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划经济具体措施范文

计划经济具体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划经济具体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划经济具体措施

第1篇:计划经济具体措施范文

    1研究区概况

    康保县(114°11′~114°56′E,41°25′~42°08′N)地处河北省坝上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是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典型区域,县城距北京市直线距离约260 km,距张家口市约120 km。该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变率大,时空分布不均。农业生产方式绝大部分为雨养旱作,干旱是最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农牧业生产和当地人民的生活。历史上康保县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为牧场,1928年全县人口仅有5万余人,连年的战乱导致人口下降,直到建国后才开始有大批的垦荒移民在本区定居。该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05年康保县农村年人均收入仅1 946元。近几年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逐步落实,人均耕地大量减少,落后生产方式无力承载现有的人口,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加速了农村过疏化的发展。康保县农业人口从2000年的26.0万人下降到2005年的23.9万人,农业劳动力人口则由2000年的16.9万人下降到13.9万人,实际在村务农的农民只有在册农业人口的50%左右,且留守人口中主要以老人儿童为主。近几年国家加大对该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包括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如2000~2005年5年间油路通车里程从108.5 km上升到613.4 km,90%的行政村通了汽车。然而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成就相对,外出务工人数却在近几年急剧增长,由此而导致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研究方法

    2.1实地调查

    为了把握康保县的农村过疏化现状,于2007年8月抽样选取6个乡镇19个自然村,样本涵盖了不同经济收入水平、距中心城镇及主要交通线远近不同的村庄。鉴于农村住宅对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和住宅结构、房屋闲置率对人口流失的明显指示作用,以及现有研究在这方面的缺失,本研究结合调查地实际情况重点调查了农宅的材质、住房的闲置和废弃程度以及外出人口的规模。被调查房屋仅限供人居住的坐北朝南的正房,东西侧房不计入统计。调查中沿村内街道按预先设定好的统计特征(表1)逐户记录房屋数量,并对房屋闲置和外出务工人员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本文所用的房屋分类方法对住宅的建筑年代以及房屋使用寿命有很大的指示意义,有助于对不同时期所建住宅数量进行对比分析和对未来房屋使用价值进行预测。

    2.2数据分析

    为对闲置房屋造成的资源浪费状况和村容破败程度进行定量研究,特定义房屋闲置率和残破率如下:砖房闲置率(X1)定义为闲置但仍有利用价值的砖房数量和(Z11、Z 12、Z 13)与全部砖房数量和的比值;土房闲置率(X2)定义为闲置但仍有利用价值的土房数量(T22)与全部可利用土房数量和(T22、T13)的比值;残破率(C)指基本没有利用价值的倒塌土房以及残破土房(T11、T12、T21)的总数与村内全部砖房、土房房屋总数的比值。

    3过疏化现状

    调查发现,被调查地的大部分青壮年外出使近半数房屋闲置,留守人员被当地的百姓戏称为“四环素”、“止疼片”、“娃哈哈”,即老幼病残。很多宅院人去屋空,村落景观破败萧条,形成了与新农村极不和谐的村落景观。调查地在近3年内很少有新住宅建成。

    3.1住房闲置与聚落景观状况

    调查地普遍存在着大量建筑质量较好、建成时间较短的闲置房屋。荒草满园的破败院落严重影响村容景观建设,闲置的农宅对农村的土地资源和建材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统计显示很多村有近半数建筑质量较好的砖房闲置(表2),同时一些留守农民却居住在残破的土房里,这部分人绝大多数是老人。在闲置房屋中,砖房、土房的最大闲置率分别达0.526和0.541,平均闲置率分别为0.360和0.254。房屋闲置的另一个特点是农村住房资源的闲置浪费主要体现在砖房,砖房的闲置率明显高于土房,且闲置的绝对数量也远高于土房。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研究区内,砖房的住户大多为生产技能和竞争能力较强的农民或者新婚不久的青年,大量砖结构住房的闲置显示了该地区农村中竞争力较强和意识较开放的人口正在流失。致使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因失去优秀劳动力而可能继续恶化。

    闲置住房分布在村落的各个部位,有的分散,有的聚集,为村庄规划和建设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制约农村集中供水供热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闲置住房大多比较破落:门窗砌砖、大门紧锁、荒草满园,个别街巷甚至全部住户举家外出,住宅全部闲置,街巷院落中满是杂草,一片荒凉。

    3.2人口结构的老龄化

    人口特别是劳动人口的大量流失导致过疏化区域的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改变了原有的稳定人居环境。康保县近年人口统计资料表明,该地区建国以来农业人口增长十分迅速,大约在1990年左右增长趋于平稳,从2000年开始农业就业人口大幅度下降。调查显示:与房屋大量闲置相吻合的是村内人口的大量减少。实际在村内居住的人口远小于统计资料登记人口。大部分户口在本村的农民举家到外地务工或向县城迁移,留守人员多是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群体。上述情况在坝上农村已经非常普遍,村庄外出务工的人口占到本村人口的30%~60%,而留守人口中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只有20%~30%,50岁以上的人口占到留守人口的50%以上。

    过疏化冲击了农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给农村发展带来了诸多困扰。一是留守儿童的抚养问题,留守生活对儿童身心健康和今后的发展存在诸多的不利影响[8];二是留守老人赡养问题,没有儿女在身边照顾,生活在村内的老人日日形单影只,内心的孤独和生活上的困难成为晚年最难以消受的痛苦;三是农村建设问题,据调查近几年由于壮劳力的大量流失,村里诸如修桥补路等集体建设基本处于瘫痪,植树造林往往要老人孩子上山完成。

    4驱动力分析

    4.1农村人口下降

    村内实际居住人口的减少是导致住房闲置及农村聚落过疏化的直接原因。由图1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康保县农业人口数量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9],另外近3年农村在校学生数的大幅下降[10]也可反映农村人口的自然下降趋势。

    另外,许多村庄由于在学儿童的减少而废校,这进一步促使有能力的年轻父母携带子女外出,一方面追求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使子女能够更方便地接受学校教育。据统计,目前该县除乡镇所在地外几乎没有村落设有小学校。实际上这种情况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农村具有普遍性。4.2经济增长缓慢且明显不稳定经济水平的长期低下和缓慢增长是导致农村过疏化的根本原因。康保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起点低、发展速度慢,远落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9?11](图2),加之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极易受恶劣气候的影响(2007年特大干旱导致数万公顷农田绝收),致使农民的生活水平难以稳步提高。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后,原有落后的生产方式并未得到根本转变,农牧业技术含量、集约化程度还很低,耕地减少的农民不能在当地维持较好的生活而举家外出,也是导致过疏化的一个原因。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需要有图2康保县经济水平与河北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Fig.2 Comparison of economic level of Kangbao County with theaverage levels of Hebei Province and China配套的技术措施来提高当地的生产力水平或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保证生态保育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否则会出现类似研究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提高(如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而村容景观却呈现破败萧条的过疏化现象。4.3过疏化现象驱动因子的复杂程度较高过疏化发展的驱动因子较为复杂。从图3可以看出,被调查村落的过疏化程度与聚落距当地经济行政中心或主要交通线的距离并无直接的相关关系(图3a),但是从整个调查地来看,村落的房屋闲置率与村落整体经济水平(本文以砖结构房屋比例来度量)大致呈正相关(图3b),即经济状况越好的村落选择外出谋生的农民越多。这也反映了在当地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下,竞争意识和竞争力较强的农民会首先流失,优质劳动力资源的丧失对当地经济的现实和长远发展具有严重的消极影响。

第2篇:计划经济具体措施范文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工程造价问题;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极大的促进。而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又促使国内的公路、桥梁建设快速的发展起来,并逐渐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工程造价问题一直都是管理方与施工方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其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本文针对当前在公路、桥梁的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如何控制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

一、我国公路、桥梁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局限性

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对于公路、桥梁工程造价的管理方法并没有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原有的计划手段仍然对工程造价管理产生重要影响,针对项目的投资预算首先仍是由计划部门进行制定,建设主管部门主要是根据投资的金额进行具体工程的实施。这样就会造成工程造价的制定与实施分别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这两个过程严重的脱节,也就很难做好真正的对公路、桥梁建设工程造价整个过程进行全程管理与控制,一旦后期超出预算,就会将责任在两个部门之间推来推去。

(二)投资估算作用的缺失

众所周知,在公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投资的估算管理是对整体工程价格控制的关键,很多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工程的投资估算管理均给予高度的重视,相关的工作人员会在工程进行的前期进行深入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工作,然后,经过多方论证,才最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并且,实行主管单位全权负责制度。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缺乏对其的科学认识,很多情况过于形式化。

二、工程造价在各阶段的具体实施

(一) 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为科学地组织建设项目的实施,减少失误,根据长期的建设实践经验,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投资估算。编制的投资估算尽可能全面,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

(二)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要充分理解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设计任务书,了解沿线地质、地貌、水文情况,了解公路对周边环境、生态、水利、结构物的影响,了解本地区城市建设、

城乡建设、公路网建设的远景规划,了解新工艺新设备、新型材料性能及使用情况,使得施工设计图最大程度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此外,业主方应健全和加强与设计单位的经济责任制,其核心是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之间的有机关系,同时要建立设计总承包的责任体制,让设计部门对设计阶段实行全权控制,从而间接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

(三) 招投标阶的工程造价管理

公路、桥梁工程招投标的推行,使计划经济条件下建设任务的发包从计划分配为主转变到以投标竞争为主,防止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保护建设市场,减少建设市场的行政干预,降低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得到合理的控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实行工程招投标制度基本形成了有市场的价格机制,使工程价格更趋合理。实行公开招标最明显的表现是若干投标人之间出现激烈竞争,这种市场竞争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在价格上竞争,通过竞争确定出工程价格,使其趋于合理或下降,这样有利于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对投标单位的资格预审,重点是加强审查投标单位财务状况、人员、设备、业绩等资料表的原件核实,必要时应进行实地考察。资审活动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资审工作应当全面、准确、客观、公正。不得营私舞弊,歪曲事实,防止施工质量低劣、财务状况差、信誉不好的施工企业混入投标单位之中。投标工程采用低标价评标办法,选取合理低标的投标者中标。业主对自己要上的工程项目认真做好工程标底的审定,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标。例如在金丽温高速公路三期的后续工程招投标中,评标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技术文件的评审,第二阶段为报价文件的评审,业主方事先做好工程标底,视为投标报价的上限,标底在开标时公布,超过业主标底为无效标。开标后评标委员会成员须对每一投标单位进行技术评审、报价文件的评审,对有效标的投标人按报价由低致到高进行排序,推荐次低价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第三、第四为备选候选人。经工程实践证明,此方法对造价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

(四)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在工程施工阶段,由于工程设计已经完成,工程量已完全具体化,并完成了施工招标工作和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据统计,这一阶段影响工程造价(即工程投资)的可能性只有5% ~10%,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是,工程投资却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则很大,因此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除了加强合同管理、工程结算管理外,重点应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投资浪费。

三、小结

公路、桥梁工程造价,一般是指进行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业主方对公路、桥梁工程造价管理它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和工程实施阶段的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本文针对当前在公路、桥梁的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如何控制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赞琴.当前建筑行业工程造价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技风,2010,11

[2] 钱闪光,李云.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问题的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09,20

[3] 张利平.公路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问题及控制措施[J].交通标准化,2011,08

[4] 韦云肖.公路桥梁工程的造价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1,07

第3篇:计划经济具体措施范文

世贸组织是政府间为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而缔结的有关关税、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贸易组织,它通过各项协定和规则来影响世界贸易,来削减各缔约方关税、抑制非关税壁垒,为各方公平竞争提供保障,促进国际贸易的规范化,以达到提高各方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产品生产和交换的目的。

目前,世贸组织已对全球1万多个品牌的商品进行关税界定,关税减让幅度由过去的几倍发展到当今的4%,90%的世界商品贸易需要由世贸组织来决定。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则: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自由竞争为基本原则;非歧视性原则;互惠原则,即利益或特权的相互或相应减让;关税保护和减让原则;公平贸易原则;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统一性和透明度原则;例外原则。

二、我国烟草业现状分析

回顾历史,我国烟草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和壮大,自身建设、资本积累、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科学管理等方面虽然较过去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与国际烟草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行业内部并未形成一套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科学机制,一些计划经济时代下形成的旧的管理模式仍然束缚着我国烟草业的发展,全国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比比皆是,全国烟草业基本处于一种高消耗、低效益、生产低水平的管理状态。

烟草来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烟草企业小、散、低、乱,竞争力差。目前全国的卷烟厂和公司大多数企业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独立核算、各自为政,虽然全国拥有众多的工商企业,但却并未形成规模经济,不具备驾驭市场的竞争能力。生产小烟的企业几乎每个省份都有,并且都不上档次、上规模,多数是靠超产、瞒产、低价竞销和当地财政返还为生。所以也导致了当前超计划卷烟充斥市场,正规计划卷烟库存增加,卷烟经营秩序混乱的局面。(2)烟草行业竞争意识不强。由于烟草行业属国家保护垄断性的特殊行业,在改革中,烟草业受市场风险约束少,也便养成了行业内部缺乏竞争意识、市场观念的情况。产品没有竞争力,良莠不齐。对此有些地方却还嫌国家保护不够,甚至曲解《烟草专卖法》变国家专卖为地方专卖,搞地方封锁,条块分割、割裂市场、封闭市场,使产品价值无法在市场中真正体现。还有的基层单位在国家专卖的庇护下仍留恋于计划经济时代下的旧的思维、管理模式,坐商、官商作风严重,在市场经济中却不问市场,以为生产出的产品越多,就越能获得利润,这些思想显然是于当前市场经济背道而驰的。(3)国内地方保护盛行,纵容了不正当竞争。(4)行业基础工业相当薄弱,行业内无序竞争愈演愈烈。

在我国烟草业存在问题的同时,国际烟草朝着规模化、国际化、多元化和效益化方向发展。由于管理机制科学合理,一些烟草巨头有效地避免了出资者不到位和权力过于集中所造成的弊端,使产品朝着混合型、健康型、疗效型发展。

三、世贸对我国烟草业的主要影响在中国加入世贸之后,随着关税的降低,产品竞争将没有国界,将更加自由和公平,国外一些质优价廉的卷烟将大量挤占中国市场,对国烟造成极大冲击,国烟与世界烟草巨头相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也难怪一些经济学家呐喊国烟必须要强筋健骨。

在加入世贸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烟草企业减少。面对国际烟草的强大攻势,国内那些低水平运作、高消耗、低效益不具备规模经济的企业将因失去地方保护而举步维艰。(2)我国民族品牌市场占有额逐步缩减。入世后,国外一些管理科学的烟草巨头向我国进行扩张。这使国烟品牌在世界烟草市场上的发展受到影响,因为世界烟草竞争的主流是混合型卷烟,而我国是以烤烟为主。(3)国烟资源、人才将部分外流。由于国内烟草资源比较廉价,卷烟深加工不够,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在入世后,国外烟草集团采取各种手段来笼络国内廉价的资源,面对国外暴利的诱惑,国内一些人才也开始成为其笼络的对象,在中国开办工厂也会成为现实,充分利用中国资源,以减少其生产成本、抢占中国市场。

四、面对现实,采取对策

面对国外强大攻势,我国要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中规定的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根据国家局提出的一要规范、二要改革、三要创新思路,迅速提高国烟的竞争实力,组建大型烟草集团,缩减与国际烟草的差距,顺应国际潮流。

在具体措施方面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重组企业,形成合力。要组建大型专业化协作集团,结合中国烟草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确保出资人到位,对现有国烟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原有国家扶强的十个企业基础上,将这些大的烟草企业,组建成大集团、大公司,对中型企业要实施转产或并购,组建一批小而精、小而全的专为大企业协作、配套、服务的专业化协作集团。(2)树立市场观念、国际化观念。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在全国内应首先成立大市场,打破所有的束缚,对国烟的产品、企业先进行一番竞争,优胜劣汰,筛选出国烟的“脊梁”,为组建大集团和入世做好铺垫,做好这一步全国烟草企业都要彻底扫除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旧的思维、管理模式,树立市场观念增强竞争意识。(3)增加科研投入,搞好拳头产品,实施“产、学、研”三结合战略,加大对混合型卷烟、疗效型卷烟、低焦油卷烟的开发研制。(4)完善体制,做好管理工作。改革财税体制,在根本上拆除地方保护的藩篱;改革卷烟价格体制,减轻出资人风险;改革经营管理体制,提高整个行业的经济运行质量;改革人事用工分配制度,创造提倡人才的氛围。

第4篇:计划经济具体措施范文

一、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概述 电力工程投资是指电力建设工程顺利完成的全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费用,包括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以及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怎样科学有效地控制好电力工程的造价,已经成为全社会范围内共同关注的焦点。电力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电力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我们要想做到有效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以电力工程的不同阶段为切入点,尤其是设计施工阶段,必须要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本前提下,合理地控制造价,以期收获工程建设的最大收益。

二、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在前期设计阶段缺乏管理力度 在工程造价控制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工程设计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步骤。从多年来我国电力工程设计施工的现状来看,依照设计任务书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图的绘制是设计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可以说设计人员与控制造价的相关经济技术人员之间严重地缺少配合,各司其职,缺少必要的沟通。特别是个别设计人员因为建设时间紧迫等多方原因,在设计初期欠缺细致的考虑,最终导致了施工阶段与既定设计出现了严重不符,工程设计不得不临时变更。 2.在工程造价上缺乏竞争性 计划经济体制的习惯和做法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当前的工程计价体系就明显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虽然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相继制订了不同的调价政策,然而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重大突破,造价行政主管部门也大多是直接式服务,运用政府定价,这也使得造价缺乏有效的竞争性。以施工企业自主定价为基本特征的工程计价体系还不够健全。 3.当前电力工程使用的概预算定额与反应实际工程造价存在偏差 从经济学原理来说,突然增多的需求,必然导致主要的电力工程设备价格的不断攀升。另外,不断上涨的物价也导致了人工成本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主要电力工程设备的市场价格尺度。并且电力工程建设的周期通常较长,而市场变化是瞬息万变,然而我国的电力工程当前使用的概预算定额却没有能够及时地完善和补充,仍然存在很多的缺项,已经难以更好地满足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建设需要。这直接导致了工程估价的不真实和不完整,为科学合理的工程计价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4.缺乏专业素质过硬的工程造价技术人才 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从事电力工程造价工作的人员中缺少那些取得工程造价师资格的专业人才,而高级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尽管仍有一些已经取得执业资格的工作人员,但是由于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综合素质始终难以提高。通过调查还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在岗无证,有证无岗”的现象。工作内容仍然十分单一,大多是在主管部门和领导的主观意志下开展工作,所以工作服务领域较小。尤其是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取得造价工程师资格人员的数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5.项目审批不够规范 电力工程建设首先必须要遵循经济增长的情况有序发展。然而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来说,仍然缺少一个较为权威的部门进行电力工程基础投资的有效管理。个别电力工程为了加快工程进度而抢建,这也造成了项目审批不够规范,没有成熟、全面的针对项目加以考虑,对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评估不充分。此外,计划经济思想也影响了我国目前的工程计价系统,虽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但是仍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突破。因此说以企业自主定价为主要特征的工程计价体系仍然需要加强建设和不断完善。

6.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影响工程造价的众多因素中,与工程造价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是一个突出的原因。电力工程投资过程中的估算、概算以及预算是对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概算不断地调整,也在不断地增加,使得概算不但不能够很好地控制成本,反而让其成为了增加投资的重要依据。为了能够让概算真正地发挥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作用,就必须要对成本估算、概算以及预算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并加速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7.部分材料价格不清晰,以至于工程造价失控 在电力工程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材料也是非常关键的,然而当前的情况是许多材料价格不够明了,有的主材的型号以及材质在设计中缺少系统、明确的规定,并且也跟不上市场价格的时时变化,预算所采取的是系统规定的价格,而在实际采购时却运用的是市场当前价格。此外,同一项工程运用不同规格型号的材料,这也给工程结算制造了许多难题,一度出现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三、新时期加强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力度的具体措施 1.投资决策阶段 在这一阶段首先要侧重于可行性研究工作,务必要做到决策科学合理,在源头上加强管理。要特别重视工程的方案设计,要相应的配备一支工作严谨、懂设计、懂法律、懂造价的专家队伍,对项目进行有效地咨询和论证,尤其是造价必须要与财务部门加紧沟通和配合,要尽量准确计算那些可能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经费用。做好项目前期的经济评价工作,力争在研究阶段编制出准确的工程估算,不仅保障估算发挥出控制项目成本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为决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2.设计阶段 项目设计阶段是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这一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表现在“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方面。通过多年来的观察,设计费通常只占据项目总投资的1%,然而设计阶段所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却要占75%以上,可以说工程设计的优劣则直接影响电力工程建设费用与工期长短,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企业所投入的包括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综合投入的多少。调查表明,在技术经济方面较为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有时甚至可以降低总造价的10%-20%。在新时期的新市场条件下,要想做到工程设计的经济合理,不仅需要业主方的良好配合,还要不断地提高设计院内部设计人员的设计观念和专业水平等综合素质。 3.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实施阶段的全过程中,科学处理技术先进同经济合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力争在技术先进的条件下做到经济合理,并与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先进,要将控制项目造价观念不断地渗透到各项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措施中。为了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各项建设工程都必须要在保证良好质量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施工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分析与对比,选出最合理的方案,从而降低电力工程造价。施工中会经常出现设计变更的困扰,因此,必须要针对设计变更加强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会占据很大工程比重,假使缺乏充分的现场鉴证手续,则必然会导致工程结算中难度的增加,因此我们必须要严格地控制施工现场的每个隐蔽工程鉴证,建立完善的隐蔽工程现场鉴证手续。 4.结算阶段 首先要核对竣工工程内容与合同条件要求是否相符,合同中约定的结算方法、取费标准、计价依据、主材价格以及优惠、承诺条件等等。审核人员务必要坚持依照合同办事,对于那些没有按照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和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没有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减费用,审核务必要认真严格。对于电力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设计变更以及现场签证等进行必要的审核,设计变更需要由原设计单位提供设计变更通知单与修改图纸,并由设计和校审人员签字、加盖公章,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重大的设计变更则必须要经原审批部门审批,否则不能够列入结算范围。施工企业报送相应的工程计算式和材料用量明细表的同时,建设单位也要编制一份完整的结算书以及材料用量明细,这样比照审核,才能够客观、合理、公正准确地进行计量审核。

第5篇:计划经济具体措施范文

关键词 铁路 交通运输 经济管理模式 优化

中图分类号:TF552 文献标识码:A

在国民经济中,铁路交通运输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铁路运输管理与国民经济发展直接相关。随着近年来国家在交通运输业上扶持力度的逐渐加大,交通运输业发展非常快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其他形式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铁路运输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在长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当前铁路交通运输管理主要受到了宏观调控的影响,经济管理意识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从经济管理开始着手,切实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优化铁路经济管理模式。

1优化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1当前交通运输意识不能适应现代铁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铁路交通运输领域员工对现代交通运输管理模式缺少必要的了解和认知,这种情况下,虽然铁路交通运输部门制定了行业措施,始终不能彻底发动员工对新机制进行贯彻执行。同时,当前很多新举措针对的只是局部地区,根本没有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因此,改革措施的作用根本得不到有效发挥。

1.2对铁路交通运输的关注度不高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铁路交通运输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积极完善现有的经济管理模式,以推动铁路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但是近年来我国将重点放在了发展经济上,很多新兴行业和企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这种形势下人们普遍将精力放在了这些周期短、见效快的行业和企业中,普遍缺乏对铁路运输业的关注,这也间接性地造成了当前铁路交通运输管理水平低下的局面。

1.3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不能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

政企不分是当前我国铁路交通运输业的主要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一直以来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铁路交通运输经营模式都是和外界经营环境分离的。但是,近年来我国改革力度不断增加,经济增长模式也逐渐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这种情况下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必然暴露出了很多弊端,根本不能很好地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相适应。

2优化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

2.1强化铁路企业内部管理

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后,应该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建立起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首先,企业应积极创新营销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货运改革以后,当前铁路交通运输管理已经逐渐从传统市场为主导转变为以主动营销为主的企业个体。我国幅员辽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货物流动性逐渐增强,铁路以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非常快速,这无疑分割了大部分铁路交通运输的市场份额,传统铁路运输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发展要求,这种情况下铁路运输管理部门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市场为方向建立销售策略,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其次,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铁路交通运输行业要想将其龙头优势发挥出来,必须以市场为基础,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铁路交通运输企业服务质量,完善铁路质量管理机制,不断提升铁路行业员工的服务意识,从整体上提高交通运输的管理水平。

2.2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新型物流管理模式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都要通过竞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这种情况下竞争则成了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铁路运输业必须在改革基础上发挥自身竞争优势,以保证在发展过程中可以获得成效。具体来说,铁路运输部门应该严格遵循物流原理,按照旅客及货主的要求扩张自身业务范围,使运输产品的功能得到丰富,从而推动铁路货运业务朝着更高层次发展。铁路交通运输应该以市场为主导建立新型的物流管理模式,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设立物流中心,充分利用专用线路连接优势,从原材料购买、运输到产品供应等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服务。此外,还应以各大城市作为中心,在现有城市物流体系及物流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服务产品的转型与变革。

2.3切实提升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完善对促进铁路交通运输管理模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对于铁路交通运输自动化管理目标的实现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铁路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中还有很多弊端存在,首先,当前铁路交通运输领域中信息化的应用范围尚不广泛;其次,当前铁路车辆自动化技术还不成熟,特别是高铁综合检测技术的信息化还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三,在具体运输管理工作中,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尚未得到全面普及。面对以上问题,铁路交通运输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充分加强对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创新性措施,从而使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管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还可以和世界先进国家展开合作,通过深层次的合作来带动我国铁路交通运输领域中相关技术的发展,最终推动我国铁路交通运输整体能力的提升。

3结语

总之,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它与铁路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我国生产力提高存在非常紧密的关系,然而目前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管理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相信我们在工作中积极完善各项制度,我国铁路运输管理能力就可以得到提高,进而以市场为导向构建起新型的现代化物流模式,最终使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红昌,刘钟南,杨永平.日本铁路考察报告――对我国铁路产业及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方向的一些建议[J].铁道经济研究,2011(01):17-26.

第6篇:计划经济具体措施范文

铁路工程项目建设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建设采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丁单位、物资供应单位分工协作的体制,对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内容越来越复杂,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广。传统的以工程建设单位为主体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日益显示出其各主要环节设计、施工、物资供应之间互相分割与脱节,工程建设周期长,工作效率不高,投资效益低下等缺点。铁路建设是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十分重要的部分,而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在铁路基础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组织之后,原来铁路工程管理传统体制开始出现无法适应的情形。这些不相适应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建设队伍临时组建,专业性不强。大部分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队伍均为临时组建,这样就造成施工队伍稳定性差,专业性不强。因为建设工人临时组建,所以对铁路建设的方法、程序和相应法规了解不够,专业水平不够,缺少相关经验。另外,使用单位临时组建,将工程建设与人员使用混为一谈。特别是,指挥部门临时组建,项目完成后撤散或转移,无法进行经验的积累和传递,对后续建设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1.2工程建设指挥管理不当,专业度不够。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专业水平不高,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项目把控能力和人员管理能力,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均匀。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领导将整个项目管理视为行政管理,采用行政管理的手段进行项目组建和管理,这样就导致指挥管理与项目内部运行规律不符合。而且,工程项目管理指挥部门也会将专业的工程管理或工程承包公司排除在外。这些管理体制不适应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一系列问题,要求我国铁路项目管理体制需要进行改革,并且持续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不断走向国际,与国际水平接轨。

2、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措施

2.1实现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多样化和规范化。传统经济环境下,项目主体和项目本身性质的不同致使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管理方式的多种形式,多样化明显。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经营各有利弊。顺应市场经济环境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则采用项目经理的管理形式,而且各民营企业的管理形式也有所差别。国有企业推行工程项目管理时,需要转换经营的机制,对传统管理体制有所优化。民营企业进行市场化资源分配进行项目建设管理和作业,不对作业进行分层管理,组织和运行方式比较独立和固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强。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对铁道部实行的大标段造价额来讲,很难适应,这正是民营企业无法做大做强的根源所在。

2.2加强对项目管理效果和项目管理策略的研究。总的来讲,项目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运行机制和系统之外,还需要有经营者和管理者不断的激励与有效的约束,以及与这些内容相配套的组织架构和运营管理方法。项目管理模式从一开始的利用方法和利用工具的定位,逐渐向项目管理策略进行转变,在项目建设中发挥很大作用。工程项目管理,是进行项目高效运作机制构建的良好平台,也是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尖刀和基石。

2.3加大铁路工程项目代建制的推行力度。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建设内容日益复杂,工程项目管理开始发生过渡,也就是从业主自行管理向委托咨询机构管理,由施工委托监理向施工全过程委托的“代建制”管理。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应采用代建制,铁道部组织投资公司,确保其投资主体地位,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资金管理;将具有建设单位资质的公司确立为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对项目开展的可行性研究、工程监督和项目管理;铁道部主要对投资、市场和监管进行评估,其它部门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进行价值体现。

2.4体现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主体的明晰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在施工程序、管理制度、法人制度、合同制度、监理制度等各方面不断完善,日趋严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但是,由于铁路建设和施工单位长期经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束缚,短时间内难以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中脱离出来,致使铁路工程项目从勘探、设计到施工等各个环节,存在行政力量的强势介入,没有足够的科学的监督,难以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

2.5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培养。在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加强对项目管理效果和策略的研究,这就相应对项目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项目管理人员的眼光从单纯的项目管理上升到战略发展的全局角度。因此,需要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培养和战略提升。管理人员需要对整个系统工程有全局把握,探明项目运行内在规律,对相应的功能、方法、技术、程序以及人员、资金各个方面,有较为专业的了解,同时具备项目创新能力,争取为项目建设创造最高效益。

第7篇:计划经济具体措施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成本控制;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202-02

1 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管理的意识淡薄。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有些企业在经营决策时,往往不考虑经济效益,重生产管理轻经营管理,重数量指标轻效益指标,加上职工经营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比较淡薄,时至今日,一说成本超支,要么归于物价上涨原因,要么归于上级计划不周,只讲客观,而不从自身粗放的成本管理中找原因,寄幻想于上级成本支出计划的调整,怕过紧日子吃亏,怕承担成本管理风险,层层向上伸手,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和观念上的滞后,严重阻碍了成本管理工作的改善和加强。

(2)成本计算工作的随意性。

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企业与职工个人利益同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宏观上缺乏有效的控制机构,企业行为日趋短期化,反映到成本计算上是少计或多计成本。如:随意提高费用开支标准,扩大成本开支范围;该摊的费用不摊或少摊,该提的费用不提或少提;不转或多转在产品成本,少转专项工程费用等。这种视本单位利益需要人为地调整成本的现象,是司空见惯的。

(3)成本管理措施不够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

长期以来,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顾虑太多,习惯于“中庸之道”,在收入分配上不敢真正拉开档次,不敢使那些工作突出、贡献大的职工先富裕起来,未能使他们名利双收。对超支、损失浪费,不敢在“否决”上动真的,尤其是没有按规定真正将成本控制目标完成情况与政绩考核、职务和工资晋升很好地结合起来,考核时往往心慈手软,讲客观、讲情面,迁就照顾,奖罚不分明,使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无法形成。没有真正下决心剥离和清除依附在主业身上的“寄生”公司,没有根治其它经济实体挤控主业的现象,缺乏“碰硬”的保证措施,遇到关键性问题总是下不了决心和狠心,致使这些问题成为成本管理不能落实的主要障碍。

2 加强成本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1)强化成本意识是做好成本管理的前提。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成本指标是企业管理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它涉及到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强化成本管理要有系统观念、全局观念,必须在把主要精力用在放眼市场,打开销路,占领市场的同时,还要眼睛向内,抓管理、降成本、增效益。为此,企业应广泛深入地强化成本管理宣传教育。把市场竞争的压力,转化为全体职工的压力,使人人肩上有指标,人人都来关心成本,主动为降低成本献计献策,精打细算,真正做到从我做起,就是事事、时时、处处都要对产品成本有明确的反映。实行全员、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如果有了这样的成本意识,这样的自觉行动,企业降低成本的潜力就有可能得到充分的挖掘。

(2)夯实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首先要齐抓共管。做到单位第一管理者组织抓,财务主管具体抓,具体工作人员协同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同心协力强化成本管理基础工作,做到成本费用真实可靠,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详实的资料。其次要健全内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各种管理办法,从调查研究入手,学习先进经验和办法,制定出适合自身实情的规定和措施,同时要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使成本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其三要加强法制教育。端正领导班子的经营思想和行为,做到依法经营和管理,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堵塞因管理不善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造成的成本管理中的漏洞。其四应加大财务监督、内部审计力度。财务监察、审计人员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及时检查、掌握、反馈财务管理的负面信息,对违规、违纪现象采取有效措施,严肃查处,决不手软。把日常财务监督、审计工作与加强成本管理、净化运营成本紧密结合起来,强力推进成本管理工作规范化。

(3)改革成本计划管理体制。

成本工作的地位与作用同成本计划管理体制有直接的关系,近几年来,成本指标已不再下达,只是在成本报表上保留了何比产品成本降低率“这一徒具形式的栏次,连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也是只包利润指标,而不包成本指标,无形中增长了企业领导只重视利润,忽视成本管理的倾向。为获得更多的盈利,千方百计在产品价格上做文章,而功夫不是下在成本管理上,使相当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靠涨价或变相涨价取得,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标准亦越来越失真。因此,应改变现行的成本计划附属于财务计划的做法,将成本计划单独纳入计划管理体系,同财务计划平行,在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中作为指令性计划指标考核。尽管目前对成本指标有不少争议,从实际情况看,”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性强,便于分析,仍以此作为成本考核指标为宜。

(4)认认真真落实成本责任制。

成本工作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每个人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成本水平,经济效益的高低。认为,在社会未达到各取所需”的极其发达生产力水平以前,经济利益、物质利益原则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为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必须认真落实成本责任制,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即:按责任归属确定价值指标数据,计算指标完成情况,定期考核,奖惩兑现。使企业从领导到职工群众,人人有成本责任目标,个个讲求经济效益,增强其紧迫感、责任心,真正将成本责任制落到实处。

(5)举措创新,强化管理。

在管理中,应紧紧抓住效益这个中心不动摇,抓住成本不松手,抓住成本否决不留情,强化成本控制,让市场机制进入车间、班组,成本指标分解到人,模拟市场价格,进行成本倒算,实行成本一票否决制。

第8篇:计划经济具体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视野;财经专业人才;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段完善,企业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财经类人才成为了稀缺性人才。信息生态下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财经类创新人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高视野的标准人才。按照实际财经人才供需标准,确定符合实际供需的标准要求。财经人才往往需要对实际的形式进行分析,明确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着挑战,为此,需要明确科学经济人才的培养模式,按照实际专业需求。课程设置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信息的合理性,提升整体创业发展水平的建设,以合理的建设标准和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整体有效拓展能力的提升,培养优秀的专业经济技术人才,建立良好的培养途径。

一、高视野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目标不明确,视野模糊

要想培养高视野的财经人才,我国目前的财经教育已不适应。主要原因是受计划经济财政观的影响,人才培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受整体设计和供需标准的影响。如果专业不对口,部门计划标准不合理,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因各层次之间界限不清,有的院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有的院校培养“会计师”,还有的院校培养“管理者”。实践证明,不同的教育层次要求培养目标不一致,导致高校输出人才与目前市场需求不匹配。

2.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学习视野窄

经济类人才需要具有较广阔的经济知识结构,着力分析学生实际的知识结构标准体制,准确的分析实际课程设计过程,重点理论影响范围。在某种程度上完全照搬个别结论、个别模式、个别流派的西方不正之风。

3.培养模式单一,就业视野不宽

财经类学院在课程设计上,需要将教学范围、教学标准内容、框架进行严格的管控,严格遵照实际学生的积极发展状态,主动晚上相关创新技术的发挥水平。按照课题体系、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分析,明确总体财经人才的培养建设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单一形式进行分析。防止单一化导致学生以后就业面窄。

4.视野口径窄,实践性差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经类专业往往职业需求量较大,但随着社会经济体制市场化的发展,实际经济体制水平发生变化,财经专业变得更加窄,整体有效可适应性差。弊端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尤其是当前,企业需要有经验的财经人员,而如今的教学与市场严重脱节,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经过短暂的技能培训就上岗。因此,增强实践性教学是财经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培养更高视野财经类专业人才的有效方案

1.建立良好的教育培养多元化标准

结合实际财经类经济教育的培养流程,采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模式,加强内部各个学科之间的需求分析,进一步的明确实际特色规范标准,明确各个学科的特点和社会需求,进一步的完善行政规范管理制度的建设,针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需要,从区域经济的变化中,确定实际有效应用的经济管理技术人才发展标准。

2.学科的扩展范围

学科交叉融合,逐渐增加与学科前沿相关的课程的比重,推行各个培养单位之间的学分互认,让学生在各个培养单位之间获得学分。这样既可以达到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又使学生储备了丰富的知识,为培养其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打下建设的基础。

3.创新培养模式

在专业教育模式选择上,国内大多数高校设有专门的创业强化班进行专门的创业教学和学科建设,同时也都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所不同的只是以实践为导向上侧重点和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一是模块化教学。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采用模块化教学,培养广泛的知识发展管理体系。按照实际知识专业水平,对我国综合经济的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特点,结构,内容进行强化分析,明确实际综合管理的能力范围。按照业务实际的拓展流程,确定适合企业管理的人才标准。逐步吸取吸收各国著名财经大学的技术标准要求,从课程实践中分析整体规范意识,课程发展的管理标准,明确实际符合实际产业经营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专业人才的主导发展目标。按照实际人才实践的发展标准,培养优秀创新性人才,这种模式属于典型模式,学校为在校大学生在全真环境下进行创业实践,所创办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需要明确政府监督管理的标准,完善学生工作和场地的拓展范围。按照学生实际模拟创新教育标准。加强大学生向这些模拟的工商、税务部门进行注册登记所创办“企业”模拟相关政府职能机构对这些创业“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在专业教育模式选择上,国内大多数高校设有专门的创业强化班进行专门的创业教学和学科建设,同时也都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所不同的只是以实践为导向上侧重点和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4.加强实践体系建设

实践是诱发大学生潜在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因在具体工作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这就会促使大学生发展自己的多种能力。为此,实践课程要贯穿于财经类学生教育的始终。按照实际学科相关内容,准确的分析相应有效的培养单位和全程化跟踪流程,确定实际可以实践的技术建设标准。实践涉及到经济、市场、管理、财务、税收等内容,准确的分析实际创新建设的发展内容,从实际情况中确定实践创新发展标准,明确实际专业化教育理念的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构建良好的大学生心理教学发展管理标准。总之,高等财经学校的经济教学,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准确的分析实际发展管理标准,明确实际发展角度的相关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规模进行建设,确定符合实际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标准。

参考文献:

[1]王学军,李长兵.WANGXue-jun.LIChang-bing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努力提高财经类人才培养质量[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12(2).

[2]王选选.WANGXuan-xuan普通财经类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14(1).

[3]许晓进服务滨海新区天津高校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8):7.

第9篇:计划经济具体措施范文

关键字:招投标;投标报价;工程预算

Abstract: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tender offer to get more reasonable project cost control, thus fundamentally changing the long after the first is dry by investment out of control of the situation. Meanwhile, in the competi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its own interests and development to win the social reputation, must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sciousness, improve the execution rate,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lower the construction cost, can obtain the good economic benefit.

Keyword: bidding; tender offer; Engineering budget

中图分类号:TU7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个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国家颁布了招投标法,所有建设工程必须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招投标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一)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三)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等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投标活动不受地区或者部门的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系统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也不得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由于我国的工程招投标工作起步晚,而且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管理办法,所以很难在形式上统一,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探讨也是管理行业的一个薄弱环节。从1998年开始,部分省市和地区的建筑和土木工程施工招投标市场出现一场超低价中标之风,其中标价格大大低于标底下限的7%。表面看,会让人以为这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承包商激烈竞争的结果,从而甲方将节省大批资金,国家利益也将得到维护,其实不然。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对低价中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低价中标”简言之,就是以低于标底的价格中标。一般情况下,承包商要想在一项竞争性投标中获胜,关键问题是报价要恰当。实践经验证明:报价太高,无疑会失去竞争力而落标;而报价太低,也未必能中标,即使中了标,企业也难免亏损。因此恰当的报价要低而适度。多少为适度?一般没有确定的标准。我国的法规有其特有的规定,如《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1989年9月10日)第56条规定:“投标书报价超过标底价5%上限的,应视为无效报价,对超过标底下限的(民用工程5%,工业交通项目7%),一般亦应按无效报价处理。但对其中确有先进的技术措施或降低造价措施,经评标小组讨论同意报市或区、县招标办认可后,可作为有效报价。”各地上下限规定并不一样,如同期上海的规定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在标底价的+3%和—6%之间,集体所有制企业在标底价的+O%和—10%之间。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投标报价使工程造价得到比较合理的控制,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先干后算造成的投资失控的局面。同时,在竞争中推动了施工企业的管理,施工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发展,为赢得社会信誉,必须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合同履约率,缩短建设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若缺乏全面、系统的控制理论和实践方法,将导致建设资金有形和无形的大量浪费。因此,投标报价工作必须延伸到建设项目的每个过程这中,落实在建设项目之中。

一、招投标价格管理的依据

(1)工程预算定额是招投标工程价格管理的依据。在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阶段工程预算定额是工程价格管理中的重要依据和有效手段。所谓工程定额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单位产品上人工、材料、机械资金消耗量的规定。在工程建设中,定额起着节约社会劳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增强市场的公平竞争,对规范市场行为和完善市场的信息系统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现阶段工程的招投标采用总价招标方式,一般要严格按照工程师预算定额中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依据施工图纸计算出工程量后,套用单位估价表中的定额单价,再根据费用定额的规定取费已确定工程招投标价格。工程价格,一般是指进行某项工程所花费(指预期花费或实际花费)的全部费用。它是一种动态投资。它的运动受价值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和商品供求规律的支配。因此在承包工程投标报价计算中我们要运用决策理论、会计学、经济学等理论评定报价策略,经过从行政上、技术上和商务上进行全面鉴别、比较以后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使其报价中标。所以说工程预算定额是招投标工程价格管理的依据。

(2)政策性调整文件是招投标工程价格管理的依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工程价格的管理仅有工程预算定额是不够的,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新材料、新技术、新机械、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导致工程预算定额滞后于生产的发展,有时甚至限制了生产的发展,所以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定额调整文件(简称政策性调整文件),以调整工程预算定额水平与工程实际价格相适应。所以说政策性调整文件也是工程招投标价格管理的依据。

二、现行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办法计算投标报价。

所谓投标报价是指建筑施工企业根据招标文件及有关计算工程造价的资料,分别计算单项工程价格,分部工程造价及工程总造价。在工程总造价的基础上,再考虑投标策略以及各种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然后提出投标报价。

1、收集整理计价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