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

第1篇: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经济转型;厂商关系

一、经济转型的界定

“转型”指的是通过对事物结构的改变来增减事物功能的过程。而“经济转型”这一概念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与侧重点,也有不同的内容,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内涵。从狭义角度来看,经济转型指的是经济体制的转型,即一种经济体制向另一种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广义角度来看,经济转型可以指经济体制的转型,这是从经济体制的层面着手,侧重于制度形态的转型;经济转型也可以指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即从原来较低水平的经济发展阶段向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主要是从生产力角度来考虑,侧重于经济形态的转型。还有学者将经济转型理解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即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经济开放程度的转型,即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这些理解都是符合经济转型的内涵的。就中国而言,中国经济转型主要是指从20世纪80年代起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与发展的历程。这一历程也引起了我国的市场一系列转变,因此这里还需要提及的一个概念是市场转型。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型,研究市场上供求双方实力悬殊与变化;其次是由封闭市场向开放市场的转型。我国的经济转型与市场转型可以说是同步发生的,都对我国渠道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主要研究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型以及引发的市场转型对我国渠道关系的影响。

二、我国经济转型对厂商关系的影响

1.关系冲突加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厂家和商家都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企业没有经营自,厂家按计划生产,商家则按计划收购与销售。厂家和商家没有自主选择交易活动的权力,只能听从上级行政部门的指令进行交易。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外资企业逐渐进入中国以及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竞争意识逐渐渗透,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厂家和商家不需要去追逐自身的利益。而经济体制改革后,企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体,厂家与商家都开始以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竞争意识不断增强。这刺激了渠道组织提高自身的积极性,但相应也引发了组织间的一系列矛盾。这一趋势往往导致了渠道冲突不断,渠道系统极不稳定的局面。

2.权力重心下移。在计划经济时期,制造商在营销渠道中拥有较大的权利。由于处于卖方市场,制造商在整个渠道中处于主导地位,即使中间商手握重要渠道资源,也只能依附于制造商。而在市场转型期,随着买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上的商品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品种上都在成倍的增长,这使得消费者拥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也促成了制造商的渠道权力逐渐向其下游发生转移。

3.关系管理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这个封闭的市场已经逐渐转变成一个开放市场。这加剧了我国各个行业的市场竞争。但目前我国企业的渠道关系管理能力同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就厂商关系而言,大多数厂商缺乏关系管理的能力和先进的理念,仍在使用比较落后的管理方式,进而出现一系列诸如渠道关系不稳定、缺乏信任等问题。

三、构建我国和谐厂商关系对策

1.转变传统管理理念,构建市场导向的厂商关系。在经济转型期,厂商关系不协调实质上是厂商双方基于自身利益进行博弈的结果。经济和市场的转型要求厂商必须建立起各渠道成员共同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理念,更加关注消费者,以渠道整体效率为中心,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厂商关系。这就需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分销渠道。它要求各渠道成员在设计分销渠道时,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将成员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和分歧都考虑进去。以市场为导向的分销渠道要求能够及时为消费者提供个性鲜明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向消费者提供超出他们期望的价值,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提升渠道的整体效益,促进厂商间协调的合作关系,形成厂商间利益共享机制和实现双赢。

2.实施关系营销,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联盟关系。随着国内企业渠道关系矛盾重重,许多企业都寻求解决途径。实施关系营销就是一个有效途径,它要求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他们各种经营资源的支持。同时,厂商之间在双赢的合作机制基础上形成战略联盟,可以通过专业分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实施关系营销,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已成为今天企业优化自身渠道关系的重要手段。

3.加强信息化管理, 提高渠道管理能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企业提高渠道管理能力首先应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渠道信息化与传统的渠道管理方式相比具有显而易见优势,它可以疏通企业的各种信息、帮助企业管理渠道的客户关系以及优化整个供应链管理等。企业引入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形成网络化、信息化与自动化的渠道关系管理方式将为企业提高渠道管理提供一大契机。

参考文献:

[1]韩中和著.转型期的中国企业营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林原著.经济转型期最低工资标准决定机制研究 公共选择与政府规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第2篇: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摘要:转型经济学(或称转轨经济学、过渡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包括前苏联、东欧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的经济体制转型。以前苏联和东欧为代表的激进式变革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变革,取得不同的经济绩效,形成巨大反差。

关键词:转型经济渐进式演化激进式变革制度变迁

一引言

转型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学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研究主题和追求目标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盛洪,1996)。目前,关于转型经济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很难说谁是转型经济学家,因为还没有专门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关于其理论体系,我们只能从现在构成这一经济学流派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的文献、研究思路来寻找一条线索,理清其脉络。本文首先介绍转型经济学的内涵,然后简述一下各个学派关于转型经济的理论要点,最后简要回顾中国经济奇迹并作以简要评述。

二转型内涵

关于转型概念的理解,比较经典与普遍的定义是热若尔·罗兰的表述: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来看,从三个层面上使用转型的概念:第一种含义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种含义是在包括了第一种含义外,还包括那些过去实行广泛管制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第三钟含义是在前两种理解基础上还包括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许多人把转型经济学看作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原因正是由于把转型理解成为一种制度的变迁过程,只是描述了转型的一般的特点。不错,转型的确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转型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仅依靠制度变迁是不能够真实的描述,更别说来解决这些问题。鉴于以上理论实践中三个层面使用转型概念的事实,笔者个人比较赞成转型的第一种含义,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当然,后两种转型概念的理解当然没错,但关键是其不符合概念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更不适合建立新的独立的研究学科。对于第二种理解,放松政府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其实这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内可以得到解释;对于第三种发展经济学范畴内使用的转型概念,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就有了相应的解答与分析框架。转型(或者转轨、过渡)概念的提出应该来说主要发源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全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实践中遇到困难并探索其解决办法的历史事实。

三几种转型理论范式

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将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起称之为“二十世纪两项最伟大的经济实验”。毫无疑问,这场涉及多达15亿人口的重大变革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目光,他们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学等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变革加以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相关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从而在主流经济学中赢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催生出了一门新的学科—转型经济学,来专门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主流经济学的激进主义转型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系统化。按照新古典理论的理解,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其核心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在转型之初,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在转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根据华盛顿共识:严厉的需求紧缩,加上放松管制、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宏观经济稳定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式的“休克疗法”。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大幅度缩减货币供应量,实行高利率;保留少数重要商品的国家定价,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全面放开;消除预算赤字,减少价格的国家补贴;取消对企业工资的限制;全面改革财税体制等措施。

2、演进主义的渐进式转型理论

随着俄罗斯等国的激进式改革的受挫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功,演进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力的扩大是转型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演进主义理论核心思想可概括为:知识和信息是有限和主观的,并以分散的状态为个人拥有,因此,人们根本无法认识和控制社会生活,最好的社会就是顺其自然。想通过理性设计而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必然造成社会的灾难。渐进式改革实际上是社会不断的积累、加工信息,而且知识与信息是具有连续性的,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系统来强制使其中断是不可取的。经济体制本身是一个具有自我强化机制的复杂系统,在演进过程中会不断吸取旧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因而,渐进式改革更可取。

3、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把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以及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制度现象纳入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扩展了经济学的视野,对于我们研究制度现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根据这种理论,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寻求成本最小的最优改革路径。经济学家热若尔·罗兰曾指出:“如果转型的经验给了我们任何启示的话,那便是,没有以适当的制度为基础的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政策,不大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指出市场制度是自由交易的制度,这些制度结构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另外,科尔内、萨克斯都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4、凯恩斯主义转型理论

与新古典主义理论相比,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和内在机理的认识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他们对于转型经济中产权改革、宏观经济、转轨速度和次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认识值得重视。

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书中,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转型经济理论提出批评。认为在决定选择哪种市场经济模式时,一定要牢牢记住实际的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不是去记住毫不相干的完全竞争范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竞争远比私有化重要得多;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私有企业和公有企业一样都会出现激励问题,因此,建立一种集中与分散、公有因素与私有因素相结合的混合体制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马克·奈尔(MarkKnell)等人认为激进式改革对自由市场的崇拜是盲目的。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方案往往忽视了这样几个重要因素: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交易关系,而是一种生产关系;企业是生产组织,市场是交易机构,企业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价格机制不仅是一种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同时还有金融功能、战略功能等,在满足这些功能上越是成功,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就越难以实现;私有化对于提高效率并不是必要的;国有企业也可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反应。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重要的。

5、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目标的一种理论和主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能否在理论和实践中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模式即兰格一泰勒一勒纳模式,借助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这一理论假定,市场机制仅仅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后来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新古典的范式,但是中性论的假定却被接受下来,因而这些理论难免会带有新古典理论的缺陷。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巨大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6、比较主义

用比较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的改革问题是九十年代以前转型经济学的主流。这种理论从不同的经济体制中总结出若干基本的经济体制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做出最优选择,指导改革的实践。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从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到匈牙利新经济机制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再到90年代东亚模式,都曾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和市场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比较经济学的方法也存在着根本的缺陷。一方面,这一理论是经验的而非规范的,因而无法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另一方面,它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历史环境下的经济体制简单化,因而无法深刻理解制度变迁的复杂现实。

7、特殊改革方式理论

中国的学者在借鉴国外关于转型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把转型经济研究放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特殊道路选择上。林毅夫等人认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改革以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改革“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资源的比较优势能发挥出来。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是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张军指出,由于传统国有部门的绝对规模使它事实上处于垄断地位,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如果实行完全的价格自由化,就可能给国有企业提供操纵市场的机会,造成生产下降和经济的衰退。相反,在价格双轨制下,国有部门将比完全的价格自由化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多且定价更低。以价格双轨制为特征的“边界改革”的经验正在于,国有部门在计划外边界上通过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去捕捉获利机会,要比突然被私有化的国有部门去对经济扭曲和短缺做出的反应更迅速。

四中国增长的“奇迹”

自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经济转型。10年后,东欧和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也加入转型的行列。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选择了与东欧和前苏联不同的道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而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中国经历了20年迅速的增长,而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却经历了将近10年的下降。改革方式选择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改革结果。以下两组数据清楚的表明了中国改革与前苏联、东欧改革成果的巨大反差:

中国改革二十多年的稳定的高速发展,引起全球的瞩目,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专家指出中国能在这二十年间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1979-1983年之间中国建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非常重要要的作用,在此之后,中国又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还有乡镇企业的作用。中国的改革成功的原因是基于保持和建立在社会和组织资本上的这一系列的制度变迁。斯蒂格利茨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基础,而在很多国家转型后的社会资本比转型前要薄弱的多。相对而言中国特别重视创造和改组,特别是新企业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私有化。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采取了渐进型的方式。这对于改革普及到其他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体制外增量改革对解释转型经济的中国提供了有创建性的解释,但随着转型的完成,对存量的改革也许会成为重点;国企改革还存在诸多困境;城镇改革与农村改革的冲突;消费需求的拉动力不足;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五简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转型经济学正在同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相融合,然而以上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够完全取代转型经济学,它们只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转型经济学所正在经历的分化。而对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来说,过渡问题的出现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种挑战,不同理论所具有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在实践中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价值和逻辑相一致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我国经济理论发展特别是经济理论发展中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应当为此做出努力。

第3篇: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转型经济 渐进式演化 激进式变革 制度变迁

一 引言

转型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学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研究主题和追求目标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盛洪,1996)。目前,关于转型经济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很难说谁是转型经济学家,因为还没有专门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关于其理论体系,我们只能从现在构成这一经济学流派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的文献、研究思路来寻找一条线索,理清其脉络。本文首先介绍转型经济学的内涵,然后简述一下各个学派关于转型经济的理论要点,最后简要回顾中国经济奇迹并作以简要评述。

二 转型内涵

关于转型概念的理解,比较经典与普遍的定义是热若尔·罗兰的表述: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来看,从三个层面上使用转型的概念:第一种含义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种含义是在包括了第一种含义外,还包括那些过去实行广泛管制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第三钟含义是在前两种理解基础上还包括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许多人把转型经济学看作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原因正是由于把转型理解成为一种制度的变迁过程,只是描述了转型的一般的特点。不错,转型的确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转型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仅依靠制度变迁是不能够真实的描述,更别说来解决这些问题。鉴于以上理论实践中三个层面使用转型概念的事实,笔者个人比较赞成转型的第一种含义,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当然,后两种转型概念的理解当然没错,但关键是其不符合概念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更不适合建立新的独立的研究学科。对于第二种理解,放松政府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其实这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内可以得到解释;对于第三种发展经济学范畴内使用的转型概念,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就有了相应的解答与分析框架。转型(或者转轨、过渡)概念的提出应该来说主要发源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全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实践中遇到困难并探索其解决办法的历史事实。

三 几种转型理论范式

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将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起称之为“二十世纪两项最伟大的经济实验”。毫无疑问,这场涉及多达15亿人口的重大变革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目光,他们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学等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变革加以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相关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从而在主流经济学中赢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催生出了一门新的学科—转型经济学,来专门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主流经济学的激进主义转型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系统化。按照新古典理论的理解,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其核心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在转型之初,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在转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根据华盛顿共识:严厉的需求紧缩,加上放松管制、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宏观经济稳定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式的“休克疗法”。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大幅度缩减货币供应量,实行高利率;保留少数重要商品的国家定价,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全面放开;消除预算赤字,减少价格的国家补贴;取消对企业工资的限制;全面改革财税体制等措施。

2、演进主义的渐进式转型理论

随着俄罗斯等国的激进式改革的受挫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功,演进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力的扩大是转型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演进主义理论核心思想可概括为:知识和信息是有限和主观的,并以分散的状态为个人拥有,因此,人们根本无法认识和控制社会生活,最好的社会就是顺其自然。想通过理性设计而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必然造成社会的灾难。渐进式改革实际上是社会不断的积累、加工信息,而且知识与信息是具有连续性的,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系统来强制使其中断是不可取的。经济体制本身是一个具有自我强化机制的复杂系统,在演进过程中会不断吸取旧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因而,渐进式改革更可取。

3、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把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以及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制度现象纳入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扩展了经济学的视野,对于我们研究制度现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根据这种理论,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寻求成本最小的最优改革路径。经济学家热若尔·罗兰曾指出:“如果转型的经验给了我们任何启示的话,那便是,没有以适当的制度为基础的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政策,不大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指出市场制度是自由交易的制度,这些制度结构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另外,科尔内、萨克斯都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4、凯恩斯主义转型理论

与新古典主义理论相比,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和内在机理的认识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他们对于转型经济中产权改革、宏观经济、转轨速度和次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认识值得重视。

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书中,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转型经济理论提出批评。认为在决定选择哪种市场经济模式时,一定要牢牢记住实际的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不是去记住毫不相干的完全竞争范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竞争远比私有化重要得多;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私有企业和公有企业一样都会出现激励问题,因此,建立一种集中与分散、公有因素与私有因素相结合的混合体制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马克·奈尔(Mark Knell)等人认为激进式改革对自由市场的崇拜是盲目的。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方案往往忽视了这样几个重要因素: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交易关系,而是一种生产关系;企业是生产组织,市场是交易机构,企业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价格机制不仅是一种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同时还有金融功能、战略功能等,在满足这些功能上越是成功,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就越难以实现;私有化对于提高效率并不是必要的;国有企业也可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反应。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重要的。

5、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目标的一种理论和主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能否在理论和实践中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模式即兰格一泰勒一勒纳模式,借助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这一理论假定,市场机制仅仅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后来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新古典的范式,但是中性论的假定却被接受下来,因而这些理论难免会带有新古典理论的缺陷。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巨大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6、比较主义

用比较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的改革问题是九十年代以前转型经济学的主流。这种理论从不同的经济体制中总结出若干基本的经济体制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做出最优选择,指导改革的实践。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从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到匈牙利新经济机制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再到90年代东亚模式,都曾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和市场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比较经济学的方法也存在着根本的缺陷。一方面,这一理论是经验的而非规范的,因而无法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另一方面,它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历史环境下的经济体制简单化,因而无法深刻理解制度变迁的复杂现实。

7、特殊改革方式理论

中国的学者在借鉴国外关于转型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把转型经济研究放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特殊道路选择上。林毅夫等人认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改革以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改革“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资源的比较优势能发挥出来。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是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张军指出,由于传统国有部门的绝对规模使它事实上处于垄断地位,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如果实行完全的价格自由化,就可能给国有企业提供操纵市场的机会,造成生产下降和经济的衰退。相反,在价格双轨制下,国有部门将比完全的价格自由化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多且定价更低。以价格双轨制为特征的“边界改革”的经验正在于,国有部门在计划外边界上通过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去捕捉获利机会,要比突然被私有化的国有部门去对经济扭曲和短缺做出的反应更迅速。

四 中国增长的“奇迹”

自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经济转型。10年后,东欧和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也加入转型的行列。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选择了与东欧和前苏联不同的道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而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中国经历了20年迅速的增长,而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却经历了将近10年的下降。改革方式选择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改革结果。以下两组数据清楚的表明了中国改革与前苏联、东欧改革成果的巨大反差:

中国改革二十多年的稳定的高速发展,引起全球的瞩目,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专家指出中国能在这二十年间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1979-1983年之间中国建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非常重要要的作用,在此之后,中国又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还有乡镇企业的作用。中国的改革成功的原因是基于保持和建立在社会和组织资本上的这一系列的制度变迁。斯蒂格利茨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基础,而在很多国家转型后的社会资本比转型前要薄弱的多。相对而言中国特别重视创造和改组,特别是新企业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私有化。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采取了渐进型的方式。这对于改革普及到其他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体制外增量改革对解释转型经济的中国提供了有创建性的解释,但随着转型的完成,对存量的改革也许会成为重点;国企改革还存在诸多困境;城镇改革与农村改革的冲突;消费需求的拉动力不足;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五 简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转型经济学正在同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相融合,然而以上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够完全取代转型经济学,它们只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转型经济学所正在经历的分化。而对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来说,过渡问题的出现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种挑战,不同理论所具有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在实践中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价值和逻辑相一致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我国经济理论发展特别是经济理论发展中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应当为此做出努力。

第4篇: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

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式出现,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选择市场、体制等经济关系方面早已有所研究。我国社会主义认识计划同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其一是从“限制论”转化成“补充论”,就是从认为市场同计划经济是相互排斥的,由此应该限制市场的发展,转化成认为市场是能够变成计划经济的相关补充。其二是从“补充论”变化成“结合论”,就是从认为为市场只是计划经济的相关补充变化成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是相互结合的。其三是将“结合论”转换成“基础论”,就是从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是相互结合的转换成将市场能够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宏观控制下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计划同市场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这两者之间根本不存在相互矛盾,同时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是可以进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也是能够将计划调节同市场调节相互结合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偏向于计划还是市场,这一方面不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其相同点是方法方面,不同点则是在于所有制。如果要防止市场经济向资本主义倾斜,就要保障在社会主义所有制中占到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这样就能够坚持社会财富分配保持共同富裕,不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是在所有制结构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一起共同发展,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是能够为社会主义而服务的。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在市场经济中公有制企业同其他的企业进行公平竞争,实现共同发展,但是国有经济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在分配制度方面,按劳分配作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方式进行。在此方面国家要采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类调节手段来激励发展,提升效率,合理地拉开收入差距,又要保证不会两极分化,注重社会的公平,逐渐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下,以能够实现民众利益为目标,将民众的各种利益相互结合起来,让市场能够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宏观调控中对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的指向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这两种手段,让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

(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体制改革要真正实现,就必须将其从计划经济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转变。在针对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相互结合的研究中,有的研究梳理了相关的改革内容是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其改革的任务则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则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历史变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现都是同国家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指导着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以及政府职能的相应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在理论十分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同时不断发展的经济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价值,也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共性同个性、普遍性同特殊性的联系。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相应的特殊性。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其公有的成分占着主导地位。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需要满足民众的需求的,以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值。然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按劳分配作为社会的主要分配原则,追求民众共同富裕。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想的建立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主导思想的,也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起着主导作用。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其基础。社会主义制度仍然存在着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经济中,集体所有制以及国家所有制这两种制度都是存在的,在社会的生产力没有达到高度发展,市场产品不够丰富的时候,中央的组织还没有权利支配一切产品。商品的流通只是不同的生产方式所共有的现象,在理论上是抽象的,但是离开一定的特殊的经济制度,是没有独立存在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是不同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共有现象。市场经济在一定的特殊经济制度中是看作一种经济的运行机制而存在的。作为经济运行的机制,市场经济首先是为经济制度的利益关系而服务的,其次才是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来推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这样才能让市场经济所依靠的经济制度正常进行再生产过程,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国家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

(二)生产资料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相容

生产资料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相容是以商品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这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多种生产方式所共有的现象。在许多不同的生产方式中有着商品关系,在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中商品关系也是自然存在的,其是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相互融合。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要造就市场主体就需要市场经济的运行,同理。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则需要有相适应的市场主体。这样的市场主体就要具有独立的经营决策权以及相应的经济利益,而且可以根据自身利益去积极应对市场信号。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找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新的实现形式,同时也形成了市场经济运行所需要的市场主体。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实现了将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适当分开的方式,让国有企业能够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发展,变成独立的经济实体,能够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义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着自我改造和发展的能力,变为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企业法人。

(三)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条件

当前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的研究中所提到的公有制经济不只是包涵着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涵着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的混合。公有制经济的实现方式是多样化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能够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以及组织形式,同时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公司制等等这样的方式都是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并存,也是可以为市场服务的。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调节和宏观调控

(一)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宏观经济中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都不能反映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但是能够从不同的程度使用计划和市场调节这两种手段影响经济。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职能是保障并调节社会经济的稳步运行,两者之间区别只是在于调节的主体和形式不同。计划调节以政府为主体,政府可以从经济、法律、行政等方面采取措施来调节经济结构,引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市场调节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机制的形式通过价格波动、生产要素流转等方法来调节企业的经济行为,甚至调节着社会的资源配置。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是不同的两种调节经济的力量。社会经济要正常运行就需要采取相应有效的调节手段,这就是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只要是能够推动社会经济保持稳步发展,促进良性循环的,这两种手段都能运用。市场经济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受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影响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市场调节作用对于市场经济中的其他调节手段,其作用是基础性,能够做出决定性的作用。市场调节对于宏观层次中的高层次调节是从微观的层次上起着基础性的调节作用,能够直接支配企业的经济活动,让企业能够以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以及经营者的身份去面向市场。在此政府主要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进行调控,这种以高层性的调节方式是以基础性调节为基础的,由此政府在做宏观调控以及计划指导时就必须以市场为基础。

(二)市场调节局限性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于市场经济的当前和长远的利益,整体同局部的利益的最佳调和市场调节不能主动实现。市场调节由其滞后性以及不确定性等因素导致市场经济的震荡,造成社会劳动力不必要的浪费。市场调节其目的是让资源配置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对于这样的假设,许多国外的经济学家对此都抱持着怀疑的态度,如果真要实现,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和落后国家要求实现工业化是自相矛盾的。市场调节机制是受到利益驱动的,其促使着市场的主体总是考虑这从市场利润为追求目标,更加愿意去选择盈利大、见效快的企业或者项目并对其投资,很难从社会效益方面来衡量社会事业,不会对像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这样社会效益大但是经济效益小的非盈利性设施进行投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盈利目标是要做到利益最大化,各个经济的主体都是为着各自的利益而战,而且各个企业的生产技术不尽相同,在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方面很难实现公平,导致两极分化严重。

(三)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存在着局限性,由此国家需要以此确立相应的职能,干预市场经济,需要建立同市场经济相符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宏观调控,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同时要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的规则,约束好国家行为,为社会提供服务,管理并监督国有资产,让市场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宏观调控的全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已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得到了相关的印证。

(四)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的实践,需要相应理论的升级。这就需要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明白其外延的界限,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理论实现成长,做到不仅有开放性通道还有稳定性的理论构件来支撑。其次要理清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目标体系同各个目标之间的相互制衡的关系。当下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有各方面的研究和解释,这中间存在着一个不同层次的目标以及目标之间存在着的相互关联和制衡的问题。然后要提升社会主义制度来影响市场经济方面的工具性的理论研究,这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对负面性的挑战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需,也是确保民众对国家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任基础。最后要考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民众之间的诉求达到辩证的和谐统一。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要落实到民众以何种形式的精神状态来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去,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

四、总结

第5篇: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电力市场;市场营销;电力经济电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与此同时,电力资源又是一种具有特殊属性的商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电力市场的逐步构建和完善,电力资源开始全面进入市场,并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生产和销售。对于国内电力企业来说,构建市场营销模式同样十分重要。

一、 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点

1.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基本内涵。市场营销(Marketing)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简称“营销”,台湾常称作“行销”;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1]。对于市场营销概念的理解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动词的含义,指企业的具体行动或活动,旨在为企业谋取利润或者获取经济效益。二是名词的含义,是指研究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或行为的学科,称之为市场营销学。

2. 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主要特点。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对于现代市场营销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地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研究结论。笔者将这些结论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提出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企业营销活动是创造、传播、传递和交换对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乃至整个社会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机制和过程。因此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涵盖了整个过程,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集中研究企业的内部管理、市场定位、价格定位、消费群体定位等经营管理策略,而这些共同构成了企业经营发展的整体。

二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以企业整体效益提升为根本。企业实施营销行为的根本目标在于通过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因此,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重点也在于如何通过营销行为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无论是营销战略的制定、营销渠道的构建、营销效果的考核等等,都要围绕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这个核心目标。

三是市场营销理论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对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能够有效地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将经营管理活动的重点转移到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问题上来。通过实施营销活动带动企业整体发展模式的创新。

二、 现阶段国内电力企业实施市场营销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现阶段国内电力企业在实施市场营销活动中主要存在着如下几方面主要问题。

1. 市场营销模式构建不完善。应当说,电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和采取市场化经营的时间并不长。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力资源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产物,根据经济发展规划随时进行生产、传输和资源配置,价格的制定也完全取决于计划经济体制,不需要考虑市场和商品的定价机制和因素。这种完全依靠计划经济体制的定价方式,忽视了企业生产成本及扩大再生产的实际需要,给国内电力企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2]。

随着近年来国内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资源开始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电力企业也应当顺应市场变化的需要,构建全新的电力资源市场营销模式,而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不利影响,许多电力企业都没有完全构筑起适应市场需要的电力资源市场营销模式,这是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2. 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理念与企业生产成本控制之间联系不紧密。笔者认为,现阶段国内电力企业在树立市场营销理念和构建市场营销模式的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市场营销理念与模式和企业生产成本控制之间联系并不紧密。虽然企业市场营销模式侧重于产品或服务的销售,但是并不意味着与生产环节毫不相关,相反则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应当充分尊重市场对电力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根据市场变化的需要来调整生产方式和生产总量,避免重复性生产和产能过剩。因此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模式就与生产成本控制等生产活动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而现阶段国内许多电力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模式的过程中却忽略了与电力资源生产模式的有机整合。

三、对于我国电力企业构建现代市场营销模式的建议和思考

笔者认为,对于我国电力企业来说,构建现代化的市场营销模式主要应当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 切实树立科学的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现阶段对于我国电力企业来说,应当切实树立科学的现代市场营销理念,自觉抵制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电力资源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刚刚或正在经历转制、破产、兼并重组等的电力企业来说,更是要在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注重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深刻认识到电力资源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将市场营销模式与生产成本控制紧密结合。对于国内电力企业来说,要在构建市场营销模式的过程中充分注重产销结合,根据电力资源的市场消费需求和消费现状,合理地调节生产总量,同时在推进市场营销的过程中结合生产成本核算机制,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能力和水平。建立市场营销执行效果考核机制。国内电力企业的另一项主要任务是建立有效的市场营销执行效果考核机制,阶段性地对本企业在本地区市场内实施的电力资源营销活动的效果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修正和完善市场营销模式。(作者单位: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第6篇: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体制机制;资产经营;自负盈亏;利润;国民经济核算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1-0015-06

我国当前经济体制仍然处在不断变化和改革的过程当中。整个经济体制模式在发展中出现和形成了一些带有阶段性标志的特征。计划与市场经过兼容、结合和过渡,形成了特定的经济模态。分析计划与市场的构成和结构,可以客观认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有利于确定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和政策的制定。

一、计划体制特点及其与市场体制的关系

当前对我国经济体制在认识上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这其中的原因是对计划与市场观念理解的差距。认为计划经济已经从当前经济体制中消退的观点的主要根据是指令性计划的退出,这个观点是不全面的,因为计划经济不等于一个单纯的经济计划,计划是一个体制概念。计划体制包括四个构成方面:指令性计划、经济行政体制、公有制制度、地域管理[1]。因而,为了客观分析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完全有必要对当前经济体制类型的构成要素作出更为确切的分析,从而分清其体制要素的构成成份。

(一)作为指令的宏观经济计划

从1980-1994年指令性生产计划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0%下降到4.5%[2],可见计划指令性生产已经接近消失。有人据此认为我国当前经济体制中计划经济已经退出,目前实行的基本是市场经济体制。实际上,认为计划指令已经不存在的观点忽略了一个重要观念: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指导和管理包括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宏观层次指的是整个国民经济,微观层次指的是经济实体。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所谓指令性计划已经不存在,实际上指的是对微观企业实体的指令性控制已经不存在,而作为我国五级政府自上而下的国民经济宏观指导和管理仍然存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率仍然是政府经济管理能力和任务的主要指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按照一定速度增长仍然是各级政府的经济责任。各级政府仍然按照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要求提出本地区符合总体增长要求的计划速度,有的甚至在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实行经济增长末位淘汰制,凡是当年不能实现增长目标的,要追究行政责任。因而,政府部门为了实现经济发展计划目标,对国有经济和投资进行过度干预,要求地区或行业性生产总值的增长达到指标要求,催促生产总值的扩大累计是不可避免的。

(二)计划体制行政架构

计划经济不止是政府对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作出的计划要求,它还拥有为贯彻这种要求所必备的经济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这种经济组织模式特点与市场体制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一切经济单位必须附属于政府的行政机构,或者说就是经济机构的行政化隶属关系,而不是像市场体制那样经济机构是无行政隶属关系的独立机构。虽然目前政府已经减少了相当一部分对口各个行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但经济机构在名义上的隶属关系仍然存在,基本的架构仍然是单位行政归属和行业归口。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机构要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作为组织机构的自是虚掷的。同时,经济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实体经济机构上面,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还没有作为正式的题目,因而目前的事业单位就是更典型的行政机构附属物。由于计划体制下事业单位性质的行业范围归属得过大过宽,许多本来在市场体制下不属于公益事业的行业也都划分到了事业性质里面,造成许多行业至今实行事业单位的政府附属体制,一直不能够按照市场机制运作,致使整个行业发展缓慢。

(三)财产所有权制度仍然是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

所有制既是经济体制的基础构成,同时也反过来折射出经济体制的构成模式。目前虽然实行多种经济成份所有制同时并存,私有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国有制经过了承包制特别是股份制改造之后,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有制。但是,这些变化并不能说明我国所有制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更不能说明公有制已经不是主导性所有制形式。

1. 主要自然资源仍然属于国有制。按照我国《宪法》和《物权法》规定[3,4],包括土地、矿藏、海洋、森林等主要自然资源,都归国家所有。同时,一些重要的能源开发领域只允许国有资本进入,私人资本原则是禁止进入的。一些自然资源如土地等,即使允许私人资本介入开发,国家也要收取高额使用费。一切生产都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如果自然资源都归国家所有,那么这种所有制体制就仍然是公有制体制。这与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的在社会主义阶段生产资料必须实行公有制,虽然有一部分不相吻合,但是它把一切生产都必须依赖的自然资源实行了公有体制,所以,我个人认为整个社会经济仍然是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

2. 国有制经济并没有发生真正的产权变革。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对公有制的理论批评莫过于指出国有制产权主体缺位和所有者模糊不清,但这个批评并没有导致国有制财产的变卖和有计划的私有化过程,而是产生了一个改造国有制形式的所有权模式发明,就是将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允许把公有制财产交给私人去经营,进行所谓“虚拟私有制”运作。在吸收私有制运行效率的同时,又不改变公有制性质,而是将这两者相互结合形成国有制经济的改革模式,称之为“公有制实现形式”[5]。目前国有制改造中实行最多的股份制就属于公有制实现形式之一。但是,从所有权转移规律来说,股份是将集团性资本变成个人资本的方式,任何实体或着国家不能继续拥有已经出售资本的股份。同时,西方国家普遍把股份制和发行股票当作出售国有制企业实体从而实现国有经济私有化的方式和手段。这一切说明,股份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虚拟私有制”一样,是脱不了私有化和私有制嫌疑的。但是我国一些人不承认已经出售给个人的股份属于私人资本所有权,认为股份制公司仍然是国有企业而不是私有化企业。这种不符合产权转移规律的含混股份所有权说明,把股份制当作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初衷,不仅是对股份制在概念上的误解,而且说明不能放弃公有制才是所有制形式改革的最大前提。

(四)地域管理与国际市场

计划体制的地域管理在国际经济体制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经济行政体制的不同,计划体制国家与国际市场经济组织存在很大的沟通障碍。2001年我国以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WTO)[6]。这就很容易产生一个问题,这个时期我国已经进行了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并且已经有了足够的广度和深度,但在一些国际经济组织中却仍然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仍不能成为市场经济国家间国际经济组织的准会员国。笔者认为,确认一国经济体制类型是否属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标准,应当是国际公认的共同市场条约,单纯国内自行理解的市场标准实际上带有很大的片面性。

二、体制效率与体制机制和经济规律

显然,目前我国实行的仍然是计划与市场各占一部分的混合经济体制。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不仅构成要素不同,而且运作方式和运作效率也不相同。虽然至今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已经有30年,但对于两种体制效率不同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有必要通过对运作机制及其产生效率的方式分析来弄清这一点。

(一)计划体制与经济效率

计划体制的主要优越性之一是能够指导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7],但计划体制的运行结果却与理论上的设想和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1. 投资效率低。投资失败率高、资金浪费严重是体制效率低的第一表现。计划体制时期投资亏损损失是长期的和巨大的(见表1)。

表1的统计数据说明,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六个五年计划长达30年的时间里,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建设失败率是非常高的。在建设投资总规模中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约在60%~80%,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失败浪费投资占总投资额的20%~40%。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建设工程根本就没有按照计划形成生产能力就宣告失败而“胎死腹中”,还有的长期滞留在建设过程中长达10多年形成“烂尾”工程,与建设失败几乎没有区别。显然,计划体制并不能保证任何经济投资能够全部成功,政府投资同私人投资一样具有盲目性和失算率,事实上甚至失败率还要高于自由投资的体制。建设投资亏损巨大和失败率高必然会导致整个经济发展的速度缓慢。

2. 经营效率低。经营业绩不佳是效率低的又一表现。国有企业长期面临经营亏损问题,说明了计划体制的经营效率处于低下状态。1961年国营工业企业亏损总额相当于全部工业利税总额的1/3,到1976年国营工业亏损超过1/3的水平[8]。1978年实行放权让利和市场化改革之后,在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的亏损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在一定时期内有所扩大,甚至相当严重(见表2)。

表2数据中亏损最严重的年份是1991年,亏损率为91.2%。如果亏损率为100%,也就是亏损总额=利润总额,那么就是整个国有工业利润与亏损相抵之后,利润等于0。这种情况下,在上缴税收之后,国有工业将是无利润生产或经营。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问题说明,计划体制或者国有化并不能避免经营亏损,经营亏损是在任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实体都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即使经济部门或者生产经营机构在完全按照计划指令生产和运作的情况下,也不能避免亏损的发生。因为,很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偶然事件或者意外情况,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所不能提前预料的。当开始执行计划的时候,企业实体的经营环境和条件,产品供求状况等各种因素,很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造成企业实体不能按期完成计划任务,形成经营损失。

3. 产值产出效率相对低下。在国有与私营经济在同一个体制内共同竞争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效率相对低下的情况表现得更加突出和明显(见表3)。

表3数据显示1978-1995年17年间国有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77.63%下降到的33.99%。产值比重下降说明即使在放权让利和一定程度的自主经营的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灵活性、适应性也明显不如私营或者混合制企业,国有企业的价值产出效率不能避免逐渐下降,甚至在整个国民经济价值产出当中退居次要地位。

(二)国民经济核算和经济规律

计划体制下企业出现长期亏损从而造成效率低的原因应当有两个:

1. 国民经济的核算方法问题。计划指导下的高速度增长经常是指社会总产品或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这其中并没有将投资亏损和经营亏损在社会总产品中加以扣除。这就造成了国有企业亏损的难以核销和长期挂账,致使亏损长期存在,甚至越拖越大。这种不计亏损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在短时期内可能不影响产值的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对速度不产生影响是不可能的。

2. 对经济规律的认识问题。计划体制的经济规律论认为,社会经济体系由一系列的经济规律构成,包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按劳分配规律、价值规律、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劳动生产率增长规律等各个规律。在这些经济规律系统中,最重要的经济规律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规律[9]。这样,均衡发展就势必放在经济体制的第一位,而国民经济全面及时的核算方式只能退居次要地位。这也是亏损不能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及时得以扣除的重要原因。

(三)经济体制与经济运作机制

显然,亏损损失是造成整个国有经济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非计划体制的经济制度下企业实体同样发生亏损,经济效率反而相对更高。这其中的原因不仅在于国民经济的核算体制不同,更重要的在于不同经济体制带来的经济运作方式不同。

1. 处置损失的机制。经济目标不同,处置亏损损失的方式也就不同。私有制实体的投资和经营目标是为了获取利润。如果投资或经营的结果不是利润而是亏损,那么建设或经营活动会及时停止,亏损不会继续扩大。公有财产的资产所有者是政府,而政府的经济发展目的是如何扩大生产规模和实现计划目标,如果企业破产将减少产值,进而影响到整个计划目标的实现。因而,规模扩大的继续生产从表面上看总量和规模得到了扩大和增长,但投资和经营亏损随之也跟着扩大。

2. 盈亏自负机制。对经济规律的不同认识,也同样会形成不同体制的亏损处理机制。市场体制的第一规律就是投资者自负盈亏规律,而计划体制遵循的第一规律是计划目标的实现,并不是资产盈亏责任。私有制体制承担经营后果的是投资人个人,如果发生亏损受到损失的同样是具体的个人,不存在无人偿付债务或承担损失的问题,实体完全可以按照自负盈亏的机制运作,不涉及政府的责任。而公有制企业实体的投资人和资产所有者是政府,企业实体只有产品生产责任,并无资产经营责任,企业不需要按照自负盈亏的机制去运作,是否发生亏损与企业利益无关,完全是政府的责任。因而,国有实体经常出现无人愿意偿付债务或制止亏损的问题。[10]

3. 宏观国民经济的运作机制。计划体制在设计之初就不是制止亏损而是补贴亏损。政府弥补亏损的制度只能使得实体亏损持续下去,甚至越积越大。政府用以弥补亏损的资金,只能是其它实体上缴的利润。这样,就造成了国有经济在一定时期里和一定范围内低利润甚至无利润状态下持续简单循环生产。而私有制下的亏损实体由于及时进行破产处理,不会存在资产亏损越积越大的问题,因而具有更高的价值生产效率。宏观经济的投入资金,只能出自微观经济的积累。如果国民经济的产值增长,并没有带来可利用利润的增加,那么整个国民经济的再投入资金就没有来源,整个经济就只能停留在原有规模水平上进行重复生产。这就是计划体制效率低下和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的机制原因。

三、实现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

不难看出,不同的经济体制伴生不同的经济运作机制,从而有不同的经济效率。对效率而言,计划体制的最终标准是产品和产值的总量增长,而对市场体制而言是有效利润的产出。因而,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就必须把实现效益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目标,推动经济体制进一步向市场化方向转化。

(一)变单一制政府投资为多元化投资体制

1986年我国颁布《破产法》,标志着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清算和市场化改造的开始。从1994-2008年,部分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通过实施政策性破产,关闭项目6 000户,核销坏账5 000亿元人民币,破产下岗人员超过1 000万人[11]。目前,国有企业仍然占有约1/2工业资产,占用工业贷款的2/3,但创造的产值却只有全国工业总产值的约1/3[12]。可见,破产只是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并不能解决国有制经济运作机制效率低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如果要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来增加国有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有的比重,改变国有经济已经不在国民经济活跃因素当中占据主要地位的状况,并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因而,单纯依靠政府投资来带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经济构成状况。所以,要采取多元化投资体制来实现经济增长,尤其是要放开目前仍然不允许私人和外资进入的自然资源、交通、金融、文化等产业领域,保证投资的增长而产生的持续带动效应。

(二)改革国民经济核算方式,实现科学计划和科学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范畴,又是制定经济计划的目标和基础。因而,科学合理的国民经济核算方式是产生客观国民生产总值的模式依据。市场体制与计划体制的国民经济核算是不同的,产生的国民生产总值也不同。计划体制的国民经济核算以产值为目标,其中并不包含资产核算的因素。因而,无利润甚至亏损企业的产值是可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而在市场体制下,亏损企业会及时自动破产关闭,其产值几乎没有可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这样,由于体制不同,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内涵也不同,两种产值没有可比性。推行市场体制后,国有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产值的比重逐渐缩小,与大量亏损国有企业破产关闭,产值不再计入总产值,使得国有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当中占有的比重大幅度缩水有直接关系,这是不同体制因素产生的结果,也是对国有经济状况更加真实的核算和反映。因而,要把经济计划建立在适应当前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要求上,更多地采用市场体制的国民经济核算方式,客观反映国民经济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应当采取消费法国民经济核算方式,与国际国民生产总值核算方式接轨,才能使得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与国际经济增长速度有更为客观的可比性。在相同国民经济核算方式产生的客观国民生产总值下制定出来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增长速度,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才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避免过快的或盲目的引导。[13]

(三)建立符合多种所有制产权规则的财产所有权制度

目前我国所有制体制和财产所有权制度已经非常落后于当前的财产占有关系的实际情况。由于长期在公有制下生活,人们对不同所有制之间财产体制的规律缺乏基本的观念化认识。在公有制体制下,全部财产转移和使用权关系变动都在行政体制内部进行,不存在财产易主的改变,当然更不存在所有者之间的产权矛盾。而在多种所有制体制下,财产转移必须通过易主的方式来进行,同一个财产实体在不同财产所有者之间是排斥关系,同一笔财产不可以同时有两个主人。这一点是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之间财产权利规律的基本不同点。这个规律从改革之初就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和重视,房产市场多次发生一套房卖给两个主人的产权矛盾直到2008年还在发生[14],足以说明对市场体制财产规律缺乏观念化认识的状况至今没有太大的改善。个人消费品私有化是我国近年来国民生活发生的重要变化之一。从1998年全面房改到2008年,全国可售公房的80%已经出售给城市居民,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70%[15]。变卖公有房产给个人的住宅私有化,是启动我国房地产业市场化进程的必经步骤,应当成为国有资产股份化等启动市场化进程的经验和典范。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应当在法律上明确已经出售给个人的公产,不再归政府所有,以避免政府与私人之间发生产权矛盾,致使市场化成为虚假的形式。2007年我国颁布的建国以来第一部《物权法》,虽然对私人财产的合法地位给予了强化,但作为体制化的市场经济而不是单纯的局部经验,还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

参考文献:

[1]陈锦华,江泽春,等.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郭克莎.工业增长质量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大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4]李国际.物权法原论[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07.

[5]范恒山.虚拟私有制论[J].开放时代,1987,(5).

[6]王世春,叶全良.“非市场经济地位”与对华反倾销对策性研究[J].财贸经济,2005,(5).

[7][9]何建章,王积业.中国计划管理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8]马洪,等.中国工业经济效益问题研究(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0]郭新京.相对自负盈亏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11]陈天妮.我国政策性破产实施进程及遗留问题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8,(5).

[12]李楠.中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及其演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3]钱伯海.国民经济核算原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4]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建筑房产・公有住房面积[EB/OL].省略.

[15]同一套房子卖两次,开发商被判赔偿双倍购房款[N].南宁晚报,2008-12-17.

Analysis on Conception of System, Structure Model and Operating Pattern

Wang Xiangcheng

(Periodical Office, Shandong Finance College, Jinan 250014, China)

第7篇: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一、垄断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垄断与竞争的互动关系以及垄断的社会经济效应,建立了垄断理论。垄断学说是一个外延十分广阔、内涵非常丰富的理论体系。它是最早源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恩格斯、希法亭、列宁等者对马克思的垄断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列宁形成体系,后来者丰富和发展了垄断理论。

(一)关于垄断形成的理论。马克思关于垄断这一经济范畴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他的鸿篇巨著《资本论》中。他在《资本论》第3卷中写道:“就出售来说,没有任何自然的或人为的垄断能使立约双方的一方高于价值出售,或迫使一方低于价值抛售。我们把偶然的垄断看成使那种对买者或卖者来说由偶然的供求状况所造成的垄断”,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论及三种类型的垄断:自然垄断、偶然垄断和人为垄断。不过,垄断理论所关注的只是人为垄断,这种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或若干企业的联合独占生产和市场”。

根据的垄断理论,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马克思关于垄断形成的理论,科学地阐述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进而形成垄断的主观原因。

(二)关于垄断与竞争关系的理论。马克思认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垄断有封建垄断和现代垄断之分。从动态发展的视角看,“我们不仅可以找到竞争、垄断和它们的对抗,而且可以找到它们的合题,……垄断产生着竞争,竞争产生着垄断……。垄断只有不断投入竞争的斗争才能维护自己”。在这里,马克思特别强调了垄断不仅不排斥竞争,而且离不开竞争,垄断和竞争同时并存,而且相互转化。只有在不断竞争中,垄断者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对竞争与垄断辩证关系的历史考察和动态分析,对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竞争与垄断关系的这种宏观层面的抽象分析,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各自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三)关于垄断效应的理论。垄断理论通过对垄断形成以及垄断和竞争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垄断对社会经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即垄断的社会经济效应。概括说来,垄断的社会经济效应具有二重性: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垄断理论认为,垄断的消极作用是垄断社会经济效应的主要方面。垄断控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和流通,垄断资本家通过指定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损害消费者权益和中小企业利益,阻碍技术进步,降低经济效率,导致社会生产和经济技术停滞以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垄断必然产生停滞和腐朽的趋向。“在规定了(即使是暂时地)垄断价格的范围内,技术进步因而也是其他一切进步的动因,前进的动因,就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了;其次在经济上也就可能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但是垄断所特有的停滞和腐朽的趋势仍旧在发生作用,而且在某些工业部门,某些国家,在一定的时期,这种趋势还占上风。”

马克思垄断理论的分析表明,垄断的终极结果是“剥夺者被剥夺”。正如马克思指出:“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随着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的不断减少,……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纵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垄断问题的多方位阐述,我们发现,经济学家肯定了垄断的积极作用,但是把重点放在了垄断导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停滞方面。

二、我国的垄断问题

(一)我国垄断产生的原因。我国的垄断问题比较特殊,其大多不是市场竞争的产物,而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而来的。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占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基本没有决策权,整个国有企业体系就如同一个垄断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与之相对应,我国主要存在两种垄断形态:行政性垄断和经济性垄断。行政垄断指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或妨碍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产生的垄断。经济性垄断是指市场主体控制某一产品或者服务的经营状态,以及利用经济优势或者联合组织或合谋等方式限制排斥竞争的行为。行政垄断是垄断暴利产生的根本原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管理失职,是造成垄断暴利的重要原因;法制不健全,反垄断、反暴利立法滞后是产生垄断暴利现象的社会原因;垄断企业的不合理定价机制是产生垄断暴利的直接原因;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产生垄断暴利的主观原因。

可见,我国垄断的出现不但没有违背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而是可以借用其垄断理论加以说明和解释的。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又导致垄断。只要承认我国存在自由竞争,那么垄断的出现就是正常的,甚至是必然的。只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承认微观经济单位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致力于营造统一、开放、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就会出现优胜劣汰、生产集中,并最终产生垄断。

(二)垄断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我国经济垄断以及行政垄断中的国家垄断和自然垄断可以称为正常的垄断,其他的行政垄断可以称之为非正常的垄断。正常的垄断指社会经济运行所必然产生或必需的垄断。正常的垄断是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巩固和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保证社会经济福利得以实现的高效的产业组织。非正常的垄断指政府滥用行政权力,阻碍企业竞争而维持的垄断。其形成是行政权力滥用与市场经济力量的恶性结合,是违背市场规律的。非正常垄断非但不能给社会带来任何利益,相反,只会侵害社会利益。

正常的垄断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非正常垄断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经济生活中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我国垄断的社会经济效应的二重性,也与的垄断理论相吻合。

三、结论

第8篇: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道德素质;政治文化;构建

政治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中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的“文明”就是要求我们做好文化建设,而政治文化能否搞好不仅关系到文化建设还涉及到政治建设。道德素质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公民道德素质不仅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文化风气,而且也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政治文化背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公民道德素质是否滑坡在社会上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不过一些不好的现象我们还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在看到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时仅仅只是做出一些简单的评价,其实在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是这个社会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所暴露的弊端。

一、公民道德素质下降的表现

之后,我国逐渐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集体的利益被摆在第一位,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与集体利益,那个时代强调的是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融合以及个人之间在利益上的一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不再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十四大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转变必然带来意识形态上的转变。市场经济促使下形成的利益源泉的多样化,人们利益意识的觉醒,导致人们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优先的地位来考虑和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个人积极性极大的发展,我国经济也开始迅速腾飞。但是个人利益的膨胀必然导致人们价值取向上的失衡。人们一味向钱看,任何事情都要通过“钱”来解决。为了“钱”,人们丧失了人性中最基本的良心,房地产开发商在建筑施工中偷工减料,出现“楼歪歪”;食品质量安全不断引发人们担忧,人们不时发出感慨,现在到底还有什么可以放心吃的;为了获得所谓的医疗赔偿,不惜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往车上撞,不分青红皂白,救人者反成害人者等等,这一系列让人悲愤的现象已不是少数。如果说人们价值取向上向“钱”看是人们价值观的失衡,而人情冷漠、见死不救那就是人们心灵的扭曲。“小悦悦”事件、长江里打捞尸体收钱事件等,不禁让人们气愤更让人们寒心。这一系列被媒体曝光的事件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其实可想而知在没有被新闻挖掘的平常的生活中又有多少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不能再一味高调整个社会的发展是没有弊端的,我们应该正视社会现实,反思我国社会发展到底在哪出现了病因。

二、导致公民道德素质下降的原因

公民道德素质的下降无疑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有关,国家政策、体制的改变势必会影响公民的意识形态。

(一)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弊端,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在市场经济下,国家的资源由市场进行最基础的配置,减少了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统一分配和控制,原来的以国家垄断几乎全部资源的资源分配体制为资源拥有多元化的体制所取代,社会已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与国家相并列的提供资源和机会的源泉。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转变。人们在利益关系上与国家的关系开始发生转变,人们可以直接通过社会获得所需的资源,从而对国家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促使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的利益单元迅速地从国家和集体缩小到社会最

小单位―家庭和个人,使得原来人们在利益关系上的整体联系迅速地崩解为无数个小碎片,这就是利益单元的个体化”。 利益单元的个体化,使人们之间在利益追求的目标和内容方面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人们渴望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激发了人们积极的主观能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无限膨胀的个人利益与价值观相结合,在没有完善的市场机制与法律约束下,政治、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同步,不能发挥很好的引导作用,导致人们价值取向的失衡。

(二)法制不健全,没有体现公平正义,人们对此失去信心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也意味着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我国从1954年第一部宪法的出台到1992年宪法,虽然历经多次修改,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法制建设不完善,法律执行力度不大,更主要的是没有真正体现法律所代表的公平正义。由于我国受传统的人治思想影响很大,在现阶段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法制建设当中,这就有违法律所代表的公平正义。今天人们所表现出的人情冷漠,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人们缺少法律意识,而是人们知道即便是拿起法律武器也很难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法律都不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人们只有选择漠视,以求自保。因此,人们对法律失去信心,也是导致人们道德素质滑坡的重要原因。

(三)西方腐朽文化的入侵,侵蚀了我国公民的思想意识

在西方思想文化中,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民主思想,它强调个人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宣扬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的价值观。虽然在反对封建制度和神权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斗争中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这种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充分暴露出虚伪性和欺骗性。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以个人为中心,个人价值高于集体价值,把个人的一切凌驾于他人、社会、国家之上,因而对社会、国家的危害是很大的,这与我国社会主义所强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是相矛盾的。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为了达到追求私人的名利、权欲和物质享受,就会不择手段损害集体、国家的利益,最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生目的被对金钱的探求所充斥,一切东西都可以成为商品,可以买卖。因此,有钱就有了一切,金钱的多寡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于是拜金主义就成了社会通行的价值导向。尽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是不可逾越的经济形态,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滋生的土壤仍然是不可避免地存在,拜金主义思想产生的客观因素也是不可回避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西方腐朽文化的入侵也势必会影响我国公民的思想意识,从而导致道德素质的下降。

三、反思中国政治文化的构建

公民道德素质的滑坡如果不加以遏止势必会给整个社会秩序带来紊乱。当权者应该反思我国改革开放后在经济不断取得成就的同时为什么公民的道德素质却呈下降趋势,我国在不断进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现存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制度是否得到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我国经过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巨变,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等等,对于这一系列变化,人们是否适应和接受与这一变化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当政治系统成员对原先所信仰的政治目标、社会理想、价值标准、行为准则等产生怀疑,当原先相当一致的政治价值取向发生改变甚至被抛弃时,人们对政治问题感到疑惑,这往往对社会共识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缺乏基本的共识,政治系统也将出现不稳定状态。” 所以我们在注重寻找导致公民道德素质滑坡的微观原因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整个政治文化作为政治系统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个体乃至群体政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1956年美国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了《比较政治体系》一文,率先提出“政治文化”这个概念,用来表示政治的价值取向模式,至此政治文化在政治学中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对于政治文化的内涵,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上发表了不同的看法,阿尔蒙德提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所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卢西安・派(下转第221页)(上接第222页)伊等认为:政治文化是由赋予政治过程以秩序和形式的特殊取向所组成。政治文化为政治领域提供结构和意义。 大部分西方学者把政治文化界定为政治体系的心理层面,并突出“取向”这一内涵。国内学者对政治文化的界定大致有三种不同的层次:第一种界定主要受美国学者的影响,把政治文化基本上视为“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 ;第二种界定在借鉴西方学者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参考了前苏联学者的观点和文化研究的一般理论,认为政治文化的构成除了政治心理的内容,还包括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把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意识称作“软模式”,把政治制度称作“硬模式” ;第三种界定认为政治文化除了心理层面,必须包括政治思想,在结构上分别表现为政治意识形态层次、政治价值评价层次和政治心理层次。 在陈振明主编的《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中,给政治文化下了这样的定义:政治文化属于主观意识范畴,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包括政治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政治心理层次诸要素,政治理想、信念、理论、评价准则等政治思想意识是其表现形式,与物质的政治系统是互动平衡的关系。 这一定义从政治思想层次、政治心理层次和政治价值取向层次较为全面地概括了政治文化的定义。

参考文献:

[1]陈振明.《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9篇: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校;和谐;人才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25-02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生力军和建设者,当代大学生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真正符合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更是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全面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坚持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离不开人才,更是离不开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

一、高校和谐人才的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中,人的和谐始终是第一位的,起着主导作用。那么一个富于个性的和谐人才,必须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有益于社会进步。因此,高校培养出来的和谐人才应具备以下几种特质。

(一)和谐人才应具备的道德行为

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反映其道德素质。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人们通常是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或指令性计划来指导和开展生产,与此相适应,人们的道德养成也主要是上行下效的被动式顺应或顺从,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大多是自上而下灌输式或说服式教育,主要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其显著特点是“要我做”。由此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在主要是出于某些外在因素影响产生的道德要求而去从事某种道德行为。虽不能否认这种道德纪律在过去所起的作用,但现在却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以一定的自主性,要求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从事经济活动。

(二)和谐人才应具有的价值理念

个人价值理念在一定情景中体现人的整体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初期,以及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会随之发展与更新,在此发展过程中也很容易形成一些负面效应:有的以拥有金钱多少作为衡量人价值的标杆,不择手段地赚钱,形成了拜金主义价值观;有的以个人享受为价值导向,骄奢逸、生活颓废形成了享乐主义价值观……凡此种种,都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当代大学生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健康养成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甚至动摇了大学生们自小学教育起即树立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坚定追求。

(三)和谐人才应具有的能力水平

能力与知识、经验和个性特质共同构成人的素质,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时代,相对稳定、封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造成了人们的思想上的因循守旧和故步自封,同时由于科学技术手段的限制,绝大多数职业和岗位对人的专业技能素养要求不高,这样就使人们很容易满足于学习阶段所学习的知识,以几年或者十几年的学习谋求一生所需,不注重在工作实践中的再学习、再提高,更遑论终身学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在各行各业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人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和谐人才应具有的社会适应力

社会适应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上更好生存在心理上、生理上和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包括个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一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道德自律能力等,是人这个个体融入社会、接纳社会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世界,存在着许多“灰色”地带,如:一些人为了达到某些个人目的,利用“人情攻势”向一切领域渗透,因而社会生活的原则规范被破坏;由于千年传统“官本位”的影响,权大于法,个人凌驾于集体,私欲高于一切等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社会现象时常见诸于报端、网络,严重败坏了我们党的党风和社会风气。

二、当代高校和谐人才培养的现状认知

(一)从当代高校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外在环境来看

1.社会体制机制改革转型对当代社会和谐人才培养的正功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逐步完善,市场经济所倡导和弘扬的民主平等、自立自律、竞争进取等理性的意识,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相伴相生,对正处于大学校园的90后群体影响深远。这些反应市场经济积极导向的意识和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正逐步成为当代大学生塑造人格、价值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大学生扬弃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糟粕,重塑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推进改革深化的现代化人格理念,培养新型和谐人才意义非凡。

2.由于市场经济“人依赖物”的本质,使得正处于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年人极容易受其干扰和影响,以追求和获取外在的、显性的“名”“物”“利”等来片面发展自己,忽视或抑制深层的、正面的“价值追求”“精神情操”等,从而堕落为“物的奴隶”“金钱的附属物”。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远不止此。有些人由于受极端利己主义的影响,在个人发展和竞争中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地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甚至出现了不惜以牺牲和剥夺下一代人发展为代价的恶性事件。

(二)从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发展主体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