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个体经济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个体经济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个体经济的意义

第1篇: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摘 要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当中都有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学的效果也褒贬不一,本文对教学情境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身心特点 快乐情境 有针对性

一、教学情境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

现在大部分的体育课从开始到结束都以游戏的情境方式进行,我认为游戏特点适不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课的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游戏是动物的本能,所有动物都喜欢游戏。小猫戏弄老猫的尾巴,小狗和老狗互相咬架,这是为什么呢?根据动物学家的研究,小猫戏弄老猫的尾巴,是为了发展它将来捕捉老鼠的能力;而小狗和老狗互咬也是为了发展它将来能咬死野兽的能力。所以,我们设计的游戏情境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又能促进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还应起到课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的开始,教学情境的设计(游戏)应抓住主题,围绕主题展开活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见过太多的整齐、有序的教学,今年的暑假有幸参加了江苏省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当中观看了美国的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教学也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课中体育教师首先明确课的主题,围绕主题安排了若干游戏,游戏的内容各不相同,游戏后要求每位同学能够讲出游戏与主题内容的关系,总结出主题内容的含义。看过之后,惊奇地发现美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时间多,教学的有效性高,反观我们现在的教学,仍以遵守纪律、教师讲解、统一练习、分组练习、分组讨论等为主,缺乏概念的提问、自主的学习、自主的创新。可见,一节好课的开始,应当主题明确,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新颖,学生参与性强,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

课中,情境设计时,课的主题应该贯穿于情境当中,往往情境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因此,我们在给学生提供了适合激发他的个性发展的教学材料之后,要学会等待。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去自觉地发展智力、精神、身体和个性,而不是要使他成为被动接受的个体

总之,类似“摸瞎”情境设计的安排,能使我们的学生产生愉悦感以及对学习的兴趣,我们的老师应该抓住这有利的机会,进行技能的练习,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作为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加上正确引导,学生很快就会显露出其巨大的个体差异,当然也需要我们的老师给予各种不同的帮助。只有当学生有了兴趣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创设快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把技能学习放在一个生动、活泼、快乐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呢?愉快教学情境是指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创设中进行主动的欢乐学习的课堂环境。通过于以下几点提高教学情境学习。

(一)创设语言情境

实际教学中,发现高中生特别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对此作者深有体会。2014年5月的一节选修课,作者在课的开始安排了“叫数抱团”的游戏。当游戏正在进行时,我叫到“5”数时,同学们立即抱团,男生恰恰多出一个,这位男生喊到“老师,我可不可以抱女生呀?”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随即说“美的你,现在还轮不到你哪!”学生的话既单纯,又寓意深刻。他们不像70年代的小孩,比较含蓄,现在的小孩敢说敢做,但作为老师又不能一棒子打死,只能以微笑答对,语气上要做肯定的回答,“不能”。正是老师的诙谐的回答以及淡淡的的微笑,恰恰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15分钟准备部分的活动,师生都沉醉于这种欢乐之中。只有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理解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热爱、信赖和尊重。他们不但把教师当作自己亲爱的人,同时还当作自己的朋友和同伴,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地在孩子心灵深处发挥作用。

(二)有教师参与的教学情境,能活跃课堂气氛

如教师参与学生的练习竞赛,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练习欲望和课堂教学气氛。如接力赛、投篮比赛,教师加入其中一个竞赛队,既能刺激双方学生的好胜心,又能通过教师的示范,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

(三)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学会学习

第2篇: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经济管理;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逐步加快。宏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管理,唯有通过适当的调节,及时地对经济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应对才能真正保障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但是,在进行具体的管理和调节时,务必要对几个问题进行注意和解决,从而消除阻碍经济增长的不良因素,科学的认识经济管理的本质,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实现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1宏观经济管理概述

宏观经济管理在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工作中都属于重点部分,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的使用着宏观调控手段,从而最大可能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事实证明,适量的宏观经济调控可对市场有较好的引导作用,而缺乏宏观管理措施的经济是不成熟的,也会经常遇到诸多问题。具体来说,宏观经济调控对于市场有以下几点作用:减少垄断行为,使市场趋于公平;平衡宏观总量,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保障市场经济的公正;适当提供公共物品,调节经济发展;减少收入差距,避免两极分化。但是,以上所列的宏观经济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唯有通过科学恰当的管理理论的指导,再加上严格的执行过程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因此,有必要对宏观经济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重视,从而使宏观经济管理的优势得以发挥。宏观经济管理,具体来说就是一个国家为了在某个时期使经济达到一定的目标,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来对目前的经济进行影响的活动,其主要包括了决策、预警、调控、组织以及监督等活动。另外,宏观经济管理的含义还可用三点来叙述:第一,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使某个时期的经济发展达到预期,具体来说就是尽可能达到优化经济结构的目的、经济快速增长的目的、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目的、人民生活得到较好改善的目的以及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目的;第二,宏观经济管理在本质上是国家或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管理,其管理的主体也是国家本身,该种管理与政府管理有所差异,后者属于前者的一部分,在具体形式上,国家管理还包括了司法机构和立法机构的管理;第三,从管理的具体内容上来看,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活动主要包括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宏观收入的分配以及经济总量的平衡等,可以看出宏观经济管理主要是相对于微观经济管理来设定的,其管理不等于国家管理,后者主要是相对于市场调节而言的。

2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理论体系的问题。

在宏观经济出现之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对于经济的调控力度比较大,政府相关部门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由国家来对经济进行统一的决策。该种体质虽然具有一定好处,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弊端,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反而会对经济的前行造成阻碍,例如对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影响,降低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因此,在改革开放后,政府对于经济的管理趋向于采用宏观调控的措施,也因此产生了宏观经济管理的范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关于宏观经济的理论也在不断地被完善。相关学者通过研究国外的先进经验,并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在这些理论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所研究的对象较为模糊。由于研究对象关系到研究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同时还对研究的最终目标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研究对象进行仔细合理的确定。而目前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的各个版本中,大多没有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最终对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第二,理论体系不够合理。在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中,有太多的内容是关于具体管理措施方面的,而在管理职能的方面的内容较少,宏观经济管理本身属于方法论的科学,务必要以管理方法论来进行体系的建设。另外,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容只能作为管理活动的基础,而不能成为其主体部分,若不能对其进行合理适当的安排,将大大影响学习人员的学习效果。

2.2管理目标和内容不明确的问题。

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管理目标的设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关系到所采用的具体管理手段的选择,还对管理中的资源配置等造成影响,另外,管理内容的确定也是十分重要,这会对管理工作的效率造成较大影响,对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也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管理目标和内容进行明确,从而保证宏观经济管理的科学有序进行。但是,在目前的经济管理中,管理目标较为模糊的情况普遍存在,管理内容也不是十分正确,这就导致管理过程出现较大的混乱,进一步降低宏观经济管理的效益,对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3部分相关的建议

3.1完善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的完善是宏观经济管理能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因此,有必要对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的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完善,从而保证经济管理方法所依据的各种基础理论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对理论重点进行提炼和突出。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容较为繁多,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复杂,这使得相关人员在使用时极为不便,通过对理论重点进行有效提炼,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是理论体系的脉络更加清晰;第二,改进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框架。要对理论的框架进行改进,使其更加符合一般管理理论体系的相关要求,从而使宏观经济管理更加偏向于管理职能而不是管理内容;第三,进行定量分析。通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可进一步发挥宏观经济管理的应用优势,所以,有必要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的建设和阐述时,运用定量分析的方式加以辅助,利用多种决策和调控模型来帮助分析具体理论。

3.2明确管理目标和内容。

通过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科学的考察和学习,从而保证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管理目标:保证经济的稳定;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对国际收支进行平衡;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使收入分配更加公平。通过对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进行准确设定,便于进行之后的一系列管理工作,保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通过参考国外先进理论,来对目前的管理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修改,从而确保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升工作的效率,保证工作的效果。宏观经济管理质量的高低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具有很大影响,较好的管理工作可大幅提升经济的发展速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力的显著增强,确保社会更加公平公正。因此,有必要对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问题进行重视,设定合理的管理目标,完善管理的理论体系,最终保证宏观经济管理的优势得以发挥,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对目前的宏观经济管理进行了仔细分析,对其概念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些建议,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张金才.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系统[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63.

第3篇: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一体化生产;分割生产;国际分工;成本

国际分工是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H-O理论从国家间要素禀赋的差异论证了国家分工的基础,认为每个国家应专业化生产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这是产业间的国际分工,是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之一,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其生产方式是一种“integrated production”,即一体化生产,指的是某产品的生产完全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一国或地区内完成。然而,过去的二十年中,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发展更是迅速。然而,有研究表明,贸易壁垒的降低并不能完全解释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其中至少一半的国际贸易与分割生产有关(Yi,K-M,2003)。分割生产,fragmented production指的是,当产业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割生产成为可能时,由主导企业在价值链的某一环节找到自己的定位并进而获得该环节的市场份额和分工利益,然后将价值链的其他环节通过区位选择分解到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完成。也就是说,企业不一定要像传统意义上的垂直一体化厂商那样去完成产业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他们甚至可以不生产任何产品,他们可以仅选择在产业链的上游或下游位置(如耐克公司只负责设计或品牌零售,生产由越南、中国等国家的厂商完成)进行竞争,或者只提供关键的生产部件(如半导体行业中的英特尔公司)。也就是说一体化生产过程逐渐开始分割成不同片段,并在不同地区完成。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对当前国际分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在改变着产业分工格局。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这两种生产方式,从而得出启示。

一、基本假定与图形介绍

本文分析中仍遵循2*2*2模型,即假定两个国家(N1国和N2国),两种产品(X和Y产品),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

1.图1中,直线AB和CD分别是两国家N1和N2等单位成本线,公式为:Lw+Kr=1,其中L为劳动投入系数,K为资本投入系数,w为工资率,r为利率。等成本线的斜率为-w/r。从图1中可以看出,两国的等成本线AB的斜率大于CD的斜率,即wN1/rN1>wN2/rN2。因此,相对国家N1,国家N2为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国家N1为资本丰裕的国家。

此外,过直线AB和CD交点的直线OS上的点是两国等成本线的交点集合,过OS线上任意点做N1国和N2国的等成本线,此时两国等成本线所代表的成本是相等的。如:过直线OS上的任意点m,做N1国和N2国的等成本线E2F2和G2H2,此时两等成本线所代表的成本相等,都为m点的成本,记为cm过直线AB和CD交点。

2.图2中,曲线X1和Y1分别是产品X和Y的等产量曲线。如果在任何形同的要素价格下,X生产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均大于Y生产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则称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产品Y为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冯德连主编的《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较详细的介绍了对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判断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产品的等产量曲线形状的差异,在此我们不再赘述,其结论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等产量曲线更偏向于K坐标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等产量曲线更偏向于L坐标轴。因此,从图2中产品X和Y的等产量曲线形状可以看出:相对于产品Y,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产品Y为劳动力密集型产品。

二、“一体化”专业分工的经济学分析

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当国家N1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国家N2为劳动力丰裕的国家。产品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产品Y为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根据要素禀赋理论,N1国应专业化生产X产品,也即X产品应完全在A国生产。具体分析如下:

从图2中可以看出,产量为X1水平的X产品的生产在N1国生产,最低成本的生产点在其等产量曲线X1与成本线EF(直线EF与OS相交于n点)的切点a处,所要求的成本为Cn。而如果产量为X1水平的X产品的生产在N2国生产,最低成本的生产点其最低成本在其等产量曲线X1与成本线EF的切点b处,所要求的成本为b点所在成本线G1H1所代表的成本,由于成本线G1H1高于成本为Cn的成本线GH(直线GH与OS相交于n点),所以,成本线G1H1的所代表的成本也必然大于Cn。也就是说,产量为X1水平的X产品最低生产成本,N1国将低于N2国。

同样的道理,可证明,产量为Y1水平的Y产品生产成本,N2国将低于N1国。

所以,N1国应专业化生产X产品也即X产品应完全在A国生产,因为其同样的X产出N1国生产成本更低。N1国所需Y产品应从N2国进口。同样,N2国应专业化生产Y产品也即Y产品应完全在N2国生产,因为其同样的Y产出N2国生产成本更低,N2国所需X产品应从N1国进口。

一体化生产方式下的国际分工表现为产业间的国际分工,即不同的产业分布在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地区)。如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玩具等产业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密集型产业飞机和宇宙航天等产业主要集中在以欧美为代表的技能丰裕的发达国家。这种专业化分工使得世界总产出一定的情况下,为获得这些产出所付出的成本比未分工条件下更低,或同样投入,世界总产出却因国家间的专业化分工而增加了。

三、分割生产的经济学分析

直线OS为是国际分工临界线,它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方式。这是因为,两国单位等成本线下的最高产量是与其相切的等产量曲线上。可以证明,如果切点在OS的左方,该产品就是资本密集型(以纵坐标为资本K为例),应由资本丰裕的国家来生产。而另一国要想达到该产量水平,将需要更大的成本。反之,如果切点在OS的右方,该该产品就是劳动密集型(以横坐标为劳动L为例),应由劳动力丰裕的国家来生产。这部分可以结合图2来理解。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资本密集型产品X应完全在资本丰裕的N1国生产。现假定产品X的生产工序可分割为X1和X2,其中,X1的生产是资本密集型环节,X2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环节。产量为X1的X产品生产是由X11和X21矢量组合而成,见图3。产品X产量为X1的最优要素组合比例(即成本最低)在点X1处,在直线OS的左方,说明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它的矢量X11在OS线左方,是资本密集型环节,和X21是劳动密集型环节。在技术已允许分割生产的条件下,分割生产比一体化生产的成本更低。具体分析如下:

产品X若不进行跨国分割生产,则X11在N1国生产的成本为过X11点的成本线A1B1代表的水平CA1B1,同理,X21在N1国生产的成本为CA2B2。即一体化生产的总成本为CI=CA1B1+CA2B2。

产品X若进行跨国分割生产,X1应在N1国生产,X2应在N2国生产。X11在N1国生产的成本为过X11点的成本线A1B1代表的水平CA1B1,X21在N2国生产的成本为过X21点的成本线C1D1代表的水平CC1D1。即分割生产的总成本为CF=CA1B1+CC1D1。过N1国的等成本线A2B2与线OS的交点t做N2国的等成本线C2D2,则两等成本线所代表的成本水平相同,即:CA2B2=CC2D2。从图中可以看出:N2国的等成本线C2D2高于等成本线C1D1,即CC2D2>CC1D1。因此,CI=CA1B1+CA2B2>CF=CA1B1+CC1D1,即产量为X1产品X的生产,采用分割生产的方式的总成本要低于一体化生产。

四、启示

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为了获得全球竞争力,纷纷开始战略调整,将附加值低的产品生产工序、环节外包给他国,或到他国投资设厂进行生产,自己只保留产品的研发、设计或营销等附加值高的环节。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产品内贸易比重的大幅增加和外包业务的快速发展。这些行为就是分割生产方式的重要体现。分割生产在汽车、家电、计算机、服装、玩具等诸多产业部门获得了相当普遍的发展,近年来,产品生产工序中设计、研发等以往被认为是不可“分离”的环节也开始加入到国际生产分割的行列。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分割生产是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入的表现,比先前出现的一体化生产的成本更低,对我国企业有着重要的启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企业相对成熟,并面临着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因此,我国东部地区企业选择在不同地区进行分割生产,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有利于其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同时,这些一体化企业通过将某些生产环节纵向分离,实施业务归核,将低附加值的业务环节剥离而成为核心企业。分割生产不仅没有使原来的一体化企业因失去“肢体”而使经济规模有所萎缩,反而将会大大增强了对市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同时,通过分割生产,也有利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实现产业上位。因为如果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原则和传统的产业间分工模式,只有当产业完全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时,中西部地区才可能有优势,才可能发生产业的区际转移,中西部地区才可能承接该产业。价值链分割生产分工方式是将不同的生产环节放在要素禀赋不同的地区来生产,这就增加了中西部地区参与东部产业生产的机会。总之,分割生产方式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企业可以借鉴这种方式,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志彪,张少军.总部经济、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6).

第4篇: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1、当务之急是以开源为主加强电力调度。一是“要”。打破供电平衡,重构供电平台,成立专门班子,到省里汇报、沟通,争取用电指标,购入议价电,适度、适量增加供电总量。二是“分”。用电指标向能耗低和单位用电创产值、利税高的企业倾斜,并对购进的议(高)价电实行电价原进原出,各方共同承担议价电成本。三是“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企业自备燃油机组开机发电,对装机300千瓦以上的自备电源,省、市各按0.10元/度进行补贴。四是“调”。通过有序避峰、科学错峰、合理让峰,最大限度挖掘用电负荷潜力,重点保障居民生活用电、农业生产用电、重点单位用电,以及骨干企业、优势产业的生产用电。

2、关键要加快电源开发。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当前,加快电力开发尤其是火电建设有机遇、有条件、有必要:一是国家鼓励建设电站。目前全国电力建设正以超常速度发展,一年新增装机相当于瑞典的装机容量,两年新增装机相当于英国的装机容量,预计到2007年将基本达到供需平衡。如果不抓住发展电力工业的黄金时期加快建设,我们将痛失良机。二是加快电力开发是解决未来发展的需要。据测算,到2007年我市全社会用电量将比2003年净增37.7亿度。如果不加快电力开发,将无法满足社会用电需求。三是三明的煤炭资源占全省的41.8%,加快火电开发既有资源基础,又有发展空间,能够促进资源就地转化,调整水火电结构。四是电力工业是三明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能够扩大经济总量,增加地方收入,吸纳劳动力就业。因此,我们要把电力工业作为一个先行产业来扶持和发展,坚持水火电并举,突出火电项目建设,在已有火电装机容量不足50万千瓦基础上,力争用2-3年时间再增加50万千瓦装机容量,使火电装机容量突破100万千瓦。当前要重点抓好永安火电厂、大田火电厂技改和永安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建设项目,成立专门班子逐一解决报批、用地、资金等问题,确保项目尽快动工。同时,按照2003-2007年重点项目建设规划,继续抓好街面水电站等大中型水电站建设。

3、积极推进电网建设。从目前的供用电形势看,我市最终将成为电力调入市,电网扩容改造要加快进行。一方面要加快局部电网与省电网、华东电网联接的通道建设,扩大容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区域内电网建设,进一步理顺体制,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步伐,从今年起五年内要投资7.5亿元抓好110个电网改造与建设项目,争取到2008年区内配网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供电可靠率达99.99%,做到丰余电量送得出,急需电量引得进,确保用电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用地问题。去年以来,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今年又把土地管理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实行土地审批“三个暂停”。上半年全省撤销各类开发区196个,核减面积84万亩,其中我市撤销开发区17个,核减面积1.32万亩。在宏观调控形势下,各级各部门既要坚决执行国家土地管理政策规定,又要努力满足发展的用地需求。

1、要在严格保护中合理利用土地。我市耕地资源比较丰富,现有人均耕地面积为1亩,高于全省0.5亩的平均水平,而且土地整理连续6年占补平衡,是全省人均耕地最多的设区市。这是我市未来发展的潜在优势,要继续保护好、发展好,确保耕地动态平衡。同时,作为潜在优势要合理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去年全省共批准工业用地9.96万亩,而我市仅占4855亩,不足全省的1/20,这说明我们上的工业项目不多、规模不大,也说明土地利用还有空间、还有潜力。我们要通过严格保护寻找发展,积极补充促进发展,合理利用保障发展,创新机制赢得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建设和耕地保护双保双赢。

2、要做好项目供地工作。土地是项目的承载体,用地指标一旦降下来,落地动工的项目就会少下来,发展速度就会慢下来。去年以来,我市在争取用地上做了不少工作,到今年上半年共争取建设用地4.1万亩,比龙岩市多2.53万亩,比南平市多2.21万亩,比宁德市多1.59万亩。但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土地指标难以满足加快发展的需要。各级各部门要拓宽思路,拓展渠道,依法依规确保经济发展用地需求。一要争取重点项目用地指标。对街面电站等属于国家允许继续申请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的项目,要继续做好沟通、汇报工作,争取国家尽快批准用地指标。对符合产业政策、马上就能动工的永安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等重大项目,要设法列入省重点建设盘子,争取省重点项目的用地政策。对已经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待批的33个项目,尤其是急需用地的8个大项目,要派人专门抓跟进、抓协调汇报工作,争取省里早日审批。对准备解冻后组织报批用地的189个项目,要分轻重缓急,选出18个重点项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搞好用地审批衔接。对一些小项目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在市、县国土部门的职责范围内解决。为了做好争取工作,市里准备近期专程到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汇报、沟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选好项目,扎实各项基础工作。二要用好已经批准的用地指标。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市还有一部分已经批准但未使用的用地指标,这里面有的是项目正在进行招拍挂,有的因为征地拆迁补偿问题而卡壳,有的实际上还没有项目。对此,各县(市、区)都要把每宗已批未用地的原因搞清楚,重点抓好征地补偿、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工作,确保已批用地有项目跟进。三要争取优惠的工业用地指标。对省里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的60%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工业项目的用地,要选准选好项目,做实做好前期工作,以项目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

3、要强化土地收储。土地就是资本,土地收储是经营城市的关键。我市土地收储做得比较规范,今年以来收储的速度逐步加快,上半年经营性土地通过招拍挂已实现收入2.31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市区土地收储要按照“南拓北扩西进”的城市发展思路,制定土地近、中、远期收储计划,做到一个池子储备,一个龙头出让,一个场所交易,多种形式竞价出让。目前,主要先把城市框架拉大,然后再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关键是把现有的项目抓实抓好,贵溪洋、下洋、台江、西江滨路等地块的收储工作,继续由有关领导牵头,加快收储进度,力争部分重点建设项目在京福高速公路三明段试通车之际动工建设。

4、要抓好征地拆迁。征地拆迁是项目建设的一个焦点,有建设就必然有征地拆迁。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三明不是拆迁过度,而是拆迁不足。首先,要牢固树立征地拆迁是为了发展的观念。没有必要的征地拆迁,就难有大的发展。征地拆迁不仅对发展、对全局有利,从根本上说对群众、对征地拆迁户也有利。通过征地拆迁,可以让产业和项目集聚有土地,让城市拓展有空间,让群众收入有保障。其次,拆迁要体现为民。征地拆迁首先要考虑群众安置和群众利益问题。但人民群众是一个总体的概念,有一个最大多数人的概念。为人民谋利益不是为极少数人谋利益,考虑问题一定要把握这条。什么事都要百分之百的人同意,有一个人不同意就不能做,这是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目前,我市征地拆迁补偿工作做得不错,现在的问题主要不是补偿不到位,而是拆迁成本过高。为此,我们既要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好征地拆迁群众的居住、就业、社保等问题;又要认真测算征地拆迁补偿费,控制好拆迁成本。第三,拆迁要依法依规。各级各部门要严格依据城市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拆迁和土地征用规模,按照规范程序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同时,要引导拆迁户依法依规争取补偿、反映问题,对违法违规的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理。

三、资金问题。对资金紧张要做具体分析,不要泛泛而谈。从去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内资金占1.8%,国内贷款占21.4%,企业自筹占44.9%,债券、外资和其他资金来源占31.9%。解决资金紧张问题,要多渠道进行,多种措施并用。

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我市金融系统做了大量工作,6月末全市贷款增量位居全省第五位,增幅位居全省第四位,核销剥离不良贷款2.27亿元,有力促进了金融和地方经济发展。但受国家宏观信贷调控政策影响,全市贷款增量逐月下降,特别是5、6两个月回落幅度大,对经济和金融发展构成双重影响。而且短期贷款、票据融资分别少增2.97亿元和2.98亿元,致使中小企业甚至一些大企业都出现贷款难问题,相当部分工业投资项目包括重点项目资金受困,影响工程进度。为此,各金融机构要用好有保有压、抑扬并举的宏观调控政策,构建直通、快捷、可靠的融资平台,深化银企合作,落实好资金供需见面会签约项目,确保有市场、有效益企业流动资金的基本需求,确保正在建设和准备动工的重点项目资金基本需求,确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产品有销路的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当前,要对5月以来贷款增量下降幅度过大的商业银行进行动态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防止信贷大进大出对经济和金融造成负面影响。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单位要高度关注金融运行,协同配合、支持各商业银行把需要省里各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的项目筛选出来,尽快汇总到市人行。市里近期要组织有关领导和市人行、有关商业银行行长到省里汇报、沟通,争取省里各家银行支持。

集聚区内外资金。民间资本最具活力,也是解决我市资金问题的重要渠道。据测算,2003年末我市民间资本总量约290亿元,其中已形成投资的约100亿元,占总量的34.5%;可以利用但还处于闲置状态的约96亿元,占总量的33.1%;较难激活的约94亿元,占总量的32.4%。利用民间资本,还有较大空间。我们要对商会经济给予更多关注,商会经济是三明民营经济的亮点和特色,上半年6家商会引进市外资金2.59亿元,作用不可低估。我们要千方百计把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区外资金吸引进来,当前一是要用好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政策。国务院规定,今后非政府投资项目一律不用审批,政府只对十三类规定项目进行核准、报备,非法律禁止所有资本均可进入。我们一方面要把政策宣传到企业、到项目业主,一方面要结合实施行政许可法,把该放的审批权彻底放掉,把不必要的环节彻底精简掉,真正做到高效便民、有效服务。二是要鼓励民营企业办好现有项目,继续新上项目。对今年新上的204个民营企业项目和102个商会投资项目,要创造条件加快建设进度,并继续开发适合他们投资的项目,调动业主投资积极性,鼓励开展商会招商、商会融资,使商会经济成为我市经济的一个品牌。三是要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目前,外资企业呈现投资和生产经营两旺势头,实际到资进度逐月加快,而且生产性项目增加,制造业项目达到29个,占新批项目数的59%。同时,外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投资信心增强,上半年有10家外资企业增加合同外资1172万美元,增长34%。这说明外经贸是我市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潜力很大的空间,要以京福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竣工通车为契机,继续突围、继续突破。当前,要重点抓好“9·8”招商,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督战,抓好签约项目筛选、重大项目推介、重点客商邀请工作,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

四、运力问题。交通运力状况怎样,对于三明这样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内陆山区市来说,至关重要。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上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市铁路、公路两大系统的运力紧张矛盾日益显现。铁路方面,途经我市的唯一一条鹰厦铁路建于1958年,迄今已整整运营了46年,这46年里我们的经济总量增长170倍,人口增长131%,但铁路里程却没有增加,铁路运力仅能满足实际需求的60%。目前我市受全国铁路运力紧张及铁路管理机构整合影响,铁路运输车皮紧缺,请车满足率仅为62%,每日运量硬缺口约1.2万吨,多数企业原、燃材料运不进来,工业产成品调不出去。公路方面,我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万公里,年货运量约3000万吨,居全省第五位,占全省的11.2%,公路运输成为货运的重要渠道。但受治理“双超”影响,公路运力趋紧、运费大幅增加,平均运输成本上涨30-40%,部分上涨幅度达到60-100%。因此,我们既要着眼当前解决运力紧张问题,又要立足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交通瓶颈制约。

从近期来看,主要是加强运力协调与调度。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分析铁路管理机构整合后,铁路运力调度出现的新情况,积极主动汇报、协调,争取南昌铁路局增加我市铁路运力,确保电煤等重要原材料调入和工业产成品运出。同时,交通、经贸、交警和煤炭行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煤炭等重要原材料的产运销衔接,优化运输环境,扩大公路运输量,为能源、原材料等重要物资的正常供给提供运输保障。

从长远来看,关键要突破交通瓶颈制约。加快以公路、铁路为重点的通道建设,既是我市对接沿海、加快发展、解决运力不足的需要,也是沿海港口城市扩大腹地的需要,要把我市建成沿海港口城市通向内地省份的交通枢纽城市。公路方面,要按照“建成通车、动工建设、立项测设”滚动发展的思路,推进以高速公路为支撑,国道、省道为依托,农村公路为补充的公路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京福高速公路三明段、泉三高速公路三明段、永安至武平高速公路建设,打通至江西、广东等出省快速通道,力争到2010年,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50公里。铁路方面,重点抓好两条出省通道建设,一条是永安至长汀铁路,打通至赣龙、京九铁路通道,今年完成可研修编,力争列入省重点前期盘子;一条是江西向塘北经三明至莆田湄洲湾铁路,这是连接沿海与内陆省份的大通道,我市和莆田市、江西省抚州市已形成共识,争取今年列入省铁路中长期规划和国家“十一五”计划。

五、改革问题。下半年,各项任务繁重,加快发展压力大,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改革理念,以改革创新机制、体制,以改革增强活力,以改革促进发展。

1、抓好林业和农业产业化改革。当前,我国的林业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正面临着新一轮变革,要高度关注,我们要继续走在全国林业改革的前列,切实加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力度,加快国有林业企业优化重组,促进林业分类经营,建立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林业运作机制。要继续深化农业产业化改革,我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但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并未形成优势。在最近公布的2004-2005年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我市只有12家企业被列入省级龙头企业,比福州、漳州分别少6家,比泉州市少4家,比南平、宁德分别少3家,居全省第6位,与农业大市的地位很不相称。这说明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规模、经济效益、带动能力、市场竞争等方面与全省还有差距。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说要创新体制、机制,突破传统观念,突破思维定势,突破行政区划,择优、择重、择特,从更高的眼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改革,引入品牌企业打破行业平衡,引进竞争、合作机制激活现有企业,利用技术、资金、人才和智力优化重组现有龙头企业,使更多的企业进入“省队”、“国家队”,逐步把优势产业建成品牌产业。

2、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企业改革尤其是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是解决老工业基地困难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市工贸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要按照市委二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的部署,特别要把需要进行重组、参股、整体出让的企业,以项目形式明确到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每月对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一次汇总,向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市政府分管领导报告,向有关责任单位通报。在改革中,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加大减债工作力度,多渠道筹集改革成本,切实安置好企业职工。对改制后的企业要扶上马、送一程,加大扶持力度,使企业改制重组后加快发展。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第5篇: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环境公益诉讼概述

公益诉讼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的。公益诉讼最早产生于古罗马时期,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制度最早始于法国,但真正得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运用则是在20世纪中期的美国。1986年美国在修改后的《反政府欺骗法》中明确规定:任何个人或公司发现有人欺骗美国政府、索取钱财,有权以国家的名义控告违法方,并在胜诉后分得一部分罚金。美国1890年通过的《谢尔曼法》和1914年的《克莱顿法》标志着公益诉讼制度在美国的成熟。

现代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相关组织和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的授权,对违反法律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不特定多数人利益的行为提讼,由法院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活动。

环境公益诉讼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逐步产生的。我国以前并没有在法律上明确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但在2013年1月1日生效的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

・中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建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符合我国诉讼法的目的。第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符合我国的诉权理论。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赋予公益诉讼代表人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完全符合现代诉权理论。第三,国外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和司法实践可以借鉴。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值得我们借鉴。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在于:第一、环境公益诉讼体现了宪法原则。环境权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权利,宪法赋予人民一定的权力,这是对人权的保护,也是宪法原则在诉讼领域的具体体现。第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有利于加强监督。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抑制日益膨胀的行政权力、弥补现有监督机制漏洞的有效途径。第三、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将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影响,人们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漠,加上我国目前有些执法、司法人员素质偏低,导致人们普遍怀有厌讼情绪。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有助于增强人们对行使权利的信心,有助于树立法律权威,有助于提高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立法缺乏系统性,各个部门法之间缺少有效的生态衔接。环境公益诉讼不仅涉及私法领域,而且还涉及公法领域,法域较广泛,而我国现代环境公益诉讼也仅仅是在刚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一言带过,其他各个部门法中也缺少具体的保障措施。立法的不完备,必然导致合法权利成为虚权,无法得以实现。

第二,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不明确。尽管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对污染环境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但是民诉法并没有具体界定属于“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中的“机关和有关组织”的具体范畴,这就让司法机关无法可依、有法难依。

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环境公益诉讼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武器。全社会都期待通过这一制度促进公众参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排污者形成一定压力,遏制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的趋势。我国宪法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人们必须重视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在环境立法中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尤为重要。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还处于初级阶段,建立能够吸引公众参与环境管理运作的环境公益诉讼机制已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我国人权入宪,公民权利、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我们首先要进一步明确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及时修改现行《环境保护法》,或者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有关司法解释,明确界定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机关和组织的范围,鼓励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积极提起公益诉讼。其次,力求进一步完善立法,在各部门法中明确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在行政法和环境资源保护法中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使之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相衔接,注重公法和私法制度和规范的协调和融合。

第6篇: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毫无疑问,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交际法教学比较实用。可以说要学会诸如问候、介绍、问路、看病等日常交际英语,交际教学法是最直接、效果最稳固的教学方法。教师运用听说法、视听法使学生通过操练,完全可以达到“会交流”的教学目的。在这一点上,语法教学的负面影响就显而易见了,因为简单的日常用语,本来就是体现英语语言的约定俗成的。

正因为如此,有人说交际法有点像“鹦鹉学舌”。那么,学些英语是否需要“鹦鹉学舌”呢?从某一方面来讲是需要的。但是,遇到稍微复杂的内容时,其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因而,适当利用英语教学法则可弥补这一不足。

以上说法明显有些偏激,交际法教学与语法学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的。因此,对语言语法体系的习得,是语言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语法是活的语言,缺乏语法只会严重影响交流能力。由此可见,教材本身并不排斥语法及其他教学方法。那么,怎样灵活运用多种教法,讲好教材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根据内容确定不同的教法

一般来说,纯功能的项目,如How are you?Good morning!How do you do?这些句子,如果向学生讲特殊疑问句的构成,这样反而把学生搞得云里雾里,越听越糊涂了。但要学习时态、名词复数的构成、句型转换,就必须运用语法教学,因为我们的学生要掌握诸如时态、句型构成方面的知识,必须要有具体的规则,不然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从而丧失英语交流的基础。学生依照这些规则,会懂得语言点的具体用法,及其与其近义词组的细微区别,但教师同时要向学生强调清楚,学习语法的目的是为了摆脱语法,为了促进交际。在一个单元或几个单元授完后,把有规律的东西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通过语言点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按照专家的说法,阅读教学中不能运用语法教学,但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应适当讲解语言点,当然以阅读为主,并在巩固课上进行专门讲解和反复操练,这样更有助于阅读。

二、针对不同阶段适当运用语法教学

在初级阶段,特别是初一、初二年级,应多采用交际教学法,强调整句的模仿和套用,不宜经常对学生讲每个句子为什么这么用的原因。初三年级后,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增强,他们对学习内容的要求也提高了,比如分析句子的成分、词的构成及区别词意和用法等。这时,就要对句子里难以理解的语言点进行讲解了。一般来说,年级越高,语法教学的比重越大。尤其在中考复习中,罗列有关的单词和语法点,利用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操练,以帮助学生记忆,这是相当必要的。

三、各种教法适当交叉使用

同一内容,初教一般过去时,可采用听说法、情景法,而第二、第三节授课中,则应点名其用法和结构,让学生尽快学会创造,从而进行更好地交流。另外,不可讲解得过多、过细,因为教材是逐步深入的,学生会随着教材的逐步深入而逐渐学习到它的具体用法。

第7篇: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0-01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突破了思想,认识到市场经济或者计划经济不是判断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的依据,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市场经济具有普世性,于是我们放弃了计划经济,提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他必然具备一些基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在分配制度上,实现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发展,我们国家采取了政府干预主导型的监管机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监管,在市场经营的过程中适时采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政策手段对市场的发展进行引导与调控。以政府为主导的这种监管体制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短期内得以建立,社会主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得以完善[1]。从1979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在市场化改革的有力推动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这表明了,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是正确的,可以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合理有效的利用和配置资源。

二、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时面临的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我国现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各种矛盾逐步显现了出来: 最主要的是政府拥有的资源过多,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审批过多,有些靠市场机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的,政府却进行干预,由此造成经济运行效率相对低下;国有企业垄断,挤压民有经济发展;政府控制社会,阻碍公民社会发展,形成强政府――弱社会或大政府――小社会的势态,离开放、自由、透明、公正的现代市场经济境界相去甚远[2]。

我国现在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劳动力的短缺和工资的持续提高,我们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已经慢慢消失,中国经济逐步进入了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向新古典增长阶段的转变时期。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开始出现,继续依靠大规模的政府主导型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目前,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就是政府投资比重过高,相应的,中小企业遇到进入障碍以及其他发展条件的限制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而国有企业依靠政府的行政保护,往往拥有行业垄断地位,这些企业效率相对低下却因为行政保护而盈利,政府出于对产值、税收、就业稳定性和社会稳定性的考虑,不愿意做出让低效率的大型国有企业退出经营的决策,这就会妨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而难以具有高的资源配置效率[3]。

三、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建议和结论

中国十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4]

1.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我们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就是要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要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发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让企业根据市场信号自主地做出生产经营决策。

2.转变政府职能,减少直接干预

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不再继续充当资源配置的主角,不去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撤销一些以前主管企业的专业部门,放手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职能转变为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也就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3.建立适合的市场监管体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监管体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首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切实转变监督管理的指导思想,要从过去的直接监管思路转变为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体系的思路上来,转移到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上来,把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市场监管工作的标准,积极推进市场监管体制的深层次改革。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依然有着巨大的空间,不过想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确实需要进一系列的条件和制度环境。经济体制改革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佘源.中外市场监管比较研究及启示[J].学术论坛,2010(11):111-114.

[2]郑炎潮,卢晓媚.市场经济与发展主体转型―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转为民有制经济为主 [C].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11).

[3]蔡.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J].中国社会科学,2013(1):56-71.

[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W].人民日报,2012(11).

作者简介:

第8篇: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理论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整体主义;个人主义;理论分歧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9-0017-06

经济学方法论是每一个理论经济学家从事经济学研究乃至建立经济学体系的“工具箱”。回顾近现代经济思想史,经济学研究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研究资源最优配置问题和研究人的经济社会行为。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看,前者属于经济学个人主义范畴,后者采用整体主义经济学方法论。

一、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立场

现代经济学发展了几百年,经济学内部之间的争论或者来自经济学领域之外的批判从来没有停止过,撇开经济学家之间对某些具体分歧不谈,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看,经济学流派或者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可以近似地归结为经济学方法论上的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争。

1.经济学是研究市场机制条件下资源最优配置的科学

萨缪尔森认为,所有经济社会都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在一切可能被生产的物品和劳务中,生产什么种类和多少数量?在生产这些物品时如何使用经济资源?为谁生产物品?即如何在不同的个人和阶级之间分配消费品。同时,他还指出:“基本问题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经济生活中的这一根本事实:在有限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活水平是有限的,经济物品是稀缺的,不能自由取用的。由于不能满足所有的需要和欲望,社会必须在它们中间进行选择。”追随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的经济学家,大都同意萨缪尔森的定义,认为经济学是研究既定条件下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经济学定义及其所得出的结论揭示了一定范围内经济现象的经济规律,也能有效地解释部分经济现实。经过几代经济学家的努力,新古典经济学已发展成比较精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即教科书上的微观经济学),但同时也带有明显的工程科学色彩,与经济社会之间的鸿沟在逐渐拉大。

2.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经济社会行为的科学

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明确指出《资本论》是“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②,并多次强调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罗雪尔认为,国民经济学只研究进入交换的财,即只研究经济财。经济财分为三类:(1)物;(2)劳役;(3)关系。现代经济学家艾克纳提出“把注意力集中在行为的特殊方面。即由稀少的影响强加的形式方面。因此,由此可以推论出,人类任何一种行为都落在经济学的概念范围之内。”当代经济学家托达罗在谈到经济学研究对象时说,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系统。该系统把人类和社会的活动组织起来,以满足其基本的物质需要和非物质需要。

从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而言,马克思的《资本论》无疑是极为深刻和全面的,但在论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马克思与这些经济学家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即把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而且马克思更加强调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阶级性。

把经济学定义为具有工程科学倾向的学科,或者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经济社会行为的科学,构成了不同经济学家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两大基本视角,前者借鉴牛顿力学中“原子主义”自然哲学观,后者从经济社会层面的人的社会性角度人手。从表面而言,经济学确实更多地表现为经济思想的差异,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着手研究,现有经济学理论体系近似地可以分为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不失为一种简略可行的划分。

二、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方法论研究经济学面临的二重性

1.个体性与社会整体性的统一

经济学个人主义认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个人。它要求把一切经济现象还原到个体的层面,从个人的行动和目的、意图、动机等方面对经济现象加以说明和理解。个人主义方法论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方法论准则。斯密认为劳动分工、货币发明、经济机制等都是在个人追求自由利益的过程中自发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通过对“经济人”的分析奠定了古典经济学个人利己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从本质上讲也可以概括为个人主义,其理论中的“个人”就是其关于“经济人”的假定,它不仅构成了整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也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大厦提供了基石。经过贝克尔、卢卡斯等人的努力,进一步增强了“经济人”假定的解释能力,但其方法论的内核并没有根本改变,仍是从个人的经济行为出发理解整体的市场行为。与经济学的个人主义相对立,整体主义认为应该通过经济社会的整体来研究经济学。它们认为,对经济社会进行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不是个体或个体现象,而是社会的制度、习俗、社会运动,等等。德国历史学派指出“经济人”抽象并没有反映人的全貌;旧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凡勃仑也认为要从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与环境的关系、制度结构、组织模式、文化和社会规模去理解人的经济行为。

我们认为,经济学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各有其合理因素和局限性。个人主义特别是其绝对的还原论的失误正日益被人们所指正;整体主义对个人主义的许多批评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它指出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性,并正确地强调只有研究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对经济现象作出科学的说明。但是,整体主义并没有提供一套完善和规范的研究有机整体的操作方法。因为从分析单位的角度来看,整体与个体绝对不能相互割裂,二者的范围、程度和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处于相互发展的过程之中。因此,经济现象都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经济学方法论中,萨缪尔森等人的“新古典综合”和20世纪70年代由卢卡斯等人掀起的“理性预期革命”,都是试图把新古典经济学个量分析与凯恩斯的总量分析结合起来的有益尝试。

2.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个人主义方法论强调,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具有相似性,因而,经济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性质方面也具有共通性、一致性。正像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曾全面概括的那样:(1)应该并且可以在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科学和规范分析之间划出界限;(2)在一定意义上,把财富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分开来研究是可能的;等等。因此,他相信,作为一门实证的、抽象的和演绎的科学而不是一门伦理的、现实的和归纳的科学,经济学的预测一定是正确的(由于假设的正确性),当预测不正确时,对事实的探究总会揭示出一些起干扰作用的特别因素。这些因素应承担理论与事实之间差异的原因。总之,从经济学的客观性出发,实证经济学认为,它能导致经济理论的结论及其推论仿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且似乎是绝对的价值中立的,从而保证了经济理论的实用性和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力。

在经济学研究中突出实证科学的同时,无论如何不应忽视规范经济学的存在。实证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包括研究者立场、哲学理念、检验方法和适用范围,从这些方面看,彻底的实证也是不可能的。当我们指出中国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而对这种高速增长提出质疑,并进而得出新发展观,这就加入了研究者的价值判断。把经济学的问题想象成完全可以预见和不带有任何偏见,显然是不可能的。实证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只有在特殊的意义上才是事实陈述,在普遍性的意义上只能是意义陈述。哈耶克认为,

“经济研究从来不是对社会现象为什么是这样而怀有的纯智力上的好奇心的产品,而是对迫切需要重建一个产生严重不满的社会所进行思考的结果。”

经济学具有实证和规范的双重属性。经济活动作为人的生存活动,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经济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又与自然规律有很大不同,带有很大的或然性特征。经济学要面对具有如此双重属性的经济活动作出正确的理论概括,就不能不既具有实证性,又具有规范性。

3.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的统一

个人主义方法论从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和经验证实原则出发。提出了“纯粹的”、“科学的”经济学应该是价值无涉的科学的观点。他们一方面拒斥价值评价、价值判断,一方面尝试把实证主义的方法纳入经济学,强调经济学知识的可证实性。在他们看来,只要把经验证实原则引入经济学,就可以证明经济学的命题是不包含价值意义的纯科学命题。经济学的判断是科学判断而非价值判断,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描述是纯科学描述。这种说法,虽有为资本主义辩护之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为改善经济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这个角度上讲,经济学确实具有一定的价值中立性。

整体主义方法论者批驳说经济学并非“纯科学”。它不可能具有完全的“价值中立性”。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就曾经指出:要对世界历史的各种事实和现在的世界状况作出清楚的分析,看来无论如何需要从人的角度指出一条可以接受的一般研究路线,并指出每个人以及整个人类多方面的、全面的发展方向。从人的角度指出一条可以接受的一般研究路线是佩鲁等经济学家鼓吹的“科学的”经济学的根本之点。研究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人,就要研究现实经济过程中的“人”,就要研究经济现实;而价值与现实是不可分的,价值是事实的价值,事实是包含有研究者价值观念的事实。这说明经济学不能回避价值评价和价值分析,那种以经验证实原则、价值中立原则来排斥价值原则是不可取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片面强调经济学的价值中立性或非中立性的观点,都割裂了经济学的客观性和价值性,都对经济学的性质作了片面的理解。“经济学价值中立论”从市场经济运行或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认为经济学中不包含价值性,实质上忽视了经济制度分析的存在,而且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也不是完全价值中立的。“经济学价值非中立论”强调了经济学中价值与意识形态因素的存在及其相互作用,但是也不能夸大这种因素的作用。对西方经济学中科学的成分采取抵制、排斥的态度,也是带有一定的偏见。可见,只有正确地把握经济学的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的辩证关系,才有可能真正理解经济学所具有的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相统一的性质。

三、经济学方法论纷争背后的理论反思与回应

从总体上看,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争论是围绕以下具体问题来展开的。

1.经济事实与自然事实

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它们对于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理解。个人主义者强调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基本相似性,忽略其间的根本差异性,主张像对待自然现象那样来对待社会现象。他们尽管对经济现象的结论有所不同,但在强调经济现象的客观性和因果性方面则是共同的。萨缪尔森曾经指出:“各种看起来似乎不同的学科领域――生产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国际贸易、财政、经济循环、收益分析――都具有明显的形式上的相似性。”从总体上看。尽管像马歇尔这样的经济学科学主义者也承认人类行为比自然现象更复杂。因而探索社会科学规律比探索自然科学规律更困难,但他们否认这种差别是本质性的、根本的。他们认为,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尽管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却都是客观的、因果性的、有规律的,因而是可以观察、试验和概括的。

经济学整体主义者则突出强调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根本区别。在他们看来,经济现象首先是一个社会现象,像人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不仅有自然物质世界的各种特性,而且具有许多它们所不具有的更加高级和复杂的特性,例如主观性、非确定性、个别性和非量化性,等等。因此,经济现象不仅仅是一种纯粹客观的物质运动过程。还是人的自觉的活动过程。主观性是经济事实的内在组成部分,人的动机、愿望、信念、希望等作为人的内在要素支配着人的行为,并通过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对象化、现实化、社会化,成为经济事实的内容。经济事实以社会现象为对象,就不能不面对社会现象中的主观方面、精神方面,并对其加以说明。对经济现象中主观因素的把握只有用现象学的方法通过精神的沟通而达到,这就是说,要达到对于人的主观方面的把握,就决不可能仅仅通过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的观察和实证分析,而必须有自己的特殊方法。马克斯・韦伯说:“在社会科学中,我们关心的是心理的和精神的现象,而关于这些现象的移情理解无疑是与一般精确自然科学的方案能够或力图解决的问题明显不同的。”总之,经济现象从外在形态看带有某些自然科学的特征,但又具有许多不同于和超越于自然现象的性质和特点,这是突破和发展新古典经济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2.因果解释与非因果解释

因果解释就是用事件一原因的关系来说明经济社会现象,困果律是自然规律中的最基本规律之一。相应地,在自然科学中,对于特殊事实的任何解释都必须找出那些事实的原因。经济学也是找出经济现象中的规律,但经济现象中的规律具有同自然科学并不完全一致的特点。经济现象区别于自然现象的最重要之点就在于社会现象中有人的动机、愿望等主观因素的参与,经济事件是作为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产生和存在的。人的经济活动的动机与活动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成为经济学中的因果解释的关键问题。也正是在这里,经济学的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之一在于,在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中,到底是人们的动机、愿望优先还是外在的结果优先。马歇尔说:“经济规律,即经济倾向的叙述,就是与某种行为有关的社会规律,而与这种行为有主要关系的动机的力量使用货币价格来衡量。”马歇尔先是承认在经济学研究中首先要研究人的动机和欲望等主观因素,认为生产财货的根本目的是用来满足人的需要,但他并没有坚持到底,正如他(同上)所说:“经济学家并不能衡量人心中任何情感本身。即不能直接地来衡量,而只能间接地通过它的结果来衡量。”他又指出:“他从结果来估计激发活动的动力”。因而,他认为是活动的结果决定了主观因素本身,即人们的愿望和动机服从于事物的因果关系。显然,马歇尔的前后论证存在着逻辑不一致性。

而对于整体主义者来说,对于动机的了解和理解是把握经济学中因果性的必要前提。马克斯・韦伯认为:“对具体行动途径做正确的因果解释,只有在这种明显的行动和这些动机被正确地理解,且同时它们的关系成为有意义的和可理解的情况下,才能达到。”韦伯又指出“它们有一个具体形式所认为的意向:唯有它才使有关过程成为一个统一体,唯有它才使这些过程成为可以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一大功绩是把经济学的基点建立在效用、人的主观愿望基础之上。它的缺陷也在于没有继续从主观愿望出发。深刻论证人的意识存在系统与外在物质系统的具体联系,从而科学地揭示出经济社会现象演化、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

3.单一方法论与多元主义方法论

目前,个人主义方法论受到了不少挑战。有学者认为。主流经济学的单一方法论表现为:在研究内容上,排挤了伦理学的内容而越来越狭隘化;在前提假设上。抽象为原子经济人而撇开了对真实人性的探讨:在意识形态上,崇尚单一的个人主义而窒息了思想自由;在工具运用上,大量机械地走数理化道路而离现实越来越远;在知识结构上,强调统一的专业训练而忽视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需要的知识多样性。正因为如此,经济学的思想越来越枯萎,研究的真正领域越来越封闭,经济学的进展越来越依靠其他学科的学者,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单一方法论正处在深刻的危机之中。正当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加速西方主流化之时,2000年7月,西方国家尤其是法国的学生兴起了一场“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这场运动的矛头直指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他们指出经济学要面向经验的和具体的经济现实,采用科学的而不是科学主义的态度,坚持经济学方法的多元论。

经济学整体主义方法论认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并不是截然对立、水火不容的,而是相容的、互补的,它们各自有助于说明经济现象的不同方面,因而可以同时在经济学研究中得到应用,并帮助人们达到对经济行为的全面完整的理解。具体而言,实现经济学的新综合,必须摒弃传统理性主义封闭的局部性思维,广泛借鉴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知识,以研究现实经济社会中的“人”为出发点,结合社会、文化、制度、心理等因素理解人的社会性,从而为经济学的重建奠定基础。坚持经济学多元主义方法论,其实质是一种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中的宽容精神和开放态度。我们并不否认新古典经济学在构建统一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上的贡献,也不否认它对经济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是,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又有其明显的适用范围和相应的局限,如制度、技术假定不变,以单一的价格联系取代其他联系,等等。事实上,20世纪30年代以后经济学的每一重大突破与创新。无一不是与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假设的修正有关。可以公正地说,主流经济学总体上仍若无其事地照常运行,仿佛什么错误也没有发生。它的行事程序没有出现显著变化,单一理论的实践仍占统治地位,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异端经济学家仍然在任命、晋升和科研方面被排除在外。事实上,如果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单一理论主义的变本加厉。毫不夸张地说,主流经济学对危机的总体反应是把头埋进沙子中。在这种意义上,方法论多元主义实际上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方法论空间。

4.经济学家对人性看法的分歧

个人主义相信“人是自私的”人性观。个人主义分析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从每一个个体出发的,每一个个体在经济社会中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人性。而与经济分析直接相关的是人性的“自私”、“贪欲”,以及社会满足这些要求的条件的稀缺。休谟指出在人的自然性情中,“自私”是最重大的一种,指的是人们总要追求三种福利:一是我们内心的满意;二是我们身体外表的优点;三是对我们凭勤劳和幸运而获得的所有物的享用。他指出这当然不是说人没有利他的感情(例如人的亲情和爱情),而是说利己总是首要的和最重要的。坚持个人主义方法论的经济学家或者说主流经济学家,也许他们研究问题的视角和经济学结论相距甚远,但从方法论层面看。他们几乎都是从“人是自私的”经济哲学观出发,建立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

整体主义经济学家更强调人的社会性层面。重视制度、习俗和文化传统分析的经济学家,都是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点,批判个人主义经济学家的方法论。以马克思为例,他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研究经济问题开始接触到的是一个个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一般认为个体就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其实不然,马克思认为每一个个体背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像“普照的光”,决定了经济社会中个体的行为。如果仅从个体出发,要么抓住了经济现象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忽略了决定个体行为的最重要因素;要么从简单现象出发,明明是研究资本家的经济行为,却避而不谈,或泛化为一般人的行为,马克思批判他们是为资本家辩护,是资本主义的代言人。马克思经济学的立场与制度主义经济学当然差别很大,但在批判个体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方面是比较相近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将马克思经济学划入整体主义经济学方法论范畴。

如果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已经产生的理论成果来看,坚持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经济学方法论都有进一步发展乃至突破的必要。不同学科的理论家们关于人性的认识,分歧很大,有的往往选取或放大人性中的某一点,而忽略人性中的其余部分。但关于人性的看法至少有两点达成共识:人性既包括又超越动物性(感性);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过程性、形象性、生成性和主动性的统一。以这两点认识为基础,坚持个人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人是自私的,这种自私的本性与动物的本能性几乎可以划等号,未能在经济学中展现超越自私的内容,以至于个体主义经济学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但是利他、互助、非自私的经济行为却排除在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之外,要么说是特例,要么说可以用人性是自私的予以解释。我们认为这些解释难以服众:超越动物性的人性恰恰是普遍的,而且自私与利他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人性,不能用一个解释另一个。至于整体主义方法论,似乎重视了人性的社会性层面,但这种社会性(制度、文化、习俗)被认为是既定的、外生的、刚性的,缺乏过程性、形象性、生成性和主动性,以至于这种社会性的人性是一成不变的,人在它们面前似乎无能为力,或者被动接受,或者激烈炸碎。现在来看,我们更强调制度的亲和力、人们选择的主动性、人性的生成性和可改造性。

5.如何处理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问题

经济学家在建立理论体系时如何处理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问题,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之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经济学家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不同,但终点是一致的,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的群体行为,因而就产生了“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问题”。个人主义经济学家从市场中每一个消费者、生产者、单个市场出发,分别建立消费函数、生产函数,他们要得出市场上的消费函数、生产函数,就假设生产者、消费者是市场“原子”,彼此相同、互不干扰,没有模仿和文化认同,简单地将单个市场主体行为相加得出市场群体行为。个人主义经济学家的做法遵循了“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但是这种简单“市场加总”的办法,其逻辑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那种假设市场中每个生产者、消费者是完全相同的做法,要么与现实严重不符,被整体主义经济学家认为是“黑板经济学”;要么理论逻辑存在致命“硬伤”,难以令人信服。

第9篇: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 课程体系 优化改革

1 问题的提出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学生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对1400多名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5年内有37%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最近的研究预测表明,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就业的经常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的选择,这就向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明日择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甚至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基于这些考虑,适当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写作、数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技能和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将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