农业示范区、苏台(姜堰)农业合作园三大载体。认真修编各地园区规划,指导园区科学发展。制定完善园区考核管理办法,突出项目和效益两大关键,推动园区健康发展。

1.2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农业新型主体

从资金、用地等方面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支持力度;继续开展家庭农场认定和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鼓励农机手、基层农技人员、村组干部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培植龙头企业,增强带动作用。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镇村进行合作,发展芋头、银杏、螃蟹等品质优良、附加值高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1.3 以市鲂枨笪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稳定粮食生产,围绕“吨粮市”建设规划,稳面积、攻单产、提均产,确保粮食生产水平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紧贴市场需求,培育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河蟹、银杏等主导产业,鼓励发展芋头种植等特色产业,不断提升种养业收益。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三品”建设,全市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达98.2%以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鼓励发展多种现代流通业态。放大溱潼会船节等效应,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景观旅游特色镇村和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1.4 加大科技装备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精深加工等装备的应用,2015年泰州市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80%以上。加快推广应用自动控制等信息技术,以淘宝泰州馆、江苏买菜网等载体和平台,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放大泰州红旗种业优势,提高现代种业发展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组织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全面提升农村河网水系的灌溉和引排能力。

1.5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生态乡村

深入实施农村实事工程、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以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道路修护、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五位一体”的长效管护机制。2015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37%以上,乡村道路完好率达81%,乡村绿化覆盖率达32%以上。引导农民科学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和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节约型技术手段。加大秸秆原料化、燃料化和饲料化应用推广力度,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个别园区政府主导痕迹明显

在政府的支持和管理[1]下,园区产业选择和功能定位的公益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水平、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但部分项目仍然存在政府主导现象,运行机制不灵活,市场敏感度低,长效运营机制不甚合理,发展态势不理想,经济效益不理想。

2.2 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投入分散,关键技术缺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薄弱。农业的产、学、研、推等部门基本上是各自独立发展,没有形成整体优势和合力,资源浪费严重。据初步测算,泰州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基层农技推广服务队伍青黄不接现象相当严重,存在人员老化、知识退化、服务弱化等问题[3]。

2.3 园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有待转变

分散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从泰州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看,大多为兼业农户,规模普遍偏小且分散生产[4],加之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有限,企业和基地、农户之间有效对接机制不健全,导致农产品附加值较低。从产业规模看,区域主导产业往往受到生产经营主体的分割、行政区域的分割,未形成产业规模,集中生产经营的比例低。

2.4 农业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非农产业,特别是农村工业发展迅速,废弃物排放等导致农村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污染十分严重,极大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2015年,泰州市耕地面积29.9万hm2,较10年前减少了约2万hm2,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受雨水冲淋造成水体污染,农药化肥的不正确使用造成对地表水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露天秸秆焚烧现象依然存在[5],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重产量、轻质量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5 产业辐射带动推广能力有待提高

现代农业园区在发展中通过建设服务平台,利用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农业园区及周边农户发展的示范带动性[1]。主要依靠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带动周边农业生产,加之经营主体多,导致带动能力有限,覆盖面不广,仍然需要提高[6]。经营主体的职责划分不明确,利益联结机制尚需完善。基于农民自身素质、接受程度、学习形式等原因,生产服务与技术接受程度不一致,还需进一步提高推广能力[7]。

3 建议

3.1 合理规划布局优势产业

产业园区布局应突破传统简单产业类型分类,实行立体化产业布局。规划时应从园区建设的条件、必要性、指导思想、功能定位、总体方位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一是通过产业园区优、劣势分析,了解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各产业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8],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立足地方特色,从而形成特色主导产业,避免园区产业雷同、攀比和重复建设[9]。二是大力培育园区名牌产品,增强园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地方特色是高效农业园区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9]。

3.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强化科技人员组织结构,加强人才培养[10],开展全员性培训。二是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并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可采取的形式有科技人员下乡、科技培训班等。三是建立多元化信息传播途径和教育服务方式,利用农技人员、当地政府、村委会、广播电视及网络平台等营造社会氛围,建设广泛的农业技术推广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11]。

3.3 创新园区经营组织

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探索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方针,强化政府宏观指导和监督管理职能,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2]。加大园区与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引进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9],促进成果转化。

3.4 推进园区农业生态建设

一是建立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机制。切实增加对农业环保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通过实施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农业污染监测预警、自然湿地保护恢复等项目,加强土地、植被、水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二是以科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引导农民科学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和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节约型技术手段,加大秸秆原料化、燃料化和饲料化应用推广力度。三是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加快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步伐,推进大中型畜禽场有机废弃物治理及综合利用,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4 参考文献

[1] 陆仁峥,包祥嘉,周波.提高园区建设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泰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调查[J].江苏农村经济,2014(1):36-37.

[2] 马立勇,霍长勋.生态绿色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基于泰州市的调查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1):29-30.

[3] 姚於康.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与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7):178-181.

[4] 杨正辉,陈勇.泰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1):140-141.

[5] 王永明.泰州农业绿色化发展的路径探讨[J].现代农业,2015(7):27-29.

[6] 姚梦月.灌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问题及Σ咔澄[J].科研农业科学,2014(5):56-57.

[7] 张庆冬.哈尔滨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3.

[8] 刘易.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发展研究:以无锡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8):8004-8006.

[9] 陈能桥.遵义市高效农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11):27.

[10] 秦杰,汀夏.在全国农业科技大会闭幕会上强调实施《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开创农业科技工作新局面[J].中国科技导报,200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