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企业知识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业历来属于传统的粗放型产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甚至一些中小型企业并没有自己独立的知识管理信息化平台,多数情况下靠师傅带徒弟式或非正规文档传递知识。一些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虽然已建立独立的知识管理平台,由于资金障碍等问题,信息基础设施的维护以及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升级等环节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其系统存在各种疏漏。
2项目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
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在同一时期往往会有多个项目的建设施工,这些项目在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面会存在一些相似性,具有知识共享的价值。但是由于工程项目地域上的差异,不同项目部之间往往缺乏有效地交流。项目经理的管理经验只留在个人大脑中,不进行个体之间的交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施工经验在项目部之间不能畅通的流动。因此,项目施工阶段不能借鉴其他项目的技术经验和降低风险的措施,导致项目施工中出现重蹈覆辙的事件。
3建筑企业如何实施知识管理
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的知识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员工、项目部、建筑行业的知识以及企业的客户资源等进行管理,一方面将合适的知识资源及时传递给需要的员工,帮助员工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是将员工个人的以及项目部零散的知识纳入企业的知识体系,并通过不断地整合优化,避免或减少组织的重复劳动,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建筑施工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分别是个人层面、项目部层面和企业层面。知识管理涉及个体知识之间的共享;个体知识转化集成为项目部知识,项目部之间知识的流动;项目部知识又上升为企业知识。
3.1个人层面
个人知识是知识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知识首先存储于个人头脑中,知识只有通过人脑的加工处理,才能不断发展创造。项目部成员是项目部知识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也是项目部知识和企业知识的重要来源。个人知识的积累与传递在知识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当个人知识能够与项目部其他成员交流、共享,才能有效为项目的施工管理服务。个人层面知识管理的关键就是建立知识管理激励机制促使个人乐于创造知识、共享知识。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实施柔性化的员工管理,就是将企业管理的范围从企业内部拓展到员工的活动区域,从单纯的关注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效果转向员工的思想和心理。柔性化管理使员工心情舒畅,激发员工的创造潜能和主动性,不遗余力的为企业的发展不懈努力。柔性化的员工管理不仅有利于建筑企业员工的个人成长,而且促进员工个人知识在组织内的交流和创造。
3.2项目部层面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项目是最主要的产值来源,也是经营管理的基本单位。项目部层面的知识管理是丰富企业知识资源库,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项目部通过企业知识进行项目的施工和管理,项目部成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这些原有知识进行加工和整理,创造出适合本项目的施工管理知识,为企业知识库的丰富和完善作出贡献。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会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的施工,各个项目部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要应用以往的企业知识,也会随着项目的实施产生新的知识,如新的施工技术、积累的管理经验等。因此实现不同项目部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知识的流动,并且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最后将新的知识纳入企业的知识体系,指导以后的项目的实施是项目部层面知识管理的关键。
3.3企业层面
项目部知识经过沉淀积累上升为企业知识,纳入企业的知识体系当中,为企业后续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持。知识资源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企业应当运用知识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来管理知识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层面的知识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支撑要素之一,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结合建筑行业特点,构建以知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从而营造知识共享的氛围。例如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来转变企业和员工的学习方式;通过营造轻松和谐的的工作氛围来鼓励员工的创新行为。
(2)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知识库。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知识库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在建项目的基本信息、已完工程的基本信息、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单位情况、企业近年来在各项目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等。知识库中存储的是显性知识,还有一部分是存储于成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包含管理经验、施工技术经验、诀窍等。通过知识管理将成员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纳入企业的内部知识库,从而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进程中,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对知识管理的认可并推动企业知识管理的进程。不同类型的员工在知识管理的建设中有不同的利益追求,因此企业要建立多方位的激励手段,系统的激励体系。
4结束语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建筑市场让利竞争的日趋激烈,低价中标越来越普及,企业的盈利空间也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而企业能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有无低廉的建筑成本。
一、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由于我国工程项目长期实施的是“租放式”管理,许多企业对成本管理不重视,工程项目的成本到底多少,心里没底。有的企业是中标价乘以一个百分数后包给项目部,项目部将该值再乘以一个百分数后发包给项目部,好像工程成本是海绵里的水,可以无限的“挤”,至于具体该百分数该取多大适宜,工程项目的利润空间有多少,谁也不知道。笔者查阅大量的文献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成本管理意识薄弱,认识上存在局限性
许多施工企业的领导、项目经理及企业员工都认识:成本管理是财务或计划部分的任务,与自己关系不大,不愿投入精力去研究。企业的成本核算“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现象很普遍,有的企业甚至为了应付检查,随意篡改数据,这些做法严重影响了成本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组织管理分析,缺乏有效的沟通配合
一些施工企业将成本管理的任务分配给财务、材料采购和现场的技术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尽从资金总额上控制工程成本,材料采购部门仅从材料供应质量的优劣、难易程度及服务质量的好坏等角度考虑,较少估计材料的价格对成本的影响。
(三)成本管理责任制和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与成本管理责任制和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没有像控制质量目标、安全目标一样,制定项目的成本管理责任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奖勤罚懒,从管理制度上制约企业的每一个员工,企业的员工又怎么可能自觉地把成本管理摆在各自重要的位置上?
二、加强成本管理几点思考
按照常规的成本管理模式难以适应,需要财务部门与经营开发、工程计划、施工生产等部门紧密配合,结合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抓住影响成本费用发生的各个环节,采取责任分解、目标控制、核算考核一系列措施把成本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这也同时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加强建筑施工成本管理,才能即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又能够最大恶毒地创造经济效益。从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程序上看,本人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
(一)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
投标是一种激烈的竞争,直接关系到效益的好坏。由于建筑市场的不规范,施工企业为了能够中标,往往把标价越压越低。这样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稍一放松则要发生亏损。因此,科学合理的计算投标价格,显得尤为重要。标价的降低幅度,应当确定在不亏损的限度之内。投标要发生多种费用,包括标书费、差旅费、咨询费、办公费、招待费等等。这部分费用如何核算,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投标费用大约相当于每年完成产值的0.5%-1%,其中未中标工程的费用占三分之一。投标阶段还应当做好成本预测工作。成本预测是一项具体而系统的工作,它涉及到:根据施工现场踏勘,结合工程的特点,确定工艺流程、选用合适的施工技术措施、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措施,进行机具的配置、公众结构和人员的选配;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确定材料到场的实际价格;根据工程所在地与现驻地的远近,确定需要调遣人员和机械的规模,进而计算调遣和现场管理费用;根据项目工期成本管要求,平衡各项资源进退场计划,进而调整各项方案计算工程总体施工费用;然后,确定各类税金、计算投标费用、预计保修服务费,从而测算出工程的直接指出,并以此作为投标的最低底价。
(二)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各项费用的控制和成本分析。而具体内容根据各种人员的分不同而不同,如:材料部门负责控制材料、构配件的采购成本、采购量、储存量和其质量,注意盘活储备资金,加速流动资金的资金周转等等。各层次组织的责任不同,各层负责好成本的控制管理责任,以达到最终的成本控制。尤其应当注意控制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机械使用费用等主要的成本支出。
1.加强材料管理,有效控制材料成本。由于材料费占工程成本的比例最大,个别大型安装工程项目的材料费占的比重可达70%,因此,材料成本的节约,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项目经理要对项目部材料管理部门提出严格的、必须遵照执行的规定及要求。主要是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组织分批进场,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定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尤其是大料,大搞节约代用、修旧利废和料回收,综合利用一切资源。
2.加强劳务管理,控制人工成本。对于采取劳务分包形式的施工企业来说,控制人工成本的主要手段就是加强劳务管理。在这种方式下的人工成本管理重点在项目单价的确定和零星用工、预算外用工的控制上。先要求成本管理人员必须真正熟悉、理解劳务分包合同内容,力求做到分项工程单价已包括的工序不重复计算;其次现场管理工作应保证尽可能降低零星用工和预算外用工。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1.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整体水平
建筑工程的关键就是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监管有助于我们对施工过程中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能够及时的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根据掌握的资料及时的进行解决。加强过程控制也是可以让管理效果能够更好的达到预期的水平,有利于降低施工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管理水平。
1.2有助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中我们对施工质量的管理主要是为了保障建筑本身的质量,因为建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施工中对每个施工细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从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到施工技术的运用,从实际的操作方法到工程验收等各方面都能对质量产生影响,只有健全的施工管理才能提高建筑的质量。
1.3有益于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经济效益
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对建筑质量的管理,不仅能够控制建筑质量,还能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这样可以使企业的利益得到提升。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材料的价值,还能避免不正确的操作施工引发的建筑设备的损坏。这样的控制效果可以说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成本投入,还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的扩大影响范围。
2.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常见的问题
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建筑行业的突飞猛进,使得我们生活条件随之提高。人们对建筑施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建筑企业的监管措施缺少,使得建筑质量问题受到很大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出现很多质量上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的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安全,比如我们在建筑施工中没有使用合格的材料进行施工,导致地面开裂,或者是造成墙体出现裂缝。这些问题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人们居住的安全,同时也影响建筑本身的美观。由于施工设计的不合理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互相干扰,这也是阻碍施工质量的因素,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设定的施工顺序进行,这些都会对建筑整体造成严重的破坏。
3.建筑施工工程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
3.1施工主体责任
目前我们建筑施工中,是多工种协调施工,施工人员需要较多,市面上的建筑工程队也很多,在不了解每一个施工队的基本情况下很难进行选择,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我们建筑整体质量的。并且我们市面上的建筑队伍流动性较大,很多情况下新的员工没有经过培训就都会被使用,这样新人对于整个施工过程认识性较差,很容易出现施工问题。这些都会对施工方案产生影响,导致建筑整体质量不过关。
3.2管理松懈
对整个施工工程管理上的松懈是最为致命的质量安全问题之一,专业的施工队伍具有健全的质量监控体系,能够有效的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能够各个工作协调配合,每一道工序都能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进行施工操作。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不进行及时的改正,只是一味的想覆盖下去,必定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其中主要体现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建筑设计的执行、建筑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对于建筑材料的随意摆放,使用过的材料不进行及时的处理都会影响施工速度,一些材料不进行保护,遭到雨水等侵蚀会造成质量问题的发生。施工人员对一些需要防潮处理的材料不进行防潮处理,也会造成施工后建筑的质量问题。
3.3工程完成收尾监理
每一个建筑施工收尾工作都需要我们的监管人员进行专业的检查。特别是在对建筑质量要求相对严格的今天,建筑监理的工作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一些监理单位为了减少资金的投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都会招收一些没有监理资质的员工,我们的企业在选择这样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管的话,我们的监理人很可能对材料的检查,设备的使用等方面不能进行严格的专业审查,甚至遮盖其中的错误,这样造成我们的建筑在日后的使用中埋下很大的隐患,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4.加强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策略
4.1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行业都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如果没有严格的规范控制就会产生混乱,建筑行业也不例外。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整个管理体系应该包括质量检查、质量分析、工作人员奖罚、建筑材料采购等。这样可以实时的查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减少了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造成的建筑质量问题,提高了工作质量与效率。还可以对建筑材料的运用进行严格把关,限制了采购人员的非法谋私现象,可以很好的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从而达到提高建筑整体质量的作用。
4.2增强质量管理人员质量意识
实际的施工中我们除了对施工人员的严格控制外,还需要对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进行加强。一定要让我们的管理人员树立起“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理念,把服务人民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在实际的施工中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格控制建筑质量问题,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中对质量的要求标准。
4.3加强施工材料以及技术管理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合格的建筑施工材料与先进的施工设备是对建筑施工高质量施工的最基本的物质要求,所以需要我们严格的控制施工材料标准。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对材料采购人员进行人品筛选,只有正直诚信、公私分明的人才能被采用,对选择的采购员的专业能力要进行培训,要能准确的判断出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否有问题,还有采购员在选择建筑材料的供应商时要了解其生产水平、产品的质量以及产品的价格等各方面的信息。总之无论我们采购的材料价格多么的诱人,也不能放松对质量的要求。
4.4加强施工现场监管控制力度与现场质量监管
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各环节非常复杂,如果出现某一个环节有质量问题很容易被下一个环节所掩盖,这样对我们后期的检查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复杂繁琐的建筑施工工程就决定了我们对施工现场的监管的必要性。对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督导,不仅能够提升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还能随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管是对施工现场质量标准的严格控制,这些质量检查标准是不能随意改变的。我们在施工现场监管的主要内容有:施工设备是否完备、安全的保护措施是否健全、施工人员是否在岗、建筑施工材料是否符合标准、施工技术是否满足质量标准等。
5.结论
现如今,建筑行业中施工质量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都严重的影响建筑整体的使用安全,也反映出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大的建筑企业为了在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只有提升施工质量管理,加强质量控制监管措施的制定,保证每一个建筑工程都能够满足双方的共同要求。
参考文献
[1]李云川.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控制[D].吉林大学,2016.
[2]闫兵.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剖析[J].江西建材,2016,02:271+273.
[3]苏婉芳.试论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江西建材,2016,05:297+300.
关键词:施工企业;建筑工程;工程质量;施工成本;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及建筑房地产开发速度非常快,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拉动GTP有着及其明显的作用。随着建筑技术创新和先进施工工艺的采用,对于提高工程项目或企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但不可忽视的是,现场施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成本控制目标难以实现,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是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的最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工程造价形成的最重要时期。现从施工组织设计、材料成本的控制、质量和工期管理、预算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中的控制、工程措施项目费等方面来综合分析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途径及方法。
1 土建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
1.1 各相关部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水平高低可以反映出一个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优与劣。企业管理水平高,则项目进行的顺利而出现的问题少,反之亦然。成本管理是一项精细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互相协调,始终如一的从细部做好工作。但是现实中大部分施工企业往往是视各项管理制度为摆设,在实际工作中不按照规定来完成工作,或是不能深入坚持,最后只能是实际工作脱离管理计划,不能落实在文件上。还有一些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重视不够,不能正确处理好工期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于是只能搞突击,抢工期,搞会战,最终不能赶上施工前的成本控制目标。
1.2 施工方案的影响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加快进度#保证质量和安全,投入少产出大,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施工方案选择上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机具选择、施工组织方案、施工顺序、现场平面布置等。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施工方案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上,通常选用机械设备时要考虑购置和租赁机械设备的选择,根据地形、天气和施工要求选择机械类型组合,机械损耗费和运行费的经济花费等。
2 提高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途径及方法
2.1 材料成本的控制是关键
一般而言,材料费是整个建筑工程中占得成本费用最大的。所以,材料费用的确定对工程的成本产生巨大影响,也决定了工程造价管理是否有效。材料成本的控制要根据施工图纸以及常规材料用量来进行控制,并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
2.1.1设计最佳库存
主料:库存情况要根据生产订单、材料消耗定额、供应商状况、最短供货时间以及资金的周转情况等确定;辅料:根据平时生产时的消耗量、最短供货时间、资金的周转情况等确定;主料、辅料都必须在生产需要时给予满足,但又不能积压太多的资金,要加强物料的周转频率,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周转率。
2.1.2严格进库程序
所有物料进库前,采购员必须要申请检验(或由材料管理员兼);材料管理员必须认真负责,对物料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在数量上把关,实施监控;物料进库时,材料管理员必须凭送货单、检验合格单办理入库手续;入库时,材料管理员必须查点物资的数量、规格型号、合证件等项目,如发现物资数量、质量、单据等不齐全时,不得办理入库手续;未经办理入库手续的物资一律作待检物资处理放在待检区域内,经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一律退回,放在暂放区域,同时必须在短期内通知经办人员负责处理;一切原材料的购入都必须用增植税专用发票方可入库报销,无税票的,其材料价格必须下浮到能补足扣税额为止。同时要注意审查发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1.3 强化仓储管理
材料保管员必须合理设置各类物资和产品的明细账簿和台账;原材料仓库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各类原材料的性质、用途、类型分明别类建立相应的明细账、卡片,半成品、产成品应按照类型及规格型号设立明细账、卡片;必须严格仓库管理规程进行日常操作,材料保管员对当日发生的业务必须及时登记入账,做到日清日结,确保物料进出及结存数据的正确无误;做好各类物料和产品的日常核查工作,材料保管员必须对各类库存物资定期进行检查盘点,并做到账、卡、物一致。如有变动及时向主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反映,以便及时调整;仓库通道出入口要保持畅通,仓库内要及时清理,保持整洁;各种物料码放、搬运入库时应先内后外、先下后上;出库时应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进先出,防止坍塌伤人及损坏机械设施。各种物料不得抛掷;供应部门必须根椐生产计划及仓库库存情况合理确定采购数量,并严格控制各类物资的库存量;仓管员在月末结账前要与相关部门做好物料进出的衔接工作,各相关部门的计算口径应保持一致,以保障成本核算的正确性;必须正确及时报送规定的各类报表,收付存报表、材料耗用汇总表、3个月以上积压物资报表、货到票未到材料明细表;库存物资清查盘点中发现问题和差错,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如属短缺及需报废处理的,必须按审批程序经领导审核批准后才可进行处理,否则一律不准自行调整。发现物料失少或质量上的问题(如超期、受潮、生锈、老化、变质或损坏等),应及时的用书面的形式向有关部门汇报。
2.1.4出库管理
各类材料的发出,原则上采用先进先出法;物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出库时必须办理出库手续,并做到限额领料,各单位领用物料必须有单位主管领导和领料员的签字;领取物料时,仓管员要在领料单上签字,核对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状况,核对正确后方可发料。
综上,对于材料费的控制,要根据施工进度,选择合理时机采购,并准确的计量和验收,同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降低材料运输和管理等过程费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材料的使用量,领取材料必须严格登记,并按照施工方案来使用材料。对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预算消耗量与实际消耗要及时记录,以便做出调整。对于需要周转的材料,要做好记录和统计,明确数量和去向,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材料的成本,进而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2.2 工程施工中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为此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非常重要。施工中遇到变更一定要经过严格的讨论和论证,确定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样才能按照变更后的方案继续施工,但是变更也要考虑变更后的施工费用。施工中不可预知的因素很多,有一些因素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影响质量,进而对造价带来影响,为此工程师要加强指导;管理人员要组织好施工队伍,严格管理,注重安全施工;施工项目部还要全面真实的了解工程费用情况,以便更好的控制施工。
2.3 改变传统模式管理制度
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同样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管理制度的创新改革,只有不断的指出与完善企业的的管理制度,才会使得公司的管理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不仅要做到下属与上司的垂直交流,而且要做到各部门之间各工种之间的横向交流。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帮扶,从而制定最优的方案,避免返工而影响工程质量。
2.4 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拥有一个优秀的领导或者说是管理者。管理人员个人素质与能力直接会影响公司运作效率。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可以把下属凝聚到一块的凝聚号召力。就像前一段时间,马云去自己的一个公司里给工作人员加油打气备战双十一。他的出现立马使得现场人员的狂欢,他让下属感觉他一直陪着他们一块奋战在前线。优秀的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与冷静的思考能力以及优秀的方案处理能力,做到墙倒人不倒,为整个企业导航,从而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为公司节约成本。
2.5 重视竣工结算
工程进行到竣工收尾阶段后,应尽快组织施工人员、设备等退场,并进行技术资料移交和办理竣工决算手续。仔细核对各项费用的相关使用记录,查漏补缺,将竣工结算成本降到最低,确保竣工结算工作的正确性。另外,还要在本次施工成本控制中总结经验,去糟取精,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此外,还要尽快与业主联系,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如果有需要,签订还款计划协议,明确还款时间。
2.6 建筑工程措施项目费的控制
工程措施项目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控制费用的时候也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针对气候、环境、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在工程施工中要针对具体情况来正确的施工,确保工程安全有序的进行。一些循环使用的材料要检查好,以免施工中出现问题,带来损失。措施项目费的其他费用,例如,二次搬运、夜间施工、垂直机械运输等,都要进行预算控制。
3 小 结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0 引言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不断地发展,当代社会竞争也较为激烈,建筑行业已经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行业,而在建筑行业中一直备受关注的问题便是工程质量。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保证工程质量成为社会效益和增加经济效益的重点。所以,必须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完善质量控制是建筑施工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建筑工作者必须从这两方面下手,提高自身的行业素质。
1 规划
建筑施工者首先必须根据国家相关建筑法律法规,完成施工前的各类手续工作,最重要的是必须获得建筑许可执照。根据建筑项目具体的需要,做好工程准备工作,包括供水、供电、交通等,必要时还应统筹规划排水、通讯、供热等问题。然后是对设计图的审核讨论环节,设计师应与施工者完成工作交接,令施工者完全了解自己的设计理念、具体规划以及后备方案。施工部门技术人员随后详细审查,找出设计图上有错误与不合乎实际情况的地方,主要有: 设计师因为不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定位与其他因素导致超出预算、设计师因相关法律法规熟悉程度不够导致建筑项目不合理。一般情况下,还要送到相关部门进行审核。这样,经过会审修改后的设计图就是最终的确定方案。规划工作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对施工部门组织方案的审查。由于施工工作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重视这个环节,包括工程的时间规划、施工人员的构成、建筑材料的采购使用计划以及工地的安全保护工作。
2 建筑施工管理
在完成基槽放线工作后,施工单位立即验线、验槽,并对轴线位置、标高、基础埋深等数据完成初步采集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报给上级单位进行审核与评测。如果没有其他问题,则可以按流程获得建筑签证。施工方需要检查工地内的木材、石料、水泥、瓷砖、油漆、玻璃等。所有建筑材料需检查其合格认证,对于不合乎工程标准者,一律禁止投入工地。若施工方对材料的来源、安全性有疑虑,应该及时上报进行复检。
对于建筑工程中的隐蔽工程,必须加以重视。由于建筑工程的特点,隐蔽工程往往容易被忽视,很难在第一时间考查其材料与施工的规范性。这里面主要有给排水系统、供电供热系统、墙壁地板等。对这些细节进行严格控制,有助于提高建筑成品的整体质量,所以必须仔细检查。如果发现有问题,应该及时采取整改补救措施,以防止因质量导致的安全及其他问题。施工方应定期与设计方开展交流协商会议,因为涉及建筑工程的单位很多,在各自的施工期无法做到第一时间沟通,因此就需要经常分享工程进度、整改方案等。会议各方应及时反馈信息,提出本方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彼此讨论解决思路,以保证步调一致。
3 建筑质量控制
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是评价建筑成品的最重要因素,施工方必须在各个方面兼顾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笔者认为,建筑项目的质量评价标准主要有五点,它们分别是施工者业务素质、建筑材料质量、建筑设备水平、工程管理水平、环境因素应对水平。可以说,想要使最终建筑成品得到较高评价,施工者首先要保证这五点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3.1 施工者业务素质
施工者直接活跃在建筑工程的第一线,对于建筑项目来说,施工者无疑处于决定性的地位。所以,施工者的业务素质直接决定了建筑项目的完成度与完成水平。一个成熟的施工人员,除了应该有熟练的建筑工程业务素质,还应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遵纪守法的道德意识。建筑行业应该运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施工者的个人追求与工程质量的不断完善联系在一起,激起施工者的劳动热情,从而在根本上树立质量为先的职业道德准则,这样才有利于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参与人员大致可分为管理技术层和劳务层。管理技术层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基本素质良好,对这部分人员的培训主要放在如何促进员工岗位能力的提升以及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等方面。劳务层的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管理难度较大,想要提高他们的素质,首先要在施工单位内部形成完善的规则制度,严格要求人员执行,以此来规范他们。同时加强人员岗位职业技术培训,从而提高业务素质。
3.2 建筑材料质量
建筑材料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水平。如果建筑材料本身在质量上就达不到需求,那么寄望于建筑成品拥有很高的质量无异于天方夜谭。所以,严格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高的物质基础,在前文谈到的一系列新型材料,必须在施工前期和施工中按程序来审查和使用,在采购、仓储、运输等环节要建立科学实际的管理机制,从而防止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现象发生。
3.3 建筑设备水平
建筑设备,是指除去施工者本身而参与施工过程的机械工具,包括挖掘工具、运输车、起重装置、高空作业装置等等。建筑设备是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施工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建筑设备,并完善机械设备操作、交接、维护等一系列机制,以保证建筑工地机械化工作良好运转,避免因操作失误或安全事故产生的不利影响。
3.4 工程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其本质仍在于施工者。必须制定严密周全的工程运行计划,严格施工环节管理,保障建筑工程稳步有序地进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目的主要有: 1) 降低建筑成本,节省建筑资源; 2) 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指数,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专业性和规范性。
3.5 环境因素应对水平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多在露天,因此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对突发的环境因素的应对机制和方案,直接反映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受保障程度。更因为极端天气和突发自然事故对施工现场的破坏极大,且具有相互影响作用,所以必须对这些情况做好应急措施,避免因环境不利因素导致的恶性循环。根据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程进度,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
4 结语
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严格把好上述五道关。退一步说,早在设计者拿出设计草图后,就应该开始考虑后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各施工单位应该在施工期内随时展开讨论交流,确保工程的最终完成。建筑工程关系着民生与经济,参与人员决不能有一丝侥幸与马虎心理,应该严于律己,互相监督,以期达成共同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成本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 建筑项目成本控制概述
建筑项目成本控制是指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建筑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标准、计算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发现和总结经验。通过成本控制,使之最终实现甚至超过预期的成本目标。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以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问题
1、 成本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
很多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缺乏责任和权利相统一的机制,管理机制混乱,有很多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把自己的责任定位在对工程施工的如期完成上,把工程如期竣工作为首要任务,关心的不是成本控制,而是工程建设资金能否顺利到位;对于企业的技术人员,把自己的责任定义在解决工程施工难题上,自己的职责就是解决工程施工方面的问题,确保工程能够顺利移交,因此对施工成本控制显得漠不关心、与己无关。
2、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意识不强
在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中,公司和项目部责任不够明确,通常项目不是先施工后计算或者边施工边算,对专门的预结算人员的责任落实不到位,财务、材料、合同、计划统计等部门工作脱节,有预算无核算,大部分无项目经济分析比较,没有具体的节超建议和措施,即使能从结算上反映项目盈亏,但弄不清盈亏原因。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成本控制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很多管理人员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成本管理不够重视,意识薄弱,没有合同观念、经济意识。
3、材料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
材料费用在整个建筑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巨大,材料费用的盈亏将会对整个工程的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很多企业项目部对于材料的领取和使用都没有严格的管理措施,从仓库领取材料使用完毕之后并不进行回收,造成严重的浪费,尤其是计件承包只包工不包料,工人班组只顾出产值,材料、物资过量消耗,机械设备过度磨损;或者用料计算不准确,造成多度浪费现象;对于材料的看管不严格,造成材料遗失或者盗窃的事件;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往往出现,发生问题却找不到具体负责人的现象,这也使得在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中,大家互相推卸责任。
4、 项目成本控制技术低下,手段落后
我国建筑行业历经多年的发展,在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方面也形成了一套有关成本预测、核算、控制监督等的管理体系,但是,建筑企业在运用这些方法时还存在着不小的问题,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成本管理方法。由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取得目标成果,必须各个子系统、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任何地方出现的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大问题。要取得对该复杂系统的有效管理,必须有具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工具,比如计算机的应用问题,在多数的施工项目中,计算机都是被用来做预算、文字处理和资料的储存,很少能够用来作为施工计划和施工控制的有效工具,这就造成了项目管理手段落后,缺少集成管理手段的局面。
三、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从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与管理,防止上述问题的出现,具体而言,要在工程中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管理:
1、健全成本控制管理体制,强化管理意识
实行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所在,首先就要确保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管理体制,而这套体制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项目经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其中,项目成本核算制是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基础,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是进行成本分析考核、项目成本控制、成本计划制定的前提条件。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核算部应该充分发挥其工程成本管理与核算的智能,挖掘其内在潜力,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真正使大家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在项目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原有机制下,成本管理弱化,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受到限制,难以与公司成本核算员进行有效配合工作。因此,改革现行的成本核算员管理体制,由公司对各项目成本核算员实行统一委派,集中管理,不定期轮岗,定期或不定期、交流、考核、激励竞争上岗,使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员切身利益与工程项目分离,才能建立健康有序的施工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程序。
2、加强材料管理
材料管理的重要性已经在前面阐述过,材料成本在工程造价中占有十分大的比例,通常能够占到一个工程项目造价的一半以上,控制工程成本中的材料成本尤其重要,因此加强对材料的管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是进行项目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对于材料的管理,必须是贯彻与整个工程施工阶段的,要从各个阶段、各个角度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首先,在中标之后,企业就要认真计算工程所需材料用量,并进行严格的审批和核算,这是项目部对操作层限额领取材料的依据。其次,在材料采购上,要由公司材料采购部门和项目部负责,要分批采购,避免积压和浪费,全程要有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进行监督管理,项目部委托书中对所委托的采购材料的质量、价格、服务、验收办法、交货时间均应予以约定。在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对所用材料的管理,严禁浪费。
3、 抓好成本预测和预控,认真履行经济合同
对于项目成本的管理工作,重点就是项目成本的预测、预控,这是进行项目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必须加强做好的工作。工程中标签约之后,公司和项目部要同时开展编制工程施工预算、工程施工成本计划、工程施工任务单,计算好工程所需机械设备等,然后根据上述数据进行对比、校正,在计算工程总的实际成本时候,还需要考虑当时当地的关于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的市场价格这些因素。在项目的各项成本测算出来之后,签订承包合同,在合同中,要注意把项目成本降低率、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条约约定好。通过合同的签订,确保项目部和公司总部责、权、利分明,双方按合同中的责任,自觉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以保证项目施工顺利完成。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加剧了建筑工程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在如此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控制管理。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就是企业信誉和工程价格,质量是企业品牌的基础,成本又是制定价格的基础,因此,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在施工各个阶段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以加强材料、人员、机械管理为重点,适时进行成本管理,达到缩短工期、保证质量、降低消耗减少费用、提高效益之目的,提高全员素质、提高成本管理能力,借鉴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促进领导有力、组织科学,管理严格,成本降低,效益提高,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丽明,李健,王英.浅谈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辽宁建材.2006.06.
[2] 王长安. 搞好在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之我见. 铁道工程企业管理, 2007, 3.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质量 管理 控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5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质量优劣,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出现了质量问题,轻则影响施工工期、增加工程费用,严重的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使用功能并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严重影响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想要促进建筑行业的科学快速发展,必须要解决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必须从政府、企业等各个方面找出原因,认真分析,不断改进和加以完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
1.现代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及原因
1.1设计方面的问题
在建筑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设计单位质保体系不健全或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疏忽等原因,使工程设计留下了产生质量问题的隐患。在屋面防水设计中,发现有局部泛水檐高度不够,也有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设计部合理。自由排水的屋面上,檐部不作铁皮泛水檐,而且卷材没有探出挑檐的边沿等。在楼地面的做法上,预制空心板上先抹平而后作面层,按这种设计施工的地面和天棚,绝大多数易产生裂纹。另外,由于设计问题,房屋墙体渗漏严重,门窗缝隙大,厕浴间地面倒坡、积水,滴水线向内斜导等现象也比较严重。
1.2 工程自身的特点
引发质量通病的因素诸如材料质量不过关、设计失误、施工工艺不当、管理失误、气候影响等各种各样,这导致了对工程质量问题判断和处理的复杂性;
1.3 建设市场各方强势弱势错位
建设市场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造价低、工期短、行为乱、材料劣、检测假、监理软。市场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建设单位的强势及工程建设参与方的弱势,市场地位的不协调及对于建设单位监管的薄弱。
1.4建筑行业市场行为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由于我国有关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监管,出现了一些无证承建工程、建筑单位多层转包的不良情况,建筑市场管理混乱,建设单位和承包商的各自为政,违规承包工程的行为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不顾工程质量,一味地追求工程进度会严重影响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追求速度,颠倒施工程序,严重地忽视了工程质量问题。
1.5 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素质较低。施工企业缺乏责任意识,不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而是以追求利润为主。 施工单位压缩成本、施工中出现偷工减料,造成“低价低质”和重进度轻质量等现象严重。 建筑施工管理涉及到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第三方监理单位的管理,投入劳动力众多,人员的素质水平混杂,工人对于工程质量的观念和安全意识认识不够。
1.6.监理监督力度不足。首先,监理单位作为第三方的监督检查单位,是工程质量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有些建设单位不重视监理单位的作用,视监理单位可有可无,从而使得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解决,最终造成大的质量事故。 其次,监理队伍的资质和能力还有欠缺,无法承担起监理的工作职责。 在实际的工作中,对于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认识明显不足, 没有合理的质量管理方案,甚至不负责任地借鉴类似工程的管理方式,完全不考虑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和不可复制性。 管理仅是流于形式,监理单位管理的效果不明显。
2.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2.1 树立三个理念
2.1.1 差别化管理理念
对质量好信誉高的企业,从市场准入、招投标的管理、质量检测上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植; 对一些质量差、管理弱的企业要实行更严格的监管,帮助和督促其提高质量水平。
2.1.2 转变监督方式理念
按照国家财政部和发改委联合发文的要求,从2009 年1月1 日起取消征收工程建设质量监督费用。这也明确了质量监督由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监督管理转变为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执法,监督方式应由日常对工程质量的实体管理转变为对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以及对工程实体的质量抽查进行监督。
2.1.3 提高监督执法水平理念
质量监督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质监人员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设工程质量的优劣。要提高监督执法水平,这要求质监部门要拥有一定的工程技术人员、配备一定的质量检测设备,质量监督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并通过建设行政部门的培训考核上岗。
2.2 实施三项技术手段
2.2.1 计算机信息技术
计算机应用已成为各行业的基础手段,工程质量管理中也同样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土建工程质量管理应从传统的粗放型的“土”向科技型的“高精尖”转变,要利用建设工程质量信息,建立和建设工程质量指数,引导质量水平的提高。
2.2.2 监督检测技术
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手段,全面控制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问题。按照工程建设程序,根据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工程主要部位及主要使用功能必须要经过相应有资质的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并提供质量检测报告,同时结合起来质监抽检,以确保工程质量。
2.2.3 远程监控技术
利用视频监控和数字监控的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将政府监督做到资源最大化,能及时了解工地的动态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3 把握三个阶段
2.3.1 工程建设前期
严格依照基本建设程序,加强对勘察文件、设计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做到相关文件通过图纸审查机构的审查。
2.3.2 工程实体施工阶段
应加强对参建各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加强监管,查处各种质量违规行为,督促整改措施落实,促使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有序运行。
2.3.3 竣工验收阶段
工程投入使用前严把质量验收关,抽检建筑物的主要使用功能,抽查工程的质量保证资料,审查由各责任主体出具的工程质量证明文件,监督由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过程、程序的合法性。最后对符合设计文件质量标准的工程项目出具《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2.4.借助三支力量
2.4.1 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力量
依据国务院2000 年制定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参与建设活动的各方责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并对自身的工作成果负责。
2.4.2 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力量
充分调动行业协会和质量中介机构的积极性,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平台,运用协会中介力量,起到质量监管手的延长、脚的延伸和眼睛的放远。
2. 4. 3 各管理部门力量
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应尽可能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管理部门,形成政府内部监督、监察、管理联动的局面,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综合约束力。
2. 5 完善首席质量工程师制度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推出一批技术水平高、工作认真、质量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施工企业首席质量工程师,享受公司副总工程师待遇,提高质量工作者的地位和荣誉感。
2. 6 加强政府要监管
国家颁布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基本建设体制的改革得到深化,实现了工程质量监督领域的有法可依和依法执监。现在工程监理实施很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发生的角色和职能的变化要予以重视,深化其监督机构改革,探索新的思路和理念,建立一个工程质量监管的新模式。
2. 7 加快建设劳动力市场
建设工程领域的劳动力市场应该从几个角度来开展:对于劳动力资源的开发要有限度,在工程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从扩张质量转变为提高质量,重视工程建设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2.8做好设计方案的优选,打好工程的质量基础。
抓工程建设质量,首先要把好工程设计这一质量关口,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高低是关系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研究,结合经济性和科学技术性的分析,针对工程的具体要求和特点,做好设计方案的优选,为良好的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2.9建筑行业市场准入制度。 完善民用建筑市场准入制度。 政府主管部门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宏观调控, 做好民用建筑市场的宏观调控, 严格民用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严格民用建筑从业人员的许可制度和企业资质等。 这种管理制度对于有效约束民用建筑从业组织和从业个人,从事正当专业活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服务建设企业资质管理办法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制定和民用建筑相符的企业资质认证标准和相关的管理办法, 统一协调管理民用建筑的设计、施工、监理等从业人员的从业资质, 使专业人员的作用得到发挥,强调从业人员的职业责任,从而形成与民用建筑相符合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
2.10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成立采购评审小组,对各种建筑材料,由项目部推荐质量过关的供货商,将产品样品和资料评审小组,由采购评审小组审核。所有进场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审查,包括材料名称、数量、规格、型号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审查通过后才进场使用。进场后的材料应进行监督抽样检验,经检查合格,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方可使用;检查不合格的材料,按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3 结语
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不光要进行相应的工程返工,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大量浪费,还会影响工程的进度,不能如期交工,从而无法取得预期经济效益。如果产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还会造成人民生命及财产的损失。如何正确认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每一个建设人员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1]邹文龙.浅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 2011.3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天津301700)
摘要: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除了要具有较好的品牌影响力和质量较高的工程项目外,还需要保证企业自身具有充足的流动资金,能够帮助企业应对各种突发问题,这就要求相关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控制;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5(2015)04-0154-02
收稿日期:2015-01-19
作者简介:段超许(1981-),男,河南禹州人,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较大,对资金的需求程度较高,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一定要做好内部的会计工作,确保每一分资金都能够实现优化配置,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帮助企业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项目经理责任机制不明确、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缺乏、会计队伍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都影响到会计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管理。
一、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和其他企业有着不同的生产经营特点,其每个工程项目都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内部必须要有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对资金的利用进行合理规划,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但是从目前来看,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下面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会计控制管理机制。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其涉及到的资金环节较多,必须要有健全的会计管理机制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内部并没有系统完善的控制体系,如货币资金的收付不规范,且对于资金收付机构和相关的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同时,并没有对实物资产的管理岗位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资金的入库、验收、发出、保管以及流通使用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加之建筑工程项目中一些决策程序存在着不规范的地方,并且缺乏严谨的预算编制和审定、下达、执行程序,缺乏对预算进行及时的分析和控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会计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工作控制过程中缺乏责任机制的支撑。当前,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项目经理担负着巨大的责任,并且在项目的施工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建筑施工企业当中,通常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最为严重的就是企业内部的财务核算机制不健全,并且缺乏相应的责任机制的支撑,这样就会降低对项目经理的制约作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往往和财务部门连接在一起,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使得很多的工作只能够流于形式,缺乏客观性与公正性,不能真正的发挥实效,这样也会影响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这一问题需要在今后的会计控制工作中引起重视。
最后,企业内部会计工作者的整体水平不高,难以满足施工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领导对这一工作缺乏重视。要想更好的发挥会计工作的作用,必须要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但是由于领导的忽视,使得很多的会计人员并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工作,加之其监督意识和抗风险的意识较低,会计团队的整体结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得会计控制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二、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措施分析
会计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能够使企业更有效的利用资金,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实际情况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并没有按照预期的要求进行,而是在控制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上文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下面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论述。
首先,逐步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企业来讲,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更好的提升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并且实现资金的合理高效利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必须要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使得这一工作的进行能够有章可循,更好的发挥这一工作的作用。具体来讲,要建立起完整的会计资料数据库,确保施工企业的会计资料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并且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数据库的建立能够在确保会计信息有效的基础上更快捷的开展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进一步确保施工企业的财产安全。同时,必须要根据建筑行业市场的特点完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如实行不相容的职务分离控制机制,并按照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于此同时,还需要逐步加强对会计工作流程的监督和管理,建立起完善的动态监督管理机制,确保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还需要逐步完会计工作责任机制,让每个内部会计控制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这样当出现了问题才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及时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其次,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审计工作。内部财务审计对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建筑施工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企业的经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内部的经济活动以及这一活动的结果和信息反馈情况,基于此,为了更好的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良性发展,必须要逐步的完善其内部的会计审计工作,并拓宽企业内部的审计领域,更好的发挥审计的作用。具体来讲,必须要突出内部会计审计工作的评价职能,并改进原有的内部会计审计制度,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审计工作的开展,以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建筑企业发展需要。除此之外,为了能够更好的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取,在内部会计审计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员必须要积极的参与到企业的经济活动全过程之中,进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不不必要的损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对审计事项的后续审计制度,也是开展这一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制度的建立,既能够很好的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跟踪管理,并参与到企业经营结构调整等重大的战略活动中,又能够确保建筑企业内部会计审计工作延续性的重要保障。
最后,不断提升会计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上文中简单提到,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人员整体水平较低,这样影响到了其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从源头上采取措施,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建立起完善的会计人员招聘和录用机制,确保高学历、有资质的会计人员进入到施工企业内部,不断提升整体队伍的综合水平,真正的发挥会计人员的作用,优化内部结构,逐步提升会计团队的整体水平。
结束语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内部的会计控制工作对建筑施工企业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实现企业管理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必须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逐步的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并高度的重视企业内部会计团队的建设。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今后的相关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正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09期.
[2]鞠家梅高嵩论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第15期.
[3]孙志宏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分析及有效措施经营管理者,2011年第15期.
[4]李务霞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探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15期.
[5]张兴良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系统控制会计之友,2011年第28期.
【关键词】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 ;实践
Municipal services business enterprise building materi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tudy
Zhu Li-guang
(DaTong engineering limited company of the municipal services construction XuZhou JiangSu 221000)
【Abstract】This text is from the municipal services business enterprise the building the material the management at the construction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of importance position and existence the problem set out and combine oneself at the municipal service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within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discuss push forward municipal services business enterprise building material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of method and valid practice, hope have to the municipal services business enterprise certain help.
【Key words】Municipal services business enterprise;Building material;Management;Practice
材料成本是构成市政工程成本中最大的部分,其质量、数量、工艺标准等关乎一个项目的成败,更关乎市政企业的盈利水平;从项目整体设计寿命来讲,也直接影响工程交付后的使用,因此市政企业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对于材料使用的控制与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从市政建材的使用入手,探讨市政企业建材管理与控制。
1.建筑材料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市政工程一般以道路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为主,在一般的市政工程项目成本构成中,建筑材料成本占工程成本的50%以上,机械成本占到30左右;加上材料的运杂费等间接费用,构成了市政工程中比重最大的成本。材料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特殊的工程材料如沥青料等受运输环节温度、湿度与摊铺机性能质量的影响较大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材料在市政工程中的首要地位;加强材料管理就是提升市政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同时也决定了材料的全员管理的重要性。
2.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2.1 大部分材料运输至郊外,运距长且受到道路限制。市政工程多在郊外施工,集中在市中心区的工程施工,往往受到城市相关部门的交通管制,大部分的材料需运输且二次堆放;闹市区的工程送料受限,多为夜间作业,因此材料运输环节的成本较大,运距一般较长,企业灵活性受限。
2.2 过多关注供应环节,对于材料的统筹管理意识不强。由于市政企业多年来形成的粗放式管理,因此企业对于材料供应环节把关较严,从而对于材料的统筹管理意识不强,比如一个工程中标后,做出了材料清单的汇总分析,但对于如何灵活的与市场接轨,以及统筹安排计划方面不强,轻管理,看重供应,要求是准时提供生产所需的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一旦延误生产,材料部门要负责任。因此,施工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人员唯能做的就是加强计划预算,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施工生产所需的各种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宁愿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水平停留于传统水平,也不愿承担因改革创新带来的风险和责任。
2.3 区域性材料容易形成壁垒,导致地材价格偏高。市政工程施工多在城效野外,明明较近的地材价格应偏低,但区域性容易形成壁垒,外部材料基本无法入围市场,因此价格与社会整体价格的下浮关联度不大,导致价格偏高。
2.4 国内大中专院校没有专门的材料专业,专业性人才不足。国内大部分大中专建筑类院校,多以施工管理为主,次以造价,没有专门独立的材料管理与供应专业,因此很多大中专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材料管理岗位,专业人才不足;另外在工地现场中,材料员仅仅担负着收料记帐的工作,薪资待遇明显偏低;在市政企业中,没有针对材料专业的培训与继续教育,人才青黄不接。
2.5 企业对材料管理人员与管理手段普遍关注度低。由于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居于次要,无法吸引人才,增强活力,使得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既懂经济金融又懂法律的人才严重缺乏;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科学理念;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的问题。
由于对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现代化管理尤其是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受到制约,野外施工期间,无法接入网络等先天条件限制,现阶段很多企业仍停留在原来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造成了当前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是典型流程式、"标准化"的管理,而不是追求效益、主动进取的管理模式。
3.提升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措施
3.1 推进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信息系统。
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信息系统由按功能方式组成的各种职能子系统构成,它们主要包括价格分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计划采购系统、质量跟踪系统等。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既可利用计算机来取代人工繁琐的事务处理,提高管理效率,又可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为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及决策提供信息分析及最佳决策方案,使供应工作处于最佳状态。
3.2 建立材料供应战略联盟,发挥互补优势。
物流市场快速发展,联盟重要性不言而喻。战略联盟可以减少渠道冲突,快速传递信息,降低渠道成本,突出共同价值和未来发展。建筑企业应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商,或者区域性销售商,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关系。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企业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3.3 确立科学管理理念,实施系统控制。
3.3.1 目标计划控制。根据工程项目用料计划,可运用ABC分类法、订货点(FQS)法、经济订货批量(EOQ)公式来解决。根据最终的计划,保证按品种、按规格、按质量要求。
3.3.2 采购控制。采购需要开展的业务很多,必须对采购程序的各项业务建立职责分工,实行职务分离。加强对采购对象、采购量、合同签订、付款、货物验收、运输方式和配送等各方面的控制。要强化信息情报收集,引入竞争机制,净化采购渠道。对采购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应本着"择优布点、货比二家、先近后远、合理定价"的原则,以降低材料的买价和运输费用。要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管理,强化纪检监督工作,杜绝采购人员个人为吃回扣、拿好处而不惜牺牲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市政企业建筑材料部门要提倡"多存信息,少存实物"的新观念,合理确定采购批次和采购数量,防止盲目采购和无计划采购。
3.3.3 存储控制。在存储控制中,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得到最合理的采购周期、采购时间和最佳库存结构。市政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段时间以后,都会造成部分材料、配件的积压现象。为了在盘活库存、减少储备、杜绝损失浪费,不再造成新的超储积压方面,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部门要加强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定(限)额管理,严格按计划和物耗定额进行控制,加大修旧利废工作,充分利用物流市场发展,不断探索材料"零库存"的可行性。
3.4 强化内部管理。
3.4.1 科学定位。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工作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应当定位于保供和创效。因此,不仅要建立可靠的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供应与质量保证体系以达到保供的目标,更要致力于降低市政企业建筑材料采购成本,节省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供应成本,强化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建立有效的材料责任成本控制体系,以实现创效增效的目标。
3.4.2 科学管理。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工作具有微观性、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操作层面上的工作。因此,必须讲求科学,按市政企业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措施,要吸收战略采购、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管理思想精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施各项管理职能工作,在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目标上创新。
3.4.3 以人为本。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实现目的的中介是人。不仅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其职责,更要注意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行为规律,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人员的聪明才智。要努力使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人员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成为储存保管、运输装卸的专家,更应掌握企业内供应链的流程,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必须重视人才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方式,多层次地加大对企业内部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用人制度,吸纳大量有用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3.5 构建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的监控体系。
3.5.1 强化财务对成本的控制。会计人员由于自身知识而所限,只有依赖于信息机构和自身的阅历对审核事项作出判断,从经济内容上看,不再限于原始凭证的完备及形式上,更应转移到数量和价格的真实性。
3.5.2 全员参与监督。市政企业建筑材料部门要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每季度将主要采购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张榜公告,公告内容尽可能全面、一目了然。对有疑惑的事项,职工可以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告。
4.结束语
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实体工程质量,对企业的信誉、产品满意度等都有深刻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必须改变材料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的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必须与企业整个生产管理变革相适应。只有探索出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型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模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启蕾等.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00(2).
[2] 汝宜红等.现代物流理论及其实践[J].中国市政企业建筑材料流通.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