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法制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法制教育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制教育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第1篇:法制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方法;实训教学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社会对平面设计人才的要求日益增多,例如,广告、装潢设计等领域都需要用到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计算机专业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具体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机平面软件的使用方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解决相关专业的设计问题时,灵活使用计算机平面软件。学生在学习平面设计时,教师应该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多种平面设计软件的操作技能,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计算机平面设计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1高职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概述

1.1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的内容

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完成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过渡,让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平面设计人员应具备的基础性条件,使其今后的学习以及发展更加顺利。具体来说,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基本理论知识。平面设计中包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例如造型设计基础的概念、造型设计基础的意义等。在对平面设计基础教学进行正式学习之前,了解相关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掌握;其二,基础知识的讲解。涉及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相对较多,一般包括平面构图、色彩构成等,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对图形和色彩等形成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平面设计的基本技能。

1.2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的特点

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离不开“物”与“图”的转换,其是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基础性强。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是平面设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因此其整个课程的安排都以强化基础为主。由此可见,基础性强是其最主要的代表。其二,综合性强。学生在接受高职教育之前其对于平面设计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并且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学习得相对比较松散难以形成一个完善的美术知识链条,不能对之后的平面设计学习进行支撑。因此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在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知识结构上下功夫,尤其侧重各类知识的综合应用。例如,在进行“物”与“图”的转化过程中,通过素描、色彩等多种方法的应用,使得各项知识形成联系。

2高职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中的“物”

2.1“物”的选择

上文我们提到从“物”到“图”的转换是平面设计基础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平面设计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应对物的选择给予一定的重视。通常情况下,在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中物的选择面相对比较宽泛,其既可以包括自然景物、建筑房屋,也可以包括具有生命力的人物花鸟、世间百态。因此在对“物”的选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可以从静物、人物、景物三个方面入手。由于物的选择面相对较广,因此在选择物的过程中,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师一般都会与教材内容相结合,针对教材安排的实际需要,展开相关目标物的选择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物”的选择过程中,应注重“物”对学生的影响,要通过“物”的选择,让学生意识到高职平面设计与以往美术绘画的不同。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实物,同时还要对其社会属性、实际功能等方面进行整体性的把握。

2.2“物”的表现

不同的“物”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就像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两片相似的叶子一样,在进行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出现完全相同的两个“物”。因此学生在对“物”进行表现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注重“物”的整体构图。“物”的整体构图是“物”的基本轮廓,其是学生对物的初步认识,同时也是进行平面设计的第一步;其次,对“物”展开细节描述。细节是判别同一类物之间不同的关键点,因此细节的描绘是平面设计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同一个“物”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素描表现、雕塑表现、摄影表现等。虽然这些表现方式都可以将“物”展示出来,但是不同的表现方式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环节的作用也有所差异。

3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平面设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教学目标不明确,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虽然计算机平面设计已经在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但部分学校在平面设计的课程中还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学生在学期结束后所学的知识仅局限在创建文件和操作基本软件上,或者个别学生会做几个简单的例题。

3.2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使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导致学生失去了思考的主动性,缺乏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3教学案例与实际不同步,理论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缺乏实践性,这样学生在学校掌握的理论知识就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灵活应用。所以在设计教学案例时,教师应该巧妙地把所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内容,解决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4实训和教学的脱节

计算机平面软件作为一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设计、制作能力的技能课程,应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部分院校的一些教师毕业后未在具体单位进行实践操作,而是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计算机平面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操作基础。在这种缺乏和实际工作相联系的环境下,学生即使掌握了软件的操作步骤后,也不能很好地运用,只是通过操作步骤和制作效果来体现实训成绩。缺乏创造力的实训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

4高职教育中平面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4.1明确教学目标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再结合教学大纲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软件的要点。

4.2完善教学方法

在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原来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4.3重视实训作业的设计,加强实训教学的环节

教师可以布置实训作业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借助计算机平面设计实训作业,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充分体现出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布置实训作业的设计时,必须以学生的生活和社会企业案例为基础,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设计出更有实用价值的实训作业。学生在自主完成实训作业、获得成功后,会产生强烈的自信,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平面设计。对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而言,实践性要比他的理论知识更有意义。根据社会对平面设计人员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仅对目前社会行业发展的现状有了一定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以及他们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在开展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更加重要。教师通过实训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设计制作方法,增加实践经验,在实践操作中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实训教学的关键不是具体的操作步骤,而是通过操作步骤体验到运用方法,让学生不仅掌握了学习方法,也使所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被有效地利用。

4.4增加与校企的合作机会,将校外专业的实训基地有效利用

校企合作培养的模式是建立在开发和提高学生的适应力的基础上的,一起利用资源,建立培训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共同为学生制订一种有实质性办学模式的方案,达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都满意的办学模式。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习机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应加强和广告公司的沟通,这也是除了教学体制课程之外的另一条有效途径。这样在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应用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真实的职业环境。

5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应做出不断的调整、不断的更新,通过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真正意义上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6结语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具有实践能力的技能人才。对“物”进行绘画与临摹并将具体的“物”转换为图形,是高职平面设计造型教学的基础。为了帮助高职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对所学专业进行认识与把握,高职平面设计教师一般对高职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十分地重视,通过加强学生从“物”到“图”的转换能力,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提升。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以及广告设计行业对平面设计人员的需求趋势,了解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质量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源.浅谈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析与思考[J].科学中国人,2014(4).

[2]韦运玲.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及改革[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3).

[3]沈涵.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9).

[4]韦恒文.从“物”到“图”的转换———谈高职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0(5).

[5]孙立伟.案例教学在高职平面设计课程中的创新设计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4).

第2篇:法制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摘 要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也更加注重综合性,应用型大学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大学体育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尤为重要。本文对应用型大学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问题做了简单阐述,并提出一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新思路,希望对大学的体育教学工作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体育教育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赋予高校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应用型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各大高校的重视,但在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上仍存在应用性较低的情况,教学方法上也有待创新,并以此来推动大学体育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升级。

一、应用型大学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一)应用型大学体育教育课程的现状

1.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主要是以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和方法工具等基础课程为主,体育教育课程术科的设置主要是竞技运动,另外,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设置自己的课程。

2.在专业选修课程上,各高校特色明显,但都是基于自身的教学资源设立的。

3.术科和学科课程设计比例不太合理。在大多数高校,在学时方面,g科的学时高于学科。在学分方面,术科的学分比重也高于学科,客观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学习和发展。

(二)应用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问题

1.教学内容落后,应用型不足。在绝大多数高校中,基础理论和一些经济项目是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的重点,体育教育课程偏少,不能全面的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学生毕业后的从业趋势决定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教育方面要有很强的应用性,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大多数高校在体育教学上过于敷衍,教学内容都比较落后。

2.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不统一。高校根据自己的地方特点和实际教学资源来决定自己学院的专业选修课,大多学院的专业选修课比较片面单一,对体育产业经营等方面的专业课程较少,不利于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和综合性培养。

3.术科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在术科方面,课程内容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真个体育教育的进步。

(三)应用型大学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路

1.根据社会需求设置教育课程。应用型大学体育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实用性人才,不光注重学生的体育技能,更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素质培养。高校要不断的巩固基础专业课,同时提升选修课的质量;要注重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以便学生在从事教育行业时能得心应手;根据社会发展特点来增加相关课程,以促进实用型大学体育教育的科学性发展。

2.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实用型大学体育教育课程的设置要加强学科和术科的紧密联系,将两者的比例合理搭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美结合,由此及彼,深入学习。

3.理论结合实践,优选课程内容。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育课程内容较为死板,实用型较低。在选择课程时,要深刻剖析当前课程内容是否革新发展的要求,同时要结合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实际需求,去旧迎新,使课程内容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效果。

二、应用型大学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应用型大学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不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注重教育者的地位和作用,在课程教育中,老师缺乏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大多是为上课而上课,为完成学业而上课。应用型大学体育教育是为了培养实用型的体育人才,但人才的培养却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单一的讲解说明教学对培养实用型人才无益。

2.没有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理念。应用型大学在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体育运动本身,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观念,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这一方面都比较欠缺。

3.缺乏沟通交流。高校之间、高校教师之间、高校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都缺乏沟通交流,不能扬长避短,合理的共享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方法。

4.学生缺乏实践。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为了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实践,但如何将实践引入到在校教育中,提高体育教学的应用型是高校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改进应用型大学体育教育教学方法的建议

1.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高校不仅要因材施教,更要因才施教,以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实践为基本的价值取向,突破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束缚 ,着重创新方法与技术。

2.科学进行教学管理。采取开放式的教学管理,促进高校之间。高校教师之间、高校学生之间以及同校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同创新教学方式,对教学方式踢其糟粕,取其精华,为学生创造自我发展的空间。

3.注重综合性的实验教学。高校应注重将理论与实践能力想结合,积极引导并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应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完善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同时将体育教育充分融入其中,为学生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理念,并引导学生自主开发,自主学习,真正融入体育教学的事业中来。

三、结语

总之,应用型大学体育教育需要不断革新,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都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不断创新,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法制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要想通过有限的课时教学使学生能够做出优质的网页,拓宽学生的眼界,开发学生的思维是首要任务。因此在高职的《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选取一些比较经典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增长学生见识的同时,促使学生取长补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网页制作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起身边的教学资源,根据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的需要并结合学生的喜好,从网络上搜索一些高水平的网站,作为教学案例,向学生分析网站设计和制作的优点和缺点,以及相关的设计和制作技巧,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更加立体的认识。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切忌不能在所有的教学中都采取一个网站作为案例,要多选取几个,且随着更多优秀网站的出现,教师还应该对教学案例进行不断的补充和更新,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推动高效教学的实现。比如在教授如何设计网页栏目、logo以及导航条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内容,然后向学生展示一些做的比较出色的网页,如学校网站首页等,并向学生分析学校网站首页制作的特点,然后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模仿学校网站首页进行创作,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所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给学生一个任务,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可以从旁指导和帮助,在任务的驱使和激励下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使用这一教学方教学法是建立学生必须已经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学会如何使用一些基本的应用软件的基础上,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不是以教材和知识点为中心,而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在网页设计和制作上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中心。在实际的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专题或者话题的形式,在交流中引导和启发学生,然后定下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来设计出一个完整的网站。由于完整的网站涉及的内容较多,包含目标需求分析、网站定位、网页规划、内容收集、网页设计、内容排版以及文字和图片的处理编排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也可以由一个学生单独完成,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几次检查和交流活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对网页设计和制作的流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网页开发流程,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探究教学法

活动探究是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开展项目学习,在活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到大量的知识内容和技能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在网页制作和网站开发的过程中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所谓活动探究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向学生提供定的资源和信息,由学生从已有的材料中进行挖掘和拓展,让学生对教学项目中的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促使学生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此外,学生在进行探索时,教师也要从旁进行观察和指导,对于学生不当的行为要予以纠正,对于做的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比如在设计网页链接的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对外部文件与网页内的链接出现疑问,教师可以就这个问题对全体学生进行示范和讲解,一方面使得学生对所学有更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将作品完整的制作出来,从而有效地提高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第4篇:法制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Abstract:The article elaborated the theories foundation,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case of adoption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webpage designing and creation course teaching of design and want attention in the teaching of problem.Pass a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ncrete case and thinking, induct a student of creation potential.It even don't care can get right answer, it real value of is get case of thinking process.

关键词:案例教学 最终真理 创造潜能 思考过程

Key words:Case teaching;End truth;Create potential;Thinking proces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147-02

案例教学法符合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将案例教学法引入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教学,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动手,熟悉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一、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 of tdaching)最先运用于法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学界,在教育学界特别是师资培训中得到运用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的事情,后被引入德国职业教育界。

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对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就教师来说,他有责任去选择和组织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如果手头没有现成的可以覆盖所教内容的案例的话,他还是要自己动手撰写这些案例,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就学生而言,他也担负着一定的责任,要对教师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一方面从同学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同时也及时从教师和同学那里获得反馈。在这种情景中,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设置了一个近乎真实的场景,缩短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案例教学为教师与学生提供的是同样的决策信息,从这些信息出发,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课堂上交锋,虽然最终也没有确切的结论,但解决问的种种可能性及障碍已经被师生充分地预见和了解到了,而且还得到了大家认真的分析与揭示,并展示了学生不同的思维技术及对问题解决的思路等。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解释问题的“理论高手”,而是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高手”,解决“怎么干”、“干什么”的问题。因此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具有相同的地方,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1、案例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规则,而是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获得知识。

2、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并逐渐学会如何处理众多的疑难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它是从经验与活动中获取知识,增进才干。这些知识、才干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成了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原有的知识、能力加以整合。

3、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认知的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表达、讨论的技能,增强面对困难的自信心。

4、案例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职业情景的差距。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就能设身处地的从实际的场景出发,设想可能遇到的种种障碍,自己有可能产生的种种偏见,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方案。一旦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上手就快,与企业磨合时间就短。

5、案例教学的测评与传统测评不同,案例教学的测评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它不以卷面测试为唯一形式,而是涵盖个人准备的情况以及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的参与程度等。因而测评方式多种多样,因案而定、因情况而定、因预期目标而定。

6、案例教学具有适时性特点。支撑案例的管理、决策以及教学的原理可以是恒定的,但展示的情景必须与时代和实际职业情景相适应。

三、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案例名称:九江麒麟旅游公司“庐山一日游”专题网页设计

(二)、总体背景介绍

1、企业概况

九江麒麟旅游公司是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家专门从事庐山旅游资源开发和提供旅游服务的民营性质的合法公司。该公司坐落于庐山脚下,交通方便,价格合理,提供符合不同群体要求的套餐服务,有自己的宣传网站。通过2008年旅游质量评比,获得“三星级”优质服务旅游公司。

2、庐山一日游专题介绍

由于人们平时工作繁忙,双休期间,出现两种现象:有家庭的人群普遍反映家庭琐事较多,只有一天时间闲暇;未成家的人群普遍反映社会应酬较多,也只有一天时间闲暇。为此,九江麒麟旅游公司提出“庐山一日游”的项目。注:该项目具体材料另外展示。

3、市场现状

在九江市从事旅游服务的公司多达20余家,其中有5家获得“四星级”优质服务称号,8家与该公司同时获得同等殊荣,全省获得如此殊荣的公司近50家,其他旅游公司更是数不胜数。九江麒麟旅游公司在强势旅游企业的夹缝中获得一息生存空间,但公司老总志在挽救企业颓势,强力推行“庐山一日游”项目。

(三)、主要工作

1、根据公司目前情况,设计一个科学合理、风格奇异、具有市场轰动效应的交互性专题页面。

2、就大家所调查的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展示和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交文字报告和网页设计初步方案)。

(四)、分组调查及时间要求

1、按全班40人的规模,每8人一组,分为5组,并自行选出组长、资料搜集员、文字报告撰写人、网页设计初步方案拟稿人。

2、五组顺序分为1、2、3、4、5组,去相应的专题网站进行调查。

3、半天调查,半天展开讨论。

四、案例教学法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仍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上。基于高职高专类人才的培养,是以第一线最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方案,历来存在着传授知识与学生接受能力成反比例问题。案例教学应该弥补学生实践锻炼的相对不足,促使学生真正成为综合运用知识的通才。

2、把案例教学等同于教学案例,没有抓住案例教学的真谛。案例教学应该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真正有效的学习,并不是对前人经验的照搬、抄录和背诵。其关键是要立足于对前人经验的深入分析,从中汲取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验证、发展和深化前人的认识,从而超越前人。案例教学的可贵之处,正是在于它从来自社会实践的案例中的问题出发,启动自身的教学程序,而在每一教学系统过程的末尾,又重新归结到问题的解决之上。与传统的“从概念到概念”的灌输、填鸭式教学方式相比,已显示出它促使学生尊重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有效学习的极大优越性。

3、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没有根本改变。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站在讲台之上,滔滔不绝地分析概念和做出结论的讲演者与评论家的形象;而是要“隐居”幕后和深入到学生之中,通过启发和诱导,促使他们走向探讨未知、陈述己见和获取真知的教学前台。这样的换位,有利于教师转变教风,促使教学相长,并可深入地了解受教育者的状况,做到因材施教,虚心向受教育者学习,促使具有良好学风的新一代人才迅速成长。

4、形式单一,缺乏“自由”的讨论与分析,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的基本方式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各种各样的分析讨论,以此来深化每一个人的思想认识,积累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案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在问题的切磋、琢磨中明辨是非,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要有利于学生在概括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以自己特有的逻辑思维方式和个性语言结构,真正接纳和融会知识;要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迸发智慧的“火花”;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张桂华.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M].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第5篇:法制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思考

在这样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整个社会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也越来越严格,同时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传统的剪发技术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了。因此对中职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教学进行深刻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

1.教学内容比较落后,课程安排不合理

当前中职学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内容比较落后,并且学校安排的教学课程也不合理,这样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而且学习的内容也无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就算可以顺利毕业,但是毕业之后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他们现有的技能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以及社会的需求,从而制约了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

2.教师的专业技能不强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好的时尚眼光、较强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中职学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但是当前中职学校的专业技能教师呈现两种状态:一是有一些外聘的专业技能人员,虽然他们的专业技能很强,但是他们无法很好地将其传教给学生;二是学校现有的专业教师技能不强,实践经验也很少,无法培养出专业技能强、且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3.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强

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不强,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示范、演示,并没有积极跟学生沟通,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思考、学习,也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操作机会,这样学生就无法很好的学习这门课程。美发与形象设计这门课程主要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技能需求,并熟练操作,还需要有良好的审美能力。而学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练习,才能更好地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4.教学设备比较落后

尽管这些年很多中职学校都加大了学校对于美发与形象设计教学设备的投入,但是现有的一些教学设备还是比较落后,无法很好地满足教学需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还有一些中职学校虽然也配备了专门的实训教室,但是这些实训教室并不是一直开放的,有时间限制,这样学生的实践时间也会受到制约。同时还有很多中职学校他们的教学设备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而学校又在不断扩招,这样学校的现有设备更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了。

二、促进中职学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发展的有效举措

1.创新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首先教师应该结合美发与形象设计职业的工作需求,创新教学内容,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加自主的去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教师还应该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不但要给学生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还应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他们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2.构建和教学内容相统一的教学资源库

中职学校还应该构建和教学内容相统一的教学资源库,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促使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一些详细、优秀的且操作性强的视频资源放到资源库中,让学生通过视频的讲解,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训练。资源库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还可以放置一些外国先进的专业技能,以及一些创新理念,时尚理念,这样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还可以引进一些社会企业的加入,构建出一个学校学习、实训操作、实训毕业、上岗工作等全面的教学资源库,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并且有社会企业的加入,也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3.中职学校跟社会企业进行有效合作,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培养出的学生必须要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中职学校可以跟社会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开展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活动,这样学生也会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也会更好地将学习的理论跟实践进行有效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进而更好地提升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

4.有效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构建出优秀的师资团队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是一个更新变化非常快的专业,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有效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专业技能,从而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中职学校每一学期给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安排的课程,必须要能体现时展的潮流,并且必须要有行业的先进技术。同时学校还应该定期安排教师出去学习、培训,从而更好地创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效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构建出更加优秀的师资团队,从而运用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模式进行更好地教学,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

5.开展一些职业技能比赛,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中职学校可以开展一些职业技能比赛,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比赛中,通过比赛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还能学习别人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从而激发自己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有效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并且,每年举办的职业技能比赛要以贴近行业、以行业为导向的项目为主,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进行观看、点评,从而促使参赛选手进行更好地比赛和学习。总之,虽然我国中职学校的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这个专业更新速度非常快,因此应该采用一些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教学现状,促使学生更加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促使他们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宏伟.中职学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建设之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3,(14):81.

[2]王雪英.对中职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2013,(23):81-82.

第6篇:法制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阶段,已经具备了观察、分析、总结、判断的能力,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较强,自我控制能力初步形成,所以此阶段进行生物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学习兴趣。

一、设计依据与构想

(一)设计依据。“鸟类的生殖与发育”是第七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中“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中的课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昆虫及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知识,新课程是对知识量较多、学习较困难的陆生脊椎动物生殖与发育的进一步探究,所以新课程相关知识对学生并不完全陌生,可以通过讲解加深学生对动物生殖发育的整体理解。

(二)设计构想。初二学生的阅读量已经较丰富,对鸟类的一些生殖发育行为有一定的了解,如“鸠占鹊巢”,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概念和全面的认知,所以设计应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鸡卵结构的观察,使其对鸟类如何适应陆地生活产生主观判断,并通过学生最熟悉的鸡卵发育过程展示,对鸟类的生殖与发育及此过程与环境的关系有更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明确早成鸟与晚成鸟的区别,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环境对鸟类的重要性,从而产生“爱鸟”情愫[1]。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全面了解鸟类生殖发育过程,熟悉身边的早成鸟、完成鸟;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度。重点:对鸟类的生殖发育特别是鸟卵发育过程全面准确描述;难点:观察鸟卵发育过程的细微变化。

(三)课时计划:1课时。

三、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本门课两课时以六人一组分组,确定组长;课前按照组数准备不同发育期的鸡卵胚胎;鸟卵生殖发育相关视频;准备受精鸡卵与未受精鸡卵的清晰图片;准备早成鸟和晚成鸟图片;准备课堂展示所需的图板和相关工具材料。

(二)学生准备。学生按照教师分组自行准备生鸡蛋一枚、透明大嘴容器一个、筷子一双、放大镜一个、鸟巢(可自制)一个。

四、教学流程

(一)师生问好,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的鸟类图片,向学生提问“这是什么动物?同学们喜欢这种动物吗?你对它有什么了解?”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鸟类的描述,教师提出“同学们对鸟类生殖与发育过程有多少了解呢?它的生命周期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导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活动一:通过触摸生鸡蛋壳,感受卵壳的保护作用;利用放大镜观察鸡蛋壳,使学生发现卵壳上的气孔,教师明确气孔作用;学生将生鸡蛋打入透明大嘴容器中,观察鸡蛋内部结构并讨论各部分的作用。在此活动后,教师要将所有打碎的生鸡蛋统一收集,并向学生说明用做植物肥料的用意,培养学生杜绝浪费的意识[2]。活动二: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鸟卵发育过程和鸟类生殖发育全过程的视频及图片,让学生对新课程知识整体产生初步印象,并让学生总结在视频中看到鸟类的哪些行为?活动三:观察小鸡、小鸭刚孵化时的图片与小麻雀刚孵化时的图片差别,使学生对早成鸟与晚成鸟有全面的了解,并根据观察讲述其在发育状况、眼睛、羽毛、退足、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区别,并列举生活中学生了解的鸟类中哪些是早成鸟、哪些是晚成鸟,使学生对此知识点有正确的认识。活动四: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准备的鸟巢,并对鸟巢结构、各部分所用材料进行说明,教师要对学生亲手制作的鸟巢予以鼓励,并在此过程中为学生讲解为什么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为人类作了什么贡献,培养学生的“爱鸟”情愫,并在课后带领学生将鸟巢挂在附近的树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感性认识在此过程中都得到了升华。

(三)评价升华。首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评,并在小组中选出代表进行评价展示,师生互评,并在评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鸟类生殖发育与两栖动物的区别。

(四)知识梳理。教师提出课堂重难点知识的总结性问题,如“通过课堂学习,同学们了解了鸟类生殖与发育过程中会出现什么行为?”学生会根据掌握情况回答“占区、求偶、、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同学们对鸟类的生殖与发育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认识到环境变化对鸟类生活的影响,所以我们作为鸟类的朋友应该爱护鸟类,努力为其创造美好的家园。

(五)课外延伸。给学生预留课后作业,如介绍最喜爱的鸟,写一份爱鸟倡议书,亲自制作一个鸟巢等,要求学生在下一课时进行展示。

五、教学感悟

新课改下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核心,通过改善其学习方式和态度,实现教学目标,所以在“鸟类生殖与发育”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新添学生对鸡卵结构进行观察的活动,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对鸟类适应陆地生活的知识有更全面的掌握,但由于课程时间和教学量的限制,课堂上此活动并没有占用过多时间,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的展示,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真正认识到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师生交流、师生间交流,使其在掌握本堂课重难点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爱鸟”情愫,将课堂知识向生活中延伸,达到生物教学的真正目的[3]。

第7篇:法制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是中等职业专业学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一节。要求学生在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种子的结构及萌发等知识基础上,着重从微观层面认识种子的形成,明确种子各部分的发育来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生物的个体发育概念; 掌握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过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生命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待生命、热爱自然、构建和谐家园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胚的发育 难点:果实、种子各部分的发育来源

三、教学关键

熟练掌握受精后的子房各部分的结构及其发育去向

四、教学方法

观察、发现、比较、归纳等

五、教学过程

1.忆旧铺垫 悬念引新

多媒体展示桃花剖面图,思考:⑴完全花的结构?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为什么?⑵被子植物的和卵细胞是怎样相遇并结合的?什么是双受精?借此设置悬念,引出新课: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那么一枚小小的受精卵是怎样发育成一株成熟植物的?这就是将要学习的《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教学指导思想,采用以问题引导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既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初步能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创设情境 明确概念

多媒体播放向日葵“受精卵成株”发育过程视频,提问:个体发育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由学生给出生物个体发育的定义;教师导正,明确并解析概念。此种认知可以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分析归纳思维能力。

3.种子的形成

3.1点拨设疑 引出问题 被子植物是靠种子繁殖的,种子又是从哪儿来的?学生做出种种猜测:天上掉下来的,水底浮上来的,地上长出来的……老师以“科学无极限,一切皆有可能”肯定学生的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多媒体动态展示双受精作用完成至果实种子形成的宏观过程,引导学生明确种子的自然来源由受精后的子房发育而来。

受精后的子房是怎样发育成种子的?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培养其自学能力、分析能力。

3.2回忆结构 明示重点 回忆种子的结构及最重要的部分胚,引出本节重点――胚的发育。明确告知此为本节重点,提高注意力,争取最佳教学效果。多媒体动态展示“受精卵-胚”的微观放大过程,师以语言解释,初步认知;对照屏幕图示,学生总结发育过程,锻炼归纳概括能力,加深认知;师做矫正,形成统一认知,强化重点;观察浸泡过的花生、大豆种子,寻找胚,增强对胚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也进一步巩固重点。

3.3适时质疑 引发新知 胚的发育要靠大型泡状细胞从周围组织吸收营养物质,它的周围组织又是什么?在学生的种种猜测中进入问题:胚的营养源――胚乳。

多媒体动态展示“受精极核-胚乳”的微观放大过程,师以语言解释;学生归纳胚乳的发育;对照图文并举的屏幕强化认知。

3.4设置疑问 引出难点 胚和胚乳有了着落,种皮呢?设问引题,激发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难点的化解。

多媒体展示“双受房纵剖图果实种子对应结构”视频,让学生形成深刻的第一认知;师板书以增强记忆;对照图文兼备的屏幕再度认知以求突破难点。

引导发现 拓展认知 由种子形成过程,推得种子的结构应有种皮、胚、胚乳三部分;学生观察标本发现:玉米种子三部结构,花生种子二部结构。启发质疑:花生种子的胚乳哪儿去了?分组讨论得出“有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种子类型结论;列举当地常见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让学生讨论所属种子类型,既深化认知,又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观察点拨 深层探讨 让学生观察手中的豆荚,思考:一枚豆荚是种子?还是果实?由什么发育而来?几个?剥开豆荚问其中是什么?由什么发育而来?几个?为什么?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推导得出数量关系:果实数=子房数 种子数=胚珠数。培养其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4.种子的萌发

4.1谜语撷趣 引出问题 由谜底花生师顺承:“让‘花儿生’是我们的共同心愿,愿望怎样才能变为现实呢?”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既发挥思维灵活性,又舒缓紧绷的神经,轻松开始新问题的探究。一句“种下去开花再结花生”引出问题种子的萌发。

4.2回忆再现 强化认知 回忆种子萌发的条件?生个别回答,师点评归纳:“熟、整、活,气、水、温”实现新旧链接,为形成完整认知奠基。多媒体动态展示“种子-幼苗”发育过程,直观感知,增强记忆。

5.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多媒体动态展示向日葵“幼苗-成株”过程,直观感知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引用民谚“桃三杏四李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形象说明不同植物“幼苗-成株”时间长短差异性,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科学看待自然现象。

6.课堂练习

“猜猜看”等多样习题的设置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极大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有效而灵活地检验教学效果,很好地巩固并提高认知。

7.归纳小结

7.1 多媒体动态播放“受精卵种子幼苗具有根、茎、叶的植株成株美丽家园”画面,优雅的背景音乐中强调知识目标。

7.2 乐陶陶的音像美韵中,教师升华本节课的情感目标。“领略了美丽奇妙的个体发育历程,不禁感慨于生命的神奇与伟大,怦然心动的同时,相信热爱生活的你,一定会有更加切实的行动。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善待如花的生命,拥抱广袤的自然,共筑和谐家园!”

第8篇:法制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学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也是锻炼学生能力,考察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进展涌现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可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同时达到深化理论学习的效果。为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在此对它进行实践性探讨,希望对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方法的改革起到一些启示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实质

(一)教学活动结构的变化

改变传统的教学活动结构,构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关系,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充分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使学生尽可能将各种已学过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专业学习的理念,进一步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施教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

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主角,而是负有引导和组织的责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建立系统的专业学习的观念,通过逼真的实践案例训练和典型案例的引导,开发学生的创造性精神。

学生在学习中再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通过一些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自觉的学习氛围,积极踊跃参与案例的讨论和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具体实施

(一)认知阶段:小型专题案例入手,激发兴趣

认知主要是指对各种艺术设计现象及其规律、方法理论概念方面的系统了解;小型专题性案例分析,即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切入性的深层分析。其优点在于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学生可通过一个小型案例的分析,把握某一问题的主旨。教师在课前将思考题布置给同学,要求他们写出简要的分析提纲。在课上进行案例讲解时,教师提供相关标志的背景材料,以提问方式就课前布置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最后由教师就课堂讨论情况进行适当总结,得出参考性的答案。

(二)体验阶段:争议性案例讨论,活跃气氛

体验是指通过教师特定设计的各种训练案例,对艺术设计现象在心理、生理两方面进行的感受,因为在感受中人的主观知觉系统发生着变化、人的审美能力有了提高,反过来影响着对客观对象的感受;争议性案例指无固定答案或多种答案并存的案例类型,这类案例带有很强的研讨性,它很符合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特点,可以启发学生学习,活跃学生思维。教师在讲解完一定的知识点后,可以选择一些有争议的案例,分组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收集材料,对案例进行探讨分析。如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可利用同一套居室的平面框架图,选择几种设计案例,让学生投票选出自己所青睐的一套设计方案,然后教师把学生按同一喜好的设计方案再进行重新分组讨论,各组阐述各自的不同见解,最后,教师就各小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并以组为单位让学生写出启示性分析报告。

(三)创造阶段:理论联系实际,自编案例

创造是指学生在进行各种训练案例学习时注重创造力的培养;高职的教学较注重学生的假期实训环节。当案例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可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市场调查,在调查中发现问题,自行组织案例设计。这样可以增强学生联系实际,勤于思考的能力,并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眼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如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可放到企业进行,学生利用寒暑假,进入企业的设计部门进行调研,在此过程中自行设计案例初稿。然后分小组对案例进行讨论交流,提出修改的思路。最后,由案例设计的同学完善案例,写出分析报告。但需要注意的是,案例教学在这一阶段的运用如果偏离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与教学目的无关的案例研究和设计项目,那么,无论写了多少调查分析报告,设计出多少作品,都将偏离创造阶段的案例教学法的宗旨,走上杜威倡导的实用性教育的弯路。

三、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案例的编选

对教师来讲,案例的编选是最基本的工作。据说美国哈佛大学编写案例已成为该校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学校每年要求开设新课的教师至少准备好20至30个案例。案例的编选形式力求多样化,可以是经典设计案例聚焦,也可是教师实例资料自行汇编或历届学生的优秀作业编成的案例,以此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还要根据认知、体验、创造的三个不同阶段的特征加以编选。如在认知阶段,根据某一问题选择经典的小型案例为主;体验阶段,应针对社会热点问题,选择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案例;创造阶段,可以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选择涉及面广,容量大的大型案例达到教学的要求,甚至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案例的编选。

(二)教师的引领作用

高职的艺术设计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还是有很大差异的,除一些史论课外,高职的艺术设计类课程传统教学方式多采用小班制教学和个别辅导的教学手段,教师也比较习惯和擅长“一对一”教学这种模式。但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时,教师就要注意整个教学的组织和领导,因为它事关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课堂上,教师要做好启发引导工作,可以事先将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做好准备,这样可以使学生进入“角色”, 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接下来可采用提问或反问的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把讨论引向深入。

(三)教学效果的评价

这个环节在案例教学中常常被忽视。高职艺术设计课程最后的教学效果往往是通过大量设计作品的展览来体现,同样,在案例教学中也要注意教学效果的评价。但对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复杂。可以通过最后的案例分析报告来对学生使用案例和掌握的知识水平进行考核。案例分析报告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类的考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种训练有利于培养他们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具体的案例编写应是他们比较擅长的,可以通过实例来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与传统教学中的举例说明有区别

在高职的艺术设计教学中,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课题,教师经常会列举大量的优秀设计作品给学生欣赏,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加强对理论的理解,这是就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举例说明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与举例说明都会引用大量的实例,但他们是有本质区别的。首先,在案例教学中,案例占据中心地位,教授知识,培养能力都是通过案例展开的,而在教学活动中,举例说明则处于次要地位。其次,案例是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能力锻炼的一种手段,而举例则是说明的一种手段。值得注意的,学生的独立活动在案例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它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从案例的编选,下发、组织,讨论,以至最后的评价,都体现着教师的指导作用。

第9篇:法制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整合

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

作为高职高专中的师范类学校,培养对象是从事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化素质的培养则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而师范生专业发展潜能的培养是迈向教师专业化的第一步。如何培养师范生的从教素质,提升其专业发展潜能则成为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高职高专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坚持以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为指导,准确合理地设计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中,既要传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从教技能。但是目前使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的特点是章节多,内容多,而实际的授课时数少,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处理这种矛盾?首先,要更新观念、更新内容、更新体系、更新要求,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运用能力,使教学具有实用性;其次,要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本着“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原则,加大从教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坚持“实用为目的,训练为手段”的原则,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

“实用为目的,训练为手段”的原则是要求我们在教法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其学科特点——实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课堂对于师范生来说是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记忆。虽然学校每年都安排一周的教育见习,但是时间短,学生只了解些皮毛,不能深入地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所以就出现了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时候做不到理论联系实践。教师讲课的时候举了很多的教学案例,很有代表性,可学生听过之后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效果并不理想。最后只能是累垮老师,耽误学生。现代教学理论强调“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咨询者”等多种角色。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应该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把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教学案例融入教法课堂中,加大学生收集和整理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训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兴趣。通过模拟教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探索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依据学科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在教师指导下,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师生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复杂的学习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活动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所以对教学过程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效果是否理想。下面以笔者一节研讨课为例,谈谈如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为指导,在教法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

1. 适当地进行教材内容整合,便于学生的学习和运用

笔者讲授的是第四章“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第四节“教学策略”中的第三个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五个内容:预习指导、课堂导学、作业辅导、板书设计、教学机智。这么多的内容不可能一课时完成,基于新课程、新课改对教师把握教材、挖掘教材和整合教材提出的新挑战,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这节课的安排是学习课堂导学中的导语、提问、讲解、板书设计,然后进行模拟教学,利用拟教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引出教学机智的内容,其余内容自学完成。整合之后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可以更深层次地领悟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更快、更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加大课前的预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整合之后的教学内容也很多,所以要让学生充分预习教材内容。授课对象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经过高中的紧张学习的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学流程是这样的:布置预习作业——收集整理相关的课外资料——上课伊始进行预习汇报。通过汇报,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预习还可以减少课堂教学的负担,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适当缓解因“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而产生的矛盾。

3. 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质量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合一”的教学理论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笔者采用的是点拨法、案例分析法、拟教法。  点拨法,在学生充分预习、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使他们更快地掌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案例分析法,使教学内容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结合得更紧密,让学生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能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模拟教学法,是一种锻炼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方法,同时在拟教过程中,师生可以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教学角色。

4. 精心设计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要精心选择引入课题的材料,因为导人环节是教学活动的序幕,要力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如本节课给同学们讲《公鸡吃米》的故事:“1938年,教育理论家陶行知先生到武汉大学作演讲。走上讲台,陶先生从皮包里抓出一只大公鸡,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讲桌上,陶先生按住公鸡头逼它吃米,公鸡只叫不吃;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公鸡挣扎着仍旧不吃。当陶先生松开手,把公鸡放在桌上,不一会儿,大公鸡就开始吃米了,而且吃得津津有味。”陶先生用这个深入浅出的道理批评了生活中那种“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的现象。其实,学生学习就如同公鸡吃米,应该是自觉自动的行为。这就涉及如何处理“教”与“学”的问题,我们要做好哪些工作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的第三个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采用讲故事导人,达到“有趣、生动、引起注意的目的”,同时又为学生的练教作了榜样。

5.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落实“教学做”合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是自主-合作-探究-拟教。在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教材内容,并收集整理相关的课外资料。上课伊始进行预习汇报交流,教师适当进行点拨、评价,然后引导学生共同研究“怎样才能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和使用‘教学实施策略’”。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案例,做到教法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结合,填补教材的空白,便于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同时也达到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教学。最后以模拟教学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师生共同评议,讲课者自评,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在“教、学、做”中把发现、感悟、交流、实践的权利还给学生。

6. 充分利用备课小组,努力实现全员参与拟教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