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活需要掌声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记得有一次,我数学考了100分,老师为我鼓掌,同学为我鼓掌,我也为自己鼓掌。但是后来 我发现,我有一道选择题错了,不应该考满分的。于是,我举手告诉了老师,虽然只考了98分,但是大家仍为我鼓掌;当然,不是因为分数,而是因为我的诚实。
还有一次,我语文只考了78分,正当我为分数太低而难过的时候,我的好朋友为了鼓了鼓掌,对我说:“下次加油!”。听了这句话我的心情变好了一些,决定重整旗鼓。结果后来的一次考试,我考了99分。
生活需要掌声,掌声的魔力多大啊!如果一个人有了很大的成就,却没有人为他鼓掌,他可能会气馁,会一撅不振。让我们为他人也为自己鼓掌吧!
范读课文,可配上乐曲。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对什么样的课文配什么样的乐曲,做好充分的准备。一般情况下,对于抒情散文之类的课文,可选择钢琴曲、萨克斯曲或轻音乐来配。对于童话、寓言、科幻之类的课文,可选择比较欢快的乐曲来配。
语文课文大部分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而选的。但是,小学生由于受生活阅历的限制,不可能完全进入作品去感受文章表达的深刻内容。这时,适度的音乐欣赏就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引起学习兴趣,共同体验作品内容。
有些课文内容与某些歌词的内容很接近,并且对理解课文很有帮助的,可以让学生听此歌或学唱此歌。比如:我在教《掌声》这篇课文时,就用了这种方法。课文内容与韦唯唱的《爱的奉献》歌词的意思比较相近,特别是歌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这对学生理解课文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这几句话很有帮助。根本不需要老师反复地讲解这几句话的含义。因为同学们已经从歌声中领悟到其中的深刻含义,尽管欣赏音乐只占课堂时间的几十分之一,但教学效果却远远超过了时间的界限。
有些文章本身就是一首美的乐章,像古体诗词都有它固定的曲调和韵律,还有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许多清新优美的散文诗,也同样充满了音乐的遐想。这类文章教学时的关键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何使学生对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感兴趣成了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及时地选择相应的音乐适时适度地让学生欣赏,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收到良好效果。以《听潮》一课为例,谈谈体会。记得那天上课时,我放的是钢琴曲《海之恋》,随着音乐的起伏,海的温柔、娴静、汹涌、壮观,在学生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当学生被音乐的魅力“征服”时,老师的点拨就使学生对文章的意境理解加深,既参与教学,又引起兴趣,同时使学生主动积极地领会波澜壮阔的人生乐章这个主题。
小学语文每一堂课总有许多知识需要学生去记忆,怎样记忆才能有效而牢固,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欣赏音乐这一手段强化记忆。记忆品质之一就是提高对记忆内容的兴趣,美的音乐恰恰能起到这一作用。所以,新课之后,适度的欣赏悠扬、舒缓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忆本节课的内容,强化知识记忆。其实,这也是记忆内动力的再现或运用,因此,也可以说,是靠优美的音乐调动了学生的内动力,并靠内动力完成了强化记忆的过程。
作为作文教学的材料,进行听音乐作文训练既拓宽了作文教学的路子,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弥补了语文教学中“听”的部分。
“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有力的力量”。作文教学其实就是靠学生丰富的想象,对事物(包括未感知的)进行加工创造。在作文教学时,把“欣赏音乐”直接作为作文的材料,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拓宽作文教学的路子,同时,使学生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发展想象能力。三年级刚刚接触作文,课前我选了两首音乐,分别是钢琴曲《天鹅湖》和民族音乐《喜洋洋》,让学生欣赏。之后,先把从听觉上感受到的内容让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然后再让他们借助丰富的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经过努力和补充完善,同学们把两种不同演奏方法、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表现的主题表述了出来,最后,让学生从听觉艺术过渡到文学艺术,写出书面作文。这种看似音乐欣赏课,实则潜移默化拓宽作文教学的路子,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更何况,这种形式自由新颖,不拘泥命题作文的框式,学生喜欢并乐于接受,再加上有集体智慧的力量,对一些写作时无话可说的学生来说,无意缩小了作文的难度,提高了写作的积极性,增强了作文的自信心。
一、打造新鲜题目
常言道 “题好一半文”,人靠衣装,文靠题装。独出心裁、别具匠心的题目会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拟题的技巧多种多样,但一般要求题’目要简明、形象、.通顺,做到新颖别致、含蓄角永、提挚全篇。好的题目使文章灵性十足,锦上添花。比如以“音乐”为话题的作文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拟题令人耳目一新,《心灵的变奏》《锅碗瓢盆交响曲》善用比喻新鲜活泼,让人过目不忘;《“五线谱”和他的五线谱》《二胡和小提琴爱情变奏曲》巧用借代,饶有情调,妙趣模生;《刘禹锡何以调“素琴”而恶“丝竹”》采用设问,制造悬念;令人耳目一新。
二、精巧构思开头
良好的开头等天成功了一半。好的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老师的第一缕“阳光”,它不仅奠定了行文的基调,而且也能给阅卷者带来审美兴趣,,—并使其醒目提神。文章开头一般要“开门见山”,开宗明义;也可采用起挚全文作用的题记o。如中考作文《陶醉》的开头:“感谢上苍赋予了人类这种美丽的感觉:陶醉,其实在人疲倦的时候,也不应该忘记给自己留一方让人倘样的天空。”或用排比句式、设问和反问铺句式。如《把爱心带给别人》:“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例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雨,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人生需要掌声》的开头:“人生需要掌声,许多人时常慨叹;知音难觅,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是人生中的掌声?”或将记忆中的现成诗词、流行歌曲变换新的内容,即所谓的“旧瓶装新酒”。如《那年我十六》的开头:昨夜月朗星稀,沉读不知疲惫。试问催我入,却道懒虫一个,知否知否,读书滋味多多。”或引用名人名言,或撷取经典诗文,或采用含蓄隽永的语句;如《生活需要微笑》这样开头:“米兰。昆德拉在他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序只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巴黎大学的围墙上也刷着‘生活在别处’这样富有诗意的标语。我曾长久地喜欢这些东西……”
三、巧用感人细节
所谓细节,是指文章对某些细小、看似不起眼的举止行动或最平常、最具典型意义的细节进行具体描写。它对表现人物个性、揭示文章主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细节描写极具感染力,容易打动人心。人云亦云、平铺直叙的内容使人如同嚼蜡,依靠几篇范文机械模仿,投机“嫁接”只会让人反感,倒不如实实在在地写身边事,有感而发,在关键处用细节描写点染,能让阅卷老师产生“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的惊喜。如我班同学考试作文《葡萄成熟的时候》写道:“外婆的话也不好听了,她每次说话,我真想到一边去。外婆的手现在也不那么柔软了,而是长满了茧子,外婆她好像很知趣似的,每次一碰到我,就下意识的把己的手缩回来。”既写出了外婆对“我”的爱,又表现了“我”对外婆的反感和厌倦。再如《懂你》这样写深沉的父爱:“记得有一次,妈妈有事要外出几天,只有我和你呆在家里。
妈妈走时,我拼命地抱住妈妈的腿不让她走,你当时百般地哄我。妈妈走后,我经常拿着妈妈的照片看着哭,你每次看到这些什么也不说,。只是慢慢地摇摇头,轻轻地叹口气”这里把一个深沉内敛的父亲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于平淡中见真情,极具感染力。 四、借用诗文名句
使阅卷老师看好的还有文章要有文来,并有文化底蕴,其中有效的方法就是恰切地借用或化用诗文名句,信手拈来为我所用。这些名句,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以一当十,可唤起阅卷老师的联想和思考,从心眼儿里佩服你的知识面。如《幸福是什么》这样写道:“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入长久,千里共掸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折回忆;幸福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理想和追求。”这些句子不仅达释了幸福的含义,还展示了考生的阅读广度,使文章充满诗意和文采。在引用古诗名句时,有的不是:明引”,而是“暗引”,即灵活巧妙的化用。如《思念是一道风景》中写道:“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明月,思念使女词人瘦比黄花;思念使蒙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干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思念使摩谙先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遥望故国泪沾巾……”
五、插用整齐句式
在叙事说理时,穿插干些整齐句子(句子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会使叙事简明,说理充分,感情充沛,有‘强烈的气势,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尤其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重点处插用,会让阅卷老师眉开眼笑,击节叫好。如《面对大海》中这样写道:“有一种声音,是海浪拍打礁石唱出的激情;有一种蔚蓝,是海天一色铺展的宁静;有一种情怀,是面以大海激起的‘惊涛拍岸’。面对大海,好像是面对一首歌,一幅画、一本书。”再如《把握青春》:“青春的风铃,吹开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动了梦想,清楚的音符带动我奔向希望。青春,这个美好的季节,正是我们播种希望的时候,珍惜它,让它创造生命的辉煌,把握它,让它放出夺目的光彩。”可谓字字珠玑。
六、美用精彩结尾
一、反弹琵琶,进行逆向思维
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常依赖《作文宝典》之类的参考书,根据范文割割补补,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毫无新意。因此,这种反弹琵琶的手法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以“意料之外”的惊人手法,达到深刻表现的目的。
巴尔扎克说得好:“艺术家的使命在于找出两种最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于能从两种最平常的事物的对比中引出令人惊奇的效果。”巴氏道出了逆笔的奥妙:看似不合情理,实则相反相成,顺理成章,是一种巧妙运思方法。当然教师在启发学生时,应加以强调,不能随心所欲,随意逆向,毫无根据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在立意求新时不脱离实际。
相传“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一李姓男寿星写贺诗,适逢滂沱大雨,寿典难以为续,众人皆叹奈何,板桥提笔便写:“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此时,旁观者嘘声四起,板桥不以为意,接着写道:“滂沱雨为李公寿,李公寿比雨更多。”当郑公停笔,掌声四起。郑公能赢得一片掌声,是因为他能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二、合理想象,进行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曲径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让思维由此及彼,从侧面进行扩展和扩广,从新的角度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特点是不受消极定势的影响,对一个问题从侧面进行换角度思考,随机应变地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易想到的比较隐蔽的方向去,以求突破现有的论证和观点,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获得新的结果,产生新的创造。美国著名科学家,电话的发明人贝尔说过:“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作文中运用侧向思维,可以使学生“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收到独辟蹊径的效果,达到文章出新意的目的。
如写《和你在一起》,有很多学生思维呆板僵化,产生“套板反应”,都写和你在一起时的快乐心情以及得到的帮助……当然写这些东西未尝不可,但写多了,会觉得腻味,毫无新颖感。唯有一位学生妙用侧向思维,摒弃从众心理,避开大道走小径,反映“网络游戏危害青少年思想健康成长”的问题,由于运用了侧向思维,创意新奇,别开生面,而获得了满堂喝彩。
三、打开思路,进行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思维形式和其它发散形式的综合,它要求打开思路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进行多向思维,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观点,这就为立意的独到奠定了基础。
例如《滥竽充数》这个材料: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材料中涉及到的人物有南郭处士齐宣王闵王其他乐师,但由于对这个故事太熟悉,立意时往往只局限于南郭的角度,形成了思维上的定势:不要不懂装懂。这种思维不能说错,但缺乏独到性。如果我们打开思路,进行多向思维的话,就会看到别样的风景,如:从齐宣王的角度,我们可提炼出反对的观点;从齐闵王的角度,我们可提炼出引出竞争机制,杜绝滥竽充数的观点;从其他乐师的角度,我们可提炼出反对明哲保身,自私自利的观点……因此,非常有必要培养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惯,让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写出作文的奇、新、美。
2、我有很多爱好,比如读书、弹电子琴、写作文,我样样都非常喜欢!!我最、最、最喜欢弹琴了,妈妈给我买了电子琴,我一般写完作业,就会弹上那么几曲“美妙”的音乐,眼前又浮现出那些优美的画面:炫丽、豪华的舞台上,一个小女孩坐在美丽的钢琴前,用自己那纤纤玉手,触动着那些黑白相交的琴键,弹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那声音是那么的悦耳、那么的悠扬,场下一片掌声,那位女孩显得如此的有气质、那么的有修养。此时此刻,我幻想着,如果自己是那个有气质的女孩的话,简直是太完美了!可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努力呀,要记住,机会是留给那些勤奋、努力的人的,而不是留给那些懒惰的人的!加油吧!努力吧!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3、其次我还非常喜欢看书,有时候书看完了,又没来得及买新书,我就拿着那药盒里的说明书,或者街上发的宣传单津津有味地读!!妈妈总是说我:“你看你整天就知道读书,也不帮我赚点钱,那买书不需要钱啊!”我把妈妈的话当作了耳旁风,随口答应了一句:“知道啦!”接着又若无其事地读上了书!记得有一次因为我读书着了迷,差点发生交通事故,还被司机骂了一顿呢!
4、我还把写作当作我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以前,我的作文水平不是多么的理想,总是前言不搭后语,语句也不通顺,很少用一些好词佳句,弄得整篇作文都干巴巴的,很没劲!但是经过我的不懈努力,现在作文水平谈不上好吧,但总比以前进步了,“进步了”对于我来说,算是一个比较高的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0—0074—01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力求以崭新的手段实施教学,同时还应营造民主、和谐、生动、活泼、开放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上课的热情。作文指导中,尽可能地隐去作文课的条框形式,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放飞心灵的空间,让学生敢于在习作中讲真话、实话、心里话,从而使学生真正爱上作文。
一、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在课堂导入上下工夫。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讲述故事、猜谜语等多种形式,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我最喜爱的一种动物》时,我创设了以下情境,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学们,听说老师今天要上作文公开课,我的两个‘好朋友’也闹着要来,想知道他们是谁吗?”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大声回答:“想。” “那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闪亮登场吧!”随着如雷般的掌声,我从讲台下“请出”我预先准备好的两位“朋友”——白兔和乌龟。看到我的两个特殊的“朋友”,学生们都笑了。我趁机追问:“同学们,我的朋友可爱吗?”“可爱。”“那想不想把这么可爱的小动物介绍给自己的好朋友呢?”“想。”“好,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写有关小动物的文章。”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仅感到轻松、愉快,而且在不知不觉中给作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和生机。
二 、善用鼓励,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但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采用各种办法,使学生逐渐找回自信。鼓励、表扬是增强学生自信的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获得自信。比如,在教学《我最喜爱的小动物》时,我把我的两位“好朋友”捧在手中,问:“同学们,我的好朋友分别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谁愿意来说说。”班上的孙××一听,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最喜欢小白兔,我能摸摸它吗?”我微笑着点了点头。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小白兔,脱口而出:“小白兔,真可爱。两只耳朵竖起来,一身洁白如雪的绒毛真光滑,一对像红宝石似的大眼睛骨碌碌地转动,活泼机灵急了。”听了孙××对小白兔的赞扬,学生们都很惊讶,因为在大家心目中,孙××讨厌写作,甚至有点“闻作色变”,可今天竟能出口成章。看到了学生们的脸上流露出对孙××表示赞扬的表情,我也趁机表扬孙××:“同学们,听了孙××对小白兔的赞美,你们觉得他棒吗?”“棒。”“对,太棒了!我们的孙××真是了不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希望同学们也向他学习,大胆、毫不吝啬地对我的两个‘好朋友’发表自己的见解。”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手争着发言。我对每位发言的学生都给予了肯定。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大增,发言更积极了。
三、教师勤“下水”,让学生有模仿的蓝本
是啊,一个人不仅需要用困难与挫折来磨练自己,更需要风雨后的鲜花与掌声,如果一个人的成绩得不到充分的肯定,他就失去了人生奋斗的动力。这时,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便显得尤为重要。
那时我才四年级,是个成绩平平、默默无闻的女孩。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竟指名要我去参加全校的作文比赛。听到这个消息,我百思不得其解,我的作文写得并不好,老师这是什么用意?回到家,我随手拿起以前的一个作文本,漫无目的地看起来,那都是我以前写的作文,看那一个个大大的“A”在眼前跳动,那一条条鲜红的波浪线是我内心升起了一丝希望。我的嘴角浮起微笑,重新鼓舞起来:老师是看我基础不错,想借此机会锻炼我。我暗暗在心里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以示鼓励,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使自己前进。
从那以后,我不仅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练笔,还坚持每天几日记,增加了课外阅读量,在短短的三个星期内,我进步神速,特别是作文,比原来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终于到了比赛那天。我默默地站在考场门口,胸口像揣了只兔子似的,“扑通、扑通”。但我定了定神,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告诉自己:“我能行!”我自信地走进考场,迎接下面的挑战。
【关键词】创新;教学;灵魂
The innovation is the teaching soul
Tang Bin
【Abstract】Only then act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novation,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is true effective attending class unceasingly. I act according to the local student’s actual situation, introduced some classroom instruction innovation method simply:①Uses “bilingual” the teaching skillfully.②Lets the student make the creative study attempt as far as possible.③To student’s praise, lets in the classroom the applause make a sound not parsimoniously. The innovation, caused the classroom to pour into the fresh blood, the development infinite vitality.
【Key words】Innovation; Teaching; Soul
十三年前,一个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中文系女孩,涩涩地站在某乡镇中学的操场上。这是一所农村中学,教学设备简陋,但这里的孩子求知若渴。22岁的女孩以为拥有一套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教学大纲,便可以潇洒地驰骋于三尺讲台。可事与愿违,这些孩子居然说她讲的课“一点都不好玩”,而且还有点“听不懂”。他们都是讲本地壮话的学生,女孩只顾自己在讲台上“背诵教案”,点出“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叽叽嘎嘎的普通话一串串,让这些孩子都懵了:听,半知半解;记,一茬又一茬。累哟!这个女孩就是我。十三年的磨砺与反思,让我在教书育人这条路上不断成熟,不断进步,一路来的艰辛荣辱已经逐渐被我淡忘,惟有一点收获永远烙印于心,那就是:要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拥有流动的血液,就必须敢于创新!创新是教学的灵魂。以下就是我课堂教学的创新经验,也许仍不成熟,也不完美,但愿意与各位同仁分享、探讨。
首先,我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校本实际,巧用“双语”教学。壮话地区,特别是小山区的学生,除了在学校课堂上,日常他们几乎不讲普通话,因此他们的普通话往往难以摆脱方言干扰而“夹壮”,由此导致作文 的“夹壮”。比如“放学了,同学们去食堂打饭”,受方言影响他们会这样写“……去食堂要饭”;“打扫宿舍”他们大都写成“打扫住宿”等等。我在讲评作文的时候先称赞他们的作文:非常有特点,有个性,遇到我批改你们的文章纯属“高山流水遇知音”(学生们都开心大笑),因为我也曾经这么写过,我也是地道的壮族人,也在作文里干过一些“要饭”的活(学生又乐得大笑),所以,理解万岁!此时的教室洋溢着开心和快乐,趁这个机会,我问他们:我能看懂你们这些夹着壮话的作文,别人就一定看得懂吗?(学生摇头)就算全广西壮族人民都看得懂你们的作文,那首都人民怎么办呢?人家可大多数是汉族哪!(学生爆笑,接着摇头)会说壮话就一定会壮语吗?(学生迷惘、摇头)我在黑板上写下了:gou ggy meng(壮语:我爱你们),学生们都很惊奇,觉得自己天天讲的方言写出来居然跟英语差不多,太奇妙了!我顺势告诉他们,壮族也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只要你们努力走出大山,了解的会远远比这多得多。而要让别人了解我们,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必须学好普通话,学好语文,努力克服方言的困扰。不超过5分钟的调侃说评,既尊重了学生的方言,又可以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求知欲望。这远比大道理说教好。
还比如,我上《》这篇课文的时候,先不着急介绍任何背景,也不着急说什么“国耻”“爱国”之类,而是问他们:“死亡”壮话怎么说?都答:Dai(本地壮语方言“死”的读音),接着,我告诉他们,英语单词die(死亡)跟咱们的壮话读的一模一样。我又问:这些“雷同”的情况如果不是偶然的,那么你们来推断一下,谁剽窃了谁的语言成就?学生们叽叽喳喳的讨论了:“是外国人剽窃我们的”“是外国人模仿我们的语言”……我接着追问:你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请说一下理由。“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八国联军侵略过我们,他们偷了中国很多东西”“他们烧了圆明园,可恶”“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也偷了不少东西”……其实学生们所谓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有些甚至与自己的结论风牛马不相及,但是,他们的爱国激情已经慢慢被牵引出来了,这是我想要的结果。于是我趁热打铁,对学生说:中国是个有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可是屡被列强侵犯,还让人家“偷走了东西”,这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而中国人最大的耻辱并非用“偷东西”所能概括得了的,学习了与“Dai”、die有关的《》后,你们就会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国恨家仇”。造成这些后果的原因是――?(我故意拖长声音)“落后”!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回答。我又问:现在我们该怎么做?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迅速地在黑板上写下了“勿忘国耻,建设祖国,爱我中华”。这样的一节课,学生们学得非常认真,学习目标和重点不再那么死板的被灌输在他们脑子里,而是变成了流动的血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也不再是死的教条,而是变成了学生身边的事件,静静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
其次,尽量放开手脚,找寻机会,让学生做创造性学习尝试。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在教学生课本知识后,以考试的形式去验收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大都以分数定优劣。我本人对学生也会有考试,但我不以分数来作为唯一确定学生学习“优”或者“劣”的标准。因为有些卷面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只会纸上谈兵;而有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们 “学以致用”能力却比较强。我在教课的过程中就发现,能在第一时间里快速做出反应,举手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往往是那些比较调皮、敢说敢做但卷面成绩一般的学生。他们的答案不一定很标准,甚至还会答错(按我们所谓的“标准”),可“勇气”二字最值得赞赏!我有时候会把课文编成课本剧,演绎课本剧的时候有些成绩不咋样的孩子表现得相当出色!所以,被“标准化”答案限定的分数不能作为唯一考查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如果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的话,那么这样的孩子正是祖国最需要的未来栋梁!光有理论,哪能撑起国家的脊梁?!所以我主张尽量找寻机会,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尝试:学完新闻和消息的有关知识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办张小报,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多人合作,让他们过一把记者和编辑的瘾,办出来的报纸则张贴分享,取长补短;学习戏剧的时候指导学生扮演角色,上台表演,课文中戏剧的情节就不再囿于文字,而是活着的裁体,人物形象跳跃于眼前,美丑善恶清清楚楚;教学说明文的时候,每节课利用上课的5分钟时间,每天轮流让学生拿出自己亲爱的或者熟悉的小物件,向同学们口头介绍它的特征、功能等,然后简评他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教学议论文的时候,让学生关注校园内外所发生的大小事件,并对影响最大、印象最深的事件做简单的评价,可用最简单的评价模式“我觉得……”或者“我认为……”来表达自己对该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就会慢慢明白什么是议论,什么是观点,观点能否站得稳还需要论据(说话的证据)等等。这时,你会发现,课堂里充满了流动的阳光:学生们主动去思考、质疑、求索,他们可以挑战权威,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试想:一沓沓死的卷子能和学生亲身体验比么?应试教育课堂虽能围绕知识目标展开,但却扼杀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和情感。这已经不适应时展的需要。
关键词:口头作文;依托课本;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很多初中学生害怕写作文,语文老师害怕教作文,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初中三年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而书面训练又非常耗时间,在长时间的摸索中,我发现口头作文训练效果很好。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呢?我查阅了相关书籍,并结合自身训练实践,总结了一些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依托课本,指导仿说训练
课本里选择的课文都是经典内容,文辞兼美,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诵读的同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比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文中有一段描写雪地捕鸟的趣事,连用了几个动词,把捕鸟的全过程写得详细生动,趣味无穷,我就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回忆:“相信同学们小的时候也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小游戏,你们能不能模仿这一段,也连用几个动词说一说?”我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四人小组只选一种活动,互相补充,合作把过程说清楚。其他组的学生也可以进行补充。这样集合了大家的智慧,不但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而且减少了他们的羞怯心理,还能把内容说得更完整、更生动。在学生的掌声中,我分明感受到他们脸上的那份自豪和喜悦之情。
二、联系生活,加强口头作文训练
作文即生活,离开生活,作文就像无源之水。因此,除了让学生多积累书本知识,还要让学生多积累生活知识。每天早读课之前,我都要让学生说一说昨天经历的事,先说一说过程,再说一说感想,说的不通顺的地方大家一起修改,更多的是分享喜悦,也分担忧伤。比如,有一位学生说了这样一件趣事:昨天我妈妈不在家,早上给了我10元钱,让我自行解决午饭。我高兴坏了,因为我很少在外面吃饭,(这下终于可以在外面自由享受一次了)。中午放学后,我(兴冲冲)一个人到校门口吃饭,(左看看,右瞧瞧),不知道吃什么好。看了半天,终于决定吃臊子面。我小声地(怯怯地)对老板说:“我要一碗臊子面”。老板(高声吆喝道)说:“好咧,请坐吧。”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位贵宾,那种心情从来没有感觉过,真爽!臊子面终于端上来了,我一看到面,肚子咕咕叫得更响了,我连忙呼噜呼噜(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碗面一会儿就被我解决完了。我吃饱了(面足汤饱了),也学着别人拿上一张餐巾纸(优雅地)擦擦嘴,准备掏钱付账,可是我左口袋掏掏、右口袋掏掏,就是找不到我那10元钱。我顿时急出了一头大汗,(再也没有了刚才的优雅)怎么办?(怎么办?我该怎么办?苍天呀!大地呀!哪位神仙来帮帮我呀)老板不会以为我要吃霸王餐吧?我会不会挨打呀?我(可怜兮兮地)找了半天也没见一个熟人,只好硬着头皮对老板说:“叔叔,我的钱不见了,我能不能明天给你?”没想到老板爽快地说:“没问题,孩子。”我一听,激动坏了,高兴地说:“谢谢叔叔。”一溜烟跑出了饭店,生怕他反悔不让我走。通过这件事,我觉得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处处有温暖呀!
我认为这位学生说得很好,同学们边听边修改,使叙述更加生动形象。我想,即使每天只有一位学生说,一个学期下来,该有多少精彩的内容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中。积累多了,说得好了,还愁写不好吗?
三、创设情境,引导口头训练
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单调,不可能每天发生有趣的、印象深刻的事情,这时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比如,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发挥想象,然后口头表达出来;画一幅画,将画的内容描述出来;举行一场比赛,把比赛的场面描述出来……诸如此类的情境有很多,语文老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口头作文训练的场景,让学生时时保持新鲜感,时时有口头表达的兴趣和内容。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考虑到本单元的主题是“成长”,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挫折,这时候该怎么办呢?我教学生唱《真心英雄》,其中一句歌词学生印象最深刻: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先让学生唱歌,然后根据歌词,说说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经历,谈谈感想。学生一唱歌心情就会放松,再谈经历、感受,就不会太紧张,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接受了教育。
加强口头作文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说话的条理性、连贯性和完整性,更有助于提高写作的能力。另外,口头作文兼有快速思维、迅捷表达的特点,效率高,形式灵活,心想口说,言随意至。用口头作文辅助书面作文,能大大减轻学生由于单一的书面作文所造成的沉重负担及枯燥感受。同时,口头作文使学生之间能相互启迪思维、扩展视野、积累素材、集思广益,从而碰撞出创造的火花。说得好了,诉诸笔端,不就是好作文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