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研工作;教研计划;制定教研;机制建设实施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103-01
职业教育的教学研究,是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教改问题为根本,以教育教学过程为平台,以学校教育教学条件、环境、人员、任务为基础,以教职人员研究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但是,在学校教研活动中存在着教研活动走过场、组织难、实效低现象,很难保证研究的实效性、真实性;很难通过教研活动实现整体教学能力的提升,因此减缓了教改向纵深发展的步伐。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就教研活动的目、作用、存在问题、以及教研活动组织管理办法浅谈一二之管见。
一、教研活动中常见问题
1、认识不足
从学校领导教管人员的层面看,存在着一难、二忙、三惟教学论的现象。所谓的难,领导认为搞教研活动很难,需要积累各方面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作支撑,需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一般教师根本不具备,所以开展活动难;所谓的忙,教管人员认为每天进行教学检查、教学质量检查等日常工作都忙不完,教师课程安排很紧,哪有时间搞教研。
2、教研方案设计过大、过空
在设计教研活动计划时只考虑教研活动的涉猎面要广,不落死角,造成教研活动过程的设计简单、空泛,忽略了一个活动项目可能关联许多小项目或问题,操作难度大。即便可以实施也难做到浅入深出,成效不大,影响教研实效性。
3、缺乏过程监控管理
由于老师对教研工作的认识不足,教研能力还相对薄弱,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负责人唱独角戏的现象。主要原因有:在研究过程中,组织领导、协调能力欠缺;参加人员敷衍应付现象较为突出;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即不能以身示范,又不能做到合理设计,更缺乏对教研活动过程的每个重要环节的督导、管理、监控与考核措施。以致使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二、方法与对策
1、转变观念,强化培训是根本
职业教育呼唤着更多的教师积极投身于教究工作之中,教师的日常工作恰恰就是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日常工作其实就是教研活动的组成部分,关键问题是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工作;在工作中进行研究”。因此要做好教研工作,必须做好两个培训。
首先做好观念转变培训。请专家或领导进行教研工作的意义、目的培训,用现身说法讲自身成长史,让教师认识、感受到教研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教学教研能力,对自身成长、个体发展的大有益处,调动起教师投入教研工作的积极性。
其次做好教研方法策略培训。可请专家做教研方法与策略培训讲座,介绍科学研究法、访谈法、问卷法、多角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归纳法等教研常用的方法策略,使教师学会教研、掌握教研方法与策略,才能积极投入到教研活动之中。
再次要教会教师掌握行动研究的方法;建立“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调查分析――论证反思――归纳总结”的“五步教研”模式。了解它的校本性、人本性、牵引性、依托性等“四性”特征,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教研工作,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所以提高认识、强化教师教研方法、教研策略的培训是顺利开展教研工作之本。
2、合理设计,注重细节是关键
(1)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都会遇到诸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策略选择、学情状况、教学资源利用与建设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疑惑,将这些困难和疑惑写成教研提案,上交到教研处。由教研处结合学校教学改革、特色建设和质量晋升目标逐一划类分析,找出重要问题、主要问题、共性问题作为教研课题或活动内容,制定教研目标、列出教研计划,制定方案。
(2)在制定方案时,要预测在活动中可能遇到的教研指导理论、教研途径、方法等困难、障碍等细节问题,并制定解决预案,确保教研方案做到科学、合理、可行,以保证教研计划和方案的有效实施。
(3)在教研活动设计时,既要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针对广大教师的教研能力层次水准,设计多形式、多渠道、多内容的教研活动形式,使教师在活动中能够找到自身位置,体现自身教研价值,激发参与的主动性;还要考虑到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桥梁作用、辐射作用;在设计时还要尽可能围绕他们教研教学所长,设计教研课题任务和活动形式,要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我,将他们的教学艺术、教学技能、个性特长传递给同行,以达到学习交流、共同分享发展成果,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3、健全机构,建设载体是基础
为有效地组织开展教研工作,必须织就一张三级教研管理网络;才能有效的加强教研工作管理。从学校层面要建立由校领导、专家、教师、专业带头人、教研骨干教师、教管人员组成的教学研究领导组织,负责计划、审议、组织、指导教研工作;设置教研管理和服务机构――教研处,会同教管部门负责组织教研计划、方案实施、督导检查管理工作;各系部有主要干部分管教研工作,对教师的教研工作进行组织和管理;以学科专业为主组建教研室,使其成为专业(学科)教研工作的基本单元。
4、科学组织,目标管理是措施
在每次活动时都必须按计划执行,做到三个到位:即活动之前,安排布置到位;活动之中,讨论研究到位;活动之后,目标考核评估到位。考核中实施目标评估,因为“目标”是由上下级共同制定的,所以要共同监督完成。如果每个个体目标都能够完成,学校的教研目标就一定可以完成。
5、制定政策,落实政策是保障
学校要建立健全有关管理与激励教研工作的相关政策,让政策在教研工作、教师晋级评先中起到调整杠杆的作用。做到对教研有建树、有成效的教师既要给予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方面的奖励。
三、结论
教研工作是一个长期、细致工作,它是关系到学校教改、教学质量高低的大事。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和途径。坚持以校情为依据,由下到上切实做好教研方案计划、教研组织机制建设,加强政策调控,逐层落实教研目标管理措施,不断改革和完善传统教研模式,使学校教研工作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课程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职会计电算化 教学改革 教学思考
会计专业是我校开设较长的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为适应中职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成立了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的课题小组,我担任组长,组织任课教师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与探索。改革试点工作中,根据教改运行情况,市场调查分析、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意见和建议,使本课程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项目有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改进,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有关措施和规划也得到阶段性的落实。现就进行教学改试点以来会计电算化课程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改方案的实施与落实情况
1.制订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为了组织好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学改革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我们制订了会计电算化改革与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以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学生就业为导向,确定了教学改革的目标、组织领导、内容和步骤,为试点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制定了指导性框架。
2.修改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的教学计划。根据对人才市场的调查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对在校2014级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了较大的的调整和改革。课程的改革与调整是根据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的,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职业技能的要求为参照。
3.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积极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以软件内容为主设置的有关项目,教师讲授时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即根据授课内容的重要知识点将项目划分为若干模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知识点选择相应的模块,学生主动操作,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项目中的所有模块。这种类型的项目比较简单,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的方式完成任务。也就是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会计职业教育,真正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解放出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积极进行教学手段改革。根据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调整,在教学手段上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导课堂教学的改革,有了较大的进步。针对财经学生专门开设了财经专用机房,大部分教师都开发了适合自己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共享文件方式,让学生们可以有好的学习资源共享,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1.教学管理。学校和会计进行两级的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模式,教务处与会计组都成立了教学督导小组,进行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检查。如课堂巡视、听课、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常规检查、公开课的交流、定期组织学生谈心、每班建立教学信息员制度,以及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如教师日志、学生课堂日志、学生反馈意见,以“一包三表”即学习资源包、行动导向表、学生学习导向表、学生学习评价表的形式汇总等。同时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师工作职责、教学环节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较为完善的规范条例,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对推动专业试点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2.师资建设。为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鼓励教师取得双师证书,同时,为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多参加相关财务软件公司组织的培训,或进入企业实践会计电算化工作,丰富实践经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好地适应教学,服务教学。
3.优化教学方式和手段。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会计电算化专业结合各方面的实际和专业性质,将继续在课程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即“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教中学、教中做、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思想,这样,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量有所提高。上课时,学习气氛更活跃,教学效果更好,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手段方面,全部课程已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讲解,使用“一包三表”让实务操作教学更直观。
4.建立合理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会计电算化专业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训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只需配备实训专用的桌椅即可;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即会计专业专用机房,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维护,在实训室备有相关商品化财务软件,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学生在此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一般情况下,学生应先在手工模拟实验室,利用其所提供的凭证、账本、报表等实验工具进行手工模拟实训,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然后通过电算化模拟实训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按不同项目,利用用友教学软件进行操作。
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网络教学必须具备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即课程网络课件)这两个基本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借助校园网和课程网络课件(课件内容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视频、实验指导、实验习题、练习题库、疑难解答、自测考试等模块),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习方面,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安排,掌握学习主动权,实现个性化。
5.考核方式改变,保证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
第一,重视平时的训练过程,不能把期末最后一次随堂考试成绩作为最终的课程成绩。因此,按课程单元训练的比重及重要性分布成绩的比重,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例,平时成绩源于学生课堂表现,促使学生认真上好每堂课。
第二,考试内容理论加实践。期末考试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理论题约占30%~40%,主要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另一部分实践题占50%~70%,这部分内容分成若干相对独立项目,按项目测试学生的上机实际动手能力,已取得较好效果。
总之,会计人才的培养是长期的工作,我们的课题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的,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改革,我们会不断探索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模式,为今后的电算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提供理论支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置,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学原理;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73-02
作为人文经管类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案例教学最早被用于医学和法学学科的教学实践,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20世纪初,哈佛大学首先将案例教学方法用于管理学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将所研究的问题置于特定的环境中,采集相关信息、数据以及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说明问题的原因和过程,得出具有启示意义的结论,甚至是理论的创新。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通常由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设计,挑选适当的案例,组织课堂和课后研究与讨论,并对学生针对案例做出的解决方案进行点评与讲解,根据学生做出的解决方案质量给出平时成绩作为激励等。虽然案例教学已经在本科管理学教学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教师实施案例教学往往面临一些问题与障碍。本文针对《管理学原理》教学实践中实施案例教学遇到的问题与障碍进行分析,并对《管理学原理》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一、实施案例教学的问题与障碍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仍面临诸多的问题与挑战。
1.管理学案例教材匮乏。尽管目前各大院校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均加大了案例教学的比例,但目前适合中国本科学生的管理学案例教材寥寥无几。在此背景下,《管理学原理》授课教师为了实施案例教学往往需要自行挑选或者设计案例。由于教师本人精力和水平的局限,其挑选和设计的案例往往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难以理解,甚至不适用于本科教学。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的质量与案例教学的质量显著相关,管理学案例教材的匮乏直接影响了《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的效果。
2.教学投入和教学设施不足。与简单的课堂讨论不同,《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案例教学更加复杂与多样,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支持。在某些案例研究与解决方案设计过程中,可能需要部分软件、硬件的支持。但在传统的《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中,往往只需要教师对基本原理进行讲解与演绎,学生不用动手实践,使得许多教学管理者认为《管理学原理》教学与理工科科目不同,没有必要安排实践环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软件和硬件的支持,教师只能安排学生在课堂讨论或课后自行分析并制作方案。学生课后学习极大地依赖自己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这种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
3.教师对案例的把握不足。高校教师往往是研究生毕业就进入高校执教,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严重不平衡,而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对其主持分析的案例具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和透彻的理解能力。由于理论与实践操作之间往往存在鸿沟,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高校教师难以充分把握、透彻理解所教的案例,其提出的解决方案天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操作性不强。教师是案例教学的主导者和控制者,由于教师对案例掌握上的不足,可能最终导致所教授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与现实脱节,最终影响案例教学的质量。
4.学生对案例教学不适应。作为一门管理类基础课程,根据本科培养计划,《管理学原理》课程往往安排在大一开设。由于大一的学生刚刚由高中升入大学,仍保持着高中时“重做题、轻实践”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被动地听讲和记笔记,缺乏主动实践、参与课堂讨论与分析的动力。学生是案例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学生较低的配合度将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而影响《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与对策
针对前文提出的问题与障碍,对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与对策进行讨论。
1.编制高质量的案例教材。为了保障案例教学的质量,有必要编制一套高质量的管理学案例教材。虽然组织高水平的管理学案例教材编撰工作离不开各大教育教学出版社的支持,但是在目前管理学案例教材缺乏的背景下,各高校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原理》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师可以自行组织起来,编制高水平的管理学案例教材。同时,组织全院多位经济、管理类教师共同编制管理学案例教材,能够有效地减少单个教师编制课程教学案例的个数,节约教师的精力和时间。参编教师集中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编制少量案例也有利于提高编制案例的质量,进而优化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
2.增加教学资源投入。为了缓解《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学软、硬件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管理学原理》授课教师有必要对学院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宣传与呼吁,使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知晓并理解《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中软、硬件资源投入不足的现状及其带来的问题,争取教学管理部门对《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加大资源投入的支持力度。同时,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也应当改变其“经管类学科仅需较少教学资源投入,只要教师站在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即可”的传统思想,了解国际国内管理学相关学科教学实践的发展状况,对管理学相关学科的案例教学加大支持力度,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以保障管理学相关学科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
3.提升教师能力。主讲教师是案例教学的主导者以及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对案例教学的质量举足轻重。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教师的能力。首先,教师本人应当时刻注意自身能力的不足与缺陷。其次,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国际国内相关理论进展与教学实践的发展,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自身能力,将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同时,学校、学院各级教学管理机构和管理者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与学习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水平,进而提升管理学相关课程案例教学的效果。
4.帮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投入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以及整个课程教学的质量。如果学生自己难以主动提高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主讲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了解案例学习的整个流程、案例分析所需知识储备和参与案例分析、讨论必要的准备工作。其次,教师应当对学生采取鼓励的基本态度,为了保护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应当始终对学生保持鼓励与肯定的态度,支持学生的发散思维,表扬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做得好的部分,并艺术地提出学生未来需加强的方向,切不可简单粗暴地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批评与嘲笑。同时,教师还应当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与其分析案例、讲解解决方案时表现的能力相联系,对做案例认真和做得好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加分,以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学习,进而提升整个课程的案例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将案例教学应用于《管理学管理》等管理学相关的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与知识。本文在回顾案例教学发展演化历程的基础上,对高校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问题与障碍以及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与对策进行了总结与梳理。研究认为,管理类学科实施案例教学的主要问题与障碍是管理学案例教材匮乏,教学投入和教学设施不足,教师对案例的把握不足,学生对案例教学不适应。而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与对策主要有编制高质量的案例教材,增加教学资源投入,提升教师能力和帮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本研究为高校管理类课程主讲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提供了一定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品媛.试论管理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法[J].管理学报,2008,5(3):340-344.
[2]王谊.管理学案例教学法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3,6(6):63-64
[3]贾红.高校管理学案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4-5.
[4]熊勇清.案例教学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4,(1):85-88.
[5]秦立栓.论案例教学在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5(3):7-8.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会计学基础;实践教学
1《会计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安顺学院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房产专业)创办于2013年,至今仅有三年多的时间,从通过学生和任课教师访谈,笔者得知,该专业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提高。《会计学基础》课程作为房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方面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后期学习《工程经济学》、《建筑工程概预算》等课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重要的意义(简冠群、岳世忠2016)。而经过对137名完成该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学生对于会计实践教学的需求非常大,85.7%的学生认为会计实践课程十分重要,有必要进行会计实践的学习,但67%的学生却表示未曾参与会计实践学习,并且对会计实践课程缺乏充分了解。
2《会计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学生在该课程课堂上学到的都是关于会计的理论知识,即使有相关的习题练习,也是多着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难以得到提高,这样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效果显然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违背。经过分析,具体原因如下:
2.1培养方案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代静、许波2013),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制定缺乏对于《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实践学时规定和相关实践教学的安排。这门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总学时数是54,而且是全理论教学,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
2.2该课程“双师型”教师相对缺乏
“会计实践教学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简冠群、岳世忠2016)。而实际的情况是该课程目前的三名任课教师中,都缺乏在房地产企业从事相关财务工作的经历,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时也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安顺学院对于“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措施与考核制度也相对欠缺,从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扩大与质量的提高。
2.3教材的专业针对性有待提高
目前该专业学生所使用会计教材几乎都是会计专业学生所使用的基础会计教材,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方面的业务缺乏紧密联系。以复式记账法的应用为例,这几本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对于该知识的讲解几乎都围绕着制造业企业的业务展开,并没有针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相关业务。由于所使用教材的专业针对性相对较弱,即使按照基础会计教材内容进行会计实践操作教学,对学生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业务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也相对有限。
2.4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目前该课程的授课以讲授为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如果教师在对会计实践方面的知识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软件的使用进行传授时依然采用讲授法,其教学效果远不如指导学生进行模拟的会计凭证填制和实际的会计软件操作。而事实是教师在教授这两个重要的知识点时采用的就是这种以讲授为主的方式。除此之外,该课程的案例教学也相对缺乏,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于会计相关实践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为会计案例教学通常来源于会计与理财工作的典型素材,是会计与理财实际活动的仿真和模拟(姜旭2016),而且会计案例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刘婷2007)。
3《会计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讨
3.1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相关要求和规定
首先,调整该课程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比例。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减少理论教学学时。笔者从学生和相关专业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中得知实践学时与理论学时的比例为1:2相对合理,即18个实践学时和36个理论学时。其次,可以将学生在会计方面实践能力的培养列入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并且要求明确,以此为教师备课与课程计划的安排提供依据。
3.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可以从学院层面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尤其房地产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且要求教师将自己在企业挂职锻炼的经验和体会在教研室活动中进行分享,进一步深化教师自身对于会计实践相关知识的认识,从而促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更好从实际出发,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可以从学校层面完善“双师型”教师的激励与考核制度。采取相关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往“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在考核制度中应明确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且针对“双师型”教师所做的贡献和自身所取得的进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考核,对于贡献突出或者进步较大的“双师型”教师进行奖励,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业务提升的积极性。
3.3组织教师自编针对性强的教材
学院可以成立专门的教材编写小组,到房地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需求,编写适合于本专业学生的《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材。教材中关于会计的相关知识应更多的围绕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务展开。同时,教材编写小组还可以编订专门的房地产企业会计实际操作教程,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4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首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而非单纯的“老师讲授,同学记录”。尤其对于一些需要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对于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其次,教师应更多的采用案例教学,即以企业或相关单位的实际素材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简冠群,岳世忠.深化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J].经营管理者,2016(06):354.
[2]许静,代波.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南方论刊,2013(12):111~112.
一、整体推进。初步实现质量目标达成
2011年学校质量发展性目标的确定,不仅考虑到全区质量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兼顾生源实际,总体质量目标分两层次:一是全区层面,采取“迈小步,不停步”的目标策略;二是学校层面,“分类要求,分别达标,分层评估”的评估方法。在学科评估项目上,确定了“总均分增幅、全科合格率、达中考第一批线比例、达全市前1.2万名比例”等质量发展性目标。比如,2011年初中质量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看,全区基本达成预期目标。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课程管理进一步规范。根据规范办学的要求,全区各学校对课程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从自己做起,明显克服了“吃亏”心理,“畏难”情绪,“观望”态度和“随意“的想法,全区初中学校的课程计划管理进一步规范,课程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是常规管理进一步到位。全区教学常规坚持以常规执行力为抓手,强化了教学管理团队的常规示范与榜样作用。通过常规推进,活动促进,全区坚持一着不让、全程跟进,不但形成了“凝神聚力抓教学、一心一意谋质量”的浓厚氛围,而且各初中学校利用教学常规保障质量提升的能力与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全区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神面貌有了新的气息。
三是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通过全区质量发展性评估工作的推进,切实强化了全区学校和教师的质量、发展和目标意识,有效激发了全区初中办学的活力。总体来看,全区初中中考整体质量保持持续稳定,郑和外校、三中文昌初中、28中等优质学校办学质量持续提升,校际之间的质量差距得到明显控制,行知中学、瑞金路中学等学校低分人群比例下滑趋势得到明显遏制,尤其是全区初中教师质量提升的责任、岗位和争先意识进一步增强。
四是定点帮扶进一步落实。根据各校毕业班的质量发展现状,全区以任务驱动为目标,以“降低低分率,提升合格率”为工作重点,确定行知、瑞中、原六中三校为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学科教研员集中全区骨干教师进行定期帮扶,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深入课堂调研,组织集中研讨,提供改进建议,有效遏制三校“低分率扩大,全科合格率降低”的不利局面,为全区实现2011年质量发展性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五是课堂改革进一步推进。为有效推进全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全区制定并下发了《白下区高效课堂改革实施与指导意见》。通过整体规划,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南航初中课堂改革为典型,组织现场会、研讨会,分批组织骨干外出参加高效课堂改革的实地观摩与培训,在课堂改革方面产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进一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进一步优化,学生课堂学习时间得到进一步保证,课堂学习方式进一步丰富,全区课堂改革的氛围进一步浓郁。
同时,全区重视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三中文昌业余电台获全国“希望一号”卫星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南航附属初中获江苏省青少年航空模型竞赛团体冠军,行知中学被市科协、市教育局评为“南京市第八届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先进集体”。一中初中部参加省“无管杯”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初中组男子八十米波段获团体第一名。第三初中学生参加江苏省第十一届中学生作文大赛获一等奖1人,郑外学生参加全国第十六届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获3人一等奖,1人省特等奖,参加全国第十六届中、小学生美术、书法比赛获5人一等奖。
二、推进区域初中质量监测的基本措施与经验
经验之一:坚持统筹兼顾,充分激发学校发展动力。
全区坚持教学统一领导,凝聚管理共识,发挥教学管理团队的作用。从区级层面看,区教育局从全局上统筹教学管理工作,围绕中考质量提升,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学校意见,精心谋划质量推进的方案。同时积极发挥区教师进修学校专业服务作用,充分调动教学校长的管理作用,扎实推动教务主任的常规执行作用。通过“教学校长研讨组”定期研讨、学科教研主题活动,为学校提供经验交流的平台。从学校层面看,坚持立足校情,着眼学情,充分发挥学校在质量提升中的主体作用,始终保证学校在质量提升中的核心地位。在保证学校落实基本教学常规的前提下,充分激发学校的工作动力,让学校成为质量推进的工作冲锋队和主力军。实践证明,相信学校,依靠教师,科学管理,执行到位,一定能够创造出出色的业绩。
经验之二:以目标为导引,坚持质量目标管理不动摇。
近年来,全区坚持质量目标管理,规范质量目标研制的流程管理,即“自下而上,自主申报,区校沟通,分别要求,分层达标,分类评估”,区教师进修学校为学校质量目标研制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各学校注意发挥质量目标的定向、激励和调控功能,通过目标凝聚共识,借助目标激发动力,依靠目标挖掘潜力,坚持“校内发动,上下联动,整体推动”的工作策略,把质量发展性目标的制定过程进一步转化为凝聚教师共识的过程,最终把质量发展性目标的工作要求,逐步由外在约束变为教师工作的自我主动需求,从而实现“变要为我要干”。
论文关键词:导游工作情境;教学模式构建;创新路径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高职院校的示范建设和骨干建设步伐,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导游专业欲实现其培养目标,突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效果,依据工作情境学习理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已迫在眉捷,成为专业教学改革的新课题。
二、基于工作情境的导游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工作情境的导游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以分析导游实际工作为前提,以设置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设计学习情境为核心,以创新教学方法为手段,以强化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导游服务能力为目标。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参与真实工作情境与实践、与他人及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能力、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的过程;是一种文化适应及获得特定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因此,情境学习理论非常重视个体的参与性,强调真实情境工作与实践,注重个体与情境间的互动,它是在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并影响情境的,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受情境学习理论的影响,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和实践教学中,越来越关注如何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情境进行有机结合来促进学生的高效优质学习和学校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双赢”发展。这是一种全新的的教学理念,将这种新理念运用于导游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就是强调实践教学过程必须与实际工作过程的情境紧密联系,注重解决导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零距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构建基于工作情境的导游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全面掌握旅游行业企业对导游人才需求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导游工作岗位群及其素质和能力要求、旅游市场的新需求和新变化对未来导游工作岗位的期望要求等信息;其次设置典型的导游工作任务;第三要依据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最后在学习情境中,运用各种仿真模拟导游训练、景区导游训练、导游实习跟踪指导等方法和手段,有序高效地完成工作(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三、基于工作情境的导游实训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1.导游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导游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基于导游人员真实带团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具体工作情境设计的。导游工作按照服务范围分为:景区讲解导游、地陪导游、全陪导游和领队导游等。导游工作和游客的旅游活动紧密相关,主要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各个业务环节。对导游业务的熟练操作,是导游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各院校结合实践教学的实际条件和导游工作情境,设计导游实训的具体教学内容,主要以导游服务程序为主线(景区景点导游服务程序、地陪导游服务程序、全陪导游服务程序),形成“一个基础、四项任务”的导游特色实践教学体系。“一个基础”是指导游服务规范能力的养成,即按照导游服务程序与规范的要求进行严格操作。“四项任务”是指要完成“景区景点导游服务、地陪导游服务、全陪导游服务和领队导游”的四方面的实践教学任务,每项任务根据工作情境具体设计若干实训项目,各个实训项目可分别安排在校内模拟导游仿真实训室、校园、精选的有代表性的景点等地进行。 转贴于
关键词:互联网+;学园城互动生态圈;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
文章编号:1672-5913(2017)05-0034-04
中图分类号:G642
1 概 述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更新换代和“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推进,社会对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对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项目实践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等特质需求发生巨大变化,对校企合作协同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结合地方产业形态特色,实施现代学徒制,实现校企深度协同育人,是高等院校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结合地方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特点,以探索和实施现代学徒制为途径,推进信息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形成一种有特色的“ 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1 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一条新途径,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对建立在人身依附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学徒制的革新。目前,在现代学徒制这个领域,国内部分学者做了一些探讨,但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1],如文献[2]就对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进行了论述。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亟须进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落实和推广。
1.2 学园城互动生态圈
以浙江工贸服务外包示范园、厦门万策智业软件公司等国家、省市级产业园区和公司为主要平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现行“ 园区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结合“ 互联网+”人才需求特质,开展“ 学园城互动”专业教学模式研究、学徒制教学模式探索等工作。以项目为纽带形成师徒(师生)团队,师徒(师生)互动良好,共同完成项目,努力形成一种“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学园城互动生态圈、学校和园区(企业)良好互动、师生(师徒)和企业良好互动、师生(师徒)良好互动、项目实施与教学实践合一、师徒师生关系合一的信息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基于学园城互动生态圈的现代学徒制方案,可以解决信息类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案例资源建设、师资培养等专业建设和教学实施中校企合作难以深入的问题,形成校企协同育人和共同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良好机制,开辟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使企业愿意出人、出资和出项目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愿意在校企双方导师指导下从事企业项目开发,愿意毕业后进入企业就业,实现学校育才、学生成才、企业得才的共赢局面。
2 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学生―教师―企业,三方参与积极性不高”的主要矛盾,该主要矛盾具体体现在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和“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提出,使得原有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授课方式已经无法很好适应。
(2)政府层面顶层政策设计缺失、行业层面指导监管缺失和企业层面激励约束缺少,使得校企合作和协同育人无法深入开展。
(3)信息类(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项目经验少,就业对口率和起薪较低。
(4)师资队伍实战经验欠缺,难以胜任专业建O和课程教学。
3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 指导理念
协同创新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盈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模式[3]。 协同育人是协同创新概念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各个育人主体以人才培养和使用为目的,在系统内共享资源和积聚能量的有效互动。
协同育人的主体要素包括学校、企业、行业、政府、研究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等。协同育人的各主体要素有利益共同点,但它们各自不会自发协同,学校的主要功能是培育人才,但是其他利益主体为何愿意协同学校“ 育人”呢[4]?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完善协同育人理念,通过“知远教改班”“现代学徒班”落实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学互通,把“知远教改班”“现代学徒班”构建成协同育人平台。
3.2 探索路径
在提升信息类专业建设内涵、推进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高专业学生专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的“学园城互动生态圈”以企业项目和企业环境氛围为关键因素和载体,分3个阶段。
(1)3G项目工作组。2009年,师生组建小规模的“3G项目工作组”,共同开发真实企业项目。
(2)知远教改班。2011年,建立成建制“知远教改班”,将教改创新人才培养时间维度扩展到大二至大三共3个学期,不断探索和深化校企合作路线。
(3)现代学徒制班。2015年顺利开展“软件技术专业现代学徒班”,进一步把教改创新人才培养时间维度拓展到整个大学生涯,实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及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3.3 实施模式
1)基于学园城互动生态圈背景,在软件技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
在2009―2014年实施“知远教改班”并取得良好成果的基础上,2015年,我们与温州电子信息研究院等相关企业进一步深入合作,正式试点实施软件技术专业现代学徒班教学并采用小班化模式。基于学园城互动生态圈的现代学徒制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
教师可以通过实施基于学园城互动生态圈的现代学徒制,改变原有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授课方式:①实施按照岗位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遵循软件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②实施集中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和基于视频辅助课堂教学模式,强化专业素质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③实施按岗位递进的企业工学安排,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活化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两大资源。
2)按照“校企深入合作、协同育人”标准,加大对企业投入的激励与保障。
通过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培养协议及工作协议的草签,为培养质量提供一定保障;允许合作企业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食堂和停车场以及对接的企业工程师享有年货待遇等优惠措施,极大提高企业积极性。企业工程师长期入驻班级,充分带进优秀企业文化,加强与学徒的情感交流,打下扎实感情基础,帮助企业吸引优秀学徒。
3)构建多方位和多形式的考核评估体系,采用“自主项目+外接项目”方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从早期的“知远教改班”到目前的“现代学徒班”,教师可构建包含学校正常的课程考核、企业工作的项目考核、对学校教师的考核、对企业师傅的考核等多方位和多形式的考核评估体系。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顶岗实习系统、智慧工贸微信平台等自主项目按照市场标准,优先给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团队做,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师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环境。除此之外,老师和学生团队还利用三大园区(包括温州电子信息研究院)承接外包项目、政府单位项目以及其他合适项目,这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开发能力,很好地解决了信息类专业毕业生项目经验少和就业对口率低的问题。
4)构建多层次、多形式、教学科研型和双证合一的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教师团队。
(1)形成由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3个层次组成的教师团队。学校可将信息类专业专任教师和系部相关人员,划分为由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3层结构组成的教师团队。核心层由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具备实际项目经验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紧密层由对教学改革感兴趣、项目经验一般、通过提高可以参与项目合作的教师组成;松散层由关注教学改革的教师和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可以为工作室提供潜在的项目来源。
(2)契合移动互联网发展浪潮,形成3种形式的师资力量。在基于学园城互动生态圈的现代学徒教育模式下,基于视频辅助教学的运用,产生了3种形式的师傅(老师):视频老师、专任老师和企业工程师。学生接受不同的授课方式,更有利于全面吸收知识,也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打造基础环境。
(3)构建教学型和教学科研型相结合的真正“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层面鼓励教师创业,教师可申请由教学型转成教学科研型,开公司、接项目和带学生,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积累更多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还有助于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4)实行“上岗证”+“上课证”双证合一制度。上岗证即教师资格证,教师只有具备教师资格证,才有站上讲台的资格,但具体要上哪一门课程,必须拥有上课证,该证书可以是项目管理师、软件设计师等资格证书,也可以是由行业协会或企业出卷测试后颁发的证书,代表该教师具备某一项技能,能承担该门课程教学。
4 结 语
在协同育人理念指导下,通过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工作,我们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适应“互联网+”发展的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内容包括:①较完善的软件技术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②按照岗位递进的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方案;③m应专业需求的集中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和基于视频辅助教学方法;④按照岗位递进的企业工学安排;⑤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适应专业需求的师资队伍;⑥完善考核评估机制。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软件技术等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校企协同机制和师资团队,注重厚基础、专岗位,培养符合“互联网+”时代需要的信息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振洪, 成军. 现代学徒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8): 93-96.
[2] 关晶, 石伟平. 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 教育研究, 2014(10): 97-102.
关键词: 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 职业教育 应用 教育质量管理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适用于世界范围内各个行业的通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一系列标准,当然也包括教育系统。它总结了当代世界质量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应用当前先进的管理理论,向全世界推荐了一套实用的质量管理方法模式。一个企业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并获得认证,就意味着加入了质量管理的先进行列,取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当然,对于教育系统,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一整套教育管理规范,都有自己的体系、标准和要求,但由于缺乏系统观念,管理过程缺乏控制机制,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采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可树立新的教育服务观、产品观和质量观,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产品责任意识,保证服务质量的提高。
一、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应用于职业教育,建立规范的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强调过程管理及过程控制,强调持续改进并形成良性循环机制,能够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首先,对于学校来说谁是顾客?狭义上来讲,学生是学校的服务对象,学生就是学校的顾客;从广义上讲,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家长是学校的间接顾客,而学生今后要服务于社会,因此社会是学校的最终顾客。
其次,顾客的要求是什么?要求能被培养成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具体地说,就是要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要具备相应的职业操作能力。即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最后,如何确定顾客的要求?顾客要求是动态的,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应始终关注顾客的要求,要明确规定如何确定、评审、沟通顾客的要求。比如,定期的企业的调研、职业能力分析、教学分析、顾客满意度的监视和测量等。
2.全员参与
首先,全员参与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特征,就是要从教育质量形成的各环节,包括从招生咨询、教学实施、社团活动、毕业实践到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方面,做好预防、检查、管理、服务等工作,把学校制定的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环节,直到每个人,并建立各种规范标准,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规定领导和各科室的权限范围及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确立“职责明确”、“过程控制”、“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教学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其次,全员参与就是要求教职工有明显的参与意识,每位教职工都要把“服务育人”和“顾客满意为目标”变为工作的自觉行动,因此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包括提供培训、继续教育等,提高教职员工的参与意识,当每个人的才干都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实现创新和持续改进时,学校将会获得最大收益。
再次,全员参与要建立可行的监督机制和审核机制,包括自我评价、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教师的自我评价制度旨在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我管理意识,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定期的内部审核,以确定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是否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对查出的不合格项应认真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定期开展管理评审,研究体系存在的缺陷和不合格项的存在原因,制定持续改进的方式方法和具体计划。
3.过程方法
首先,过程包含输入、输出和活动三个要素,资源是过程的必要条件。对于教学过程,教学的输入可以是授课计划、备课、教案、作业、检测等;教学的输出可以是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过程的结果,是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提高的部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教学活动,就是授课、辅导、考试、或每一个活动;所需的资源是教具、多媒体设施、实验实习设备和设施、实习材料,等等。
一个过程的输出可能是另一个过程的输入,也有可能一个过程由许多小过程组成。比如,学生的培养过程包含有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课程设置过程、教学过程、实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毕业过程,等等。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其次,过程方法就是识别和管理所应用的过程及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如何使过程得到识别和有效控制是关键所在。
对于一个具体的产品,比如某个零件或某个家电产品等,可以根据产品检测标准检测该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对于教育,通常采用考试等终结性评价的方法判定教育质量,但试卷的难易度、知识点的覆盖面、考场的纪律、试卷的批改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教育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另外,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虽然通过了考试或获得了毕业证书,但其知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综合素质是否得到培养,可能会在后续课程中或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显现。如果在终结性评价中发现学生并未掌握所学知识,势必就会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或今后的就业,通常采取补考、补修或留级等补救措施,但仍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于产品或零件不合格,可以进行退货或返工,而学生工作后,如果用人单位发现学生的知识能力徒有虚名、不能满足企业的工作岗位要求,此时学生已没有机会重新回到学校学习。因此教育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采用终结性评价,要注重生成性评价,对教育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及时发现问题以及时补救。
一般教育过程控制可能采取的措施是组织听课、教案检查、教学进度检查、教学督查、学生座谈,等等。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某一课程来说,应该先对教育过程的输入进行确认,即首先要对授课计划进行确认,因为授课计划反映了所授的内容是否满足该课程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比如,电子技术中二极管的整流电路、稳压电路、三极管的单放电路、功放电路等,是比较常用的电子电路,对于就业岗位是三资电子企业的学生,其计划中要适当增加这些章节的课时,让学生在弄懂电路原理的基础上学会简单的设计、维修。教案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要确认是否符合教学规范、教学对象和教学改革的要求;监控上课情况,就是监控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比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理实一体化及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采用情况、教具与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情况,等等,考查教师的教学能力。
因此,对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要形成相应的文件:如识别教学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及转化时所开展的活动和投入的资源;教学各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和运作顺序的确定;有效运行和控制过程的顺序和要求;过程监视、测量和分析、评价的方法,等等。
4.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是企业生存的活力。对于教育系统,就是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以持续满足顾客对教学的要求,增强社会、企业对学生的满意程度。
而持续改进的基础依赖于企业的调研、毕业生调研、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分析,等等。比如中职电力拖动与控制课程的教学,就经历了不断改进、满足学生和企业要求的过程,从淡化电机的设计部分到把教学重点放到电机的种类、电机的应用、电机的控制;从电机的正反转、调速、制动、降压控制原理讲解到实际操作;从机床电器介绍到机床电器的故障分析到加强机床电器的实际排故等,其出发点就是源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
持续改进的关键是改进的持续和循环,一个改进过程的结束,往往是一个新改进过程的开始,应重点关注改进的目标及改进的有效性和效率。
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教育质量和教育质量管理的标准化
ISO9000质量体系实行的是一种标准化管理,因此,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规格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具体情况,制定较为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包括:
1.培养目标标准
包括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验、实习和实训标准、职业生涯规划。
2.课程建设标准
包括重点建设课程及优秀课程评估方案、精品课程评估方案。
3.教学评价标准
包括考核组织管理、命题与试题管理、成绩评定记载、考场与监考规则、过程性评价规则等。
4.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包括授课计划、教案、作业布置、教学工作规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标准。
5.教材建设及选用标准
包括校本教材建设与管理、教材选用与评价的有关规定。
6.实习实训标准
实习车间管理规定、实习操作安全规定、实习操作程序、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
7.顶岗实习标准
包括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
8.实习实训设备管理规定
建立规范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立起“职责明确”、“过程控制”、“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教学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即将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纳入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由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通用标准,因此,要根据教育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进行合理的剪裁与变通,将其通用的质量体系要求转化为适应学校特点的质量活动体系。
总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必将使学校的工作上一个台阶,各项工作进入不断改进的良性循环,学校将以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开创职业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教育;教育理念;课程改革;制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04-03
自2009年秋季,河北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以来,河北省教科所成立了课改工作指导小组,在认真研究有关政策和各地经验的同时,深入到各市教研机构、普通高中学校,广泛开展调研视导工作。两年多以来,调研视导了200多所城乡普通高中学校,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110 多个县(市、区)。每到一地,调研组通过听取学校汇报、开师生座谈会、听课、查阅资料、参观展室等形式,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整体推进情况,包括学校组织机构、制度建设、总体课程设置情况、选修课开设情况、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情况,如专任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对学科教育资源的整合情况、课堂教学形态的变化、师生角色转化等做了深入调研。
调研发现,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对实施新课程的意义和目标任务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高中课程改革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统筹和部署。各高中学校为顺利推动课程改革,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师资培训等方面都做了调整和完善;在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设置上有了初步的设想和安排,大部分学校装备了通用技术教室,抽调了专职教师,从硬件上、师资上基本能保证通用技术课的开设。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结构、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教材把握较为准确,在一定程度上稳步推进了新课程的实施。更为可喜的是,有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在整体谋划高中发展、积极探索办学模式多样化、突出特色办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种办学思想符合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符合国家大力倡导的发展特色高中的办学思路。有些区县一中、农村中学、城市普通高中的管理者和教师能够深入学习,认真钻研,敢于创新,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他们认识到这次课程改革是谋划高中发展的良机,认识到课程实施、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中具有实质意义的环节,办学目标明确,工作思路清晰,从校园文化、制度管理、学科课程建设、校本课程研发、课堂教学模式、学业评价改革、校本教研等方面都有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开始显现其蓬勃生机,教育教学成果显著。毋庸置疑,这次课程改革创造了一批勇于创新、特色鲜明、发展全面的高中办学典型。
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有些高中学校的管理者把课程改革等同于课堂教学改革,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不清晰,导致了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在一些方面并未落到实处。如新课程方案的制定并没有结合学校实际,导致运行起来困难重重或流于形式;在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的落实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在课程设置上,学校考虑到升学率,仍过分增加高考科目的课时,压减选修课的内容安排,没有体现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个性化;课堂教学力图通过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但也遇到一些困惑,如导学案问题设置、训练内容是否科学?是否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学业评价上,基本上仍是以考定分,过程性评价缺失;校本教研仍在低层次、低水平徘徊,缺乏专业引领,等等。
一位自始至终参与课程改革的专家说过:“没有困惑、苦恼、甚至彷徨,说明改革还未真正起航;没有问题和挑战,说明改革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争论、甚至反对声,说明改革还没有触及问题的要害。”引起强烈关注,激发激烈的辩论,恰恰说明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1]高中课程改革在河北省一路走来,出现问题、遇到困惑都是正常的。作为参与课程改革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努力探索实施课程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一、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理念对教育教学起着指导和引领作用。大力推进高中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高中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教育课程体系,是一场攻坚战。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中课程改革绝不只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只是课程内容的修修补补,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学科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高中教育的全面改革。我们需要在本次课程改革中,组织学习与培训,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只有实现理念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从而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只有理念转变了,才能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学科教学中,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才能真正达成。在对广大教师的培训中,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培训,更加要注重教育理念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进行审慎选择,强化教师的课程研究能力。
二、借助高中课程改革,重新构建学校的各项制度
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为保证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高中学校要在不断完善学校常规制度的基础上,着力研究新课改形势下的制度建设,以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前副司长朱幕菊所说的,“课程改革到深处是制度”。高中学校要重视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形成学校特色的课程管理新体系,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应重点建立健全高中课改研究例会制度、校本教研制度、高中课改总结交流制度、高中课改档案管理制度,开展学生发展性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测研究机制、完善和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切实完善和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机制。
三、强化校本教研机制,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一项需要通过持续研究与实践来不懈推进的教育内涵发展的工作。为更好地帮助广大教师实现课改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变,需要校本教研机制的有效跟进。校本教研有利于校本活动的整合,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创建,有利于教研形式的改善,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对学校的发展意义重大。校本教研活动的范围既可以是在学科内、学校内,还可以打破学科界限、学校界限甚至区域界线,根据需要组建各种活动团体。实践表明,校本教研已经成为促进全体教师通过开展研修和实践,增强自身专业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机制。在校本教研中,教育实践研究和教育理论研究缺一不可,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
教育实践研究是校本教研的核心和重点。它是教师、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主要依据现有人力、物力、信息资源的优势,为解决教师、学校在教学及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而开展的研究。
教育理论研究是校本教研的提高和升华。它是以学校资源为主要依靠,针对学校各项问题,以课题研究方式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提倡人人参与,教师即研究者。理论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四、提高办学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力军,各普通高中要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建立健全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通过依托专家引领、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以及教师的自我反思,努力营造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和健康有序的教研文化,更好地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应适应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培养要求,采取“导师制”、培养学科带头人、打造名师等方式,创建多元培养和发展的模式。
以校本教研为主导,融教学、教研、培训于一体,引导教师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等途径,努力实现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要制定清晰而明确的激励机制,力争在短时期内,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五、研究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指出:“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同时,大力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2]校本课程的开发做为高中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是建设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新课题,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的研发可以使地方和学校真正拥有选择权,使学校能够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应定位于:立足学校实际、构建办学特色,挖掘教师潜力,利用一切资源,满足学生需求。高中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作为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精心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因地制宜开发出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力争做到校本课程常态化,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彰显办学特色,增强办学活力,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六、找准学校发展定位,明确办学思路
制约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仍然是分数,对高考分数和高考升学率的过分追求,严重阻碍了高中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高中教育”部分明确提出几点:第一,今后高中的发展是多样化发展;第二,要特色发展;第三,全面发展和有个性的发展[3]。因此高中教育要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必须坚持多元评价的方法,不能单纯以高考升学率作为判断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低,升学率只是一个结果,而不能作为唯一的目标,传统的“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无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全面的发展、有个性的发展。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就必须避免“同质化”倾向,走多重内涵发展的道路。例如,可以尝试与职业高中联合试行“2+1”模式的新型综合高中教育,探索形成高中教育“立交桥”模式;可以在总结我国以外语、艺术、体育等为特色的高中学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阔特色高中办学思路,创新特色高中;还可以凭借独树一帜的校本课程,确立特色课程建设在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中的主体地位,等等。高中学校要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师资水平、学生基础、需求各异的现状,努力创新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寻求多元优质发展的办学思路。
以2012年高考作为标志,河北省首轮高中课程改革即将完成。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凭着义无反顾的探索精神,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来体验课程改革带来的疼痛和喜悦。在教育实践中会面临很多困难,遇到不少问题,但是所有的困难和问题必须经历之后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必须靠我们不断的实践探索,找到适合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成才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课程改革是个历程,是个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创新的乐趣,我们要将课程改革做为一项事业、一种追求,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叶 渔.立此存照:媒体中的课程改革十年[J].基础教育课程,20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