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公司规章制度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企业制度;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规章制度建设是企业长期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一,是内部控制体系贯彻执行的保障,同时它也是对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和生产要素组合所做的规定,是企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是实现一切管理活动的手段和载体。为了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简明、实用、系统、高效”的原则,是企业加速推进制度建设步伐的根本。
一、一些企业制度建设管理现状
本文就制度建设情况对一些公司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这些公司在基于内控体系建设的情况下,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但从执行层面上看,存在以下问题:
(一)业务领域制度缺失比较严重
有效制度覆盖不全面,另有一部分制度在用,但没有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执行,缺乏一定的效力。
(二)现行制度缺乏统一的管理
由于管理权限分散,没有负责规章制度整体规划和综合管理的职能部门,各业务部门都可以独立地制度,不可避免地出现从自身业务需求出发考虑管理要素和条款内容的情况,导致制度的局部功能大于整体功能,没有形成管理的合力。
(三)管理层级多
从制度的制定与渠道看,大部分企业分为公司、公司机关、基层单位、生产单元等4个层级。各个层级制定制度的标准和程序不统一,公司级别的制度没有自己的制度程序,参照公文进行管理,基层单位和生产单元的制度在管理上缺乏统一的规范,编写和缺乏统一的标准。
(四)规章制度内容的可操作性不强
有的制度规定程序复杂,不够简洁实用,有的制度一经出台,长期不进行修订,不能支持实际工作。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部分规章制度存在错位、交叉和职能真空。
(五)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不到位
规章制度一经出台,就明确了企业运营的秩序和规则,但由于相应的培训宣传不同步,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监督机制不配套,导致制度的实际执行效力弱化,企业内部仍存在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的现象,按章办事、依法合规的意识和氛围还没有有效建立。
针对以上问题,企业需要从全局出发,立足顶层设计,构建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
二、立足顶层设计,建立科学规范的体系制度
整体结构:统领发展战略,强化顶层设计,集中强化管理,努力实现战略保障和法律合规功能。具体为:
公司层面:以《制度管理办法》为依据,加强制度的管理;
二级单位:主要作为总部制度的具体贯彻执行者,不再单独制度。
在制度的管理上,实现集中管理: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归口管理,严格把关管理程序。
(一)制定详细《规章制度管理细则》,实现归口管理
在制度的审查程序上,本着先立项再审核的原则,把好立项关。立项阶段:立项部门需要提出立项申请,说明立项的原因、依据等,经领导审核通过后方可立项。审查、审定与颁布阶段:首先进行冲突性和专业审查,其次根据制度内容进行专业办公会审查或经理办公会审查,为保证制度的效力,审查通过的制度以红头文件形式下发执行,使制度的设立过程更加严谨。
在制度的监督执行上,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监察力度。业务部门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对照制度检查执行情况,是否按章行事,是否履行签字审批程序,是否做到了有效授权,同时也要定期检查制度是否跟得上形式的发展,能否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时时的修改;审计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监察职能,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同时以公司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为载体,对制度的实际执行效果进行客观记录和评估,以发现执行效果偏差。针对检查考核结果,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情况进行查处,对规章制度本身的不足进行调整,实现规章制度的自我改良和完善,有效提高制度执行力。
(二)编撰《规章制度手册大纲》,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制度结构体系
通过加强对各职能部门业务的综合分析,按照少而精的原则构建制度体系,并在相应制度结构上进行配套整合与优化,形成《制度手册编撰大纲》。
从结构设置上,《大纲》由“部分―篇―章”三层结构组成。
该制度手册编撰大纲将为公司搭建起未来规章制度体系的框架,为体系规范奠定基础。
(三)完善制度计划管理,确保清理整合工作有序进行
结合《规章制度手册编撰大纲》确定体系架构和规范要求,按照优化结构、完善体系、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要求,结合自身生产管理特点,制定分阶段建设规划和目标,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在制定制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逐一对照手册编撰大纲,结合各部室的职能定位,系统梳理现有制度,确认是否有遗漏的制度,是否存在职能真空的情况。
2.结合内控测试发现的问题,就流程涉及的需要完善和修订的制度列入制度建设计划。
3.公司领导在各类会议中明确要求建立或完善的制度内容;
4.年度重点关注的工作,尤其缺乏制度支撑或制度不完善的要列入制度建设计划。
(四)编制基层队管理(操作)手册,推进基层管理制度的结构优化
为有效解决管理体系多,基层负担重,岗位标准不统一、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基层小队建立《基层队(站)管理手册》和《基层队(站)标准化操作手册》,按照简单、实用、标准化的要求,运用信息化手段,编制、应用两册,整合制度、流程、标准、体系、资料、表单等各项管理要素,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建立统一的工作标准,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实现岗位管理标准化、精益化、信息化。
通过制订《管理手册编制规范》和《操作手册编写规范》,由前期的“手册标准文本”向“手册管理标准”的转变,以此来推进基层管理制度的结构优化,切实简化基层管理制度。
(五)构建规章制度管理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
传统的制度管理手段面临着制度查询不全、宣传不广、执行情况反馈渠道不畅通等问题,而且,制度审查人员对相关制度的内容参考难度较大。构建规章制度管理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几点认识
(一)制度承载着公司的战略规划,承载着企业文化的传承,更承载着一种集权还是分权的管理模式,体现公司的管理意志,所以制度顶层设计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新旧体系交迭、清理整合的关键时期,必须设计严谨,稳扎稳打,不能急于求成。
一、不断强化内部管理,狠抓制度建设和队伍作风纪律建设,谈起开展队员素质教育工作。
1、根据公司文化管理年发展要求,结合安全部制度建设实际情
况,对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了严格落实,例如《安全部管理规范》、《×××广场治安、消防事件应急纲要》等,从而使各项制度更趋于合理化和实际化,促使队伍建设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并初步形成了行之有效且适合实际的安全管理模式,使安全工作的开展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全面促进了管理工作的规范建设。
2、落实规章制度,促进制度建设工作不断发展的同时,组织中
队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各项规章制度的本质含义,认真落实部门管理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将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到实际工作和行动当中去。根据部门实际情况,集中重点学习了《员工手册》、《护场队员岗位职责》、《请销假制度》等内容,通过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有效树立了队伍“作风严谨、业务更精湛、服务更更完善、保障更有力”的良好形象,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日常执勤工作,积极搞好卖场规范。
1、根据广场实际情况,为确保广场安全,加强了对岗位职责的检查和监督力度,坚持“每日清场制度”和“周边巡查制度”,集中力量对卖场各类摆摊占道,吼货叫卖,吸烟,堵塞消防通道等违规经营现象进行了严格的制止和清理,按照公司《卖场管理规定》积极配合商管部为规范卖场秩序,维护卖场稳定,做出了大量实有成效的工作。针对卖场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一经发现,及时处理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彻底将各类事故苗头消灭萌芽状态,以确保广场安全。
2、针对广场客流量大,巡逻面广的执勤特点,始终坚持“全面加强、重点突出、点面结合”的工作思路,严格要求队员在执勤过程中认真做到“两勤”“两善于”即勤工巡视、勤检查、善于发现辨别问题、善于处理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广场智能网络监控系统对广场的全面监控,及时调度、处理执勤工作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体现了“人机联防”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作风纪律建设,不断强化业务技能培训
1、为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作风好、业务精、素质高”的安全队伍,同时开展“作风纪律大整顿”和“自查自纠”的工作,通过整顿,使全体队员充分体现了自己的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全面指导他们及时克服纠正,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树立了队伍“精神面貌好、工作热情高、作风纪律严、服务意识强”的良好形象。
2、针对当前治安形势,为确保广场各项规划建设顺利实施,坚持培养一支“业务精湛、技术过硬”的快速反应队伍目标,不断强化队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3、按照训练计划,先后完成了“单个军人徒步队列动作”、“擒敌拳”、“擒配套”等军事训练科目以及“水带连接法”、等消防技能培训科目,树立了“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
4、按照军事训练计划,为检验全体队员军事军事训练效果,在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六月中旬进行了安全部半年军事考核,考核中所有应考人员精神饱满、动作规范、作风严谨、积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训练精神,从而取得了军事考核中队第一名的好成绩,集中展现了队伍良好的军事素质。
四、积极搞好勤务工作
在努力抓好日常管理和执勤工作的同时,认真组织队员严格落实公司相关规定,和各级领导来广场参观等重大事务以及商家举办的时装会的安全保卫执勤任务。
五、努力克服和纠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争创安全工作的全新局面。
1、为切实促进来年各项工作的开展,针对以下问题,须以克服、纠正:
(1)规章制度落实不够彻底,特别是请销假制度;
(2)中队人员整体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3)人员整体军事素质不够平衡;
(4)对执勤工作检查、监督力度不够到位;
(5)队伍的规范和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市场的管理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
2、重点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确保来年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
(1)进一步抓好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业务素质,发扬队伍优势;
关键词:后勤 制度建设 规范化 标准化
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工作规范,一个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实行规范化管理,必须要进行认真、系统、全面的制度化建设。因为没有规范系统的制度作保障,企业很难作大作强,更不会有规模发展,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逐渐社会化,引进企业模式进行经营管理。为适应学校改革发展对后勤提出新的要求,不断满足师生对后勤保障的新希望,也为后勤企业自身的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标准化和规范化后勤管理和服务保障新模式,我们必须致力于完善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及运行机制,强化制度建设。
1 后勤管理,立制为先
后勤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项目工程,也是关系到后勤管理工作是否真正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真正地把我们的后勤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品位,上升一个新的亮点,那就要为后勤工作建立一个管理标准化,运行规范化的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如我们在2010年根据《咸阳师范学院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咸阳师院党发[2010]37号)文件精神,先后修订完善出台了《后勤处(集团)议事规则》、《后勤服务集团工程招标和大宗物资设备采购工作暂行规定》、《后勤服务集团财务报销规定》、《后勤服务集团各中心借款规定》、《后勤集团往来款项管理规定》等,还有各中心形成的《教学楼管理办法》、《教学楼安全管理规定》、《教学楼管理制度》、《校园管理规定》、《饮食安全工作制度》等等。这些管理制度在我们的日常管理中形成且不断修订,并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服人,使我们的后勤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 制度建设稳抓稳打
为了适应高校后勤改革的新形势,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塑造后勤员工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后勤管理水平和能力,使后勤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后勤集团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全面启动制度建设。
一是广泛动员,规章制度是对每个职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工作期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去做,怎么把大家的意志统一起来,实现企业目标,各个管理层面如何规范管理,各部门如何协调及自己的职责权限等,所以制度建设应广泛动员,人人参与。
二是分步实施,抓实抓细每一个环节,制度要切实可行,在注重工作规范的同时,更要有较强的可操控性,后勤制度的修订,更要符合学校后勤工作的特点,便于加强和改进工作,便于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益,便于贯彻执行,便于检查考核。
首先,紧密联系实际,反复调查研究论证。后勤集团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本学校及后勤管理的实际,制定周密的制度规划表,并及时督促各部门完成本部门规章制度的初稿,并反复修改完善。
第二,集思广益,民主讨论。后勤集团所有规章制度都要经过各部门的共同探讨和科级以上管理干部的集体讨论,同时还要征求有关专家或学者的意见。
第三,精雕细琢,修成定稿。后勤集团各部门修订的制度,要经过相关中心(科室)及分管领导反复阅看,集团办公室仔细斟酌文字,严格把关,统一进行排版、刻盘,打印成册。
3 制度建设应与时俱进
高校后勤管理集团的制度建设要围绕“要体现时代性,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后勤队伍建设的新情况”为总体要求,对制度要进行充实和完善。
①完善规范制度体系,后勤集团制度汇编应包括员工手册,各部门规章制度和集团运行管理体制三大体系,在各部门规章制度中,一定要设置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和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更加系统的明确每个岗位要求,每位职工的具体职责和任务。集团运行管理体制要以制度的形式保证其如何和运转,规范工作程序及管理模式。
②制度修订要更加专业化,针对性要更强。后勤企业包括衣食住行用等方方面面,且每个环节都有很大的程度的区别,除了员工手册的统一约束管理,还应针对性地分别对待。于是,集团企业应充分考虑这一点,在制定各部门的规章制度时,实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如:饮食中心要依据最新的食品卫生安全法,特别要增加《饮食从业人员健康及个人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制度》、《预防食品安全事件制度》、《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等,各中心(公司)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和职责要求,不断充实和完善。
后勤集团的制度建设一定要联系实际,进一步推进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加强制度化建设,才能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益。尤其是工作量的细化和考核细则的修订和完善,集团的各项工作指标才能更细化,评价更量化,在很大程度上才能保障后勤集团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为后勤集团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迈出一个新台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素.浅论高职院校的后勤建设[J].企业家天地.2007(09).
[2]赵相华.建立现代高校后勤管理的长效机制[J].高校后勤研究.2007(03).
[3]蒋律,吴社富.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模式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0).
[4]尹忠强.高职院校要构建后勤管理的长效机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06).
[5]管永建.对高校后勤改革的几点看法和认识[J].高校后勤研究.2000(01).
内部控制是一种自我规范的行为,为实现既定经营目标,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自我规范、约束、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是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及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为实现经营目标和防范风险,应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即管理层高度重视内控建设,并努力创造符合实际与时俱进的内控氛围,不失时机地建立有利于控制风险的机制和组织架构,设置约束操作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指标体系。近几年随着商业寿险公司经营模式的确立,内部控制建设明显加强,对防范经营风险、预防案件发生、依法合规经营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一些商业寿险公司未能将内控制度建设作为经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手段加以重视,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使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受到制约。
一、目前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不理想
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认识模糊,事前防范意识不强。一些管理者把内部控制建设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汇总,认为做了整章建制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控机制,而没有把内部控制建设作为内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加以重视,把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混淆,有的甚至把内部控制建设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
二是职责不清。对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事中控制不力,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从目前情况看,尽管许多商业寿险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办法不少,但仍存在职责不清,特别是有些商业公司的各层次管理人员仍存在游离于内部控制之外的现象,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由于机制的原因,目前很少有人对权力范围内的业务行为造成的风险承担责任。事实证明,一些商业寿险公司目前存在的一些重大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多数是因为缺乏对领导的监督制约措施,以及管理人员违规越权造成的。
三是事后监督形式单一,无权威性,缺乏必要的连带责任追究制度。目前,一些商业寿险公司的监督检查主要是依靠自查和各类工作的常规检查;检查方法仍基本停留在传统的印章、单证、会计凭证和账簿的检查上,未能做到适时地根据综合业务处理及其延伸的推广应用而相应改进检查方法;在检查方式上,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也相互脱节;加之长期的自查,碍于情面和“家丑不可外扬”思想的束缚,监督没有权威性,致使许多风险控制点成为“盲区”,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即便是上级公司的检查,由于没有严格的违规处罚措施以及连带责任追究制度,因此最基本的通报也是“隔靴搔痒”,不能切准要害;查出的问题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检查流于形式,起不到监督和威慑的作用,留下风险隐患。
四是内控优先的原则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风险评估体系不够完善。传统业务没有制订计量识别的标准;再控制机制薄弱,新型业务开办的同时没有及时建立起风险控制制度,内部制约出现断层,往往是等到出现了问题才去寻求控制措施,已得不偿失。
(二)制度落实打折扣
内控制度在执行和落实过程中大打折扣的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一是重制度、轻落实,造成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有了规矩,不去落实,即使内控制度制定得再严密,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制度本身的约束力和威慑力都会大打折扣。从近年来陆续查处的保险违规违法案件中反映出,不少“出事”公司,不是没有制定详细具体的规章制度,而是没有去认真执行和落实,让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捅了漏子。究其原因,主要是来自上传下达中各级管理者对制度理解的扭曲和打折扣,以及执行者的责任心、自觉性和落实力度不够。
二是重效益、轻制度,无意之中造成内控“盲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是商业寿险公司的根本目标,也是其追求的最终结果;但利润的最大化离不开内部控制作保证,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如人力资源和岗位的合理配置,业务环节的流程和人力组合,操作环节和事后监督检查的科技投入等等,但由于强调高效益、减员增效紧缩人员,以及相互制约手段的滞后等因素,必然产生在内控制度落实上的实际困难,从而为有效防范差错事故等管理风险留下了隐患。
三是重开拓、轻管理。开拓与管理,从理论上各级领导都认识到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内控优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开拓在先,内控列后。例如:为了抢占保险市场,新兴业务先办起来再说,管理制度不能及时配套跟上,制度滞后造成管理上的真空。
(三)对员工的内控制度教育相对薄弱
一、加强工会会计内部规章制度建设
想要建设规范化的内部会计规章制度体系,要首先形成“分级管理、整体领导“的管理整顿思路,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当前企业工会会计工作普遍存在开支范围混乱、需要核对项目款额繁多等各种问题。因此,应对于工会经费的预算和使用范围妥善管理,对所拥有的资产管理制度更加细化、明确,改善对现金和支票等的管理制度及经费收支的审查等。另外,要充分利用内网将会计相关制度至各个基层当中,借以提高工会全体的自觉性。同时,要建立支笔”及重大开支决议集体性讨论等制度,强化各会计基层监督和归口管理,并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一)经费预算和管理制度
要将“收支平衡、量入为出及略有结余"的规定及工会年度项目预算作为标准,同时按照上级的批准款项来对收支进行合理组织。在处理日常事务的过程中,要把工会预算作为协调事务,组织工作的依据。实行主席负责制,形成“一支笔"原则。
(二)资产管理制度
如今,工会资产范围及规模日益增大,不少公司及企业都纷纷增大了管理工会资产的强度,他们通过制定《工会资产管理现行办法》等,来规范工会财产的验收、采购、调拨、领用、借用、保管等环节。工会会计各个基层要将相关文件落实到实处,对产权明晰掌握,摸清“家底”,健全物、账及卡等登记工作,指派专人负责监管,做到权责明晰。
(三)经费收支审核制度
要在每年年底对工会总经费收支做出决算,并为下一阶段做出初步预算,所制定出的决议要上交工会的经费审核处,由专人进行审议,并主动自觉的接受监督和审签。在这样的制度约束之下,工会会计部门给出审计报告工会,相关会计事宜便能够明细化。
二、注重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的提升
会计工作属于一项综合性和专业性均很强的工作,因此,会计人员水平便会对工会会计工作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大型的公司、企业的工会上至领导层,下至基层组织,可达上千名职工,因此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不同行业、单位中,工会的会计水平相差很大,人员素质也千差万别,因此有必要给员工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机会,这是做好工会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集中培训与个别帮教相结合
当前很多公司、企业工会的会计工作任务重、兼职人员多,这种现状加重了培训教育的难度,过去实行的大班制、统一制的辅导培训显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工会情况。我们通过有针对性的帮教及整体性培训,在短期内,既弥补了相关人员专业盲点,又集中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教育。在新形势下,更要加注重对《会计工作制度》和《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二)成立教育培训班
联合公司的培训部门,展开对工会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一方面结合新的政策法规,对他们进行政策性教育,另一方面,为专业知识存在盲点及实际应用问题的会计人员提供专业交流平台。通常,部分同志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基础薄弱、面临的工作困难较多,且情况因人而异,于是,工会培训班要尽可能实现“一帮一”,以深入浅出的教授,来为他们解疑答惑。当发现有个别会计人员不能胜任会计工作时,要及时与上级部门取得联系,经个别谈话和仔细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决定其去留,并及时弥补职位空缺。通过相关举措的实行,工会会计工作的素质便能够有效得到提升,使整个队伍的综合素质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有所增加。
三、总结
加强车间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管理要与加强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要充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手段和形式使职工从心理上、情感上受到潜移默化地教育、感染和引导,以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陶冶人们的精神和灵魂,从而营造"风清、气正、和谐"的良好氛围。一要建立健全一支政治素质好、理论功底强、业务水平高的宣传队伍。二要拓宽宣传教育的渠道和形式。积极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标语、车间大会、班组长会、班前会、周五活动等形式,加强对政治理论、政策规章、法律法规、行为规范进行深入学习。三要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反腐倡廉文件图片展、案例廉文选读、上专题党课等形式多样的预警教育,夯实车间党员干部的思想预警基础。
加强车间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管理要与加强安全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要充分利用基层车间党政“一岗双责”的责任,既要抓好生产经营,又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管理,不断形成合力。一要把切入点选择在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难点、难事、难题上。认真寻找和发现现场安全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双同双不同”。即:党政共同开好安全分析会,共同分析安全问题,从不同角度查找安全问题原因,以不同的管理和活动方式抓好整改,努力落实“两谁原则”要求,狠抓薄弱环节和短板的查找和整改,认真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打造车间有效的“安全屏障”。二要把着力点放在对安全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上。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劳动竞赛以及学习型组织活动。板。
加强车间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管理要与加强班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基层车间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车间生产和规章制度的落实效果,同时党风廉政和民主管理的效果也会在班组中得到直接体现,所以抓好班组建设是抓好党风廉政和民主管理的重要方面和有效途径。要抓好班组长的选配。通过民主选举班组长,把责任心强、技术强悍、会管理、有理论、作风正、干劲足、有威望、有魄力的人放在关键岗位。要充分发挥党员骨干的作用。通过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送温暖、稳人心”、“生日问候”和“面对面”、“ 一对一”谈心交流等活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这种“软管理”,提高班组职工的凝聚力和生产力。要抓好班组的制度建设,引导和督促班组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加强车间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管理要与加强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车间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管理应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形成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工作机制。一要突出“三重一大”集体议事制度,抓好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以及重点事项的制约和监督。根据基层车间民主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议事、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工作原则和程序办事,凡属重大事项都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二要完善车间职代会制度。要将车间年度目标任务、工资奖金分配等重要内容及时向由班组长、职工代表和工会组长组成的车间民管会通报和讨论。要定期和不定期听取职工对生产、质量、成本和规章制度、考评办法等情况的建议,对于切实关系到职工利益的问题,要凝聚职工智慧,必须经过车间民管会讨论决定。
【关键词】 管理;制度;项目;关系
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用来规范人类行为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侧。无疑企业管理制度就是用来约束企业办事规程和企业员工行为的依据和准则,制度与管理是一种彼此制约又彼此推进的关系,企业制度如何形成、如何更新完善、如何发挥作用都是来源于企业管理,又作用于企业管理的。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诞生,发展及演变
企业在发展初期,因为职工素质、人员结构、发展水平、规模、效益等因素影响,只能依靠简单的人管人、领导管职工、领导说了算的“人治”管理方式来管理企业,但是随着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人力资源与日充实、生产结构调整变更等一些发展的要求,领导一个人的智慧已经无法周全的为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考虑,顾此失彼或错误的决策都会把企业带入深渊,换句话说,也就是“人治”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企业便随之走上了“法治”管理的道路。“法治”管理阶段也就是科学管理阶段,其最大的管理特点就是制度大于一切,任何人任何领导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领导的权威可以去影响他人,但不能制裁他人。这种依靠制度的管理,对制度本身有着严格的要求,制度首先是来自于工作实践,是对实际工作的一种科学的经验总结,用文字把这些经验概况起来形成制度条文去约束其他人,这就是依靠制度管理的“法治”管理。
“法治”管理也就是科学管理的最高阶段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是指符合外部标准(即法律、法规或其他相关规定)和内部标准(即企业所倡导的文化理念)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标准化管理可以运用到生产、开发设计、管理等各个方面,标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作用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根据世界各国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企业要实现标准化管理,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出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标准,以占据市场优势;其次是建立起以产品为核心的有效标准体系,使产品以一种稳定和持续增长的态势发展下去;最后则是把标准化向纵深推进,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产品开发,市场是多变的,企业的发展必须迎合市场的需求及变化,生产多元产品来扩大市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在生产、效益、人员素质、产业结构等各方面都达不到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但标准化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和重视。以延长石油集团为例,经过深入分析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延长石油集团确定了“一元主导、多元支撑”、“油气并重、油化并举、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产业战略,将产业构架从单一的石油探采加工转变为以油气探采加工为基础、油气煤盐一体化综合发展,这样的调整正是延长石油以标准化管理为奋斗目标的战略举措。
二、制度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及制度建设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管理达到一定水平以后,需要把好的管理经验进行概括总结上升为制度,然后再用制度来保证管理,制度来源于工作实践,在通过管理作用于实际工作,用制度规范和约束实际工作中的行为就是管理,这就是二者的关系。任何一个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之上的规范化企业,都应当通过内部规章制度来体现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并以此从制度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有效培育企业自身文化。从不同类型的企业角度看,其规章制度所反映的内容是不同的,规模较大的公司将规章制度既包含企业发展方向及宗旨,又包含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的行为准则,通常既有激励内容也有管理内容,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则只是将规章制度视为员工劳动纪律的内部强制性规定。所以说企业的制度建设成果与该企业的管理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只有制度建设得到重视并取得成效,管理水平才能提高,经营效益才能得到保障。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由于企业规章制度存在问题因而导致败诉的,占所有败诉案件的28%,所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制度建设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企业员工提供工作导向
引导和指导员工行为,以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同样的工作,由不同的人去完成,在工作效率和质量上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原因在于个人素质、工作方式及性格差异等,致使相同的工作不同的人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在工作上存在相互协调和制约的关系,业务往来通过授权的方式来鉴定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范围、职权和职责。把工作中的成熟经验上升为制度,来规范同一工作岗位的职工,等同于为工作找到了捷径,与此同时,用制度来划分工作职责与职权,各部门就可以各司其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请示和报告环节,也就避免各部门互相推诿的情况,工作效率自然大大提高。
2、有利于实现企业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目标
企业在其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会制定各种管理方针和经营目标,作为处理日常经营活动的准绳。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可以增强企业的管理功能,将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及目标反映在管理制度中,可以确保信息的畅通传递,同时将一些执行中遇到的偏离企业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有助于管理阶层及时调整,进而推进实现目标。
3、有利于营造平等、互利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保护企业所有者、企业经营者以及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有效堵塞管理漏洞,防止或减少贪污盗窃行为的发生。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凌驾于领导职权之上的管理形式,这就给职工一个心理上的保障,职工的行为只要是制度范围内的,就可以不必根据领导的主观偏好来行事,这样便于职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就等于给予了职工相应的工作职权。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依据制度来行使职责和权力,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习惯,可以杜绝个人主义及私欲的滋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4、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是良好企业文化的一种象征
只有企业的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才可能建立起相对规范和完善的制度体系,也就是说拥有健全完善制度体系的企业一定是基础管理规范,管理水平较高的组织。一个拥有规范制度体系的企业,其制度严格执行的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塑造企业高效管理的形象,相应的社会评价也就提高了。
三、制度建设的具体内容
1、成立机构、明确责任
制度建设工作是企业各个部门共同的职责,制度是由下而上,源自于各个工作岗位上的管理经验,但是必须有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制度的规范、审查、考核、评价及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指导、监督工作。制度建设管理部门除了要负责统筹各部门间的管理制度,把握好制度的协调性、系统性,对制度进行统一的梳理外,还要负责企业内部的制度培训及宣传贯彻工作,负责制度建设工作的人员要熟悉企业各项工作流程、权责范围及管理现状,并且善于总结与表达,能够将好的管理经验用文字表述出来,上升为制度。
2、明确制定和执行制度的原则
制定制度的首要原则就是“不违规”、“行得通”,不能一味的追求高标准,盲目套用一些优秀企业的管理制度,完全不顾本企业实际,或是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违反质量或技术标准。只有符合企业现状和发展要求的制度,才能被执行,才能起到作用,所以制定制度必须是“低标准、严要求”,只有行得通的制度,才能执行下去,然而既然已经是“低标准”了,就必须严格去执行,认真落实制度的每一条每一款,执行制度是制定制度的目的,也是保障。
3、将规范的制度形成流程及格式体例
任何部门在出台制度之前必须是经过深入调研、反复修改、征求各方面意见以后形成草案提交制度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审查主要从制度内容和格式着手,是否违法违规,是否与现行制度冲突、重复,是否符合企业管理方针等要求,审查合格后由主管领导会签并上会研究,会议通过的草案由办公室发文公告,上升为制度。制度文本要求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事项清晰,一般包括目的依据、使用范围、具体规范、解释部门和实施日期等内容,格式分为总则、分则(可根据具体内容命名)、罚则、附则四部分。
4、构建完善更新制度机制
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技术、新要求、新环境等因素的改变,制度需要不断更新,所以规范的制度管理不仅要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还要有健全的制度更新机制。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动态跟踪每项执行中的制度来完善制度体系,形成“总结―上升―提高”的良性循环,并把这一过程规范化,使制度可以不断适应新的要求。
5、加强管理制度的宣传贯彻及监督指导工作
关键词: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
一、合资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企事业单位为保护企业资产完整、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等所制定并贯彻执行的各种管理制度,是一种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目前,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逐渐深入,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强,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果企业想要增强在改革中的竞争实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建立起强大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对中外合资企业目前的管理与经营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大有裨益,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并使企业取得好的经营成果。如果企业能够制定一套明确、详细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员工的行为,员工就能够明确地了解到企业对自身行为的要求,并且主动按照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个人行为与企业目标一致。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也使企业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其次,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使企业遵守法律法规。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让企业的工作人员明确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在工作过程中时刻把握好行为的界限,使得企业运行高效且合法,保证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第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确保企业经济信息真实、可靠。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企业经济信息的收集、归纳、分析、处理过程符合规范,获得完整、真实、可靠的企业信息。
第四,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拥有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可以使得对企业所有资产的购买,检验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和制约高效、合理从而使得企业资产完整、安全。
最后,合资企业中夹杂着不同人群和不同利益,故而其内部的冲突往往是比较高的,冲突有可能降低企业的效率、效益,提高企业经营风险。因此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就更为重要。
二、合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能够减少企业内部混乱无序的现象,各种规章制度能够应用到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得企业易于管理,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保证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其他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目前合资企业的控制环境的突出问题有以下两点:
1.权利与责任的分配不合理
一个企业的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一些责任无人承担,而一些权利过度使用,使得企业内部混乱无序。部门之间权利和责任分配的不均等,还会造成企业内部的不安定,使得各部门间形成一些不合理竞争,损害了内部团结,增加内部成本,降低企业的效益。
2.尚未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思维和行动会产生良好的影响。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责任心还有热情,从而提高企业效益,良好的企业文化同时还可以提高员工素质,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而良好企业文化的缺失,则可能导致企业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员工素质底下,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的动力。良好企业文化的缺失也会导致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全面。
很多企业始终把经济利益看做第一位,而忽略了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致使企业内部效率降低,管理混乱,资源浪费,失去了长足发展的动力。企业存在的一些不公平因素导致内部控制机制得不到尊重和有效执行。
(二)风险管理机制缺乏有效性
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
1、缺乏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的管理机制,未能把初始信息的职责分工落实到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
2、企业未建立对收集的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和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的机制。也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
(三)监督控制机制不健全
监督控制的作用不仅仅是找出错误,它还可以调高企业的效率。监督和控制应该落实到企业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且监督控制的机构应是独立的,从而能够对整个企业的各个层次进行有效监督。
三、合资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协调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整体的利益,使员工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因此,建设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可或缺:
首先,企业各阶层的管理人员要改变以往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重视企业文化对于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以及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领导者在工作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热情使企业的内部控制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结合员工发展的需要,向国内外先进企业借鉴经验,创造出独特适当的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企业内的民主氛围,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员工主动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相互监督,使得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更好的发挥效果。
其次,要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企业文化建设,时刻关注企业本身变化及外界变化,及时调整企业文化建设方案,使得企业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企业效率,加强内部控制。
再次,要制定合适的人力资源政策。合理的人事安排是内部控制职能发挥的重要条件,只有人事安排合理,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才能够清楚、明确地落实。因此,需要设立人力资源部,专门研究人力资源的安排,保证企业内部责权安排和合理,企业内部机构运行井井有条,内部关系良好。凭借员工自我完善的动力和自我提高的压力,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促进内部控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这些制度建设包括:
1、授权批准控制。该控制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和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防止权利滥用,危害企业利益。
2、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如此可以保证企业内部干净、廉洁,运行高效,各方面力量相互制约。
3、会计业务记录控制。会计业务记录控制是整个会计控制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凭证控制、账簿控制、报表控制等等内容。唯有如此,方能使企业财务运行透明、高效。
4、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要定时清点现金、存款,核查数额。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追责,并采取相关惩罚、补救措施。
5、内部审计制度。通过内部审计进行控制与监督工作,使内部审计获得充分的权力和独立性,不受企业内部其他权力制约,真正有效地对企业内部各种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保证企业目标实现。
(三)注重风险评估和控制体系的建设
内部控制应该覆盖到整个企业的各个层次,覆盖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企业应该加强风险意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关系到企业经营成败,所以对风险的评估和防范、预警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应对收集的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和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应由企业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实施,也可聘请有资质、信誉好、风险管理专业能力强的中介机构协助实施。
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步骤:
(1)风险辨识是指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
(2)风险分析是对辨识出的风险及其特征进行明确的定义描述,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
(3)风险评价是评估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价值等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应将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相结合。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而言,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性,是能够推进企业合理运行的基础和核心条件,同时还能保障有效的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按照我国相关公司法内容,上市级别的公司需要创建健全的监事会、董事会以及股东大会等权利机构,可是在实际的实施落实方面,缺失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在我国较多的企业对于设置权利机构方面,会以重叠的现象出现,还会产生董事会当中的内部董事拥有着较高比重等方面的问题。
(四)建立良好的信息传递和监督制度
信息资源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在制定决策和日常运作中需要各种形式的信息。内部信息传递是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之间通过内部报告形式传递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的过程。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离不开信息的沟通和传递。信息在企业内部进行有目的地传递,对贯彻落实企业发展战略、执行企业全面预算、识别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内外部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使企业内部奖罚分明,使企业的规章制度更加具有威信,企业员工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整个内部控制系统有效运行。对企业中掌握重要财务的会计人员要定期考察,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培训、企业文化和严明的奖惩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和工作积极性,并且给与一定关怀,使之尽心尽责,守纪律、守法律。
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具有强大的执行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力。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段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修改和补充,以保证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健、王安、董新军,《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中国农业会计,2010(03)
[2]管仁峰.关于加强生产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J].会计师, 2010(09)
[3]张晓梅.浅议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和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0(13)
[4]王景丽.中外合资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J].现代商业,2007(30)
一、主要工作内容
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负责公司行政及后勤管理工作,其工作重点是进行公司规章制度的建设;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全面负责总经理办公室的行政、后勤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该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人力资源工作规范性建设;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全面负责总经理办公室的行政、后勤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同时负责项目部的全面管理工作,该阶段的工作重点是项目部规范管理的建设;2010年11月1日至今,负责公司行政及后勤管理工作。本人实际上是从事了12个月的行政、后勤管理工作,6个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2个月的项目部管理工作。
二、主要工作业绩
(一)行政管理工作
1.完成了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工作。主持制定了17套规章制度,其中亲自主笔编写11套,这些制度基本上满足了公司目前的管理需求,从而使公司的各项管理有章可循,员工有“法”可依,为公司实现企业现代化规范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公文管理工作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了各种内、外公共文书的管理流程,使公文的收、发、送、阅、审、存、借有了严格的管理程序,确保了公文传送的及时性、公文执行的有效性及公文使用的安全性,从而对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
3.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建立了公司专业的档案室,并实行了专人管理,对公司档案进行了分级、分类、编号登记管理,对档案的归档、保管、调阅、借用实行了严格的审批管理,并实行了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保存的管理方式,确保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及延续性。
4.完成了前台接待的标准化管理。公司现有三个前台,均进行了统一的形象布置,并对前台接待员的岗位进行了全面培训,统一了公司的接待流程及工作要求,为树立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公司各部门的业务接待起到了模范作用。
5.会议管理基本上实现了标准化。公司对内、对外的会议,从会前准备到会中服务及会后跟踪,都能全面完成,无论是会议接待、资料制作、会场布置都能较好地完成,保证了各项会议的成功召开。
6、印章管理工作基本规范。严格按照《印信管理办法》执行印章使用审批制度,对印章的启用、保管、使用均进行详细的登记管理,确保了印章使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总之,公司的行政管理工作,在海南企业中已达到了上等水平,我们的公司也跨入了现代化规范管理的企业行列。
(二)信息管理工作
1.加强了网站的管理工作,对网站内容进行了严格审核,并不断充实网站内容、更新网页,及时上传新信息、搜集外来信息,为企业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宣传窗口,并对网站后台进行了分析、汇总,及时掌握网站使用动态。
2.建立了企业信息库,完成了公司信息的统一管理,规范了公司信息的使用流程。目前已建立客户信息、通讯信息、项目信息、新闻信息、资讯信息五个子库,并完成了通讯信息、客户信息及资讯信息三个子库的信息收集,共收集信息515条。
3.加强了信息收集与信息传递工作,增大了公司的信息量及信息流,按照公司领导要求进行了《资讯周报》编制,并提供给公司中、高层领导学习与运用,方便了领导的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1.制定并实施了《人力资源管理细则》,规范了招聘、录用、转正、离职等人事工作流程,明确了人才选聘标准。
2.完善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定了人事档案规范内容,健全了人事档案,规范了人事档案管理流程。
3.企业文化建设初具规模,先后组织了项目开工典礼、周年庆典、抗震救灾捐款、新年联欢晚会等大型活动,组织了大、小六场培训活动,并组建了篮球队,开展了多场篮球比赛,以及印发《项目简报》41期、参展冬交会、参展海洋渔业博览会等多种宣传活动,不断地提高了企业知名度,有效地塑造了企业文化。
(四)后勤管理工作
1.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对公司资产在进行彻底清查的基础上,依据公司《资产管理办法》分别按部门对资产进行了分类、编号登记,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使用人或保管人,规范了资产采购、验收、入库、领用、回收、调拨等管理流程。
2.车辆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对公司车辆的调度审批、调配使用、维修维保、行车安全、违章处理、费用控制、车辆保管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管理,并严格执行了派车审批制度,达到了有效地使用车辆和有力地控制费用的双重效果。
3.办公用品管理工作规范化。实行了办公用品月计划制度,并结合以旧换新的节约措施,既保证了工作需要,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有效地控制了办公成本。
(五)总经理办公室管理工作
1.以创建先进集体为目标,加强本部门的团队建设与管理,使本部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荣誉感,且具有很好的团队精神。本部门在公司的重大活动中均取得了最好的成绩。
2.本着严要求、勤指导的方式,以树立模范、培养骨干为目的,加强本部门员工的教育和培养。
三、主要工作经验
1.做人原则:做员工表率,为下属老师,当同事朋友。
2.做事原则:原则坚定,奖罚分明;身先士卒,带头实干。
3.管理原则:理论上高度,实践到深度;分工要明确,责任必到人。
四、工作中的不足:
1.行政管理力度欠佳,行政监督职能不强。
2.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执行制度时有宽松之短、仁慈之弊。
3.考核制度还待进一步完善。
五、新年工作愿景
1.为总经理分忧解难,与员工一道艰苦创业,为实现公司的宏伟目标而奋力拼搏。
2.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3.务实敬业、勇担重任,希望有机会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新年工作设想
(一)行政管理工作
1.在对现行规章制度执行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现行规章制度,并加大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2.新建《合同管理办法》、《保密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办公场所管理规定》、《员工行为规范》、《工服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以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
3.建立企业危机管理机制,有效预防或应对企业经营危机;
4.建立规范的行政监督机制,加强行政管理力度。
(二)后勤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