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改革方面的建议范文

教育改革方面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改革方面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改革方面的建议

第1篇:教育改革方面的建议范文

我国高校体育模式的现状

我国的体育教育改革已经提上日程,其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但是,其改革又是势在必行的,不仅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對于健身体育文化的需求,也有利于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我国高校体育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发展均没有显著成果。我国大部分大学采用的都是大学普修制度,大一、大二由老师进行体育教学,大三、大四就基本上没有老师的指导了,由学生自己组织和安排,导致很多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体育健身的科学方法,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游戏方面。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

1 仍然采用的是传统落后的教育模式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仍然是非常传统的。教学系统和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和实际化是由教学模式体现出来的,我国大多高校的体育教育模式主要是依据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系统学习教学模式建立的,这种陈旧的教育模式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一定性的形式将教育内容灌输给同学,教学的重点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知识”三个基本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现象很常见,主要是老师讲授作为重点,学生的锻炼被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看中技术训练,轻理论;在体育过程中过分的苛求运动动作技术的掌握,并且以此为最终的目的。陈旧的教育模式重视的是基础而不是选择,重秩序而不是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2 课程及教学结构的简单化

大学期间的体育课程,体育教师重点讲授了运动的动作和技巧,教学方法刻板不生动,使得学生们将体育课认为是一项技术课程,使得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课程中,不利于学生掌握科技的健身方法和理念,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 体育制度的落后使得学生不能更好的利用时间学习知识,甚至导致了学生们懒散,對学生们的身心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学生难以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使得终身体育锻炼成为了一句空话。

4 對学生达标的考评标准落后

过分的看重学生的体育能力是否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导致高校体育教育的工作中心和教育目标偏移,也使得了学生们對体育课的兴趣下降,同时也剥夺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用在了达标的课程上,對体育课的考核和评价应未脱离应试教育。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模式创新的建议

1 對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现在时代的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应强化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应当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审视對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将素质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过分强调竞技体育课程体育,应该将健身和健康作为中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2 對课程及教学的建议

新时期学生的主观意识越来越强,课外体育模式应随其进行相应的变化,体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应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教材内容应该着重的体现出科学性实效性,主要是给学生体现比较多样、实用的教学内容,并且根据各校的物质天剑和现实的情况,和你的安排,不进行死搬硬套,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3 對体育制度的改革建议

對体育制度的改进根据学校的体育师资、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基础,将体育理论课和实践课结合项目的内容与时间分成几个部分,也可以一、二年级是选修课,三四年级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给学生更大的兴趣选择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以人为本这一“终身体育”观念的实施,让学生更加有计划和更加合理的学习知识。

4 對考核标准的建议

高校体育现在的考核标准主要是参照最后的考试成绩,无论平时训练如何只要最后考试成绩高就是好学生,这样的标准无法真正衡量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水平和效果。我们要突破从前的体育成绩定性分析的传统方式,采用定量化的考核,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利于进行教学科研,把体育教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把重视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指标等健康水平的测定条件纳入新的考核标准,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思想。

5 對高等学校對体育教师队伍进行改革的建议

在高校的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体育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素质,培养革新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以及科学教育理论意识,并且学校应该對体育教师逐步提专业素质与能力。

结语

第2篇:教育改革方面的建议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0)05―0015―04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订工作方案中强调了“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学生及家长的意见,重大问题在社会公开讨论”的原则。一段时间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为教育规划献言献策的热议。而在去年《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公开征求意见收集组就已经收到各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发表的意见和建议110多万条。我国教育改革第一次这样广泛地问计于民,也体现了政府激励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实际举措。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不难看出我国公共管理在教育改革中表现出的新变化。我们也由此需要分析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现状与问题,据此提出不断完善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途径,真正实现教育公共管理的有效性,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收益。

一、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新公共管理理论透视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批判和不足之上的,其主要理论基础来源于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对私营管理部门管理方式和手段变革的成功借鉴上的创新。

(一)政府与公众关系的变化

新公共管理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抹杀了个人、家庭和社会团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效率地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扭曲市场法则,对消费者(顾客)提出的要求不敏感,追求整齐划一的服务,忽视公共服务的多样化:公共物品的生产不是消费者说了算(脱离消费者需求),造成公共物品生产与供给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浪费。新公共管理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政府成为负责任的“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会公众则成为“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以顾客为导向、给公民(顾客)提供自由选择服务机构的机会,通过征求他们对公共服务的意见和要求,并测量其满意程度等途径,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

(二)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价值分析

首先,广泛的公众参与,是搞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法和基础。公众参与是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即通过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等一系列活动,促使教育发展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使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获得提升,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和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要达到这一目的,就离不开社会成员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参与。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蔚然成风的今天,公众广泛主动参与教育改革、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保证教育改革目标实现的持久动力。

其次,公众参与是教育发展决策科学性的必然要求。教育不仅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每一个儿童的民生问题,也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正是由于教育的这种特殊重要性,如何保证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前瞻性,成为一个特定的问题。教育强调社会成员参与教育改革,意味着社会成员不仅是教育改革的被动接受者,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亲身实践者;不应只让社会成员仅仅了解改革的结果,而应让他们参与教育改革的政策制定、实施、监督的全过程。只有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才能培养起现代公民应有的教育发展和配合改革实践的意识,形成有效的公共管理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切实发挥好教育改革的功能。

再次,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程度的不断提高,是现代公共管理发展的总体趋势。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实践中,虽然各国公共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也存在着一致性的地方,即都倡导“参与、分享”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精神。也就是说,通过公共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设,形成一种公众自主、积极参与的精神,实现公共管理的目标,从而享受共同创造的成果。

最后,公众参与是社会成员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寻求利益保障的有效途径。公众参与反映了社会成员与社会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整体,在这一系统内,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平等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公众参与的过程既是分享权利的过程,也是履行义务的过程,每一个社会成员,无论是成员个体,还是作为组织的单位,都有义务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为社会建设出一份力量、尽一份责任。从行动目标上看,公众参与是为了促进社会与人的共同发展。通过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以人为本建设社会,可以不断满足成员在物质、文化、精神、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因为,在一个社会中,只有社会成员自己才最了解自身的现实需求,也只有通过协商才能平衡各自的利益关系,维护其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追求。毫无疑问,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将在未来的公共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影响公共管理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问题及其分析

社会成员自愿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程度,是社会开明程度、健全水平和活力效度的综合反映。近年来,公众参与教育改革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与支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全新格局。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方面,我国教育改革的决策群体过于集中。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一种“理想导向”的特征,即主要从一种宏大理念、宏伟目标出发,而不是从解决具体问题出发,往往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配套的政策手段,操作性较差。同时,政策议题主要由政府内部的权力精英提出,政策方案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具有所谓“内输入”的特征,缺乏自下而上的决策过程,缺乏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博弈。因此,教育发展改革决策往往在实施过程中与原有的想法背道而驰。例如,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对农村学生带来的入学困难、受教育成本升高,还有“城市价值中心”的教育发展与经费保障机制影响,造成城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等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公众参与教育发展管理体现出层次、广度和深度不够明显的特征。从参与的过程来看,基本上还处于教育决策后实施阶段的参与,属于一种低层次的参与。首先,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受到文化水平、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的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最新的政策动态,多数人只意识到自身是 教育政策的接受者,没有意识到有权参与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定。其次,公众参与教育发展管理缺乏可操作的程序规范。虽然,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根本保证,但关于具体的教育改革,由“谁来参与”、“参与什么”和“怎样参与”均没有相关的规范和条例加以明确规定,致使许多公众参与以非制度化的形式出现。此外,一些政府官员的官僚主义作风也不利于公众参与的正常发展。

出现以上的状况,除了公众自身因素的影响以外,还受到更为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一是社会成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还存在大的差异,社会成员受到这些社会环境的影响,缺少沟通的途径。二是政府行政权力过于强大,促使公众对政府机构产生长期依赖心理,导致公众参与的观念非常淡薄。三是教育内部的工作形式和内容对社会的反映过慢,使公众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在教育改革中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因而在客观上也造成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管理不足的结果。

三、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培育公众的参与意识

首先,对于公众的范畴重新界定。教育发展与整个社会大系统密切相关,对于教育发展,不仅仅是教育自身的主观的诉求,还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改革不但要吸收专家、学者的参与,还要摆脱“内部人”决策的模式,使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校长、学生、家长能表达和参与,而且要有派、企业界、科技界、劳动和就业部门、社区人士、海外仁人志士等的广泛参与。其次,要让公众知道自己有权参与教育改革,这是在合法地履行自己的参与性权利。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公众基本不参与公共事务,即使在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参与特定公益性活动时,往往也认为自己是在尽义务而不是在履行权利,因此,我国公众普遍缺乏公众参与意识,大都不能主动参与公共事务。为了使教育改革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可以倡导公众参与教育发展的文化,增强公众参与意识,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参与教育改革既是自己的义务,更是自己的权利。总体而言,公众参与公共事务侧重于履行权利。因此,公众有权要求政府支持基础教育、有限发展教育,并在设计的改革措施中对这一要求予以体现。

(二)鼓励公众参与教育立法和教育规划

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公众可以通过参与立法来促进那些有利于维护公众利益和保障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权的法律条文出台。教育立法,是对教育权利和义务的确立,对教育资源进行制度化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各个利益主体都有机会充分参与博弈,才能制定出平衡各方利益的教育法规。教育规划是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需要,在确立教育发展总目标的同时,还要对教育发展的子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必要的划分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合理方法和途径。教育规划包括了教育发展的结构、目标,能够将广大受教育家庭的教育要求制度化。

2000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赋予了公众参与立法的部分权利,确立了立法工作由“封闭立法”向“开门立法”转型的方向。立法不再是立法机关内部的事情,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专家、公民在内的广义上的公众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立法活动。从此,鼓励公众参与教育立法和教育规划具有了法律的保障。从全国层面上,公民可以参与教育诸多法规的意见征集、立法建议,可以在媒体公开发表意见,可以向立法机关、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在地方层面上,通过立法论证会、听证会等途径让公众参与地方教育法规政策的制定。

(三)构建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

一直以来,我国民众对政府的政策、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表现出较低的参与性,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公众参政议政的渠道不畅。面对涉及自身利益、发展的问题,每位公民存在自己的诉求,但是传统的表达方式、时效性和成本问题突出。

“网络问政”是一种可以倡导的方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通过互联网,“网民”进行消费、娱乐、交友、讨论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并通过自由表达各种意见和诉求,在中国开启了一个方兴未艾的“网络问政”时代。通过“网络问政”,不但政府可以进行及时的教育政策宣传解读,收集各方面的教育需求、教育评论以及教育发展建议,而且公众的教育需求也得到表达。同时,“网络问政”需要同学者、媒体通力合作,提高民众的参与度和有效性。一是专家需要在“网络问政”中做好理论引导、政策解读的工作。对一项政策和规定、规划所存在的理论支撑和学理解释,专家应该最有发言权,同时由于其自身的中立立场,更具有公信力。与此同时,专家需要对政府各项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合法性进行论证,督促政府在问政过程中规范政策的制定法律程序和积极吸纳民意。二是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沟通平台的作用。媒体因其意识形态属性也处于政府的管理体系之中,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既要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又要传播人民的声音(表达人民呼声,代表人民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舆论监督)。”

(四)公众参与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

第3篇:教育改革方面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改革;农村中小学;现状;对策

1、引言

山东省历来被称为应试教育大省,是应试教育重灾区。自2008年起。山东省教育厅以全国应试教育试点省为契机。开始了“以高中为突破口,全省“齐步走”,重点惩治违纪违规行为,切断“时间+汗水”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办学道路。”大刀阔斧的素质教育改革。目前为止,改革已进行了两年,本文对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现状与问题

山东省实行的素质教育改革工作全面开展以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得到了外界的认可和好评。农村中小学的改革工作也有一些不错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问题。

2.1教育评估体系有所改进,但未有根本转变

在素质教育改革中,省教育厅专门成立了规范办学行为督查组,对全省中小学寒暑假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要求“各中小学做到不以任何方式组织上课、补课、自习;学校不得参与、组织、动员学生参加社会上面向学生的各类复习班和培训班;无论各种考试。都不得进行县与县、学校与学校、班与班之间的排队。”这些做法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在教师评估中也引进了新的评估项目,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但是目前在各种荣誉评估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德、体、美、劳所占份额依然是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而以成绩决定一切正是应试教育评估体系的核心,由此可见,现行的教育评估体系还没有因素质教育改革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2.2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但专业教师匮乏

自素质教育改革以来。面向教师的各种培训也在逐渐增加,而且广大一线教师也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己。他们不仅参加自己所教课程的培训,还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新知识。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灵活的设置课堂教学模式,如“启发讨论式”、“情景参与式”、“引导发现式”、“自学辅导式”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态地进行学习和参与;还运用讨论法、演示法、试验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的进行学习。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虽然如此。但是音、体、美等专业教师的缺乏仍然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由于专业教师不够,非专业教师授课则成了理所当然。学生的基本授课质量都不能得到保证,更谈不上德育、体育、美术、劳动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2.3经费投入未见增长,硬件设施严重缺乏

缺少政府有效的资金投入,农村素质教育改革陷入了经费上的困境。农村中小学硬件设施缺乏,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改革工作。虽然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投入了大量经费。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仅靠财政的有限拨款,还是满足不了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之后,虽然地方政府加大了财政拨款的力度,但仍不足征收教育附加费的一半,办学经费无法保障。尤其是实行“一费制”之后,有时财政拨款不能及时到位,学校运转更加困难。教室黑板脱落,窗户玻璃破碎。实验室和图书馆里空空荡荡;实验仪器、图书资料、文体器材无钱添置,新增添的低配置、低价格计算机也因为无法交上网费成了“摆设”;很多学校连个像样的体育运动场地都没有,体育设施也很简陋。这样的硬件设施根本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素质教育只能是空谈。

3、对策和建议

3.1与时俱进。推进评估体系改革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中小学教育评估体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并且要短期内从根本上进行转变也是不现实的。只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的推进评估体系改革。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高考”为核心的教育选拔制度,考试的内容也是主要基础课程。高考升学率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奖励学校和学校奖励教师的依据,甚至是整个社会衡量学校教学质量高低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这样整个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都围绕升学率而转。在这样的氛围中,从根本上改变中小学教育评估体系是完全没有可能实现的。

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转变教育评估体系,但是可以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推进评估体系改革。建立多元的、完善的评估方法体系,与素质教育追求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目的相适应。可以针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等各个方面,可以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比赛等不同的方法。从政策上加强对学生德、体、美、劳的考查,并加大考查在教学评估中所占比重,引导学校加强素质教育。

3.2政策倾斜,吸引紧缺专业人才

针对德、体、美、劳专业教师奇缺的现状,在教师招聘时。可以从政策上进行倾斜,增加紧缺专业教师招聘人数。再就是加大“三支一扶”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大学生到农村任教。现在我国在大学扩招之后,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教育系统采取优惠政策措施,做好大学生后续工作安排,解决大学生在农村看不到明确职业发展前景的后顾之忧。可以吸引一定的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教师。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教师知识结构老化问题,把新思想、新观念带到农村;另一方面还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3.3加大投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

第4篇:教育改革方面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新课标;教育改革;体育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100-02

随着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教育部门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部的多项有关文件强调了学校体育发展在学校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新开展的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的认知评介、情感体验与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体育态度包括学生对体育教育重要性与目的性的认识、较为持久的个人情感、体育活动的意向反应倾向等。情感是态度的核心成分,因此学生的体育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从一定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中习得的对体育意义的认识,它表现在具体的某项体育活动的项目、内容和方法中。

在整个施行“新课标”的过程中,笔者认为体育态度的转变是最关键的一个方面。因此,本文以“新课标”的贯彻与实施为背景,通过调查小学用人单位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以及小学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分析学校实施新课标后学生体育态度的变化情况,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推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线索。

1 研究目的

目前我国正在掀起一场体育基础课程改革的浪潮,其通过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转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最终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从富平县四所小学选择各个年级的学生回答问卷。入选标准:按时上体育课,并按要求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排除标准:因各种原因未上体育课,或未按要求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回答完问卷后,进行问卷资料整理,剔除不符合问卷要求或没有意义的问卷。

研究方法

1)问卷法。向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三个年级的学生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最终收回问卷276份,回收率为92%;其中有效问卷224份,有效回收率为81.2%。总的调查人群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班即实施新课标的班级,对照班即未实施新课标的班级。本次问卷调查中,实验班84人,对照班140人,共224人。其中,四年级学生实验班30人,对照班54人,共84人;五年级学生实验班26人,对照班44人,共70人;六年级学生实验班28人,对照班42人,共70人。

2)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查阅国内外关于教育改革的相关资料,了解当前国内外体育教学现状及体育改革的新方向、新要求,熟悉目前教育改革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搜集到的各种观点进行分析整理,从而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结果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进行统计描述,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的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不满足正态性或方差齐性的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

3 结论与建议

结论

1)不同年级的学生体育态度是不同的,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三个年级中,选择选项5的分别占42.6%、18.2%、16.4%,选择选项1的则分别为16.7%、20.5%、19.0%,不能保持良好的体育态度的人数有下滑的趋势。可见随着年级的增高,能够养成较好的体育态度的学生逐渐在减少,学生对体育课的热爱程度也有所下降,大多数学生体育态度由好的一端向差的一端转移,学生的积极性逐渐降低。

2)施行新课标后,不同年级的体育态度均有所增高,三个年级总数的t检验的结果为:t总数=4.667,P

建议 小学体育教育改革虽是教育改革的一小部分,却是教育改革的基础,是教育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颁布以及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施行,体育教育隐性教育的功能越来越显著,大大增加了教育价值的深层意义。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新课标实施后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体育教师要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手段,满足学生希望在体育课中获得愉快情绪体验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把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地位关系,同时注意师生的互动性,通过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转变体育学习的态度,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我国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2)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学,因材施教。对于体育运动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可适当地降低运动的难度和标准,多给予适当的鼓励,避免其产生不健康的心理,使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学习中的乐趣,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在体育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

第5篇:教育改革方面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现状;改革;教材;教师

一、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纲要》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制定的,是指导广大幼儿教师将《规程》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文件。贯彻实施《纲要》,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具体情况出发,切忌搞“一刀切”。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条件的幼儿园,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待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指南》着重强调了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成人不应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等先进教育理念。

二、绥德县学前教育现状以及改变策略

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在当前为适应教育改革需要加快学前教育改革的步伐,我们也在广泛吸取经验,寻求和探索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之路。几年来在不断探究和实践中有了让人欣慰的改变,但审视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绥德县学前教育改革之路还很慢长,依然存在许多困惑和问题。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绥德县学前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

最近几年绥德县招考了一些专业的幼儿教师,但是这远远解决不了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的严重问题,幼儿园需要的是专业的学前教育毕业的专门型人才,教育局通过在小学、中学挖掘作为幼儿教师的人才,通过转岗等形式,到幼儿园去任教。稍微缓解了教师紧张的问题,但是这些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幼儿教育知识学习和培训,在活动开展等方面不会不懂;造成师资力量的浪费。大部分幼儿园是在小学或者中学的管理下的,造成教师分配不合理,不熟悉教师情况,没有做到合理安排。有一些专业幼儿教师吃不下苦,在待了一段时间后就想办法调走或者转岗到其他的单位上。这样就造成了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严重后果。

要改变目前的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形式,主要。1、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教育的一切目的,最终是要提高幼儿的素质,提高幼儿的一日生活能力,关键在教师。培训是对幼儿教师的最好的一次福利,外出参观培训,把先进的幼儿教育知识迎进来。尤其是对转岗教师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2、尊重幼儿教师,提高教师待遇,招进来,留的住,大多数幼儿教师都想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必须保障幼儿教师的基本权利.3、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管理,根据每个幼儿教师的专业业务优点合理安排,提高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二)幼儿园课程活动安排小学化现象严重

幼儿园课程定义很多,大家比较赞成的一个,认为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里的各种活动就是《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所说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我们今年全县材,我们县用的教材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整合教材,我们对教材的不熟悉是导致教学活动不能达到完美,在教材的理解上我们还应加大力度,争取每个老师都做到心里有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以下三原则是克服小学化现象的指路明灯,1、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3、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第6篇:教育改革方面的建议范文

    论文摘要:中职教育担负着培养技能人才的重任,这些技能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拙。社会的进步给中职教育发展带来了动力和契机,也带来了挑战目前的中职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德育教育,这成为了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1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针对性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针对性其实质就是德育教育要满足社会发展、企业需求、教育课程改革和学生修养等方面的具体需要。其必要性也主要体现在上述几方面,表现为:

1.1社会发展需要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发展不仅是物质方面的,还包括各种文化和意识形态,在改革深人的进程中,一些新的国际思潮和价值观逐渐渗透进我们社会的各阶层,人们的社会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多变化,多元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冲突逐渐突出,很多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风气盛行,这些都给中职学校敲响了必须要加强德育教育对社会针对性的警钟。

1.2企业经营需要

    新时期企业的经营运转资金很重要,但真正能创造价值的是人才,人才的标准是多方面的综合结果,良好的德育素质和职业道德都是人才需要具备的。

1.3教育改革需要

    传统的中职教育日的只是教会学生最基本的工作技能,这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工作和生活。随着中职学校生源的不断萎缩和素质的逐步下降,中职学校进行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德育教育是当前中职教育的薄弱环节,必须提高德育针对性,使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达到预想目标

1.4学生自身修身需要

    中职学生的生源年龄段相对偏低,正是学生从少年到青年的过度期,是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其独立性和对事物的认知性都不明确,很多青少年犯罪行为都发生在这个时期,因此,此时迫切需要学校做好德育方面的针对性教育,以帮助学生在技能获得的同时做好自身素质修养,教给他们正确的人生方向,培养他们良好的立足社会并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行。

2当前中职学校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中职学生的社会认知度和好感度上比普通高中学生要低得多,主要间题在于:

2.1学生心理和生理形态差异过大

    在普通高中学生为升卜最好的大学努力学习时,中职学生却过早地接触了社会,这个时期的他们心理年龄大都不成熟,但身上担负的确是20多岁的生理责任,在没有正确的引导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思想和能力的错位,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观,极易犯错

2.2学习目标和动机不明确

    很多中职学生选择中职学校都是退而求其次,很少有真正主动进人中职学校学习的,因此很多学生根本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目标,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人错误认识的影响,很多学生更是对学习失去信心

2.3学习理论基础较差

    多数学生选择中职学校都是因为中考落榜或者因为本身成绩不佳想早日学到技能进人社会,其理论知识基础都相对薄弱。在中职学校接受新的知识时,很多学生会觉得比较吃力,产生厌学情绪,不会就不问,不问则更不会,这样恶心循环造成很多学生的课堂时间白白浪费,根本没有学到任何有用的知识。这需要中职学校教育从基础抓起。

2.4学生心理素质不高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年龄和特殊性使他们很多人心理素质不高,很多学生存在自卑、偏激、反叛和懒惰心理,当然并不是说普通学校的学生不存在这些情况,只是中职学校学生情况更严重一些。这些心理状态使学生逃课、旷课成为常事,承受压力能力不强,在恶劣的外压下容易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对学习和生活没有自信和进取精神,偏激的心理还使他们遇事容易冲动而犯错,造成终生遗憾。

3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针对性的一些建议

    了解了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针对性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和需要提出一些德育教育针对性建议,具体方法有:

3.1师生统一认识,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

    要做好德育教育,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不管是普通教师、行政员工和领导,都必须要将德育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并以此引导和教育学生,让学生树立“人本”的观念,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利于沟通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深人地了解、沟通并解决

3.2建立完善的制度,确保德育教育实施

    国无法不立,学校的规章实施也是这样,要让人遵循就必须要先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一套完善的德育教育和管理制度是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所必须具备的东西,只有用这些规章来宣传和监督各项活动才能使教育生活更有秩序,从而达到德育教育改革的目的。例如《学生手册》、《班级德育管理量化考核条例》及《学生行动规范》等等,这些都可以针对学生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细致地制定。

3.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育影响

    做好德育教育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课堂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优势,提升德育教育。首先,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解决学生道德方面的心理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变化,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应变能力;其次,各专业老师在进行技能教学的同时更要注意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针对不同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形成相关的正确的职业道德素养,在技能实践中更要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3.4建立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增强隐性教育能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名言被众人奉为真理,古代更有孟母三迁的典故,这些都体现了环境对人影响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有良好的风貌,首先就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用多样的文化设置、艺术活动和硬件建设等来促进学风和校风建设,让学生在这些隐性教育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受到德育教育。

第7篇:教育改革方面的建议范文

论文摘要: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当今世界范围经济和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体育教学作为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部分,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关于体育教育专业的研究概述

当前国外体育教育或体育专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呈现出: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存;课程设置基础性、综合性、多样性等特点。所以,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体育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

二、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管理方面的问题

课程开发、课程选择过于随意。在课程评估方面,尚未建立合理的评估工作程序。开设课程同开辟一个研究领域是不同的,有时一个问题就可以构成一个研究领域。

2.课程设置理念上的问题

(1)重传统,轻时尚。即重视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如中长跑、跨栏等田径类项目,忽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的引进。尤其是新项目,如健美操、瑜伽、体育舞蹈等项目的安排与研究。

(2)重形式,轻实用。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质就是课程设置的现代化,在我国,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校教学内容陈旧,实用性差,教学设备简陋,有的甚至流于形式,能真正同专业课程相联系并能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更是少之又少。

(3)重技术,轻理论。即重视技术技能的传授,轻视基础学科的学习。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其根本原因在于其教育模式“重术轻学”,在课程设置上,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倾注于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上,基础理论和相关理论学习所占的分量较轻。

3.课程结构方面的问题

(1)在专业课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缺乏论证。我国有的高校已提出“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改革方针,而将相近的专业合并起来构建课程体系是未来大学教育课程设置的大趋势。

(2)选修课在课程的设置上并未体现学科结构。课程体系本身缺乏内在的有机结构,有些选修课的设置牵强,随意性明显。综合课程和选修课尤其是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选修课偏少,教师长期处于条块分割的体制之中,导致学生综合知识的欠缺。

三、改革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现状,实现体育教育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树立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创新观

体育教育的创新不单纯是理念的创新,更体现在办学的模式、教学管理、课程体系、传授方法等方面的创新。首先要带头在体育观念和体育行为上转变,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与知识的更新。再者,加快教材的科学化和适应性建设,教材应结合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使教材体系的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建立一套具有科学性和适应性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教材体系。

2.调整课程类型结构,提升主干课程的作用

在高年级中开设自主型活动课和开放型综合课两种不同课型的试验。自主型活动课中教师仅进行专题讲座、组织技术辅导和考查,其他环节由学生自主性活动所替代。开放型综合课采用俱乐部制或协会制教学,在组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等方面是综合的。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所设的主干课要突出反映专业的特点。首先,师范特性显著。在培养体育教师的层次上可兼顾多级需要。其次,以专促能,学科交叉。在教学实践中,术课教学要求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专长,对于非专项课,也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突出一专多能,以满足未来基层体育工作的多方面需要。

3.构建主副修制课程体系,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

目前的情况下,在保证主干专业课程的同时,可设立一个副修方向,让学生相对集中地学习某一学科门类的一些课程,如娱乐体育、体育保健康复和体育经营管理等副修方向。充分利用学校各专业的资源,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和个人的爱好。

在当前社会转型、高科技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朝向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主要从教学改革的内部因素出发,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向的改革,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作生,刘昕.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2(9).

[2]卢元镇.论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J].体育科研,2002(2).

第8篇:教育改革方面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实践取向;教师教育;师范技能

作者简介:张霞(1984-),女,江西上饶人,上饶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张灵(1968-),男,江西上饶人,上饶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江西 上饶 334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新时期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探索”(项目编号:110851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34-02

一、调查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教师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1]鉴于此,为深入了解上饶师范学院教师教育改革的现状,特编制相关问卷,运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上饶师范学院1200名师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获得教师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改革策略,以期提高师范生技能,促进教师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实现高师院校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高素质教师的目标。

二、调查实施及数据处理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上饶师范学院师范类专业在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35份,回收率为94.6%,其中有效问卷1067份,有效率为94%。取样时兼顾了师范生的年级、性别、专业种类。其中男生283人,女生784人;一年级学生359人,二年级学生334人,三年级学生259人,四年级学生115人;文科专业学生450人,理科专业学生449人,音、体、美等专业学生168人。所有问卷施测均是由研究者作为主试,以院系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收问卷。经过整理,研究者利用spss12.0对施测结果进行了处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教育类课程调查及分析(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或正在学习的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学和心理学分别占32.9%和21.2%,而教育研究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现代教学技术、教师礼仪规范、教学艺术、三字一话以及中(小)学教育改革前沿课程所占比重极低,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66.2%的学生认为学习教师教育课程的目的在于学到真正的教学理论知识及技能,以便运用于以后教学中,而14.0%的学生则是出于无奈选择了学校规定要选的教师教育课程。在课堂之外,从来不花时间学习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生占24.2%。59.3%的学生更愿意教师在讲授教师教育类课程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教学案例讲解,47.0%的学生认为学习教师教育类课程很有意义。综上所述,很多培养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课程并没有在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中获得应有的地位。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化严重不足,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课基本长期“一统天下”,而这些课程的内容相当抽象,对于指导师范生而言,可操作性不强。因此,首先需要对学院课程设置进行修订;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尽量联系实际,让学生从案例教学中学习到教师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最后需要同中小学合作,让师范生多些机会去见习、实习和研习。

2.师范技能培养方式调查及分析(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47.2%的学生对学院师范教育培养方式一般满意,有10.7%的学生不满意。在学院提供的师范教育课程中,74.8%的学生认为理论较多,实践较少。一般来讲,师范生实践技能主要包括表达技能、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和教学研究技能等五个方面。50.0%以上的学生都非常认同这五项技能在提高自身实践技能中的重要性,而50.4%的学生认为自身师范技能综合水平一般。当问到当前师范生技能薄弱的原因时,缺少教学实践机会(31.6%)、缺少师范教育类操作性课程(28.3%)、总体培养模式不合理(15.5%)是其主要原因所在。为了解决师范生技能薄弱这一问题,被调查对象认为需要增加的课程前三位是:“课堂教学技巧(操作层面)”(30.7%)、“教学艺术”(20.4%)、“中小学生心理和行为学”(18.7%)。

由上可以看出:一方面从学院的角度来讲,学院在培养师范生师范技能的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学习、轻实践的问题,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实践机会少;师范教育类课程缺乏可操作性,学生很难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学院实习方式呆板,缺乏灵活性,实习时间短、实习指导不力、实习过程流于形式、实习管理不到位;学院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考核流于形式,没有制定客观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从师范生自身的角度来讲,师范生在师范技能培养方面重视不够,主动性不强;师范生理论知识学习不扎实,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意识淡薄,意志力和行动力不够。

四、思考与建议

教育部新近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进一步突出了“实践取向”、“能力为重”理念[2],并明确规定教育实践学时要达到十八周。[3]既反映了教师培养的规律,也体现了对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从问卷调查分析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出发,笔者认为可以提出以下改革建议,以不断推进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培养符合当前中小学实际需要的合格教师。

1.强化教学技能培养,促进师范生角色转化

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他们的知识可以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一般来说,实践性知识具有情境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可以通过参与体验、反思等途径获得。它包括教育情意、教育信念、自我认识、人际交往策略、批判反思等方面的内容。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内容。因此,高师院校应该将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与反思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多渠道培养师范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

2.整合教师教育类课程,增强师范生学习兴趣

教师教育类课程在师范生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是目前主要以“老三样”(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为主,其他实践性、可操作性强的课程反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另外,教师教育类课程在师范生所有学习课程种类中所占比重很低。因此,必须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进行整合,增强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整体效果。要建立起一个由教育理论课、教育技能课、教育实践课、教育活动课和隐性教育课等五大部分组成的全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新体系。高师院校教师应加强自身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法改革,打破常规,可采取专题研讨、反思性教学、微格教学等,[4]以促进教师与师范生的共同发展。此外,高师院校还需建立课程整合资源中心,提供相应的课程整合制度保障,从而使课程整合长期有效地实施。

3.增加教育实践内容,丰富师范生实践经验

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师范生主动参与学习以及直接经验的积累,对于其专业发展而言十分重要。作为地方高师院校,实习、研习和见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将来教学做准备,而应该为师范生的最好成长打基础,这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题中之义,更是终身教育理念的现实表达。为丰富师范生的实践经验,可以加强师范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探究性学习、集体讨论、角色扮演、模拟课堂等方式方法,使师范生在实践参与中体悟理论知识的力量与魅力,从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解决实际教育教学的能力,指导自身未来的教育实践。此外,2007年教育部发文明确指出:要为师范生教育“建立相对稳定的师范生实习基地。”[5]因此,必须狠抓师范生的实习工作,延长师范生教育实习时间,保证在十八周以上;建立“双导师”制度,通过中小学优秀教师和高校实习教师的指导,促进师范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双重发展。

4.健全师范技能考核制度,促进师范生专业成长

师范技能必须通过长时间地理论学习以及反复训练才能够形成。科学规范的技能考核制度是加强师范生师范技能培养的重要保证。目前,除了普通话考试是在语委的严格考核下进行之外,其他师范技能项目考核制度还不够健全。高师院校可以建立健全实践性课程考核制度,对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师教学基本技能进行专项考核,并将其与学分挂钩。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师范生职业技能大赛等比赛活动,通过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模拟课堂、粉笔字钢笔字比赛、玩(教)具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给师范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发师范生参与训练的热情,促进师范生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Z].2012.

[3]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Z].2011.

[4]黄友珍.我国师范院校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第9篇:教育改革方面的建议范文

一、文献来源

为了解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研究现状,笔者对相关研究文献作了较为系统的研读分析。研读资料主要来源是1999至2009年出版的艺术类书籍以及公开发表,被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检索方法为:以“主题”为检索项,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高师美术教育”为检索词进行检索,获得1999至2009年相关的研究文献105篇,经审阅、筛选发现,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相关研究文章为86篇。本研究将之全部作为取样对象,分析维度主要是研究者的研究视角。

二、文献综述

(一)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赵诗镜在《对高等师范美术专业的重新认识》一文中提出,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赫赫有名”的美术家,也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一般的美术工作者,而是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尚思想品德、并具有相当教学能力的美术教师。[1]赵青在《对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中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阐述,并给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2]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这一点研究者存在共识,基本上没有异议。2005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刊登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这样规定的:“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不难发现,伴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不断提升。从过去美术教育工作者到今天的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从适应基础教育到了解基础教育再到引领基础教育,这是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质的飞跃。

(二)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结构研究

关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是研究者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梳理众多文献主要从以下层面展开论述。

1.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吴世宁在《试论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中的师范性特点》中指出,多年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体制基本上沿用了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偏重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过多强调专业技能。著名艺术教育家郭声健在《艺术教育论》中指出:“艺术师范教育中的艺术专业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即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在内容上偏专、偏精、偏深,而中小学艺术教育所需的东西却因其简单、基础浅而往往被忽视。结果,学生毕业上讲台,对中小学艺术教育中那些最基本的内容反而并不是感觉轻车熟路、游刃有余。”[3]邱长沛在《关于高师美术教育问题的思考》中强调,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该贯彻一专多能的原则,一专多能是师范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中等学校美术教师的重要条件。并提出了专业设置的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如专业基础课除素描、色彩外,应增设设计基础,素描课除传统素描外,应补充结构素描与意向素描,在工艺设计中开设电脑设计课等等。葛鸿志在文章《对当前师范美术教育的思考》中提出,在中外美术史和美术概论的基础上,增加美术欣赏课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教学。另外,还应开设美学、美术评论及与现代美术教流相适应的电脑美术和电脑设计,根据未来基础教学的特点,可以开设一些手工与美术相结合的课目,如泥塑、陶艺、纸工、金属竹木工艺等课。张秀丽在《简论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提到,在我国高师美术专业课程特别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约占总课程的2/3,并以各种传统写实性的绘画为主,而忽视陶艺,染织、民间手工艺,版画、工艺制作、现代设计、电脑美术等内容,严重脱离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三、四年级两个学年的国画、油画等专业学习和毕业创作,成为最重要的学业评价标准,完全沿用了美术学院的课程模式而偏离了师范的办学宗旨。[4]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研究者主要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仍然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的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许多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2.课程结构中教育类科目所占比重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和所占整个课程的比例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高师美术课程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较多文献提及了关于这方面的改革建议。还有专门讨论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中如何富有成效地开设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文献。张秀丽在《简论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指出,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中教育课程仅占总课时7%左右,学生学习不到足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毕业以后很难当好教师。美国、日本的课程结构则大不相同,它包含了较大比例的教育理论课程和学科教学法课程,约占总课程的2/5左右。为此,在高师课程中必须增加教育类课程,在增加教育实习学时的同时,可将一次性的教育实习改为:“教育见习—了解教师”“教育实习—学做教师”“教育研习—做好教师”不同目标和内容的三个阶段,以切实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4]杨钧同样在《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中指出,高师美术课程设置重专业轻教育是目前高师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问题。并用数据说明课程结构中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过低。在教育类课程设置上,研究者主要围绕完善教育类课程,增加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突出“师范”特色展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研究者很多都采用了中外比较研究的方法,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观点。

3.课程与课程的交叉与融合

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是世界课程改革带有普遍性的趋势,艺术领域的改革也积极关注和反映了这一趋势。美术新课程改革反对科目本位主义,关注各课程知识的互相融合和渗透。徐建融在《美术教育展望》一书中指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世纪教育、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与之相适应,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5]张志强在《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探析》一文中指出,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将美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增加人文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增设如宗教与艺术、文化人类学、文学、历史、音乐、建筑、戏剧等选修课程。[6]杨钧《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刘剑丽《论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与发展要求》等都在这方面给予关注。关于强调课程建设综合性,提倡学科综合类的文章出现较少,提倡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之间融合与渗透将成为研究者新的关注点。

(三)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研究

岳嵘琪、田卫戈在《建立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师美术教学体系》中指出,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师美术教育应大力进行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从课程教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7]赵胜利在《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美术教育的思考》中指出,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根本任务的高师美术教育,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应该从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招生体制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办学模式,从而能够和美术基础教育相适应。[8]众多文献在此方面给予了一定关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学实践,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不甚关注,教育教学中很少涉及美术新课改方面的内容,这就直接造成许多“未来的教师”不了解新课改的背景、性质、价值和目标,无法在理念、知识和能力上为将来实施新课程做好充分准备,造成培养的美育人才与基础课程改革对新型师资的需求之间出现不和谐因素。

三、文献研究分析

(一)研究成果重复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和新颖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师资成为制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始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给予更多关注。笔者将近十年的有关文献进行搜集发现,论文数目成直线上升趋势,文献数目急剧膨胀,时至今天仍是一个热点话题。综观文献,整体上都能看到高师美术教育存在不足及需要改进的部分,但有不少研究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缺乏将某一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有些研究内容与已发表的文章内容重复,创新性和新颖性严重不足。

(二)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尚缺乏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

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研究,研究的视野比较狭窄,往往局限于现状的分析,且较少关注国外美术教师教育的情况。从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上看,大都以思辨性研究为主。由于研究数据不足,许多论文在论证过程中,以经验和感觉作为论据,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师范院校的具体境况,致使难以得出一些具有广泛性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笔者认为,目前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如何很好地适应,乃至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特别需要加强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应多采用问卷、访谈等调查、实验的科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