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范文

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知识产权战略管理

第1篇: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知识产权战略

2004年9月,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在国内率先出台了地方性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成为我国确立知识产权战略的先导,标志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新的发展。“入世”以来,我国面临了诸多跨国知识产权争端,从2002年DVD产品在欧洲遭海关扣押,到2003年思科在美国华为软件和专利侵权、日本丰田诉吉利公司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等,反映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代价。对此,企业管理中确立知识产权战略成为当务之急。

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构架

在现代管理中,企业战略是企业基于未来内外部条件变化作出的预先安排。不同企业,战略层次不同,一般分为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运营战略三个层次。公司战略是公司高层指导和控制公司行为的纲领,解决公司经营理念、产业范围、资源分配和国际化等问题。竞争战略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运营战略指上述两大战略的贯彻或流程。因此公司战略和竞争战略构成企业战略的框架。

公司战略是总战略,可表现为:稳定性战略,指企业持续性地向同类型顾客提品或服务。增长战略,指提高销售额,扩大顾主和市场份额等。收缩战略,是减少经营规模或范围。组合战略,是指同时实行上述若干战略。以上战略由企业利用已掌握的资源,分析优劣而确立。

竞争战略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ichaelPorter提出,他认为,管理的成功取决于选择正确的战略,而正确的战略与组织和产业的形势相适应,也就是能建立起保持高于产业平均生产水平的竞争优势。他总结道:管理必须选择一种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战略,诸如成本优先、别具一格或专一化战略。成本优先必须是成本的领导者;别具一格战略强调高超的质量、非凡的服务、创新的设计技术专长或不同凡响的商标形象;而专一战略则集中在成本专一化和差别化的空间。不管采用何种战略,要保持竞争优势,一方面要跟上产业演变的步伐,另一方面必须阻挡来自竞争对手的侵蚀。企业建立某些障碍使仿制者难以得手,可利用专利或版权减少仿制机会,或与供应商订立专供合同来限制其向竞争对手供应渠道等。因此,竞争战略体现了公司战略的动态变化,也是公司战略确立和调整的核心。知识经济条件下,拥有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战略是21世纪企业战略的先导,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利器。

知识产权战略要求企业考虑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并将其上升为战略来设计,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知识产权对经济的增长不会自然产生,它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造热情,保持竞争力来实现。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知识产权特有属性在管理行为中的具体化,成为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的新形态。

通常,知识产权管理可从下列几方面展开:制定战略。根据不同的知识产权类型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如专利战略要求确立专利开发、调查、申请或实施等制度;商标战略要求商标设计、注册、使用和保护常规化;版权战略把握版权的使用和保护。设立管理部门。在组织构成上按不同知识产权类型进行分组,并将其归属相关的部门,如将其隶属于研发部门或法务部门等。管理制度的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可细化成几个部分:新员工的知识产权背景调查制度;知识产权资料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奖励制度;知识产权培训制度;知识产权审检制度,包括产品、合同等的审查和检验;保密制度,如与员工订立保密协议,在规章制度内确立保密条款等;评估制度,主要指知识产权评估的标准和程序。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构架,是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的要义。

知识产权战略的迫切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是用更先进的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出更多的产品。谁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谁就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集中表现为知识产权的掌握量和先进度。其特征是创新导致价格倍增,资本追逐知识,知识对价值的贡献比重增加。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创新的产生和成长依赖知识的滋养和孵化。企业为追逐利润在此表现的更为突出和迫切。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世界五百强企业发展的进程是对此最好的诠释。在国内,且看各跨国集团在我国的跑马圈地,占山为王,多半凭借知识产权优势占领市场。如,早在1994年,百事可乐与四川天府可乐合资,百事以参股60%控股,并停用“天府可乐”,使被认为民族饮料象征的天府可乐悄然退出市场,而百事可乐行销市场。1999年,北京亚都科技集团被微软以侵犯软件著作权为由;继而思科公司对我国著名软件企业华为公司提出侵犯知识产权指控。微软则利用其技术优势,形成在我国软件行业的高端市场。2004年初,德国汉高公司收购上海轻工集团“熊猫”品牌,启用汉高牌并停用“熊猫”。这些案例凝聚了我国自有品牌痛失市场的教训,也是跨国企业成功发展的惯用模式。这种模式的背后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支撑。在知识产权战略的引领下,这些企业在新兴市场的开发上循序渐进,先是放水养鱼,继而步步为营,最后达到市场通吃的目的。

我国企业要立足于市场,不断提升竞争力,必须确立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是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新要求,是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必然。就国内企业而言,海尔集团不断发展之路就是很好的证明。海尔借助自有知名品牌和不断创新的技术,研发不同市场的产品,将市场拓展于全球不同的地区,使其成为中国知名品牌的一面旗帜。相反,急功近利的模仿与复制,除了遭受侵权之诉之外,永远只能给别人做嫁衣,替他人打工。

此外,确立知识产权战略,也是市场的呼唤。“入世”以来,国际知名品牌大举进入我国。2001年,世界五百强企业对我国投资达468.8亿美元,其中已有400多家进入中国。世界五百强是代表了全球先进生产力水平及企业组织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的强势企业群体。这些企业在对我国进行投资的同时,大量申请取得知识产权,企图建立和维持对相关领域的独占。但是,近年

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一大批国内企业在竞争中壮大。这些企业重视技术创新,致力于发展自己的品牌。他们利用劳动力和原材料方面的优势,日益成为跨国企业的有力竞争对手。跨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采用综合战略措施,用商标、专利、版权及商业秘密立体交叉地展开对我国市场的争夺攻势,使我国企业面临诸多跨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争讼。我国企业要在此环境下生存,必须寻求包括知识产权战略在内的各种途径,确保市场地位。在国内外企业云集的我国市场,市场呼唤企业尽快建立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保护我国经济良性发展,更为企业赢得一份竞争的席位。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定位

在纷繁复杂的知识产权纷争面前,我国企业只有建立多方位、立体化的知识产权战略系统,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化被动为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此,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着力定位于知识产权的研发、取得、合法有效的利用和保护若干方面。具体概括如下:

品牌战略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品牌战略要求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确立全面的品牌意识,打造自有品牌,制订和采取保护品牌的制度与有效措施。

首先,强化商标意识,着力打造民族品牌,争取市场;同时,落实自有品牌的合法使用和法律保障制度,建立一套商标开发设计、申请和保护机制。将品牌的开发和利用列入企业目标管理的项目之中,并由企业研发部门、法务部门等职能机构将其制度化进而监督实施。

其次,洞悉市场竞争动向,尤其是竞争对手的发展状况,掌握跨国企业在华的商标战略,修正自己的商标战略。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进行跨国经营,使品牌向全球发展,以商标的国际化带动知识产权战略。品牌战略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是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在我国,长期对知识产权缺乏了解,对商标的保护往往被忽略。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数百年来历炼了众多的民族品牌、字号,成为赢得市场的金字招牌,如“五粮液”、“同仁堂”、“吴良材”等等。其中一些是未经注册的驰名商标。一些投机取巧者在国内、外抢先注册,使这些品牌本应有的市场受到限制,甚至被扼杀。企业对驰名商标管理,一是形成制度化的使用机制;其二在遭遇被抢注时,快速反应,熟练运用驰名商标保护制度。

技术创新战略

创新才有发展。企业若要长远发展,首先要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开发研制自己的核心技术。在思路上,将跟踪和模仿为主的初级模式调整为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发展模式;在资源分配上,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开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完善研发机制,突出研发与技术升级的地位。

另外,在专利已经划地为牢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对引进、消化、吸收及再创新,开发围绕核心专利的应用性专利技术,形成对原核心专利的包围,利用交叉许可,谋求自身的发展空间。企业还可以采取企业跟随战略,把握市场技术动向,注意新技术对市场的潜在影响,分析新技术与企业产品的延伸可行性,认为有市场价值时跟随开发。

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公有技术,结合企业特点进行技术改造,特别是注意追踪了解新近失效的专利技术,发现有应用价值的及时利用加以开发。总之,技术创新可以有多种途径,但确定创新战略是第一步。

专利、商业秘密保护战略

“入世”以来,美、日等技术大国屡屡利用知识产权大棒对我国提起专利侵权之诉。据报道,近三年来我国企业因知识产权纠纷引发的经济赔偿累计超过10亿美圆。面对跨国企业来势凶猛的知识产权策略,实施专利保护成为企业发展的护身符。

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机构,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开通专利文献检索渠道,了解最新专利信息;对相似技术由专业人员进行侵权分析,避开侵权技术;了解本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确保企业技术研发的方向和合法性。

普及知识产权常识,增强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遵守列入员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项目,使之成为日常的工作规程。

加大专利申请力度,对专利及早申请,并在基本专利四周设置大量技术原理基本相同的不同权利要求范围的权利,以增加专利申请的数量,扩大专利保护的权利范围。一些企业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就2003年,华为公司申请专利达1551件,中兴通讯达640件,占了我国IT行业专利申请的半数;在数字电视行业,康佳和创维也突破跨国企业的专利围困,申请一批核心和专利。

商业秘密往往不被重视,一般只在发生损失时,才仓促应对。事实上,商业秘密的分布非常广泛,不仅指技术秘密、技术诀窍,更大范围地存在于企业商业运作中的各种经营信息,如客户名单、货源渠道等;而且,在创新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初级技术尚不足以专利来保护的,往往成为商业秘密保护对象。如软件企业的源代码等。

近年来,因企业员工流动而造成商业秘密泄露案件时有发生,显示出企业的战略盲区。首先,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制定严密的保密制度,订立保密协议;并将商业秘密保护作为企业保卫工作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项目之一。其次,强化对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落实泄密后的处置方案,构建企业安全防范网络。同时,在引进人才时,除了解其教育、技术等背景外,还应审查其带有的技术或秘密的知识产权状况,在掌握其合法性的条件下再决定是否引入,也是商业秘密战略的内容之一。商业秘密保护战略更大限度的构筑起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网。

总之,知识产权战略成为21世纪企业的鲜明特征,是知识经济对企业提出的客观要求。知识产权战略要求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树立品牌意识,洞悉发展趋势,立足技术创新,健全保护机制,构建起立体化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参考资料:

1.(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尤建新、雷星辉等著,《管理学概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第2篇: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范文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发展进入了转型时期,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图书馆管理中从新制定了新的转型对策,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图书馆转型时期,知识产权管理成为被关注的焦点,采用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是实现图书馆转型的有效对策。

二、战略需求

转型时期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战略需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可使高图书馆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其使用率,在图书馆中储存有很多具有使用价值的作用,例如论文、著作等,这些作品关乎着作者的知识产权问题,图书馆需要对这类作品进行管理并向需要的客户提供,实现作品的价值。因此,在转型期进行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可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其作为转型的目标。其次,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可提高图书馆日常工作的效率,使其高效运行,在过去的图书馆管理中,在版权保护等方面比较容易管理与保护,但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管理难度明显增大,侵权问题时常发生,需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才可解决这一问题。最后,进行知识产权管理还对公共利益具有保护作用,图书馆代表公共利益,并且作为文化事业重要的一个部分,对知识管理工作给予重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制定发展方向,从而保护公共利益。

三、管理目标

转型时期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目标有三个,第一是保证资源信息的安全性,在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中,资源安全性是管理的首要目标,现如今数字出版技术不断增强,信息资料类型繁多,并且在结构、使用等方面与以往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不受侵害,关键是要做好自愿的保护工作,首先要确保在图书馆中储存的信息资源要合法,并使资源可得到长时间的使用,实现其价值,另外,要保证资源可延伸利用与具有权威可信度。第二,促使信息资源进一步的开发,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在图书馆文件资源管理中,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管理,通过网络来管理文献资源,更便捷,信息资源深度发展将成为转型时期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的目标之一,对图书馆资源进行进一步加工,不断扩建知识库,满足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并完善资源开放制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第三,保证图书馆服务质量,实现均等服务,就目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来看,情况并不乐观,进行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均等服务质量是其中一个目标。

四、管理路径

(一)建立知识产权系统

图书馆转型时期要实现知识产权管理,首先要从内部出发,建立一个知识产权系统,系统中不但有财务支出系统,还需要有人力支持系统,在知识产权管理上,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交给具备专业知识的人进行管理,才可满足人们的需求。很多发达国家图书馆中,对版权图书馆员岗位做详细的研究,在图书馆中要设立有版权许可馆员、电子服务馆员等,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全面掌握版权知识与相关的政策法规,当有客户向其咨询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时,可向人们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知识产权作为图书馆转型战略计划中重要一部分

在图书馆发展中,将知识产权纳入到图书馆转型计划当中,主要原因是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与图书馆运行流程存在很大的联系,要保证图书馆正常运行,必须要重视知识产权,并将其规划到转型战略当中国。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将战略规划作为图书馆管理中的一个管理工具。另外,图书馆知识产权战略对我国知识产权科学利用与创造等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将知识产权作为图书管理转型战略计划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认识度,建立评估制度

在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中,管理人员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度,直接关乎着管理质量,因此要向图书管理人员讲解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管理的方法。图书馆的所有员工都加入到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当中,对知识产权管理战略中各项任务都一一落实,图书馆转型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可完全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需要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要建立一个评估体制,对知识产权管理方案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评估之后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第3篇: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范文

[关键词] 企业 知识产权 战略管理

21世纪,知识产权无疑是中国企业不可回避的、最重要的主题词,知识产权竞争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最高形式。深入探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及其相关因素,探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各要素的作用机制等,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现有研究中,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大类观点。

一、以知识产权客体为体系的战略研究

第一类观点按照知识产权客体,即专利、商标、版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把知识产权战略划分为:专利战略、商标战略、版权战略和商业秘密战略等。在这些战略下,进一步细分了一些子战略,也可称之为策略,如:专利战略包括进攻战略、防御战略、技术标准化战略、技术引进与输出战略等;商标战略包括联合商标策略、商标竞争战略等;商业秘密战略包括合法获取策略、保护策略等;而版权战略常见的有保护策略、传播策略、利用策略和许可策略等。这种划分方式是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领域的主流方式。

二、以知识产权运作过程为体系的战略研究

第二类观点按照知识产权的运作过程划分战略,建构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系统的一个动态模型,即:人力资源战略信息战略申请战略制度战略管理战略经营战略保护战略诉讼战略涉外战略。它既是知识产权的一个管理系统,又是一个价值链系统,产生了系统整体功能的放大效应。

三、以知识产权核心要素为体系的战略研究

第三类观点是按照知识产权的核心要素划分战略,即知识产权战略由若干维度构成。

东京大学的儿玉文雄提出了知识产权战略评价指标,定性指标包括:经营战略、技术战略、知识产权信息战略、国际战略和法律业务战略5个战略方向,定量指标包括100项。该模型统一评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为评价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美国学者V. K. Narayanan建立了知识产权战略选择一般机制,包括:(1)产品市场措施。企业可在产品市场上采取措施,防止竞争者通过仿制对自己竞争地位的侵蚀,具体包括:标准、仿制的障碍、合作协议等。(2)持续创新。为了阻止仿制和退化,企业应致力于持续创新,具体包括:不断改进、产品升级、产品平台、重大创新等阶段。(3)法律策略。企业通过专利、版权、商业秘密或商标寻找法律保护。他提到的产品市场措施,实际上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选择的市场战略;持续创新,实质上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而法律策略,则可理解为企业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战略。

我国学者杨武基于对技术创新过程分析,提出了三维动态方式描述创新过程的方法――TMR三维理论。他认为技术创新成功三个基本决定要素为:(1)把技术应用到适当的产品中――技术要素(T要素);(2)把适当的产品推广到市场上――市场要素(M要素);(3)在创新中获得创新产权――产权要素(R要素)。可作为知识产权战略维度划分的借鉴。

四、理论探讨

以上三类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方法,各有侧重和特点。

1.按照知识产权客体划分知识产权战略,从不同客体角度出发,相对孤立的策划某一类知识产权战略,甚至是具体的战术策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各分类战略的简单加总,而不同类型产权战略间的联系、影响、乃至组合没有反映,也难以通过一定的测度较全面的反映一个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状态。

2.按照知识产权运作过程划分知识产权战略,对知识产权战略进行系统流程规划,比起第一种观点,建立了知识产权客体间的联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识产权战略的系统性。但这种划分方式存在一定重合,如:申请、保护、诉讼战略具有比较高的相似和相关度,信息和申请、管理具有比较高相关度,而涉外战略则包含于信息、申请、管理、经营、保护、诉讼等各战略之中。

以上两种知识产权战略划分方式,从一定程度和角度上反映了其战略构成,但不够系统,更难以深入探讨和比较研究。(见图)

3.按照知识产权的核心要素划分知识产权战略,相对前面两种观点,更贴近企业管理实践,反映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思想和意图,可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这种观点的三个框架中,都涉及技术创新、市场经营和法律保护,体现了知识产权的三个根本要素,即:技术开发、市场开发和产权开发(保护)。

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系统研究,可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建立一套更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分析理论框架,用于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系统的研究回顾,探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并不长,研究多为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研究尚未深入。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为我国企业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加强保护、合理利用、抵御风险提供指导和帮助,最终促使我国企业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建立知识产权优势,在日渐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徐明华 包海波:知识产权强国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战略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2]Michael.E Por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5

[3]Dan McCurdy, Marshall phelps. Why Execlusion is not profitable[J]. Mana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2002, 26(11):56~59

[4](日)斋藤优:发明专利经济学[M].专利文献出版社,1990

[5](日)高桥明夫 魏启学译:日立的专利管理[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0

[6]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7]何 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事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8]张 平 马 骁: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9]郭晓鸣: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系统模型[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3):62~65

[10](日)儿玉文雄:发明专利经济学[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0

第4篇: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292-02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exclusive right)。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近几年,由于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土地和资源环境成本不断攀升,人民币总体处于升值通道,中国已经逐步告别低成本时代。对于依赖 “成本驱动”,并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中小企业而言,做实业变得越来越难,特别是面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新趋势,中小企业将面临新的冲击。这其中,如何保护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无疑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中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一对策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

第一,知识产权管理意识薄弱。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尚未给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意识也比较缺乏。发达国家的企业已广泛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然而,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水平在总体上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特别是中小企业往往局限于申请项目管理、开发项目管理、获权项目管理、基本法律事务处理等,远远没有上升到战略管理层次。很多企业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实施当成一项额外的成本支出,如申请费、维护费、调查费、专家费、保护费用等,没有建立独立的知识资本制度,没有为知识产权设置提供专门的经费,致使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流于形式。

第二,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产权化意识薄弱。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偏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不善于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在相当多的中小企业里,由于技术开发能力和经济实力较弱,主要靠仿制国外产品打开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对知识产权保护普遍重视不够。

第三,知识产权专门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匮乏。目前,中国很多中小企业没有知识产权管理的专门人才,知识产权事务往往交由企业其他部门“”,或者干脆把相关事务“外包”,这些行为往往使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流于形式。以专利管理机构的设置为例,据对中国500家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设立专利管理机构的企业只占68%。由于管理缺乏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不力的现象比较严重。

第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在中国中小企业中,很多企业没有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化,更缺乏从战略的角度规划和管理知识产权。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并未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企业管理范畴。

另外,知识产权保护手段乏力。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侵权纠纷的处理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赋予的各种保护手段,除了从战略的角度选择最佳的保护方式外,如何有效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权利也是中国中小企业尚需学习的重要内容。

二、对策建议

第一,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亟待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是具体负责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部门。国外跨国公司一般设有比较健全的管理机构,负责市场调研、知识产权信息搜集、专利申请、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等诸多知识产权事宜。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是有效进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前提。企业可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技术实力设立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隶属于企业决策层负责,其职责如前面提到的制定企业规章制度、组织知识产权培训、研究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处理企业内外知识产权业务等外,还包括制定企业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对本企业技术、产品领域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和动态进行跟踪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建议,为企业开展经营管理从技术开发、产品营销方面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对策,并及时对本企业的知识产权实施保护,预防本企业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等。

第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确权、运营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企业知识产权规章制度既包括“宏观”层面的,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前者如确立企业知识产权的基本政策、指导方针。后者如针对不同领域、产品、人员制定的规章制度,如与企业员工特别是接触和掌握企业重要知识产权的人员签订知识产权协议,包括商业保密协议、职务技术成果归属、竞业禁止协议等。还有如建立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等单位或个人进行业务交流时的商业保密制度、技术合作的产权处理制度等。无论属于何种层面,对企业知识产权的确权与保护、利用、监管等方面的规定必不可少。

第三,加大知识产权管理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其他员工的知识产权培训力度。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这对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应大力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管理与服务能力相结合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此外,还应当重视对企业领导和其他员工的知识产权培训。培训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领导层和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战略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是法律确认的重要无形资产、企业竞争优势和进行市场垄断的合法手段,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确定的国际经济技术新秩序,并且知识产权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发展壮大息息相关,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在企业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和获取巨额利润极为重要。中小企业只有在重视知识开发、技术创新的同时,不断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与保护能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余长林.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D].厦门:厦门大学,2009:11.

[2] 张费微.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探讨[J].经济论坛,2008,(5).

[3] 方宏周.试论中国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7).

[4] 胡学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问题比较分析与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7).

第5篇: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进攻性知识产权策略防御性知识产权策略

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E-Business,EB),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它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企业的市场竞争方式和传统经营管理方式。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就成为了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是企业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举措。面对国际大公司对国内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包围的战略,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施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战略,对于我国企业应对入世后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内涵

知识产权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市场环境,主动地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有效地保护自己;并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情报信息,推进知识产权技术开发,控制知识产权技术市场,为取得知识产权竞争的优势,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知识产权战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进攻性知识产权策略(OffensiveIntellectualPropertyPolicy)和防御性知识产权策略(DefensiveIntellectualPropertyPolicy)。进攻性战略的基本精神就是夺取主动,以达到在竞争中压制对手,使本企业市场份额最大化。为此就要求对新技术进行抢先申请,或异议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使其申请不符合专利要求的新颖性、创造性或是实用性。此外,还可以对拥有特定专利的企业实施收购、兼并等措施,掌握专利控制权从而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属于此种类型的专利战略有基本专利战略、专利战略、专利收买战略以及商标申请策略等。防御性专利战略则主要是在公司内部实行,目的是防止由于公司本身的原因而导致的知识产权的权力损失。具体如对已申请专利的基本发明创造进行改进,申请与基本专利相关或与周边技术相对应的改进专利,使最低的投入能够获得最大收益。它包括交叉许可战略、公开战略、取消战略等。

2国外企业实施的知识产权战略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产权成了刺激技术进步和开发,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发达国家的企业通过实施成功的知识产权战略,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使企业得到迅速的发展。而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和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是最为成功的。美国作为知识产权战略的创始国,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已有一个世纪之久;日本则是在二战后遭遇美国知识产权战略攻势后急起直追的,最终形成与美国知识产权战略攻势相抗衡的知识产权战略。

美国实施"企业进攻性"知识产权战略。美国为了维护巩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实现其维护技术优势和谋取经济利益,实施企业进攻性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包括:利用专利法的发明原则和实质审查制的规定将先发明创造成果予以保密,最大限度地限制竞争对手的利用;美国企业为了维护其技术优势,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将专利战略融于其贸易政策之中。阻止侵犯美国专利权的国外进口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中,面向全社会的经营性律师事务所承担了公司企业和个人的大部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日本实施集专利技术开发、引进、转让于一体的主体化知识产权战略,是日本企业经济实现飞跃的成功经验。日本企业专利管理工作被视为企业发展、竞争、再创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视知识产权为一种经营资源。其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包括:重视海外专利申请,进攻他国市场;注重技术的消化与吸收,并不断加以改进创新;将专利战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专利发明商品化发展。日本在专利实施这方面一直居世界前列,其平均实施率为52%,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3我国企业面临"知识产权战略"的新挑战

就目前国内企业的情况来看,电子商务尚不能成为有效管理和推动"科技专利"发展的手段。我国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方面还仅仅是初创阶段,还不能利用网络有效开创新的专利,还不能通过网络有效利用别人的专利发展自己,还不能利用电子商务的各项新技术建立起行业的"专利网络"。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产权战略无措施。在我国,设置专门知识产权部门、安排专职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企业是非常少的。而且企业不注重自身智力劳动成果的保护,有发明不申请专利保护,不知道创造与积累无形资产。

(2)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特别是涉及高新技术领域专利标准严重缺乏。2003年,江苏省新增内资出口企业3034家,相当于全省历年内资进出口企业总数的3/4,但其中2701家私营企业的出口总额只有30亿美元,平均每家只有110万美元,而且绝大部分出口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核心专利、关键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国内申请不到国外申请的25%。

(3)专业专职人员缺乏。美国的IBM公司仅专利工程师就有500余人,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为知识产权服务的工作人员达1500人。而我国配备专职人员管理知识产权事务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没有任何配备的企业仍占不低的比重。

(4)资金投入少。我国企业一直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不愿在核心技术领域投资,进行自主研发,更没有及时地将技术专利化、将专利标准化、将标准许可化。从研发投入上说,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上的投入,一般在GDP的3%~5%以上,一些中等水平的国家也在2%以上,而2001年我国用于研发的投入仅占GDP的1%,仅相当于西门子一家公司用于研发新产品的高新技术上的投入。

(5)政府工作滞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性较差,专利侵权诉讼时间过长,已经严重损害了企业申请专利的信心。一部分企业已经不敢申报专利,而采用技术秘密方式加以封锁保护。

4结合实际情况,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建立以知识产权管理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实施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知识产权战略,这是入世后国内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电子商务无疑为建立这种模式提供了最现代化手段。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应该从五个方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1)知识产权意识战略。企业要设有知识产权部门,负责收集在全球范围内与企业有关的情报和信息,及时了解整个行业中发生的变化、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等,以帮助企业负责人做出正确的决策。政府要有创建有利于加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制度环境意识,通过扩大工业企业的对外经营自,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要加强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2)知识产权创新战略。①专利创新策略。企业要加强自主专利的研究,大幅度提高我国拥有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增加专利研究的投入,尤其要加大原始创新的力度,并在取得研究成果后,及时申请海内外知识产权;②标准策略。专利标准,在世贸组织规则中对我国企业影响是最大的。专利标准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利用世贸组织实施和管理的多边协议与协定中允许的保护措施,大力保卫企业贸易,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我国的知识产权;加大打假力度,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要尽快进行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商业秘密保护,防止被跨国公司抢先注册专利、知名商标、窃取商业秘密。

(4)知识产权应用战略。包括:企业合作,组成战略联盟;善于将无形资产转化成资本;跨国申请专利;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并举,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5)知识产权人才战略。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对于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关系重大。应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步伐。企业要培养知识产权创造人才,让更多的发明创造者能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来促进创新,增强创新能力。此外要培养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以促进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增强企业的科学决策意识。加强科技创新、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是知识产权人才。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公平合理、有效运行的激励机制来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处的竞争环境、技术研究能力和经济实力,结合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目标,灵活地、主动地、有选择地加以利用。同时,无论是选择哪种战略,企业都应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管理工作、经营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战略的保障体系,完善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从而形成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展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最终促进我国社会科技、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东.企业电子商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祝晓莲.美日两国知识产权战略比较与启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2(4)

3朱怀国,钟娟.企业知识产权战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第6篇: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范文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不依赖资源消耗实现经济增长,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加工厂”。近年来,福山区积极实施“科教兴福”战略,加强三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和培育,主导产业优势逐步显现。但是,目前我区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情况与良好的工业经济基础不相称 ,“创新能力弱、创新层次低、高端发明少”将直接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瓶颈之一。这就迫切要求培育大批自主知识产权,引导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全面摸清我区科技发展状况,笔者对60多家工业企业(以规模以上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为主)进行调研。

一、我区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现状

近年来,我区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得到较快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近五年专利申请累计2084件,授权1153件,总量和增幅居全市前列,2011年综合考评列全市第三名,有一家企业发明人获山东省第七届发明创业一等奖。

(一)高度重视,政策到位,成效显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积极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全面贯彻《专利法》,认真落实《烟台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2015年)》精神,在全市率先出台专利申请与授权资助政策,认真抓好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及专利行政执法、咨询服务等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全区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调动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引导知识产权工作快速发展。2011年,我区专利申请70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83件,占26.07%;授权414件,其中发明专利31件,占7%;2012年截止到4月份专利申请13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1件,占15.91%;专利授权3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3件,占35%。

(二)积极实施典型带动战略,效果明显。围绕全区主导产业发展,积极发掘培育科技创新典型,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培育了烟台正海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山东上汽汽车变速器、海纳制动技术、烟台嘉华车辆部件等典型企业,四家企业共申请专利70项,均已实施并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我区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特钢制品领域,培育了烟台宝钢钢管有限责任公司等典型企业,该企业积极推行知识产权内部考核机制,实行知识产权“一票否决”,制度科学规范,奖惩分明,与鲁宝共同申请专利已达74项;同时,加大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工作培育力度,在新能源领域,培育了通用光伏能源(烟台)有限公司等企业,该公司在投产不到2年的时间内共申请专利14项,13项获得授权,确保我区非晶硅薄膜电池技术在国内的领先位置;在生物制药领域,培育了大洋制药、瑞东生物、计生药械等典型企业,三家企业共申请专利项40项,大洋制药、计生药械均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在新材料领域,培育了首钢磁材、佳隆纳米、同化防水等典型企业,三家企业共申请专利41项。为了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效保护企业国外市场,首钢磁性材料还积极通过PCT途径申请国外专利,自有知识产权助推企业近几年迈入快速发展通道。

(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专利申请速度、质量同步提升。发改、经信、科技等部门在项目立项、落实产业政策、扶持企业上市等方面,均对自主知识产权有具体要求和明确目标,同时,我区企业发展逐步成熟,科技力量明显加强,小微企业意识到其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力量支撑,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烟台同化防水保温工程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柔性装饰面砖”及“硬泡聚氨酯复合板”曾被多家企业侵权,烟台双华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塑料圆筒编织机的梭子推进机构”也曾被多家企业侵权,在科技部门指导下,企业搜集侵权方的证据,通过法律途径及时制止侵权方的侵权行为,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也增强了企业以自有知识产权提升竞争力的信心和积极性。

二、当前我区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区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

(一)知识产权创造普及率不高、结构不合理、维护不足。从总体上看,我区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基础薄弱,普及率不高,还存在知识产权量少质低、后续维护缺乏力度、对企业发展的支撑力不强等问题。我区大部分小微企业还没有从经济和市场的角度真正领会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这与建设创新型企业的要求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不相适应。

(二)缺乏知识产权管理思想和意识,特别是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意识。在被调查的企业中,90%以上的知识产权管理总体上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如申请项目管理、开发项目管理、获权项目管理、基本法律事务处理等,远远没有上升到战略管理层次,而且在知识产权管理定位上存在误区,即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等同于企业技术生产管理或法律事务的管理,根本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独立的知识产权制度,没有知识产权管理专门经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缺失、管理人才缺乏、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运用知识产权规则抢占国内外市场和应对国际纠纷方面优势不足,知识产权管理流于形式。目前,超过50%的企业申请专利与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目的取向直接相关(专利拥有量是高企申报条件中的一票否决项),所以突击性、应付性申报专利目前在企业中表现比较突出,真正上升到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层面尚需时日。

(三)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尚不成熟,也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我区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的发展环境。一是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导向。深入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法规政策,在制定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人才引进等政策中,充分体现知识产权导向。优化企业创造发明环境,引导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在加强自身研发的基础上,积极与大专院校联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进一步加大《烟台市知识产权发展纲要》的贯彻力度,制订详尽的年度计划。尽快研究制定包括知识产权产业化政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激励政策,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三是加大资金支持。结合我区实际,在原有财政支持上,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资金保障。

第7篇: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药企业;知识产权;专利战略;对策

医药产业被称为高科技产业,具有高度知识技术密集、高度资金密集、高附加值、社会效益好、风险大、增长快、产品寿命周期短等高技术产业的基本特征。医药领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已经成为对知识产权保护依赖性最高并关系国家经济和国计民生命脉的关键领域。但是由于我国医药研发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弱、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的实施晚于欧美发达国家数10年,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实践时间短,目前多数国内药企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都是在探索中寻找适合自己企业的保护策划。本文从我国医药知识产权的现状入手,尝试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1 我国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问题

1.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我国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法实施以来,虽然全国上下采取了一系列的宣传和普及措施,但效果不大,仍有不少医药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知之甚少,重成果,轻产权的现象普遍存在[1]。由于实施时间较短,人们对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了解的度有限,因而在认识上仍然存在某些误区,例如有些人认为文章比专利重要,广告、销售比专利、商标重要;商业秘密比专利重要等[2]。因此,许多发明、创造等得不到有效的专利保护,整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1.2知识产权战略意识不强 我国医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同医药企业发展经营战略多是相互割裂的,不能有效的为企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我国医药企业往往是为了保护而保护,缺少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其战略规划一环的认识,导致我国医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尤其面临知识产权诉讼时,极少有企业可以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另外,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体系的构建十分不完善,我国医药企业大部分没有设立单独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制度的构建通常只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的申报和简单的管理流程,缺少知识产权开发、运营过程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3,8]。

1.3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匮乏 在药物开发时,避免拟立项的新药研发项目可能侵犯相关药品专利权,即要了解相关药品的知识产权状况,查全专利并对其核心的化合物专利、晶型专利、目标适应症专利、拟采用的合成工艺专利、制剂专利的地域分布、保护期限、是否中国授权等真实的法律状态信息和授权的保护范围并作出侵权风险分析。由于我国医药企业精通专利的专业人才奇缺,只能求助与社会上一些专利机构。由于社会专利人员的知识结构问题,对药品专利业务工作并不精通,另外由于化学药物通常在上万个候选化合物中选择出一种具有活性的化合物用作药用,通常在临床前或临床阶段没有通用名,仅有IUPAC命名,而有些药物的化合物专利已markush(通式)结构呈现,如果仅利用关键词检索,很容易造成错检漏检。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和财产名誉损失。

2 我国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对策

2.1掌握专利知识,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知识产权集法律、技术、经济于一体,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是提升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的必备手段[4]。重点对一线研发和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知识产权专题培训,涉及专利新颖性,创造性、一般的侵权原则以及专利数据库使用、检索技巧等的培训,使相关的技术人员对专利的重要性有充分的的认识,能很好的在研发中发现新的创新点,及时申请专利,利于企业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另外,公司领导要重视知识产权工作,领导不仅要具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且具备一定的知识产权相关的知识,这将直接决定企业的专利策略部署和知识产权战略是否能顺利实施。

2.2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企业应该设立单独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的专利管理制度,涉及新药立项前的查全专利,新产品立项时的专利可行性分析,后续研发中创新点的新颖性与创造性的评估,专利申请、专利信息调研、以及产品在生产、销售等环节中追踪等,都要有相应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高水平的专利管理人员,并严格按照公司相关制度办事。才能够在涉及专利事务时有章可循,降低侵权风险,并能很好的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知识产权资源,使企业的知识产权事务良性发展。

2.3培养和引进知识产权人才 在多数专利机构中,具体人员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人员的知识背景也与医药行业相差很大,无法满足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需要。另外,我国多数药企都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部和相应的专职专利人员,一些大公司即便有专利部门,工作人员的数量少,素质也很难保证[5]。加之,新药开发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点,需要企业相关的知识产权人员必须具有药学等相关专业背景、检索及知识产权和法律知识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很少有药企具有上述的复合型人才,不利于企业深入开展维权,无效,诉讼,许可、运营等知识产权事务。我国医药企业要做好相关知识产权工作,不能纯粹的依靠机构,要重视培养和引进企业自己的知识产权人才,并发展和稳定企业的知识产权队伍。

2.4制定合适的知识产权战略 我国制药企业大致分为仿制型、仿创结合型,创新型企业三类,这三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

第8篇: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范文

关键词:知识产权;高校;问题;策略

在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背景下,更加彰显了知识产权资源的重要性。高校由于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在创新技术和知识方面,可谓是功不可没。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家将数额庞大的资源投入到高校,催生了高校科研成果的不断产生。如今,知识产权管理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的助推力。由此,更加彰显了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

1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现状

就创造知识产权而言,其生力军的地位非我国高校莫属,高校不断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形成和拥有总量。立足必要性和重要性视角,知识产权管理已经被高校充分的认识,高校已经逐步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学校知识产权体系的建立已经体现在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等方面,而且大学科技园也已经纷纷被设立,这有利于促进转化有市场前途的知识产权,并实现了与高校自身学科优势结合,在战略上规划知识产权。由于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匮乏和不具备完善的保护制度等问题存在于多数高校之中,导致高校知识产权不能充分的利用,甚至严重流失。

2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匮乏 虽然专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已经在部分高校建立起来,而且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由于一些高校管理者还不具备知识产权意识,在发展战略中,并没有纳入产权保护。而一些高校的科研人员,对于产权的认识,还处于肤浅的理解,对其范围和保护对象,还比较模糊。一些科研人员成果申请专利,于条件是相符合的,却不懂得主动申请;有的不去申请专利源于经费欠缺,而一旦泄露了技术秘密,就自然而然的丧失了法律保护权利。

2.2 缺乏健全的知识产权机构 国家知识产权局明文规定,应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并进一步落实相关的经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必须实现管理人员专业化。而目前很多高校由于专门的法律维权机构匮乏,不具备易于操作的实施细则,法律咨询和知识产权信息不能在科研人员工作中真正发挥出及时有效的作用,导致相应的风险和义务不明晰,不能有效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2.3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 高校不具备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同时也没有建立完善的保密技术成果制度,有些教师以深造等方式与学校脱离关系,出现把掌握的成果等带到新单位的状况。有些教师退休或调动等,其掌握的技术随之消失。相关制度约束和追究责任在高校和科研人员以及合作单位间匮乏。有的教师从事技术服务和社会兼职,常常为满足一己之私,把技术秘密向兼职单位转移。

2.4 知识产权转化率相对较低 尽管在成果研发上,我国高校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但由于轻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相对而言投入较少,同时,没有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缺乏专业的服务,出现科研成果转化难的局面,造成高校不具备较强的转移转化知识产权的能力,出现严重的成果闲置现象, 知识产权具有非常低的转化率。

3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相关对策

3.1 增强保护意识 就高校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护来看,知识产权属于重要策略,作为高校领导者在知识产权的管理方面,应立足于战略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知识产权工作的倡导与保护上充分的发挥出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发挥领导知识产权工作功能。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督促教师系统和全面的掌握知识产权法规系统,及时转变观念,树立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使高校教师和科技人员实际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大幅提升。

3.2 健全产权知识管理机构 高校应注重与学校实际相结合,使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立能够集中权力和具有较高的级别,在知识产权管理上实现分层次和分阶段展开,实现一条龙管理和服务。管理实现专人专职化,并注重培养知识产权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从而使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理工科专业和法律基础都必须扎实,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娴熟地处理日常有关知识产权纷争。

3.3 完善保护制度 高校应加强监察科技合作,通过建立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制度体系,并把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定出来。在“产、学、研”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高校与企业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合作机会,使知识产权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相应部门应加强合同保护,对校企合作活动实施监督。在人才流动中,教师在调离前需要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同,规避学校无形财产的流失,而学校的在职人员,更是要对保密义务予以明确,并要求签订保密协议。

3.4 加强知识产权转化 注重把知识产权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和增值知识产权价值提供保障,确保高校发明和各方面获得收益,这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最有效、最合理的体现方式。秉承创新观念,围绕“产、学、研”结合体系,以市场为导向,把目标定位在产业化和商品化上, 构建知识产权的转化工作。

4 结语

在我国快速增长知识产权背景下,在知识产权组成上,高校处于重要地位,而且高校知识产权在国家科研体制中,可谓是功不可没。纵观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总体现状,还处于探索阶段,亟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创造和转化知识产权工作,并进一步提高管理知识产权能力。

参考文献:

[1]余俊.我国高校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策略[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2]马忠法,陆飞.论高校的知识产权战略重点――以知识产权制度目标为视角[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3]肖尤丹,苏竣.我国大学知识产权政策困境及其完善[J].科学学研究,2010(07).

[4]方琳瑜,丁望斌.中国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研究[J].科技与法律,2008(06).

第9篇: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范文

TRIPS是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在世界范围内涉及面较广,保护水平及力度相对较高且具有制约力的国际公约,它突破了原有的货物贸易旧框架,将有关的知识产权等当代国际贸易的新领域一并纳入其中。TRIPS对于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则有两类,一类是知识产权保护所特有的原则,一类是把国际贸易中货物贸易的原则延伸到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由国际货物贸易延伸到知识产权保护贸易的原则主要有:

(一)最惠国待遇原则

在TRIPS第4条规定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一成员给任何其他成员国民的任何好处优惠特权或豁免,就立即无条件地给予所有其他成员的国民。”

(二)国民待遇原则

在TRIPS第3条再次强调,规定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每个成员给其他成员国民的待遇不低于它给本国国民的待遇。”

(三)透明原则

“由一成员实行的,普遍适用的,有关本协定内容(知识产权的效力,范围,获得,实施和防止滥用)的法律规章就以本国语言予以公布,若此种公布不可行时,应予以公开,以使各政府和权利持有人对其有所了解。

(四)争端解决原则

关于解决贸易争端的规定,直接引入解决知识产权争端,可以利用贸易手段,甚至交叉报复手段确保知识产权保护得以实现。

二、知识产权保护对国内国外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知识产权对于国外国际贸易的影响

随着货物贸易自由化步伐的加快,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贸易领域飞速扩张,在国际贸易中涉及的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问题也越来越多。

GATT乌拉圭回合最终创建的WTO多边贸易体制,也创设了多边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多边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带动了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扩散,以及知识技术与管理经验的传播,逐步推动各成员包括发展中成员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和知识化进程,加快知识经济的发展步伐,最终实现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对于正处在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工业化水平落后的广大发展中成员来说,TRIPS对其拓展国际贸易无疑是一种考验。

(二)知识产权对于国内国际贸易的影响

WTO背景下, 中国经济逐渐崛起,“中国制造”已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但同时中国企业在海内外市场遭遇知识产权纠纷的消息此起彼伏, 2005年1月,中国步入WTO后保护期不久,国际巨头英特尔中国某企业生产的语音卡侵犯其专利,2月,美国电子娱乐协会( ESA) 向美国商务代表提交了一份来自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联盟(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ly Alliance简称IIPA) 的报告指出:中国与马来西亚、俄罗斯一道成为全球游戏软件盗版最为严重的三个国家。发达国家通过知识产权来打压中国企业和产品, 使其进入一种国际化怪圈循环: 生产—跨国公司专利限制—巨额专利许可费以及侵权费的支付—再生产。国内企业因知识产权问题而蒙受经济、名誉双重损失现象已经屡见不鲜,重视“知识产权”的警钟已在我们耳边敲响。

三、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管理体制严重滞后

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当淡薄,其在经济科技活动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有关专利权归属与利益分配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专利技术少且流失严重。企业重视有形资产的保护却忽视了对无形资产的保护,导致我国每年有很多知识产权被抢注。

(二)知识产权立法不完善

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分散杂乱,法律空白以及漏洞颇多,不能有效地保护国内的知识产权。

(三)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缺乏

国内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没有专门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真正了解和懂得知识产权知识的人才不多。

四、我国应对国际知识产权的策略

(一)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法律制度

政府部门首先应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把知识产权法与知识产权战略放在重要位置,紧跟时代步伐,及时立法。只有整个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才能保障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保护知识产权的人才战略

知识产权的任何子战略的实施主体都是不同的人.所以培养知识产权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是重中之重。

(三)企业应当引入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将专利和技术标准结合起来,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在市场竞争的各个环节中进行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并将其提高到一个战略管理的高度,以应对国外公司发起的专利大战,改变企业遇到知识产权纠纷时束手无策的被动局面。努力促进专利技术商品化,把我们的很多技术标准变成世界标准,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将专利技术上升为国际标准,中国企业才能获得全球产业利益。

总之,不管从政府还是企业层面,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之路任重道远。知识产权保护是否得当,将决定我国外贸的发展前景。知识产权得到保护,将会促进我国外贸的发展,使我国成为一个真正的贸易强国。

参考文献

[1] 曾华群.WTO规则与中国经贸法制的新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

[2] 齐欣.跨国公司专利战略分析与应对策略的构建[J].国际贸易探索,2004(5).

[3] 张平.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之忧患及其思考[EB/OL].新华网,2005-2-17.