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物流的作用范文

智慧物流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物流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物流的作用

第1篇:智慧物流的作用范文

一、课程建设任务和目标

本课程从物流金融特点及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入手,引入物联网及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介绍,同时详细介绍不同物流金融模式下各方参与者、业务流程,物流金融方案的制定与组织实施,物流金融风险控制以及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最后针对典型的物流金融案例,让学生探讨在该业务中引入物流金融对案例的流程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的业务管理能力。本课程目标: 2.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智慧物流下的作业流程,具备融资对象评价、监管合同和仓单质押监管服务制订的能力。(2)能制订并组织实施物流金融作业任务。(3)掌握利用智慧物流技术,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综合管理创新。

二、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物流金融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流金融业务分析与需求分析,质押与监管方案设计,监管项目合同签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动产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抵押监管服务与组织,贸易监管服务与组织,物流金融业务综合实训,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运作,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物流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包括以下方面:

1.现代物流与金融服务概述。包括物流概念,物流金融的概念与产生过程、地位与作用,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中的应用,物流金融智慧化趋向几个部分。教学要求: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流程及各环节的重点工作,了解智慧物流及其发展对物流金融的促进和提高的重要作用,了解物流金融智慧化的新趋向。

2.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架构。包括:RFID与物联网简介、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背景、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流程架构、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管理系统架构。

3.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风险降低的技术措施。了解如何利用智慧物流,降低不同环节的风险。掌握通过构建智慧仓储、智慧安全监督、智慧物流,实现“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运输流”为一体的“物流金融”业务与服务,降低物流金融风险。

4.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的增值模式。了解如何依托智慧物流,构建智慧仓,掌握通过提供仓储、物流、金融、商贸创新服务,增强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联系,提供更多可行的增值服务。

5.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应用案例。教学要求:熟悉中储物流、柏亚仓等物流金融方案及智慧物流金融解决方案。

第2篇:智慧物流的作用范文

目前智慧物流仍属于一个较新的事物,相关理论研究工作和管理人才培养体系还很不健全,中高级人才较为短缺

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业是广州市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和精耕细作,发达的交通网络,快速的商业资讯及多元化的交易平台,’使广州已经发展成为连接珠三角、港澳地区的重要物流中心。加快物流业发展,对于促进流通产业现代化,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推动广州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领域。建设智慧物流既是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需要,也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广州智慧物流发展现状

物流业务已基本全面实现网络或信息化处理,但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根据对重点物流企业的抽样调查,80%以上的物流业务的已基本实现电子单证管理、货物跟踪等技术的应用;70%的重点物流企业已应用了卫星定位技术。但RFID、云计算、物联网安全保障等核心技术在物流业务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仅有33%的重点物流企业使用了RFID技术和物联网安全保障技术;仅有一家物流企业使用了云计算技术。

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的研发、自主创新支撑能力不强。近年来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广州物联网、云计算、RFID等技术发展迅速,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物联网技术方面,广州市已培育了中大微电子RFID芯片、海格北斗卫星导航芯片,但离真正产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我国传感器技术只要集中在陕西及东部沿海地区,RFID芯片技术以上海、深圳为主,gps核心技术集中在上海、深圳、北京。二是在云计算方面,广州从事相关研发的企业有杰赛、品高,但与华为、浪潮、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相比,实力相差较大。

信息化程度不均衡,尤其是大量小型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大量小型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是目前智慧物流发展面临的又一个问题。据调查,大型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情况较好,96.1%、97.1%和73.8%的大型物流企业有仓储管理、财务管理和运输管理系统;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已实现的信息系统管理功能基本只局限于仓储管理、电子下单等简单操作。

目前智慧物流仍属于一个较新的事物,相关理论研究工作和管理人才培养体系还很不健全,中高级人才较为短缺,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懂得智慧物流相关核心技术以及物流项目操作的高端物流人才十分紧缺。根据抽样调查,广州市重点物流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平均比例为84.9%,普通服务人员中具有中等以上学历或专业资格的平均比例为76.91%。从事物流行业的专业构成中,物流专业的占41. 9%,经济管理专业占32.7%。与智慧物流核心技术相关专业的人才较为缺乏,信息及自动化专业占3.66%,IT专业仅占1.02%。

目前各个层面对智慧物流的扶持政策仅仅限于宏观的指导层面,具体的政策如土地优惠、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基本没有,这使得政府在推进智慧物流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显得不足。在调研中很多企业反应,目前广州缺乏明确的融资扶持政策,对智慧物流的补贴、奖励政策少有出台。同时各种金融机构也并没有围绕物流行业的特点设计与之配套的金融产品,这使得属于服务行业轻资产的物流企业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很难进行资金的筹措和运作。可见,目前政府引导力量不够,相关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目前广州物流基础设施对智慧物流的应用程度不高,已有的货运站场、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都比较低。已规划的8个物流园区中除了国际物流园区初步建成外,区域物流园区基本都还未落实。货运站场基本是自发形成的,对智慧物流的应用极少,从事的仍然以附加值低的传统货运为主,难以实现智慧物流的物流信息化、物流智慧化、物流自动化、物流网络化等高端服务。

信息资源较为分散,公共信息平台有待完善。目前广州市已经分散建设了电子口岸、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等,大型物流企业也纷纷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但信息无法实现共享,没有充分发挥平台的交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构建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导致生产企业与物流企业在信息化系统的对接方面耗费很大。

物流信息标准化工作有待推进。目前物流相关工作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行业操作标准,特别是在物流信息标准化方面,重点物流行业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信息采集和交换水平较低,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输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这将影响智慧物流的发展。未来应加陕研究和制定物流信息技术、编码、安全、管理和服务标准。

广州智慧物流发展战略

围绕建设智慧物流节点城市、中国先进的智慧物流产业基地、设施领先的智慧物流标杆城市的战略目标,以提升智慧物流技术应用为切入点,以优化智慧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为基础,以设施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及运营管理平台建设为支撑,以智慧物流人才培养为保障。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基本建成“安全、高效、便捷、经济”的智慧物流体系,率先把广州打造成为全国智慧物流示范城市,大幅提升广州物流运作效率和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为大力推进广州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推广物联网、云计算(平台)、新一代通信网络、高端软件、智能终端、智能处理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在物流业中全面应用,建设一批云计算服务平台,形成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物流示范工程,努力扩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提升现代物流服务水平和运作效率。构建产业研发新模式,实现技术研究到产业应用。加快物流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研究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加快通用标准、信息技术基础标准、面向业务应用标准和项目管理标准的研究制定、应用推广和贯彻实施,从技术设备、业务流程到项目管理方面,都形成统一的标准,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利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技术推广示范点,推广智慧物流新技术的应用。

加快物流人才的引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物流人才专业技术水平,到2020年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物流人才占物流从业人员的50%以上。推广智慧物流人才职业资格认证。推动智慧物流人才教学研究基地。完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智慧物流人才引进计划。

优化智慧物流发展环境,立足智慧物流行业发展本身,从行业协调机制、标准体系、推广政策、扶持政策等多方面出台优惠措施,促进广州智慧物流行业做大、做强。构建广州市智慧物流协调机制。完善财政扶持政策。设立广州市智慧物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全市智慧物流核心技术研发、智慧物流示范应用项目、智慧物流公共平台项目、智慧物流示范企业、智慧物流标准规范研究,以及智慧物流人才培训、智慧物流重大活动举办、智慧物流(城市物流)重大课题研究以及重大项目推进等。加大金融信贷扶持力度。加强金融领域对智慧物流产业的支持,出台相关政策,以满足智慧物流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形成良性发展的资金链。认真实施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税费减免政策。

加强智慧物流技术应用,提升空港、海港物流信息化水平、物流资源整合能力和服务水平。至2020年,先进物流技术、设备在港口物流领域普遍应用,集装箱智能化应用达到100%,港口码头作业效率进一步提高。加快建设智能港口工程。加快建设智能空港工程。推动铁路货运站、公路货运站、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第3篇:智慧物流的作用范文

在物联网的背景下,目前关于“智慧物流”公认度较高的定义是指将传感网、物联网与互联网整合起来,运用于物流领域,实现物流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强大的中央处理器,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机器设备、人员和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通过这种途径,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物流活动,使得物流系统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和资源利用率,进而达到“智慧”状态。

具体到技术应用中,智慧物流综合运用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红外感应、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交通系统(ITS)、传感器、云计算等新一代的IT技术。

庞大体系张弛有度

智慧物流体系就如同人体中的“血管”,有着不同的角色与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企业智慧物流、区域智慧物流、国家智慧物流三个层次。

企业智慧物流层面。企业智慧物流像是毛细血管,它是新旧物质交换的场所,即微循环系统。企业需要通过物流系统将产品与服务送往外界,而精细化服务的实现需要持续创新。企业应用新的智能技术,实现物流过程中存储、包装、运输、装卸等环节的一体化和智慧化。

一些物流企业斥巨资引入智慧物流,将各种物联网的感知技术与食品仓储配送结合,实时了解食品的温度、湿度、库存位置、配送等信息,打造食品配送与质量检测管理的智慧物流体系。只要拿起货架上的一只苹果,再用扫描器对准苹果的条形码,瞬间电脑屏幕上就出现了“运输”、“果园”等项目。点击“果园”后,苹果的生产厂商名称、生产时间、农药喷洒时间及数量、采摘入库时间、装车出库等信息一目了然;再点击“运输”,运输公司名称、驾驶人及行驶路线等信息便自动展现在普通市民面前,而那些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食品,还可以通过点击运输过程中的不同地点,轻松获知温度、湿度等情况,真正成为可感知的物流系统。

区域智慧物流层面。好比静脉是导血回心的血管,起于毛细血管,止于心房,这一层面的关键在于打通区域之间的壁垒,形成快速流动的智慧物流网络。这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区域(省、市或经济区域等)建设智慧区域物流中心,通过搭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连接区域各个层次的物流系统,将原本分离的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物流信息化及网络化,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相关信息的需求,满足政府部门监督行业与规范市场的信息需要,最终实现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和信息管理网络化。

例如,中远物流包揽了几乎所有家电企业的物流配送,如海尔、海信、康佳等。单是海信,就在西安、沈阳、天津等都设有制造工厂,如何把每一台冰箱以最优的路径、最低的成本、最低的碳排放量,准确无误地送到全国近八千个销售商手中,对中远物流是一个巨大挑战。于是中远物流采用了智慧物流管理系统,创建了先进的自动化物流中心,基本实现了机器人队码垛,无人搬运车搬运物料,分拣线上开展自动分拣,计算机控制堆垛机自动完成出入库,整个物流作业与生产制造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与网络化。通过智慧物流系统,中远物流成功地将全国分销配送中心的数量从100个降至40个,分销成本削减23%,节约了25%的燃料,并减少了10%~15%的碳排放,相当于种植283公顷阔叶林。

国家智慧物流层面。这一层面就像是由心室发出的动脉血管,将新鲜血液送至人体所需各处。它主要是从国家层面制定标准和规范、产业发展规划等,培养智慧物流人才,鼓励支持智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整合地方物流信息平台成为全国性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物流发展“国九条”,从税收、土地政策、公路收费、物流体制改革、资源共享、技术创新、政策扶持及重点发展领域等方面做了进一步明确,针对以上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国九条”明确提出: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无线射频识别、物流信息平台、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适时启动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的研制,提高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加强物流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促进物流标准的贯彻实施;鼓励物流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要积极给予扶持。

问题与隐忧凸显

近年来,我国的智慧物流取得了高速发展,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尤其伴随着国内大型电商对智慧物流的大力投入,众多企业显然已经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未来商业竞争的制高点和第二利润来源。比如,国内著名电子商务企业京东商城、易迅等纷纷投资建设自有物流体系,其物流服务除了保障自营商品的准时送达,还会向更多第三方商家开放,利用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惠及更多的商户和消费者。根据2012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全年中国社会物流产业总额达到160万亿元,增加约为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4%。全国20多个省市和30多个中心城市已经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物流企业。但是,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问题:

信息化水平低。智慧物流产业的核心在于信息化,而对于应用信息技术的物流企业来说,其应用的层次比较低,仅仅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的处理上。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因此,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亟待进一步发展。

物流成本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是衡量一国物流运行效率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物流发展迅速,但物流成本也一路攀升,严重影响物流企业的运行效率。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2012年全国物流产业运行报告指出,2012年全国物流总费用9.4万亿元,物流费用占到全年GDP的18%。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通常为8%~10%,中国的物流成本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1倍~2倍。对于中国偏高的物流比重,如果能降低1个百分点,相当于为企业节约出近4000亿元的经济效益。如何提高和加快发展物流产业,运用何种路径和技术等诸多问题目前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而现今兴起的智慧物流会在一定程度上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出破题之策。

物流增值服务薄弱。增值服务是指根据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的超出常规服务范围的服务。目前,国内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提供单一的仓储、包装、装卸搬运、运输配送等服务,物流企业收益的85%都是来自这些常规。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很缺乏,特别是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导致物流活动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粗放阶段,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物流经营模式不完善。我国主要有三种物流经营模式:自营物流、协作物流、物流外包。目前大部分物流企业都采用自营物流模式,具体表现为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纷纷建仓库、买车、招募物流人员。这种自营物流经营模式有很多弊端:首先,物流企业自己采购各种物流设备,成本高且设备利用率低;其次,物流企业不能集中资源优先保障自己核心业务的发展与突破,无法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再次,大部分物流企业采用的这种自营物流经营模式,容易造成信息闭塞,缺乏与其他企业的交流沟通,不利于企业对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由此可见,转变物流经营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行业标准缺位,核心技术缺失。一方面对标准缺乏研究,另一方面是物流标准化体系比较庞杂,导致物流行业标准的建设还很不完善,物流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信息化业务标准的修改跟不上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很多物流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遵循各自制定的规范,导致企业间、组织间和平台间很难实现信息的交换共享,各自为营的情况比较普遍,整个电子化的物流网络之间数据难以交换,难以做到兼容和信息共享。另外,我国在关键技术方面,除了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研发的传感网在相关领域处于领先之外,其余均是一些日本和美国大公司掌握着核心技术,如日立HITACHI、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INTEL、IBM等。

产业发展对策

智慧物流涉及的对象包括物流企业、工商企业、从业人员、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等,智慧物流建设应设法满足相关对象的以下具体需求:

提高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需求。尽管一些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但仍有很多中小型物流企业没有实现信息化,日常业务仍以手工操作为主,希望通过信息化改造,采用物流企业管理软件改善对物流业务流程的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提供电子商务平台的需求。物流用户希望能推动电子商务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和网上支付平台,积极开展网上配货、网上跟踪、银行卡结算等业务,使物流业务逐步实现网上交易。

建立统一服务平台的需求。目前,物流行业存在着各种类型的服务提供者,如车源/货源查询、GPS跟踪定位服务、集装箱位置查询、船期查询、货物状态查询、车辆/人员信息查询等,但这些独立的服务提供者存在获取服务困难、维护成本高昂、行业标准缺失等问题,为实现对服务提供者标准的统一和服务接入的统一管理,让企业能够通过一个入口即可使用多方服务,服务提供商可按照中心提供的标准改进自身的服务,并进行注册和。物流企业则可通过服务交换中心上的服务列表获取所需的一个或多个相关服务。

提供决策支持、行业监管的需求。智慧物流还为管理部门加强对重点业务的管理提供了技术手段,包括从业人员、物流企业、物流基地的管理和服务以及危险品运输管理;并通过对各个平台、企业、场站的业务数据采集、汇总、分析,形成各种行业统计报表,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从毒姜事件到老鼠肉掺羊肉兜售,从农夫山泉事件和40吨病死猪肉流向餐桌事件,一再触碰着民众敏感的神经,也给行业监管部门提出了难题,而智慧物流的发展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硬件”支持,使食品、药品等生产链的全过程透明化。正如“要致富先修路”一般,现在如果要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也必须从打造智慧的物流开始。智慧物流可对食品从农场到超市货架的供应链上所有相关环节进行监控(包括冷链物流的温度检测与控制),对食品的来龙去脉进行记录与追溯,让食品说话,让消费者放心,让监管者有据可查。

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智慧物流的发展影响着大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小到每个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面临着广阔的需求前景。但其目前的发展状况与其应有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促进智慧物流产业发展需要政府、商业企业、物流企业三者合力,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转变服务理念。加快我国物流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转变物流服务理念,树立现代的物流服务意识。也就是说,国内物流企业除了提供诸如仓储、运输、配送等基本的物流服务之外,还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拓展业务范围,发展各种物流增值服务。物流增值服务的范围向上可以延伸到采购及订单处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向下可以延伸到物流咨询、物流信息服务、库存控制决策建议、物流方案的规划与选择、教育与培训、货款回收与结算等。从而不断地完善物流企业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使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

比如国内著名电子商务企业京东商城于2012年推出的“211限时达”、“次日达”和“极速达”等个性化物流配送服务,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物流配送的个性化需求,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带来了额外利润,不失为转变服务理念的一个范例。

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与否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信息化是智慧物流发展的关键,也是主要的发展趋势。物流企业要进行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物流基础设施的购买以及更新,这是前提和基础。物流基础设施完善之后,物流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物流技术,比如条码、GPS/GIS、EDI、RFID和EOS等。此外,物流信息化最关键的一环就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在全国性甚至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物流企业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存在,物流企业要与不同的行业打交道,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整合行业资源,实现行业资源交互共享。

创新经营模式。物流企业从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升级,经营模式的创新是不可或缺的。首先要破除过去那种“小而全”的经营理念,把物流业务外包作为未来的经营模式。即物流企业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来进行生产,减少不必要的费用,第三方物流公司也能按照物流企业的要求合理进行生产。

比如大家熟知的家电企业海尔,生产的零部件种类繁多,检验时间长,造成大量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于是海尔将零部件的检验和入库交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这样企业的生产中就重置了检验这一环节,减少了大量库存,其目前只有3天的库存量,库存资金也大大减少。海尔从2010年年初开始实施物流发展计划,仅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收效就十分显著。同时,海尔也利用第三方物流进行内部配送。

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供应商。第四方物流是指不参与具体物流活动, 只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设计、资源整合、经营管理、信息共享、提供物流解决方案或供应链方案,并以此为交易活动的全过程。也就是说第四方物流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以高于第一、第二、第三方物流的方式提供物流服务,是对物流环节、信息技术、物流理论完美结合的高层次物流服务模式。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需要行业中崛起若干有行业影响力的第四方物流供应商,为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供应商处于智慧物流的产业链最顶端,有了他们的参与智慧物流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宁波市在发展第四方物流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宁波因其良好的港口资源,卓越的对外贸易成交量,以及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的经济关键地理位置,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具发展物流的潜力城市之一,也因此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2008年11月,在宁波电子口岸的基础上,宁波市政府、宁波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宁波海关、宁波国检、宁波港集团、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宁波分中心等单位发起组建了以提供第四方物流服务为主要产品的宁波国际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宁波第四方物流平台建设、维护和运营管理,并于2009年3月正式运营。2012年,宁波市“智慧物流综合服务平台”获评中国十佳智慧城市典型案例。

第4篇:智慧物流的作用范文

物联网的理念最初基于射频识别/产品电子代码(以下简称RFID/EPC)技术提出,随着感知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突破而不断提升和完善。以物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被誉为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物联网是从信息自动提取、信息整合、物品局域联网、局部系统的智能服务与管控等向全网融合逐步深化的过程。

仓储管理可以简单概括为8项关键内容:追-收-查-储-拣-发-盘-退,随着制造环境的改变,产品周期越来越短,订单式生产、大批量定制的生产模式,对库存限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仓储管理及精确定位在企业的整个管理流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时准确的进发货及精准的库存控制,对企业的竞争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仓储系统管理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实现仓储精准管理和智能化。

物联网技术概述

从物联网本质上看,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实现智慧对话。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几乎涉及到了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聚合性,系统性的创新应用与发展,因此被称为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

物联网主要有三层架构,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结合物联网基础架构,物联网主要分为三大技术体系:一、感知技术体系,二、通信与网络技术体系,三、智能技术体系。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该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围绕三大技术本质,目前物联网实现多样化发展感知技术更加丰富,除RFI技术以外,面向所有感知技术开放,凡是能够起到自动感知的技术体系都可以纳入物联网感知技术体系,目前常用的传感知技术、RFID技术、GPS卫星定位与识别技术、视频识别或机器视觉技术等都可纳入物联网终端感知技术体系:网络方面,互联网、传感网、局域网、电视网、电信网也在走向融合,也可纳入物联网网络技术体系:智能应用则更加广泛了,从而打开了智能物流发展创新的空间,一个智慧物流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概述

现代仓储系统内部不仅物品复杂、形态各异、性能各异,而且作业流程复杂,既有存储,又有移动,既有分拣,也有组合。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在物联网三层架构基础上,支撑仓储管理具体业务的实现。一般应用框架如图所示。

1、智能仓储感知技术应用

在智能仓储中,为了对仓储货物实现感知、定位、识别、计量、分拣、监控等,一般采用传感器、RFID,条码、激光、红外、蓝牙、语音及视频监控等感知技术。目前在仓储系统中感知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条码和RFID技术。在物流作业系统,基于RFID技术能够实现对高附加值产品自动识别与定位,使产品信息自动进入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对产品的生产、加工等物流的全过程进行信息追溯和网络检索查询。借助物流运作的单元化技术,以物流单元为终端节点,实现对物流单元的自动感知、定位、追踪、管理与控制,形成以物流单元为终端节点的物联网体系,从而实现智慧物流运作与管理。

智能仓储的网络与传输技术应用

现代物流趋势之一是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在制造企业内部,现代仓储配送中心往往与企业生产系统相融合,仓储系统作为生产系统的一部分。物流行业为了使移动或存储中形态各异“物”能够联网,最常采用的网络技术是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

在区域范围内的物流管理与运作的信息系统,常采用企业内部局域网直接相连的网络技术,并留有与互联网、无线网扩展的接口;在不方便布线的地方,常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

在大范围物流运输的管理与调度信息系统,常采用互联网技术、GPS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组建货运车联网,实现物流运输、车辆配货与调度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与自动化:在以仓储为核心的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常采用现场总线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技术等网络技术;在网络通信方面,常采用无线移动通信技术、3G技术、M2M技术、直接连接网络通信技术等。

3、智能仓储作业与管控技术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借助物联网技术与仓库管理系统(WMS)相结合,实现仓储业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常采用的智能技术有:自动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等。

目前,能够实现物流全过程智能控制与管理的还不多,物联网及物流信息化还仅仅停留在对物品进行自动识别、自动感知、自动定位、过程追溯、,在线追踪、在线调度等一般应用水平上。在专家系统、数据挖掘、网络融合与信息共享优化、智能调度与线路自动化调整管理等智能管理技术的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未来物联网在智能仓储方面的发展趋势

1、统一标准,共享物流的物联信息

目前物联网技术绝大部分的应用还是局部的、局域网络的应用,系统间难以融合,各自的网络有各自的标准体系,易形成物联网信息孤岛。尽管目前的物联网仓储应用是闭环和相对独立的,没必要实现全部的物品互联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体系。但是,在物联网基础层面,统一的标准与平台是必须的。局部的物联网系统、物联局域网等都可以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上建立。

2、互联互通,融入社会物联网

物联网是聚合型的系统创新,必将带来跨系统、跨行业的网络建设与应用。随着标签与传感器网络的普及,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将给企业的物流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与销售系统的智能融合打下基础,网络的融合必将产生智慧生产与智慧供应链的融合,企业物流完全智慧的融入企业经营之中,打破工序、流程界限,打造智慧企业。

第5篇:智慧物流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物流管理;应用

世界各地都在全力发展经济,科学技术也高速发展、成长,我国的传统产业在不断转型,不断升级,再这样一个宏观的环境中,物联网在智慧物流管理中的快速发展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物流行业要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为了物流管理职能的有效提升,建立智能智慧物流管理系统势在必行,把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物流产业中,形成物流信息化,使人们的生活朝着更便捷、更智慧、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一、物联网和智慧化物流理念

物联网从字面上看,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但也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其基础与核心仍然是互联网。对物流货物实行自动可视化智能的一个创新应用,物联网的使用者,借助计算机网络的高科技技术,不需要任何的人为操作和干预,可以在物和物之间,建立一个信息相互交换的完整的通信体系,应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切实体会到物联网技术的创新。智慧物流很好地利用物联网技术,在物品配送的整个环节,实现物品从源头开始被管理与追踪,获取物流数据,了解物品的实时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通过科学、动态的全程管控,及时作出决策,进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控制流通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服务质量等。

二、物联网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中可概括为三大层面:感知互动层、网络传输层、应用服务层,不同的层面运用到的物联网技术有所不同。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联网感知互动层

(1)无线射频技术。感知互动层主要的三大系统分别是识别系统、定位系统、跟踪系统。识别系统中应用无线射频技术,自动识别物品并采集信息,动态监控物流货物、车辆等,实现货物往来的智能调度,还可以对仓储实行智能管理,辨识产品的真伪,实现智能可视化物流配送。是整个物联网技术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2)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在全程物流配送中实行实时跟踪、定位,应用到物品输送过程中的路线上,并根据电子地图上的数据和各区域的实时交通情况,优先规划路线及配送车辆,还可以查看、监控车辆和物品的状态,大大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效率。全球定位系统对实现物流行业货物实时调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无形却紧密联系的网络系统,运用多种技术从中获取物流流通过程中的众多数据,并对其进行检测,远程地实时掌握整个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数据,然后根据获得的数据信息自动进行决策以及职能调控,同时可以对流通过程中的货物配送、车辆运输、仓库的环境等进行检测,实现物流管理过程中的智慧化管理。

(二)物联网网络传输层

(1)云计算。云计算结合移动通信、互联网等高效智能化分析和处理物流数据信息,并从中提取出有效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庞大的数据传输。云计算的应用,为智慧物流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偏离轨道。(2)M2M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实现机器与货物之间的通信,准确快速地掌握货物流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信息流、资金流,高效可靠地完成物流配送。还可以自动化实现物品的入库、验收、发货、出库的全过程,减少流通费用,降低了物流成本。(3)数字集群通信技术。是以无线数据传输、交换、控制为主的较为综合的数据、图片信息的传输。该技术利用率很高,有非常强的信号抗信道衰减能力,还有很好的保密性,可以提高物流管理的现场指挥能力和安全交换数据的能力。

(三)物联网应用服务层

(1)嵌入式智能技术。应用服务层是智慧物流最重要的一个层面,直接关系到物流行业的最后服务质量。嵌入式智能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核心是应用。该技术能进一步增强系统的语音和图像处理能力,达到能最大限度地运用软硬件设施,有效避免浪费资源的程度。同时嵌入式智能技术可以运用到各个行业中去,实现各个行业之间信息的共享和互通。(2)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收集、分析、处理公共信息,对智慧物流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为物流产业信息系统中的各个项目活动的完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包括:公共信息服务、数据交换服务、物流应用服务等。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对整合和共享物资、信息资源非常有利,也能够有效推动物流信息化,进一步提高物流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结语

运用物联网技术,科学地对物流产业进行合理高效的调度,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对物品实现全程可视化、可查化、可控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实时化物流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流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物流企业的利润,推动实现整个物流产业智能化、可持续化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舒文琼.物联网即将步入3G时代芯迅通细分策略助发展[J].通信世界,2015,3(15):56.

第6篇:智慧物流的作用范文

随着中国经济和物流业走出低谷,开始新一轮的增长,并且为了保持可持续性增长,必须面临转变生产方式和实现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在新的形势下,就需要关注《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的现代物流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现代物流产业升级的大趋势

围绕现代物流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应关注以下两大发展趋势以及由此诞生的物流新理念:

1 低碳物流发展趋势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政府做出了降低碳排放的承诺,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今后重要的国策,在这一环境下,必然催生“低碳物流”理念。

低碳物流不同于一般的物流活动。一般的物流活动是为了实现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而低碳物流在兼顾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重点考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碳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无形的社会效益:

低碳物流已经受到经济发达国家的重视。例如,美国要求企业在物流活动中,在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要应用先进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等,以降低碳消耗。日本在1989年就提出了10年内三项绿色物流推进目标,对物流碳排放提出严格的限制,在2001年出台的《新综合物流实施大纲》中,重点之一就是要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加强环境保护,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

目前。低碳物流理念在我国也已受到重视,政府已经把社会经济全过程的绿色环保作为施政的基本策略,低碳物流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

2 智慧物流发展趋势

近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对我国物流信息化而言,借助“物联网”东风,积极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形成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将促使物流信息化技术实现变革,推动物流系统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电子化的发展,形成智慧物流系统。

企业物流发展的新理念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中重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例,钢铁、煤炭、电力、石化等传统行业是物流量最大的行业,也是物流粗放型的行业,物流水平往往不高。传统重化工业的企业物流管理,尤其是物资管理方面,受长期计划经济影响,其管理模式被深深地烙上了计划、配额、定量等烙印。

与此同时,现代制造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制造业的物流管理与物流优化,更是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

在传统重化工业领域和现代制造业领域,企业物流发展出现两大新理念:

1 物资供应链理念

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配送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组成企业的物资供应链。   物资管理是现代物流的起源,但长期以来,物资管理领域恰恰被现代物流给忽略了。近两年,一些传统行业的物资管理部门已经觉醒,开始在物资管理领域引入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与装备,建设物资立体仓库,打造物资管理供应链新理念,全面提升企业物资管理水平。

目前,物资供应链建设已得到众多物资供应企业的重视,一些专家也开始关注物资供应链的研究,物资供应链必将成为现代物流的一大亮点。

2 物流先行理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我国古代军事物流最朴素、最重要的物流理念。但长期以来,人们将此顺序搞反了,只关注“流”,不关注“物”,把物流放在“物”的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后面。其结果是,先前布局不合理,后续再优化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产品设计与包装不利于物流运作,物流作业效率难以提升;生产流程不符合物流理念,物流运作步履维艰;选址不符合物流理念,产生的成本将长期影响物流效率。

物流运作顺畅的企业往往都是物流理念先行,在经济与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企业产品设计生产之前,引人物流系统优化理念,从根本上改变物流运作的环境与条件,这将给物流效率带来革命性的提升。预计,物流先行的理念将成为物流业发展大趋势。

产业物流的新亮点

物流就像浮在海上的冰山,水面上只是很小的部分,绝大部分藏在海水之下。产业物流就是海面下的冰山。《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唤醒了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农业等产业界对物流的重视,海水下面的冰山开始受到关注。

产业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需求方,振兴物流业,首先要启动物流市场需求,启动产业物流。目前,产业物流涌现出了很多新亮点。

1 电子商务物流

电子商务是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为一体的贸易过程。近年来,电子商务行业已步入飞速发展时期。但商务部研究院发表的报告却显示,物流体系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障碍,表现之一是物流行业难以提供能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服务。

电子商务物流主要有三种模式:自营物流、物流联盟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各种模式均面临很多问题。目前,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与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电子商务配送成本高且服务网络不全,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中尚未形成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水平普遍较低,物流业大存量的资产未得到优化配置,且物流设施陈旧、技术水平低,影响了物流效率的提高。

随着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公司纷纷规划自己的物流网点,涉足物流服务领域。通过对设备及技术的不断完善、服务理念的不断标准化,最终能够形成一套符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体系。

同时,政府需加大对电子商务物流业的支持、引导和管理力度,制订产业发展整体战略,以推动电子商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 医药物流

近年来,我国医药物流发展较快,加上近期出台的GSP认证,促使医药企业加大对物流设施的投入,推动了医药物流的产业升级。

随着基本药物目录配套措施陆续出台,预计国家、省、市三级政府将围绕基本药物目录的扩容投人大量资源,各地区域型商业药企也会加大与制药企业的强强联合。而围绕各地基本药物配送权的争夺,将成为点燃现代医药物流建设的导火线。

对药监部门、商业药企而言,尽快建设符合要求的现代医药物流体系是当务之急,也将有更多的企业加快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中心,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将广泛采用自动分拣系统、WMS系统、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RF拣选等设备与技术,从而促进医药物流技术水平实现升级。

3 服装物流

服装物流近些年也获得了较快发展,一些大型服装企业通过改善企业供应链管理、构建现代化物流系统与网络、建设现代化物流中心,极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第7篇:智慧物流的作用范文

第十一届中国仓储业大会以“变革时代的仓储业发展”为主题,围绕电商物流、快消品物流、保税物流以及库存控制与管理等当前物流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领域展开研讨,可以说是紧扣时代脉搏,抓住了热点、关键点,必将对仓储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会上,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巡视员张祥发表讲话,围绕仓储业发展方向与下一步工作进行了简单介绍和分析。

一、仓储业发展方向

1.从供给侧发力,推动仓储业转型升级。

通过供给侧改革推动仓储业转型升级,主要是解决仓储基础设施供给规模、布局和供给质量方面的问题。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合理布局建设。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如何保证仓储用地供应,仓储基础设施如何满足市场需求并得到高效利用,需要规划引导、合理布局、加强建设;仓储已经成为物流系统核心环节和运营中心,要降低无效库存,实现快速周转,这不仅不会降低对仓储设施的需求,还会促进高标准仓库的建设投资。就需要在解决仓储设施不足问题的同时,提高仓储业供给质量,因需大力发展高标准高水平仓储成为仓储业发展当务之急。

二是调整优化仓储业供给结构。中国仓储业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低端供给较多,技术水平不高。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仓储供给结构,是仓储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现代仓储设施也是目前世界仓储业发展趋势。

三是开展仓储业服务创新。要引导仓储企业由传统仓储服务向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由仓库出租向仓储管理、库存控制、加工包装、分拣配送、质押监管等多功能增值服务方向发展,由分散、粗放式经营向精益化、标准化与信息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仓储业服务供给质量。

四是引导企业仓储资源共享。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已经成为业内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如何破解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改变经营理念,倡导企业自用的物流资源对社会开放,改变企业经营“大而全、小而全”思想,要通过信息技术将分散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

2.以标准化为抓手,提升仓储物流系统效率。

在仓储系统方面,托盘标准规格不统一,物流系统难以互联互通,物流作业效率低下,成为物流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在仓储设施方面,标准化水平较低,缺乏物流建筑的标准规范;仓储服务方面也缺乏相关的服务标准。

近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在全国选择部分区域、部分企业予以重点推进,以标准托盘应用和循环共用为切入点,带动上下游相关设施设备的标准化,以及物流服务的标准化,从而提高整个商贸物流的标准化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中,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统计监测,促进重点企业提升备货效率30%以上、装卸货效率3倍以上、车辆周转效率1倍以上,库存周转成本降低29%以上,货损率降低20%~70%,供应链协同作业效率提高10%以上,综合物流成本平均降低10%以上。据统计,2015年全国标准托盘市场需求占托盘总需求的33%,比试点前增加10%,其中试点城市租赁标准托盘同比增长97.18%,平均综合物流效率提升3.8%,试点城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中仓协制定了《通用仓库等级》、《现代通用仓储及库存规划设计基本参数》和《仓储服务质量要求》等系列标准,组织开展标准宣贯和认证工作,提升了中国仓储设施标准化和仓储企业服务水平。国家标准《物流建筑设计规范》正式,是仓库设计标准化仓储设施标准化的重要进展。

3.顺应流通业变革,促进仓配一体化发展。

随着现代流通业的变革,电子商务等流通新业态突飞猛进,传统流通业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向020和智能化发展,全渠道流通业态成为流通业变革大趋势。流通业的变革推动了仓储业向仓配一体化方向发展。随着物流配送量的快速发展,简单的分拨中心已经难以满足快递企业需求,大型快递企业已经开始成规模地建设配送中心,推动了仓配一体化发展;作为拥有物流配送巨大需求并掌握物流配送大数据的阿里巴巴,在推动智慧物流骨干网建设中也是以仓储设施的骨干网节点为建设主体,核心也是仓配一体化。

根据统计,目前中国仓储企业具备配送功能的占70%以上,但平均配送率(仓配一体化率)低于30%,还有一部分企业以出租仓库为主。仓储企业的仓配一体化是发展新趋势。

为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中仓协已更名为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仓储业转型升级与仓配一体化的发展,深入探讨行业发展的新模式。

4.实施“互联网+”,建立深度感知的智慧仓储系统。

商务部流通司一直重视发展智慧物流配送体系,组织开展相关的试点示范工作。建设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在仓储行业的体现,就是以“物联网+仓储”为关键抓手,推动建立深度感知的智慧化仓储管理系统,鼓励仓储企业建设自动化物流仓储中心,支持企业使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智慧化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提高仓库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强仓储管理系统与生产制造企业和终端零售企业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促进供需信息精准对接,提高货物调度效率。

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商务部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全国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以及《京津冀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希望通过规划引导,提高区域和全国商贸物流发展水平,引导仓储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进一步推进标准化。今年将继续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计划,扩大试点示范区域范围,拓展相关业务领域,加大相关标准的实施力度,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水平。也希望通过标准化试点,带动中国仓储设施标准化发展,促进仓储设备的标准化提升,提高仓储服务标准化水平。

三是推进重点领域发展。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冷链物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推进电子商务仓储、低温仓储、保税仓储等方面的仓储设施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专业化高标准仓储需求。

第8篇:智慧物流的作用范文

对我国经济转型起到决定性因素的物流业正在飞速发展,不仅成为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且已渗透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可以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以现代物流为支撑的新经济与新生活时代。

现代社会是互联网社会,更是一个物流社会。互联网发展几十年来,只有与物流结合后,才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经济推动力及生活引导力。

网购生活

网购生活已经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消费方式。不少小区和商务楼的物业说,过去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安全和清洁,现在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收取快递。一些单位的物业疲于应付,不得不贴出不帮人收取快递的告示。

“物流随便打个‘喷嚏’,人们都要跟着‘感冒’,这句话可以很形象地概括出现代物流与人们之间的关系。”现在网购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消费模式,但网购是互联网和物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物流可以大大提升网购的体验感,并进而引导人们从传统消费转向网购。

即使是线下消费,物流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北欧的三文鱼一周内就可以到达重庆,并摆上人们的餐桌,而在以前这是无法想象的。

现代物流除了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外,还给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甚至推动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与其他网络购物平台依托其他物流公司送达不同,京东自建物流并将其作为一种核心竞争力。目前,京东物流已形成了中小件、大件和冷链3张物流网。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每百万件包裹中京东物流的延误仅0.09件、丢失损毁仅0.02件,仅0.21件受到客户申诉,这3项指标均不到行业平均水平的1/10。如今,越来越多的网购达人选择京东,正是其物流优势的一种体现。

物流之于京东,只是物流之于我国经济的一个缩影。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而实现转型的核心之一是实现物流方式的转型升级,这是因为物流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随着物流业从生产制造中剥离出来,单位和居民物流不断发展,一些地方物流业呈现迅猛发展势头。

这几年物流在促进整个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百姓生活消费、冷链生鲜品运输等方式的兴起,离不开现代物流的发展。

不仅如此,物流的先导作用也开始凸显。作为战略性基础产业,物流是连接供给和需求的市场体系要素,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资源有效配置构成了当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和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

根据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战略,我国逐步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后期过渡,突出特点是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业,是服务型制造的重要转型方向,中高端产业链需要中高端物流服务做先导;消费升级对物流服务的精细化、响应度和一体化水平也有更高要求。

因具有抗跌效应和成本比较优势,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现代物流的优质运行为企业降本增效且效果明显。有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4.6%左右,较此前有所下降。

物流业特点

伴随我国成为世界上第2大经济体,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出3大特点。

量质齐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07.0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同比提高0.5%。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46.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

中物联的“中国物流企业50强”也显示,主营业务收入近8000亿元,第50名入选企业门槛为18.8亿元,比2010年提高3.5亿元。在钢煤、建材等大宗生产资料物流需求严重下滑背景下,铁路货运在批量零散货物、铁路快运和集装箱运输等方面增长明显。

基础更牢。据中物联《全国物流园区(基地)第四次调查》显示,截止到2015年7月,全国共有符合调查要求的物流园区1210家,以园区为支撑的产业生态圈正逐步形成。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和铁路里程分别突破12万公里和1.9万公里,比2010年分别增长62%和127%,居世界第一。全国高速公路ETC实现联网,水路、航空等运输服务能力稳步增长,综合运输体系初步成型。2015年国家正式启动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首批16个项目入围。

创新驱动物流业发展。当前,我国物流企业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菜鸟网络、卡行天下等企业打造平台模式,安能物流、圆通速递等企业优化加盟模式,怡亚通、招商物流、海尔日顺等企业深耕供应链模式,长久物流、安吉物流、华英新能源等汽车物流企业拓展全产业链模式,提供了物流、贸易、金融、汽车后市场等全方位服务。

随着互联网进入物流行业,易流科技、维天运通等一批企业尝试物流O2O模式。嵌入物联网技术的物流设施设备快速发展,车联网技术从传统的车辆定位向车队管理、车辆维修、智能调度、金融服务延伸。

随着供给侧改革、“互联网+”及“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物流现代化正呈现出链式化、智慧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链式化融合。近年来,企业间竞争已上升到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如何做好上下游的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物流环节的协同发展,节约供应链物流成本、提升效率已成为主要标志。招商物流开展了商融通、跨境电商、农村电商、运费贷等专项尝试,将物流优势融入贸易、金融领域,打造全供应链综合服务。中储股份加强供应链功能整合,用互联网思维开展销售、多式联运、仓储配送、网上销售等服务,实现互联网+物流+渠道转变。九州通物流整合航空冷链和公路冷藏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最佳成本的冷链运输方案,实现订单全程可追溯。

第9篇:智慧物流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行业;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F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6-96-2

引言

物流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新的经济形态下,物流行业应积极探索转型升级途径,变革发展模式,以满足“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需求。因此,积极探讨物流行业的发展瓶颈以及未来发展的有效策略,对实现物流行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 “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行业发展方向

目前是信息技术全面覆盖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会逐步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行业发展必然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方向。信息化的物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物流企业内部的管理要实现网络化,要将各个部门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目的;二是指物流配送系统要实现网络化,即物流公司要和其他相关企业可以进行信息传递,信息共享。物流网络化的实现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所以物流行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此外,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开放性与便捷性,方便物流企业与客户的有效沟通。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各种信息的共享,并且网络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供应商、客户、物流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网络。物流活动双方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查询物流运输实况,减少物流运输中不必要的麻烦,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同时,物流企业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及个性需求,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的发展瓶颈

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加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物流模式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难以平衡目前多元化、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影响了物流行业的科学发展,具体表现在:①“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物流行业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行业内部协作程度偏差,分散性较高,导致“最后一公里”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无法准时准点地将货物送到客户手里,包裹损坏、丢失问题严重,物流服务态度偏差等,这些因素直接关系着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同时,物流网点的布局是否合理对配送是否及时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农村地区,物流网点极少,使得农村地区无法享受便捷的物流配送服务。②供应链不畅通。物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行业的联动,例如制造业、农业等。但目前物流行业的发展过分依赖电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业的持续发展,缺乏活力的物流行业极大地限制了其l展空间。③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多是中小型的,为了减少人力成本,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大多是非专业或兼职,无法支撑企业的创新发展。另外,缺乏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物流专业人才,对于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操作系统无法进行有效的操作,利用率偏差,难以发挥这些系统的作用。

3 “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行业发展策略

“互联网+”体现了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态势,其属于创新2.0形态下的产物。在此背景下,物流行业必须结合自身的优势,优化升级发展模式,实现科学发展,满足新时期的市场发展需求。

3.1 强化物流信息化建设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就是信息化建设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丰富而全面的网络资源,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来构建新的物流体系,实现物流行业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发展。同时,通过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合理、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准时、快速地配送货物,以良好的信誉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升物流行业的社会效益。物流信息化建设通过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与系统,来实时、动态管理和监控整个物流过程,针对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有效的防御方案,切实提升物流工作效率和质量。还有就是信息化的物流会拓宽覆盖范围,构建出网状的物流智能骨干体系(CSN)。通过结合物流仓储平台与基于大数据的物流信息平台,实时、动态、准确把握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向,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

3.2 优化供应链

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使用网络进行相关的交易,对物流的要求也日益精细化,突破了物流传统的运输服务,这就需要优化物流全供应链。物流行业应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云仓,并升级转型为以大数据为支持、以深度信息系统为神经的仓网格局,满足新时期的物流仓储需求,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实现物流行业的科学及持续发展。例如顺丰,布局了“仓网”,利用大数据支持的信息系统,转变了以往“多仓”模式,通过调拨全国范围内的转运能力,为电商商家提供“仓、干、配、店、柜”一站式全供应链解决方案。借助仓网可以减少自身仓库数量,通过“分仓备货”实现仓库全覆盖,并把库设置在消费者周围,缩短了配送时间,提高了配送效率,在全供应链上实现了成本最优。

3.3 加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人力资源是现在各个领域发展的核心力量,市场竞争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人才的竞争。所以,物流企业应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物流企业在选聘员工是要注重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另外,物流企业还可以加强与本地区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一来有助于为物流企业培养更多对口且专业素养较高的物流人才;二来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为更多地物流专业人才提供工作岗位。校企合作办学可以共同开发适合物流专业教学的教材,使教材内容符合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需求,为企业储备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物流企业还要注重培养企业内部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定期组织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活动,还可以定期举办物流研讨会,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理念及技术,将培养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高层管理人才与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及技能、经营管理理念并重,为企业培养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有效促进现代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此外,物流企业还要强化员工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全面、细致的服务,提高企业的形象,为企业招揽更多的客源,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3.4 加大科技投入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物流行业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我国物流行业既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还要应对国外企业的挑战。为了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加大科技投入,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经济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流技术,构建涵盖区域内所有商业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网络平台,打造信息化物流企业,实现现代物流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4 结束语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必须正视自身发展存在的瓶颈,结合当下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技术,加快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优化全供应链,并加强人才的培养,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支持,还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的科学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薛劭节,韩飞,宋纪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仓库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11).

[2] 杨春霞.智慧物流下林安智慧商贸城建设的意义[J].铜业工程,2016(05).

[3] 郑昱,高明.打造商品数据生态系统 共享全球智慧――聚焦2016世界物联网博览会[J].条码与信息系统,2016(06).

[4] 彭景乐.论物联网中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通信,2016(22).

[5] 党红恩.云计算与物联网在智慧城市构建中的运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