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

荒漠化治理工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荒漠化治理工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荒漠化治理工程

第1篇: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

[关键词]荒漠化;治理;生态经济;西北地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02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西北地区大致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阔区域。主要包括内蒙、新疆、甘肃、宁夏的大部分地区。整个区域的地形主要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由于距海遥远,再加上地形对湿润气流的阻挡,降水稀少,水源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大多为内流河,补给来源单一。在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系统脆弱,荒漠化程度高,西北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在本身的恶劣自然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双重影响下,西北地区荒漠化趋势愈演愈烈。

1 荒漠化的概念、成因及危害

1.1 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即土地退化,是指由于气候异常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的过程,包括盐渍化、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土壤沙化、草场退化以及水土流失、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环境因素为标志的具体的自然环境退化。

1.2 荒漠化产生的因素

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因素有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之青藏高原的阻隔,水汽无法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加之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戈壁和沙漠蔓延。气候异常使西北地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不堪一击,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加剧荒漠化进程。人为因素主要是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以及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致使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3个方面。

1.3 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的加剧发展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生态安全。同时,也容易引发贫困问题,使东部和西部、边疆和内地、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因荒漠化问题,每年损失大面积的农田,使土壤更加贫瘠、粮食减产。全国有近1/4人口深受其害,最常见的是春季沙尘暴频发。因此,春季是呼吸道疾病大爆发的季节;一些地区,沙进人退,流沙掩埋庄稼、农田、房屋交通干线的报道屡见不鲜;沙质土造成生物多样性变少,物种、群落遭到破坏,土地生产潜力下降,物种生存能力下降,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或消亡;河流泥沙淤积,致使中下游地区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悬河,尤其以黄河为例,悬河的形成严重威胁着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 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2.1 生态经济模式

所谓的生态经济模式就是遵照生态经济系统原理,通过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增进生产就业、节制公共财产的使用、调控人口增长等一系列措施减弱地区贫困,通过实施环境建设工程、进行产业技术变革、发掘可更新的能源、增进城乡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实现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在贫困化程度降低、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鉴于此,通过政策管控和机制创新,努力发展教育以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协调投入产出比例,改善人的消费活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良胜循环。

建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适宜本地区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类型和地域特色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生态经济类型的划分,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除此之外,要充分分析论证国内外市场前景,增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力度,对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国内外市场。

生态经济模式的发展思路为: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商品流通,带动龙头企业发展,实行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成生态化小城镇(城镇的垃圾产业,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的生产,乡镇工业的清洁环保生产,城镇的环保设施,周围生态环境建设,高效清洁生态能源的开发与推广,自然、人文、观光农业等旅游资源的开发)。

2.2 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在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下,最关键的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进行荒漠化治理,发展产业经济。因此,这三条主线自始至终贯穿其中,而这三条主线间又互相联系。

2.2.1 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提高荒漠化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大部分的荒漠化土地都分布在西北地区,而这些地区日照时间相对较长,太阳能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对于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然而风砂土的保水、保肥性能差。如果这种状况不加改善,将会限制荒漠化地区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使荒漠化治理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也大大提高了人工调节水肥因子技术的可操作性。

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使用新技使大范围推广防沙、治沙技术由可能变成现实。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因素是水、热、光的配比组合,如果改变荒漠化地区农业的水、肥、气、热等要素的配比,将会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减轻荒漠化地区的人口负担。发展沙区高效型农业,应当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选择适宜沙区生长的作物,提高产量。通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①通过在沙地建立温室、塑料棚等现代工程技术措施,提高植物生长的温度,营造适宜农作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②节水保墒增效的农业栽培技术,也就是通过在农作物上增加覆盖物来改变作物的外部环境,如通过覆盖地膜、秸秆等措施来增加地表温度,防止水肥渗透和散失,从而提高产量;③通过不同作物间进行套种,使用立体栽培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高矮,分层利用光能,提高土壤的水肥利用率,进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④进行选种育种,培育新品种,选择适宜沙地种植、抗旱抗贫瘠、低耗水高产值的经济优良品种。

2.2.2 进行荒漠化治理,恢复沙漠生态

荒漠化治理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种。生物措施主要以栽培植物为手段,恢复沙化土地土壤肥力和植被,改造利用沙化土地,包括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阻截外侧流沙,以减少对绿洲、交通沿线、城镇居民点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侵害;营造防护林网,减少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天然植被,以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原的荒漠化危害。工程措施有设置各种人工沙障或喷洒化学固沙制剂等来阻截流沙。工程措施一般是辅的,旨在固定流沙,工程措施通常包括设置机械沙障、喷洒化学试剂固沙、引水拉沙等多种非生物措施。它的优点在于见效快、固沙效果好,尤其是在一些地区生物治理措施效果不佳,会更多采用工程措施。两种措施各有利弊,因此,要因地制宜地使用两种措施,达到防沙治沙的最佳效果。

2.2.3 精深加工农牧产品,发展产业经济

由于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重,农业生态系统较为简单,因此,在严重荒漠化地区基本没有成规模的工业。鉴于此,在荒漠化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发展农业工业化迫在眉睫。进一步加快农牧提升深加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探索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沙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干旱区沙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生态经济产业,积极探索如何整治沙化土地、恢复植被、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现集团化、产业化经营,而这将从根本上扭转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大的局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效益型、生态型、特色型产业发展之路,以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荒漠化治理的上述3个方面构成了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理论模式,3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这一理论模式旨在以满足人们需要为中心,形成生态、产业和技术相互关联的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实现了经济发展和荒漠化治理的有机结合,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发展经济,因而区别于传统的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立起来的治理模式。

3 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努力培育荒漠化地区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和新的产业,使荒漠化治理更具有可持续性。构建荒漠化地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种植业、生态畜牧业,推进荒漠化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旅游,合理利用荒漠化地区动植物资源,建立沙地森林公园、观光果园、沙地度假村等,提高荒漠化治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让农民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逐步脱贫致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的问题,从根源上消除土地荒漠化,达到持续防沙、治沙的目的。

二是形成多元治理主体,更加重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治荒漠化是一项系统的治理工程,结合产业开发建设以期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政府作为治理主体,必须大力增加投入。同时,放宽市场准入,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多方面筹集防沙治沙资金,让企业、社会也积极投入到防沙治沙的工作中来,实现防沙治沙产业化,带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开创全社会防沙治沙的良好局面。

三是坚持以草定畜原则,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地。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加大力度建设人工草场,因为建设人工草场不仅能保证牲畜的数量,保证牧民收入,而且可以减轻天然草场的负荷,实现草场的持久利用,同时也可以弥补冬春季节饲草料匮乏的局面。针对当前草原生态退化的问题,实施此战略可以遏制牧民不合理的放牧,有效保护天然草场。在态脆弱的农牧区必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禁牧政策,对超载、过牧十分严重的荒漠草原区必须休养生息,禁止放牧。

四是注重科学治理,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防沙、治沙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荒漠化防治科技体系。科研机构应当加强对防沙治沙基础科学和攻坚技术的研究,总结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实用的防治技术和模式;坚持以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提高荒漠化地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可以大大减小荒漠化治理的难度;坚持划区域治理,配套各项治理措施;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两手都要抓的原则,从源头上扭转荒漠化愈演愈烈的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民侠.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9 (1).

[2]安富博,丁峰.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防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2).

第2篇: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

关键词:府际关系 草原荒漠化 跨域治理 合作

一、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现状及主要成因、危害

(一)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现状

草原荒漠化是指土地退化、草原植被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水土流失等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地表生物与社会生产力减退的现象。《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明确指出,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在内的各种因素导致的干旱、半干旱以及干旱亚湿润地区土地退化现象。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垦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的通知》,自治区林业厅从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历时15个月,完成监测活动。截至2009年底,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61.7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52.2%。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4.27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3.10%;半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25.05万平方公里,占40.55%;亚湿润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2.46万平方公里,占36.35%。荒漠化以及因荒漠化引发的生态问题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成因

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成因中气候变化占一定比重,但更主要的是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大规模开垦草原、过度放牧、樵柴开矿和地表植物的无序采挖等方面。

1.大规模开垦

内蒙古草原的大规模开荒是造成草原荒漠化最主要的原因。内蒙古草原被频繁开荒并且开荒面积最大的要数从自治区成立到上世纪末的50多年间,所进行的3次大开垦。有关资料统计,在1958-1976年的18年间全区开垦草原20617万公顷,其中部队、兵团、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在16个牧业旗开垦草原9313万公顷。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并持续近10年的第3次草原开垦的开垦强度和开垦面积远大于前2次,大兴安岭两侧新开垦面积逾千万亩。根据国家环保局1999年公布的数字,我国草原的90%以上处于不同程度退化之中,全国草原面积正以每年650-700千公顷的速度净减少,其中,草原垦荒是重要原因之一。

2.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也是造成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成因之一。过度放牧是指草地放牧牲畜密度过大,超出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行为。内蒙古天然草地全年理论载畜量为4215万羊单位,近年来放牧超过5000万羊单位,超载785万羊单位。据草地调查统计资料,自治区所属88个旗县中,超载的有67个,占旗县总数的76%。1990年全区牲畜总头数达4740头,比解放初期的1947年增长4.6倍,平均每头牲畜占有草场从8.l公顷,降至1.4公顷。1994年锡林郭勒盟草地暖季载畜量为1592.5万羊单位,实际放牧1837.8万羊单位,超载15.4%,冷季超载27.4%。

3.矿产资源随意开采

内蒙古的矿产资源多分布于低山丘陵或戈壁高原地带,几个大型能源矿山均处于草原地区。近几年,在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指导,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许多矿山企业只注重开发,忽视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污染治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据统计,内蒙古矿山企业矿区总面积为3583 平方千米,应复垦面积为 112 平方千米,实际复垦面积为 17 平方千米,复垦率仅为15%。由于随意开采,进入矿区的车辆没有固定的行车路线,致使矿区周边草地被过度碾压,矿产开采形成的废渣、废石、尾矿直接压占了大量草地,矿区草场几乎全被破坏,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4.地表植被无序采挖

由于内蒙古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适宜一些珍贵中草药以及野菜的生长,这为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势。但与此同时,正是受这种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无序的采挖更是加剧了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程度。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甘草、麻黄、苁蓉等药用植物的无序采挖,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期间,周边省区200余万农民先后涌人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鄂尔多斯、阿拉善等盟、市草原地区挖搂发菜,时间持续近20年,致使700万公顷草原受到严重破坏,其中400万公顷已经荒漠化。

(三)草原荒漠化的危害

1.草原荒漠化造成经济损失

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监测结果显示,全国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草原荒漠化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由于涉及范围较广和监测周期较长等原因至今没有确切的数据。由此可知,草原荒漠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2.草原荒漠化影响社会稳定

草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资源,草原对牧民就等同于土地对农民那么重要。草原荒漠化致使牧民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其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从而引发一些或违法事件,影响社会的稳定性。

3.草原荒漠化致使牧民收入减少

草原荒漠化导致家畜所需的牧草供给量减少,牲畜正常的生长受限,致使家畜的生产性能下降。换言之,由于牲畜生长、生产所需的资源减少,导致奶牛的产奶量下降,牲畜生长周期延长。因此,牧民在收入方面会受到直接的经济损失。

4.草原荒漠化影响气候以及生态环境

草原荒漠化,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土地的贫瘠化和水土流失,进而植被的防风固沙能力下降。在北方风季来临之际,大风携带大量的沙尘形成沙尘暴吹向处于下风口的省市,包括北京地区。除此之外,草原土地的荒漠化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得食物链由于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缺失难以维系,从而导致许多珍惜物种灭绝,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存在的府际关系问题

(一)府际关系

1.府际关系的内涵

北京大学谢庆奎教授认为,“府际关系”即政府间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各地区政府之间的关系。

本文所指的府际关系是广义的府际关系,即包括国际间政府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及地方政府内的关系。主体概念参照谢庆奎教授所提出的府际关系范畴。

2.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需要建立良好府际关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草原荒漠化治理是一项关乎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利国利民之举,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治理的资金不到位,治理的技术不成熟,专业的学者技术人员不足等原因使得草原荒漠化的治理总体显现“心有余,力不足”。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治理是一项涉及面与惠及面都很广的大工程,若是仅仅依靠的力量来解决是不切实际的。要想完成这项大工程,只能依靠与中央政府、其它省市的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府际关系。以良好的府际关系为基础共同解决治理资金问题,共同协调资源、技术、人员的问题,才能保障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工程科学有序地开展。

(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存在的府际关系制约因素

1.草原荒漠化治理资金紧缺

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建设计划与区域发展计划不相匹配。对于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治理,中央难以拿出相应的专项资金用于治理草原荒漠化。同时,用于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的资金,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支付比例没有明确的划分,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地方政府间区域治理基金会建立与发展的不完善,这些都是造成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中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

2.“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行动方案

国务院2012年2月20正式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9%,并重点锁定西部五大区域。

在草原荒漠化治理的过程中,由于五大区域分别归属不同的行政区划省市,在进行荒漠化治理的过程中,受行政区划的影响,五大区域在治理过程中不能进行及时、良好的沟通与协调形成统一的联动机制。

3.信息不共享

在草原荒漠化治理过程中,各省、市、县的信息不共享也是荒漠化治理的制约因素之一。各个省区荒漠化的现状、参与荒漠化治理的组织以及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和保障机制等信息仅局限于一省之内或是一市之内。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共享,有效的措施、方案得不到相互借鉴。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共享,也会因治理中的无效方案或是尝试探索过程浪费大量的资金。

4.东西部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上的讨价还价

对于草原荒漠化的治理,西部地区认为东部是此项工程的受益者之一,并且造成草原荒漠化的成因中各种能源矿产的开发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开采出的矿产有一部分输送到了东部,支持东部的发展。所以,在对草原荒漠化的治理过程中,东部地区有责任尽一份力。与之相反,东部地区认为使用西部地区的能源,满足谁受益谁付费,是有偿使用,而不是无偿占有。造成西部地区草原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西部地区的管理不善,所以在草原荒漠化治理的过程中,东部地区没有治理之责。东西部地区在针对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过程中责任的相互推诿也是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制约府际关系的又一因素。

5.同一地区同类资源重复开发加剧草原荒漠化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内蒙古应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因此,自治区正加大力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清洁型能源开发、有色金属资源的整合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但是,实际情况是,内各盟市资源重复开发现象严重,产业同质化程度高。例如:内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全国五大露天煤矿,内蒙古地区占有4个,正是这种各个盟市各自为政、互不沟通,只注重一盟一市的利益,缺乏整体意识和盟市优势互补观念的状况,才造成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难以推行。

三、府际关系视角下治理草原荒漠化的对策

(一)加强国际政府间合作

在草原生态治理方面,我国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地同国外进行联系与沟通,加大国际合作项目的争取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十年来,先后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丹麦4个国家开展了9项有关草原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项目。

同样,由于地理位置和所处纬度带临近,内蒙古地区同样重视与蒙古、俄罗斯等接壤国家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上的合作。由中、蒙、俄三国相关领域学者组成的“中亚游牧文明的变迁”国际科学考察队于2000-2001年间进行了田野考察。近几十年来草原荒漠化在内蒙古、蒙古国、布里亚特三个地区已经普遍出现,三个国家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上的合作不断加深。

今后,在草原生态治理国际合作中应该进一步扩大合作的范围与领域,由项目合作拓展到学科合作,同时加强有关草原荒漠化治理的知识与技术的交流,共同培养专业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实现知识、科学技术、专业人员的多方位合作,早日提出草原荒漠化治理的最佳方案。

(二)做好中央和地方政府规划统筹

在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央地关系体现为财政方面与政策方面。

1.财政方面

为了使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真正落到实处,首先资金要落实到位。中央政府要将政府的预算、建设计划和区域发展计划相匹配。确保有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区域发展。其次,要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利用转移支付等方式,保证用于草原治理的款项实质实量地配发到所需区域。

2.政策方面

国内有关草原荒漠化理论从1977年联合国沙漠大会提出至今已经30多年。以内蒙古地区为例,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并不是非常显著,究其原因是没有一整套的协同治理方案,并且有关部门和相关省市的职责缺乏法律的规范化。鉴于此,中央政府应该制定相应法规明确职责,并且制定出各省市对于草原荒漠化治理系统的联动方案。

(三)形成东西部地区跨域治理

针对东西部地区在草原荒漠化治理过程中的讨价还价,除需要中央政府做好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工作外,更重要的是东西部地区要转变观念意识,建立跨域治理的合作模式。跨域治理是指超越不同范围的行政区域,建立协调、合作的治理体系,以解决区内地方资源与建设不易协调或配合的问题。

建立跨域治理的合作模式,首先,中央要制定宏观政策指导,制定专项法律保障实施。中央制定的政策是东西部跨域治理的总纲,没有指导性的方向,东西部的跨域合作就仅仅是没有方向的盲动,不仅治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中央政府规划出大方向与治理的整体方案,东西部各个省市依照规划科学有序的行动,才能完成好任务。同时,专项法律的出台,也是跨域治理连续性与长期性的保障。随意的、非正规的条文,在政策执行上缺乏法律的约束与保障,影响治理的连续性;同样,出现问题由于没有法律的明确归责,就会造成责任的相互推诿,不利于治理的长期开展。所以,中央的宏观指导与专项法律必不可少。

其次,要保证信息、技术和专业人员的共享。要建立起联系各级政府间的“政务内网和各业务部门对外的“公共服务外网”、四库(牧业人口和草原承包户基础信息库、区内外参与防治荒漠化和沙漠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牧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畜牧业宏观经济数据库等)。邀请东部地区对草原荒漠化治理有所研究以及有兴趣研究的专家、学者到内蒙古地区进行考察和实地研究,并且与西部地区相关领域的专家交流、讨论,为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提出有效方案。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有许多难题需要高新技术来攻克,但是西部地区自身的实力难以完成,就需要东部地区予以帮助。

再次,建立有效的协调与合作组织。跨域合作组织对于实现内蒙古草原荒漠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状是要么缺乏正规的合作组织,要么,已建立的合作组织缺乏有效的内部运作机制。建立东西部多方位多领域的合作组织,完善现有合作组织的职能,是实现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需要攻克的一大难题。

最后,要做到治理过程的实时监控与治理结果的及时反馈。监控与反馈的结果是检验跨域治理最有效的指标。通过结果的及时反馈,既可以发现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可以及时的修正方案,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东西部地区的合作成效。

(四)实现内蒙古地区协调发展

地方政府内关系的协调主要体现为要做好内蒙古地区各类资源的科学合理的开发,避免相同资源的无序开发。前文所提及内蒙古地区四大露天煤矿的存在对于内蒙古草原荒漠化形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应对内蒙古地区现已开发资源的开采点的数量与分布,重复开采的程度有所掌握。避免同种资源的重复开采,同时要严格控制开采点的数量,坚决取缔非法开采的矿井。要合理规划,充分协调,力争形成资源互补、合理有序的资源开发模式。

以府际关系的视角,形成国际政府间合作、中央和地方政府规划统筹、东西部地区跨域治理、内蒙古地区协调开发的自上而下的主体框架,是实现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的根本与保证。为早日实现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的目标,就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职能,协调好各级政府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EB/OL].http://WWW.northnews.cm/2011/0327/307414.shtml,2011-03-27/2013-07-12.

[2]恩和.草原荒漠化的历史反思:发展的文化维度[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3]董维惠,侯希贤,林小泉,杨玉平,周延林.黑线仓鼠种群数量动态预测研究[J].生态学报,1993(4).

[4]内蒙古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年至2010年)

[5]恩和.草原荒漠化的历史反思[J].防灾博览,2005(3).

[6]恩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多维观察[J].中国民族报,2003(3).

[7]宋丽弘,唐孝辉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思路[J].中国环境管理,2010(4).

[8]何宝玉. 关于锡林郭勒盟草原退化及其防治的几点思考[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5).

[9]恩和,额尔敦布和. 内蒙古草原荒漠化问题及其对策中日学术研讨会综述[J].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

[10]卫智军,双全. 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浅议[J]. 内蒙古草业,2001(1).

[11]杨龙,刘建军. 环境治理中府际合作的逻辑[J].中国环境管理,2009(3).

[12]林尚立. 国内政府间关系[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3]谢庆奎. 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14]赵永茂,朱光磊,江大树,徐斯勤. 府际关系新兴研究议题与治理策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

[15]任维德.中国地方治理的政治生态分析:基于府际关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

[16]杨宏山. 府际关系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第3篇: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

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并将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力求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来建设山川秀美的新西部。

近九年来,通过在西部地区实施一批林业重点工程,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了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取得了明显成效,西部地区的生态状况明显好转,呈现出山更绿、水更清、民更富的喜人景象。

让山更绿水更清

自2001年开始,国家对西部地区林业和生态建设实行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增强了林业建设活力。近年来,通过多种途径和多项扶持政策,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林业和生态建设的投入。仅“十五”期间,中央基建投资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累计安排西部12省份林业生态建设资金927亿元,占同期全国林业建设资金的56%。

据了解,西部地区国家批准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工程所需的粮食、种苗、森林管护补助资金及现金补助等,主要由中央财政支付。同时,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优势产业等方面的金融信贷支持。对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生态林产出的农业特产品收入,免征农业特产税。西部地区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实行谁退耕、谁造林种草、谁经营、谁拥有土地使用权和林草所有权的政策。

近9年来,在西部地区先后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开展了防沙治沙及石漠化综合治理,还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西部省区开展森林健康和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试点,生态得到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西部地区生态状况,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工程实施九年来,西部省区退耕地造林0.87亿亩,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1.35亿亩,中央投入达988亿元。退耕还林后,许多地区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有所减轻。

同时,退耕还林(草)改写了西部地区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历史,许多地区自然灾害逐年下降,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连续增产。内蒙古、重庆、贵州、云南、、宁夏、新疆等13个工程省区累计退耕地造林6553万亩,粮食产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产282亿多斤。四川雅安、贵州遵义、陕西延安、宁夏固原、甘肃定西和陇南、内蒙古鄂尔多斯和乌兰察布等生态恶劣、经济贫困的地区,逐步实现了粮下川、林上山、羊进圈的良性发展。

以防沙治沙为主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加强了西部地区的生态治理。“十五”期间,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在西部省区通过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和封山(沙)育林共完成营造林任务0.34亿多亩,占整个工程营造林面积的近37%。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西部省区完成林业治理任务2581万亩,占同期工程林业建设总任务的46%;林业建设中央投资完成46亿元。通过防沙治沙,西部地区大面积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第三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出现了净减少,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现在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

让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休养生息

1998年以来,全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从2000年起,西部绝大部分省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调减了木材产量。2005年又全面停止了新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西部省区天保工程加强了公益林建设,自工程实施以来,完成人工造林0.17亿亩,飞播造林0.44亿亩,新封山育林面积约0.56亿亩,完成森林管护面积9亿亩,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占全国天保工程区的92.4%以上,新封山育林、森林管护面积分别占到全国天保工程区的80%和60.8%。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工程的实施,加强了西部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自然保护能力建设。在西部地区建立了一批野生动植物重要栖息地和重要湿地保护区,逐步形成了保护体系。“十五”期间,西部省区新增保护区202处,新增面积2.2亿多亩,其中新增国家级保护区38处。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西部省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量达到92处,面积达10.2亿亩,有2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为示范保护区给予重点建设,加强了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和栖息地监测、巡护、保护和管理。还建立了一批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将西部省区的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优先领域和建设重点,建成了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等多处湿地公园,启动了四川阿巴曼则唐、麦卡迪等22个湿地保护恢复项目,加强了云南、和青海境内8块重要国际湿地监测工作。

让民更富

被称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的退耕还林工程,使区域生态得到改善的同时,也使农村生产结构得到调整,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续产业得到发展,当地农民得到了很大实惠。

据林业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九年来,退耕还林使退耕农民人均获得粮食和生活费补助896元,约占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西部地区401个县高于20%,云南省沧源县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中退耕补助占46%。林业部门还创造性地将林茶、林果、林草等与退耕还林相结合,以短养长。一些地方发展畜牧、林果、花草、中药材和观光旅游等产业,许多农民从农耕中解脱出来,向城镇、向二三产业转移,更多地从事林业和多种经营。贵州省赤水市种竹46万亩,全市竹林面积达102万亩,从业人员8万人。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512元中,有近一半来自竹业。四川省眉山市扶持制浆造纸、竹木系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竹产业。眉山市洪雅县推广“竹―草―畜”模式,退耕农户在竹子成林前间种优质牧草饲养奶牛发家致富。全县奶牛数量增加10多倍,已达到3万多头。“家养两头奶牛、三年一座小洋楼”成为当地的现实。

近年来,西部省区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广泛开展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活动。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陕西、重庆等省区市在试点的基础上,开始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林地勘界确权、分林入户、林权发证等工作。在西部省区开展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西部省区符合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偿范围的非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的重点公益林面积4.14亿亩,已将其中的3.55亿亩纳入了补偿范围,2001~2007年,累计投入补偿基金59.1亿元。组织开展了“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重点改善了100个县生态状况和100个县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试点,其中西部近80个县。将内蒙古林西县四合堂村等10个行政村作为京津工程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促进了沙区新农村建设。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表示,今后要进一步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天保工程要进一步落实重点国有林区减产和长江黄河工程区人工商品林采伐相关措施,推进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森工企业发展机制。继续深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加强防沙治沙及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抓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第4篇: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规划目标

[中图分类号] TD16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220-2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绿色矿山,打造生态通辽市,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因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及诱发的地质灾害,逐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从而保护和改善矿山地质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强化矿产资源管理,维护勘查、开采秩序,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概况

通辽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是自治区东部乃至东北地区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已初步形成带动通辽市工业加快发展的龙头企业,并有力支撑通辽市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引发了大量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影响了通辽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为了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必须做好通辽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通辽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历史悠久,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在“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思想影响下,矿业开发一拥而上,在当时,虽然为通辽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矿山地质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种只注重矿业开发,忽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致使通辽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1)矿业开发占用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地貌景观;(2)矿业开发引发地质灾害;(3)矿业开发对水资源的影响与破坏;(4)矿山废水、废液及固体废弃物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污染。

2.1矿业开发占用破坏土地资源及地貌景观

矿业活动对土地(植被)占用和破坏,包括改变土地利用现状、地貌景观破坏,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露天开采矿山主要是占用土地资源,如办公生活区、工业广场、废石场等;地下开采矿山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固体废弃物堆放占用或破坏土地;废水废液排放造成土壤污染;滑坡、崩塌、泥石流对土地(植被)的破坏。

全市矿山破坏土地主要是露天采场以及塌陷破坏土地植被,占用土地主要为固体废料堆积占地及工业场地占地等。根据采矿权数据库及野外实地调查,截止2009年底,全市矿山用地面积784.18km2,因矿业开发占用破坏土地面积约326.73km2,占矿山用地面积的41.7%。

2.2矿业开发引发地质灾害

通辽市矿业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2.3矿业开发对水资源的影响与破坏

矿业开发造成的水资源的影响与破坏主要表现在对含水层结构的破坏,疏干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泉水流量减少、地下水水质变化、地下含水层对生产生活用水水源的影响等。尤其是地下开采对水资源影响最大。矿山在建矿、采矿过程中的强制性抽排地下水以及采空区上部塌陷开裂使地下水、地表水渗漏,严重破坏了水资源的均衡和补径排条件,导致矿区及周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流量减少或断流。矿业开发对含水层的破坏在全市各类矿区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煤矿区破坏更为突出。据霍林郭勒市统计分析表明,霍林郭勒市矿山矿坑水年产出量可达800万m3。除少部分综合利用外大部分就地排放,造成水资源大量流失;集中采煤区的地面塌陷还引起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漏失,使原本缺水的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2.4矿山废水、废液及固体废弃物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污染

矿山的水土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地表水体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矿业废水、废液直接或间接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周围土壤。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淋滤污染、扬尘与土壤污染等。

3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预测

矿产资源开发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产业之一,客观地说,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矿产资源开发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环境问题,如果无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无序开发和采用落后的技术工艺,势必会造成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预测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的基础上,依据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影响因素(矿区环境问题量变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保护与治理工作)分析,结合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的预测,对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做出的分析和判断。

4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

4.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

近年来,通辽市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把矿山地质环境与防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贯彻实施《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的同时,2008年组织编制了《通辽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规划体现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体原则,切实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目前,通辽市及所属旗、县、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组织矿山企业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工作正在有序进行。2009年5月1日实行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更加推进了全市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4.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

随着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政府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管理力度逐渐加大。从2004年至2009年年底,由中央财政、自治区财政、企业配套资金共投资6331.23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5550万元、企业配套资金891.23万元)对7处闭坑、无主、计划经济老矿山展开了治理工作,治理工程共13项。

5规划目标

确保地方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管理贯穿于矿山整个开发过程,约束矿山企业依法合理规范地进行开采活动。保护和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施“绿色矿山”建设,为构建生态城市,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全面贯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与动态监测网络体系,开展重点区域内重点矿山(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本解决计划经济时期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防在新建及在建重要交通工程而引发新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其可视范围内禁止一切露天采矿活动。

6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

(1)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按轻重缓急逐步治理,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危害严重的矿山(区)部署治理工程;

(2)对城镇周边及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严重占用破坏土地、破坏地貌景观的闭坑矿山(区)安排治理工程;

(3)对闭坑无主矿山及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老矿山部署治理工程。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确定原则,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内的无主闭坑矿山;自然保护区、城镇周边和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闭坑矿山;对人居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危害重、治理效益显著的老矿山;生产但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矿山在规划期内安排治理工程。考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及治理后效益明显程度,治理工程又分为:近期治理工程和远期治理工程。

近期(2010―2012年)开展完成治理面积32.96km2。在规划期近期内32个闭坑矿山(煤矿8家、采石矿5家、砂矿4家、粘土矿15家)应得到全部治理,霍林郭勒市浑迪音煤矿区、露天煤矿区及砂矿区等历史遗留矿山得到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主要治理内容是煤矿井工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露天采场(固体废弃物的清理、清除废弃掌子面危岩体)、排土场、土地复垦、生态修复和污染等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

远期(2013―2015年)开展完成治理面积32.70km2。主要进行扎鲁特旗煤矿区、石墨矿区及城镇周边采石场等治理(固体废弃物的清理、清除废弃掌子面危岩体)、植被恢复、地质灾害等内容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废弃排土场基本复垦完毕,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改善,初步形成边开采边治理的矿业开发秩序,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内的矿区环境得到全面保护和有效的治理。

7资金筹措方式与渠道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所需经费应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多方筹集,并逐步建立起以矿山企业为主体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投资体制。目前,通辽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投资渠道有:政府投入、企业投入和社会融资,按照矿山建立的时间、生产状况和企业所有权的差异,实行不同的筹措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2]《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2003]).

[3]《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2009]).

第5篇: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

关键词 石漠化;现状;成因;治理成效;四川威远

中图分类号 S717.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278-02

Rocky Desertification Status and Governance Situation in Weiyuan County

HUANG Yu-tan 1 YIN Xue-feng 2 LIU Wen 3

(1 Weiyuan Forestry Bureau in Sichuan Province,Weiyuan Sichuan 642450; 2 Puziwan Town People′s Government of Weiyuan County;

3 Pingchang Forestry Bureau)

Abstract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is endemic to China Southern wet limestone karst area,and it′s a kind of desertification phenomenon formed in the basis of fragile karst landscape. Rocky desertification worsen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nd its direct consequence is loss of land resources,so the people lose their basic conditions for survival. Weiyuan County is a serious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and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was carried out in recent years. Causes,harm and control situatio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Weiyuan County were overviewed.

Key words rocky desertification;present situation;cause;control effect;Weiyuan Sichuan

石漠化为我国南方湿润石灰岩岩溶地区特有,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现象[1-2]。石漠化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丧失,使群众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3-4]。威远县是四川省石漠化危害严重县,近年来就石漠化治理开展了探索。

1 威远县自然概况

威远县位于四川省中南部,东邻内江市市中区,南连自贡,西接荣县,北靠资中、仁寿。地处东经104°16′~104°53′,北纬29°22′~29°47′,全县幅员面积1 289 km2。威远县属四川省盆地低山和丘陵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县境内属热带季风暧湿气候。全县年均气温18.5 ℃,极端最高气温39 ℃,极端最低气温5.5 ℃。年降水量1 000 mm。县境内土类呈带状分布,主要有水稻草土、潮土、紫色土、黄色土、黄壤共4个土类,7个亚类,18个土属,73个土种。威远县成片林主要分布在低山区,也是天然林分布区,丘陵区主要是稀树草丛植被。

2 威远县石漠化现状

2.1 石漠化面积及分布

4.3 水源枯竭,人畜饮水困难

由于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石漠化地区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甚至会出现严重的水荒,如果治理不及时,威远县因土地强度石漠化将使一些村落永远失去生存条件,不得不采取移民措施。

4.4 贫困加剧

生态环境恶化与农村贫困互为因果、相互交织。威远县随着石漠化面积扩大和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同时,石漠化使土层变薄,土壤层次缺失,土体结构破坏,耕作层日趋粗化,导致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影响农作物产量[5-6]。岩溶地区人民生活多数处于贫困状态,石漠化成为威远县岩溶地区贫困和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根源。

5 石漠化治理成效

5.1 绿化造林成效

结合长江上游天然生态保护屏障建设,整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保工程、日元贷款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绿化工程等项目资源,捆绑资金综合治理。累计完成人工造林6 620 hm2、封山育林7 540 hm2、森林管护2 750 hm2、苗圃建设18 hm2。

5.2 生态与经济效益

有效结合全县农、林、畜、水产业发展,通过种植经济林和优质饲草,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达到治理石漠化土地的目的。累计完成了生态型草地建设面积2 500 hm2,发展牲畜养殖户2 000余户,经济林果建设1 860 hm2。

5.3 农田水利

通过基本农田改造,开展坡改梯,修建蓄水池、水窖、排灌沟渠和作业便道等,保水保土,降低石漠化土地的扩展速度。累计完成山坪塘新建和改造1 100口、蓄水池1 200口、引排水渠460 km、沉沙凼2 570口、林间田间道路300 km。

5.4 新能源利用

通过农村新能源建设,为农民提供了新型清洁燃料,有效减少了农民的滥砍滥伐,有效地保护了林地,促进了全县生态环境的改善。累计建设沼气池3 500口。

6 主要治理模式

6.1 特色经果园

在潜在石漠化区域,经过土壤改良,大力发展经果林。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和生态建设为出发点,推行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推动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促进,实现农民增收与生态环境改善。

6.2 林业生态复合模式

包括林草、林药、林蔬、林果“生态+经济”等生物治理措施,集成种草养畜模式、“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旅游开发”综合治理模式、生态建设+特色产业建设(或林下产业)治理模式。

6.3 畜沼果(粮、菜)循环模式

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施工的原则;牲畜存栏数3头以上,有充足的原料保证沼气正常使用和产生充足的沼渣和沼液,满足果树生长用肥;必须进行“三沼”综合利用,进行喷施和底肥。最终达到增强果树的抗逆性、培肥地力、提高果品品质的效果,从而让果品生产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为全省畜―沼―果模式的推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6.4 坡改梯水系配套模式

将土石坡耕地改梯,同时配套建设蓄水池、引排水渠,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改善土地资源状况,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农户经济收入,改善生态环境。

7 参考文献

[1] 张俊佩,张建国,段爱国,等.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J].林业科学,2008,44(7):84-89.

[2] 曹建华,袁道先,童立强.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特征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对策[J].草业科学,2008,40(9):40-49.

[3] 李森,魏兴琥,黄金国.中国南方岩溶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与过程[J].草业科学,2007,27(6):918-926.

[4] 罗贵荣,梁小平,李兆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对策初探――以广西马山岩溶地下河流域为例[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11):97-98.

第6篇: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

关键词:石漠化;林业;管理;生态环境

石漠化是我国三大环境问题之一,石漠化的产生是因为我国为了大力发展经济而对森林大肆开垦,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体等状况,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土地石漠化就是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主要表现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石漠化问题越来越严峻,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我国必须要加强对土地石漠化的治理,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逐渐恢复土地的使用价值。本文首先对石漠化治理中林业建设的思路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石漠化治理中林业建设的内容进行了阐述。期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让读者对我国石漠化治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石漠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石漠化综合治理体系不健全

石漠化的严重性并不是每个人都熟知的,而且因为对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工作难度较大,所以治理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没有健全的、规范的、科学的治理体系与措施,造成治理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2、土地承载量问题

在一些石漠化存在的地区会出现过度开垦耕地的状况,因地区人口基数大,土地资源的供应无法跟上需求,地区居民因对资源的需求而进行毁林开荒的行为,这就严重阻碍了石漠化治理工作的进行。

3、治理工作难度大

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土地基岩的、地质恶劣、土壤肥力低、土层薄、水土流失等都是在石漠化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植被的种植与之后植物的成活都是其中较难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治理工作施行的难度有多大。

4、资金问题

石漠化是一项长期且困难的工程,其资金的投入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而资金的来源仅靠政府的拨款。相对与治理石漠化所需要的资金,资金的投入量却是非常不足的。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治理效果也无法达到期待值。

二、石漠化治理中林业建设的思路

1、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必须要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合理利用”的基本方针。必须要根据石漠化区域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以治理水土流失、遏制石漠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将林业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管理联系起来,逐步构建起土地石漠化治理的生态系统。

2、建设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1)遵循大纲,统筹规划

要做好土地石漠化治理,必须要遵循《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的要求,统筹现有林业工程,将区域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起来,规划适合本地土地石漠化治理的方案。

(2)试点推广,分步实施

当前我国的石漠化现象分布极广,因为区域的不同,其成因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综合治理工作不宜立即全面展开,而应该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先在各个区域进行试点治理,再循序推进,争取做到“治理一批,恢复一批”。

(3)防治结合,突出效益

要做好土地石漠化治理,除了要对已经石漠化的土地进行全面的治理,同时还要对未发生石漠化的土地进行防护,防止新的石漠化产生。在土地石漠化的治理过程中,宜采用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育草等措施,加快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遏制其进一步发展。

(4)科学防治,依法管理

在土地石漠化的治理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科学技术在石漠化土地治理中的贡献率。

三、石漠化治理中林业建设的内容

1、植被保护管理

植被保护管理是指根据法律对岩溶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对有潜在石漠化危险的区域内生长状况好、林分好的树林、灌丛、疏林地等植被资源进行严密的保护,防治滥砍滥伐,严禁滥垦、滥牧、滥挖、滥采等,同时还要做好森林虫害的防治以及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确保林区不受损害,以此将土地荒漠化的危险遏制在萌芽状态。

2、封山育林育草

封山育林育草是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治理的主要措施,它是利用自然的恢复力,再辅以人工措施,以此促进植被的快速生长,改善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封山育林育草具有投资小、效益高、用工少、见效快等特点,这使得其成为给我土地石漠化治理中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措施主要应用于中度以上石漠化土地的治理中。

3、人工造林

根据治理区域的地貌、气候、土壤、水文以及经济、技术条件的差异,制定适合当地土地石漠化治理的方案。针对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土地,可以营造生态林或经济林进行治理。

(1)生态林

对于坡度大于15°以上,土地贫瘠的中度或轻度石漠化土地,应该选择适宜生活在偏碱土壤且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喜钙、固土能力强的树种,比如华山松、慈竹、云南松、红椿、苦竹、车桑子、桦木、香椿等植物的种籽;对于陡坡、干热河谷以及侵蚀沟等水土流失严重的石漠化土地,应该先种植草本、灌木等植物,待环境得到改善以后再种植乔木树种。在生态林培育的过程中,为了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其混交林的比例不得低于80%。

(2)经济林

针对坡度低于15°,土层较厚,水文条件相对较好,交通便利的中度石漠化土地,可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选择高产、优质的经济林树种,比如桃树、李树、梨树、苹果树等为主的果树林;花椒、乌桕、核桃、板栗等为主的木本粮油林;油桐、黄连木、麻疯树等为主的速生林;黄柏、杜仲、厚朴等为主的药用林;构树、桑叶、任豆等为主的饲料林。生态经济林的种植,不仅能够治理土地石漠化,同时还能够改善当地的经济结构,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结语:石漠化的形成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土地石漠化造成我国土地资源的紧张,其持续发展下去必定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石漠化问题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石漠化治理恢复工作是一项系统并且长期性的工程,将林业建设作为治理石漠化的主要措施是现今可采取的最有效的治理手段。用人工造林作为恢复石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程度,以此来恢复人类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第7篇: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景观绿化,生态化治理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在我国很多地方,随着煤炭资源大规模持续开采,在地表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沉陷区,诱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在:破坏水资源、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诱发地表沉陷、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针对我国采煤沉陷区景观绿化的生态化治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2.矿区内采煤沉陷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1.土地及植被破坏

随着矿区进一步的开采,因开采引起的地裂缝和地表沉陷使耕地、草地、林地的破坏面积持续扩大,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此外,由于地裂缝和地表沉陷而形成的山体滑塌也会增加。如果沉陷面积较大,形成的山体滑塌可能改变整个山体地貌,因此矿区后续开采会使地貌景观破坏程度加剧。

2.2.水土流失

矿区内大部分矿井目前开采中采用建栏截坝堆矸、填埋等工程措施和种草植树,并提出保护水源区、水土保持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土流失的增强。但一些小煤矿大都建于沟谷之中,没有水土保持措施,弃土石、弃煤矸石任意堆放于沟谷河道中,造成水土流失量增加。所以预测水土流失量有增加的趋势。由于水土流失量的增加,从而也导致矿区内土地荒漠化的增强。随着各个煤矿的继续开采,荒漠化的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2.3.水资源均衡破坏与水环境污染

随着开采力度的加大,地下水位降低,导致土地旱化程度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和水库来水不足,会对周围的居民生活用水及农业生产用水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开采引起覆岩切落式裂缝沟通含水层与采空区,导致地下水向采空区渗透,垂直渗透速度加快,天然流场发生变化,泉域面积缩小,形成以矿井为中心水位降落漏斗。地下水位的下降,减少了地下潜流,也影响了地表河流的流量,导致矿区范围内泉水“短路”、泉井枯竭。

矿坑排水、煤矸石淋溶水是地表水的主要污染物,矿区内一些河流已受到较严重的污染。随着开采的继续,矿坑排水量和煤矸石会继续增加,其对地表水的影响范围也会扩大。矿区扩大开采的同时,矿区生活污水也会相应增加。此外,矿区的继续开采使煤矸石量也急剧增加,煤矸石堆得淋滤直接进入地下水含水层,会加剧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从而大致地下水逐渐失去利用价值。

2.4.环境地质问题

一般的矿区煤层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表现在:引起地面的沉陷变形,产生大量地裂缝;引发泥石流、滑坡、崩塌及边坡失稳等地质灾害。以采煤沉陷及地裂缝尤为严重。

3.采煤沉陷区景观绿化的生态化治理

3.1.对塌陷区的治理应该是因地制宜,建立良好生态环境,使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协调统一。根据榆神矿区地质条件、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及特点,可采取生态工程复垦技术,即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地裂缝、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及对植被、土地的破坏进行综合治理,使矿区受损的生态环境得以最大限度的治理和恢复。

3.2.要强化对采煤活动的全过程管理。要坚持“煤炭资源开发与矿区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补偿”的方针,强化对采煤活动的全程管理。主要是做好煤炭资源共查、煤矿设计、矿区基建和生产、煤矿闭坑等4个阶段全过程的综合防治。依法做好矿区土地复垦、恢复地貌、种草绿化、营造材木、人工造湖等,使矿区生态环境任务向良好转化,经过复垦后可用于农林牧或旅游业,条件合适,也可作为发展其他工业或城乡建设用地。

3.3.植被恢复

植被恢复是矿区生态环境与重建的基础和主体。恢复要因地制宜,乔灌草合理配置,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适当发展经济林,兼顾经济效益。使治理区林草植被得到全面恢复,最大程度改观矿区生态环境。植被种植后,要做好管护和抚育工作,精细管理,以保证栽种成活率。

3.4.节水灌溉技术

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稀缺,为了使植被的恢复达到预想目的,可采用节水灌溉,选择膜下滴灌方式进行灌溉。也可在栽种过程中添加保水剂,保水剂具有吸水性强、保水力大、有效期长的特点。保水剂能在很短时间里吸收超过自身重量几百倍的水分,成凝胶状态把水贮存起来,在植物根部长期保持恒湿,待干旱无雨时缓慢释放,供植物吸收利用,被称为植物根部的“微型水库”。

3.5.采煤沉陷区治理与生态修复型农业观光产业结合

通过对沉陷区现状及其区位条件的分析,综合考虑生态、经济效益;本次规划选择“生态农业与观光休闲相结合的复垦模式”作为后湖农业观光园的治理策略。即:利用沉陷区特有的自然优势和当地特色农业优势,建设具有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等综合功能的农业观光园产业。观光农业结合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与旅游景点、旅游方式的开发,让农业发展成为旅游点的一部分。另外,观光农业可以充分发挥区域自然地理优势,以游带农,以农促游,农游互补,建起既有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农业。

3.5.1生态修复的概念以及在采煤沉陷区治理中的应用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采煤沉陷区的生态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涉及地下地质变化、地上田、林、路、水、气;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关系,因此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地貌复杂、地形多样的沉陷地科学治理,合理利用。

3.5.2产业化视角下的采煤沉陷区治理

采煤沉陷区的治理和产业的发展相结合是十分明智的选择,也是一种切实有效的保护途径和模式。将采煤沉陷区治理后的项目形成产业化发展需要一定的市场基础,市场是采煤沉陷区规划成为农业观光园的载体。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会更有效的保护和发展。产业化发展的不能用单一的模式,应该寻求运作模式的多样化,如“公司+观光”、“观光+高等院校”、“批发市场十观光园”、“观光团+农户”等等。

3.5.3采煤沉陷区治理与农业观光相结合

充分利用沉陷形成的水面,开发风景旅游资源,提供完善的服务,合理组织游览线路;从根本上治理环境,使治理后形成的水上景观区域真正成为环境优美、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度假地。

通过规划及实施,使采煤沉陷区变成有生气的农业观光园,此农业观光应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示范、生态产品生产、科普展示于一体,具有高水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园区。沉陷区治理后规划形成的农业观光园将推出三大生态产品:

(1)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餐饮;科普教育、娱乐逗趣。

(2)生态农业示范和产业化:通过运用生态系统、持续经营、物质循环、食物链、立体种养等技术,形成各种优化的生态农业模式。

(3)生态产品生产:包括园林苗木花卉、高档切花、设施园艺、特色蔬菜瓜果、高档水产品等等绿色产品的生产。

【结束语】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于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业相结合,这种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治理项目是一个长期逐步推进的过程,根据不同沉陷区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工程和农业生物措施,因地制宜取得治理后的最大成效。所以,我们在对煤矿的开采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环境的问题,形成利益与环境相结合的功能。那么对采煤沉陷区景观绿化的生态化治理进行研究和探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琰.因势利导治理采煤沉陷区——淮北市采煤沉陷区的治理经验[J].发展,2011(3)

[2] 赵亚军,刘江,岳茂华,任敬存。砂矿资源滥采后砂坑的地质环境治理[J]。现代矿业,2012,(7)。

[3]王辉.浅谈采煤沉陷区湿地生态修复[J].治淮,2012(11)

第8篇: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

1、基本现状:

1.1、基本情况:

武威市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东经101º59''''35"-103º23''''40",北纬37º23''''15"-38º12''''54",东邻古浪县和阿拉善右旗,南依天祝藏族自治县,西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与永昌、民勤两县接壤,属石羊河流域中上游,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降水少、蒸发量大、空气干燥、昼夜温差悬殊。全年日照时数为2967.8小时;气温以7月份最高,为29℃,1月最低,为零下14.9℃。多年平均降水量160mm,年蒸发量2020mm。国土总面积4873.85km2,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仅0.006km2,人均耕地0.0013km2,(区内土地包括:农用地2063.58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2.35%,其中: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域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4.16%、1.54%、2.81%、13.46%和0.38%;建设用地为341.54km2,占土地总面积7%;未利用地为2468.7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0.65%)。流经区内的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是全区的主要地表水源,多年来平均地表径流量为6.80亿m3/a,(1993年~2003年)。区内地下水取水量为5.25亿m3/a,其中90%为河渠入渗量、基岩裂隙水入渗量,近十年来地下水年均可利用量为2.816亿m3。全区地表水、地下水总的可利用量多年平均为9.616亿m3。森林面积达462.16km2(天然林42.47km2,人工林419.69km2),森林覆盖率达9.1%。

1.2、水土流失现状:

凉州区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132.34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4.3%,其中:风蚀面积1949.26km2,占流失面积的62.2%,水蚀面积1183.08km2,占流失面积的37.8%。

根据凉州区的地形地貌,水土流失主要形式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山区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东部和北部沙漠沿线主要以风蚀为主。水蚀主要由于全区降水较少且年内分布不均匀,降雨强度与水土流失危害成正比,在发生强降雨和持续降雨的情况下,南部山区径流极易形成洪水、使切沟、冲沟发育强烈,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危害和财产损失,冬春降水较多时,往往在阴坡和凹地形成积雪、春季表层迅速消解,雪水不能下渗,在坡耕地上形成强烈细沟状面蚀,尤其在沿山地带极为明显。经过长期流失冲刷和其它外营力的作用,发育成丘陵起伏,支离破碎的缓坡地段,原土壤结构疏松、土壤容易随地表径流流失,“跑水、跑肥、跑土”现象严重存在,造成地力衰退;风蚀区主要分布在区境内沙漠和与沙漠毗邻的乡镇,年降水量少,疏松、的表土抵御风力作用较低,容易形成扬失、跃移现象,一遇大风,主要以扬失为主,尘沙飞扬,有时造成大面积沙尘暴天气,严重影响全区及边缘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整个危急到全石羊河流域。

形成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南部山区山坡陡峭,地势起伏、沟壑密集,是形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加之降水集中,强度大,植被稀疏,容易汇集成地表径流,东部和北部主要受降水限制、风力影响,易形成荒漠化;另一因素主要是人为活动频繁,取土、毁林、毁草、陡坡开荒、开矿、办厂、道路建设等项目工程实施,加剧了新的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

1.3、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采取的做法:

全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389.1km2,治理程度12.4%,(其中:水平梯田11.3km2,水保林291.4km2。经济林34.5km2,荒坡种草18.2km2,封山育林15km2,封坡育草14.7km2,沟坝地4km2),完成谷坊138座,沟头防护14处。在农业耕作措施上重点采用少耕、免耕,秸杆还田,水平阶、横坡种植、地膜覆盖等措施。

1.3.1.建立健全了水保法制体系为了有效规范全区水土流失的预防监督和治理,凉州区按《水土保持法》、《甘肃省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编制完成了《凉州区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凉州区水土流失危害补偿费、防治费征收、使用和管理规定(试行)》、《凉州区山丘区、风沙区生产建设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规定(试行)》,从而有了一套完备的法规体系。

1.3.2.加强了水保机构的建立我区于1985年建立了凉州区水土保持工作站,隶属于凉州区水利局管辖,具体负责预防监督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同时于1993年在沿山和风沙区的13个乡镇成立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监察所,实行分片落实,加强了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工作。

1.3.3.加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近年来,凉州区水土保持工作站按照“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总体思路,通过广泛深入的勘测,与市水保站调查并编制完成了《武威市小流域成果汇编》,为进行规划设计提供了一定的资料,同时,为了有效控制区域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区水保站按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步骤,积极争取项目,完成了大甘沟、虎目沟两条小流域综合治理,累计完成治理面积2.04km2,同时为其它流域建设总结了技术经验。

1.3.4.加强了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和落实水土流失的治理,关键要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防治、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工作方针加强预防监督工作,近年来,特别对大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进行了有效的督查,尤其对连霍高速公路、武嘉电气化铁路、兰武二线、西油东送、西气东输西营河三沟、四沟电站等项目水保方案进行了有效督查,促使建设方按“三同时”制度落实了各类水土保持工程。

2.目前全区水土流失预防治理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2.1.水土保持方案落实上难度较大由于区水保站办公地点在张义山区,在全区开展工作时有效性和时效性都不够。特别对全区各类工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其次由于多口管理,水保站对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的实施不能有效的督促落实。

2.2.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步伐缓慢近年来,水保站按“发展抓项目”的思路,积极储备并上报了几条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如《凉州区张义镇长大沟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规划》、《凉州区张义镇上马沟流域规划》、《凉州区张义镇阿林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规划》、《凉州区张义山区虎目沟小流域规划》、《凉州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坡改梯”工程规划》、《凉州区黄羊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凉州区黄羊河流域、清源风沙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的项目建议》、《凉州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规划,但建设项目审批困难,未能立项实施,使水保建设速度相对缓慢。

2.3.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步伐不一致由于全区经济发展基本上都建立在脆弱的生态环境基础上,为了追求经济增产,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忽视现象,而且部分地方工程建设对水保方案的编制和落实、规费缴纳重视程度不够。

3、预防治理对策分析:

3.1、提高对水土流失治理的认识

虽然近年来,通过加强预防监督、开展林草措施为主的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局部治理与整体恶化的趋势并存,特别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承载力加重,“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应看到,凉州区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因此,全区水土流失严重既与人为因素破坏有关,同时也与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对全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应有足够的认识,要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有步骤地实施好《凉州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0—2015年)》中规定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从现在起,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重点要使水土保持工作与林业工作紧密结合,使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沿山区和东部、北部风沙区治理初见成效,进而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尽快实现山川秀美的目标。

3.2、加强预防监督职能的发挥,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近年来,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一些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尤其是水土保持的基本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普遍存在。《水土保持法》明令规定“禁止在25°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退耕、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或者修建梯田”,但这项规定目前还未真正得到落实;二是近年来,项目建设力度较大,但开发项目水保方案编报率低,“三权一方案三同时”制度贯彻不力。建议进一步健全与加强水土保持法制队伍,切实执行《水土保持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法》等法律,以及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规政策,同时人大、政府要从健全法律法规的方向出发,加强地方法规健全,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水土资源的强大舆论,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资源与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各有关部门、企业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对周围水土保持的影响,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坚决制止毁坏林地、草地以及污染水资源等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发生的行为。三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行“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按照“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及“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对生产建设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以及农民承包的坡耕地的水土流失,依照水土保持法规的有关规定限期治理,将受益主体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纳入法制轨道.通过监督执法,有效控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

3.3、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

水土流失治理与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相结合是水土保持工作多年来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只有强调减蚀减沙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才能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水土保持工作。但是,从水土流失地区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及石羊河流域的全局来看,除了必须把土壤侵蚀减小到允许的程度外(西北黄土高原1000t/km2•a),还需要建立流域允许产沙量的考核指标。随着《凉州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实施,全区将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水土流失,其目的首先是控制侵蚀与产沙,根治“心腹之患”。因此,在小流域治理的规划与成果验收中,要突出减蚀减沙等生态效益,并把它落到实处。不能只考虑人均粮食产量、人均收入、脱贫致富等社会经济指标。一定要把中央提出的生态环境建设“10年初见成效,30年大见成效”落实到不同类型区、不同流域的减蚀减沙指标上。

3.4、改革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按区域生态工程类型分工

生态环境建设可以按产业类型划分为农业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牧业生态工程等。另外,也可按生态系统类型来划分,如山丘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工程、风沙区荒漠化防治生态工程。为了克服条块分割、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贯彻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整体性原则,建议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以水土保持为龙头,大支流治理为骨干,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以乡为基本单元,以3大效益为中心,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指导下,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措施等相互配套,农林水等部门相互配合,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发挥综合效益。水蚀区林草措施要进一步加强,重点采用鱼鳞坑、水平阶及反坡梯田等有效措施。在干旱的北部风沙区以荒漠化防治为龙头,采用生物、工程、农业、牧业措施,对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改良与合理开发利用。风蚀区造林采用麦草压沙等有效方法。由此,建议全区应成立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统一管理,避免互相扯皮,重复统计治理成绩,重复估算治理效益。

3.5、调动群众积极性,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须走市场引导的路子.就是要深化农村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设施建管机制的改革,“四荒”出让机制的改革,把水土保持工作推向市场,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村小型水利水保运行机制.明确所有权、拍卖使用权,保证谁投资、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这样卖旧建新,滚动发展.进一步完善股份合作、租赁开发、承包治理等政策,采取灵活机制,鼓励和吸引各行各业、集体和个人通过投资、投劳参与水土保持治理开发工作,让治理者从市场经济中得到更多实惠,尝到甜头.使广大群众、企事业单位自觉投入到治理水土流失队伍中来,启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多渠道、多元化、多样化的投入,走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路子。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可大胆尝试,实行股份合作,走一条运用股份经营机制治理水土流失的新路子,其一,股份由集体股和个人股两部分构成,入股后不得退股,股份可依法继承和转让;其二,效益分配按照“入股自愿、风险共担,按劳分配、按股分红”的原则,实行合理的利益分配;其三,开发治理服从村的统一规划,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蓄水保土效益.对于治理好的可以公开拍卖,由各级人民政府签发土地使用证,使其实现使用权的自主性。

3.6、加强水土保持的科技投入,提高科学治理水平

实施科教兴水保的战略,提高水保科技含量,提高科学技术在水土保持治理开发中的贡献率,是达到高起点、高速度、高标准、高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实现由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由防护型治理向开发型治理、由粗放型治理向集约型治理开发转变的重要措施。就目前情况看,科技投入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全区水土保持工作站存在经费紧张、科技人员待遇低的现象,特别是水保人员,地处偏远,条件艰苦;设备落后,高新技术应用少,无力有效地开展示范推广工作。加强水土保持的科技投入和对水保人才的重视,是提高水土保持治理水平的关键。全区要在增加水保治理经费投入的同时,应加大对水保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以支持科研推广工作的开展。

4、结语

凉州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为了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必须在认清全区现状的同时,加大预防治理力度,从宣传、法制、政策、措施方面多头并进,进而实现全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建设和谐凉州起到必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水土保持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王礼先朱金兆

[2]《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对策》王礼先

[3]《水土保持防治工》

第9篇: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

一、农牧业发展现状与平价

(一)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

旗位于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5″─121°1′,北纬43°21′45″─45°24′20″。东与市扎鲁特旗为邻,南与市县和市隔河相望,西与右旗、左旗毗邻,北与盟西旗接壤。

2、地形地貌

全境南北长232公里,东西宽111.4公里,总面积13784.58平方公里。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山区,中西部为丘陵区,东南部为沙地草原,平均海拔430米,最高1541米,最低274米。

3、气候特点

阿旗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全旗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极端最高气温40.6摄氏度,年极端最低温-42摄氏度,无霜期90-140天,年度大于或等于10摄氏度积温1900-3100摄氏度,从北向南递增。全旗年降水量300-400mm,北部多于南部,由于受地势及植被影响,降水南北差异较大而且年际变化率大;年平均蒸发量为北部为1958.1mm,中部为2067.5mm,南部为2258mm。年8级以上大风天数平均为33天,平均风速为3.2米/秒。阿旗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338.1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163万m3,其中旗内13393万m3,旗外流入3770万m3。

阿旗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338.1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163万m3,其中旗内13393万m3,旗外流入3770万m3。

4、水资源情况

阿旗地下水年调节储量4.78亿m3,年可开采量为2.59亿m3。据2003年阿旗水资源用量统计:全旗地下水用量为9678万m3,利用量为可开采量的37%。水资源剩余较多,其中欧木伦河和乌力吉木伦河流域川区开发利用率较高为45.5%,而占农区面积较大的浅山丘陵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率仅为22.5%。西拉木伦河和黑木伦河沿岸水资源十分丰富,利用量仅占可利用量的20%。全旗主要分布有四条河流:黑木伦河发源于阿旗北部大兴安岭山脉的东南侧,既罕山脚下。河流全长255.2公里,流域面积7840.93平方公里,P=50%时地表径流可利用量5052万m3,实际利用1000万m3,为可利用量的19.8%。欧木伦河发源于阿旗北部坤都镇苦都共文拉附近,河流全长104.5公里,流域面积2520.47平方公里,P=50%时地表径流可利用量5456.95万m3,实际利用4292.46万m3,为可利用量的78.7%。乌力吉木伦河由左旗南部流入阿旗,河流在阿旗境内长101.2公里,流域面积1911.5平方公里。P=50%时地表径流可利用量980万m3,实际利用395万m3,为可利用量的40.3%。西拉木伦河自巴彦诺尔迫力毛都嘎查入境,自台河口分为两条,南为西拉木伦河,北为新开河,河流全长380公里,流域面积2003.8平方公里,在阿旗境内长90公里(含新开河),全部流经牧区坨沼地,所以该段无地表径流汇入,P=50%时地表径流可利用量600万m3,实际利用263万m3,为可利用量的43.8%。因此,阿旗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5、土地利用

全旗总面积13784.58平方公里,其中全境南北长232公里,东西宽111.4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23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9.2%,耕地面积为139万亩,水域面积36.7万亩。

6、生态环境

旗共辖11个乡镇、1个办事处,均有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现象,荒漠化及水土流失面积为1341.43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62.64%。根据2004年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全旗沙漠化面积为599.7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27.99%,有原11个镇的12万人受到荒漠化的危害,特别是巴拉奇如德、绍根镇、赛罕塔拉、坤都镇等几个镇尤为严重。全旗1073万亩草场受风沙危害,受风沙危害的农田20万亩。

阿旗自二000年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结合阿旗实际情况,紧紧围绕阿旗“三区”集中连片搞建设,到2006年国家累计投资18852万元,完成总治理面积140.05万亩(不包括禁牧舍饲52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9.27万亩,防护林2.87万亩,飞播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28.77万亩,林业种苗基地0.04万亩,人工种草5.58万亩,草种基地0.54万亩,小草库伦建设5.6万亩,飞播牧草6.5万亩,围栏封育50.25万亩,暖棚161000平方米,饲料机械1785台,青贮窖1240处,牲畜改良站点46处,水源工程784处,节水灌溉工程789处,小流域治理10.63万亩,生态移民10160人。这些项目的完成,极大地减轻了项目区沙化退化程度,明显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促进了阿旗的经济发展。

(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1、人口与劳力状况

旗现有11个乡镇,1个办事处。其中纯牧区镇5个,农区及半农半牧区乡镇6个,辖262个嘎查村。截止2006年末,全旗总人口30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25万人;总户数9.8户,其中农牧业户7.1万户,劳动力10万人。

2、交通、通讯状况

阿旗交通、通讯比较发达,集通铁路干线从阿旗穿过,境内铁路总长117公里,303线国道横穿阿旗中部,国道总长116公里,省际大通道横贯阿旗东西,省际通道在阿旗境内长78.8公里,旗乡两级公路780公里。全旗已全部实现乡乡通公路,乡乡通程控电话,形成了以旗政府所在地镇为中心的交通、通讯网络。

3、社会经济状况

阿旗现有耕地面积139万亩,全旗有效灌溉面积35万亩,2006年,粮豆总产量为7.7万吨。2006年6月末大小畜存栏250万头只,全旗肉类产量42469吨,绵羊毛产量1680吨,绒产量297吨。

2006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为23.2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6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02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786元,其中农民为2778元,牧民为2802元。

4、农牧业综合评价

畜牧业:我旗是一个以畜牧业经济为主体的纯牧业旗,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转变畜牧业增产方式,切实提高畜牧业质量和生产效益是发是发展的主要方向。2006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2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56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为2786元。畜牧业经济在促进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农牧民收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今后的工作中从如下方面入手:调整畜种结构,明确主推品种,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实现畜牧业现代化。调整畜群结构,加快牲畜出栏。调整饲养方式,提高经济效益。调整草业结构,大力加强以草为中心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家庭牧场和联合牧场建设为载体,缓解草畜矛盾;

种植业:我旗有139万亩耕地面积,农业基础设薄弱,十年九旱,2006年全旗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8万亩。其中:粮豆83万亩,经济作物3万亩,只占播种面积的2.5%。其它农作物32万亩(主要以青饲料为主)。粮食产量7.7万吨。

在今后的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中心,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稳粮、提质、扩经、增菜、发展特色,实现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粮食生产要主攻单产,提高总产,优化结构,改善品质,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在粮食作物种植上,要增加高效优质高产粮食作物面积,减少市场滞销的低产质次的粮食作物面积。根据阿旗实际,建设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优质商品粮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三是大力发展专用优质玉米和专用玉米。要充分发挥自然优势,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继续扩大玉米亲本繁殖和杂交种制种面积,建成稳固的玉米种子繁育基地。四是经济作物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依据市场需求,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作物布局和品种布局,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着力提高优质率,抓好商品化处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经济效益。五是增加农民的科学种田,科学施肥观念。由多上化肥向有机肥积造和利用转变,增加地力,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水利:旗属春秋多风,夏季酷热,冬季寒冷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境内有4条主要河流,耕地139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5.57万亩。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杂居地区。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全旗的水利基础设施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防洪、灌溉体系,为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抵御旱、涝、洪等自然灾害、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旗现有机电井3396眼,其中已配套的2667眼,没有配套的729眼;小土井5371眼;但是,目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仍然不能满足农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现有工程老化失修严重,迫切需要对工程进行维修、改造,部分农村、牧区人畜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

在今后的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围绕:“水”字做文章,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在农牧业生产的作用。一是申请国家投资项目进行以水利为中心农田、草牧场建设。我旗有耕地面积139万亩,有水浇地面积35.57万亩。以水利为中心的小草库、饲草料、草牧场面积29.53万亩。有条件的待开发的水浇地面积73.9万亩。有很大开发潜力。要把握国家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机遇,积极申请国家投资项目。主要在以下项目上做好工作:施实好沙坝水库项目,宝力格水库项目。积极争取白城子水库、平原水库项目,黑哈尔河灌区项目,牧区节水示范项目,抗旱应急项目,风沙源水源、节水项目,其它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等,以项目为依托扩大农区水浇地面积和牧区草牧场草、饲草料浇灌面积。二是调动各方面因素,完善原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我旗现有机电井3396眼,其中已配套的2667眼,没有配套的729眼;小土井5371眼;部分设备已经老化,单眼井有效灌溉面积较少,应对原有机电井、和小土井的资源进行维修配套,使其发挥最大效益。三是切实加快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四是围绕生态环境恢复与改善,重点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五是以重点项目为切入点,带动水利建设快速、持续发展。六是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林业:阿旗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的大规模生态建设,特别是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的启动,我旗每年都以几十万亩的造林速度向前推进,中央9号文件《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下发以后,非公有制造林迅猛发展。各种所有制形式,各种投资主体造林热情高涨,效果明显。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但使生态环境有了根本的好转,而且也为农牧民长期收益奠定了基础。下一步主要从以下方便入手:一是国家扶持、政府引导、企业拉动、市场化运作,大力营造能源林。二是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合理规划、综合治理,规模发展用材林。三是在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牧区,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营造杨树速生用材林。四是水源区或流域区等重点区域,重点规划,重点治理。五是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根本,着力构建生态文明。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改善城乡生态条件为重点,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旗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的方针,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项目,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全面加快生态治理步伐,提升生态建设整体水平。加强北部水源涵养区和西辽河流域水源涵养地保护,从源头保证用水安全。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扎实推进沿河沿路、农田草牧场防护林建设,加快城镇周边和村屯绿化,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防护体系。全面落实封育禁牧措施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强生态保护,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施地区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形成各区域经济优化布局、人口合理分布、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有效保护的新格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在科学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农、牧、林、水、草原等第一产业资源变化,按照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分类指导的原则。二是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三是坚持多策并举,积极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原则。四是兼顾各方利益,坚持三效并举的原则。五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的原则。六是适当扶持,积极引导的原则。七是在编制功能区规划的过程中,积极做到与国家对农村牧区的扶持政策相衔接,与阿旗“十一五”发展规划相衔接,与阿旗农牧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的原则。

(三)总体目标

1、种植业总体目标

粮食总产量达到35万吨,到2020年达到50万吨。蔬菜总产达到10万吨。2020年达到15万吨。粮食总播面积到2020年稳定在160万亩左右。玉米种植面积发展到60万亩,到2020年稳定在50万亩。谷子种植面积到2020年稳定在30万亩。绿豆种植面积到2020年稳定在50万亩。

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到2020年稳定在10万亩。油料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到2020年稳定在1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年蔬菜达到3万亩。到2020年稳定在5万亩。瓜类年达到2万亩。饲草作物:年饲草作物面积达到40万亩。到2020年稳定在50万亩。

2、水利总体目标

年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100万亩,其中饲料地面积增加到60万亩;配套机电井达到3078眼;解决饮水安全达到245处/19.51万人;水保治理面积达到733.24万亩。

2020年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130万亩,其中饲料地面积增加到80万亩;配套机电井达到4056眼;解决饮水安全工程达到431处/27.3万人;水保治理面积达到1000万亩。

3、畜牧业总体目标

牧业年度全旗家畜存栏预计达到280万头只,其中大小畜存栏达255万头只,牛存栏达到30万头,奶牛存栏达到0.6万头,生猪存栏达到25万头。良种及改良种比率占98%。到2020年末,牧业年度全旗家畜饲养量达到340万头只,其中,大小畜饲养量达300万头只,肉牛饲养量达到38万头,奶牛存栏达到2万头,生猪存栏达到40万头。牧业年度家畜的存栏维持在280万头只。

4、林业总体目标

林业发展的目标是:森林面积要达到72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森林蓄积量增长到571.2万立方米,林业产业实力明显增强。

到2020年,林业发展的目标是:森林面积要达到825.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包括木材加工业、山野菜加工业、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森林旅游业等都得到长足发展。

三、区域的化分与功能定位

根据我旗自然条件、立地条件、农牧业生产条件和当地资源条件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旗分为二个农牧业功能区。

(一)禁止开发区

1、范围及区域的其本情况

全旗有一个禁止开发区,罕山国有林场,总土地面积81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69万亩,天然林面积66万亩,总户数136户,总人口534人。

2、区域发展方向

禁止开发区位于我旗北部,属于罕山自然保护区,在发展方向上采取重点保护,把生活在禁止开发区的群众通过移民工程,移到小城镇或就近的开发区内,减少人为的农牧业生产活动。

(二)重点开发区

1、范围及区域的其本情况

全旗重点开发区除罕山林场以外的所有地区:共有11个乡镇1个办事处,262个嘎查村,4个国有林场,1个良种场,1个根皮庙,总土地面积12970.8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384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232万亩,耕地面积138.76万亩,有林地面积530万亩,总户数71971户,总人口255563人,六月末牲畜存栏头数250万头只。

2、区域优势、发展方向

重点开发区包括除罕山林场以外所有地区,农区主要位于我旗中部的,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主产区,这个区域立地条件好,交通便利。牧区位于我旗南部和北部,是我旗畜牧业生产的主产区。4个国有林场是我旗生产用材林、采种集地的主产区。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极积科学合理开发。具体采取如下措施:

在水利上:大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水”字做文章,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在农牧业生产的作用。一是申请国家投资项目进行以水利为中心农田、草牧场建设。二是调动各方面因素,完善原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切实加快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四是重点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五是以重点项目为切入点,带动水利建设快速、持续发展。

在种植业上: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中心,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稳粮、提质、扩经、增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粮食生产要主攻单产,提高总产,优化结构,改善品质,提高质量,增加效益。

在畜牧业上:调整畜种结构,明确主推品种,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实现畜牧业现代化。调整畜群结构,加快牲畜出栏。调整饲养方式,提高经济效益。调整草业结构,大力加强以草为中心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家庭牧场和联合牧场建设为载体,缓解草畜矛盾。

在林业上:一是、国家扶持、政府引导、企业拉动、市场化运作,大力营造能源林。二是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合理规划、综合治理,规模发展用材林。三是在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牧区,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营造杨树速生用材林。四是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项目,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全面加快生态治理步伐。加强北部水源涵养区和西辽河流域水源涵养地保护,从源头保证用水安全。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扎实推进沿河沿路、农田草牧场防护林建设,加快城镇周边和村屯绿化,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防护体系。全面落实封育禁牧措施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强生态保护执法,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着力打造绿色阿旗。全旗水土流失、风蚀沙化土地治理、明显好转。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组织,结合本地区实际出台相关政策,制定相应规划,加强协调合作,加强沟通和信息交流,确保农牧业功能区规划顺利实施。要根据农牧业功能区发展定位的不同要求,制定针对各区域发展的相关评价政策和评价指标。加强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重点开发区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考核,弱化经济增长速度考核,综合考核经济增长与质量效益、就业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等;禁止开发区主要考核生态环境保护。

(二)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农牧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牧业、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迫切需要,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牧业投资渠道,逐步形成农牧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抓住有利时机,制定并充分利用好支农支牧和惠农惠牧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三牧”的投入。

1、旗、乡镇都要建立对农牧业功能区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每年对农牧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现代农牧业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

2、加大支农支牧资金的整合力度,创新投入管理机制。要抓住国家对“三农”重点扶持的机遇,将各渠道项目、资金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集中用于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切实发挥投资效益。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对“三农”建设的财政倾斜政策,积极争取并实施好上级投资的各类项目。要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农牧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牧业功能区建设。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三牧”的信贷投放。以产业化项目、小型水利设施、绿色有机农牧业基地建设等为切入点,推进农牧业的对外开放,吸纳旗外各类资金,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农牧业。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牧区的范围,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投入。

3、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各项支农支牧政策,健全和完善农牧业补贴制度。认真组织落实“两减免三补贴”的惠农政策措施,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不断加大对良种、农机具和农牧业生产资料的补贴力度,并扩大补贴范围和品种。加大农区草原“双权一制”落实力度,积极推进土地和草原经营权流转。

4、根据“二区”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合理安排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对禁止开发区重点安排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对重点开发区要重点支持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加大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科技含量。

5、针对不同发展条件采取适宜的投资优惠政策。对需转移的农牧业人口要通过生态移民项目等政府资金投入和金融部门的扶持,解决农牧业人口转移的安置问题。重点开发区要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及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为承接转移人口创造条件,实现转移人口多渠道就业。同时要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名、优、特产品,创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推进第三产业发展,解决目前产业单一增收缓慢的问题,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6、建立农牧业风险防范机制和农牧业保险体系。要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牧业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发展农牧业保险,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牧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牧业保险体系。扩大农牧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完善农牧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探索建立财政支持的农牧业再保险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牧户参加农牧业保险。

(三)转变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是,继续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挖掘主产区的增产潜力,努力提高农牧业单位生产能力。

建立和完善农牧业支撑体系和保护体系。强化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低产田、低产林、低产水面改造,开发农牧业后备资源区;推进农牧业机械化,提高农牧业生产的装备水平;建立健全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动植物防疫体系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升农牧业整体素质。优化农牧业结构,面向市场,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畜产品,促进农牧业节本增效和农牧民增收。

稳步发展牧区畜牧业,搞好草畜平衡,转变饲养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做大做强畜牧业,推动农牧业结构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转变。大力发展农区、半农半牧区畜牧业,推行舍饲圈养和集约化经营,促进种养结合、农牧互补。调整优化畜种、畜群结构,在发展生猪、家禽的同时,加快发展肉牛、肉羊、奶牛。

(四)严格用地管制,加速农田草牧场流转进程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健全农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以承包、入股、合资、租赁等多种形式,加速农田草牧场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流转和集中,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农田草牧场规模经营。对重点开发区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加快土地向集约利用转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禁止开发区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

(五)调整结构,全面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以发展现代设施农牧业为重点,抓好肉、乳、菜、草、粮产业及基地建设。引导重点开发区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一般加工业,提升产业层次,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推进工业化,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就业水平。同时要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带动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引进国内外大中型加工企业,壮大龙头企业队伍,提高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率。发展壮大农村牧区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健全农村牧区市场流通体系,搞活流通,加速农牧业市场化进程。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六)优化人口布局,积极转移农村牧区人口

采取鼓励政策,对重点开发区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在重点开发区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对禁止开发区的农牧业人口要分期实施整体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