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范文

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

第1篇: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范文

为加快我市“设施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稳定发展,在总结几年来发展设施农业的基础上,制定2009年设施农业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为目标,以“设施农业+产业化”为抓手,政府扶持以“集中连片、示范带动”为原则,立足发展“名、特、优、新”品种设施大棚栽培,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逐步形成规模化、区域化的特色产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热带高效农业的科技生产水平和整体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稳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经济基础。

二、设施农业资金安排及实施单位

2009年市政府投入设施农业发展资金7000万元,其中瓜菜设施农业和果蔬储存项目资金1900万元,花卉设施农业资金5052万元。

(一) 750万元用于在崖城镇朗芒田洋建设瓜果菜设施大棚150亩(三亚海源实业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崖城是我省重要的瓜果菜基地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设施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在郎芒田洋建设150亩钢架大棚发展无公害瓜菜生产。

(二) 880万元用于在崖城镇建设果蔬储存销售运输中心项目(三亚海源实业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果蔬储存销售运输中心项目是我市在建第一家农产品批发市场,集农产品批发、集散、冷藏、加工、包装、检测、信息一体的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建成使用后将有助于解决崖城地区及周边地区果蔬“烂市”情况,解决农民果蔬销售、运销难题,提高果蔬的利用价值,带动农民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增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项目是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8000万元,建设规模200多亩,目前企业已投入建设资金6000万,缺口资金2000万,政府扶持资金880万。项目资金由市农业局负责管理,实行报帐制。

(三) 270万元用于设施大棚地方标准化建设(三亚南繁科学研究院负责实施)。我市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建设设施大棚标准每亩1万、3万、5万、8万不等。在全省还没有设施大棚地方标准和大棚栽培技术地方标准的情况下,我市投入270万元用于建设样板工程,制定适应不同作物和栽培环境的6个大棚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由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验收通过。业主为三亚南繁科学研究院负责,项目实行报帐制。

(四) 420万元用于支持市公安局戒毒康复农场建设兰花基地。建设兰花大棚30亩,其中温室大棚10亩,扶持发展戒毒康复农场生产项目,解决1000多名戒毒人员和留场就业人员工作。项目资金由市林业局负责管理,实行报帐制。

(五) 499万元用于扶持三亚丛耕花卉专业合作社建设兰花基地。高峰地区老百姓脱贫难度较大,毁林开荒现象严重,为了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建议扶持该地区发展兰花产业。三亚丛耕花卉专业合作社建设兰花基地100多亩亩,计划投入1475万元,目前已投入300万。基础设施已完成、建好大棚20亩。根据《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加快兰花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三府〔2008〕189号文件)第七条“支持农村兰花专业合作社扩大兰花生产规模,建设总体规模超过667平方米的,一次性给予60元/平方米扶持”规定,安排499万元用于扶持三亚丛耕花卉专业合作社建设兰花基地。项目资金由市林业局负责管理,实行报帐制。

(六) 4133万元用于扶持三亚兰德种业有限公司在亚龙湾建设都市农业示范园。该项目用地位于亚龙湾二期开发区内,规划为基本农田。项目总投资1.3亿元,公司自筹资金8700元,建设规模2755亩,建设成集玫瑰种植、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该项目可以填补我市玫瑰花发展的空白,做大做强花卉产业,美化亚龙湾环境,带动亚龙湾周边村庄群众致富。政府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和排灌系统。土地租金每亩1400元,每十年递增10%,政府扶持4133万元以固定收益回报金1100元/年,分14.2年全部回报给农民。业主为三亚兰德种业有限公司。项目资金由田独镇负责管理,实行报帐制。

三、相关要求

(一)成立机构,加强管理。由市监察、财政、发改、审计、农业、林业、科信等部门组成三亚市2009年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设施农业项目的指导、服务、监督、检查及验收工作。

第2篇: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范文

自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工程以来,以“重塑合作社形象,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按照“先排查后清理再提升”的提升思路,下好推进清理整顿、规范运行管理、加强基础支撑、强化政策衔接“四步棋”,有序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工作,不断增强农民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全面实现农民合作从数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一、推进调查摸底,重塑农民合作社形象

全面开展农民合作社调查摸底和分类梳理工作。逐村逐合作社对全区依法登记在册的合作社开展了摸排梳理,按照运营规范、运营一般、未运营三个层次分类建立工作台账,为后期清理整改做好了准备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农民合作社,进行普法宣传,引导农民合作社召开成员大会决议解散,并自主或协助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申请注销程序。截止目前,全区登记注册合作社920家。其中:运营规范的270家、较规范的369家,规范率69.45%;运营一般147家占15.9%;累计注销59家。

二、规范运行管理,夯实农民合作社基础

分批开展农民合作社法律及示范章程等宣传培训,营造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良好认知氛围。一是开展宣传培训,提升技能。从组织建设、民主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对我区88名合作社辅导员和391名合作社理事长进行政策法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共5期。同时,利用乡村集市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度报告公示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引导规范运行。二是健全制度,规范创建。参考区级示范合作社考核办法及评选标准,从社员人数、出资额度、产业基础、组织机构、产权关系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准入资格细则,引导注册一批有实体、有合作、有效益、有潜力的符合建设发展原则和产业发展实际的合作社,注册时需乡镇出具实体规模相关证明材料,从源头上保证合作社发展质量。三是示范认定,加强监测。大力开展国家、省、市、区四级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各级示范社的“典型示范、样板引路”引领作用,带动了全区合作社规范化提升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区已评定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22家、市级71家、区级55家。按照“动态管理、能进能退、把关从严”的原则,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丧失示范作用的,摘牌取消示范社称号。

三、加强基础支撑,激发合作社发展活力

农民合作社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激励,实践证明,通过政策扶持杠杆撬动,能有效吸引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合作社建设,进一步激发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活力。一是加快土地流转。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探索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健全土地规范有序流转机制,引导土地要素向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截止2019年底,我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7.36万亩,流转率18.5%,流转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土地面积达到3.26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18.8%,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强化产业支撑。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引领作用,突出服务带动能力,通过农民合作社优化种植基础,拉长特色产业链条。截止2019年底,崆峒区肉牛存栏量19.2万头,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了2850元以上,占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28%以上,建成规模养殖场(小区)163家,创建省部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9家、市级示范场27家。坚持“适宜区域全覆盖”果业发展战略,创新建设管理经营模式,积极推进果产业转型升级,截止2019年底,崆峒区果树经济林累计达到11.7万亩,挂果园面积3万亩,果品产量6万吨(苹果9万亩,产量5.9万吨),花椒、核桃、葡萄等经济林产量0.01万吨;围绕泾河川设施蔬菜整川推进工程,坚持露地与设施并举、春种与复种结合,推动全区蔬菜产业向集约化、产业化、园区化、规模化发展。截止2019年底,崆峒区蔬菜播种面积达到7.2万亩,总产量达到11.71万吨,总产值达到3.5亿元。三是加强品牌提升。随着品牌意识日渐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农超农企对接规模逐步增大,产品优势成效明显。从事肉牛生产的专业合作社通过授权使用“平凉红牛”商标,与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景兴食品、西开牧业等省内外企业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形成了较为牢固的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生产销售模式。赵堡果菜种植合作社的果菜,花所龙根山药合作社的山药实现了“农超对接”,产品进入了超市。福霖种植合作社在小区、农贸市场设立了直营店,送菜品进小区。涌现出了“赵铺”果菜、“福霖”鲜菜、“花所”山药、“新新农”果品、“陇东本草”中药材、“新李鼎旺”蔬菜等拥有注册商标的品牌,其中赵堡果菜专业合作社的“赵铺”商标被评为“平凉市知名商标”。在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培育和发展绿色食品品牌2个,产品6个,注册商标16件,拥有“玄鹤洞”、“凯沣”2个驰名商标和“陇强牌”“陇原雪牌”“广江牌”“伊通亮”等14个甘肃著名商标。

四、强化政策衔接,提振农民合作社信心

第3篇: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范文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兵团农业局积极推进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实施,督导各师团积极宣传补助政策,确保惠民工程惠及团场职工和专业合作社。

1.培训业务骨干和师团业务负责人

掌握政策,扩大影响,惠及职工和合作社。一是培训业务骨干。为全面落实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5月,兵团农业局组织各师、团场和兵团农科院12人,参加农业部在北京举办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培训班,认真学习了各省实施补助政策两年来取得的经验。二是培训项目师团管理负责人、项目职工和专业合作社。为了顺利完成2014年兵团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兵团农业局于9月举办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业务培训班,主要学习贯彻农财两部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实施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和使用方法,以及分专题培训补助设施的建造、使用、维护和管理等内容,部署2014年补助政策实施工作。

2.联合兵团财务局,共同组织实施工作

相互协作配合,共同做好补助项目的管理工作。一是制定项目指南。为做好2014年兵团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保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项目实现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见效的要求,与财务局共同印发了《2014年申报兵团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指南》,对项目的建设区域、申报流程、公示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二是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农财两部《关于做好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兵团农业局和财务局共同拟定《2014年兵团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对业务流程、建设管理、验收补助的方式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规定。三是加强项目建设的全程管理。针对项目组织实施和补助资金的规范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兵团农业局下发《关于加强2014年兵团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兵团补助项目的建设、验收、管理等环节的工作,规范了项目管理。四是做好项目检查、验收工作。2014年8~11月,兵团农业局、财务局组织专家到各项目实施团场开展实地检查,召开职工群众座谈会,查看项目设计方案、建设进度和质量、新建设施挂牌及相关资料和存档情况,对项目单位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项目验收合格后完成网上填报,并督促兑付奖补资金。

3.高度重视项目建设,严格按计划实施

各项目团场对补助项目非常重视,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设定专人负责。一是加强组织管理。研究制定了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思路、实施原则,确定奖补范围、对象和标准,明确了农业、财务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在程序进度、部门分工、监督考核、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二是严格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项目建设。宣传、动员阶段(3月上旬~4月上旬)。传达学习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实施工作的通知》,团场召开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建设工作布置会,全面动员布置补助项目相关工作,做好补助项目宣传工作。项目申报、审批、建设阶段(4月中旬~9月下旬)。由各项目建设团场根据补助项目指南,项目实施的农户或专业合作社自愿提出奖补设施申请,经团场审核同意,公示7天,报师农业局、财务局审批,确定名单第二次公示7天,报兵团农业局和财务局,经兵团和部农产品加工局审核批准后下达奖补项目计划。项目检查验收阶段(9~11月底)。在补助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组织监督检查,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图纸设计,保质保量的完成主体施工工程,并定期上报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检测报告,对于不符合项目要求做法立即提出整改要求,保证项目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完成后,师农业局、财务局共同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并做好网上填报和资金拨付工作。三是强化对项目的监督管理,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在项目管理方面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同心协力,相互配合,坚持规范管理,阳光操作,通过项目的形式,以团场职工和专业合作社为主,国家奖补资金为辅,出资出劳、自主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根据项目建设计划,结合兵团实际,确立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总结,使项目进展有序,各项工作得到落实。加强项目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沲工建设,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二、项目成效及作用

2014年兵团农产品初加工补助项目由4个团场职工阳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其中,果蔬冷藏库50座,库容5000吨;烘干窑125座,日处理能力达到375吨;通风库59座,库容2950吨。拨付奖补资金1000万元,其中农民合作社及社员获奖补资金655万元,团场职工获345万元,自筹资金2600余万元。项目开工率达100%以上,实现当年建设当年生产当年见效,并完成了项目验收。

通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农产品原料的烘干、贮藏和保鲜问题,提高了农产品价值,解决了农产品集中成熟带来的问题,改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条件,推广普及科学适用的初加工技术,带动并巩固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保证职工增产增收,为发展特色经济,提供了产业支撑,直接和间接的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对促进新疆稳定,职工增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提高农产品价值

项目实施后,专业合作、农户有了专用的果蔬贮藏保鲜设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得到保障,能有效缓解果蔬的收贮问题,从而促进了果蔬产业的发展。农户对库中果蔬进行简单的定级分类包装,产品经过初级加工后,提高了产品的价值。

2.职工得到实惠

二师辣椒烘干窑项目的实施,带动1300名职工增收750万元,直接解决1000余人的就业问题;五师枸杞烘干窑项目建成,全年加工枸杞500吨,除去加工成本费用,枸杞价格每公斤增加收入3.50元,增加收入175万元,农工户均增加收入1.1万元;五师保鲜库项目实施后,当年共预冷周转葡萄1300吨,长储葡萄200吨,产生预冷收入30.08万元,长储增值30.2万元;十师北屯丰庆绿色果蔬基地通风库新增贮藏的1000余吨白菜、洋葱、辣椒,通过延长销售时间,预计可增值60万元,通过保鲜贮藏可减少损失300吨,职工可得收入90万元。

3.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项目实施后,职工可以按期将果蔬采摘下来,贮藏在新建的果蔬通风库、保鲜库中,及时放在烘干窑中烘干,成就的农产品得到很好的利用,减少了经销商压级压价,从而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4.提高了职工科技素质

项目的实施,培训职工200多人次,职工学习通风库、简易冷藏库、组装式冷藏库的使用管理、维护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了果蔬的种植栽培、科学合理采摘以及果蔬贮藏保鲜方面的知识,从而有效提高了职工的科技素质。

第4篇: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范文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围绕省、市、区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培训对象,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全区计划农业专业技术培训3230人,重点培训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民合作社成员等。

二、实施内容

主要面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包括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民合作社成员(不含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村级农技员等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其中突出培训种养大户和农机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内容以农业科技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等为重点,同时辅助开展以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经营管理、科普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引导性培训。

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天。补助标准为人均440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人均340元,区配套每人100元。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与部署(2014年1-2月)

1.摸清培训需求。通过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摸清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申报年度培训需求计划。

2.组织申报项目。根据省下达培训任务,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3.认定培训机构。区农委和财政局根据培训需要,严格按照培训机构认定条件,公开招标、择优认定培训机构,经公示后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4.制定实施方案。区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研究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培训工作。

(二)实施与验收(2014年3-10月)

1.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合同和分类培训内容,结合我区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培训需求,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经区农委批复后实施,在此基础上制定每期培训班教学计划,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

2.确定培训对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培训政策和进行招生,充分发挥乡镇和村“两委”的力量组织生源,引导和鼓励农民参训。

3.落实培训教师和教材。择优选聘培训教师,确保培训师资质量。根据培训需要,科学选用培训教材,确保受训农民人手一册省级以上统编教材和地方编印教材(讲义、明白纸)。

4.集中授课与实训实践。因地因时制宜,分类办班,组织教师进行集中授课。在开展理论培训的同时,安排学员到实训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操作,给予现场指导。

5.督查与验收。开展项目检查,加强培训全过程监管,及时研究解决培训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班次培训任务后,适时向区农委提出验收申请,区农委会同财政局组织进行验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整改后再验收。验收结束后,对验收合格及时拨付培训补助资金。

健全培训档案,每期培训班要建立培训台账(台账后附学员身份证复印件)、学员签到簿、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学员签到簿、项目验收表和档案目录等继续按照省农委《关于印发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培训台账、验收表格和档案目录的通知》执行。

(三)总结与评价(2014年11-12月)

区农委在项目验收基础上,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对年度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自评,接受省农委年度评价。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培训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重要举措,实行目标管理,建立职责明确、分级负责管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完善议事协调制度,定期研究、统筹谋划培训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多部门协作、多方面参与、上下联动培训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合同、管培分离等各项管理制度,推动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实施。

(二)注重能力建设。严格培训机构认定和管理,确保培训机构具备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培训条件。健全区级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增强师资力量。实行省级以上统编教材和地方编印教材(讲义、明白纸)相结合,提高教材质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培训机构要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协作共建培训实训基地,适应农民学习技术技能需要。

(三)创新培训工作。一是围绕需求培训。紧密围绕粮油棉高产创建、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农民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培训。二是创新培训方法。实行培训与农时农事相结合、培训与指导服务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训实践相结合,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强化跟踪服务。采取培训教师入户指导、建立电话咨询、手机短信和QQ群服务平台、在媒体开设专栏等形式,开展培训后跟踪服务,提高培训效果。

(四)强化项目监管。坚持实行第一堂课制度,上好每期培训班第一堂课,宣讲新型农民培训政策,督查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情况,了解学员到课情况和参训要求等。建立满意度调查制度,每期培训班结业时,现场调查每位参训农民对培训的满意度。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培训机构开展检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严格项目验收程序,确保项目实施到位。完善项目绩效评价办法,创新评价机制,实行日常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根据省统一安排,全市重点组织开展中期和年终两次评价活动。改进培训效果回访制度,原则上采取随机走访方式回访学员,市级在中期和年终评价时采取按适当比例电话抽查的方式了解学员参训情况及效果。

第5篇: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范文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供销社坚持以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对照市委下发的《关于建立新农村建设试点镇(村)定点联系结对帮扶制度的通知》文件要求,系统谋划、全力推进新农村帮扶工作。

一、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当涂县__村被确定为市供销社新农村帮扶试点村后,市社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主任办公会议,确定把__村帮扶工作作为市社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与“新网工程”建设工作相结合,与年终岗位责任制考核相结合,努力做到帮扶工作计划到位、部署到位、落实到位。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按照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市供销社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社党组书记、主任马建亭同志任组长,市社副主任刘青平同志、纪检组长毕经栋同志任副组长,合作经济指导科和市社资产经营公司负责日常工作。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明确两月进行一次定期联络,制定了《市供销社新农村建设点帮扶工作方案》,结合市供销社自身工作和优势,解决__村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深入调研、周密安排,扎实推进帮扶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要求,市供销社精心组织各项帮扶工作。一是加强对__村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研工作。市供销社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座谈会;深入农户和企业走访,广泛了解和征求群众对__村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与村两委共同协商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方案和帮扶重点。并积极协调解决__村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做好新农村建设宣传工作。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市供销社一方面加强宣传我市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帮助村民、企业和村集体出谋划策,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结合供销社工作实际和特点,宣传新时期供销社工作职能,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抓帮扶。三是将__村新农村建设目标中的相应内容纳入“新网工程”建设项目予以扶持,确定了__村为农综合服务中心、农资消费合作社两个建设项目为帮扶重点工作。

(三)抓住重点、认真组织,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

市供销社从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新网工程”建设,积极促进__村农资经营服务资源的整合和为农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

一是安排专项资金支持__村建设为农综合服务中心。针对__村现有为农服务资源管理分散,管理薄弱,管理设施缺乏,为农服务效率亟待提高的情况,市社拿出1万元资金,购置计算机、橱柜、桌椅等必要的服务设施,并协助村委会拟订了《关于设立__村为农综合服务中心的实施方案》,帮助__村启动为农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重点整合龙升粮油合作社、神农种业公司、农资消费合作社、村医疗卫生室四个为农服务机构,统一部署管理协调有关为农服务工作,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整合农资经营服务资源,指导建设规范的农资消费合作社。对现有四家农资经营点进行整合,并安排了3万元专项扶持和入股资金,促进农资经营户和农资消费户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合作关系。并组织专人在合作社的组建、制度规范和运营机制协商上进行指导,起草并修订了《当涂县__农资专业合作社章程》、《当涂县__农资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材料,实行统一调度农资经营和农资消费(统购统销、统一价格),统一农资使用技术服务,帮助农资经营户规模化经营,优质化服务,降低经营成本和农资消费户的消费成本。指导农户科学使用农资产品,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二、20__年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主要安排

20__年市供销社将继续加大对__村的帮扶力度,按照市委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的要求,突出供销社帮扶工作的特色,扎扎实实开展各项( )工作,指导和帮助__村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农民得实惠。

(一)找准帮扶切入点,以“新网工程”建设,扎实推进__村新农村建设。

20__年是市供销社全面推进“新网工程”建设的重要一年,结合实际积极将__村新农村建设符合条件的项目作为工作切入点,纳入“新网工程”建设,通过项目的实施着力发展为农服务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村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升为农民服务的水平,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和推进,积极发挥“新网工程”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惠农功能。

(二)突出两大帮扶重点(即:推进__村规范农民合作社建设,完善为农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在帮扶工作中,将按照中央和省“支持供销合作社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鼓励供销合作社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要求,结合__村的实际情况,鼓励和支持供销社社有企业参与__村整合为农服务资源,建设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为农综合服务中心和引领、参与、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建设。

一是帮助__村进一步巩固为农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立有效运行机制,进一步拓展为农服务功能,把__村为农综合服务中心纳入我社实施的“新网工程”建 设,并作为试点,着力支持__村筹建村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室、标准化日用消费品超市以及凤凰、甘村、揣村、小庙等四个自然村规划点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努力使服务中心形成为农提供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医疗、信息、文化等一体的综合服务,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是促成社有企业与__村村委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__村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针对实际选择试点,创办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继续做好__村农资消费合作社建设,指导、规范其发展,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切实为__村即将实施的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做好服务。

第6篇: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范文

桦甸市园艺特产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实施的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蔬菜培训班,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本着注重实效的原则,市园艺特产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全市蔬菜生产经营骨干,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首批蔬菜班学员,于2014年11月23日赴吉林市棚膜蔬菜园区建设及生产进行参观学习。

学员们参观学习了吉林市丰满区绿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棚膜蔬菜生产基地和吉林棋盘生态农业集团。棋盘村位于吉林市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北区,地处吉林市北出口,城市近郊,该地配合吉林市百万亩棚膜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成立棋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设了110栋日光温室,是吉林地区最大的蔬菜种植和供应基地。吉林棋盘生态农业集团拥有500公顷的种植养殖基地,集生态农业、粮油、酒业、餐饮服务、养殖、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物业服务、仪表科技和商贸于一体,注册系列商标“棋盘村”,形成“生态、天然、营业、健康”的棋盘特色。丰满区绿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棚膜基地占地300亩。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后,打破过去小打小闹、各自为战的局面,联合发展,做到经营管理“五统一”和蔬菜生产“五统一”。通过采取统一建设、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经营运作模式,规范经营。基地蔬菜生产做到了五个统一:种子、农药、化肥、农家肥、农膜等严格按无公害生产标准,统一购入、统一供应;各温室由指定人员组织生产,合作社统一管理;生产的无公害蔬菜统一销售;收入由合作社进行统一分配。采取散片种植、集中管理、建简易棚膜、四季种植的方式,品种有草莓、西兰花、黄瓜、叶菜等。由于这个合作社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品质好、口感好、有一定的知名度,合作社的农民家庭收入从3万元增长至5万元左右,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通过参观学习和听取当地技术人员的认真讲解,学员受到了启发,增长了见识,懂得了管理,学到了技术,看到了差距,开阔了视野。作为桦甸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首批学员,增强了发展棚膜蔬菜产业的决心和信心,也必将对全市实施蔬菜产业提升工程,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起到积极地作用。

(桦甸市阳光办 供稿)

第7篇: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 现状;措施;发展方向;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 F3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332-01

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六盘山东麓,全县现有林地面积13.03万hm2,农民人均集体林地面积0.5 hm2,森林覆盖率24.8%。

1 基本现状

2009年,彭阳县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随着集体林地的林权结构、经营方式、经营规模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成为顺应林改后林业发展方向和满足农民生产需求的有效途径。在县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全县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数量增加到97家,会员19 800人,带动农户6 600户。产业覆盖经济林建设与管理合作社,果品销售、加工与储藏合作社,绿化、生态及经济林苗木培育,林间养殖(以生态鸡养殖为主)4种类型。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成为彭阳县林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2 主要措施

2.1 宣传发动,营造发展环境

林业部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标准》《彭阳县关于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学习材料及时下发到乡镇林业站、村组,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理顺管理体制,制定扶持政策,并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宣传,营造鼓励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浓厚氛围。

2.2 管理促动,规范专业合作社运行

加强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领导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组织指导工作,负责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体系建设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搞好规范化建设,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积极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2.3 规划牵动,合理组建专业合作社

结合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突出区域特色,研究林业专业合作社合理布局[1-2]。在合作社的组建上,坚持“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鼓励和引导农民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不搞强迫命令。同时,引导林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培育“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实现林业产业化经营。在组建过程中,加强行业管理,完善登记注册手续,规范组织行为,保障成员权利。在合作社管理上,突出以农民为主体,坚持“民办、民管、民享”和多样化发展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形式多样。

目前,彭阳县有林业专业示范社14家,其中苗木种植合作社5家,经济林建设与管理合作社4家,果品加工与储藏合作社2家,林间土鸡养殖合作社3家。朝那鸡养殖万升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3月,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先后联合全县12个乡(镇)20个行政村150户养鸡大户,紧紧围绕当地朝那鸡绿色无公害的特点,不断扩建基地,大力提升肉品档次,积极培育养殖大户,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发展社员120人,其中农民社员108人,占社员总数的90%,合作社先后和全县朝那鸡养殖大户签订购销合同逾1 000户,带动重点养殖户2 000户,收购朝那鸡110万只,营业额逾5 500万元,上缴税金11万元,税后利润330万元。

2.4 政策推动,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一是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彭阳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彭阳县林下朝那鸡养殖实施方案》等扶持政策,坚持村党支部牵头、党员模范带头、干群联动示范、大户企业带动、以奖代补扶持、以奖促销拉动,扶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创建[3]。二是将林业重点项目优先安排给合作社。2011年将全县经济林整地建设、病虫害的防治、山杏高接换优工作分别安排给8个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三是鼓励局属各科室及乡镇林业站林业科技人员直接创办林业专业合作社。对林业科技人员领办或创办合作社经营的,3年内保留原人事关系,工资由单位发放,参加本单位考核,住房公积金、养老、医疗等保险由单位按在职人员办理。四是工商部门降低门槛,对前来办理注册登记的合作社提供方便,使合作社能在较短的时间办理好注册登记手续。合作社凡登记注册成立后,均给予2 000元的挂牌资金。

2.5 保障发展,加强对合作社的培训指导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自发成立的的经济组织,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管理经验,为了确保其健康发展,强化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服务职能,在林业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好服务,林业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一是以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核心,举办各类培训班47次,培训人员达11 000人次,其中针对林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培训18次,针对会员培训15次;二是邀请区内外林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合作社进行指导,2013年共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生产15次以上。

3 发展方向

彭阳县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经营优势和经济效益的逐渐显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林业专业合作社中来。下一步,全县将继续严格执行有关专业合作社的法规文件,制定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大力扶持一些基础条件比较好、经营规模比较大、影响带动能力比较强的林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农民走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道路[4-5],实现全县林业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4 参考文献

[1] 于洋.东港市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7):390.

[2] 唐隆校,毛达民,唐昌贻,等.遂昌县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2011(1):18-20.

[3] 李丽,高鑫,程云行.林农参与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意愿与调查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1(2):106-109.

第8篇: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范文

一、目标任务

以国家安排的试点补助资金为粘合剂,以试点规划为平台,多渠道整合涉农资金开展试点。通过试点项目实施,扩大我县茶叶产业发展规模,完善茶叶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茶叶龙头企业,并推动我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提高茶农生产管理技能,提升茶叶产业发展水平,实现茶叶优质高产高效,使试点区群众收入稳步增长,贫困人口明显下降,农村面貌有较大改观。

二、区域布局

重点建设以南村乡为中心,包括南村、增田、金竹、鳌溪、山砀等乡镇在内的茶业生产基地,选择群众积极高的扶贫重点村和建卡贫困人口作为试点受益的主要对象,集中连片开发高产优质茶业基地,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

三、建设内容

1、新造高产茶园

全县新造高产茶园1000亩,其中南村乡300亩、山砀镇200亩、鳌溪镇300亩,其他乡镇200亩。

2、做大做强龙头加工企业

在做大做强现有茶叶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的同时,招商引进客商企业来我县开发茶叶,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茶叶种植基地,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应优先吸纳贫困群众为基地生产农户,使贫困群众在参与基地建设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增加收入、增长才干、增强信心。

3、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组织

引导茶农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联户种植、技术推广、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等服务,努力提高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序,增强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合作社主要负责本社区农药、肥料的采购供应,组织茶农统一生产标准,为茶农提销信息。

4、开展科技推广与技术培训。依据不同农事季节,不同的栽培管理模式认真抓好茶农的生产技术培训,改进栽培方式,提高茶农的种植水平。引进和推广茶叶优良品种,不断提升茶农经济效益。

5、改善基础设施。着力改善茶园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

四、项目投资及使用

(一)投资估算(见附表)

(二)项目资金使用分配及补助方式

1、新茶园建设。安排试点资金50万元,新建1000亩茶园,按500元/亩标准给予补助,新茶园要求集中连片50亩以上。

2、老茶园改造。安排试点资金60万元,主要是解决老茶园水利设施,安装喷灌设施,补助对象是集中连片200亩以的老茶园,由符合条件的老茶园提出申请,项目管理单位组织人员到现场勘察后统一平衡,确定补助资金分配额度。

3、技术培训与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安排试点资金8万元,用于茶叶生产技术培训和新品种推广运用。

4、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安排试点资金2万元,主要用于合作社办公设施、检测设备添置等。

五、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项目实施小组,由县政府副县长吴瑞云任组长,县扶贫办主任何元民任副组长,县财政局副局长邹禄龙、县农业局副局长陈中平、县扶贫办副主任科员曾晓平、华盖山茶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董崇芳为成员。

第9篇: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范文

一、认清形势,珍惜机会,增强搞好项目建设的责任感

片区扶贫开发是为加快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步伐而采取的一种新的扶贫模式,项目按照“连片规划、分步实施、突出产业、整体推进”的办法,在一个区域内集中投入资金,扶持发展壮大一、两个主导产业,带动一方群众脱贫致富。今年,我县首次实施片区扶贫开发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围绕肉鸡养殖这一主导产业,项目总投资7900余万元,涉及永安、僧念两个乡镇、23个贫困村、3.4人贫困人口,以及1个企业和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规划建设5000只规模肉鸡养殖场79个,建成后年产肉鸡200余万只。项目投资之大,涵盖内容之多,带动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了我县历年来实施的扶贫开发项目。项目的启动实施,对加快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全县扶贫开发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片区扶贫开发肉鸡养殖项目是推进“一县一业”、打造肉鸡养殖强县的良好契机。2010年以来,按照省市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实际,县委、县政府把肉鸡养殖产业确定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提出了建设全省肉鸡养殖强县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扶持建设了洪昌养殖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饲料厂和年屠宰1500万只肉鸡加工厂,新建万只以上规模肉鸡养殖场65个,2011年底,全县出栏肉鸡250万只,成为晋南地区最大的肉鸡生产加工基地,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肉鸡产业化发展模式。但从我县肉鸡产业的现有规模和发展水平来看,距洪昌养殖有限公司的生产需求和“一县一业”的要求,都还有较大差距。为此,去年,我们积极向省、市扶贫部门申报立项,成功争取了片区扶贫开发肉鸡养殖项目,项目的启动实施,将推动我县肉鸡产业步入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为建设肉鸡养殖强县创造良好条件。

其次,片区扶贫开发肉鸡养殖项目是加快项目区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难得机遇。全省共有35个国家级重点扶持开发贫困县,临汾市有5个。省、市扶贫部门最终把项目确定在我县实施,这既是上级对我县的关心和支持,也是我们努力争取的结果。同时,在全县9个乡镇区、126个行政村(居委会)中,我们对永安、僧念两个乡镇、23个村进行重点扶持,不仅是考虑到全县肉鸡养殖产业的布局规划,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两个乡镇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干部群众想干事,能干成事。特别是项目涉及的洪昌养殖有限公司和金玉康、宏昌、宏盛、鸿雨四个专业合作社,产业联系紧,经营效益好,辐射带动范围广。可以说,能够选择大家进行扶持,得益于你们良好的基础,更体现了县政府及扶贫部门的关爱和厚望。因此,我们在座的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一难得的机遇,努力把项目建设好,把产业发展好,决不能辜负政府和群众的期望。

二、把握政策,明确要求,认真落实项目建设任务

一是坚持瞄准对象原则。实施片区扶贫开发项目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财政资金的集中扶持,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因此,各乡镇、村委要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把扶贫低保户、贫困户和一般户作为扶持的主体,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参与肉鸡养殖场建设、经营,通过入股分红和劳动务工增加收入。片区开发补助资金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补助”的原则,全部量化落实到贫困户手中,作为贫困群众的入股建设资金,决不能直接或变相将资金落到村干部或个别大户手中,剥夺贫困群众的分配权和参与权。

二要坚持产业化发展原则。片区开发肉鸡养殖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肉鸡养殖场建设、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和科技培训三个方面,核心就是要通过扶持,进一步完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形式。因此,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乡镇、村委、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要强化沟通协调,上下对接联系,形成紧密高效的连接机制,实现发展共赢的目标。企业、合作社要加强指导和服务,为农户提供鸡苗、饲料、技术、防疫和产品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优先安排贫困户进企务工。养殖户要严格按照生产标准要求,规范化建设,科学化管理,标准化饲养,为企业提供优质、稳定的原料供应,真正形成“公司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三要坚持整合资金原则。要按照专项资金扶持、县财政配套、部门资金整合、农户筹资筹劳、社会资金参与的投入机制,引导和吸收各类资金投入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各有关部门都要树立项目建设“一盘棋”的意识,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将部门资金向项目倾斜和集中,提高产业发展的总体配套水平。各乡镇、村委和企业要规范使用扶贫、农业、畜牧、水利、林业、交通等部门配套资金,确保发挥资金集聚效益,增强片区开发成效。

四要坚持公开公正原则。项目乡镇、村委、企业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需求和意愿,认真落实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对项目建设内容、实施计划、实施地点、资金分配等相关内容,都要通过公示栏、宣传板面等形式进行公示公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建设任务及资金分解落实要逐级签字盖章,逐级审核把关,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强化措施,规范管理,确保项目扎实有序实施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府已成立片区扶贫开发项目领导组和督查验收组,负责对片区扶贫开发项目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和督促落实。会后,项目乡镇和企业、专业合作社要成立项目实施小组,分别由项目乡镇乡镇长、企业及合作社法人任组长,项目实施村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和企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驻村干部、贫困户代表、妇女代表、致富带头人为成员,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工作,保证项目扎实有序推进。

二要明确工作责任。刚才,我们已与项目乡镇、企业及合作社签订了项目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乡镇、企业及合作社的项目法人责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责任人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精心组织落实好项目建设资金和任务,确保顺利通过验收,达到预期效益。同时,有关单位要强化配合,通力协作,积极参与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保障肉鸡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要严格规范实施。项目实施单位要详细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任务和运行管理办法。方案经批准后,各实施单位要按照项目建设要求,严格筛选施工单位,积极推行物资设备集中采购制度,加快进度,严把质量。要加强项目档案管理,完善有关图片、声像、文字资料,健全会议记录、签字记录和公开公示印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