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乡旅游调查报告范文

家乡旅游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乡旅游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乡旅游调查报告

第1篇:家乡旅游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基础教育;综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2-0077-02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地理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一门具有较高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回归自然,到社会进行实践,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生活来增长知识、提高各项能力和地理素养。它强调以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为中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因此,在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既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丰富情感、发展能力和完善独立的人格。新的地理课程目标倡导以活动带知识与技能的方法,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通过综合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现象、地理表象,并将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作为地理教师,要在课内外精心设计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合理开展活动。

一、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现在的学生对外接触较少,多数时间围绕着书本、手机、电脑等,而地理与生产生活、自然环境联系密切,从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补上这一课。从活动内容上看,应本着从身边学起的教学理念,以中学地理知识为基础,以乡土为依托,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采访、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再通过网上查询、设计制作,融合历史、政治、生物等多学科,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一件快乐又轻松的事情。例如,湘教版地理必修II教材66页有这样一个活动,“调查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可以从当地的农业生产类型、主要农产品及商品率、农业区位等方面入手。请你从这几方面调查家乡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家乡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并写出调查报告。附:农产品商品率=(农产品出售量/农产品总产量)×100%”。通过当地农科所和镇政府的帮忙,联系了学校附近的一位普通农户、一位种粮大户和一位花木种植户,然后组织学生去农户家实地调查。种粮大户承包了130亩农田,100亩农田为双季水稻,亩产为1000千克;30亩单季水稻,亩产为1218千克。收割的稻谷110500千克到市场出售,按国家政策规定每亩农田政府补贴100元。普通农户家有4.3亩农田,3.5亩种植双季水稻,亩产为950千克,其他0.8亩种植桑树,收割的稻谷中的500千克拿到市场出售,按国家政策规定也得到了每亩100元的补贴。花木种植大户种植了35亩的花木。针对本材料,引导学生从三位农户的生产规模、单产高低及原因、农产品用途、劳动力数量、农业机械、技术投入和经济效益等角度进行调查分析和比较。学生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较短时间顺利地完成了调查,还写出了像模像样的调查报告。通过此项活动,使多数韭菜、小麦都分不清楚的学生对农事有了一定了解,知道了早稻、晚稻不同的种植收割时间,懂得了早稻与晚稻的区别等农业生产实际。对于有农事经历的学生而言,做起调研来更是得心应手。活动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季节判断、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除此,还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报效家乡和开发家乡的热情,寓劳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于地理教学中,顺利完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收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一位张姓学生综合了其他调查报告,在地理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市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获得了市一等奖。可见,利用乡土等周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结合教材知识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良好,成绩显著。因此,教师要走出校园深入政府的职能机关、田间地头,收集生产生活的相关信息,要重视当地地方志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挖掘相关现象、事物中隐含的地理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要注意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分析学生应利用的手段、方法,分析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预设相应的解决措施,根据地理学习的相关文件等设计实践活动的目标。

二、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

在上选修“旅游地理”时,笔者开展了“为家乡旅游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基本要求:选择家乡的一个旅游景点设计一则广告。具体要求:简洁明了、容易记忆、图文并茂及形式多样;能激发游客旅游的兴趣。参考资料:家乡的广告宣传片、景点的相关新闻、景点实地考察、其他旅游景点的广告(上网、电视广告等)。学生对本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有的单独一个人,有的三五成群组成小组,递交了形式不一的成果,有广告词、宣传歌词、flash宣传片、动漫广告等。通过本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的基本途径”。无论是个人还是小组,每个学生都承担了一定的工作和责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头脑和身体,自主地进行思考和行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为更好地把握景点特色,需要到景点考察,培养了学生的野外活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使广告设计得更好,需要查找相关资料,提高了学生资料查找和比较、分析的能力;广告设计涉及其他学科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动手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极为有利的。另外,还提高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学习的责任感。因为活动是以家乡景点为素材,引领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树立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现行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多远离家乡,学生难以理解和形成切身感受,本实践活动弥补了这一不足,让学生积极融入到地理学习中,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学生从中寻求感兴趣的点,从而获得亲身参与及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的整体认识,增进对自然的关爱及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创新精神,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品质。另外,还让学生感受到学地理的有用之处,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因此,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对地理知识的迁移和发展,还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交流机会,促进彼此间的了解和沟通。

三、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以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评价、教师评价和社区(单位)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减少结果评价的比重。教师应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参与态度及成果实现中的作用,更应注重对学生在活动中取得的进步、能力的提升的肯定和赞赏,摈弃平时地理成绩好坏的成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评价最好采用评语形式,切忌用分数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美好并享受活动带来的成功喜悦。

四、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应注意的问题

(1)设计要合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开放的模式,没有成熟的路径可走,所以对于活动的选取和设计,教师要十分谨慎。活动方案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现实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难易程度要适当,操作性要强。

(2)准备要充分。由于活动场所和方式的多样性,教师要有预见活动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提前做好准备。材料工具要准备充足,安全问题充分考虑,教师要提前进行野外考察,学生外出的有专人负责,做好从学校出发到安全归校的防范措施。

(3)内容要适当。在活动中要遵循“力所能及”的原则,活动内容要恰当。在活动中使学生的活动能力、知识水平要处于“最近发展区”,还要善于通过设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欲望。挖掘个体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都有成功的机会。

五、结束语

总之,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家乡的地理现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教师通过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地理课程改革,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唐玉法,张立平.乡土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践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3(35).

第2篇:家乡旅游调查报告范文

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一、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游戏活动,丰富学生校内文化生活

我校立足学校实际,收集整理好学生喜闻乐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陶冶自己的身心。我们设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游戏活动有打宝、藏人、打砖耳、翻花、弹杏核、打水漂、放风筝、过家家等游戏。为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安全性,每类活动都有指导教师具体指导开展活动。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还依据游戏开展趣味运动会,提高学生的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陶冶学生的身心。学生魏子舒根据我校开展游戏的情况制作了电子报刊《游戏变变变》获得青州市一等奖,并报送省电教馆参评。

二、搜集"家乡名胜"典故

假期留给学生的空余时间很多,于是我们要求家长农忙过后,一定要抽时间,带领孩子到家乡的"旅游胜地"去游玩,在游玩中为孩子讲一讲有关家乡一些地名的故事。在家乡游之后,还要求学生将自己畅游家乡的感受写下来,在班上与老师同学共同分享。在观赏家乡名胜的时候,听家长讲故事,这可是最受孩子欢迎的假期作业。

三、办手抄报

编写小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搜集资料、阅读、习作、绘画、书写等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在假期里办好一份"快乐假期"手抄报。内容有:读书笔记、得意的书法、调查报告等。为了督促学生认真完成手抄报,我们特意推出"优秀假期小报"评比活动。比赛奖项设:绘画小能手、资料收集大王、书写小能手、最佳设计师等不同类别若干名。如此"编写小报"的作业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假期乐园"

四、享受户外锻炼

放假了,学生容易养成睡懒觉的习惯,这样对孩子的身体不好。我们在假期里给学生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每天坚持锻炼。锻炼的内容很多,有晨跑、爬山等,每次锻炼后,都要求学生填写《我们的锻炼计划》,包括这样一些内容:日期、天气、参与对象、看到什么、锻炼后的想法等,由此督促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锻炼,并写好日记,充分享受锻炼带来的快乐。

五、搜集、汇编农谚集

假期其间,正是农忙季节,这当中有很多关于"天气变化和季节更替"对农业影响的谚语。于是,我们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调查民间生产农谚,并及时记录下来。同时,也出台一项"征集最佳农谚百条"比赛活动,最后汇编,并作为奖品给被征集到作品的同学。这项作业,学生非常兴奋,非常乐意去完成。而且在收集编写的过程中,学生即感受到参加生产劳动的幸福,又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六、设计游戏活动

假期是孩子尽情玩耍的时间,玩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孩子的动作技能,也是培养孩子合作交流的最佳方式。于是我们在假期里要求孩子尽情玩耍,而且要去动脑筋,创造出一些更新鲜的玩法,玩过之后再把游戏取个好听的名字,并将如何玩游戏的规则记下来告诉别人。开学后,再把最佳游戏推荐到体育课中去,学生听到自己的游戏能够编入教材,更加欣喜万分。

七、推荐一本好书

假期里安排学生看些书,既是课堂的延续,又是语文学习的提升。为了促进学生更好阅读课外书,我们设计了假期读书跟踪表。书的名字,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最值得你回忆的是什么,谁和你一起读完这本书,读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等。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还要求学生假期结束后,利用班级读书会,每人为同学推荐一本好书,从而提高学生品读欣赏好书的能力。

八、搞社会调查

学生放了假也是家庭中的一员,更是社会的一员。针对社会上的一些普遍现象,我们为学生设置了一些调查项目。如赌博给人带来那些危害?学生外出应注意那些安全?如何适当参加生产劳动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其中一项进行调查,最后完成调查报告。这一作业离学生生活很近,就在身边,学生亲眼目睹,通过走访、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学习的过程,学生感触很深,既是一种生活体验,也是一种学习体验,更是一种责任体验。

第3篇:家乡旅游调查报告范文

一、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结合当地实情,多方面渗透乡土地理知识,增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吸引力

高中地理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育,许多案例虽然生动具体,但远离学生实际,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紧密结合乡土地理,多讲一些学生身边活生生的状况、实例,可以增强学生的亲近感、认同感,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把家乡的自然状况,风土人情,历史文物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家乡,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注意收集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状况的相关资料并且适时地运用到教学当中去,使学生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与自己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

例如,在讲解水资源的保护时,笔者把当地一旅游景区被一化工厂排放的污水污染,鱼类死亡,水体变黑,游客减少的事例,与当地一个村庄饮用水遭到污染,发生村民中毒的事件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学生们畅所欲言,意识到水污染就在身边,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讲到矿产资源时,笔者把多媒体制作的滥采乱挖煤铁资源,造成当地文物惨遭破坏,地下水位下降造成饮用水困难的图片与录像资料展示给学生,学生们情绪激昂,纷纷发表意见,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运用乡土地理知识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局域网了解家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或者查阅资料了解家乡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变化;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就生态与环境谈体会、谈感想;还可以通过图片展览、录像等形式,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加深对乡土情况的了解,增强生态伦理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强调知识的活学活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之外,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在星期天组织学生到城边不远的一个小村庄实地参观,看到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面,同学们群情激奋,意识到环境与资源保护刻不容缓。参观后同学们都表达了对环境生态保护的忧患感与责任心。

新兴城市的大气环境不容乐观。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笔者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环境监测站点参观,听环境工作人员讲解相关知识,当同学看到试纸上厚厚的黑色粉尘,了解到自己呼吸的就是这样的空气时,许多人难以置信。通过参观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还受到了深刻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此外,通过地理课外兴趣小组、主题班会、地理板报、演讲比赛等形式了解家乡,宣传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也可以起到特殊的教育作用。

第4篇:家乡旅游调查报告范文

1.1明确课程的定位

“超市生鲜食品管理”课程为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选修课,是在具备了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基础上,为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到超市工作所开设的提高超市生鲜管理能力的素质拓展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涵盖了连锁超市生鲜区各工作环节和内容,为学生从事连锁超市生鲜区相关岗位提供理论引导和实践指导。它既是满足岗位需求的首要流程要素,也是从事连锁超市门店生鲜区经营管理工作的必备条件(技能)。该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目前国内超市的发展、采购、加工、销售、陈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分析超市生鲜区基本管理能力,为学生能适应超市生鲜区相关岗位群要求奠定基础。因此,课程不但重视知识的学习,而且更注重能力的培养。

1.2课程内容的建设

该课程着重讲授超市生鲜食品管理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力求课程体系完整,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常识,不追求知识面面俱到,但也不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做到内容深入浅出,有效提高学时的利用率,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和深入理解所学的超市生鲜相关知识。[1]在内容选择上,对超市内其他部门内容只作简单介绍,如超市营销、超市服务规范、超市自动补货等;在讲授生鲜食品采购管理时,加重了生鲜食品当地采购和跨地区采购的阐述,强调了采购工作对生鲜区的重要性,而不追求进一步讲生鲜商品的补货知识,从而避免重复,突出重点。根据教学体系改革的要求,重视教材建设。在目前社会对实践人才需求的趋势下,编写了《超市生鲜食品管理》教材,不但满足了自身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而且被扬州大学、青岛旅游学院等院校及相关单位使用,在国内生鲜管理方面的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面点师等培训考核内容有机结合,开辟了新的教学理念。学生通过近两年的专业学习,在完成该课程及其他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再经过国家职业鉴定所的考核,可以获得烹饪类相关证书,其培养方案在国内高职高专中起到了领先作用。毕业生的反馈意见表明,获得烹饪类相关证书的学生,如果具备在超市生鲜区实践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实际工作;在遇到问题时,所提方案与实际情况接近,解决问题速度快。

1.3教学方法的选择

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等能激发学生内在潜力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例如,在上课时讲到重难点内容,让学生思考内容设置的目的、核心与作用,并让学生来回答或补充。这样做会引起学生的不断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在授课过程中,将课程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尤其是图表及影像资料,能明显加大学生对信息的接收量。但多媒体课件也有它的局限性,不利于课堂上学生记录笔记及课后总结复习。因此,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必须与传统板书式教学方式相接合,才能通过多媒体提供更多图片、影像等信息量的同时,发挥板书有利于加深理解授课内容和掌握知识要点的作用,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更新,将任课教师担任的科研课题成果融入到教学环节中,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完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将目前伊藤洋华堂、沃尔玛、好家乡、好又多等超市实施的“品项管理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之中,它贯穿生鲜区商品的采购、制作、陈列、损耗等相关内容,从而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带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结合授课内容,对超市管理学中的某些研究课题,以调查报告或策划书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参观超市并查阅与这些课题相关的新方法、新技术及新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和科学阐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因材施教,使学生既注重课堂教学,又注重实践教学,并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工作。例如,对个别学生采取单独辅导的形式,帮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商品策划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考试方案的确定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考试方案能促进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灵活的考试评价机制可以促进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平时课堂作业和课堂提问。这两项考核占总成绩的20%。由于平时作业成绩计入考试,所以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之间相互讨论问题的时间也增多了,通过课堂、课间和网络途径与老师交流提问增多。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任课教师都在课堂上进行回顾、提问,使学生复习教学内容成为常态,客观上要求学生平时多下工夫,解决了学生考前突击,考后还给老师的情况。实践过程中严格要求,实践后规范调查报告。实践报告和实践后相关结论占总成绩的30%,导向明确,让学生高度关注和认真对待每一次教学实践。一般要求在实践课前能自觉提前准备实践内容,在实践过程中领会生鲜区各种操作规范及要求,与老师一起总结生鲜区商品及人员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关预防措施。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养成了思考问题的作风。精心设计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是对本门课程的全面性总结。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采取闭卷形式,在题目类型设计上主要让学生掌握生鲜相关概念,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生鲜区理货、促销、定价、保鲜等实际操作应用能力。

2课程教学实践

2.1实践过程

强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安排5~6人为一小组,以超市生鲜市场调研与预测、促销卖场进行策划等相关主题进行实验实训,使每位学生都能动手并参与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对超市生鲜区人员及物品的管理理解得更为透彻,收获和体会也更多。建立实践课程的信息反馈机制,为学生提供发表建议的机会,部分学生能够分析总结自己的实践结果,好的建议可以被采纳实施。[3]目前,该课程在实验实训等方面,充分利用学校酒店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的有利条件,开展生鲜类食品的加工、制作及售卖等相关实训内容。另外,通过学校与成都市内沃尔玛、欧尚、好家乡等几家超市的合作,把部分教学中的实验实训相关教学内容安排到超市之中,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职业氛围。此外,增加综合性实践环节,使实验实训内容紧扣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熟食制作技术的综合性实践中,从熟食品种的选择、原料的准备及制作,到后期POP制作、商品的定价、陈列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通过这次实践课程,学生能够进一步把所学的专业特长及课程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4]

2.2实践的效果

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课件、案例等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和方法,结合学生对超市的参观、了解,学生可以用多种感官学习,既看得见又听得着,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生鲜区的一些商品,从而对本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在实践教学中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超市生鲜区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事实证明,通过每次实践教学活动,课后同学之间进行总结、提炼,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和培养。(本文来自于《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2.3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程实践部分的设计与实施是课程发展过程中对学生提升职业素质的根本要求,同时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在超市范围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创新的意识。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如果只强调书面作业,学生就会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字的整理上,过于关注结果,从而忽略了实践体验的具体过程。因此,对学生实践结果的考核方式有待改善。

3结论

第5篇:家乡旅游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本土资源 文化价值 挖掘利用 美术教育

美术新课标指出:要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这一目标的提出,确立了地方和学校参与基础课程改革的主体地位,使“校本课程”高扬个性旗帜的事物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作为一名生活在敦煌的美术教师,我深刻感受到了美术与人类、与生活、与情感、与历史等多方面的联系,体会到了美术作为文化课程的重要意义。

我在教学中主要把握了以下几项原则:

一、重视对地方文化教学资源的挖掘、提炼

自然、人文景观是人类文明发展中所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可观赏的景物和事物,其中保留和蕴藏着丰富的民间美术、建筑、雕塑及宗教艺术。如何把学生游览后留在记忆中零零碎碎的景观印象上升为美术文化呢?我们利用本地资源从中提炼出适合课堂教学的具有文化价值的美术资源,并尝试设计出了丰富、具有个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地方教材美术课。

1.以历史为主体的传统景观,如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白马塔、阳关、玉门关、汉长城等。

2.以山水风光为主体的自然景观,如鸣沙山、月牙泉、雅丹地貌、三危山等。

3.以节日为主题的民俗活动,如四月八庙会、滑沙节、葡萄节等。

4.以家乡变化为题材的新风貌,如沙洲商业步行街、党河风情园、敦煌山庄大酒店、飞机场、火车站、敦煌公园等。

二、实施地方文化教学的手段

1.创设地方文化教学情境

如组织学生以生态旅游的方式,开展乡土美术教育。通过教学让学生观赏、阅览、领略这些自然风光,使学生为家乡有秀美的自然景色而感到自豪,引导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的环境,加强环保意识,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2.与当地历史对话

如:六年级(上)《爱护古建筑》和《保护文物》,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特有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包括拍照、收集文字资料)莫高窟、白马塔、烽火台等,发表对保护古建筑的看法,写调查报告,制作古建筑模型,制作宣传保护文物的小报、介绍文物小知识等,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起对古代文物的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传统的价值,以及树立尊重民族传统的风气。

3.与现实生活结合

可结合各种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如:《元宵节里挂彩灯》,让学生设计制作花灯,猜灯谜,了解元宵节的风俗。春节到了,《办年货》,让学生们观察民间美术在春节中的体现,把民间有特色的踩高跷、划旱船、舞龙灯、贴窗花、挂如意结,通过制作和绘画的形式加以展示。同学们剪好窗花贴在窗户上美化教室,自制一些贺卡、拉花、门笺增添新年气息。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剪纸、中国结、泥塑等作品去拜年,不仅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而且学会了做客的礼仪,感受了节日的氛围。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由于民间美术的教学多是以视觉教学为主,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更体现出了它的功效。例如制作课件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图片,其色彩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是课本图片难以比拟的。

5.形成多种评价方式,充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美术课程中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学生评价分为整体评价、分小组评价、个别评价以及学生互评。在融入了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课堂中,评价还要注重学生对与本课程及涉及到的课程活动的表现。

在新课程改革中,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敦煌市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美术教师应很好地去挖掘和利用它,结合美术教育作为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把我们的美术课上出一定的文化品位,让更多的学生受到家乡文明精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侯令 实现美术课程标准目标的美术教育[R].青海师大附中,2010,7。

2.侯令 美术课程与地方文化资源[J].中国中小学美术,2005,4。

第6篇:家乡旅游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乡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乡土文化是家乡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我校依托乡土文化,拓展、整合、开发、利用,一系列意蕴深厚的乡土文化课程,传递着家乡人民特有的思想与情趣,让校园弥漫乡土的芬芳,让课堂充满地域文化的魅力,丰富了学生的人文底蕴,提升了人文素养,美化了心灵。

一、语文教材与乡土文化紧密结合,让课堂充满家乡文化的魅力

1.拓展语文教材,让学生亲近家乡,热爱家乡

教学语文教材安排的相关主题如特产及家乡的名胜古迹、风景等内容后,我分别让学生搜集整理关于酒泉的历史、特产、旅游风景名胜。由于酒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这里的农业、旅游业特色鲜明。瓜果飘香,夜光杯名满中国。敦煌莫高窟、酒泉西汉胜迹让学生流连忘返。教学环境保护的话题时,我让学生充分了解祁连山冰川资源,让学生知道祁连山冰川融水是河西走廊绿洲生成的水源基础,它造就和养育着世代酒泉人民。接着让学生了解冰川的现状――受气候变化影响,祁连山的冰川消融速度很快。最后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珍惜资源,保护资源,节约资源,人人有责。我还让学生搜集、讲解左宗棠种树、护树斩驴的故事及酒泉新兴能源――风电产业比传统能源的优越性,从而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自觉树立环保意识。学生在拓展中,浸润在酒泉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化气息中,发现家乡的光彩,感受家乡的魅力,悄然地为家乡自豪,爱上家乡。

2.与地方文化经典同行,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让我们与经典结伴同行”的系列地方文化经典诵读展示活动,音舞诗画、诗文对弈、情景朗诵、诗词诵唱,通过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热爱之情。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边塞诗、送别诗、行旅诗、咏物诗是学生必诵的经典。“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通过诵读活动,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幼小的心灵,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学会做人的道理。

二、全面传播乡土文化,切实积淀人文底蕴,提高人文素养

1.以乡土校本教材为依托,充分领略家乡文化的魅力

酒泉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酒泉是丝路重镇,西汉武帝时设酒泉郡,现在是名扬海内外的卫星发射基地。境内留存着大量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胜迹,千年的古城积淀了千年的文化财富。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人文素养乡土校本教材,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知识,在酒泉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充分领略家乡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期,对西汉胜迹,丝绸之路博物馆等做实地考察,写调查报告、观后感、解说词,做好主题电子小报。我们还让学生了解酒泉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与特色,在节日之际,让学生通过手抄报、主题队会展示。在阶段收获汇报课上,通过图片、文字、摄影、绘画、视频展示地域乡土文化的魅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但再一次感受家乡的美丽,以家乡为自豪、骄傲,而且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家乡历史文化遗产,热爱酒泉。

2.以乡土校本教材为依托,潜移默化地提升道德认识和行为

酒泉是“西部历史文化名城”,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自然会有几分古朴与厚重。东来西往的文人墨客、商贾僧侣,或云集,或羁留,留下了些许印迹。

多少文人墨客面对酒泉、阳关,感慨万千,写下不朽诗篇。李白赞美酒泉的《月下独酌》,王之涣的边塞诗压轴之作――《凉州词》、王维的《渭城曲》,于右任的《天净沙・酒泉道中》等,学生真情吟诵,抒写豪情。东汉书法家“草圣”张芝,为汉家立下不朽功勋的霍去病,清代名臣左宗棠等,无不成为酒泉的骄傲。霍去病为了开拓祖国西北边疆和维护祖国的统一做出了卓越贡献,“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种为国忘家的精神,不仅为汉武帝感动,还为历代中国人民敬佩和尊崇。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他开拓和修筑了甘新大道,在公路两侧植树造林,所栽林木连绵不断,绿荫行人,历经百余年,让人敬重,被誉为“左公柳”。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与事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3.以校本教材为依托,利用历史地理传说、民间传说故事、敦煌莫高窟壁画故事,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肃州区地理位置独特,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古就是民间文学的故乡,根植于这块沃土的民间传说故事,独具艺术魅力,地方特色鲜明,像高山流水,又似深谷幽兰,千百年来就如祁连雪水一样滋润着人们的精神家园。学生钟爱《肃州民间故事》中的故事。喜欢“酒泉”得名由来的《酒泉・金泉》,喜欢反映人民对剥削者、压迫者积极反抗的《刺玫花泉》,更喜欢赞颂人民勤劳的《白狗娃犁地》。这些传说故事,向闪烁的群星,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熠熠生辉,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

酒泉境内的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故事,极具魅力的佛经故事像《尸毗王割肉救鸽》《九色鹿》等,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它们美的教化作用,学生无形中产生一种情感体验,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为作价值上的判断。

得天独厚的地方文化,通过立体、多渠道的传播、实践活动,学生去体验、去内化、去感悟、去发现,产生心灵火花。学生自觉积淀情感体验,调整道德认识,提升了人文素养,塑造了独特的人文特质和品格。

参考文献:

第7篇:家乡旅游调查报告范文

一、创设诗意校园环境,着力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学校以“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全体师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努力把校园建设成优美高雅的花园、培养聪明才智的学园、愉快生活的乐园。利用校园音响系统,把古诗新唱作为学校课间、午间、放学的音乐,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欣赏民族文化。校园外墙上悬挂大幅《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人名言、名人书画,等等。教室楼道上粘贴着以专题形式收集的图文并茂的古诗。如“李白篇”“冬季篇”“美丽的四季”等,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校园每堵墙、每扇窗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成为熏陶学生的场所。学生们在课间玩耍时、顺道路过时都能驻足停留念上几声,记上几句,耳濡目染,享受着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达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教育效果。

二、挖掘教材文化内涵,全面领略传统文化风采

小学语文教材内涵丰富,有许多体现民族文化魅力的课文。我们可以从字(造字文化)、词(成语)、旬(对联、谚语、歇后语等)、古诗、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古代名人故事、神话传说)等人手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株奇葩,它极具美学特质,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载体。我在执教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时,从音乐渲染、推敲诗眼、古诗配画、想象入境、反复吟诵等方面人手,同时做到“一链二增”。“链”,即链接苏轼生平、写作背景资料、西施生平资料;“增”,即课堂上引入学生课外搜集的描写祖国山水的古诗,如《钱塘湖春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这些做法既可以引领学生徜徉在美的诗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获得审美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

三、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切实增加传统文化积淀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能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心智、陶冶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我校作为福建省经典诵读实验校,非常重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各班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诵读的内容除了《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背的70首古诗外,还包括经典文集《弟子规》《孝经》《增广贤文》《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论语》《孟子》《大学》等。诵读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1,课前热身,持之以恒。利用每节课课前3分钟,集体朗诵一两首新学的诗文,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诗韵中,精神饱满地进入课堂学习。2,课堂辐射,课后拓展。以教材出现的古诗为基点,连带出其它相关的古诗来对照学习,拓展阅读。3,立足课堂,诵读经典。要求教师在认真备课,编写教案的基础上上好每周一节的经典诵读课,不挪为他用。4,利用小报,共享收获。,如让三至六年级学生以“品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人人动手出一份手抄报。5,利用竞赛,以赛促学。如开展手抄报比赛、古诗词背、默比赛、书法比赛,还开展全校人人参与的“承美德、倡文明”经典诵读比赛,将比赛作为各班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成果的一次大检验。赛场上,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满怀激情,时而如洪钟铿锵有力,时而如和风细雨悠远绵长,千古美文的神韵、华夏礼仪的儒雅,悠然再现。6,家庭联动,共读经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让家长与学生共读经典诗文,共同营造书香家庭。

四、立足乡土调查体验,大力继承弘扬乡土文化

第8篇:家乡旅游调查报告范文

韩慧欣的一番话让人深有感触:“女人是街道上最美的一道风景,说的是因为女人打扮,而把这个单调的世界变得花花绿绿、五彩缤纷,而小小的佩饰,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今,女人们整体造型中的佩饰作用正被夸大,平庸的服装能被一件精致而时尚的佩饰拯救,选好了适当的佩饰,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闪耀夺目的首饰、色彩斑斓的时尚发夹、钗子、皮圈,精致手链、脚链、胸针、耳钉等等,虽然没有奢华的冠冕,却以更新颖入时、平易近人的姿态贴近我们的生活。”

丢掉家庭

却没有丢掉创业激情

韩慧欣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也许得到上天的眷顾,大学刚毕业,她就成功跻身“小资”社会,成为一名受众人羡慕的“白领”。再后来,她迫不及待地步入了白色的礼堂,并很快有了个可爱的小宝宝。这一切来得似乎都那么的理所当然,慧欣幸福地享受着生活。虽然大多数职业女性 “忙于工作而疏忽了家庭”,而慧欣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她很热爱家庭,并深爱着丈夫和可爱的孩子。

慧欣一直都以为自己的生活会这样平静无波地继续下去,没想到她的幸福却不堪一击,当丈夫提出离婚的时候,她呆住了。她无法想象为什么会是这样,自己一直是个贤惠的妻子,称职的母亲,她干脆辞掉了工作,回到了家乡。

慧欣也是个不服输的女人,她决定自己创业,在事业上体现出人生价值来。在同学的邀请下,慧欣来到了世界闻名的小商品生产批发基地――义乌。同学建议她在义乌转转,看能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

发现大商机

智慧女人重塑幸福生活

在义乌小商品城逛了两天,本着女性天生的时尚敏锐感,慧欣很看好琳琅满目的女性饰品,做家专业的饰品店,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可当她向每家店铺问其情况,商家的回答都是一样,只做批发或是出口。慧欣沮丧地回到同学的住处。同学了解情况后,一边安慰她先在网上查找资料,看看项目是否可行,一边找朋友联系义乌做得好的饰品连锁企业。

同学的话给了慧欣莫大的启示,通过网络,慧欣查到了很多饰品方面的相关信息,时下,时尚一族不断追求着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时尚用品,给饰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针对女性开发的周边饰品,被誉为“21世纪中国的朝阳产业”。而权威机构对中国女性饰品的市场调查报告更坚定了慧欣的决心:目前中国女性饰品市场人均占有率不足5%,并正以每年19%的年增长率递增,到2010年我国的女性饰品占有率将增加到64%以上。中国有6亿多女性,按每10人有1件饰品计算,还需要6000多万件。况且,女性饰品从头到脚全方位包装着,一般的女性都要有十几到几十件饰品,时尚的女性则更多。可期待的巨大市场空间和可怜的市场占有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断升温的中国时尚流行饰品市场蓄势已发。

这时,同学也给慧欣带来了好消息,带她来到了义乌卜卜丫饰品有限公司。这是韩国卜卜丫国际集团在中国内地唯一的分支机构,集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国内第一家启动以店带店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全国性饰品连锁机构。产品以精美时尚的款式、上乘的质量、合理的价格、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深得广大客户的高度信赖和社会的赞誉。卜卜丫饰品有限公司何经理热情地接待了慧欣,公司统一的店面形象设计、统一的品牌经营理念、统一的市场价格、统一的服务培训、统一的销售配货打消了她开店的顾虑。和何经理推心置腹地交谈后,慧欣带着开店的憧憬签订了开店合同。

终于要拥有自己的“卜卜丫”饰品店,慧欣的心情无比激动。一个星期的“旅游”考察使慧欣心情畅快,回到家乡后,她将店址选在了繁华商业街上的超市旁边,饰品店一开业便顾客盈门。

30岁的外企白领卢玟玟,闲逛的时候,总喜欢在小饰品店流连驻足。看看叮叮当当似的佩饰,选购一条如意的链子,她表示只要有时间一定常常光顾慧欣的小店。

20岁的女大学生白冰时尚新潮,她第一次光顾慧欣的小店便流连忘返,她说:“无论我的休闲职业还是风情小装,都有合适的搭配饰品:一枚胸针,一个发卡,一叶袖饰,一圈扎花等等,犹若风情各异的花,点缀身上,让人倍觉靓丽。看来我还得常来这里。”

看到首战告捷,慧欣信心百倍,她说:“义乌卜卜丫饰品有限公司给我提供了创业的平台,让我找到了新的起点,这不仅仅是饰品店,还是我的幸福和期望!”

编辑语:成功事,寓于平凡处。饰品市场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市场,一个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市场,是最有生机、最合乎潮流、最引人入胜、充满无数商机的市场。投身饰品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谁先成功加入,谁就会率先成为中国未来饰品行业的大赢家。

地址: 浙江省义乌市青口新光北路22号 卜卜丫饰品有限公司

电话:0579-85277778 85277779

物流:0579-85613995 85613996

0579-85613997

传真:0579-85613998

联系人:赵先生

网址:省略

第9篇:家乡旅游调查报告范文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功能。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非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职教中心搭建平台,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征、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征、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旅游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素质,创设民主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计算机专业课培养学生保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服务专业课注重了课前、课间、下课前的预备、服务等的培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数学课上教师通过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新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电子专业课用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审美教育。德育课结合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发挥了德育主阵地的功能,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新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和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和者、评价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功能。今后,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征、专业特征、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