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德育教育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文教育 教育
一、对“文字功夫”与“口头功夫”的反思
儿童在入学前已基本掌握了口头语言,入学后学语文,虽然口头语言尚待继续提高,但重点和难点,无疑是书面语言的读与写。加上汉字这种表意文字的特点,远比表音的拼音文字复杂。因此,我们的识字、写字教学任务特别繁重。我们说一个人语文功底不扎实,往往是由于文字功底不扎实所致。文史学家周汝昌先生读了《一屋子大学生写不出“钥匙”二字》,感慨良多,写了篇短文呼吁教育专家“多动动脑筋”寻找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总钥匙”,正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反思我国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讲问,学生答读颇为忙碌,但一堂课下来往往很少用笔,语文课成了“君子动口不动手”。
二、对“习得”过程与讲析过程的反思
我国的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心理语言学”认为,每个人的第一语言(母语)都是在他一岁半到六岁之间,随着发育成长而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自己获得的,这就称为“语言习得”。这种习得过程,一无专职教师,二无专用教材,三无专课讲授,四无强化训练,其习得的迅速、高效与进入学校后“学得”书面语言时的困难重重,形成了鲜明反差,其原因何在,值得我们反思。当然,儿童学前期的“习得”与上学后的“学得”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无定的,自然而朦胧的;而后者是规定的,自觉而明确的。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把两者对立起来,儿童在“习得”过程中固然不免有某些“学得”因素;而儿童在“学得”过程中,更应当借助“习得”的规律,借鉴“习得”的经验。即应当注重自主的实践演练,在生活中运用。现在的问题是语文教学总是有意无意地违背了母语的习得规律,如课堂教学过程以讲解提问分析为主,割断了与生活交际的联系。学生在瞄准考试的题海中沉浮,既失去了主体地位,又缺少真正的语文实践。
三、教育是永远指向未来
那么未来这个更加技术化、国际化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提出了人的发展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我们关注的是现实性、技术性和一大堆没有与社会整合的知识,而不是人。这是教育的悲哀。每一个教师为教育花出的心血是前所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个整体,却给人一种无力之感。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富于语言创造力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作品学习,以掌握丰富的语言,传承精神遗产。而学习语言的形式应该是教师帮助下学生自主的识字、朗读、阅读、思考、讨论、背诵、写作和口语交际。新的小学语文大纲出来之后,大家都认为很好,重主体、重整体、重感悟,确实道出了小学语文教学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但就操作而言,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却处于一种“失范”的状态,怎么“整体”,怎么“感悟”,早自习读,晚自习读,回家读,上课还读,读什么,怎么读。我以为,抓住“读书”就是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读的目的是训练、养成语言的记忆力、语言的感知力,进而达到较高的语言鉴赏力。大量语言信息的贮存以及对词汇、句子、段落、篇章和对文章技巧、逻辑修辞的敏感是生成语言的关键。没有丰富的语言信息贮存,又怎么谈得上去创造性地理解和表达呢?然而我们今天是在肢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习题式的语言点的训练,这是舍本逐末,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我想在读书问题上应该思考三个问题:读什么,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误区 反思
目前,在大多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因此,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可是,热潮之下,必有缺陷。下面就以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略作探究与反思,希望借此来促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的提升。
1.对语文学习的重视有偏差
一般来说,无论是城区学校还是乡村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学生重理轻文的偏科现象是比较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有多方面的。从社会对理科类人才的需求和越来越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到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大搞理科题海战术,再到个别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急切……这些综合作用到学生身上,就让现在的学生轻视甚至忽视文科类学习,尤其是母语学科――语文的学习。学生们觉得语文学习投入再多,收效却甚少,不如做几道数学题收效快,或又觉得即使自己平时不学语文,考试也能够勉强应付。所以,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从本质上讲,这是一个误区。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可惜的是,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这种观念的直接来源就是教师。因为一些老师觉得,对于这些学科,学生的底子薄,短时间内提高幅度教大,而语文,再下多大的工夫提高的也就几分而已。于是语文成绩仍然是“靠天收”,这是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最大的障碍。
2.对教育改革的认识盲目
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但是,我们也发现,由于一些教师对语文新课标理解不够到位,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误区。新的课程标准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更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痛苦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那么难道传统的语文教学就一无是处吗?笔者认为,这次的“改革”应该也要发扬“拿来主意”精神,而不是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全盘彻底的否定。有教师在教学中有矫枉过正的现象,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造成了低效、无效教学的现象,这又是一个误区。比如:说有的语文课堂过分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忽视基础知识的识记、积累。殊不知,必要的知识积累也是“语文素养”的一个方面。能力哪里来?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作依托,能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与能力,恰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合则齐美,分则两伤。又比如:说有些课堂教学为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而教师的作用却大大削弱,因为在教学中,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到教学各环节的实施、评价都由学生来操作。这种做法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气氛也格外活跃,但实际上因为教师主导作用的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在原有的层次上徘徊。这与有效教学的要求恰恰背道而驰。
3.对教学技巧选择上的困惑与惶恐
那么,采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呢?传统的靠讲授、写板书、啃文本似乎都已经过时了,因为,教学方法不够“新”。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的运用就成为了新宠。如今,教学课堂都普遍用到了信息技术,各学校有着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还有素质全面的各科优秀教师,都能够在课堂上对学校的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但是笔者发现,在周围的老师基本每节课都要用课件上课,把基本要在黑板上书写的地方都在课件上反映出来,而且要花好长的时间在精心的制造,精心构思的安排,可谓煞费苦心了。可是这真的都很有必要吗?是不是一种舍简求繁的活动,过分强调形式,忽视内容,提供了无关的信息?过分的依赖课件,教师反而让机器控制,而且课前要花大量时间准备,花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收效反而甚微。笔者曾经听过不少的语文示范课。这些示范课无一例外地都使用了电化教学手段,而投影仪上显示的,完全可以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来。说的不客气一点,这纯粹是作秀。我认为,只有恰当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大化。尤其是语文学科,作者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传达信息和情感,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时,从语言符号中再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世界,而这种再创造的方式就是想象。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欣赏。如果运用多媒体直接投影出画面或视频,就会造成想象环节的缺失,从而大大影响学生语文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文字的呈现方式来说,教师板书也优越于多媒体投影。板书是老师的自己字,有个性魅力的特点,有“亲和力”,更是一种书法上美的熏陶,更何况现在许多学生写字都还存在倒笔画。过分的是使用计算机教学,试想也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误解,以后字不一定要写的,反正以后都有电脑代劳的。
4.对“质”与“量”本位的颠倒
一、正确认识小学实施的创新教育
近几年来, 人们对于中小学创新教育的认识虽然不尽相同, 对创新教育作了不同的阐释,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应该说这一认识揭示了创新教育的本质。大家都认为中小学生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等的创新,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是一种特殊的创造――创造他个体世界中前所未有的东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不直接显示出社会意义上的创新价值, 其目的是通过这类创新性活动让其从创新的教育走向创新的人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创新大都表现为综合的一种创新素质, 其主要包括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创新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运用创造思维,举一反三,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即宽厚的基础知识是一个人创新的必要条件。对一个人来说,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认识,达到质的新的飞跃。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还学生以自由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 要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首先要解决儿童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五个方面。唯有这样,儿童才能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思考;其双手才能在大脑的指挥下大胆地去干;才能大胆地提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拓展感性的视野,扩大认识的眼界,发掘内在的创造力;才能有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社会的宝贵知识,提高实践的能力。可见自由是创新的前提,教师要解放思想、解放学生,创设适应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高度自由的学习环境。还学生以自由,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环境塑造人,环境影响人,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充分思维的必要条件, 是学生创新的前提。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创设情境、设计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有思维空间的问题上;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地自己操作,自己探讨推导,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要让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 全身心地参与问题解决的情境中,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才能。同时要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思维的时间。教师要避免提出问题后学生无思维时间马上回答的现象; 克服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安全受教师控制以及学生主动获取、形成、发现知识过程的学习时间被忽视的倾向。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开始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 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 主动参与便是学生创造性成长的开始。主动参与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与行为各方面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要注意以下两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当一个学生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他总会积极自觉地心情愉快地去主动参与,并不觉得所从事的活动是一种负担,甚至会为攻克某一难关而废寝忘食。可见,兴趣是一个人主动参与某种活动的动力机制。教学中,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通过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的欲望,从而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2、让学生体验成功。
一、以教学理论指导反思
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也是一个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为教学实践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它启发教学者反思操作性教学的许多局限,不断探究教学中的新问题,在探索中把自己锻炼成学者型教师,改变经验教学和简单重复教学的普遍现状。
二、以教学案例实践反思
课程改革以来,我校要求每上一节公开课的老师撰写案例。实践证明,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能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记录案例,并以案例中剖析自我,促使教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作系统的反思。如教"和是8的加法时",教师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原来有5个小朋友在游泳,来了3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游泳呢?算式是5+3=8或3+5=8,当教师为之叫好时,另一生站起说:老师这题还可列成其它算式。我感到很惊喜,(图中套游泳圈的有2个小朋友,没套游泳圈的有6个小朋友,图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算式是2+6=8或6+2=8)受这名学生的启发,马上又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这题还能列出算式。(图中戴泳帽的有1个小朋友,没戴泳帽的有7位小朋友,图中一共有几位小朋友呢?算式是1+7=8或7+1=8)这时,我幡然醒悟,面对动态的学生,原有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感觉应找出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言语背后深藏的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弊端所在,在自己的头脑中重建新的教育价值观。二是能带动教师的群体反思。通过案例,可以让其他教师了解自己的同事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面临的又是什么,从而带动教师的群体反思,并在集体备课、相互交流中,把自己的知识、价值、态度等,通过讨论和批判的分析提开到意识领域中来,进而形成新的教师文化。
三、以教学得失审视反思
从"得"的方面:重点反思这堂课的特色是什么?例如:①教学目标是否达成;②学生学习方式是否适当;③教师是否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④教学评价是否有助于学生的进步;⑤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探究欲望;⑥是否营造了一个师生平等对话,人人自主参与与合作学习的氛围等等。
从"失"的方面:也要从上述的各个方面去审视,去查找问题,查找哪一个环节设计不合理,哪一个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个活动组织、指导不得力,合作不到位等等,还要思考如何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如何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上好每一节课,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反思同步进行,课改、教师、学生同步发展。
四、以教学评价促进反思
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也不一样。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目前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我校首先在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尝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享受成功。
1、课堂中的个性化评价。不同的学习个性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如将"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很好!"送给外向型的学生;用"你讲得很好啊,声音响亮介绍给大家。"鼓励那些内向型的学生;将"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送给创新的学生;用"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这种方法值得学习!"来鼓励不善言辞的学生;用"善于倾听,乐于思考,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来关爱思维缓慢但虚心好学的学生等。这样的评价鼓励了不同造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张扬了个性化的学习品质,提高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
2、作业中的个性化评价。作业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另一种方式,所以在作业批改中,我们采用了"等级"加"短语"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1)对一些优秀学生,采用"优秀"、"真能干"、"真聪明"、"思维敏捷"、"解法妙"等简短的激励语,肯定学生的成绩,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励继续奋发向上。(2)对各方面都一般的学生,采用"良"、"进步真大"、"争取再努力"、"细心些好吗?"等深情惋惜语,这样可以调整其心理差距,激励其不断进步。(3)对一些能力较差,但非潜力因素好的学生,采用"中"、"再努力"、"多动脑筋好吗?"、"书写认真,如学习也这样认真就更好了!""再检验一下好吗?"、"如果把字写得端正些,那该多好"、"大家都看到了你的进步,希望你继续努力"、"相信你能赶上大家"等和暖的语气,并及时抓住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可以起来提醒、鼓励的作用。通过这种形式的作业批改,我们发现学生作业一次比一次做得好,作业批改中的"等级"加"短语"评价,使学生获取知识,受到激励,树立信心。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听、说、读、写四个教学内容中的两个,从字面意思理解来看,阅读就是让学生通过视觉通道输入信息,而写作则是通过文字输出信息。在实际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我们往往将教学的着重点放在读与写上,阅读课与写作课是现在许多学校语文教学中正常开设的课程。应当说这样的理解与实施自然是正确的,但同时也有浮于表面的成分。笔者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有两个:一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结论的得出都是从自己的直觉得出的判断,而由于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所限,我们的直觉水平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直觉作出的判断自然难免浮于表面;二是从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来看,无论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还是专门对阅读与写作提出的种种判断,可能都还存在没有吃透的成分,因此阅读与写作是不是就是简单的让学生读、让学生写?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其实,随着我们自身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随着我们对小学语文界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分析与吸收,我们对包括阅读与写作在内的许多教学理念都会有新的理解。尤其是随着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发展――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的小学生与以前的小学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很多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都说,以前的学生几年都可能是一个样子,而现在的学生是一年一个样子――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需要作出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这样才能跟上语文教学发展的时代潮流。笔者就阅读与写作作一些新的思考。
二、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历史与现状
在笔者看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离不开对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因为这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离开了这个基础,很难说我们的研究是有效的,因为离开了这个基础,我们就无法寻找到有益的阅读与写作教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因而也就会出现研究断层的现象。而研究阅读与写作的历史与现状,对于笔者自身而言,最好的素材可能就是自己曾经接受过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以及初登讲台到现在这段时间自己实施的阅读与写作教学。
记得笔者曾经是学生时,接受的阅读与写作教学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情形:语文老师到了教室,简简单单地提出要求“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第几页的内容,待会儿我要提问题”。在这样的阅读要求下,我们就开始了自己的阅读,事实上这些文章往往事前都读过,也都凭直觉知道了其中的一些意思,因此在课堂上的阅读更多的是一种重复。或许这正是语文老师当时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教学理念。待老师问问题时,大多数同学是回答不上来的,于是老师会给我们提供答案,最后还不忘友情提醒:考试时有可能考得到。而写作,一般也是作文题目一布置,如“今天写‘我的老师’,注意啊,要写生动点”。至于怎样才是生动,一般也没有多少讲解,但最后会挑选中写得比较好的同学的作文当成范文读一下,于是从其中我们大概可以感觉到生动是什么意思。但以后基本上也没有直接模仿的机会,因为下次就不写这个作文了。毕竟,重复写一个题目的机会是很少的。
三、对小学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的再思考
上述描述基本上是一个真实的过程,但随着反思意识的逐步增强(这是新课程标准给笔者带来的最大收获之一),于是逐步就有了反思甚至是批判自己的意识,希望能够通过自我否定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对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反思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阅读教学怎样教才有效?写作教学看似与阅读教学是一个相反的过程,但两者之间肯定又是存在一些相通的地方的。哪些地方相通?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有效?哪些地方不同?各自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这些问题成为驱动自己不断思考的动力。通过学习与研究,笔者逐步意识到一些问题,并形成了一些收获。
比如说阅读教学中,我们实际上期望学生能够生成服务于表达(写作即为表达方式的一种)的技能,而不同的表达方式需要的技能又是不一样的,作为语言表达,其往往是直觉的,有时靠模仿即可获得;而作为写作,则需要学生能够熟练地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再往细节里考虑,则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标点符号等。而这种技能不是靠模仿就能达成的,既需要学生的感悟――悟是一个由量变向质变过渡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只有通过一定量的阅读,逐步形成对字、词、句、段、文的感悟,才能形成运用能力,只有通过一定量的阅读,才能知道不同的字词有着什么样的运用规则。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规则的运用属于技能范畴,需要在领悟之后通过运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意识,而这是一个累积性的过程,需要时间。
如果我们把研究的触角伸入学生的学习机制内部,我们还会发现给学生提供阅读的内容与数量也很重要。内容自不必说,数量却不是多多益善!因为语文教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阅读中通过记忆来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原因在于学生作为生物人,其记忆容量是受到自身发展水平的制约的。那记忆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如何才能迅速地产生写作规则的积累?笔者采取的策略是精挑文章组织架构相似的让学生阅读,以让学生能够通过简单归纳即可获得对文本结构的认识,由于文本是精选的,所以不至于出现容量过大的情形,由于文本结构相似,学生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可以形成感性认识。
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其情感状态还是不固定的,他们认为有趣的就会去学习,认为没意思的就会弃之不理。他们在感受课程的时候,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这是因为小学生的从众心理很强。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通过小学生的面部表情和音调的高低准确判断出学生的心思,利用感情的纽带去感受学生情感变化,从而使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我通过借鉴许多教师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认为想要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造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小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善于挖掘语文阅读的优势,创造语言文字训练的情景。对于小学生的阅读教学,要注重课堂气氛的培养,因为一个开放式的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在安排教学方案时要多思考,对于学生的阅读多设计出吸引人的地方,开拓学生思维。语文阅读教学的开放,不仅要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还要大胆创新,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题,启发学生阅读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协调建立一种平等、开放、和谐、有活力的课堂氛围,开放阅读空间,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发挥最大潜力去参与阅读,同时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二、互动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阅读课就是小学生的口语课,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让小学生大胆地读出来。读得好的学生,教师要表扬;读得不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以期待继续努力。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与学生互动。实施互动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带动课堂气氛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其实,阅读并不是读出来就完事了,读懂才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做到朗读、默读和背诵,还要让学生读懂句子,读懂段落,最终达到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如果学生不能理解阅读的真谛,那么他们就没有真正学会阅读,没有真正领悟阅读的工具性和基础性。教师适当地给学生创造情境,更有助于学生深入的了解课文主旨,有助于学生了解写作意图。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前要充分做好备课,使学生在设定好的氛围下阅读课文,既欣赏到语文的文化底蕴,又能领悟到作者的情感。
三、引导参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在教学时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服务,给小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阅读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外,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只有学生参与度高了,才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才能真正体现语文阅读的作用。小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很多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挥,将小学生引入到语文的海洋中,让其体会在语文大海中遨游的畅快。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做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敢创新,恐怕一旦创新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自始至终都是教学考什么教什么,对学生的阅读过问的不多。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把学生当做一个装知识的瓶子,迟早会有一天瓶子被弄碎。教师讲究方法的讲解和做题训练,会扼杀学生的阅读需求,遏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甚至使小学生厌恶上语文课。
四、转换方式,挖掘学生的潜力
语文阅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知识。小学生阅读时注意力不稳定,而大声朗读有助于其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转换教学方式,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着想,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反复的阅读能够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于课文的理解有很大帮助。另外,通过阅读,小学生积累到更多的词汇和文字材料,有利于促使他们作文能力的提高。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引发学生的阅读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阅读。小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因为他们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因此,教师要激发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五、统筹兼顾,把时间还给学生
语文阅读的形式有多样性,如分角色朗读、男女分读、默读、背诵等等。反复读可增加学生与字和词见面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字音和字义,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语文语感,强化了记忆,使学生阅读越来越流畅,越来越放松。教师把阅读安排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每节课的课文,教师都要让学生掌握好。对于重点的课文,教师应让学生加强学习,并全面兼顾到所有课文。教师要尽量给学生讲透,引导学生读出味道来,读出收获来。解读环节是阅读课的核心,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进行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不要教师一直讲,学生被动的听,而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青睐,语文课更加适合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使小学生更加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从而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但是,从笔者所听过、看过的教学观摩课中,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方法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
一、在情感共鸣中学习语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例如《怀念母亲》一课,作者通过介绍自己对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怀着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和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我设计了一段充满激情的导语:“你喜欢自己的母亲吗?谁能列举一件小事谈一谈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简短的一句话,开启了学生感情的闸门,学生纷纷发言。正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简单的交流中,学生对自己母亲的热爱,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正是基于对自己母亲的热爱,学生才渐渐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对理解课文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正是基于对自己母亲的热爱,学生才渐渐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对理解课文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反思
1.“自主”与“自流”。
“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认识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
2. 合作学习“拉郎配”。
“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风靡小语课堂。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合作的组织等有些主观随意。只要教师觉得该合作学习了,即使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探究欲望,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即使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止??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三、走出课堂,让学生自觉地走向社会生活
语文植根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之间联系较少,学生参与课余实践活动不多,使得学生的目光与思维被束缚在教室里,拘泥在课堂上。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资源,学生无法接触,更谈不上应用。
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需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善于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最佳结合点,找准课堂生成资源中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切入点,尽可能让语文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如六年级《我最好的老师》一文,作者从老师的一次不可思议的教学活动中,感悟到怀特森老师是一位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布置学生课外对任教自己学科的老师进行评教,感受不同的老师对自己的点滴关爱。
其次,教师要将学生从教室带入大自然,去采撷大自然中的美妙诗篇,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激活思维与语言的潜能。如春天来了,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课本中对春天的感知,延伸至走到大自然中去实地体验与感悟春的美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课堂走向他们向往的生活。
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逐步养成在平时生活中培养自己语文能力的良好习惯。如可以布置学生每天看看新闻等课余活动。
四、对语文课堂学习内容的反思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学科在课程特性上出现了异化、变质现象,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上。
有的课堂热热闹闹、唱歌跳舞,学生的活动形式多,唯独读书不多,语文教学变成了艺术教学。
我们不能否认,绘画、唱歌、表演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更轻松、更活泼,可以带给学生欢乐,使语文学习更快乐;增强课堂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可以开阔视野,使语文学习效率更高,更能体现大语文观。但艺术究竟该在什么时机走进语文课堂,学科之间究竟以什么方式整合,应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应为“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服务,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如果为追求气氛而“艺术”,为整合而“凑合”,结果只能是语文学科丢失本性,异化本质。
结语:
在新课改下,我们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创新的能力,要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地进行反思,从而改进教学方法,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第三,有关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索。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对于语文教师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语文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尝试。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周家翠. 语文作业设计:一方待精耕的沃土[J]. 语文教学之友. 2011(02)
[2] 王绍平. 谈谈语文课后练习的处理[J]. 石油教育. 2009(01)
[3] 陆青春. 例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练习[J]. 中国教育学刊. 2008(01)
[4] 杨海棠. 教师应该进行“反思的反思”[J]. 小学语文教学. 2009(04)
[5] 顾丽丽. 试谈教师素质要求[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08(16)
[6] 周峥嵘. 反对我自己――《晚春》一课的教学反思[J]. 湖北教育(教学版). 2005(12)
[7] 陈娟. 试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J]. 吉林教育. 2010(17)
[关键词]高效课堂;探讨;反思
教师应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放在首位,多角度、多层面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探究新知,发展能力,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高效课堂的理解与误区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是指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在常态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评价标准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满足学生个体的教育价值需求,实现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然而在当前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有些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精神领会有误,实施上出现了偏差,授课方式和方法上虽有所创新,却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落后的观念和认识,只为求高效;或以新课程为背景,给知识传授达到最大化贴上了“高效课堂”的标签。很多课堂依然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缺乏达成教学目标的广度和深度,大容量但质量不高,学习效率低。有的教师则盲目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哨和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问题设置重复浅显,合作探究无序,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以切实有效提高。
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点燃求知欲望。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和创新探索新知的心理倾向。只有带着兴趣,满怀激情地走进课堂,学生才会有求知欲,才会更加积极地思考,探索新的学习知识。因此,教师能否善于激发调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课堂上,教师要选择科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开发数学潜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2.打造互动平台,促进有效探究。新课标要求教和学应成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探究中的主动体验和实践,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通过师生积极、有意义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初步形成科学的数学探究能力。
3.加强学法指导,促进知识内化。学生的智力获得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是以一定的学法为基础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更需要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把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提高心理素质、加强学习品质等训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知识内化,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有效参与;发展;化学;课堂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0-0036-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13
化学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而学生发展包含了“即效成长”与“潜力开发”两个层面。也就是说,课堂关注的学生发展,既要关注当前课堂教学内容的落实,也要关注学生后继发展的需求,只有把学生今天的进步与明天的发展紧密地衔接起来,才能让课堂教学变成一种长效的教育,让学生受益终生。而长效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发展,学会沟通与协作,进而形成一种自立、自觉的生命形态。当然,这种生命形态,不是简单“授受”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能基于学生的视角去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拥有更多、更合适的机会与平台去实现更多维、更深入的参与。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学习体验与历练,可有效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意识的觉醒与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下面,笔者就结合初中“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片段,谈谈基于学生“有效参与”视角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一、基于学生“有效参与”视角的学习目标阐述
“教学目标”有多维含义,要准确解读它,即便是教师也非易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把“教学目标”当成“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更不能对“学习目标”避而不谈。因为,“学习目标”的模糊与缺失,会让学生难以准确把握课堂学习的内容与要求,而出现学习安排上的错乱和学习效果上的错位。为此,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学习目标”,是化学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实现学生“有效参与”的重要前提。
【案例1】初中“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的转化
从案例1中可以发现,“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的针对对象与阐述方式是不同的。学习目标是写给学生看的,它表述更加清晰和具体,它能让学生轻而易举地从中得到三点提示:一是要学什么;二是以何种方式进行;三是学习结果应达到何种层次。学生读懂学习目标,就可以依据自身实际,对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方法做好规划,为“有效参与”做好充足准备。当然,目标间的转化,不是简单的语言改写,而是需要经过系统地统筹与提炼,生成精要却不失基本内涵的表述。如案例1的目标转化,它实际经历了教学目标的分解与定位、学习目标的整合与阐述两个过程。
1. 教学目标的分解与定位,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1)要明确学习的内容。如“知道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这里的“反应”是模糊的,需要具化到反应的现象与反应的方程式。还有教学目标中多次提到的“常见金属”也是模糊的,需要对其范围进行界定,明确指出金属的名称。
(2)要彰显教学的重次,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切的删减与补充,特别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以设置一些配套的教学活动,加以明晰与凸显。如“举例说明”“设计实验”等,既强调了内容的重要性,也凸显了深化学习的方式。
(3)要科学规划课时的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上的统筹,要做好三点:一是要确保课堂容量(内容容量、内容难度、内容的重要性等)的相对平衡,并与学生现有基础与能力相匹配;二是要确保课堂教学的相对独立与完整;三是要确保不同课时之间有必要的承接性与延续性。
(4)要合理定位层次要求。学习结果的层次定位不仅要考虑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还要考虑中考实际及学生能力现状。教学目标可分为课时目标、章节目标、单元目标、课程目标等,而小目标必须服从于并服务于大目标。也就是说,课时目标不能一步到位地看齐课程目标,而是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对课时小目标的积累,去逐步实现课程大目标。
2. 学习目标的整合与阐述,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1)学习内容要一目了然,让学生能清晰地梳理出学习内容清单;
(2)学习方法要具体清楚,让学生能很好地把握学习进行的方式与途径;
(3)学习结果要定位明确,让学生能准确判断自己的学习成效是否达标。
学习目标中没有体现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是因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传达的是社会主流的、教师认可并践行的,而且还想让学生也认同和接受的一种意识形态。但这种意识形态不是让学生知道就能形成的,也不是一节课所能实现的,它需要教师日积月累的言传身教,才能由己及人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和改变。所以,省略可操作性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仅可减少学生“无从入手”“不知何意”的困扰,还可减少课堂上出现虚有其表的哗众取宠以及一份弄巧成拙的刻意。
二、基于学生“有效参与”视角的课前预习组织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必要环节,但课前预习的组织,一直处于“荒废”状态,要么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看书,要么让学生搬抄课本填写导学案,要么让学生完成大量的预习题。教师对课前预习的轻率与忽视,让课前预习流于形式,成为可有可无的“筋肉”劳动,或是费时、费力的超前训练。这样的课前预习不仅对课堂教学毫无裨益,还成了学生厌学之根源。那么,课前预习该如何组织,才能发挥其意义与价值呢?笔者认为,需要做到几点:一是要为学生呈现好课堂“地图”,方便学生初窥课堂全貌;二是要为学生设置好学习“路标”,方便学生找到适切的学习路线;三是要为学生铺垫好能力“阶梯”,方便学生自力行走。
1. 课前预习的意义与价值
课前预习说到底,就是让学生在知识上、方法上、思想上、情绪上、心理上都做好新课学习的准备,从而让学生以更好的姿态进入新课学习,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至少可得到四点收获:
(3)以精细促效率。实验的观察与记录是实验的基础,是获取实验结论的前提,但实验现象记录不全、描述不准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海”“陆”“空”三相描述技巧的点拨,让实验观察、现象记录与信息表述等操作变得有律可循、有据可依。这样有助于学生更细致和全面地收集信息,更科学和规范地处理信息,更顺利和准确地得到结论。
(4)以展示提高课堂效能。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展示与交流作为课堂主旋律,让学生的学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实践证明,展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有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①展示让学生获得了更强的存在感和效能感;②展示让学生更有审辩力,学生对教师展示的东西,可能会不加甄别地接受,但对同学展示的东西,就会谨慎地审辨与吸收,其选择接受的过程就是思维高速运转的过程;③展示让课堂更具针对性,展示有利于学生问题的暴露与解决,有利于课堂教学从“落实知识”转向“问题解决”;④展示有利于激发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因为要展示,学生的学习会更投入,思考会更细致与全面,表达会更准确和规范,这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课堂教学对学生发展具有三个层次的追求:一是要扩充学生的知识量并实现其意义上的建构;二是要促进学生吸收并融合学习中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实现生命体的全面进化;三是要激活学生自觉发展的生长态势,培养学生具备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学生的发展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发展也绝对不是知识层面上的简单增加,更在于学生生命层次的提升与壮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理解,用自己的演示代替学生的实践,用自己的经验代替学生的体验,教师越是越俎代庖,学生的学习地位越是被弱化,学生的发展也就越受到制约。所以,课堂教学必须走出授受模式而走向以学生参与为基础的交互模式,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与历练,深刻地认识自己、有效地完善自己、科学地发展自己。
只授人以鱼,只能解一时之饥,而只授人以渔,却难解燃眉之急,故“授人以鱼和渔”才是课堂教学的应然之态。学生只有参与“渔鱼”过程,才能既得鱼又得渔,才能由此获得“完整的发展”和“更有可能的发展”。虽然,基于学生有效参与的教学思想不是什么新观点、新创意,但却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常规、最需要落实的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