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体系建设范文

教育体系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体系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体系建设

第1篇:教育体系建设范文

一、和谐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我认为,广义的和谐高等教育体系,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分工明确、相互促进、高度协同、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一种良性体系。这一体系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一是民主法治的管理体制。

“民主法治”体现在和谐高等教育体系上,表现为民主法治的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的主要使命和本质特征,决定了其管理体制具有科学性、民主性的特点。具体说,第一,以人才为本。和谐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应当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育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第二,民主管理。和谐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协调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尽可能多地采用民主讨论、多方论证、共同协商的方式,切忌简单使用行政指挥的管理方式。第三,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为了保障公民享有公平的高等教育机会,维护国家的教育自主权和高等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我们必须通过教育立法、教育政策等形式,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高等学校必须坚持依法治校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维护其自身及其师生的合法权益,切实履行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责任。

二是公平正义的资源配置。

“公平正义”体现在和谐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上,就是维护高等教育的公平正义原则,满足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需要。构建和谐的高等教育体系,必须以建立公平正义的资源配置体系作为重点。首先,要维护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努力缩小城乡之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高校质与量的差距。其次,要努力促进高等资源配置的平衡。政府要调整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结构,进一步加大对高职院校和一般本科的经费投入,优先增加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高校经费的投入,大力创办职业技能类的大众型高校。再次,按照“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优先发展中西部高等教育,将高等教育资源增量部分主要投放在中西部地区,并从法律上确保农村及落后地区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三是诚信友爱的校园文化。

在和谐教育体系建设中,高等学校要致力于建设“诚信友爱”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师生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学研产之间协调互动、和谐相融的机制。一是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助。高校必须努力营造“潜心学术、健康成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的良好氛围,建设“诚信友爱、和谐相融、感恩社会、报效国家、胸怀人民”的校园主流文化。二是高校与社区的联动。高校必须坚持“在服务中发展、在发展中服务”的思路,与当地政府和所在社区实现双向联动,实现高校与社区发展的双赢。三是学研产有机结合。创办大学科技产业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科技产业、坚持学研产相结合,是高校加快知识创新、履行社会职能、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必由之路。

四是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通过和谐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这一机制的特点是:第一,政府宏观引导。二是高校自主办学。三是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四是市场有效调节。

五是安定有序的发展局面。

具体表现在:第一,结构优化有序。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类型、层次、科类、区域和形式结构,处理好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城乡与区域之间的关系。第二,高校合理分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分类体系及相应的公平竞争机制,引导学术型大学、专业型院校与职业型高校之间合理分工,促进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合理定位,从而做到既相互竞争又共同发展。第三,要确保高校校园的安定团结。建设安定团结的高校校园环境,是形成高等教育安定有序发展局面的前提,也是和谐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处理好和谐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和谐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重点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1、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一是数量发展是基础。没有1999年以来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我国高等教育就不可能实现在数量上的快速发展,也就不可能首先从量的规定上提前进入大众化阶段,这是必须予以充分肯定的。二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质量发展。在经过近年来的数量发展之后,质量问题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的质量,特别是要将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的质量发展作为重点。三是质量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数量和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方面,没有数量就无所谓质量,而没有质量的数量毫无意义。构建和谐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是发展,必须坚持以发展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的原则,集中精力抓好质量。

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是从维护高等教育公平的目的出发,制定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和政策。二是通过提高高等教育效率,增进高等教育公平。只有不断提高效率,才能实现更高层次上的高等教育公平;只有在更高层次上增进高等教育公平,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效率。因此,必须以发展为主线,以竞争为杠杆,通过加速发展步伐、引入竞争机制,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不断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三是根据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增进高等教育公平不能也不应该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同样,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不能也不应该以牺牲落后地区和困难群体子女的教育权为手段。

第2篇:教育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开放式合作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李惠贤(1979- ),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刘娟音(1980- ),女,河北衡水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河北石家庄05009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67-02

基于开放理念办教学就是打开渠道多方面合作,实行教学方法和资源的开放。深化教学改革是指教学体系在多学科稳步发展的教育价值理念的引领下,多内容、多形式按照提前设定的规则集合成一个高效的教学整体。教学资源上要做到真正开放,其内容涉及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种教学资源的开放,以达到“共享共赢”的最终目标。教学体系中各个因素在各种变化中保持互相配合、互相提高、全面发展的平衡状态,为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而共同努力。所谓的高职教育体系改革需要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变革。

一、以开放视角的高职教育体系

(一)以发展为核心目标

所谓的开放视角建设高职教育体系是指教学理念的开放,发展是这项计划的核心。任何行业都不可能缺乏发展理念而独自存活,需要以发展为核心建立健全高职教育体系,这就表示教学体系内的各方面因素都需要在知识技能、方式方法、教学态度等多角度的促进下,时刻进行调整,为发展的核心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各行业产业转型加快,人才教学需要以此为发展目标,为市场供应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二)主线是合作

高职教育课程的逐步开放奠定了发展规划,接下来就是建设步伐的开放,合作是建设步伐的引领方针。这就意味着教学体系中所包含的课程因素要加强融合“合作办学、合作发展”的共同理念,推动政府和企业参与进来,并借助他们的优势和力量,完善自身诸多方面的不足,以此来实现学院制定的人才培育任务,达到所要求的培养目标。培养人才其归根结底还是为企业和工厂服务,他们是教学成果的最终评价者,学院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帮助企业完成企业目标、是否具备胜任岗位所要求的基本能力、能否跟得上企业的发展等方面都是重要的评价依据。所以,高职教育需要以企业需求为第一目的,培育集生产、管理和服务于一身的专业人才。合作是基于开放视角的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唯一主线,它使学院和企业之间相互交融,紧密合作,共同办好人才教育的历史任务,为各方面的发展都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三)以共赢为目的

开放视角办高职教育就是需要开放教学内容,合作是设立高职教育体系的唯一主线,所以教学内容不能仅仅是学科理论,单单纸上谈兵,缺乏实战技巧,何谈为企业输送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需要学院认清形势,明确相关技术领域的岗位要求、熟悉相关行业的规范标准、拟定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模式化的教学培养订单式的人才。

开放视角办高职教育还需要教学资源的同步开放,授课教师的公开课视频、教学项目与任务、教学课件和素材等有关资源可以向更多的人群开放权限,通过这些资源的开放整合,使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这是开放视角办高职教育的良好效果。

开放视角办高职教育仍然包括教学课程和学习方法的适度开放,通过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开放,可以将原先只能在课堂上完成的教学任务延展到任一学习空间,为了保障学习的成果,教学课程和学习方法必须对大众进行开放,教学任务不再受时间、空间或其他因素的限制而变得丰富和方便。学生在各式各样学习方法的指引下,逐渐养成自学的能力,这些是学校和企业都满意的状态。

二、基于开放视角建立高职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突破用人单位和学院的界限

既然是教育,学生便是教学体系的主体,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界限应该模糊化,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通过深度交流和逐步融合,使学校和用人单位结合成一个整体,共同完成高职教育体系的建设任务。培养高职人才需要注重市场导向,遵循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大方针,让学生和用人单位都明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路线是最佳选择。在传统的高职教学观念上,一直奉行学校单独培养人才、企业有需求地选择人才,这样,学校和企业之间产生的交集很有限,学校是该模式下的教学主体,而用人单位仅仅是通过选拔人才时的招聘机制简单干预一下,明显对学校的培养机制没有产生有效的影响力,无法改变学校的教学模式。开放视角办高职教育旨在变革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校企结合共同改善建设高职教育模式,让企业参与到学校教学模式改革中,提出中肯的、更符合职业需求的教学改革意见,实现以就职意向、能力要求、工作目的为指导设立教学目标,推崇实践结合理论,以双重核心开设教学课程。

(二)突破工厂和学院的界限

开放视角建立高职教育体系是为了打破校园和工厂之间的界限,体系建设目标明确了岗位的职业要求和课程研发的主体,深度发掘职业体系中的隐性知识,将职业行进路上的种种因素都加入到人才培育的方案中。传统意义上的高职教学,将学校和工厂完全割裂开来,单独认为工厂仅仅只是负责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学校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帮助学生在专业技能、理论水平上有所补充和提高。因此,突破学校和工厂的界限在于工厂资深专家将工作任务带到学生的课堂上,使学生切身感受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这对职业教育起到引领的决定性作用;学校教师通过自身的专业水平进入工厂里,通过设立研究课题,带领学生参与研究,快速推动知识和技术的高效结合,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学生可以以实习工的身份进入工厂,参与工业制造,通过慢慢学习和实践,很快适应工作环境,提升自身的价值水平;学校还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将企业引入校园,在学校里开办产业实训基地,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提前得到锻炼,同时,通过销售学生实践成果,为学校盈利。

(三)突破课堂内外的界限

实施开放视角建立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方案时,需要打破现有的课堂上与课后脱离的窘境,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其职业生涯上的具体规划或者某些学生所需求的职业转型发展的现实目标。让学生既能够适应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技术要求,又能够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为其在将来的职业道路上添加宝贵的实用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在未来有一定的发展几率。高职教育必须时时紧扣市场动态,紧抓市场需求,培育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这表明学校所培育的人才必须能够应对变化中的市场环境,并在这种环境中顺利生存下去,守住机遇,从而得到发展。因此,学院设立开放视角建立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方案时,需要将专业要求与教学课程优化和其他相辅学科进行优势整合,保证在开放视角建立高职教育体系自身逻辑通顺的前提条件下,破除课堂内外的壁垒,让产业知识与技能相互补充、融合。

三、开放视角建立高职教育体系的方法

(一)以工作任务为起点,设置高职教育课程

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求的专业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以工作过程中将要面对的因素、培养职业素养为主线,穿插能力的养成和实用的经验等诸多有价值的培养技能,以此来培养企业和社会所需求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要求以解决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为支撑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学习进度,将学习目标化,实现学生学习的高效性,使学生能够运用自身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高职院校还可以积极运用教师的资源优势,开启与企业的实践合作,想方设法将新课程融入教学任务中,将工作内容整合成项目,在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使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起来,摒弃枯燥的理论学习。按标准引进行业内领先技术,向学生传授行业所需要遵循的规则和标准,促进新工艺、新技术在学生中的普及程度,增强教学体系的灵活性。

(二)以自身资源为基础,建立动态的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紧密结合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特征,高职教育是为了产业发展而推行的一种教育制度,直接和生产、管理和服务等诸多行业息息相关,为其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随着中国经济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也进一步加深。动态调整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建立在庞大的资源基础之上的。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自由和灵活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和教师,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突破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现状

现如今在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中,专业技能仍旧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要求,各大院校都按照各个专业的学生人数制定授课教师编制,学生按照相同的专业成为同班同学,授课教师按照专业相关程度成立研究科室,教学活动根据专业来实施,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也都是按照专业来配置,应该可以谈得上专业是教学资源配置的主体,多个角度来看都是按照专业来设置的,专业管理始终都是以主导地位来管理教学的。

高职教育是一种服务社会经济组织的导向性教学模式。“服务宗旨,就业导向”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唯一目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打破传统“专业主导教学活动”的模式制度现状,树立“专业是结构性的体系”的理念,通过新理念、新观点,使课程体系处于动态平衡之中,随时可以变化和调整,以实现灵活自主的人才培养目的。

高职教育是一项涉及民生的基本工作,具有很明晰的系统分工,关系着高职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的成败。高职培育出来的人才是社会人才构架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不如精英教育那样许多个体能够独当一面,但也有很多重要的岗位需要高职人才。开放视角建立高职教育体系可以向全国范围内推广,建立服务于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制度,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当然,培养人才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前提的,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优势,努力发展高职人才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国庆,陈曙娟.基于开放视角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

[2]宋专茂.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靳全胜.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9(3).

[4]王根顺,付娟.以人为本: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完善[J].机械职业教育,2010(8).

第3篇:教育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教育体系 改革

[作者简介]张仲兵(1973- ),男,四川长宁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武晓平(1974- ),女,四川泸州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重庆 40133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008-03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需要通过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来优化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纲要》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体系应具备的三大特征:一是职业教育应当采取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办学模式,以适应经济转型需要,实现教学、科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目标;二是高职院校应统筹发展脱产教育与在职教育;三是高职院校应强调与中职教育的无缝衔接,以突破既有职教培养层次的局限,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协调。在建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受外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等多方因素的制约,《纲要》目标未能顺畅实现。高职院校有必要深入探讨问题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稳步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一、制约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系统失范

办学理念对构建高职教育体系、规范高职教育实践起到了宏观指导作用,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史较短,管理者对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认知水平较低,在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暴露出若干背离教育规律的问题。

1.高职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失衡。这导致了科学主义盛行而人本主义式微,注重高职教育的功利化导向而忽视教化育人的社会功能,从而削弱了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摒弃了高职教育应肩负的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责任,将高职教育的内涵简化为谋生教育,并以此为理念来设置专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估教学成果。学生难以迅速从人文素养课程学习中获得个人收益,是导致高职教育异化的主要原因。高职毕业生在功利化导向下所掌握的具体技术能力将随着技术进步而贬值,而人文素养的匮乏将使其缺乏跟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而降低其在未来职场竞争的能力,削弱其长远的社会价值。

2.内闭式办学理念制约高职教育与时俱进的能力。我国高职院校诞生于大一统的行政管理制度体系下,公办高职院校高层管理者至今仍从属于地方党政系统,其员工则接受参公形式的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系统的内闭型模式固然提升了高职院校的制度化运作效率,但背离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是为产业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突破传统的内闭式办学理念,转而树立以学生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开放式办学理念,以强化校企合作水平的方式来确保高职教育内容与实业界对技能人才的要求相一致,而上述要求恰是当前高职院校的能力瓶颈。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对人才需求市场的动态跟踪能力,缺乏与企业实现教学与生产资源共享的能动性,从而制约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人才培育系统不完善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工作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目标不准确,缺乏与时俱进的自我更新能力,难以满足日益提升的实用型技能人才标准要求。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升级的历史关键期,高端技能型人才紧缺形势严峻,迫切需要建立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支撑宏观经济升级。而长期浸润于传统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高职院校,缺乏开发新专业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时代紧迫感和能动性,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突破现有教育行政化管理体制的约束,开拓新专业,拓宽专业口径,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丰沛的高级实用技能人才。

2.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设计偏向功利化的一极,以该课程是否具有短期实效性作为开设课程的指针,忽视人文课程在高职教育系统中的功用,从而弱化了对学生理论底蕴与职业素养的要求,削弱了学生在未来职场中的可持续竞争力。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则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脱离地区经济发展需要,配套教材内容与实业界的现状相脱节,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中高职衔接不到位,影响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备性。制约中高职教育衔接水平的首要问题是中高职人才培养计划的衔接不到位。由于生源素质不同,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也存在显著差异。中职院校重点培养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偏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忽视理论素养的教育培养。高职院校则更为重视培养专业素质过硬、兼具与专业相关的管理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此外,中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存在衔接错位问题。中高职教育的理论课程设置存在与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相脱节的问题,理论课程设置与提升学生职业生涯的从业能力之间缺乏必要联系,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衔接不畅,造成有限教学资源的浪费和专业课程授课内容的重复,严重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社会保障系统不健全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运作必须依赖于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社会保障机制通常由法制环境保障机制、科研条件保障机制及办学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构成。

1.高职教育体系的法制环境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备的规章制度。高职院校的主管部门将办学资源主要投放在硬件教学领域的建设上,缺乏对高职教育法制环境建设的必要投入,使得各地的高职教育法律法规与上位法相冲突。此外,高职院校的法人治校结构尚不完善,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方面缺乏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出现越权制法与执法行为。部分高职院校以治安处罚条例为蓝本来制定学校管理制度,以随意罚没学生财物的形式来替代高职院校的常规学生管理工作,背离了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管理的初衷。

2.高职教育体系的科研保障机制缺位。就实质而言,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支撑,高职院校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理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高职教育通常被定位为教学型院校,高职院校管理者缺乏对科研工作者应有的重视,缺少通过促进科研来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理念。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制定诸如科研工作量管理办法、科研经费配套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考核办法、科研奖励办法等科研管理激励文件,更缺乏专门为教师从事科研提供的设备设施等方面的科研条件保障。

3.高职教育的经济保障机制不健全。首先,高职院校按主管部门不同可分为省管、地市管和企业主管等三类,主管部门经济实力强弱决定其办学经费保障力度,而办学经费差异则导致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分化。其次,就公办高校而言,同一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高校的经费投入也有较大差异,对高院校的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要远远小于本科院校,尽管多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成本要高于普通本科教育的成本。再次,高职院校的发展过分依赖学费收入,致使高职管理者偏重招生数量而忽视教学质量。最后,高职院校未能充分体现面向市场的办学特色,各高职院校自创收入在办学经费结构中所占份额较低,缺乏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积极性和从市场获取办学经费的能动性。

二、高职教育体系的变革路径探析

(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办学理念

1.高职院校在规制办学理念时应当兼顾市场导向理念,但不能唯市场导向理念是从。高职院校通常采用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基于市场导向理念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它鼓励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签署人才培养协议,由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享双方教育资源,共同促进高职专业建设。订单培养模式不仅能有效解决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且能够敦促高职院校按用人单位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当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忽视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缺陷,导致订单培养的人才不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削弱了毕业生从自身职业生涯全程规划的层面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能力,进而削弱了用人单位的远期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院校应当努力协调市场导向理念与传统学术导向理念的冲突,建立以传统学术导向理念为基础、以市场导向理念为动力、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人才需求的新型办学理念。

2.高职院校应当确立开放性办学理念,集聚社会力量,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强化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高职院校的开放式办学理念包含如下内容:一是投资主体的开放性。高职院校应打破传统单一投资主体的局面,积极吸引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力量来投资高职教育,强化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高职教育管理当局应当将社会投资确认为教育投资的有机构成,激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高职教育投资,拓展社会力量投资高职教育的领域。地方政府可以给予投资者以财税或土地政策方面的优惠,并制定公平的教育成本分担与收益分享机制,建构支持社会力量投资高职教育事业的长效机制。二是教学资源的开放性。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既要积极开发国外领先的网络教学资源,以确保我国高职教育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又要积极开发本校网络教学资源,建立网络课堂和数字化图书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共创与共享。

3.高职院校应当确立贯通性的办学理念,切实关注职业教育与上下游其他教育部门的衔接与交流。高职教育并非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孤立一环,而是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有机构成要素,它与其他教育环节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应当在办学条件、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设置、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强化与其他教育环节的衔接,务求建立一整套兼具开放性、灵活性与相对稳定性的社会教育结构体系,以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素质、技能水平的稳步提升。

(二)重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人才培育系统

高职院校应当秉持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方针,并结合本校优势资源,建立特色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1.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深入市场调研的方式来摸清人才市场需求特点,并据此设置特色化专业。高职院校应采取如下策略来主动适应职场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一是改造传统专业,开设社会急需的新专业;二是超越传统专业的内涵限制,拓宽专业口径;三是考虑自身办学特长,规避一哄而上的虚假热门专业,突出特色化办学特点,保持特色专业的长期稳定办学能力;四是以特色专业为核心,建立优势明显的专业群,强化本校毕业生在特定专业领域的就业竞争力;五是深入研究行业发展态势,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利用现有专业资源,开设引导行业产业发展的新专业。

2.高职院校应当以开放式办学理念来指导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从业技能。高职院校应当主动与企业界建立协同教育关系,引入资深企业人士参与高职课程建设,并鼓励实业界直接参与实践类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工作。高职的课程设计应当以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通过岗位分析来制定课程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将课程建设与具体岗位所需要的素养与技能相挂钩。高职院校应当践行校企合作机制,创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依据企业人才培养订单来修订课程教学内容。此外,高职院校在突出课程设置功利价值的同时,不可忽视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应从提升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的角度来夯实理论教学基础。

3.高职院校应当重视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建设。具体而言,中高职教育的无缝衔接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中高职院校应强化教学环节的衔接。高职院校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与中职院校展开深度合作,并根据各地中高职专业设置特点,分别采用细分专业直接衔接和大类专业宽口径衔接两种形式来实现中高职的无缝衔接。二是中高职院校应强化升学考核环节的衔接。高职院校应变革传统的对口升学的考试模式,转而开发整合德育考察、职业技能实操式考核与理论课考试等复合式升学考核模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对职业修养、技能培养与理论修习等教学内容给予同等的重视,以培养德智体均衡发展的实用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三)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社会保障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外部社会环境与高职教育系统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协同发展。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方案设计必须综合考虑支撑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以打造适宜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系统环境。

1.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应当重视强化高职教育领域的立法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但是,关于高职教育领域的专门立法工作整体滞后,教育经费来源、教育制度改革、教育管理自等问题都未在立法层面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影响了高职教育依法治校理念的落实。为此,立法部门有必要尽快制定高职教育专门法,以直接规范和指导我国的高职教育工作。立法部门应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基石,针对高职教育法规与部门规章的内生缺陷,以及高职教育体系发展的实际问题展开具体立法工作,克服当前高职教育立法偏重原则性又显空泛的缺陷,提升高职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2.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应当重视健全科研保障体系,促进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协同并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高职院校践行服务社会目标的两条主要路径,高职院校应当确立以科研工作为驱动力的高职教育创新体系。高职院校的核心定位是创办教学型院校,故需强化针对教改型的科研项目投入,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教学领域的创新开辟新路径。制约高职院校科研创新项目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其经费与设备缺乏保障。高职院校应本着各学科均衡发展的理念,合理配置学校层面所掌握的科研经费,在兼顾学科均衡发展理念的前提下,支持重点学科及强势专业领域的特色型科研项目建设,以重点学科的科研新成果为突破口,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科研实力。高职院校还应本着面向社会办科研的理念,通过吸纳企业的科研资金与人才的积极参与,从而有效地分散以高职院校为主导的科研项目研发的风险,促使科研立项符合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方面不具备优势,但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方面较有特色,因此,高职院校应主要从事相关专业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这既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又可大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可推动行业产业的发展。

3.高职教育应当健全办学经费保障机制。高职教育可开拓多元化筹资路径来筹措办学经费,确保高职院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提升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强化市场化办学的理念,大力提升学校面向社会筹措办学经费的能力。在深入研究区域经济政策的基础上,促使学校的办学方向及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符合,从而提升学校面向区域经济体内企事业单位筹措办学经费和建立实训基地的能力。高职院校亦可通过校友捐助或校企联营的方式,自筹办学经费,形成办学经费筹措的多元化渠道。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功能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对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高职教育的省市级财政支持力度,秉持校际均衡发展和强化重点专业的原则,提高对公办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和民办高职院校的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引导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和学科建设朝着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型,以强化各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

三、结语

高职教育兼具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双重身份,我国急需通过高职教育体系变革来优化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丰沛的人力资源。本文重点阐述高职教育体系变革的蕴意及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并深入挖掘制约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若干关键因素。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体系改革应着力突出办学核心理念,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支撑高职教育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促使办学模式从传统的政府主导下的一元办学模式向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多元办学模式方向转变,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实用技能人才基础,为健全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开辟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刘松林.高职院校科研的内涵与定位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9).

[2]钱胤嘉.高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2(29).

[3]孙琳.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高职教育发展问题[J].职教论坛,2012(13).

第4篇:教育体系建设范文

1 校企融合的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指导思想

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核心,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基础,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学校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与国家、企业、社会需求零对接的学生素质教育五化体系(工作体系化、教育课程化、活动项目化、文化企业化、服务网络化),形成和完善具有带动作用的全员覆盖、全过程渗透、全方位展开的校企合作共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模式。

2 校企融合的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主要建设内容

2.1 优化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运行体系

(1)建立校企融合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机制。建设人才共育、标准共设、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基地共建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机制,成立综合素质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邀请行业、企业等校内外专家担任委员会成员,对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评价及考核办法、年度工作计划、校企共建方式等进行决策。

(2)构建人人育人、课课育人、处处育人的大思政[2]工作格局。改革思政课成绩评定方式,形成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学生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测评体系。以企业用人需求为标准,细化量化每个岗位、每节课、每个地点的育人职责、育人目标和育人方案。

(3)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建立综合素质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以综合素质教育与企业和社会需求对接为原则,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职业需求,分专业群分年级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建立实时、动态的网络测评平台,及时反馈学生综合素质现状。测评结果与学生择业、就业紧密联系,充分发挥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导向功能。引入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和第三方评价,建立综合素质教育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

2.2 开发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较多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培养都是采取课外活动形式,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需要从制度层面、工作层面进行规划。首先要成立综合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和《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其次要完善教材体系,要组织编写《综合素质教育系列教材》。形成具有学院特色、专业特色、企业用人单位特色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将综合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构架,综合素质教育课程进入学生课表,在年度预算中拨付专门资金予以经费保障。

2.3 创新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载体

(1)开展三百工程,形成校企融合的校园文化。实施百家企业进校园,建立100家主要用人单位企业文化展示区,引导学生增加对企业文化、就业岗位和企业用人标准的了解和认同,强化职业意识。实施百位导师进校园,以双导师建设为基础,聘请100位优秀校友、企业精英担任学生导师,帮助学生制定适合个体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指导,助推学生取得职业成功。实施百项文化进校园,每年举办企业文化论坛、创业者论坛、名师学者论坛、成功论坛、学子论坛等讲座100场,多维度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企业文化。

(2)依托主题教育活动,夯实综合素质教育基础。开展品牌引领人生大学生文明修身、春华秋实学风建设、梦想起航大学生创新创业、阳光人生心理健康、诚信感恩、我和我的祖国核心价值观、我爱我家宿舍文化、关注就业关注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等主题教育,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活动平台。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成立创新创业教研室,建设双创导师库,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构建234N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和创业两项能力,学校、企业、社会3方联动,合作搭建课堂学习、课外拓展、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实验室4个平台,开展SYB培训、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N)学习实践活动。

(4)建设富有企业特色的宿舍文化,营造职业素养氛围。在宿舍工作中推行8S企业管理模式[3](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建设宿舍企业文化展示区,开展一方四线五不文明达标宿舍建设。通过宿舍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自我成长的方向感、急迫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强化宿舍服务育人功能,切实发挥宿舍文化育人作用。

(5)实施榜样的力量引路工程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动力。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加强在校各类优秀学生的挖掘、报道,加强优秀校友成功案例收集和宣传,以榜样激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成长成才。

2.4 建设综合素质教育专兼职队伍

(1)全面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按1∶100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校外兼职班级导师,按1∶50聘请校内专业骨干教师担任学生班级导师,指导学生树立职业认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参与科研项目、科技创新和各类竞赛活动等,全面提高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2)建设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建立辅导员职称单列工作机制,为辅导员职称晋升创造条件,为稳定辅导员队伍提供制度保障。建设特色成长辅导室、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心理咨询、职业礼仪、就业指导等辅导员团队,提升教育学生、服务学生专项能力。

第5篇:教育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游客教育;客栈游客;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87-03

游客教育“Visitor education”主要针对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游客传送低影响技术知识等信息,改变游客行为,减少旅游活动对资源的影响的一种措施[1]。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2]。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环境责任感的游客,提高游客的旅游素质及生态意识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云南省有九大高原湖泊,在二次旅游创业中,围绕高原湖泊流域开展的休闲度假旅游是其中一个重点。而高原湖泊流域休闲度假旅游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特色客栈休闲体验游。日益增加的客栈及其客人,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极大挑战。因此,建立高原湖泊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加强对入住客栈游客的教育,提高其生态文明意识,减少旅游活动对流域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是新时期保护高原湖泊,促进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文章以洱海流域为主要研究基地,力图通过对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找到一条保护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的新途径。

一、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1.洱海流域客栈发展状况。洱海是云南省九大内陆高原湖泊之一,是著名的大理苍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是“全国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之一”。但是洱海水质依然面临着极大威胁。在针对洱海污染源的调研中,有25%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活动及旅游项目的开发是当前洱海的最大污染源[3]。而在洱海流域的旅游开发中,客栈旅游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截止到2013年底,洱海流域已有1500多家客栈,并且还有部分在积极建设过程中。在双廊古镇,客栈日平均入住率为95%,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为10天左右,远远超过大理市统计平均每位游客停留1.3天的时间。2011年,洱海流域客栈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日接待约3000人。这意味着客栈游客在洱海流域开展的旅游行为对洱海的影响要更大。

2.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及网络搜索等方式,对洱海流域地区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

当前,针对客栈游客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在旅游管理机构设置方面,没有专门的游客教育和管理机构。2012年,大理州成立了云南省首家旅游发展委员会,之后组建了导游服务公司、集散中心等,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大理旅游业的管理和引导,但并没有成立关于游客教育与管理的部门。旅游委下设的“培训教育科”的工作内容并没有涉及游客教育。在洱海保护局、大理市旅游局、大理州环保局等的政府网站上,都没有出现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2012年完成的《高原湖泊流域客栈经营服务规范》中,并没有就“游客教育”内容做出要求。在一年一度的导游年检及培训中,也没有出现关于游客教育的课程。在《大理州“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大理滇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中输入“游客教育”和“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查找,查找结果为零。客栈协会至今没有举办过关于对客栈游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活动。在经营过程中,多数客栈业主对游客的破坏行为并不过问,也不加以干涉。只有少部分客栈内部粘贴有绿色宣传标语。

洱海流域随处可见“洱海清,大理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等的宣传标语,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起到了教育作用,但是由于没有针对性,教育效果非常有限。在针对客栈游客生态意识的调查中,游客对洱海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及基础知识不够了解,对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不可回收尚不清晰,对生态行动的践行度不高,对环境保护承担责任的意识很弱。

因此,应当尽快建立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针对入住客栈的游客开展有效的教育,提高游客的生态文明意识,开展负责任的旅游行为,减少对洱海流域生态系统的破坏。

二、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建设建议

鉴于当前洱海流域客栈数量的快速增长及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结合客栈游客的特点,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立应如下述。

1.教育目标体系。参考布鲁姆教育目标的分类,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应达到以下目标。

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客栈游客应该了解关于洱海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理解开展洱海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养成负责任旅游价值观,自觉遵守洱海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主动参与环保活动并进行宣传,开展低碳旅游活动。

2.教育内容体系。内容的设置要以能够达到目标为原则。开展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负责任的旅游”价值观的教育。游客的价值观对其旅游行为有较大影响。有什么样的旅游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旅游行为。“负责任的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观,是世界旅游组织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的。其核心是强调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目的地旅游资源与环境负责,对当地居民与文化负责,对目的地发展与形象负责,对其他游客负责”[4]。开展“负责任的旅游”价值观的教育,让客栈游客改变传统只重个人享受,认为目的地的环境、文化、发展等与自己无关的理念,以负责的心态开展旅游活动,从而有意识地减少一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

(2)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开展游客教育,不仅要让游客建立“负责任旅游”的价值观,还应让游客了解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些基础知识。具体为:洱海流域基本情况的教育,包括洱海成因、构造,洱海流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开展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迫切性等的教育。

(3)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教育。针对游客已经出现或有可能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对游客进行教育劝说,例如,不能乱丢垃圾,不要购买用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制作的餐饮制品、纪念品等;在客栈内部不大声喧哗、浪费水,在不更换房间的时候,不需要每天更换床上用品、低值易耗品等,提倡“绿色消费”。不能下洱海钓鱼、游泳、捕杀珍稀鸟类等。

(4)洱海流域少数民族风俗及基本礼仪的教育。洱海流域居住着汉族、白族、回族等多个民族,而又以白族为主。多年的旅游发展,已经让当地居民对游客的到来习以为常,但是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依然会引起当地人的反感。由于客栈大多由民居改建而成,游客与当地居民接触的机会较多,游客需要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及基本礼仪,学会尊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3.教育支持体系。教育支持体系包括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师资构成、教育载体、服务体系[5]等几方面。

(1)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政府一直是洱海保护的主体。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政府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洱海管理局、大理市环保局、林业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对游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当前,我国关于游客教育的立法还没有。为了保障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应由大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比如,《大理州游客教育管理条例》等,从政策上保证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旅游规划制定中,应有关于游客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客栈经营服务规范》中,应对客栈开展游客生态文明教育有明确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客栈给予取消经营资格或降低其级别的惩罚。

大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在机构设置上,应成立专门的游客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和监控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并划拨专项教育经费进行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

(2)师资构成及培训。教育体系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由于客栈游客的流动性特点,旅游目的地针对游客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应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

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客栈业主应该是最合适的教育者。一方面,由于洱海流域客栈主要的吸引点便是不受污染的高原湖泊洱海,因此,洱海良好生态系统的维护对客栈经营者有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客栈业主是与游客接触最多的,由客栈业主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效果会更好。其次是导游。当前,入住客栈的游客中,并不完全是散客,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旅行社的安排入住客栈的,这部分游客与导游的接触较多。导游员在导游的过程中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也比较具有可操作性。负责游客教育管理的部门应定期对客栈业主和导游开展关于游客教育理论、技能及洱海流域生态知识的培训,普及生态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使客栈业主们的生态意识从浅层过渡到自觉层次,在与游客接触过程中,引导和监督游客的旅游行为,维护洱海的生态系统。

此外,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中,要把村镇干部发动起来。村镇干部在和客栈业主的联系中有较大优势。通过村镇干部对客栈业主进行洱海环保知识的宣传会有更好的效果。再通过客栈业主去影响游客。

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中,协会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应该积极发挥客栈协会或科研院所的力量,利用洱海保护月或者其他时间,制作宣传展板,到客栈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展游客签名活动;到客栈内部分发宣传资料,现场讲解保护知识;在游客教育中心播放专题影片,举办专业教师讲座等方式,开展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最后是社区居民。在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当地群众的主要工作是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洱海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染游客。同时,对游客的一些有损洱海生态系统的行为进行干预,以民间执法人的形式维护洱海的清澈。

(3)教育载体。教育载体可以储存、复制或传递教育信息。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可使用的教育载体如下表。

(4)服务体系。在开展针对客栈游客的教育过程中,政府各级部门应做好游客教育的服务工作。可以建立专门的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网站,健全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服务,为客栈业主、导游及游客提供充分的信息。

4.教育的评价体系。游客教育属于非常规的社会教育,游客教育的效果评价不能采取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而应该有自己的特点。结合游客教育目标体系,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游客在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前后生态文明知识、意识、价值观的变化。另一方面,要看游客的旅游行为。可借鉴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对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行研究。在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后,游客的绿色消费行为有无增加,例如,是否自觉遵守洱海保护的一些规定,不随便向洱海里扔废弃物,对客栈内低值易耗品的消费有否降低,床单、被套的更换次数是否有所减少等。

三、结语

通过游客教育干预手段来调节游客的旅游行为,对促进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发展是必需且可行的。客栈游客是赴大理的旅游者中与洱海接触最密切的,其旅游行为对洱海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设,将提高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可操作性,教育效果会更明显。此外,对客栈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可为以后更大范围内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借鉴,是实现洱海流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的一种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文首文,徐洁华.游客教育的概念、体系与意义刍议[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94-96.

[2]余志健.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J].教育探索,2007,(3):67-70.

[3]董全亮.社会公众对政府履行洱海保护职能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19-22.

第6篇:教育体系建设范文

1 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定位及实施

在通识教育全面推行的数十年间,我国大学均对建立完备的通识教育体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例如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等均为我国通识教育建设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但此类研究型大学,由于其教育资源充沛,无论教学科技研究、教学制度的改革完善均已达到相当水平,并且在具备成熟的校园文化和高素质生源的前提下,开展并实行博雅式的通识教育改革相对难度不大。但我国各级各地高校由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育资源等诸多条件的不同,大学通识课程建设盲目模仿显然不可取。要想做到文理并重、专业通识并用,并不容易,需要根据各院校实际情况实行具体建设,定位不可盲目追求高大全,应针对各大学具体情况,务求稳扎稳打,从统筹规划和学科精华入手。

为了确立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体系,大学首先需要进行详尽的社会和校内调查,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组建相应的通识教育体系课题组。该课题组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考量全校的学科门类种类及人才培养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体系偏重,把握全校各学科学生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需求比例及各院系教学资源及教学能力,站在大学层面上,对于该校的各学科通识课程,尤其是自由选修式通识课程的建设数量、质量、比例等做出一定的规范。这样才能保证该校通识教育系统的相对合理性和完整性。

2 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课程,按照学科可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下设的通识课程各自承担着特有的教育目标。如人文科学课程在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自然科学课程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理论;社会科学课程促进学生对于社会发展的了解和展望。以上三大类学科从各个方面强化了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当前,应用型大学通识课程设置多存在通识博雅以人文为主线的狭隘观念,缺乏针对大学具体情况,协调各学科通识课程均衡发展的举措。并且,由于应用型大学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教学目标,要在有限的学分中,注重学生和社会需求,完善通识课程体系,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互通和渗透,就要善于利用自我资源,关注社会焦点,抓住核心课程。无论哪个学科领域,其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1)从学科基础概论出发设置通识课程。通识课程在于全方位的教育,但这种教育在于对基本学科体系、基本概念和方法论的了解。这些可以通过如导论、概论等课程完成。此类课程的设置于教学需要注重学科的基础性和此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2)从学科领域中的社会焦点问题出发设置通识课程。社会焦点从一个角度来说,是社会矛盾突出的问题,从学科专业的角度解读和分析社会焦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并从容应对。此类课程的设置,需要将学科专业和社会焦点结合,注重学生的从专业角度冷静分析社会问题,并适当提供必要的学科支持以增强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

(3)从学科发展研究前沿的介绍出发设置通识教育课程。通过对于学科前沿思想、成果的介绍达到拓展学生的视野,延伸学生的发展眼光的目的。

通识课程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动向,可通过对于延伸学生的发展眼光,并且,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通识课程的设置应灵活多样的方式,除了常规的通识选修课程之外,专题性质的讲座和必要的实践活动也应纳入通识教育体系中予以开发和重视。

3 建立适应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

为健康完整的发展通识教育体系,在大学有必要专门设置相关机构,并有计划地投入人力和财力,从程序和制度上保证此机构的相对独立,全面研究、计划、审核、后评价通识体系。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系统的一部分,日常管理制度较为成熟。学生和其 他专业课程一样,学生主要通过学分的形式来完成。一般而言,各校均规定了学生需要修读的通识教育课程最低学分限度,并针对不同学科学生,也相应对必修的其他学科门类通识课程的最低限度做出了规定。但在很多应用型大学中,也存在此类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通识教育应在学生充分了解通识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但部分大学并不允许学生试读和更换通识课程,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度。另外,通识教育的后评价,不仅仅是对于课程效果的测评,也应是建立、执行、测评、不断调整的循环过程。其规范制度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应定时不定时地更新。

4 通识教育教师队伍组成及要求

通识课程的教师队伍,虽主要来自本校资源。为更好地保证通识课程效果,本校教师、学科资深专家、社会各界人士均可成为这个教师队伍的成员。而对于通识课程教师的素质,不仅在专业技能、学术水平上有所要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求,因通识教育的性质,教师人格品行也是重要要求之一。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系统性通识教育的研究与设定,更是发挥通识教育教师队伍作用的重要方面。

5 结论

通识教育的本质在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养,是对完整的社会人的培养。通过适当、系统的通识教育,对于学生日后的健康职业生涯乃至良好的个人生活品质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识教育的建设不仅对于研究型大学是必要的,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更具重要性,需要有更深一步的探索的实践。

第7篇:教育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高职;思想政治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3―0033―02

一、校企合作模式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环境方面

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既要在学校中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到企业中接受相关技能的实训。在这种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就发了显著的变化,由单一的校园环境转变成了校园和企业双重环境。学校以培养人才为宗旨,有着良好的思想政治文化氛围,这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十分有利的。然而,加入了企业环境之后,情况就变得相对复杂了。优良的企业文化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的影响,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学生接触到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外界接触增加,思想上的不可控因素增加,这种环境的变化给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二)教育者、受教育者方面

从教育者来看,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既接受了来自学校教师的正规的、符合教育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受到了企业指派的负责指导学生实训的实习指导的思想价值观影响。二者协同则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二者冲突则会导致学生思想政治观念上的矛盾和困惑,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从受教育者角度看,传统高职教育模式下,学生只作为学生的角色接受完全的学校教育;而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是作为学生接受学校教育,进入企业则要马上转变成“企业员工”的身份接受企业管理。受教育者自身的这种角色变化,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价值观的动荡和摇摆,这种变化也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较大的困难。

(三)教育内容方面

传统高职教育模式下,高职学校与其他本科院校大学生一样接受着思想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教育内容理论性强、针对性差、丰富性不够。在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接触到了更多思想道德、政治教育上的实际问题;教育内容更符合高职学生特征,更加切合实际;思想政治的内容也相应得到扩充,很多在学校没有接触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问题,在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下都可以接触到。如果把握得好,这些变化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有益的。

(四)教育方式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就是理论灌输,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主导性地位。这样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学生群体思想统一、政治立场正确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他律”型的方式也有着较为明显的缺陷。校企合作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在企业实训中学生的“自律”。如果得到有效的引导,从“他律”到“自律”的复合型教育对学生成长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如果没有得到较好的引导,学生在企业实训期间,在“自律”阶段容易形成思想政治上的懈怠、放松甚至是正确思想价值观的崩塌。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如何构建

(一)培养目标建设

培养目标是教育教学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设首先是校企合作新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完善和确立。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保证学生道德良好、政治立场正确坚定的同时,更应该强调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的培养。这样的培养目标不仅符合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而且结合了高职学生的具体实际。“在构建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时候,要立足于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将现实与未来结合起来,将学习与实习结合起来。如果不抓住上述特征,不能让高职高专的学生真正受益,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二)课程设置

新形势下,首先要全面建设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我们要利用好学生群体特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教育人,在活动中感染人;要注重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利用先进积极的文化潜移默化地感染人,使学生接受潜在的教育和影响。学生在企业实训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企业文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和在企业实习的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态度、诚信品质、敬业精神等职业道德和品格方面的养成具有积极和直接的作用,可以说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一样,都有着教育、导向、约束和激励等功能。”

课程内容建设上,要增加职业道德、行业法律法规、爱岗敬业等新内容。“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行业性,只有借助实践,职业规范才能被学生领悟并外化为职业行为。因此,必须利用实习、实训环节,精心设计、统筹安排,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纪律教育、行业法律教育结合起来,帮助高职高专学生认真领悟、严格遵守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并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新增加的教育内容一定要实际实用,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切身利益。

(三)教学

1.教学形式多样化,灵活开展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有较大一部分时间是处于零散状态,传统的班级授课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除了开展规范的班级教学外,还应该有条件地进行小组教学和个人辅导,兼顾学生整个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生个体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在学生编入企业进行实训等较分散的情况下,要机动灵活地组建临时党员小组,学校教师、党团工作人员以及企业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式学习。比如,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讨论和剖析,通过讨论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对待个人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应该做到兼顾个体,通过谈话、聊天进行政治辅导、心理疏导和价值观教育。

2.教学手段多元化,谋求综合效果。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更为复杂,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加多样。我们必须在教学手段上进行更新,使得教学手段多元化,多管齐下,取得综合效果。比如,在教学上引导学生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在教育者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把相关知识和理论在实际情景和实际内心冲突中内化成个人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受教育者同教育者一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积极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基于自身思想基础和内在需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动地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四)评价机制建设

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不仅要关注学生经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更应该密切关注学生思想政治动态,通过过程中的实时评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要坚持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所处的整体状态。要坚持学校评价、企业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校企合作后学生的流动性增大,思想政治变动增大,给评价准确性提出了挑战,要在评价主体上让多方参与进行综合评价,全面了解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参考文献]

[1]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职教论坛,2003(14).

[2]张荣香,张玉强.高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继续教育研究,2012(05).

[3]刘彤,汪晓萍.利用校企合作开展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1).

第8篇:教育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 国际视野;创业教育;综合素质;课程设计;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4?0093?02

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高等教育的一个共识,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扶持。发达国家高校创业学课程体系通常是围绕着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来构建,教学实践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以创业教育闻名于世的美国百森商学院认为,创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关键在于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有效地保证创业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把创业学课程体系研究和管理学科领域的创新实践紧密结合,为创业教育持续全方位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把创业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借助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创业型社会的契机,我们应当通过大力推广创业教育把教育体制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有效结合,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照搬其经验成果,充分认识我国国情是科学借鉴西方国家创业教育经验的前提。现阶段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脱节使我们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全社会还不能把开展创业教育上升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层面推广发展。

我们应当看到全球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发展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特质和学习动机全面准确了解的不到位,常常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1]。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缺失。我们必须认识到创业教育是一个综合体系,需要逐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才能更好的根据建设创业型社会的需要,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有效避免人力资源浪费。

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

1. 深化素质教育,整体科学规划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素质教育的国际大视野下,创业教育本质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注重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的融合,整体科学规划课程设置。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置使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实践,有效培养学生人文修养、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可以适应各种环境的创新创业人才。

创业教育不应过分强调功能导向和课程内容结构化,它应该是一种基于过程导向的、灵活的教学方式[2]。目前我国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形成多层次的系统教育模式。我们应当把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作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特点,针对学生个性需求,搭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创业教育平台。

2.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注重理论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创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反思我国现阶段创业教育的现状,针对教学实践中鲜有为创业教育搭建持续发展平台的客观事实,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来思考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探索建立创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随着世界变化的日新月异,创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势必会融入到社会进步的各个层面,跨学科跨领域的学科特点会越来越突出[3]。我们应当注重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注重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的结合。通过不同模块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有效激发学习动力。通过课程体系中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需求。通过企业模拟和ERP沙盘模拟训练课程,有效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3. 面向全体学生准确定位创业教育,为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空间

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体现在优化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4]。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当结合学校各自人才培养计划,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将创新创业理念融于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中, 通过课程教学计划的准确定位,确保课程体系的全面健康发展。依托基础课程让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创业教育课程相互渗透,有效拓展专业教学的应用领域。

创业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实施个性化因材施教学习模式,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树立自我管理的科学思想。通过对学生性格、兴趣和能力的科学评估,以必修或必选、选修或辅修等的方式,形成基础课和专业课功能互补的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4. 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搭建一个创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社会平台

创业教育科学健康发展是一个统筹协调各方面社会资源的系统工程。通过创业教育平台,结合学校自身各自不同的教育资源,努力营造弘扬个性、包容失败的校园文化氛围。依托与企业共建的社会实践基地,有效开展创业实践课程,将学生的创业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创业教育的全过程。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当为学生搭建一个系统的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学习平台。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试错和勇于纠错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应当鼓励学生跨专业和跨学科组成学习团队,培养团队合作和分工协调能力,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掘自身潜力,通过不断努力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结语

全球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促使我们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勇于尝试。结合教育体制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在实施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校际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应当通过宏观统筹建立全国性的创业教育联盟,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合作,科学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多渠道支持,推进我国创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Robin T. Peterson,Yam Limbu.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erspectives in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a profile[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2010(13):65-81.

[2] 沈超红,李敏,向广旭.美国创业教育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2):107-110.

第9篇:教育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 现代职教体系 中职教育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2.012

Abstract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s the co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vocational schools only firmly grasp the key link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do the characteristics, improve the level of running a school.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from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occupation education, analys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constraints, the thesis proposes strategies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system of modern occupation educ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were discussed actively.

Keywords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下中职教育进行专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职教育的专业建设作为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桥梁与纽带,与中职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它是中职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对于整个中职教育体系而言,关系到整个中职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关系到中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特色、办学效益,是保障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需求且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关键性环节。

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其中在第四部分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中的第一条、第七条和第九条都提到了职业教育有关专业建设的问题。2014年2月,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在全省职教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三部分实施职教攻坚二期工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提到:“要特别强化职校的专业建设,职校水平一定有若干职教专业支撑起来。专业什么水平,职校就什么水平,职业教育整体上也就什么水平。建设职校,专业建设才是职校水平提升的核心关键瓶颈之所在。”由此可见,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下,专业建设在整个中职教育体系中,在中职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2 目前中职教育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因素分析

(1)专业建设结构不科学,目标定位不明确。目前部分中职学校不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办学优势,不考虑局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盲目的开设一些热门专业,专业设置多而杂,各专业之间关联性差,专业替换频繁,专业建设没有特色,专业建设整体结构不科学。所开设的部分专业也因匆匆上马,缺少相应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企业或行业支撑等,导致教学质量无法保证。部分中职学校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定位不够明确,教学过程不能很好地与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对接。部分学校在专业定位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就业特点,目标定位过高。

(2)专业教师队伍人才匮乏,结构比例不当。根据我们对部分中职学校的走访,目前中职学校普遍文化课教师比例偏高,专业教师缺乏,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普遍匮乏,专业教师结构比例不当。部分专业课教师动手能力不强,缺乏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同时,部分专业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仍然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没有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难以真正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实训室及实训基地建设难以满足专业教学需要。专业建设是职校水平提升的核心关键瓶颈之所在。近年来,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在实训室建设方面虽然有了很大突破,但是,目前实训室及实训基地建设难以满足教学需要仍然是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普遍存在的又一突出问题。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还基本上处于安排学生就业和实习层面,普遍缺少固定的可供W生实训的基地。一些专业很难安排学生到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去见习或实训。

(4)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滞缓。目前,虽然中职学校已经普遍进行了大范围大力度的教学改革,一些教师,尤其是一些参加国培、省培的教师,已经探索和尝试“做中学,做中教”, 在考核方式上也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学科课程为框架的教学体系,大部分的教学组织还是以班级为建制,以教室为主阵地,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课程改革还只是个别课程、个别教师自发的、零散的行为,还没有上升到有计划、有组织的、有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层面。

(5)专业教学尚未广泛深入融合企业合作。近年来,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有了很大突破,但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都有待加强,特别是专业教学尚未广泛深入融合企业合作。缺乏企业的参与,仍然是目前中职教育专业建设的薄弱环节。很多学校专业建设要么没有固定的合作企业;要么与企业只有个别方面的交流合作。总体上看,校企合作基本上处于安排学生实习和就业层面,大多数专业普遍缺少可供学生对口实习和就业的企业,也很难安排学生到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去见习或实训,更谈不上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等,缺乏专业与产业对接,更缺乏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

(6)专业建设重规模发展轻内涵建设。部分中职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注重规模发展,强调硬件投入,却忽视内涵建设的倾向。注重上新设备,盲目追求高、新,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更新、教材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却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造成教学内容脱离产业实际,教学方法无法贴近学生实际,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生无法适应企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导致专业建设缺乏后劲。

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下中职教育专业建设的策略和途径

(1)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设置必须看学生将来的出口,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一技之长,不能闭门造车,专业设置应该结合社会发展、国家战略,特别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体现在引入行业、企业标准作为制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并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开发课程。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非几人之力,非几日之功所能造就。目前,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有时缺少严谨论证,有时甚至沿袭往年。因此,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科学、系统、常态化进行专业建设的研究与指导,充分发挥行业和企业在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和教育教学指导中的作用。

(2)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改善结构比例。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我们走访部分中职学校的时候,普遍反映专业建设突出存在的问题就是师资问题。中职学校要在专业建设上取得显著提升,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改善结构比例摆在突出的位置。采取激励性政策鼓励教师带新课,通过培训、进修、职务聘任、职称晋升、课酬比例等形式鼓励引导教师担任一些师资紧缺的课程教学任务。

(3)进一步加强实训室及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体系设置需要实训室及实训基地的基础性支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实训室建设在招生时也有很大影响,参观时家长和学生看到有实训室,实训室建得比较好,选择该校和选择该专业的就多一些,只要看到合作企业的,报的就更多一些。有的老师反映,学生所了解的工作的情形大多是电视剧里的白领,学生脑子里只是自己认为工作应该怎么样,就业时,一旦与他们的想法有出入,就认为这工作不好,学校给他们介绍的工作不好。专业课程建设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应该让学生到企业去实际看一看,看看该专业真实的工作情况,而不是想当然地想找“事少钱多”的工作。由此可见,无论是招生、就业,还是教学和班级管理,都与实训室及实训基地建设密切相关,中职学校要在专业建设上取得显著提升,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实训室及实训基地建设。

(4)深化R悼纬烫逑到ㄉ琛?纬涛侍馐墙逃的中心问题,没有涉及课程改革的教育改革是一种无效的改革。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改革,最为重要的是改革以学科课程为框架的专业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具体的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相统一,把企业的职业文化,职业元素植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实现校企在文化渗透、育人机制等方面的全面有效的结合。

(5)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与专业建设的广泛和深入融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在走访中,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大力推进中职学校企合作与专业建设的广泛和深入融合的紧迫感和必要性。有的教师反映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目前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家长更看重有校企合作的专业,真正的校企合作专业才有出路。因此,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应该力争每个专业都有对口的合作企业,并能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

(6)积极推进与高职院校在专业与课程方面的衔接。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路径,是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前提。中高职衔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衔接,中高职在专业设置上的共同要求是从地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专业,而不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模式设置专业。从促进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意义上讲,专业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一个必要条件。中职学校要切实加强此项工作的探索和研究,以专业与课程建设作为切入点,积极加强和推进与相关对口高职院校的联系与合作,力求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实践中,先行一步,抢占先机,以此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L鼙疚奈幽鲜≈耙到逃萄Ц母镏氐阆钅ZJA1510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林鹏.关于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