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设计的实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变式练习;程序性知识学习;技能;教学设计
一、引言
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技能的获得,练习都是关键的一步,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理论家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十分重视练习的研究,从不同的层面强调练习的作用,以他们不同的方式理解练习的作用,特别是一线教师更是将练习作为提高教学和学习的必备法宝。在每一位教师的每一个课时计划,每一个课堂教学中,练习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因为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和教学评价的不合理性,加上应试教育的束缚,导致很多教师陷入到题海战术的误区当中,仅仅强调练习的次数,而不重视练习的质量,没有对练习进行精心设计,从而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收到成效。学生只是生吞了一些陈述性知识,却不能将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形成良好的技能,更不用说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故本文拟通过对变式练习的探讨,来探讨如何使教学更适合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花更少的时间,做更少的练习,却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形成更稳固的技能,促进更有效的迁移。
二、练习的作用
“没有练习学生不可能学会算术,写作或西班牙语,同样,学生也不可能只是通过听讲解就能学会骑自行车”,“在把新信息从工作记忆转入到长时记忆的过程中,练习是关键的一步”。的确,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过程中,练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没有练习的过程,我们无法想象学生如何能学到知识和技能。
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认为练习是学习和教学的必备环节,“许多知识的保持是通过多次练习和复习而得到提高的(Dempster,1989)。心理学家奥苏伯尔(Ausubel)在谈到发现学习的三种类型“运用”、“问题解决”、“创造”时,认为“运用”这种学习类型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讲到的“练习”,可见在奥苏伯尔看来,练习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而认知心理学家加涅更是强调练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他阐述的学习的八个阶段当中便有一个专门的阶段留给练习――作业阶段。他认为学习过程需要有作业阶段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只有通过作业才能反映学生是否已习得了所学习的内容。在他的其他阶段也不同程度地谈到练习的作用。Mary Alice Qmter等人(Thomas H.Estes and Jan Schwab)更是将“是否有练习”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在他们编制的教师自我评估表的九项指标中就有三项是关于练习的。这已足见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
练习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是至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有了这个环节,教学工作便能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学习进度安排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补偿。学生也有了一个自我检验和自我体验的机会,发现优点,找出不足,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
三、变式练习研究
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到斯金纳的“迷箱实验”,再到今天的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练习一直是重头戏。但是专门针对练习的研究却很少,而从练习的总范畴中分离出变式练习加以研究就更少了。在我国,专门针对变式练习开展研究的,要数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邵瑞珍先生,她在自己主编的《教育心理学》(1997年版)一书中曾明确提出变式练习的概念――变式就是指概念的正例变化。她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等,“从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的最重要教学条件是在相似的情境和不同的情境中练习”,“练习还必须有变化,只有经过在变化的情境中练习,认知策略等才能获得迁移,才能灵活应用,促进这些知识的应用的关键是变式练习。之后,她与她的博士生一起通过对高中物理学习的实验研究,系统地探讨了变式练习在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实验发现变式练习是学生程序性编码的重要影响因素,“变式的多少显著影响远迁移成绩”,并且与陈述性知识等存在一定程度的交互作用,影响程序性编码。这可以说是目前对变式练习的比较系统和清晰的研究了。而我国另一位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朱新明教授则与美国心理学家Simon合作,从实践应用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练习直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机制,形成了示例演练学习理论,并创立示例演练教学法。其教学思想就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示例演练直接获得产生式规则,不必经过陈述性知识阶段。他们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各个单元,在各单元里分三步进行教学:概念学习的示例演练一规则学习的示例演练一解题学习的示例演练。对他们的研究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教学法实际上就是一个“变式练习”教学法,教师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练习促使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从而掌握技能。虽说他们并没有明确提出变式练习的概念,但我们不难看出其实质是变式练习在左右着整个学习过程,在学生技能获得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利用各种样例变式,引导学生对产生式的条件部分进行精细加工,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解题技能”。
四、变式练习参与下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模型建构
从以上对变式练习的研究和探讨,我们能很清晰地看到,变式练习的主要功能还是在于对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它不但是影响技能获得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影响技能迁移的重要条件。正如布鲁纳(Bnlner)所指出的,早期的多样化训练,是产生理智行为的条件之一,除非学生经历某些变化,否则是难以形成一般编码的L2J206。在布鲁纳看来,一般性编码就是较高层次的规则,而这无疑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程序性知识,或称技能,要形成这样的一般性编码就要进行变式练习。而皮连生认为,技能的获得一定要经过练习这一个阶段,他甚至将技能定义为“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由此我们可知,变式练习是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变式练习,学生才能将陈述性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一步形成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变式练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超越教材所给的信息,充分理解概念、原理和规则,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更好地迁移到新情境当中。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技能的获得分为陈述性知识编码和程序性知识编码两个阶段。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可,我们根据这一理论,加入变式练习,试图重新构筑
一个学生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模型,即将程序性知识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示例阶段或称匹配阶段,对应于安德森的陈述性知识编码阶段,环境刺激进入工作记忆时,学生进行浅层加工后直接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示例教学使学生将例题与解题规则匹配,编入到长时记忆命题网络当中,形成陈述性编码。此时学生还没有形成产生式规则,仅仅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储存于长时记忆当中。第二阶段是一般性练习阶段,或称匹配巩固阶段,当学生熟悉的相似环境刺激进入工作记忆,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已储存的上阶段知识,并解决问题。在这一阶段学生只是进行一般性的练习,不包含变式练习,只是练习与示例极为相似的情境,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示例与规则的匹配,并初步转化产生式,用于解决熟悉情境的问题。用布鲁纳的观点来说就是学生没有将所学内容转换成一般的形式,尚处于一种较低水平的规则,还没有形成一般性编码。或者说还处于安德森理论中的转化过渡期,还没有形成程序性编码。第三阶段是变式练习阶段,或称为技能形成阶段,对应于安德森的程序性知识编码阶段。当变化了的环境刺激进入工作记忆中时,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上阶段的较低规则,对新情境进行模式识别并操作,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技能。在此阶段,学生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变式练习的训练,将所学知识应用与新情境,使他们的陈述胜编码转到程序性编码,形成一般性编码系统。此时学生如果能在上两阶段学习的基础上直接正确模式识别新情境的话,则直接从陈述性编码转到程序性编码,组合较高层次规则,形成技能;否则将信息反馈,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一阶段任务。
五、模型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对变式练习的研究是为了能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优化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变式练习的优势,精心设计练习,促进课堂结构优化。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就要根据学生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进行安排,认真组织教学。根据“示例一一般练习一变式练习”的模式精心安排习题,设计一般练习和变式练习,以利于学生知识获得、巩固和应用。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中的工程问题应用题时,我们可以做如下设计:
第一阶段:出示工程问题典型特征示例,教师讲解它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将工程问题的特征与解法形成匹配。示例: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20小时完成,乙队单独做要30小时完成,甲乙合作要几小时才能完成?
第二阶段:因为有了上一阶段教师的讲解,学生自己进行浅层加工,将工程问题应用题与它的解法相匹配。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设计2-3道学生熟悉的工程问题应用题进行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巩固这种匹配,并形成较低级规则。如: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15小时完成,乙队单独做要30小时完成,甲乙合作要几小时才能完成?如果甲队先做5小时,再两队合作,还要几小时才能完成?如果学生对这样的练习已经没有问题了,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否则就要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偿性教学。
第三阶段:设计几道变式练习,引导学生从陈述性知识编码过渡到程序性知识编码,形成技能。如:(1)往水池里放水,如果单开进水管,要8小时将空水池注满;如果单开出水管要12小时将满水池水放完;如果在空水池情况下两管齐开,要几小时才能将水池注满?这也是一种工程问题的应用题,只是将学生熟悉的情景稍做变化而已,但这样设计,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可能就将先前形成的加法定式打破,从而开放他们的思维,然后可进一步设计下组练习。(2)有A、B两辆汽车,分别在相距800公里的甲乙两地。A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要10小时,B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15小时,如果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几小时能相遇?鼓励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解答,这样便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在解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将工程问题解法的外延扩大到了类似的新情境,将所学知识形成一般性编码,而不仅仅局限于解决与示例相似的情境性问题。此时学生的陈述性知识编码才真正转到程序性知识编码,而获得了解工程问题应用题的规则。
六、教学中变式练习设计的方法
宁波大学心理学教授杨心德先生认为“变式练习就是指在其他教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概念和规则等程序性知识的例证的变化”,并参照加涅的智慧技能分类将变式练习划分为概念变式和规则变式以及操作过程变式三类。由此可见,变式练习的实质就是把握住知识的本质特征不变,而适当变化知识的非本质特征,如情境、条件性知识等,也就是知识的正例变化。这样学生不论是在知识的获取还是应用阶段都能更好地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同时形成一般性编码系统,形成更稳固的解决问题的技能。所以我们在设计变式练习时除了考虑学生已有水平之外,更要重视设计方法的选择。
第一,把握概念内涵,扩展外延,进行概念变式。主要是指保持概念的定义本质而对其实例变化,使学生能更清晰概念的含义,进行有效辨别。如学习“鱼”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辨别鲸、海牛、螃蟹等。
第二,把握规则的产生式,适当改变情境性变量,进行规则变式。就是保持规则的本质特征,变化它的叙述部分或题型,是规则应用于新情境。如上面的工程问题变式练习。
关键词:化学实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83-02
一、镁燃烧实验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具体实验来探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和操作,对实验结果的思考,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分析能力,理解化学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2.通过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分析总结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科学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交流、合作、表达的能力。
3.在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思考、判断,解答实验中出现的矛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科学意识。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学习指导
通过课前预习课文,使得学生获得比较感性的认识,然后提出问题,到底结果是什么样的呢?交给学生们去交流讨论,在讨论的结果中,开始做实验进行验证,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逻辑推理,然后归纳总结实验结果。
(三)学习过程
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完成以下几个问题,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
镁带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了 ,生成了 。
实验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和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
结果分析:由于 参加了反应,使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思考:按照教材的描述:一切化学反应都必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在本实验中没有发现这种结果?
为什么化学反应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在实验前要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大胆的假设: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把学生的不同意见记录下来并且记下人数,然后在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时看看哪一种意见正确。
(四)实验设备
电子天平、集气瓶(塑料瓶)、镁条、火柴、酒精灯、镊子、玻璃片、铜片等。
(五)实验步骤
1.取0.005克镁条、铜片、玻璃片、镊子、塑料瓶防止电子天平上称重,把结果记录下来。
2.在酒精灯上点燃镁条,把塑料瓶罩在镁条的上方,当发现白烟充满了半个塑料瓶时,立刻将燃烧着的镁条放到玻璃片上的铜片上,罩上塑料瓶。反应完成后再把反应物和玻璃片、铜片、镊子、塑料瓶一起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重,记录下结果。
3.取不同质量的镁条,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六)课堂练习
1.假如有一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那么此物质一定含有(?摇 ?摇)物质。
A.氧气、氢气、碳元素
B.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
C.氢气、炭
D.氧元素、碳元素
2.不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的是( ?摇?摇)。
A.铁生锈质量增加了
B.镁带燃烧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
C.蜡烛燃烧变短了
D.打开酒精灯的瓶盖,过一段时间酒精灯质量变小了
3.某地有一条被污染的河流,河水呈现出酸性状态,经过调查研究后发现是因为其河床中含有某种物质B和河水中的氧气发生了反映导致的,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B+2H2O+7O2=2FeSO4+2H2SO4,那么可以推测出B的化学式为(?摇?摇)。
A.FeS B.FeS2 C.Fe2S3 D.FeO
4.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存在这样的等式:A+B=2C其中当2gA参加反应时,可以生成5g的C,那么参加化学反应的B的质量为(?摇?摇)g。
A.2 B.3 C.4 D.5
二、镁燃烧实验的化学分析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在反应刚刚结束的1分钟里,物质的总质量在不断的减少,甚至低于反应前的总质量,这是因为在燃烧的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热量使得部分镁条变成了气体,同时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了氧化镁和氮化镁,生成的白烟即是固体的小颗粒发散在塑料瓶中,在实验结束后第三分钟,总质量逐渐增大,这是因为以前悬浮在塑料瓶中的氧化镁和氮化镁随着时间和重力的作用,逐渐落在了铜片上和玻璃板上。在第三分钟后,反应物的总质量明显的大于反应前的物质总质量,随着白烟消失,氧化镁和氮化镁全部沉积在铜片和玻璃片上,反应物的总质量不再变化。
在实验完成后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习题练习,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在实验中培养对化学实验中的定量实验进行分析,例如为什么取一定量的反应物质?
本节课中存在的一个难点就是怎么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这需要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从原子角度来理解镁反应的过程,通过认真观察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观察微观粒子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使得学习过程化难为易。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要记得规律从特殊到一般的特性,即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具有质量守恒的特性,那么在其他的化学学习中也存在着质量守恒定律;这说明了物质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来自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结语
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薄弱现象是不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很好的分析,虽然学生对实验现象很有好奇心和兴趣,但是在对实验现象分析时缺乏大胆思考、敢于表达的能力,等待着老师给予正确的解答。对于老师来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能力有很大的好处。在实验中,老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实验结论,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根据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参考文献:
[1]胡荣华.以学生为主体变“课堂”为“学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J].化学教与学,2012,(12):12-13.
[2]熊南军.“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11):11-12.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多维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64-1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基础课,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大多是把“三大构成”连续上完,在下一学年或更高年级再安排设计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有一定的随意性。由于缺少以“多维度”为坐标轴的系统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课与课之间递进关系不强,学生知识积累不系统,思维转变不连贯,难以深入了解、实践、掌握和应用一门设计课程与方法。
设计专业课由于受到设计基础课设置影响,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有的课程内容重复,有的课程相隔太远,课与课之间相对孤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很被动,在需要针对性课题研究的时候,没有相应的教学模块,学生无法针对一个课题深入学习,教学效果和实践效果都大打折扣。针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教学系统对课程整合的要求,提出一种利用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多维度设计基础课程整合的教学思路是改革高职设计基础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的探索实践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经数年实践总结,在教学中构建了一个“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模式”,现介绍如下:
开课单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内容:设计基础课《设计基础与造型训练》
授课班级:为2013级电脑艺术设计3班
课程总课时:85学时
主要教学设计:把整个课程分为造型概论、基础素描写生和创意素描、构成设计、基础知识的专业应用几个教学阶段。对于造型训练中出现的相关学习方法、操作技法等理论知识,基础知识的专业应用环节以及教学评价,主要安排数字化教学,其余的训练时间则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强调“多维视角”认知的数字化教学模式过程: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新概念新方法(技法)解说――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巡堂指导、发现问题――个别指导或集体指导――归纳”。
笔者所采用的“新模式”则把这个课程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新概念新方法(技法)解说――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采集学生问题――学生互相借鉴――继续练习――教师及时整理学生问题,补充资料,整合设计制作教学课件。”第二个环节――数字化软件实操教学,其核心内容是“变以往教学中单视角或视角不全为多视角展示学习内容,包括某个问题不同学生的解决方法和效果,以及同视角优秀作业和问题作业的解决方法和效果的同时对比展示――教学评价――继续练习”。三、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经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除了具备常规多媒体教学模式所有的特点和优越性,现归纳如下:
(一)和专业课程紧密性特点
设计基础阶段作为专业课程的铺垫,但是和专业课程又有截然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它既是专业设计的基础学习阶段,也是设计能力的基本培养阶段,多维度的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注意到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递进性。
1.关联性
上下课程有所关联,不但方便同一主题的纵向展开,在某些时候还能帮助学生设计思维的有效拓展。
2.递进性
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不但要有关联,更要有递进,才能使学生思维跟随着课程的深入在同一维度上层层渐进,从而避免因课程之间的孤立而导致每个维度上的学习流于表面、浅尝辄止。
课程内容设置的“关联性”和“递进性”体现了课程整合的本质,符合大脑学习知识的科学积累过程,能够使学生顺利有效地完成专业训练。而“维度训练”的教学思路,正是课程设置“关联性”和“递进性”的体现,将设计基础课程也按照“维度训练”的教学模块进行打包。
(二)科学性
正是因为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了学生学习认知的基本规律和途径,进行了合理地设计和周到的教学安排,使更多学生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体会别人的解决办法,实现了以往传统教学和常规多媒体教学无法做到的学习效果和教学任务,所以说这种教学模式更具科学性。
五、结语
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出于惰性和怕辛苦、奉献精神缺失等原因,为了便于操作或应付检查,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时,只注重做一些通过搞形式、玩技巧来哗众取宠的蜻蜓点水式的表面文章,至于实质的教学内容是否真正符合学生的需求,教师本身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理念是不是学生感兴趣的,他们可能就不去关注了,因此学生实质问题并没有得到实在有效地解决。本文就传统多媒体教学的种种老问题,提出以“多维视角数字化教学模式”新改革。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充分发掘和展现数字化教学的最大化潜能和功效,是极具现实意义和推广意义的。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艺术设计 工作室制项目 教学
论文摘要: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工作室制”项目课程教学是根据艺术设计职业岗位需求,以项目课程为载体,以工作室为途径,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一种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本文就“工作室制”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的内涵、“工作室制”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和效果进行了探讨。实施“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有利于更好地培养适应工作岗位需求的新型高职艺术设计人才。
如何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融入职业工作情境,使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互渗互融。在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笔者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国家精品课程《旅游纪念品研发与生产》为例,在此就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如何开展“工作室制”项目课程教学进行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何谓“工作室制”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传统的项目教学模式一般是在学科体系之下学完理论知识之后,为让学生整合并应用所学知识而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即“实践是理论的应用”理念下的应用式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无法使高职学生从中得到更多职业情境的熏陶,从而缺乏职业技术知识,特别是取得隐性知识的生成。
“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模式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聚合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把项目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体,实行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让学生在工作任务的引领下,树立“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理念,在工作过程中自主制定计划,自主开展学习探究活动,独立构建自己的行动知识和行动能力,促进隐性知识的形成。实质上,这种课程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式课程模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得到职业情境的熏陶和工作过程的体验,从而真正主动地掌握就业所必备的技术知识和职业能力。
1.1“工作室制”项目教学的特点
根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点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工作室制”项目教学的特点,体现在将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岗位活动相结合,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并借鉴企业的管理和岗位素质要求及工作流程进行课堂管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这种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高职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使学生“能力更强、专业更专” 。
1.2“工作室制”项目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
课程是教学的基本单元,也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重要载体。“工作室制”项目以专业职业技术工作领域所需的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导向,重构教学内容,建立起职业型、任务化的项目课程体系。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艺术设计专业为例,该体系主要由三个阶段和多个项目课程模块构成。
第一阶段为第一学年,主要是基于岗位要求在校内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第二阶段为第二学年,通过项目引进,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学习,围绕工作任务聚焦知识以虚拟项目为载体,使课程内容在与工作任务的动态联系中形成有机整体进行职业素质、工作流程、岗位技能知识学习与岗位技能实训。
第三阶段为第三学年,通过项目自主开发,以真实项目引导,典型产品为载体,任务驱动“工作室制”下的生产性实训,实训指导教师以企业设计师身份参与管理并指导学生,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实际生产过程,定期轮岗,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
项目教学内容虽然分阶段,但是在不同阶段或不同项目教学中,均通过各个不同“工作室制”教学贯穿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旨,即融化职业素质养成和关键能力培养(包括符合岗位要求的基础课程),由合而分,由分而合,最终形成一个整体。
2.“工作室制”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1“工作室制”项目课程目标的确定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要主动适应市场对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强化职业工作意识,根据职业工作岗位的要求,重构教学目标与内容,开发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的项目课程,探寻职业岗位能力形成的规律,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秉承课程开发原则,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绘画造型教研室经过充分的市场需求调研和与企业专家深入探讨,在艺术设计公共艺术专业中开设了面向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岗位群中的工艺品设计师岗位中的特色旅游纪念品设计、礼品设计、陈列展示工艺品设计工作的《旅游纪念品研发与生产》特色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为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培养职业技术型设计人才。课程通过针对性项目训练,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传承传统、民族工艺制作的精髓上,进行工艺、材料、设计的创新,同时进行生产性制作,推进艺术语言与造物技艺的创新和实践,从而填补能画、会设计、会制作、具有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研发型人才的空白,促进湖南旅游纪念品设计向高层面发展及向产业化方向的不断完善。
2.2“工作室制”项目课程内容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当中,如何结合专业课程教学适时地寻求真实的实践项目、选择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做”合一的目标呢?
我们尝试以《旅游纪念品研发与生产》课程内容进行改革研究。具体在课程内容上以实际项目(如:为张家界或湘西凤凰特色旅游品进行研发)为载体,通过项目工作室(由民间老艺人、教师、设计大师共同组建的项目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将项目的工作流程解构为(资讯收集设计、审核方案画稿、放稿多种材料多种工艺制作生产后期加工产品评估)然后按照教学认知规律重构为若干个项目任务(旅游纪念品市场调研对项目进行设计定位设计元素的提取与设计图表达工艺手段的选取;新工艺的实验与应用样品的制作后期装饰项目学习团队的产品分析报告),按照工作过程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学生通过项目小组完成工作任务来获得与岗位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2.3“工作室制”项目课程的组织实施
“工作室制”项目教学目标和内容确定后,课程组织的科学性将是课程目标实现的关键。校企共建是实施 “工作室制” 项目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项目来源的有力保障。每个工作室必须有一家或一家以上的企业作为依托。在真实性职业场所或仿真性教学环境里将项目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在以开发旅游纪念品产品设计任务、旅游纪念品设计制作、真实的设计策划和推广任务驱动的项目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建立特色民间艺术工作室,构建“专业教师+大师工作坊+民间老艺人+学生”四位一体任务驱动的“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模式。其形式为:学生组建项目学习团队,并制定项目开展计划及任务分工,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完成各项任务,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由指导教师团队(专业教师、大师工作坊大师、民间艺人)根据项目学习团队每一位成员,完成任务过程所体现的能力给予任务考核的基本分值,在根据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最后的成绩评定。在基于“工作室制”项目课程实施中,尝试将湖南传统的民间工艺逐步引进到专业课程中,开展传统民间艺术特别是本地域民间工艺与专业相结合教学研究,并邀请民间老艺人亲临学院实地教学,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技艺授课,按照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手把手地教,使学生掌握技艺,亲身感受到民间工艺的魅力,并通过文字、照片、录像等手段保留资料,在仿做中传承传统技艺。同时,引入大师工作坊,通过专题讲座给学生以高层次的理论指导和高层次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专业教师则从宏观、整体和系统角度指导学生把握设计制作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积淀中广泛吸收营养,并与现代表现手段相结合,转化成既有传统内涵又有现代设计理念的视觉冲击力很强的艺术作品。
2.4“工作室制”项目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项目教学的考核和评价,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统一。“工作室制”项目教学以能力评价社会化为考核的重要标准,采取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种考核形式,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3.“工作室制”项目课程实施效果
我们通过对学生实施 “工作室制”项目课程教学普通班与实验班对比发现:实验班学生学会了主动地建构着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地选择,并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整,大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那种被动性与依附性。学生通过讨论、质疑、探索,学会了思考、学习和创造。通过营造与实际工作岗位一致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在准就业形式的工作室中得到实际的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得到强化。这种举措超越了以往课堂教学模式和常规下企业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学生由“适应能力”向“建构能力”的转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新的形势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只有根据艺术设计岗位工作体系构建教学体系,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课程结构,深化课程改革,并以典型的设计项目为载体,才能逐步形成职业型、开放性、立体化的设计教育格局,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市场变化,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工作岗位需求的新型高职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必尊,项目教学设计中必须关注的若干问题[J]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guangztr.edu.cn 2008-1-22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45-02
一、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重新分析人类发展、不断学习、知识传授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应该通过分析,掌握和预测学生的两个层面的发展水平,在掌握学生目前所具备的发展水平的同时,要对学生在学习之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有一定的预判,可以用“最近发展区”这一描述空间来确定学生的发展水平。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启发下,教学活动中涌现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模式,比如支架式教学、交互式教学、认知学徒教学、情境式教学等等[1]。
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支架式教学”是根据建构主义基本思想开发出来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这种策略的设计关键在于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建立问题支架,并要求这种支架要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把学习者的认知内容和水平逐步引向深入,从而不断地把学生从一个认知水平提上另一个更高的认知水平[2]。从教学理念的角度,支架式教学是对教学过程、师生角色关系的一种定义和设计,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与地位随着学生能力的成长而不断变化。
二、对应用型课程教学设计的反思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活动与学生能力发展是相互依赖的,但绝不是同一过程,在教学活动与学生发展间存在着多元复杂的关系。只有当教学活动走在学生发展前面时,这种教学活动才会行之有效[3],教学活动要依赖学生成熟的发展程度,学生能否发展取决于教学能否激发、启动那些正待成熟的心理机能――“最近发展区”。我们用这一理论来反思一下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和困难。
传统教学中,一方面在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设计上往往注重理论讲解,知识原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耦合度不高,实验项目一般是对相应技术单元的验证性实验,知识考核主要是对抽象原理知识的考核;教学设计中知识原理与现实问题的引导性关联设计较少,多数学生无法独立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教师的教学用语常常是这样的:“之前我们学习了路由交换技术课程的某某知识!本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路由交换技术的某某知识!该知识分为这样几方面的重点内容!”
此类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不免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存在感、价值感和成就感。教师是否可以参考“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教学设计的调整,在教学中采用“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遇到过某某问题(或现象)?”“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呢?”“其实之前的课程知识都告诉我们解决办法了!”“其实这个问题要分解成这样几个问题去考虑!”“开动你们的记忆,我们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吧!”“我们平时解决此类问题就是这么考虑的吧?”等教学用语,来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实施我们的教学策略,是否会更好一些呢?
三、支架式教学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要正确把握教学与发展的关系,调整好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教学设计就要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学内容的翻转三方面入手来设计。要想实现三个转变,就要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彻始终,那么教学策略应更多关注学生的知识探究过程。教学设计要弱化教师把知识从外界搬到学生记忆中的职责,不第一时间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或知识概念及模型定义,而是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究的时间与机会,导师在忍耐、观察中,引导学生成长,这是一个过程。基于“最近发展区”的支架式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教学设计思路。自我寻找问题答案是学习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支架。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的问题支架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知识与能力基础,要兼顾知识技术本身的发展过程和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与水平。学生只有依据熟知的知识经验和惯性思维习惯来建构知识关系体系,其掌握的知识技能才是稳固与完整的。对于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的调整,支架式教学在教学设计中的设计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教学角色互换,构建师生一体导学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以往的知识与经验认识不成熟,面对某类特定的新知识,多数学生无法独立依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完成对特定新知识技术的建构,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身存在的“知识只能主动构建的绝对性认识倾向”的不足。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离不开导师的帮助,导与学是一个相互推动的过程,导师的角色定位当然不会是知识的简单、机械的传授者,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角色转换,导师必须变成为学生知识建构、问题解决等提供引导与帮助的人,并在引导学生建构特定新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吸纳、讨论、分享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成果。导师在引导过程中还要适当示弱,甚至有意抛出一些错误的问题解决办法供学生分析发现,进而引导学生努力改变、优化,甚至、拓展导师和教材的论断,并把这些成果作为学生水平考核的重要观测点,从而在师生共同成长的导学关系中孕育学生的“存在感、价值感和成就感”,培养其独立认识、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问题支架为支撑,开展“问题式”教学
“苏格拉底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尽可能地拉长学生的知识,把学习作为一个积极的建构的过程。那么支架式教学的设计重点在于知识与问题关系的设计,要针对各个特定知识点,进行剖析后的“问题碎片化”设计。“问题碎片化”要以学生“现有发展区”为基础,把课程教学大纲的知识点有机分割成梯状小问题,并形成分级、分类问题支架群。
该教学模式中导师要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为第一要务,当然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支架时一定要把“IN
SPIRE”七种教师特质运用完整,本文仅对“苏格拉底式提问”做详细设计,其他不做赘述。教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首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与内化现有发展水平的知识,并引导其逐步建构、理解“最近发展区”的知识,进而能自主构建相关知识的内涵联系,并为潜在发展水平的知识构建打下基础,从而形成潜在发展水平知识内化为现有发展水平知识的循环构建知识过程。在支架式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导师会不断抛出集趣味性、认知性、专业性、连续性、实用性、科学性为一体的系列问题,学生在导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乐此不疲地不断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进行“知”与“识”分类设计
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构建需要充足的探究时间与资源空间,支架式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究的时间与机会,导师要在忍耐、观察中,提供资源,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这同时要求我们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裁剪,把一部分教学内容与问题翻转到课外,从而扩大教学的时间与空间。
哪些教学内容与问题要翻转到课外,哪些要保留在课上呢?我们不妨把知识分为“知”和“识”两个部分。“知”是课程某单元的部分教材内容,可以把此类内容以教材和教学微视频的形式翻转于课外,学生自主完成;
“识”可分为课程某单元的内涵分析、与其他知识单元的内涵联系和实际领域应用等方面,此类内容因学生受知识背景所限,是无法独立完成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以问题支架为支撑,引导其循序渐进地认识、运用和探究。
(四)问题支架式的设计与实现
最近发展区是定义性知识(由教师教学提供的)和个体经验性知识(个体自己拥有的)之间的差距。支架式教学策略的问题支架如果按照最近发展区进行分类,体系脉络就会很清晰,其由三类关键问题支架构成,即专业背景所提供的文化知识和个体的日常经历之间的问题支架(A类)、定义性知识和个体经验性知识之间的问题支架(B类)、个体经验性知识和潜在知识之间的问题支架(C类)。三类问题支架逻辑结构关系图如图1所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当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学和发展是一种复杂的动力制约关系, 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正确组织的教学能引起并激发教学以外的思考和探究,实现教学与育人的高度统一。支架式教学是学生利用教师预设的低起点、阶梯式的问题支架,运用以往知识、经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此过程来自我构建和内化知识,才能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融合起来,从而形成个性化的、相对完整与稳固的知识、能力、素质体系,才有可能从事更高的认知活动和实现自我的正确认知,才会具备把知识准确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潜能,才有可能探究到进一步挖掘知识的机会和渠道。基于支架式教学的课程设计是与“知识建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三者并重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
参考文献:
[1]曾智,丁家永.维果茨基教学与发展思想述评[J].外国 教育研究,2002,(11).
一、高等职业教育中室内设计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网络时代的蓬勃发展,使得室内设计的就业环境和行业需求发生了重大转变,这就对高职学校的室内设计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但目前,在高职学校的室内设计教学中,很多教师的专业素养并没有及时提高,教学方式也缺乏改善,他们仍旧沿用传统的说教活动,对简单枯燥的知识进行照本宣科;另外,部分高职院校过分重视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技术人才,对学生的专业技术提高付诸了许多人力物力,却忽视了学生的通识,诸如英语、思政、艺术等方面的拓宽提高。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渠道,学生所学的知识流于表面,欠缺在实践中的纠错和提高过程。
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中室内设计教学的策略分析
经济的发展致使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对室内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只有熟悉产品与技术、学习及实践能力强、拥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高职院校需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室内设计的教学。
1.提高室内设计专业教师的学养,优化其教学模式
室内设计是一项兼具传统艺术于现代潮流于一体的专业。室内设计的教师也必须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广泛的知识结构,丰富的实践经验及较高的审美体验,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去教导室内设计专业的学子。室内教师专业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进步,逐步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在公众审美兴趣日益多元的互联网时代,教师更要充实自身。另外,室内设计教师还要优化其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高职学校的学生们大多是伴随着网络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及学习方式都应该得到尊重,因此教师要灵活使用新兴的网络化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
2.在教学中融合技术与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高职学校的教育不应该只是功利性的,更重要的是要在教会学生在专业技术之外学会提升自身素养。室内设计专业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文艺积淀,单纯的技术性教学不单抹杀了室内设计专业的本质,还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化修养。因此,室内设计教学要尤其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一方面,教师要多多剖析中外的优秀设计案例,要用包容性的态度关照各国的的室内设计。还要尊重学生对艺术的独特看法,在互动中提升学生的审美;另一方面,学校要多创造机会供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走进艺术本身,通过近距离的走进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获得高雅的艺术品味和审美情趣。
3.重视专业教育之外的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
互联网时代除了拉近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距离,还缩短了知识与知识、专业与专业的距离。新形势下社会需要的是具备一门专业手艺的全才,也就是T字型结构的人才。第一,高职院校仍然要加强对学生专业基础学习的重视,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这是学生的专业基础。第二,学校要尤其重视专业知识之外的通识教育,主要包括外语、中外历史、艺术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知识。这样高职院校培养的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不但专业能力出众,而且知识范围广、对待事物的看法有前瞻性和包容性,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也强。这种极富创新力和生产力的人才才能真正契合当今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
4.采取工作室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经济社会变革而引发的岗位变更以及岗位内涵升级变得频繁而普遍,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越来越被重视。总体而言,高职院校虽然与部分企业签订了实习合同,但学生的实习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了廉价劳动力,不仅没有得到职业提升,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高职院校应该设置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将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纳入工作室管理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实践现场针对课堂上没办法展示的只是进行详细讲解,同时直观性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得到职业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室中学到的专业知识也有了付诸实践的广阔平台,从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结束语
【关 键 词】 知识分类;视角;认知策略;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 高胜霞,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中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25-0101-03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在人脑中的表征形式是不同的,根据表征的不同可以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知道某事是什么)和程序性知识(知道如何做事)。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命题网络、图式的形式来表征;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为表征形式。这种广义的知识分类也适合数学知识的分类。孔凡哲在此基础上对数学知识进行了分类:数学知识不仅有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还应包括过程性知识。
这种知识分类体现了数学的一种动态局势,当陈述性知识在知识运用过程中就会变为程序性知识。换句话说,程序性知识学习是以陈述性知识习得为基础的,同时各种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存在显著差异。加涅认为,不同知识类型或者说不同的学习目标具有不同的实施最佳学习条件和教学处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处理好各种知识的合理学习方式,促进知识的动态转化,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图式和牢固的产生式系统并习得一定的认知策略。下面以《三角形的内角》为例说明知识分类理论指导下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一课在教材中的位置承前启后,为多边形内角和及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证明起一定的奠基作用,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核心内容。这是一节以数学定理证明为重点的教学课。知识类型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本节课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的教学实践,感受几何证明的思想,体会辅助线在几何问题解决中的桥梁作用。同时,引领学生体会数学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最后,进一步体会辅助线添加方法的多样性,渗透“最优化”思想。
二、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学生在四年级通过动手操作已经得出。而本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平角的知识,平移的知识,初步感受了几何推理的结构。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证明这个结论成立的道理。同时引导学生回忆与180°有关的知识,想办法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或同旁内角的形式,再利用所学的知识证明三角形内角定理,启发学生正确添加辅助线并证明。
三、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会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简单的几何计算。
关键词:果酒;发酵;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135-02
一、实践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第1专题“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的课题1内容。其中果酒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发酵饮品,制作所需材料多种多样,同时成本也不高,制作并不需要特殊的实验用具或器材,可操作性强,且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学生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了,因此只要明确实验原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能自主设计和实施实验。
2、学情分析
生物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知识和动手操作有浓厚的兴趣。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敢于大胆尝试。传统的酒文化和果酒的保健养颜作用,更能激发学生制作果酒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说出果酒制作所需的菌种。
(2)说明果酒制作的原理。
(3)写出果酒制作的实验流程,并分析影响发酵的因素。
2、能力目标
(1)根据果酒制作原理,设计果酒制作的实验操作过程。
(2)参与制作果酒的过程,分析评价发酵的结果,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学习相关的操作技能。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结合教学条件,采用课上课下即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课前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自学本课题内容;课上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建议及参考资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互评,组间口头交流,确定可行性的实验方案;教师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进行相关评价及建议;课下学生利用家庭资源进行实验操作,并做好观察记录;中期汇报成果,学生之间对中期成果进行评价、师生共同对学生能否在实验中及时发现问题、能否就问题提出可以解决的方法、能否并实事求是记录观察的现象等进行评价;对实验后期工作提出必要的指导和建议;继续完成实验,最终进行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并进行最终的适度评价。
四、实践活动过程
1、活动前准备
学生自学本节内容;收集有关果酒及家乡葡萄酒制作的相关资料。
2、学生操作及调控
(1)课上: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谈自己对果酒的一些认识;请学生品尝教师制作的葡萄酒。
多媒体展示制作果酒的基本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
指导学生根据流程、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评价。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建议:如方法、材料及容器的选择、处理;发酵条件的控制;技术咨询(如向家长请教家庭酿制葡萄酒的方法和过程等)等。
(2)课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装置、准备发酵罐、按照课上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
(3)中期汇报(发酵7-8天)。
教师时时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的进展,对学生能否在实验中及时发现问题、能否就问题提出可以解决的方法、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观察现象、设计的方案是否有独到之处等进行评价。学生之间对中期成果进行评价,对有创新价值的设计方案进行展示交流。
(4)成果的汇报、展示、交流与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践的过程,展示其作品,小组间相互品尝和评价,交流制作果酒的经验,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完成实验报告。
(5)实践活动延伸。
针对个别学生的作品中出现了“酿酒不成变成醋”的现象,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原因分析,并给予解疑和指导,进而引出果醋的制作,并指导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在制作果酒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果醋的制作。
“果酒制作”实验报告
果酒制作原理:
(1)果酒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式如下),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0℃ ;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环境。
实验目的:学会制作果酒,并掌握其原理。
实验材料:新鲜水果、玻璃瓶或矿泉水瓶、水果刀、剪刀、榨汁机、纱布、记号笔、75%消毒酒精、塑料手套。
实验步骤:
1、清洗消毒实验用具,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取葡萄一公斤,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3、将一半左右的葡萄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其余的葡萄用手挤碎(手上套塑料布,以防杂菌污染)。
4、将其装瓶,(将操作3的葡萄浆各装一瓶,但注意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瓶子总体积的2/3),密封瓶口置于实验桌上(室温控制在18~25℃)。
实验记录:
实验起止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实验结果分析:我们果酒的制作都做得挺成功的,果酒的味道纯正,其中未榨汁的酒味最浓,且有甜味,溶液颜色粉红色,味醇色正;榨汁的果酒酒味较浓,有酸甜味,溶液呈棕褐色。值得庆幸的是,所有瓶中的果酒都没有变成醋!
实验误差分析:未榨汁的果酒酒味比榨汁的果酒酒味纯正,可能是搅拌机里有杂菌。
参考文献:
[1] 朱正威,孙万儒,赵占良.《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沈 萍等主编.微生物学(第二版).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对于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全面提高高职学生们的英语知识积累以及应用水平,本次论文提出了高职英语课堂的任务型教学法,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实际的应用案例。
【关键词】
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法;设计案例
1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实例
本次论文以一堂课为例进行任务型教学法的设计实例阐述。本次例题的课文为大学英语新理念综合教材的第五单元“Health Section”,重点围绕完成《如何健康饮食》这个主体作文,教师首先为学生们布置任务:任务一:Find some correct diet views;任务二:How to be in good shape;任务三:Tips to make us healthy;任务四:What does a patient need most。以上几个任务的布置都是为了让学生们锻炼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们在教师设定的生活情境中更有语言感觉,掌握实用知识。
1.1任务一
任务一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们从生活中寻求一些正确的饮食观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Tom 看医生的视频,让学生们在完成填空的过程中记录健康的饮食观点。首先我们来播放一个三分钟的“Lead in”环节,阐述Good health is our most valuable wealth,and eating holds body and soul together。然后,给学生们一段文章让学生们大声地朗读,并从中摘录重要的部分。
1.2任务二
在任务二中,学生们主要应该完成的就是对如何保持身体的健康信息的搜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来呈现出一条相应的原则。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小朋友吃甜食变胖的短片来阐述“one should eat less rich desserts”。通过播放健身馆内各类俊男美女健身的场景来提醒学生们“All sports are good for keeping the body in good shape”让学生们能够在情境中掌握知识要点,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们锻炼身体的热情。整个对话过程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进行呈现,然后由学生们分角色扮演对话中出现的人物,对文章进行重现的过程中,一方面使学生们对于任务的完成更加熟练,一方面让学生们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练习培养了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1.3任务三
任务三是让学生们通过努力获得更多关于健康方面的见解。这个任务的完成教师可以继续利用听力教学的辅助学生们完成。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这是一个翻译任务,让学生们将自己听到的关于保持健康的建议先用中文记录下来,然后再给学生们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翻译。比如说听力的内容是“People shuld also eat more fresh vegetable ,fish,fruits as they are rich in nutritional elements and vitamin。”只要学生们能够翻译出多出水果和蔬菜对人类有益,因为它们富含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就可以了,这 一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们对于听力的速记能力,以及联系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由于有任务在身,学生们在进行听力练习的过程中会更加专心,并且有目的性地吸取素材中的有效信息,能够实现高效的学习,保证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1.4任务四
第四个任务就更加具有针对性,主要问的就是病人需要什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次教学活动,将班级的学生们分成四人一组,对课文进行复述,每一个小组围绕着“food、mood、sports、sleep、medicine”等话题展开讨论。学生们可以利用文章中的观点,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阐述,互相分享关于病人最需要什么的见解。整个的讨论过程就是为了让学生们知道对于健康来说,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该做,健康饮食习惯有哪些以及健康的食材都有什么。这不仅仅是对于学生们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在这样的任务型教学过后,学生们完全可能在生活中有所运用,这就是任务型教学的根本目的。
1.5任务五
任务五是教师设定的一个特别环节,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对保持健康及合理饮食进行设定。比如说,学生们在校期间可以结合自己的作息时间制定一套健康饮食方案,或者是为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活制定一套合理的运动计划,并且用英文制成表格,同学们之间可以互相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提高了学生们的英语运用能力,也为学生们今后的职业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 高职英语开展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以上是我们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选用了一个实际的案例来展现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狗高职英语教学设计。高职院校作为具备一定特色的院校来说,其教育模式及方法应该同学生们的知识水平、教育背景以及将来从事的职业保持一致。高职教育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职业性,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必须要考虑到学生们将来的职业发展需求来全面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们具备了更加明确的阶段性目标,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们的挑战欲望,而且,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引入了各种案例,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和意义。全面提高了学生们对于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3 结束语
本次论文结合的教学案例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们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关于健康问题的书面及口语表达。整个任务完成过程都是围绕着词汇的掌握及表达方式进行各类听力训练,在任务型教学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更为扎实地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实际练习机会,全面驱动了学生们对于英语的学习热情,实现了高职院校的有效教育。
【参考文献】
[1]贾薇.基于任务型的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浅谈[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9:113-114.
[2]于辉.高职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4,12:5.
[3]胡洋.论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3,3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